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时间:2022-09-05 03:1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论文

第1篇

张五常在其1983年的论文“Thecontractualnatureofthefirm”中指出,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这被张维迎理解为“关子企业性质的更透彻的解释”。事实上,科斯早就指出,企业用“权威”在组织生产,无非是“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的结果。“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意在一定的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契约的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家的权利范围”。从这里可以看出,科斯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而是一个企业契约对一系列市场契约的替代。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奥秘就在于此。“张五常真正不同于科斯的地方,是他认为要素市场上的合约,即企业合约,与产品市场上的合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张五常曾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如果你不会因为到百货公司买了一双袜子,就被看成与这家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那么为什么你聘用了一个工人,你就与这个工人被看成同属一个企业了呢?在张五常那里,买袜子的合约与雇用工人的合约都是市场合约,没有本质区别。也正由于此,张五常“不知企业为何物”。

除了张五常,威廉姆森(1975年)和克莱茵(1978年)也继承了科斯的观点,认为企业是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一项交易要选择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威廉姆森,1985年)。随后,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年)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年)建立了一个所有权结构的模型。他们认为,当确定所有特殊权力的成本过高而使合约不能完全时,所有权具有重要意义。科斯(1937年)经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威廉姆森(1975年,1980年)、克莱茵(1978年)、詹森和麦克林(1976年,1979年)、张五常(1983年)、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年)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年)等人的发展,形成了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

2创造市场的企业

关于创造市场的企业这一概念,在科斯的论文之中的阐释堪称经典,其经典性不仅在于其论文独到的原创性,更在于其后来引出的一系列经典论文。威廉姆森将科斯的交易费用思想发扬光大,创立了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的契约理论也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企业理论。

我们把科斯的思想提炼一下,其核心观点就是:企业是用一个市场契约替代一系列市场契约(周其仁,1996年);企业由于能够节约交易费用而出现;当企业内的交易费用扩大到等于市场的交易费用时,企业达到其最大边界。对于科斯以及新制度学派所阐述的企业的契约性质和边界问题,本文不作断然否定。需要提出问题的是,科斯简单地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边界的唯一因素,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市场)的替代,企业的出现是因为用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低市场组织交易的费用。既然科斯讨论的是企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把科斯意义上的“市场”理解为不存在企业的市场。按照古典的看法,市场是交换产品的地方(我们不考虑现代意义上的虚拟市场)。在私有产权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资源配置的方式一一将要素转让给者,自己按合约获取收入;或者自己组织生产。显然,按照科斯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购买了其他人对之拥有产权的生产要素——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非人力资本,用这些要素组织生产,并将产品用于市场交换,科斯意义上的企业就出现了。马克思可能不会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提到:同一资本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为生产同种商品服从企业家统一安排时,这在历史与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所理解的企业至少包括雇佣工人。如果个人通过组织自己己有的(不是购买来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即使他将产品用于交换。我也不能称之为企业。由此看来科斯意义上的“市场”专指产品市场,不可能包括要素市场。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科斯所说的“企业”与“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与要素市场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创造了对要素的需求从而创造了要素市场。从一个不存在要素市场的市场中突然冒出一个要素市场,这真是“惊险的一跳”。表面看来,当要素所有者将要素转让给者支配时,他自己就失去了亲自组织生产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跟别人交换产品的机会,这不就是科斯所阐述的张五常所理解的用要素市场代替了产品市场吗?从企业本质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科斯所说的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还是张五常所理解的企业是用要素市场去替代产品市场,都是站不住脚的。企业的出现不仅没有替代(产品)市场,反而创造出了新的(要素)市场,这一解释与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是相符的。只有两个企业纵向一体化时,才可以说是用企业替代了市场,或者说是用要素市场替代了产品市场,但那己经是企业出现以后的事了。

3企业出现的解释——对科斯的质疑

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的起源问题,认为当用企业组织交易的费用小于用市场组织交易的费用时,企业就出现了。斯密强调分工的好处,用市场协调分工会遇到困难,企业的出现就是用来协调分工的。科斯(1937年)明确否定了这一观点:市场本身就是用来协调分工的,根本无需企业多此一举。马克思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扩大自己的规模。

我们假定三个人达成一个契约:甲成为科斯式的“权威”,乙和丙将自己的劳动力转让给甲,在甲的指挥下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三种产品在甲、乙、丙三人之间进行交易(或分配)。这样一个“企业”确实大大节省了交易费用,但同时这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吗?初看起来,乙和丙将主产要素转让给甲,由甲指挥生产,这似乎己经符合了企业“雇佣劳动”的定义。但稍加思索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所谓的“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生产只是为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消费。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个企业会把多余的产品拿出去跟别人交换,但这种偶然的交换——就像个人或家庭之间的偶然交换一样,绝不可能便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或者,这个“企业”除了自己消费之外,也专门从事与别人交换的业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交换纯粹是为了生理或生活上的需要而不是赢利的需要。因为在这种初级社会中,储存过多的产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会导致腐烂。我们姑且遵从这一假定,即这个“企业”也专门从事与别人交换的业务,当它发现有些交易需求又不能够互补时——交易费用过高,按照科斯的想法,它又会去扩大“企业”规模,把交易费用过高的市场交易内部化,如此下去,这个“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张,直到所有的交易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企业”内部完成为止。看来在这里,科斯的“交易费用”对“企业”规模的解释是相当有力的。可是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吗?与其说是一个企业,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社会,或者说它是一个全能的“人”,这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基本上不需要与外部发生联系。

货币与信用的出现是企业大规模产生的先决条件。经济社会由自给自足发展到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分工贸易,人们在分工与贸易中发现了获利的机会。但是离开了货币,这种获利的机会是无法被人们抓住的。正如亚当·斯密(1776年)所说,只有金银才是财富积累的惟一手段。货币的产生使得企业家能够将市场中的价差转化为货币形式的利润,使财富的积累成为可能。因此,结论是:企业的产生与货币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货币的产生催化了企业的产生。驱逐利润的本质而不是节约交易费用使企业从市场中孕育而生,科斯的观点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看法。科斯的“交易费用”与其说是用来解释企业产生的不如说是用来解释企业之所以合并的。

4结语

企业的出现不是替代了(产品)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要素)市场,企业绝不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才出现的(虽然节省交易费用可以增加一些利润),对利润无止境的驱逐才是企业的本质。信用货币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是企业产生的先决条件。离开了代表财富的货币,是无法理解企业的起源的。科斯的企业理论使企业一下子跳出了新古典的神秘“黑匣子”,但神秘的色彩依然挥之不去。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而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面对他的时候才发现,使“天使”神秘的不是“天使”神秘的光环,而是我们的无知。

摘要现代企业理论起源于科斯,科斯在其1937年的那篇经典性论文中,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的起源与边界问题,开创了企业的契约理论的先河。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当企业能够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出现了。而笔者认为,企业的出现不是替代了(产品)市场,而是创造了新的(要素)市场。货币是积累财富的唯一手段,离开了货币,是无法理解企业的出现的。

关键词企业理论交易费用企业的起源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第2篇

培养、提高顾客的忠诚对于汽车企业来讲有助于增加销售收入,同时可以降低销售成本。顾客忠诚与公司的利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企业经营的大部分情况下,赚自每一顾客的利润与其停留的时间成正比。因为,时间一长顾客对公司所提供的全部服务系列逐渐熟悉,顾客忠诚会产生一种“溢出效应”,由对公司主营的某一项商品或服务,进而扩大到对公司所有服务的忠诚,其购买量就会大幅上升,带来公司的利润增长,因此培养顾客忠诚将成为汽车营销的新战略。

2汽车营销中培养客户忠诚的关键:忠诚客户的特征识别

企业在营销中应通过对客户的研究识别出有盈利潜力的客户群,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价值,这是企业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前提。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一般来说只有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客户才会有忠诚于企业的意愿;当这种满意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时,客户才会产生忠诚于企业的行为。

3汽车营销中培养顾客忠诚度的途径:提高顾客满意度

3.1提高产品价值

提高产品价值,而产品价值由产品的基本功能、质量、特色、款式等属性决定。这就要求汽车企业必须加强研发,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汽车企业应根据市场信息,不断开发、研制、生产出顾客最需要、最满意的产品。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顾客会对产品提出更新的要求,这就使企业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改进,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总是走在顾客前面,满足并引导顾客的需求。

3.2建立员工忠诚

具有高层次客户忠诚度的公司一般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员工忠诚度。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流动率非常高,该企业要想获得一个较高的顾客忠诚度,那简直就不可能;因为客户所获得产品和服务都是通过员工接触来获得的。所以,客户忠诚的核心原则是:首先服务好你的员工,然后才有可能服务好你的客户。

3.3让客户认同“物有所值”

只有保持稳定的客源,才能为品牌赢得丰厚的利润率。但是,当商家把“打折”、“促销”作为追求客源的惟一手段时,“降价”只会使企业和品牌失去它们最忠实的“客户群”。促销、降价的手段,不可能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价格战”只能为品牌带来越来越多的“毫无忠诚可言”的客户;而当商家、企业要寻求自身发展和高利润增长时,这部分客户必将流失。培养忠诚的客户群,不能仅做到“价廉物美”,更要让客户明白这个商品是“物有所值”的。企业只有细分产品定位、寻求差异化经营、找准目标客户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忠诚客户群”。

3.4服务第一,销售第二

在消费者意识抬头的时代,良好的客户服务是建立客户忠诚度的最佳方法。包括服务态度,回应客户需求或申诉的速度,退换货服务等,让客户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以及获得服务的途径。因为当今的客户变得越来越挑剔,并且在购买了产品后会非常“敏感”,他们在与公司交易时,希望能够获得足够的愉悦,并且能够尽量减少麻烦。当这些客户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客户服务体验时,他们自然会形成“第二次购买”;不过,如果他们获得了一个不好的体验时,他们会向周围更多的人宣传他们的“不幸”。因此,企业要想提升客户体验,必须要把产品相关的服务做到家,然后才是真正的产品销售。

3.5化解客户抱怨

第3篇

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全新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企业统计改革主要体现为:一是统计观念的改革,着重体现统计对象、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充分反映出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问题。二是统计制度的和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三是统计理论的改革,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创新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正文

新经济(neweconomy)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进入21世纪,新经济一词被广泛使用。尽管在界定其定义时出现了多种解释,但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高科技背景下,新经济的本质性内涵主要体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以高科技创新并由此带动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改革型的经济。

一、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

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概念,引起全世界的重视。新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生产与经营方式、学习与思维方式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新经济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改革化的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的到来必将全面影响企业统计的各个领域,要求人们以改革的理念,重新诠释企业统计,深刻领悟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统计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目标,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与企业更是紧密相连的。统计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改革型经济。作为新经济时代核心的改革体系是一个从国际到国内、从市场到企业、从科技到产品、从管理到营销等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新经济对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创新经济相适应,统计的成功将取决于统计的改革,要求企业统计确立新的思路,提出新的对策,要在统计观念、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统计理论上实现改革。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的改革

(一)统计观念的改革

新经济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观念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统计观念的束缚,以新的理念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新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观。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哪些改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统计服务对象的改革

企业统计是为谁统计呢?我国的企业统计起源于五十年代,是以苏联的统计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作为计划经济的附带部分始终是官方统计的基层报表单位,其服务对象是政府。计划经济时期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以政府为主体。官方统计把企业统计作为自身的基础,以一套表的制度形成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的统计模式,服务的主体都是政府。服务的目标都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不同层次的统计资料,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变动、以及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尽管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也有过多次变革,但统计服务对象始终是政府,也就是说企业统计一直是为政府统计的。

进入市场经济,随着政企的进一步分开,企业已逐渐地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经济行为已不再是听命于政府的指令,已经具备了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因此,企业统计目标也适应其变化,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则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不应再隶属于政府,从而使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由于在企业内官方统计与企业统计尚未截然分离为两种独立统计,其主体未能彻底分开,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官方统计依然依靠企业统计报表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从而形成了在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并存。这种并存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市场经济初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统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下,这种并存则表现出统计体制改革滞后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其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不确定性,并导致部分统计信息的失真,从而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在新经济下,由于官方统计和企业统计的统计主体不同和统计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行为方式不同。作为官方统计行为,在搜集企业信息时,应尽快摆脱对企业报表的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统计力量以及依靠民间的统计机构力量,采用适当的调查方式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以获取客观真实的统计信息,其统计行为直接对政府负责。并能从根本上抑制虚假统计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统计质量。作为企业统计行为,应摆脱官方统计的束缚,尽快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统计行为方式,其统计行为只对本企业负责,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就是企业,具体包括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合作者、供应商和客户等。

2、企业统计内容的改革

企业统计什么呢?企业统计工作过去以企业内部信息为主,其统计内容主要是对劳动成果的核算、劳动要素投入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核算以及投入产出的分析等内容。其作用只是对企业内部活动的描述,对外部环境缺少必要的认识。在新经济环境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将和企业息息相关,使企业竞争日起全球化、白热化。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适应新经济的时代要求,满足新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放眼于整个市场,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统计。而新经济要求将企业将外部环境扩展到世界经济领域,对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信息加以分析和考核,不仅对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解,还要针对环境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判断。企业外部环境因素是复杂多变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要素有的是确定的,带有规律性;有的是偶然的,带有随机性;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硬环境,可以定量分析,有的是软环境,不可定量分析。新经济使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高科技下的信息化、网络化及知识经济又使全球性市场格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则要求企业统计以新的理念扩大视野、放宽口径,以大统计、大信息量为宗旨,积极拓展企业统计的空间范围,增加外部环境统计,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内部信息内容也面临着变革。除了传统的成果统计、条件统计、存量与流量统计以及投入产出统计等内容外,应进一步体现出新经济信息特征。如反映高科技含量的设备科技水准统计、产品升级换代周期统计等;反映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无形资产统计等;反映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电子商务统计等;反映人本主义的企业凝聚力统计、企业文化统计以及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力统计、资金增值力统计、企业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统计、环境成本统计、企业创新能力统计等等。

3、企业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

如何进行企业统计呢?传统的企业统计分析方法以描述统计为主,调查方法基本采用全面调查,极少采用推断统计方法。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应体现统计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意识,实现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的改革,以增强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的过程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大环节连接的过程,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的过程,因此,企业统计信息的采集、处理以及分析方法和手段面临着改革。

(1)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变性,企业要想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仅仅依靠全面调查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应该更多地采用非全面调查。因此,企业应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信息的记录和保存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载逐步转变为磁载和光载,使企业能够建立大容量的数据库。二是网上信息交流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信息交流渠道。企业统计调查作为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必将受到这种高科技所带来的影响。调查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如开发功能性强的互联网调查方案,资料的取得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网络来进行。建立统计调查网络平台,在系统内进行高效的统计数据信息传输,在系统外能与社会网络有效对接。

(2)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企业统计加工整理是将采集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设置统计台帐并加以汇总,其工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给统计整理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因此,我们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加工整理相结合,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以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基本统计功能取代手工统计加工整理工作。

(3)企业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统计分析方法应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传统的以描述统计和静态分析方法为主的统计模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应该增加现代统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加强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

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电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三大环节同步进行,从而大大缩短统计工作链,极大提高统计效率。新经济环境下,现代企业统计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可以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4、统计信息源的改革

由于我国部门、行业和社会组织统计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服务的良好机制,企业统计单兵作战,造成了很多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的企业信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统计机构来获得,企业内部统计机构主要完成内部信息的采集。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外部信息采集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采集,企业内部统计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无能为力了。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开辟其它的信息源,充分利用统计市场的资源,比如利用民间的调查公司、利用高校的统计力量、利用政府的调查机构,同时还要积极收集各种渠道的二手数据,充分扩展信息渠道,使企业统计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统计网络平台,实现统计调查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信息调查网页,使统计在线调查日常化,便于企业能够随时掌握一些常用的信息。

统计观念改革实质就是企业统计“为谁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这三个基本观念的改革,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观念也必将随之不断的改革,逐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和要求。

(二)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提高统计生产力、改进统计生产方式的关键。新经济不仅促使人们的统计观念变革,同时也对统计制度、统计体制改革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新经济要求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以解放统计生产力、适应现代化管理为宗旨,建立健全现代化统计制度与统计体制,全面满足现代化企业统计的需要。

1、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我国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历程来看,明显地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多数企业统计依然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把企业统计只理解为统计报表制度下的企业统计,对现代企业统计的职能缺少充分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现实统计制度的束缚,未能使企业统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不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漠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将其视作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二是过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干扰。因此,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方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作方面的领导职能。

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是企业自己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单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留在较低处理层次。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更加科学。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析等。

(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改革意识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新经济是高科技为核心的经济,它迫切需要具有改革意识、现代化知识、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从事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基本素质是:

1、具有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

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统计惯例。

5、具有现代统计改革意识。

6、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扑面而来的新经济浪潮使企业统计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使企业统计变革与改革成为必然。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充分体会到新经济给企业统计带来时代的变革,以改革的精神完善和发展企业统计,使企业统计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逢谷,陈惠琴,胡清友.企业统计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2、柳杰民等.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2003年3期.

3、张彦伟.企业内部两种统计行为的探析[J].南京经济学院院报1998年4期.

4、王艳明,杨海山.企业统计理论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3月.

第4篇

论文摘要: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以筹集企业必需的资金为前提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筹措。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是要支付代价(即资本成本)的。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必须降低筹资中的资本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自身拥有的资金已不能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一定的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企业所需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是要支付代价(即资本成本)的。根据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必须降低筹资中的资本成本。具体如何来降低企业筹资中的资本成本呢?笔者从资本成本的内涵、资本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降低企业筹资中的资本成本的途径这样几个方面来谈谈一些看法。

一、资本成本的内涵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市场条件下,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具体包括使用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其中:使用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向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债券利息等;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向银行借款时需要支付的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用等。

二、资本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的作用

企业的筹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资金来源具有不同的资本成本。为了以较少的支出取得所需资金,企业必须分析各种筹资方式下资金成本的高低,并加以合理的配置。由此可见资本成本在企业筹资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资本成本是影响企业筹资总额的重要因素。

企业资金成本随着筹资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企业筹资数量达到某一额度时,所筹资金的边际成本就有可能增加到企业难以承受的程度,而当筹资数量超过某一界限时,边际资金成本便会连续地增长。所以,企业筹资数量并不是无限量的,它受资金成本的限制。

(二)资本成本是企业选择资金来源的基本依据。

企业资金来源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就长期借款而言,可向商业银行借款,也可向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可向国家政府申请贷款。企业究竟选择哪种资金渠道,主要考虑哪种资金渠道的成本低,只有选择成本低、使用期限长的资金,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收益。

(三)资本成本是企业比较筹资方式的参考标准。

通常,即使是同一筹资渠道的资金,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去筹集。例如,对其他企业的资金,企业可采取吸收投资、发售股票和债券,以及使用各种商业信用等不同方式进行筹集。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需考虑资金成本这一经济准则,用尽量低的资金成本,筹集到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资金数额。

(四)资本成本是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主要参数。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可能只会使用某种单一的筹资方式。企业所需的全部长期资本通常是采用多种方式筹资组合构成的(即构成资本结构)。不同的资本结构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和成本,从而引起公司股票的价格变动。企业在规划资金的最优结构时,主要考虑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两种因素。

三、降低企业筹资中资本成本的途径

资本成本作为企业筹资决策中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企业在筹资中要降低其资本成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合理安排筹资期限。

企业资金的筹集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的需要,尤其是为了满足长期投资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本着以“投”定“筹”的原则,筹资期限要服从于投资年限,服从于资本预算,投资年限越长,筹资期限也要求越长。但是,由于投资往往是分阶段、分时期进行的,因此,企业在筹资时,可按照投资的进度来合理安排筹资期限,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本成本,又可以减少资金不必要的闲置。

(二)合理选择筹资果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资本成本。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是从何种渠道,还是以何种方式去筹措,都要发生一定的资本成本。例如,向银行贷款,就要支付借款利息和借款的手续费;发行股票和债券,除了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费用外,还需支付股利和债券利息;使用合营各方投人的资本,就要向投资者支付股利。不同的资金来源,形成不同的资本成本,即使是同一资金来源,因筹资方式的不同,资本成本也会不同。因此,企业在筹资前应认真比较各种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合理选择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资本成本。

(三)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力求降低综合资本成本

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率和权益资本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大于债务资本成本,因为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利息率,并且债务利息可以税前支付,具有抵税功能。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就可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从而可以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提高公司价值。但是企业如果一味地追求降低资本成本,导致负债规模大,则必然会使企业承担的利息支出过大,进而出现财务危机。因此,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减轻偿债压力。:

(四)提高企业信誉,积极参与信用等级评估。

第5篇

1.1立项

该院的科技项目大多属于自主立项。科技项目立项主要根据院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结合院业务发展需要及解决勘测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一与国家的产业鼓励政策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开展引领型科技研究;二立足专业前沿,了解相关技术在国际、国内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体现目前市场特色和先进性,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领先型科技研究;三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开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改善工艺,提高效率;四在提高工效、设计质量等方面做标准化、模块化,结合工程实际和三维设计开展,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每年末申报下一年度的科技项目。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即负责人)负责制,立项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立项申请(包括项目内容、所用关键技术、预期目标、成果、进度计划、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经其所在部门领导批准、院科技专责审核、分管部门的院领导批准。在所有项目中,经院科学技术委员会集体讨论选拔出一些有技术含量、有影响、有深度的项目作为院重点科技项目,形成一般项目和院级重点项目分级管理。项目立项时,要分析评估科研项目在技术、资金、人员配置、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使企业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上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创新收益;与外单位合作开发的项目,要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和研究成果产权归属,同时分析评估项目在技术、资金、人员配置、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委托外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要进行招标,签订外包合同,明确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

1.2实施过程

科技项目的管理分院、室两级管理。项目在进展过程中,一般项目主要由部门领导负责协调、督促、检查项目计划实施情况。安全技术部(科技主管部门)每季度对一般项目、每月对院级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请专家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1.3结题评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将所有项目材料(如技术报告、图纸、软件编制说明书、软件测试报告、用户操作手册等)准备齐全、规范,报安全技术部科技主管,申请结题评审。(若因某些原因中途要取消所立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出“科标业项目撤消申请”,说明其理由,经安全技术部科技专责审核、主管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取消所立项目。)一般每年四季度集中进行结题评审。结题评审由安全技术部组织、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先进行形式审查,然后再由相关专家仔细审阅,提出初步意见。最后开会讨论,由评审委员会给出最终评审意见。

1.4经费

科技项目的经费来源于上级补助的专项经费和院自筹科技经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暂时按项目计列。项目经费在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时一并讨论确定。项目金为项目批准经费减去实耗成本,实耗成本指项目的直接耗用成本(不含人员的工资、“七金”)。项目金待项目完成、结题评审、项目所有材料完成归档后(评审结束一个月内)结算,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分配到项目组每个成员。对于项目组中途取消的项目,其所发生的直接耗用成本即为该项目经费。

1.5奖励

评审时,评审委员会对所有项目根据创新性、应用性、效益性、推广性几个方面进行打分,评出优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金。科技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凡获院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的成果可以推荐向院外申报更高级别的奖项。

1.6考核

科技项目纳入综合业绩考核,安全技术部每年对各部门科技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因主观因素未按期完成的,严格按照《全面考核管理办法》,扣部门考核分。

1.7保密

对于有创新、有突破的技术,及时确认是否申请专利或作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进行管理。对于确认需要保护的技术及时申报专利、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申请行业专利技术。为鼓励员工开展个人创新和知识产权创作活动,专利、专有技术的成果完成人均获得相应荣誉和奖励。

2科技项目管理经验

近几年,该院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专利、软件著作权、专有技术多方面零的突破。思考近年来科技管理工作,取得的经验有:

(1)院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管理机构、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配置有经验的科技专责管理人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科技组织和管理机构、机制健全,配置有经验的科技专责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出台了《全面考核管理办法》、《目标管理办法》、《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科标业及科技论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2)科技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有落实、有措施,科技管理规范、扎实有效;滚动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制定科技工作目标、指标和科技计划、完成措施,指标分解到部门,研发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对科研项目与生产任务同等重视,同步安排。在众多立项的项目中,选拔一些有深度、有影响的项目作为院管重点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月按项目进展计划检查实施情况,并在月度例会上公布,纳入综合业绩考核,确保按计划完成。

(3)科技交流和技术合作为科技创新铺路搭桥。近两年,随着我院科技管理力度加大,我们不定期邀请西安通大专利有限责任公司专利专家来我院指导专利申请、著作权等有关知识产权申报方面的工作。使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加强,申报技巧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4)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工作热情近几年,我院修编了《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科标业及科技论文管理规定》,加大了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工作热情。

3存在问题

虽然我院在勘测设计、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其他电力设计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与综合能力不强,项目起点和研究平台低,缺少核心技术,在业务中起关键作用的专利很少;二是虽有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但研究型创新人才少,尤其缺乏专家型、大师级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三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设计人员重生产、轻科技,没有形成生产、科研两条腿走路的有效机制。

4设想及建议

第6篇

(1)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学校与社会需求兼顾的原则;

(3)大纲制定、教材选择及教学实施要体现各种需求的原则。徐新宇提出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即对将来工作环境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对商务英语语言的分析及对授课环境的分析等。自2009年以后有不少论文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但主要是研究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阮绩智建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目的导向原则、需求分析原则、科学系统原则以及发展原则。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需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较多,但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角度对新设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拟从需求分析理论入手,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并根据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二、社会需求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一)用人单位招聘广告分析作者通过走访人才市场、深入企业等方式收集到一些典型企业的招聘广告,笔者主要对广告中的英语能力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分析。

1.英语能力要求通过对企业招聘广告中的分析,笔者发现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主要包括英语水平整体要求和英语技能要求。对于英语水平整体要求,多数企业都要求英语良好,通过大学英语4级考试;也有不少企业要求英语流利,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在调查分析中还发现,尽管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都会参加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专业四级考试,而且也有不少学生通过专业八级考试,但是企业招聘广告中对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要求很少。另外,在英语能力要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项是口语及写作能力。可见,用人单位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知名的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在招聘广告上都明确写道“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优先”。这其实就是对员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要求。在海外留学或工作过的人由于在不同文化背景过得到过锻炼,往往被用人单位认为可能外语能力会高一些,关键是他们的海外经历培养了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应该比没有这个经历的人在对外交往中思维更灵活,沟通交际能力更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更需要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社会要求应当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提供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掌握灵活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3.综合素质要求对于招聘广告中提到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热情”可将其视为工作态度,此外还提出了开拓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适应能力,以及在较强压力下工作的能力等要求,可以将上述要求归纳为综合素质要求。通过对招聘广告中对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显示工作态度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事项之一。对于工作态度的引导虽然很难设置成一门课程,但是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和强化认真严谨的精神及学习态度,以便于学生在将来能将此种态度有效地延伸到工作岗位中。其次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在实际工作中这种通过语言协商讨论并达成共识的能力较为重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等课程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分析通过走访一些企业,与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将访谈记录整理分析后,得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点:

1.能够有效地交流能够与客户尤其是外国客户有效交流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及成功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在传达产品信息或进行项目策划时没有做到有效的交流,或交际技能的欠缺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些用人单位指出在这种跨文化的商务交际中,为了避免造成误解,语言的恰当使用及对双方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不仅能够胜任与外国人的交流,还能够克服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能够和来自异国文化背景的人互相达成妥协与理解,达到互惠双赢的结果。

2.能够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很多企业负责人在访谈的时候都强调英语口语在对外工作中的重要性,希望学校能加强学生在商务交际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使用较地道的英语进行交流,即便再擅长交际策略及技巧,也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此外,在具有的商务交流中商务专业术语的正确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对商务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如下:熟悉各种体裁的商务文件(如合同、报告、信函、备忘录等),并能用准确的商务术语和恰当的语言进行撰写,能够快速阅读并找到特定信息。一些用人单位指出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好,但在商务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技能就需要加强。

3.能够较全面且正确地掌握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流程具备一定的商务专业知识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和学生双方往往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商务知识有所忽略。一些企业招聘人员在访谈中提到对于像经济学、管理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这些商务知识在商务实践中使用很多,应加以重视,希望学校能系统开始这些课程。此外,一部分用人单位抱怨学生的实践经验太少,招聘的毕业生刚开始无法独立工作,必须培训3到6个月才能掌握商务操作流程,较耗费时间和资源。有的企业建议学校增加学生进企业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多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和学习。通过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和招聘广告的分析,可以得出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整体需求有以下几方面:(1)能够在商务背景下正确地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2)熟悉基本的商务知识;(3)熟练掌握商务操作技能;(4)擅于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5)熟悉国际商务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及能力;(6)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通过前面的需求分析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但要具备以下能力:(1)外语应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即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力;(2)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即具有国际视野,能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处理各种关系的专业实践能力;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在外经、外贸、外事、管理、金融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3)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基本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的需求分析尤为重要。有效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到学习者和社会双方的需求,并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学校培养的学生视为面向市场的“商品”,将用人单位视为“消费者”。消费者是否会选择商品取决于其自身的需要,因此,学校在设置课程之前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此外,课程设计者如果对学生选择商务英语专业的动机及其主观需求有所了解,那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相应的改进。

第7篇

一、基于虚拟企业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暴露的若干问题

(一)基于虚拟企业的校企合作文化对接机制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商业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文化及价值观层面的差异性是制约高职院校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文化对接机制建设存在虚拟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不明的问题。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属于平等法人主体之间的合作,合作双方都有着相互独立的利益诉求。校企双方围绕虚拟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地位之争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文化建设成果更能体现何方利益的根本性问题。其一,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而言,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对接无法回避高职院校的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高职文化具有异于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其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本的独特文化取向,对于身居利益导向世界的师生们具有洗涤思想,提炼人生价值的功效。这与企业通过激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来实现组织价值最优化的商业文化有着显著差异。滋生于企业的商业文化的根基在于企业始终面临着比高职院校更为严峻的市场化生存与发展问题,其文化价值观偏重于功利化导向;而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生存压力相对较弱,故其文化价值观偏重于道德导向。但是,高职院校也需审慎接纳高度功利化导向的企业商业文化,防范功利主义导向的商业文化侵蚀高职师生的崇高学术传统,遏制由此衍生出的对于学习与科研工作的浮躁心态,避免高职院校的主流文化的内核遭受破坏[3]。其二,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的商业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涓流汇聚而成的一种集体意识形态,它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未来进入职场后所必需学习和接受的一种异质性文化。高职院校因此面临着在确保校园文化特色的前提下与企业的商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努力克服给人以紧张感和压迫感的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积极引进企业的商业文化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和管理理念进行改造升级,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果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虚拟企业的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机制的问题资源整合是高职院校与企业间展开实质性合作的核心内容,具体涉及实体资产的资源整合与无形资产的资源整合两个层面的问题。1.基于虚拟企业的校企合作的实体资产的资源整合问题的焦点在于将校企双方可资利用的冗余资源,并在长期实践磨合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化资源整合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设施与设备以及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高端人力资源优势是企业所欠缺的。高职院校可将其教学硬件设施、实训厂房、产品研发设备与配套资金投入虚拟企业与合作方共享。企业亦可将其生产与经营设施设备的优势资源分配给合作院校来使用,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改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2.基于虚拟企业的校企合作的无形资产的资源整合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双方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的问题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下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解决。(1)虚拟企业的知识创新威胁了合作企业的自生型知识创新和学习机制,进而对合作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由于与合作企业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在知识创新领域具有较强的比较竞争优势。在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过程中,合作企业的自生型知识创新能力可能受到削弱。对于高职院校控制己方的自主型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合作企业方存在较多的忧虑,故而降低其主动与高职院校展开知识层面的合作的意愿。(2)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所构建的虚拟企业实质是一个知识合作共同体。该知识共同体的存量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管理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实体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内部知识管理,其管理的核心是企业或高职院校对内部成员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激活、知识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存量知识资源的重组与整合等内容;二是虚拟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交互性知识信息的管理,其管理的核心是组织之间的信息交互质量与交互效率。在虚拟企业理论框架下,高职院校和企业所建构的知识共享体系固然提升了双方的知识创新效率和知识价值实现效果,但同时也降低了双方通过市场进行知识资源配置的比重,从而降低了高职院校和企业所构建的虚拟企业与外部世界进行知识双向流动的几率。

(三)基于虚拟企业的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问题1.建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首要障碍在于缺乏健全的法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各方缺乏基于虚拟企业整体利益的相互信任度,使得合作各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信息单向透明策略。此举将降低合作各方的信息透明度,妨碍校企双方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导致校企合作组织的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合作各方在利益分配制度建设方面的停滞不前将导致其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信息的共享水平低下,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各方背离合作初衷,采取追逐短期利益最优化策略,破坏有利于校企长期可持续合作的利益基础。2.风险共担机制缺位亦将弱化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效能的提升。通过生产设施与设备和科研设施与设备的资产整合来深化校企合作水平是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资产纽带链接下的校企合作的利益分配方案的可行性直接影响校企各方参与合作项目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和双方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企业出资的有形资产的价值评估通常异议较少,而对于以无形资产为主要出资形式的高职院校而言,易受主观决策影响的无形资产定价方式则更能导致校企双方产生争议。

二、虚拟企业框架下高职院校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构策略

(一)建构基于文化对接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在化解虚拟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之争中应当处于如下问题:1.高职院校应当采取主动策略积极吸纳企业的商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对接的主体地位之争,并非是对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的组织文化的否定,而是在确认主体文化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大胆吸收处于从属地位一方的组织文化,实现校企双方组织文化在较高层面的有机融合。企业界也应当从利益攸关者的角度出发,通过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教育成本的方式来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象牙塔文化进行社会化改造,从而有效拓展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2.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的商业文化对接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支撑。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对接的主体地位之争实质是校企双方对虚拟企业的资源贡献水平之争,贡献合作资源较多一方理应享有主导虚拟企业文化建设的权利。这要求校企双方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在校园文化和商业文化之间寻求双方之间的利益平衡点。高职院校应当以校园文化为基调,通过在教学系统中塑造虚拟企业环境的方式,使得学生接受商业文化的耳濡目染,实现校企双方在文化与价值观层面的有机融合。

(二)建构基于资源整合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1.建构基于虚拟企业的实体资产资源整合的校企合作机制。基于虚拟企业的校企合作的实体资产的资源整合问题的焦点在于将校企双方可资利用的冗余资源,并在长期实践磨合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化资源整合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设施与设备以及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高端人力资源优势是企业所欠缺的。高职院校可将其教学硬件设施、实训厂房、产品研发设备与配套资金投入虚拟企业与合作方共享。企业亦可将其生产与经营设施设备的优势资源分配给合作院校来使用,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改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4]。合作中的校企双方对于对方资源的需求类型的差异性,是影响合作成败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需要企业在高职学生实训教学和教师科研方面给予支持,而企业则对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有着迫切需求[5]。鉴于企业将校企合作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推手,故其对高职院校的需求是校企合作得以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应着力创新教法,提升教学质量,以吸引企业为校企合作项目投入重资产,实现合作项目的虚拟企业化运营。2.建构基于虚拟企业的无形资产资源整合的校企合作机制。知识资源整合是运用虚拟企业理论实现现实生产力的行动方向之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可充分利用各自在知识领域的优势资源,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提升校企虚拟企业的集体竞争优势。校企虚拟企业的知识资源整合表现为存量知识资源、内部知识交互水平、外部知识的学习能力、知识利用能力等方面,其知识整合的目标直接指向校企之间通过功能协调实现知识最终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具体而言,校企虚拟企业的内外部知识整合方式与方法不尽相同。校企虚拟企业的内部知识资源整合的手段是通过知识共享以实现集体知识增值,校企内部蕴含着大量未利用的知识和未开发的知识潜能。在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框架下,企业应当在保守企业核心机密的前提下,创设利于校企间知识交流的空间,以开放的心态促使企业的生产实践专业知识向高职院校流动。

(三)建构基于利益分配的虚拟企业型校企合作机制以虚拟企业理论为指导所建构的高职院校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的基础是利益层面的双赢。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需要基于双方利益一体化考量来重新整合双方资源,以兼顾学生、高职院校及企业等多方利益诉求。将三方利益诉求放置于虚拟企业理论框架下来解读,即高职院校和企业所构成的虚拟企业在追求其所有者权益最优化的同时,亦将增进诸如学生和地方政府等校企合作的各方利益。虚拟企业框架下的校企合作组织应当确立合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一是校企合作组织的领导管理能力,二是校企合作组织的内部业务管理能力,三是校企合作成员组织的成本与收益管理能力,四是校企合作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建构虚拟企业的内部市场化利益分配机制,优化校企合作收益与风险的分担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是弱化校企合作动力的关键。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当摒弃地位平等的简单化思维模式,转而以市场化机制为制度基础来建立项目责任制,根据各方在具体的合作项目中的投入资源所占的比重来确认各方的股权,并根据股权比例来规定校企各方对项目最终决策权的影响力水平。鉴于高职院校投向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多是以品牌、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主的无形资产,对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外聘专业资产评估机构给予客观评估,并通过校企双方通过审慎协商谈判的方式对该项资产的入股份额从法律层面予以确认。在校企合作进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都需从虚拟合作企业中调配对方资源以满足己方的业务需求。为公平起见,资源需求方应当给予资源供给方以合理的利益补偿,以激励资源供给方持续、稳定地为虚拟企业提供资源的能动性,确保校企双方的合作机制的可持续性。但针对此类业务的财务和税务处理方面,校企双方若采取逐项计费的实质性市场化交易模式,将导致校企双方的财务成本和税务成本高企,使得校企双方作为一个合作联盟的整体利益受到削减。考虑到校企双方互为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校企合作双方应当采取虚拟企业合作模式,促使校企双方的资源交易总额在虚拟企业框架内部相互对冲,并定期对交易对冲余额进行结算,从而降低虚拟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和财务成本压力。

作者:刘晴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第8篇

内容提要: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因合伙企业内部责任的重新分配导致外部债权人利益失衡而产生的职业保险,是作为有限责任的替代赔偿资源而存在的。其对有限责任的替代赔偿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拓宽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替代赔偿资源的种类,继续探索能增加合伙人信用的补充方式,弥补现有职业保险的局限是十分必要的。

在2006年对《合伙企业法》的修订中,我国首次规定了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1]。本文拟对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略作探析。

一、产生背景和依据: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制度困境

(一)特定情况下的有限责任使合伙人内部的责任分配更趋公平合理

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是普通合伙企业最显著的特征,而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第57条的规定:“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财产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实质是对无过错的合伙人进行责任限定,允许其在特定情况下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对传统合伙人责任分配制度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使合伙人之间的责任分配更为公平合理。由于现代合伙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又由于合伙特有的业务执行模式——任何合伙人都可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业务,各合伙人的业务又相对独立,这样,任何一个合伙人都可能面临对自己不知情的众多的合伙人的行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尤其是当该合伙人的行为是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这种责任形态就显得尤其不合理。传统的无条件的无限连带责任使得合伙人处于非常不安的境地,直接抑制了合伙企业的发展。让在执业中有重大过错的合伙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其他合伙人则对之承担有限责任的责任分配,是自己行为自己责任的体现,无疑更为公平合理,也有助于促进投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此为特殊的普通合伙的价值所在。

(二)带来的问题:合伙企业信用降低,削弱了债权人保护

普通合伙是一个古老的制度,其设立条件和程序简单,没有最低资本的要求,企业内部实行契约式管理。普通合伙享有这些宽松资本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基石在于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任意合伙人代表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不问合伙人有无过错,其他合伙人都要对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是合伙企业的信用来源。而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中,免除了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无限连带责任,而仅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减轻了合伙人的责任负担。在合伙人内部,这种责任分配确实更为合理和公平,但在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中,带来的问题是合伙企业与债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失衡:在原合伙制度未做任何变更也就是在保持了普通合伙原有制度优势的情况下,合伙企业债权人的地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故意或有重大过失的合伙人外,其他合伙人都不再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担保大大削弱,直接降低了对合伙企业债权人的保护,对债权人来说,这显然缺乏正当性。

为失衡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寻找平衡的方法是建立替代性的赔偿资源,新《合伙企业法》的做法是提出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制度和职业保险制度,其第59条规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应当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执业风险基金用于偿付合伙人执业活动造成的债务。执业风险基金应当单独立户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职业保险的性质:强制购买的非强制险

(一)责任保险的基本类型:强制保险与非强制保险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法应对第三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或经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类保险。所谓职业责任保险,简称职业保险,也称作专家责任保险,是指以提供专业服务的被保险人,因其专业行为致第三人损害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由于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致,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愈加专业和有技术含量,一些职业如医生、律师、建筑师、会计师等职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熟练的实践经验的人来担任。这些专门从事专业活动的人员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如果因为专业过失致人损害,难免要为其过失行为承担责任。而从事专业之人员,以其自有资财为担保,在其职业生涯因专业过失而承担责任时,这一赔偿责任对于其资产而言有时是巨大的,严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个人的破产。在责任的压力之下,寻求保险制度来化解风险、分散责任成为专业人员的最佳选择。职业责任保险恰恰能够解决专业人员的这一难题。

责任保险,按照自愿购买还是由国家法律强制规定购买,可分为强制保险与非强制保险。所谓强制责任保险,是国家立法明确规定的强制购买的责任保险,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雇主责任险、油污责任保险等;所谓非强制险是指保险公司经营的由投保人自由选择是否购买的商业保险,如:公众责任保险、律师职业保险、医师责任保险等。

强制责任保险往往是针对那些危害具有社会性,损害发生频繁,后果严重的危险而设置。强制保险具有强制性、统一性(保单格式、保险金额、费率等由国家统一制定)、政策性等特点,是一种社会保障色彩浓厚的保险种类。强制责任保险由于具有社会公益性,与一般商业责任保险保护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注重保护第三人(债权人)的利益,而后者注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强制责任保险与非强制责任保险在性质与社会功能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归责原则、第三者权利义务、承保范围等方面具有巨大差异。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的责任保险的性质:强制购买的非强制险

从特殊的普通合伙职业保险的产生背景和功能来看,它不可能是强制保险,而是商业责任保险,或叫做一般责任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强制购买的非强制险。

1.从其产生背景看

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是因为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后合伙企业信用降低,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增强合伙企业的偿债能力,作为债权清偿的替代赔偿机制而建立。可见,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是基于商业风险而设置,仅限于特定的债权债务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的债权债务人,本身不具有社会公益性。其与强制责任保险的产生背景和动因大异其趣。

2.从其功能来看

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是为了增强债务人(被保险人)的偿债能力,侧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转移被保险人的风险;而强制责任保险由于往往是针对那些危害具有社会性,损害发生频繁,后果严重的危险而设置的,因此,强制责任保险具有社会公益性,与一般商业责任保险保护的侧重点不一样,更加注重保护第三人(债权人)的利益,如强制保险往往突破合同的相对性,直接赋予第三人对保险人的请求权。

3.从其特点来看

强制保险具有强制性、统一性、政策性。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除具有购买上的强制性特点外,保单格式、保险金额、保险费率都由当事人自己协商,不具有国家统一规定性。换言之,作为债权清偿的替代赔偿资源,只需在量上即保险金上有足够保证即可。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实际上强制的只是一个量的保障。显然,作为对商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处理,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也不具有政策性特点。

(三)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与一般非强制险(商业责任保险)的比较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不是强制保险,而是商业责任保险。但其购买上包括购买数量上的强制性,却与一般商业责任保险相异。一般商业保险在是否购买及购买的数量上都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产生背景及功能与普通商业责任保险不同。后者的产生主要是一般增强专业人士的偿付能力,转移和分散专业人士的风险,强调其在遭遇对第三人的责任后能得到补偿。而前者是因为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后合伙企业信用降低,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增强合伙企业的偿债能力,作为债务清偿的替代赔偿机制而建立的,是有针对性和特定的目的的。所以,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与普通商业责任保险的产生背景和功能是有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异导致前者是必须强制购买的。

由上可以看出,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既与强制保险相区别,又与一般商业责任保险不同,我们只有认识到其特殊性,才能正确适用之。

三、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实然作用分析

(一)其承保范围不能覆盖有限责任的适用范围

责任保险所承保的危险是被保险人依法对第三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是侵权责任,尽管合同所引起的责任风险非常重要,但其范围受到限制。决大多数重要的责任风险都源于侵权行为。[2]因此,保险人的责任是建立在被保险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之上的,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原则也是以被保险人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为基础的。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两种方式:一是过错责任原则,即加害者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是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简单地说,就是行为人致人损害,并不当然负赔偿责任,受害人要向加害人请求赔偿,必须证明造成其损失的加害人在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否则,其赔偿请求得不到支持。为减少受害人的举证负担,在过错责任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即过错推定。它是指受害人向加害人求偿时,法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免除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而由加害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推定其有过错。二是无过错责任,亦称严格责任,即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人应当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3]除非是受害人故意或不可抗力,行为人不可免责。由于过错责任原则是公平原则的基本体现,因此,在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上一般实行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后者需要法律作出特别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在一般商业责任保险中,保险责任一般实行过错责任,即保险人只对被保险人在加害行为上主观有过错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才承担保险责任,对不是因为被保险人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保险制度的射幸性特征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至高要求,几乎所有险种都将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作为除外责任。实际上,准确地说,一般商业责任保险的归责原则是“过失责任”。就我国目前开展的几种职业责任保险如医疗责任保险、律师责任保险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责任形式来看,都定位于“过失”,不包含“故意”。[4]

强制责任险与非强制责任险在性质与社会功能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归责原则上的巨大差异。强制险侧重于保护第三人利益,第三人在遇到意外事故时,还要证明侵害人的过错情况,显然不利于保护第三人,基于此,在强制责任保险中,保险责任的承担多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严格责任:不管被保险人有无过错,保险人都要对第三人承担保险责任。如产品质量责任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等都如此,而且,一般而言,这些险种中的侵权行为本身的归责原则即为法律明确规定的严格责任。

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非强制险的性质决定了其承保范围不能覆盖有限责任的适用范围。在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中,合伙人享受有限责任的条件是其他合伙人在执业中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故意不在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内。换言之,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只能就有限责任适用范围的一部分风险承保,即只有“重大过失”可通过职业保险替代补偿,这无疑大大削弱_J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功能。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第三者(债权人)所享有的权利考察

在商业责任保险中,责任保险转移的是被保险人的风险,侧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在意思自治基础上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的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按照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只能直接赔偿给被保险人,第三人无权向保险人直接主张。但是,在强制保险中,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为了保护第三人,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原理,许多国家的强制保险都规定,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第三人可直接向保险人追偿。而且,“外国立法例于强制保险甚至规定,保险人不得以其他得对抗被保险人之事由(如保险费支付迟延或违反应尽义务等)对抗第三人,唯有于赔偿第三人之后,行使代位权向被保险人请求赔偿而已。”[5]作为商业责任险,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第三者(债权人)显然不享有强制保险第三人的权利,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不能直接向保险人追偿,只能向被保险人(合伙人)追偿,而相对于保险公司,要从合伙人处得到赔偿,无疑更难。

(三)结论:特殊的普通合伙的责任保险不能成为有限责任的有效替代赔偿机制

由上可见,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中,作为非强制险的第三人,债权人得到的替代赔偿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享受有限责任豁免的因合伙人故意而导致的合伙债务不在职业保险的范围内,实际上,这一部分债权的替代赔偿就落空了。另外,作为非强制险的第三人,保障的主要是被保险人(合伙人)的利益,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只能直接赔偿给被保险人,第三人无权向保险人主张,而要从合伙人处得到赔偿,无疑比从保险人处获得难得多。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中,职业责任保险对有限责任的替代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四、完善建议

(一)将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设为强制保险,实行严格责任

如果将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设为强制保险,保险责任的承担实行严格责任,就能解决职业保险的承保范围不能覆盖有限责任的适用范围的问题。但是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保护的第三人是某一类企业的债权人,似乎不具有公益性质,由在制度改造中得到实益的债务人寻找其信用降低的替代办法,更合乎公平原则。而且,在我国,职业责任保险市场尚不成熟,责任保险供给方面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如责任保险品种单一,责任保险的限制性内容(如免赔额、最高赔偿限额等)太多,保险责任鉴定机制不健全等。所以,仅从修正或完善职业保险这条路人手似乎太狭窄。

(二)拓展其它替代赔偿资源,弥补职业保险的局限

既然职业保险的替代功能十分有限,拓展其他替代赔偿资源就在所难免。实际上,除必须购买职业保险外,我国还规定了执业风险基金制度。两种方式并存也有利

于确保有限责任有一定的替代性赔偿资源,保护债权人利益。只是该制度目前也缺乏可操作性,有关交纳比例、交纳基础是税前还是税后利润、保管机关、帐户监控等都无具体规定,急需完善。实际上,除此之外的其它替代赔偿机制也是可以探索的。特殊的普通合伙肇始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1991年的立法。得州的替代赔偿机制的建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最初的没有规定,到规定购买责任保险。1993年又规定:如果无法购买保险时,允许建立一项信托基金或向银行开立一个信用证或作出类似安排,作为购买保险的替代办法。[6]笔者认为,得州的经验启示我们,特殊的普通合伙本质上要建立的是因豁免无过错合伙人的无限责任而需要的替代赔偿资源,显然替代赔偿资源的种类是多样的,只要能增加合伙人的信用即可。顺着这样的思路,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替代赔偿资源的种类就很宽阔了,如固定的存款、开立信用证等,总之,可以继续探索合适的方式,不独局限于职业保险,职业保险与特殊的普通合伙建立替代补偿资源的宗旨和功能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注释:

[1]见我国《合伙企业法》第55—59条。

[2](美)所罗门.许布纳(S.S.Huebner)等:《财产和责任保险(第4版)》,陈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

[3]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4]黄福军:《我国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及保险责任分析比较》,资料来源:http://www.rmic.cn/action/blog/viewArticleContentAction?articleID=3423/2007—9—30.

第9篇

[关键词]医药企业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是指营销者在真实和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一、事件营销的兴起

1.互联网的盛行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的兴起已成为必然。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同时,各种新闻事件也可以被人们快速的熟知。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及时的更新信息已经是新闻媒体追逐的潮流,但是,传统媒体总是会面临诸多的其他工作环节,比如后期的编辑、印刷、发行等。电视和广播节目虽然可以实现现场直播的功能,但受到节目设置安排的限制。互联网出现以后,由于新闻的不需要经过太多环节,所以新闻更加及时快捷,受众庞大。所以,一些重大的商业事件也完全可以借助这种及时的力量得以迅速地不受空间限制地得到传播。只要消息本身具有足够大的新闻价值,它就会被人们发现和阅读。对于事件营销的策划人来说,只要有一个足够引起人们关注的新闻点,你的新闻马上可以传遍整个世界。可以说,互联网为事件营销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互联网的盛行为事件营销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2.公众注意力的阶段性集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表明信息非但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如何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且锁住有效的注意力,成为了企业在“注意力时代”必须解决的命题。而事件营销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企业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的营销手段。

公众之所以对新闻事件产生兴趣和关注,是因为新闻已不仅仅是看看而已,其越来越接近每个人,接近每个人生活的层层面面,因此关注新闻就是在关注我们自己。由于新闻事件强大的受众群体,而且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优传播的效果,又囊括了信息、猎奇、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因此新闻事件已经成为一种优势资源。在事件营销中所发生的事件,常常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样很有助于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因此,公众注意力的阶段性集中成为事件营销的商机,使事件营销效应倍增。

3.最优成本效益原则

新闻事件营销的好处还在于它通过新闻事件而并非广告,使企业以经济的方式,将企业以及品牌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送给目标消费群,使产品的品牌认知率、美誉度迅速提高,从而快速拉动产品的销售,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证明开展事件营销的行为,符合最优成本效益原则,可以实现销售者与消费者共赢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件营销是企业迅速建立品牌知名度的较好途径。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展事件营销的策略,这也促成了事件营销的发展日益强大。

二、医药企业开展事件营销的策略形式

事件营销在医药企业中应用不胜枚举,在“非典事件”中,广东康人药业通过义捐价值100万元的药品而一夜成名;罗氏制药借助“禽流感”与“达菲事件”中,由一个一个落井下石的“奸商”成功的向一个诚信、大度、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挺进;长春海外制药借助范伟叫卖“感叹号”事件,从感冒药市场中脱颖而出;深圳匹特欧药店管理有限公司即PTO借助“联盟”概念一举发展了全国5000余家药店,年采购规模达到了80亿元……。

综观这些营销个案,都是医药企业将事件营销成功运用的典范。事件营销在运用上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势。事件营销根据事件的不同分为“借势”和“造势”。“势”通俗地说是潮流、趋势。审时度势,只能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势”,用感性和理性去辨别“势”的走向、强弱,去挖掘哪个“点”更具有争议性、新闻性,研究如何传播才具有共振性、爆炸性、裂变性。“借势”和“造势”可以在短期内一触即发,形成人们争议的焦点和时尚话题,达到口碑传播和高度关注。

1.借势型事件营销

所谓借势,是指企业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欲达到之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可分为:明星策、体育策、新闻策、节日策等。医药企业通过借势的手段成功达到营销目的的例子有很多,以三九制药为例。2000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SFDA)了《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药品制剂的通知》,即PPA,随即暂停使用和销售包括占据感冒类半壁江山的市场老大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康泰克和康得等含有PPA的药品,这引起了消费者心里恐慌,并使感冒类OTC药品顿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三九制药在这样的震荡形式下,第一时间出击,展开了大规模的新闻战。配合广告攻势,以新闻的形式,通过媒体的权威报道,快速在全国产生影响。通过搭乘这次PPA事件顺车,顺势而为,原排名感冒药市场第10位,现已成为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领导品牌。

2.造势型事件营销

所谓造势,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可分为:舆论策、概念策和活动策。通过造势,可以快速制造品牌知名、认知及美誉度;也可以四两拨千斤,以最小、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化的效益。一些成功的企业不乏一些令叫绝的经典案例,如椰鹿龟酒的1.2亿配方之争、农夫山泉纯净水事件等。

对于医药企业,也应该适时运用事件营销这样的策略手段,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医药企业要时刻注意新闻媒体的动向,看看新闻媒体现时正热衷于哪一方面新闻事件的报道,如果企业发现新闻媒体所热衷的方面与自己有关,就可以利用机会制造新闻,使企业和产品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比如2006年在沈阳举办的2A+1B级“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世界级别的园艺省会,新闻亮点自然很多。而在沈阳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以见到宣传世园会画页。位于和平区南五马路上的一家单体药店发现了这个契机,围绕世园会,他们也推出了“园艺与健康”系列活动,针对哮喘患者,联合厂家印制了DM手册,告诉来店消费者家居应该摆什么样的花,游园应该准备什么样的药品等;针对过敏体质患者,依据医院的病例,告之避免去那些场馆等;针对中老年人,还推出了“购药有奖集报”活动,在购药的同时,给老年人找点事干,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此举,该药店由名不见传变得在区域内小有名气。

三、事件营销对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深远意义

事件营销一般具有突发性强、时间紧迫、市场机会大、受众面广、高频率的媒体助阵、信息复杂不容易分辨等特点。因而对医药企业而言,在其市场营销中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第一,受众者的信息接收程度较高。很多医药企业曾凭借巨额广告投入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使公司得以壮大。但是,目前众多药品虚假广告使药品广告的可信度越来越低,消费者趋于理性使药品广告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事件营销的传播往往体现在新闻上,有效地避免了像广告被人本能排斥、反感、冷漠的情况发生,受众对于其中内容的信任程度远远高于广告。据调查,一个消费者对新闻的信任程度是接受一则广告的6倍。

第二,传播深度和层次高。一个事件如果成了热点,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互相沟通的话题,传播层次不仅仅限于看到这条新闻的读者或消费者,还可以形成二次传播,引发“蝴蝶效应”;而相比之下,广告的传播一般只是看见的就看见,没看见的就没看见了,传播就局限在一个层面上,与精心策划的事件营销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投资回报率高。巨额的广告费用使医药企业不堪重负,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广告费用扶摇直上。而企业运用事件营销手段,居权威人士分析,其取得的传播投资回报率约为一般传统广告的3倍,能有效帮助企业建立产品品牌的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产品的销售。

总而言之,医药企业想要使产品迅速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就要运用事件营销这一全新的营销策略,利用外部和自身的有利条件,制造新闻热点,使企业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再通过新闻媒体的全方位和反复传播,产生品牌轰动效应,让自身产品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使企业能得以做大做强,在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上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宋林:事件营销秘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09期,57~58

第10篇

1.多元投资增加,统计难度大。近年来,伴随煤炭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所有制形式同样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国有、集体变为民营、股份制等诸多形式,这样,大部分煤炭企业同样开始不断改善自身制度,构建起以煤炭为主业,其他业务并存的发展格局。此外,还产生了参股、控股等其他诸多形式,其投资同样趋向于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固定资产、招商引资、股权等诸多方面。投资项目审批需要经由诸多机构,同时管理模式较为闭塞,无法充分共享信息。使得项目实施主体需要经过诸多环节,需要投入很长的时间,使其工作量增加,无形中形成非常严重的浪费。就统计机构而言,要是不能充分明确企业的具体状况,自然会产生漏报、错报等问题。无法客观的体现本公司的具体状况,对社会各界的投资信息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政府很难进行管理、阻碍其做出有效的决策、提供优质的服务。

2.政府投资考核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属于政府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年初下达投资计划指标,于是逐级将其适当提高,许多则很难实现,许多单位为追求自身利益或满足政府考核目标,通过投资统计制度存在的不足来弄虚作假,导致投资数据虚增。统计局在2011年对全国十个省份投资项目进行核查,在这个过程中找出大量的问题,主要包括重复报送、虚报项目、随意调整投资等等,有的地区还具有项目批量造假的严重问题。究其根源,政府考核属于其中的关键根源。

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1.精简指标体系,落实投资统计制度。首先,应当删除许多无谓的指标,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统计指标填报量,或在入库时将项目基础信息填好,删减月报表指标,如总概算、建设规模、日期等。并且利用强化政府统计机构推算的方法与功能,使社会对统计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应当对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的落实状况加强检查,根据投资统计要求,控制好源头数据质量关。

2.改革投资额计算方法。把当前使用的形象法,逐渐转变成财务支出法。在投资表中设置可以体现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主要使用财务数据,以此来确保统计与财务数据相符,数据基础源同样保持一致,避免了过去的统计方法在制度上的不足。确保统计数据的来源存在可以查找的证据。在使用财务支出法的基础上,应当着力处理好财务结算比施工、竣工结算滞后等问题,利用有关单位的结算依据,配合填报。

3.强化项目投资统计。根据当前统计制度要求,把投资额五百万元以上的项目,都归入填报范围。对此,应当构建连续统计跟踪制度,自项目开工的时候进行统计,项目一经开工接着就应当安排专人开展相应的统计工作,构建台账,按要求尽快对其进度进行上报,一定要确保连续统计,要是项目竣工,则接着停止统计,建立项目档案,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项目单位统计人员培训制度。将相关工作者素质的提升放在第一位,制定有关的培训制度,在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统计培训必须囊括所有的统计工作者。每年应当安排基层统计工作者召开业务培训会。一方面应当对他们培训电脑技能、统计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等等,另一方面还应当对他们培训相关法律知识,例如统计法等等,最终推动项目单位投资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4.强化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畅通信息渠道。考虑到当前投资多元化的现实,迫切需要构建一个涉及到计划、审批立项与经费管理等诸多单位的内部协调机制。首先,进一步明确各个单位在投资统计过程中的职责所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自己的管理规定,进一步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加强与其他单位的联动,从而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顺利进行;其次,应当及时对投资信息进行交流,构建起共享机制,使得每一相关单位彼此间能够充分共享项目管理信息。经常性的对新开工与竣工项目进行交流,对于计划部门审批的项目,都需要通过统计部门登记好。为尽快掌握项目数提供方便,尽快将其入库,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彻底解决,从而使得相关资源能够充分共享;再次,加强和财务等单位的交流互动,尽快弄清楚股权投资状况,搜集到完善的数据,充分把握公司的不同类型的投资状况,能够客观、全面、有效的体现出企业的投资状况。

5.加大统计执法力度。首先,切实强化领导,为投资统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在统计人员配备、体制与手段等环节加强组织落实。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确保相关工作者依法行使统计职权。尤其是应当构建起良好的机制,使统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在构建起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统计法》相关规定,依法统计,根据相关法律对统计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该项工作有序进行,使其数据质量有保障,最终使该项工作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应当加大力度宣传《统计法》,增强统计法制意识。通过这种方式,使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使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提高,能够主动配合该项工作,打造一个好的氛围。除此之外,应当严肃查处在该项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人,从而能够将现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质量控制难与收集报表难的现状彻底改变,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到统计数据,使其质量得到保障。

三、结语

第11篇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实施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三点原则。一是要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企业内部各个机构以及岗位之间要权责明晰,相互独立,形成一种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局面。二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要以合理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三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的一项制度与规定,任何部门和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要求。

2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都是业务人员或技术人员出身,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缺乏重视,导致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企业财会活动非常不规范。很多企业管理层将管理重点放在企业的经营与投资方面,认为会计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大,忽视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另外,一些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文化企业,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大多数会计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控制时的积极性不够,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

2.2企业基础会计工作比较薄弱

基础会计工作是否得以严格地执行是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基础。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基础会计工作比较薄弱,会计账目不清晰、会计数据造假、会计凭证伪造、会计账簿与报表的设置不科学等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活动无法执行。另外,一些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岗位的设置不合理,权责划分不清晰,缺乏决算、执行、监督等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缺乏组织保障,造成企业资金、资产管理的混乱,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2.3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基础。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以及岗位设置不合理等方面。很多企业直接将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内部会计制度,甚至有一些企业将其他企业的会计制度照搬照抄过来,导致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时缺乏指导和规范,经常会出现一些数据造假和舞弊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一些企业建立的会计制度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检查,会计制度完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4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业务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与数据的规模也日益庞大,传统的人工会计操作手段与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引入了较为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大大提升了财会工作的效率。然而,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平台,系统仅仅是作为传统人工记账的替代,无法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功能。

2.5企业会计业务缺乏内部监督

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需要内部审计来进行监督和评价。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监管不到位,部门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由其他部门人员代为完成,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果非常低下。另外,某些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由于企业领导缺乏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得不到保障,无法实施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与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得不到及时的反映与完善。

3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3.1树立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管理层要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积极推进开展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企业还要加强对内部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尤其要提升其对内部会计制度的掌握水平和执行能力,提高其贯彻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另外,企业要在内部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宣传,使各个部门和员工树立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积极配合会计人员的相关工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3.2建立健全各项内部会计制度及相关制度

3.2.1建立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健全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贯彻执行的组织保障。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关的会计岗位并配置人员,其中,将不相容职务予以分离是岗位设置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首先,要对不相容的职务予以识别,并设置相关岗位。主要包括会计记录、业务经办、授权批准、财产保管以及稽查审核等岗位;其次,在岗位设置时要将不相容的职位予以分离,使其能够互相牵制、互相制约。另外,为了确保不相容职务之间相互分离,企业要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例如设置保险柜、设置网络口令等,还要定期对岗位进行轮换。3.2.2主要经济事项的监督与制约制度企业的主要经济事项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制定相关的监督与制约制度,从而提高对主要经济事项的控制能力。企业的经济事项主要包括资产购置、对外投资、资金融通以及其他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活动。企业要根据主要经济事项来对制度进行设置,确保制度规定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在执行的时候也要遵循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和牵制制度,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2.3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有效执行的保障,其能够对内部会计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与记录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发现内部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属于会计层次以上的监督。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从而为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3.3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是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载体,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与控制的功能。3.3.1凭证控制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体系最基本的依据,凭证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量的保障。企业的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企业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来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凭证控制主要包括:一是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监督,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不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要及时进行扣留并上报,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要对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会计凭证必须要经过制单、符合、记账以及会计主管审核才能签名;另外,还要注意会计凭证的格式与内容以及会计凭证的传递、保管等。3.3.2账簿控制账簿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类之后形成的,是企业编制报表的依据。账簿控制主要包括: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经营特点来设置账簿体系;要尽量将账簿的内容与格式设置得简要得当,在保证记录系统完整准确的同时注重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登账要严格遵循相关程序;所有账簿必须内容完整、手续齐全、妥善保管。3.3.3报表控制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汇总与处理之后编制的,是企业进行会计控制的重要依据。报表控制应该注意:要严格依据核实过的账簿记录来对报表进行编制,保证数据准确与内容完整;要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制度和准则的要求定时、按时编制报表;要对重大事件进行详细及时的披露等。3.3.4核对控制核对控制指企业要对各项会计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应关系进行比对和控制,包括账实、账证、账表以及表表之间的核对。对于各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应关系存在问题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完善,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

4结语

第12篇

当代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引起了企业经营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成本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两大代表性的成本管理模式: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costmanagement,ABCM)和成本企画(Targetcosting,TC)。本文拟选取其中的成本企画模式作一简单介绍,以提供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借鉴。

2成本企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外部驱动成本企画是日本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最早萌芽于60年代初期,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但成本企画真正成为一种确保目标利润的手段还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的事。石油危机使得世界发达国家受到重创,而日本却藉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具有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功效的成本企画。成本企画从改变设计入手解决了当时传统成本管理无法解决的汽车成本骤升的问题。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成本企画在日本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在产品的企画、开发中,根据顾客需求设定相应目标(目标成本),希冀同时达到这些目标的综合性利润管理活动”。

由此看来,成本企画的产生、发展是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以国际市场竞争为外部推动的,直至今日的全面推广和日臻完善,是外部的市场竞争为促生成本企画注入了第一驱动力。

3成本企画模式赖以运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内部条件成本企画作为日本型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纳入管理会计范畴)的精髓,就其国际意义而言并非创新,因为目标成本不过是从美国引入的。但一旦目标成本与日本独特的组织管理体制相结合,就构筑成了今天令国际瞩目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目标成本计算.成本企画”的成本管理模式。

日本的组织管理体制具有综合性战略管理体制的特征,它由工作团队精神、可视性管理、多功能化、全员质量管理、定期信息传导系统等构成。限于篇幅,这些具体构成本文暂不详述,只是以以下两个角度为切入点来透视成本企画的组织管理体制。

3.1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文化基椽—集体主义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可从个人相对集体的关系窥豹一斑。集体主义倾向浓烈的社会,个人对集体的依赖性强,社会结构具有凝聚力,因而在一个组织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个人之间能够协作一致,群策群力。

日本是一个有着深厚的集体主义文化根基的社会,在人们的意识中,沉淀着一种长期的历史观念,即人与生俱来的就归属于某个组织,脱离开了组织个人便举步维艰。人们以组织为中心,形成了个人与组织相融的一体性组织体制。然而并不是任何组织体制都能有效地运作,一体性组织体制概莫能外,它需要适当的管理形态来启动。管理就是要以管理的手段影响一定组织体制下个人的行为,发挥出个人的潜能。

3.2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形态——水平管理国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必须与组织的管理体制相契合,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职工的集体主义潜意识能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运用,从而能够极大地创造效率,提高效益。否则,非但不能创造效益,还可能因为两者的抵触和冲突而为此付出代价。例如,日本战后为了实现现代化,引进了纵向线状的欧美式组织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与欧美社会较强烈的个人主义相吻合,而与崇尚集体主义的日本社会却格格不入。到了70年代,集体主义社会与个人主义色彩甚浓的管理体制产生的矛盾和摩擦日益突出,以致不能应付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崛起而带来的战略问题(如如何生产便宜、优质和交货及时的产品等新课题),因此进行组织管理创新迫在眉睫。日本藉此一改过去纵向线状的垂直管理体制,建立起交互横向的水平管理体制。水平管理不再是经营者的纵向控制和信息传递,而是经营者与生产人员、成本会计人员、设计与生产技术人员等协力的相互交流,依靠广范围的决策参与使得影响整个生产循环的问题得以解决,使得合理化决策的执行、控制能迅速贯彻。如在成本企画阶段,成本会计人员与企画设计人员通过反复商讨以实施成本企画;在成本改善阶段,现场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协作一体进行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分析。由此看出,水平管理有利于疏导集体主义所内含的潜能释放,促成了全员参与和信息的交互式传递和运用,从而能够形成个人以组织为中心的协作局面,最终带来组织的蒸蒸日上。

4成本企画的目标

在日本,目标成本计算与适时生产系统(JIT)密切相关,它包括成本企画和成本改善两个阶段。成本企画的目标是通过设定、达成目标成本并得出估算成本,使得估算成本逼近目标成本,也即使估算利润逼近目标利润,这其中目标成本的设定和达成是关键的一环;而成本改善则是生产过程中持续性的成本降低过程。

在成本企画阶段,首先要根据长期的盈利计划、市场战略价格和现实生产环境进行企画对象的目标成本设定;接着由主管工程师负责,成本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以满足顾客需要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立足点,对企画对象的构成从部品、机能两个角度展开目标成本分析;相关的生产部门与材料供应商通过改进生产方式与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进行创新以达成目标成本,这样,可以把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的目标一起包含在计划范围内;在企画的实施决定阶段,从价值工程的角度估算预期的实际成本(即估算成本)。不管目标成本与估算成本间存在多大差异,在设计图上设计时,通过各种措施与手段力求估算成本逼近目标成本。

以上实际上是图纸上降低成本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目标成本的设定分解达成再设定再分解……的多重循环,即目标成本设定之后,对其进行分解,使目标成本布局具体化;布局完毕后,便对症下药,在每一布局之处实施省料且有效的生产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限制所消耗的费用在设定目标成本范围内;实施结果的成本估算值如果不大于目标成本,则可以过关进入下一个实施循环。由此可见,直观上成本企画是通过多重循环逐次挤压以达到成本降低目的的。

在成本改善阶段,通过大量的生产进行持续性的成本降低。象改进生产效果一样,目标成本应同在某确定预算期内的预期成本改善目标分阶段进行比较。企业所有部门各个层次的职工与管理人员,为使改善目标逼近目标成本,应经常性地从成本意识的角度来提出改进成本和技术的方案并加以实施。当然这已进入生产而非企画阶段了。

5成本企画的实质

成本企画的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而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据此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具体说来,前馈控制为使事后发生的实际值与最初的计划值非常接近,必须将最初的计划值(目标利润、目标成本)不断地与结合实际情况后的计划值(估算利润、估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最终两个计划值之差额趋近于零。

成本企画的前馈控制体现了成本管理的两种新思维,其一是源流式成本管理,即将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由传统的生产阶段推溯至开发、设计阶段,对企画对象的最初起始点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从而有助于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耗费无谓的成本,使得大幅度削减成本成为可能。其二,前馈控制体现了“成本筑入”的思想。一个完成了的产品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图纸上就制造过程进行了一次预演,预演时赋予的各种条件就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各项要求的体现。直观地说,设计就是在图纸上制造产品。成本筑入意味着在将材料、部品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倘若在图纸的预演中排除了各种无效或低效因素,图纸上有限的筑入成本可能就等同于制造现场的实际成本,这就等于在前期确保了成本降低的可能性。

6成本企画的启示

成本企画作为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以不同的视角,可以得出许多不同的启示。限于资料,笔者根据拙见谈谈以下几点。

启示之一:市场竞争是成本管理创新的一大动力源。因此,如何引导和运用市场机制,应成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此方面,邯钢的成本管理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启示之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应体现权变思想,以应付变化,使企业发生变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范围内的文化塑造,具有战略意义。企业文化是一个磁场,具有同心力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同化不同的个人价值取向指向企业的共同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不是个人所为能及的事情。在企业文化大背景之下嵌入成本文化具有水到渠成之功效,使得成本意识的萌发具有自发性、积极性,从而起到成本管理的思想开路的作用。尤其是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中,个人所受的文化冲突影响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因此塑造企业的文化磁场以顺应时代的转变将是重中之重。

启示之三:成本企画以目标成本计算的形式将成本降低活动上溯至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这就意味着,成本降低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除了成本企画将成本降低的视点转移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之外,笔者认为,这个视点还可下滑至产品的使用过程。

一般而言,企业都比较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可否认,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于企业稳定和吸引顾客源、树立良好形象以产生口碑效应促进销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成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售后服务这一活动时,不难得出:良好的售后服务一般引致高额的期间费用,从而减少了当期利润,也就是说,售后服务吸收了一部分当期利润。从这一意义而言,较少的售后服务活动能够引起当期利润较少的降低,因而也应当受到成本降低的关注。

既然售后服务具有如上所述的双刃效应,因此如何发挥其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效应便成为企业的一个战略和策略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对此问题加以考虑:①加强质量管理,降低质量成本。售后服务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不过关,因而产品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倍出。笔者认为售后服务成本可以作为质量成本的一部分通过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来降低或削减;②将顾客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资源加以对待。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充分利用顾客的消费需求信息优势设计和开发产品,以推进差别化战略的实施;在产品的使用阶段,对顾客进行培训,以便于顾客更好地使用企业的产品,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当然培训成本应与售后服务成本相比较,以孰低作为两者取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