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0:4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写作教学;鲜明的主题;实施对策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写作教学有着鲜明的主题:叙事要完整;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勤于修改;描写要生动。
这些主题决定了本学期的写作教学实施对策:人教版语文七下写作教学,已开始话题作文的训练。重点训练学生记叙的能力,以叙述清楚、明了为基础,逐步训练学生夹叙夹议、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写法,能够恰当地选择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训练学生叙事完整,描写生动,能恰当选择抒情方式来抒发真情实感,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训练学生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一、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1.结合上册阅读教学《王几何》《我的老师》、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阅读教学,学会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并注意叙述的顺序,能恰当地安排开头和结尾。
2.结合第二单元的阅读教学,学会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真情实感。
3.结合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描写。
4.结合第四单元的阅读教学,学会议论的表达方式,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5.结合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训练描写生动具体。
二、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1.引导收集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搜集有关黄河、戏曲和与马有关的资料,学习筛选资料,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作文写作打好基础。
2.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积累资料,从而为记叙文写作提供素材。指导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要求学生阅读时对自己喜欢的故事、片断、佳句进行朗读、摘抄,并对它们进行对内容、语言、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点评,三言两语都行,并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积累运用于写作。从中选择能具体的记叙自己熟悉的人、事、物,并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三、能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形式
四、注意在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有了以上的实施对策,一定会在写作领域开拓新的局面,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在生活中,到处有语文,比如在网上啦;生活中啊;学校里呀……都离不开语文,到哪里,哪里就有语文,不管是那里的地方话,还是标准的普通话。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一次经验。
那是春合日丽的一天,柳树开始发芽了,我想:以前我还小,讲话说不过妈妈,可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的语言一定超过妈妈的水平了吧!我就说:“妈妈,你看哪,柳树吐出新叶啦。”我想这次一定是我赢了吧,我说的吐即说出了柳树发芽了,又写出了柳树的美。可是妈妈说:“是呀,柳树爆青了。”妈妈的“爆青”即写出了我的话,还写出了柳树的颜色。我心里想道。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在吃饭,不知是谁讲了一句话,说村里有个人非常懒惰,经常不做事情,除了在家看电视,就是睡觉,其余的事情都是他的母亲或他的妻子帮他做。我听了,忙插嘴道:“懒如猪。”我想上次输给你,这次总是我赢了吧。可是,妈妈却说:“他呀,不是懒如猪,而是懒得快成仙。”呀,我这次又输给了妈妈,真是没面子呀。妈妈满脸笑容,仿佛在说:“姜还是老的辣吧,跟我斗,再吃十年饭。”“呀,我又输了,真讨厌!”我一个人自言自语道。
语文到处都是,只要你善于发现问题,就能找到语文!!!
中午闲来无事,独坐教室一隅,偶然间看到桌上那本和我一样无聊的语文书,轻轻地翻开她,猛然间,感到语文这两个字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
记得从我刚上学的时候就认识了她,可是将近10年了,我却从没细心思索过。搜索记忆,寻找记忆中的每一个背影……
可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语文似乎无处不在。
语文好像一颗含羞草,羞答答的藏在各个角落。在公园里,看那一片片萋萋芳草中站立的花花绿绿的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熟睡,请勿打扰!”、“请不要踩我,我会痛的”、“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等警示语,含蓄而又易于接受,处处章显生命的光芒。
语文好像一位自信的少女,时刻展现自信的光芒。在电视上,看那一条条的经典:“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区区八个字,将巧克力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言简意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情的价值提升到足够的高度,让人感受爱的永恒。
语文好像一个家,时刻给人温馨。行走在商场中,看那琳琅满目的牌子:“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串起生活每一刻”……这些简短非凡的字眼透漏出家的温馨。
语文好像一位出色的演员。在商店门前,她成为吸引顾客眼球的亮点;在人际交往中,她成为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在脍炙人口的电影中,她扮演的是一位引导者,将人们引入电影的奥秘中……
想到此,我才真正理解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擦亮你的双眼,你会发现,语文就在我们的身旁。
当你忧郁的时候,它会为你带来一缕阳光;当你烦闷的时候,它会给你送上一缕清爽;当你不知所措时的时候,它会带给你正确的答案。
在人生求学的这个知识海洋里。语文,就是一个静谧的港湾,它会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帮助你把握住正确的航向!
重新审视语文,我发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让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的广阔海洋中去采撷属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吧!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着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作品有:《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现代人的智慧》《怀念皮埃尔·居里》《居里夫人自传》《跨越百年的美丽》
文章《我的信念》被选入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书第9课、鲁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第4课、鄂教版七年级第20课。西师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书第27课。
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18课、冀教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21课。,体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梦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下最终得以实现,以及荣誉面前的从容淡定。本文作者梁衡,选作课文有改动。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1867年11月7日至1934年7月4日),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来源:文章屋网 )
郑州市一位老师发现人教版新版七年级语文书上有错误,并指出30多处,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到了法院。近日,记者获悉,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经在其网站人教网发出《关于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致歉信》,表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确存在6处错误。
这并非我国教材第一次遭受到公众的质疑。尽管我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差错率不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它和词典一样,都属于规范性的出版物,其影响非一般出版物可比,理应以更高标准对待,尤其是对一些常识性差错,更要实行“零容忍”。
有意思的是,即便从人教网致歉信中承认的几处错误来看,别说是正规教材出版,就是商业报刊印制,恐怕也难以宽恕以下种种低级错误:譬如“沭浴”应为“沐浴”;“权威”应为“劝慰”;“……传不习乎?”缺后引号,应加上……错得如此没有技术含量、如此夸张离奇,校对与审核的程序正义兜不了常识的底?此事引起国内媒体密集跟进报道。问题是,若没有良心教师的怒而告之,这封羞答答的“致歉信”还会姗姗来迟吗?教材用了这么多日子,反馈不断、质疑不断,纠错机制何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从致歉信的内容可以看出,人民教育出版社承认有6处错误,而这位老师挑出的30多处错误中,大多数错误并没有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认可。那么,这究竟是见仁见智的分歧,还是是非明辨的定论,总不能让公众继续去猜谜。此外,教材是卖给千千万万教师与学生的,出错之后,不声不响地在官网上挂一封“致歉信”,有多少人能关注到?这般轻描淡写的姿态,诚意几何?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不详又顾左右而言他的致歉,显得过于轻佻而缺少担当,制度追究责任应该迫在眉睫。一是建立健全教材召回制度,尤其是对于常识性错误或其它严重疏漏,出版方有责任以召回的姿态对内容负责;二是在召回制度基础上设立黑名单,将犯过严重错误的出版方列入教材招投标的黑名单,从市场准入的角度捍卫教材的权威与公信。
(摘自2013年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材 词类
一
学习词类是掌握遣词造句规则的第一步,是搭建起语法大楼的基石,“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法结构”[1],只有弄清楚“词类是什么、如何分类、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如何运用”等问题,才能真正迈入学习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大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中规定,从七年级开始“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而词类被列在语法常识的教学之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中词类部分语法常识的介绍既要纳入到中学语文教学语法体系之中,与传统的语法理论一脉相承,又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紧密结合,不应太过复杂或太过简略。
考察目前全国较为通用的六套初中语文教材①发现,在介绍词类时,各套教材都能明确地将词类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十二大类,并对各类进行概念解释和举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汉语词类表(实词)中解释“名词”为“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并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中摘录例句作了具体说明。
二
就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词类部分的语法常识介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语法点在教材中的体现形式单一
在考察的六套教材中:人教版、苏教版和冀教版的词类知识介绍均只出现在了课本的附录部分,并且仅以“词类简表”的形式体现;北师大版和语文版则是在课本的附录部分以语法专题的形式讲解词类;词类的知识点介绍不只出现在课本附录的只有鄂教版,该套教材在课本每单元后的知识点补充部分对词类的概念、分类、特点也作了介绍。但无论是每单元的知识点补充还是附录,词类的学习始终没有脱离生硬的理论介绍,语言学习也并没有与课文、阅读应用相结合。这样简略的体现形式很容易让教师和学生认为词类学习不重要,从而压缩或省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缺乏对词类在概念上的清晰认识,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事实上,在中学讲解语法知识恰恰应该避免学院式的理论传授,应以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呈现,让学生寓学于用,坚持“从文中来,到文中去”。词类的划分,语法体系的形成,说到底是对千差万别的语言现象的总结,是从大量的语言作品中获得规律。将语法知识的讲解同课文的教学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理解遣词造句的规则,就更容易使他们在写作训练中仿写或创造出规范、精妙的句子。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学习词类应当采用随机教学法,“将词类表中的词语分散在相关课文的后面,作为练习题处理,在词语下画线,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再引出词类名称。”[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丑小鸭》中有这样两句:
(1)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2)它把鼻子顶到这小鸭的身上,露出了尖牙齿,可是――扑通!扑通!――它跑开了,并没有把他抓走。
例(1)中出现了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疑问代词“什么”和反身代词“自己”,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代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例(2)中用人称代词“它”和“他”,来指代动物。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例(1)中“他”“这”“什么”“自己”分别指什么,前后都有哪些词与其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2.在课文中找找,看看还有哪些词也有这样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例(2)中“它”“他”分别指什么,能不能全部换成“它”或“他”?为什么要这样用?
通过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他们对代词的概念和特点有更直观的把握,然后再在单元后的知识点补充部分,以“简表”的形式具体介绍代词的性质、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与用真正结合。
(二)词类的二次划分标准不一
二次分类,即对名词、动词等词类作进一步划分,在教材中列出各小类的名称、划分依据、意义和特点等。词的二次分类在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中是否必要,如名词是否细分出方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形容词是否细分出状态词和区别词,数词是否细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等等,目前各版本语文教材的观点不一。以数词、量词和助词为例考察六套教材(见下表)发现,不同教材的分类同中有异,尚未形成统一的名称和标准。
显然,这种多标准的分类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这种多标准的分类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具有规范性,而语法学习的初级阶段恰恰需要一种规范的标准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某些观点,如语气词是否从助词中独立出来等,至今仍是语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尚未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过早地将其纳入中学语文教材,且各家观点不一,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他们打好语法基础。
我们认为,与其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么多的分类标准问题,不如仅仅在教材中列出每一类词所属小类所包含的不同意义和特点,如“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助词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并举例说明,至于如何划分,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总结和把握。原则上,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一次分类,二次分类的问题可以留到高中阶段,但每一类词的各小类所包含的意义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即在每篇课文或每一单元后设置思考题,或者列表,将各小类的词包含的不同意义分别从课文中举例,使得词类的学习适应课文阅读的需要,小类的划分与课文中出现的多少保持一致。
(三)有些教材(以鄂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中关于词类的语法点讲解存在错误或争议
1.“被”归入“助词”。在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汉语词类介绍中,“助词”被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其他助词”三类,其中“其他助词”举例有“似的、一样、被、连”等。可是,“被”的词类归属在语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吕叔湘先生(1980)认为“被”兼作介词和助词;邓思颖(2004)等主张将“被”归入动词;刘东升(2008)认为,“被”应当归入助词,作为被动标记的“被”实际是一个连接主谓语,表达被动语义的语法词,具有高度附着性,它附着在受事成分和动词上来加强被动意义。
虽然“被”归入助词类有其理论依据,但目前在学界仍有争议。中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法规则的敲门砖,如果将这种存在争议且有难度的问题纳入其中,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困惑,混淆对词的基本分类的认识,甚至会让他们失去学习词类的兴趣,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加之教材在这里是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定论来举例,又无理论解释和支持,对“连”的介词助词兼类情况也未作说明,更不应该。
2.助词的特点。鄂教版教材介绍“助词”的特点是“独立性最差,意义不实在”。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说到“独立性”,汉语中的虚词绝大部分都是黏着的,一般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所以不存在“最差”之说。而“意义不实在”更不是“助词”所独有的。我们知道,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有的只表示某种逻辑概念”[6](P39),所以“独立性差,意义不实在”应该是汉语虚词的共有特点。
3.叹词的特点。鄂教版介绍“叹词”的特点是“有些叹词的汉字写法不固定,如‘啊’因为音变,又写成‘呀’‘哪’‘哇’等。”这其实是将“叹词”的特点同“语气词”相混淆了。叹词的特点应当是不与其他词组合,前后一定有停顿[7](P295),如“唉,这么拼命干吗,像电视台聘请他们上银屏当节目主持人似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伟人细胞》)而“啊”音变作“呀”“哪”“哇”其实是语气词“啊”的特点。位于词尾或句尾的语气词“啊”的读音由于受到前边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语音变化,如“多么伟大的人啊(哪)!”(鄂教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老师》)这里是教材编写错误。
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在中学阶段“淡化语法”甚至“取消语法”,原因是语法知识不好教,不易学,在考试中不怎么出现。而作为语法入门课的词类学习,也越来越不受重视,语法点的体现形式单一,词类的二次分类标准不统一,教材关于词类的编写有错误或争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与学的困难。其实,语法知识难教并非不可教,而应该从怎样教上着手。从目前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中学语法教与学脱节,静态学习与动态运用分离,语法常识的集中学习与联系课文的分散式语法点介绍不能结合等问题。因此,只有转换教材编写思路,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D173]的一部分,写作过程中曾得到沈阳教授的指导。)
注释:
①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
版。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1).
[2]周一民.关于中学语法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8,(3).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
[5]刘东升.被动标记词“被”应归入助词[J].语言研究,2008,
(7).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重排本)[M].北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说明文;选材分析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因此,初中生学习说明文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而初中说明文的教学也应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初中说明文的选材情况,有利于掌握其教学规律。本文将从初中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的要求来分析初中语文说明文的选材情况,并进行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框架式探索。
一、说明文教材选编篇目及所占比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旧版(2001版)和新版(2013版),所选课文总篇目都是169篇,说明文选编也都是15篇,说明文所占总篇目比重均为8.9%。两个版本中相同的篇目高达13篇,具体如下: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除了相同的这13篇以外,旧版选取了《山市》和《你一定会听见的》,而新版则选取了《河中石兽》和《落日的幻觉》,略有不同。
二、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编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就整套书而言,讲究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七年级(上册)只是了解、接触说明文,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然而八年级(上册)首先要求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要理清说明顺序。其次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再次周密的语言。最后要求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所选篇目数来看,新版和旧版教科书都是15篇,没有增减。从说明文所占比例来看,都是8.9%。从所选篇目内容来看,大部分内容没有变动,只有两篇进行了替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适用于智力快速发展的中学生,说明文选编过少,不利于中学生了解领会说明文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说明文选编过多,又可能挫伤中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锐气,经常学习说明文,让中学生会觉得没有新意,反而助长学生的叛逆心理。
(三)选文安排过于集中,外国说明文所占比例不大。新版语文教材选录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九年级没有选编说明文。在初中学段三年中,有两年时间初中生会接触、学习说明文,可以使中学生很好地了解、领会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但说明文集中于系统性较强的单元中,且在九年级整个学年里都没有涉猎说明文,不利于初中生说明文知识的巩固。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占到初中总说明文的6.6%,比重显得薄弱。本人觉得这样选取外国说明文的态度是可取的,初中阶段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此阶段中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还很薄弱,没有对说明文形成自己的基本认知,盲目地接触太多的外国说明文,有可能会引起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偏向,采取稳定、保守的态度对待外国说明文是有道理的。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提出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不难看出,在初中阶段对处于智力发育期的初中生来说在说明文方面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了解领会为主,不要求掌握。反映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上,首先要使学生懂得说明文是准确的知识传递,生动的语言结合的产物,从而在生活中养成这种科学的探究精神。其次,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养成良好的说明文写作习惯,掌握基本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四、初中阶段说明文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人教版教材中初中阶段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教学要求的分析,对说明文教学策略的探索如下:
(一)着眼于教材整体,熟悉教材,系统规划,稳步推进。放眼于整套教材,对说明文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根据说明文单元难度的层次性,逐步进行说明文教学。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刚接触说明文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灌输说明文独特文体,以区别于之前接触的记叙文,要先入为主,确立说明文的特殊地位,使学生对其进行整体认知。立足于系统地整体规划,对九年级没有选编说明文进行转化处理。为了巩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说明文知识,并为其在更高学段能够更好地学习说明文,结合九年级整个学年没有选编说明文的实际,可将学习说明文课文进行转化处理。例如,进行适量的说明文阅读训练和说明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二)单篇教学要把握选文整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传统的说明文教学特别重视知识性和科学性,教学中总是将说明文分解为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淡化了文章的整体性,使课堂变得程式化,十分死板。因此,教学说明文必须把握选文的整体性,不能过分地强调具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当然不过分强调不表示不讲,因为做必要的技巧分析是在实际教学中绕不开的,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在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教学中就要由整体分散到部分,让学生去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具体方法,具体去把握说明顺序,品味说明文准确凝练的语言,寻找事物特征,进而培养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一、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爱生命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阅读经典,就是透过岁月的长河与先哲对话。先贤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影响和规范着后来者的心理追求,后人从先贤那里领悟自己在生命的每个阶段该做些什么,知道生命历程中需要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享受生命的过程,尽情展示个体生命的壮丽与辉煌。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借助文本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爱生命,对中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之所以为世界各地读者喜爱,恐怕根源就在于鲁滨孙顽强的求生欲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念。他是一位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的英雄。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文本时,除了感受他人性中其他美的方面,更值得提及的当然是对于生命的珍视。当然,这种珍视不只限于人类,也体现在对一切生命的热爱与关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了解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的追求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直是困扰着包括哲学家在内的有识之士的终极问题。“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些曾经鼓舞了几代人的文字,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振奋,发人深省。
纪伯伦的《雨之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有这样的句子:“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学生开始觉得很难理解,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人之初如何,人与物质的关系怎样,人的一生在忙些什么,人离开世界时又是什么样子?”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终于明白:“只追求物质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应该多关照自己的心灵,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看看自己心灵深处还需要些什么,这样才能享有精神富足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没有缺憾的。”
三、看清生命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个体离开母体来到世上,踏上漫漫人生征途,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人生的一切,直面各种挫折与苦难。曹操《龟虽寿》诗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冰心在《谈生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把生命比作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作一棵小树,阐述生命历程中注定的痛苦和快乐。她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愿你的生命中有更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正是挫折与苦难成就了人生的美丽,丰富多彩的人生才是值得回味的,才是充实而无憾的。生命正因其短暂与艰难,才更值得人们珍惜与热爱。
四、培养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媒介;教育
一、语文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陈旧,每个单元以一个主题的方式呈现,它只是对七年级语文篇目稍做改动,把七年级语文(上)中的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改为周国富的《人生寓言》、把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改为梁衡的《夏感》、把《古代诗歌五首》改为《古代诗歌四首》;把七年级语文(下)中笛福的《荒岛余生》改为圣埃克絮佩里的《在沙漠中心》、把《短文两篇》之一的《两小儿辩日》改为《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冯骥才的《珍珠鸟》改为郑振铎的《猫》,八、九年级的语文教材都没有改动,总体上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研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语文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一点新鲜感,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可连八年级语文(上)出现的《新闻两则》也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也不愿意学习,从而导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新课程语文中得不到解决,学校课程已经无法回避媒介介入的现实。
二、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逐渐下降
近年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媒介的发展,由于学生受到网络等声光媒介蓬勃发展的影响,阅读习惯大有改变,接触文字的机会逐渐减少,导致国内阅读纸质媒介的学生越来越少。由于学生阅读的时间减少,看书思考的时间变短了,生活经验中不再是文字的思考与积累,这样会导致学生缺少对媒介现象和媒介行为的思考,尤其是阅读报纸,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会普遍下降,进而导致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逐渐消逝,从而使我们国民的素质受到影响,这对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是不利的,它也将影响国家竞争力。如果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能够善用这一份报纸,来扩充课程的涵盖面,增添教学与生活信息的互动以及结合,无论对教师教学还是对儿童的多元阅读,应当都很有帮助。
三、语文教学内容课内与课外相脱节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落实,不关注学生现代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几乎没有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没有由室内转向丰富的课外生活,以致切断了学生课堂教育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桥梁,使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严重不符。因为语文教师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只是注重学生单向思维的发展,不关注学生多元思维的培养,从而难以培养出学生在生活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学生现实中的实用功能得不到培养,因为他们不能运用课堂内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以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培养。报纸教育正好弥补了语文课程内容的不足,它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活外延。
四、媒介语言成为中考语用题――综合性学习习题的新开拓
媒介的影响已经掩盖全社会,它牵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考虑到语文课程的关联,温州市初中毕业生中考试卷语文卷参考或借用媒体语言,在综合性习题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如,汲取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短信、拟写新词卡片、拟写欢迎词、写宣传标语、写广告语、写解说词、拟写介绍词、为对联配画、新闻点评、推荐语等。据中考试卷错题分析的了解,学生在牵涉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媒介语言应用能力十分不理想。由此可见,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能力中的报纸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策略
主体性教学,最早是在1982年由钱梦龙同志首先提出,它改变了教与学的传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尝试,也是人的发展观的变革。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教学的理想效果。然而走进课堂,却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课堂“过冷”,依然是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课堂气氛异常沉闷;二是课堂“过热”,学生叽叽喳喳、无边无际,课堂气氛异常热闹,出现这两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导”的分寸拿捏不好。我很想让这两种情形平衡一下,在老师有效的“导”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三种途径可以尝试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兴趣
上课铃响了,老师从容走进教室,学生很期待老师的第一句话,第一句话的精彩程度直接决定学生的参与度,老师一定要慎言。我会抛出一两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既体现了老师对文本的高度挖掘、别样视角,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猫》时,我问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猫,3只、4只?在争论中学生不自觉地走进了文本,走向了深度思考。再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时,我问:“谁把碗埋在灰里?”学生眉头紧锁,自觉读书、自觉寻找答案。又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时,我问:“课文几次写到德国人的炮火,几次写到老妇人黑色的围巾?”学生惊讶老师读书之细、钻研之深,敬佩之情流淌在眼睛里。如果老师从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不高吗?一节课身心会游离吗?
二、“自编自演”赛机智
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以前我的做法是唱独角戏。重点的、难点的强调一下,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记一记,我理所当然认为学生全掌握了,结果考试时基础题失分很多。我诧异、我惊慌,差一分有可能考不上高中啊。考分要一分一分得,因为基础失分太可惜了,这一阵地绝对要坚守。于是,我换了一种全新思路,让学生“自编自演”赛机智。如预习展示,我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我在一边及时赞美,及时肯定,无形当中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因为所有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自然而然上台展示越来越积极了、踊跃了。另外,针对青春期学生心理,我还采取“男女生PK赛”,男生听写女生念,女生听写男生念,考题都是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自编自考自评,我只是在学生最困难时、学生出错时予以帮助。我会要求学生手、眼、嘴并用,嘴里念读音,手上画字形,眼睛看形体。另外计时小考,现学现考,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竞争状态。有了以上措施,学生的基础夯实了,字词当堂掌握,当堂过关。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抓契机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重复了。”聪明的老师善于捕捉时机,在学生的愤悱之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狼》时,针对课文结尾“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我设计了问题:①谁笑?②笑谁?③笑什么?④怎么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蒲松龄“笑”的深刻含义。再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时,我会把“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两处放在一起比较,问学生能读出什么?这里教学的速度可以稍慢下来,让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如果老师对教材研究得够透,教学方法够灵活,那么将不会让教育契机从课堂溜走,相反课堂会达到。热闹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提高,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一定是好的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师生双边活动中,老师巧妙机智地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是有方法可寻的。“问题导入”激兴趣,“自编自演”赛机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抓契机等策略都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当然还有很多,如:创设情境、课本剧改编、巧妙使用多媒体、分门别类做作业、不同形式评价等都值得探讨、尝试。教无止境,真的是教师的智慧有多大,就会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多大的空间。对这一主题的探讨意义无穷啊!
驿路梨花中有三处插叙,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文章选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文体为小说。文章共37个自然段,称呼为第一人称。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现本文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义务教育科书第四单元第14课。
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记叙方法为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三次悬念和两次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