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间美文

空间美文

时间:2022-02-16 21:1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间美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间美文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 非语言交际 个人空间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除了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还大量地使用非语言符号传达信息。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博德惠斯特尔对同一系统文化中的人在对话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结果,言语行为最多只占交际行为中30%左右,而70%的交际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来进行和完成的。其中,这70%的非语言行为是通过手势、眼神、空间和距离传达信息的。如今,非语言交流更多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可以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上。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空间变化对交际的影响有时比语言的一影响更重要。空间语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和深层文化的组成要素,是探索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个人空间,作为空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个人的文化,包括历史背景和价值系统决定的。

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中美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但由于社会实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存在着不少文化差异,其中空间语言就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双方的空间语言差异有助于顺利交流。本文拟从历史背景、价值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中美个人空间文化差异,从中认识两国人民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误解,增进沟通,促进交流。

2.中美个人空间语言差异

霍尔认为,个人空间属于空间语的范畴。美国环境心理学家萨默给个人空间下了一个简明而科学的定义:个人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身体的看不见界限而又不受他人侵犯的一个区域。换句话说,我们的个人空间是一种无形的包围在我们身体周围有边界的区域。我们是这个区域的所有者,谁可以或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是由我们决定的。一旦这个空间受到入侵时,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有时退缩,有时反应激烈。这些不同反应是我们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个人空间语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价值体系,历史等因素造成的。

2.1价值体系不同

霍夫斯泰德认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利距离、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四个文化价值维度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重大作用。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极大地影响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空间语言。

2.1.1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主要维度,用来阐释文化变异体之间相异与相同的。集体主义是在指一种文化中对“我们”的认同度高于对“我”的认同,集体权利高于个人权利,集体化的需求高于个人的需求与欲望;集体主义文化推行组内和谐、组内合作精神以及以关系为基础的互动。相反,个人主义是指一种文化强调个人比集体重要,个人的权利和需求比集体的权利和需求重要。个人主义实行自我效能、个人责任和个人的自。

H.C.泰安迪斯认为,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求和目标,而非个人的;社会准则和义务是由集体决定的,而非依照个人喜恶;集体中的每个人都非常愿意相互合作。因此,根据泰安迪斯对集体主义的阐述,可以判断出,中国是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文化中,集体意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个人情感上依赖于,注重集体归属感。因此,在注重集体价值高于个人意愿的集体主义文化中长大的中国人,更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所以,他们会易于选择一个小的距离产生互动,以显示对他人的友好,便于愉快地交谈。这时,他们把互动的参与者包括自己看作一个小的集体,保持一个小的距离互动是他们情感上对集体依赖与信任的表现。

霍夫斯泰德这样阐述:“个人主义涉及到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人都应该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的亲属。”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们把自我首先看作一个个体,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其次才是集体中的一员。西方文化往往被看做是个人主义的。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1980),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美国社会的所有价值,权利和义务都起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个人的表达,注重个人的隐私。“自我”概念深深根植于个人主义的土壤之中。在美国,私人生活和空间特别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在交往中,人们也特别注意与对方保持相当的距离,以表示对对方私人空间的尊重。比如,美国人排队不会像中国人挤在一起,而是相互隔开一些距离,避免冒犯其他人的个人空间;在公交车上或是地铁里,人与人之间也都下意识地避免身体接触,如果车上人多,人们宁愿花几分钟等下一趟车,而不愿挤在一起。

2.1.2权力距离

另一种文化价值尺度是权力距离,它是根据连续的由高到低的权力距离来划分文化类别的。霍夫斯泰德发现,在一些文化中,那些握有权力的人和受权力影响的人,在很多方面,都相距甚远,这就是高权距文化;在其他的一些文化中,这两种人却非常亲近,这就是低权距文化。这种价值维度在少权利和多权利两方的价值观中都有反映。

在高权距的国家中,比如中国,新加坡和巴西,人们认为权利和权威是他们生活现实的一部分。自觉和不自觉地,他们都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在这个世界中人是不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位置,而这些位置是按无数的纵向标记安排的。社会等级是普遍的,制度化的平等。人们的很多行为和对空间的运用都与其文化的价值体系直接相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交际场景,我们都可以看到高权距文化价值维度的影响。学校里面,孩子们很少打断老师的讲话,而且很少提问问题;学生不会和老师坐的很近,以显示对老师的尊敬和对权威的尊重;在公司里,职员更不会站在老板很近的地方,因为相对远点的距离表现了他们的服从和敬意。

许多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新西兰都是低权距文化国家,这些国家认为应当尽量最小化社会中的不平等。这些国家的人们相信他们与权力接近,而且应当获得权力。对于他们来说,阶级扮演的是建立在方便基础上的不平等的角色。下级人民认为他们与上级是平等的人,上级也这么认为。掌权的人,像是公司主管或政府官员,经常与他们的下属或选民交流,尽量看起来没有事实上那么高高在上。因此,在美国低权距文化影响下的交谈中,下级并不刻意地和上级拉开一定的距离。在美国的校园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谈,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学生毕恭毕敬地站在与老师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仔细聆听老师的教悔。

2.2历史背景

历史承载着一种文化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文化的历史包涵了它的世界观、种族认同和交流的模式。分析一个国家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文化的形成方式,思想观念的产生过程以及对现在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每个中国人自我认识与认同都主要来自历史。不管个人的能力如何、性格怎样,生活环境和政治立场有什么不同,也不管住在中国本土,还是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都由共同的中国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部分的社会价值观来自儒家的思想。儒家伦理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儒家思想提倡温和,善良,礼让,节俭和谦逊,这些归根结底来源于一个儒家的基本概念――“和”。人与人之间要友好亲近,相互礼让包容,要给对方留 “面子”。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会下意识地缩短与对方的距离,有时,甚至会围在一块儿,来显示友好和亲近。此外,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男女之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儒家文化教导人们: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在中国,女人之间手牵手,肩并肩是常见的现象,而很少见到中国男人与女人有亲密的举动,除非他们是爱人或亲戚关系。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美国文化强调自由、科学和哲学,这是典型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提倡民主法律,这属于古罗马文化。因此,美国文化是吸收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精髓的混合文化。而且,为独立和自由艰苦奋斗的那段历史,根植于美国人民的心中。后来又受到社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独立、个人自由和私人权利的概念更是根深蒂固。这些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反映在人们的交往中。所以,在美国的历史文化作用下,人们会下意识地与交流的对方拉开距离,来保证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害,自已的隐私不受侵犯。

3.结论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取决于很多条件,正确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空间语言就是其中之一。个人空间语言在不同文化下是不同的,缺乏这个意识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合理的空间语言有助于促进理解,减少异文化交际的障碍和误解。通过了解一些个人空间语言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差异,可以消除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Mildred Kead Hal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International Press (1991)

[2]G.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 Beverly Hills (1980)

[3]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McGraw-Hill (1991)

[4]L.E. Harrison, and S.P. Huntington, 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Ed. Basic Books (2000).

[5]William B. Gudykunst,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Progresses. Sage publications (1992).

[6]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顾嘉祖,陆异,郑立信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第2篇

一、审美文化学的学科性质

王德胜在《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一文中曾经提出:“批评的观念”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惟有“批评的观念”才能使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积极地介入当代历史/文化的实践进程,介入当代人的现实生存领域,从而实现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之于各种‘当代性现象’的有效揭示。”1也就是说,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化批评。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坚持文化批评立场,固然可以有效地参与当代文化建构,实现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但是,我们能否就此将审美文化研究定位为文化批评呢?我认为,以“批评”来定位一个学科方向学理依据不足。批评什么、以什么来作为批评武器、如何批评,这些问题都不是“批评”本身所能解决的。换句话说,以“批评”来定位一个学科,并不能解决任何学科定位问题。就当下审美文化研究现状而言,网络、电影、大学体制、波鞋6、超市等一切文化现象似乎都是其批评对象;其理论资源与批评立场也五花八门,毫无学科领域约束。突破学科界限,有时可以为学术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多学科交叉互补,也有益于发现新的研究视角,但是,全然漠视学科建制,甚至鼓吹反学科建制,却有害于学术的健康发展。因为学科建制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术研究的自由空间,但是也为学术研究在某个领域向纵深方向推进提供了保障。本文认为,曾经轰轰烈烈的审美文化研究要想避免沦为过时的学术时尚之厄运,必须重新审视其研究立场,将审美文化学建构为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文化批评层面。这个知识体系究竟是从属于美学,还是从属于文化学,应该作进一步辨析。上文已经指出,审美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根本不同于美学研究,因此,审美文化学不是美学的话语转型。那么,审美文化学是否就是社会美学,或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呢?在重视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实践方面,审美文化学与社会美学的确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审美文化学既不关注研究对象的审美属性,也不关注主体的审美意识,这与社会美学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审美文化学其实并不关注审美问题,因而它不是社会美学,当然也不是美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与文化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审美文化的字面意思是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类型或层面,因而,审美文化学应该是文化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其实,审美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极其复杂,有人认为它特指当代文化中出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现象;还有人认为,“审美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和系统,是建立在人类生存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感性文化。有别于工具文化和社会理论文化的功利性与规范性,审美文化显示出超功利性与自由性相统一的特质。”也就是说,审美文化并非现实的文化系统中审美的和艺术的方面与部分,它具有理想性,对现实的社会文化应该具有规范、引导意义。本文赞同审美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和系统”之说,认为将审美文化仅仅看作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类型或层面,实质上否定了审美文化概念的独特内涵,消解了审美文化学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本文并不认同对审美文化超功利性与自由性之鼓吹,认为审美文化就是艺术/审美未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状况/文化形态并不局限于当代,而是出现在人类文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据此而言,审美文化学不是文化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总而言之,审美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审美色彩,但其关注点不在于研究对象的审美属性或主体的审美意识,这是审美文化学与美学的联系与差异之处;审美文化学虽然致力于研究审美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揭示其中文化观念变迁与现代性等问题的复杂关系,但是,作为审美文化学研究对象的审美文化并非一般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与层面,所以审美文化学与一般文化学既有一定联系,又不属于一般文化学的分支;审美文化学看重学术研究对于当下文化状况的批评与建构意义,但是并不以文化批评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而是强调学科意识,力求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审美文化学与文化批评的既有联系,又大不相同之处。鉴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审美文化学虽然与美学、文化学、文化批评有着一定联系,但完全可以通过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二、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审美文化研究

在前苏联曾经蔚然成风,前苏联学者对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也曾经深入探讨过。奥夫斯相尼柯夫的观点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审美文化研究产生过一定影响,他提出,审美文化“贯穿在文化的所有领域、所有部门、所有地段。因为,人的审美积极性表现得极为广泛,它毫无例外地表现在人们活动的所有领域中——表现在劳动和科学认识中,表现在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体育中,表现在人们日常交往和艺术生活中”。如此看来,审美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几乎等同于整个社会生活,其研究范围没有一个相对明晰的边界;另一方面,奥夫斯相尼柯夫的审美文化研究着眼点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中所表现出的“人的审美积极性”,这接近于我们的社会美学,也就是说,这个意义上的审美文化研究仍然是美学的发展或分支,与我们所谓的审美文化学有着明显区别。国内有学者提出,审美文化“指的是从建筑外观、室内布置、人体服饰、新区布局、旅游景观到文学艺术多层面审美领域的总和。”他还提出,在研究这些审美领域时,“要从审美的外观形式中揭示其与整个文化变动的关联。”这个主张触及了审美文化学的核心问题,即审美文化研究的着眼点是社会文化的变动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而不是纯粹的审美问题。但是,将审美文化理解为“审美领域的总和”,仍然未能揭示审美文化研究的独特性;而且“整个文化变动”这个概念的外延也过于宽广,似乎应作进一步限定。本文认为,审美文化就是艺术审美未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审美文化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审美文化史,第二个层面是审美文化学原理,第三个层面是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这三个层面大体框定了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审美文化史主要研究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包括原始审美文化、古典审美文化、现代审美文化、后现代审美文化等等,并考察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与特定历史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审美文化学原理主要研究审美文化的内涵、性质,审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基本范畴、主要问题、重要关系等,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审美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个历史过程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考察艺术/审美与一般文化由混同到分化,再到融合这个历史过程中,人们文化交融/团结感的变化状况。当代审美文化批评主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媒介文化、都市文化、乡村文化、建筑文化、消费文化、性别文化、种族文化、身体文化、时间体验等当代审美文化的现象与问题,依据审美文化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揭示这些现象与问题背后的当代文化分裂感、文化团结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无庸讳言,我国的审美文化研究虽然已经有近20年的学术积淀,但是审美文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目前尚处于草创阶段,关于这个学科的一些设想难免不够成熟。本文提出审美文化学是一个区别于美学、文化学、文化批评的独立学科,并尝试着讨论其研究范围,旨在强调审美文化研究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学术空间,以保障学术研究能够在纵深方向挺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空间,而不是一味消耗其突破学科壁垒的批评冲动力。

作者:王誉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第3篇

关键词:广播美文朗读栏目;因势而动;温暖发声;成风化人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80-03

曾几何时,广播作为心灵触媒,运用声音直抵听众心底,长时段美文栏目通过各级广播电台的电波绽放于神州大地,成为影响巨大深远的广播节目类型。前些年,受众心理伴随着现实生活物化程度的加深,逐渐趋向关注实用性节目和信息量不高的娱乐脱口秀,即便在深夜,激情互动似乎也时时压过宁静深沉,成为一些广播电台特别是地市一级电台节目风格的首选;并且,相较传统广播,互联网特别是车联网时代汹涌来临,受众在享受个性化碎片化收听服务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于是,长时段广播美文栏目似乎沉寂,期待以动人文字实现广播社会功能的广播人纷纷转战广播节目娱乐化语用的战场。

但是,梦想总在,喧痰谋澈蟊厝挥幸蚴频脑湍稹=年,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诗遇见歌》到鼎鼎大名的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从江苏台的《林杉声音杂志》到杭州台的《我们读诗》,乃至像广东《蝴蝶为你朗读》这样的著名个人公号;一种以碎片化制作、人性化串联、诗性表达、融媒体传播的美文朗读栏目应运而生且数量快速增加、反响热烈。这其中,不乏一些广播收听率在本区域名列前茅或者新媒体粉丝数达到数十万甚至近200万,每篇点击阅读收听量超10万的优质栏目。

笔者作为福州台《为你朗读》的创办者及播读者,经自身实践以及与诸多碎片化美文朗读栏目(以下简称“美文朗读栏目”)主办者的长期交流探讨,对置身融媒体视域下的此类栏目有了一定思考。

一、美文朗读栏目的时代要求――因势而动

(一)时代背景

1.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传统价值观的解构、多元思潮的挑战、生活工作的繁忙与压力,一路走来的人们对信仰、关怀、文艺之美和人生正能量的渴求愈发强烈,都希望“身体和灵魂,这次一起在路上”[1];而美文朗读栏目有效对应了大众的这种审美需要。

2.音频时代到来,声音的心灵独特性为美文发挥功效插上灵动的翅膀。“在一个用眼过度、视觉疲劳的时代,人们希望重新开发和利用耳朵,通过声音获得信息与雅致。有人说从声音中得到平静。[2]”声音与文字的融合共同立体有效地呈现中国语言文字之美。

3.生活方式改变后的碎片化时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广播借由移动互联的回归为收听此类栏目创造了场景可能。运动散步、驾车途中、睡前、家人陪伴或是品一杯清茶时,都是音频陪伴的碎片时间和场景。这是鲜明的时代新趋势。

(二)栏目概念

“美文”在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在我国,美文的概念自周作人引入后一直在变化发展,但“美文是精短的艺术,简约的艺术,凝练的艺术[3]”已越来越成为学界共识。现代美文篇制精短,意义深远,这与融媒体碎片化收听场景相贴合。在本文中,笔者更愿意把美文朗读栏目中的美文定位为:有融媒体特征(短小、易于传播)的与杂文相对应的中外散文、诗歌。

而朗读则也同样具有融媒体特征,它似乎较之朗诵、吟诵、吟唱更适合融媒体视域下(移动时、临睡前等碎片收听场景)的用户情感陪伴收听需求。所以,“广播美文朗读栏目”就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富含对象感地对精短隽永的诗歌散文进行陪伴型播读的广播微栏目,时长在10分钟以内。

值得说明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阎晓明台长提到,车载收音机、大喇叭、半导体都是广播的形态表现。立足此概念,我们可以类推手机等同样可以收听音频节目的设备也是广播的一种形态表现。在这里,有线广播、调频广播、无线网络广播在形态层面统一到“广播”概念之下。所以,笔者认为,“广播美文朗读栏目”中的“广播”特指的是融媒体语境下运用一种或多种广播形态进行传播,核心特质为声音。在本文中,此类栏目的制作发起方涵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二、美文朗读栏目的编播内涵――温暖发声

白居易《与元九书》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内容与传播的关键。特别是做美文栏目,从编者、播者到制作者都应发乎心、关乎情,从而情发声、声生暖。唯有如此,才可能令众人心向往之。动情用心处有四:内容、播读、声场、融合(媒介与艺术)。

(一)温暖的内容

美文朗读栏目应根据目标受众的情感需求,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当中进行内容的综合选择,暖心推荐,张扬个性,通融共性。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1.传承历史文脉,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美文;2.跨越空间与地域,选择具有国际视野或国家气派或乡土气息浓郁的优质美文;3.关注重大节点与时事热点,使用具有新闻意义和可能引起普遍关注的特定美文。这其中,定位面向全国人民或全球华人的栏目应有格局意识地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文学高度的美文;地方媒体的栏目应更多地考虑地域色彩较为凸显的文字;当然,二者因了融媒体大势,也可跨越空间,选编对方界域的文字为我所有;在你来我往的既有“大家”风范,又有强大地域受众粘合力的持续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最佳定位,为时代深情讴歌,为城市描绘诗意,为乡土低吟浅唱。这一点杭州台《我们读诗》、宁德台《行者乐读》都做了极好的尝试。

此外,在编排方面,有的栏目(个体公众号居多)是直接报题和朗读正文,有的在开场做一个引言解读然后朗读。而中央台《诗遇见歌》、福州台《为你朗读》等广播电台主办的此类栏目则更注重传统广播的编辑意识。节目在控制时长的前提下围绕主题选择1至4篇散文或诗歌,有主持人开场、串词和结尾,串词的内容有引导,有微评。目的就是希望听者,特别是通过新媒体收听的用户能在完整的节目样式中感受到编播者对听众的尊重以及节目的交流感。

就选与编而言,福州台《为你朗读》的一期节目值得一提。在5.12汶川地震纪念日这天,许多自媒体选用了与纪念大地震直接相关的诗文进行朗读,《为你朗读》为形成互补和立体呈现,选用了与纪念汶川地震有情感与人性共通之处的四首不同时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诗作:《含笑的玫瑰》(施皮特勒.瑞士)、《小夜曲》(卡而费尔德.瑞典)、《我什么也没失去》(夸西莫.多.意大利)、《忧伤的少女》(塞菲里斯.希腊)。通过四位不同朗读者的朗读,层次分明地呈现了“忧伤中的美好”“寒冷中的温暖”“痛苦的升华”“生命的光明”四个主题,最终在主持人的串联中点出“为不幸离去及坚强地活下来的人们送去祈愿和祝福”的栏目愿望,从另一个侧面较好地体现了栏目的文学性、欣赏性和人性关照。

(二)温暖的播读

1.自如与暖声的质朴呈现

“在生活中,在艺术上,那最丰富、最生动、最悦耳、最诱人的声音,肯定是自如的声音。[4]”播读者首先必须在自身的自如声区进行情感表达,而非拿腔拿调,此为王道。而朗读栏目的定位又决定了不论美文及其串联词是喜悦抑或是悲情,播读者都必须在基调把控和语势控制上发出暖声。这里所指的暖声指的不是违背文字本身表达意境的盲目暖声,而是在表达意境过程中的基础暖声,也就是栏目向受众传导的使其“感受到温暖和P切”的本意。

2.陪伴与力量的辩证统一

朗读本身是音频,与配音解说、现场朗诵不同。朗读的陪伴性体现在收听场景,配音则是为了辅助贴合画面,现场朗诵更多的呈现一对众的表演色彩;所以,此类栏目的播读是有广播节目播音需要的,必须在质朴温暖中体现声音主体,要在声音中走心。宋学家朱熹对朗读的表达是“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有声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朗读在情感、气韵、语势、节奏上应有一种缓中见力、直抵内心的把控感。我们应将这种内生的力量感和栏目的和缓陪伴性统一起来。

3.播读者与作者、听者的心灵共通

播读者在诠释作品时应融合作者意图、听者需求和自身的经验、体验。首先,理解作者的真实经历与人格,把握文本中的清新情趣或悲悯情怀,并研究写作手法的语句表达特点和文字的内在逻辑;其次,要随时关注听众的现实需求,也即:听者是希望从中获取生活的勇气现实的指导,还是想在意境意象中驰骋,或者仅仅是想停留在文字的情境里休憩;最后,融合自身体悟、经验,外化为声音进行个性化、立体化的表达。这其中,应注意两点:(1)也许对于同一件作品的作者意图不同人会有不同解读,不同听众也会有不同需求,但播读者应该寻找读者意图的最可能表达和听者需求的“最大公约数”;(2)作者意图、听者需求、播读者体悟三者在声音外化呈现中对于各自比重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必生硬强求,而应根据不同篇目综合把控,形成语感,以期呈现情动形言、水融的效果。

(三)温暖的声场

这里所指的声场指的是对音频录音制作的美学要求。美文朗读栏目的主体应该是在录音棚内制作完成,也即“自由声场”;当然,也有少量节目使用了朗诵会现场录音或者手机录音,此类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我们应根据现时代大众的收听习惯、喜好与层次,立足并超越现有常规的简单配乐,充分运用传统广播电台数十年积累的文艺节目(广播剧、文学节目、音乐节目等)制作经验,亲切地艺术地制作节目音频,呈现给用户,从而因应互联网特点,“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1]”

在这一点上,深圳广电的《暖声肖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该栏目在保有传统配乐朗读的前提下,不定期推出配以声音场景设置的朗读节目;呈现出一个以诗文表达为主体,音乐、音响(社交环境等)、男女声叠加、场景对话压混、同声朗读和心灵独白交错等声音运用为烘托的完整听觉空间,是长篇连播制作、广播剧演播和音诗画情景诗朗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四)温暖的融合

为何突出“温暖融合”,是因为此类栏目在推广过程中,传统媒体人和新媒体制作人、声音工作者和其他艺术工作者总体上都不封闭对立,不怕挤占市场,而是坦诚合作,以“做大蛋糕”的观念和文艺人的开阔胸怀为朗读栏目助力,形成广播电波全覆盖和新媒体点对点推送相结合的传播新格局。

1.融媒体

融媒体视域下,朗读栏目的推广融合精彩纷呈。既有新媒体(两微一端)之间的强强联动,也有传统媒体的双向互通,更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携手。比如:《为你读诗》与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的联动播出;比如:江苏台《林杉声音杂志》除自身微信公众号外在多听、蜻蜓、腾讯、爱奇艺等音视频平台上都可以收听,广播延长版则在江苏电台播出,该栏目的微信号还可以直接连接到江苏新闻广播直播流的在线收听,使得专业生产者和传统媒体地位同步获得提升;再比如:广东知名自媒体《蝴蝶为你朗读》和《此岸彼岸》等全国新媒体的大型或潜力微信公号形成自媒体支持矩阵,互相授权转发作品,并与传统媒体朗读者联动推广优质朗读。此外,还有全国知名声音聚合平台“喜马拉雅FM”除了自身强大的新媒体优势外,也在解决版权和广播电台终审权的前提下形成了与传统广播电台和其他网络媒体(近二十个)联合播出推广节目的做法。

福州台的融媒体实践,除了规定动作,还借助外宣优势,以《福州好乡音》栏目为载体,将闽派诗歌代表作品借助美国大纽约侨声广播电台、台湾地区北部调频广播电台等外宣平台进行播出。下阶段正在寻求外宣新媒体平台的出口。

2.融艺术

融媒体推广,使得广播美文朗读栏目的融艺术推广呈现成为可能。也就是,借助新媒体的视觉特征,在主推音频的同时,结合音频的内容主题,选择编辑相对应的绘画、摄影、书法作品和美文文稿等在微信等新媒体上有设计感地同步呈现,从而使有声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映成趣、相和成美,在用户的综合感官与心灵感悟中找到类似“通感”体验。如:《为你读诗》中配合朗读音频的“图说”“诗享”“乐说”以及“影像计划”等。

融艺术也呈现在线下。主办者以文学沙龙、诗歌音乐会、诗歌音乐课、朗诵社团、纸质与音频出版物等艺术活动方式与线上节目互通共舞,形成一个立体的美好的诗意氛围。其中,《我们读诗》《全民朗x》《百草园书店》等栏目还以举行诗会、举办朗读比赛、开设培训班,销售声音及其衍生产品等方式撬动市场,为栏目推广助力。

三、美文朗读栏目的社会意义――成风化人

温和的美文朗读类栏目之所以具有超高收听率与关注度,靠的不是媚俗,而是如前所述:是由此类栏目的温暖基因所决定。我们应该运用此类栏目的强大文艺精神力量,通过可视可听的语言本体的视像、声音与内涵的融合呈现,从而达到以人为本,润物无声,培育审美情趣,塑造现代人格的自然而然的教化作用。

同时,如美国传播学者沃伦・韦弗(W.Wafer)所言: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而“这种心灵的影响是由负载于媒介符号中的信息来实现的,但它决不是传者的单向发出和受者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5]”所以,闪耀心灵之光的美文朗读栏目因了融媒体语境的开放式互动和涟漪式催化,拓展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影响力;不光是欣赏者,美文栏目的创办者甚至评论者都变得日益主动起来,共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相互碰撞和集体感召的精神洗礼和价值彰显。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文朗读栏目的社会意义不可估量,成风化人的社会功能有绵延发挥的巨大空间。

由此,美文音频产品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结合,使我们体会到“媒介技术之进步,是促进艺术生活繁盛的内驱动力之一”[6];也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如何有效运用媒介技术,去将灵动的生命、美好的情怀更好地注入人们的心田将成为媒介人必须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结 语

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文化的繁荣和制作技术手段的发展,不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也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在制作美文朗读栏目时,都十分注重对版权的尊重、对节目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制作效果的技术要求。但是,如同许多新媒体产品一样,对于有公益性特征的美文栏目是否要市场化、怎么市场化的问题仍然不明晰,更多的此类栏目一直是在社会责任和自身爱好的驱动下前行。那么,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是否一定要靠盈利来维持?一个栏目的活动、推广以及受众互动是否只能靠创办者一己的坚守或付出?社会资源、市场资金和美文栏目推广之间是否有更好的合作模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制播的过程中是否有更好的资源互动?这些,都有待我们继续探讨。

笔者相信,在未来,只要我们重视融媒体视域下广播美文栏目的巨大现实作用,让“关照人性”与“温暖发声”成为栏目的核心,让社会功能的实现融合在节目的整体审美氛围中,拥有丰沃时代土壤和广阔受众基础的广播美文朗读栏目必将在主管部门的关注、规范和扶持下,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互动中绽放异彩,有力地担负起引领导向、成风化人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吴声.场景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

[2] 阎晓明.努力探索新型广播、融合发展之路[J].中国广播,2016(1).

[3] 吴周文,徐家昌.美文与审美――关于新世纪散文批评理念重建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 张颂,乔实.论播音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第4篇

一、 英美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

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在评估过程中,进一步淡化其艺术性及故事性的重要性,而是更侧重于作者的思想深度,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可以说,一个作品是否具有社会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标榜了其文学价值。比如《飞蛾:象征的创造性力量——论佛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中飞蛾的象征意义》和《大众的反叛》两本书,虽然一个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对现论进行补充,一个是对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反思,但都是通过对一件小事或一段时期的分析,来对社会发展提出值得借鉴的建议,故而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与褒扬,在社会舆论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就连各种奖项也对其抛出了橄榄枝。

二、英美文学研究现代化对我国文学的启示

1.研究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原因

从五四时期开始,我国现代文学就涌现了大量的新作品,这些作品符合大众口味,不再像过去那样生涩难懂,同时,出现了职业作家、明星作家、业余等各种身份,这促进了我国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文学的发展孕育了新的体裁和思想方式,以及文学研究的变化,而知识分子的身份地位转变又反过来衍生出更新颖多样的文学形式。而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又是与这一系列的变化相辅相成的,文学的现代化为文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促进着后者的发展,而文学研究的现代化成果则可以给新文学更多的思想、手段,纠正文学发展中的错误,促进文学更好的发展。从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开始,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就一再体现在文学作品上,改良社会、教育人心的作品成了主流,又加之文学创作人一般也身兼这研究者的身份,对于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要求就更高。分析借鉴英美文化研究现代化的方法和成果,是加快我国文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2.英美文学现代化的启示

自John教授因图书馆管理使用繁琐,而提出了以网络远距科技来解决始,文字的计算机化就开始深远的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让图书馆走进网络,不但使图书馆的存储空间无限扩增,也解决了它的取放问题。由此衍生的是,整个学术研究中的数据取放问题都得以解决,新形式的出现,也改变着文学研究的方法和习惯,可以说,以网络分析类化为主的科学思想主导了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反映出人们的理性思考和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这表明作者更多的注意到了一种人文关怀,并且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对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而更是将计算机和网络及其相关技术全面运用到文学研究中,这些发展和对科技的敏感反映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文字从文言文变为白话文,再变成数字化的文字,这才是应有的变革。我国学者一则对计算机网络运用到文学研究中这一点的反映不够敏感,二则对运用方法也处于摸索之中,故而,发展空间还很大,一方面要培养懂技术的相关人才,另一方面就是要借鉴学习英美文学研究的成果,利用网络加强文学和科学的关系。同时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认识到文学与科学相联系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只有将这个思想深植脑中,才能令我国的文学研究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表达,而灵活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去进行文学研究则是对这种表达的检测、管理和促进,同时文学的国际化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萌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第5篇

在文学世界里,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是同时生成,同步进行的。很多出色、富有深刻意义的文学作品被广大评论学家关注和评论,从两者的影响力来说,文学作品就是依赖本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容吸引广大阅读者的眼球,而文学评论就是依靠其不一样的文学观察角度为阅读者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两者共同发展[1]。基于文学评论的关键地位,所以,本文重点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语言差异、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

一、东西方语言的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由于语言上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评论。在语言的使用特点上很大程度的反应了语言使用者的思维能力。以东方的汉语语言来说明,东方人在文学作品中讲究的是对文章中意境的掌握。汉语语言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它擅于创造意境,制造广泛的想象空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象空间,使得汉语也很容易让人感觉没有真实的目的性。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中,西方语言会觉得东方语言缺乏连贯严谨,西方语言讲究的是理性,逻辑思维,东方语言讲究的是意境。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东方文学评论家评论最多的是《圣经》中的神、天地、生命等所构造出来的意境美,而西方文学评论家则侧重的是对《圣经》中,每一个角色所经历的事情引起的理性思考和感悟。恰恰是因为语言上不同使得对《圣经》这部文学作品的评论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再如《傲慢与偏见》这篇作品,东方人评论最多的是作品中所勾勒出来的梦幻意境,西方评论家评论最多的则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社会风俗和战争的思考。

二、东西方文化历史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东西方两国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历史背景,东方国家文化历史比较传统,西方国家文化历史相对较为开放。西方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东方的历史是五千年,因此,两者在历史的发展上有很大程度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评论的不同,西方文学评论家侧重的是结合历史进行针对性的评论。如《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公元前2700年,英美文学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作品,基于文化历史的相对缺乏,东方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最多的是半人半兽的恩奇都,而西方文学评论家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侧重的是国王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之间的友谊和战争带来的灾难。因此文化历史的差异形成了不一样的评论观点。

三、东西方风俗习惯不同影响英美文学评论

风俗指的是民族在综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者关系上对某一现象约定成俗的看法,其代表了该地区的整体习惯与整体心理,并为人们接受和习惯,这就构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2]。西方民族是起源于马背上的民族,且该民族对马的喜欢已经上升到了人的高度,西方人喜欢狗,在英国的习语中也带有大量的与狗有关的词,如“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而在中国,对狗的理解则是带有鄙夷意义的,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因此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如卡夫卡的《城堡》,西方文学评论家给出的评论牵涉最多的是对城堡这个主题的评论,即评论的是犹太人渴望得到的精神寄托,而东方文学评论家关注的是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西方文化侧重于理性化,评论中涉及的是社会、宗教等方面的讨论,是科学严谨的评价,东方文学评论家侧重于艺术和意境,因此两者的文学评论作品在表达观点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如《鲁滨逊漂流记》中,东方文学评论家很容易会将中国的《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连接起来,因此在品评这部作品时,侧重的是故事中的情节,而西方文学评论家们侧重的是评论鲁滨逊的永不言败的精神。很显然,评论是有差异的。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本国风格的特有文化,不同国家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发展,成就了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针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也会不一样。文学作品就是依赖本身的文化特质吸引阅读者的眼球,而文学评论就是依靠其不一样的文学观察角度为阅读者提供有意义的观点,两者共同发展。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考虑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田俊杰 单位: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

第6篇

无人打扰,

摆脱世界的不真诚,

摆脱世界上的勾心斗角,

永远,

眼泪,

能换回什么?

只不过能发泄,

但是能改变本质吗?

每个人都能表现地身藏不露,

但是我,

现在才知道自己有多傻,

每次都是自己付出最多,

换回了什么?

换回了朋友的假惺惺!

我算什么?!

我每次都是受害者,

只能借用网络,

来解脱,

但是此结果是什么?

我没有拥有一个人的空间,

我拥有了更多,

朋友的冷漠,

那异样的眼神使人心寒,

有人会认为,

想做高级的人,

是在追求名利,

我听不懂,

不懂!

为什么?

高级,

对我来说是个幻象的空间,

我不知道高级到底意味着什么?

只知道可以帮助别人发表作文,

应该还可以拥有更多初级没有的东西,

这有什么不好的呢?

为什么转载的文章会不受支持?

看到书上(网上)有好的文章,

拿来与大家分享,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呀!

那为什么大家会歧视转载?

只要那人不是用来充积分,

适当的一两篇是很正常的事,

那为什么会在投稿箱停留那么长时间?

要拥有一个人的空间,

那么难吗?

我喜欢品尝夜的味道,

我知道自己文笔不好,

不会有很多人来看我的文章,

我只不过是在写生活,

写自己的想法,

我喜欢出自自己内心的美文,

不喜欢那些刻意浪漫、做作、无病的“美文”,

我只是希望能在网络上抒发自己的心情,

并不是想追求任何名利,

不知道人为什么总会把别人往坏处想,

有可能我也有点,

因为我以前受过伤,

而且伤口很深,

很难愈合,

只能靠时间的流逝,

也有可能,

时间会更加摧残我的伤口,

无所谓啦!

以前,

一直喜欢听慢歌,

因为它很安静,

但是现在我却喜欢听快歌,

因为它动感,

第7篇

    中国美术馆有场地、平台、作品的优势,它对于孩子提高美术教育水准和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让孩子参与美术活动也是培养未来的观众群。推广儿童美术教育,为孩子打造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美术馆应该探索的一项重点工作。 浅谈美术馆与大众美术教育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美术馆与大众美术教育,希望可以解决你们问题!

    从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以及传播的角度上看,当代社会的公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当今大众传媒时代的某种媒介特征,美术馆以公开展示美术作品的方式去表述和传达社会公共领域的种种信息、意向、文化理念和审美观念,把物化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伴随着服务社会、造福公众的理想诉诸社会公众,它在大众美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美术馆作为一种公共传播空间与媒介,主要传达公共审美文化。公共审美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审美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艺术、提供精神和艺术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审美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审美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美术馆是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共审美精神及公共审美利益。美术馆虽然是一个专业的审美展示空间,但是它担负的却是普及艺术、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的美术教育任务。大众美术教育以提高大众审美能力、欣赏水平为宗旨,是精英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有力补充。正是由于美术馆的存在,才使大众美术与精英美术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解,从而在二者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大众美术教育是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工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美术世界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众美术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学意义。大众美术教育的这种意义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人们已越来越容易被固定在一个非常有限的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形容易片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某些方面,而其他一些本质力量(比如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则因抑制而得不到发展。这样,人也就容易丧失对生活全面的、具体的感受力而成为一个“单面人”、片面的人。而要提高全民的美术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大众走进美术馆。美术馆和其他媒介(电影、电视、互联网、报刊、广播)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使观者直接面对美术原作,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欣赏美术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受到审美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大众美术教育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必由之路。美术家们并不是单纯为了反映生活而去从事美术创作,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对生活的反映来干预、参与甚至重构我们的社会生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大众的美术接受与消费环节,美术作品才能在返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去完成干预、建构社会生活的使命,这就要求美术家的作品通过大众的审美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也就是说美术馆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使艺术家个人的美术作品成为社会文本以及实现社会审美功能的重任。依据接受美学,再好的美术作品在没有经过大众阅读时只能是未成品,只有经过大众的审美接受才能成为真正的美术作品,美术家的作品通过美术馆这种独一无二的媒介,使个体的创作通过大众欣赏、阅读形成强大的社会审美效应。美术馆作为大众审美接受的主要环节就是要通过它的特殊展示功能,实现美术品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返回社会生活就内在于美术的大众接受和消费形式之中。从创作主体——美术家和接受主体-人民大众的数量关系来看,人民大众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的社会实践,他们的情感、思想、信仰,构成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和感性形式,成为美术家反映的对象,所以,当美术作品通过美术馆这一举足轻重的社会传播中介而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发生审美关系时,就意味着作品已返回社会生活。

    二、美术的大众接受与消费使美术重返社会生活还表现在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构造新的社会生活上。从接受的角度看,美术作品所构造的现实生活还仅只是潜在的,它必须通过大众对美术作品的接受,大众接受者不但被作品所构造的新的现实所感动、从而以新的态度,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理解现实生活,而且还能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美术馆的展示、传播功能。

第8篇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播放课件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学生之间没有细致的沟通交流,那么这样的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只是众多教学手段当中的一种,教师要能够适时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构建适合英美文学教育发展的教学环境。

好的教学环境是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就教学内容展开积极地讨论和交流,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就文学作品互相交换自己的看法是最积极的教学互动环境。这种互动必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才能得以实现,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某一位作家或者其作品的时候,可以预先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播放。比如在学习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时候,想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家的创作背景,思想和环境,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关于介绍莎士比亚生平的纪录片,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出来。在观看介绍的时候,学生对莎士比亚的生平,各创作时期的作品以及写作背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家,走入作家的生活,在情景构建当中实现和作者的交流,感受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文字内涵。另外除了生平介绍纪录片之外,教师也可以选择根据英美文学作家生活经历创作的电影组织学生观看,或者直接带领学生观看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这种观赏英美文学名著电影或片段的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另外摘取经典片段赏析的方式也能够解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可以从精华之处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思想。

虽然这种影像展示的方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但是它可以更为直观深刻的向学生传授作品的基本含义,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接触更多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全面宽泛的感受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经过学习锻炼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掌握水平感受其中的深意。所以,多媒体教学工具或网络支持下的开放学习空间所搜集并展示出来的信息内容能够真正地帮助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交流,学习讨论和接受内容的探讨。

构建英美文学教学辅助教学网站,为学生创造沟通平台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在校园网上构建英美文学学习交流的网站或论坛,教师可以讲英美文学作品的代表作,著名作家,写作背景,社会环境等内容放在上面。另外教师可以在网站当中设置教学,考试资料介绍板块,电子文学资料搜索板块,经典作品、著名作家介绍板块以及相关影视资料展示板块等多方面帮助高职英美文学教学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另外可以单独设置教师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平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实现师生之间对英美文学作品看法和学习意见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支持的交流论坛指导学生有所重点的学习复习,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获得满意的答案,师生之间可以由此对某一作品的个人认识和感受展开交流,为更深入的提高英美文学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多媒体教学工具在高职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除了能够提高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之外,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减轻教师的教学重担,另外还能有效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最终实现提高整体英语文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王元元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高职;英语教学

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艺术形态。学习英美文学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此环境中,它们通过提供丰富而细致贴切的词汇用法,复杂而严谨精准的语句结构来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继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各项语言技能。因此,大量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接触到最为丰富的语言现象,感受到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的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一、开设英美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较功利,为了学分或考级,真正因兴趣而学的为数不多。但是大学生一般都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很多人已经读了不少中译本外国文学著作。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激发他们阅读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外国写作大师们原汁原味的语言,比较原著与译著的异同,品味不同文化间的表达习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2.促进语言掌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也最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易为学生阅读和吸收的特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英语的精华,有描绘千姿百态人生的词句、富于哲理启迪和催人奋发的警句名言;有优美典雅的十四行诗以及绘声绘色的戏剧语言和幽默睿智的小品文句等。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典故、格言、暗示、比喻、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学生能够大大加深对英语及英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对英语的领悟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提高人文素质

外国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陶冶性情,提高品位,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英美文学教学对加强学生语言和文化修养、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塑造完美人格、形精神、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教学的方法

1.明确英美文学的学习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英美文学是源远流长的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英美文学的作家无疑会把英美文化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镶嵌于其作品中。因此,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英美文学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多元文化的乐趣,让他们了解通过学习英语文学课能够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宽容精神,并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还让学生明白学习英美文学还可以培养思辨能力、感受能力、健全其人格。王守仁教授曾经说过,“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对于这种由于参与而形成的思辨能力和感受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探求和应用,还有益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2.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反映先进文化的篇目,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代和当代的英语文学经典。而且在作品选材上要以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贴近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注意所选阅读材料要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使之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为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提供帮助,进而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教学形式上,应丰富教学形式,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师生、教室的二维空间变为多媒体的无限空间,让学生眼到、手到、心到,把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出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学欣赏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PowerPoint制作介绍作者生平的动画片,还可以配上声音等,这样就会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诸如诗歌朗诵、名剧片段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消除他们对文学的敬畏心理,让他们与文学“亲密接触”,感受到其中之乐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重视学生的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为他们创造机会参与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3.尽量让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

其实在高职英语的教材中也偶尔会遇到一些名家名篇。在学习教材入选作品的同时,还应向学生推荐其他优秀作品,如《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都市报告》等。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盛宴,会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文学的精彩以及文学带来的诸多益处。随着能力的增强,学生的阅读范围将逐渐扩大。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的优秀作家,如美国的马克・吐温、海明威,英国的奥斯丁、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托马斯・哈代、D・H・劳伦斯……让学生们切切实实地感受文学的精彩以及文学带来的诸多益处,使他们在英语学习和研究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优秀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和外国文学教育[A].张国强.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中国重要会议文全文数据库,2004.

[2] 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66.

[3] 许锦霞.将文学欣赏渗透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初探[J].山东文学,2008,(12).

第10篇

[论文摘要]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目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如课时压缩、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满足课程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如何改变现状,加强和改进英美文学的教学使之符合大纲对课程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等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创英美文学教学的新局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引言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多年的实践证明开设《英美文学》课程对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和研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为应对多变的市场经济,英语专业的教学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英语+X”的模式,英语与应用型专业复合的结果往往是英美文学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在一些学校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减弱,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有效地实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己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英美文学课程目前的困境有教和学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课堂上教师对庞杂浩繁的内容难以面面俱到。通常来说,“文学史+选读”是普遍采用的模式。但是重史轻读作品,文学课就基本是空谈,而读作品又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主要讲述节选的内容,对作品全整体的把握的比较少,又由于学生语言水品参次不齐,文学课很可能成了精读课的翻版从而忽略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吕洪灵,2006:62)。另外,目前的文学教学用书中缺少对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导致学生是被动接受老师的复述,死记硬背。其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单一。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更多的是从课程教学出发,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对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容易造成课堂沉闷、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学生主观能动性受到压抑,逐渐就丧失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第三,教学手段的运用仍需提高。文学课堂现在多数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有效缓解了传统文学教育模式中有限的课时不能有效完成的教学内容。但是目前文学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仍然不佳,这主要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更多的注意知识的传授而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大,也不太考虑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课堂的问题。如何在文学的多媒体课上加强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需思考和实践。目前高校中的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很多方面差强人意造成目前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缺乏。当然,学生的畏难情绪以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也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学课丧失兴趣。学生从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转入高年级专业课学习时语言基础准备不充分,而文学课上突然接触到的大量的文学术语,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生词和表达法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畏而退;此外,很多学生在社会上追求实用性的风气影响下越来越“务实”,认为英美文学课不是一门实用技术,在他们将来择业时用不上,因而对一些所谓的“短期、实用”的课程趋之若鹜。在英语教学重视实用性的情况下,要改善目前的现状,文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改革思路

《大纲》中提到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的目的是“促进语言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文学课的参与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文学课的趣味性;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效度

目前使用的文学教材大多按照时间顺序,从古英语文学开始授课,但是早期的作品难度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刚开始接触英美文学的学生带来了困难,畏难情绪又无疑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文学的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文学发展的变化,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教学材料,比如“放弃一些早期的语言难度大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当代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范谊、苗渝萍,2005:166);另一方面,除了优化文学读本以外,应当注意文学教学实际上是传授知识、激发兴趣、促动思维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现有的文学教材普遍忽视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文本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评析能力的培养(吕洪灵,2006:62)。因此在文学课上,有必要用浅显的文字简要介绍一些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切入点和批判作品价值的尺度,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引入新批评理论,在英美小说的讲授中,适当引入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等,这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大有益处。

(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参与性

教师应自觉立足于教学工作实际,加强课堂参与度,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笔者在教授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诗歌时,曾让学生对其《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以“扫烟囱的孩子”为题的两首诗歌进行对比研究,主要采用研讨式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推敲诗句、琢磨内涵,对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行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体验和评判作家的创作意图,启发他们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文本,培养问题意识,拓展思维的空间,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另外,文学课程的作业形式也应尽量做到多样化,课程论文是常见的形式,这样可以为学士论文的撰写打下较好基础。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感受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还可以采用口头陈述、诗歌朗诵、名剧片段表演、模仿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实现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英美文学课信息量大,理论色彩浓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名著己被拍成了电影,同时网络上各种音频、视频文件等素材繁多,这一切都使得文学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效果良好。课前,教师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配合文字内容添加音乐、声响、色彩和图片等营造美的意境。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及课件幻灯片,使教学内容更一目了然,更生动,更立体化。另外,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课后提供了信息扩展,通过网络资源,尤其国内外一些较好的文学学习网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开拓思维与想象,培养研究探索的精神。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

英美文学课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主要是本着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主的原则。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谈到的部分实践教学在课堂完成,例如开展研讨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理论思维的能力;针对某部作品可以开展工作坊(workshop),收集、选编材料,撰写研究报告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文学课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通过大量阅读和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意识,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例如以演剧或诗歌朗诵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或者欣赏英美文学名著电影,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和英语听力;在适当的时间,举办专题讲座,结合课程教学,对一些较难的内容、对学习中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内容或对今后学习有提高意义的内容用讲座的形式、用例证进行阐释,以答疑解惑、开阔视野、启迪学生的思想。当然,为了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可在课外组织他们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作品改写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教学的作用和功效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英美文学教学的效度,使这门课程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复杂的、需要不断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课题,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和广大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BPumfit,C.J.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2002

[2]程爱民,徐劲,关于我国高等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3]陈开顺,语言能力与认知模式自动性[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4]范谊,苗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5]傅修延,杨正和,沟通与超越: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教学[M],广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6]吕洪灵,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第11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探究

世界上的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也是所有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也不尽相同,可谓各有各的魅力。通过大量阅读西方文化原著,可以深深领会其他国家独特的语言艺术。在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尝试从跨文化的角度,学习区别各个国家文学作品的表达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英美两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使用语言的赏析探讨,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跨文化的语言能力的运用。

一、学习西方英美文学名著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面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的现实

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的文化风俗,即风俗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差异。当中,风俗就是指各个民族在长期的聚居,以及经常的经济交流中所留下的独特思想。关于价值观,中西方也是各有不同。比如,在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贬义词,它代表所谓的民主,比较倡导自由平等博爱,这与我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畏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不同。例如,在英美国家“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一句中,dog(狗)不是贬义词,但是“dog”在我国的风俗里是个不好的代表,比如像猪狗不如等等,是用于对他人的辱骂。这些文化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文化差异,从而尊重不同的文化。

(二)要并重交际性和实用性

交际性是指文化的交际能力,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时,语言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是我们了解西方英美文化的工具,,它是英美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研究英美主要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如果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学体系以及日常用语的使用习惯及使用语境,便于在与对方交流之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体现了我们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

二、 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特征

(一)重视对经典的引用和发挥

引经据典,作为西方英美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主要特点,体现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文化体系中的广泛渗透。它的历史性,哲学性,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给每一个读者。例如,在《威尼斯商人》一书中,鲍希娅,被称作“但尼尔”。书作者引用了西方知名作品《圣经》中的名字,并且提到了他们的典故,这样也衬托了说话者此时的心理活动,呈现出了显著的艺术特效.

(二)英美文学作品受西方文艺复兴影响

英美文学名著受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巨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之下,诞生了很多文学巨制,比如《双城记》,《雾都孤儿》。西方文化作品更擅长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这与他们的飞速的近现代科学发展领先于中国,有很大关系,比如哈代的小说,汲取了佛洛依德的精神现象研究的一些成果,所以作为学习者,首要前提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英美英语语言文化,然后再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显著艺术魅力。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的文艺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大开大合的景象,更加关注个体的人性,破除了原来教会组织对人们的束缚。

(三)注重对戏剧性独白的使用

在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显著使用戏剧性独白,这就是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在诗人索恩伯里的作品,就曾经出现过部分诗歌被认为是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直指人心,他是人们与自然,与天地直接沟通的最原始的方式,是人找到人类情感最初起源的一种途径,也是文学艺术灵感的源泉,更是一切文学艺术发展的根基,作者对书中人物的解读,可能不具备权威性,却留给读者的却是不同的想象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常常受西方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作者常常引据经典,通过引证常用的经典故事,再加上对直指人心的戏剧独白的合理使用,形象表达出作者生活的时代风貌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特征,思想感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阅读英美文学名著之时,我们要以跨文化的背景下,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并逐渐掌握系统的文学鉴赏技巧。

作者:李亚格 孙雅莉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蔡玉辉.论英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传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赵宏宇,胡全生.《索绪尔语言学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影响原因探微》.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6期.

第12篇

关键词:山水空间形态;美学;青秀山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99

1 前言

山水空间是指人、文化与自然山水之间的空间感知。山水空间美感与环境心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山水空间的审美性主要从山势、水色、水声、水光、水形等来体现[1]。山水空间文化包括山水文化物质形态和山水文化精神形态2类[2]。物质文化形态是指通过具体的、物质化的“山”“水”空间为载体形成的景观形态,如临山(水)建筑、自然山水园林、古村落空间形态等;而精神文化形态则是指以山水空间表现人或物的精神美感及内心精神活动,如山水空间美感、山水文学等内容。

2 山水空间形态国内外发展动态

2.1 国内发展动态

我国山水文学兴起于东晋,诗人常以山水游记、山水散文集、山水诗、尺牍等记载自然山水美景,激发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了极具空间审美意识、环境心理感触、科学研究等多样价值的中国山水空间文化美感。著名的山水文学著作有陶渊明的《游斜川诗序》、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陆游的《入蜀记》、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3]。为了追求自然环境,人们将建筑、景观构筑物与山水景观结合,形成了村落聚居环境。如湖南岳阳张谷英古村落、湖南通道芋头侗寨古村落。近些年国内一些风景区也逐步关注山水空间形态的营造。中国园林最常见的山水空间形态有跌水、小溪、水涧、瀑布、水潭等[4]。

2.2 国外发展动态

相较于中国园林山水空间形态的多样,国外山水空间形态种类较少,却独具特色。如以勒・诺特为代表的法国造园师常以规则式水渠和喷泉彰显别样的山水空间景观特色;而日本园林结合禅文化的意境,其形式更超脱自然界的山、水形态,以白砂围成动态的水纹,以石头模仿静态的山势,形成日本园林独特的山水空间特色――枯山水。

3 青秀山水系现状分析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方,是南宁市最大的一块“绿肺”及最亮丽的一张“城市名片”,具有营造丰富的山水空间的可能[5]。分析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水系现状,可发现青秀山地势北高南低,现有的水系主要集中在北部沟谷间和东南部的低洼处,水体零散而缺乏系统,山水空间形式单一,水景景观内容薄弱。

4 青秀山山水空间形态规划

4.1 水系规划主题及分区

基于青秀山当地的人文氛围与自然环境,以“青山秀水,邕水之魂”为水系规划主题。将青秀山现有的零散水体连通成系统,同时利用周边的地形地貌,以营造青秀山独特的水态、水韵、水境、水趣为重点,将其分为蜡烛湾水系、玫瑰湾水系、清水麓水系、天池水系、北坡水系和瓦窑水系六部分(如图1)。蜡烛湾水系、玫瑰湾水系、清水麓水系属于3个主要水系,山水空间形态景点主要设置在这3大水系之中。

4.2 山水空间形态表现形式

基于青秀山的山势与水形,以山水文化的审美观为依托,建设主要的山水空间形式有湖、池、溪、涧、瀑、潭、滩、泉、岛、洲等,依据其山水空间形态特征,大体分为险峻型、静秀型和景韵型三类。其中溪、瀑、涧、潭等空间形态是利用崎岖险峻的地势差营造出“险、峻、秀”的水景特色,属于险峻型山水空间形态;在地势平缓且开阔处设置池、湖、泉等,营造出一种“秀、静”的水景氛围,属于静秀型山水空间形态;在大面积的水面中间或两边设置滩、洲、岛等,让游人感受水景韵味,属于景韵型山水空间形态。(如图2 )。

其中这3大山水空间特征在3大水系中表现重点不同:

险峻型山水空间形态在蜡烛湾水系中以人工瀑布、水涧、潭为主,在玫瑰湾水系以水涧、溪水为主,清水麓水系以溪、坝为主。

静秀型山水空间形态在蜡烛湾水系中以湖、泉为主,玫瑰湾水系中表现为池,清水麓水系以湖为主。

景韵型山水空间形态在蜡烛湾水系中以岛、跌水为主,在玫瑰湾水系中以摊、跌水为主,在清水麓水系中表现为岛。

4.2.1 险峻型山水空间

4.2.1.1 人工瀑布

在3个水系范围内,利用地形高差,建造4个瀑布(即云谷飞瀑、松溪观瀑、竹影观瀑、翠湖飞瀑),通过地势落差与水声的结合,让人们领悟出一种“壮乡水韵”的气势磅礴之感,瀑布的动态与植物的静态给人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4.2.1.2. 水涧

在地势险峻的狭长山谷区域设置水涧,主要的水涧景点有麓谷、桫椤谷、蔷薇谷、百花茗涧、松杉水涧、竹涧、寻茶涧。通过水速的缓急变化和水型的宽窄变化,营造自然的高山流水景观。

4.2.1.3 潭

在青秀山的瀑布下面或地势差较大的幽深山谷中设置松溪水潭、云谷水潭、竹溪水潭、小龙潭等水潭空间形态。通过潭水的静与瀑布的动、潭水的清澈与环境的幽静相呼应,结合光影效果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空间效果。

4.2.1.4 溪

水体顺山体的地势变化缓缓而下易形成水溪。青秀山溪水景点主要有麓溪、红荔沟、玫瑰湾、鹭溪、野鸭溪。溪边的芦苇、再力花等水生植物为白鹭、野鸭等水禽营造栖息环境,营造具有南宁壮乡水韵特色的景观效果。

4.2.1.5 坝

水坝不但是水景的组成部分,更为水景的营造提供可能。因为通过拦截水系上游山谷的狭窄处,易在水坝上游形成水潭,下游形成瀑布景观。在青秀山内主要设置有秀湖坝、红荔沟坝、麓湖坝、麓谷坝、桫椤谷坝。在险峻地带营造出一种“高山流水”的景观效果。

4.2.2 静秀型山水空间

4.2.2.1 池

基于水生植物园内水系特征,设置有瑶池、观鱼池、王莲池、荷塘等池水。搭配荷花、王莲等植物,体现荷韵飘香、清香怡人的优美水景。

4.2.2.2 湖

在原有东南部蜡烛湾大湖面的基础上,并改造裸子植物园区水库,建设有蜡烛湖、清水湖、青竹湖、青竹湖、碧湖、翠湖、秀湖、滟湖、麓湖、天籁湖、龟湖等湖体景观,动物的鸣叫声在周围茂密繁盛的植物群落的映衬下回响,形成幽静的视听类的山水空间感受。

4.2.2.3 泉

泉通常设置于山谷或者山麓处,泉水景点主要有董泉、状元泉、松泉、挂帐泉、凤凰泉、水上喷泉、旱喷广场等。在建筑周围设置泉水,通过泉的水声、水色、水形等营造静秀、安谧的和谐幽静的环境。

4.2.3 景韵型山水空间

4.2.3.1 岛

基于场地的地形,利用水体围合水中的岛屿,从而划分出丰富多彩的水体形态。主要的岛体景点有罗汉岛、珍果岛、桫椤岛、湖心岛、呈祥岛、榕荫岛、珍树岛等。主要通过独特的植物配置营造主题岛屿,形成具有南国风情韵味的湖心景观。

4.2.3.2 洲

依据水生植物园区的自然水体形态,建设风景独特的洲,如百鸟洲、落雁洲、花洲等,在水系规划中,结合高低起伏的地形,可打造“香沼鱼跃”、“鹭溪芳草”、“芦汀鹭飞”的景点,通过芦苇、蔷薇等植物与水边的飞禽营造活泼的水体空间景观,使之成为鸟类栖息的主要场所。

4.2.3.3 滩

滩设置在水浅、石多、水急之处,在青秀山内建设有蕉林水滩、百鸟洲水滩、芦汀水滩、花艺水滩、竹石水滩等山水空间,通过水滩来增添其山水空间形态的趣味性。

4.2.3.4 跌水

青秀山水系中跌水主要设置在蜡烛湾水系和玫瑰湾水系中水体高差不大或建筑物旁。如通过水街西部的跌水,为其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

5 结论

依托当代山水空间形态审美文化理论,分析青秀山风景区项目水系现状,基于青秀山的地域文化特征,将青秀山水系分为蜡烛湾水系、玫瑰湾水系、清水麓水系3大主要水系,其中依据各山水空间形态特征,将3大水系的山水空间分成险峻型、静秀型、景韵型。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营造具有 “青山秀水”的山水审美文化,才能真正能表现出青秀山“邕水之魂”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孙润青.中国意象审美理论于水体景观设计之运用的探讨[D].东华大学,2005.

[2] 梁真真.道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传统山水审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3] 裘禾峰.论《徐霞客游记》的人文精神[D].杭州师范大学,2012.

[4] 王盾.南宁青秀山水系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