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

时间:2022-12-29 10:1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设计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计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包装设计;包装策略;消费者

一、系列包装策略

对于企业所生产的同类别的系列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时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视觉形象,巧妙地把企业的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安排在包装上,再搭配以合适的图形和色彩以及字体来充分而明确的表达产品的优势,使消费者很快就能把产品与企业联系起来,提高设计和制作效率,这样会节省一大笔新产品推广所需要的巨大宣传费用,有利于产品迅速打开销路,同时又能让消费者很快记住企业形象。

系列包装一般要采用相同的造型,有了整齐统一的外观,还应该有比较统一的设计形式,这样会给人一种规矩和整体的感觉,然后在统一的形式上用不同的图形和不同的色彩,以突出系列产品的区别。比如某企业推出的苹果、桔子和水蜜桃的饮料包装,瓶子造型是一样的,瓶贴设计大小形状也是一样的,甚至设计形式也是一样的,只有图形和色彩是不一样的,消费者一眼就能从色彩和图形上区别开来,便于购买目标产品。

二、等级包装策略

由于消费者的文化程度、审美水平、年龄层次、消费习惯、经济收入以及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等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包装的审美眼光和需求心理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文化程度比较高以及收入比较高的消费者对于包装设计的要求也比较高,眼光比较独特,因此喜欢制作精美、设计独特、具有品味的包装设计;而收入比较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消费群体则更注重经济实惠便利的包装设计,不太讲究包装设计的制作和文化品味。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需要制定不同等级的包装策略,从而设计出不同等级的包装,来满足和争取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比如春秋衣裤的包装设计,这种产品有很多品牌,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促进销售,就是企业和设计师仔细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消费者感觉适用、经济、美观当然是最理想的产品,但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却必须使用等级包装策略。价位比较低的产品可以使用简装的包装设计,价位比较高的质量比较好的产品应该选用高档一些的包装,比如采用盒装,图案、色彩和印刷都要精美,最好还要具有文化品位,与衣服的质量和价位相符;价位和质量中等的产品其包装设计应介于此两者之间,适度包装。这样便于不同消费者购买,且忌一味推出高档产品,或者低档产品,或者只有中等产品,这样的策略都有不足,从品种数量的气势上就不够,给人以品种单一,比较冷清的感觉,甚至如有了解市场的聪明的消费者还会感觉到本企业的销售不力和不了解市场以及不擅体谅消费者的感觉。

三、便利包装策略

产品是为人服务的,包装设计是为产品服务的,为了使消费者充分认识产品,其包装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便于消费者认知。因此在包装设计上应该采用方便携带、容易开启、使用方便等的设计,比如提手式包装设计、按钮式开关、撕开式塑料袋简装等包装结构,每一种设计都应该根据产品特点考虑便利性设计,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方便使用。比如撕开式塑料袋包装还要考虑塑料质量、撕开口的位置、大小、撕开口所需要的力度,尤其是少年儿童消费的产品,更应该考虑周全,通过人性化包装设计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

四、附赠包装策略

有些产品包装可以考虑使用此策略,目的也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产品包装随附赠品,而且赠品的种类和样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赠券,也可以是相关产品。比如化妆品包装设计,可以附赠化妆品小包或者大一点的时尚包,而且这些包款式新颖,功能独特,色彩优雅,令爱美的女士爱不释手,即使化妆品可买可不买,但为了漂亮的包也肯定要买。化妆品的赠品往往还是独具匠心的设计,在市场上一般买不到相同的产品,也就是说赠品的设计也是非常独特的,就是这种独特给消费者的感觉也是相当独特的独一无二的感觉,且忌赠品没有什么特色,不会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有些产品的赠品也可以和产品无关但应该令消费者足以产生兴趣,比如儿童食品包装。在儿童食品包装里附赠游戏类的小玩具或者卡通画或者当前孩子们流行或喜欢的东西,好多孩子并不单是冲着产品来购买的,反而是冲着赠品来买的,这就证明在儿童产品包装中使用这种策略还是很有效果的。

五、配套包装策略

配套包装策略也是商家经常使用的包装策略,将系列产品配成套来进行包装销售,不仅能促进产品的销售,而且还能带动多种相关产品的销售,提高产品的档次。比如不同品牌成套的化妆品,省却了零散购买不同功能的化妆品,同时还给人一种高档的感觉,使购买者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当做礼品送给友人。比如生活日用品、调味品、学生用的文具等都可以配套包装,而且不同档次的产品都可以使用此种包装策略。

六、复用包装策略

复用是说包装再利用的价值,它根据目的和用途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包装可以重复利用的角度来讲,比如一些便于运输和储存的周转箱、饮料瓶、啤酒瓶等。复用包装的好处是有利于周转商品,并且可以降低包装成本。另一类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商品使用后,因为包装设计非常精美适用,还可以用它来盛放其他物品,变废为宝,同时附带的好处是包装设计还起到了宣传企业的目的,经常看到会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些白酒酒瓶的包装非常有文化性,其造型和图案色彩堪称艺术品,扔掉太可惜,所以等酒喝完了就把瓶子当成用于欣赏的艺术品,虽然不是真的艺术品,但是对于喜欢美的事物的人来说,这同样会给人艺术享受。或者把酒瓶用于插花,摆放在合适的位置,给居室增加艺术氛围,同时还给白酒企业起到了无声的宣传作用。

七、绿色包装策略

如今,低碳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社会发展必然要考虑这些因素,而且是永远的主题。绿色产业已经形成,绿色消费也成为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设计师在做包装设计时,要选择可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的、容易回收、可降解的、经济适用的、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包装材料,从实用性出发,然后再考虑其艺术性,这样的包装设计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好感,从而对企业来说也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2篇

关键词:餐饮;餐饮空间;经营模式

1 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从国家餐饮政策导向的角度分析,餐饮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随着提出的关于餐饮浪费等良好政策的导向,高端会所、高消费餐饮等已不受欢迎。

大众餐饮成为一种满足普通百姓需求的新型商业形态。大众餐饮以方便快捷、消费适中、具有创新性为主要特征,通过地方小吃、大排档、社区餐饮、特色餐饮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今,大众消费者已经成为餐饮市场的主体,大众餐饮的需求也渐趋多样化,人们对饮食追求的“小而精”,逐渐取代“大而全”。

同时,我国餐饮行业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环境与菜品特色很难做到兼具,品牌运营不足,食品健康,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部分餐饮空间为了提高空间设计的最大奢华感,将最贵的材料进行堆砌,进行无意义的装饰,从而忽视了消费者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还有部分大排档空间布局紊乱,环境卫生脏乱差,食品不安全等问题。这种餐饮空间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商家与政府共同面对问题,应认真考虑受众群体的要求和感受,了解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类型,继而对餐饮空间做出准确的定位。

2 福州大学城周边的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特色分析

2.1 大学城周边餐饮市场的概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大众对文化水平的重视度提高,高等院校生源不断增长,导致高校人数逐年增长,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大,从而对高校周边餐饮业产生了强大的消费刺激,使周边餐饮业迅速发展。同时,各高校加速后勤社会化进程,也为当今大学城餐饮业变革提供新的机遇新的商机。餐饮市场包含多种业态,竞争激烈,仓山万达广场是集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大型SOHO区,面对的消费群体为普通大众,本文主要以福州大学城周边的仓山万达广场的餐饮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2.2 普通大众对餐饮的消费需求

普通大众餐饮社交消费具备时间、地域等多种特色,大众对餐饮空间的设计风格也有所要求,将易受大众欢迎的流行文化元素融入餐饮空间的设计,在开学季、毕业季、圣诞节、元旦、国庆等主要活动段对于餐饮的需求比较集中,当然大部分普通大众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2.3 对福州大学城周边餐饮空间的考察

(1)汽车主题的“李家”餐厅的设计策略与经营模式。李家(仓山万达店)是大丰收旗下的一家餐饮空间,整个餐厅占地面积1075O,餐厅内共有96张桌椅,398个座位。这家餐饮空间以“汽车”作为主题,主要以车辙印、轮胎、时速表、链条等作为墙面界面、地板界面和天花界面的装饰,菜品以大众家常菜为主要菜系,价格亲民。李家作为“空间体验”类型的餐饮空间,注重空间的体验过程,大众化的家常菜系口味并不突出,其点餐模式为自主网络点餐,客人到达餐厅以后,只要轻轻按动计算机键盘,计算机上就可以展现出菜肴的品种、价格等具体信息。李家餐厅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餐厅的商业氛围的塑造都是围绕“汽车文化”这项主题来展开的,使李家餐厅成为仓山区风格独特的主题餐厅,刺激周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就是李家餐厅吸引美食爱好者的重要手段。这家主题餐厅的重点是建设这个主题餐厅的环境氛围,而忽略了整体的食品质量和服务,通过协调和跟进营销策略,使餐饮最初发展的动力持续下去。

(2)异域风情的“蕉叶”餐厅的设计策略与经营模式。这家“蕉叶”餐厅在主题的营造和设置上,主要采用东南亚独有的自然而淳朴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作为主题。东南亚地区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使气候与饮食习惯直接有着密切的影响关系,因为闷热潮湿的气候因素,致使东南亚地区的饮食习惯主要以酸、辣为主,形成了东南亚饮食的主要特色。“蕉叶”餐厅所代表的泰式料理则是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菜系,餐厅整体的室内环境为典型的东南亚风格,步入其中,浓郁的东南亚氛围油然而生,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上无不体现着东南亚的餐饮文化,同时还穿插着东南亚地区的建筑、宗教等文化因素。总之,从服务、产品、环境、经营策略、主题活动、经营活动等多个层面将“蕉叶”主题餐厅文化氛围营造得十分系统,通过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塑造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氛围,突显主题特色。

2.4 消费者行为对餐饮空间设计的影响

餐饮空间设计首要注重的因素就是空间的使用功能,而要更加全面地设计出功能合理且人性化的餐饮空间,就需要对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有更多的掌握。当然,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情感需求也是同等重要的,从餐饮空间的视觉感受、触觉感受和听觉感受都要符合消费者的接受尺度和审美情感。

3 新型的餐饮业设计策略与经营模式

餐饮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消费理念的提高,大众餐饮形式已经让人们失去新鲜感。随着消费理念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变得越来越个性,对餐饮业的就餐环境和体验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从以前的只求温饱慢慢发展到追求最美味的食物。因此,新型餐饮业的兴起是餐饮业发展的大趋势,而卡岸手抓餐吧正是这种餐饮业发展大趋势下,所兴起的新型经营模式。

3.1 卡岸手抓餐吧的基本概况

卡岸手抓餐吧地处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45-3首山新都汇一层13店面,是卡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低成本经营项目。卡岸是以“大航海时代”为背景的主题餐厅,顺应了现代社会餐饮美食发展的时尚潮流,是一家多元文化体验的餐吧品牌。

3.2 特色所在及模式

卡岸手抓餐吧已不再是一个单纯地提供美食的餐饮场所,它的经营模式完美地将餐饮和酒吧融为一体,白天在这里可以享受美食,夜晚是酒吧业态,成了年轻人吃、喝、玩、乐解压放松的天堂。同时,它颠覆了传统的进餐方法,以“手抓”的形式进餐,舍弃中餐的碗筷、勺子,也舍弃西餐中的刀叉,其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打造一个轻松自在、疯狂自由的就餐环境,让消费者仿佛回到了“大航海时代”,用简单粗暴的就餐方式来表达对美食的追求。

秉承美食无国界经营理念的同时,更让你感受到异国风情。其消费群体以16~40岁青年为主,消费价位在50~80元,适宜情侣约会、家庭聚会、朋友聚餐、休闲小憩。

4 结语

当人们对食物的理解远远超过“吃”这么简单时,餐饮空间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和内涵。人们在餐厅与异域风情的味道,家乡向往未来,过去的记忆,餐饮空间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容器,是淋漓尽致地体现设计中包含的历史、民族、宗教文化等。

本文主要以大众化餐饮空间的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为例,以消费者行为为依据,分析、总结了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和思想,但本文所涉及的领域中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表达尚不够完善,研究尚不够深入。如今,互联网的冲击,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概念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零售店、书店濒临倒闭,餐饮空间是否也会为信息化时代做出妥协,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才能设计出引领消费市场的餐饮空间。

参考文献:

第3篇

作者:马会梅 宗岚 单位:云南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言语交往行为是指以语词符号实现的交往;非言语交往行为是指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交往。非言语交往行为是对言语交往行为的必要补充,是言语交往行为的一种辅助形式。教学交往行为是言语交往行为和非言语交往行为的有机结合。四是课内交往行为和课外交往行为。课内交往行为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交往;课外交往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外,以教学信息交流为中心,与学生发生的交往活动。课外交往行为是课内交往行为的延伸和继续,是促进课内交往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五是外部交往行为和内部交往行为。外部交往行为指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互动,其中生生交往是教学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交往的有效形式。内部交往行为指师生之间内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方面的交往。教学交往行为是学生内部交往行为和外部交往行为相互转化的过程,外部交往行为是学生信息的来源,内部交往行为是学生最终获得知识、能力的归宿。六是认知交往行为和情感交往行为。认知交往行为是指师生以知识学习为载体的交往,是教学的实质所在,是师生教学交往的第一目标,即知识的传递、探索与获得,更多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来实现;情感交往行为指师生情感表达与回馈的交流过程,是师生心灵的接触。教学交往行为不但是追求共识的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追求共鸣的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二者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紧密相联,不可分割。[1]七是正往行为和负往行为。正往行为指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氛围中进行积极的认知和情感交流,师生的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交往。负往行为指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或学生之间关系不友好、排斥或教师控制不当、传递错误信息、参与机会不平等等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交往无效或产生消极影响。

努力建立良好的教学交往行为关系

在教学交往行为活动中,主要包括三种交往关系: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业务关系就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工作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其基本规范是真;伦理关系指师生各自要遵守一定的伦理原则,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也享有一定权利,其基本规范是善;情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体验上的联系,其基本规范是美。有效的教学交往要求要建立良好的教学交往行为关系。良好的教学交往行为关系的建立要遵循真、善、美的规范,形成师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民主的、和谐的交往行为关系。(一)关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的天职,尊重是人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学生渴望个性得以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希望教师尊重其人格和个性,平等而公正地对待他们,这就要求教师拥有一颗爱心,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满足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保护学生的自由和权利,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的不同而态度有所不同,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学生。尊重的本质是对学生人格的充分肯定,或对行为方式的有意激励,教师相信学生是有价值、有前途、不完善的人,对他的成长抱有充分的信心,学生从“师爱”中可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教师可以试着从这些方面来判断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民主:是否经常真诚地称赞学生,是否关心了解学生,对学生是否有耐心,赏罚学生是否公平,是否偏心,是否重视学生的自尊心,是否因部分学生犯错误而处罚全体,是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和独立判断,是否对学生实行体罚和心灵惩罚等。在教育实践中,应强调师生人格平等,强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去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反对压抑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过失,把学生的错误与过失看作是成长中的必然经历,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尽量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办法处理。学生只有在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之后,才会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敬重感。(二)使用移情理解,良好的教学交往行为关系,是以师生的移情性理解为基础的。移情性理解是站在他人情绪情感的角度来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2]移情性理解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教师要重视移情性理解,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创设与学生亲密交往的机会,还要重视交往深度,经常保持师生之间相互激励的情感交流,善于理解学生,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沟通顺畅,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带着正面情感来接纳这个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学生更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乐于接受教育,容易适应规范要求,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师生关系的品质,使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要真正理解学生,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去体验问题,平等地、不带优越感地、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想法,才能够准确、深入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并给以准确回应,从而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建立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使师生间真正做到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思想上交流,和谐相处。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会平等待人、尊重自己和他人,乐于与人交往与合作,懂得体谅他人,拥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三)重视多向交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向交往是一种师生沟通与同伴交往相结合的类型,是效率最高、成员易形成交往技能、团体气氛最好的一种沟通模式。[3]这是因为多向交往具有的特点所致[4]:一是多向交往的多层次特点,能满足学生不同的求知欲;二是多向交往的自主性特点,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多向交往的求异性特点,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四是多向交往的情趣性特点,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五是多向交往的差异性特点,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所以,多向交往的教学效果最好。重视教学中的多向交往,要求教师要树立民主的教学作风,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辩论争执,在活跃激烈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热爱尊重、心理相容、情感奔放、赞赏认同、教学相长、坦率真诚、友好和谐、积极认真等良好的教学气氛;要努力为学生的多向交往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交往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问、范读朗读、课堂练习、问题抢答、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学习竞赛、课堂表演、探究活动等教学交往活动;要注意构建集体教学交往网络,把教师与学生的集体交往和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交往相结合,把学生与学生的集体交往和学生与学生的个人交往相结合,以求产生所谓学习的“共生效应”。(四)寄予积极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的积极期待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自我调控的能力,以极大的热情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充分挖掘潜力。师生积极的情感互动从教师的积极期待中开始,在学生的积极回应中得以延展,同时又反过来强化师生的良好关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力地推动学生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防止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依据学生以往的成绩、表现来确定对学生的期望值,主观性太强。第二,防止缺乏客观的信息依据,或只凭表面现象来确定对学生的期望值,以偏概全。第三,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要合理、恰当,防止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的期望。[5](五)提倡合作性互动,教学交往提倡合作性互动和“合作—竞争”性互动,不提倡对抗性互动。合作性互动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沟通目标,认识接近,行为协调,相互适应的互动,在教学中的主要方式是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既有个人明确的责任分工又需要团结协作的互学习,这种互动具有互利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共同进步。对抗性互动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具有竞争性、排他性与冲突性的互动,竞争或冲突是其主要形式。这种互动容易弊大于利,教师在交往中应积极防止和妥善处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各种冲突,防止对抗式互动的发生。[5]“合作—竞争”性互动是竞争与合作相结合,以合作性为主的互动,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如果组织得好,则既能发挥合作与竞争的正效应,又能避免其负效应。

积极探索教学交往行为的沟通技巧

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不管是内容的讲授、提问的方式、学生问题的答疑、学生学习的辅导,都需要教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沟通技巧。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交往行为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没有沟通技巧就没有教学交往行为。教学沟通技巧是发展教学交往行为的有效策略。(一)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技巧。言语沟通是教学交往行为中重要的沟通方式。良好的言语沟通有三个基本特征:可接受性、合作性、情境性。交流双方要了解对方已有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状况,考虑对方能否接受和理解,尽量使自己的言语表达准确、清楚、易懂,并且交流时要注意对方身份的差别、性别的差别、个性的差别,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境,有针对性地配合一定的表情、动作、语气来表情达意,使之与情境相协调。非言语沟通主要是利用表情作用,提高沟通效果。表情是情感变化的外部表现,包括面部表情、体姿表情、语言表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表情的作用,利用这些无声的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教师在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更要善于运用表情透露立场、表达意义,将积极的情感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温暖、愉悦,受到鼓舞和激励,达到陶冶心灵,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表情透视学生的心理,善于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需要、希望等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二)积极聆听和“我向信息”沟通技巧。1.积极聆听,沟通通常以听和说的方式传递信息,善于倾听能使教师迅速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以帮助。要求教师要专注地听,不急于下结论地听,不急于说教地听,适当提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倾诉,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内在情感需求,体察出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和关怀,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为沟通所做的努力,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回应,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有的教师不等学生说完就打断,并马上教给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尽快结束问题,通过“审讯”,速战速决,这是不善聆听的表现。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需要一种尊重他人的修养和良好的心态。2.“我向信息”,“我向信息”的沟通方式是用“我”作为中心词来表达某一事件带给自己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避免了“你向信息”可能带给学生的攻击感受。[6]在工作中当学生的问题已经给教师造成麻烦,或者学生的某种行为不能被教师接受时,有一些教师喜欢用“你”、“你们”为中心词来对学生进行命令、指挥、警告、指责、讽刺、挖苦,从而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当令教师生气的事发生时,教师用非责备、非评判的口吻描述某件事带给教师的感受,注意情绪要平静,语气要客观,如果以“我”为中心词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对学生的责备:“我讨厌教你们班!”这就成了变相的“你向信息”方式。“我向信息”的沟通方式的优势是把对学生的否定评价的冲击力减到最小,有促使学生由衷地改变行为的高度可能性,既可减少学生的防卫、抵触心理,又能使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解决问题,并且容易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密感,保证了以后师生沟通渠道的畅通。

结束语

任何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现实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关注人的成长的生成往、理解往与反思往的过程。世纪之交,教学交往行为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课程改革跨世纪思考的主题之一。在教育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可教学交往行为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教学交往行为是教学活动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性质、方向和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优劣,它也是影响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现实中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缺乏民主、合作、开放的教学交往行为密切相关,教学交往行为问题是若干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甚至整个课程改革没有获得“本质意义上的进展”,也与不合理的教学交往行为有关。探索研究教学交往行为的设计策略,促进教学交往行为的积极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需要教育工作者做出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将会不断地设计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交往行为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教育教学的目标。

第4篇

最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绿色生态以及节约能源等,特别是在国内把“低碳”这一概念的引入,这就把建筑行业带向了节能环保。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的实施和贯彻这一理念。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具备环保设施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建设。但是在对建筑的护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着以下几点要求:设计的作品要合理实用。建筑的护结构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在保暖、照明以及隔热等方面一定要尤其注意,例如窗户的宽度、建筑的朝向以及开窗方向等,如果这个阶段的设计不合理,就会在日后出现很多的弊端,既浪费能源,也违背了环保的设计理念。

2.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的应用

2.1合理应用建筑学设计

建筑学设计一直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按照美学以及建筑力学来对建筑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自然照明、降温、采暖以及通风等需要特别重视,例如墙体厚度、开窗方向、建筑的朝向以及窗户的宽度等。如果此阶段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在以后就会出现各类设施(采暖、防热、照明等)双倍运用的情况,这不仅浪费时间也使改造的费用有所增加,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严重的违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2.2对被动式能源的运用

把建筑学设计作为基础,尽量去使用被动式能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节约性。在现阶段,可以经常看到的就是太阳能类能源,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和电池等,这些设备可以对外在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自然照明、导热、采暖等,这样就减少了后期工业设备和机械设备的添置,既节约了成本也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2.3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如果在实施以上两种设计的基础上,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利用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补给。不可再生能源大多都是通过机械和工业设备来为建筑物提供供能、供热和供电等,以此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影响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居住)和商业使用。由于此类的机械设备资源具有非常大的消耗量、进行折旧维护具有严格的要求以及运用成本高等特征,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但这并不代表不可以使用。科技经济的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被人们所利用,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在自然力和可再生能源无法企及的情形下,利用不同的技术设备给人类提供舒适的环境与可利用的优质能源。因而应该要对以上三种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使用的范围和顺序有着正确的把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尽最大能力来使用可再生资源的自身能量,用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补充,以此来实现不仅美观、耐用及舒服的居住环境,还具有着绿色低碳、卫生环保的特点,这对于建筑单位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经费节约。合理的建筑护结构的设计既体现出了建筑的舒适性与合理性,还有着节能减排的功能。

3.建筑的护结构的设计策略

建筑的护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保证采暖、隔热、通风以及遮阳等,所以本文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建筑护结构的设计策略。

3.1保暖设计策略

由于冬天的气温普遍偏低,特别是北方地区大多异常寒冷,所以人们居住的地方以及办公环境的采暖是尤为重要的。保暖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建筑物的护进行设计,以此来阻止室温由内向外传输,进而来维持室内温度的适宜,给室内的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居住者的生活环境。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用K代表护结构的防热能力,用D代表护结构对温度波动以及热流的反抗能力,x代表任意的系数,这样的话保暖就可以用(x*K*D)来表示。由此看来,保暖的效果与建筑护结构的防热能力呈正比例关系;保暖的效果与热流和温度的反抗能力也呈正比例关系。护结构的防热能力和护结构对温度波动以及热流的反抗能力直接影响着建筑护结构的保暖能力,而这些都是针对非透明体(如墙体、地面和顶棚等)来说的。应该大力使用和发展具有高效能的保暖及防热材料。而在建筑施工中这些保温材料也被广泛使用,例如水泥聚苯板、加气混凝土以及EPS泡沫板等。对于保温层的施工,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为铺砌法与现浇法,但是不管你选择了哪一种施工方法,都要严格的对保温层含水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遇到檐沟和天沟等和屋面相连接的地方,应该把保温层至少一半的厚度延伸到墙体中,而要在干燥、平整以及干净的环境下进行基层的铺设工作,要通过把上下层板块的连接处错开的方式进行分成处理工作,最后使用相同类别的材料把错缝填满。

3.2隔热设计策略

隔热设计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非透明体隔热,同上面所说的保暖大概相似,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炎热的夏季,室外的热量不会被传输到室内,尤其是开启空调的房间,以此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第二,透明体隔热,例如窗体遮阳(其窗体遮阳主要是通过玻璃的选择和窗体结构的设计来实现)。第三,绿化遮阳设计。在现阶段,经常出现的隔热类玻璃主要有热折射型、Low-e型以及吸热型等三种类型,在这三种类型中,Low-e型的性能效果是最佳的,其具有很大的透光率和很低的外透过率,从而达到多透光少传热的效果。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窗体结构主要有三种:第一,推拉窗,可以把两扇窗体通过安装滑轨的方式进行左右滑动,这样的窗体结构可以把窗口开到一半大小,但是往往因为两扇窗体之间有进行滑动的缝隙,从而产生对流,导致室内外的热气和冷气产生交换,这将会直接影响室内温度的平衡。第二,平开式,把活页作为窗体的旋转轴进行平开,因为窗户和窗框之间是用胶条进行密封的,在关窗时将会把胶条压紧并压实,从而降低了空隙阻断对流,这就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也是在实际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具有节能作用的窗体结构。但是由于平开式窗户具有偏小的弊端,容易影响通风的效果。第三,固定式,就是要把窗框进行密封并固定在墙体中,而把玻璃进行密封并固定在窗框中,没有可以随便开关的窗户。这种类型的窗体结构具备了良好的采光性和防热性,但是由于完全封闭的,其空气的流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多运用于玻璃幕墙,并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但可作为一部分窗体结构进行安装。

3.3通风设计策略

最好的通风资源自然是非自然风莫属了,在夏季,如果天气不是很热,人们完全可以采用自然风进行被动式的降温,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护结构的设计时,必须要对通风设计采取充分有效的利用,以此来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一般情况下风压和热压的相互作用可以直接影响着自然空气的流动,而建筑的通风则对风压的作用有很大的倾向性,这也就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通风位置的选择。必须要按照建筑物周边四季风压的变换情况,主要以夏季为首要目标,通过季节的变化来选取合适的位置和角度,对通风口导风设备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尽量采取窗体来作为通风的渠道,以此来使工程的复杂性以及投入量降低。除此之外,还要对人体活动的主要位置以及舒适度进行特别的关注,而要在人体的活动高度上来合理有效的选择窗体开放位。

3.4遮阳设计策略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光的直射会直接影响着室内的温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遮阳是非常有必要的,尽最大可能来降低透光量,从而使室内的温度具有舒适性。如果想要对建筑护结构做适当的变化,遮阳设计是最直接有效的遮阳方式,例如安装可以活动的百叶窗以及金属卷帘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浪费十分严重。根据2009年9月有关数据, 我国现有430亿平方米建筑总量,其中95%属于高能耗建筑, 我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仅占16%。根据我国现实国情,2005年7月1日我国颁布施行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006年月1日我国颁布施行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7年11月15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和标识开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为了推进建筑节能,2011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建议将发展节能建筑纳入“十二五”规划,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普及,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成为现代色建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在建筑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1. 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节地方面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建筑用地适度密集,适当提高公共建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立足创造宜居环境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高效利用土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环境方面减少建筑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利用园林绿化和建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 采用雨水回渗措施, 维持土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环境优先种植乡土植物和耐候性强的植物;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室外环境的整体组织与利用是决定着建筑环境的质量及其关系协调。例如:顺德一中高中部的设计要点是2300平方米的线性人工湖,将新建筑与邻近建筑连接起来,成为一新的“绿肺”。通过建筑边缘的水渠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回收利用。通过培养水生动植物去带动水体的生态循环,减小人工保养费用。将人工湖与桂畔海衔接起来,互相渗透。另一方面就是如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织,有效利用这一环境资源,这是最基本的生态设计手段,也是最有效简单易行的。优化建筑物朝向以获最大的对风源与日照。教学楼通过中庭的设置,在建筑内形成“风道”。夏季时,主导风经过桂畔海得到自然的冷却;在冬季时,邻近的树林则成为有效的风屏障。

2. 节能与能源利用策略

建筑设计时要降低能耗,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自然光和自然风的是体现可持续性与生态设计的重要方面。例如:诺曼·褔斯特在改建德国议会大厦的设计中,议会大厦的圆形穹顶对大厦的采光照明和通风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是一个称之为“光线雕刻家”的倒锥体光反射装置,锥体上的反射可以将水平光线反射成柔和的漫射光线,照亮整个会议大厅。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白天绝大部分时间都不需要人工照明。此外,一个360度转动的舌形遮阳板装置可根据一天内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旋转,以遮挡过强的太阳光照射和刺眼光线。夜幕降临的时,这一过程便会颠倒过来。锥体上的反射板将大厅内的灯光反射进玻璃穹顶,穹顶变成美丽的灯塔,也达到了减少人工照明的目的。另外,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也可达到节能的目的;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以及通过热泵等先进技术取自自然环境(如大气、地表水、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的能量。以太阳能为例: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太阳能光发电,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通风降温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术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还有风力发电,生物物质的高效清洁作用,这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能源紧张的现状,并为将来的多种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策略

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规划方案,如中水、雨水回用等,保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提高用水效率: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采用节水的景观和绿化灌设计,如景观尽量利用河湖水、收集的雨水或再生水绿化浇灌采用微灌、滴灌等节水措施。雨污水综合利用: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对于小区道路和人行通道应尽可能采用透水性路面结构,使得雨水不断补充地下水,有效平衡城市地面的生态系统;这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省投资,节约能源。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策略

采用新型建筑体系,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新型节能建材。如采用降低内外热交换的外墙保温材料,采用带有冷热桥隔断的新型窗框、低辐射保温性能高的中空玻璃、有效的遮阳措施;另外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

5. 室内环境质量设计策略

声环境方面: 采取动静分区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划分,如办公、居住空间不与空调机房、电梯间等设备用房相邻,减少对有安静要求房间的噪声干扰;合理选用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保证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的要求;光环境方面:设计采光性能最佳的建筑朝向,发挥天井、庭院、中庭的采光作用,使天然光线能照亮人员经常停留的室内空间;室内空气品质:对有自然通风要求的建筑,人员经常停留的工作和居住空间应能自然通风。可结合建筑设计提高自然通风效率,如采用可开启窗扇自然通风、利用穿堂风、竖向拔风作用通风等;热环境方面:优化建筑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防止因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感;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控系统,使室内的热舒适度能得到有效的调控,建筑物内的加湿和除湿系统能得到有效调节;以面是节能建筑范例:荷兰泰尔讷曾交通厅办公楼位于荷兰西南部泽兰省泰尔讷曾,所在地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太阳能资源一般,属于多风地区。建筑平面为弧形设计, 建筑内部高度呈梯级上升,根据建筑的具体条件, 建筑的中庭采用全玻璃屋顶设计,太阳光可以通过屋顶进入建筑中心区域。为了满足冬季被动式供热以及减少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建筑的窗地比控制在30%,通过中庭、屋顶天窗和外窗可以提供一定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该建筑夏季空调方案建筑的夏季空调方案尽量利用被动方式或再生能源进行空调制冷,减少主动式的机械制冷需要。为了增加建筑的蓄热能力,在建筑的外墙内侧、内墙和天花板附加了厚度30mm的石膏板。此外,建筑材料全部为环保材料,建筑的高温保温性能、日光照明设计、自然通风等措施使建筑尽量减少主动或电驱动设备系统,这些措施的应用使得此建筑成为世界优秀的节能建筑范例。

第6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汽车造型设计;汽车换代;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2.0027

产品换代是指公司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功能和外观等内容的更新从而推出新产品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行为。产品换代是商品市场的常见现象。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从2007年第一代产品上市以来在短短数年间已经更新了六代。世界各大汽车品牌都拥有一些数十年来持续畅销的经典车型,比如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和大众高尔夫等。这些车型往往坚持每若干年更新换代的传统。这样它们可以克服产品生命周期的制约,在老一代车型销量衰退的情况下,新一代车型重新走向生命周期的起点。汽车换代不仅涉及到动力系统、底盘总成和电子设备等内容的升级,还涉及到汽车外观造型的换代[1]。汽车造型的换代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新款车型的感官印象,是车型换代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汽车换代设计的历史

(一)汽车换代的萌芽期(1900—1940年代)

人类最早流行的家用汽车是福特T型车。福特公司从1908年到1928年一共出产了1500万辆以上的T型车,成为那个时代美国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车型。然而在这漫长的时间内,福特T型车的外观造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欧洲历史上的早期经典车型也有同样的现象。比如,德国大众的甲壳虫汽车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2000万辆,但是它的外观一直没有重大改变;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经典车型菲亚特500从1936年到1955年间一直没有换代,造型也没有变化。1900年代到1940年代的经典车型很少有换代设计的现象。但是,一些公司的多元化设计战略成为后来汽车换代设计的先导。在福特T型车生命的末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并生产了多种款式新颖的车型,并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并促成T型车销量的急剧下滑。通用公司由此一举打败福特公司,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这种多元化的设计战略主要针对的是汽车的外观,而在汽车底盘和动力总成等技术环节则变动很小。这种行为与汽车换代设计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预示了汽车换代设计的大量出现。

(二)汽车换代的发展期(1950—1960年代)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汽车公司为了促进已经饱和的汽车市场能够进一步发展,纷纷推出了样式主义设计策略,即著名的计划废止制。计划废止制要求汽车公司各款车型在每两年至少有一次造型改款,每四年左右就要经历一次换代设计。这种设计策略使得消费者在短短几年内就会感到自己的汽车已经过时了,因而去购买新的车型。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汽车换代设计行为并不成熟。首先,很多车型的换代周期不稳定,比如通用公司的车型埃尔多拉多短则一年换代一次,而长则四年换代一次。其次,这个时代的车型很少有延续换代到今天的。最后,这个时代的汽车换代设计片面强调外观的变异,甚至突出华而不实的设计(如夸张的尾鳍),导致这些车型忽视汽车质量与技术的进步。

(三)汽车换代的成熟期(1970年代至今)

1970年代,汽车换代设计逐渐走向成熟。首先,许多经典车型从这个时代诞生并且一直延续换代到今天,比如大众高尔夫、宝马3系和本田雅阁等。其次,这些车型的换代周期非常稳定。比如,日本汽车的换代周期维持在五年左右,而德国汽车的换代周期维持在七年左右。再次,汽车换代行为出现在各种档次以及各种功能的车型当中。无论是低端车型如POLO、高尔夫和福克斯等,还是中档车型如凯美瑞、帕萨特和奥迪A4等,甚至顶级豪车如宝马7系和奥迪A8等都坚持了更新换代的传统。不仅各种轿车车型持续换代,许多热销的SUV和MPV车型也坚持着换代的传统,比如本田CRV、丰田陆地巡洋舰和别克GL8等。最后,汽车换代行为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当中。除了大众、通用、福特、丰田和本田等主流汽车品牌之外,一些小众的汽车品牌如路虎、MINI和西雅特等也不断为其主力车型进行换代设计。

二、汽车造型设计在汽车换代过程中的作用

(一)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换代的重要内容和最显性的结果,直接促进汽车销量的提升

在消费社会,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难以摆脱生命周期的魔咒,最终走向销量的下坡路。这时候,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使其销量重拾升势的最好方法。汽车的换代往往伴随着汽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和电子配置的技术升级。然而,这些技术升级通常是隐形的和抽象的,远不如汽车造型的换代来得直观。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福特T型车拥有着近20年的辉煌历史,然而通用公司仅仅利用改变汽车外观样式的小伎俩就将物美价廉的T型车轻松击败。计划废止制的历史也说明了外观造型的换代是汽车换代的重要内容。鲍德里亚认为,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也非根本无所谓的关系:是好奇心的关系[2]12。使得人们对于原本老旧的产品产生新的好奇的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产品的外观。汽车也不例外。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曾经这样评价汽车造型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即使是一位工程师在购买一辆汽车时会把它拆卸开来进行检查,甚至他也是根据外形来决定购买的,一辆汽车看上去应该像一件生日礼物。”[3]97在他看来,即使是非常理性的人,消费者也在意汽车是否具有优美的、令人惊喜的外观。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无疑可以给人新鲜感,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有助于汽车品牌形象的提升

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有助于汽车公司塑造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的品牌形象。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偏好或者说时尚是有区别的。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品牌的汽车造型往往呈现出类似的样式风格,从而形成一种时代潮流。比如,1950年代的汽车造型以曲面和流线型造型为主要特征,而1970年代的汽车多为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立方体造型。如果一个汽车品牌长期拒绝各个车型的造型变革,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给消费者留下守旧、过时的品牌印象,这显然是不利于该品牌发展壮大的。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还有助于塑造和强化汽车公司的品牌个性。今天最重要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个性[2]80。一个品牌能够在残酷竞争的市场当中取得一席之地,往往在于它有着鲜明的品牌个性。比如,苹果公司的品牌个性体现在“酷毙了”三个字上,苹果的产品总是引领时尚的。汽车行业也是同样强调品牌个性。风格特征是由一系列造型元素通过不同的文法而表现出来的形式[4]。汽车品牌通过塑造汽车造型的风格特征给人特别的个性感受。比如宝马品牌一直以“运动的豪华”著称,因此历代宝马车型都有着典型的造型形象,如天使眼大灯、双肾形格栅和霍夫迈斯特拐角等。大众公司向来强调务实、稳重的品牌形象,因此从高尔夫到帕萨特的历代车型都倾向于简洁、端正、甚至有些单调的造型风格。一些小众的汽车品牌(例如MINI、捷豹等)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形象。尽管这些品牌历代车型的造型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往往保持着相同的造型风格。正是通过一代代车型在造型设计上的微妙变化,汽车品牌不断地强调其个性形象,从而给全世界的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换代背景下的汽车造型设计策略

(一)微调细节策略

如果一个汽车品牌在市场上保持着良好的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前景和比较强势的市场地位,那么这个品牌在车型换代的时候往往采取比较保守的造型设计策略,即只改变新一代车型外观的某些细节,而不是大刀阔斧地改变汽车的外观造型。汽车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延续品牌的强势地位,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些年在中国大陆比较强势的汽车品牌如大众、奥迪和宝马等,它们各款车型在换代的时候造型变化相对比较小,甚至个别车型的新一代造型与老款造型相似度达到90%以上。比如,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高尔夫在车身比例和侧面造型上相当接近,只是在进气格栅和尾灯的造型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细节变化。第六代和第七代高尔夫的造型就更加接近了,它们的前脸造型几乎一样,只是在尾灯造型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在使用微调细节策略的时候,汽车公司应当注意两个要点。首先,汽车公司应当保证汽车品牌家族化造型语言的延续。例如,近20年以来,宝马的双肾形格栅造型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这已经成为了宝马品牌最为鲜明的造型特征。同时宝马汽车鲜明的腰线特征也长期保留着。另一家德国豪华品牌奥迪也有类似的处理方法,即前脸进气格栅和车身侧面造型保持着长期的一致性。其次,一些非家族化造型语言的位置可以适当大幅度地调整造型样式。比如,近两代宝马1系、3系、5系和7系车型主要是在前脸大灯的位置进行了比较明显的造型调整,而前保险杠和后尾灯位置有着比较小的造型变化。而奥迪近些年的做法显得更加极端,换代车型似乎只改变了车灯造型,因此奥迪被一些人戏谑地称为“灯厂”。

(二)使用全新家族语言策略

这种策略是指汽车品牌对换代成型进行比较大的外观变动,甚至使用全新的家族化造型语言。一个汽车品牌如果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前景看好的话,它往往不会使用这种策略。因为该汽车品牌原先的车型外观已经深得市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冒着很大的风险对换代车型造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就很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陌生感并导致销量的下滑,那么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全新家族语言策略往往是在汽车品牌处于劣势地位、面对销量持续下滑或者遭遇突发危机的情况下使用。2006年,前奥迪设计总监彼得•希瑞尔加盟起亚公司,并主导全新的起亚车型设计。在此之前,彼得•希瑞尔在奥迪的事业可谓非常成功。在他的帮助下,奥迪从一个准一流豪华汽车品牌成长为可以同奔驰和宝马分庭抗礼的品牌。起亚高新聘请他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复制在奥迪的成功,提升起亚的品牌形象,以摆脱起亚在低端汽车市场残酷竞争的局面,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利润。彼得•希瑞尔在起亚担任设计总监后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出了全新的起亚家族化造型语言,即著名的“虎啸式”前脸。在此之前,起亚的各个车型缺乏造型特色,同时也缺乏统一的造型语言。现在,“虎啸式”前脸已经出现在起亚从低端到高端的轿车、SUV和MPV等各种车型上,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奔驰作为最经典的豪华汽车品牌,十多年以来面对同胞品牌宝马和奥迪的冲击,正在逐渐失去第一豪华汽车品牌的地位。宝马由于在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这些年已经稳居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宝座。而奥迪由于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这些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奥迪的销量也超越了奔驰。因此,奔驰不得不开始考虑改变自己保守、老旧的品牌形象,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改变奔驰旗下各款车型的造型。奔驰经典的百叶窗式的进气格栅是奔驰的家族化造型语言。为了保持奔驰的高贵血统,这个造型语言得以保留下来。奔驰全新的家族化造型语言体现在他的前脸大灯和侧面腰线上。奔驰全新的大灯集成了日间行车灯功能,造型显得非常犀利,并且几乎同样的造型用在了奔驰各款轿车和越野车上。与此同时,奔驰近年来的各款车型在侧面车身都使用了双腰线造型策略,上腰线略长,下腰线略短,从车头到车尾方向呈相互收拢的形态,显得十分动感。总之,奔驰力图使用年轻、动感的造型语言来改变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2010年,丰田及其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遇到了“踏板门”事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品牌危机。由于“踏板门”事件的发生地美国是雷克萨斯最重要的销售市场,雷克萨斯在美国豪华汽车品牌市场的领先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踏板门”事件给该品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危机,除了大量的召回以外,雷克萨斯还在之后的车型外观设计上作出大幅度变革。2012年,作为雷克萨斯旗下最重要的车型,第六代雷克萨斯ES率先使用了纺锤形格栅。此后,纺锤形格栅出现在雷克萨斯GS、IS、LS等轿车车型和RX、NX、GX和LX等越野车车型上。纺锤形格栅具有很强的造型可塑性,通过上下锤体比例的调节以及线条细节的变化,它既可以极具视觉冲击力,又可以变为中庸典雅的风格,因而非常成功地改变了雷克萨斯的品牌形象,使其走出“踏板门”事件的阴影,给消费者全新的品牌印象。

(三)追随时代风格策略

不同时代的汽车呈现出不同的造型风格,就像不同时代的服装款式也有着鲜明的区别一样。关于汽车外观造型的演变历史,日本学者釜池光夫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时代改变汽车外观”。同时代的福特和通用雪佛兰的照片,一比较就会发现是非常相似的车型,不仅是美国,欧洲也是同样,其基本车型几乎没有变化。各年代的车型不限地域和企业都有同样的基本车型[5]10。韩国学者赵京实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把各个时代的基本车型按照历史顺序制成图表。比如,1910年代的汽车都是欧洲老式马车造型,1930年代的汽车大多是车头宽大而车尾瘦削的流线型造型,1950年代的汽车流行安装装饰性的尾翼,1970年代的汽车多为棱角分明的方盒子造型,而2000年后的汽车在过去方盒子造型基础上把边缘变得圆滑[6]5。各个汽车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创造与众不同的设计,但是必须按照时代风格的要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即使设计师进行了非凡的构思,但是汽车技术不可能生产也无法生产,即使汽车生产出来了,用户不喜欢也卖不掉[5]11。釜池光夫认为,汽车设计师应该根据所处时代由大量用户购买行为所决定的汽车造型的基本形态来设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造型。因此,追随时代风格策略是每个汽车品牌在车型换代的时候都要认真考虑的设计策略。汽车造型的历史演变是经济、技术、文化和很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结果,其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成因。因此,汽车公司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汽车会长成什么样。为了更好地追随时代风格,汽车公司除了要做大量的、全面的市场调研以外,还可以通过把握两个要点来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首先,汽车公司应把握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构决定外观。汽车技术的进步是汽车造型变化的重要原因。比如1930年代的甲壳虫汽车和菲亚特500车型把发动机放置于车尾,那么其前脸就无需设置进气格栅,车头也较短。后来宝马和奔驰多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因此它们的车型往往有着较长的引擎盖和较短的前悬。未来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也会一定带来汽车造型的变革。其次,汽车公司应当关注汽车市场主流品牌和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动向。前宝马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曾说:“顾客接受新设计语言的程度依地区而不同,欧洲中部比拉丁美洲国家接受慢,美洲和亚洲接受得也比较快。最终,新设计语言将广泛传播,甚至在竞争对手中传播,进而被全球接受。”[7]主流汽车品牌往往具有比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而它们在一些汽车市场投放的新车型也可能预示了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因而为各个汽车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复兴经典造型语言策略

如果说追随时代风格策略是着眼于未来的话,那么复兴经典造型语言策略则是立足于过去。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精髓归纳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3]213。其中,文脉主义是指把历史文脉即过去的设计语言融入到今天的产品设计当中。一个汽车品牌如果能够在换代车型设计当中融入历史的造型语言,那么它就会勾起消费者的历史记忆,并给予消费者深刻的文化体验。具体来说,复兴经典造型语言策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将某款具体的车型复活并使用其经典造型,第二是将换代车型的车身造型或者车身细节按照复古风格来设计。菲亚特500是欧洲历史上非常经典的微型汽车,它的第一代车型从1936年持续至1955年,而第二代车型从1957年持续至1975年。两代车型共销售超过300万辆。2007年,在菲亚特500停产52年后,菲亚特公司又推出了全新一代的500车型。尽管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平台,新一代菲亚特500和第二代车型保持了外观上的惊人相似,简直就是第二代的放大版车型。菲亚特500老鼠般的可爱造型被保留下来,前脸上可以看到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和两撇胡子。这款车型勾起了老一代欧洲人的甜美回忆。由于这款经典车型在《罗马假日》等著名电影里多次出现,也为不少欧洲年轻人所熟知。因此,全新菲亚特500在欧洲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与此同时,菲亚特公司也通过这款车型向全世界宣告了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技术积累。与菲亚特500有着相似经历的经典车型还包括大众甲壳虫等。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也可以借鉴过去的某种风格。这是因为时尚的发展有时候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现象。比如,就车身色彩而言,通常流行色以10~12年为一个周期轮回[5]91。就车身造型而言,从大的历史周期来看,1930—1960年代的汽车车身多为流线型的曲线造型,1970—1990年代的汽车车身多以直线造型为主,而新世纪以来汽车车身又以曲线造型多见。在某些历史时期,一些汽车公司对于复古风格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爱。20世纪90年代汽车设计的特征之一是复古风的再现。比如,1999年宝马推出的Z8车型传承了1956年生产的宝马507的车身造型;同年,克莱斯勒公司推出的PT漫步者车型采用了1930年代老爷车的造型[6]87。此外,同时期的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也推出一些复古造型的车型。因此,汽车公司在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上不仅可以朝前看,也可以向后看,即利用过去的汽车造型语言来为今天的汽车设计服务。当然,这种对于历史的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传承。

四、换代背景下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

(一)传承法

在汽车换代背景下,汽车造型设计的传承法是指把上一代车型乃至过去某一代车型的造型语言延续到新一代车型的设计方法。传承法有利于汽车品牌形象的强化与品牌文化的积淀。在车型换代的过程中,传承法的使用应当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汽车公司应当重视汽车品牌造型风格的传承。不同的造型风格给消费者的整体感受会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车身造型风格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汽车品牌的品牌个性。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会长期保持各款车型造型风格的稳定性。比如,汽车品牌在车型换代的时候往往会保持车身线条风格的一致性。在产品设计中,水平直线给人稳定、平衡的感受;竖直直线给人挺拔、坚硬的感受;倾斜直线给人动感、不稳定的感受;曲线给人灵动、活泼的感受。大众旗下的高尔夫、捷达和帕萨特等车型长期以来都比较强调水平直线,比如车身侧面的腰线、进气格栅的横向线条和保险杠的平直线条等,因此大众品牌往往给人平衡稳重、简洁实用的印象。宝马的腰线一般都是倾斜后仰的,形成较强的动感,而双肾形进气格栅内部竖直的线条给人硬朗的感觉,这都与宝马强调运动的品牌个性相符。另一家强调运动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则以丰富夸张的曲线造型见长。换代车型在这些线条的细节上可以有所变化,甚至有比较大的变化,但是整体风格应当保持与上一代车型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向消费者有效地传达品牌的个性与理念。其次,汽车公司应当重视汽车品牌标志性的家族化造型语言的传承。对于大部分汽车品牌而言,汽车品牌家族化造型语言主要体现在汽车前脸的进气格栅上。由于进气格栅位于汽车前脸的中心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族化的格栅造型成为了汽车标志的延伸。几乎所有成功的汽车品牌都有其典型的进气格型,比如劳斯莱斯的神庙式格栅、宾利的网状格栅、宝马的双肾形格栅、奔驰的百叶窗式格栅、奥迪的梯形格栅、讴歌的盾形格栅、雷克萨斯的纺锤形格栅、别克的直瀑式格栅、雪佛兰的双层式格栅、起亚的虎啸式格栅和JEEP的七竖孔格栅等。如果一个汽车品牌没有遇到大的战略调整,那么它的格栅造型或者格栅造型的基本结构应当在换代车型的设计中保留下来。另外,一些汽车品牌在非进气格栅位置也有典型的家族化造型语言。比如,路虎特别钟情于方形的造型,从车身整体造型、外观细节到内饰都以方形造型为主;而MINI特别钟爱圆形造型,从车灯、格栅、车身到仪表盘都以圆形或圆角造型为主。那么这些造型语言也应当在汽车的换代设计当中传承下来。

(二)变异法

在汽车换代背景下,汽车造型设计的变异法是指改变上一代车型的某些造型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新奇感的设计方法。变异法是换代车型设计的关键,因为如果新一代车型与老一代车型造型完全相同,消费者无法从外观识别换代车型,那么汽车换代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换代车型在外观造型上的变化固然重要,然而,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决不能天马行空地肆意而为。汽车公司应当适度地使用变异法,以保证换代车型对于公司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的传承。那么究竟如何掌握好这里的“度”?这取决于汽车公司对于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策略。就变异法本身而言,换代车型造型的变异包括全新变异和传承中的变异两种情况。全新变异是指换代车型的某些外观结构使用了新的造型语言。由于这种造型语言与老一代车型有着鲜明的区别,因此比较容易给消费者带来新奇感并激发起购买的欲望。全新变异又分为非家族化造型语言的全新变异和家族化造型语言的全新变异两种形式。前者通常体现在汽车前脸大灯、尾灯、前后保险杠和车身侧面腰线等位置,这是大多数成熟汽车品牌在换代车型设计当中着墨最多的地方。而后者在一个汽车品牌漫长的车型换代过程中并不多见。因为当一个汽车品牌的家族化造型语言确立以后,它往往伴随该品牌的数代车型甚至伴随着该品牌的全部历史而发展。比如,汽车前脸进气格栅的全新变异往往发生在汽车品牌实施重大战略转变或者遭遇市场危机的时候。除了前面提到的起亚和雷克萨斯以外,奥迪、西雅特、雪佛兰和别克等汽车品牌都曾在其发展史上采用过全新的格栅造型。传承中的变异是指换代车型在继承前代车型某些外观造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造型的细节。由于这种变异是同中求异,甚至如果不仔细分辨消费者无法识别换代车型的造型变化,因此消费者在看到这种造型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着强烈的熟悉感和认同感。正是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使得消费者产生审美体验并加深对于汽车品牌的印象。传承中的变异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保持外观结构不变,略微调整尺寸比例。比如,近几代宝马车型的双肾形格栅看上去似乎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把几代宝马车型放在一起仔细比较的话,可以看到其双肾形格栅在横向尺寸上是逐步变大了,尽管每一代相对于上一代的变化都很小。另外一种是保持内部核心结构不变,改变轮廓造型。比如,大众旗下几乎所有车型的进气格栅都以水平细长的直线造型为内部结构,而换代车型进气格栅的造型变化通常体现在左右两端的轮廓细节上;宝马著名的天使眼大灯从内部结构看历来都是双圆灯造型,有些类似人的瞳孔,而每一代车型天使眼大灯轮廓造型较上一代而言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谭浩,谭征宇,等.汽车造型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22-228.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卢兆麟,薛澄岐,汤文成,等.工业设计中基于风格特征的产品设计DNA研究[J].机械设计,2010,27(7):8-14.

[5]釜池光夫,张福昌,李勇.汽车设计:历史•实务•教育•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赵京实.设计之美:从世界名车看汽车设计[M].赵海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科学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所能获取的长远价值,即对学生目前自身和未来发展的意义。初中科学作业作为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能简单应付了事,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合理的、适量的、高效的作业,让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且不是学生的负担。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定的探索,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作业设计的若干原则

1.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初中科学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巩固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如在练习题型上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在学习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知识后,可以设计多种题型:

填空题:声音可以通过 、 、 介质传播,不可以通过 传播。

选择题:为何在月球上说话听不到,因为( )

A.月球上没有水 B.月球上没有空气

C.月球上没有植物 D.月球上没有人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如授课前准备阶段的作业练习、授课中知识形成阶段的作业练习、课后巩固性作业练习、拓展性作业练习。所以作业的设计不应该仅仅看成课后作业,而是一个全过程的知识的衔接、获取、巩固、拓展。

例如,在学习“种子发芽”课前时,让学生先自己观察一段时间种子的样子,并看豆芽的发芽过程。这样的作业设计为上课做了有效的前瞻准备,真实发挥了作业的功效。

2.作业设计的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知识性,更要有趣味性,让学生摆脱枯燥的重复练习,走上趣味实用型的作业之路。

作业设计:在学习了噪声污染后,让学生针对自身周边的环境调查有什么污染,并分析有哪些应对措施?

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与自身生活联系,不仅具有开放性,同时趣味性和操作性极强,学生更能将练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作业设计生活化就是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并利用知识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有价值的和现实意义的情景融入作业。

作业设计:在学习了“电路”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到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门铃的设计,当然不是让学生完全设计,因为现在很多材料都可以买到。在学生学习完电路知识后,完全有能力自己设计一个门铃。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把运用科学知识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3.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取都有一个层次,通过层次练习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实现了解、学习、应用的过程。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的繁简和理解程度的难易,把包含在知识和规律内的复杂和隐蔽的内涵层层剥离,进行多层面的展开,逐级推进和激发,既使练习由表及里、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体知识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又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学习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了这样两道题:

(1)在已有的光线和凸透镜中画出光的折射图。

(2)根据光的折射图,选择适当的折射镜面。

从这样两道题可以看出,教师设计上从基础知识到应用提升,能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让学生巩固知识有一个过程,有一个层次性,更容易接受,难度上也体现了从易到难的过程。

二、发挥作业评价的功能

作业设计不是做完了事,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教师的教学及时做出调整。

针对传统作业评价的弊端,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解决问题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生成、过程、结尾,强化师生的交流。为此,我们应该优化作业评价,发挥作业评价的功能。

如,评价形式应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师生交流的作业平台。

再如,作为作业评价的重要组成――评语,应该更多地采取引导性的、激烈性的语言,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简短的评语自我实现问题的纠正,如,你发现了什么?题目是这样吗?采取激励性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同教师的关系更进一层,融洽课堂气氛。

总之,初中科学作业设计对学生知识获取、形成、巩固都起着重要作用,对教师掌握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该采取创新的方式设计作业,发挥作业评价的功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叶陈建.浅谈初中科学作业的设计与优化[J].学周刊,2014(27).

[2]刘占红.形成性评价视野下的科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D]. 宁波大学,2014.

第8篇

关键词:住宅、户型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住宅消费市场也加快了进程的脚步,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观念及居住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逐渐的人们对户型的认知有了一定的见解。户型的好坏程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即户型的平面设计及户型的定位。基于此,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户型的设计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二、住宅户型的需求现状

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量供应上看,房型比例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品牌效应,大肆的修建高档住宅别墅,甚至修建别墅村,大批的资金用于高档房屋的建设,造成了经济适用房的供不应求。但是它针对的客户很少,不能符合大众客户的需求,使得修建的大户型长期闲置,门可罗雀。城镇居民90%以上中低收入家庭两三代住一起,买不起房子,严重遏制了消费。这些开发商没有资金的周转,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甚至倒闭。房地产行业若要蓬勃发展,就必须满足大众的消费观念。

我国城镇那种三代、四代同堂的现象已寥寥无几,一个家庭的基本成员是一代人或者两代人,两口或三口之家占家庭模式的大多数。小户型面积一般只在30-70平方米左右,比较适合中低收入家庭在经济上和人员组成上的需要,由于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他们暂时只需要有卫生间、卧室、厨房,并不需要书房等。再者,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国家对人口迁移政策的不断改进,大批乡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加入到建筑、服务等行业中。他们的到来,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城市住房带来了压力。

目前,小户型住宅样式多样,功能在不断完善,许多小户型可以满足基本使用条件的前提下,提高了使用率、性价比、居住舒适度,而且小户型十分温馨,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关注。

三、户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无玄关设计

玄关在现代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内外空间的一个过渡,而且还起到收纳的作用。将鞋柜、衣架、收纳筒布置在玄关,可以使整个居室既干净又整洁,甚至可以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布置一些小盆栽、艺术墙画,这样大大提升了整个居室的生活质量。

2、开向客厅的门过多造成客厅没有足够直墙段布置家具

《住宅设计规范》3.2.3规定了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客厅的门的数量。并且客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许多住宅户型设计忽略了这项规定,造成业主使用中的不便。

3、过度注重大厅小卧 近几年在商品房市场比较流行“大厅小卧”,它顺应了人们对客厅这一生活空间的要求,因此这一户型一时间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但是也随之出现了极端现象,过分增大客厅面积使其过于空阔,造成让人有四边不着、相互有隔阂的感觉。而卧室有的小到只剩下五六平米,卧室中摆放一张双人床和床头柜之外,根本没有空间再摆放其他的家具,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中的卧室并非只是用来睡觉,还有存放洁净衣物的功能,适度增大卧室面积很有必要。

4、卫生间无自然通风和采光 现在仍然看到不少住宅卫生间没有设置直接对外的窗户,卫生间成为了“黑屋暗房”,不仅白天需要灯光来照明,而且卫生间空气不流通,气味难闻,影响到整个居室的生活质量。因此,卫生间需要设置一个直接对外可开启的外窗。

5、住宅中落地窗的应用降低保温性能 过大的玻璃窗出现的“白天阳光灿烂,晚上冷气飕飕。暖气热气腾腾,屋里冰凉刺骨。拥有什么样的样式和尺度,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健康,窗户是连接户外的采光、通风口”,其主要原因就是保温性能降低,热量散失过快。落地窗来自于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并且面积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目前住宅采用的落地窗多是铝合金框加双层玻璃,除了安全性能降低外,保温性能也随之降低。

6、餐厅面积过小或者过大 饮食在居室生活中是一项重要的部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一日三餐,大大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餐厅面积一定要设计得当,过小的话,紧紧张张能摆下一张餐桌,几把餐椅,使家人的整个就餐活动既不方便也不放松;面积过大的话,降低了户型的有效使用率,造成浪费。

四、新技术发展下的住宅创新

作为一个好户型, 首先应该最大限度满足经济性、功能性、舒适性要求。用高科技进行细节处理,以提高人们住宅生活的品质。

1、钢结构住宅

钢结构的住宅造型较多,布局也较个性,也可提高房屋的利用。钢结构的格局可以随个人喜好变换,不受传统格局的限制。此住宅比传统住宅有优势。

(1)屋顶和墙体采用新型结构,有强度高,体型较小,节省用料的特点。这种结构减少了基础负载,降低了造价。

(2)在建造开间、进深较大的房屋时所需构件的截面小,可以提高5%~7%的利用率;

(3)延展性良好,抗震力强,便于加工和修复;

(4)除此之外,它的构件也全部由专业工厂在标准情况下生产,保证了最重要的建筑质量,工业化程度也比较高,由于施工的速度比一般工程快,所以施工周期便可以大大缩短,各个部件的组装,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文明,工人处于湿作业的情况较少,产生的噪音及垃圾也相对减少了,施工中还会受天气的影响,在这种结构情况下可以开展随时订货,随时安装,随时建造的优点,缩短了建造周期,节约了成本。

2、地板辐射采暖

地板采暖较传统采暖方式突出的改变是散热片在地板下,铺设管线以传输热能。地板采暖是较为舒适的取暖方式之一,有五大优点:

(1)在垂直高度上,热量分布均匀;

(2)在与室温相同的条件下,在离地面 5~15cm时的温度,比一般方式会高出8~10℃;

(3)传统的方式会使热气往上走,而无法形成良好的冷热循环,这种方式下就会使人产生头回脑胀的感觉,而地板辐射采暖给人的感觉是脚热头凉,头脑清醒,空气洁净度好;

(4)节能幅度约为10%~20%;

(5)在这种采暖方式下,会因为没散热片对空间没有破坏力,而有利于整个房屋内的装修,及地面的管道,更可以有效地隔绝噪音和楼板的撞击声响。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

3、新风系统

新风不同于通风,也不同于空调。新风系统主要指新风换气机。将室内不干净的空气排出去的同时,也将室外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这就是新风换气机的主要功能。这种系统他可以有效的实现同时双向换气,达到一机两用的效果,这样既便于安装,又不会占用太多空间;还有节能高效等特点,当然不同机型节能效果也是不同的,大约在30%~60%之间不等;它还可以针对不一样的污染成分比如甲醇,装填不同的介质,实现进一步净化和过滤空气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城市人口剧增,小户型住宅的设计成为解决居住压力最直接有效地方法。作为一个好的户型, 首先应该最大限度满足经济性、功能性、舒适性要求,这就要求户型设计做到细部精细化。因此户型设计是住宅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所以在户型的设计上要有新的理念,让居住者在居住的环境中达到身心放松,这才是户型设计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冯高磊:《论住宅户型设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0期

[2]周琼宇:《小户型住宅空间模式与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

第9篇

关键词:网上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

一、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一)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二)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三)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网上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特别是书本和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将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一是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三是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网络、书本、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

(四)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五)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六)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 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 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七)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八)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 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九)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常采取客观性评价办法,利用大量选择题型的测试方式。这种基于简单行为反应的测试方式证明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革新的测试理论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不但要知道学员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对于网上教育来说,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员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称之为量规。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种量规,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员自评和同伴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可以对学生作业起到导向作用。

(十)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等。

二、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一)基于资源库的课程组织

课程按内容专题组织成为若干模块:各模块采取网页结构,并且与教学案例库、常见问答库(FAQ)、评价量规库、媒体素材库、参考文献库以及作业工具库相连接。

(二)基于电子学档的管理

用电子学档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支持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

(三)开放式信息库结构

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的学员优秀电子作品上传至案例库,也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后作为新的FAQ存入答问库。

(四)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

允许学员利用网上异步的及实时的通讯工具,与在线同伴合作学习,或者与在线教师和在线专家进行信息交流。

第10篇

关键词:报纸平面设计元素;设计;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大众的消费理念逐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表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先前的物质生活已不再是人们消费的主要动机,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心理情况的追求,情感消费已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理念发展趋势。人们对商品的愉悦性、情感性和符号价值体现更为注重,很多人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没有非常具体的消费对象,只是想通过消费的方式来满足自身思想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时,商品包装设计的功能就表现出来了,包装平面设计对提高产品的销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包装平面的设计策略。

1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元素

优秀的包装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个性化、人性化、娱乐化和新奇性特征,这类特征同常规商品包装设计特征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也正是这类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对商品包装设计有很大的兴趣。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包装平面时,不断破除常规思想的束缚,大胆地进行设计理念创新,在遵循包装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具特色、更别出心裁的优秀包装,不断为消费者创造惊喜与意外,吸引他们的消费注意力,满足他们的精神消费需求。通常情况下,包装平面设计中包含的设计元素有文字、色彩、图案、留白等。首先,文字是构成包装平面设计的主要元素,文字设计一般用于说明产品的名称、使用方法、生产厂家信息等,设计者在包装平面设计中一定要从大小、字形、色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并通过多行同色字等方式来突出字体的视觉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质量。其次,色彩是构成包装平面设计的又一重要元素。

包装的色彩是产品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对受众的冲击力最强,所以设计者尤其应该注意设计好包装的颜色,通过合理设计色相、纯度、明度等,提高包装设计的水平。再次,图案在包装平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案的设计大都源自设计者对产品的理解,通过设计创意选择图案的大小、亮度以及位置等。为了提高图案设计的水平,设计人员尤其应该注意包装平面设计中图案设计与背景设计之间的关系,做到主次有序,有效传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最后,在包装平面设计中,留白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技巧。在中国的传统国画中,画家大都会借助大量的留白来突出或彰显画的意境,让画面更吸引人。为此,在现代包装平面设计中,设计者也可以通过设计留白的方式让包装平面设计的内容不沉闷,充满流动性,彰显设计的秩序美和韵律美。

2包装平面设计策略分析

在包装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注意以下设计策略:

2.1注意包装平面设计的骨架结构,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美观性

任何优秀的包装平面包装设计都应该包含文字、图案等元素,并通过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信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通常情况下优秀的包装平面设计应该有主次之分,设计者可以为自己的包装设计确定一个主角,并通过对主角的创造,使其成为视觉中心。与此同时,注重对各类设计配角元素的设计,使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整体提升包装设计的水平,做到包装设计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对于设计者来说,尤其应该注意避免各个设计元素主次不分。另外,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还应该注意合理把握统一和对比的美学规律,合理处理色彩的变化和面的大小变化。统一的设计大都会给人一种稳定、调和的感觉,而对比的设计则会给人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设计人可以从产品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

2.2合理利用各类设计元素,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趣味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商品包装及时进行改变,以满足时展的要求。而趣味性包装的出现不但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状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时展的要求。在包装设计中,设计人可以通过合理设计色彩、图案、留白等方式,提高包装设计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商品包装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诱发消费者的消费动机,使其产生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是商品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而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这一目的实现的基本要求。趣味性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消费者对商品自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最终实现商品的销售价值。趣味性的商品包装不但可以在瞬间抓住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和独特性的审美追求,为消费者制造精神情趣层面的放松感和愉悦感。

3结语

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消费影响越来越大,而包装平面设计已经成为商品包装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水平,设计者必须合理处理各类设计元素,并通过掌握设计策略,提高包装平面设计的整体水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拱云学.运用空白作为平面设计要素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2]张鹏.平面设计在包装装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5).

[3]陈卓勋.包装平面设计中色彩技巧的把握[J].中国包装工业,2015(20).

第11篇

[关键词] 市场行为 创新设计

以市场竞争为基本出发点的产品创新设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是从市场到市场的全过程。企业究竟生产什么要以市场需求与企业优势的“交集”,以能否取得最大的预期投资回报率为最终选择标准。其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愿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利、更有效地传递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当然,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并不只是现在的需求。将顾客的需求及时地反映到生产中去,以实现那种有效率的适应需求而进行生产,将传统的供应链转变为需求链,将生产型生产模式转变为市场导向型的生产模式。据有关调查显示,当一个公司能提供与消费者需求最接近的产品设计时,就能从为数不少的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就是提升了相应的价值,同时他们也可以消费者索取相应的高价。许多公司不能根据消费市场的现实来知道产品设计活动。而为“平均”顾客而设计产品是产品市场化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强化企业的市场行为能力,提高企业基于消费者、基于市场的设计能力,本文对若干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同时希望能为相关企业的设计部门提供参考。

一、点对点设计原则

1.针对每一位消费者――在需要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需要的产品;2.针对消费者的特点――设计制造符合消费者的产品;3.只为某一特定群体的消费者――不试图去提供过多或是过少的服务,提供的正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在执行“点对点设计原则”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群体与个性、统一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不要误认为同所谓的“点对点设计原则”就是为个别人设计,我们之所以提出“点对点”的概念就是希望设计师能明确所设计产品的市场定位、明确目标人群,并实现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要知道优秀的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而不是仅仅针对精英。

二、需求的权重的设计原则

前面我们提到,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设计产品,但是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各异的消费群体,作为设计师又当何去何从了?那么此时我们就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了。

1.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联系性,决定了各种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性;2.有效区分各种中间需求与终极需求;3.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层次性;4.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多样性;5.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发展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需求的权重的前提下,设计师还必须考虑竞争者因素。企业的产品研发部门要根据竞争对手研发能力避开或者是选者自己的市场。

三、重视产品的细节设计原则

工业产品的细节设计是提升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设计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外形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而产品细节设计是产品外形设计的重要方面,包含了人机工程学、产品语意、心理学、生理学等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产品细节设计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本质就是细小事件的集合体,如果我们将产品所涉及的技术、功能、结构、造型等归于有序,那么决定成败的必是微若沙砾的细节,以细节设计作为产品创新设计的手段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产品的细节设计不但是提高工业产品性能的重要的技术手段,表现在细节方面上的产品创新设计能使产品的外观更加的丰满,层次更加的丰富,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同时也能很好地帮助产品功能的实现。产品的外形顾名思义是产品外在的东西,虽然消费者对此相当看重,但是只有外形的变化,没有产品性能的提高,等消费者的新奇感一过产品可能就被冷落,另外,外形方面的因素往往比较容易假冒,但是对于技术已趋成熟的产品而言,用外形因素建立自己的品牌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咋看之下这似乎是一对矛盾,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来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在这里产品的细节设计又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外形的抄袭往往只停留在表象的层面上,或者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模仿的只是形态本身,而不能洞悉形态下面的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人机协调性,形态语意等技术因素,而显然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撑所谓的良好的造型只是一个空洞的外壳,不能引起消费者最终的认同,张冠李戴的惟一结果就是使得产品在人机方面、在形态语意方面与消费者的要求相去甚远,又何谈竞争力。

工业产品的细节包括工业产品形态设计上的各个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在生理方面主要考虑工业产品的各细部要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达到生理上的方便、舒适及有效;在心理方面则包括更大的深意,如人性化设计。在工业产品细节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全面考虑产品细节对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调和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切记不能一方面的满足是以另一方面为代价的,也就是说不能为追求心理上的而损害产品的物质功能,进而忽视对使用者生理上的满足;也不能为了生理上的舒适性而损害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的美好的愿望。

四、品牌设计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产品创新设计之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当今,我国的许多企业已由产品经营阶段步入到品牌经营的阶段,产品的创新设计如何能更好地为我国企业的品牌之路保驾护航在这里显的尤为重要。企业作为市场系统中的一个单元,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合理投入产出关系,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功与失败的评判者。因此,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要认识市场、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知识产权战略上午基于市场导向的产品设计理论的重要一环。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品牌战略的关键环节,科技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产品的品牌价值日益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结合需求、技术、文化等泛市场因素,同时针对竞争对手的相关产品,建立知识产权战略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实现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节能;设计策略;太阳能

一、概述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1、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本身就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生态技术、生物技术、人文精神、能源策略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与社会经济有着直接的必然关系,从而也促进了生态产业以及经济循环等方面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它是具有综合性的一项设计工作。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以建筑设计作为主导思想,同时也应合理地协调好城市生态问题、景观生态问题、自然资源问题等,也应对结构、环境、材料、热能、生物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在研究的同时也开辟绿色节能设计的新领域。

2 、对于降低污染以及对环境的保护,作为施工企业应重视节能、节约用地、节水以及节约材料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同时在建筑行业当中这也是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建筑行业当中,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从而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是绿色节能的关键因素;而减少浪费、降低污染才是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二、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策略

1 建筑节能规划设计

(1)选址

节能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充分利用建筑所在环境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在尽可能不用常规能源条件下,遵循气候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措施,创造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室内环境,而建筑所处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建筑选址将直接影响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和建筑能耗大小;因此,在建筑的选址上,首先应从建筑所属地区的气候条件出发,将建筑设计、建筑微气候、建筑技术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对建筑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建筑布局

在合理选址的基础上,建筑布局对于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总体布局,到不同体量,不同角度、不同间距、不同走向的建筑物的合理组合,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日照,以产生不同的热量需耗(冬季)和热量盈余(夏季);特别是建筑间道路的不同走向对风向和风速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建筑群和道路之间多为速度较小、方向竖直的管状气流,很难穿越建筑物,所以必须考虑建筑群体的形状与体量的组合和布局,使高层、低层错落排列并利用道路和植被,形成空气流动和自然通风,使建筑冬天可保持室内热量,避免冷风渗透;而夏季则形成穿堂风,达到自然通风和降温。

(3)建筑朝向

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但同时必须考虑夏季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要达到夏季防热又要冬季保温的理想朝向是困难的,建筑师应权衡节能及相关方面因素,选择出各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或较好朝向,使建筑在夏季尽量避开南向烈日的炙烤,冬季争取尽可能多的温暖阳光,从而让建筑获得冬暖夏凉的宜人室内环境。

(4)建筑通风

自然通风是当今节能建筑所普遍采用的一项比较成熟而廉价的技术措施。房间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一是可以显著地降低房间自然室温,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时间生活在自然室温环境的可能性,从而体现健康建筑的设计理念; 二是能够有效地缩短房间空调器开启的时间,节能效果明显。

2 建筑围护结构体系

(1) 建筑外墙

多年以来, 我国建筑一直采用烧结粘土砖作为外墙主要材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用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复合墙体主要通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这种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保温效果又好且能承重,因此,综合运用围护结构的热传递机理、节能指标体系优化方法以及建筑低能耗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墙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是现阶段建筑围护结构体系节能的关键。

(2) 建筑外门窗

建筑物的外门和外窗是冬季冷风侵入、夏季阳光入射的主要通道,为了保证建筑的节能,要求外窗及阳台门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凡是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性能两项物理性能指标,达到或高于所在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其各省、市、区实施细则技术要求的建筑门窗统称为节能门窗。节能门窗可以是单层窗’也可以是双层窗,在高纬度严寒地可采用三层窗。

(3)窗墙比

在确定墙体、门窗做法后,合适的窗墙比对于节能设计是必要的。窗墙面积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窗与外墙之间热工性能的差异,相差越大,影响越显著;窗墙面积比不仅影响能耗,也影响建筑立面效果、室内采光、通风等。

(4) 屋顶的设计

对多层和高层建筑而言屋顶在整个护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通过它的热量损失也小但受阳光照射的建筑物屋顶,表面温度比其他围护结构高得多,因此,屋顶的设计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亦占有相当比重,除必须考虑屋面隔热保温措施以外,尚应从建筑节能的角度采取以下措施:(1)屋顶外表面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可在夏季能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热;(2)屋顶内设置贴铝箔的封闭空气间层,能提高热阻 3.6倍,节能效果显著,是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3)在冬暖夏热区具有多雨气候特点的地区采用蓄水屋面节能措施,依靠水分的蒸发消耗屋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

3 建筑细部设计

(1)遮阳板

遮阳板的巧妙设置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开窗率适当、遮阳良好的建筑才能是节能佳作,建筑师应重视遮阳板的设置,在立面遮阳设计时不仅仅只考虑遮阳构造设计,还可综合利用阳台、外廊等建筑构件以及垂直绿化、遮阳树木取得综合遮阳效果,使立面遮阳设计与立面形态处理有机结合起来。

(2)绿化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所带来的景观效果,但实际上绿化所起的节能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城市绿地不断减少,加之空调的大量使用,导致“热岛效应”,空气环境日益恶化,给建筑节能带来负效应。

三、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室内布局策略

1由于对室内房间的合理布局总体上利于室内的自然通风与采光,但因在建筑面积、体形系数以及建筑节地等方面有所限制,所以,不是每个房间都具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条件。

2由于门窗设计是建筑围护隔热、保温以及节能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所以增加建筑材料玻璃在热工方面的性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窗表面的温度,防止夏季过高而冬季又会较低的现象。

3设置厨房与卫生间的排风口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到主导风向以及对邻室的影响作用,从而防止出现油烟的污染以及发生强风的倒灌现象。

4防止出现通风的流线转折,从而提高房间的通风率。如果进风口与出风口具有较大的面积时,则会利于增加通风量。

四、太阳能在绿色节能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能源的日益匮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趋势,因此太阳能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太阳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几乎不要运行费用,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年限为15-20 年,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为使用者节约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