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样本书

样本书

时间:2022-09-11 16:3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样本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样本书

第1篇

关键词:样本书库 馆藏 图书 读者

Summary:This text throw the reason of theand strengthen the sample stack management and made use of severals of etc. to carry on the study towards raising the sample stack function to put forward what time viewpoint, distinguish to the sample stack of disorder with.

Keyword:Sample stack;The building hide;Book;Reader

样本书也称保存本或基藏本。样本书库是图书馆从每种采购进馆藏书中抽出一本,作为样本加以保存而形成的书库,是图书馆精华图书所在地,是图书馆藏书最全的地方,能全面地揭示馆藏。它是在我国传统的藏书布局模式下产生的,长期以来,它的指导思想是将文献的“藏”作为工作重点,“用”只是辅助功能。样本图书原则上不外借,仅供特殊需要的读者室内查阅。其优点是保护了图书品种的完整性,满足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长远需要,为其提供藏书品种的保障;缺点是减少外借处图书用量,降低图书利用率,从而也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图书馆藏书的目的是为了用,藏以致用,为用而藏。否则,就失去其收藏的价值,特别是现代图书馆强调的是以“用”为主。如何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潜在价值,在样本书库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对样本书库实行科学的管理,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提高其利用率,做到既保存又利用,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样本书库的错乱与丢损的原因

1.1 读者的原因

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和环境等条件下,个性表现不同,这决定于他们的个性心理活动。致使图书丢损、错乱的读者心理活动有以下几种。错觉心理:有的读者认为图书不是商品,偷书不算偷,这些读者自私自利,采用撕页或偷达到自己的目的。贪欲心理:有这种心理活动的读者,占有欲非常强烈,一旦发现自己喜欢或需要的资料,就不顾他人,据为已有。侥幸心理:这些读者认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盯着,一旦遇到可乘之机,就随心所欲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发泄心理:这种读者行动异常,从主体上看,是由于他们思想上的失律,行为上的失控造成的,对这部分读者值得特别注意。

1.2 样本书库管理员的原因

图书开架阅览,读者在书库可以自由取书,自己归架。因此,很容易造成书的错架、错位。如果管理者对错乱架的图书不及时整理,破旧图书不及时修补,图书较长时间处于无序状态;还有个别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更不了解读者的阅读层次。管理员在工作中的这些表现有几方面的原因:(l)图书馆的工作一贯被认为是一种清闲的职业,这种世俗的偏见使某些人对职业产生错误的认识,不愿主动把精力投人到繁琐而平凡的工作中去。(2)职业上的失落感。书库部门相对于馆内的其它部门来说,工作显得没技术,管理员心理不平衡,在业务上不钻研,服务上不主动,管理上不严格。(3)高学历的工作人员从事书库的管理,认为对自己是大材小用。

2 对样本书库的管理和利用

2.1 提高样本书库的收藏质量

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基本反映了图书馆馆藏水平、馆藏特色及馆藏质量,所以样本书库的入库原则应以有无保留价值为核心,以反映馆藏水平为目标。应当根据本校师生当前与长远需要、学科专业方向的发展特点、科研重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文献资源收藏体系。因此样本书库必须有区别、有选择的入藏图书。“一刀切、无选择”和“只增不剔”的做法只会引起占用大量经费、书库空间、样本图书资源老化和价值降低等现象。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紧张,入藏量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新入藏样本图书质量非常重要。从目前我国出版的各类文献中,有许多是经得起历史推敲的名著、学术研究及佳作,但也有质量不高或盗版图书。因此,一方面要求图书馆采购人员应对出版发行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尽量采购质量高、时效性长、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优秀图书,应打破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藏书思想;另一方面必须开展经常性藏书剔旧工作,各馆应根据自己的藏书特点把不适应读者需要利用和保存价值低的图书剔除出去,以提高样本图书的整体质量。

2.2 要加强样本书库的管理,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

样本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参考性、学术性,为了避免样本图书遗失、污损等,方便读者利用。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样本图书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和读者都必须自觉遵守样本书库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一定要挂牌上岗,主动接受读者监督,对读者一视同仁,对馆内馆外读者都应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决不能凭感情用事。随时向读者进行爱护书刊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每一位读者了解开架的优点和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了解图书基本分类方法排列规则,并设置醒目分类标识,介绍代书板使用方法。加强样本书库内的巡视,及时整架,使错位的图书及时归位,便于读者阅览。管理人员是读者与文献信息资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好样本书库读者服务工作,促进样本书库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树立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思想,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帮读者所需。

2.3 实行开放型管理方式

样本书从设立起,基本上用封闭式管理方式,通过限制读者范围来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这种藏而用之甚少的做法,无疑造成了资源上的极大浪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用现代开放型取代传统的封闭型管理。放下怕丢失、不敢公开开放的包袱,进一步扩大读者范围,争取馆藏的利用效果。为每一位需求者提供方便。因此,要进行藏书布局的适当调整,能开架的部分尽量开架,并最好配备相应的阅览室。对于学生中一时供不应求的教学参考书和热门书,进行挑选后,拿进阅览室去,让更多的人利用到它,从而加快图书的周转。对于重点读者,可采用一些灵活的服务方式,既要保证图书不丢失,又要保证满足利用。如果读者需要复印,经工作人员同意,可办理复印手续,对特殊需要想外借的读者,经馆长同意,限期归还等方法让读者短期外借。对所有归还的图书,工作人员都要逐一进行认真的核对、检查,检查图书有否被调换、污损、撕页,若发现损坏图书的行为,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对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2.4 保证样本书库阅览时间、改善读者阅览环境

除了白天正常开放时间外,还应在晚上、双休日及寒暑假都要实施了开放,延长了开放时间,使读者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而且要在样本图书阅览室配备大量阅览座位和阅览桌,读者可以使用代书板很方便地将书架上的图书取下到阅览座位上阅读,阅读完后再放回原处。样本书库还应放宽读者范围,让广大师生都能使用样本书库的图书,开展特定借阅服务,以满足特殊读者的急需。

2.5 加强宣传,提高馆员素质

样本书库管理人员要利用各种途径向读者宣传样本书库的藏书情况、学科特色和使用方法,让读者了解样本书库的藏书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在读者中广泛进行爱护图书和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使爱护图书成为他们严格自律、相互监督的自觉行动。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教育读者遵纪守法,一切按制度办事,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形成窃书者耻、护书者荣的良好风气,从而杜绝一些读者认为“窃书不为偷”的错误认识,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馆员的素质是影响样本图书利用率的基本因素,为使服务质量上水平,作为样本书库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为读者服务要做到文明礼貌,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都会给读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做到接待读者要热情,检查证件要礼貌,解答咨询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和文明的服务为读者营造一个安静、整洁、文明、舒适的学习场所,一切为读者着想。样本书库实行开架阅览,工作人员应开展咨询辅导工作,使新书能以最快的速度与读者见面,从而提高了新书的利用率,发挥了样本书库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工作人员还应主动了解读者需求倾向,加强对读者的阅读指导。可开展特定的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经常举行特定读者座谈会,听取有关读者的读书体会及对图书馆工作的要求,以便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还应要求工作人员在完善一次文献服务的基础上,利用保存本进行深层次的文献开发,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需求。还应开展参考咨询工作,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求编制二、三次文献,方便读者使用,做好深层次的导读工作,将文献资源的开发深入到文献知识单元之中,变静态知识为动态知识,使样本图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陈德磊,陈伟.转变藏书观念 充分发挥样本图书作用.现代情报.2004.2

[2] 杨平欣.谈样本图书阅览室的管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

[3] 何秀萍.论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管理与利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5

[4] 汤凤娟.论藏阅结合的样本书管理.图书馆学研究.2002.4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样本书库;馆藏资源;开发利用

样本书库就是指图书馆为每一种入藏图书提取的样本而设置的书库。在图书馆整个藏书体系中品种最齐全,以其文理并举、海纳百川、各种知识浓缩齐汇的优势,既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高校学生拓宽知识、培养科研能力及撰写学术论文非常有益。然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文献数量和品种的多少已不再是评价图书馆工作好坏的标准,文献资料的利用率才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图书馆藏书较全面、较系统的样本书库,随着读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藏与用的矛盾日显尖锐。如何建设、管理及开发样本书库显得尤为紧迫。本文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样本书库的状况,探讨新形式下样本书库的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

一、学校样本书库的状况

1.建设状况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样本书库于1986年建立,当时收藏仅供教师教学、科研所用的图书资料,保证了部分馆藏文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服务对象仅限本校教职员工,采取闭架借阅管理方式,供读者馆内查考。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同时兼顾样本书库藏书结构的系统性,20世纪90年代初,图书馆对样本书库的藏书进行了调整,将新进的所有图书,除工具书外,按每种一册入藏,保证了样本书库藏书的完整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截止到2012年馆藏纸质图书已120多万册,其中样本书有21万册,收藏22大类图书。

2.管理方式

2002年搬迁新馆之后,我校图书馆样本书库改变了过去闭架、半开架,仅对教师服务的模式,实行全开架,面对全校师生阅览的服务方式。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领导批准,押证借出复印或扫描后及时还回。并且打破以前只有藏书没有阅览室的局限,设置了藏阅合一的阅览室,坐席达150多个。工作人员两名,配备工作机一台,检索机2台,方便读者查询检索样本书和获取所需信息资料。为了充分保证读者的阅览时间,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轮流值班,除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之外,周末样本书库照常开放,较好地满足了读者查阅资料的需求。使样本书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书库与阅览室有机结合,藏阅一体化开放型管理,使读者不分身份界限直接进入样本书阅览室和图书文献零距离接触,极大地“激活”了馆藏文献。样本书库的此项改革,提高了样本图书的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不仅实现了藏阅一体化的阅览服务,还使样本书终于实现了“以藏为主”到“藏以致用”的成功转型。

我校样本书库注重细节管理,在入口处设立图书专栏,介绍新书目录、新书内容、主要选择一些优秀的图书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书籍进行推荐等。在样本书库设置新书动态展览专架,一月换一次。这样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找到他们所需的最新资料,及时了解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保证文献既得以充分利用,又提高了利用效果。

3.利用状况

学校样本书库图书,只能够在阅览室开架阅览,但不能外借,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造成了样本书库资源利用率不高。这些规定既限制了师生的需求,也不利于师生的研究学习和学校的科研发展。笔者对2008-2012年期间本校样本书库入库新书和读者到馆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

2008-2012年新书入库和读者到馆情况

从表中不难看出,我馆样本书库2012年比2008年每人次阅览量上升了29%。这说明现行的全开架阅览是符合形势需要的,它既可以为读者提供齐而精的馆藏文献查阅,也使馆内藏书更接近读者,便于不同层次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到架上浏览图书,寻找文献资料,充分体现了样本书库的藏书价值。特别是2010以后阅览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主要是2010年3月我馆样本书库扩容搬迁,面积由原来的600平方扩大到现在的1400多平方,整整扩大1培多,同时增设了阅览座位,扩大了阅览面积,阅览环境改善较大,不仅大大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周转速度和利用率,也使书少人多的矛盾得以缓解。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截止2012年,在校学生达19000多人,可表中反映进入样本书库阅读的读者人数并没有大幅增长。可见样本书的利用率偏低。

二、样本书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服务单一

样本书库在保证图书的完整性、系统性、学术性、连续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保本书,仅有一本,读者只能够在阅览室开架阅览,不能外借。服务模式的单一性,限制了师生的需求,制约了读者的脚步。从读者登记情况可看出,留住的只是一部分爱阅读的熟悉读者。这不仅造成了样本书库资源利用率不高,更不利于师生的研究学习和学校的科研发展。

2.书库危机

十多年来,我馆采取了传统样本书的提留原则:每种都提取一册或一套作为样本书管理,而且不分版次,不加选择,见种就留,使得大量内容陈旧、残缺不全、无收藏价值或复本量过多的旧书和新书混在一起,不仅给读者查找文献造成了困难,并且造成馆藏基数过大,增速偏快。尤其是2002-2006年以来,图书馆为了顺利通过高校评估,大批进书,每年新增图书为3~4万种。2008年以后入库新书见表,每年进书1万册左右,占总采购图书的25%左右,年复一年,新书源源不断地涌进,藏书越来越多,不得不增加越来越多的书架,使得书库空间不够用,造成书库危机频频。加之前期设计安排的不合理,致使样本书库8年三次搬家。经常调架、倒架、倒库,不仅耗费了人力、物力,图书的自然破损率也将随之加剧,这几年装订图书就有1600册之多,这不仅给学校造成了人为的经济浪费,严重限制了样本书库图书的流通数量和利用效果,另一方面僵硬的财产管理制度使样本书库自建成以来就没有进行剔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样本书库的藏书质量和服务质量。可见,要使以用为主和空间有限的样本书库承担种子书库的功能显然不切实际,样本书剔旧势在必行,以保证有限的架位向读者提供利用率最高的图书。

3.错架乱架

图书开架阅览,读者在书库可以自由取书,自己归架,因此很容易造成书的错架、错位,由此乱架问题日益突出。乱架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有些读者选书毫无针对性,经常书架上这里抽一本,那里拿一本,翻翻觉得不合适又随便找个位置去,或随便扔在书架上;有些读者为了自身日后需要,会把自己想用的图书随便找个书架藏起来;有些读者一旦遇到可乘之机,就随心所欲,会一次拿几本甚至十几本书,导致书架上剩下的书东倒西歪。另一方面,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于巡架、查错,对导读工作及读者教育做的不够等。这些不文明阅览情况的出现,不但给读者选书增加了难度,更使有些图书变成了“死书”,影响了样本书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新形式下样本书库的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

样本书库目前虽然面临各种困难,但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馆藏和服务模式创新来契合读者需要,以提高样本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1.优化馆藏结构,提高样本质量

样本书库的建设应该以有无保留价值为核心,以反映馆藏水平为目标,入藏种类应有针对性、区别性和选择性,而不再是简单地“一种一册”入藏方式,要收藏质量高、时效性长、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图书。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师生当前与长远需要、学科专业方向的发展特点、科研重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文献资源收藏体系。要使样本书库藏书建设保持动态平衡,还必须定期剔旧,在剔除过程中,图书馆必须统一部署,定期由流通、采编、典藏三方面的人员组成剔除小组,在进行馆藏评价研究和馆藏复审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藏书剔除方案,根据本馆藏书特点、服务对象,制定剔除原则及范围。

2.加大知晓宣传,做好读者服务

长期以来,“样本书”库停留在简单的收藏、保管和提供静态服务上,很多读者对“样本书”库的功能不甚了解,大批有价值的图书资料还鲜为人知。因而有必要通过学校公告栏、图书馆网站、宣传小册子、海报、讲座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样本资源,重视图书馆网站首页的新书推荐栏目建设,使学生随时了解新书动态。通过举办书展、征文、书评、“读书活动月”等活动,吸引读者参与并推广利用图书资源。重视教师读者的宣传作用,加强与文检课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教师这一重要渠道宣传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我馆非常重视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按班级到图书馆参观,并进行实地讲解、演示,使他们了解图书分类、排架方法及代书板的作用,熟练掌握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帮助新生尽快地熟悉馆藏结构,进而了解样本书库的作用,提高了读者对图书资源的知晓度。

3.注重样本书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

改变传统服务方式,不断延伸样本书库服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实现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样本库要打破传统的闭架、半开架的服务方式,实行全开架阅览、短期外借的服务模式,方便读者利用样本库的资源,提高样本书库的利用率。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工作人员应重视咨询导读工作,帮助读者在检索系统查找图书,指导读者利用样本书,主动了解读者需求,开展特色服务。如我馆在书库醒目的位置设置特色专题区,展现“重中之重”石油化工类的样本书。并根据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规划图书馆重点服务的对象,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的重点用户群落,通过Q平台定期推送新书目录。针对读者的检索需求和科研课题,有计划地编制二次文献和专题数据库,为学校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定题服务和课题跟踪服务。针对各种层次读者开发样本文献,利用样本库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馆藏信息资源特点,开展深层次的文献开发服务,编制专题目录和索引,编写参考资料、文摘及全文等一至三次文献类型的馆藏保存信息数据库,利用自己的网址提供读者使用,为样本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我馆非常重视样本书库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水平,在不断地完善改建下,样本书库实现了藏书是为了更好地用书的理念。它具备了服务读者的特定有利条件,具有适宜读者学习和研究的良好氛围、宽敞明亮的空间、舒适的桌椅、整洁的环境、安静的气氛,更主要是配备了种类齐全、使用价值较高的图书文献,尽力为读者构筑阅读的“天堂”,使阅读变成“悦读”,读者不仅在这里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财富,图书馆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读者对馆藏书建设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加生,王晓蓓.样本书库藏书质量刍议[J].图书馆建设,1997,(06).

[2]黄懿.浅谈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建设[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02).

[3]陈晓林.论提高大学图书馆样本书库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7,(05).

第3篇

【关键词】特色库图书馆

图书馆是知识科技信息集中之地。我校图书馆经过58年发展,是全国院校中粮食、油脂、超硬材料、磨料磨具藏书品种较齐全、数量较多的图书馆。但读者的信息需求量与其藏书库的藏书量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具有特色的特藏室是图书馆馆藏建设值得探讨的问题。

1图书馆建设特色库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的办馆特色可以表现在诸多方而,如建筑、馆藏、人才、设备、服务、管理等等,但最能体现图书馆特色的服务则是围绕着特色馆藏进行的。特色馆藏是指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它包含两个方而的含义:一是指一个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二是指一个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通常所指的特色馆藏是第一个含义,对图书馆而言,建设特色馆藏具有重要作用。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文献的检索服务,而信息检全率、检准率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办馆效益的主要标准,如果用户不能很快很准很全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那么馆藏服务的功能就得不到体现。特色馆藏的建立,可以使一个图书馆在某一方而文献的收集达到相当规模,并为这一领域的信息服务提供最大的方便。

一般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主要以原始收藏为支撑,根据自身的收藏特点,充分合理布局藏书建设,在馆藏文献上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建立开放式的、高起点的特色文献资源库,构成体现一定特色的藏书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特色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满足用户对书口信息检索和原始文献索取的需求。从而使广大读者能在本馆查询、借阅该学科方而的文献资料,创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自己的服各质量。

2增加粮油类及相关学科藏书最是办好特色藏书库的基础

特色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书库之一,馆藏种类最多、复本量最少的样本书,有部分书外界已很难找到。特色图书是图书馆藏书中具有长期保存价值,或可供读者长期利用的部分,是馆藏的精华所在。据初步统计,我馆特色库藏书情况如下: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见,我馆特色库藏书量已达约3599本左右,粮油类占藏书量的72%,材料科学占藏书量的8%,但藏书量过少。为了凸现特色书库的特色,应相应增加超硬材料和磨料磨具类及相关学科的藏书量。

3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粮油类及相关学科的信息需求是办好特色库的目的

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运用图书资料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行为和过程。美国兰开斯特教授将图书馆服务分为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前者取决于用户满意程度,后者则取决于内部效率和外部长期效果,内部条件已逐步向公共服务转变。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和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起到知识与社会交流的中介作用,成为社会知识生产和社会知识利用的桥梁。把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是图书馆学基本的哲学思想。在市场经济中,校外读者来到图书馆往往习惯于以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图书馆馆员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个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出发,及时引进现代服务管理理念,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就特色库而言,绝大多数校外读者是满意的,约10%的读者不够满意。他们慕名而来,却找不到所需书籍和资料。特色库藏书,在剧烈竞争的社会中要生存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被动等待、查找效率低、藏书品种不够齐全、老书破损严重的状态。积极补充品种不齐全的粮油类及相关书集的藏书,对破损有价值的老书尽量修补整理,才能充分体现特色库的特色,才能尽量让读者满意,增强社会知名度,留住更多的校外读者,这样在社会竞争中才可有一息生存之地。

4特色化建设在特色库中的体现

建设特色化的特色库是高校图书馆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新举措,而对学校读者的不同需求,对特色库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特色服务的表现。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充分发挥样本书库的功能,利用样本书库设置了6个特色专题区。具体做法是:

4.1规划专题区的种类

河南工业大学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粮食工程专业。此外,磨料磨具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这些重点学科和专业就是图书馆重点服务的对象,也是专题区种类设计的基础,于是,规划出专题区的种类是:食品科学专题区、土木工程专题区、机械制造专题区、计算机专题区、化工与材料科学专题区、材料科学专题区。

4.2设置专题区的位置

专题图书必须有单独摆放的位置,只有单独摆放才能充分显现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意义所以,要在特色库规划出专题书区的单独空间,按照图书分类法规定的排类顺序进行有序上架图书,各专题的图书要集中摆放,使专题区的图书便于读者查找。

4.3醒目专题区的标识

专题区需要有醒目的标识来引导读者进行查阅,醒目的标识也是区分专题书与一般书的重要标志,是提示读者的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生产模式的转变,那种小而全、大而全的思想观念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合理分工格格不入。同样,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挑战,那种你有我有大家有、你无我无大家无的藏书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图书馆整体藏书体系的建设。各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根据学校重点学科的情况,积极建设不同的特色馆藏,为读者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加强馆藏特色建设,已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把信息看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投入,为此,图书馆管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如今,信息社会的挑战,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公共图书馆的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探索图书馆发展趋势,更好的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我们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介绍了新型的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中专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管理模式以推动图书馆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小节;结束语

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在以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单纯的“借还”以及简单的文献资料管理,管理方式是封闭式管理和经验管理,简而言之就是“以书为本”,图书馆以馆藏单一的纸质印刷品为主。同时,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属于被动的服务。很显然,这样的管理模式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的步伐,因为它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资源,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过低,造成相关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如此,还给读者、管理员带来不便。因此,笔者提出新的管理模式,从而适应读者的要求。

二、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必须的,而笔者在本文对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种管理模式:

1、管理制度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目标创新。创新管理可使图书馆管理体制趋于多元化。

2、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相关原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活动,合理分配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和最佳绩效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图书馆的任务,最终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需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进行开发创新,同时提高管理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整合工作者和读者,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交流平台。

3、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并将信息的储存、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服务。它具有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和文献资源共享化三个特点。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将文献信息转化为用计算机设备存贮的二进制代码信息,并实现对形式转换后的信息的计算机管理;文献传递网络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字文献传播;文献资源共享化就是说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在网页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源,说到底就是使其他资源为我所用。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包括:馆际互借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和联机检索服务等。

4、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

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还保留样本书库,由于样本书库不对外开放,样本书库的书也成为“死书”。同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制定了严厉的赔偿制度,损坏、污染、丢失图书,予以最高3 倍到10 倍的价格赔偿。因为图书馆的经费有限,管理者认为图书馆花了这么多钱来丰富馆藏,必须保管好以减少损失。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走出封闭的圈子,还是执行“以书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其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对象是本校的师生,对校外则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

5、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兼容的管理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是藏书、报纸、杂志、tv,还有网络。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快捷便利的网络信息服务被广泛接受,从而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单是指信息的收集、存放和占有,更主要是工作者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和动态开发,链接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分析利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帮助客户搜索。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加强工作者的培训,授之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创造性和服务意识,最终提高其工作能力;工作者自己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知识涵养和精神修养,同时要求工作者相互交流学习,进行知识互补,将自身的知识传给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提高图书馆员之间的凝聚力,发扬其团结精神。物资资源管理就是对图书馆内的藏书及相关设施进行合理调配、保管、维护和修理。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在提高管理者和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把信息资源管理和物资资源管理融合在一起,进行交叉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时候又进行物资资源管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不是一直不变的,因为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会时代而改进。同时他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结束语

本文笔者叙述了五种管理模式,并且列举了以前的管理模式的缺陷。通过论述让我们对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总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的基地,必须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扬图书馆精神,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是教育人才的捷近。因此,一个好的管理模式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的人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美好理想。

参考文献:

[1]段艳玲.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图书会刊,2009,(1).

[2]李红.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本原理;管理模式

0.引言

进入21 世纪,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把信息看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投入,为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1]。如今,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探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好的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我们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1]。

1.图书馆管理概述

1.1 管理的含义广义上的管理就指在特定的环境下, 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成目标的过程。我们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1.1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

1.1.2 管理工作的过程是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1.1.3 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

1.2 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对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2.1 图书馆管理是由“管理”这一概念得来的;

1.2.2 管理学的普遍原理可以应用于图书馆;

1.2.3 管理是有层次的;

1.2.4 对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不同于图书馆的具体业务活动[2]。

2.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原则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本。在管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人本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强调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主要指管理者采取富于人情味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在尊重人性、理解人性的基础上,善于团结、组织人才,注重对员工进行情感管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每一个员工的利益通过有机整合,成为集体利益,从而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管理目标。管理理念被引入图书馆是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3]。[ ]

2.2 图书馆贯彻人本原理的途径

2.2.1 把图书馆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基础上;

2.2.2 在图书馆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2.2.3 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2.2.4 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能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3.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图书观办馆理念的转变,重在服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3.1 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全球最新的专业理论、最新的专业技术,结合本馆与本国专业发展的特点,开拓新局面[4]。

3.2 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新形式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强度服务的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

3.3 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现在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还保留样本书库,由于样本书库不对外开放,样本书库的书也成为“死书”。同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制定了严厉的赔偿制度,损坏、污染、丢失图书,予以最高3 倍到10 倍的价格赔偿。因为图书馆的经费有限,管理者认为图书馆花了这么多钱来丰富馆藏,必须保管好以减少损失。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走出封闭的圈子,还是执行“以书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其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的对象是本校的师生,对校外则处于封闭状态,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5]。

4.建立以馆员为本的图书馆管理

4.1 重视人力资本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优秀的管理者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

4.2 重视培养馆员一专多能, 实行图书馆员轮岗制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集、分类、阅览咨询等项工作互相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实行轮岗制,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树立全局意识。大学的图书馆流通部门的馆员每天通过在书库内的工作,认真的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统计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定期制作报表,提供给采购等部门作为调整购书策略的依据。

4.3 建立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通道读者和管理员应该是平等的,读者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员提出建议和请求,对读者来说这比站在馆员的办公桌前拘谨的陈述要人性得多, 无形中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服务工作也更好开展。这种亲切自然的交流环境设计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理念。

4.4 建立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在建设馆舍、配备各种设施时,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尽可能方便读者,使读者感到舒适。同时也应当考虑到一些有生理缺陷特殊群体的需求。例如,在图书馆设置残疾人专门通道和专门洗手间,为弱视的读者群体提供特大字体的书籍,为盲人提供专门的阅读机,等等。总之,图书馆馆舍建设以及其它硬件设施的配置都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5.总结

图书馆要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要求, 抓住机遇,抓紧改革,重点是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开放的经济,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开放的图书馆;从管理的观念要转变思维,从以前的“重藏轻用”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这样体现了管理的本质,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图书馆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6]。[ Www.]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源,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服务构想,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图书馆杂志,2003,(1).

第6篇

2009年,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采用按学号顺序分组的办法,5~6人一组,但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发现小组的学生差异很大,有的小组学生普遍基础不好,导致设计工作难以进行。2010年起,学校采取了以学习基础来划分设计小组的办法,每个组分配一名成绩好的同学为种子学生,每个组内包含一名基础成绩差的同学,其余3名同学按照学号顺序来分配小组。经过2010年到201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划分设计小组效果不错,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2设计地点的选择

课程设计起初选择在教室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的手册、标准等由学生从图书馆借来使用。由于手册多而且多数比较厚重,同时受教室墙壁的阻隔,妨碍了图书的共享。2012年起,图书馆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开辟了自然科学阅览室,藏有工程类的样本书和期刊。阅览室的环境特别方便学生进行手册查询,也弥补了设计手册复本的不足,提高了学生设计的效率。

3设计过程的控制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为使学生尽快进入设计角色,并自始至终地保持积极主动完成课程设计的热情,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1)明确设计任务,给出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和考核要求,让学生尽快熟悉设计对象。由主讲教师就课程设计目的、要求、设计任务、题目等安排向学生交底,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启发提示。

2)帮助学生理清设计思路,落实掌握设计方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展览中将减速器设计过程中“边计算、边画图、边修改”的思路和方法作为重点。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经验设计、设计计算与结构尺寸确定等方面的正确运用和处理,使学生体会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将强度、结构、工艺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过程加强和巩固,使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是设计能力的2个主要方面,而结构设计是确定零部件形体的主要阶段,也是一个难点,为此提出结构设计要完整、清楚地表达设计意图,准确、合理地满足设计要求,把2/3的时间用于装配草图设计、装配图的绘制。同时课程设计全过程中突出结构设计,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设计新颖结构,将结构工艺性和经济性作为评价结构设计合理性的主要方面。总之,组内的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装配草图设计、装配图的绘制。而拆零件图的工作,则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

4设计结果的评定

课程设计完成后,按小组进行结业答辩。设计综合成绩按照图纸质量、说明书、答辩情况及综合设计表现,按百分制评分(平时60%,答辩40%)。

5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有效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小组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互学,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2)在图书馆开展课程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3)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控制,确保每个学生得到锻炼。

第7篇

关键词:图书馆;随书光盘;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17-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图书馆收藏的随书光盘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出版的图书随书光盘已达5%~20%,图书馆入藏的随书光盘的数量逐年以30%左右的速度快速递增,内容覆盖面也由计算机、英语学科迅速拓展到音乐、历史、文学、艺术、机械、建筑和装饰等多个学科。随书光盘这种新的出版模式将现代数字出版形式与传统的纸本出版载体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阅读和欣赏相结合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如何正确认识随书光盘的特点与价值,如何全面揭示随书光盘的内容与特征,如何更好地管理与利用好随书光盘,发挥其最大的文献价值,已经成为目前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

目前,由于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没有统一的著录标准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办法,造成了每个图书馆各自为政、各自探索、处理不一的局面。另外,由于每个图书馆所收藏的随书光盘数量差别很大,再加上各馆数字化环境、馆员素质等具体情况的不同,因此,对随书光盘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也不同,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比较如下:

二、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已成为目前随书光盘的主要模式。为了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将随书光盘的内容压缩拷贝或镜像到网络服务器,或光盘服务器的大容量阵列中,然后通过校园网供读者从网上直接进行数据下载同时把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和随书光盘文件联合使用,使读者在进行书目检索的同时,不仅能检索到图书是否附带光盘,而且能通过所借图书的书名、著者、索书号等多途径检索并及时迅速地进行下载。随书光盘的管理主要以方便读者为主。有选择地将利用率高、应用范围广的随书光盘放到服务器中,使同一张光盘可被不同的读者在同一时间通过校园网随时使用,这样既延长了光盘的寿命,保护了光盘,又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实现了随书光盘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同时也节约了存放空间,符合网络时代人们从网上获取、阅读、使用信息的新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读者服务理念。

三、我馆对随书光盘资源的网络管理和信息服务的探索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对随书光盘采用网络管理模式。2006年我馆购买了杭州麦达公司的博文(Pro-One)随书光盘系统,它能提供馆藏图书与随书光盘的统一管理、与检索功能。该系统利用一个自动化系统接口,整合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光盘系统,使书目信息与随书光盘进行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成为可能。它能将随书光盘拷贝到图书馆专用服务器的存储硬盘上,然后到校园网,供全校师生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具体方法是将每种附盘新书统一编目,给出相同的索书号,然后再将每一本图书及其对应的光盘分别贴上统一的条码号及书标。再有专人负责将样本书的随书光盘的内容通过麦达随书光盘系统制作成镜像文件上传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上;最后保留一张样本书库图书所附光盘放入网络系统部,作主盘保存,不参与流通。其他光盘作为副盘与图书一起进入书库,直接参与流通。

四、随书光盘管理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1.光盘数据的剔旧补新。据有关部门统计,图书附盘率占5%~20%,而且有逐年递增趋势,需要的存储空间也随之不断增加,这就给有限的存储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者,计算机类图书的随书光盘占了很高的比例,而因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此类图书的时效性也会缩短,需要不断更新。例如某些工具软件的教程,所配光盘往往随着软件的升级版本的部分内容失去时效,这类光盘就需要及时从系统中剔除,以释放空间。另外,随着图书不断购进,相同或相似内容的随书光盘数量不断增加,对新光盘的选择及对已有光盘的剔除、替代以节约资源空间,就成为光盘资源的网络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馆采取了基于“零增长”理论的动态管理方式,即每年最新上传光盘的容量与剔除旧光盘容量持平。在光盘更新的过程中,图书馆的相关数据、光盘信息中用户的访问量以及读者的反馈信息,是对已有的光盘资源需求较为直观的反映。

2.随书光盘回溯建库及数据共享。国内目前较有影响的非书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有江苏汇文“非纸质资源管理系统”、优康图书馆非纸质资源检索系统(NRMIS)、杭州博文非书资料管理系统、北京畅想之星管理平台和卓源公司CD TOWER光盘系统等。国内大多数图书馆都是2005年以后才使用上述这些系统的,并且开始都是对新书所附随书光盘进行数据制作和。而对于随书光盘的回溯建库,由于量很大,进展缓慢。参照图书编目时套用外部标准书目数据(如国图或CALIS)的做法,随书光盘在数据制作时也希望得到共享数据。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曾从杭州麦达公司有偿购买了6 000条随书光盘回溯数据。针对各用户馆存储容量有限,制约随书光盘数据库进一步发展的状况,杭州麦达公司提出了各馆联合建立资源中心的解决办法,希望从软件功能设计上首先进行改进。麦达公司的想法是:各用户馆应当相互联合,集成光盘数据库建立资源共享,尽量避免重复劳动与空间占用,用最少的劳动和空间提供更多的资源。此想法立刻得到各用户馆的赞赏。目前各用户馆都面临存储问题,如果大家相互联合建立资源中心,做到一张盘只制作一次,只占用一次空间,各用户馆的空间与人力又将集成起来共同建设光盘数据库,那么对于各馆来说,都将事半功倍,空间与人力的效益将被成倍扩大。麦达公司已经开始了这种想法下的尝试。资源中心收集各分中心书目记录作为联合检索库。读者检索时,首先检索本馆随书光盘,如果检索不到,则自动启动联合检索,在资源中心检索其他几家图书馆的光盘数据库,如果找到,则直接利用别家随书光盘即可,本馆不必再重复制作。

3.加大随书光盘使用的宣传推介力度。为了使读者充分有效地利用随书光盘,图书馆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开展随书光盘的宣传工作,可以在编目时对随书光盘的信息录入进行充分的描述,并在附盘图书上贴标识,让读者在检索馆藏书目和借阅图书时就能及时知道该书附带有光盘;也可以在新书通报与推荐中做相应的介绍;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栏、板报以及阅览室的外借窗口等,对入藏的附盘图书及光盘加以宣传导读,编制随书光盘的使用说明,为读者提供现场指导;更重要的是借助图书馆网站的宣传平台,将随书光盘系统链接到图书馆主页,让读者及时了解随书光盘的动态变化,从而促进随书光盘的有效利用。

4.防止随书光盘资源开发中出现的著作权纠纷。图书馆对随书光盘资源的开发利用决不能盲目进行,一定要控制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做到有的放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4条、第5条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16条、第17条对合理使用做了明确规定。

图书馆在开发利用随书光盘时,不仅自己应该采取合理合法的使用方式,而且要约束读者使其不侵犯随书光盘的著作权。可借助合同法下的措施提醒读者避免侵权,并可在读者侵权发生后作为自己免责的依据。

五、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图书馆文献载体和信息资源,但其管理和信息服务在中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和信息服务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随书光盘采用分散管理和网络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为读者提供随书光盘的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复制服务和网络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随书光盘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子.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08,(8):71-74.

[2]郝勇.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使用中的侵权风险及其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6):42-44.

[3]张红.基于博文系统的随书光盘加工与网络化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1):36-38.

[4]杨颖.构建多元化的随书光盘管理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40-41.

[5]张玉新.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J].科技信息,2008,(25):285-286.

[6]张捷.图书馆随书光盘的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J].光盘技术,2009,(8):20-21.

[7]冉荣.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现代情报,2008,(12):45.

[8]袁文莉.随书光盘管理服务模式和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76-78.

[9]黄力军.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及建议[J].现代情报,2008,(9):126-128.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独立学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39-0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队伍当中的一支新兴的力量。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专业设置向多学科发展,再加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开展以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读者获取多元化知识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这样就出现了图书馆文献资源与学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不相适应的现象,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图书馆文献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馆藏结构不合理,文献资源整体水平偏低;电子资源量少质差,利用率低;读者阅读意识淡漠,文献检索能力低;图书馆服务方式落后。文献宣传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都阻碍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书籍只有最大限度地被利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独立学院图书馆要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调整馆藏文献资源结构。丰富电子资源。以适应学校新建学科建设的发展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陆续成立了许多新的院系。为了满足这些新建院系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要及时调整馆藏结构,适时购进相关图书,这样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馆藏。同时,由于各高校图书馆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购书、全面满足读者的需求,只能是在立足于本馆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馆藏特色。因此,对于馆藏文献资源既要保持本校传统专业文献资源的优势。也要对馆藏构成中的陈旧过时文献资料适当加以调整。用各学科专业的前沿书刊取而代之。图书馆应根据形势的发展调整藏书结构,在保证重点学科的专业书刊收藏的同时,对学术价值、欣赏价值较高的文献进行合理选购。再者,还要根据学校办学发展方向,有所侧重地购进学校新的学科增长所需的文献资源,使本馆的文献资源质量更符合学校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多方面需求。此外,还要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将瞄准教字化文献、文献资源共享、跟踪学科专业的前沿等方向发展联机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网络化信息资源等,这些都将成为图书馆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保证一定数量的印刷型文献入藏以外,必须重视和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根据本棱学科专业和科研工作的需要,积极引进和购买各种高质量的数据库。同时,还应根据馆藏特点,加强自建数据库的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网上信息资源。

二、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馆藏文献的再开发和利用

图书馆是藏书之所,所收藏的图书都是为了让读者利用的,要使馆藏资源更有针对性,就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针对读者的反馈信息有选择地购进文献,这有助于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有助于馆藏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要及时准确地做好新购入文献的宣传工作,通过新书展示目录、书评、新书刊通告等形式及时地向读者推荐本馆新近购置的文献资源,引导读者了解新的文献,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利用,从而有助于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的方式,强化他们的信息意识,教会他们查找和获取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并重点专门介绍本馆各种数据库和网上常用信息网站的检索途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让其充分利用我们的馆藏资源。另外,还要开展深层次的导读工作。高校图书馆应把导读工作深入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导读工作的主要服务时象是学生,他们需要图书馆给工作人员在借阅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帮助学生改变原来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自主学习钻研的习惯,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技巧,锻炼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专业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对于库存文献资源,应进一步挖掘其利用价值。要根据读者的借闼频率及时补充和更新相关书籍,合理掌握剔旧的尺度和原则,对于内容严重过时、借阅率长期低下的呆滞文献资料应及时下架;而对于时段性借阅较强的文献资料,如开学初或毕业设计前借阅量大。应根据其时段的需求对架位进行适当的调整:像我们这样的既设有样本书库、又有复本书库的图书馆应该加强各书库的协调。重点保证一线书库的文献资源利用。此外,要充分发挥样本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切忌重藏轻用。对于复本书室的文献资源也应根据读者的借间需求不断地进行调整,适时地将复本书库的文献资源充实到基藏书库,做到物尽其用。

三、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高校图书馆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图书馆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封闭状态。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工作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各工作环节应用现代化技术,摆脱了传统手工借阅的繁琐手段,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快了文献的流通频率,促进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方便了读者的借阅,读者可以通过校园网登录到图书馆网页。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网上阅读及预约借阅的开展,各种电子资源和特色数据库的购进使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从图书馆预约借阅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

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有质的提高和飞跃。通过现代化文献利用情况分析技术和软件,及时了解和掌握文献利用情况。为文献资源的采访方向和馆藏结构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具备良好网络环境及技术支持的高枝图书馆除联合建立公共文献资源数据库之外,还要逐步建立揭示馆藏内容的文摘教据库,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在更高层次上满足读者需求。

四、拓展服务手段与加快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并行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及服务层次的多元化,图书馆网页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手段。高校图书馆网页,是校园网上信息量最大,读者点击率最高的页面。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界面友好、链接完善、便于操作的图书馆网页,并把国内外图书馆热门网点与网页链接起来,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制作网页时,应以宣传、介绍和利用本馆文献信息资源为特色,并注意

网页内容的更新,使更多、更新的文献信息,通过网络更快、更好地提供给读者,使电子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另外。各馆可根据本馆的现代化技术水平联合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文献利用服务平台建设,增加读者对各馆文献资源情况的了解。高校图书馆都有各自的馆藏特色,应该杜绝因为求全而造成文献资源的重复引进,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地域相邻、相近的各高校图书馆应该在保持本馆特色的基础上,通过馆际协调采购等措施,调整文献资源结构和规模。同时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心的统一带动下,抓好网络化建设,加强网上协作开发,尽快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车。建立网络图书馆,在更多层次上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五、加强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和科研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理应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中心。图书馆应该主动与教务处、科研处和各教研室联系。随时了解教学和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动向,为他们及时提供有用的文献信息。而要做好文献收藏和信息提供工作,就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如经常深入教研室或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和倾听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在科研工作方面,要主动与科研处联系,每年在科研课题申报前,协助检索查新、筛选课题,使科研课题申报水平逐年提高;对一些重点科研课题,应给予定题跟踪服务,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以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图书馆只有把业务工作与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参谋部和信息中心,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要求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

第9篇

(一)国家的创新体系要求图书馆进行创新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是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应用系统等系统组成,创新体系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动社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所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机构应该由主要的科研机构、高校、图书馆等机构组成,可见,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创新的核心是我国的高等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的根本是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承载部分就是书籍和文献的保管。所以,各大机构和高校的图书馆是知识创新的一个重要部门。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应用系统分别都要以图书馆作为基础的知识库,完备的图书数量可以为技术创新体系带来各项的技术信息服务基础。知识应用系统主要的作用是将知识和技术得到实际的应用,而图书馆作为知识储备的重要场所,也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通过图书馆的书籍的应用和流传,图书馆的传播职能才能得以发挥。

(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图书馆进行创新

图书馆既是社会机构中的一部分,又是信息知识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播知识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繁冗的今天,很容易出现信息混乱和负面信息的情况,人们在过滤信息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信息拥挤、无用信息出现的问题,当人们想要做出重大决策或决定的时候,都会通过搜集和分析一些信息来作为处理的依据,但是搜集的过程过长,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和时间,搜集信息的过程高于了决策本身的价值,所以,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地位来参与信息的过滤、优化、重新组合等工作。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首先图书馆要做到的就是有序,按照一定的计划和目标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建立与信息时空同步的知识信息储备空间,给人们重要的信息保障和依赖,解决人们处理信息时出现的矛盾。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图书馆来说,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相对落后,而且实施网络管理的发展缓慢,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改革图书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创新。

二、图书馆管理创新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图书馆的管理观念需要创新

一切的管理思想和观念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效益”与“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也是如此。图书馆能否适应二十一世纪时代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的思想和观念的改变,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实现创新的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应该摒弃传统的方法,必须要从全局的结构出发,做出全方位的调整。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需要转变的思想有两个。首先,将思想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当代时代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应该摒弃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应该站在更具有高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把图书馆的资源建立在合作和开发并存的基础上。使得各个图书馆经过整体分工之后,强化自身的优势,不断的加强自身资源特色。这样做不但可以解决图书馆经费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实现真正的共享,让各个图书馆的书籍和文献资料都能够异地得到使用。其次,应该坚持拥有与存取并存的转变。拥有大量的书籍是图书馆存取图书的基础,没有书籍和文献资料,也无谓存取。但是,如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注重建设有特色资源的图书馆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图书馆的“存取”功能,用户想要获得信息,不会在乎信息的来源和出处,都是根据“存取”的功能,将电子版的形式印刷出来。

(二)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

图书馆的发展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根据国内外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来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由图书馆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在宏观调控上来看是不健全的,指导性不强,缺乏统筹性,图书馆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战略性等。这种管理体制是导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并且停滞不前,无法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发展整体,导致图书馆之间没有任何协调性。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引导下,我们应该建设有关图书馆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服务读者为主要目标,并且坚持实现一定的利润目标,通过图书馆运行和谐性,对外具有竞争力,成为一个有承担的责任创新体制机构。我们建立相应的图书馆管理职能部门,将全国图书馆的事业和目标进行整体的规划,并且推行重大的方针和规划,充分的协调各个各个系统的图书馆的工作,促进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将国家珍藏的样本书库、人类文明史的文献和各个类的中文书籍都进行资源库的整合,建立一个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性的文献保障系统。

三、结论

第10篇

摘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要顺应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以人为本,与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相适应,建设一座“适用、灵活、高效”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31-03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开展新馆建设工作,如何建设图书馆,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加拿大著名设计师罗布森说过:建筑是带有功能的雕塑。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说:“我认为建筑的功能永远是它的第一性,离开了使用功能,那这个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服务从图书借阅服务向知识、信息服务转变,从阵地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设计要顺应这种转变,进行功能设计。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应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重点,着重推广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远程查询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围绕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设计。

1设计指导思想

图书馆必须是一座文化意蕴浓厚,造型典雅庄重、环境幽静、结构坚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通风和采光度好的现代化图书馆。

2设计原则

2.1方便读者的原则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给读者以明快和易亲近感,能够向读者提供高效、优质、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和宁静、舒适柔和的学习环境。建筑不易过高,一般层高控制在五、六层,借阅区不要过于分散,在平面布局上以读者为中心,符合图书馆工作流程,建筑功能、布局、设施的安排及环境的营造都要以读者为中心,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2.2开放管理的原则

采用模数式建筑,即大开间、灵活隔断的开放式建筑模式,使读者对馆藏文献既有直观性,又能自由阅读,保证人流、物流畅通。实现藏、借、阅、咨、管五大功能合一的管理模式,便于灵活安排和调整布局,保证图书馆各使用空间的自主性和经济性。

2.3科学与先进性原则

新馆设计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和服务手段,确保现代化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实现,综合采用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图书馆,成为一座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智能图书馆。

2.4经济实用和前瞻性原则

新馆设计时应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同时,充分注重经济实用,提倡节俭,同时应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确保新馆几十年不落后。

3主要服务功能区布局设计

3.1中文图书借阅区

随着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图书馆各借阅室采用大开间、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在建筑设计上实行同层高、同网柱、同载荷的结构设计,方便灵活。在大借阅室设计中要注意采用全透明防爆玻璃隔断进行分隔,应有两个大门,每个大门至少要有四扇门。建议藏、借、阅、管一体化的图书借阅区和自习室分开管理,阅览座位数不易太多,100座左右;在各借阅室、阅览室入口靠墙处设存包柜,方便学生存放书包;借阅室内设10个检索查询机,供读者进行预约及查询书目等。

3.2中文图书专业样本借阅区

面对几十年的馆藏图书,适应知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藏书布局,要建设不超过10年的专业样本借阅室,优化馆藏管理,提高利用率,实行藏、借、阅、咨、管一体化管理模式。

3.3工具书、外文图书借阅区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具书、外文图书馆藏量不大,物理位置可与专业样本借阅室放在同一个阅览室,用花墙进行软隔断。中文图书专业样本书、工具书、外文图书在一个区域进行管理,促进参考咨询人员掌握最新的馆藏专业图书,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工作,同时也可围绕学校专业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

3.4中、外文期刊及报纸阅览区

中文外文期刊合订本阅览区、报纸合订本阅览区、现刊阅览区、现报阅览区最好设计在同一个层面的同一个阅览区,进行藏、阅、管一体化,阅览座位300座左右。

3.5总服务台

总服务台尽量和中文图书借阅区设在同一层,方便还回(归还)的图书送到各借阅室。

3.6密集书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献老化速度加快,将不常用文献密集存放保存。一般将密集书库设计在底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通风和湿度方面按标准设计。

3.7多媒体电子阅览区

内设200余台计算机供学生阅读电子资源和网上信息。电子阅览室读者量大,但由于防盗的原因最好设在三层以上。

3.8文献检索培训室

与电子阅览室连在一起,用玻璃隔断隔开,内置100台计算机,一台投影仪,开展新生培训、员工培训等,没有培训时对学生开放。

3.9提供信息点的电子阅览室

随着电子科学的发展,笔记本电脑价位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为学生提供信息点的电子阅览室设立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减少图书馆计算机设备及维修经费,减少了图书馆维修工作量,也方便学生使用,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可提供几百个信息点。

3.10讨论室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在距离主要阅览区一定距离的区域,为读者提供可以讨论、交流、学习的讨论室,讨论室设学习座、椅,并有信息点,为学生社团活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用;学生通过预约、登记使用。每层设2~3个学习讨论室。

3.11多功能学术报告厅

开展讲座、报告、读书交流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是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之一。建设内置200个座位,具有投影仪的多功能报告厅,用于学术报告、讲座、文艺表演等。

3.12展览区

一般设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展各种专题展览。

3.13大厅

大厅设计要体现图书馆的人文情节和人文景观。大厅设LED大型电子视频,随时图书馆最新信息、读者提示等通知消息等;设凭证入馆的门禁系统;1~2台客、货两用电梯。在大厅可划出一块休闲区域,摆放一些休闲的沙发,点缀一些花木作为休闲区域;大厅摆放各种大、小植物,形成景观。

3.14自习区

为学生提供自习学习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之一。图书馆环境幽雅、宁静,适宜学习。莘莘学子在书的海洋里埋头苦读成为图书馆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应设有一定数量的自习区域,自习区域最好和阅览室、借阅室分开,每层借阅、阅览区隔断外设全开放的可带书包的学习自习区,方便学生学习。

3.15会议室

随着学院的发展,对外交流和外来参观会越来越多,图书馆是学院办学条件硬指标之一,也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此接待各种参观是图书馆的一项工作。要建设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会议室,内置环形会议桌、椅,沙发、茶几、投影仪、空调等设施。

现代图书馆建设设计要“以人为本”、一切方便读者、一切为读者着想,以读者服务工作为中心来布局,以藏书接近读者,便于读者查阅文献为原则,把图书与读者、参考咨询人员与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布局。

4主要业务功能区布局设计

针对图书馆内部业务进行设计,要方便业务工作,平面布置应符合采购、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流程要求。采编用房应与新书存储库、验收间相连;采编室与各层借阅室、阅览室设书刊提升设备,直接通到各层中的一个借阅室,位置不要离门太远,便于各楼层书刊的运送。合理安排书刊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

5建筑造型与结构设计

5.1建筑造型

建筑整体造型典雅庄重,色彩沉稳,要与周围其他建筑协调统一,具有现代气息和艺术品位,突出现代化图书馆的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感。

5.2建筑结构

一般层高不超过五六层,从结构上必须解决隔热、保温、防潮、隔音、防渗漏、自然采光和通风等问题。一楼大厅中空,面积适宜,二楼以上设环形走廊,环形走廊周围外侧设护栏,里侧与藏阅区之间设玻璃墙,以防噪音。在同一层平面中,使用率高的阅览室、借阅室设计在离楼口较近的位置,不同层中,读者量大的阅览室、借阅室设计在一二层。

5.3建筑布局

总体布局要紧凑合理,文献藏阅区空间宜大不宜小,功能类同的空间宜集中不宜分散。区分静区和动区,借阅场所为“静区”,展览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室等为“动区”。

6环境设计

6.1内部环境

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彩光(采光)、清新的空气、舒适的环境、浓厚的人文气息,可以改善学习氛围,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内部环境设计包括:室内空间高度、视觉效果、采光通风、温、湿等环境。层高在5米左右比较合适。以天然光源和天然通风为主,人工照明和机械强制通风相结合,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安装可分区控制的中央空调,既方便有效又节能。电灯照明全部采用节能型吸顶灯,能分层分区分行控制,采用双控开关,照明度达到规范标准,灯具应易于维护、修理和清洁。室内装修和谐舒适,能够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底蕴。

6.2室外环境

从方便读者考虑,楼前最好设有广阔的广场,周围应设交通通道、人行石径,使之与

绿色草坪相间,广场内错落有致地设置灌木花台、桌椅、文人雕像或抽象雕像等,种植多种树木、花草,形成环境景观。在图书馆前适当部位设置防雨宣传栏及公告板等。

7电气、消防、安全、综合布线

图书馆的弱电、强电设施非常复杂,负荷量大、时间长,要满足图书馆使用功能。主机房、复印室、维修间等须配动力线,阅览室的照明应分层分区分行控制,并采用双控开关。机房要防静电,设置防雷击装置,设电气总控室。消防和安全系统按规范设计,安烟感等自动报警系统,一楼及重要部位设防盗监控系统,此系统要直接连在校保卫部门;突然断电时提供应急照明灯。

综合布线系统是图书馆实现自能化建筑的关键,要把照明、电子计算机系统、声像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温控系统等所需要的线路统一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管线一次到位,完成馆内外所有系统设备的功能。计算机网络设计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部分,网络信息点要覆盖全馆,检索终端分散于各楼层,预留无线上网的节点。

8无障碍设计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19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力,应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要保障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公平享用图书馆,设计中实行无障碍设计。从图书馆大门外人行道到入口、馆内同层各房间之间、电梯、门槛等采用无障碍通道。同时图书馆会有大量的新书不断入馆,新书入馆一般通过侧门或后门,通道缓降坡、门槛等进行无障碍设计,确保运输推车能顺利通过。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围绕图书馆服务功能,以人为本,与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相适应,建设一座“适用、灵活、高效”的现代化、智能化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明华. 图书馆建筑:方便读者与管理,节省人力与费用[J].图书馆论坛,2009(12).

[2]邓昭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 2008(10).

[3]李春.浅谈海南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功能设置方案[J].河北科技图苑, 2007(1).

第11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读者决策采购与按需印刷的含义、工作流程、国外的发展现状、典型案例与异同点,二者互为促进,有助于推进馆藏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120-03

1PDA与POD的含义及工作流程

1.1PDA的含义及工作流程

读者决策采购(Patrons Driven Acquisition,简称PDA)实践源于馆际互借服务(ILL),如果馆际互借的图书与图书馆采购标准一致,则转化为馆藏。2011年至2012年PDA均作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盟(IFLA)年会的重要主题之一。其基本含义是基于读者的需求与利用情况(E-book时代,以读者浏览、下载、阅读情况作为参考),参照图书馆的实际馆藏发展原则与政策进行的一种馆藏建设模式。

PDA的基本工作流程:首先,从图书馆馆藏建设政策出发,设置合理参数的预设文档(Profile);其次,图书供应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的图书MARC记录,并导入图书馆本地馆藏目录,使读者通过OPAC检索、浏览、阅读,最终能够触发图书馆统一采购的资源建设模式[1]。

1.2POD的含义及组织形式

按需印刷(Printing on Demand或Publishing on Demand,简称POD),是基于读者阅读需求,借用数字处理与印刷技术,将出版信息转变为数字网络库存以便随时直接印刷成书的一种出版模式。该模式重新组织了传统出版中编、印、发等环节,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并突破印数限制,实现从“生产―购买”到“购买―生产”的经营模式的转变,体现了出版活动的精确性[2]。

按需印刷不同于传统出版方式,简化了出版程序,基本组织形式为“作者―数字网络管理平台―读者”,其以数字化内容存储为基础,根据作者的实际需求把网络的电子图书印刷成纸质图书或是出版发行、零售商与图书馆等机构根据读者订单的接收开始印刷,该方式为其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同时减少了图书库存,缩短了周期,增加了出版的时效性。

2PDA与POD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2.1PDA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PDA的理论研究最早兴起于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以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图书馆实践为起源,随后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盛行,且较多运用于电子书的采购,通过读者对导入本地馆藏目录的电子书的阅读次数或者阅读时长等触发机制的判断确定采购[3],这种PDA电子书的采购模式性价比高,还能够克服E-book打包销售的诟病。PDA的另一种应用是纸本图书的采购,读者检索图书馆导入的馆藏联合目录,在规定的项目时间、购买标准范围内提出购买申请。PDA纸本图书采购的主要途径则是馆际互借需求转化为纸质图书的订单。

国外PDA项目开展较为成熟,在PDA项目实践基础上就图书馆预设文档的标准设置,分别对PDA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估以及问题与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PDA项目开展时间较为集中,大多数PDA项目是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再决定是否继续开展,其经费投入各不相同,且它们存在共同的特点:较多的PDA项目应用于E-book采购,PDA采购的图书利用率较高且开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与评估,PDA项目存在“被决策”[4]、经费预算失控[5]、资源重复建设[6]等严重问题。

2.2POD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POD较早在美国出版界开展,作为纸本与数字内容供应商的英格拉姆内容集团(Ingram Content Group Company)于1997年便开始致力于该领域的实践,该集团创办的闪电印刷公司(Lightning Print,2000年更名为Lightning Source)借用IBM的按需印刷技术筹备POD的战略规划。美国POD业态包括按需印刷服务和作者自助出版两种类型:按需印刷服务主要解决断版书、样本书、绝版书及“小众书”的印刷问题,作者自助出版满足作者的个性化出版需求。

根据服务对象与主导者的不同,美国POD又分为三种业态类型:①以图书馆和书店的图书需求为主,发行商为出版社的主导模式,其典型代表是美国闪电印刷公司。②以服务读者群体为主的印刷商和零售商为主的出版主导的模式,其典型代表是兰登书屋编辑主任杰森・爱泼斯坦创立的按需印刷公司。③以满足作者个性化出版需求的自助出版模式,其典型代表是亚马逊旗下的Createspace、Lulu、Smashwords和Author Solutions等[7]。目前,美国各类出版机构都在积极介入POD,同时POD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早期的学术图书扩展到种类繁多的图书。德国出版界的POD项目以利博利(Libri)集团为先行者,法国的POD项目以零点网上出版社的迅速发展为开端[8]。

3典型案例

3.1基于馆际互借的PDA实践

馆际互借途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图书馆缺藏问题,较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然而馆际互借不便于永久馆藏建设,且平均成本费用较高。因此,国外大学的PDA起源于利用馆际互借业务补充纸本馆藏建设,国外多家图书馆基于馆际互借的PDA实践中都制定了符合本馆实际需求的采选标准,如文献价格、类型、语种、出版年、学科、版本等[9]。

基于馆际互借的PDA基本流程为:采访馆员收到馆际互借员的采购申请,与采选标准比对,若不符合采选标准则将其退回处理,反之,则进行采购处理。采购到馆的图书根据读者的紧急程度选择简单处理(仅加盖馆藏财产章)和完整处理(依据图书馆常规入库图书的编目程序)。为了方便读者利用,馆际互借的图书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直接让读者先获取利用,后期归还图书馆进行加工与编目。

3.2EBM按需印书的ATM

咖啡印书机(Espresso Book Machine,简称EBM),是美国ODB(On Demand Books)公司的专利设备,该设备通过Express Net软件系统连接网络书目资源以实现打印、印刷与版权管理功能,最终完成用户打印、装订一步到位,可称为印书ATM机。EBM是数字出版环境下由“预印刷”向“按需印刷”变革的产物,开启了E-book的个性化印刷篇章,国外典型应用有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10]、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等。而EBM的主要特征为:①高效、灵活的制书流程。读者通过网络书目资源库或自行上传文件,然后设置EBM的制书参数,点击“制书”键即可即时印刷,且能够自动印刷、修剪与装订读者印刷的图书,整个流程大概需要3~5分钟。②自助出版的Self Exprss SM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能够实现作者的作品转化为装帧完成图书成品的途径,满足用户的作品编辑、设计与排版,但需要明确版权归属、数字格式规范等前提条件。③廉价的制书成本。其纸张、墨粉、墨盒、胶水等印书耗材均为一般性耗材,综合印书成本每页低于1美分。④丰富的数字内容资源。在线数字内容资源库或目录数据库是EBM运作的基础,为此,美国ODB公司需要众多出版机构的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目前建设的在线数字内容资源包括哈歇特(Hachette)、西蒙及兰登书屋、谷歌书店、亚马逊等出版商。⑤图书出版内容。其内容包括来自图书馆馆藏、互联网资源库中的绝版、短版、样本、小批量印刷品等。

4PDA与POD异同分析

4.1相同点

PDA与POD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共同的背景条件与目标:探索有效、有针对性的馆藏建设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有较为发达的技术基础支撑图书馆、图书供应商以及出版机构实现无缝业务与服务的良好衔接;二者能够较好地化解图书馆经费投入不足与有效利用的问题。此外,二者的共同点还有以下几点:①满足即时需求,提高文献利用率。PDA模式实现图书馆从以备不时之需预购大量藏书向满足即时需求提供适宜图书的方向转变;而具有灵活、高效、便利与针对性较强的出版模式POD来说,能够较好地解决电子书的纸质化获取问题,POD+PDA模式将图书馆员从以前揣测式采访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所建设的文献资源打破了“零利用”困境。②作为馆藏补缺重要方式。POD能够实现诸多有价值的文献类型,如:艺术作品,有古籍、回忆录、专著、专业教材等新书、样书、短板书、断版书、“小众书”及个性化需求图书的出版物,满足藏书的补缺。PDA能够填补馆际互借的文献资源,有效补充馆藏资源。对于馆藏建设,POD+PDA有效地提升了图书馆采购的针对性,能较好地进行藏书补缺。③需要图书馆、出版社与书商的合作共赢。出版商(图书供应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多种销售模式,它们高度参与并配合使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PDA成为可能。POD需要有强大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支撑,通过与出版机构、亚马逊和谷歌等的合作,拓展资源内容,彰显了丰富的特色资源内容,提高了图书馆的吸引力。对于持续发展而言,POD+PDA需要图书馆、出版商、数字资源商等上、下游单位的战略合作与联盟,建立畅通的技术平台、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推进合作共赢。

4.2不同点

PDA与POD在服务文献范围、工作流程、应用模式、工作(制书或荐书)流程中的参数要求以及关键问题等方面有所差别(见表1)。

PDA符合馆藏发展政策或采选标准的图书。其一,读者通过OPAC提供的MARC记录推荐;其二,直接点击链接阅读电子书,要求提供印刷本,由图书馆统一付费购买。电子图书的PDA主要有三种购买选项:短期外借、中介访问、自动购买。制定的采购标准,应包括出版商、出版日期、文献价格、文献范围、触发次数等。其一,选择合适的书商,书商的服务提供范围、能力及诚信水平;其二、采购标准、读者选购环节及后期采购结果的综合评价。

POD早期主要包括个人回忆录、家族历史资料、学位论文、教学参考资料等非正式出版物,逐渐涉及多学科教材及正式出版物。Espresso Book Machine的打印目录数据库增加了读者获取文献的渠道,搜索一本图书或一类图书中的关键词所涉及的部分进行汇编和打印。从“生产―购买”经营模式到“购买―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从点对面的销售方式到多点销售方式。考虑用户的需求、图书的利用率同现有馆藏的关系,文献的内在质量,作者与出版社的信誉程度,文献的价格、装帧等。其一,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其二,EBM在下载、打印、馆际交换等使用过程中会带来版权、法律问题。

5结语

PDA作为一种新兴的“图书采访模式”或“馆藏建设模式”,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图书馆的青睐。POD是数字出版环境下出版行业的变革,它使出版的形态发生变化,对于图书馆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以及图书馆的未来馆藏发展与读者服务产生重要的影响。POD与PDA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图书馆理应主动转变服务理念,扬长避短,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华.“读者决策采购”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45-50.

[2]曾小英.图书馆按需打印的实践与未来[J].图书馆建设,2012(1):29-32.

[3]沈敏芳.读者决策采购(PDA):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新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11-13.

[4]LD Borman.FROM THE EDITOR:Engaging Our Communities[J].American Libraries,2013(1):4-6.

[5]L Britton.The Makings of Maker Spaces[J].Library Journal,2012(16):27-29.

[6]N Belbin,P Newcombe. Fab Labs at the Library[J].Education Digest,2013(7):65-68.

[7]肖叶飞.美国按需印刷的运营机制与启示[J].编辑之友,2014(2):105-108.

[8]张得田.国外按需印刷发展掠影[J].印刷工业,2012(10):95-96.

[9]杨薇.欧美基于馆际互借的读者决策采购对我国学术型图书馆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2):13-19.

第12篇

1 图书馆馆藏现状

表 2009-2010年中文图书入藏、借阅情况

表中统计可以看到,在22大类图书中,经济、文学、语言文字类图书是读者使用量大、借阅率较高的图书类别。由此可知,读者对经济、文学、语言文字类图书的偏好程度较高,且与馆藏结构一致,这从一定意义上说明我馆馆藏越来越优化。

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馆中文图书的入藏和借阅情况可以看出,我馆的馆藏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现有文献采访模式和渠道存在问题,图书质量难以得到控制

2.1.1 文献采访模式方面

我馆沿用多年的以图书馆采访人员为主体的文献采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虽然图书馆采访人员对于学校各专业经费比例分配能统筹决策,对图书馆藏书的系统性把握比较到位,但由于占我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绝大多数的学生读者和教师在文献建设过程中的相对缺位,导致目前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不尽如人意。因此让读者直接参与图书馆文献建设,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1.2 文献采访渠道方面

图书馆藏书质量与藏书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目前国内图书出版现状以及采集渠道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图书的采购质量带来很大的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①出版市场不规范增加了图书采集的盲目性。由于缺乏学术评审制度,致使低水平重复出版现象严重,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比例较低。而且出版信息不规范、不准确,造成书目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图书误采、漏采现象比较严重。②采集渠道的多元化无法真正弥补单一渠道造成的危机。利用书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原则上可以弥补渠道单一的局面,图书馆可采购到更多有价值的图书,但是面对出版市场诸多的不规范和混乱情况,书商提供的书目也是鱼龙混杂,结果非但不能满足图书馆需要,还增加了采购图书的盲目性,给图书采购质量带来隐患。

2.2 非重点学科以及新增专业的图书资料较欠缺

从表中不难发现,尽管有些入藏量较小的图书如Q(生物科学)、S(农业科学)等,还是有很多读者借阅的。

此外,我校新开设的日语、俄语、法语等小语种专业的图书入藏较少,远达不到满足这些读者的需求,这与采访人员未能及时了解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情况相关。

2.3 图书馆文献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缺乏认识,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来为自己服务。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由于时间很短,内容太笼统,在有限的时间里新生对图书馆认识仅处于最表层。另外,极少数馆员职业素养较低,也导致了读者缺乏入馆借阅图书的热情和动力。

3 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的思路及建议

3.1 加强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需求分析

要制定馆藏资源建设发展政策,就必须了解学校学科发展的总体情况,特别要了解学校重点学科的构成(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以便制定出符合学校学科发展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规划。

图书馆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目标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了解和掌握重点学科的构成,并分析重点学科的级别是国家级还是省部级,分析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其特色和优势。了解重点学科用户对文献类型、信息服务形式及信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状况,在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制定科学的藏书计划,对应该收藏哪些学科文献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大类的文献资源建设上,要做到充分了解这个大类学科建设情况,做到重点学科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总体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平,以支持学科发展。对于重点学科的高质量专业文献,要加大购买的力度,总结相关专业的重点出版社和核心作者库,提高收全率。

3.2 及时了解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加强非重点学科及新增学科专业的文献采购

我校是一所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在力求保证支持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加强非重点学科及新增学科专业的文献采购,以体现多科性、研究型高校的特征。我校2003年新增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音乐学、社会体育、艺术设计、日语等专业;2005年新增了保险、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2010年新增了体育产业管理专业。而我馆对于以上学科专业的图书入藏较少,因此应加强这些新增学科专业的文献采购。

此外,在保证入藏文献学科科学性、系统性、延续性的前提下,对于利用率相对较低而入藏比例高的学科的图书,应适当减少其采购比例;对于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入藏比例低的学科的图书,要适当增加图书的采购量。

3.3 优化采选模式,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引导性,但图书馆最重要的还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的采访体系中,应当充分重视读者的意见,创造多个与读者进行对话的渠道。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教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文献需求特征,根据两种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设置各种平台来采纳读者意见,保证图书馆与读者交流的活动丰富而有效率。

我馆建立“采访人员+专家(教师)+学生”的文献采访模式,在“采访人员+专家(教师)+学生”的文献建设机制中,图书馆采访人员负责通过浏览预定书目,进行新书征订,或直接通过参加书展以及与出版社合作取得最新数据等活动进行采购。对教师读者而言,采访人员负责将收集的书目信息发送各院系专家(教师),由专家(教师)根据需要圈选图书,并将圈定的图书目录发回采购部门;对学生读者而言,可通过汇文系统的读者荐购直接参与图书的选订。

3.4 紧密与院系联系,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宣传

为了保证学科文献建设的质量和特色,图书馆与学科之间应建立一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关系。 一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选择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学科馆员要经常深入院系,与学科带头人或学科专家交流、沟通,建立互动平台,通过读者调查、网络反馈、召开读者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教学计划、科研动态、学科发展规划,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加强图书馆与各院、所的密切联系和信息交流,建立起更加畅通的文献情报信息“需求”与“保障”渠道,提高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二是采访人员对院系推荐的图书信息应及时处理,拟定的采购订单可通过校园网向本校读者,征求意见,以增加订购文献的需求适应度。通过这种良性的互动,既可以较好地满足学校学科的文献需求,又能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

3.5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在高校图书馆中,依托并服务于学校的优势学科,收集整合某一专业领域的特色资源,形成图书馆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的独特优势,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特色馆藏需要多途径、多渠道的整合建设。

首先,特色馆藏建设要和学科建设相一致。特色资源只有和学科建设相一致,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色资源建设应以学校特色专业为基础的,特色文献资源的影响必将随着特色专业影响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0年,我馆建立了以经济、管理类样本书库为特色馆藏的发展思路,收集整合经济管理领域的特色资源,形成图书馆在经济管理领域资源整合的独特优势,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大亮点。

其次,全方位开辟特色馆藏的建设渠道。我校提出以学院资料室的建立与完善为契机,把加强二级图书馆的建设作为我校特色馆藏建设的另一重要渠道。学院资料室的文献资源建设要把文献资源特色和专业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专业性质、教学任务、发展方向,有计划地、系统地广泛收集有关资料,使之成为与专业相适应的科学藏书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建立具有鲜明特色、有别于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

3.6 加强对文献资源的阅读指导及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