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

时间:2022-03-11 23:3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扶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扶贫

第1篇

产业之长 补资金之短

扬长,就是扬产业之长。文登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出口花生、西洋参等十大特色产业链条。近年来,全区着力构建“三区六带”区域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优势日益凸显。实施产业扶贫要借势发力,将精准扶贫与发展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产业项目质量,实现高收益、可持续的精准脱贫。

补短,一是补资金之短。作为东部地区,上级投入到文登的扶贫专项资金相对较少,只靠这些资金上项目,难以保证项目规模和脱贫成效。实施产业扶贫,要用统筹的方法,整合各类资源参与扶贫开发,用有限的资金办大产业,实现项目收益最大化。二是补人才之短。伴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村级普遍面临缺人才、缺技术等问题,依靠村级自身的能力上项目、管项目难以为继,并且分散布局、小规模经营,不利于资源共享、成本节约,形不成规模效益。实施产业扶贫,乡镇一级应该积极作为、主动担当,补齐村级发展的“短板”。

坚持“两个整合”“两个兼顾”

综合以上分析,文登区决定把镇级扶贫基地带动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将扶贫开发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整合资源做大做优产业项目,最大限度增加项目收益,努力实现更高标准的精准脱贫。今年,全区规划实施镇级扶贫基地8个,可直接带动27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29个集体经济薄弱村、1955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坚持“两个整合”“两个兼顾”:

“两个整合”:一是整合资金政策共同建。以镇为单位,将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帮扶单位投入资金、涉农政策性资金进行整合打包,全部投入到镇级扶贫基地建设,集中打造连片成方的现代农业园区。葛家镇用4个省定贫困村120万元扶贫专款作为起步资金,建设现代果业扶贫基地,先后整合单位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区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100万元、经营主体注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并争取水利部门政策性资金配套滴灌设施。通过资金整合,建设了总投资800多万元、占地65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盛果期后每年可实现纯收益600多万元。目前,全区8个镇级扶贫基地共整合资金2735万元。二是整合多方力量联手管。就是建立政府主导、村级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管理机制,明晰各方权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项目运营管理。政府主要负责项目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整合和协调调度等前期运作,建成后联系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入驻经营,并主导建立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村级参与到由政府、经营主体、相关村三方组成的监管小组,全程监督重大事项决策、资金管理使用和收益分配,并负责组织劳动力到基地务工,协助解决用工难问题;经营主体按公司化方式对项目进行经营管理,通过“专业人干专业事”,提高项目运作质量,保证项目收益。文登营镇水果种植深加工基地与北京客商三友集团合作,建设桑葚、石榴采摘和深加工项目,完善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张家产镇蔬菜种植基地聘请绿洲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借助“沙柳村西红柿”的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实现了产品有销路、收益有保障。

“两个兼顾”:一是兼顾各方主体同受益。指导各扶贫基地建立符合上级要求和市场规律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相关主体在项目运营中的贡献份额,科学确定收益分配比例,达到各方共赢。村级主要通过各类资金、土地使用权等直接入股,获得股份收益;或是将资产、资源变现成果蔬大棚、果园、厂房设备等实物,租赁给经营主体,获取租金收入。不管采取哪种收益方式,村级均负盈不负亏,保底收益按村级股本的10%确定。农户可以通过入股、务工等形式增加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从村集体收益部分中获得分红。经营主体主要通过带资入股、经营管理等方式获得收益。二是兼顾其他困难村户共增收。在对省定贫困村进行重点帮扶的基础上,扶贫基地还注重扶持带动其他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和困难群众增收,进一步扩大受益面。葛家镇现代果业扶贫基地除重点扶持省定贫困村外,在基地中拿出部分果园折股量化给其他22个经济薄弱村,经营主体与村级按4U6的比例进行收益分成。盛果期后每村每年可实现收入7万多元,一部分作为村集体公积公益金,一部分补贴给贫困户和其他困难群众。

文登启示

文登区实行镇级基地带动模式,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要科学定位,把扶贫的路子确定好。标准是工作的基准。扶贫开发不能就脱贫而脱贫、看眼前不顾长远,必须科学定位、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扶贫开发路径,提高脱贫成效。文登区依托优势产业建设镇级扶贫基地,就是以扶贫开发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提高农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既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脱贫,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抓好扶贫开发,必须拓宽思路、借势发力,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准施策,走具有本地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以扶贫促发展、以发展带脱贫。

第2篇

一、农业技术产业扶贫工作目标

按照“统筹兼顾,分级负责,服务到村,精准到户”的原则,组织动员长葛市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专家教授和技术服务人员,聚焦贫困人口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提升,对长葛市1917户贫困户中有产业扶贫技术需求的农户,分类施策,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持续增强智力脱贫能力。

二、农业技术产业扶贫主要举措

(一)完善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责任机制

一是组建农业技术扶贫专家队伍。以“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为主要形式,按照“市级分县包乡、县乡包村联户”的原则,组建市县乡三级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队伍,逐级落实责任。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汇总长葛市农业技术扶贫人员名单。二是由长葛市农业部门牵头负责,积极与扶贫部门和乡镇政府密切合作,精准掌握辖区内有产业扶贫技术需求的贫困人口底数,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动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涉农服务力量,精准对接有贫困人口分布的所有行政村。包村人员作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责任人和联络员,负责向村内每一个贫困户发放技术服务明白卡,按照“一户一策、因地制宜”的要求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服务。每年入户指导不低于6次,建立贫困户技术服务工作台账,做好签字记录和跟踪服务。贫困户基本情况统计及农业技术需求意愿上报的真实性,由分包指导员负责。

(二)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

聚焦发展“四优四化”和两个转型升级行动,围绕优质粮食、特色农产品、设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点面结合做好“四新”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和“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机)推广配套。一是开展贫困人口全覆盖式农业技术服务。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责任人要在关键农时和生产重点环节及时到岗到位,采取集中办班、电视广播、技术上墙、村室大喇叭等方式做好新技术新成果示范推广,积极开展产后收储、加工等延伸服务,做好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监测预警。二是开展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宣讲活动。联系长葛市服务现代农业专家组,结合各乡镇实际,就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种子管理、植物保护、农产品检测、农村能源、农业信息、淡水养殖等专业领域,对当地农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及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和服务。动员和鼓励他们主动与本地贫困人口对接,在技术上给予帮扶带动。

(三)加大对贫困地方项目资金倾斜支持

将农业发展等各类项目资金向贫困地方重点倾斜,引导优质技术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与当地扶贫需求精准对接、与扶贫规划有效衔接。鼓励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和农技推广示范基地优先在贫困地方布局,把符合条件且愿意接受培训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致富带动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引领当地贫困人口智力脱贫。

三、保障农业技术扶贫的长效机制

(一)强化督导考核。

建立由专人负责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信息采集和督导落实机制。将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综合业务绩效考评,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先及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对工作举措有力、落实得力、成效显著的进行适当奖励。长葛市农林局科技培训部门牵头负责全市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负责信息采集和汇总通报工作。

第3篇

为了彻底拔掉“穷根”,摘掉“穷帽”,近年来,原阳县围绕产业谋扶贫,带领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路。

如今,一个个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扶贫产业,让这里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拔掉“穷根”走富路,摘掉“穷帽”换新颜,那些被生活所困的人们,正满怀信心阔步走在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上。

激活产业扶贫一池活水

5月10日,来到原阳县采访脱贫攻坚有点见缝插针的感觉。刚刚立夏,天气还不算太热,但这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早已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局面。

“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是原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亮点,受到了省市督导组和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原阳县扶贫办主任郝娟开门见山地介绍说,原阳县根据盘活存量、建设增量的思路,建设好产业扶贫基地,形成了“扶贫政策+扶贫基地+贫困农户”的脱贫攻坚“原阳模式”,并且明确了特色农产品、畜牧养殖、优质粮食、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特色加工、智慧扶贫与电商流通、光伏扶贫等10项重点脱贫产业。

最引人注目的是,原阳着力打造了“中央厨房+互联网+三产融合+金融服务”、产业集聚区转移就业基地和乡村产业扶贫基地三大模式,由生产经营形势好的企业安置贫困群众就业,让市场前景好的各类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对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如今,按照“分类别、定基地、拿标准、出政策”的步骤,原阳在全县规范内完善、提升了115个产业扶贫基地和21个转移就业扶贫基地,并从中筛选出一批市场前景好、管理经营规范、安置贫困群众就业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效果好的基地进行重点支持和帮扶。

“我们充分发挥基地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和基地建设的紧密结合,让产业扶贫基地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郝娟说,预计这136个扶贫基地初步能够带动7500户贫困家庭实现产业脱贫。

为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充分落实扶贫政策和扶持扶贫企业发展,原阳县提出了入股分红、以奖代补、企业贴息、土地流转、金融信贷、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并搭建了融资、“互联网+”、营销、加工等服务平台。不仅如此,原阳还筹措扶贫产业项目资金,不惜投入真金白银。仅2016年,原阳县用于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共计3253.9万元,其中本县统筹整合资金2050.5万元,涉及111个行政村,覆盖1812户贫困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项项得力有效的举措,激活了原阳产业扶贫的一池活水。

龙头带动,兼济桑梓

如今,原阳县产业扶贫基地和转移就业扶贫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达则兼济桑梓”的优秀帮扶企业。

“俺母亲多病,父亲行动不便,俺和弟弟来厂里上班后,贫困户的帽子也要摘掉啦!”尚建厂现在是河南宏达集团的一名职工,由于先天发育不足,身材矮小,他告诉记者,自从自己来到工厂上班,再也不必为生计发愁了。

位于韩董庄镇的河南宏达集团,是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仅以直接安排就业的形式,公司就累计带动248个贫困户脱贫。同时,集团创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周边贫困村建设种植基地和木材加工厂,带动600余名滩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来到河南星光机械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口矗立着的硕大的脱贫攻坚宣传标牌。走进公司院内,悉心设计的有关脱贫攻坚的标语、政策以及相关知识,也都布列在最醒目的位置。从编号上看,这是福宁集镇第四个产业扶贫基地。

该公司是一家机械零部件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近亿元。刚从村里指导建档立卡工作赶来的镇人大主席张鹏威介绍说,全镇有9个贫困村,公司通过安置就业、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120户贫困户脱贫。

33岁的毛须良是其中的一员,因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病,他干不了重活,加上孩子小且家里人多地少,他去年在“精准扶贫回头看”时,被列入贫困户。毛须良感激地说:“公司把我安排在仓库干些轻活,每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此外,每年还有1700元的股份分红。”

河南省顶好家居有限公司位于原阳县产业集聚区,年销售额七八千万元。公司总经理冯保钢性格直率,坦言公司一直热衷于产业扶贫,但由于经验不足,目前正在努力向河南宏达集团学习。他告诉记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侧重于入股分红和公益性岗位性质的扶贫模式。他特别介绍,“今年公司计划拿出25万元,提供70多个公益性扶贫岗位,让贫困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帮助他们脱贫”。

“原阳县高度重视打造扶贫龙头企业,培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带动。对经济效益好,扶贫成效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群众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郝娟介绍说。

兴盛产业,共奔小康

“在产业扶贫方面,原阳县根据贫困人口劳动力状况,采取不同的就业脱贫方式,继续加大对劳动密集型、科技成长型、辐射带动型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扶贫转移就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帮助和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原阳县发改委主任姬彦辉说,特别是中小企业,他们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带动能力更强。

齐街镇的原阳县亮姿手工艺品有限公司,采用居家手工制作圣诞饰品、鞋盒、藤编、项链、手链等饰品的模式,辐射带动原阳、封丘周边150余村、25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累计增收500多万元,吸纳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

太平镇的原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品牌”的产销模式,带领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目前,合作社依法流转土地1万余亩,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的贫困户就地脱贫。

葛埠口乡的麒翔食品有限公司,安置农村劳动力200余人,年增加群众收入600余万元。特别是巧媳妇产业扶贫基地,采取“有限集中,适度分散,缝制进农家,能人挑头,骨干组阁,跟单督导”的方式,帮助留守妇女谋划创业思路,提供上岗培训,带动就业,助力脱贫,目前已累计吸纳和帮扶贫困户30余户。

靳堂乡的雨润养殖有限公司,占地270余亩,总投资1500万元,是集生态养殖、有机蔬菜种植及休闲农业于一体的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22户。

第4篇

关键词:曲阳县;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国家制定了到2020年保证所有贫困的地区以及贫困的人口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阐述了2016年至2020年太阳能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国内外对于光伏产业、产业扶贫和光伏产业发展等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将光伏产业和扶贫脱贫相结合起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光伏产业和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分析光伏产业在扶贫过程中的模式,指出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还是空白,为此本文首次研究光伏产业扶贫模式,指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光伏产业扶贫提供借鉴。

一、曲阳县发展光伏产业扶贫的优势

1.自然地理条件

曲阳县曲阳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属于半山区县,地貌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曲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曲阳县山地面积达到100多万亩,草木覆盖率不到20%。全县不宜耕种造林的缓坡型阳坡、半阳坡达20万亩,阳山地、丘陵面积136.64万亩,未开发利用山地46.37万亩,这些地方寸草难生,为山体的综合经营开发、立体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光照条件

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河北省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2.886GWh/年。曲县地区位于我国年总辐射量丰富带,年辐射量在5000MJ/m2左右,具有一定开发价值。根据推算得到的场址区域辐射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区多年平均年总辐射为4928.2MJ/m2。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确定的标准,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属于“资源丰富区”。曲阳县全县低山丘陵坡度较缓,非常适宜太阳能电池板的大面积铺设。同时,曲阳县年平均光照26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加上曲阳县临近华北用电负荷中心,电力需求大,输电成本较低。为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曲阳县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分类

1.集中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1)含义

集中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主要是政府或企业利用荒漠或石灰岩地区和相对稳定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大型光伏电站,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一种模式。

(2)适用范围

中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适用于坡度大于25度小于45度、植被较少的石灰岩地区。

(3)优势与劣势

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选址的灵活性,曲阳县很多贫困地区都能采用这种方式建设扶贫项目,且具有出电的稳定性,增加了经济效益。②集中式光伏电站可以进行无功和电压控制,运行方式灵活。③建设周期短,环境适应能力强。

劣势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集中式光伏电站需要依赖长距离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损耗、电压跌落、无功补偿问题较多。②曲阳县地处太行山深处,管理型人才较少。但集中式光伏电站运行维护较多,由于协同管理差异和LVRT技术的不成熟,造成曲阳县集中式光伏电站在管理和技术上欠缺[4]。

2.分布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1)含义

分布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是指政府委托企业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其聚居地附近地面或者屋顶建立小型光伏电站,通过光伏发电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一种模式。曲阳县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建在屋顶。

(2)适用范围

分布式光伏产业扶贫模式适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屋顶,屋顶要求条件较为平整、牢固,适用建设条件较为灵活。

(3)优势与劣势

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所发电量可以直接供给当地负荷,有效的减少对电网的依赖。②充分利用贫困户的建筑物面积,减少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③与智能电网和微电网的有效链接,适当条件下可以脱离电网独立运行。

劣势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配电网中的潮流方向会适时变化,变压器分接头需要不断变换。②电压和无功调节的困难,功率因数的控制存在技术性难题。③需要在光伏大规模接入时进行统一管理,对二次设备和通讯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3.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对比分析

(1)相同点

①两种模式的选址、运送物资设备、架设电杆和铺设电缆等活动均由施工企业负责,各种光伏部件的运行检修也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予以维护。

②两种模式定位为贫困户谋取效益,均辐射带动一定比例的贫困户,项目落地实施之后的收益或企业所得利润,要按一定的比例给予贫困户资金。

③两种模式投资方均由国家,地方和企业三方组成,企业贷款利息由扶贫资金予以贴息,使企业安心专注于项目的运营和收益,解除企业在资金反面的顾虑。

(2)不同点

三、曲阳县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曲阳县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从2013年开始光伏电站的建设已经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光伏发电投资企业在某地立项,并获得了一定的装机量指标,就只能在这一地区完成这些指标。但是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一旦认定某项投资不能带来预期的利润,就可能消极拖延工程进度,甚至搁浅,最终会浪费已分配到地方和政府的装机量指标。从开始申请到最后的批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予以支持和规范,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申请批复就过于复杂,对企业的灵活性限制程度高,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2)专业型人才短缺

光伏发电作为新兴起的系统需要大量的人才予以配套,但最近几年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很多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速度迟缓,导致光伏产业人才紧缺现象严重。集中式光伏电站需要工作人员在基地长期检修和维护,随着集中式光伏产业项目的不断扩大,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就显得紧缺。屋顶分布式光伏更是如此,由于分布式光伏范围分散,着就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型技术人才,在故障发生时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予以解决问题,降低运行维护的成本。

(3)贫困户接受程度不高

光伏产业为新型产业,导致农户对光伏产业一是接受程度慢,二是理解有偏差,同时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在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拉线过程中,阻挠施工队施工,有一部分农民不让所布线路经过自家宅基地以获得占地补偿。还有甚者散步谣言说干旱少雨是因为光伏太阳能板把阳光都反射了回去,导致没有了云朵,无法下雨。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有的屋顶分布式光伏贫困户担心自家屋顶会引雷遭雷击,还有的担心屋顶光伏太阳能有辐射,伤害自己身体,由于山区农村经济欠发达,个别村民素质不高,恶意损坏线路现象可能发生。

2.提升曲阳县光伏产业扶贫模式效果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和法规

最近几年国家级文件已经不少于20个,地方政府文件更是比比皆是,电价补贴和光伏发电政策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种背景下,就要求各部门充分学习上级文件和政策结合本地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政策扶持,使得企业在盈利的同时也帮助地方政府实现扶贫脱贫的目标,合作共赢。通过政府补助,企业优待,电网服务等多方位视角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寻,同时可以利用整合的政策更好的为企业盈利,为政府拓宽扶贫渠道。

(2)培育专业型人才

在光伏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技术人才,科技人才要紧跟发展的步伐,在国家大背景的影响下,曲阳县光伏产业电站发展迅速,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等多种发电模式并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光伏发电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即所发电量随时发随时上网通过电网加以调度和消纳,这就要求在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尽量少出故障,或者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排除,减少对电网的冲击。确保光伏电站系统各个环节故障率最低,或者维修效率高就需要专业性极强的人才。

(3)加大宣传力度

在加大推广普及光伏产业的同时也要让农民对光伏产业了解透彻,这样更有利于光伏的推广。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曲阳县在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人文环境的营造,以人为本。各部门应该各尽其职在充分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基础上,加大光伏产业的宣传普及力度,光伏能源作为无污染,绿色环保、清洁、低碳能源,适合我国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潮流,通过宣传让大家人人接受光伏,人人宣传光伏,让光伏发电企业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慧秋,李东.我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22-27.

[2]殷浩栋.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J].农经,2016(10):25-31.

[3]杨子龙,王一波.光伏发电系统测控技术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5(4):1023-1028.

[4]石震.泰安市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5]王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6]谢志林.智能电网互动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7]李显震.浅议广西山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272.

作者简介:张 亮(1990-),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农业大学,主要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

杨香合(1978-),男,河北灵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第5篇

然而,近两年来,金沙县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呈现出良好态势:人均收入突破7000元大关,年均增长13.9%以上,高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1个百分点。这巨大的转变,离不开金沙县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当地的产业扶贫中去。

以新理念催生好机制

扶贫是全社会的事情,但必须创造一个好机制,让政府、企业、农户共赢,才能将扶贫攻坚工作做到可持续。

产业扶贫尽管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却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增强贫困地区脱贫造血功能、调动社会力量和贫困地区农民积极性的最现实途径。因此,必须寻找一条适应新常态、将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价值让贫困农民实现致富的多方共赢的扶贫途径,建立一个将农民的脱贫致富意愿与企业转型发展需求相关联的体制机制。

金沙逻辑的背后源于金沙县的现实:煤炭黄金十年,一方面为金沙积累了资本,锻炼了企业家的队伍。另一方面也损毁了当地生态。新常态下,金沙县面临经济发展压力增大,企业面临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的紧迫任务。2013年至2014年,金沙先后整合资金投入5200万元在农村实施了两轮水、电、路建设改造和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综合开发,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为企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开发提供了硬件支撑。

结合本县农业资源区域特点,金沙县以西洛街道、岩孔街道、平坝镇和清池镇为中心,规划了现代农业高效园区和清池贡茶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台湾企业和当地的梦樵茶业公司投资10亿元,合作在西洛街道组建台金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已流转土地2000多亩,投入资金2.8亿元建高规格现代大棚4.6万平方米,打造了一个集特种花草树木驯化培育、农产品研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与此同时,周边的海龙大鲵养殖场、惠馨果业有限公司、西洛河蔬菜专业合作社、金叶藤农场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园区,目前已有4个企业获得省、市级科技示范园称号。

另外,金沙县积极引导企业向贫困地区集聚、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坝、石场、清池、马路、太平岩孔和乌江后靠移民区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金沙县基本实现了产业项目在贫困地区的全覆盖:在东、西部沿赤水河谷和乌江河谷地带发展崭毯退产业;在马路、清池、太平、石场、大田等乡镇发展核桃、茶叶;在岩孔、平坝、五龙街道等地发展中药材、猕猴桃、葡萄、杨梅、大枣等精品果业;在东、中、西部高海拔地区发展黑山羊和杂粮产业;在中、东部地区扶持发展牧业产业。

目前,金沙县贫困地区已建成和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达到178个,涉及总投资3.0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其中民营资本投入0.45亿元参与区域性开发,这些企业在带动农户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承担了扶贫开发的社会责任。

政府加强引导服务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在产业扶贫上,我们主要在政策环境、产业环境、项目扶贫及服务手段上下功夫。”金沙县扶贫办主任蒋显祥说。

金沙县在产业规划时,同时明确了贴息贷款、种植补贴、建厂房补贴和项目扶持等六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企业产业扶贫既可以享受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又可以享受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同时设立了一条红线:严禁非农化。

杠杆的作用是明显的:后山乡村民邱进原是西洛街道宏达煤矿的老板,煤炭市场开始下滑时,他立即转型投入农业产业,在自己的家乡依托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及广阔的荒山发展旅游和茶叶产业。金沙县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邱进流转的土地里实施,将原来的坡土变为梯土。金沙县农牧局以一名领导牵头,组织技术人员跟踪,对茶叶的育苗、移栽追施肥等进行“一站式”服务,县政府以每亩茶叶补助1000元,修建加工厂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目前,邱进的三丈水公司已栽种茶叶上万亩,可采面积达2000多亩,在采摘春、夏、秋三季茶叶时,解决当地及周边乡镇300多人就业。

金沙县针对扶贫龙头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启动实施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升级服务方式,每年从财政挤资100万元作为农业企业的贷款贴息,破解了扶贫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的发展。

企业带来脱贫希望

除了资金、技术、品牌、产业链,贫困山区的农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掣肘之处很多,说到底还是缺人才、少理念。

在产业扶贫中,龙头企业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主体。随着一些知名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带动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

金沙县是中国贡茶之乡。浙江商人邵志清到岚头镇进行考察并对土质进行抽样化验后,投资8000万元创办贡茶公司。目前已栽种茶叶2万亩,可机采面积达到6000多亩,所采的茶青加工为脆片、毛尖、大茶、光杆茶和粉末几大类。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和欧洲、中非、南非等地,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这不仅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农业企业接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也带动了贫困地区农业投资的显著增长,提高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

金沙县的标本意义是:区域化农业布局提升了产业化的规模和水平,产业链的延长又推动了区域化的精准布局,让贫困地区滚动式发展,让贫困地区发展依靠后发优势赶超成为可能。同时,一批以资源型企业为主的省内外民营企业陆续参与当地农业种养生产、加工、流通项目,开发扶贫地区丰富的“四荒”地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农业产业。

第6篇

麦积区狠抓产业扶贫  确保农户稳定脱贫

——麦积区开展产业扶贫情况综述

今年以来,麦积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对接“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落实,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全力支持发展牛、羊、蔬菜、果品、中药材、马铃薯等六大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新机制、新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配套技术培训提升种养技能,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内生动力,多渠道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确保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脱贫增收全力培育发展多元富民增收产业。坚持把培育壮大贫困村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一镇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果品、畜牧、蔬菜、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富民增收产业,着力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一是做大做强果品产业。按照“林果适宜区全覆盖、现有果园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通过“支部+协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带资入企或转包土地的方式,重点发展花牛苹果、花椒、核桃等特色优势果品产业,今年新发展经济林果1.53万亩(其中贫困村9264亩),全区干鲜果种植面积达65.4万亩(贫困户果品种植面积5.74万亩,挂果面积2.8万亩),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3774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其中贫困群众人均果品收入达2780元,占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8.5%),果品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是做精做细畜牧产业。按照“提质增效抓鸡猪,提速扩量抓牛羊”的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分类、分片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基本形成了三新阳鸡猪牛养殖以及林区林缘区休闲渔业、中蜂养殖的畜牧产业集中分布格局,今年在贫困村新建规模化养殖场5个,完成春季紫花苜蓿种植0.35万亩。新发展土蜂养殖贫困户300多户、发放蜂箱5000多箱,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家,全区累计发展中蜂养殖贫困户1300户、发放蜂箱2.5万箱,创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合作社)248家,畜禽饲养量397万头(只)。三是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按照“依靠科技、突出特色、加强带动”的基本思路,全力加快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推广和优势品牌培育工作,先后建成了天水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航天蔬菜基地、天水众兴菌业等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示范基地,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平菇、香菇、黑木耳等蔬菜种植,今年贫困户新发展蔬菜1.1万亩,新建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1处、设施蔬菜规模化基地2处。7060户贫困户种植马铃薯5576.13亩,新建食用菌大棚130座(其中贫困户新建45座),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6.1万亩,总产量35.13万吨,总产值6.33亿元(其中贫困户种植面积7000亩、总产量1.53万吨、总产值2752万元)。同时,在林区林缘区和渭北山区通过“龙头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采取间作套种方式,扶持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猪苓、黄芪、柴胡等中药材3539.25亩,全区种植总面积3.51万亩。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探索形成了“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企业+农户+产业+旅游”等模式,精心开发寻根祭祖、生态休闲、石窟文化艺术、养生保健、观光体验农业等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搭建大型赛事、文化交流活动和节会等文化旅游宣传平台,我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今年贫困户新发展农家乐2户,新建成旅游产业人才实训基地2个,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27人次,全区累计发展农家乐393家。今年前半年,全区乡村旅游共计接待游客262.7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0.85%。五是全力发展劳务输转。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不断巩固拓展劳务基地,邀请外地用工企业与劳务经纪人进行劳务对接洽谈,并加强与天津市西青区的劳务对接,联合举办了大型人才招聘暨劳务洽谈会,签订意向性劳务用工协议,不断加强有组织输转,今年以来全区累计输转劳动力9.9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161亿元(输转贫困劳动力6706人,创收10924.07万元),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与众兴菌业、威龙公司、天森药业、秦岭蜂业等47家企业对接核实,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2108人,目前已在天水众兴菌业公司创建了“扶贫工厂”,同时正在积极与威龙集团、东岔小红珠中药材合作社、秦岭蜂业、利桥菌业等企业创建“扶贫车间”或“扶贫基地”。

创新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鼓励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形式参与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财政量化到户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合作社。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绿色通道上市融资。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坚持订单收购、保护收购、利润返还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引导鼓励经营主体通过股份、服务、保底分红等开展合作经营,对有效带动贫困户达到一定数量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适当奖励。麦积区利桥镇秦岭村结合村情和黑木耳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出了股权分配、利益分配、基地管理等新模式,贫困户除获得保底分红+盈利性分红收益外,同时通过务工稳定获得务工收入,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区新发展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51家、家庭农场17家,全区累计发展龙头企业30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31家(209个贫困村建立823个合作社),家庭农场135家,累计流转土地16.76万亩,辐射带动6000多户贫困户发展富民增收产业,着力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增收技能”和每村至少组建2个以上合作社,使贫困村实现合作社全覆盖,使合作社覆盖所有贫困户的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在五龙镇小窑村、大窑村等5镇10个深度贫困村每村扶持30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部利用10个深度贫困村300万元省市下拔学费补助资金统一打包后,委托区国司经营,每年每村获2.1万元收益。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促产业扶贫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贫困户增收致富能力。组织贫困户到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确保培训效果,有效提升贫困户种养技能。结合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实际和培训需求,麦积区全方位组织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果品种植、蔬菜生产、畜禽养殖大规模技能培训,培育一批爱农业、东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贫困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模式,充分整合人社、农业、林业、畜牧、扶贫等部门的各类培训资源,按照产业、层次、岗位分类设置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目前已组织实施电工电焊、美容美发、果树栽培、中蜂养殖、电商等培训班28期、培训贫困户1719人,特别针对林区、林缘区贫困户技术短缺、需求较大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养蜂培训13期720多人,聘请甘肃省养蜂技术推广站专家教授进行专业养蜂技术讲授,通过理论讲座、基地实训、座谈交流、外出观摩、结业考试等方式,每期培训10—15天,并建立学员微信群,由专家实时指导解答问题,帮助学员尽快入门,掌握技能。同时,在培训结束后为合格学员免费发放蜂箱,充分调动了学员发展产业、努力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狠抓产业扶贫产销对接促进贫困农户增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不断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打造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着力增强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能力,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享受,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深入开展以天水花牛苹果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宣传推介营销和供需洽谈签约活动,积极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推介麦积区特色农产品。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天津市西青区和中央单位定点中车集团帮扶力量,拓宽农产品对外销售渠道和窗口。抢抓“三变”改革有利时机,扶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产销定向关系,发展订单农业,推动特色农产品实现定向签约采购,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深入开展电商扶贫促产品销售,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电商服务中心的孵化作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抱团发展,以申报国家级电商示范区为契机,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和注册认证,打造网销品牌。进一步强化电商平台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之间的连接,带动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加大电子商务培训力度,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农村电商培训转化和孵化率。

第7篇

X年以来,X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结合X实际,立足峡谷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主推“造血式”农业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主要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抓好提前谋划。为保证我市产业扶贫不断深化,引导贫困农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于X年组建产业扶贫指挥部,市产业扶贫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农业农村局之契机,压实各农业产业扶贫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责任。与全市各农业产业扶贫单位、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共享市乡村三级平台公司长效机制创建成果,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多项措施,切实抓好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和项目建设,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二)创新带动模式,突出特色强产业。

一是建基地、抓示范。引导广大贫困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果蔬、特色养殖等扶贫产业,通过积极兴建各类种养示范基地,让贫困户看有现场、学有样点。目前,全市打造了草果、特色水果、特色中药材、特色种养等一批特色农业示范点X余个,基地示范带动效应凸显。特别是草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由最初引种的X亩发展到现在的X.X万亩,人均X.X亩(按照全市人口算),平均亩产量为X公斤(鲜果),以市场平均收购价格X元/公斤计算,为全市人均增收X元,一批贫困户因种植草果脱贫致富。

二是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

昂科达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春林种养结合基地、联民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着力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昂科达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有X亩X基地,带动X户贫困户,长期用工X人,男工X元/月,女工X元/月,中药材采摘期间,临时女工X元/天,临时男工X元/天。银坡春灵种养开发基地在X市X、X和X等地建有X、X、X基地共计X亩,带动贫困户X户,确保贫困户每人年收入X万元,长期用工X人,临时用工X人次。

三是着力培育新兴业态。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电商平台“拼多多”,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依托我市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实施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和扶贫贷款力度,建立健全各类资金投向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鼓励发动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产品。

四是育龙头、抓对接。

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为企业服务保障力度。X年拟计划对带贫成效较好的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奖励,现正在调整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推荐X市老窝镇宏丰土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X家合作社申报X州X年的标杆社。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X个),完成营业收入X万元,同比下降X.X%。清理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整改经营异常的X个,现正常运转的有X个,参与减贫带贫的合作社有X个,带动X户X人,其中建档立卡户X户X人。

(三)强化资源整合,加大扶持力度。

以涉农项目为支撑,以产业扶贫为引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进一步破除影响贫困村发展的产业制约,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增加造血功能,带动贫困人口稳步增收,助力全市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对于已出列的贫困村、贫困户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继续给予产业扶贫政策支持。

根据我市可持续的农业产业扶贫实际,继续选择特色种植业(羊肚菌、蔬菜、草果、茶叶、水果、木本蔬菜、中药材)、特色养殖业(黄牛、高黎贡山猪、山羊、土鸡、中蜂)、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农林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生产索道、扶贫车间)三大版块作为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项目资金、财政资金扶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市乡村三级平台公司、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广泛组织吸纳贫困户发展生产,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X年出台了《X市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到户项目以奖代补暂行规定》,对全市自行种植或养殖在册的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政策性补助。做到每个乡(镇)至少建设X个种植或养殖示范基地,每户建档立卡户至少掌握X至X项实用技术,有X至X个增收项目。

(四)增强造血功能、扶贫与扶智、扶志、扶能相结合。

一是加强技术服务。根据各村产业发展实际,选派农业、水产、畜牧等方面的专家,成立X个指导组,深入X乡(镇)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培训,进行技术指导,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拓宽脱贫致富途径。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X期,实现贫困户参加培训全覆盖,同时,抓好技术培训和跟踪指导,定期不定期到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部分积极性较高的农户参与省、州专家讲授的课程辅导、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新技术,提高种养业生产效能,增加种养收益。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以X市百日攻击“大走访大排查”、“下沉作战、全面总攻”专项行动为抓手,采取进村集中培训宣传和“夜谈夜访”、“屋场会”、“村弯会”等多种形式,宣讲农业产业扶贫相关政策,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张贴政策宣传标语,让群众做政策的明白人。

(五)做精做优绿色香料产业,构建峡谷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做精做优以X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加快绿色香料产业园建设,集中力量打造绿色食品牌。目前全市绿色香料种植面积达X万余亩(其中:草果X.X万亩)。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秸秆还田面积X.X万亩,施有机肥面积X.X万亩,绿肥种植X.X万亩。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三品认证企业(单位)X个,X个产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X个企业,X个产品,认证面积X亩;有机产品认证X个企业,X个产品,认证面积X.X万亩。今年新增申报认证X家企业X个产品,现已成功认证X家企业X个产品。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不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有的作用发挥不够。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

二是内生动力不足。

我市贫困户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劳动技能,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思维固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不高。甚至少数贫困户存在“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思想,影响着其他贫困户,削弱了脱贫斗志。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

当前种植粮油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扶贫对象除了存在收入低以外,在产业发展中还缺门路、缺技术、缺管理,不了解市场,有的还缺乏劳力,身残或智残,是产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四是农业基础薄弱。

我市山高坡陡,大多数贫困村分布在山间,生产条件脆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五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

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近年来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但有不少贫困户在发展特色产业时,主要依靠乡镇政府、驻村工作队和帮扶人帮助发展,自身的自主生产扶贫能力弱,因而产生的效益不高,若不是有产业补助资金就会亏本。

六是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非常有限,需要用有限的政府资金去最多限度地激活社会资本,用社会资本和和财政扶贫资金双重的力度去提高扶贫效益,因此还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完善。

七是产业建设人才匮乏,服务难以跟上。

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服务部门缺乏人才。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建设主体,多数只懂粮油种植、传统技术,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而农业服务部门又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力不从心。尤其是多数乡(镇)农技人员过多地承担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用于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精力有限。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提升产业扶贫质量。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加快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继续派出指导组深入X乡(镇)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实施、风险排查、标杆社扶持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易地搬迁后续产业保障和美丽公路路域环境涉农工作任务、扶贫数据信息质量等重点工作。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完成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区域化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项目资金,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向农村覆盖,文化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各贫困村实际和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完善X个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库的建设。

第8篇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扎实做好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共牵头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3个,配合整改1个,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4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2个。针对认领问题,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全面落实整改。目前10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并长期持续巩固坚持。

2、加大到村到户扶贫项目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出台贫困户产业奖补政策,引导23056户贫困户申报产业奖补,目前第一批已验收15993户,需兑现奖补资金4555.35万元,计划6月底前打卡到户。二是支持12203户贫困户种植茶叶1685万株、桑苗53万株、油茶78.6万株、山核桃9.47万株。三是加大到村项目实施力度。安排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产业发展到村扶贫项目152个11338万元,目前已完工项目124个,其余项目6月15日前基本完工。

3、切实抓好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一是全县新成立农业企业35家、农民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141家。申报认定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家。二是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试点工作,已认定第二批村级产业带头人282人。三是继续推进金猪扶贫工程,与汤家汇金刚台土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9家企业签订平价仔猪供应协议,给予签约养殖场免担保全贴息贷款,优先给贫困户供应平价仔猪。截至5月底,全县存栏生猪6.2万头,其中平价供应仔猪1.6万头。

4、扎实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巩固提升现有107个扶贫基地(其中贫困村81个),乡镇初步认定自种自养达标13920户,620家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务工、入股、流转方式联结带动9656户贫困户发展增收。

5、全面推广农业特色产业保险。下发全县农业保险和中药材保险试点方案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茶叶、中药材等16个品种特色农业保险,对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猪保险全额补贴。目前又按照市统一要求对全县贫困户实施“深贫保”综合保险,共对27903户贫困户和154户边缘户购买保险。

6、强化科技培训,依托技能促增收。深化与农业大学校县合作,组建茶叶等10个特色产业技术联盟,利用瓜片“师带徒”、新型职业农民和一村一技等开展茶叶、蚕桑、养猪等技术培训,目前已完成56个点瓜片“师带徒”培训工作任务,通过以村集中开展一村一技培训215场次,培训自种自养贫困户7520人次。编印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汇编和重点农业生产技术明白纸各3万份发放到贫困户家中,组织帮扶干部、产业发展指导员、扶贫工作队和乡土专家到田间地点指导贫困户做好茶桑等种苗栽植管理和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健康养殖服务队入户上门开展猪舍消毒、指导做好防护改造,面对面进行贫困户养殖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

7、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支持力度。今年安排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支持农产品参展参会、推介、宣传、品牌建设等。县乡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分别为茶叶、食用菌、山核桃俏俏果等农产品在抖音上带货、代言。如4月19日在麻埠镇响洪甸齐山蝙蝠洞举办瓜片开茶节仪式直播。5月21日县长汪冬、副县长蔡黎丽在淘宝直播推销茶叶五朵金花。2020年计划新培育10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和10个以上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实现追溯。目前我县已有16家主体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其中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认证12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实现农产品追溯10家。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特色产业扶贫有关问题排查整改工作。

2、持续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力度,深入推进“四带一自”,提升农业主体带贫减贫能力。

第9篇

当前,产业扶贫还处于初级阶段,资金补助低,使用分散,没有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竞争力弱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资本对扶贫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未能带动足够的资本进入扶贫产业。贫困户的金融抑制突出,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乡现代化建设的严峻制约。因此,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探索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以推进扶贫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产业扶贫的金融瓶颈分析

(一)农村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资金流失

我国金融业的商业化进程近些年不断加快, 加之国家层面宏观金融政策的倾斜,城市的金融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尤其是中西部农村, 金融资源的配置不足,服务水平低下,金融空洞化现象明显, 从而造成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收缩乡镇的分支机构, 造成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大量萎缩,全国贫困地区平均每万人仅拥有1.26个金融网点。1998年至2006 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1.3 万个县及县以下分支点, 逐级上收贷款等业务的审批权限,大幅缩减原有的金融服务功能。

二是农村地区资金流失,金融机构存多贷少,惜贷现象严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和发展,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性金融四大金融体系的格局,但四大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不完善,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兼容机制,导致农业和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逆向流动,金融资源不断从农业流向非农业、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金融监管部门对信贷风险的严格管制以及抵押、担保难以落实,使得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民提供信用贷款。存多贷少使得各金融机构的存贷差越来越大, 特别是贫困农户面临利息支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三是乡镇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对三农的金融抑制,因此非正规金融组织越发活跃,但一直受到严格监管,不具备合法地位,加大了交易成本和风险,难以实现规范发展。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尴尬地位和高利率,难以有效地补充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加大了贫困农户的利息负担。

(二)扶贫产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金融供给短缺

扶贫产业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财政、银行贷款、社会投资资金和农业经营主体。虽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开发的支出比重不断加大,但是依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在银行贷款方面,由于农业回报率较低,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农业贷款,导致缺乏足够的金融资本推动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从央行2010年―2013年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统计数据来看,农业贷款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极低,每年不到各项贷款总额的5%,而且还呈现下降趋势。由于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囿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较之非贫困地区更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社会资本一般不愿投资贫困地区的农业领域。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也是产业扶贫的客体。但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自有资金匮乏、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龙头企业对扶贫产业的再投入。就贫困户而言,自有资金难以支付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等费用。

(三)扶贫产业的产业化程度低,有效金融需求不足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还很不完善,而更为弱小的扶贫产业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扶贫领域中,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市场和政府之间常发生功能错位,政府管理过宽,所主导的扶贫产业成功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比例不高。产业化组织发展层次水平低、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升级。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滞后,现有的扶贫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链短,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还相对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距离专业的组织化生产和运行还有较远的距离。贫困地区具有帮扶带动能力的能人大户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更为稀少,这些问题使得扶贫产业的产业化进展缓慢,间接造成金融的有效需求不足。

(四)扶贫产业的融资渠道单一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直接融资指通过企业并购、资本市场等方式融资;间接融资包括各类金融机构融资。目前,扶贫产业因自身的缺陷导致直接融资非常滞后,由于资格、规模限制门槛以及现行的金融政策制约,使很多具有扶贫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被排斥在资本证券市场之外,而且我国绝大多数县、乡、镇没有证券交易网点,农业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几乎不可能。目前上市的农业类企业较少,所占比例偏低,而且部分上市龙头企业的主营业务不再是农业。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供选择的只有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但扶贫产业经营主体一直面临“贷款难”问题。当前,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投放基于风险和效益,倾向于集中资金支持优势地区、优势企业和优势农户,从而导致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和贫困户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

(五)抵押担保体系不健全

当前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体系缺失,信用观念淡薄,信用贷款难以打开局面。农业生产经营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只有部分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改革试点,虽然在法理上赋予了农民集体土地和财产抵押、担保、转让权,但现实中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住房难以在金融市场运作,抵押担保所得贷款依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建立了政策性的担保机构,因担保金少,按照放大几倍的额度所提供的担保贷款也有限。同时一定的担保费用加上贷款利息费用,进一步提高了产业化经营的融资成本。

(六)农业保险缺位

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赔付率高,加之保险公司同银行一般实行商业化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业务重点也转向城市和非农行业,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小,保险水平低,险种有限,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品种只有15个,主要针对大宗农产品和重点农产品,此外,理赔金额较低,投保农户难以真正避险。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的经营主体 “惜贷”的重要因素,加剧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供给的紧张状况。

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

从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以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这两个基本目的出发,产业扶贫的新型金融支持体系应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为扶持客体,增强整体风险抵抗能力,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金融机构、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信贷激励与支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打造产业链金融,重点推进扶贫贷款贴息、风险奖补、担保抵押、农业保险、扶贫产业发展基金等重点工作,优化金融支持环境,使得扶贫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能得到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最终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小康。

一是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商,鼓励金融机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支持合力,为扶贫产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加大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力度,重点满足涉农大客户的信贷需求;农信社要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重点支持新型家庭经营主体。

二是促进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回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总量。在贫困地区,强化以贷存比为主要内容的县域金融考核体系,对在县域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制定明确的提高贷存比目标,引导存款向贷存比高、支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流动,探索“存贷挂钩、以存引贷”的金融资源管理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扶贫产业信贷计划,大力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实行办贷过程阳光化、透明化,简化信贷审批手续,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三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设立面向农村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入股或者批发贷款的形式,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提供金融服务。

四是深入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大力推广的“农金村办”模式,加快在贫困地区行政村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加强在辖区开展相关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宣传培训推介工作,协助有关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打通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是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信用体系,金融机构要把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将信用评定结果与对经营主体的贷款授信结合起来。对于其中条件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其生产经营规模、成员户数以及整体偿债能力等,对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对评级授信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系统自动评分等级较高的贫困农户,在同等条件下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的待遇。

三、金融扶持的政策措施

(一)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

产业链融资指金融机构以整条产业链为单元,通过考核上下游主体状况以及一体化程度,掌握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资金实力、财务状况、信用风险等情况,最终对产业链上的多个主体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产业链融资既能推动产业集成化,又能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目前,产业链金融还在探索之中,金融基础较好的县域可以从当地发展战略出发,围绕地方特色农业,鼓励金融机构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开发推广订单融资、动产质押、应收账款保理和产商银等多种供应链融资产品。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现代化和集约化,提高精通服务水平,可以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对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提供先进农业生产和经营设备租赁、传统农用机械设备升级改造、大型农机具租赁等支持农用机械设备推广的涉农租赁服务。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扩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非公开定西债务融资工具等融资规模,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收购为目的的并购贷款业务。

(二)扩大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奖励和补偿范围

考虑到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所面临的高风险、低收益情况,为了消除政府主导扶贫和金融机构信贷在目标和方向上的脱节,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降低涉农贷款的风险,并提高收益。当前在试点的小额贷款风险奖补是一个可供参考的途径。

一是将小额贷款风险奖励的对象扩大至为扶贫产业提供贷款的所有金融机构,服务群体扩大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户。向贫困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对其年度贷款余额按同期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各地方可以每年对所有金融机构的扶贫贷款总量和增幅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金融机构由财政专项资金中给予额外奖励。

二是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各级政府建立扶贫产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扶贫贷款总量和增幅达标的金融机构所给予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贫困户的贷款中确定损失的部分,给予部分风险补偿。探索建立信贷周转保障基金,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扶贫贷款提供周转保障。

(三)健全抵押担保体系

一是加大对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首先鼓励各县以县级财政出资为主,提取部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补充,组建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具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的市以本级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成立合作性融资担保基金或机构,为跨县域的产业扶贫项目提供担保。其次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为这些担保公司服务,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金融环境。最后各地对贷款担保实行低保费率,降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融资成本。

二是全面探索建立信用担保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企业间互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并配合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比例,对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应该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

三是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扶贫贷款抵押担保范围,积极推广以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经确权登记的农村产权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

四是为“百千万工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到户增收项目的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按担保金额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

(四)支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

一是采取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财政配套补贴的办法,将产业扶贫所涉及的优势特色产业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将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和带动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情况列入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考核内容。对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点县、片区县贫困农户个人承担的保险费给予一定比例补助,并对有扶贫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的贫困村优先给予支持。

二是各县加强引导信贷和保险的合作,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贫困农户的投保情况作为授信要素,根据借款方的投保情况提高或降低其信用等级。在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所覆盖的县试点保险保单质押,按中央有关文件规定,质押贷款额度不超过保单额的75%。

三是积极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是以借款人不能按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银行贷款所致贷款银行的经济损失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在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开办初期,可以与抵押(担保)贷款相结合,针对贫困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额贷款需求,抵押不足的,由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条件成熟后,可逐步把保证保险推广至龙头企业,促进解决涉农贷款担保不足问题。

(五)给予扶贫贷款贴息优惠

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即使得到贷款,较高的贷款利息也是一种资金负担。要解决贷款贵的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力度。提高对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贷款贴息额度,如贫困户目前只能借到不超过5万元的贴息贷款,享受同期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全额贴息补助,一些地区的贷款额度更低。为了鼓励各种经营主体有足额的贷款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加经营主体的贴息额度势在必行。考虑到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可以适当延长享受贷款贴息的年限。

第10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减少到现在的5 575万,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进入21世纪后,产业扶贫逐渐成为政府反贫工作重点,扶贫方式由传统的救济型向开发式转变。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地方产业,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产业扶贫可以为贫困地区注入造血机能,唤起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自觉性和能力,对于改变欠发达地区的“久扶不脱贫”现象有显著效果。

贫困人口的参与是产业扶贫效果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或是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低、参与渠道受阻的原因,导致产业扶贫无法真正解决农民贫困和农村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扶贫开发重点省,21个县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连片特困地区,本文以地处吕梁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S村为案例,分析农民参与扶贫的内外条件、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推动农民积极参与扶贫产业的思路。

一、农民的参与条件

产业扶贫中的农民参与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农村的气候、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数量的情况。外部条件主要指扶贫政策支持、个人和社会团体的帮助情况。内外条件共同作用,潜在影响着S村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实践。

(一)农民参与的内部条件

S村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内,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400亩。该村属于高寒沙石山区,平均海拔1 600米,无霜期一百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多,气候湿润,牧坡广阔,水草肥沃、适宜牛和羊的牧养和马铃薯、藜麦等作物的生长,其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养殖业。全村总人口280人,有低保户25户。由于土地沙漠化严重,传统种植的农作物产量低,年人均收入偏低,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本村距离县城五十多公里,长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城镇定居人数为二百人左右,村内剩余人口约为八十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不足六十人。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靠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只能起到暂时性缓贫作用,返贫率较高。致富渠道的阻塞使得当地村民生活较为单一,思想观念保守,参与理念和实践处于一种待激发的状态。

(二)农民参与的外部环境

从2013年开始,加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在贫困地区启动实施了“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百企”主要指以山西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主要指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 300元的贫困村[1],S村在此范围内。2014―2016年间,当地县政府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该村土地、气候等资源,开展并实施了3个产业扶贫项目,分别是藜麦种植项目、优质绒山羊养殖项目、高科技温室大棚项目,资金累计投入六百余万元。组织当地村民专业技能培训3次,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约五十人,扩大了村民收入来源。除此之外,由市、?h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该村定点帮扶,有明确到户的帮扶责任人。工作队为当地村民争取扶贫产业项目,争取和提供资金支持,制定脱贫计划,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由于该村扶贫工作比较突出,经常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工作,以及媒体、记者的采访报道。扶贫产业和社会团体、个人的介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民传统的参与观念,为农民参与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影响着农民的参与实践。

二、农民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产业扶贫虽然在S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地村民参与情况并不乐观。首先,S村“空心化”严重,扶贫产业缺乏足够劳动力。其次,S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在此背景下,农民能够参与扶贫产业中来本身已经“尤为可贵”,但现行的产业扶贫模式中,农民参与程度较低,难以获得一定力度的支持。当地村干部“人情扶贫”,进一步阻塞了农民的参与渠道。

(一)农村空心化导致产业扶贫缺乏足够劳动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民是农村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由2010年的1 081.6元增加到2015年的2 662.62元,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①S村剩余劳动力不足六十人,而且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的特点,部分耕地抛荒。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投入较多、见效时间较长、市场风险较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当地村民只能选择发展一些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带动整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熟人社会”的瓦解导致农民合作困难,缺乏参与热情

认为,传统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处于这种社会类型中的主体有着较强的集体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容易达成集体内部的共识和做出符合群体利益要求的一致性决定[2]。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范围日益扩大,农民之间的观念差异也随之增大,村庄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农民对村庄的主体感逐步丧失,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维持生计”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3],“熟人社会”的瓦解使得农民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难。与农民以往接受的救济式扶贫不同,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它的市场风险也需要企业和农民共同承担,所以在面对有风险又陌生的扶贫项目时,个体农民在理性指导下谋取个人利益,缺乏参与热情。2014年,当地村干部和种植能人争取到一个藜麦种植项目,但由于近些年村民们共同合作的机会减少,集体意识减退,该项目推进较慢。加上过去的救济式扶贫使他们养成了一种“等靠要”的懒惰习惯,头一年项目开展的并不顺利。第二年,由于第一批种植藜麦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才逐渐有了参与热情。

(三)扶贫项目运作模式脱嵌于村庄导致农民参与程度低

在山西省农村地区,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以“农民+企业”或“农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作。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将农民与龙头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单个家庭进入市场的风险,帮助解决农民合作困难的问题,政府也能从面对一个个百姓的细碎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压力。

S村由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项目以“农民+企业”的模式运作。调查中发现,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县、乡级政府将扶贫资金、土地等公共资源投入与村庄社会相脱嵌的“龙头企业”后,只负责项目“落地”,忽视了农民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2015年,县政府和一所中央驻晋企业共同出资五百多万元在S村建设一座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村民们接受了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温室大棚中负责种苗培育工作,每人每天劳务费80元。虽然该项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在此项目中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他们并没有掌握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企业依赖性强。这种低参与度的产业扶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农民很难获得一定力度的扶贫支持,造成了“扶富不扶贫”的现象,违背了产业扶贫精准化的初衷。

(四)村干部“人情扶贫”导致农民参与渠道受阻

在S村,村干部推荐参观的产业扶贫项目“看起来很美好”,但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后发现,有村干部的家庭,参与扶贫项目的比例较大,而参与该项目中的贫困户并不多。村民们说:“上面的好政策,下来就变了样”,他们对这种“人情扶贫”现象也很无奈,当扶贫项目由省、市、县、乡各级政府一步步推进到村一级时,村干部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项目进行变通,通过自身参与分配的优势和权力,使扶贫项目向自身家庭倾斜,造成项目实施不公平,阻塞了贫困农民的参与渠道,阻碍了他们摆脱贫困,进而导致农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不利于后续产业项目的开展。

三、推动农民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思路

农民参与产业扶贫是一种社会行为,农民的参与态度和行为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关联。政府作为扶贫产业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应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协调农民之间、农民与企业之间、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发展。

(一)突破村庄边界,实行连片扶贫开发建设

像S村这种剩余劳动力较少、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光靠一个村的力量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县、乡级政府必须突破村庄边界,打破区域壁垒,实施跨乡镇、跨村组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对原有的小型种植项目进行整合,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扶贫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样不仅能解决S村的发展问题,也同时带动了周边其他农村、乡镇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农民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是当前连片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是差序格局,农民以自己的亲疏远近来划分人际格局,农民在寻求帮助时,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其次是有地缘关系的本村村民。连片开发突破了村民之间血缘、地缘的联系,需要政府对各村村民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二)培养农民合作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参与扶贫产业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曹锦清认为,中国农民的最大特点是“善分不善合”[4]。农民的合作能力差并不代表农民不需要合作,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农民,靠单打独斗无法摆脱贫困。因此,政府要帮助农民培养合作意识。首先,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电影放映活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建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让农民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来增进感情、促进彼此之间信任,信任是农民合作的心理基础。其次,加强文化教育和宣传,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有利于克服农民的个人算计行为,减少合作的成本;法律意识的形成可以帮助农民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利益,增加农民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农民自身应逐渐改正“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合作,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完善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

农民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话语权和地位不同,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充当一种“打工者”的角色,参与程度低。这样的扶贫产业无法真正帮助他们脱贫。扶贫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企业、农民双方受益,应建立一种科学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方面,农民应增强法律意识,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避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做出与广大农民利益不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企业起到一个平衡和制约作用。探索以劳动力、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通过股份制保证入社农民的基本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的平衡,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化扶?的受益者[5]。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转变扶贫项目考核重点,重视农民的参与程度。地方政府施政动力来源于政绩,考核指标也集中于“地方GDP”和“人均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上,忽视了农民在扶贫产业中的参与程度。所以,考核重点应由经济指标向扶贫综合成效转变,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社会公平”纳入考核范围。

第11篇

汊河镇龙坑村网箱养鳝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我镇龙坑村20__年度网箱养鳝产业扶贫项目,在市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产业扶贫围绕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基本增收门路,以实施网箱养鳝项目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整合资源力量,强化项目管理,努力提高扶贫开发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以帮助贫困村培植和发展基础产业、特色产业为重点,认真贯彻执行省市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的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严格按项目建设内容和要求,于20__年4月正式启动实施,20__年1月中旬圆满结束。通过项目的实施,龙坑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贫困农户致富能力有所增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龙坑村网箱养鳝产业扶贫项目分布龙坑村7个村民小组,实施项目的农户有6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6%,其中:实施项目的养殖示范户15户、贫困户50户,受益人口246人。项目规模:共建网箱883口,其中贫困户建网箱456口、示范户建网箱427口。总投入35.51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9万元。总收入75.6万元,近此一项,实施项目的农户比较上年户平增收3150元。

二、资金使用情况

镇、村对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镇财经所对扶贫资金做到“专账、专户、专人管理”。设立了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账核算。并且根据批复的项目计划和工程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对项目资金使用原始凭证严格按要求审核,做到无挤占、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报账凭证内容完整、真实,数字准确。

龙坑村网箱养鳝项目共完成投资35.51万元。其中完成市财政下达财政扶贫资金计划投资9万元,8.45万元用于65户的生产补贴,贫困户按(网箱数)120元/口的标准进行补贴,示范户按(网箱数)70元/口的标准进行补贴,资金已经适时发放到户,0.55万元用于技术培训。

三、总体效益

通过20__年度网箱养鳝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使龙坑村48户贫困户摆脱了困境,扶贫效益比较明显,实施项目的65户,户平增收3150元,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市财政投入的9万元以奖代补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全村出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该项目实施成功,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网箱养鳝的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在落实政府一系列政策、指导措施上,变得积极主动了。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项目实施产生了10余人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经纪人,催生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为项目成功嫁接大市场创造了条件。三是养殖技术的转变。通过接受培训和实际操作,增长了科学养殖的知识。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全村多年来单一传统养殖的发展模式,特色养殖得到了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内部生产结构得到了调整,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六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项目的成功实施,增进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提高了政府的信誉度。镇、村干部的工作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四、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专班,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切实抓好项目的实施,镇、村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确保了项目的有序实施。

(二)宣传发动开好‘三会“,充分调动困难户的积极性。在项目的建设中,贫困农户是项目实施的主体。在项目前期宣传发动阶段,重点开好“三个会”,广泛发动困难户实施好项目的积极性。一是召开了村 “两委”会,统一认识,要求村支“两委”成员要有针对性地入户做好调查和宣传发动,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带头示范。二是召开能人和大户会议,消除群众顾虑,让示范户先干起来,通过他们的带动影响贫困户,采取结对帮扶等形式,共同实施好项目。三是在村民小组召开会议,向项目实施人分析市场前景,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实施产业项目的信心。

(三)明确任务职责到位,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由镇农业办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指导;镇纪委、镇财经所负责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党政办负责公开项目资金、实施农户、补贴标准;镇、村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负责结对帮扶;村委会负责组织协调和项目后续管理工作。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缺乏对科学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困难群众思想僵化保守、固执,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 “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上级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仅凭这种鼓励补贴式的扶持很难解决特殊困难户的脱贫问题;二是 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四)生产条件较差。渠系不配套,水利设施严重老化,村内道路不畅,农户自身经济条件差,修建配套工程资金严重不足,养殖项目受到一定的影响,客观上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质量。

六、下步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拓宽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我镇产业扶贫项目的管理力度,在巩固、发展、提高上下功夫,把项目实施好,从而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做好20__年度产业扶贫项目 的实施准备。在总结20__年度项目实施工作的基础上,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把20__年度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3、整合项目资源,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小农水”、优粮工程、水产通道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农电改造等项目支持,为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12篇

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精准识别后制定了精确规划,市扶贫工作队与乡挂点干部逐户上门采集帮扶对象基本信息,并充分摸清了贫困户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需要帮扶的项目计划,制定并落实了贫困户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计划;

(二)乡里多次召集了各村书记、主任就下一步产业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就各村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走出各村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释放出来,做到“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二、产业扶贫下一步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乡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和资源,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一)以井冈山融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XX为契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争取2015年在XX新种大棚蔬菜100亩,新种生态蔬菜400亩,通过高效农业的发展来带动XX村、观上村等周边村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二)依托我乡招商帮扶企业XX菌草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我乡XX村、XX村和XX村三个村,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种植,实行贫困户统一种植和分户种植相结合,把这三个村的36户红卡户全部吸收到合作社,并要求专业合作社与所有入股的贫困户签订《贫困户入股协议书》,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除现金入股外,还可以以土地做价入股,享受相关同等收益,所有入股协议书的签订一律通过公证处公证,从法律上确保了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两保障”,即本金的保值和利润的保障,这就彻底解决了所有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专业合作社确保每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的收益达到股本金的10%以上,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XX村、XX村和XX村利用自身资源条件,着手发展“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山里养鸡”的立体养殖基地,目前已有专人牵头,并与农户签好了土地租赁协议,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把贫困户吸收到合作社,基地建成后,可使两个村的所有贫困户通过养殖就地脱贫,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XX村、XX村具有种植油茶的悠久历史,为提高油茶产量,重点依托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抓好油茶低改,提高茶油生产质量和茶油品质及出油率,让茶农增收致富。

(五)XX村计划把村里14户红卡户和部分蓝卡户全部吸收进来,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让贫困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