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时间:2022-09-11 06:4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外建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外建筑

第1篇

1、对建筑艺术风格的认识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并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建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立体艺术形势的一种表现,它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及精神发展。建筑除了能够供人使用外,还能供人欣赏,不同地方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都不相同。

2、中西方建筑艺术美感分析

2.1地理环境差异

亚洲地貌广阔,分布均匀,有平原、江河、高山等,而欧洲地貌较分散,有小块平原、过于密集的山川河流,在地理环境上显著的差异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建筑的风格。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统一,这种精神深刻地体现在了皇城—故宫的主线上。从大清门开始到神武门结束,门与门之间起承转合,塑造了气势恢宏的空间。从天安门到太和殿是整个建筑中美感最强、最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的部分,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形式封闭空间的艺术美。西方的建筑相对于中国建筑来说,风格更加多种多样,同样都是皇家建筑的代表,西方的凡尔赛宫在风格上与中国的差异简直是天差地别。首先,从外部来看,凡尔赛宫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其次,其内部风格更加独特,包括维纳斯厅、阿波罗厅等独具特色的区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外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中外不同的建筑风格。

2.2设计理念差异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建筑设计原理》,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插图介绍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以及相关内容,让我对建筑设计理念有了不同的认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于是人、建筑、自然相协调成为建筑设计的理念,如苏州园林的设计就充分融合了这个理念,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法来组织利用空间,形成曲折多变、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同时,设计师们通过移植花草树木等方式来配合园林中的建筑,将建筑与自然充分结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再如华南理工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使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看上去自然和谐,一点也不突兀。与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相对应的是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这个理念也曾被批判,但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西方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点,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天人相分,所以西方设计师们都很善于创新,喜欢设计出与自然对抗性很强的建筑,如外形张扬的建筑物、特意强调造型的建筑等,这些带有着很强扩张气势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柔美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天人相分的设计理念。

2.3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影响着中外建筑风格。在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从很久以前人们就相信祖先即使驾鹤西游了仍然会保佑子孙后代,因此人们会为祖先修建环境优雅舒适的建筑以求祖先的庇护,南方的祠堂就是典型的代表,如较为出名的陈家祠堂,设计师在设计时通过走廊将相隔的庭院巧妙连接起来,使整体格局看起来上下对称、虚实结合。而在西方,文化注重宗教和科学,自古以来都是崇拜天的,将天作为他们的最终信仰,宗教性非常突出,同时也影响到了建筑的风格,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哥特式建筑,人们在研究这种建筑时都是以宗教建筑为基础深入研究的。总体上来看,神庙与教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的建筑风格。

2.4建筑色彩及装饰差异

中西方建筑美术差异除了上述差异之外,还有颜色上的差异在中国,使用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美感是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与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息息相关的,建筑采用的木料并不能长久使用,所以设计者多善于在木料上涂上油漆或是桐油来保护木料,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既实用又美观,后来又出现用丹红进行装饰或者绘制彩画等方式来展现建筑的艺术美。北方的建筑色彩浓重,南方的建筑色彩却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的建筑色彩就是南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古代,建筑的颜色通常代表着地位,如皇宫多采用黄色和红色;官员住处多采用蓝色和绿色等。在西方,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于中国来说更为简单一些。从外部来看,大多数都是石材本身的颜色,颜色相对单一,只有在教堂建筑群中,会出现一些较为鲜艳的颜色的使用,比如建筑外部和穹窿顶外部使用红色、绿色、橙色、黄色等色彩来增强建筑的独特和美感。西方古建筑非常注重内部的装饰,大多数都以壁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壁画的内容则以圣经故事为背景题材,用不同画风来展现,如湿壁画等手法。15世纪以后,设计师们开始用油画手法进行绘制,丰富了建筑的色彩,再经过特殊处理增强持久性,其中教堂建筑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2.5建筑材料及结构差异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木质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房屋构架由木质材料制成,以柱、梁等为主要构件,用榫卯相连接,使建筑具有很强的韧性,在结构设计方面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最具特色的结构是斗拱,但斗拱的作用却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化,数量也不多了,逐渐变成了装饰性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砖石结构体系是最大的建筑特点,如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金字塔,就金字塔来说,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批巨石建筑,其外部造型非常简单,但是内部结构却处处充满了神秘感,大量的人形彩绘棺木和稀世珍宝、四壁涂满的精美壁画都是金字塔内部完美的展现。后来宗教逐渐发展起来,带动了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新的建筑以宗教为主,内部结构主要由壁画、玻璃窗画和雕刻组成装饰,艺术形象非常威严。再后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内部结构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物刻画以及空间透视感等很多方面,如壁画《最后的晚餐》、雕塑《命运三女神》等等,为建筑增添了许多色彩。

结束语

第2篇

2000年左右,一股哥特式风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无论男鞋还是女鞋,都以尖尖的前部为美,更是不少年轻人追求时尚、另类的新宠。巴洛克风格是意大利17~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超强的浪漫主义特点,强调非理想的设计和辉煌华丽的概念,运用绘画和雕刻工艺。注重空间感和视觉感,打破以往设计的规矩,多用圆形、弧形等富有变化和运动的语言,使艺术家完全展开想像,自由发挥。在当时的绘画、建筑、服装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巴洛克建筑采用大量贵重建材,展示了装饰的奢华;追求标新立异,使建筑变得充满运动感;设计趋于自然,把自然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种建筑风格很快被法国设计师所喜欢,建造了举世瞩目的巴洛克风格的凡尔赛宫和卢佛尔宫。而不断以浪漫主义为代表的法国,更是巴洛克服装的兴起国,在这样富丽堂皇的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建筑中,原本朴素的服饰会感觉很不相称。以男装当中的短上衣和小披肩为例,巴洛克男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短上衣,衣襟短到肋骨,衣襟前的扣子只扣一半,使里面复杂华丽的衬衫在外,充分显示了它的繁复而留闪不定的褶裥和巴洛克服装的奢华魅力。洛可可建筑非常强调室内装饰。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这是洛可可建筑的特点,在继承了巴洛克风格的同时,也精简了概念,把奢华变成了细腻。对于服装而言,洛可可艺术风格来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后,纺织技术不断提高,一个蕾丝、堆褶、缎带蝴蝶结等工艺出现在服装上,服装款式相对巴洛克风格简单些,在追求不对称的同时,用紧身衣和大裙塑造女性的曲线美。直到现在,这一方法仍然被人们乐此不疲地运用在现代婚纱设计上。

中外建筑特点和服装造型的互换

(一)中国建筑对世界服装的影响

中国故宫一直以来都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宝贵财富。那里集中了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故宫的飞檐走壁、斗拱榫卯都曾经吸引了中外服装设计师的眼球。1900年,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以《飞檐》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服装,在当时轰动世界。1995年,中国服装设计师胡晓丹又以《流动的紫禁城》为题,设计了服装。通过服装的传播力,使得中国建筑文化广为流传。一件事物被历史保留也恰恰是因为有它独特的文化因素。例如,“唐装”的兴盛可以看做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元素开始被世人关注,尤其在服装设计领域,很多国际著名设计师都会以中国红、中国结、中国旗袍等设计元素再现自己的设计作品。

(二)服装造型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服装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很多变革过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褶裥、经纬编织、省道等等。这些也给世界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比如,“鸟巢”的设计师Herzog&deMeuron在实践的过程中从服装布料经纬相交的规律中得到灵感,实现了鸟巢的结构探索。OfficedA事务所也用到了服装的打省、压褶的方法来处理表层和内部空间的关系。2010年世博会上,中国馆的设计与服装设计也有着一定联系。

(三)国外建筑对我国服装的影响

如果说建筑是被征服了的自然,那么它也同样适用于对服装的描述。国外建筑中典型的柱头造型,影响着中式服装的肩部设计。可以说建筑设计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本身就融合了很多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装饰,等等,他们为建筑增加了丰富的内容,而建筑也给予了他们无数的空间。因此,古今中外经典的建筑图案也给我们服装设计提供了很多的设计素材。

建筑基础与服装展示

一个时期的特点和文化,同常有两个事物能够记录,一个是建筑,另一个是服装。服装的美通过建筑氛围体现,建筑精神也在服装的动态下展示。很多服装设计师愿意在特定的、体现服装风格的建筑群中展开自己的时装秀。历史上比较典型的艺术风格都影响着当时的服装文化和建筑文化,同时,服装的结构造型给建筑设计提供了灵感,建筑手法和建筑语言也时刻影响着服装设计。因此说,服装设计与建筑设计有史以来就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本文作者:许岚、古长生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服装工程学院)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外墙渗漏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建筑行业改革与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样也加剧建筑行业的质量建设管理力度。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成为建筑企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外墙施工渗漏情况是工程质量情况的直接表现。一旦出现渗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更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墙体外渗现象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一、施工建筑的外墙体渗漏产生原因

(一)施工设计原因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应当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设计方案,施工主要是针对方案进行设计的一种施工行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项目设计内容有时候会将细节内容忽略,例如在对外墙体的窗台坡面以及穿墙管道和鹰嘴等等设计就属于会被忽略的部分。或者这些位置没有能够行程很好的设计,就会造成外墙体的渗漏发生。一些设计或者是施工人员处于功能发挥以外的考虑,将外墙的观赏性放在了第一位,这就造成设计中外墙体小型饰品砖块被改成西风连接。这样砖块之间就不能通过填塞密封材料,造成的结果就是外墙体的渗漏现象发生。另外一个设计方面的原因就是设计材料的界面链接,缺乏界面连接会造成外墙体装饰线被标高,形成与梁顶平行的情况。这种系统不易会造成外墙体的裂缝产生。并会出现外墙体渗水。

(二)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施工进行外墙体施工时,在选择材料的质量方面应当选择质量、性能相对较高的。否则往往会造成施工完成后的外墙体渗漏现象发生。或者出现建筑墙体变形、开裂或者弯曲等情况。

(三)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造成外墙体渗漏的主要原因应当归结在施工技术方面。行管道穿墙预留环节时,墙体预留孔没有进行密封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渗漏。而砌体在进行找平过程中,找平层的砂浆同样也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配比,会造成砂浆强度不够,因此造成外墙体的收缩裂缝形成。从外墙体的细节部门看,例如鹰嘴或者窗台坡面施工处理不当同样也会造成雨水的神偷。外墙体的面砖以及砂浆在凝合时结合力不足也会造成空鼓现象。应用于装饰面的外墙体面砖会造成施工缝隙出现,并最终造成外墙体的开裂以及砂眼。另外,就是外墙体结构柱以及砌体处相互结合的位置,并没有预埋拉结筋也就没有稳固拉结筋的连接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拉结筋在没有合适的长度和间距的情况下,一旦受潮,很容易出现膨胀受力不均,并最终造成外墙体框架出现结构性的开裂过车结构不稳。

二 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体渗漏的防治分析

(一)建筑施工中的外墙体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是形成良好建筑施工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建筑外墙体防渗漏需要良好的设计作为前提,因此,外墙体的设计人员进行对设计内容进行明确。尤其针对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部分。其中包括外墙体窗台坡面、鹰嘴以及门窗的塞缝等。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外墙体实际需要情况进行设计。如女儿墙的墙根渗水和腰线渗水情况,对女儿墙就可以设计反梁,并在此基础上对外墙体结构梁进行同浇筑。一次达到防渗的效果。还能防治女儿墙出现开裂的情况发生。针对外墙的细节设计,防水是关键。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外墙体的细节详图,在设计中通过图像表示设计构思。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

在对外墙体渗漏进行施工时,影响首先将施工材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严把关。采购施工材料时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防渗漏的标准。材料验收工作也应当更加严格。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例如在对粘结密封性质的施工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当保证铝合金材料的质量,避免出现采购人员购买不合格的材料。当代材料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型的防水施工材料被人们不断地开发利用,建筑外墙施工单位还需要敢于使用新型防水施工材料到建筑物外墙施工中来。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外墙防治渗漏,从找平层方面,需要提前湿润砌体的抹灰,使砌体和混凝土交接处可以良好地固定,防治不同膨胀系数的材料引起外墙开裂。清理混凝土墙面的残留木屑、浮浆。根据合适的比例混合砂浆,保持好水灰比例,避免外墙施工时随意加水的情况。在外墙砖面的施工方面,需要检查找平层是否有不平整、裂缝、曲起、空鼓现象,如果有要及时修补,然后用水泥浆来粉刷找平层,最后进行拉毛处理。面砖要挑选平整的,用时保持表面的干燥。在外墙的门窗施工方面,需要仔细检查门窗的孔洞尺寸,防治门窗尺寸不合适,在门窗固定后,还要进行塞缝工作,使门窗的塞缝没有透光的现象。在屋面的防渗漏施工方面,首先要清理干净外墙和屋面的交接处,再根据女儿墙、管道根、设备根的细部构造进行处理。对于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细石砼找平层,需要辗压出浆水后进行二次抹平工序。保持外墙和屋面表面施工光滑平整,用长直尺来检查外墙的凹凸度,保持外墙最大凹凸不超3mm,保持外墙无空鼓、无脱皮、无砂石、无裂缝状态。在设置平直的分格缝时,需要对于外墙施工后找平层进行覆盖,防止出现外墙找平层失水造成的干燥开裂。对于烟柱根、管道根,都要保持合适的钝角。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为整个施工系统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墙体防渗漏施工也是主要的施工内容。在设计阶段,相关的规划设计人员就应当充分做好防渗设计。在选用材料上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加强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建设。并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基德.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分析及防治措施[J].汕头科技,2009(03)

[2] 李剑飞,方灿鑫.建筑外墙渗漏水病害的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3] 康淑英,李西寿.建筑外墙渗漏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J].陕西建筑与建材,2008(07)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外形;装饰设计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特有名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要求建筑外观上存在美感,建筑外形的视觉感受需要通过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设计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合理的建筑外形装饰设计不仅能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还能够增加使用功能。

一、建筑设计中的外形装饰设计理念

1.结合周围环境

建筑外形的装饰设计一定要结合建筑周围的整体情况进行确定,如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空间、地形等都会影响建筑的实体效果,所以不论想要设计什么样的风格,首先一定要尊重客观环境。

2.人与建筑的融合

现代社会理念下,一切讲究以人为本,所以建筑设计的外形装饰设计中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人的实际需求,增进人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提高外形装饰设计水平。

3.整体画面生动和谐

建筑装饰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完成施工方案的设计,设计方案的设计就是建筑的预期效果,所以在设计图纸呈现应该要保证建筑的整体和谐统一,将建筑功能和建筑空间进行区分。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出具体的外形装饰设计,使最终的施工效果与设计吻合。

4.绿色设计理念

在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中体现绿色设计理念是当代设计的主要思想观念,也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在建筑外形的装饰设计中要以为人们提高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为主,在建筑施工中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对建筑木材、石灰和油漆等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安全无害。

5.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型材复杂多样,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质感、表面文理以及光洁程度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通过合理的搭配,增加外形装饰的效果。

6.文化和艺术的结合

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既是现代文化的表现,同时也是现代艺术的一种表达,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和艺术结合的设计理念,现代文化是建筑外形装饰设计中的一种支撑理念,综合反应现代社会特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融合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现代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完美结合。多元文化的建筑风格既能够继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够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筑迈入国际化舞台,促进我国建筑与国外建筑风格的交流,互通有无。

二、通过建筑自身形成外部装饰

建筑构成包括阳台、门窗、屋顶等,每个部分都发挥自己的功能,如果对这些建筑构成进行适当地精加工,进行合适大小的设计、施工材料的选择,增强美观感受。

1.阳台和凹廊设计

阳台和凹廊一般出现在居住房屋建筑以及部分旅馆建筑中,并且学校的建筑物一般都要求有较为宽敞的走廊以及活动场所,但是办公建筑一般不设计阳台和凹廊。阳台和凹廊的合理设计可以形成很强的光影变化,进一步丰富建筑形象。阳台是人们接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可以纳凉、户外锻炼或是晾晒衣服等,是居住建筑的性格体现,阳台设计要把握建筑风格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化,栏板或是平面轮廓、色彩的变化都会有不同的装饰效果,所以合理的阳台和凹廊的设计能够丰富建筑外形风格。

2.屋顶设计

建筑屋顶主要起遮盖掩护的作用,是建筑外部的顶部,但是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发挥屋顶原始功能还能加强美化效果。屋顶可以分为平面屋顶以及斜坡屋顶,对于建筑的斜坡屋顶,在外形装饰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工程构造,通过合理的外部形象组合,穿插多种交接的可能性,设计多种施工方案,反复推敲比较,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案。如在尖型塔顶或坡面屋顶中通过搭配各种样式的窗户或是其他装饰从而增加外形观赏效果,突出民族特点和独特艺术风格。

3.檐口设计

檐口设计是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的重要环节,檐口是建筑结构的外墙体与屋面的结构板的交界地方的板顶。良好的檐口装饰设计效果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设计水平,无论是斜坡屋顶还是平面屋顶都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通过设计合理的檐口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别墅设计中,极大地挑出檐口是目前别墅设计的常用方法,保证美观的同时还有很大的使用性。在现代建筑中,檐口还具有重要的消防功能,特别是高层建筑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提高观赏效果时一定要确保使用功能。

4.门窗设计以及其他部分设计

门窗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门窗洞的大小和大小都是设计人员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很多的建筑物中使用凸窗和空调位相结合,很大的丰富了建筑立体。建筑物本身使用的材质以及建筑墙体使用的饰面材料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出建筑的主体风格,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建筑施工成本,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事先争取业主的意见。合理的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形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外形的装饰作用,使建筑立面更加的生动活泼。

三、建筑构件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以及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建筑构件从原来的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的建筑部分变成了现在只是起到装饰建筑外形的作用,如牛腿、橼条都是现代建筑中经常用到的装饰构件,能够起到很好的美化效果。

四、优化建筑外形装饰设计的措施

1.内部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工作人员在材料采购前需要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材料的送样审报工作,审报批准后再让设计人员优化,批准过的材料数据需要将业主的特殊要求在设计优化里明确标注提高优化设计精确度。优化设计图纸制作完成后即进行施工材料订购工作。加工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再次实现装饰设计的过程,但是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经常被工作人员忽视,所以厂家需要配合设计人员完成二次优化过程,使施工产品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建筑施工材料有自己内在或外在的特性、文理以及色彩等,每种施工材料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各种材料的材质和性能有充分地了解,发挥施工材料的运用潜质,结合周围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通过精心的设计使材料的艺术得到充分的表达。

2.外部协调

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过程工期短,但是难度很大,工作十分复杂,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完善的地方,如机电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个专业进行交叉工作的情况。所以在外形装饰优化过程中要注意和机电设备安装一起协调末端的定位以及安装方式等,并且要综合考虑各施工设计的要求,做好各施工环节的协调工作。

3.完善技术

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是缩短外形装饰设计的设计图纸的制作时间并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优化设计进行重点的、针对性的技术保障工作,在技术要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工作,提高装饰效果,提高总体工程质量。

4.新材料的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功能性以及艺术性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建设节能环保型建筑是未来的建筑设计的主要趋势,利用创新的新型材料以及建筑设计要求,在环境以及美学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使建筑艺术得到更灵活、丰富的表达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

五、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的思考

建筑设计中的外形装饰设计既是一种艺术的表达,也是一种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的文化的体现,综合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发展特点,所以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支撑基础,现代的建筑外形装饰设计中的并没有单纯地以传统文化或是以现代元素为单一特色,所以在建筑外形装饰设计过程中可以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相互融合,使相互之间发生更好的碰撞,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我国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如果想要进入国际化的设计舞台必须要与各国的设计界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习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同时深度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使两者之间有效结合,互通有无,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标准的装饰设计风格,使传统文化在建筑的外形装饰中得到创新应用,使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技术的提高,装饰设计同样得到迅速发展。

六、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现代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还要达到人们对审美的要求,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是完成建筑审美效果的关键,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分析各施工要点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理念,充分利用好各方面元素,处理个方面元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外形装饰设计水平,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加有魅力的生活空间。

作者:彭军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孟凡涛,李晶.浅谈建筑外形装饰设计[J].建筑设计,2013(5):201.

[2]赵东,刁玉婷.浅述建筑外形装饰设计[J].设计与规划,2015(S2):56.

第5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外建筑史 教学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播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应当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往,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做;今天,要求教师启发学生,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想,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及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的效率、效益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中外建筑史教学来说,网络更是不可缺少的,应用得当,可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对教师而言,开放、丰富的网络环境为中外建筑史设计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既是一个优势,更是一种挑战。教师要认识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网络资源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探讨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把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中外建筑史》是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关于中外建筑起源、各阶段演变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教学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外建筑文化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各个时期中外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培养其建筑历史的理论修养和素质。《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就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并参照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时数,该课程的教学时数显然偏少,但是内容多,因此,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作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建筑反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气候、地理、地质、社会、艺术、历史、政治、哲学、技术等等,其众多因素与建筑的发展都是有关联的,并且错综复杂的和建筑结合在一起。于是在讲古希腊建筑的时候,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让他们在网络资源上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气候、地理、地质、社会、艺术、历史、政治、哲学、技术-----。学生有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背景后,教师上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一个土地贫瘠、陆路交通不便、物产希少的地区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伟大的人物,创造那么多辉煌灿烂的文明;引导学生思考地中海气候与古希腊建筑注重室内外空间设计的联系;然后是地质,古希腊建筑从木建筑发展到石建筑和当地盛产白色大理石是密不可分的;再通过古希腊故事让学生感悟古希腊人的精神模子是何等自由快乐-------,建筑史课堂应是包罗万象、济济一堂的大家之言。教师将网络信息资源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不仅可以使课堂时间有效利用,还可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非智力因素得以开发,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搜索自己想了解的建筑史相关知识,访问世界著名的古建筑并了解它的历史及社会背景,欣赏中外优秀建筑作品并了解建筑师的生平,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讨论。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资源即丰富又具有时效性,内容与时俱进,形式丰富多彩,既有文字方式,也有声频兼顾的电视播放形式,对于充分理解内容更加有效,同时又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更详细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既丰富了教学又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在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网络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认真挑选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并教会学生鉴别、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

如今的网络资源相当发达,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结构复杂性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滤和质量控制与管理机制,网络信息资源在质量上良莠不齐,目的各异,并且网络中大多数网站并非专门用于教育目的;因而,如何选取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教师面临的课题。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与学生缺少相关的经验与知识,所以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广大师生往往束手无策。如何从众多网络资源中挑选出高质量的信息?优秀的网站应该具备那些品质?哪些网络资源更适合应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于中外建筑史课程中,如何搜索所需的中外建筑史网站,也就是主题与覆盖性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信息的准确性如何;信息的权威性如何等,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这种情况在我的同事和学生当中不乏其人。学生经验少、缺乏判断力,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为辅助教学提供便利,教师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的,深入研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认真挑选网站资源和信息资源,使所选网站的内容、表现形式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和阅读水平,然后把自己收集到的中外建筑史有价值的网站提供学生共享,向学生介绍可利用的网站及如何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信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有针对性的介绍几个栏目让学生坚持收看,让网络资源发挥作用,让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让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此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鉴别、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鉴别能力。

另外,教师可分门别类从不同角度搜索和整理这些网络信息资源;使各时代建筑的脉搏更加清晰,让学生搜索更加便捷。如中国建筑史根据教学内容按照各个时期的顺序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国现代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分为:古埃及建筑、古代两河流域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中世纪的建筑、文艺复兴建筑-------。通过进行分类可让教、学双方摆脱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论坛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懂得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工具、BSS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强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学习论坛成为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在网络上交流,可以发表一个主题,让大家一起来探讨,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解决等,是一个人与人语言文化共享的平台,具有实时性、互动性的优点。学习论坛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模式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如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角色扮演等等。从学习论坛中我们可以检测到学生学习的动向和参与课程学习的程度,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依据之一。利用网络使学生虽然可以感受到建筑语言的丰富多彩,领略建筑语言的卓越多姿与博大精深。但是利用网络论坛与学生交流的对于教学还是非常重要的,师生在网络论坛中进行课程交流和课程答疑,通过论坛学生积极主动和教师讨论并及时反馈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各种学习互动话题、老师的答疑解惑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互助学习的另类课堂。同时论坛中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感受古今中外建筑设计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从学习的内容到问题的讨论,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网络论坛是教学的精华所在,学生在这儿进行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有助于集聚智慧,思想的碰撞激起创新的火花,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从网页制作素材的收集开始,然后是素材的挑选,再是内容层次的设计、知识点主次的安排、最后是论坛的主持,无一不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考验,教学可以促使师生互养,光有专业知识还不行,还要求教师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学生提问老师总是一问三不知的话,又如何能引导学生思考呢?但学习论坛仍然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利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式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带给我们浩如烟海的信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极大方便的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帮助,对辅助教学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界限的课堂、取之不尽的资源库,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峰.高校日语教学与日语学习软件的利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4):57-60.

[2]张箐.我国小世界理论研究评述[J].2008,(9):1426-1427.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分析

外墙渗漏是建筑施工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对待外墙的问题上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良好的措施,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外墙的防渗漏的问题上,一般都从防水层这个方向进行考虑,因为在建筑工程中,防水层是决定外墙是否渗漏的关键,所以本文也是以这一点来进行论述,以下就是对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的技术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

一.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渗漏部位

1. 框架梁下与砌体相交接的地方。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渗漏的部位都会出现在衔接的部位,像框架梁下与砌体交接的地方就是比较明显的衔接部位,这个部位就比较容易发生开裂的现象,本来就很容易发生开裂的现象的部位一旦没有进行良好的施工,就很容易发生裂缝,导致渗漏。

2. 外墙找平层的地方。

针对外墙的找平层,发生开裂渗漏的事故也很多,所以一旦没有进行正规的操作,也很容易发生开裂的现象,造成脚手眼部位发生裂痕,从而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

3. 脚手眼部位的渗漏。

脚手眼部位发生渗漏主要是由于在进行外墙抹灰的过程中,没有将其抹到位或者是进行严密的堵实,从而导致脚手眼部位容易发生空鼓的现象,最主要的就是实际操作不正确,导致发生渗漏的现象。

4. 阳台根部的渗漏现象。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阳台根部是对外并且要适应变化多端的天气状况来进行施工的,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没有将施工的工作做到位,就很容易当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出现变形、裂纹等状况,这样在遇到雨天或者什么突发状况,就非常容易发生外渗的现象。

二.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的技术措施分析

1. 关于墙体建筑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的质量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如果建筑的质量都不能达标或者说是过关,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就更不用说外墙渗漏的事情,所以说这个也是一项比较关键的问题。

首先要说的就是关于建筑工程中砌墙砖的问题,在进行砌墙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禁止干砖上墙的,这样的要求主要是因为干砖在上墙的时候会严重的吸收水分,这样砌墙用的砂浆就很难以平稳的状态进行铺设,如果砂浆不能进行平稳的铺设,就很难保证砌墙的强度和韧度,针对这一点,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给墙体造成的损失也是很大的,所以在进行砖块上墙的工作中,应该将砖块进行湿润的处理,也保证砖块在上墙的时候是不能够吸收砂浆中的水分,让墙面的质量更好。

还有就是要注意控制充填墙的裂缝。在进行外墙筑建的过程中,有一个工作是进行砌体与框架柱间的缝隙填充,这个工作要是不能够认真的完成,对于外墙的防渗漏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要求操作,在进行填充的时候,要预留出相应的空隙,以保证过段时间的补砌和补紧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将一切可以渗入墙体的通道进行堵塞。

要想有效的防止外墙的渗漏,就一定要将所有有可能进入到墙体的通道进行有效的堵塞,这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所以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在进行外墙装修的时候,一定要全方位的进行检查,类似于空头缝、孔洞等一定要进行恰当的填充,并且要在填充的时候做好记录,以保证再次检查的时候有据可依。

以上说的几种需要进行细致检查的部位,在具体的进行填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点,首先针对空头缝和空洞,在进行充填之前要将原有的泥浆处理干净,然后再进行填充,再有一处需要注意的就是门窗周围的填充工作,这一块也是,在进行填充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工作,然后在进行专业的填充,还有一点就是关于阳台的防渗漏工作,阳台是个很重要的部位,因为阳台是和容易出现渗漏部位的地方,所以在进行阳台的防渗漏工作时,施工中要注意墙边的阳台板,阳台板在灌缝的时候要比板面低,还有就是找平层的高度,再有就是排水情况的检查,在进行排水方面的检查中,最好不要出现有积水和泛水的情况。

3. 关于外墙防渗漏的几点建议。

首先关于防渗漏工作,不是单纯的施工问题,防渗漏跟管理和设计都是有关系的,如果说或在设计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那么在施工中也很难做到不渗漏现象的发生。

其次就是关于安装的问题,在进行外墙防渗漏的工作中,安装是防渗漏工作中的重点,所以对于防水的结构性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就是员工的专业素质,众所周知,外墙的防渗漏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在进行对员工的管理中,也要相应的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应有的责任心,以保障工程的合理进行。

三.总结

建筑施工中,外墙的防渗漏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外墙的防渗漏工作不单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还关系着工程的脸面,所以针对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原因,都应该找到相应的办法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施工中外墙的防渗漏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宏杰,刘宇. 关于高层住宅外墙防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4) .

[2] 黄芬,程为金. 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原因分析和治理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0) .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外墙保温材料;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在我国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型材料和生产技术,不管是技术和材料都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外墙保温技术变得更加完善和健全。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中外墙保温材料和保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一 、建筑施工中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

1、泡沫玻璃。泡沫玻璃是一种无机硬质的保温材料,以无机玻璃做主要原料,加入碳素或碳酸盐作发泡剂和辅料,放在一起磨细混合均匀后,放在耐热钢模具内,再在窑炉中经过800℃~900℃高温烧结发泡,退火冷却处理后制成。泡沫玻璃的化学物理性能优点突出:具有耐多种化学腐蚀,能够提高保温系统的耐酸雨、酸雾、大气碳化、抗紫外线致老化、抗水软化侵蚀等自然风化侵损的性能;不吸水,能耐高温耐低温,能在零下196℃~400℃广阔温度范围内使用,有利于提高外保温系统的抗水抗冻性;安全性能可靠,不燃烧、无毒,符合环保要求。目前在保温材料市场上,泡沫玻璃的推广使用度还不高,原因在于生产成本过高,与EPS、XPS和PU等产品相比在经济性方面无优势。生产泡沫玻璃用废品窗玻璃碎片为主要原料,各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变废为宝,重复利用,属于环保节能产品,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且各省都有就近发展生产的条件。因此,大力推广泡沫玻璃保温材料的使用,有利于环保、节能和消防安全,其经济性也将在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利用中得到体现。

2、岩棉板和玻璃棉板。岩棉是一种无机材料,价格低、不可燃,绝热性能优越。但岩棉的抗压性能低、密度不高,有着较高的吸水率,因而不宜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岩棉不吸水时导热系数小,吸水以后导热系数增大显著;岩棉吸水以后不易蒸发,直接影响岩棉的保温、隔热性能。目前国内离心玻璃棉年产量达到10万吨,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能见到这种材料。它与岩棉的性能相似,但手感明显比岩棉好,施工过程中使用起来也较方便。但由于玻璃棉的密度不大,只被应用于顶棚施工中,玻璃棉的耐高温性能也不如岩棉,价格相对比较高。岩石或玻璃经高温熔融后,由高速离心设备制成无机纤维,同时均匀加入一定比例的粘结剂、防尘油、硅油,然后根据不同要求,制成板材。其保温性能、机械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属不燃材料,价格低廉。该类无机保温材料的局限性在于,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释放到空气中的人造纤维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用于外墙保温系统的岩棉板、玻璃棉板应采用新技术,使其人造纤维可在人体组织中自然消失,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采取防扩散措施,这无疑会增加生产和安装成本,使其经济性大打折扣。

3、聚氨酯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属热固性材料,是通过双组份液料反应交联固化发泡而成,呈网状结构,其耐高温性能、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等物化综合性能比普通塑料泡沫要优越得多。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产品为闭孔结构,这使得其具备良好的耐水汽性能,施工中不需要进行绝缘防潮处理,减少了施工工作量。但这种材料具有易燃性,且价格相对较高。在其未经阻燃加工处理时,属易燃体;经过科学方法改性,引入难燃、耐温、低发烟、低毒性的环状结构化合物,或引人具有难燃结构聚合物纳米颗粒,使聚氨酯PU泡沫在遇火时不产生收缩,同时形成一层碳化层,隔绝了热量的传递和氧份的渗透,从而阻止火焰继续扩张,不产生蔓延燃烧现象,使原来可燃的PU泡沫变成阻燃、难燃性泡沫,甚至接近不燃性泡沫。这类系统导热系数低,保温层厚度小,耐高温性能、系统稳定性好,施工工艺多样化,包括现喷聚氨酯、模浇聚氨酯和板贴聚氨酯外保温系统,在其阻燃性能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推广。

4、酚醛泡沫。酚醛泡沫是具优越性能的防火、节能、隔热、隔音、轻质材料,属难燃材料,火表面略有炭化却不烧穿,不但不会着火也不会散发毒气和浓烟。在所有保温材料中,酚醛泡沫具有很低的导热系数,其保温性能比珍珠岩、玻璃棉、矿棉、轻软木等传统的保温材料高一倍左右。

5、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有连续挤出型和膨胀型两种类型;前者防潮性能好,通常被用在屋顶、地板、地下室墙体等特殊区域的绝热,在这种地方泡沫塑料会与水、潮气直接接触;后者因价格相对较低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较大,通常被用于内外墙绝热中及彩钢夹芯板中。强度较高的连续挤出型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可以用在承重地面的绝热防护中。因为这种材料具有热塑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温度的控制。这种材料具有可燃性,在其组成中添加阻燃剂后其防火性能也有所提升,但相比于无机材料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二、建筑施工中外墙保温的施工技术

1、外墙表面清理。建筑外墙表面要先用钢丝刷将表面浮层清理干净,处理掉露在外部的钢筋,保证外墙表面的平整性。然后使用细砂、界面剂、水泥构成的1:1:1的浆料,对建筑施工外墙表面进行拉毛清理。

2、弹冲钢筋位置线。在墙面拉毛清理24小时后,从外墙头处每隔500mm弹次纵向钢筋位置线,应使用1:3为比例的水泥砂浆沿着位置线进行冲筋,厚度为10mm,宽度为100mm。在隔墙门窗洞口处,按照与常规外墙相同的方法冲同样厚度宽度的附加灰筋,来确保粘板的粘贴质量。

3、外墙的保温板粘贴。按照1:4的比例将水和粘结粉料倒入塑料桶中,使用搅拌器连续搅拌3到4分钟,确保粘结料无结团干块。拌合粘结料要在2小时内使用完,在拌制下一批之前要把塑料桶内清理干净。粘结料拌好后,在保温板背面涂抹厚度为5mm的粘结料,涂抹均匀,在墙角处开始沿墙面向上粘贴,粘贴后用橡皮锤轻轻敲打,保证其粘结可靠。粘贴时要根据外墙表面的平整性适当调整粘结材料的厚度,以避免沿墙面上下错缝,还要使用靠尺辅助找平。另外保温板粘贴时要注意:保温板之间不能涂抹粘结料,当两块保温板之间的缝隙超过2mm时,应当用厚度相当的聚苯板条进行填塞;角部的保温板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整版切割;粘贴作业前如果未安装线盒,应根据施工图纸预留保温板位置,安装完线盒后再粘贴保温板。

4、表面拉毛的处理。粘贴保温板结束24小时后,应沿着保温板表面涂抹1mm~2mm厚的粘结材料,往复搓使表面出现毛面;在门窗洞口应沿着45°方向将粘结料压入一定大小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中。对于EPS板应在拉毛处理12小时后,将石膏面材料加水搅拌成浆状,从板面下部沿着板面向上涂抹,厚度保持在5mm内,并压紧保证密实性。40分钟内应完成一面墙的工作,避免接口处压紧处理;涂抹工作结束1小时后采用大杠沿着墙面进行找平,按先竖向后横向的顺序进行,然后沿着墙面竖向将预先裁好的网格布压入石膏罩面层中,用木抹子将罩面材料表面搓出毛面;如果此时表面干涩无法搓毛,可以先在表面淋撒适量水再搓出毛面。石膏罩面完成工作1周以后,等表面完全干燥后才可进行外饰面的施工。

结束语

我国正着力构建节约环保型社会,大力提倡节能减排,而建筑能耗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正逐年攀升,建筑节能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的建筑节能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仍是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5倍。而外墙保温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建筑节能措施,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它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芳.浅谈节能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施工[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02).184-184

[2]罗英鹏.外墙自保温体系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1(12)

[3]孙瑞庆.关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和施工技术选择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0(4)

第8篇

[关键词] 建筑设计 事务所 经营管理体制

一、中国建筑事务所目前存在问题

1.大型设计院的压力

大型设计院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政策的制定倾向设计院的既得利益。事务所的业务性质被政策局限在传统设计院的补充上,使其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阻碍了小型建筑事务所通过合作取得大型项目的机会。

这也导致大量在职公职建筑师在设计院以外挂名从事第二职业。引起“一些单位与个人间的矛盾,同时加大注册管理难度”。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大型设计院与行政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在被逐渐改正,设计事务所与设计院间的竞争也趋于正常化。这正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从当前设计市场可以看到,人们以前担心的诸如设计事务所抢走大型设计院的项目的情况并没有演变为恶性竞争。设计事务所因为自身的灵活机制,开辟了更多的设计领域,为我国建筑整体品质提高加速。

2.企业形式

当今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企业形式单一,市场较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以两个方面特征区别于传统设计院的。“以行业内名人领衔成立;采用合伙人制的企业形式(无限责任公司)”。

建设[2000]285号《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以下简称设计事务所)是指具备一级注册执业资格(或取得高级职称的)、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设计人员合伙设立,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合伙人对设计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另外,该管理办法的附件《建筑工程专业事务所资质标准》中提到申请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资质条件为“……至少有三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为发起人……建筑设计事务所资质不分级别……”,执业范围则参考的是注册建筑师的标准。

以合伙人制作为设计事务所的基本企业形式固然有利于规范市场,但是单一的企业形式并不利于青年未成名建筑师成立其设计事务所。在大型设计院中无法得到重视的青年设计师正是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一种机制鼓励和扶持没有名气但有足够能力的青年建筑师,我们的事务所必定会成为著名建筑师们的摆设。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当代中国建筑事务所比较分析

1.专门化程度

事务所的专门化,不仅包括设计领域专门化,还可以理解为在事务所坚持原则上的一种划分。在发达国家,“建筑事务所以对建筑的认识和追求来分为本质截然不同的两类:组织事务所或称之为商业性事务所(Corporation),与建筑家工作室,或称之为艺术性事务所(Atelier,Studio)”。

“组织事务所是提供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换取报酬的由建筑师组成的公司,通过以图纸等设计文件对项目的预期计划为商品的价值交换过程,获得投资回报及赢利的经济实体。”因此,设计是作为生意和业务(Business),设计项目是作为一个经济工程(Project)而被运作,对时间、成本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多快好省”的设计是赢利的保障。

“建筑家工作室是独立建筑师或有相同志向的建筑师组合。本质上是以文化批判创新和艺术实验为目的的建筑艺术创作团体和建构的工匠作坊,经济运行的维系及发展则只是其附属产物。其目标是精神的独立和艺术创作的独立。”

目前的中国,我们常混淆两者间的差别。找准各自的定位对建筑事务所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性质的细分不仅有利于建立起盈利模式,更有助于整个“实验建筑-商业建筑-反思(实验建筑)-商业建筑(提升)”良性互动的建立。

而在商业性事务所中的设计领域的专门化的优势明显:

以美国SOM事务所为例,它擅长于商业摩天大楼设计,很少涉足其他类型建筑。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ADP公司,是300人左右大公司,但仍专长于超净车间、医院及高校建筑。

长期推动某方向的专门化设计,资深设计人员可拥有相对较多的经验,也会比其他公司拥有更多该领域内的固定合作伙伴,更熟悉专用的建筑产品。这不仅意味设计更加得心应手,还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优势。

中国现在的建筑事务所“仍然比较广泛”,以北京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为例,“成立一年多来,除了设计完成了承德等一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之外,还承接了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前期和设计工作。”

2.企业形式与规模

“美国目前约10000家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最小的只有1人,最大的1800人,其中约85%的在6人以下。其形式可以是合伙人制、私人公司、专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而且还可以采用有限―合伙人制公司(如SOM公司),其中有限责任性质的公司占大多数,无限责任的合伙制公司很少。”

“英国90% 以上的公司不超过6人,40人以上的只占1%,几家较大的设计公司集中了20% 以上的建筑师。”“有限―合伙人制公司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企业形式,在15年前还不允许有这种性质的企业成立。”

英美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大部分是新型的“有限―合伙人制”,这比我国现在广泛常用的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制更易控制风险和保障合伙人的利益。

国内大部分业主对于传统设计院的极端信任,以及相应设计保险制度的缺位都给一些初出茅庐的建筑师开办建筑事务所带来极大的困难。小规模的项目(如房屋装修)正变得越来越多,《物权法》的颁布也使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增多成为趋势。但大规模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出现还亟待各种注册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以及市场对建筑师的信任。

3.管理结构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规模事务所“典型的人员构成模式是1个~2个合伙人(或注册建筑师),1个办公室助理,1名兼职会计、2名~3名实习生。”

美国的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只有一个老板,公司归他一个人所有,英文称为Sole Proprietorship,一般小型事务所多是这种类型;一种是有几个合伙人;公司归合伙人所有;英文称Partnership;第三种是股份制公司(称Corporation);持股人都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由于持股人(Stockholder)拥有的股份数量不同,在公司的地位及发言权也不一样,一般比较大的事务所都是股份制。”

因此,建筑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保证自己对项目设计的控制权,起主导地位的建筑师往往掌握着事务所大部分的股份且不对外出售,即对事务所的行政和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建筑师不仅需要进行设计,还需要对项目进行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按照设计意图执行。而对于骨干的奖励模式可以看出老板建筑师对员工分层对待的特点。这几个层次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排列:董事长(持有股份,领导事务所);董事(持有股份,对决策具有影响力);副董事(享有年终分红);建筑师、设计师、项目经理(工资);技师、绘图员(工资)。

三、挑战

1.提高建筑师自身的管理素养。管理方面的素质对于项目和运营事务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有赖于引起教育体系的共识。

2.促进多元化的企业形式,建立设计保险制度。增强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3.明确建筑事务所定位。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专业化程度,设计适合的人员构成模式。合适的模式能够使事务所的项目进行得更加顺利,更可以使员工产生必要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卫更太:欧美的小规模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勘察设计,2006,04:28~30

[2]王早生:美国、英国建筑事务所及建筑市场管理制度考察报告.中国勘察设计,2005,04:15~18

第9篇

记 者:当代很多建筑大师最后都走上了设计管理岗位,而您一直坚持亲自参与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具体工作。对您来说,从事一线工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最大收获又是什么?

程泰宁:我现在越做越觉得,非常幸运能从事建筑这个行业,因为它跟很多行业不一样,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师可以看到自己的草图从图纸变成实物,而且看到后又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再提高的地方。对我来说,它始终有吸引力,促使我去做,让我想要继续往前走。曾经有人给我的展览写过一个前言,题目叫 “归零”,我觉得很符合我的设计思想。“归零”对我来讲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每当接手一个新的工程,我会将过去的东西全部归零,重新开始创作;二是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这些评价在我面前都归零,我该怎么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去做。这两点是建筑这份工作之所以吸引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它让我不断创新、不断前进,而且这种想法和前进在不断地实现。 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人。

正是因为对专业有这样一种态度,我并不觉得我现在的工作很累。有些人诧异我现在居然还会画草图,我说我要是不画草图,这工作我就不做了,我并不想像一些人建议的那样仅仅“点拨点拨”。之所以觉得做这工作有意思,是因为能始终感觉到思想在不断往前走,所以草图我要画,从方案、扩初到施工图的各阶段我都要控制,比如材料选择、节点设计等等,这让我可以看到从草案逐渐变成现实的全过程,这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个过程。

记 者:您如何在从事设计这份相对而言比较辛苦的工作的情况下,在接近80岁的高龄,还能保持这样年轻的外表和非常有活力的精神状态,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程泰宁:由于对工作的热爱,我觉得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很正常,而且心态比较好。虽然年纪这么大了,我仍然觉得有希望在前头,我还能做得更好,可能是这种心态让我外表看上去不像实际年龄这么大(笑)。 以民族文化精髓推进建筑创新

记 者:您的建筑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中国的民族风格,您在创作时是怎样去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

程泰宁:你提到的两个词――风格和精神,我是赞成精神,不赞成风格。做具有中国性或者说中国精神的作品,是大家目前都在探索的事情,但到底怎么做?我认为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建筑师,都需要一个积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不是在形式、风格、符号或元素上,我赞成继承的是“精神”。理解中国的东西,你需要去理解它的“气”,借用北大教授冯友兰先生的话,我们要“抽象继承”,继承什么?继承精神,而不是继承一些具体的东西,这点非常重要。什么叫中国文化的精神?以我完成的黄龙饭店为例,最终方案其实我只花了很少时间,因为重点并不在形式上。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注重跟环境的融合,我当时把黄龙饭店所在地区当成一幅画,讲究中国绘画当中的气韵连贯,而不是和别的方案一样,设计出一道“建筑”墙把城市跟风景区隔开。

同样,我创作的浙江美术馆也是这样,参加投标的方案有现代简洁的、有传统仿古的,但放在项目所在地似乎都有一点不合适,因为这个地方人文气息、文化积淀太厚重了。我就探讨能不能把所有现代、自然、又是中国的元素,用很抽象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既跟自然和人文环境融合,也融合现代的审美观念。我根据“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抽象融合,最终结果不是表现在某些具体的符号和形式上,而是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来表达。美术馆建成后,评价传统和评价现代的都有,我觉得怎样评价都行,只要大家抱着各种各样的多义性来理解,就是我想达到的要求。

记 者:您在投标过程中曾经遭遇过甲方对设计机构的“崇洋”,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大的改善,您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民族设计自信缺失的问题?您觉得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程泰宁:现在这种现象似乎愈演愈烈。最近,中国工程院做了一个关于中国当代建筑的现状与发展的课题,我们用Google Earth对北上广三地进行调查,研究每个城市的CBD地区里一个平方公里内有多少建筑、由哪些单位设计。最后发现上海陆家嘴地区的26栋建筑全部由境外机构设计,除了3栋由香港机构设计,其余全部由国外建筑师设计;广州的16栋建筑中,只有3栋是由本土设计机构设计;北京的八九个建筑全部由国外设计。另外还有一个我了解到的情况,现在除了一二线城市在做国际招标,三四线城市也在做国际招标,让人不免感到忧虑。最近我们正在参加一个投标,参与的7家设计机构中,除了我们之外,6家都是国外的大牌机构,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是一种对本土设计非常不自信的表现。中国建筑师同国外建筑师相比,的确存在一点差距,但是要看站在什么角度看这个问题。

去年,我有机会跟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安德鲁进行了一次对话,我发表了对国外建筑师的看法。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起初我们确实比较封闭落后,但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建筑师已经逐步跟上。我不认为我们比西方建筑师差到哪儿去,而且我认为中国的事毕竟还是要靠中国人来做,这一看法也得到了安德鲁的赞同,他也认为中国建筑师可以跟他们在同一个水平上来工作。我很感谢他的评价,但这个评价如果能让我们的领导和公众知道就更好了,而实际上领导和公众并不这么看。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这点由来已久。我们常常认为西方文化就等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就等于传统文化、等于封闭落后。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有我们中国建筑师自己的问题,我们有一些勇于开拓创新的建筑师,但是还不够多。我相信假以时日、给我们一些条件,我们应该能够完全可以跟西方同台竞争。我希望学生们在年轻时就立下志向,要做好中国建筑,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是对我们大家的一种激励,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做得比别人好,做好了对世界也是一种贡献。如果我们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去做的话,将永远没有什么贡献。

记 者:您主张“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创作理念,如果“此时”指代的是现在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此地”指代中国现代城市,您对“此时此地”光怪陆离的建筑大量涌现的现状有何看法?

程泰宁:我强调“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方案的唯一性。我们今天常常谈创新,以什么创新?创新不是凭空来的,只有“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以后,才有创新的可能,才有体现唯一性的可能。一个设计项目,在杭州和在北京做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气侯条件、文化背景等不一样。即使都在杭州,某个地段和另外一个地段的客观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种“立足此地”的不一样是很明确的。同样地,时代在变化,设计师在不同年代做设计,思想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这点也是很肯定的。最重要的一条是“立足自己”,所有的“此时此地”都是客观存在,对这个客观存在怎么解释?你要“自己”来解释,不同人的解释不一样,作品也就不一样,建筑才能做得丰富多彩。

所以,我对现在很多建筑有些有些不同看法,它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筑师比较主观的、强加于某地的一些东西。这样的东西也许很眩、很酷,但是这种眩、酷是没根的、没生命力的,我希望我们的建筑还是要有它本身的根和生命力。“此时”“此地”加上“自己”,这是做设计的一个根本原则。 身体力行,促进建筑设计提高

记 者:在当前中国建筑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设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很好地交流,您作为为数不多的“跨界者”,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程泰宁:这种现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中国建筑界让人感到遗憾的现状――体制内和体制外分得很清楚,甚至年龄段也分得很清楚。其实在我看来,建筑是把我们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体制的人联合在一起,最大最好的一种“粘合体”,为了中国建筑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这样在一起。体制内的建筑师现在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受制于各种因素,导致在创作上受限,客观上因为他们做的往往都是一些大型项目,政府工程居多,领导的意图向建筑师灌输得比较多。反观体制外的一些建筑师,比如李晓东等,他们做的项目相对而言不是太大,往往位于远离权利中心和商业氛围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做得比较好,这是客观原因。主观上,以我有限的接触来讲,体制外的一些建筑师,思想往往比较活跃,吸收新事物的速度较快,各方面能力均衡,而且也敢于表达,而体制内的建筑师由于受限于各种因素,在表达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 程泰宁作品 绍兴鲁迅纪念馆

所以,我一直很想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促成体制内外的建筑师之间更多的交流。我也经常参加一些这方面的活动,感觉到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去逐步解决。要促成体制内外的融合,我觉得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思想如何融合,从而促成大家相互能融合,这点非常关键。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很积极想要打破这种体制内外的鸿沟的。这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还是要靠年轻的同学,将来可能有些人在体制内,有些人在体制外,你们可能能更加融合、相互融入。

记 者:作为一名建筑师,您如何看待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10篇

设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综合上述情况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合作建筑设计 项目管理 问题 对策

0 引言

近来年,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事务所在中国承接建筑设计项目。而作为隶属于国资委的中央直属大型设计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有诸多的项目与境外事务所合作,笔者有幸参与了多个中外合作设计项目的项目管理,在此进行总结。由于合作设计项目与独立完成设计的项目有许多特别之处,对于这类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也有特殊的要求和侧重点。

1 合作建筑设计项目的特点

需要进行合作设计的项目通常是具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大型公共建筑。大多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兼有地标价值,且技术要求复杂,通常需要进行国际绿色建筑认证;业主对项目期望值高,工程建造标准高,通常会聘请具有国际水准、不同国家的多个设计和咨询机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工作,物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大型文化体育建筑、星级宾馆、高级写字楼、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等。

2 合作设计项目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1 项目范围管理难度高

工作范围难以界定清楚,中外方工作界面划分容易出现真空地带。国内外对于建筑设计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工作深度及范围不同,导致中外方对于工作内容的理解本身就会有差异。此外,由于建筑设计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并需要符合项目所在地的规范等特点,合作设计项目也很难采用按专业或按阶段一刀切的方式来划分境内外设计单位的工作界面。

目前常见的几种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

(1)方案阶段由境外设计单位全专业完成为主,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由国内设计院完成。如中国院与ZAHA Hadid建筑师事务所及英国标赫(Buro Happold)工程顾问公司合作完成的南京青奥中心项目,就是由ZAHA完成建筑方案设计,标赫完成结构和机电方案设计。

(2)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由境外设计单位完成为主,施工图设计由国内院完成,比如中国院和SOM合作的北京绿地中心项目。

(3)方案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专业主要由境外设计单位完成,其他工作由国内院完成,比如中国院与Gensler合作的王府井大饭店改造项目。以第一种模式为例,此种合作模式下,方案阶段虽然是以境外设计单位为主完成,但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技术标准、规范、制图习惯不同,境外设计单位完成设计成果后,需要中方设计单位按国内标准调整、复核。此外,有些工作也需要中方设计单位完成,如人防设计、面积计算及核定、日照计算等。

除此之外,有部分合作的大型设计项目技术复杂,设计过程中有诸多的设计及咨询单位,如酒店管理公司、结构顾问、机电顾问、幕墙顾问、智能化专项设计团队、绿色建筑咨询等,相互交叉作业频繁,配合工作非常多。如中国院与Woods Bagot合作设计的位于北京CBD核心区的阳光保险国际金融大厦项目,设计咨询团队加起来共有十几个,施工图阶段的项目协调会参会人有30~40人。一旦工作界面没有划定清楚,在配合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影响设计进度及质量。

2.2 沟通管理复杂

项目关系到的人多,沟通渠道多,沟通时间成本高。合作设计项目组织间的沟通方式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书面邮件、电视电话会议、重要节点的集中性会议。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信息需要准确地传达到相关各关系方,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花费相当的精力组织书面文件、识别信息的传递渠道与接收对象,但还是难免会发生遗漏与错误。另外,还存在因时差问题需互相迁就开会时间,及会议翻译与沟通时间加倍等。如果项目业主没有明确的项目沟通管理机制,未能组织好日常联络,不同设计咨询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就会出现信息丢失、工作范围变化、大量设计修改等情况。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导致沟通存在障碍。设计团队来自不同国家,而工程设计行业的词汇专业性较强,会出现翻译过程中语意丢失而造成误解。此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差异,每个民族大多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理解和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这种思想也会影响到工作配合和推进。

2.3 时间进度难以把控

建筑设计是由多专业、多方面协调共同完成的工作。而合作设计的项目则由于多方交叉作业,国内外设计单位相互为前提条件,且没有设计进度控制的唯一主体,导致进度控制难度更大,拖延现象也较为普遍。

此外,由于国外项目建设周期普遍较长,国外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作习惯、方式与国内不同,当项目总周期固定时,经常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发生进度拖延,但为了保证整体进度,往往会压缩国内设计院的施工图设计时间。

2.4 成本较高

建筑设计项目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差旅费用。

(1)人工成本

有的项目业主会简单地将合作设计项目按阶段和专业的划分来核定国内院的设计费用,而事实上工作量的变化并非如其所想。以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以境外建筑事务所为主完成建筑专业设计,国内设计院完成结构、机电专业设计为例,中方在方案阶段还需安排有相关项目经验的成熟建筑师负责项目,一方面为业主及境外建筑师提供咨询,另一方面作为境外建筑师与国内结构、机电工程师的沟通纽带。因而国内设计院需要参与所有的项目会议,审阅境外设计单位的各版本图纸,做大量的沟通协调和管理工作。其次,由于境外合作设计项目沟通的复杂性,通常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项目中的协调会议、日常往来函件和电话要比普通项目多3~5倍,项目管理人员花在管理协调上的工作大大增加,而目前大多数设计院未能对管理者的人工投入进行成本核算。

(2)差旅费用

差旅费用考虑国内和境外两部分。在定期组织的汇报会中,重要的节点会议需要所有的设计团队集中到项目所在地或业主所在地,汇报成果,明确下阶段工作,进行技术沟通与讨论。通常情况下,方案阶段2~3次,初步设计阶段3~4次,施工图设计阶段视外方参与工作情况而定,一次会议时间持续2~3天。同时必须全专业主要设计人员参加,国内设计院通常每次出差都会是10人以上的规模。这样核算下来,此类合作设计项目仅在设计阶段的出差至少高达100人次・天,导致差旅成本较大。

2.5 合作设计项目的风险因素

与国内设计单位不同,境外事务所对于设计工作的开展与设计收费进度控制非常严格,而国内的开发商付款通常会有所延迟。如方案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了,但由于甲方未向境外设计单位付款,境外设计单位此时只提供PDF版本的设计成果,而不会提供可以编辑的CAD版本,而后续工作又需要继续推进,进而增加了设计院的低端工作且导致图纸准确性不足,并为后续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此外,合作设计项目进度通常推进缓慢,不能满足业主的需要,地上地下分开出图的现象较普遍,工作流程又进一步复杂化,工作发生颠覆的可能性更高。

3 合作设计项目管理对策

3.1 制定合作设计项目的WBS,把分工表做成菜单可选式的责任分工矩阵

目前分工界面表的版本多种多样,多是以不同境外设计事务所制定的版本为主,工作内容不充分,没有考虑对其他咨询单位的配合工作。国内设计院应该综合不同版本的分工界面,结合国内项目各阶段的深度要求以及合作设计项目以往发生界面不清的内容,制定合作设计项目的WBS,将各阶段各专业可能会有分工界面的工作详细拆分,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细化的涉及业主、境外设计单位、国内设计单位、咨询单位的责任分工矩阵,可以根据每个项目业主的不同需要,明确每个工作包的主要责任方、配合方、审阅方等。这样工作内容清晰明了,业主对于各方的工作量会有清晰的认识,避免了合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界面不清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此外,责任分工矩阵表也有利于业主方认识到国内院在合作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一个优秀的国内设计单位可以为项目质量提供重要保障,为业主排忧解难,为境外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为设计院的设计费谈判提供有力的依据。

3.2 总结合作设计基本工程流程,并按项目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流程

国内设计院应该按照国内项目相关审批流程,结合与国外事务所配合的模式,以设计进程为线索分阶段归纳和整理合作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对业主方及境外设计单位提供充分的技术服务支撑,也通过流程的梳理来解决进度控制权分散的问题,明确每个流程的主体责任,包括设计时间、合作方的确认反馈时间、业主确认时间、政府审批时间,把可以由业主、合作设计单位控制的时间管理好,使整体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控。

3.3 签订三方设计合同与双方设计合同,明确工作范围及服务内容

国内设计院应该制定针对中外合作建筑设计项目的合同模板,包括设计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及三方设计协议。

为使业主、境外设计单位、国内设计院的法律责任清楚,业主应与境外设计单位和国内设计院分别签订设计合同,将设计费用及需要保密的信息在双方合同中进行约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中要对差旅费用进行明确的规定,约定合同中包括差旅次数,通常境外的差旅费用都不包含在设计费中。

此外,三方协议中还应该明确日常沟通和设计成果的语言版本和采用的技术规范,当业主是国内业主、项目也在中国本土的话,全部要以中文和中国技术规范为主。当业主是境外设计单位或项目在国外时,则要与业主确定语言和规范要求,但要考虑到相应的翻译费用。

3.4 做好合同交底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做好风险管控,保障自身权益

为了让设计团队明确合作设计项目的特点与工作范围,在召开项目启动会时,一定要对工作内容、分工界面做充分交底,明确国内院设计工作范围,避免由于国内院把控不足而给业主带来损失。同时,对非工作范围内的工作清晰明了,也可以有效地进行范围管控,当业主给出超出设计范围指令的时候,由项目经理统一与业主交涉,有效控制范围的变更。

3.5 采用合理有效的办法提高沟通效率

(1)尽量降低由于文化冲突而引起的沟通误解。项目经理应该在开始合作前对团队所有成员做好动员工作,以谦虚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双赢的思路来开展项目管理。

(2)降低语言沟通障碍,视境外合作设计单位的情况安排团队成员。为了便于合作沟通中的技术交流,建议各个专业都选派熟练掌握英文的设计人员,可以提高沟通效率。

(3)建立良好的项目沟通管理体系。设计院应制定针对中外合作设计项目的沟通管理模式,明确项目各关系人的信息沟通需求,构建项目组的沟通网络,确定各方的唯一接口人和各关系人的职责、权限,并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即信息发送并接收后,双方必须对理解情况做检查和反馈,确保沟通的正确性。

(4)注意正式沟通留有书面记录。项目过程中,与业主及合作设计单位的交流文件全部要以书面为主,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并抄送给内外部相关单位及个人,以便相关方清晰知晓具体内容。尤其是涉及到重大事件,电话或当面沟通后,也需要有书面文件。对于重要节点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并抄送与会各方,对于外方和业主方形成的会议纪要内容要及时审阅并回馈,以保证没有信息遗漏。

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渗漏是最常见的影响质量的典型问题之一,在当前我国积极实施大规模基建的现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建筑质量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渗漏作为典型建筑质量问题,在施工中做好预防和处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下面首先分析外墙渗漏的原因,然后探讨外墙渗漏的施工技术,以望对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一、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原因

现有建筑施工技术条件下,引发外墙渗漏的因素有多种,总体可归结为自然因素、选材因素、设计因素、技术因素、细节处理因素等多种,这些因素作用下造成建筑外墙渗漏。根据外墙实际渗漏情况与部位分析,引发外墙渗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1、设计方面。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做防水处理,作为事关建筑质量的重要工程,防水材料的选择、性能差异、当地气候特点等因素意味着防水设计具有一定复杂性,如若事前分析不足,方案设计有误,防水工程设计不当将会直接造成外墙渗漏。

2、材料方面。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外墙材料的选择均以吸水性强、孔隙率大、抗渗漏能力差为主要特点,施工砌墙过程中,诸如灰缝尤其是竖缝当中水泥砂浆通常难以达到饱满与密实的施工效果,像窗框与墙体直接的链接位置、墙体与混凝土梁柱之间的位置都可能会因为材料性能差异导致裂缝形成,因而出现外墙渗漏现象。

3、施工方面。由于施工技术、工艺因素引发的外墙渗漏是占据比例较高的一种原因。外墙漏水的多发区主要集中在连接位置,如框架结构的外墙柱跟切题之间的连接位置,拉筋设置不牢固,距离长度与数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在温差膨胀系数差异较大时,就会成为渗漏高发区[1]。外墙墙体施工时,抹灰层、找平层砂浆配比未严格按照施工标准配置将会严重影响砂浆强度,引发干缩开裂问题导致墙面渗漏。施工中外墙墙面砖与打底砂浆之间粘结力不足造成空鼓病害或者饰面砖勾缝不密实一拿裂缝、沙眼等,都会造成外墙渗漏。外墙施工中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等细节部位施工为做好处理,下雨时就会引发外墙渗漏,需要穿过外墙的各类管道或者预留孔眼密封施工未做好,也容易造成渗漏现象。

二、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施工技术

1、做好外墙防水设计。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住宅防水设计规范与标准尚不完善,在建筑图纸设计中,防水设计无相关构造详图,也缺乏相应的施工指导,这对于建筑施工人员来说十分不利。外墙渗漏作为典型质量通病,与此也有一定关系,所以要从防水设计环节入手,尽快完善相关施工规范与技术标准,指导现场施工,在设计中深入调查,明确当地气候、防水材料性能等诸多因素,确保方案合理性。

2、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实践中要尽量选择接近国际标准的防水材料,结合房屋工程的实际状况酌情予以选择,从而完成房屋外墙抗渗漏的切实保护举措。外墙饰面层涂料要尽量选择抗水能力强且具备一定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提升抗渗漏能力。饰面层饰面砖施工时要做好勾缝处理,使用1:1聚合物的水泥砂浆以形成有机复合网络结构杜绝砂浆间隙,做好彻底防渗漏。面砖施工时要精挑细选,墙面基层处理平整干净,施工前面砖清水浸泡2h左右,在中层灰达到合适强度再开始贴面砖,确保粘贴牢固,避免空鼓现象;保温板施工时堵严穿墙孔洞,保温板之间缝隙≤2L,使用聚苯乙烯薄片填充保温板与装饰件缝隙并做密封处理,做好加强网的铺设工作。

3、严格控制外墙施工工序。外墙防渗漏施工要从各道施工工序的严格控制与把关入手。应用各类具备防水抗裂性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掺入建筑纤维等举措避免因砂浆干缩或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提升抹灰砂浆抗裂性能避免外漏。施工中需注意抹灰处理分两层,施工间隔要充足,两次抹灰厚度均不得>10L[2]。在抹灰进入接槎阶段时,要确保槎端抹实、压平及定浆后再进行反槎,并且注意接槎时对槎口位置充分洒水浸润,再涂刷水泥浆,确保浆液彻底洗手之后再进行抹灰处理。外墙饰面层涂料要尽量选择抗水能力强且具备一定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提升抗渗漏能力。饰面层饰面砖施工时要做好勾缝处理,使用1:1聚合物的水泥砂浆以形成有机复合网络结构杜绝砂浆间隙,做好彻底防渗漏。面砖施工时要精挑细选,墙面基层处理平整干净,施工前面砖清水浸泡2h左右,在中层灰达到合适强度再开始贴面砖,确保粘贴牢固,避免空鼓现象;保温板施工时堵严穿墙孔洞,保温板之间缝隙≤2L,使用聚苯乙烯薄片填充保温板与装饰件缝隙并做密封处理,做好加强网的铺设工作[3]。

另外,在对外墙施工中,一定要对墙体内的流水通道进行严格的堵塞,要把外墙中一切的空心和墙洞进行堵塞,在堵塞之前对墙洞一定要全面清理墙体缝隙中的所有砂浆,清理的标准是,宽度要大于8mm,深度要大于30mm,这样才能保证砂浆全面清理,便于下一步堵塞。有些墙洞的深度很深,用简单的清理方法无法全面清理就需要嵌补分层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于深度比较大的墙洞,嵌补要保证煤层的厚度小于8mm。在清理梁低的缝隙时,我们要先把裂缝去除掉,然后用水对墙洞进行整理清洗,再用砂浆进行填充,填充的要密。

4、做好外墙细部的防渗处理。外墙细部渗漏以外墙立管固定位置、排水管道穿墙位置为主,所以要做好二者的防水密封处理和洞口修补等。由于这些位置数量众多且操作上要求质量高、难度大,所以施工不细致不完善问题比比皆是,造成外墙渗漏开裂。为解决以上问题,除去在技术方案方面要准备妥善之外,还要选拔谨慎细心、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加强对细部的检查和处理,对有问题部位及时作出补救完善。需要注意的是,细部处理要在抹灰之前完成,管道穿墙位置可使用防水密封材料和膨胀水泥砂浆防渗漏。外墙门窗部分的防身处理根据框体材质酌情选择,门框多数以铝合金材质材质为主,防渗处理上可选择波利斯面条、矿棉条等分层填塞,外墙抹灰处理的时候窗洞框边及外侧要预留槽口,深约5L,宽约5-8L,以保证密封胶粘结性与密封性。填嵌密封槽口的基层要保持干燥与干净,确保密封胶均匀铺满无气孔与缝隙,为避免雨水渗漏,可采用渗透性防水材料或成膜性防水材料填塞砂浆中的微小缝隙。通过以上多种举措,最终实现房屋外墙的抗渗漏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设计因素、材料因素和施工技术、工艺等因素影响,房屋建筑外墙渗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质量的保障。为解决渗漏问题,保障房屋质量,抗渗漏施工要从防水设计、防水材料的应用、外墙施工工序的控制和外墙细部的防渗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做好抗渗漏施工,完成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元荣.浅析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2]王沛.房屋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外墙施工;外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应用

外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是建筑外墙施工中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直接关系着建筑物保温功能的强弱,因此,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到建筑外墙施工中外保温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想方设法提高外保温技术,以增强建筑物的保温功能。

一、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特点及优点

第一,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主要特点。外墙面是建筑的最外层,直接与外界长期地接触,最容易受到风霜雨雪的影响,其保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室内的保温情况。因此,外墙体最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裂缝,使建筑遭受破坏,降低其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室内的取暖成本。从经济成本来看,如果在外墙设置保温体系,其价值远远大于成本,也能够明显地减少室内取暖费用。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具有强烈的防寒隔热作用,同时,能够避免其与外界直接接触,使建筑物使用寿命明显地延长。从外墙保温的方法来看,主要有内、外保温及内外相混合的保温方法。

第二,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一是具有比较广泛地适用范围。不仅适用北方以采暖为主的建筑,也适用南方以隔热为主的空调建筑。二是具有十分优秀的保温效果。因为在最外面是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消除“冷、热桥”对建筑物的影响。三是能够减少外界对建筑主体结构的侵袭。因为保温材料在外墙的最外层,能够有效地降低外界气温、湿度和紫外线等对建筑物的影响。四是能够使室内环境得到有效地改善,增强保温隔热功能,使室内热传导的损耗降到最低,大大增强室内的热稳定性。

二、墙体外保温节能技术的主要种类

墙体外保温节能技术的种类较多,主要以下几种:

(一)外挂式墙体外保温节能技术

外挂式保温节能体系主要由黏结剂、锚固件、保温板等组成。这种体系的呼吸性能非常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不透水性。这种也是当前最常见的外保温技能技术。此外,保温板一般固定在外墙上,需要用专用的锚件,然后将天然石材、铝板等外挂在龙骨上,形成装饰面。其中,因为XPS、EPS等聚苯板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其成本又比较低,因此,这种外挂式技术得到最为广泛地应用。

(二)喷涂聚氨酯合成材料墙体保温

这种外保温节能体系主要是由喷涂聚氨酯合成材料、玻纤网等组成。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中应用最大的一种,生产中的原料一般分为两组分:A组分异氰酸酯、B组分组合聚醚。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热导率低、不易吸水、强度大,耐腐蚀,可达到无缝黏结,整体性强,与基面黏结比较牢固,系统寿命可大于25年。

(三)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

这种技术是把聚苯板放在建筑模板里面,将其与混凝土一次性浇注,组成复合墙体。因为聚苯板所采用的是钢丝网架,其造成比是很高的,且钢材具有较强的传热导热能力,通过直接传导热量,能够使墙体保温效果大大降低。

(四)保温砂浆外墙保温节能技术

这种技术体系是由界面层、抗裂防水砂浆、节能保温砂浆层等构成的保温系统。具有施工简便的优点,能够使劳动强度大大地降低,是工作效率更高。结构质量的差异性对这种保温节能技术的影响不大,即使是墙体有缺陷,也不需要进行修补找平,而只要直接使用保温料浆进行找补处理即可,避免了因为需要找平抹灰过厚而导致脱落的问题。与其它的外保温节能技术比较而言,在保温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成本,能够使房屋建筑造价大大地降低。

三、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中,应该如何采用外墙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个建筑全部外墙实施外保温节能技术,有效预防裂缝

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发生裂缝的主要愿意是保温材料与外墙外装饰材料的不同膨胀系数而产生的。因此,为了预防外保温节能体系出现裂缝,应该对整个外墙的外侧实施外保温处理,以确保其膨胀系数的一致性。

(二)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增强保温效果

第一,保温节能材料的选择。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中,最常用的保温材料如下:聚苯颗粒、聚苯板和挤密苯板等。从挤密苯板来看,这种材料具有的优点是:密度大、不容易导热,它的导热系数仅为0.029W/m・K。从抗裂砂浆来看,导热能力要强得多,其导热系数是0.93W/m・K,它们的导热系数之差是32倍。从聚苯板来看,其导热系数是0.042W/m・K,与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相差是22倍。因此,聚苯板的抗裂能力比挤密苯板更强。聚苯颗粒保温隔热材料,由胶粉聚苯颗粒和胶粉料做成的。其中,胶粉材料的主要成分有:熟石灰粉、粉煤灰、硅粉和水泥等,能够组成无机胶凝体系,这种材料导热系数约为0.06W/m・K,和抗裂砂浆相差16倍。从导热系数来看,它比挤密苯板的导热系数和聚苯板的导热系数都要小得多,因而,能够使积聚在抗裂层的热量得到有效地缓解。此外,还能够较快地释放因为温度突然变化而产生的热负荷及应力,使抗裂的耐久性明显增强。

第二,增强网的应用策略。玻纤网格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增强材料,在抗裂保护层中具有关键的增强作用,因此在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一方面,它能使保护层具有更强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能够使应力得到有效地分散,将原来本会产生的较宽裂缝变成许多细小的裂缝,从而达到抗拒裂缝的目的。由于保温层的砂浆为碱性,而玻纤网格布具有长久的耐碱性,因此,能够有效地抗裂。从耐久性来看,耐碱性越强,且耐久性越强,特别是高耐碱性的网格布至少能够使用25年以上,因此,一般在应用时都选择高耐碱性的网格布。

第三,选用保护层材料的策略。由于水泥砂浆具有较高的强度,而收缩性较大,其柔韧性变形程度则远远不够,耐温性较差,容易出现开裂。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采用专用的抗裂砂浆并辅以合理的增强网,并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抗裂砂浆的压折比小于3。

第四,无空腔构造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在采用聚苯板作外保温的设计中,保温层主要承受的是重力和风压,由于聚苯板强度的限制,使保温层开裂,甚至脱落。为了提高保温板的强度,应尽可能提高粘结面积,采用无空腔,以满足抗风压破坏的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外保温节能是建筑外墙保温节能中最为有效的技术之一,具有很多明显的优点。不仅能够使居住舒适的程度大大提升,而且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随着人们对绿色节能建筑要求的日益提升,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欣,闻长军.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及节能材料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曾广昌.建筑工程外墙节能保温施工技术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3]王佳,吴天龙.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