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06:3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成本管理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
很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只盯着算盘,盯着表面数据,将成本管理局限在账目与企业盈利数据之上,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的任何活动都被认为是有效的、符合成本管理的活动,而不去探究成本数据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种极其短视的成本管理只会让企业陷入成本管理的陷进,导致成本管理目标和企业长期战略相互脱钩。
(二)成本管理的内容单一、观念落后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中,成本主要是通过控制生产产品对原材料、人力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达到的。其实,从全局观念来看,企业的成本渗透在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仅仅着眼于生产活动的成本管理的效果难以体现。
(三)企业成本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传统的成本管理受到观念的限制,所设计的信息系统多是为了开展财务会计,传统成本管理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的要求。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相比较国外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盈利性不强,企业竞争力低,其中企业的成本管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成本管理没有与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没有完全转向,不关注市场消费的需求,进行成本管理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市场消费不再满足产品的使用价值及低廉价格,而是对产品的更多功用、高品质、精良外观的期待的话,企业成本管理就不能通过压缩原材料价格、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来开展,成本管理的原点应该是消费者的真实、变化的需求。
(二)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观念陈旧
我国的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往往是农民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士,他们对成本管理的观念来自朴实的压制成本、节制资源的想法,观念陈旧,眼界不够宽广,对先进成本管理理念的接受能力不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市场对其管制薄弱,企业内部也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缺乏应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不规范,往往企业的成本管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战略定位脱离实际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叫得不那么响亮的目标往往受到企业的轻视,制定的战略往往脱离实际,对成本管理战略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也无法落到实处。
三、改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治理措施
(一)引入战略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要摆脱短视、短期行为的弊端,达到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就要坚持战略化,才是符合现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需求。战略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战略意义,重视企业各项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通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并分析本身及竞争对手的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可执行的、具有提升意义、促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战略,进而企业管理者以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持续变化为出发点来制定的长效、全面、动态的成本控制目标,不断收集并分析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控制无效或者低效成本支出,改善成本结构,从而取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新的成本控制系统。
(二)制定具有长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的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不能是短期的、短利行为,成本管理应该具有长期性的目标,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作为管理基础,旨在为企业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实施的目标。成本管理不能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具有外延性,应该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同行、政府机关、客户、经销商等都纳入到考虑层面,需要将成本和与成本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正确认识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及市场需求,实施正确适当的成本管理目标。
(三)建立全员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一定要得到企业的所有成员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才能取得成本管理的最大成功。很多中小企业内部成员却缺乏行成本管理的主人翁意识,甚至很反对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其实,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全体利益所在。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促使他们提高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切实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产出的经济效益性。企业进行的成本管理活动隐含在规划、沟通、协调、控制等各个管理环节,蕴含在人事管理、物品采购、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投产、财务管理、经销等各个企业活动当中。
(四)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在生产技术方面,通过生产技术创新,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品生产率,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在管理技术方面,通过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等方式,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减少不增加价值的流程或者外包企业不十分在行的业务流程,降低浪费,在可增加价值的业务方面集中优势资源。
(五)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平台
面临当下这种激烈的经济竞争形势,中小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考验,想要摆脱“短寿”的命运就必须跨越前面的这道鸿沟。于中小企业而言,想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在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不断加强对自身成本方面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成本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对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希望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在我国的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属于最大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技术相对落后,高管人才缺失和缺乏资金等。在巨大竞争压力的市场中想要生存,就必须引进先进成本管理理念,降低成本,探索一条最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就应该不断的加大对企业管理的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不断地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从而不断地探寻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实力。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追求最小的成本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在新时期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适用,所以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企业管理者的思维。在世界中,中国的科学和经济都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所以它具有很强适应能力,中国的中小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寻找最有效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
一、成本管理的定义
所谓的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通过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及控制而进行的科学的管理行为。通常情况下,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及分析等一些职能。成本管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为了衡量企业生产和发展及经营的状况。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更加重视对企业成本的管理,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不断促使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提高。成本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等。企业主通常将企业中的成本制造和消费作为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企业的所有成本管理都是以成本效益主导思想,即根据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划和控制,尽可能有最少的成本支出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收入。
二、中小企业实施成本管理的意义
1.成本管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
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正在不断的完善,价格关系也开始逐渐明晰,中小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生产出高品质且价格适中的产品。作为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投资者想要使得企业获得的盈利需求是企业中最大的压力,正是因为企业主的需求使得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降低这些压力,就必须兼顾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重视产品质量。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价格相同的产品如果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只有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才能够有充分的资源使产品的质量获得提升,同时还能够对产品进行创新,提升产品的销量,进而增加企业员工的工资。中小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具备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就必须将成本管理水平进行优化,要在其他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成本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中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具有直接性的关系,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为经营服务。如果能够将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从成本中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损失和浪费等情况,这些问题都可以运用成本控制进行改正和解决。在中小企业中,只有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重视成本管理,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进行严格管理才能够使经济效益获得有效的提升。想要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就要将成本管理放在首位,用成本管理促进和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管理。
3.成本水平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和竞争力
中小企业在生存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竞争压力,如: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行业之间的竞争等等。想要在同行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中,然后对产品进行创新并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企业成本。在企业中,若能够促使企业管理成本的不断提升就能够使得企业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从而降低经销商和供应商之间因为价格而产生的矛盾。
三、中小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在很多中小企业中还有很多员工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他们普遍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成本管理方面严重缺乏积极性。实际上,员工的这种思想是一种错误观点,在一个企业中,员工与企业是一个整体,只有企业具有美好的前景,员工才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企业的利益关系着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因此,员工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应该主动建立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员工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而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要将企业管理成本意识进行延伸,是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这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促进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在成本的核算上缺乏规范性
成本核算即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管理要求对企业中的劳动耗费进行准确计算和账务处理而提供的成本信息。但事实上仍有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是按照老板的意见核算,所设置的账簿比较随意,最终导致成本核算比较混乱。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及时反馈成本信息,不便于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而无法对成本进行控制。
3.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忽视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形成
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里聚集了很多劳动力资源。企业通常会将员工视为“劳动工具”,同时也将员工视为“成本”,企业经常会想尽办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创造更大的利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工资,在安保和培训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少。所以这就导致企业中的人力充足,但是整体素质偏低,同时又受到企业的“压榨”,导致很多人才流失,事实上这种情况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此外,由于企业的“压榨”使原本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企业只重视了对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导致很多员工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4.产品设计的成本不合理
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人工费用在《劳动法》规范下增加,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时常出现,有的中小企业虽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强化成本统计工作,比方说分车间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工作,严格控制好材料的选购与工作时长的消耗等,然而,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效果不明显,成本依然出现较大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在第一时间把握好产品的设计工作,忽视了初阶段的一些简单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整个企业往往出师不利。市场是企业、公司实现经济效益的惟一场所,更是企业生产的导向,但是有许多企业往往偏离了生产的轨道,片面追求高产量,以至于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
四、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1.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不应只将员工作为资源进行利用,同时也应该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人才进行管理。支付员工相应的报酬,并且给员工配备相应的社会福利,在员工的安保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人力资源方面的开发和管理使得员工在企业中获得升值,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益。
2.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建立电子计算机这种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具备庞大的数据信息储存量,同时操作和反应都比较灵敏和快捷,能够减小员工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如此,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准确性更高,而且处理和反馈也比较迅速,有利于企业全面、快速、精准的掌握市场信息,帮助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增加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完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在中小企业中,为了能够保证企业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发展,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完全中小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其中包括业绩考评、奖励和处罚办法以及职能划分等等,实际上实施的这些措施并没有直接在企业成本上产生作用,而是结合成本管理的需要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约束,从而促进企业中的各项活动能够对企业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想要完善企业成本约束中的激励机制,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此外还要不断地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促使人力资源的巨大转变,使这些有限的人力资源产生更大的创新价值和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将员工的利益和绩效进行紧密结合,奖惩分明,这样更具公平性。在这种工作氛围中能够使促使员工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努力将企业成本管理做到最好,将企业的成本降低,不断地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大技术创新成本投入
在我国,中小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用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虽然进行技术创新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但是站在长远的立场上来看,技术创新带来的效果的是非常明显的,他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也有助于提要求提高生产效率,较少损耗,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售价。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中投入大量的创新成本对企业自身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产品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由产品的创新研发决定的,科学、合理的产品创新设计就能够促进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经济效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设计时就基本定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控制设计成本。面临市场竞争时,研发新产品时除了要对市场和技术进行综合性考虑使也要重视它的经济效益。对中小企业而言,产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产品设计师,只要设计师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的产品成本也能够获得有效的控制。
五、结束语
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虽然从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比较良好,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成本意识较弱、在重大决策问题上的失误和原始成本数据收集缓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激烈的市场中独具特色,这样才能够积极的应对市场压力。同时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吸收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找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冯爽.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6,(42):111-114.
[2]安然.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6):81-83.
[3]王琦智.中小企业应用精益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5.
[4]李丽萍.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6):15-17.
[5]陆凤莲.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6,(08):40-41.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16-02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生产效益、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以至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赢利少。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成本管理的相关措施。
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1.1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企业都应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在市场经济下稳步前进。现代的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系统的总称。现代的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功能。
1.2 中小企业适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重视产品制造环节的控制,忽视非生产领域的管理,很少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缺乏成本管理的战略性。过分强调“精确定量”和标准化管理,忽视人的因素,导致对影响成本高低因素分析的不全面性。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整体,所以在设计时要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一定要注意综合性、全面性、持久性。在成本管理这个系统过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如何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全体员工的能动性是管理者运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与高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难以提供管理者所需的成本信息。所以应采取现代成本管理分析方法,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使企业持续发展。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有很多,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法、持续提高法、价值链分析和全面质量管理等。
2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下面来看一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情况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现状来看,成本管理的水平仍相当落后,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少企业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以经济较发达的东莞市为例,2008年,东莞以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东莞市民营企业的比重约为87%,外商企业的比重约为13%。在东莞的企业当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的比重约为30%,它们大部分都是外商企业,如沃尔玛、诺基亚等,而其余的约70%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它们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这个现状表明,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在东莞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规模较大的外资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较普遍,这一点与东莞的情况相似。同时,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尝试,比如美菱集团的“科技驱动型成本战略管理”、邯郸钢铁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倒推法、成本否决”等。广大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意识和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仍普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2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而这些正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成本管理的目标具有局限性。首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仍普遍局限于降低成本。大多数企业仍以降低消耗和节约费用作为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企业较少地从效益、长期的角度来看成本的效用。如对于科研投入,许多中小企业只从短期看需要增加投入,增加成本,而没有从长期、整体来看。科研投入不仅可以获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从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来看,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的今天,制造业企业如果还力图单纯依靠降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已是不可能的了。“温州制造”出现的危机正印证了这一观点。其次,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定位在服务于企业竞争地位的提高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上。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往往忽视对外部环境和本企业成本竞争能力的全面分析与管理,不能将成本管理同竞争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无法充分利用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还常常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成本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高效率未必就是高效益。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而超过市场需求的产品往往会通过一些促销的手段来销售,这些促销手段所增加的营销成本经常会超过上述通过增加产量节约的成本,实质上造成了企业总体成本的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理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
3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我们可以看出,现实中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警示我们:面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状况,中小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进行更科学、更严格和更精细的成本管理。因此完善和发展传统成本管理体制,从自身生产经营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实际发展的成本管理战略是目前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
3.1 树立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1)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树立一种新的成本管理观念――成本效益观。成本效益观念体现了财务管理思想中的净增效益原则,该原则认为某些成本的支出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在该原则的指导下,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从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中来论证成本支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力图做到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为企业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2)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要求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长期性和战略性的思考,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以使企业在竞争中长期生存和发展。战略成本管理,即在战略思想指导下,从战略的高度研究企业的成本问题,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
3.2 选择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1)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需要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做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范围内一切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之中,以适应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比如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责任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
(2)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中小企业应建立以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为中心的高效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储存信息量大、运算速度快、使用方便这些特点,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在数据的处理上,实现批处理和实时处理,从而加快信息的处理和反馈速度,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和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类市场信息,使企业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市场的变化,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帮助企业及时停止过时产品的生产,减少无形损失,从而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
4 结 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时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个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中小企业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参与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这对中小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该树立和强化成本管理意识,不断地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理念落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对成本的关注度和认识度较弱,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导致员工的成本意识淡薄。很长时间以来,广大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领导和财务人员应该负责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并不热心于参与成本管理活动。而当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仅限于降低成本,片面强调节省和节约,控制损耗和削减费用支出成了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较少的从效益的角度看待成本的作用,更没有把眼光扩大到企业全局,而是将范围局限在生产过程,忽视了对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的成本管理。这种消极的成本管理思想是无法为企业竞争获取优势的。
2.成本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陈旧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是“生产导向型”。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即一方面通过批量采购、提高劳动效率等途径来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产量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以及通过减少废品损失、节能降耗等途径来降低制造费用。中小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是普遍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使中小企业无法在经营过程中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无法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无法实时控制物质的流向和消耗,更无法全面反映经营过程。目前我国企业采用专门的成本管理软件来进行成本管理的不到20%,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就更小。在部分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成本管理的中小企业中,计算机也仅仅发挥了存取数据、记账、存货计价、成本估算和生成报表等方面的功能,无法体现出信息化管理在会计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优势。这就远远制约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无法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
3.成本信息失真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人才水平及资金有限,尚未建立财务系统,仍然采用手工填写报表的形式,从而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数据未能及时有效的进入财务系统,进而出现数据遗漏和篡改的现象,影响成本数据的真实反映。同时,企业管理者或企业中的某些人为了谋取一己私利,擅自调整或编造成本数据,对外披露虚假成本信息,以掩盖真实的成本信息。以上这些做法直接导致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分析决策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决策。
4.成本管理缺乏健全的制度和体系在目前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规章存在严重的缺陷,出现无专人管理、无机构负责、无制度可循的“三无现象”,这就导致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更严重的会使员工懈怠散漫,无法正常的完成工作。同时成本管理责任体制无法明确进行核实,使得企业管理忽视成本管理,进而成为主观、随意、无效的成本管理。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对产品成本进行全面管理的成本核算体系。企业为了增加利润,盲目的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的角度实行成本管理,而不是从提高产品功能和质量的角度出发,不利于对成本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科技落后、缺乏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中小企业往往以节省人工支出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从而忽略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尚未在人才投入、合作研究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研究资料表明,科研投资占销售额不到2%的企业生存都很困难,占5%及以上的企业才有较强的竞争力[1]。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没有重视科技研究,投入也很少,即使有也远低于这一标准,产品档次低和产品重复是普遍现象。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1.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我们应当立足国情,具备全局观念,在对新的成本管理理论了解和学习透彻的基础上,加深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加强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企业成本管理,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树立成本效益和战略管理的观念。企业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能够实现的效益,从长期的战略性的角度对成本管理进行思考,密切关注竞争对手以及整个市场的动向,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及时转变自己的成本战略战术,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要想占据市场优势,成本管理的内容和范畴就不应该只局限于生产领域,应根据管理的需求而转变,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应涵盖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包括库存成本、制造成本和售后维修成本等等,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向企业的各个环节扩展。既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又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
2.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要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出发,选择符合企业发展规则、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成本核算方法。多变的经济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成本优势具有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将发展的目光放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售后的维护上。成本管理中要重视竞争战略的制定,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管理者应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从企业所在的竞争环境出发,依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成本管理方案。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形成各种战略。作业成本法是以“价值链”为核心,从根本上对企业流程进行改进。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手点从“产品”转为“作业”上,重新改造企业的作业流程,将资源消耗分配到作业。中小企业协调内外部关系时,要从企业全局出发,使企业的物资供应、产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连续的作业流程,进而消除无价值的作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2]。成本企划法是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目标成本[3]。中小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以市场为落脚点,以最优的价格设计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并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企业的目标成本,使整个流程成为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不断的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尽快提高电算化应用水平,建立高效的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的优点,代替人工处理烦琐的事务性劳动,提高信息的反馈速度,如使用电子表格、数据库和统计图处理数据等,进而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另一方面加速培养电算化专业人才,拓展交流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流程时间,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其素质修养、业务技能都是成本管理工作是否规范和专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小企业选拔财会人员时,要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加强对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把关。对于已经被录用的人员,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员工自主学习,掌握先进的工艺手段,提高业务素质,让他的知识技能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实行轮岗制,带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各项成本管理活动,并与自己的工作内容相结合,学习和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探求降低成本的新思路,配合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帮助企业成本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实行全员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向企业所有员工传达自己的成本管理思想,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成本管理与自己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贯彻生产与管理并重、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原则,从而达到管理者与全体员工在理念上的共识,使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有机结合。与此同时,管理者也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并及时采纳。对产品的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职责和成本管理培训,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渗透到产品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树立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成本管理意识,使成本管理专业人员熟悉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和产品成本,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有利于各项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实现企业成本管理全面自主的良好局面。
4.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中小企业要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权力和利益,对各责任单位实行严格考核,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促进贯彻实施既定的经营方针。如由两人分别负责财务方面的登记与结算业务,实现相互制约。同时要对在职财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并且带动他们树立良好的效益意识、技术进步意识、经营意识和竞争意识。成本管理体系应包含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经营、财会等各个部门。具体可以从决策层决定、管理层控制、执行层落实三方面入手。决策层负责确定目标,组织制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消耗的定额标准,进行成本决策。管理层负责制订计划,对成本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同时提出意见。执行层负责贯彻落实组织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学会授权,减少干预,在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注重精简过于臃肿的职位,形成贤者上位的任用机制。
5.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中小企业持续的自主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源原动力,生产企业更是如此。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适中,产品开发灵活,具有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应树立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的观念,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借助科技的力量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超市巨头沃尔玛创始人发明的无线扫描枪等技术现如今已经成为零售行业的工作标准,这些创新的技术发明,都为沃尔玛的低成本创造了条件。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应注重产品的创新研发设计,全面考虑到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科学合理的设计有利于产品的成本消耗、生产技术和质量水平的良性发展,要以产品的创新研发设计推动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成本消耗的降低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工资奖金与成本目标考核相挂钩的方式,在公司内部深入展开成本控制活动。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而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能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利益,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基于以上,国家应重视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企业的联系,使科研机构市场化,形成科研经费的良性补偿和投入机制。如江苏省无锡市近年来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研究,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我市政产学研联盟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广大中小企业与科研院和高校结成政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4]。同时要加大对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结论
现在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抵抗应对能力及防范意识都比较薄弱,非常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有必要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积极的学习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思想,把成本管理作为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方法,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从容地面对危机。文章研究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中实施成本经细化管理的方法,对于企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分析
1财务风险下中小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1加强企业财务基础工作的内部要求中小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中要面对外部市场融资不容易、融资环境不好、长时间的投资率不高、财务的掌控力低等情况,从而要应对很大的财务危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危害很大。但是实施成本精细化,能有效的对成本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对其职责进行量化,从成本管理活动的整体流程对中小企业的商业和业务进行更完善的掌控,而且可以积极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在保证企业财务效益的基础上实现成本越来越低。所以在企业内部开展成本精细化管理,更加有利于企业财务工作的进行,为企业创造更为稳定的内部财务工作环境。
1.2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中小企业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主要有下列目的:第一,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取得最大利润;第二,提高公司的绩效,为领导提供完善详细的资料以便于决策。精细化成本管理比较看重从企业内部寻找较少成本的方法,进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自身的多种竞争能力,降低对外部融资资本的过度依靠,降低企业因负债比例而带来负面的影响。
1.3减少中小企业风险管理财务成本必要性在中小企业运营中,风险管理财务成本是比较重要的部分。但是当下,中小企业大部分都面临着外部融资困难的难题,使得自身缺乏充分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产品技术改进以及生产规模的改善,最终使得中小企业的成本一直很高。而且自身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很多规范的投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企业的决策往往会承担比较大的决策危机。这些原因都会造成企业增加风险管理成本,而实行成本精细化,就可以改进成本管理制度,更加合理的控制成本的输入环节,最后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思想,降低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2中小企业在财务危机中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效益,完善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制度,企业必须改进观念,从全体员工的角度,开展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
2.1组建小核算体系中小企业能采用小核算的手段,通过准确划分小核算单位,建立起精细化的小核算体系,使得成本管理可以深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企业管理和业务管理互相影响结合。
2.2实施全员目标成本管理(1)整理成本管理组织全体系。中小企业在精细全员目标成本管理的流程中,可将自身的核算组织层次细化,作为实现精细化核算的助力。通过对组织层次的细化,使企业的经济目标被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员工身上。第一,中小企业可以成立由法人代表或主管财务的副总为组长、财务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的成本目标管理专员为组员的全员目标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并构建以各部门为主体的成本核算体系。第二,在一些重要的企业部门,如销售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专门设立成本管理处,制定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从而使企业内部所有涉及成本的环节都有人管理和承担责任。(2)确定目标成本责任体系。中小企业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对历史资料进行参考,以原材料消耗量的降低、生产效率和资金使用率的提高等方面为立足点,构建完善的成本定额指标体系,以此来确定各部门的成本目标。其中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产品原材料、工时等费用的测定,并将工作分解落实到各车间及人员,同时构建起完善的原材料领用控制制度。企业的销售部门则应当对销售环节产生的所有费用进行细化,并对各项费用与销售业绩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以此为据确定出费用标准。管理部门则可通过分析评估,并根据工作量、作业难度等因素对费用目标进行确定。(3)理顺成本管理运作机制。中小企业可以构建符合本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内部核算管理体系,具体构建时,应依据会计核算平台的规定要求,这样能够保证信息的顺畅性,并使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助于对企业运作过程的监控和纠偏。(4)实施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中小企业可以参照考核标准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有重大节约表现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对于超出严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借此来确保各部门责、权、利的进一步明确。
2.3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1)技术研发环节的成本控制。在该环节,中小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加大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让技术人员以市场需要和企业生产实际为依据研发新产品,并降低老产品的成本;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以此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物资、材料的采购是中小企业较大的成本开支,为此必须对该环节的成本控制予以重视。企业可在大批量物资和材料的采购上,采用招投标制度,以此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应对采购网络进行完善,并与主要材料供货商构建起长期合作伙伴的关系,确保企业能够始终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3)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在生产环节上,中小企业可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生产部门,调动生产一线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应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保证产品的一次合格率,这是降低生产成本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生产部门应当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同时,探寻新的成本降低点,如节能降耗等。此外,要尽可能控制生产费用支出,对不必要的支出要严格控制。(4)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个性化的销售方式,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产品包装为例,客户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不同,可针对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包装,如用大包装代替小包装,这样既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又能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5)服务环节的成本控制。可依据应收款管理,构建客户信用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按不同的类别控制产品的发货数量。同时,在物流方面,可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来降低成本。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财务风险抵御能力,营造稳定的内部经营环境。为此,中小企业应在成本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对成本产生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同时调动起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构建起完善的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效果,切实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燕燕,彭亚松.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和提高行业竞争力[J].创新科技,2014(5).
[2]周蓉娇,司静波.论赢得值理论在企业投资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5(33).
[3]董西红.ERP系统下制造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15(35).
[4]林琳.作业成本法在木门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5(35).
关键词:企业 核算 成本管理 质量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可是一些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生产效率一般都不高,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往往没有竞争的实力,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生存危机。中小企业如果要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就要在成本管理方面入手,缩减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来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是一条重要可行的途径。
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在企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落后的现状。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1.1 企业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及管理理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在人员素质方面,中小企业的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及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显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受教育程度,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中,大专学历占56%,其次为本科学历,占24.3%。由此可以看出具备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管理者只占少数。由此可见,管理者的理念和员工的素质不高、缺乏控制成本的意识等等,影响了中小企业进一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1.2 重点往往放在数据核算忽略决策与控制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烈,主要的生产管理决策还是掌握在部门管理层手中,可以说与成本核算部门是脱节的,这样会削弱企业对整体成本的把关程度,使企业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成本情况。成本管理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决策、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和。不仅仅只是成本的核算,也不是单将一系列的比例分析做出来工作就完成了,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公司,更多的是为了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控制等。而现在的很多中小型企业往往都只是将企业的成本计算出来,把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做一财务报表就行了,而这往往只是一种被动的成本管理方式,这样只能在各项成本费用发生之后对这些事项做一简单列示,而不能从根本上帮企业盈利,我们要根据以前季度、年度的成本发生数据加以分析,做到对以后工作的控制、预测,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成本的发生。
1.3 将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活动 一提起成本,多数管理者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生产上。而事实上,生产活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常常并不大,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的成本来自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服务、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等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企业在想办法削减成本时,应该对整个价值链进行全面考察,通常会发现显著降低成本的环节。
1.4 忽略隐性成本的存在与控制 隐性成本总是处于一个企业的总成本中,并且同时往往又是处于被监督之外。如上层决策有误引起的巨大成本加大、上下层步调不一致、失真以及工作有效率下降等。在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机制的不健全,所以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误,如固定资产使用一定的年限之后,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而不去进行维护,所以很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老化加快,生产效率低下,隐性的给企业造成了成本浪费。
1.5 行政费用超支严重 中小企业虽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仍免不了设置或增添若干职能单位,加之对外应酬面广,行政管理费用难以控制,这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如对公务用车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公车运行成本普遍偏高,公车私用现象突出,有的地方超编超标购买车辆,有的部门和人员还采用虚开加油、维修发票等手段,造成资源流失严重,极易成为成本流失的一大缺口。这些行政费用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还可能对企业造成一定的长期负面影响,对企业以后行政费用的缩减带来很大麻烦。
2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意识、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
2.1 对有形成本比较重视,对无形成本常常不重视 传统观念中,人、机、材是成本的主要构成,而对研发、营销、组织结构等成本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往往一些人、机、材等有形成本并不是影响成本的最重要的组成,研发、营销、组织结构等因素,却会对成本构成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企业不得不付出一些隐性成本,包括:企业搬到次发达地区特别是小城镇后,研发人才流失,招聘研发、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变得艰难,甚至招不到研发人才;企业外迁导致老员工流失,不仅生产水平打折扣,而且还必须为招聘、培训新员工支出资本;企业到一个陌生环境后,必须重建当地人脉关系,为此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本等等。这些都可以构成企业的隐性成本,虽然这些有的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直接列示,但是都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2.2 不重视产品质量的要求 对产品质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没有找到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又能较好的控制成本的有效的办法;不重视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产品检测、检验能力和手段偏低,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对质量管理方法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2.3 成本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 企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内部牵制制度。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触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而且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无法调动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造成一些企业领导对技术创新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在于经理的任期一般短于技术创新的收益期,技术开发往往会减少本期利润,但不一定能增加经理任期内的利润。所以没有一套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致使企业人员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导致成本的增加。
2.4 企业员工对成本缺乏了解 目前,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成本缺乏了解,或不懂成本,或对成本的管理关心不够,故他们对所要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和采取的措施,只是按照上级的命令、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他们的思维去进行。而其将对产品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响,一般都心中无数,或略知一二,或置之不理,缺乏一定的责任感。
3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3.1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制定合理的人员聘用制度,任人为贤,以人为本,各尽其能,各就其位。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员聘用制度,吸收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一批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是企业高效运转的保障。作为一个企业,要有长远的人才培训计划,尤其是对企业的决策者要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企业的决策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努力学习和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才能提高决策能力,才能主动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成本培训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从技术经济领域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3.2 加强成本管理的决策功能 摒弃原先成本管理只是进行成本核算的观点,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成本核算知识,而且要有成本管理观念,财务人员要有成本管理与企业风险关联的思想,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对企业的成本加以核算,并对数据核算的结果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结合,分析每一种核算结果的原因,成本增加或者减少的原因所在,不仅要将成本核算结果与以前会计期间的成本多少相比较,而是要分析成本所占收入的比例,当然是比例越低越好。与以前会计期间比较完之后,就要分析成本所占比例上升或者下降的原因,找出其中的原因,然后再预测下一会计期间的成本,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将成本降到最低。
3.3 更新观念,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企业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成本只表现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至于这种耗费效益如何,却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从实践中看,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势必挫伤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投产新型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因此,为未来增效而正确树立成本效益思想,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3.4 优化流程管理,加强对各种成本的控制 要树立未来和全程成本观念,树立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大局观念。重视显性成本也要重视隐性成本,认真做好成本计划和控制,认真落实各项成本的过程控制和调整,做好成本的考核、分析和总结,同时注重成本管理的细节和方法,牢固树立成本管理的思想,坚持长期有效的成本最小化方面的控制。
3.5 坚决压缩行政开支,减少行政管理费用 行政开支是非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压缩行政开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企业只不过把压缩行政开支当成是一种口号,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引发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在实际操作时,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零基理论的含义,是说在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时,各方都退到起点,即从零开始思考问题。行政费用超支,也是很难解决的一件事,这方面管理层不容易控制。就拿电话费来说,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月实际发生的费用上,各科室一律压缩同样的百分比。原本大手大脚的科室并未感到多么吃紧,原本就“精打细算”的科室却可能受不了,怨声载道在所难免。其实,若按零基理论,不管上月花了多少电话费,各科室重新申报业务需求和话费预算,再组织审核、评定,肯定比“一刀切”效果好得多。再就是开展公关活动不是为着摆阔比富,而要讲求实效。切莫过分热衷于轰轰烈烈,一味追求场面大、嘉宾多、规格高、礼品重,陷入越是奢华、影响越大、效果越好的认识误区。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成本管理的持续改进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运用先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合理降低成本,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后中小企业可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应重视和加强成本管理,通过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控制,规范会计秩序等等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小企业竞争的实力,促进中国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华.成本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
传统的成本管理的在于降低成本和压缩费用。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局限于缩减成本。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其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实现经济效益。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充分动员全体员工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的各个环节,力求降本增效。就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中小企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在经营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全面分析,建立系统观念、以全面细致地进行成本管理分析。在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手段等要素进行分析时,应该根据各管理要素的特点,结合科学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更新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要摈弃陈旧的管理思想,避免思想僵化,积极进取,要对成本管理的范畴做进一步的认识。成本管理范畴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车间,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生产,更应当拓展到产品前期投放市场需求情况调查、产品相关设计成本及相关技术研发成本可行性的分析,后期应当拓展到销售所涉及的销售费用及售后服务所需的原料和人工成本。加强企业外部成本管理的范畴,当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趋于成熟时,企业应将成本管理的方向定位于外部成本的缩减。所谓外部成本,就是各种分析决策的成本。例如机会成本、付现成本等。如果能对这些外部范畴的成本加强管理,将促进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二、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需不断开展规范化的成本管理制度建设,以科学化的完整体系约束企业成本。对于存货的管理应有一套完整的从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结存的管理制度并保证制度的严格实施。薪资支出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的薪资管理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引入科学的计件工资制度能较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在计件工资的同时,将产成品质量和用料与计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促使员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料费用。
三、加强企业管理成本文化建设
企业成本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成本管理文化的实质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内涵深入建立于企业成员的心中,并能帮助其在生产管理实践中尽可能地缩减成本,完善成本管理。对于建立优秀的成本管理文化而言,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明确一致的目标。企业要想达到某一目标,不仅要树立起目标,还要让高层领导群体明白同意,而且还必须使企业的全体员工明白同意,这样一来明确的企业目标配合公司成员一致的努力才会避免因目标混乱而导致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其次,建立节约的价值理念。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收入来源难以在短期提升的背景下,节流就显得很有必要。而要想节流,必须先从思想抓起。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培养员工一些必要的价值理念,如节约理念、效率观念、时间观念等,全体职工要建立这些信仰,才能在今后的行为上不断的约束自己,才能真正地为企业节流。再次,营造宽松的管理氛围。企业的成本管理并不是领导的令行禁止,领导不能深入到生产管理销售等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其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可能不会全面。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倡导民主,广泛采纳合理的基层、中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让成员有当家作主的感觉,更积极地投入到成本管理中去。最后,绩效挂钩的实行。在成本管理中,不但要将管理层的分红与工作绩效挂钩,还要把员工的工作奖励与其在成本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效果挂钩,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充分调动职工参与成本管理。
四、健全成本管理专业队伍
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不能仅限于家族成员,而应该广纳贤才,为企业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广纳外部人员有利于减少管理层的私心私利,从而将企业的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在人才举荐上要力求合理公正,提高非家族成员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度,力求企业上下都能争做企业的主人。其次,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成本管理也日趋复杂,成本管理不仅是领导层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里每个成员的责任。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实践能力,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业务考核,使他们不仅学到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队伍。此外,成本管理不仅要深入企业成员的意识,还要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不仅要在理论上熟练掌握现代成本管理的精髓,还要在实践中深入企业流程的每个环节,熟悉企业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到售后维护,熟悉企业从人力到物力到财力的基本情况,细致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从每一环节着手解决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其他员工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积极配合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要给予成本管理队伍适当的授权,仅仅优化成本管理队伍人才的建设还不够,如果没有切实的权利,那么成本管理部门在执行管理时便会遇到阻碍。因此,中小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作者:孙丽丽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管理 对策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战略决策资源。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虽然引入我国20余年,但发展存在很多不足,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有利于降低物流总成本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一、物流成本若干认识
1.物流成本的内涵
物流成本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其由三部分构成: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
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在实践中把握物流成本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2.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
物流成本管理并非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过对物流成本实态的掌握、分析和研究,达到管理物流的目的。
管理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管理不同:前者是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后者是对物流整体的管理。若以为物流成本管理是管理物流成本,就可能把计算物流成本当成目的,不知道如何利用物流成本。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实质,是把成本作为一种管理物流的手段,并把物流成本作为衡量和评价企业各项工作的标准、尺度,把物流工作放在同一标准和尺度下比较和分析,就会明显地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的不足,以便有的放矢。
3.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都说明了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谓“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是指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继降低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消耗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种途径。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企业经营管理者才开始重视物流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之间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1.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1)没有切实掌握物流成本,尤其是没有切实掌握公司内部的物流费用。
(2)在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对于物流成本是什么也十分模糊,弄不清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促销费用的关系。
(3)企业内部计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时常改变,每一年度都变动的企业较多。
(4)物流成本中,混有物流部门根本无法控制的成本。
(5)企业不同,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也不同。
2.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不明确。
(2)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还没有达到利用物流成本的阶段。
(3)物流负责部门花费很大精力计算物流成本,但也只是计算一下物流成本多少而已。
(4)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
3.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为减低成本,高层领导的注意力基本在这里。
(2)物流部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物流成本,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没有向他们以及生产、销售部门提供有关物流成本的确切的有价值的资料。
(3)各个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范围本不相同,可是有的企业却偏偏要对比,并因此时喜时忧。
(4)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专业人员或销售、生产部门)。
(5)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只是靠物流部门去解决,而没有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6)没有注意到机构之间的壁垒已成为降低成本的阻碍,有的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认真解决。
(7)没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统,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
(8)没有正规的负责物流会计的专门人员和机构。
4.产生原因
(1)在物流成本财务核算制度方面,存在制度缺陷,造成物流成本难以掌握。
(2)在现有的物流资源如何整合利用,如何高效运转方面,也存在一个体制问题。
(3)企业内部物流体制没有理顺。
(4)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
(5)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的制约。
(6)物流标准化、信息化落后。
(7)物流意识、理念落后。
(8)企业物流人才缺乏。
5.今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物流成本明确化,并设置恰当的计算基准,应找出最适合目的的计算方式。
(2)将物流成本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应当利用物流成本资源促进销售,争取顾客,确保收益。
(3)应当从与物流服务的关系着眼考虑物流成本。
(4)物流成本要在销售和生产之后进行计算。
5.物流预算是在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基础上做出的,当预算出现差异时,能够指明是物流的责任,还是生产或销售的责任。
6.为降低物流成本,一般都建立物流成本委员会进行研究,应当吸收销售和生产部门的人员参加。
7.物流部门应向各部门、各阶层随时提供与交货条件、商品搭配情况有关的运输费用等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并逐步建立物流成本责任制。
8.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应积极进行成果评估和物流盈亏的分析。
9.企业应当把重点转移到如何运用物流成本上来。
三、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1.树立TCM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TCM(Total Cost Management)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强调企业全员参与,突出综合利用系统观点、现代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策略,对物流成本进行整体管理。为此,企业应加大TCM宣传力度,全员强化物流成本意识,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营建TCM实施的良好氛围。同时,物流成本管理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领导,确立其应有地位,组建权威的管理机构,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全面负责和协调物流管理工作。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物流成本意识
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加大物流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尽快认识并接受现代物流。为鼓励境内外物流人才进入企业,政府可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和住房等方面予以一定政策倾斜。
3.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实行物流费用单独核算,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完善物流成本分类,将其分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日常费用等三大项。实施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制度,将有关费用分解到消耗一定资源的活动而不是某个部门,以正确评价物流绩效.
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切入点
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就是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恰当的物流运作方式,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物流系统不仅物流管理部门要成为主导者,还涉及到生产、销售等部门,物流管理部门在企业的地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系统化工作的质量。从物流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优化物流系统,首先从改善物流作业效率入手,将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生产和销售活动连为一体,实现生产、销售和物流一体化,进而实现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
5.提高物资周转率,严格控制存储费用
提高物资周转率,加快物流速度,既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又能降低存储费用,从而控制物流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物流、销售物流等措施,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物流周期,增加资金的利用率。确定最优库存量的关键在于,既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又满足库存控制的要求,使库存费用与采购费用之和最小化;对于使用或销售比较稳定的物资,可采用定量订货控制法,而对于使用或销售量不稳定的物资,可按照定期订货控制法进行经济批量订货。
6.构筑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应设法降低物料采购的各项费用,强化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采用JIT(Just In Time)采购、供应链采购和网上采购、外包采购等现代采购技术,按照物项采购价值实施ABC技术分类管理,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有机地结合起来。物资采购应通过合理的价值分析(物资价值=功能/成本),选择质优价廉的物资,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调查、评审、遴选体系,建立和完善索赔制度。
7.正确处理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的“效益背反效应”
企业应转变以规模效应获取经济效益的思路,探寻降低物流成本的新途径,建立满足需求多样化的新型制造模式――大量订制化生产,树立客户至上的物流理念,通过构建信息网络、利润共享等方式,与关键客户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使其服务能力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确保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的最佳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8.完善营销绩效评价体系,控制退货现象的发生
企业应及时掌握零售商或批发商的经营状况,追踪最终客户需求和流通在库动向,不断调整产品的产量和品种,建立和完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此外,企业必须改变片面追求销售额的目标战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客户的科学营销绩效评价体系。营销业绩考核不能以每月的销售额作为主要指标,而应结合中间商在库情况和年度销售额作为考评标准,避免推进式销售而引起的流通在库增加的负效应,并在制度上明确退货的责任,从根本上控制退货现象的发生。
9.系统分析综合控制,实现供应链一体化
企业应按照现代物流的系统理念,从总成本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物流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整合各项物流业务,追求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化。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从战略的高度对自营物流进行综合评估,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选择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TPL)等新型物流模式。通过实施TPL战略,企业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机构,利用TPL的专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增值服务,有效地节约物流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新型物流供应链管理体制下不断得到发展,应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用户整个过程的整合优化,协调企业与供货商、运输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信息共享、技术扩散、资源优化配置,以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制造和产品分销。
四、结语
随着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本着“优化物流成本,确保服务水平,提升整体效益”的原则,将物流成本管理建立在全方位的物流系统平台上,着眼于对物流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和控制,不断提升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将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2003.6
[2]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2004.1
一、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开展各种财务活动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也是在衡量企业所执行的活动是否符合标准。理论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存在很大的争议。企业到底应该把什么作为企业发展的财务目标,是企业获取的利润最大化,还是保证企业股东的财富最大化,还是追求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等,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反映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的要求。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确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时起到指引的作用不大,而且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更多的是将利益最大化作为其目标,忽视了社会效益最优化,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现代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并不能很好的与财务管理的结合。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其经济信息功能和经济效益功能。然而,由于企业领导者在经营决策时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忽视了财务管理部门的特殊性,而是将其与其他业务科室等同视之,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财务进行分析、预测,最终导致不能帮助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根据广州某企业数据资料显示分析,从 2011 年开始,该企业连续 4 年销售收入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由于经营决策时无法与财务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导致企业毛利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甚至自 2011 年以来 4 年的存货周转率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降低,出现了较大的存货压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资金运转。
2.财务管理并未对企业经营起到监督作用。财务管
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决策管理能力有助于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然而,现有的财务管理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的财务还不可以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目前企业经济效益水分较大、造假情况比较突出;企业试图为造假账摆脱上级审计部门追查的问题比较严重。3.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受到旧财务制度的影响,无法更好的适应新企业财务运作形势,从而导致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极易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同时,还有一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学历较低,而且并未对其开展系统的培训,导致其无法更好的胜任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概述
(一)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目标
1.财务成本管理总体目标。该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相关利益信息进行分析后在做出决策,采用经济、技术等手段实现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的合理控制。不同的经济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也不尽相同。
2.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具体目标。财务成本管理
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对成本的计算目标和控制目标。成本计算目标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企业的资产价值、当前盈亏情况等。成本控制目标的根本目的是对企业财务成本预算进行监督;具体而言是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把降低成本落实进去。
(二)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形势。目前有许多中小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企业管理更多的侧重于对生产经营的管理。中小企业应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来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机制,并且在经营过程中以预算为前提,加强对企业资金和成本的控制管理,这些可以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功能落实到企业经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对提升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中综合实力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成本管理模式落后
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了供应和销售环节的成本管理,这种理念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只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会导致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出现失误。企业成本不仅仅是生产成本,而是贯穿于产品整个周期的所有成本。因此对成本的管理不仅包括物质产品成本还包括非物质产品的成本的管理。许多中小企业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时并没有将其拓展到技术领域。而企业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后管理,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在财务分析和预测方面的作用。
(二)企业投资缺乏对可行性
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通常并未全面掌握市场情况,对企业的筹资渠道、投资的可行性等缺乏调查。中小企业由于注册资金相对较少,因此当其进行投资时更多的是依靠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贷款投资,而且贷款的金额有限且利率较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使财务预算增多,为了资金能够尽快回来,中小企业更多的将投资目标定位于短期目标。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度比较大,扩大生产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因此只能进行简单的生产活动。
(三)财务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是制约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过多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企业财务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进行决策时,企业决策者有时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出判断,忽视了企业成本管理对企业运营、决策的重要意义。由于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有待完善,无法对企业发展形势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
(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因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透明度比较差,财务信息并不公开,可用于抵押的资产相对较少,因此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中小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对其经营透明度的要求相对较高。相比之下,直接融资则要求资金提供者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后作出判断,这一过程需要消耗的成本比较高,为了确保资金提供者的这项权益得以施行,必然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公证机制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
(五)财务成本管理人员问题
据众多文献资料查询结果显示,我总结出以下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够完善,甚至没有设置相应部门,将需要会计来完成的工作托付给会计事务所,或委派信任的人做出纳,或找其他人兼职做会计等,这些都严重忽视了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而且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甚至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
(六)财务成本管理系统欠缺
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系统欠缺的现象也是限制着财务成本管理发展的一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失,对企业资金的运用情况缺乏监督管理;(2)资金管理不严格,资金闲置或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3)中小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销账政策,导致流动资金比较少,资金回笼比较缓慢。有的企业盲目追求销量而进行赊账,导致贷款无法收回,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4)中小企业对原材料的采购监督不善,库存结构不合理,导致资金呆滞。
四、中小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改进措施
(一)深化成本意识
中小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将成本管理理念层层渗入,使企业员工能够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员工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减少浪费、节约开支。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在人员结构方面大多任命自己信赖的亲属在关键岗位上,但事实上企业的投资者已经与经营管理者形成了一种经济关系,为此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督机构避免因企业管理者的个人行为给企业财务造成风险的事情发生。在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建立相互监督评价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客观、公正,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也要进行考核评估,保证做到对企业投资者充分负责。在对企业外部监督方面,可以通过不定期聘财务顾问的方法来加强企业财务的审计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成本管理、注重成本管理考核
为了防止在设立成本管理职位时出现臃肿的现象,在设置成本管理职位时应对其进行梳理整合、精简,从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考核。要严格贯彻执行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使其确实起到定额、定量的作用;在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考核时,严格执行能者居之的考核理念;注重分析考核结果,找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四)加强成本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若想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的控制、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一,建立完备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落实成本控制,建立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第二,将财务活动与财务记录分割开来,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第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定期审查,适时运用突击检查的模式,并且要求追究责任到个人。第四,加强对财务账户的管理,特别是对存贷、收款的管理,避免流动资金不足从而影响投资活动的情况发生。第五,优化资本结构。负债的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合理配置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产生了更高的需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中小企业应该加大对网络化硬件和网络化财务管理系统的投资力度,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的实地考察和分析上,以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在投资、经营时的资金运作水准,而且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资源,它可以借助银行的关系争取最大程度的融资,来全面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另外,银行也可以通过网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对其日后的经营活动进行资金支持。
(六)中小企业要进行财务制度创新,强化财务成本控制
中小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应该勇于创新,协调好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对财务合约做出适当的调整或重新安排。对中小企业财务进行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财务治理和财务控制。财务治理作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上是对财务的结构进行管理,是一种以主导型为主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企业的利益考虑进来,在财务治理过程中适当的让关键性资源投资者参与到企业的财务治理过程中来,这也是对财务治理的一种创新性表现,可以大大提升关键性资源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支持保证。
(七)优化企业人员队伍的结构
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摒弃家族式管理观念,从大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吸取经验教训,尤其要注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优化企业管理人员结构,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的内容在不断的增多,这就更需要专业的人才的参与。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正逐步向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还出台了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养的相关法律法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注重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业随之慢慢饱和,现在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不是很完善,把重心放在经营中,忽视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成本,这样对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很不利。为了中小企业更加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财务经济成本管理。
2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基本特征
中小企业根据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总额来划分,这两个数据都在万元以下的就算是小企业,万元到上亿元的定义为中型企业,亿元至一亿元以内的是大企业,亿元以上的是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主要提供的服务方式是商品的制造、销售和提供服务,但它的实质是企业资金的运动和资金的增值,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不仅会面对各种财务危机,而且由于它的财务活动管理的困难以及自身内部组织的特点,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有其独特性。
2.1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风险大
中小企业资金量不足,在直接融资上,现行的上市额度管理机制决定了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股票上市的机会在发行企业债券上,因发行额度小也难以获得中小企业本身资金有限,信誉度不高等实质因素也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中小企业要获得外部资金,需要担保,或者以并不富有的资产进行抵押,使得外部融资风险相当的大。
2.2中小企业更多依赖内源融资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方式上,中小企业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
2.3长期投资比率低下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相对紧张,外源融资大部分是短期融资,很少有长期闲置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权和债权,经济灵活性也要求其资产具备更强的流动性以应付不测之需,因此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金融负债比率高,自有资金比率低,短期金融负债占总负债和销售额的比率较高,中小企业的长期投资比率十分低下。
3中小企业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方式
第一,加强企业的财务经济成本预算管理。财务经济成本预算管理要求中小企业在进行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调整等过程当中都必须按照原有的规章方法进行,从而真正达到管控预算财务经济成本的目的。在进行财务经济成本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的分析财务目标,务必将每一个单独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对应的员工上,最后保证中小企业的全部财务经济成本目标都可以完成。面对一些投资项目的经济成本预算,基本应该以投资预算为核心,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总预算和现金流出量的计划、资金筹措计划等。另外,现金流量预算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要仔细分析现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及时保证财务资金的按时到位。
第二,逐渐完善财务经济成本责任方法,建立完善财务经济成本的管理计算机网络。切实执行财务经济成本管理的个人负责方法,设立财务经济成本管理中心,对财务经济成本进行科学高效率的管理。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健全的方法来做好财务经济成本管理的计划、组织、管控、监督以及考核等工作,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经济成本的管控中,一定要对企业总部与下属各单位之间进行科学公平的对待,并且对于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恰当处理,最终完善出一个贯穿于企业上下、连接企业左右的财务经济成本管控系统。
第三,高度重视财务经济成本的管控,形成财务经济成本管理的信息反馈方法。财务经济成本管控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做好财务经济成本核算工作。财务经济成本核算要做好分阶段核算,并且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分阶段的财务经济成本分析、考核之后,应该及时奖励和表彰一些按时完成的员工,也要按时惩处那些对企业造成危害的员工,只有做到公平公正,中小企业各部门的员工才可以意识到财务经济成本管控的重要性,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激情来做好财务经济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高速发展的现在,中小企业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水平是和财务经济成本的信息反馈能力联系很紧。在中小施工的项目中,一般都会涵盖一定的财务经济成本信息。因为在中小企业的所有部门,都一定要设置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反馈系统,依据相对应的信息的变化对财务经济成本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控。
第四,做好中小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实现施工现场经济成本的节约。中小施工现场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是中小企业的所有财务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现场管理个人负责制度,在施工作业面上实现划分到个人,现场的施工材料,及时清洁现场,防止重复用工,进而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其次,积极提高生产率,实现组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节约各方面的经济成本。最后,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通过教育安全培训等一系列方法让全部员工都能够提高安全防范的思想,真正保证工作中员工的个人安全,防止各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隐患,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成本。
第五,加强资金的管控力量。在具体的相关施工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该要求项目部在中标后对各项目费用进行分解,做好整个项目的经济成本、费用预算,向企业财务部门报送。
第六,实现中小企业的全面财务经济成本管理。首先,应该采取全体员工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即中小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广大员工都要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中来。其次,采取全过程的财务经济成本管理方法,充分重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进而保证中小企业项目的经济成本管控可以更好地进行。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及其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企业应重视和关注成本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
成本管理;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1 我国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成本竞争意识不强,市场应变能力弱
有些企业在进行经营与决策时,往往成本意识缺乏,忽视市场调查,如我国有不少中小企业在近年的市场竞争中,不计成本,盲目招揽业务,为了扩大市场,不惜做赔本的买卖,从而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危及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2 我国有些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意识观念决定了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能否采取适当的方法。我国有些中小企业往往只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划定在企业内部或只局限在生产过程,忽略了对相关企业与相关领域的成本行为管理,缺乏成本效益观念,他们认为成本管理的目的只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是节约。
1.3 成本核算体制与市场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
我国有些中小企业不能从整体上分析和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成本管理的信息披露也不及时、不充分、成本报告制度不完善,对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原因不能及时的准确的发现,只注重制造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这些现象与现代的经济发展已不能适应。
1.4 缺少对成本的系统性管理
我国有些企业缺乏对各成本管理各阶段之间的联系研究,所使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大多是针对某一个成本管理阶段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的方法与体系,从而使成本管理只局限在企业的内部,战略管理的思维缺乏,缺少了成本的系统管理性。
1.5 对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方法老套陈旧
有些中小企业缺少对成本管理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成本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性差,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事情,与其无关。
2 中小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2.1 树立成本管理新思路新理念
2.1.1企业应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及总体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活动应有利于企业长期与持久的竞争优势,可使企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尽量避免短期成本管理行为。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做好产品制造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也应加强市场的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做好顾客的开发与维护等,科学严格的控制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生产成本、库存销售成本、技术成本、顾客开发与维护成本等。
2.1.2对企业所处环境给予正确分析判断。企业应立足于外部环境,对其所处环境应有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到风险的存在,控制好风险,从而降低成本。
2.1.3对成本管理的范畴进行扩展。成本管理不只是管理者或会计部门及生产部门的事情,它应扩展到整个企业、所有员工,甚至上、下游的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有密切的配合与协作,企业员工也应积极参与,与上、下游企业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做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
2.1.4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我国中上企业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成本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并通过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从而实行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
2.2 企业应注重日常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2.2.1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方案。企业应对生产设计文件认真研究,从而确定有效合理的经济的生产组织方案。
2.2.2对人员加强管理,生产安排合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及生产率。企业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加大奖罚力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企业应结合生产特点和技术水平,选择最合理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维修、保养、使用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2.2.3加强对材料的采购与保管等工作的管理。企业应合理统筹安排材料的采购计划,做好采购决策,处理好采购与储存的关系,从而减少或消除搬运、移动等不必要的作业。同时应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合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有企业应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手续应严格,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2.4对日常经费开支加强控制。企业应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采取指标控制、费用包干、一支笔审批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非生产开支。
2.3 企业应增强成本管理观念,实现全员成本管理并选择适当的成本管理方法
企业应坚持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对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意识的教育与宣传,形成全员成本意识,并根据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文化等自身情况,注重成本管理方法的选用。如可采用传统的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等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2.4 完善成本管理体制及成本管理机构
2.4.1分清管理层次及考核指标。本着先进合理的原则,实行成本倒算,在相应各个层次可控制的范围,实现考核目标。
2.4.2适时考核,奖罚到位。责权利明确后,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实施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在考核的基础上及时兑现。
2.4.3向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2.4.4制定高质量的成本计划。高质量的成本计划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从管理角度探索成本降低的途径,从源头上降低企业成本,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2.4.5设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采取各项措施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及时对成本信息进行全面真实的反映。
2.4.6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可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建立多层责任成本控制体系加强对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的控制监督;从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角度,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激励制度,实现成本控制责任人员的责、权、利制衡,增强成本控制力度,保证成本控制措施的贯彻实施。
3 结语
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转变成本控制的观念,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一、价值工程在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效益
价值工程应用于成本管理,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工程管理组织的优化、成本信息的充分利用,还涉及其他成本战略管理举措,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价值工程应用于成本的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经济利益。
1.设计成本方面。产品设计过程中,成本的过度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企业的发展,这就引起了企业的重视。在现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设计人员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增加了一定的成本意识,在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考虑技术上可行,还考虑经济上合理,对设计的技术、工艺等进行价值分析,这也相应地减少了过去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
2.采购成本方面。采购阶段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采购物品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采购物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在现在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运用价值工程理论,企业开始对采购物品的数量有了一定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加强了购进物品的质量监督,对物品的功能等基本情况做一个基本的分析,以增加采购的准确程度。
3.管理成本方面。管理成本是非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虽结构简单,销售渠道短,但管理成本费用仍不容小视。现在企业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职位设置;对管理成本预先设置预算,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管理成本进行价值分析,确定其必要性;制定相应的规定,使之有章可依等,在相同的状况也减少了成本的支出。
4.制造成本方面。产品制造过程是企业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关键。在产品制造中运用了价值工程理论,对制造成本进行价值分析,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对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功能和成本进行分析,以求达到成本的最优化,使得企业的制造成本得到一个很好的管理。
5.环境成本方面。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关注,降低影响环境的物质能源消耗。由于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式等的冲击,中小企业也加强了自身环境成本的管理,重视对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而发生的费用等的管理。
二、价值工程在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种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且有效利用资源的管理技术,价值工程通过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实现节约各种耗费,降低成本的目的,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并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价值工程在应用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困难和障碍,制约着价值工程的推广。
1.产品设计中成本意识部分缺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必须不断地改进与开发,才能适应市场环境,取得好收益。设计者在注重成本管理的同时,又因传统观念的制约,而往往在产品设计中,或者因为片面追求技术指标或装饰效果,忽视了经济效益,或不追求功能分析和评价,一味追求材质越高越好,保险系数越大越好,造成了潜在的材质浪费,或因追求工艺的先进性而忽视它的经济性,就会造成浪费,或者只凭传统观念和经验进行设计,结果造成设计的产品过剩的质量,过高的成本,过低的利润及过短的产品寿命。
2.采购成本缺乏战略规划。采购成本的高低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往往达到50%以上,因此,控制好采购成本并使之不断下降,是一个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和直接手段之一。
3.管理成本概念不强。由于产品开发、市场选择、资金运作不当或者优柔寡断而不决而丧失的发展机会,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开支,必然拉动产品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虽营销渠道较短,但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有时会陷入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压缩利润空间,甚至蒙受亏损的两难境地。中小企业虽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仍免不了设置或增添若干个职能单位,加之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只有在饭桌上才能谈成生意,这也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对外应酬费用,使得行政管理费用难以控制,甚至大幅度超支,这势必增加产品成本。
4.制造成本管理不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实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产品成本的过程。由于中小企业结构简单,这就使得在分解产品成本时,不是认真按产品设计要求,按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成本形成逐个计算,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级填报,汇总,只凭主观印象算大账,有的认为企业产品结构简单,生命周期短,工序少,不值得搞成本统计等,自然而然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问题。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产品虽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但对有定额制造费用没有按定额进行控制;在管理中缺乏严格的制度,更不用说制造费用中没有定额的;企业中各部门、车间也没有指派相应的人员进行制造控制。
5.环境成本思维缺失。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国际、国内贸易等因素的冲击出现了新的形式,这些直接影响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虽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对环境保护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并且能积极缴纳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等所发生的费用,同时能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分析,研究其价值(如不合理,就采取措施进行避免),但由于企业自身传统观念、能力等的制约,使得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思维缺失,出现对环境成本的价值研究不全面、不深入,企业内部也未建立和实施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制度等状况。
三、推行价值工程在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对策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观念和技术,它把功能分析和成本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功能时,分析成本;研究成本时,分析功能。如果发现功能和成本相配不合理时,就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力图用最低成本提供用户要求的功能,以提高产品的价值。价值分析与成本分析密切结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价值观,为价值工程在成本管理中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极有效的方法。在应用价值工程理论的同时也必须针对其所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方法,使得价值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1.运用功能载体设计统筹设计成本。在产品整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功能载体――材料、结构、工艺等的设计就成为价值工程应用之重点了。功能载体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等,应达到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应用价值工程,可以在实现市场和用户所需功能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从而起到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巨大作用。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在保证达到子功能的前提下,可以优选合适的原材料,以使结构简化、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加工方便,既能实现其功能,又能降低其成本。
2.建立采购成本制度规划采购成本。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保证采购物资功能的前提下,将采购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在采购物资的过程中,应把握采购物资具有“适度功能”这个中心,遵循“优质低成本,同质低成本,同成本优质,高成本更优质,低成本也优质”采购原则,达到提高价值的目的,可以在估计材料成本并了解材料中成本的所占比重后,安排一些使自己在价格上有利的判断,并尽可能加强与供货商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寻求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
3.优化分析工作价值强化管理费用。在我国,各行业、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构庞大、人事安排不合理、管理效益低下的问题,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同样机器设备、同样物价水平、相同职工素质的情况下,如果加强管理,创造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40%~50% 左右。“向管理要效益”虽已宣传多年,但这一巨大的成本“无形”浪费仍不为人们所重视,依然十分严重。
4.优化工序严控制造成本。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应用价值分析,可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针对各道工序,持续不断地评价其合理性,通过增、减、合并、简化、强化等方式,改革工艺流程,或者通过结构工艺的改进,连动地优化生产工序,降低加工成本。应用动态排料计算机决策程序,可以真正达到材料利用率随下料批量增人而增加的效果,使经验随意下料转为规格化下料,配套下料替代相同规格下料成为可能。同时对关键工序应用价值分析,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