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

时间:2022-06-01 09:5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护理

第1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日见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研究解决老年心理问题,使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老年人心里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基本对策

1.1 孤独: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1.2 健忘: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日渐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由此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记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因此应首先让老年人具有好奇心和上进心。好奇心是追求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动力,启发好奇心的有效措施是组织老年人学习。适当的脑力劳动,能锻炼神经系统并延缓记忆衰退的进程。

1.3 抑郁: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随着老年人的逐渐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心理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因此应鼓励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感觉是一种主观东西,而生活就是一种感觉。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感觉它、对待它,它就以什么样的姿势回报你,只要你热情、积极、乐观、进取、你的生活就将充满阳光。” 老人可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擅长而又不很紧张的工作,使精神有所寄托,人生价值得以体现。一些健康有趣的爱好,如书法、绘画、摄影、集邮、钓鱼等,都能使人做老有所乐。

1.4 焦虑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2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2.1 患病初期或新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医院陌生的环境加上受疾病的煎熬,病人首先易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而感到焦虑,担心工作和经济负担,而病人的“角色”使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病人变得拘谨、沉默,而病人此时需要安慰。老年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一旦被打乱会影响老年人情绪,因此要为病人创造舒适优美的环镜:病房宽敞,光线柔和,安静,安全。病床要低,被褥要轻、保暖,增加病人的舒适感。住院环镜要逐步家庭化,以减轻病人的不适应性。要创造条件,种植花草,在病室的墙壁上可挂贴优美的字画,以美化环镜,使病人心情舒畅。病室的设备要维持病人的独立性,如准备轮椅、手杖等。走廊、厕所等处要设扶手,便于行走,保证安全。应帮助老年人正确面对疾病和各种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能力,友善热情接待老年人,教育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生死观,经常与患者交流,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温柔,处处尊重老人,以获得患者信任。

2.2 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一些病人的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仍不放心下床活动和出院,我们就应通过适当的科普宣传和交谈给病人指导,鼓励其恢复病前的生活习惯,减少依赖性,增强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我们也应该让老人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室外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病情的恢复。

2.3 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危重病人中焦虑和恐惧是极为常见的心理反应。一般我们给予简单的心理安慰、适当的保证使之减轻痛苦,切记要心平气和地与病人谈话。告诉病人患病的事实及其可治疗性,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帮助老年人获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教育家属密切配合,维持家庭关系和谐,多关心体贴老人。

2.4 出院时的心理护理:当患者出院时,一方面将有关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家属,另一方面要写好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交给患者或患者家属,以保证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得到延续。

第2篇

【关键词】老年;妇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186-02

根据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的建议:我国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6%。据预测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40年将增加到3.74亿[1],更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不断的延长,人口老龄比例会越来越高,尤其妇女的预期寿命比男性高4~5年,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女性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修复能力的下降,器官功能的衰退,免疫功能的低下,且痛觉、触觉阈值下降,以及长期接触并积累一些外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导致其更易患妇科疾病。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和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妇女愿接受手术,而且接受手术的年龄逐渐增大,如何使老年人更好的得到治疗术后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成了医护人员的追求[2]。妇女进入老年后其手术耐受性较差,且术后的并发症也复杂又存在着合并症、营养、经济、信仰等诸多的特殊护理问题。因此加强老年妇科的术后护理十分必要。

1 术后护理服务

1.1 术后一般护理:护理的重点是早期发现异常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皮温情况间接了解潜在的病变在生命征方面的表现。护士应帮助病人穿好衣服,将病人送到休息室休息,认真写好手术记录单,注意患者外阴阴道流血及腹痛等情况,阴道流血量不多、腹痛好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正常方可离院。阴道有纱布填塞的患者要向和患者本人和家属强调在术后12~24小时内自行取出纱布,不能遗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除了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老年妇女外,门诊多数老年患者进行小手术都是为了取标本送病理检查以明确疾病的诊断。故在留取标本时要千万注意查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标本来源部位,更要保护好盛标本的容器,以防打翻、洒漏,防止差错的发生。术后常规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必要时行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1.2 情感护理。老年人护理有其特有的特殊性,从病人一进院时应主动热情接待, 老年病人多数由于已不工作,退休后社会地位转变,子女远离照顾不周,以及同辈人亡,故引起孤独寂寞及无聊感。再加上病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住院后环境的改变,甚至产生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无用感”,感到人情淡漠,世态炎凉。在护理中更应该注意对老年病人的称呼应有尊敬之意,用温暖的语言安慰病人。多巡视病房,对病人的语言亲切,善于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实施关爱性抚触护理,让病人感到温暖和被关怀[3]。加上部分老年人医疗知识的局限性,会产生情绪低落,万念俱灰的消极心理。比如妇科老年病人由于对卵巢和子宫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妇科手术存在误解,认为切除卵巢会使身体衰老得更快而表现出情绪低落,顾虑重重。且对医务人员和家属的言行和表情特别敏感,怀疑对自己不讲真实的病情,这是护士应注意语气温和,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言语及神态和表情。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经济问题,常感到前途曙光黯淡、悲观、失望,表现为沉默寡言,暗自泪流。这是更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和周到的态度服务,缓解老年病人的不适心里。用亲情、友情唤起病人对生命的热爱,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改变其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1.3 术后专科护理:护士要完成好妇科的一些专业护理,比如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做好尿管护理,尿管拔除后协助督促及时小便。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根据阴道分泌物的改变判断妇科疾病的变化, 阴道填塞纱条者,于术后24 h内取出,切口有引流条者,外敷湿透时随时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双侧腹股沟部有负压引流管时,应观察引流量、性质,每日局部伤口换药一次。根据医嘱及时完成治疗及输液。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妇科老年病人抵抗力下降,器官功能减退,储备力降低,使药物代谢血药浓度偏高,用药剂量应酌情减少,机体内环境稳定失调,适应能力减退,水电解质平衡易失调;老年病人全身情况比年轻病人差,免疫力低下,常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因此护理过程中也应按照不同老年妇科患者的病情给予一定的护理,提醒老年人按时按量吃药[4]。

1.4 健康宣教:根据老年人记忆力差和听力下降的特点,健康教育时语速要慢,音调稍高,距离保持在1m内,分开多次进行,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进行可增强记忆效果,宣教后进行提问,直到掌握为止。为保证宣教效果,同时对家属和陪护进行宣教。知道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增加营养,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按医嘱口服抗生素3~5d。禁性生活及盆浴一定时间,如有阴道流血量多,腹痛剧烈等情况随时就诊。1周后需要到门诊复查恢复情况及了解病理检查结果。定期到门诊作体格检查作好健康保健。护士可以安排病人在适合病房,或者安排相当年龄的老年人住同一病房,解除其孤独感[5]。这样也便于请手术恢复良好的老年病人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等,既可以加强与病人的病情联系,精神有所寄托,又可从另一侧面减轻病人的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赖。

1.5 感染护理:年人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目减小,腺体分泌功能减退,因此抵抗力及全身反应较之低下,尤其是免疫反应低下,容易感染炎症。所以预防和及时发现各种感染十分重要。除了内在的因素导致的典型疾病外,多数妇科疾病都是由于外在的因素导致的,如外阴炎、宫颈炎等。要提倡老年妇科病人术后要长期及间断护理并且一定要预防感染的发生。医治妇科疾病最先进行的是清洁护理,清洁护理不单指用清洁药剂对局部进行的一种操作技术,它还在礼仪、心理、宣教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有的疾病术后瘙痒、异味可以通过医治护理短时间内痊愈,有的则比较顽固,需要长时间的护理,应嘱患者不要用指甲搔抓,避免划破患处皮肤而感染。有的患者长期患有尿遗症,还有由于不注意医嘱导致旧病复发的现象,所以护理中应提醒患者小便后注意清洗,保持尿道阴道周围的清洁。也要注意外阴清洁护理,由于妇科肿瘤病人常有阴道出血症状,而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性激素缺乏,常患有老年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6]。除可通过阴道用药增强其抵抗力外,应指导老年患者每天清洗外阴,勤换内裤,保证外阴清洁干燥。

1.6 心理护理:大多数老年病人对手术存在顾虑,有会因文化程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老年病人的身心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病人,了解其心理状态、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有的放矢地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手术后的老年人及家属常有沉重的思想负担,实施关爱性触摸护理,能给病人及家属提供情感的支持,使其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关爱,更好配合治疗。文化程度低的病人,认为只有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听从他们的安排,疾病就容易好,相对心理负担比较轻。而一些受教育较高的病人,对所患疾病比较注意,通过阅读此方面书籍,知道此疾病的预后从而产生迷惑。对不同的文化及不同的认识程度应灵活处理,提供不同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解决不同阶段疾病带来的不适应,同时要关心鼓励病人,使其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老年护理不仅局限于生活护理和疼痛的护理,还有重视心理层次的护理。

1.7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逐渐降低一般比成人低。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4h内进食少量流食, 48h进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逐渐增量,以高蛋白、低脂肪、同时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维生素及无机盐的供应,对进食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营养及电解质。

2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1 尿潴留的预防:有些手术后为预防术后尿潴留需要留置尿管,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麻醉性止痛剂的使用减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对于留置尿管的护理要注意老年女性尿道纤维化变硬,括约肌萎缩、松弛,使尿流速度减慢,易引起留置尿管的脱落和堵塞,因此护士应注意在术后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尿量,保持尿管通畅。老年人的膀胱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收缩无力,易发生排尿无力、不畅,因此在拔除尿管前应先夹紧尿管, 2h开放一次,反复3~5次,可避免拔管后小便自解困难,引起尿潴留[7]。 2.2 腹胀的预防:手术麻醉后患者胃肠蠕动减弱,伤口疼痛,术后早期活动又少,加上老年人胃肠功能恢复缓慢,是老年患者易出现腹胀,影响伤口愈合和营养的吸收。为预防腹胀的发生,术后及时应注意观察排气情况,协助翻身,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以有利于伤口愈合,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预防腹胀及肠粘连。如出现腹胀不易排气,可于胃部放置热水袋和热宝, 或采用生理盐水低位灌肠,或使用胃肠动力药物或促排便药物促进排气。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

2.3 跌倒的预防:护士应有意识的对老年患者的卧床时间、活动方式及活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时候注意防止老年人因变化引起血压不稳定,突然起床时发生跌倒的情况,随时提供必要的扶助,特别需要耐心反复交待相关事项,直到确定其完全掌握为止,例如呼唤开关的使用等。

2.4 伤口血肿、裂开:少数患者,尤其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者,可出现伤口裂开的严重并发症。多数伤口是清洁封闭创口,能迅速愈合,甚少形成瘢痕。如果创口上没有引流物,直到拆线都不必更换敷料。创口出血甚多,或切口压痛明显、肿胀、检有波动感,应考虑为切口血肿[8]。护士在通知医师同时,立即用无菌手术巾覆盖包扎,送手术室协助缝合处理。

参考文献

[1] 范凌云. 妇科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5)

[2] 付熙梅. 妇产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3, (09)

[3] 冯秀芳,黎兰芳,黄小莲,冯丽萍. 妇科高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J]. 实用医学杂志, 2005, (03)

[4] 谭晓珍. 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剖析与整体护理体会[J].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 (07)

[5] 苏玉萍. 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 (04)

[6] 方云霞,侯元华.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化疗的心理护理[J]. 实用全科医学, 2004, (03)

[7] 黎炜红,赵红,华七妹. 老年妇科病人102例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原医刊, 2004,(03)

第3篇

我们对2002~200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12例老年患者手术后伤口进行护理工作。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90岁。伤口状况为外伤4例,脉管炎截肢术后4例,肿瘤术后4例,全部病例伤口愈合良好。

2护理方法

2.1注意身体营养状况身体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伤口愈合过程,需要有足够热量、蛋白质外,还要补充维生素A、B、C及矿物质,否则无法形成蛋白胶原纤维及肉芽组织。例如,老年患者术后慢性营养不良时全身所有重要器官发生萎缩,这时其代谢和功能受到损害,对伤口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释放减少,不能得到必需的基本元素,伤口就很难愈合。如患低蛋白血症时,一方面由于伤口水肿,另一方面胶原纤维成分及黏多糖的硫化作用障碍而影响伤口的愈合。所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伤口的愈合具有积极作用。

2.2注意能量的保存能量保存从大处着眼,应看到改变心理社会环境,保证老人功能活动能力等。老年患者手术后的疲劳使其感觉到的肌肉力量的减弱,反应迟钝,老年患者发生这些现象是常见的。

2.2.1保持良好睡眠(1)夜间体温较低,如果昼夜周期改变(例如夜间亮灯,干扰睡眠)就必然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2)病情较重时必须卧床休息,给予护理和治疗应集中在同一时间完成,使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3)老年患者伤口疼痛难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使患者疼痛缓解得以安静入睡。(4)保持情绪稳定,限制访客及限制谈话,避免情绪上的困扰,影响睡眠。

2.2.2注意温度调节体温变化直接影响能量储备。老年人温度调节能力差,微循环系统的调节也随增龄而减退。术后病房的室温太高或太低都很不利,尤其是对伤口和脏器的血流灌注有直接影响。2.2.3注意节省体力注意不要让老年患者过多走动和劳累,要多多静养和休息。

2.2.4从心理社会环境方面进行调节尽量保证老人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减少焦虑和不安。护士要和老年患者搞好护患关系,说话要耐心,语气要轻和,动作要轻,表现出真诚的关心和尊重。住院环境要舒适清洁。

2.3保持注意局部因素有些局部因素,比如局部温度、水肿、血液供应不足等,与全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其他局部因素还有以下方面。

2.3.1局部温度在生理范围内伤口局部温度升高能加强炎症反应,起到加速伤口愈合的化学作用,对创口愈合有利。

2.3.2血液供应头面部和颈部的血液供应较好,伤口愈合也较快,可早期拆线(缝合后3~5天),脂肪内的血供差,故肥胖者的伤口愈合较慢,拆线时间适当延长。

2.3.3血肿血肿可使创缘分开形成死腔,增加感染机会,压迫血管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而阻碍伤口愈合,故缝合伤口要注意止血。

2.3.4感染当伤口血供不足,发生血肿、清洗不彻底时,易发生感染。临床治疗表明,创口清洗是最有效的护理方法,因为水流压力可冲去污染物,减少细菌。另外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技术。

2.4伤口保护注意正确保护伤口,使伤口尽早愈合。(1)不要让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故要选择适当的敷料,以隔绝细菌的生长,并防止伤口变干燥。(2)勿使用抗酸剂在伤口上。正常皮肤pH值是酸性,可预防细菌生长,使用抗酸剂会改变其pH值,促使细菌生长及皮肤干燥。(3)老年尿失禁患者在尾骨处、臀部或大腿上有伤口,应考虑插尿管或使用集尿袋,以避免因受浸渍而使组织再受伤。(4)若护理伤口1~2周仍无任何进展,应怀疑是否有癌症或全身性的因素。

2.5脉管系统伤口护理创口愈合依靠局部血液循环吸收营养,因而正常的血液循环是伤口愈合的必要条件。局部缺血的组织不但愈合时间延长,而且感染机会也随之增加,故伤口愈合越快,感染机会越低,因此,增加或促进血液循环是愈合的重要环节,在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可因代谢异常,局部或全身营养、氧气供应不足而造成伤口难以愈合,临床中我们应用了创伤愈合因子治疗一些不愈症患者的伤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讨论

老年患者受伤初期炎症反应减少,新生再造延迟,胶原蛋白纤维合成减少,皮肤变得干燥,致使伤口愈合缓慢[1]。护理方面应注意加强营养,注意伤口血液循环情况,正确保护伤口,消除对老年患者的各种不利因素,加强心理调节,就可以使老年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出院[2]。

【参考文献】

第4篇

1临床资料

本组92例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58~82岁,平均68岁。皮损部位分布:头面部14例,胸背部28例,腰腹部34例,四肢12例,肛周及外4例。21例合并有高血压,7例合并有糖尿病,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81例疱疹痂皮脱落,神经痛消失,无斑痕及后遗症,11例有后遗神经痛,经过治疗后消失。

2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

①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并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②及时更换床单、被套,病人的衣裤每天更换消毒。③严格无菌操作,保护好皮肤,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嘱患者取健侧,穿宽松舒适的全棉内衣,切勿搔抓水疱,以防继发感染。

2.2皮肤护理

①水疱期对破溃的水疱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水疱过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液体,切勿弄破水疱,避免感染。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同时用艾灸薰烤,达到止痒、收敛、消炎目的。②水疱破溃有渗液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以减少创面渗出,预防细菌感染。如有继发感染,外用新霉素溶液湿敷加全身抗感染用药。③眼部疱疹的患者,因为三叉神经眼支区疱疹常累及角膜和眼球各部,甚至可引起全眼球炎,导致失明。所以临床工作中,患者的眼部护理至关重要: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球,用病毒灵滴眼液和0.9%疱疹净滴眼液交替滴眼,视病情每20min至2h滴药一次,滴药时确保眼药瓶口不接触患者的睫毛,以免污染,上下眼睑涂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3次/d。对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用1%的阿托品滴眼液滴眼,1次/d,以防虹膜粘连,影响视力,并密切观察瞳孔扩大的情况。④肛周以及外疱疹的患者,嘱患者注意患部清洁,避免摩擦,保持大便通畅。

2.3疼痛护理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休息、饮食和睡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如下措施:①按医嘱,用抗病毒药病毒唑0.5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和营养神经药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mg肌肉注射,1次/d,以促进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②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修养做好健康教育,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把有关疾病知识、病情发展告诉病人,使之对神经痛有正确认识,消除其恐惧和顾虑,多安慰和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及效果主动做出恰当的解释,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治疗与护理。④鼓励家属陪护,病情允许鼓励其参加户外活动,使患者心情舒畅,教会患者运用放松疗法缓解疼痛以提高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2.4饮食护理

向病人解说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恢复,并对缓解疼痛、加速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无基础疾病的的患者,鼓励多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排骨汤、新鲜果蔬等,多饮水,禁食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含糖有淀粉的食物,如糖、土豆、芋头、红薯、藕等,注意主食粗细荤素搭配,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植物蛋白。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则宜食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及含钾、维生素高的水果,如瘦猪肉、香蕉、西瓜、山楂、柑桔等。少吃动物内脏,忌食腌制品、皮蛋以及含钠高的食物。

第5篇

1 基本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年龄层次在65—86岁之间,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6位丧偶,3位再婚,单独居住15人,与子女亲人同住45人。文化程度小学至初中52人,高中至大专8人。老年疾病:脑血栓12人,原发性高血压15人,冠心病3人,糖尿病4人,老慢支6人,其他疾病20人。患病时间5年以内的42人,5—10年12人,10年以上6人。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此社区老年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心理需求。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调查结果

2.1老年患者受尊重程度 老年人在家庭中属于弱者,儿女忙于事业与家庭经常会忽视老人对爱的需要。老年患者受尊重程度见表1。

表1

经常发生

有时发生

很少发生

从未发生

被嫌弃和疏远

5%

21.7%

63.3%

10%

被需要和感觉被爱 26.7%

48.3%

16.7%

8.3%

2.2老年患者的现实生活状况 见表2。

表2

经常发生

有时发生

很少发生

从未发生

接受家人照顾

41.7 %

31.7%

20%

6.6%

自己独处

5.3%

49.7%

45%

2.3老年患者心理状况

2.3.1焦虑不安心理 88.6%的老人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他们长期孤独寂寞,一旦生病,易产生悲观情绪,许多事想做却力所不及,更加重其悲观、自卑、无价值感。有的老年患者因家庭经济拮据,担心因此会拖累家庭而放弃治疗。有的老年患者显现天真言行,常提难以实现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护士或患友冲突,爱哭泣、自控力极差。有的老人则小病大养、不愿出院,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要他人帮助。

2.3.2孤独寂寞心理 83.3%的老人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老年人年岁已高,体力精力明显衰退,做事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做错事,久了不被社会及家庭理解,产生孤独感。

2.3.3恐惧心理 35%的老人会感到恐惧,进入老年期,每个人都要面临生理的、社会的、家庭的各种变化,由于机体老化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对疾病及死亡产生恐惧。

2.3.4依赖心理 33.3%的老人会对家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依赖感。老年人患病后大多会产生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依赖,家属及医务人员的依赖。表现为对外界适应性越来越差,承受力下降,经不起疾病的打击。

3 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对老年心理护理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尊敬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突出的心理需求是受重视和尊敬,因此护士称呼老年患者要有尊敬之意,言谈举止要考虑老年人的感受,耐心地与之沟通,老年患者喜欢谈及往事,切忌生硬打断,而且听其讲话应专心,回答询问要慢而响亮、清晰。切不可奚落、挖苦老年患者,损伤其自尊心。

3.2 关心老年患者 关心老年患者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已习惯生活方式改变而倍感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护士的细心关照。护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还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习惯,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处,考虑老人的饮食特点的同时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强老人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设备和布置也需考虑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

3.3 调节老人情绪 安排老人参加些集体运动,如室外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可起到调节老人情绪、克服孤独感之功效。对老年患者独特的不良行为如易忘事、刻板、古怪等,可在短期内有所改变的,应积极给予帮助,如帮助老人制定日常生活时刻表,按时提醒,以保持其日常生活的计划性;不易在短期内改变的,只要不影响其他患友和疾病诊治,则应避免过度关注,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使其强化积极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切忌生硬强迫老人改变日久形成的癖好。

3.4 加强社会联系 老年人独居缺乏照顾,往往会造成老年人性情孤僻、焦虑、多疑等心理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社会联系,避免孤独就尤为重要。要鼓励组织他们热爱生活,心情舒畅,热爱社会,关心公益,积极参加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鼓励其老友、老同事及单位前来看望,也可安排老人的交谈活动。亲人、朋友、同事的探访有时仅几分钟,对老人却是莫大安慰。但护士需提醒探望老人者切莫谈论强刺激性话题,以免他们因过于激动发生意外。

总之,老年人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应当引起医务人员以及家属的注意。作为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对护理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多与老年患者沟通。理解老年患者的感受,语言亲切。从而通过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参 考 文 献

[1]肖霞,陈华.干部病房老年病人幸福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A):870-872.

[2]丁小媛,牛丁岚.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0(3):277.

[3]崔丽娟,李彦林.养老院老人的心理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第6篇

入院护理

重视心理护理:根据个性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在生活上多关心体贴照顾他们,四是进行有效沟通。耐心细致的解答患者最关心最需解决的问题,告戒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恢复,同时介绍同种成功病例及本科医生的业务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顾虑,让患者保持平和心态,达到最佳乐于接受手术治疗信心。

术前病情观察,因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以及对疾病知识缺乏,一旦受到外伤,机体防御机能就受到破坏,容易引起连锁性病变,有潜在发病的可能,从而导致并发症发生,如呼吸系统,心、脑、肾疾病等,故入院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认真做好病情记录,加强病房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肤血运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作好抢救药物及器材的准备。

术前护理

首先扼要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步骤和伤口愈合情况,消除紧张心理,使其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手术。

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大小便器,不致因手术疼痛及改变而不习惯卧床排便同时协助做好个人卫生的处理,如剪指甲、洗澡、理发、剃须、更衣等,防止皮肤感染,保持床单,被套清洁干燥无皱折。

术前讲解禁烟的目的,吸烟可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引起肺部感染,咳嗽导致伤口疼痛及切口愈合减慢。

协助做好各种检查,充分了解并判断病人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以及心电图、出凝血时间、X线片、常规等各项检查结果,能否耐受手术。

嘱手术当天如有假牙应取下以防止麻醉后误入气管。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平卧6小时,因麻醉未完全消失,肢体感觉差,搬运时根据手术固定情况确定患肢所需,并根据不同的麻醉进行护理。

严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出液,注意有无感染情况,如切口局部肿痛是早期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更换敷料,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严密观察患肢血运,如皮肤色泽、温度、足背动脉搏动,这是判断微循环的重要指标之一。应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如皮肤苍白、皮肤温度较低,提示动脉供血不足,肢端末梢皮肤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提示静脉回流不畅;需及时查明原因或给予相应处理;肢体麻木不适,考虑有神经压迫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心电监护。正确指导病人饮食结构,合理饮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促进伤口愈合,如给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鸡、鱼、虾、豆制品)等,同时正确指导病人用药,讲解合理用药知识。

指导术后正确功能锻炼: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功能锻炼是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关键。具体锻炼方法应根据患者全身健康情况、伤情及手术内固定的稳定性而定,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以练习时不加剧疼痛,尚能忍受,不感到疲劳为宜,循序渐进,一般先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先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再做全身活动,活动强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保持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未固定关节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如上肢以握拳、屈伸肘、吊臂、提肩为主,下肢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踝、趾关节屈曲活动为主,必要时配合CPM机(下肢肢体功能运动机)运动,进行全身和局部情况兼顾锻炼,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我保健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过邦辅.临床骨科康复学.重庆出版社,1992:205.

第7篇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术后护理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第8篇

【关键词】老年人 围手术期 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老年人接受手术的几率显著增加,年龄也不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高龄患者因其机体器官储备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同时大多数伴有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并存疾病,所以手术耐受性差,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1]。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很重要。针对我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收住70—88岁的210例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了系统的护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11月—2011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10例,男80例,女130例,平均76.5岁。术前108例分别并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并存2种以上疾病的有40例占19%。

2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5例,切口裂开2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多脏器衰竭2例。

3 术前护理

3.1入院护理 规范化的充分术前准备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首要措施和重要保证,尤其是并存其他病症的老年患者更显重要。因此患者一入院,护士就要热情接待、关心并作细致的入院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和孤独感,使其尽快适应环境。责任护士要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多安慰,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重视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手术。210例老年患者在我们耐心细致宣教下均乐意接受各种检查治疗和手术。

3.2术前并存其他疾病的护理 术前对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积极主动请相应的专科专家会诊,给予相应的专科治疗;术前常规请麻醉科会诊;特别注意强调老年患者的降压药及心脏病药,术晨不能停服,要继续服用,但尽量不要饮水。

3.3积极的术前准备 (1)加强营养支持。(2)训练及预防并发症。(3)皮肤准备。(4)肠道准备。(5)术晨按医嘱留置胃管、尿管。

4 术后护理

4.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给予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尿量、血糖、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的变化。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2],遇有全麻并有高血压、心脏病、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体质差的患者送ICU监护24—72小时。回病室后护士与ICU护士严格交接班,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将术后注意事项再次向患者家属交代清楚。

4.2并存疾病的护理 并存高血压患者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好输液速度,合理安排好术后输液顺序。术后麻醉清醒后,按医嘱给予含服降压药,无效的给肌注此类药,必要时用微量泵静脉泵入降压药;并存糖尿病者床头标识清晰,密切观察血糖动态,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伴有心功能疾病者给予心电示波严密监测心电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措施。

4.3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 老年患者拆线时间要比中青年迟2—7天,及时纠正引起切口裂开和影响愈合的因素,术后应用腹带保护切口,早期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不能进食的采取静脉高营养,少量多次输血等,选用高效能的抗菌药物,避免切口感染。加强预防脂肪液化处理伤口,以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

4.4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病情平稳,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情重者,协助患者翻身和做肢体被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预防皮肤压疮的发生。

4.5上呼吸道感染 术后要调节好病室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通风换气,取半卧位,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协助咳嗽排痰,做深呼吸,给予雾化吸入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6基础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口腔炎及皮肤压疮,使患者感觉舒适。

5 护理体会

重视老年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的重点在于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尽快恢复健康。通过对210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到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结合其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后精心护理治疗,加强护理措施,为保证手术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第9篇

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给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

结果:激发患者内在动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感觉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关心,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结论: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患者将逐渐增多,满足患者自我照顾的需要,给予患者及家属以心理护理和指导,使患者感到亲人的温暖。

关键词:ICU老年患者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54-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ICU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ICU老年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患者年龄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岁。重症肺炎有18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有15例,重症脑出血有12例,重症肝炎有9例,重型颅脑损伤6例。

1.2护理方法。

1.2.1优化ICU病房环境。医护人员要保护高度的责任心,优化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首先要保证病房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其次,要保证病房内的安静。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语气要轻柔,动作要轻,以免影响到其他患者的休息。再者,保证病房内适宜的光线。病房内使用的灯光不能太强烈,要相对柔和,保证老年重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1.2.2缓解患者的情绪。ICU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情绪起伏很大,情绪的波动对老年重症患者的病情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努力稳定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心理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减轻疾病的疼痛和心理压力。面对患者的过激行为,医护人员要予以理解,耐心稳定患者的情绪。向ICU老年手术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方法的优点及安全性,帮助老年重症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知识,消除老年重症患者顾虑和恐惧。

1.2.3注重于患者家属的沟通。由于ICU老年患者病情不稳定,所以需要转入重症病房进行严密的监护,老年重症患者与外界产生隔离后,患者家属探病的时间也很有限。而面对患者的病情,面对数目巨大的医药费,患者家属情绪十分的焦虑,其情绪对患者也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时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不要让患者家属的情绪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情况,缓解患者家属的恐惧心理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1.2.4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由于ICU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体制较弱,治疗过程中的产生的疼痛对患者身心都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治疗技术和护理技术,减少护理治疗给ICU老年患者带来的痛苦。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与老年重症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治疗工作,保证护理治疗的效果。

2结果

本组实验通过对60例ICU老年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51例显效,8例有效,仅1例无效,总治愈率为98.3%。

3讨论

影响ICU老年患者护理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因素。恐惧、焦虑心理。很多的ICU老年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治疗情况过度关心,并心理产生较为强烈的求生欲望,再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对疾病恐惧感越来越强烈,并产生各种焦虑情况。强烈的自尊心。ICU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依靠他人帮助才可以生活,导致老年患者自尊心受挫,精神状态较差,并对护理人员无故发脾气,也不愿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极度悲观心理。老年患者随着体质的不断下降,多病缠身,经过长期的治疗后,病情也是时好时坏,没有明显的成效,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季度悲观的心理,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②ICU病房环境。ICU老年患者经过治疗后,被准送至ICU病房,面对病房陌生的环境,以及病房内各种治疗和护理仪器,内心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恐惧、紧张不安及孤独感。病房内噪音和光线,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容易激起患者烦躁的情绪。③其它因素的影响。患者家属因素。ICU老年患者由于身体较为虚弱,生活无法自理,造成ICU老年患者对家属的过度依赖。当患者进入ICU护理病房后,没有家属的陪伴,而其对探视的时间和人数也有明确的规定,患者在没有家属陪伴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再者患者家属由于患者的病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情绪容易波动,患者家属表现出来的情绪也很容易对患者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因素。老年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神经变得十分的敏感,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言行举行都会挑起患者敏感的神经,对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产生刺激反作用。同室病友的因素。老年重症患者与同室病友如同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当同室病友的死亡消息传出时,增加了老年重症患者心理的恐惧,或者同室病友暂时转出重症监护病房后,老年重症患者内心变得焦虑和孤独。

ICU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身心都受到严重的损坏,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发现,老年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同样重要。本实验对我院收治的60例ICU老年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治疗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护理。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后,60例ICU老年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51例显效,8例有效,仅1例无效,总治愈率为98.3%。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改善患者心态,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总之,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了解ICU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不同心理状况的ICU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护理方法,有效消除ICU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ICU老年患者的心态,促进ICU老年患者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海莹.多元文化护理用于ICU综合征的预防[J].护理学杂志,1998,(05)

第10篇

1.1对象根据荆楚理工学院安排的20所实习医院间隔抽取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荆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荆门市10所三级临床医院及实习医院附近的6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所养老院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相关人员392名。纳入标准:直接从事老年护理和护理照料的人员。临床医院选取的是目前以老年病人为主的呼吸内科和心血管内科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社区卫生机构是从事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养老院是从事老年人护理的护士和照料老年人生活的养老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制老年护理培训需求调查表。被调查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及工作单位。老年护理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老年护理培训意愿1项(非常愿意、愿意、一般及不愿意,单项选择)、老年护理培训目的1项(单项选择,提高工作能力、更新专业知识、上级要求、增加社交机会及不愿意落后别人)、培训时间1项(单项选择,半个月、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培训方式1项(多项选择,系统培训、短期培训、业余自学、经验交流、专题讨论、调研考察及其他)、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1项(多项选择,工作繁重、领导不重视、经费不足、没有时间、学和不学一样、家务重及其他)、老年护理培训内容1项(多项选择,护理保险、护理法学、人际沟通、社会福利、社会学、老年护理心理学、老年护理伦理学、老年康复学、老年营养学、老年精神护理学、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研究、老年生理与病理、老年用药护理、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健康教育及老年健康管理,每项选择为需要、不需要,以需要为评分标准)。

1.2.2调查方法选取荆门市三级医院15名护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名社区护士及养老机构5名养老护理员通过预调查,间隔2周后重测,测得问卷信度系数为0.94,内容效度0.93。在2013年6月实习前由项目组负责人对荆楚理工学院2010级护理本科班实习并参与本次课题项目的18名学生进行统一培训,18名学生分别在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荆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荆门市10所三级临床医院实习,由18名护生在实习医院及实习医院附近的6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所养老院,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以方便抽样的方式现场发放问卷,并解释调查目的,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为95.6%。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软件输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被调查者一般资料392名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20岁~65岁(32.33岁±10.17岁);学历:中专以下18人,中专89人,专科168人,本科及以上117人;职称:无职称31人,护士157人,护师117人,主管护师及81人,副主任护师6人;护士执业资格:无资格43人,有资格349人;工作单位:临床医院229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1人,养老机构32人。

2.2被调查者培训意愿、目的、时间、方式及影响因素老年护理培训意愿:非常愿意82人(20.9%),愿意226人(57.7%),一般66人(16.8%),不愿意18人(4.6%)。老年护理培训目的:提高工作能力214人(54.6%),更新专业知识136人(34.7%),上级要求22人(5.6%),增加社交机会9人(2.3%),不愿意落后别人11人(2.8%)。培训时间:半个月47人(12.0%),1个月82人(20.9%),3个月164人(41.8%),半年78人(19.8%),1年21人(5.4%)。培训方式:系统培训284人(72.4%),短期培训265人(67.6%),业余自学181人(46.2%),经验交流256人(65.3%),专题讨论218人(55.6%),调研考察185人(47.2%),其他23人(5.9%)。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工作繁重274人(69.9%),领导不重视174人(44.4%),经费不足214人(54.6%),没有时间228人(58.2%),学和不学一样67人(17.1%),家务重142人(36.2),其他35人(8.9%)。

2.3老年护理培训内容排列前5位分别是:老年护理心理学307人(78.3%),老年营养学290人(74.0%),人际沟通284人(72.4%),老年康复学283人(72.2%),社会学241人(61.5%),其次是护理法学237人(60.5%),社会福利206人(52.6%),老年护理伦理学195人(49.7%),老年用药护理192人(49.0%),护理保险184人(46.9%),临终关怀182人(46.4%),老年健康教育177人(45.2%),老年精神护理学163人(41.6%),老年健康评估136人(34.7%),老年健康管理125人(31.9%),排列最后2位是老年生理与病理116人(29.6%)与老年护理研究52人(13.3%)。

3讨论

3.1老年护理培训意愿、目的、时间、方式及影响因素本调查显示,从事老年护理人员培训愿意很高(78.6%),与周晓艳等调查结果类似,低于张显碧等调查结果,可能与他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有关。高培训需求为对从事老年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调查显示,培训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能力(54.6%),与邓荆云等调查结果一致,也反映我国目前从事老年护理人员的技能有待提高。本调查显示,参加培训的时间比例最高的是3个月(41.8%),培训方式比例最高是系统培训(72.4%),与张显碧等调查一致,认为最好是半脱产方式,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学习,对函授和自学的方式认为自己不能达到学习目的,同时也担心会影响经济收入。对于培训方法认为最好有指导老师讲解示范,通俗易懂,学以致用。政府在护理员培训方面给予宏观引导与支持(如培训经费),并能与就近的地方高职院校加强相关专业指导与培训。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培训,最好采用多种培训手段,案例教学法、多媒体仿真标准化病人Simman教学系统,构建远程网络教学平台并形成网上知识库,理论与实践培训同时进行,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本调查显示,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繁重(69.9%),其次是领导不重视(44.4%),说明目前养老护理人员工作任务重,政府部门要加大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护理队伍素质,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73-0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它能够导致患者的血糖、蛋白质、水电解质、脂肪等代谢的紊乱,而且近几年,糖尿病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重,给老年人的生活、身体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了老年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应该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式,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高老年糖尿病的治愈率。本文就以我科在2012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人性化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期许为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科在2012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我科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并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糖尿病检查,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4例,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岁,病程在5-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2年,女性11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7岁,病程在5-8年,平均病程为6.8年;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年龄在5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岁,病程在4-7年,平均病程为6.2年,女性13例,年龄在57-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岁,病程在3-8.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舒适护理方式,即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使用指导、皮肤护理等,心理疏导:就是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聊天,树立患者恢复的信心,打消他们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饮食指导:就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食谱,为患者选择低糖、高维生素、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并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减少胰岛的餐后负担;运动指导: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抵抗效果,例如,监督、陪护患者每天进行2-3次的饭后运动,可以进行散步、太极等活动,每次30分钟左右;药物使用指导:就是指导患者进行降糖药物的服用,例如,达美康应该在饭前30分钟内服用,对于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应该进行指导,并且每次的注射时间应该保持一致,且要与用餐时间协调好,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皮肤护理:就是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内衣裤、勤洗澡等,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23例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到了健康范围内,2例患者的血糖还偏高,1例发生了并发症,总治愈率为92%,24例患者对护理方式非常满意,1例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到了健康范围内,14例患者的血糖还偏高,8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总治愈率为44%,12例患者对护理方式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48%。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总而言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都比较长,病情比较严重,且由于老年人本身的身体体质较差,若不对其进行舒适护理,很容易引发并发症,而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人性化的舒适护理通过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指导等方面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有着积极地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4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40-01

老年人体弱,骨科手术后的老年病人,多数丧失自主生活能力,需要长时间卧床,得不到合适的护理,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我院自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42例,女性66例,年龄在60-70岁66例,71-80岁36例,81-83岁6例;其中髋部疾病占24.07%(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各种腰部疾病占31.48%(腰椎间盘突出18例,腰椎失稳1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2例,椎体滑脱4例),关节疾病占16.70%(膝关节各种疾病12例,骨与关节感染6例),其他骨科疾病占27.78%。平均住院天数为28d。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老年患人带着病痛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已完全丧失,于是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老年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护士对待老年病人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经常与老年病人进行思想沟通,处处体贴照顾。

1.2.2 营养护理 个别老年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我们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这样的老年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同时我们更应周到地做好生活护理,尽量满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让病人依赖我们,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为进一步配合手术、药物治疗打好基础。

1.2.3 日常护理 每年有三分之一岁以上的老年人、二分之一岁以下的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可以归咎于很多原因。如原有外伤、肢体退行性疾病、环境、年龄、神志状况、原发疾病、所服药物、住院时间等,仍是困扰护士的主要问题。绝大部分老年病人喜欢安静,应尽量安置单人小房间,护理要尽量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如减低环境中威胁的措施,减少床边的杂物、固定好床脚刹车,安置洗手间夜灯,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除了接受行走体疗外,还要向家属重申病人活动能力的障碍,护士要指导病人缓慢起立、坐下、上、下床等,坐轮椅时使用轮椅安全带,选用合适和专用的老年轮椅,协助病人变换等。对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加强生活上的护理,保持病人口腔、头发及皮肤的清洁,协助生活所需。

1.2.4 并发症预防护理 心、脑血管并发症预防护理: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的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通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病人,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褥疮预防护理:长期卧床,截瘫或需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或骶尾部垫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每班检查交班,护士长不定时抽查,人人重视,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须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一年来无褥疮发生。

泌尿系感染预防护理:保持会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擦洗会2次,尿潴留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导尿管及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不可高于耻骨水平。多饮水,每日2000-2500ml,有利于冲洗尿中沉渣,经常变换,以便引流通畅,定时、训练膀胱肌肉收缩。

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老年人由于呼吸相对减弱,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病人入院后要求戒烟、戒酒,鼓励病人多咳嗽、咳痰,做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做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利稀释痰液。

防止骨延迟愈合护理: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活动性降低,而钙吸收利用率低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给病人服钙剂,进食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