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素养论文

语文素养论文

时间:2023-01-04 05:52: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素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素养论文

第1篇

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童话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学好这一类课文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听,将信息输入大脑。21世纪科技大发展,语言的传导运用进一步现代化。随着电话、电脑的普及,社会生活对人们的视听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因缺乏听的能力而导致学习被动。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开始教课时,可先让学生从头到尾地听一遍童话故事。听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童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边听边想。如教《公鸡的脸红了》这课时,先让学生听故事。想一想:(1)这个故事讲了几种动物?(2)主要讲谁?(3)主要讲了什么事?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边听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读故事,先要读通,遇到生宇、新词能主动查字典解决。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弄明白。对于某些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如教《公鸡的脸红了》抢修屋顶这一段,教师抓住“深夜”“赶来”“抢修”这三个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深夜里狂风暴雨把公鸡屋顶刮跑,兔子、鸭子、松鼠连忙赶来,一起帮助公鸡抢修屋顶的情景,使学生感悟邻居对公鸡的热心帮助,最后让学生把故事熟读成诵。童话中的对话,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便准确地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性格,如能配上一定的头饰和面具,让学生上台表演,那效果更好。

三、讲童话故事,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童话语言通俗简洁,故事曲折有趣,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童话教完后,先让学生顺着板书的提纲自己练习讲故事,然后同桌同学互讲,最后到讲台前讲给全班同学听,力求语言准确,表达生动,态度自然。讲完后,组织学生评议,教师作必要的指导和归纳。课后,还要布置学生尽量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童话情节生动有趣。课文学完后,学生的思维还常停留在故事的结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教学,能培养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道德判断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童话故事以后,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动物进行合理的想象,编织出一个个生动有意义的童话故事,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如我教完《桌椅的对话》这篇童话后,就让学生试编童话,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出了《太阳和彩虹》《青蛙和蛤蟆的对话》《钢笔和蜡笔对话》等童话。我把学生们写的童话装订成册,在同学中相互交流。学生编的故事新颖而富于情趣,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

第2篇

一、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

第二,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第三,课上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文学的熏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学学习与电影结合起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后人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而电影、电视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电影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也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学知识和作品。在当今时代,接触文学不仅靠书籍,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飞速的时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

第四,布置课下文学的延伸任务,定期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文学阅读任务和文学赏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英语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相关任务,鼓励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的任务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对于布置的文学任务,可以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写阅读反思、影评等来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五,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变被动培养为主动提高。大学生为了就业,更多的人都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课程,对于短期内实用效果较小的文学学习却很忽略。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的观念,意识到文学学习和提高文学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自身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堂上和课下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配合教师的文学学习的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文学相关作业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晓琳 刘佳 单位:衡水学院分院

第3篇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广大中职生进入职业岗位后,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软件的“帮助文档”的阅读理解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对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银行票据的阅读理解能力;办公文秘人员拟写通知、启事、计划、总结的书面表达能力;机电专业学生的撰写产品说明书的能力;……。因此,广大中职生将来从业过程中广泛运用语文知识,展示语文能力,成为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育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广大中职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服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从读懂到读通,为从事职业活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引导中职生正确筛选、整理专业信息,特别是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能有效获取职业岗位所需信息。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的文章。如会计专业学生要阅读会计从业人员入职以后的酸甜苦辣的人生感悟文章,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或新颁布的文件,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搜集职业相关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二)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中职生走向社会后,从事某项职业,适应某项工作岗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适应职业工作情景的交流能力。同时,要提升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密切联系职业活动需要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启事、单据、合同、协议等应用文的书面表达格式与要求。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广大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一是围绕职业生活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努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要针对相关行业的职业活动要求和典型任务环境,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会计专业财务状况说明书、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说明书等。

三、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首先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传授目标、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语文素养培育目标以及基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任何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素养培育形式,将会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无效课堂。

(二)确定职业素养培育的组织形式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在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需要选择恰当的、合适的组织实施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我们可以合理选择说、演、唱、赏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

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需要事先谋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全面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一方面以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语文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成效

第4篇

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中,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从而获得人生方面的启示。这对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以及欣赏品味的提高将非常有利,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才会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有所提高。科技作品的阅读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此努力培养或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近几年来,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具体的探索。

1.重视文学作品的背景介绍

在阅读教学中,介绍作品的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风格和情调,有助于学生更彻底地了解作者倾注于作品的情感方面,从而能够充分体现语文本身的人文性。比如,在讲《赤壁赋》的时候,若是不介绍作者苏轼的一些背景,那么学生便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一些情感;若是在讲《小石潭记》的时候不对柳宗元的背景进行介绍,那么学生也很难理解作品中蕴含的那种郁闷和凄清。学生只有真正地把握了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在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把握时才会更加到位,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情感的一些细微变化。

2.重视语言表达方面的体验

作品中的一些语言能够进行情感的传递,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或帮助学生加强对语言的品味、感受和体验。比如说我们都学过的《荷塘月色》,文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漫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等句子,对叠音进行了妙用,这也将本篇文章的韵律美和音乐美更好地体现了出来,并且还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意境。文中一些句子不但将读者的视觉调动了起来,还将读者听觉等其他的感官调动了起来,比如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便是如此,对语言的表达进行体验,不但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本身的语感,还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字本身的美妙,这样学生就会更加重视语文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语言欣赏的角度领略文学作品的人文意蕴、人文内涵。

3.重视作品内涵的挖掘

阅读教学对学生情感、心理以及价值观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深刻感受作品的人文色彩。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通过对刘和珍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中国女子的沉勇,通过挖掘内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真的勇士的含义。挖掘作品的这些内涵,学生就会受到感染。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会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为社会去努力、去奋斗。

二、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为了写好作文往往会搜集更多的资料,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好地表达出来,这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职业学校学生本身的人文素养,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作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

1.重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在表达和交流以及学生认识世界、自我认识的时候,写作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让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能够将学生愿意表达的愿望激发出来。在作文教学的时候,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会更加愿意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其感兴趣的话题,更加仔细地对生活进行观察,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文章的写作,其感情表达会更加真实。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晚自习以及边读边想的写作,这样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写,不但写得更加真实,还能够将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出来。

2.重视学生对真情实感的表达

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写出真实事情的时候,更要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对学生的写作内容以及写作的过程进行开放,对于学生写出来的具有真情实感的东西,老师应该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

3.重视学生对创新立意的表达

第5篇

关键词:阅读;素养;学生;成才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强弱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初中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一、从考试导向上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阅读内容和设题上更加贴近新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仍会不断加大,选材内容会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语文教师重点要把握好初中生现代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两大部分。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古诗文阅读包括古代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从近几年学生答题来看,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巩固掌握都是很扎实的,语文成绩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阅读上。因此,抓好语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选材的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将呈增多的趋势。题型上,传统题型仍有保留,新的题型有所体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有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关注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应注意的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现实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古代诗词赏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具体为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意境描绘,品析语言风格、作者情感、诗歌表现技巧。总体来说,主要以唐宋诗词为素材进行考查,尤以唐诗为最多。从内容上看,山水田园题材最多,忧国忧民题材逐步增加。从思想上看,表现愁思的内容最多。从作者方面看,以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的名家为主。从体裁来看,以近体诗为主,尤以唐代绝句为最多。文言文主要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理解诗词大意,因此,需加强学生诵读,扩大积累,培养语感。

二、从语文课程标准上理解阅读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近几年,这方面的题目已经在说明文阅读试题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试题上淡化文体特征,重视从文本的领会感悟和探究创新的能力等角度来考查。《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说:“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并将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列入“精读的评价”要求中。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信息的处理是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对文章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把握,对说明中心的概括,以及对说明顺序的梳理都是对文本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因此,在解答这些问题时,要做到:①从文本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所需要的言语信息;②合理地整理、组合信息,概括其要点,能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的要求。依据这一要求和中考命题改革的实际,议论文阅读的选文大都来自课外,大都是摘自新近报刊上的时文,内容具有教育性、文学性和实效性。大部分作品体现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考生对选文内容产生共鸣,引发思考,从而准确考查考生议论文阅读的水平。议论文考查的具体内容为:论点、论据、论证、语言、体悟等,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找准论点、分析论据、明确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整体上把握议论文的能力。

第6篇

1.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社会,面对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它为国家培养的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正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过多注重的是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单纯的“操作手”,成为了某一行业的“机器人”。随着这些学生逐渐走入社会后,一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比如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人文知识的贫乏,为人处世缺乏涵养,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错位……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高职教育不得不反思,现行的教育思路是否出现了偏差,高职院校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在高职教育体系中,语文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专业课所欠缺的。然而以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及教授有它不合理之处,急需改革,从而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文素养。这一客观背景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2.问题的目的及意义。人文精神不仅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呼唤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要,重视人文素养又是职业生涯的需要。然而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忽略人文素养教育。致使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虽然专业技能扎实,但人文素养较低,对社会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像我们医学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低直接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语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中国人自古就主张通过语文的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乃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到了现代,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等老一辈文学家也都强调工具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只不过,多年来在我们升学率的牵引下,使得语文的工具性成为了考核的重点内容,也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重点内容。语文的人文性的失不是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开始的,而是从小学教育就开始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如何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已经成为我们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了。而语文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研究的重点。

二、问题研究的内容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如何既有效提升在校学生人文素养又能兼顾为专业课提供扎实的语文技能,这是问题重点研究的内容。

1.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从而在教学中有所侧重。

2.进行语文课程改革,打破以往单纯的文学赏析为主的授课方式,而是进行两个模块并行的教学模式。课堂以专业语文授课为主,主要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技能基本功,比如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实用医学文写作能力等等,多采取实训课授课方式,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们在未来职场中的工作能力。文学鉴赏课主要以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开设,既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3.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的前提,是要改革现任语文教师的既有教学模式,使教师从思想上意识到当前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未来职场应用能力的欠缺。从而在各方面提升现任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能够贯彻执行语文教学改革。

三、问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潜能。课题研究要充分遵循主体性原则,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自己悟出创造的途径,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2.创新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本课题实验的目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课题进行中要时刻牢记这一原则,并时刻在教学中体现这一原则,即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动脑、动手、求新、求异,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不唯命是听,不唯名家定论是从。

3.实践性原则。课题实验活动,除了教师理论研究和教学探索实践活动以外,最主要的实践者就是学生,要让他们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实训训练,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课外要亲历阅读名著的实践、思考评价名著的实践、书写论文的实践,在实践中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

4.鼓励性原则。实训课堂实践中,要充分体现鼓励性原则,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大胆争辩;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改进评估机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5.发展性原则。强调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核心。实训课堂体现为不忽略任何一位学生,注重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四、问题研究的思路

1.确立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2.进行调查问卷,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3.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明确在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从而思考如何面对这种现状。

4.积极探索语文课程的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问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在于:在当代,以追求实际经济利益为主要价值选择目标的商品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过分注重强调学生技能培养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较为薄弱。本选题有助于人们关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低下,从而在课程改革中,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实践价值在于:在高职院校,面对大学语文的尴尬境遇,两个模块并行的教学模式是改变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切实可行的。

六、问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从而获得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从而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汇总,为本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7篇

从今年试卷的整体情况来看,两卷的第一部分考查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及名著阅读情况,有四道小题题目相同;第三部分考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采用了同样的材料作文题;第二部分考查同学们对各类读物的阅读情况,文言文和第四题的现代文阅读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语段和试题,而阅读部分的第二、第三题,虽然阅读语段不同,但在命题的思路上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下面我们重点就阅读部分的试题做一简要的比较和分析。

一、从阅读语段的总体选材情况看,2005年的中考试题,沿袭了我省近年来中考命题选材的基本特点:文言文语段――《三峡》选自课内,为《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基本篇目,同时又在课改实验区使用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古诗文之列;三篇现代文阅读语段,全部选自课外,文体为比较典型的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篇幅长短比较适中,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在现代文阅读部分,两卷使用的共同语段――《白苍鹭》,为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生动的情节、丰满感人的形象,反映了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主题,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激起我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非实验区与实验区试题相区别的两个语段中,非实验区试卷的说明文《雾》、议论文《心系一处》,试验区试卷选用的《细菌发电的广阔前景》、《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都沿袭了我省中考阅读文段选材的一贯特点:说明文简洁明了,内容或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或介绍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动态,有利于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议论文则针对我们的学习和思想实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良好的引导。因此,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同学们适当地阅读一些类似的语段,选择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可以使自己更为熟悉和适应中考的试题,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从阅读试题的整体命题思路看,2005年的试题,延续了2004年的命题原则与思路,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比较两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到:

1.文言文阅读试题没有波澜。2005年的文言文阅读,以《三峡》为载体,命制了五道题,前四道题分别考查了古代文学常识、文言文的背诵默写、文言常用实词的理解、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试题的难度都不大。相对有一点儿难度的是第8题:“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考查大家对文言语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由于概括不全面而丢分。

至于今年考查的文言文篇目《三峡》为课标和教学大纲的交叉篇目,我认为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大家不要因此就在中考复习中盲目侧重交叉篇目。至于我省中考文言文语段的选材,是否会像其他部分省市一样由课内转向课外,我认为,明年将是大纲教材的最后一次中考,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日常学习和中考复习中,针对考点,抓好课内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应该是最重要的。

2.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试题的命题思路大致相同,但具体考查的侧重点稍有变化。

在说明文部分,两套试卷都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以及对不同的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非实验区试卷在说明文语段中综合考查了我们对常用汉字读音的识记能力,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能力,对相关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除第10题“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有一定难度外,其他试题基本上都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试题难度不大。

实验区试卷在本部分,除设置了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对文段说明内容的概括等试题外,第9题“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更侧重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语言概括能力,第14题“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需要我们从文章中筛选和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概括,整体难度稍大于非实验区。

在议论文语段的考查中,两卷都设置了仿写句子、为文章补充事实论据等开放性试题,综合考查我们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另外,两卷还共同考查了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非实验区试卷第15题,“说说‘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第16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考查了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而实验区试卷中“你怎样理解‘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这句话的含义”,则更注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感悟,第17题,关于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让大家在文章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中选择一种回答,比非实验区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从两套试卷看,中考的议论文阅读题,更注重考查大家对读物的整体感知,注重我们的阅读体验,注重对我们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培养自己对各类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加强语文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记叙文阅读部分,除考查了同学们对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识记、对文章结构安排中“前后照应”这一写作手法的理解外,更多地考查了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情感的体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人物行为的评价。其中,第25题为开放性试题,为我们提供了提出观点、发表见解的自由空间。

第8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课程;百年;流变

核心素养,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对21世纪学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评价,指的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1]。2014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发编辑部文章《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即它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

自此,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做好了哪些准备?或者说,走进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经历了哪些流变?未来又将怎样与核心素养深度贯通?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对此,本文通过梳理百年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主要理念等的变迁,以期为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贯通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话文普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首次对接

1904年之前,我国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语文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从殷商甲骨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经”“四书”,再到《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读古文、写文言文,应付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开始废科举兴学堂,民主、科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语文也开始单独设科,语文课程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但是,不像其他学科,古文读写仍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袭传统科举考试的陋习,存在着大量言文脱节,远离现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现象。五四时期,在我国一大批学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始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作用。在此影响下,小学《国语》开始学白话文,中学《国文》主要学习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话文。自此,两汉以来的“言文脱节”开始变为“言文一致”,白话文正式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普及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准备即核心素养首次接轨。对此,高度评价,说此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语文名称确立: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亲近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拉近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人们开始大力关注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成功生活和社会良好运转的影响。为了在语文教育中“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叶圣陶、夏D尊为首的语文教育家倡议把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此后,“语文”首次作为正式术语确立,并随着《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的推行流行开来。其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至此,语文课程开始听、说、读、写并重,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了和书面语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国语、国文更名为语文,不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语文课程自觉走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力图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听、说、读、写训练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话文,语文课程再次向中小学生个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迈进了一步。

三、“一语一文”观滥觞: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渐行渐远

1956-1958年,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其时,教育部颁发了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人员编写了各自的课本。尽管改革仅试行了三个学期便匆匆结束,为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语一文”观的长期流行。所谓“一语一文”指的是语文课程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两种要素构成的语文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语言学和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忽视实用文章学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语文教育向核心素养的前进。这种观念表现在教材编写领域,就是“文选组合”式教材长期占据语文课堂,教材编写则是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1978年,面对“”后以此种观念为主导编写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胡乔木同志做出了“跟过去差不多”的论断。对于此套教材,叶圣陶也同样尖锐地指出:“连革新都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并发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很少变革”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一语一文”的语文观又以新的形式主导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声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叹息,揭开了语文教育界与外界对话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语一文”观,即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构成的语文课程观。这种观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即语文既是人们思维、工作、学习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载体。在这种语文即语言和文化的“一语一文”观影响下,识字和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惊呼初中3年6册教材,二三十个主题,初中学过,高中再学,学到了人文,丢掉了知识和技能。学生课业负担重不说,走到社会上,连用实用文章办事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观,本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过犹不及,语文课程逐渐偏离了现实应用的轨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一语双文”言语观: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融和

觉察到“一语一文”式的语文观所带来的众多现实弊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从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角度,重构语文课程言语观。其突出表现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地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以语文教育家、实用文章学家曾祥芹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的“一语双文”思想较为系统地概括了这种课程观。在这里,语文首先二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继之,书面语言的文章又二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3]其中,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实用文章主要指与文学对举的传递真实经验的叙事类以及说明类、论辩类文章。其具体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普通文章,新闻、学术论文等专业文章以及传记、游记等两栖文章三类。

“一语双文”的语文观,强调建立“语言、文学、实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凸显“双文教育,实用文章教育第一”的应用取向。其旨在矫正顽固潜行于百年语文课程中的“学文学,用实用文章”的学用不对称弊端。

“一语双文”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视。结果发现,中小学语文教材有63-76%的实用文章。但由于受传统“红领巾”文学教学模式(1953年)的影响,加之语言文学观的滥觞,课堂中很多实用文章的教学变味为“文学分析”。“把语文教材当成文学教材,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学教学”的现象愈来愈多,以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实用文章读写素养差强人意。因此,彰显“一语双文”观,重构语文课程,拓展21世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综上可知,我国语文课程自设科伊始,就是为了构筑社会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态,同时为学生成功工作、学习、生活做准备。其后百年,尽管遭遇各种困阻,但语文课程发展的主流方向始终是努力朝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即始终朝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扬传统,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现实应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种语文课程观与实践形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学和实用文章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走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条捷径呢?

参考文献:

[1]张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

[3]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全球化语境下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J].语文建设,2009,(11):4-8.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活跃,广大语文教师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如何有效地实践并持续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创新语文课程教学,笔者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学科特点及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教学改革人手,系统有序地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摒弃知识灌输,注重方法授予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为此目的,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魏书生老师深知其理,大胆探索,成就瞩目:他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得不亦乐乎。反之,过去的语文教师醉心于一厢情愿,灌输知识。其结果导致不少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甚至厌恶学习。总之:只有注重授予学生系统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善于学习,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重视以下学习方法:掌握利用常见工具书的方法;善于积累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学会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借鉴科学的记忆、思考的方法。授予途径可如下:渗透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专门介绍(如魏书生教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推广学生自己总结出的有效方法。

2纠正散漫学风,培养良好习惯

在授予学生方法的基础上,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学习,其实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的过程。魏书生的学生之所以擅长自学,主要在于魏老师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反之,学生则自由散漫,被动学习,不善自学。总而言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意义重大。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指导学生养成以下学习习惯:善用常见工具书,重视语言积累和运用;爱好阅读写作;善于观察、思考;读书作笔记。培养方式为;由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坚持而来,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产生;倡导学生自己的良好习惯。

3培养语文能力,加强语文素养

在授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习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过去的语文教学,为了应付考试,往往企图通过多讲多练或者所谓“精讲精练”来提高语文能力,却往往事与愿违.其实,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可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可片面追求语文能力,而应千方百计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提高以下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较广的知识视野和基本的审美情趣。提高渠道为:大胆改进教学,积极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倡导大语文观,极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教会学生善于学习,在活跃的思维中敢于创新。

4健全人格精神,促进健康成长

语文教师除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外,还应健全学生的人格精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这方面,语文教师不一定做得尽如人意,但至少应有这种教学追求的自觉意识,并应努力付诸实践。唯有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可能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才可能会进人一种更高的境界。

第10篇

一、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先说外界因素。

首先,应试是课堂排斥应用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以高考为例,1951年—2000年半个世纪的作文题,共有3次要求写信,分别是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5年“给好朋友回信”。1987年要求写“简讯”。高考基本不考应用文写作,一线的教师怎么可能坚持应用文写作教学?

其次,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尤其是现代网络、手机等新兴交流手段的冲击也是一个因素。书信、假条等一些以人际沟通为目的的实用类文本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了,使师生们产生了是否还需教学的疑问?

再说写作教学内部因素。

1.认识上的误差。以黄光硕的观点为代表,他说“学生如果有了基本的表达能力,记叙、说明、议论等基本表达方式都能运用,写应用文就只是一个格式问题了,即使从来没有写过,找相关的应用文书籍查一查,问题就解决了”。②这段话可以很好地解释应用文写作被边缘化而传统文写作教学甚嚣尘上的原因。

2.传统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写作教学,甚至留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这样的名言。受文章学的影响,我们的写作教学基本上走文学创作的道路,而应用类文本的写作重视度不够。

3.教学方式与条件的影响。传统文章的写作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完成,而应用文的写作常常与职业服务、学科探究等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难以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这也严重制约应用文写作的顺利开展。

4.语文教材的影响。目前通行的高中必修教材中,真正涉及应用文写作的很少,苏教版只在必修三第86页“积累运用”部分有一个撰写调查报告的作业。大部分一线教师与学生也几乎把这个作业忽视。王荣生也指出,中小学没有真正的“实用类阅读”。“实用类阅读教学”几乎是“空白”,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公民实用文阅读能力普遍低下”③,应用文阅读教学情况的缺失也影响了应用文的写作教学。

二、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既然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这样的困境,那么笔者为什么要呼吁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呢?

因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类写作的弊端和应用类文本写作的价值。目前高中生写作教学所重视的记叙文、议论文为主的传统文类写作更多侧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的培养,而应试的需要更容易使学生养成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的恶习,进而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越是优秀的应试作文,越具有“言语的谄媚性”。“应试写作常使作文本身与自我、自由对立,重复一些所谓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世纪之问引起了所有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思考,并引发了一些高校的一系列所谓“精英”培育计划。但这些教育行为笔者以为实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试想:中学教育阶段没有培养起应有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培养出高端杰出人才?当然这话也是偏激之论,但中学语文教学除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外,作为母语教学的特殊性,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作文教学,更应担负起重要责任。而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应用类文体的写作对于学生科学理性精神的培育作用,其价值之大无可估量。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表达与交流”第2条做了这样的表述:“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但是要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仅靠传统文体的写作是不够的,只有加强应用类文本的写作教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新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第6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遗憾的是目前来看这些要求只能成为写在纸上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在高中开展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有其巨大价值,必须认真对待。那么,如何在高中开展应用文写作训练,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的教学目的呢?

三、阐释应用类文本写作教学的设想

1.转变理念,编写合适的教材大纲。

应用类文本的写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譬如调查报告、读书报告等应用类文本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学有所思的习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另外,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文本的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些都是传统记叙文、议论文写作很难实现的教育目标,所以在高中教育阶段适当开展应用类文本的写作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虽然一线教师在应试压力与理想教育之间徘徊,已经做出了很多无奈的选择,但是笔者认为应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以求无愧于教育者的良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6条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要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称之为“阐释应用类文本”⑤,这类文本种类较多,大部分有严格的格式规范,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一个格式规范的范文,把这些范文以及每种文体写作特点集中起来就是一个教材大纲,这是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去完成也是可以去完成的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先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较紧密、对学生帮助较大的文体先训练,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展开。

2.根据需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阐释应用类文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些具体需要对书信、日记、请假条等文体进行指导。譬如:丢失或捡到物品,可以动员全班来一起写一个遗失(招领)启事,看谁写得最好;同学捡到物品还回来,写一封感谢信,看谁写得最得体;同学有事请假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写书面的请假条,然后利用写作教学课来对同学写的请假条进行点评;每学期从学校到班级肯定会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要求学生干部撰写计划方案,并按照方案去具体实施;就课堂上或生活中某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去进行探究,从而写作调查报告。譬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三《老王》时,事件背景涉及到,但同学对了解较少,可发动同学收集资料,写一个关于中告密现象的调查报告,列举现象、分析成因以及给后人的历史教训……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很有用,从而产生急于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方法、技巧的欲望,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改革教法,提升学生写作的效率。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开发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课堂教学参考标准”⑥,就涵盖了记叙类、描写抒情类、议论类、阐释应用类四大类文体,在传统的文体之外,把阐释应用类文本的写作训练也纳入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研究中。

更重要的是郭家海老师针对四大类文体开发出“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教学层级量表”来指导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通过“教学层级化”来实现教与学的可操作性。“这样一个流程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使评价的标准、升级的策略等过去模糊空泛的隐性知识显性化”,⑦譬如阐释应用类文本“阐释应用类写作‘语言与表达’”发展性评价层级表:

有了层级表以后,学生的写作可以做到“有例可证”“有例可依”,在有序的世界中写作,更容易获得成长的体验。

————————

注释:

①转引自《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1月。

②庄文中:《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③王荣生:《撑起另一方天——小学语文的实用文阅读》,《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05年第2期。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素养 职业理想

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是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需要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的与语文学科相关的教育理念、职业理想、专业能力和完善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也是新课改为实现预期目标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令人堪n,尤其是县级非重点中学、乡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更是参差不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的实施。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调查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课题组做了一次针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平顶山市八中、平顶山市九中、叶县叶公中学等9所初级中学和叶县一高、鲁山一高、平顶山市二中、襄县一高等4所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125人,其中初中78人,高中47人。调查内容涉及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职业理想、所读教育论著论文、语文教学研究、最新教学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等31项,共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75%的中学语文教师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群体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压力主要来自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以及各种名目繁复的评估、考核、总结使得中学语文教师耗掉不少的体力精力疲于应付,并逐渐产生一种职业疲惫感;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和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绑架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压力都令他们缺乏职业的幸福感。长期的压力积累得不到释放,进而产生了职业倦怠,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沦为谋生的工具,哪里还有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怎么会努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热情是教育事业的最大威胁。段落修改

二是教育观念滞后,角色难以转换。调查问卷显示,68%的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墨守成规,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依旧按照原来的套路实施课堂教学。对于新出现的教育理念无法接受并且具有抵触情绪,认为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方式,说到底其实是中学语文教师固步自封、宁可守旧不愿革新的思想所致。新课改背景下视阈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来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大翻转,中学语文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完成角色的转换。但是,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离开满堂灌无所适从,角色转变僵化,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概念上而无法实现。

三是知识更新率不高,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技能有待提高。问卷中86%的语文教师每学期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本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78%的人近三年没有看完过三本教育方面的论著,67%的人很少关注语文教学的教研论文。而且,问卷调查中“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哪些”的回答中,仅有35%的教师能够写出“导读法”、“自主探究法”等体现新课改精神内涵的教学方法。不难看出,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率比较低,没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依旧满足于旧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无法与新课改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精神实质的要求接轨。而且教学方法单一不求新变,问卷中同样显示出65%的语文教师对于基本教学技能运用比较薄弱。

四是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差。调查问卷中,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堪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仅占被调查对象的45%,而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更是不容乐观。

二、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去,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为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出台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这是国家对各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它对中学教师在职前教育的培养、入职门槛、入职后的各种职业培训、考核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它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强调中学教师在“职业理解与认知”“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学科教学知识”等14个领域内要达到61个方面的专业素养指标与要求。从本课题组发放的问卷调查来看,绝大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师持有传统的专业理念故步自封,与新课改相关的新的专业理念缺乏,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不全面,语文教学的专业能力需要极大的提高,与新课改以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新时代对语文教师从业标准的逐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必将是一个历久弥新、持续长久值得关注的话题。

三、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措施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而专业素养的提升更需要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中学、教师个人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共同来努力才能达到成效,绝非是中学语文教师个人的行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树立职业理想。中学语文教师要从灵魂深处热爱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的关爱自己的学生,升华专业理念,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愿奉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希望达到的个人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境界,是语文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对于每位教师来讲,树立职业理想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潜在意义。只有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有为实现理想而激发的内在动力,才能刻苦努力,为实现职业理想而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内涵提升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灵魂的塑造者,要领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深刻懂得教师职业的伟大和重要意义。段落修改

(二)转变教育观念。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种改革,其先导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革新,并在新的理念引导下付诸于切实行动。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中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充分理解新课改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等新的教育理念,自然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新课改。新课改从本质上来讲,是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即是说,新课改让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适应教师的“教”向主动的适应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转变。对教师来讲,要由原来的满堂灌的“教”向“引导”转变,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调整与转换。新课改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比较全面的知识架构的呈现者、现有知识信息地整理者和传递者,而是比原来的单纯“教”有着更高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者、课程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角色由台前的主角转变为幕后的极其重要的配角。知识的更新与爆炸使得教师即便穷毕生精力也无法将其全部“教”给学生,而“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思维与方法并自觉养成信息处理的能力,才更为重要,正如前人所讲,“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鱼”。

(三)扎实做好中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主要在师范院校,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加强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对师范生高标准严要求。

从专业素养的视角来看,师范院校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理想。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即明确培养目标是为中学输送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课程体系设置上,除了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文学理论类、语文教学法等核心专业课程之外,还要设置教育学、心理学、课件制作、等相关课程,使师范生意识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知识,并且将教师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教育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内外。甚至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演讲大赛、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三笔字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构建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树立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理想。二是树立师范生的师德观念。师范院校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师德、渊博知识、谦逊有礼的行为处事方式和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熏陶师范生什么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明了“师范”的真正含义,帮助他们树立师德观念。三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环节应该是一个“教育实习――反思――再教育实习”的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的过程。而许多师范类高校只重视第一个阶段教育实习,缺少最为重要的“反思――再教育实习”后两个阶段。缺少教育实习的反思阶段和在教育实习阶段,使得教育实习生对教育实习认识不深,找不到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掌握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没有机会有针对性的弥补中学语文教学所缺少的专业知识,不能更好的做到查漏补缺。教育部充分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2014年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十八周即一个学期[2]。这一硬性要求目的在于祛除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的弊端,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的质量。

(四)做好入职后的培训与学历提升。入职后,中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充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与学历提升是较好的途径。一是加强新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力加强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师德意识和教师的行为规范,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有计划有目的的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面,是新时期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部通过制定并实施“国培计划”,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入职前岗前适应性教育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这一举措,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高和角色的转换,更好的胜任中W语文教学工作。二是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提高了中学教师的任职学历标准,通过中学语文教师在职进修语文教育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等提升学历渠道以及招收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去,使得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三是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短期集中培训课程的时间一般很短,形式灵活,可以脱产集中时间学习,也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这种培训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解决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新课改无论是从知识的广度深度还是知识的时代性来看,都对中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诚如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勤于思考,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活跃创新思维,才能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逐渐适应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进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向着学者型教师的标准迈进。新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中学语文教师积极了解我国语文学科领域内最新的学术动态,把握时代脉搏,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还要对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哲学甚至理工科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面对某些交叉学科的科普说明文以及与学生沟通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等等将无从下手。因此,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此外,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向同行业专家和同事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多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示范课,多阅读语文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同行的专著、教研论文、教学感悟、教学心得体会等,可以将别人的优秀经验借鉴过来,帮助自己提高专业素养。

(六)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学反思是中学语文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思考和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教学反思,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断地通过教学积累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将逐步提高。而且,教学反思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的全方位的理性思考和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科研能力恰恰就是在教学反思基础之上的提高与升华,没有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很难有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语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文字将这种教学反思加以固化,就是教研活动的开端。教研活动的开始,往往意味着中学语文教师不再单单是个优秀教案的搬运工,而是一个有创新意识、有独到见解的的、善于思考和总结经验的学者型语文教师。因此,教研论文可以看成是教学反思的提高和凝练,是中学语文教师思维活动中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进,也是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学反思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显著性标志。

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成为学好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条件。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对于新课改的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注释:

[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教师[2012]1号)

[2]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3]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 素养培养 校本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改语境下中学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DBG125116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10-01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必须具备丰厚人文底蕴和良好科学素养。加强校本管理是培养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它使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工作不再是教师个人的零散行为,而以有统筹有步骤的形式,推进学校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内化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修养,是教师通过修习文学艺术、社会文化等内容,内化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教学工作中尊重关爱学生,体现对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指科学知识如科学事实、概念规律,科学能力如创造迁移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科学治学态度,善于发现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批判地思考并改进现状。

语文教师必须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融合起来,以适应全面发展、均衡素质、创新精神这一教育规律的要求。从目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现状来看,却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方面因为学科背景的原因,很多语文教师科学素养较为欠缺,对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不甚了了,在驾驭语文课相关科技常识时,显得力不从心;或科学思维能力不够缜密,教学思维的逻辑思辨能力、创造迁移精神不强。另一方面,有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人文素养过于自信,以为多年文科知识积累,必然对“人文”有所心得。其实,这样的心态都未能体现出对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

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并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校本管理必要性

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看似只关乎其自我管理价值,但从一个学校总体规划与长远发展来说,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水平与长远发展,教师培养必须纳入校本管理进行统筹规划。

作为现代教育管理重心下移的结果,校本管理以学校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促进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追求学校管理的最理想目标和最优化状态,力争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整体功能,开发利用、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学校的各种办学资源。

根据各个语文教师自身兴趣、专长和发展方向,通过校本管理科学有序的配置和合理强化的运作,语文教师得到开发自我潜能的机会,通过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其各尽其才。这样不仅可以增值教师个体的素养,使其成为更加宝贵和有用的教学资源,而且将统筹创造全校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否则,各行其是的做法,既有一叶障目的片面性,也容易缺乏长远规划。因此,校本管理要把系统全面地培养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全校语文教学水平,进而带动其他学科教学的共同进步。

三、校本管理策略

学校管理者可以从营造培养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师资理念、促进校园综合性文化氛围、创新教师培养模式、设置校本课程等方面,对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校本管理。

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营造培养语文教师全面素养的师资理念。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师要胜任工作要求必须全面提高素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追求广博的知识。环境潜移默化和影响长效的特点决定了营造这样的师资理念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师对提升素养的重视,这样语文教师素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并以教师素养的提高来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次, 打造人文校园、科技创新校园的氛围。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时刻都需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在校园人文文化、科技创新的氛围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各式学生活动蓬勃开展,如科技节、戏剧节、体育节,学校学生社团多达数十个,如模拟联合国、街舞社、戏剧社,如果语文教师只知道书本知识显然不够,必须充实和丰富知识面,才能融入学生教育的大环境中。

第三,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提到校本培训,一般都会想到开会学习,我们还可以让培养方式以令人喜闻乐见的面貌出现。在人文素养方面,学校可以以戏剧俱乐部、西方文化沙龙、旅行摄影比赛、美学讲座、国标社以及指导学生社团等形式组织语文教师开展活动,既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也扩展其人文方面的视野。在科学素养方面,可以通过跨学科听课、组织校园科普活动、教育技术培训与竞赛等打通学科界限。

学校还可以根据语文教师各自教育背景、教学专长及个性特征,设立教师个性化培养方案,抓好教师继续教育,给他们反思充电的机会。语文教师要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就要有独立的读书计划和自主发展规划,没有广泛的阅读积累,就不可能有广阔的精神空间,也就不会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与科技知识。

第四,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必须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校本管理应该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让语文教师培训后的成果得以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一是鼓励语文教师开设各种文体、各种课型的公开课,通过跨学科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驾驭课堂能力;二是鼓励教师根据自身阅读兴趣开设各类校本课程,比如红楼人物谈、西方科技发展史、古代书画研究等,尤其鼓励开设具有综合叉学科的校本课程,比如先秦诸子百家、文明礼仪养成、文学中的科学知识等,以教学促进教研,以教研反观教师培训,教师在审视中改变自己,在改变中提高自己。

第五,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必然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既关爱善待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和体验学生的困难、挫折和渴望,分享他们的成功、喜悦与成长,以宽容之心包容学生的过失、点拨学生的迷津;也要根据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与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的潜质、培养其学习能力。

四、检测反馈机制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育人,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否得以有效进行,需要通过检测来反馈效果,这种检测既是评价过程,激励教师积极性,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校本管理水平。

学校可以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竞赛进行检测;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通过撰写论文、申请教研立项将教学中的思考固化下来;通过对学生与家长的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教师师德情况、教学能力水平,不惟成绩分数评价教学;还可以通过语文教研组与其他学科教研组横向比较,分析语文教师在阶段性培养过程中的优劣得失,进而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践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的校本管理,这不仅使教师自身获益,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充实校本管理方面也将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