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9 21:3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市场特征 就业市场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已引人市场机制,新的就业机制已逐步为社会和毕业生所接受。但随着高等学校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和就业市场竟争的加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所以,当务之急是把握就业市场特征,拓展就业工作途径。
一、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
自主择业政策的施行,改变了计划体制下传统的就业模式,推进了学生就业进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自主选择的市场化阶段。从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方式到初步建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分配呈现出以下四个发展变化特征:
(一)政府:从制定计划到提供服务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毕业分配,政府在高校学生就业中发挥的职能是:制定计划,决定学生工作单位的地区分布与行业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政府的职能是:以政策为主导,提出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性意见,引导毕业生朝政府指导的方向流动。进人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转人就业服务阶段,如政府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人事制度,破除了毕业生和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养老保险、职称评定等都可以通过人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解决。人事制度给予毕业生充分择业的自由,使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时没有后顾之优,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的范围更广、机会更多、方式更灵活。
(二)高校:从分配管理到提供指导
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阶段,高校的职能是:进行分配管理。学生的去向全由学校的学生主管领导或辅导员决定。自主择业的就业市场化阶段,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中介推荐就业,学校的任务是进行就业指导,因为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间性强,群体性强,加上他们年轻、缺少经验等,这就要求学校做大量教育和指导工作,以学校为中介推荐就业,学校既可以把用人单位可靠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又可以把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提供给用人单位,供需双方都可从容地双向选择。
(三)学生:从被动分配到自主选择
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只是等待分配,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自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政府建立与完善人事制度,大学生择业观以及择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已从依赖于国家“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思想转变为自立自强、自主择业的独立意识。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志向,从一个单位部门转到另一个单位部门。
(四)企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在计划分配时期,毕业生能否分到好的单位,往往不是以个人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依据。就业市场化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实际是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较量。要想成功就业,获得理想工作,在学校期间就必须刻苦学习,自觉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实用技能,提高择业技巧,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找到理想的、适合发挥自身才能的岗位。
二、拓展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找准就业市场
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方向都不一样。高校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寻找适合于毕业生就业的不同职业,开辟不同的就业市场,要十分注意市场对象的需求性。毕业生也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长项,找准适合于自己就业的用有所长的行业和岗位。
(二)提高人才质量
高校在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中,要把坚守质量、信誉作为实施“营销”战略的重要之举。第一,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质量。从学生进校到毕业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教育管理,使学生人人成为“合格品”。第二,在推荐就业时保证质量。一是提供给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内容记载具体,提供的各种证件材料实事求是,推荐意见恰如其分。二是对由学校直接选派到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要坚持公开竞争、择优推荐的原则。
(三)建立就业信息网
一方面要将毕业生的情况向社会、向就业市场作宣传;另一方面要将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再一方面,要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一定范围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对在校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网络,沟通行业间、地区间、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四)主动抢占就业市场
在就业网络全面铺开的情况下,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掌握的量大,谁就能抢占这块就业阵地。高校应组织力量,全面分析,四处联络,主动出击。第一,动员全校所有教职员工提供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后用信函电话联系;第二,充分利用往届毕业生分布的地理优势,建立信息站或信息点,及时向高校反馈各地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以便于研究决策;第三,将毕业生的供给资源及专业资料介绍,汇编成册,寄送到有关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便于用人单位参考选择毕业生;第四,组织力量走出去,了解需求态势,巩固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第五,加大学校毕业生的宣传力度,把学校和毕业生推销给企业,然后再建立合适的企业和学校的联系渠道,进一步挖掘就业市场;第六,利用各地校友会,形成就业信息网络,开发就业市场。
(五)优化就业市场环境
要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公开和公平的择业、选才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因此,政府有义务通过制定规则,优化市场环境,限制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的自主竞争得到充分实现。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它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人才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以及区别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特点,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进行探讨。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通过就业市场寻找就业单位,完成自己的择业过程,已经成为毕业生的主选方式。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形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就业时间相对集中、就业压力大等特点,由此也体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别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贤纳仕、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就业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大类。
(一)有形市场
有形市场指有其固定场所、地点、举办时间及特定对象参加的,在某一时间内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组织在某一场所,为双方进行交流和双向选择提供的就业平台:目前大学生有形市场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以学校为主体单独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种就业市场一般以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等形式出现,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最主要的一种就业市场。由学校单独出面举办的就业市场其优点在于邀请的用人单位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与学校专业相结合,对高校来说很容易形成固定的用人单位群体。
2.学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主要是指由两听或若干所高校联合举办的就业市场。这种就业巾场最大特点是,集中各高校的用人单位的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市场规模都很大,参会的单位也比较多,涉及的招聘专业也比较齐全,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市场,如教育部在沪西片直属四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每年12月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无论是规模还是用人单位层次上在上海、甚至在华东地区各高校毕业生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这种类型就业市场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影响力,而且招聘的质量也比较高,因此也提高了就业市场的效能。
3.地区性、区域性的就业市场。如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各人事局举办的为本地毕业生就业服务或为本地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就业市场。这种形式的就业市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这个地区或区域性的人才需求趋势。
4.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也称宣讲会。这是由用人单位单独来高校以招聘本企业所需人才为目的举办的小型招聘会。这种就业市场时效性强,招聘效果也一分明显,尤其为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所推崇。
(二)无形市场
与有形市场相反,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地点,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行自主地选择通过某种媒介和交互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无形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所占的地位日显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无形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通过电话、邮件、报刊和计算机网络及其它通迅和传播手段来完成双方的交流和联系,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高技术手段,利用In-temet技术建立起各类就业网站、求职网站,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领域。凭借信息快速、便捷和方便灵活的特点,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打破时间、区域、场所的限制,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减少了招聘成本,深受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推崇。现在利用就业网络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在各高校普遍应用。如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利用网络技术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毕业生可以利用就业网建立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与用人单位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就业网查询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也可在就业网上用人信息,在实际的就业操作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正在逐步实现就业工作朝着无纸化方向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正在进一步扩展和开发就业网的功能,已经利用网络技术和会议视频系统举办网上招聘会和用人单位宣讲会,使网络技术在就业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和发展,形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模式。
二、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差异
就目前而言,社会上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已经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就业市场中占有主体地位。人力资源市场是指劳动力流动和交换的场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调节与配置,是运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达到人力资源重新分配的一种机制。人力资源市场为我国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社会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努力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应用,是时展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发展和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包括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也取得很大的成绩。现在我国各地普遍建立和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就业市场的功能和服务职责得到逐步完善,各地劳动部门建立起各自所属的职业介绍所、劳动服务公司;各区县、各行业也创办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专业劳务合作公司,使全国的就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创建了一个完善的劳动力组织管理网络,为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用人机制的转变和人才的流动起到积极的作用。据统计,“九五”期间,各类人才每年进人人才市场约800多万人,通过市场实现流动的约120万人次。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门对人才条块的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人才的垄断,为人才资源的发展和开发提供了条件和机制。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纳人市场经济轨道,初步建立起来以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开发为主的就业工作体系,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调节就业、寻找自己理想职业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就业市场属于人才资源市场的一种,它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重要场所,也是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期望值,合理优化社会人才配置,实行公开、公正竞争、优胜劣汰的场所。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和就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是为高校毕业生举办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会、洽谈会,开展就业咨询和为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招聘服务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就业活动最终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同时也为用人单位选择自己所需的大学毕业生创造了条件。
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劳动力就业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就业对象层次比较高、就业经验不够丰富、就业时间短、社会压力大等方面。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服务对象为各高校毕业生,因此,大学生就业市场有自己的特点:(1)针对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应该属于一种高级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各类就业市场区别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专门为具有一定学历层次,并掌握当今社会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的广大高校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服务。(2)时效性。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一般要求在几个月内就落实就业,最多延长至一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解决不了就业,毕业生将面临着毕业后的待业问题。而社会人员则不同,一方面他们没有时间限制,即使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通过社会保障部门领取一定的经济救济金。因此,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3)就业时间相对集中性。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份至7月份,这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很强的季节性。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建立起专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当代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接触面广的工作,也是学校对外联系交往的一个重要声口。毕业生能否及时就业及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荣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必然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注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适应时展,迫切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重新定位,发挥大学生就业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体制和机制,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与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配备。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它为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人才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是我国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才市场的必然产物。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只有搜集和掌握广泛的就业信息,才能有效地开展就业工作。学校应该主动走出校门,确立自己的就业定位,建立起以学校所在省市为中心、以周边省市、沿海发展地区为辐射区、覆盖全国的就业网络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宽各学科就业领域,加强与对口单位的密切联系,介绍专业的设置和生源情况,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形成各有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关键词:性别歧视就业市场传统文化
一、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而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根据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我国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存在的原因
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市场因素和传统文化两方面。
1.企业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性别歧视产生的经济原因在社会生活中女性承担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讲,在女性就业生涯中,存在着一个就业生涯低谷期(生育期)。由于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男女劳动者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会比较雇佣男性和女性的收益,倾向于选择雇用男性就业。从经济学角度看,为了使使用资源的成本降到最低,企业必定会对男女预期成本进行比较.比较之下。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倾向于“择男舍女”以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理性“雇主的决策。虽然国家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在雇佣方面存在性别歧视,但这是对所有的用人企业而盲的,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即使其不这么做,通常也不会受到惩处或遭受损失。所以每个用人企业在招聘和录用人才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想承担因为女性生育问题或体力差别给本单位所带来额外成本,就拒绝使用女性人才。
2,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性别歧视存在的根本原因
传统文化对女性就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前市场歧视和市场中歧视两方面;所谓前市场歧视指在就业未进入市场前就存在的歧视;市场中歧视(后市场歧视或当前市场歧视)指就业在就业市场中所受的歧视。前市场歧视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上。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赡养父母的责任基本由儿子承担。父母(家庭)更愿意在儿子身上进行教育投资。他们将受教育的机会给男性而不是女性,其结果是降低了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后者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是受过高等教育。由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使得女性获得技能的机会少于男性,因而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就业比较困难。
假定雇主对女性劳动者存在个人偏见,认为女性是不如男性的.在相同条件下不愿意雇佣女性劳动者,只有在女性劳动者的薪酬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雇佣她们。其具体表现就是在同一行业的同一职位中女性的工资低于其男性同事。雇主偏见的另一表现就是女性劳动者即使被雇佣.在同样条件下.男性培训进修以及升职的机会更大一些。
3.就业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是我固性别歧视产生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就业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财富。但在市场上就业资源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社会资源的约束,即就业资源必须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才具有生产性。当社会没有条件提供足够的岗位而形成大量失业时,反而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时就业资源会成为一种社会负担。近几年来。卖方市场加剧了我国就业市场的过度状况。据我国37个城市2003年1月至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才市场供求的总体形式是供大于求,求职人员总数是招聘职位总数的3.41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无疑是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本前提.就业供求的严重失衡更加剧了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各种歧视的产生。
在我国。就业的供给远大于需求,性别歧视偏好型的雇主可以轻易地雇佣到他所想要的男性劳动者,因而女性要想获得工作,只有在低于男性的薪酬的情况下才能得到。雇主歧视的存在使得女性的就业率低于男性.并且在工资报酬上也少于男性。
除了以上三方面主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从政策设计上说,当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这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也正是如此,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拒绝女性。但需要强调的是,以牺牲男女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并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三、性别歧视的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推进就业立法,明确政府职责
我国正在着手制定的《促进就业法》。其宗旨是促进就业的政策法制化.以保证公民的充分就业。因此。为有效地解决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目前较为可行的措施就是在未来的《促进就业法)中专门就促进妇女就业、防止和消除就业和职业中的性别歧视予以法律规范,为减轻用人单位的“性别亏损”。
2.消除性刺歧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除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企业还应保障和提升社会公益。从这个意义上看,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不是一个毫无限制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为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市场本身不会对自身的歧视加以处理,为此,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对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进行界定,对其行为加以限制和矫正。
3.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妇女就业主要的危机所在。是生育使她们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保障妇女就业首先是补偿与生育有关的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生育保险费用都是由用人单位负责。此外,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减轻用人单位的管理负担,在社会运行机制上保障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的就业竞争力。
4.加强执法和监督的力度。维护社会公正
关键词:离岸外包;职住外移;工作外包;国际产业调整
美国高科技咨询机构——forresterresearch的报告称:“美国服务经济领域在经过了3o多年的持续扩张后,离岸外包将成为美国从追求发展速度向追求效率转变的一种催化剂。”
2004年6月10日,联邦劳工部宣布,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因业务外包而损失的就业机会比例为2.5%。约有2/3的职位流动源自制造业,在第一季度的失业者中,制造业工人占1/4。这是该部门首次对外包所导致的就业机会损失量做出评估。
外包近来在美国引起的争议还远不止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美国政府、民众和媒体对外包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呢?本文尝试从外包概念的兴起,其近年来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来分析它对美国就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外包概念的兴起与离岸外包的发展
企业总是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的变化来调整其组织的构造和边界。在上个世纪30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所倡导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所带来的所有权优势、规模效应、对供应链和市场的控制力,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而逐渐黯淡。由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第一次提出的“外包”(outsourcing)概念在过去的l5年间一跃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趋势。
所谓“外包”,指的是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并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机构的资源完成企业内部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功能或业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方式。其实质在于强调企业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有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把那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交给外部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获得成本和效率优势。
作为一种经营手段,外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年前,但它在80年代开始才得以广泛应用,并从无价值增值的辅功能(如清洁、保安、餐饮供应),发展到关键的支持和增值性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审计it技术、制造、营销、物流),甚至延伸至研究与开发等领域。
伴随着更经济的运输方式的出现,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通讯技术的变革,企业信息传递的成本降低,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高,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此之上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在市场和企业自身,在网络和一体化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使跨国界的离岸外包成为可能。
二、美国外包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就规模而言,外包从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手段,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业务模式只不过经历了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邓百氏公司在(《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中称:相比1997年23%的升幅,l998年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中,业务外包的支出上升了27%,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的总支出增加至2350亿美元。米切尔·f·卡伯特联合有限公司于2002年6月发表的《2002年全球外包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01年全球企业对14.8%的日常运营业务进行了外包;全球外包业务正在以每年l9.6%的速度增长,美国占到了全球外包市场的2/3,其特点和趋势表现为:
1.大公司首当其冲。中小企业紧随其后从主体而言,外包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配合全球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经营战略。外包市场的2/3由大公司消费构成,1996年,美国年销售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25%选择了外包。2000年,年销售额l000~5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很快加入到外包行列,选择外包的中小企业数量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约25%。外包不是企业能力弱的标志,相反,它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使其得以利用外包商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效应,配合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位于美国中西部的it企业就早大公司一步,率先将部分业务外包至印度。
2.离岸外包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从外包活动实施的地域而言,当今的信息技术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企业寻求最佳外部资源的可能性,外包突破国界、地域的限制从本土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据美国葛特纳机构的估计,2004年,有超过80%的美国企业考虑离岸外包美国的it工作,其中40%的美国企业将完成某些类型的外包,或者从非美国
本土的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it服务。
在制造业,离岸外包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手工制品、纺织品、轻工和化工产品),发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飞机的重要零部件)。
离岸外包逐渐向价值链的上、下游拓展。为了节约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处于价值链前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技术离岸外包逐渐兴起。据美国eiu(theeconomicintelligenceunit)1993年对50多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承认,它们在90年代,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技术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外部。外包的技术也从企业的非核心技术、容易购买的成熟技术、标准化技术转变为决定企业未来技术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外包。另外,欧美很多企业将客户服务中心或售后服务的电话支持系统转移到了印度,又创造了售后服务外包的可能性,如at&t就将电话交换中心搬到了印度。
三、离岸外包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效应分析
在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沃尔夫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合作的《减员在美国:现实、起源和后果》中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就业市场:减员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新创造的职位数目长期而言远远高于失去的旧职位数目。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创造的职位达到2400万个,同期失去的旧职位只有800万个。外包所引发的美国就业机会流失,特别是近来由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外包所导致的情况与90年代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虽然长期而言新创造的职位仍将远远超过失去的旧职位,然而短期来看,外包在过去几年新创造的职位并不比失去的旧职位多多少。按照美国经济研究机构的估算,2001年l1月,美国经济应开始由低谷回升,而到2003年底,就业机会却减少了大约70多万个,形成了与90年代高增长、高就业率相对应的“失业型复苏”。而且,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失去岗位的员工为了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更为复杂,其间所经历的过渡期必然更为困难。
其次,外包为美国创造了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指出的是,即便是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员工也从外包中获得了利益。制造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6.5万名员工。仅在新泽西州,索尼公司就雇佣了2000人。全球主要图像公司之一、比利时的agfagevaert集团也在美国雇佣了5000人。西班牙terralycos公司也在美国雇佣了4l8人,这仅仅是一些例子。拥有微软、ibm等美国it大厂会员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公司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报告说,去年美国净增加了9万份工作。报告预测,到2008年,公司通过业务外包将在美国创造出317000份新的工作机会。
第三,白领工作蓝领化,美国知识型服务岗位向具有智力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已成定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调查表明,占全美白领工作l1%的大约140万个工作机会,面临“外包”的威胁。那些无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且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工作首当其冲,像电脑编程、软件开发、医嘱转录、会计和税务、技术、建筑绘图、初级法律和投资研究、保险索赔处理等。同样的工作,一个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大约为500美,印度为700美元,美国则是4000美元。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的结合,使得美国外包至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机会,从制造业向技术含量提高的软件设计和售后服务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同美国达到同一水平的时间可能比预期的要短,但外包使美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际人力资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外包带来的岗位流失,从本质上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创新制造出新的就业机会来解决。forresterresearch最近的报告预言,在外国设有分公司的美国高科技企业雇用的外国工作人员将从目前的4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330万人。而在未来的12年中,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将把300多万个工作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菲律宾。另一家咨询机构加特纳资讯科技服务公司的资料表明,300万个工作机会占全美工作机会的2%。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工作机会一旦被外包到国外,几乎再也不可能回到美国国内。多余劳动力转向相应的高增长行业的难度也增加了。因此,通过再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必须利用美国企业的优势制造新的就业机会。70年代制造业大举向国外转移引发的反对声浪,就是通过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化解的。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补偿现在在高端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务上流失的工作机会。需要指出的是,据美国商务部门统计,目前美国信息技术人才短缺34.6万名,到2008年,缺口还会扩大到130万名。尽管美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每年毕业的有充分劳动技能的工人还是不足,应当引起美国教育系统的反思。
论文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就业市场对毕业大学生就业的需求状况和相关需求标准,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校就业工作。方孩对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单位进行了就业需求状况问卷调查。拮果发现单位主要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对学生的精神品质、综合能力、在校情况等都有较高要求,而且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教育学生自我定位。枯格学生、学校、单位乃至国家一定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把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
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单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已成为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在内关注的焦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分配模式不复存在,国家不再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的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在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模式下,大学生一方面获得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另一方面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加之大学人学率的提升,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方市场了。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尤为突出。究竟什么样的大学生受用人单位青睐?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大学生自己还存在那些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我们于2005年4月对西安市人才招聘市场的73家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标准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2005年4月参加西安市综合人才招聘会的71个单位,分别为国家机关6个,学校9个,科研单位5个,国营企业7个,乡镇企业5个,私营企业16个,外资企业6个,合资企业6个,其他性质的单位11个。其中46个单位来自于大中型城市。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才主要需求调查表进行无记名方式填写,包括内容:①招聘单位的一般状况、招聘途经及工资待遇等;②招聘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标准,包括一般情况、专业技能、政治面貌、身体素质、在校表现、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多方面;③招聘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数据处理:问卷回收后以Excel数据库方式输人计算机,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1单位招聘途径和工资待遇
67.61%的单位通过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其中35.21%的单位倾向于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的形式,个人推销方式也占到4.22%的比例。50.70%的单位给予毕业生月薪1,000-1,500元,38,03%的单位工资待遇为800一1,000元明,1,500元明以上的工资待遇仅占11.2706。
2.2单位对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标准
精神品质:单位最看重的单项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实干精神(占28.16%)、敬业精神(占26.7606)、诚实守信(占23,94%),然后依次为团队精神(占5,6306)、社会和工作责任心(占4.2306)、竞争意识(占2.8206)。
综合能力:单位最看重的单项能力前三位为专业知识技能(占31.00%)、实际操作能力(占31.0006)、创新能力(占28.71%)。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也体现出了不同,企业最看重的前三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占36.6206)、专业知识技能(占28.1606)、语言表达能力(占26.76%),事业单位前三名依次专业知识技能(占33.800})、创新能力(占26.760.6)、实际操作能力(占23.9406)。
在校情况:单位最看重的在校表现前三位的是学习成绩(占28.1706),获奖情况(占26.7606),身体素质(占25.350),70.42%的企事业单位对于毕业生是否是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
2.3单位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单位建议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社会实践能力培训(占33.80、面试技巧训练(占3106)、教育学生自我定位(占28.17%),其中84.21%的企事业单位着重倾向于社会实践能力培训、面试技巧训练,而66.67%的外资、合资、私营等企业更希望学生能够做好自我定位。
3讨论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单位承诺的月工资待遇为800-1,500元,而在我们前期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系列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月工资待遇高于1,500元,企业给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目前来看,用人单位加薪的期望值很小,而且即使有这种可能,其幅度也不可能达到大学生的预期值。因此,主要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调整心理预期,就业时选择现实的应对之策。另外目前单位选择以人才招聘会的方式招聘毕业生就业途径还是比较单一,招聘单位应当拓宽招聘途经,将其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资源,对于毕业生而言,应注重面试技巧积累和就业准备工作,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专业技能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很看重的用人标准,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精挑细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及精神品质的要求却大大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干精神、诚信、团队精神,还对毕业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社会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不难看出所有用人单位都希望所招聘的毕业生比较务实,能用自身所学切实为单位做出成绩。所以毕业生应在日常学习及实践过程中侧重培养务实精神,加强社会生存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情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单位对于毕业生在校表现的要求已经居于次位,学生干部、党员等政治情况已经不作为优先参考条件,究其原因,当前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素质较前有所下降,较一般同学并没有过高的优势;其次,在大学生求职制作简历时,作假声称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现象仍然存在,故单位对学生干部及党员等条件的信任程度明显不如从前。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对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分析目前局势,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要努力谋求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密切经济联系,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应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特别是英语),要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尽管有的学生英语已经过了四级或六级,但还是缺乏必要的口语交流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工作单位的要求。
4思考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专业技能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踏实肯干,能吃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重视专业学习,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结合专业加强社会实践,增长专业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善于培养自身的特长。大学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塑性强,有潜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积极主动地到西部、到基层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的大天地里就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用人单位应吸引人才加人,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查发现,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跳槽”成为影响单位发展的绊脚石。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某些行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经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决定性,用人单位片面强调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一种短视行为,一定要加大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树立全局观点和战略眼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宝贵财富,接收大学毕业生是事业的延伸和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用人单位应尽早树立起人才培养的意识,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单位招人、事业引才、机制育能”的好氛围,把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应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构建全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首先要在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创造条件,开办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次是要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包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信息的收集,建立与人才市场的网上交流平台,提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洽谈签约的条件等等。
面对就业工作的压力和挑战,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指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构建全面就业指导体系就要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就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供职业选择意见,辅助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实际上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选择分析、职业心理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也是提供职业信息和进行职业素质培训的过程。高校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瞄准社会需求,紧盯市场变化,利用就业信息反馈,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专业和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能力与单位需求的结合。其次,将就业指导切实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大一时把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新生人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和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大二和大三时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大四时分层次、分类型进行指导,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共同引导毕业生合理做出职业选择,而作为特殊的医学类学生,在大五时还要注重处理好就业和临床实习中的矛盾。构建全面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就业指导。首先组建一支稳定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努力实现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化发展,提高学校就业指导专业化的水平;此外高校要发动所有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发挥机制优势,发挥教师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和推荐作用;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联系校友、相关单位和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毕业生就业市场特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为高校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也决定了高校必须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发生的变化和呈现的特征,并相应采取积极稳妥的应对措施,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基本特征
1、毕业生就业层次整体下移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相应也抬高了用人单位的准入“门槛”。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拔研究生,尤其南部沿海城市对研究生需求极为旺盛。基础教育行业省级重点示范性高中优先选拔硕士研究生,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此类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一般情况下会大开绿灯,可以全部免予招考,或免考其中一部分内容。在入编问题上,研究生也是用人单位首先考虑并解决的对象。而为了留在大城市,博士生到高中就业的有之,硕士生到初中和小学就业的亦有之。某种程度上,出现人才浪费,低职高聘现象,导致毕业生就业层次整体下移。
2.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心区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
在部分发达地区,位于城市中心的用人单位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较小,限定了应届毕业生进入城市中心就业,形成了人才从城市向城市中心流动的趋势,此类情况直辖市及南方省份表现较为明显。大部分重点中学的教师空缺岗位主要由城市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来填充,对应届毕业生几乎无需求。
3.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编制核定”和“凡进必考”政策
目前“编制核定”政策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实施,且多数用人单位超编运行,新进应届毕业生不能入编,进而使招聘应届毕业生受阻。部分用人单位只能将毕业生引进作为后备人才储备,而不能按照正式编制给予其相应待遇。有些用人单位即使按照正式编制给予其相应待遇,但仍需由人才中心对毕业生实行人事。不仅如此,各事业单位几乎全部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并认定此类考试即为招考考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执行的较为死板,都要经过应聘者报名、到当地参加笔试、面试等环节方可录用。同时,消化本地生源亦是其优先考虑的任务,因而招聘外地生源毕业生较少。南方一些省份表现比较明显,要求基础教育单位只允许招聘本省生源的毕业生,本地生源落实去向后方可考虑外地生源。
4.网络招聘已被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采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经济发达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均已有效使用网络系统进行招聘。毕业生可将自己的求职材料甚至照片上传至专门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或人才招聘网站,也可以直接给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发电子邮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网上筛选简历,然后与毕业生进行联系,再进行上门面试,甚至进行远程面试。这种网络交流不光受众广泛,沟通方便快捷,而且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而言,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二、就业市场开发对策探究
1、坚持“巩固本市、发展本省、辐射全国、引导基层”的市场开发战略
许多高校基于院校知名度、专业和地域等原因的考量,只注重外省就业市场开发,而忽略了本市和本省的就业市场开发,这是有悖于就业市场开发规律的。因为高校的职能和作用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和经济,尤其是地方院校,更应如此。在就业市场开发上也应巩固本市的就业市场,发展本省就业市场,在全省范围内以专业为导向进行行业市场开发,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同时兼顾外省就业市场,点线面式地辐射全国,瞄准五到十年内经济发展比较快、有一定发展空间、潜力较大的城市。另外,还要大力引导毕业生到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基层就业。百强县就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基层,其在行政划分上属于县城,但经济水平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此类地区也是就业市场开发的较好领域和重点开发对象。
2、推进“双实平台”建设工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
搭建以师范实习基地、非师范实践基地为主体的“双实”平台,争取企业单位通过实习与实践环节选人、留人。要针对毕业生实习,结合“体验式”就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实习基地与毕业生进行有效对接模式,使毕业生通过用人单位的实习,将实习岗位转变为就业岗位。通过“双实平台”与用人单位建立共同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来校给学生讲学,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吸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效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缩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距离,亦可以作为市场开发的有效补充。
3.高度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标准的变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由过去的重学历,逐渐转变为既重学历更重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否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经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是引进人才考核的重点。经济发达地区尤为关注毕业生是否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思想意识能否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同步。
4.加强就业信息工作,形成“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在就业市场开发上,一方面,要主动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状况,把握其发展趋势,了解其近几年经济发展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及时开发有潜力的就业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高校大型招聘会、招生宣传及校园网络等宣传手段,使一些城市和地区了解高校及毕业生,做到与用人单位的有效信息对接。同时,还要加强网上就业服务,打造网上“无形”就业市场,力求真正起到缓解“有形”就业市场压力的作用,使之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就业平台,并加大该项服务力度与范围,长期与用人单位保持有效沟通,在品牌、规模、诚信等信息服务理念方面大力宣传,不断扩大“无形”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使其与“有形”就业市场紧密结合,形成就业市场“有形”与“无形”的互动。
市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发展走向,然后制定具体可行的开发方案,增强市场开发效果,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使更多的人接受到更高等的教育,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但与此同时,市场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整个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以及教育机制的改革存在不足,使得市场需求与教育培养方向之间没有正确协调。本文中,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体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市场前景进行了探讨。
1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有多批毕业生走入社会开始就业,在多个批次的高职毕业生进行职业调查时发现,很多高职毕业生并没得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更不要说能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部分学生是一直处于失业状态。这种调查结果令人不由的疑问,教育改革真的提高了我国的整体就业水平了吗?在此,笔者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确。从理论上来讲,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人才市场需求中要比高等院校的学生更具一些优势,即高职院校的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但事实上,人才市场的现状却是技能型人才紧缺,而高职院校学生失业的状态。造成这一矛盾的重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在教学中盲目照搬高等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设置了很多专业,却并没有将这些专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高职毕业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开始职业生涯的重要规划,是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的主要依据。然而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都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甚至在求职时也都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这也是很多毕业生频频跳槽的主要因素。
(3)市场化就业意识不强。受计划经济用人制度的影响,在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等、靠的思想,希望用人单位主动上门,缺乏走出校门主动联系企业、主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创新意识,学生就业基地建设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4)市场化就业的职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还停留在就业政策与就业信息、就业形势与就业求职技巧教育的层面,与市场化就业相适应的职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与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培养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运用。
(5)市场化就业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学生就业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与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应当得到全体教职员工的关心与关注,但目前高职院校全员关注、全员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机制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受到较大的影响。
(6)缺乏市场化就业的管理手段。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网络化就业服务体系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未建立起来,很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就业服务与管理上,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就业成本较高,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与管理效率较低。
2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比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有着一定的就业优势的。即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具实践动手能力,且对工作岗位的期望值较低,因而更踏实勤奋,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器重。具体来讲,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有以下两点:
(1)实践优势。高职毕业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掌握了较多的实践技能,且在学习中也做出了一定的岗位实训,对于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在走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动手实践能力弥补了其理论知识的欠缺,具有较大的实践优势。
(2)正确定位。在毕业生进行求职时,能否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因为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了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是企业在招聘时较为看重的一点。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讲,更易找准自己的定位,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并愿意由基层做起,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值也相对较低,而这些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因而高职毕业生在这方面也是具有很大就业优势的。
3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企业都急需大批的实用型人才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因而从整体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笔者以为,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就业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来做出一定的改革措施,以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通过产销结合来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某一门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保证给学生找到就业岗位。教师应当深入到工厂第一线去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掌握用人单位的的人才需求信息。并由教师来负责安排学生的就业,这样就能够有目的有方向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实现产销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抓住就业机遇。目前在人才市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岗位有很多人去应聘争抢,而一些岗位则无人问津。这是因为这些职位相对较为辛苦,或者传统观念中认为这种职位没有技术含量,使得毕业生不愿意去接触这一行业。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教学时,院校应当尽可能的改变学生的观念,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准确掌握市场行情,抓住就业机遇,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顺利就业。
(3)引进国外新式的“双线制”教育理念 。平等的观念和地位奠定了“双线制”的思想基础。在很多国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拥有平等的地位。国外的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采取的双线并行,相互沟通的模式。在英国,中学毕业后进入社区职业学校学习,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不同的技能培训,获取不同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力。在德国,职业学习与普通教育形成”H”型结构网络(两竖分别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横是表示两者互相沟通)。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
(4)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回归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目前,应届毕业生遇到的障碍之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极大地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很多学校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了“订单式”培养,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4 高职毕业生关于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作为新世纪的人才主要来源,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不高估也不低看自己的能力,尽管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但也不能一味的降低要求去适应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社会上有些企业重视学历而低估能力,使得一些高职毕业生失去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而受到一些心理上的打击。这些都是高职毕业生应当注意改正和客服的问题。因为从整体上来讲,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光明和广阔的,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中赢得更好的职位,当前的高职毕业生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为了应对未来的就业市场竞争,高职院校学生应当从现在就开始增强自身价值,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学校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并应当转变职业观念,正确定位,以积极务实的心态来对待就业问题。
(2)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就业积极创造条件。首先学校要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高职院校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改善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为学生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择业技巧,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其就业质量。最后,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学校应该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就业积极创设良好条件,全方位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5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第一生产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而社会市场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一些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更是处于急缺状态。这就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发展平台。从整体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但这要求高职院校以及学生都能够正确定位自身价值,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教育和学习,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新的知识与理念,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对就业问题,勤奋务实,积极面对工作内容,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只要高职毕业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其就业前景还是非常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张翠英.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来自北京“2007中国国际音像电子博览会高峰论坛”资料显示,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2010年网游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上显示,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65.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73.5%;网络游戏用户达到3112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18.5%;游戏行业未来可能成最大的就业市场之一。
游戏行业提供众多就业机会
游戏测试、游戏策划、游戏网站编辑、游戏美术设计师、游戏客户端软件工程师、3D游戏引擎开发程序员、游戏视频制作、游戏三维场景师……这些地位高、待遇高的“双高”职位,年缺口超过20万。特别是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基地之一的北京,需求量占到全国的50%。许多著名人才招聘网站显示:近几个月,平均每月的游戏招聘岗位约1000个,这其中,“游戏美工、策划、程序开发”相关岗位占到85%!在“开发技能、项目经验优先,学历靠后”的特殊用人标准下,无疑为喜爱游戏的高中生、大中专生、本科生提供了摆脱传统求职门槛、跻身“金领”的大量就业机会,开启了职场成功的大门!
然而,我们不仅遗憾地看到,“万元月薪”招不到人,却是困惑众多游戏公司的一个客观事实。在招聘现场,某游戏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说得很明显:游戏人才金字塔中,近一半的需求来自懂得游戏元素、规则、平衡、界面、操作、关卡等策划内容,熟练掌握windowsAPI、C++语言编程或游戏动画、场景、特效制作等这类一线技术开发人才,而这些,仅需要大中专生通过系统的游戏专业职业培训即可达到。这类人员,我们最欢迎!
游戏专才“薪”情不错
1000:8000这两个数字均为职场上开出来的薪酬水平,不同的是,前者代表的是大学毕业生在2006年至2007年的平均月薪,而后者,则是游戏专业人才一个月所能拿到的平均工资,而这个数字,在最高时甚至能达到上万。
与传统行业的3年助理工程师、5年评工程师、8年评高工相比,仅仅花费游戏人员2-5年的工夫。不仅在职业的发展道路节省近一半的时间,而且薪金的水平是“愈老弥香”,拥有2年以上游戏开发经验的专业人才通常年薪在10万元以上。
游戏职业培训 真凭实学“不愁嫁”
从如今的就业市场来看,游戏行业对待人才的态度依次是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团队合作经验、项目创新能力、游戏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学历”其次。
数字娱乐产业发达的北京调查表明,92%的游戏企业认为职业培训重要,其中,认为职业培训很重要的占到了40%;认为职业培训重要的有52%;认为职业培训不重要的企业只有0.2%。近70%的企业将薪酬和入职者参加游戏职业培训并获得专业技术技能证书挂钩。“职业能力强、专业对口人才的紧缺、订单培养人才是游戏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走高的根本原因。”游戏学院北京中心陈老师分析。但同时他也强调,游戏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能高过社会求职者,关键还在毕业学员能理性就业,不是单纯追求一份“光鲜”职业,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打开职业的“上升”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从兴趣到终生职业的转变!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学的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加以有效利用,各种优秀的营销案例俯拾皆是。可以说在商场上市场营销学的应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然而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学不仅应局限于商业上的用途,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合理利用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机率。因此,要从毕业生、高校、政府三点着手,将市场营销学理念应用于实践中。
一、毕业生——策略营销
近日,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做为高校应届的毕业生,应从自我营销的策略上下功夫,争取以智取胜。
1.做出合理的营销竞争分析。做为一名求职者毕业生应首先明确哪些人是你的现存竞争者,哪些人是你的潜在竞争者,用图1可表示如下:
图1可以清晰识别竞争者的来源,毕业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竞争者采用不同的求职方法,以此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1)潜在竞争者。这部分竞争者是极易被忽视的,但是他们的竞争力却不可小视。包括两类人群:①企业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对工资、待遇等要求较低,可以从就业市场中分走部分对智力、学历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而他们其中的少部分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充电”,提升学历层次,成为既有工作经验,又具有相关知识储备的竞争者,将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造成较大的冲击。②跳糟的人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方面,有许多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为了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也将目光瞄向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寻求比现有工作更加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这部分人由于年轻,具有一定的学历层次,拥有相应技能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较新毕业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将占据部分企业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缩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人员的跳槽行为,使得原单位对招聘应届毕业生会心存疑虑,会担心新招人员经过培训和短期工作后,积累工作经验又会跳槽,导致单位人力资源和部分商业秘密的流失,因此他们也会降低对应届毕业生信任度,减少提供的就业岗位。
(2)同期毕业求职者。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主流竞争人群。彼此之间拥有相同学历,相似的年龄,这使得竞争变得十分残酷且激烈。毕业生在面对此部分人员竞争时应首先对自己有个宏观上的定位,然后在应聘时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即将毕业求职者。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高校在大四时期基本不再安排课程,因此许多学生只有一个任务——找工作。这些未毕业的学生由于父母、人情、关系等原因也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分的一杯羹。这部分人群相较于前两类竞争力较低,在就业市场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
(4)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明确用人单位所需专业,投其所需,不能“病急乱投医”。但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有些专业人才虽然用人单位短期内并不需要,但是如果你能对该单位进行仔细的了解和分析,预测到他的未来需求时,通过努力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有时是可以为自己赢得机会的。当然这对毕业生的要求较高。
2.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在进行了营销竞争分析,明确竞争者之后,毕业生采用何种策略来发挥自身优势,击败竞争者,实现早日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1)更新观念,采用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作为毕业生要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情况,要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期望值。长期以来,大部分的毕业生就业都瞄准了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使得这些部门门庭若市,不堪重负,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景观。我们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有当上公务员,吃上了“皇粮”或者到国有事业单位工作才算是找到了工作。近几年国家和地方的公务员报考年龄的放宽使得竞争更加白热化,而几年的招录工作,使得公务员的队伍已经相对饱和。2002年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进入各级党政机关的不足5%,地方院校可能更少。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应当把当公务员,吃“皇粮”做为自己就业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全部的目标,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俗话说“要骑驴找马,不能光脚乱跑”就是指一开始能找到“马”,能去自己理想的单位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去自己理想的单位,应当退而求其次,先骑驴再找马,先就业再择业。
(2)注意产品生命周期,就业宜早不宜迟。企业经过艰辛的产品研制将新产品投放市场,总是希望产品尽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但是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就是个成长到衰退的过程。同样作为高校产品的毕业生也拥有一个一生命周期,在现在就业市场明显“僧多粥少”的情下,如果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往往会失良机,等到就业黄金时期一过,由应届毕业生变了往届毕业生,那时候的就业压力将更大。所以不在意第一份的工作是否是最理想的,由于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说不定你今天认为是无聊没有前途的业明天可能就是最好的工作。因此,在能够早签约情况下尽量早签约,可以使自己的心早日沉下来思工作之后的事情,想想自己面对人生新的挑战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采取促销策略,展示自我特点。大学生就面对数以万计的竞争者要取胜自然要突出自我的优所在,以此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获得他们的注意因此近几年大学生普遍重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参学生组织——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加强自己动手能力;以及高校流行的“考证热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同竞争者竞争时加重己取胜的砝码。现在用人单位已从对“全才”的需转为对“专才”的需求,许多用人单位开始重视学的技能情况,拥有实践经验、组织协调能力甚至一“偏才”的毕业生较同类竞争者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某一方面享有特长,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就要全力推荐,让他们知道你的优与长处和你加盟该单位能给他带来的变化,这样在别人竞争时,你就会明显处于优势地位。
(4)明确优势,利用资源,主动推销。作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腼腆”是要不得的;在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前,抱怨是毫无意义的。要通过亲戚、朋友、甚至于老乡、校友等关系网,以及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最新的需求信息,及时主动地推销自己。在掌握用人信息后,要向营销人员学习,把自己做为推销的产品,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这就需要毕业生通过在校时倾听一些就业指导讲座,找一些资料“临阵磨枪”,找成功就业的校友咨询面试时的应对策略与经验等等方式来学习就业的方式与技巧。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要有备而去,要有信心。毕竟,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信心可以使你敢于抓住机遇。
二、高校——市场营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企业只管生产而不问营销。同样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也是责无旁贷。
1.加强市场调查的力度,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市场调查对于企业的营销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根据调查取得市场信息,对产品生产、预定价格,设计销售方案做出准确的变化,还可以利用它进行市场预测,从而掌握市场的动向与发展趋势。各高校应当有专人对就业市场中出现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调查与分析,明确哪些专业市场就业率高,哪些低做出分析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大胆的市场预测,为学校下一年度的专业设置提供有力的论据,尽量使本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面临相对较小的同专业竞争者。
2.加强信息服务,保证市场信息的准确传递。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高校的信息服务是其中最重要的服务措施。就业市场上的实践早已证明,条件相仿的用人单位,有的门庭若市,“吃得撑”,而有的无人问津,“吃不饱”,从而导致就业不充分,这都是由于信息缺失或信息不对称所引起。因此高校要给“产品”找到买家,就要想办法提供准确充足的用人信息(图2)。
(1)确定所需收集信息的内容。高校要根据市场调查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收集就业市场信息的内容以便能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
(2)市场信息的传递。高校只有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毕业生,才能对毕业生的自我营销起到应有的作用。市场信息传递要符合质量好、速度快的基本要求。
①质量好。指信息传递要真实可靠,可信度高。现在一些就业网的招聘信息有虚假和误导成分,而且有不少招聘会也是以次充好,有的甚至以赚取大学生的入场费为目的。高校在对用人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对虚假信息的滤除,保证信息质量。同时在了解到有学生上当后应及时将警示消息传递给其他毕业生,以防止更多的学生上当。
②速度快。用人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就业市场中用人信息一经,应聘材料会纷至沓来。由于用人单位所收到的应聘材料太多,不可能看全,因此应聘越早机会就越大。因此高校必须注意传递速度,使信息尽快由学校到达毕业生。
3.就业指导应专业化与个性化,挖掘毕业生推销的潜力。在人员推销活动中,推销人员是关键。大学毕业生做为推销自己的推销人员在就业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非理性行为,需要就业指导工作加以引导。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对于大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和进行职业规划帮助不大。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专家化、专门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是当务之急。各高校除了在为就业指导中心不断创造条件,提供就业信息,缓解学生压力外,要鼓励和支持校园中的各种相关社团,为大学生互相之间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发挥积极作用。
三、政府——环境营销
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制性和机会与威胁的并存性等特点。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而言,市场环境的营销主要依托于政府,由政府为就业市场规范运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本科;就业;计算机;实习模式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国家对计算机及软件相关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这个需求每年都在递增。但从社会各方面的反映来看,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仍然表现得较为突出。
这种现象不能反映教育的失败,而恰恰说明了本科教育的特征:重视宽厚的专业基础与可持续学习能力[1]的培养。只不过这与多数中小型企业日趋现实地期望人才迅速创造价值的初衷是背离的。虽然传统的专业实习环节可以帮助毕业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并使他们能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就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专业实习的模式、形式和质量仍有待讨论。
1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上,多数高校认为本科层次的人才应该具有宽泛和扎实的基础,具备继续深入学习和深造的能
力,有一定的创造性和人文素质等。在课程设置上,高校比较重视基础,如物理、数学、外语、计算机原理之类的课程会占相当大的比重。专业方向及核心课程主要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类课程一般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综合后的应用型课程,不会涉及具体的产品和实现方式。占主体地位的实习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大四的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
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是成熟的和久经考验的,但是如果仅重视教育的形式,而不考虑自身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必然形成一种封闭式的教学,人才培养无法专业细化,达不到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1.1专业特征混淆不清
高校计算机系(学院)一般会有系列相近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如果考虑本科人才的层次问题,多个专业就必须开设大量的基础课程,而这些课程往往占据了大学期间近一半的学习时间。这些基础课程有没有必要调整?如何调整?考虑到专业方向,它们真正的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开设特色化的课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关键[2]。而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虽然有多个专业,但课程完全一致(甚至仅仅是将某专业某课程换掉便是另外一个专业),人才培养达不到既定的目标。
1.2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
由于专业具有相近性,许多新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并不困难,因为有成熟的学科,有成熟的教师,有成熟的课程基础,教师需要进行有限的知识更新即可。但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企业需求的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需要开设,没有大量项目经验的积累,几乎是无法进行新专业(如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等)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而脱离实践的理论教学往往又是抽象和枯燥的。即使有多年计算机教学经验的教师,如果仅仅进行理论教学,学生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对于很多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1.3高校自身条件限制
从企业聘请开发人员或者将学生放到企业中进行实习,是一种快捷的解决方法。前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于地方高校的新建专业,这笔资金是有限的,往往需要从学费上进行弥补,从而造成招生时的被动情况――学生难以承受高额的学费;后者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企业一般是基于自身招聘的功利性目的才会接受应届生的实训实习要求,而且会限制很多条件,如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等,地方高校即使付费,实现的希望也很小。
2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专业实习模式
作为典型的地方本科院校,黄冈师范学院针对当前高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与教学改革,我校在专业实习模式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实施效果显著。
2.1虚拟企业
按规模来划分,IT企业可以分为大型和中小型两类。前者的代表有国内的东软、中软、金蝶等,国外的如微软、IBM等;后者以地区性百人以下的软件公司为代表。
大型企业人才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2) 强调综合素质。
3) 外语能力要求较高。
4) 重视在校期间基础课、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5) 重视毕业生的自学能力及其后续发展潜力。
6) 有完善的人才类型划分和考核、培训计划。
毕业生如果应聘大型企业,即使没有经过系统的实习实训,如果基础较好,企业也会将其留下来,作为人才进行后续培养,不会要求其必须熟悉某类开发技术,也不会立即委任难度很大的项目或者工作。此时,传统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的高校本科教育就很重要,并不是多开几门实用性课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不过反过来说,企业的后续人才培养是有一定风险的。原因在于当员工熟悉工作流程并积累一定开发经验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很容易谋求到另外一个公司待遇更好的职位,这种人才的流动就是一种风险:企业的培训支出并没有在预期内收回成本,反而为其他公司创造了价值。因此,目前大型企业已经渐渐转移自己的培训部门。普遍的做法是把该工作交给第三方完成(如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学员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企业可以不承担培训费用或者只承担部分优秀合格者的费用,同时该学员还可以选择其他企业进入。三者的关系如图1(虚线代表可能性小)所示。
中小型企业从自身实力上无法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因此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现实,具有以下特点。
1) 要求具有一定工作经验。
2) 强调某一种开发工具或者开发平台。
3) 要求员工能够吃苦耐劳(工作量大,经常加班)。
4) 期望员工能够立即创造价值。
应届高校毕业生事实上是很难进入该类企业的,即使进入,也不容易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二者的关系如图2(虚线代表可能性小)所示。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通过第三方专业实训是一个通往企业大门的捷径。无论对于大型还是中小型企业,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便意味着较大的就业可能性。这里的关键就是第三方机构,它不是高校,也不是企业,不妨称之为“虚拟企业”,与高校和企业的关系如图3所示。
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人才培养,真实企业的主要精力在生产经营,而虚拟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让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成为真实企业需要的人才。它具有以下特点。
1) 不进行实际的产品开发及经营活动。
2) 不进行基础的人才培养工作。
3) 既熟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同时也熟悉企业的需求与运作模式。
4) 以企业或者高校学生为盈利对象。
5) 工作内容以多样化的就业培训与实习为主。
虚拟企业在整个本科就业市场中是一种催化剂,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企业培训部门的独立,也是高校专业实习环节的职业化体现。虚拟企业代表了更加精细的人才培养分工,可以有效解决高校自身条件不足的问题,降低企业人才培养的风险和成本。
虚拟企业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盈利问题,目前大多数虚拟企业采取的是双向收费制度,内容如下。
1) 学生付费进入虚拟企业实习。
2) 企业向虚拟企业付费,选用符合需要的人才。
另外一种模式为单向收费,部分较小规模的虚拟企业使用,内容如下。
1) 学生付费进入虚拟企业实习。
2) 企业向虚拟企业免费选用符合需要的人才。
第三种模式为比较理想的单向收费,部分虚拟企业已经在尝试使用,内容如下。
1) 学生免费进入虚拟企业实习。
2) 企业向虚拟企业付费选用符合需要的人才。
第四种模式需依赖于国家政策,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实践中,内容如下。
1) 学生免费进入虚拟企业实习。
2) 企业向虚拟企业付费或者免费选用符合需要的人才。
3) 按虚拟企业培养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国家给予虚拟企业相应的补贴。
综合以上几种模式,第三种和第四种模式需要学生承担的费用最小,应是今后虚拟企业在发展中重点关注的着眼点。
2.2尽早实习
为解决学生专业方向不清,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采取尽早实习的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称之为“实习”可能不是很恰当,用“见习”较为合适。即在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刚刚学完的时候(通常是大二暑期),组织学生前往虚拟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见习。
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见习的主要内容是以完整的项目为驱动,从立项论证到系统交付,让学生体验完整的软件开发流程。这期间,学生学习企业中实际的开发环境和技术,同时辅助学习企业文化、职业素质、应聘技巧等课程。这样,学生在进入大三前能够明确认识自身专业,知道自己在企业中能做到什么,能创造什么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实习使学生提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后面两年的学习中能够取长补短,提高就业竞争力。
2.3分散实习
前往虚拟企业进行实习涉及相应的费用,同时,不同学生的基础以及就业目标也是不同的。因此,黄冈师范学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分散实习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区分考研、高就业竞争力、低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2) 对于考研学生,鼓励其自主实习或者参加虚拟企业见习。
3) 对于高就业竞争力学生(指专业较为扎实、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鼓励其只参加虚拟企业见习,后期自主选择进入真实企业实习。
4) 对于低就业竞争力学生(指无法保证能够就业或者无法高质量就业的学生),鼓励其参加虚拟企业见习和虚拟企业实习实训,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质量。
从以上几点来看,计算机学院鼓励所有学生参加暑期IT企业见习,对于涉及较高费用的虚拟企业实习实训,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最终实现整体上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4创业实习
创业实习指的是学校学院方面与企业进行洽谈,承接横向项目。该项目部分由教师完成,大部分由优秀的学生构成团队完成。凡是参加项目团队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其实习环节可以由该项目过程替代。此外,学生自己如果有实际的项目,凭借项目合同书及相关报告,学院承认其实习过程。
创业实习实施以来,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取得了大量成果,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项目库,用以对外交流,获得巨大的反响。
2.5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建设存在更大的困难,如生源不稳定、资金不充裕、学生基础不足等,同时多数教师自身也缺乏项目实践背景。这需要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构建更为灵活的方式,内容如下。
1) 先教师实习,后学生实习。
我校派骨干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训,该方式最为廉价有效,既为专业培养了师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实习成本。实习可以由教师返校后在校内完成,学生不需要支出高额生活费和学费。
2) 课程输出和置换。
一些虚拟企业受部分企业的委托,将原本企业培训的课程放在高校内开设,学生考试合格后,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费用从学生的学费中支出,类似于委托培养的方式。
3) 远程教学。
虚拟企业将部分必需的基础课程放在学校进行,培训方提供课程计划和资料,学生学习完毕后进入企业,合格后参加工作,不合格可以继续学习。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内已经建设了上海张江软件园、中关村软件园、大连软件园、成都软件园等国家级的软件企业园区,同时也成立了大型的实训基地与培训中心,并拨款用于软件人才的培养和补贴。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不仅软件人才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学生实习实训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3结语
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希望和机遇。选择科学的专业实习模式,能够帮助毕业生快速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减轻就业压力,实现“零距离就业”。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应转变观念,多方探索,为毕业生开拓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敏芝,庄晋林. 试论计算机教育如何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4):31.
[2] 范全新,刘光然,蔡振山. 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经济师,2005(6):53.
[3] 连卫民,王秀玲. 构建计算机软件人才教育的新模式[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4.
Computer Specialty Practic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Employment
WU Dingxue, CHEN Xiaol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China)
在就业局二十多年的工作,最难忘的是就业市场变迁。
1986年,国务院了《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市在繁华市区平海路挂上了职业介绍、技术工人交流服务处的牌子,我们用海报张贴企业招工广告,街上的人不时在张望:这是什么新生事物呢?原来是招收技术工人和农民工等,为企业办理招工录用手续,从那时起,企业和劳动者开始双向选择。
有一年,**向深圳经济特区输送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向区城外扩展。深圳某个饭店在**招收服务员,从合约上签署是服务员,但到了深圳又被分配为按摩员,我们连夜赶往深圳查处此事。原来该酒店按照香港的经营管理办法,违约了劳动合同,经我方宣传《劳动合同暂行规定》,企业随即表态按照劳动合同照章办事。
1992年的春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目标。由此,常和国家最重要、而最缺乏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每个劳务人员都与厂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包括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履行的期限和公伤的处理等。
不久,整个就业改革被市场机制所覆盖,反映最明显的是计划劳动已经失去了计划用工的意义,只起宏观调控。1994年全国统一了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成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县(市)、区职业介绍机构亦分别更名为职业介绍中心(或分中心)。根据这一模式,劳动局党委从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出发,决定投资30万元,改建劳务市场 600平方米的劳动力交流大厅,配置电子屏幕显示器,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幕招工求职信息,规定职业介绍服务的范围和对象,不受城乡、单位所有制和人员身份的限制。
从那以后,由于中国经济大面积的结构调整,就业市场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实施了就业开发战略的载体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险服务,确立的市场就业机制这一目标,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只要下岗职工不挑不捡,24小时间内保证找到工作。
但有一次发生了不争的事实,**某公司需招一位男、35岁以下仓库管理员,工资800元;按照往常的贯例,将这些适用性非常广的职业,优先介绍给下岗职工;但是给企业推荐了三十个人选,下岗职工都没有成功录取。
在当时的情况下,极易产生被求职者投诉的可能。“这企业明明是在招人,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功?”职业指导的局面很被动,只能按照求职者的要求,继续给此用工单位开具职业介绍信;此单位继续挑选新来的人选。
经上门查处,企业招聘仓库管理员,是为了搬运货物,但是借下岗职工人数增多、试用期不用给工资之际,频繁换人。企业用工成本是降低了,但规避了《劳动法》制约。职业介绍部立即取缔此单位的招聘行为:责令企业应放宽招工条件;同时宣传了招用4050人员优惠政策。
到了20xx年,全国再就业工程向市场就业机制并轨。为了适当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劳动力市场开始实施四级联网,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联网,全市就业信息网建设重点向社区延伸。市区只要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室一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就延伸到该社区,这一创举成为全国的示范典型。在简化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的同时,要求企业不得以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为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录用标准,帮助405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就业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阵痛。一天,年轻的职高生来我处找工作,她挑的都是秘书工作,而且是宾馆饭店的,在经过了一幡查询和验证后,得知她没有工作经验,个子不是很高,形象也一般,就实事求是对她说,“你被录用的可能性不大”;
“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被录用”,她已经有点生气说,“已经去了十多个人了”,求人倍率是1∶10,但她还是执意要我开具职业介绍信给她,我只得婉言告诉她,“要么,你再去找找其它的信息”;没过几分钟,她又查了几个宾馆的秘书工作,据我的推断她确实不适合做宾馆的秘书,而且不具备有工作经验。
我又帮助她查阅这几家单位的情况,告诉她:“这里没有你找的工作”,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她勃然大怒,跑到领导那里投诉了我。
其实,她错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里”只是指她查到的几个单位反映的信息,并不是整个职介中心的大厅没有适合她的工作;然而她却产生了歧义,她理解为整个职介中心没有她的工作。
领导找我谈话,“一句话能够把一个人说得座下来,一句话也能把一个说得跳起来”,严厉批评我职业指导缺乏艺术;我还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我并没有半点不尊重她的意见…。
现实情况常常就是这样,职业指导员与求职者心理的目标不相一致时,会导致误会或更大的冲突;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界的分离曾经激发起人类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激情,唤醒了 人自身中沉睡着的巨大潜能。
因此,求职者会这样认为,你有你的劳动权利,我也有我的劳动权利,尤其在经济结构调整时代表现剧烈。因此,职业指导的意见不能代表求职者的意见。在后来的几次职业指导中,为了避免她少走弯路,帮助她了解市场上就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帮助她设定了职业规划,…。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体现发展自己的激情?20xx年“三个代表”给了我们最佳的答案,最大的实际是帮助她找到工作。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对方存在的困难,需要了解窗口服务工作的形式和特点,才能对症下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一切伟大的成功,所有奇迹的创造,都必须有崇高的精神支撑。
带着这个崇高的目标,使我认识到就业工作,是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工作,都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只有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谒力量,我的工作才有生命力。
如今,**市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发展成城乡统筹的综合性劳动力市场,老百姓能在自己家的社区门口找工作。今年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在杭生产生活有收入、有房住、有教育、有医疗、有社保、有救助、有安全、有组织的“八个有”目标;同时我们也为外国人来到**就业服务,由于我们的就业工作,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力资源,提升了**在国际化大城市的地位。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
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将高等教育转化为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1],因此高校要做好就业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任务。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和学生以及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渠道,寻找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工作。
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进入新世纪以来就一直飞速增长,随着各大高校扩招的实行,大学生的数量呈现几何增长的现象,大学生如今已经从精英阶层进入到大众阶层。这既有利于我国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平均素质水平,更严重的是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这个人数相当于是东莞、青岛、济南、大连等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得我国毕业生就业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按照我国高校毕业生70%的就业率来算,将会有200多万毕业生将会找不到工作,这将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就业问题也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从高校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看,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这就会出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的情况[2]。目前我国还有许多的就业岗位空闲着,这使得我国的就业资源无法达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大学生就业也会受到自己的择业观、家庭因素、企业就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2 我国高校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开拓就业市场已经成为一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从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就业人数递增,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增长。每年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毕业,由于毕业生人数太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有限,使得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2013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接近700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社会就业岗位无法容纳700万人,我国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开拓。我国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存在于一些传统的就业岗位,在很多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就非常匮乏,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对传统的就业岗位进行开拓创新,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够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一毕业就将会面临就业的问题,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逐渐成为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就会关注高校的选择,填写志愿书。高中毕业生会在各大高校里面选择适合自己而且又比较有前途的高校,就业率就是其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各大高校也意识到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招生的影响。生源是学校生存的根本,声誉是学校招生的保障,因此高校会通过提升就业率来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招到更多的学生。就业率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像“985”,“211”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上面就会比一般的高校要顺利得多。但是我国更多的是普通的高校和普通的毕业生,因此在就业方面压力就会比较大。这也促使着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就业质量上也是一个重点。就业质量更能反映出高校的综合实力,比如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什么行业,进入什么企业,这都是就业质量的体现。而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往往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业,也是对就业质量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竞争压力会小得多。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专业结构上要进行调整,重点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培养专业性人才。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既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能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学校的发展。
3 影响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因素
随着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来越重视,高校也正在努力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高校在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开拓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树立高校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地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认识不足,导致就业市场的开拓不顺利。就业市场就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是社会劳工供求关系的一个交流场所。就业市场具有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地域分布不均、就业产业分布不均等特点,就业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着市场人才的就业。
就业市场中的主要就业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集中,大量就业人才集中,但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大量的就业人才拥挤,也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加入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三产业,而造成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人才确实严重。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还不成熟,大量就业人才的拥挤势必造成整个就业环境的紊乱,从而从根本上破坏就业市场的秩序。
就业市场的开拓,需要充分认识就业市场,寻找开拓的突破口,进行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拓。还要结合高校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开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盲目地进行市场开拓,最后即使开拓出了新的就业市场,但是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毕业生也无法进行有效地就业。因此高校在进行毕业生市场开拓的时候,需要提高对市场开拓的认识,了解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3.2 就业市场开拓形式过于单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要得到充分的开拓,则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有效地进行开拓。但很多高校在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开拓形式过于单一化。高校在对就业市场的开拓上认识不足,或者过于片面,通常都只是通过高校的招聘会来对就业市场进行开拓[3]。就业市场的开拓需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整合社会资源,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高校不但要从有形市场进行开拓,还要对无形市场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网上淘宝创业等。如今网络电子商务时代正在来临,网络金融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可以通过对网络市场的开拓来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但是高校由于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形式过于单一化,无法为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资源。
3.3 就业供求出现断层和脱节
我国的就业市场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比较不完善和不成熟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就业需求无法达到统一,毕业生的求职信息和企业的招聘信息不对称。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和就业市场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比较迷茫,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我国就业市场的信息不畅通,企业招聘需求无法及时准确地得到满足,使得我国就业市场的供求出现断层和脱节,也影响了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
4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策略分析
4.1 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加强毕业生实践技能
高校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首先需要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毕业生毕业之前进行实习锻炼。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毕业生可以提前熟悉社会的需要,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感受社会和校园的区别,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为自己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学生也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2 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
对于企业招聘信息平台的创建对于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非常关键。在很多高校的学校官网上都会有一些就业招聘信息,这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还要积极和58同城、智联招聘等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及时为毕业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
学校还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市场,电子商务时代即将来临,高校需要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网络上进行求职招聘、自主创业等。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无形市场,高校应该积极去从这方面开拓。
4.3 高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毕业生的就业会受到自己的择业观、家庭因素、企业用人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自己的择业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家都想在毕业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高校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学校可以建立一些交流平台,邀请知名的企业家或者就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交流演讲,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社会经历和经验,感受他们的就业体会,可以积极参考他们提供的一些建议,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就业分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积极投身于社会需要的行业中去,为社会创造效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结语
就业不但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就业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部分。高校要积极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开拓,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综合进行。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
[参考文献]
[1]周志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