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02:3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基础设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融资平台 探讨
一、城市基础设施传统融资模式
1.财政投资:政府从财政收入中的拨款,税收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税以及某些专项资金。虽然式微,但在现阶段,依然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地储备制度融资:地方政府依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对通过收回、收购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予以储存,以满足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来实现融资。
3.国内外贷款:运用国内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外政府贷款以及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通过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外国政府如德国、日本等国家贷款。由于规模大、回收期长,这种融资方式一般手续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审批和可行性论证,。
4.证券市场融资:在基础设施传统融资模式中,具有固定利率的长期债券是最适合的融资模式。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先天缺陷,证券市场融资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为基础设施筹集资金。
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存在问题。
1、融资需求远大于供给,融资渠道狭窄。供求矛盾突出,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或多或少的行政性“身影”。投资责任承担主体缺失,专项资金不到位,被挪用情况时有发生。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
3、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财政融资可持续性低。随着城市土地的圈占日益严重,城市可用土地减少,“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
4、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融资法律建设滞后。我国尚无专门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活动进行规范的《财政投融资法》和《财政投融资条例》,尚有诸多限制。
5、包括BOT模式、PPP模式、RCP模式、TOT模式等在内的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遭遇诸多瓶颈。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政策、政府、人员、管理等方面。
三、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对策
1、精准定位政府职能,创建良好投资环境。为发挥政府资源在城建中的杠杆作用,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找准定位,从现有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益最大化。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带动资本市场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且通过打破垄断机制,建立投资回报机制,简化相关程序以提高效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等举措,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因基础设施的社会公共性,在引入竞争机制后,政府应加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建设领域的监督管理,规范相应操作流程,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2、规范并推动融资平台,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改革,传统垄断性转变为竞争性,政府投资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为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平台融资能力,首先需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营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融资体系,以更好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其次,应推动其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引入大型企业,择机上市。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注入优质经营性资源。降低负债率,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实做优。并妥善解决存量债务问题,必要时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
3、拓宽融资渠道,建实城建项目平衡机制。构建和落实城建项目平衡机制,建立收益与债务平衡模式,尽量做到新增债务全覆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增强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意向,并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上给予大力政策倾斜,不断引导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从而吸引其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来。
4、创新融资方式,积极运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具体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并运用多种融资模式,引导更多资本进入城建中来。例如建立基础设施融资银行,这是借鉴了美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债券银行和印度城市发展基金,在中国具体的实践环境下提出的,宜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各省设立省分行,各地市设立中心分行,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在与其它银行组织相比,增加了基础设施贷款部和资产证券化两个部门。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指导,发放的贷款必须取得回报,除主营业务外也可开展其他盈利性业务。以期能更好的回笼资金,分散风险、创造利润。
5、抓住“两型”机遇变革融资体制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要以“两型”为方针,争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基础设施融资项目整体效益的提升,追求利益最大化。深入研究融资项目等事务的客观运行规律,使系统管理制度符合其运转规律。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专项拨款投入,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废置,真正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获得最大化的利用,完全实现其价值。并倡导“4R”等绿色发展方式,健康性与经济性并行。
四:探讨展望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前路漫漫,发展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继续分析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规范并完善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本着科学发展观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带着创新的思维,继续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确切有用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景姣.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及其评价问题文献回顾[J].时代金融,2011(7).
[2] 石亚东、李传永.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难点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7).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暖气和新兴太阳能设施等。供、排水设施: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交通设施: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邮电通信设施: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环保设施: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防灾设施: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基础设施长效能力;模糊数学;GM(1,N)模型;预测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20-04
城市是一个集社会、经济、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四个子系统于一体的复杂巨系统,各子系统的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城市的现实发展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 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自身特有的演化规律和行为模式。从系统科 学角度,可将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六大系统:城市能源动力系统、城市水资源及供水排水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邮电通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等[1]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效益的间接性和综合性 ;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经营的多样性和垄断性[2 ]。这必然要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强调经济效益,也应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 要考虑局部效益,更要考虑其对城市整体及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应将基础设施置于 经济―社会―生态复杂开放巨系统之中,考虑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机理,促使系统达到长效。
1 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基础设施长效性问题研究较少,也没有较明确的定义。普遍认为长效性是 一个模糊、不确定和多形态的概念。Bossel[3]认为长效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约 束条件为:社会发展程度、物质条件和自然规律。评价长效性的两类指标为:一个系统的生 存发展和此系统对另一系统性能的影响。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把长效性简单描述为基础设施效 益产出相对投入的滞后性[4]或者基础设施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和很高的性价比 [5~6];Halla R. Sahely, Christopher A. Kennedy, Barry J. Adams [7] 认为基础设施长效性应涉及:①决策制定:投资计划和设施资产管理;②环境因 素;③有效提供维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实现长效性的计划应是一个系统内部要素交互 与整合以及外部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他的社会系统(如金融和健康系统)也应被考 虑。 Shovini Dasgupta, Edwin K.L. Tam[8]认为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长效性应 通过其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来保证:设计阶段、执行阶段和运营阶段。归结起来,目前对基 础设施长效性的研究仅仅关注长效性在宏观层面不同维度的描述和设定宽泛的目标;往往侧 重于某一特定类型基础设施的发展问题,没有更多地考虑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环境发 展的动态适应性。且以宏观分析和描述性论述居多, 缺少具体的定量研究。作为度量基础设 施长效性的关键指标,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的定量表达已成为指导具体项目决策的关键。
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可定义为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基础设施复杂系统在全寿命 周期与经济、社会、生态等相关联系统动态适应和主动寻优的能力。动态适应要求系统之间 实现耦合,保证系统的良性发展;主动寻优指基础设施系统应从外部不断获取物质、信息和 能量,并通过调节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引起新层次的产生和分化,实现整个系统从低层 级向高层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化。因此,应着力培养基础设施系统自我生长、自我优化 的能力,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功能安全,促使其在不断演化中达到长效。城市基 础设施长效能力并非越强越好,长效能力过高,资源利用未能实现最优化;长效能力不足, 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全寿命过程中,基础设施的阶段目标要与区域的社会需求、经 济规模、技术水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阶段发展相适应,并适度领先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注重各方面资源的集约和使用效率。
作为一类社会服务机构,政府应弱化对基础设施系统发展的行政干预,转为关注服务标准的 制定、质量监管和投资引导,改变目前经营性与非经营性项目捆绑经营及政企不分的投资管 理格局,使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上的经营功能和监管功能相分离。另外,城市基础设施行业 应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一套有 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基础设施系统长效。为正确判断基础设施当前发展水平和未来发 展趋势,以指导具体的项目决策,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预测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2 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预测
2.1 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的定量表达
选择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描述基础设施长效性的维度,亦据此三个维度构建合理的评价指 标体系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进行有效度量。被选指标应对系统整体特性以及基础设 施与经济―社会―环境复杂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有较强的反映能力。评价体系应包括系统 层、系统属性层和底层指标层,且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特征。
采用L.A.Zadeh提出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指标体系底层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
对于逆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
2.2 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预测建模
灰色系统是黑箱概念的一种推广,是指既包含已知信息又包含未知信息的系统。城市基础设 施系统不是客观实体,而是一个抽象的对象,并没有明确的“内”、“外”关系,难以分析 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因此缺乏模型信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内部及其与经济―社会―生态复 杂系统之间存在着模糊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和随机性,因此可以看作是灰色系统。 为了对小样本、贫信息且具有不确定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进行预测,可以采用灰 色GM(1,N)模型实现。
给定不同时间t后,根据公式(1),即可求出不同时刻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设城市基础 设施长效能力原始数据序列为:
称a[KG*2][HT5]^[HT9.5SS]为GM(1,4)模型的发展系数,它是系 统要素内在发展特征的量化结果, 是系统要素在目前和未来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参数。相对于特征序列所传达信息的原始 性、离散性和无规律性,发展系数所表示的是内在的、本质的和白化的信息。对于基础设施 系统而言,不仅应考虑系统长效能力的现状,更应关注系统内在动力和发展态势,即基础设 施系统长效能力的发展特征。若a[KG*2][HT5]^[HT9.5]≥0,则a [KG*2][HT5]^[HT9.5SS]越小,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发展态势越 良好。
称bi(i=2,3,4)为GM(1,4)模型的协调系数。若某个bi≥0(i=2,3,4),则称系统 的作用变量Xi(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对系统的行为变量X1(城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 )起正向推动作用;若所有bi≥0(i=2,3,4),则称基础设施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 复杂系统能相互协调。bi(i=2,3,4)越大,该因子变量对基础设施长效能力的协调作 用越显著。
在建立GM(1,4)模型时,通常要对原始数据作初值化处理。因此,若X(0)1(k)>1, 则表明基础设施长效能力是增长的,反之则是衰减的;若X(0)1(k)恒大于1,且增 长率恒为正时,表明基础设施长效能力持续增长;若X(0)1(k)大于1,但增长率恒 为负时,表明基础设施长效能力是衰减的,基础设施系统是非长效的。
3 结 语
基础设施系统并非孤立系统,不断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 良好的基础设施系统不仅要求内部子系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需实现基础设施系统与外部 关联系统的耦合,形成功能耦合网,即实现系统长效。作为衡量系统长效性的重要指标,城 市基础设施长效能力定量描述了基础设施系统当前发展水平及城市各子系统耦合程度。系统 长效能力发展是动态的,在特定的时期,需要与经济―社会―生态复杂系统相匹配的长效 能力。因此,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基础设施系统长效能力发展,可为制定科学的项目决策提 供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传峰,陈建国,刘福兴.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保障机 制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8):33~36.[Han Chuanfeng, Chen Jianguo, Liu
Fux ing. Secure Mechanism i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Infrastructures for Disas ter Prevention in Urban[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4,(8):33~36.]
[2]张望.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统计,2006,(7):27~28.[Zhang Wa n 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 Chin a Statistics, 2006,(7):27~28.]
[3]Bossel,H.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Method, A pplications[M].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nnipeg,
Man.1999.
[4]贺军,方国华,郜书明,谈为雄. 区域防洪治涝生产函数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3 ,14 (5):638~643.[He Jun,Fang Guohua,Gao Shuming,Tan Weixiong. Research on the
Produce Function of the District Flood Control and Water Drain [J]. Advances I n Water Science,2003,14 (5):638~643.]
[5]白琦峰,王静,陈荣生.长效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J].中外公路,2005,25(1):6~9. [Bai Qifeng, Wang Jing, Chen Rongsheng.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Longterm Asp halt Pavement[J]. Journal of China and Foreign Highway ,2005,25(1):6~9.]
[6]戴登宇.加筋土挡土墙路基土工格栅长效性能研究[J].桥梁建设,2005, (5 ):65~67.[Dai Dengyu. Study of Longevity Performance of Geotechnical Grillages
Used in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 Embankment[J]. Bridge Construction,2005 , (5):65~67.]
[7]Halla R. Sahely, Christopher A. Kennedy, Barry J. Adams. Developing Su stainability Criteria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J]. Canada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Vol.32, 2005.
摘要:本文通过对淮北市基础设施的现状的分析,指出当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一些积极对策
1.1.1淮北市城市概况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与河南永城县,下辖三区一县,市域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209.4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总面积10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57万人。
至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75万人,城市用地规模77.1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2.83平方米。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100万人,
1.1.2城市基础设施现状评述
淮北市是皖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能源城市,1960年淮北市建市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2005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是适应淮北市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还有一定差距。
①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总长度为340km,路网密度5.34km/k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8平方米。城市道路用地占城市用地面积的9.2%.如果要达到城市道路用地12~15%的标准还存在差距。
②供水、排水
现状人均生活用水量150.21升/日,还不能满足人均用水标准250升/日要求。
城区排水系统多为雨污合流制排水,新城区则采用雨污分流制。水处理水处理率32%,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17.4%,距离污水处理率85%以上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
燃气
城市燃气普及率为54.99%,还没有达到城市燃气普及率85%的要求。
④绿化
绿化覆盖率为32.0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73平方米;但是分布不均匀的实际矛盾十分突显。
1.2、存在的问题
1.2.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淮北市城市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现状呈北高南低的地貌特征。
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老城区人口集聚过大,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
城市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逐步向城市新区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基础设施与新区基础设施不能有效衔接,造成了很多不配套的情况发生。城市工程管网建设不能有效的与城市新区衔接。
1.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城市基础设施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设计标准低。在城市建设初期,为了节约城市建设有限的资金,往往在设施当中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
二是施工水平低。 建设单位的施工能力和技术能力都达不到标准要求,,造成城市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
三是管理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技术管理维护等方面,都跟不上要求,各自为政。
1.2.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少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但总量偏少。至使一些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部分关系到居民人身安全的基础设施出现老化或者遭人破坏后无力维修。
1.2.4、城市基础设施缺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化、规范化建设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实施。规划不到为,技术力量跟不上等原因较为突出,往往一些工程修建完成以后在向规划部门申请,造成很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
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水平缺乏长远性,能力偏低,科学技术含量低;规划缺乏统一性和相互协调性,朝令夕改;在城市功能分区、定位等方面缺乏统筹安排和控制;基础设施管理混乱,执法不严;产业化程度低,建设、使用、经营和管理效率较低等因素。
1.2.5、负荷运转,导致负效应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大都存在规模经济,但如果超负荷运行,则往往导致负效应。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大都超负荷运转,故障频繁发生,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
1.2.6、各自为政,管理不善
重建设、轻运营和养护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很多,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经常出现马路被“开膛破肚”若干次而仍然没有停止的的现象发生,这就是各个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互相不沟通的结果。而一些垄断性的行业,如电力,电信,公交、燃气等部门,服务态度和经营水平令人民群众不满。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管理与对策
2.1、新形势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改革思路
2.1.1、制定加大投资力度的配套政策
首先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落实研究机构、确定研究课题,责任到人。重点对投资管理体制、吸引内
外资、振兴支柱产业、深化企业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重大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理论领先,提出对策,制定政策法规,推进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编制城市基础设施专向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严格审批,审批后的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是政府的一向公共政策,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
其次是建立同国际惯例相同的科学、合理的投资渠道,与国际社会接轨。规范目前各城市五花八门的筹资措施,保持资金筹集和管理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1.2、积极而又慎重利用各种外资
利用外资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用非常显著,也有利于引进
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国家财税收入。但从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出发,只能是在有偿还能力的项目范围内,还要考虑市民的价格承受能力,利用贷款的规模要有一定的限制,到期还贷比例不宜太大,要具有还贷能力。
2.1.3、推广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政策
首先是推广“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的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增值。其次是抓好土地有偿使用,保证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再次是实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
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任何单位、个人或外资、内资,只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都可以投资兴建包括道路、桥梁、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最后是存量资产的激活、变现、重组上多下功夫。
2.1.4、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体制
城市基础设施改革的模式很多,而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模式,是把城建部门由过去单纯的投资实施者转而成为投资者,做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借、用、还三位一体,责、权、利三统一,产权明晰。另外,要建立投资监督机制,特别是通过城市人大,做好城市建设资金的监督,保证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2.1.5、推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标制和项目监理制
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企业行为,也可相应地由项目法人和法人的代表,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推行建设项目招标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建设市场
秩序,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防范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根本措施之一。
推行建设项目监理制,是建立建设项目“企业内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经过制度化过程转入的建设监理制,是现行监理办法与国际监理机制接轨的具体实验,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使用。
2.1.6、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要纠正多年来“重建轻管”的问题,必须从完善机制、强化管理
入手,一手抓增值,一手抓节支。所有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监督
审计。
2.1.7、深化市政企业改革
市政企业必须在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快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改革;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实施有效管理,责、权、利相统一,千方百计节省社会资源,减少财政补贴,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运行体系。要产权清晰、
关键词:辽宁省 基础设施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49-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正面临着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而基础设施则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辽宁省城市人口剧增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社会平稳运行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的状态进行判别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本文以交通设施、供水设施、燃气供应、医疗设施、城市绿化五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2000-2013年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反映辽宁省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分析,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
1.交通设施发展概况
辽宁省城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000-2013年呈现逐年上涨的态势,由2000年的78.61万辆上涨到2013年的457.05万辆,增长了3.8倍。08年之前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之后几年内增长速度有明显的提升。
城市每万人口拥有公共交通车量达到14标台以上才能达到全面向康社会的标准,辽宁省2001年达标率最低,仅达到标准的52.5%,至2013年有一定的提升,达到79.9%,但从整体来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发展仍较为滞后。
2.供水设施发展概况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供水规划,全国城市平均供水普及率到2010年应达到92%,2020年达到98%。辽宁省城市用水普及率在2004年就已达到规划中2010年的指标,2011年提前达到2020年98%的规划指标。整体来看,辽宁省城市用水普及率水平较高,城市供水建设发展较为完善。
3.城市燃气供用情况
《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4%以上。辽宁省城市燃气普及率在2001年下降16.3%,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大体以增长的态势稳步上升,在2010-2013年普及率均在94%以上,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指标。
4.医疗设施水平
床位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资源要素,是医疗机构提供服务重要供给指标之一。2010-2011年城市人口增长约为3.3%,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大幅增长,达到14.2%。2012-2013年,辽宁省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为2.6%,城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则下降12.3%。辽宁省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达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中到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的标准。
5.城市绿化概况
辽宁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01至2005年增长率达到49.5%,但2005年仅有7.49平方米,未达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的通知》中8平方米以上的指标。2006-2013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稳增长,辽宁省通过旧城改造增绿、中心城区添绿、新区规划建绿,城郊造林扩绿等多种形式,推动城市绿化发展,到2015年有望达到12平方米以上。
二、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的构建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辽宁省基础设施归纳为交通设施、供水设施、燃气供应、医疗设施、城市绿化等五个范畴,构建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2.辽宁省2000-2013年基础设施承载力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求出给定指标变量的若干主成分,建立多指标综合评价值的线性加权函数模型,根据方差贡献率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操作分析,得到的表达式如下:
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得到主成分得分,即为历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ICCI。本文选定全国同年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作为基础,采用相同指标体系,计算全国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即ICCI。将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同全国承载力指数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用ICP表示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度,即: 。
对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压力度进行分析,当ICP>0时,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低载”状态;当ICP=0时,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平衡”状态;当ICP
2000-2013年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基本以平稳的状态上升,表明辽宁省基础设施对各类承载对象的承载力正在逐步改善。通过与全国情况的对比,可看出二者承载力指数呈现出大体一致的发展趋势。但通过观察可知,2006-2009年、2011-2012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高于全国,而2001-2005年、2010、2013年间其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要低于全国水平,反映近年来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最近几年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有所减慢。
通过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与全国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进行作差比较,得到图3-1 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压力度(ICP)。2001-2005、2013年间,辽宁省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高于参照区水平,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低载”状态。2006-2012年间(2010年除外),其承载力指数要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推测辽宁省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高负荷运转,基础设施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
三、结论
2000-2013年辽宁省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受人口数及公共交通车辆数量的影响,整体来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发展较为滞后;辽宁省城市用水普及率高,节水潜力巨大,有进一步缩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的能力;辽宁省燃气普及率较高,基本覆盖各个城市;近年来辽宁省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医疗床位数方面已基本达标准,但也需更好的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以满足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随着辽宁省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后劲不足。总体来看,辽宁省城市基础设施尚不能满足各类承载媒体的需求,出现超负荷运行状态,要达到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的状态仍需加大投资管理力度。
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建议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承载能力
对教科文卫等多领域进行合理分配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多方面促进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且在此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结束基础设施“超载”状态。
2.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可持续,监控辽宁省各市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力加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城际间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
3.合理控制人口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加大对辽宁省基础设施的调控,根据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现状适时调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与承载状态实证研究. 赵楠、申俊利、贾丽静. 城市发展研究. 2009年04期
[2]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 傅鸿源、胡焱. 城市问题.2009年第5期
[3]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王宇峰.浙江大学图书馆,2005:3-4
[4]城市安全风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金磊.城市问题, 2008(2): 35-40
[5]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谭文垦,石忆邵,孙莉.资源与环境, 2008(1): 40-44
一、前言
青岛市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现阶段城市化进程正快速推进,2014 年青岛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8%,城市交通拥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融资渠道建设,逐渐形成各方面、多渠道资金共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从长期促进青岛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做好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工作。这对于青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青岛市项目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青岛市在长期基础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成功的做好用融资的方式来建设耗资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为:
(一)投资管理机制尚未成熟
在投资的引导和管理方面,一个有效且符合青岛当地实际的调度体系和风险约束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青岛显然没有形成这样一个宏观有效的调控体系。现阶段,青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和组织工作都没有形成一定的体制规模。不合理的地方诸如监督约束缺乏,投资责任和权力不对等。因为城市基础的投资较为巨大,回收周期长,有相当的公益性,在市场机制的配置下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干预。
(二)审批机制存在问题
审批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在长期基础建设审批体系中形成的,在原有国家出资,为了避免资金不合理利用,所以批准过程非常之长,在项目建议和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又因为很多项目需要省级以及中央机构逐级审批,在每一具体阶段都需要先通过地方政府,再报到国家发改委审批。所以,这种审批模式会对现阶段的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城市基础建设。
(三)专业化咨询力量和专业人员力量不足
现阶段会产生各种新型的投资方式,比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采用BOT投资模式,这种方式目前还不是特别成熟,我国政府对市场的潜力和收费方面的操作还缺乏较为全面的掌握,在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缺乏相关经验。
(四)投资渠道单一
现阶段,各省市的城市基础建设和维护方面在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或者政府担保产生的借贷,在企业筹资或者外来投资等方式比重仍然比较少。长此以往,这种投资方式对于城市基础可持续发展不利。同时也导致原有的城市建设资金更加不足,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青岛市基础建设项目融资的发展对策
(一)基础设施主体易公为商
在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全局和大规模倾斜投资,这对于经济发展和财政压力较大。在经营权的选择上,可以逐步向特许经营权倾斜,在对民间以及外界投资主体的选择上,能够保证基础的回报利率,进而吸引内外商在其获利的基础上基础经营,同时还能转移基础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辖区内。前些年,青岛与法国威望迪通用水务集团进行合作,共建麦岛和海泊河的污水处理厂,法方投资不仅使政府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大大减少,同时污水处理厂一次性买入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工艺体系,大大加强了岛城污水处理的竞争,有利于全面降低运营成本。在经营一段时间后,企业利润超过平均利润时,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投资,转让经营权,投资企业就会代替政府做好相应的工作。
(二)市场导向价格形成
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价格形成还不是完全由市场体系来决定,应尽快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价格决定体系,来保证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正常进行和继续发展和扩大规模的能力。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竞争机制不但能够吸引来自各方面的投资,而且对于经营性项目的形成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当前的水价、污水处理价格以及垃圾处理应该尽快形成相应的标准。当然根据现有的国情,有些价格形成机制还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应该遵循企业报价和公众议价,最后政府进行核定的原则来进行。
(三)多方向资金筹集机制
资金的筹集是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能够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将资金进行归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行,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的需求。所以进行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决定价格的路子是很有必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政府财政向纯公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的建设项目倾斜,对一些收益较低的基础建设项目进行补贴。第二,在一些收益能够达到平均水平的可经营性项目交给市场运作,使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与政府共担风险和收益。第三,对一些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顺序放开,对基础设施的运作采用有偿使用。第四,在进行道路、桥梁以及各种交通用地带来的土地增值来进行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的建设。
(四)全方位搭建融资平台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型;
引言
城市是社会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复合巨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产物,它能够排除城市集聚的障碍,满足市民生存和社会集聚的需求,同时促进城市的社会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却相对不足,于是出现了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交通拥挤,重复性建设比较严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就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排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影响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理。①建设管理,包括发展规划;场址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②设备运行、检修管理,运行管理要坚持巡视检查;进行定期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预防季节性事故和外力破坏事故;加强技术管理。③营业管理,一是做好用户业务扩充管理工作;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和供应可靠性管理;三是抓好计划、节约、安全供应。
1.2 城市环境管理。①水资源管理。要防止地表水被污染,合理安排取水量。地下水宜饮用,但需平衡采水与灌水,控制地面沉降。②环境工程的建设管理,它包括水源、绿地、公园等管理。③市容、市貌、卫生管理;④生态保护管理。
1.3 城市道路管理。①对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质量、进度的监督。②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③路政管理。包括掘路管理,占用路面管理已经被人为损坏道路的管理。
1.4 城市安全管理。①各种防灾规划、设施的建设和维护。②防灾预警预报系统和应急系统的建设和管理。③社会安全管理。
2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层次分析模型
2.1 层次分析法步骤
在实际问题中,有些问题难以甚至不可能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来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不可避免;有些问题只需初步选择或者大致判断。这时层次分析法就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工具。特别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多准则、多目标决策问题,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决策分析工具。运用进行决策时,大体上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递阶层次结构模型;②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③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④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⑤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
2.2 模型的建立
2.3 构造判断矩阵
将属于同一上层元素的同层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表示为B=〔bij〕n×n i,j=1,2,3,…n
bij为指标i与指标j相比的重要程度,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如表2-1所示:
由于不同的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要求不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则来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如城市对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现有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经济条件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可能性等。从而得到以下判断矩阵:
A-B判断矩阵如表2-2所示:
B-C判断矩阵如表2-3、2-4、2-5、2-6所示:
2.4 各层次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根据以上表2-2到表2-6的判断矩阵B,计算它们的相对权重W1,W2,…,Wn,其向量形式即为W=(W1,W2,…Wn),并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2.4.1 计算相对权重
查表得,四阶矩阵RI=0.90,CR=CI/RI=0.005/0.90=0.005≤0.1由此可以判断A-B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果。
同理,可得到其余四个向量:
P1=[0.623,0.137,0.239]T,P2=[0.568,0.241,0.133,0.058]T,
P3=[0.230,0.648,0.122]T,P4=[0.648,0.122,0.230]T
经过一致性检验,B1-C1-3,B2-C4-7,B3-C8-10,B4-C11-13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果。
2.5 层次总排序
在这个模型中,希望得到的是最低层次的每个元素对总目标的排序权重,亦即“合成权重”。而以上仅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的某元素的权重向量,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的将单一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第3层上的元素对总目标的合成排序向量W3可按下式计算:
W3=W3(1),W3(2),…,W3(13)T=PW
则第三层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总排序如下表2-7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13个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改建扩建C1、道路修建和养护C11、检修管理C3、预警应急系统C9、运营管理C2、路政管理C13、水资源改造C4、防灾设施建设C8、新建道路管理C12、生态保护管理C5、社会安全管理C10、绿地管理C6、市容卫生管理C7。该排序基本反映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需要注意问题的重要程度,说明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建设规划与城市道路管理的重要性。
3 结语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化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各个因素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这是一个建立在科学决策基础上的顺序安排,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潘晓东,隋永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交通系统抗灾风险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271.6-11.
[2]韩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模型[J].铁道勘察.2010.75-77.
[3]刘志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00,122.30-33.
[4]谭跃进,陈英武,易进先.系统工程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5]李欣儒.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
[6]刘志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00,122.30-33.
[7]彭祖赠,孙韫玉.模糊Fuzzy数学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057-02
市政债券是一种以地方政府或其授权机构为发债主体,向公众公开发行的债券,它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公共设施建设。国外成熟的债券市场中,除国债、金融债和公司债外,市政债券是重要的融资工具。在美国,1999年以来市政债券的余额占GDP的比例已达到15%-20%,约占美国全部债务的6%。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政债券基本上还是空白。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市政债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行市政债券也已具有了较大的可能性。
就天津来说,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融资新机制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其中,利用市政债券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1 利用市政债券融资的必要性
1.1 利用市政债券融资是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投资规模连年扩大,预计在未来的若干年中,为了适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需要,天津还将保持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势头。根据《天津市市政公用设施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天津仅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计划投资就将达到156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投资量的2.12倍。虽然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利用银行贷款及国外资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但相对于大规模的投资需求来说,资金缺口仍然较大。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还需拓展新的融资渠道。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利用市政债券融资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规模大致相当于国债市场的一半和公司债市场的四分之一,而且自1982年市政债券发行额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以来,其发行额一直保持上升势头,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
1.2 利用市政债券融资是降低金融风险的需要
“十五”期间,天津坚持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2003年,天津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500亿元大额贷款合同,与工商银行签订了106亿元贷款合同,此外还充分利用世行和亚行贷款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贷资金量由2000年的9.6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5亿元,利用信贷资金比例也由2000年的19%增加到2005年的48%,目前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随着信贷资金使用量的增加,信贷风险也在逐步加大,20世纪末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已表明,长期建设投资过度依靠银行贷款是非常有害的。与银行贷款不同,市政债券融资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有很好的市场适应性,即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债券的产品结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1.3 利用市政债券融资可以实现投资负担在几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使用周期长的特点,仅靠地方政府几年的税收将全部负担集中在某个阶段内的纳税人身上是不合理的,即使是用土地出让金作为银行贷款的还款来源,其还债负担也会在几年或十几年中间接转嫁给城市居民。如果利用市政债券融资,由于其具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一般还债期限可长达30-40年)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同基础设施项目相匹配,使债务负担可以在更长的时期内由更多的享受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成员共同分担,而不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可以负担起更多的投资责任。
2利用市政债券融资的可能性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市政债券,而且现行《预算法》也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债”,但是随我国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行市政债券的条件正在逐渐成熟。
2.1 大规模社会闲置资金的存在,为市政债券市场的开放提供了内在的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产生了大规模的社会闲置资金,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机会,很多人只是将剩余资金单纯地存入银行生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到2005年12月底,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由于市政债券以地方政府信用为保证,以项目的未来收入为信用基础,相对其他投资产品,具有期限长、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优点,是一种高质量的债券品种,必将受到社会公众乃至保险机构、投资基金的欢迎。
2.2 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市政债券市场的开放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改革、发展、完善,在发行、承销、评级、保险、投资、信托和监管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在发行技术方面,我国已有多年发行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的经验;各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审计等市场中介机构,也能够为地方债券的发行、承销、评级、流通转让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中国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保险体系的逐步完善,也为转移地方政府的发债风险、提高广大投资者对地方债券的信任度,从而增加债券的流通性提供了保险保障。
2.3 地方政府已有类似利用市政债券融资的尝试
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市政债券,但实际上,包括天津在内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已有了类似利用市政债券融资的尝试。①中央财政发行国债再转贷给地方,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其实质也就是中央政府替地方政府发行债券;②由中央财政举借而转贷给地方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其他来源的外债;③企业债券市场中存在的以公司名义发行的市政债券,根据1998-2002年发行的企业债券目录,1998-2002年发行的企业债券中,由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发行,实际为市政债券的约占发行额的20%。
3 发展市政债券的基础条件
尽管利用市政债券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而且我国较好的微观经济环境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都为市政债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应看到,在现有社会经济环境下,发展市政债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能够保证市政债券有效运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规范的市政债券市场环境的形成及其监督管理措施;市政债券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等。针对这些问题,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发展市政债券应具备以下基础条件。
3.1 健全的法规、政策框架
虽然目前很多专家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发展市政债券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市政债券的发行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出台比较谨慎,从而造成目前法制不全、体制不顺,市政债券无法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的现象。因此发展市政债券首先要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在法律上给予市政债券以合法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对市政债券的发行主体资格、适用范围、融资来源、资金管理、规模以及偿债机制、责任追究、市政债券市场与其他相关市场的关系、市政债券市场的监管机制等涉及市政债券运作的各个方面做出严格的规定。
3.2 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市政债券由于是以地方政府财政和政府的信用作为担保,所以在发行上不存在太多障碍,因此,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或约束力不够,往往会刺激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如果举债规模超过地方财政负担能力,有可能发生到期不能偿还的情况,既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影响政府的信誉。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市政债券运作的经验来看,市政债券管理体制必须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这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也是相符合的。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政债券市场,不仅包括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运用市场化机制,约束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规范地方政府、发债机构及投资项目间的运作关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效率。
3.3 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市政债券与其他金融工具一样具有风险,市政债券的发行有可能产生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提前偿还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为了将市政债券融资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一方面可以考虑借鉴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成熟经验,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广泛发挥社会的监督力量,从而建立起全面和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国情,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财政体制和融资体制、强化债券市场交易工具的创新等方面逐步建立起综合的立体式的债券风险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市政债券是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重要方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也到了利用市政债券为基础设施融资的时候。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外被证明非常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工具――市政债券在我国一直还处于。
我国发展市政债券的供求环境分析
一、从供给方面看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是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的效益成本不易分摊等,这就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应由政府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财政的负担。而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是使国家财政减负的好方法。它的优势在于:1.可以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分摊。市政债券的期限多样,短的几个月,长的可达30年;2.可以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3.承销商之间的竞争可以降低发行成本;4.向广大的投资者发行,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可以降低利息成本。
上面这些成本方面的优势既使发行者有发行愿望,也增强了发行者的还款能力。另外,城市基础设施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效应,它的建成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这也加强了发债主体的还款能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发行市政债券的能力。起步阶段应让那些最有能力发行的地区来做,比如北京。在2008年之前,北京市需要投资1800亿元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而目前北京市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就300多亿元。所以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很是必要。另一方面,以奥运会为契机,基础设施的建成必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据北京市统计局测算,奥运会将对北京的经济增长产生每年两个百分点的拉动作用,这能够提供足够的还债力。
二、从需求方面看
首先,我国现有超过10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如果有合适的投资机会――风险不高,收益相对较高,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会很高的。国债的供不应求足以说明这一点。
其次,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分散投资风险的需要,他们也将是市政债券的重要投资者。尤其是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更是需要长期资产来与他们的长期负债来配比,而市政债券刚好符合他们的需要。并且,法律上对这些机构的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投资比例也有明确规定。可是目前的债券市场品种太少,债券惜售现象很普遍,大大限制了他们建立投资组合的空间。
最后,我国的资本市场很需要新的债券品种来丰富市场。健康的金融市场应该是结构平衡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发展之初就着重于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一直以国债为主,企业债发行很少,交易也不活跃。而资本市场很发达的美国,在1970年~1985年期间,美国公司在股市的融资只占整个外部融资总额的2.1%,债券融资额几乎为股市的10倍。并且债券市场品种非常丰富,有货币市场债券、联邦机构债券、市政债券、公司债券等。其中市政债券占有11%的份额。不仅从国际经验上看应该发展债券市场,债券固有的风险相对较低的特征也使它可以起到资本市场缓冲器的作用。近几年股市行情不稳,如果资本市场保有足够的债券比例,这种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将不会那么剧烈。
我国发展市政债券的条件分析及对策
有了供给和需求还不够,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没有发债权,而国家何时能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则取决于发展市政债券的条件何时成熟。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发展市政债券的条件包括:相关法规的出台、投资者对市政债券的了解和信任、活跃的二级市场、债券的信用质量高、标准规范的信息披露、独立的债券评级机构、可参考的基准利率等。
1、健全的市政债券管理法规。这是进行任何经济活动所必需的,也是基础性的条件。如果不尽快建立这方面的法规,某些地方政府也会发生变相举债的行为,更不利于国家的监管。
2、可参考的基准利率。我国已形成了长中短各种期限的国债结构,可以作为确定市政债券利率的参考。
3、培养债券的二级市场。市政债券一般期限较长,这意味着不确定性增加,如果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没有方便的退出机制,在他们需要资金时可能面临困难。我国的债券二级市场还不够活跃,交易所市场交易清淡,银行间市场债券惜售现象严重,倒是刚刚开设的柜台交易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实际上,只有债券品种足够丰富时,才会有活跃的二级市场。
4、提高债券的信用质量。市政债券虽然由地方政府或其所属的企业发行,但也是有风险的。从1940―1994年,美国市政债券的平均违约率为0.5%。可以采取某种补贴拦截机制――即为了保证地方政府按时足额偿还债务,中央政府将一部分给地方政府的补贴暂留在中央,同时对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进行限制。对于保障程度更低的收入债券,可以由政府以其他来源的收入做担保,以提高债券的信用级别。
5、标准规范的信息披露。这是任重道远的目标,它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6、发展独立的评级机构。债券的评级不是还本付息的保证,事实上,美国在1929年发行的被评级机构评级,到了1932年违约的债券中,78%曾被评为AA级或更高,48%被评为AAA级。评级机构重在质量,不在数量,目前已经有包括中诚信、大公等几家,他们可能缺乏评估市政债券的经验,所以向其他国家学习是必要的。
7、投资者对市政债券的熟悉和信任度。事实证明,我国投资者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关键是要建立信任度。股票市场发展的问题已经对投资者的信任度有了足够的打击,如果债券市场再出现类似问题,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要选择信誉最高的地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进行预审,标准要严格,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被证明有效的标准,还可以对市政债券的还本付息进行商业保险。有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中央政府担保的做法,我不认为这是个好方法。在成熟的市政债券市场上,不应该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连带责任。
结 论
文章在明确区分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流量的基础上,将两类变量引入共同的分析框架,利用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对同一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远远大于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不同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规模大的区域(东部)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约束力度小于城市基础设施流量规模小的区域(中西部)。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资本流量;房地产开发;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4003007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世界银行曾在一份年度发展报告中指出:“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增长、减轻贫困和改善环境等创造重大收益……”“基础设施完备与否可以决定一国的成功和另一国的失败……”[1]事实上,这不仅仅限于一个国家,对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可以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和效率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成功和另一个城市的失败”,尤其对现阶段的中国而言,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放眼中国各大中城市,大规模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个个“新城”或“城市新区”的诞生,这对当前城市发展空间延展、区位再造和提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事实上,城市基础设施这些特质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尤其显著,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市空间的诉求、对区位优势的依赖性以及对城市区位变动的敏感性,使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和城市基础设施资本配置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但是,传统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配置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之间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代表着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领域,即认为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房地产价值变动、消费者购买行为以及开发投资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鲜有研究关注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代表着基础设施改善力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缺乏从理论上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配置差异如何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予以有力的解释。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尝试性,期待通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展开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去明确这一问题。
二、研究综述及理论机制
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的探讨,多从公共资本存流量的视角出发,基础设施资本仅是其中一个特殊领域。在公共资本存量领域,Eberts[2]、Munnell[3]研究了公共资本存量的产出贡献问题。Aschauer[4]在研究中明确了公共设施资本存流量的转化问题,指出公共设施资本存量增加的基本途径。世界银行对基础设施资本作了更为明确的陈述,指出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在于对其资本存量的使用效率[1]。与此同时,较之于学者们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乏善可陈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投资)的研究更为广泛[5-9]。但从既往研究看,经济学家们似乎没有兴趣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流量如何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加以区分,这种思维惯性在城市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关系领域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学者在各自的研究中分别证实了城市基础设施对房地产投资会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但并没有明晰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流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有何差异,也并未探讨二者对房地产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10-12],而这正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流量配置如何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化,本文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动力机制。
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流量的依赖性本质不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区位禀赋有天然的嗅觉,而城市基础设施则是重要的区位因子,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自然有极强的依赖性,但是这种依赖性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空间配置的时序差异而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空间的配置时序上看,城市基础设施存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区位禀赋,它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有着基础性的、先导性的影响作用,它主导了房地产开发资本的初始空间布局。但是既定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初始“承载力”有限,存在一个承载的“边界”问题。在既定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配置下,若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度,城市基础设施会出现“超载”,这时“拥挤”就会出现并导致福利损失,该城市空间的区位优势反而弱化。一旦出现“超载”的情况,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限定性,市场机制已无法完成对过量配置的房地产开发资本的“挤出”作用。此时要想化解公共服务的“拥挤”,增进福利水平,只能通过后期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配置(投资)来实现,提升区位优势。由此来看,持续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注入能够放大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减少城市基础设施的“拥挤”程度,新的区位优势形成,更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始涌入并进行二次布局乃至后续的空间布局。
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流量资本(投资)不仅刻画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初始空间布局态势,更重要的是它还左右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续的空间分布,这一连续的过程便促进形成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及演化特征。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向存量转化的过程是资本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区位再造的过程。城市基础设施资本配置之所以能够对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影响,其关键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区位优势的变化过程,城市区位优势的变动驱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既定空间上总量的变动,从而形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如果将城市区位优势按其形成的时序过程划分为“先天的区位优势”和“后天的‘区位再造’过程”――前者由于地理位置的客观差异和历史发展积淀等形成,后者则是通过城市经济社会的后续发展获得,我们发现,城市间区位优势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不断强化或者弱化的情况,原先具备先天区位优势的城市空间要想继续保持强化这种优势,以及原先不具备区位优势的城市空间要想创造并升级区位优势,二者都必须通过后天的“区位优势再造”。在“区位优势再造”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流量资本的注入及向存量资本的转化扮演了关键角色。而一旦新的区位优势再造完成,依据“区位圣典”理论,区位因素将左右房地产市场主体――开发商的开发投资行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13]。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差异特征事实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基本过程
从基本的经济理论看,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价格是反映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重要变量,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在一个典型的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作为对房地产市场供给端的反映,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呈现出正向变动的关系。这意味着,当某一区域房地产价格上涨时,该区域房地产市场活跃,开发商为了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会加快在价格高的城市区域进行投资布局,体现在城市空间上就是既定空间范围内投资强度的加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能够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空间布局上产生影响,也是借助于房地产价格这一核心变量来实现的。对城市基础设施存量不足的区域而言,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不断改造并强化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提升该区域房地产的功能价值,从而拉动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区位的重构和强化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会对房地产市场供给端――房地产开发投资带来显著的刺激作用,随着房地产开发资本的不断进入,区域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强度逐步提升。至此,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了对房地产在城市空间内从价格到投资量的影响过程。
(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空间差异的特征事实
尽管理论分析证实了城市基础设施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过程,但是现实特征是否与理论分析表现为一致的状况,有待于通过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现实数据分析得出。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为了便于投资类数据(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和价格数据(房地产价格)的比较,我们将两类数据以1998年为基期折算成指数的环比指数的形式作图(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投资趋势变化在大多数年份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符合前文理论分析中描述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房价―房地产投资的影响过程。
图1 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变化趋势图
从全国数据可以看出三者变量之间的紧密关系,但是无法识别出区域的差异,特别是本文关注的不同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下房价和房地产投资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此,鉴于数据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省级数据并将其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大区――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来进行这种差异的分析。
从基础设施投资看,在2000-2012年间,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速由低到高分别为东部18.7%、中部22.8%和西部23.5%。从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投资看,在2000-2012年间,商品房价年均增速由低到高分别为东部10.4%、中部10.7%和西部9.8%,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东部26%、西部29.4%、中部30.2%
本文中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均在官方统计年鉴基础上整理所得。
。具体表现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
从图2可以看出,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大的年份和地区,相对应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无论是在时间维度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是存在的。
四、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配置差异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Yit=C+αmXmit+βnKnit+εit
上式中,下标i和t分辨代表省份和年度,其中样本包含了全国1998-2010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C为截距项,αm和βn分别为回归系数,εit为残差项。Yit代表各省份各年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其大小反映了在不同区位条件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选择变动状况。Xm代表各省份各年度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或存量)配置状况,是本文关注的解释变量。Kn为控制变量,代表一系列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区位因素的变量。
(二)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为中国1998-2010年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变量选取及解释如下。
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IFIit):是指一定时点内投入(增加)到城市现有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总量,在本文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代替。依据前文理论分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反映了实施“区位再造”的强度,其投资规模越大,意味着“区位再造”的强度越大,越易形成新的区位优势,从而引发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区域间的变动。现有的统计资料中并没有关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数据,依照《世界银行报告(1994)》定义和《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投资数据,选取各省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进行加总,得到名义上的省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IFIit)总量数据依照世界银行的定义和《中国统计年鉴》对行业的分类,经济性基础设施主要有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主要有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社会服务业等。
。
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IFSit):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城市经济社会所积存的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实体资本总和,简而言之就是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配置状况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能力。现有统计资料中并没有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数据,因此,我们必须借鉴一定的方法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实施估算。Goldsmith开创性地利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来估算国民财富的存量[14],随后这一方法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估算物质资本存量[15-17]。尤其是金戈运用永续盘存法较为系统地估算了全国层面1953-2008年以及省际层面1993-2008年各年末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其估算方法为本文获取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数据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必须注意到,金戈计算出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数据的局限性在于该数据仅仅限于经济性基础设施范畴,忽略掉了社会性基础设施。本文在利用其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基础设施纳入估算的范畴,使其能更准确地衡量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规模。
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REIit):用各省级行政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替代。各省级行政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反映了各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不同空间(省级区域)的差别能够反映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状态。
由于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差异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为了更真实地实证研究这种影响差异,本文引入一系列控制变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GDPit)――用人均GDP水平来替代、城市化水平(ULit)、地区收入水平(INCit)――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城市空间规模(SQit)――用市区建成区面积替代。变量分别为表1所示。
表1 变量名及解释说明
变量名解释说明变量名解释说明
REIit房地产开发投资IFIit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
IFSit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PGDPit地区人均GDP水平
ULit城市化水平INCit地区收入水平
SQit城市空间规模
(三)模型估计及分析
根据已设定的计量模型,运用软件stata12.0对其进行估计,同时,对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通过Hausman检验来完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估计结果
IFIitIFSitULitSQitINCitPGDPit常数模型
全国REIit
0.293***
(8.9) --222.42**
(-2.56)0.417***
(10.17)2.198**
(2.00)0.757*
(1.87)-382.01***
(-7.86)固定
效应
-0.110***
(10.66)-199.24**
(-2.39)0.376**
(9.37)0.954
(0.88)1.032***
(2.63)-320.0***
(-6.64)固定
效应
东部REIit
0.334***
(5.57)--275.197
(-1.56)0.279***
(5.04)3.889**
(2.01)0.818
(1.23)-374.55***
(-3.09)随机
效应
-0.148***
(6.28)-149.879
(0.39)0.221***
(3.80)-0.270
(-0.13)1.70**
(2.53)-226.183*
(-1.8)随机
效应
中部REIit
0.543***
(6.48)-28.674
(0.24)0.273***
(3.20)4.867**
(2.41)-2.997***
(-3.17)-411.554***
(-4.03)随机
效应
-0.257***
(8.73)69.782
(0.63)0.242*
(1,86)-1.502
(-0.66)-1.096
(-1.05)-263.428***
(-2.30)固定
效应
西部REIit
0.426***
(16.07)--17.711
(-0.3)0.110*
(1.93)1.565**
(2.38)-0.891***
(-3.29)-112.728***
(-2,84)随机
效应
-0.104***
(18.65)-100.52*
(-1.92)0.601
(1.38)2.351***
(4.29)-0.345
(-1.50)-134.903***
(-4.13)随机
效应
注:括号内数值为t值(固定效应模型)或z值(随机效应模型)。***代表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代表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代表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
表2显示了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模型估计结果,我们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分析。
其一,对区域内部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和存量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从全国层面看,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系数是0.293,而城市基础资本存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系数仅为0.11。这意味着,当城市基础设施流量资本增加1个单位,会引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0.293个单位,而当城市资本存量资本增加1个单位,仅会带动增加0.11个单位的房地产开发投资。由此可见,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远远大于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即使从全国三大区域综合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均远远大于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这意味着真正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规模变动的并非代表着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完善程度的资本存量指标,而是取决于代表后期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力度的资本流量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上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城市空间的变动完全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资本存量)而非改善力度(资本流量)的认识。
其二,对三大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和存量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从不同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回归系数看,其大小排序如下:中部(0.543)>西部(0.426)>东部(0.334)。结合不同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回归系数来看,其大小排序为:中部(0.257)>东部(0.148)>西部(0.104)。对于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规模大的区域,以东部地区为例,意味着该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较高,后期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本流量)对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的力度有限,即改善的边际效应较小。与此同时,该区域房地产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相对稳定,即使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和流量规模有所变动也不能引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大规模增加,因此就表现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该区域配置选择的“惰性” 事实上这种“惰性”并非房地产开发资本不愿意在该区域进行选择配置,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城市可供开发土地供给的制约,从而限定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规模。这种情况在一线城市表现得比较明显。。相反,在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该区域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较低,房地产产业发展缓慢。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具备显著的“赶超效应(catchup effect)”[18],随着落后区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力跟进,一定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即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改善的边际效应较大。与此同时,落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位优势得以提升,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更大规模涌入,从而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迅速扩张,变化程度比较剧烈,因此就表现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在该区域配置选择的“激进”
如2011-2013年间大规模房地产开发资本疯狂涌入二三线城市便是这种“激进”的表现。 。
五、结论及启示
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市区位要素的依赖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的区位再造功能,决定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流量依赖性的差异,这种差异进而影响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空间分布问题。研究认为:其一,对一个城市来讲,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规模(投资力度)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变动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这意味着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和规模变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现有水平和完善程度,而是取决于后期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本流量)对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的力度。其二,对不同城市来讲,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大小会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初始空间分布,因而基础设施存量规模大的区域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初始分布影响较大。但是,基础设施存量规模越大,后期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资本流量)对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改善的边际水平较小,因而城市基础设施资本流量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影响并不如基础设施落后区域。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当前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时点上,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两大重要板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将扮演关键的角色,而如何实现二者的科学匹配,无疑具备战略意义。基础设施在城市资本配置中的导向性作用,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约束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存流量资本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空间分布的约束差异,将成为引导城市房地产开发资本合理配置的关键优势。政策当局应当关注这种优势,一则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来改善当前部分城市因公共服务缺失导致的“鬼城”和“空城”;二则可以有效改善当前房地产供给的结构性缺陷。无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是未来房地产产业的良性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2]EBERTS R W. Estim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public infrastructure to regional growth[R].Cleveland, OH: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1986.
[3]MUNNELL A H.Policy watch: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2,6(4):189-198.
[4]ASCHAUER D A.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177-200.
[5]ASCHAUER D A.Does public capital crowd out private capital?[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4:178-235.
[6]ASCHAUER D A.Public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group of seven[C]//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Economic Perspectives,1989,13:17-25.
[7]ASCHAUER D A.Infrastructure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C]//OECD.The OECD Jobs Study: Investment,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1993:85-101.
[8]ARROW K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es Studies,1962,29:155-73.
[9]BARRO R 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S103-S125.
[10]STOVER.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supply of housing[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87,27(2):255-267.
[11]SHAIRZAY. An institutional reform strategy for assessment of the urban housing and infrastructure sectors:A stud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fghanistan [D].MA:Harvard University,1992:242.
[12]MIKELBANK B A.Spati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values and investments i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R].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705-726.
[13]ATACK J,MARGO R A.“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The price gradient for vacant urban land:New York, 1835 to 1900[J].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1998,16(2):151-172.
[14]GOLDSMITH R W.A perpetual inventory ol national wealth[C]//NBER.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1951,14:5-74.
[15]范九利,白暴力,潘泉.基础设施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4(1):36-43.
[16]KAMPS C.New estimates of government net capital stocks for 22 OECD countries 1960-2001 (EPub)[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4.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经营走进“土地融资”误区 近些年,在“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领导下,众多城市决策者将土地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融资工具,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不仅要征收近期土地使用费,还将土地未来收益也收入囊中,这种形式表面上看政府得益颇多,其实丧失了后续半个世纪左右土地增值的收益权。如果缺乏后续的财政支持,不补足城建资金的存量,不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必将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进度,甚至影响政府诚信。
(二)由政府投资机制引起的“并发症”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应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企业公平竞争的主导力量。但是在城市经营的模式中,地方政府常常是区域之间不正当竞争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政府没有找准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定位,出现了垄断问题、信用问题和效率问题。
(1)自然垄断性影响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我国目前基础设施项目大多数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产品或服务多实行垄断价格或补贴价格,一方面给国家带来了沉重负担,增加了消费者的额外支出,影响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机构庞大、弄虚作假和现象严重。
(2)政府信用降低,城市再筹资的能力减弱。现行的投融资机制高度依赖银行,公益性项目建设长期通过举债方式进行,不断重复进行从举债到建设到还贷的单向运行,不仅巨额举债还债有困难,也无法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最终导致国有建设主体资不抵债、城市建设陷于瘫痪。
(3)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城建效率低下。政府过多干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挤压了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活力,不利于扩大内需和启动消费,造成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使得投资主体融资功能不够完善,城建项目效率低下。
(三)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根据我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可得,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中政府资本始终呈逐年递增的状态,但同时增长速度比不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额的增长,从而造成其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总额比例逐步下降。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1)投资主体仍然相对单一。城市基础设施资金主要渠道是政府投资,其来源包括:国家预算内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地方税收;公用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收费;土地收入以及出售资产所得收入等。虽然数值逐年上升,但其明显满足不了迅猛增势的城建资金需求。(2)民营资本投资随意性大,投资流向单一。21世纪以来国民财富的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量不断增加。各大私营企业集团、外资企业有意向出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缺少准入规则,有效投资渠道不畅,因而资本的使用率较低,抑制了企业和个人参与经营性项目公平竞争的积极性。
(四)资源配置不合理,项目效率低下 由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使城建资产经营公司背上巨额债务包袱,不堪重负;由于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有的城建资产经营公司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持续亏损;由于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不顺,有的城建资产经营公司只是空壳,对被投资企业的人事、财务和经营没有控制权。城市建设陷入了市场化程度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存量资产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困境。
(五)城市建设相关法规不健全 近几年,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发改委、建设部、财政部、央行等相关部门规章和地方各级政府管理规定等构成的法律体系,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层次太低、效力有限、零散而不系统,有些文件的规定已失去了时效性,有些已明显不符合当前形势。关于投融资体制方面,对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的义务和权益,对资金来源、归集、投人、使用、管理、收益、分配等问题没有明确法律规范,这影响了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而且还造成很多好的基础设施融资方式无法在我国实施。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解决建议
(一)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资本运作 经营好城市土地是进行城市开发和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筹集城建资金的有效途径。为此,一是必须加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而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增强政府供应土地调控力度的有效手段;二是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实行交易市场化;三是进一步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
(二)实行“政企分开,投、建、管分离”,提高运行效率 具体表现在:(1)转变政府角色,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新体制下,政府应将主要精力转向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服务,为各类投资者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既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民营企业、私人经济在经营城市中的多元作用,又要突出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主导作用。即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尽量减少政府干预,让政府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成为引导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2)提高政府信用,增强城市再筹资的能力。政府应杜绝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中,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建设、经营主体产生的一些短期行为,以保持此领域良好的运转秩序和获得最大的远期收益,体现政府对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意图,体现市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重建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加其信用度。(3)引进竞争机制,推进城建投融资市场化。市场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也要实现市场化。一方面要依据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明确项目投融资的定位;另一方面在项目招标和实施过程中要按市场化原则进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投融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三)拓宽城建投融资渠道,解决制约城建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现行体制中应注重直接融资,加快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步伐,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筹资渠道,完善筹资方式,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偿还过程的良性循环机制。具体措施有:(1)贷款、发行债券。贷款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债券则包括重点企业、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提供的一种新的融资制度,它可以凭借其强制力、意识形态等优势来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现象,从而大大节约制度变迁的成本,并增加地方政府城建投入的资金来源,提升其资本形成能力。(2)采用多种方式筹资。尝试采用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有偿转让经营权、特许专营权转让、广告补偿等方式筹资,以及通过招标、授权经营、政府参股等方式,引导私人部门对城市准公共物品进行供给和经营,抑制公营资本的低效率和官僚垄断所造成的寻租行为。(3)充分吸纳民间资金。通过政府给予的金融政策、动迁安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项目招商的形式吸纳民间资金;此外,还可通过国有独资城建公司上市筹集民间资金。(4)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及吸收境外的直接投资。就目前国际资本市场的情况看,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特别是直接利用外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少数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对国际资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具有比较丰富的基础设施领域融资经验和先进的融资方式。
(四)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在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的新路子的同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加强对资金使用、运作的监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强财务监理。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过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包括对工程合同、支付凭证和工作量的审核,控制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并严格审核项目用款,合理控制用款进度,减少项目资金沉淀。二是创新经营机制。依据资产关系组建行业资产经营公司,按照项目的经营偿债能力以及下属公司的层次,对项目实行分类、分层管理,逐步形成以城建投融资为主、行业资产经营公司为辅的经营机制。三是进行配套项目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以及项目设计公开招标等方式,对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达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效果。
(五)完善城建相关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1)政策上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城建投融资领域。我国应在法律和政策上放宽对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在制度上为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放行。以浙江省为例,该省在“十五”期间先后颁布实施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市场的开放。(2)加强建设投融资资金归集管理。制定加强相关建设系统资金使用管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保障。在实施中做到了控制工程投资、控制用款进度和加强财务管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是城市基础设施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前提,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对投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有解决了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存在的城市土地资源浪费、政府信用问题、融资渠道狭窄、项目管理效率较低、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才能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快速、持续发展,才能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 经济长效增长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51-02
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必然之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建设、交通线路规划、给排水系统以及环境保护等,由此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着人类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旦失去建设动力,那么人类生活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要以经济长效增长为前提,不断加强城市基础建设的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城市现代化M程,提升人类生活居住品质。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能够为城市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特点,如下所述。
首先是因地制宜。要根据城市本身的发展需求,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规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建设工作。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一个个单独的项目不足以支撑整个城市的发展,不会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化效果。比如交通路线的规划开发不仅仅要考虑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连接城市内外部交通,还要把城市的水、电、天然气系统充分考虑在内真正形成疏而不漏、万无一失的交通网络。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多元化的大系统,其目的是为系统内部的市民、社会提供最好、最便利的服务。因此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有着本质区别。它在提品和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将社会效益,即对城市的贡献、对人民群众生产资料的满足放在第一位。因此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来源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为全社会共享。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长效增长之间的关系
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长效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了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获得各种效益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空间结果转化为物质支持系统的平台。
其次,城市基础设施能够为经济长效增长提供指导和路径。
最后,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的长效增长有着控制与推动的作用,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
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1 扩展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
在原有融资渠道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融资渠道,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更多资金可被使用。社会资本来源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国内民间股权资本,第二是外商股权资本。为了有效解决内部资金供应不足等诸多问题,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获取大量资金,另外,还可以将经营权进行转让或将部分资产证券化,也可以确保城镇吸纳更多民间资金。只有保证通过多渠道源源不断地获取大批量资金用于调度,才能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虽然可以采取发行市政债券的方式吸纳资金,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十分严谨,针对于主题的选择要有明确的规定,避免发债规模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将债务用于某种途径时需要进行书面记录并登记,在保证高效性、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利用法律法规限制市场债券的用途,等经验成熟以后,再将其转化为普通市政债券。
3.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作为一个良好的监督者,政府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首先,政府需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将比较好的项目引入市场体系。对于不遵循市场规则、有损他人利益的市场经商行为应加大制裁力度。为了保证市场长久运营,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对不合理也不正规的渠道严厉打击,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未知风险。
3.3 提高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能力
许多一线国家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操作系统,因此可以多多借鉴这些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制定办法,将制定的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应用到自身城市发展的项目中去。要尽可能确保投资项目以及资金使用的合理度,加大行政手段和经济制裁手段,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照法律要求进行。
3.4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十分完善,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较常见的是行业垄断以及资金短缺问题,因此政府需要给出更多扶持办法,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市场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吸纳更多资金,并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更好地融入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只需不断完善制度,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确保市场有自主经营权和城市规划的权利,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总体建设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3.5 用科技手段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模式
这些年,我国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为确保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也为了让城市居住人群有更好的生存环境,我国都相应出台了有关法律,将城市规划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确保在项目进行制定、完善、实施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做到责任明晰化,以便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措施和管理制度。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我国的基础设施有了更大的资金来源。我国在基础设施建筑项目当中,存在资金消耗过大、资源浪费严重等诸多情况。例如:近些年,我国存在明显的电力产出不足问题,这就造成电价虽然持续上涨,但总体盈利仍不超三百亿元,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电力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迅速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一线城市的供电系统实行电子化管理,加强对不同模块的管理制度,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确保合理的推送资源以及有用信息,让互联网加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当中。
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进一步借助高科技手段,在保证运输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让智能化交通为人们提供服务,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面临着巨大的交通运输问题,为避免经常出现交通瘫痪的情况,应逐步完善对这些城市道路规划管理的政策,利用网络设计公共交通路线,确保农村、近郊以及城市之间的道路可以配合紧密,形成现代智能化交通管理和引导系统,尽量避免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环境危害。
4 结语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奠定城市发展基础的关键。这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并积极转换思想,做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从城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城市经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来喜.深化金融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