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设计

时间:2023-01-27 17:17:49

环境景观设计

第1篇

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综合素养的提升,人们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优美的景观环境与人们心理及生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机构大多还处于一个单纯治病、看病的场所,对于病患者的康复只会依靠药物和医疗器械的配合,缺乏适宜患者主动积极康复的环境。医疗机构往往只考虑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房的增加、医疗设备的更新等,却忽视了医疗机构的景观环境,病房中的空调取代了自然通风,能够提供怡人环境的景观绿地也让位于泊车位,医院的景观环境成为无关紧要的摆设,将其置身于医院规划蓝图之外。在中国的许多医疗机构,对于塑造具有康复功能的景观环境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人们面对当今社会城市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各类疾病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等社会现实,如何改善医疗机构的环境,充分利用景观环境的康复作用来服务于病患者、医护人员及其探访者,显得更具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

康复景观的概念界定

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源自西方,而日语中这个词汇被翻译成“更生”更加恰当的涵盖了康复的含义。医学中的康复是指尽可能去除由疾病或外伤所引起的身体或心灵的伤害,为了能够使病患者回归社会,康复不只是包括医学方面的康复,而且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职业的、教育的等多方面的康复。

康复景观是指对人类恢复或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景观环境,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根据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需求,有意识地将户外景观中有益因素发挥出来并作用于需求者,辅助病患者在该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等机能的景观环境。

康复景观是运用环境设计理论来达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要求,设计有治疗功能和疗养功能的空间环境。康复景观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过环境整治来治愈某种疾病,而是集中在精神方面的一种治疗手段,辅助医疗技术和环境氛围,帮助病患者改善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精神面貌。康复景观设计是一个独特的设计领域,其目的在于创造舒适宜人、功能性强、助人康复、疗养生活的各类场所,主要是解决环境设计规划与健康康复治愈之间的关系,它涉及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如医学、美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设计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必须在康复景观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相互依托的原则。

康复人群对景观环境的需求分析

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五种主要需求,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人们各种需求的强烈程度会有所不同,总有一种占优势地位。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才可能使追求另一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这五种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看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

社会对康复景观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应满足病患者的生理需求外,还需要满足其心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大量陈旧的医疗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新模式的要求,急需获得改造利用。因此,一座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新模式的医疗机构,以及“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的康复景观环境营造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

康复景观是设计师根据需求者而量身定制的景观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需求者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恢复。在康复景观中的人主要为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三者构成了整个康复景观的设计对象。因此,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其对环境的需求因素也不同,深入研究病患者、医护人员、探访者对医疗机构景观环境的各种需求,掌握需求者对康复景观的诉求,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有针对性的创造适合需求者康复的环境,使康复景观的价值凸显出来,从而增进需求者对医疗机构的信赖感,增强病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1.病患者对环境的需求

依据疾病的概念,病患者可简单地分为生理上有残疾、缺陷及脏器受损的人群和心理上有缺陷或障碍的人群。生理上的疾病可能会引发心理上的障碍,而心理上的障碍也可能诱发生理上的疾病。综合不同病患者的疾病特点,病患者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首先,病患者去医疗机构诊疗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不会只希望借助于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药物或是医疗器械的物理治疗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清新、适宜温湿度、没有噪音污染的景观环境。其次,大多数病患者由于身心承受着病痛的巨大压力,在医疗机构中难免会产生如恐惧、孤独、烦躁等负面心理,需要被人们尊重和理解,需要人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或是调节适应的场所,需要一个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相对私密且可供人际交往的场所,让他们能够在亲人朋友的陪护下,尽快融入医疗机构的环境以达到最佳的诊疗和康复效果。再次,很多有肢体残疾的患者、老人患者及儿童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他们希望有一个舒适宜人且具有安全保障的就医环境和一个标识系统明晰、识别性高的康复环境。这样不仅能帮助病患者到户外环境中接受治疗,而且能唤起他们对恢复身心健康的信心。

2.医护人员对环境的需求

医护人员是康复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对象,作为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其工作环境也决定了他们多数时间几乎都是在医疗机构中度过的。由于医护人员通常情况是在室内接触各种病患者,且在医疗工作中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面对人类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复杂疾病,医护人员通常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就要尽快进行临床决策,因此,医护人员都会有虽然无能为力但由于职责所系不得不做点什么的心理感受。这些长期形成的压力是每个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如果医护人员的这种压力长期积存无处缓解,也将危机医护人员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医护人员也需要一个私密性和领域性较高、适宜休息的户外环境,让他们消除压力并集中精神去应对自己的工作。同时,康复景观环境对于医护人员的积极影响也能够提高对病患者的诊疗效果,让病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

3.探访者对环境的需求

探访者能够给病患者带来恢复健康的信心,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慰藉,从一定程度上让病患者保持与外界正常生活的联系是病患者身心恢复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室内外环境并不利于探访者与病患者的交谈,探访者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交流空间,倾听病患者对于病疾的诉说。许多处在康复期的病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许可下,也希望探访者陪同前往户外景观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从而加快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医疗机构的景观环境应具备良好的导向性,营造一个舒心顺畅的环境氛围,并在景观环境中适当提供一些供肢体恢复的活动设施,让病患者在探访者的陪护下,做一些帮助肢体恢复的运动,从而促进病患者的康复。

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论研究

环境设计的精神是“景”与“情”的统一。在环境设计中,景观设计师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把造景提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也体现设计师的个性。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康复景观设计正在向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医疗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康复景观环境,使生活在医疗机构中的人们,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平衡。

康复景观环境因病患者情况的复杂化以及景观形式的多元化,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将园艺疗法植入景观环境,打造生态化景观环境

所谓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及园艺让病患者从某种心理障碍中走出来,恢复到未发病前甚至比病前更佳状态的治疗方法。园艺治疗法主要是让病患者参与照料花草、浇水,等待植物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这样一个过程,不仅让病患者通过培育花草得到收获,还可以让病患者从中了解到生命的规律,从而营造人与植物的亲密感,甚至能让人找到情感上的依附。当病患者在培养花草过程中投入精神、希望、期待到看到收获,植物己经在潜意识里进入病患者心中,帮助病患者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终达到治疗与康复的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如果能够再配合自然景观、观赏植物、温暖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辅助治疗要素,可以减轻病患者承受因病痛产生的心理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缓解心理负面情绪,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渴望;病患者与植物接触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舒缓精神压力,人们置身于充满植物的环境中,血压和恐惧感会降低,同时肌肉也可得到放松;植物的颜色与气味也有其疗效,不同的颜色会使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如红色会令人心跳加快、蓝色使人放松等;一些带有芬香气味的植物如薰衣草可以舒缓头痛、失眠的情况,天竺葵可以缓解焦虑及疲劳的状态。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康复景观设计中,应倡导生态景观环境对于帮助病患者康复的辅助作用,推广园艺疗法,实施园艺疗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园艺活动。

2.认真落实无障碍设计理念,打造人性化景观环境

由于康复景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因此,通向康复景观的任一空间的道路都应具有易达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康复景观中的每一个景观空间应尽可能让病患者到达,同时,每一个空间都应设置紧急按钮供病患者和探访者求助时使用。为了满足各类型人群能够以快速且安全的方式到达自己所需的空间区域,铺地应尽量采用防滑且平整的路面材料;安装的门也应该方便打开且不会自动锁上;散步道应避免有较大的斜坡和台阶;适当考虑一些空间专门放置可供病患者恢复健康的设施;合理布置开敞性景观空间和半开敞性景观空间;各空间的指示标识一定要清晰可见且识别性高;空间陈设的雕塑和一些艺术装置也应选择和谐的造型、色彩和肌理。总之,景观设计师应在追求艺术品位的同时,充分考虑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切身体验和身心感受,做到真正的无障碍设计,并对未来使用过程有一定的预见性,才能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景观环境。

3.康复景观环境设计艺术化,打造精致型景观环境

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可以让人陶冶情操,缓解病痛所带来的痛苦。康复景观环境创造,既要求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及形体、色彩、质感等设计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还要求把这种陶冶情操和缓解病痛等积极因素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例如,利用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土石假山等来营造山水地形美;利用亭台廊榭、门墙栏杆及各类建筑小品等来营造建筑艺术美;利用景名景序、门楹对联等来营造文化景观美;利用姹紫嫣红的灯光、蓝天白云、花红叶绿等来营造色彩灯光美;利用昼夜交替、四季循回、日月雨雪造景等来营造天象景观美;利用花草天然的香气与能量来营造芬芳馨香美;利用景观所焕发出来的情趣、气氛来营造联想意境美。最终,将康复景观打造成精致型的景观环境,创造出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自然环境,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达到缓解病患者疼痛、消除压力的目的。

4.加强景观环境的维护保养,确保可持续景观环境

一个良好的康复景观环境,即便有设计师精妙的设计和施工方精湛的施工,但如果没有后期良好的维护保养,那就不可能形成宜人的可持续观赏的景观环境,也就丧失了康复景观应有的实用价值,无法给病患者带来康复的信心。因此,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观环境的维护保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康复景观的生命延续,如落实设计、施工或维护景观的员工应接受专业性的教育,充分了解植物生活习性、材料特性、景观设置如何有美感等知识,使他们懂得如何科学地对植物进行栽培、养护和管理,如何定期地对硬质景观(如铺装、雕塑小品等)进行清洁和更新等等;另一方面,建立一些自助式园艺工作坊,为病患者提供一个园艺治疗的场地,并引导病患者独立栽培园艺植物,从而增加病患者对康复景观的使用兴趣和提高园艺活动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病患者对自身康复的信心。

第2篇

关 键 词:居住区 景观 规划设计 文脉延续 生态

前言: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

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

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

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

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明确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的性质和规模是为了在规划设计中有共同的语言,便于配备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但我国地域辽阔,城市大小不一,人民生活需求水平不同,而且居住区规划的理论还在继续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多种多样的居住形态,因而不要简单化、模式化,不强求划一。dolcn.com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

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2.道路设计在线.中国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3.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4.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设计在线.中国

5.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三、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第3篇

乙方: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对_________(以下简称“_________”)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明确甲乙双方责、权、利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并结合本项目环境景观设计的实际情况,经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友好协商,签订本合同,供双方遵照执行。

一、项目名称及地址

1、项目名称:_________环境景观工程

2、项目地址:_________

二、设计工作内容

1、甲方提供的_________用地红线范围内的环境景观设计(内容为建筑小品、道路铺装、水体、景观照明、地形造型、植物配置、给排水管网、配电系统等有关设计);

2、相关设计阶段的概、预算和有关物料样板

3、施工现场监理

三、设计阶段、设计深度、设计周期

1、方案设计阶段

(1)甲方配合内容

a.向乙方提供完整、详细、准确的建筑施工总平面图、竖向标高图、市政综合管网图、单体首层平面图。

b.组织乙方现场踏勘。

c.向乙方提供项目定位标准。

(2)乙方完成内容及标准

a.提供景观总体规划图(1:100的彩色、黑色各一)

b.各区域大样图、剖面图、彩色草图

c.方案设计说明书

d.工程成本估算

以上所列图纸向甲方提供三套,设计师并负责向甲方解说一次。

(3)设计周期:6个日历天(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2、扩初设计阶段

(1)甲方配合内容

a.确认方案阶段设计之内容。

b.建议植物选配及物料采用。

(2)乙方完成内容及标准

a.景观总体布置图。

b.标高图、灯光配置图及灯具选型。

c.各景点大样图、剖面图

d.总体彩色透视效果图及各景点彩色透视效果图。

e.各区域物料配置图及实物样板的提供。

f.主要乔、灌木布置图及品种规格。

g.工程成本概算。

以上所列图纸(2号图)向甲方提供5套和一张扩初图光盘(含全部内容),设计师并向甲方解说一次。

(3)设计周期:10个日历天(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3、施工图设计阶段

(1)甲方配合内容:确认扩初阶段成果

(2)乙方完成内容及标准

a.总平面分布图(1:100)

b.详图指引图(1:100)

c.放线定位图(1:100)

d.各细部标高图(1:100)

e.各区域灌溉及给排水图(1:100)

f.园林灯具照明及电路系统图(1:100)

g.各区域物料图及样板材质和色彩

h.乔木布置平面图及定位图(按乔木规格定位)

i.灌木布置平面图及定位图

j.地被(草坪)植物位置图和土壤造型图

k.总体植物目录表(具备乔灌木的品种、胸径、冠幅、高度及相应数量)

l.各区域铺地、台阶、建小品的建筑、结构施工详图(1:20)

m.道牙、花槽(台)、休闲座椅的建筑、结施施工详图(1:20)

n.水景、喷泉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施工详图(1:20)

o.嬉水池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施工详图(1:20)

p.周界围墙、花架的建筑、结构、电气等施工详图(1:20)

q.照明灯具的规格、尺寸、灯具颜色和灯光色彩详图以及样灯和有关资料

r.施工图预算

以上所列图纸(2号图)向甲方提供捌套施工蓝图和光盘壹套,同时各专业设计师向甲方及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

(3)设计周期:10个日历天(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4、设计监理阶段(施工现场服务)

(1)甲方工作内容:确认施工图说,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组织现场工作,准时通知乙方。

(2)乙方工作内容:参与植物选购;参与铺装材料的选购;参与施工现场铺装及硬景的施工样板确认;参与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3)乙方工作内容时间安排由甲方提前12小时通知。

四、设计费用计算及支付

1、设计费用计算:本工程总绿化用地_________㎡,按实际绿化用地每平方米_________元人民币计算设计费,本合同共计设计费人民币____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元正)

2、设计费支付方式

(1)本合同签订后五日内,甲方支付乙方设计预付款____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元正)。

(2)乙方方案设计阶段和扩初阶段设计任务完成,并经过甲方确认后五日内,甲方支付设计费____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元正)。

(3)乙方施工图设计阶段任务完成,并经过甲方确认后五日内,甲方支付乙方设计费____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元正)。

(4)乙方设计监理阶段任务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后五日内,甲方将剩余设计费____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元正)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5)设计阶段和施工监理阶段乙方往返的差旅费均由乙方自行承担,甲方不另支付设计费用以外的额外费用。

(6)施工图经甲方确认后,如甲方要求乙方进行重大设计修改,甲方应向乙方额外支付该修改部分的设计成本。

五、违约责任

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不履行合同,甲方无权请求返回所付设计费。乙方不履行合同,乙方双倍退还甲方所付设计费。

2、乙方不按本合同约定时间交付甲方设计图说,每逾期一天,甲方处乙方本合同总价款的2%的违约金,乙方设计文件不能达到本合同约定设计标准及要求,甲方处乙方本合同总价款的2%的违约金。甲方不能按时确认乙方设计图说,乙方按拖延的时间顺延设计工期。乙方设计图说满足设计标准及要求时,甲方如不按时支付设计费用,每逾期一天,甲方向乙方支付设计费总价款的2%的违约金。

六、其它

1、甲方维护乙方设计成果的所有权,不得将乙方设计图说转让给第三方重复使用,也不得未经乙方书面同意重复利用乙方设计图说。

2、本合同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工程竣工后甲乙双方结清设计费后自动失效。

3、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本合同签约地人民法院。

4、本合同一式六份,甲、乙方各执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

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

第4篇

关键词:景观小品;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是指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其不仅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还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园林中的景观小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对其要求既有技术上的,又有造型和空间组合上的。因此,在园林中其造型取意均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精心的琢磨,力争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实现其多元化的意义。

1 景观小品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虽属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浓的确胜过其他景物。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景观小品,对提高游人的游憩情趣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总结起来,景观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 组景的纽带

景观小品在园林空间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把环境中的景色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场景。这时,景观小品在园林空间中就成为了一种无形的纽带,在引导引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的同时,还导向和组织着空间画面构图。既能使人们在各个不同角度都看到完美的景色,又营造了充满诗意的意境。

1.2 美感的表达

景观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品,其本身就具有美感价值,其色彩、质感、机理、尺度和造型的丰富,加之造园者成功的布置,使其自身就成为园林环境中亮丽的一景。对景观小品进行空间形式美的加工,是造园者提高园林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景观小品自身的装饰性,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给人传递一种艺术的享受和美感的表达。

1.3 造型的景观化

园林中的景观小品除了具有组景和美感的作用之外,还在实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发挥着景观化的作用。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被予以艺术化、景观化。一组休息的坐凳、一块导向的标识等等,如果涉及新颖、处理等当、富有一定的艺术情趣形式,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园林环境更具感染力。

2 园林中景观小品的类型

基于艺术家创作思路的无穷无尽,现代园林中的景观小品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页不尽相同,这里按照景观小品的功能和造型将其分为以下3类:

2.1 建筑类景观小品

建筑类景观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 、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等作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主要包括园椅、栏杆、园林展览牌、园林景墙及窗门洞、园灯、垃圾箱、饮水池、洗手钵、日规等。

2.2 雕塑类景观小品

雕塑类景观小品泛指带有塑造、雕凿意义的物体形象,且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雕塑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造型艺术,雕塑类景观小品来源于生活,它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并赋予园林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2.3 奇石类景观小品

我国园林历来将石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这里所说的奇石类景观小品往往以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隽永,而使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不在于石的形似而在神似,欣赏奇石千姿百态的意趣美。正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因此在中国传统园林环境中,奇石类景观小品的艺术地位是不可小觑、不可估量的。

3 景观小品在园林空间环境中的设计要点

景观小品是构成园林环境众多形体单元的一部分,园林环境是景观小品广阔的背景空间。优秀的景观小品可以烘托出优美的园林空间,任何一个极小的景观小品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环境的总体效果。因此,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必须认识到其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在此从以下5个方面来谈论景观小品在环境中的设计要点。

3.1 构思与布局方面

构思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任何简单的模仿都会削弱景观小品的感染力。在艺术意境的创作上达到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才是景观小品与空间环境融合的最高境界。有了立意,景观小品的布局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用于点景还是组景在空间布局上都要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位置上要彼此呼应顾盼、距离避免均等。景观小品的摆设、背景的选择都要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协调一致,另外人流的走向,空间的开阔封闭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景观小品的设置如果不看条件,不区别对象,同环境不协调,其艺术的感染力是难以发挥的。

3.2 比例与尺度方面

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景观小品尺度的依据,正确的尺度应该满足功能、审美的要求,并与环境相协调。景观小品的尺度是否正确,很难定出绝对的判定,不同的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在园林中究竟取何比例为宜决定于与环境配合上的需要。

3.3 色彩与质感方面

色彩与质感的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色彩和质感是景观小品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只要善于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合理地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景观小品的艺术感染力。

3.4 多样与统一方面

景观小品设计要统一于总体艺术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景观小品的设计既要有变化、自己的风格,又要统一于整体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景观小品的形式有所不同,根据功能、性质和观赏的要求,来处理构图,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和因情制宜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构思,这是实现景观小品多样统一的前提。

3.5 功能与技术方面

绝大多数景观小品均具有实用意义,除艺术造型美观上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应注意在满足装饰要求外,更能够满足技术与功能方面的要求。

4 结语

景观小品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虽不像植物那样在园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仍具有特殊的优势,形态长存,不随季候变化,可以长久地在园林中应用,妙趣横生。恰当地运用景观小品,不仅能充分体现它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对园林环境的营造有所裨益。笔者认为,景观小品的设计方法不仅要巧于立意耐寻味,更应该与自然浑然一体;造型既要新颖紧跟时代,又要体谅得当、功能技术相符。在满足装饰、审美功能的同时,更好的运用现代技术,为园林营造提供丰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楠.城市元素・细部设计系列:景观小品[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 高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城市景观小品[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 刘弘睿.景观小品工程――造园丛书[M].中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活动空间的环境也有了一定要求,不只要求干净整洁,而且要求环境氛围好,像许多人把绿色植物都搬回了屋子,美化空间环境,且有助于身体健康,这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景观环境的需求。一般来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次生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等四大方面;景观包括广场、公园、庭院等的景观,如果艺术设计师能够精心设计,重视景观环境艺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丰富多元的资源,必将为人类留下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不断提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从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来看,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究其原因:许多城市缺乏整体规划的要求,以至于大部分景观建设出现了进度不一,设计参差不齐的情况,像公共室内、雕塑、建筑、环境绿化等环境艺术设计都属于自主作品,一切都是从个人的观点出发,严重违背了环境艺术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除此以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现代人都一味地吸收新鲜元素,刻意追逐新兴的景观样式,对于地域文化特色却不屑一顾,外观虽然华丽,甚至标新立异,却散发不出景观设计的内涵和环境艺术气息。

1.2 艺术设计品质缺乏

在景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艺术设计品质的好坏决定着景观环境的价值,如果艺术设计品质缺乏,就会使整个景观环境陷入死潭,不会给人们带来美感,甚至会令人生厌。一般来说,景观环境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单方面的工程,需要受到城市监管的层层制约,比如:环卫、市政、城建规划、园林等几个管理部门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着环境景观的建设,也就直接限制了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从这个层面来讲,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往往会考虑许多因素,而放弃景观设计中应用的艺术品质,难以促进景观环境自身特色的形成。

1.3 设计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任何环境的设计与改造,都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尊重自然,整个景观设计要与自然环境上协调,首先要考虑“自然”要素,这样才能顺应公共环境设计的发展。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在河道治理空间设计时,为了防洪的需求,直接采用混凝土砌筑护堤,简单化倾向十分严重。在这种设计理念下,没有考虑环境的自然属性,也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同时也违背了生物的多样化原则,难以从根本上提升景观环境的艺术效果,无法向人们传达“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科学理念。

2 提高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策略

2.1 环境体系的多层面

增强景观环境艺术效果,需要从环境体系的多层面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城市环境的合理规划要求,符合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其一,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设计,即设计人员要有一双洞察力强的眼光,随时可以发觉一个城市环境的可用资源,有效结合地形、地貌进行设计,把握整体性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与周围建筑的和谐性,使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一切应当包括的要素。其二,从多层面进行交通设计,不断创新环境艺术,把统一层面的环境建设分解开来,不但要满足艺术层面的需求,而且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活动进行完美结合,合乎现代城市环境发展的新理念。

2.2 新环境景点的多样化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设计人员还应当重视新环境景点的多样化,这是现代化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基本要求。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首先要将多样化设计理念融合入到景观环境艺术之中,比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休闲、购物的需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周围环境增添了许多色彩。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景点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比如:以所在环境地形为依据,不断创新项目,挖掘有利资源,使新设计出的景观环境更加人性化。

2.3 景观与人文相结合

景观环境设计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且每个地域空间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人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在无形中制约着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因此,设计师要注重景观与人文的相结合,一方面要促使景观符合当地特色,另一方面要集中体现该地域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只有严格做到这两个方面,就会大大提升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并与当地民众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共鸣。

2.4 有形与无形元素相结合

提高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还要将有形元素与无形元素进行相结合,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在现代城市,艺术性已经成了景观环境设计的追求目标,艺术性又包括有形性和无形性,其中有形性指空间的有形塑造,无形性指空间给人们精神上所带来的种种满足感。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只有将艺术的有形性与无形性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功能效应,才能将最完美的景观环境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3 结语

不断提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程度,也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作为一名优秀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有效结合景观,采取多样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将景观与环境进行完美结合,增强景观的环境艺术性,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从本文来看,希望相关人员能够了解当前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从环境体系的多层面、新环境景点的多样化、景观与人文相结合、有形与无形元素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做起,逐步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做到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做到综合考虑,才有助于提高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充分发挥景观设计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远博.城市建筑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门窗,2012(8).

[2] 王松,刘禹杉.现代城市景观的环境艺术设计手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4(3).

第6篇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问题;设计原则

Abstract: residential garden as a old and new garden form,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design of thought into western gardening, design thought of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was born in countless new thinking, new works. This paper tries to residential area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garden development and fusion of today's real estate market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

Keywords: urban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和住房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对小区环境进行大量宣传,致使现今居住区景观成为了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房地产经济中居住小区的一个重要卖点。大量购房者的目光关注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体现的文化、艺术、时尚内涵,也让环境景观设计师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人们对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日渐提高。集观赏、休闲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小区景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将越来越成熟,成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当代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如何做到自然、和谐而又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才是摆在众多景观环境设计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1.目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化发展,对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多服务于房地产开发商的宣传需要,对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因地制宜,过分注重审美的艺术性,忽视功能性等,陆续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将是未来发展中我们改进的重点。

一是功能性。我国目前的众多小区园林景观,从设计之初到建成发售都未曾考虑过“功能第一”的原则。偏重于对外观视觉的审美,忽视了景观实用性和亲和性,缺乏与居住者之间的互动,忽视小区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令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失去了根本目的。

二是经济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有些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片面的追求表面美观和气势,以促销为首要目的,不惜重金打造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小区园林景观。然而,此种措施不仅加大了开发商对小区的投资,也加大了购房者所支出的房款总额,反而在与小区的定位不协调,大价钱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景观效果。

三是协调性。恰当的景观设计应该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姿多彩,成了营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手段,可以对居住环境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但在我国有些楼盘却因景观设计欠佳,定位不准,处理不当,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难成一体,最后形成洋不洋、土不土的四不象。

四是缺乏个性。近些年,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居住区设计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量产”的时代,大多数开发商及设计师为了缩短开发和设计时间,降低设计方面的支出,导致了多个楼盘景观设计千人一面,严重同质化,走遍多个居住区,发现都是一个模样,难免使居住者形成视觉疲劳,降低楼盘的竞争力,反而对开发商造成更大的损失。

2.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创新

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如何合理的综合设计住宅小区的绿化,将建筑、绿化和居民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居民融入其中、自主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是当前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所面临的难点。为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根本理念,在对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创新原则:

一是遵循和谐原则。随着国际上建设生态友好社会的发展思想,在设计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时,要以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为基础,并对传统的景观环境设计要素进行重新解构定义。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基地原生态的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土壤、气候、动物等因素,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尽可能的接近原生态特点,创造出接近自然、融于自然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不仅要达到理想的居住目的,更要让居住小区的居民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只有这样才能与和谐生活的设计理念相对应。

二是遵循人性化原则。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必须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令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关注居住小区建设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如果能够让居住者在不同的时间,根据不同的需求,都能够在小区景观设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部分,这是人性化设计的根本目的。

三是体现生态化原则。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环境设计还应当追求生态化。生态化是指遵循生态自然的原则,在保证各项小区功能正常运作的基础上,在维护小区内居民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建面积,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居住区应当达到节能、节地、节约材料、注重资源利用、大力发展无污染能源、减少废弃物等要求,并尽量使能量和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或循环使用。建立生态居住小区的目的在于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态学原理的运用到居住小区的设计和规划中,避免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时展下景观环境设计的产物,同时更是新时代景观环境设计的需要和发展方向。

四是经济实用原则。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完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景观建设的费用,同时要兼顾到建成后管理、运行和保养的费用。

五是适度美化原则。居住区园林设计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是把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综合为一体的艺术,同时它受人的行为及自然条件变化的制约。因此,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必然明确中心思想,因地制宜地形成特色,要符合完美艺术的构图基本规律。

3.结语

现阶段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发正逐步由单纯强调价格优势向强调居住质量方向转变。景观环境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环境已成为住户购房考虑的与户型、区位同等重要的因素。要配合小区整体定位、建筑风格与基地所在地文化背景、居住人口传统习俗等来进行严密规划,提高人性化理念的景观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磊,高福艳.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7) .

[2] 牛迪. 浅谈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J]. 经营管理者. 2010(15) .

第7篇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

华南地区居住区环境景观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住宅区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阶段,通过绿化配置来调节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住宅区品质高低的一个方面。

1.现代小区景观的理念

华南地区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由于巨大的生活改变让人们对自己的居住区环境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为了满足居住区环境中的居民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阶段有经过思考和有利于调节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化,已经成为居住区环境品质高低衡量的一方面,良好的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令居民在忙碌之余感到身心舒畅,更能有效地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调节通风环境,嗅觉环境,温、湿度环境,使得居住区环境更舒适。

2.有效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

(1)为了让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绿化环境能更好地停滞、阻碍空气灰尘和提高空气质量,分析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主要可能产生空气灰尘的功能类空间,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在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的设置,有效的选择停滞空气灰尘功能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进行满足各功能类空间停滞、阻碍空气灰尘之用,便于后期通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消除。(2)居住区环境某些与外部衔接产生空气灰尘较多的界面,结合园林景观的园建、水电,尽可能有效地选择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功能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进行以阻碍为主、停滞空气灰尘为辅之用。

3.有效调节通风环境

(1)为了居住区环境内园林景观环境绿地空间有利于自然通风,园林景观绿化在设计阶段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结合建筑的有序排列做到疏密有致,自然通风为宜。(2)为了调节居住区环境内部园林景观环境绿地空间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小区内绿地空间的绿化种植面积,以能达到有利于调节通风量强弱的效果。(3)居住区环境内部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的户外活动场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对自然通风条件的考虑,有意识地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的选择,尽可能地疏导自然气流,保持空气合适的流通。(4)充分考虑居住区环境有可能产生降低大气环境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合适的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的处理方式,有意识地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的选择,通过园林景观绿化的造景方式进行处理,做好保持合格的大气环境质量绿化配置方面应尽的工作。

4.有效调节嗅觉环境

(1)居住区环境内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的绿化配置,合适与适可地引进芬香类植物品种,遵循小范围内适宜单个芬香类植物品种为原则,避免小范围内多种芬香类植物集中种植,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2)居住区环境应在居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例如由收集装置的位置,合理选择收集装置设备,收集装置设备的覆盖范围,收集的路线方便性和居住区环境外部接收点的衔接等方面考虑,同时推广垃圾安全处理方式的文明传播,使居住区环境内在垃圾产生对嗅觉影响有一个完善解决处理的系统,从而不对居住区人群产生过多的影响。

5.有效调节温、湿度环境

第8篇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居住区园林已成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国内的园林设计思想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并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进入、中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交融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里我们称之为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阶段。本文就试探着探讨一下有关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理念、 内容 和手法。

1、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外延

1.1设计立意和主题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 自然 环境的特色。WWw.133229.CoM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

1.2设计范围 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息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传统的“绿化 场地 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1.3设计过程 景观设计模式改变了从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1.4设计手法 居住区景观组织并不拘于某种风格流派,而是根据具体的设计构思而定,但始终要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与流畅的曲线形态揉合到环境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 方法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空间,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

2、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

2.1 确立以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境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 研究 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次作为设计原则。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2.2 融入生态设计思想 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 科学 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2.3 追求生活情趣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了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2.4 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 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要求讲求图案的构成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但景观设计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民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如各种绿轴、蓝轴等。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趣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2.5 强调可参与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居住区环境是人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居住的参与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确空间。例如,成都一些居住区通过各种喷泉、流水、泳池等水环境,营造可观、可游、可戏的确亲水空间,受到人们的喜爱。

2.6 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 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空间,使人轻松自如地融入“家园”群体。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

2.7 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 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的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区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分级配置绿地的界限,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地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 网络 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2.8 主题化的设计思想 以某种主题为主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或营造独特的社区文化、 艺术 氛围,或表达对某种生活情调的追求,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需求中特定群体的需求。设计的主题思想既可以从市场 分析 出发,又可从居住区区位环境的景观特质提炼出来。如华阳府河 音乐 花园,以音乐为概念的环境设计策划、设计,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得到了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同,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3、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3.1 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要害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3.2 植物配置 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 应用 。

为维护全球可持续 发展 ,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 自然 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非凡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4、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手法

4.1 小区步道设计 有调查表明,小区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休息散步,而且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而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此,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防直放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

4.2 小区广场设计 小区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的人车集散、 社会 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小区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越是高档的小区越不应该搞。别墅区中则绝对不要设,不仅尺度不合适,而且也难于适应小区的休闲、交往等功能。

小区广场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非凡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隐的方式以避其生硬,与四周的小区环境有机的结合。此外,小区内的广场设计,一定要避免城市广场设计中缺乏绿荫的通病。

4.3 架空设计 首层架空的手法可创造出满足居民需求的特色空间:架空的底层首先解决了首层居民的地面返潮 问题 ;其次架空的底层得以延伸;此外架空的底层还可以停放自行车、摩托车,减少了额外的停车场占地。

第9篇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居住区园林已成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国内的园林设计思想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并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进入、中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交融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里我们称之为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阶段。本文就试探着探讨一下有关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理念、内容和手法。

1、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外延

1.1设计立意和主题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仅仅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景观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例如,表达某种独特的社区文化,或突出居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色。通过构思巧妙的设计立意,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诗情画意。居住区环境景观形态,成为表达整个居住区形象、特色以及可识别性的载体。

1.2设计范围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息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至人的视线组织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从而大大扩展了传统的“绿化+场地+小品”小区绿化模式的设计对象范围。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1.3设计过程景观设计模式改变了从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协调统一,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资源,使设计的总体构思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1.4设计手法居住区景观组织并不拘于某种风格流派,而是根据具体的设计构思而定,但始终要追求怡人的视觉景观效果。景观设计拓展了灵活多变的构图手法与流畅的曲线形态揉合到环境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可观、可游、可参与其中的居住环境,提供轻松舒适的自然空间,为人们营造诗意的空间,从而增添人们日常的生活情趣。2、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

2.1确立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境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次作为设计原则。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2.2融入生态设计思想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科学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2.3追求生活情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了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2.4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要求讲求图案的构成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但景观设计更为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民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如各种绿轴、蓝轴等。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趣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2.5强调可参与性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居住区环境是人们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场所,居住的参与使居住区环境成为人与自然交融的确空间。例如,成都一些居住区通过各种喷泉、流水、泳池等水环境,营造可观、可游、可戏的确亲水空间,受到人们的喜爱。

2.6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空间,使人轻松自如地融入“家园”群体。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

2.7开放的、系统的设计观念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的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区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分级配置绿地的界限,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地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网络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2.8主题化的设计思想以某种主题为主的居住区环境设计,或营造独特的社区文化、艺术氛围,或表达对某种生活情调的追求,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需求定群体的需求。设计的主题思想既可以从市场分析出发,又可从居住区区位环境的景观特质提炼出来。如华阳府河音乐花园,以音乐为概念的环境设计策划、设计,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得到了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同,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3、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3.1设计原则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3.2植物配置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特别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4、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手法

4.1小区步道设计有调查表明,小区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是休息散步,而且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而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此,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当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防直放宽。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

4.2小区广场设计小区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的人车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小区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越是高档的小区越不应该搞。别墅区中则绝对不要设,不仅尺度不合适,而且也难于适应小区的休闲、交往等功能。

小区广场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隐的方式以避其生硬,与周围的小区环境有机的结合。此外,小区内的广场设计,一定要避免城市广场设计中缺乏绿荫的通病。

4.3架空设计首层架空的手法可创造出满足居民需求的特色空间:架空的底层首先解决了首层居民的地面返潮问题;其次架空的底层得以延伸;此外架空的底层还可以停放自行车、摩托车,减少了额外的停车场占地。

第10篇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环境心理学;校园意象;公共空间

在新时代下,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校文化特色、符合当下人们的理念和习惯的校园景观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环境心理学主要从人的心理出发,从人的角度探讨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以便设计出适合教学、休憩的校园景观。

1基本概念

1.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类活动与社会环境,特别是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就现代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研究环境心理学有利于了解人对环境的心理判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握校园空间的意象,塑造舒适、真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户外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景观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更重要。那么,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未来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以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校园景观。

1.2.1公共性

在景观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就是公共空间。人不仅需要私密空间,还需要开阔而且自由的公共活动、交流空间。景观的公共性要求部分区域具备特定的功能,比如观赏、休憩。同时,大的空间可以促使人们聚集和交往,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1.2.2私密性

私密性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在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是相对的,私密空间是控制信息交流且比较隐蔽的一种空间。

1.2.3领域性

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行为需求或心理需求而占用的空间,它的划分有不同的尺度。领域的作用为增强人的认同感和安全感。领域的建立可以增进人们对环境的控制感。

1.2.4宜人性

一种不好看、不吸引人的空间设计,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的设计。景观设计必须是使人愉悦的,能让人感受到美好,必须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2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的大学校园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还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场所。好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带给教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和启迪。总之,深入了解人的心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

2.1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

说到可意象的校园环境,不妨设想一下,当别人问起你喜欢的校园景观的样子时,你会如何回答他。你先回忆起的是校园的某一个角落,还是一个大的场景?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能够识别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可意象环境空间的塑造往往依据的是环境心理学。在创建一所大学的前期规划中,一定会对这所大学的校园景观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比如是选择“生态式”的校园景观,还是“园林式”的;是选择“传统式”的,还是“现代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在塑造一种学校意象。意象不仅体现在整个校园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局部。

2.2明确校园使用者的需求

除了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外,校园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校园使用者的需求。弄清谁是真正的使用者,弄清他们的需求,并研究他们在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与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那么我们应该依据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来划分区域。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休憩。在一所高校中,休憩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工作之后放松的地方,是使人感觉安全、舒适、身心愉悦的地方。人对休憩空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②交流。交流空间是人们通过周边环境与他人交流的区域。现代的校园更加注重交流感,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知识的碰撞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校园更强调交流的随意性和偶然性。③功能使用。功能使用是指设定的某一个区域必须具备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学生运动、学术、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功能使用将演变得更简洁、更智能。④个性培养。个性培养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大学校园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因此要提供一系列从公共过渡到私密的空间。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创造空间的过程,反过来,空间也在改造着人的心理。设计要从人的心理出发,创造出实用、景色宜人、可持续的空间。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外观好看,同时还要富有文化内涵。此外,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结束语

研究环境心理学能够通过分析人的心理明确人的需求,设计出真正能被人认可并且使人感到舒服、愉悦的景观。创造一种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是深远的。优美的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环境与人的相互联系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不同的环境能形成人的某种直觉,经过反复作用于人心,演变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塑造个人品质和性格。因此,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薛健.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创意空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第11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文章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意义进行介绍,对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现状和规划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住宅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手法进行探讨。

二、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意义

按照居住区景观坏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三、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现状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住环境得到了快速平稳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然而由于在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中,由于其中存在的技术不完善、设计不全面和其他各种因素,造成在当前的居住小区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和隐患。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格与环境的协调的忽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背景及居住区周边环境状况。然而,设计师们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追求西方皇家园林的豪华气派成为了风气。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适当引入国内外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对外籍人士现在生活、活动频繁的区域,适当营造欧式居住环境,对丰富我们的居住区形态,满足多元的居民审美需求会有所帮助。但是成为“风气”和“时尚”,就走入了误区。

2.环境景观的生态效率的忽视。自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草坪风久盛不衰,许多居住区的绿地系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疏林草地,忽视了乔木、灌木、地被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单一的草地,不但结构单一,生态效率低下,而且为大面积草坪的养护管理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3.功能和空间的多样性的忽视。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居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过于强调居住区视觉形象营建方面的作用,却常常忽略了它的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住户营建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而是为了追求强烈、震撼的视觉刺激,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导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空间的多样性。

4.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消除噪音等问题。

四、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是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2.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思想

规划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时,应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小区内外的绿地景观连接成网络。住宅小区内中心花园绿化、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在一起,赋予小区绿地景观空间多样性和脉络线;小区外设置区域性绿地,成为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也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住宅小区。

3.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自然景观要素。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五、住宅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手法

住宅区的景观应以绿色为基础,使用不同质感、不同形状或是不同颜色的材料,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一步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开发商或设计师应该把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作为首要的条件,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尽力为小区居民营造一个既能满足生活需求,又可以让人感到舒适的生活空间。下主要介绍住宅区的广场设计以及住宅区的步道设计。

1.住宅区广场设计

作为住宅区住户的公共休闲场所,小区广场主要用于小区的老人活动、儿童玩耍、健身休闲、社会交往和车辆停放等。集中式的大型广场不适用于小区的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小区和别墅区都不宜设置。因此,住宅区的广场设计应该以功能作为立脚点,把住户的方便和舒适作为具体出发点,将大型的广场化整为零,分别散置于绿色组团当中。

2.住宅区步道设计

城市小区居民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赏风景。因此,住宅区的步道设计应该以舒适度作为重要指标,在满足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曲直得当、宽窄合宜,力求做到树影成荫,遇坡则隐,遇水毕现。

3.对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商业化的盲目追求,住宅区景观环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住宅区景观环境对生态环境及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才能使我国的景观环境得到真正的发展。针对当前的现状,笔者就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1)在以钢筋水泥为主的城市环境里,住宅区的景观环境应该以舒适、宁静、自然为主。现代的住宅区大多是高楼或是多层住宅楼,人们和土地的接触越来越少,离土地也越来越远。为此,在高楼耸立的大楼中间区域,可以留出一块让人们“接地气”,真正接触大自然的地方,从而使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满足。

(2)小区的景观离不开植物的点缀,在植物的布局上也应讲究植物的生态性、变化性和原始性,使植物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3)广场和步道的设计在满足居民舒适、闲逸的同时,还应该要满足老人活动、儿童玩耍、健身休闲、社会交往和车辆停放,以及小区居民在茶余饭后的休憩散步和沟通交流等。

六、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角度;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设计思路

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体系建设将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重要支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完善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理念实际需要的融入,同时也是整个茶园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而在融入环境心理元素和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也为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认知

在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茶园景观设计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茶园的观赏品质,同时也能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但是就目前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存在相关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元素的不足,加上景观设计理念中缺乏文化属性和价值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茶园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与整个设计活动开展实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但是就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需要看,融入文化元素内涵,展现生态绿色特性已经成为当前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茶园作为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其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项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要求更为多样立体的元素机制,无论是具体的文化要素,还是相关精神内涵,都实现了设计素材与具体设计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立足时代特性,尤其是要准确感知当前人们的实际需要,以满足社会大众根本诉求为基础要求,进而实现茶园经营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时代前进的具体特征看,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展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带来了整个产业的革命性变化。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融入和全面应用。对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在实施过程中,本身就是一项形式多样、全新特点的活动,因此,融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优化该设计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我们更好利用各种元素技术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时代特征,通过具体探究设计诉求,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2智能茶园景观设计的具体需要分析

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整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对传统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思路进行整体改造和全面优化,尤其是要将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融入具体的价值需要和时代内涵,从而满足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客观来说,景观设计作为茶园的重要外在展现与表达,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诠释,更是茶园整体观赏效果提升的重要的要求。就整个时展的整体特征看,完善的景观设计活动,需要融入具体的要素内容,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需要注重完善的茶文化元素融入机制,尤其是要通过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从而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要注重将生态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凸显生态理念内涵,从而实现整个生态价值的最佳呈现。当然,对于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要注重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需要,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进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而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要素看,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景观元素与设计内涵的全面统一。

3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从生态环境应用与心理学认知相结合的理论,而该心理学理论是从心理视角来探究和认知在整个社会环境、人的具体行为。可以说,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是整个环境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系统论视角看,社会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是整体统一,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各项事物的布局,能够实现整个环境营造的最佳效果。对于环境心理学应用来说,其通过优化多样化元素内容,尤其是将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整体需要,尤其是人文素养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心理学的最佳应用效果。对于茶园生态设计来说,其本身就是客观生态环境与人文需要的整体性融合,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整体适应性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效果展现。在环境心理学理论中,随着该理论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该理论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其最关键的是对生态理念和绿色内涵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该理论实际上是人与生态社会关系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整个理论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诉求的要求不断深化,做好环境景观设计活动就更为成熟。

4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

环境心理学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对生态元素应用价值成熟的重要表现,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整个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不仅仅是优化设计元素的选择,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大众需要与茶园功能价值角度出发,探究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化活动,更是茶园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样元素内容应用其中,从而提升消费者在整个茶园参观体验中的实际感知度。对于茶园来说,良好的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出茶园的绿色理念,完善的景观设计机制,实质上也是茶园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融入,同时也为智能茶园的价值提升提供全面推动力。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来具体看待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实际上是整个设计活动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认知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要求,不仅是环境诉求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大众实际消费理念的必然抉择。就目前多数茶园的经营状况看,其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特别是缺乏文化元素和时代技术元素的综合融入,进而限制了整个茶园的发展层次,从而无法与时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元素,其不仅能够丰富具体的设计体系,同时也能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结合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看,完善的茶园建设机制包含着多种元素的应用,信息技术和景观设计活动的充分融合,实际上也实现了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多元化要素的过程,客观上也是茶园这一茶文化传承载体功能价值发挥的重要过程,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具体消费需要,进而形成智能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5结语

随着茶叶产业经营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园在运营过程中,其元素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当前整个时代赋予了其新的更多特色,比如智能化、信息化等等,就成为整个茶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环境心理元素,能够实现茶园景观元素的有效发挥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祖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156-159.

[2]刘博新.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J].中国园林;2015,(04):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