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雨的优美句子

描写雨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2-06-29 19:5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雨的优美句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雨的优美句子

第1篇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 一道艳丽的彩虹,在草原上空,搭起一座美丽的桥梁。

3、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

4、雨像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横着冲过来,像惊涛,像骇浪,虽比不上钱塘江大潮,却也凶猛无比;雨又像一块透明大布,被风一吹,起了无数道波痕,被闪电照得亮闪闪、白花花,煞是好看。

5、秋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来时,她或许会带了一袭秋风,雨中透着丰收的喜悦,偷偷的躲在云中,任由雨水滴到人间,看着大地喜悦的接受雨水的滋润。

7、春雨是一年雨季中最温的。春雨下起来,就如千缕万缕细细的银丝,带着冬季残留下来的微微寒意,还带着春天的喜讯,微笑着温柔的下起来,冲刷着冬天遗留下来的痕迹,迎来春天。

8、离开你我安静的抽离 不忍揭晓的剧情 我的泪流在心里 学会放弃。

9、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10、雨水顺着屋檐慢慢流下来,开始是一滴一滴的,渐渐地形成了一条条细线。

11、听雨的声音 一滴滴清晰 你的呼吸象雨滴渗入我的爱里 。

13、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像金蛇狂舞。“轰”一声霹雳,震得地动山摇,同学们吓得紧缩脖子,用手紧捂着耳朵。

14、电光由天边移到天顶,雷声由远而近,不一会儿,雨点就“叭叭”地落下来。

15、听,雨淅淅沥沥 的 下着看,人间多少真情在?闻,雨中遍布萧瑟见,世间人情犹在为,落雨而叹问,世间情为何物?愿,有情人共尚婵娟。

16、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17、下雨了 雨陪我哭泣 看不清 我也不想看清 。

18、幕后传来了一阵轰天的鼓声——那是雷,它像闪电的忠实追随者,冲着它,也冲着我们喊着——似乎叫我们好好听一听自然界的哭声。

19、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21、转眼间雨声连成一片轰鸣,天像裂开了无数道口子,暴雨汇成瀑布,朝大地倾泻下来。

2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23、瞧,又下起雨来了。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的响声,也感觉不到鱼浇的淋漓。只觉得好像这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轻滋润着大地和人心。在春雨的滋润下,麦苗长得更翠绿,菜花儿开得更金黄。在一条纵横交错的田沟里,春水淙淙地淌着。扬树,柳树在春雨中舒展着枝叶,贪婪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水。

24、只见北海怒涛翻滚,咆哮奔腾。骤雨抽打着地面,雨飞水溅,迷潆一片。

2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7、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28、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29、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1、雨心碎,风流泪,梦缠绵,情悠远 。

3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3、那阵大雨不久就停了,因为是沙土地,雨一住,路就能行人。我跑到村头张望,一道彩虹挂在天空,美丽极了。各处的水流汩汩作响,远处的蛙声交织成一片。

34、霎时间,雨大的像是天上的银河泛滥了一般,从天边狂泻而下!

35、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树尖滴下来,变成了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气息。小草也偷偷地钻出地面,开始编织绿色的地毯。春雨潇潇地下着,它正轻轻地唤醒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地抚慰树木上严冬的创伤。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风的吹抚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

36、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一幅没有尽头的画卷。

37、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等待你,是我一生的追求。

38、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对面的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3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40、乌云和闪电,狂风和暴雨,海浪和天空,都在火焰和箭光中爆发!喷射!倾泻!挣脱。

41、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42、几场潇潇的春雨,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汩汩流动的一条溪水,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43、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汇成了一条条小溪,“咯咯”地笑着、唱着、跳着,向前奔去。

44、雨越下越大,越下越猛。向外望去,只见天地间迷蒙蒙的一片。

45、夏雨落在大地上,卷起一阵轻烟,土地好像绽开了一个个笑窝。

46、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47、春雨像千万条银丝,从轻悠悠的南风中降落。

4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49、乌云连成一片,像巨大的黑布遮住了天空

50、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成了一条条小溪。

51、这时,雷声、雨声、风声搅和在一起,真是太可怕了,好像天就要塌下来似的。

52、细细的柔柔地雨丝织成了一张大网,从云层里一直垂挂到地面上。

53、秋雨如同满天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

54、绵绵春雨把大地染绿了,软软春风把河水熨暖了。

55、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56、一阵狂风卷过,带来了骤雨,雨丝像铁条一样又粗又直,从天空刷拉拉洒下来。

57、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58、乱箭似的急雨打在窗玻璃上,从上到下流出了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痕。

60、雨点打在池塘里,溅起了无数朵洁白的水花。

61、狂风在空中不停地刮着,雨,蒙蒙的下着共同汇出了一幅自然画。

62、一万颗雨滴的距离, 很彻底, 眼泪消失无息。

63、猛烈和骤响,挣扎和加剧,都在这狂风和暴雨中呈现!突临!发泄!踏跳!旋转的像暴风,旋转的像暴雨,脚步象大雨点泼哒泼哒的落在地下。

64、大滴大滴的雨水如子弹一般射来,打得树叶子哗哗地响,落到人身上也有些痛。

65、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66、雨依然在下着,却没有了上一次的甜蜜。

67、一个闪电,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来,砸在黑瓦上,嘀嘀哒哒地响;砸在池塘里,浮起一串串的水泡。

68、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69、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打得窗户啪啪直响。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70、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71、六月的雨,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72、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73、冷酷与疯狂,绝望与希望,毁灭与重生,都在这风暴与雨水中相遇!汇聚!融会!交锋。

7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75、雨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像是在窗外挂了一层帘子。

76、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78、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刷得青山绿水,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

79、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80、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路上行人刚找到一个避雨之处,雨就劈劈啪啪地下了起来。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81、不一会儿,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紧接着打了下来。

82、窗外的天气 就像是 你多变的表情 。

84、秋雨沙沙地下着, 这是它在演奏。奏黄了一片片稻田,奏红了一棵棵枫树,奏出了遍地金黄,奏出了象征着成熟、丰收的秋色。

85、而冬雨,更像一位吝啬的财主,总是吝啬的留着雨水,不愿让大地接受雨水的洗礼。即使心情不快时,亦只是挥落点点滴滴的小雨,夹杂着冬日的寒风,打到人身上,感到冰冷刺骨,有着说不出的寒意。

86、如果你是早春的雨,那么你一定要学会珍惜;如果你是晚秋的雨,那么你一定要学会忘记。不要等到最后,你再感伤一句:风,刮出了彻骨的寒意;心,抖落了一地的凄凉。

87、夏雨恰恰与春天相反,总是急匆匆的,他喜欢毫无预兆的来,又喜欢悄悄的离去,来时急暴的,不时呼来狂风,唤来雷电。倾诉自己的不悦。

88、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

89、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

90、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眼前。

91、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92、突然,一道闪电,天空被撕裂了, 一片惨白,紧接着是一串闷雷,闷雷过后,铜钱大的雨点,铺天盖地似的洒下来。

93、我的泪流在心里 ,学会放弃 。

94、风呼呼的吹着好似一个奏乐家,雨一边附和着一边创造出一的意境。

9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6、多神奇的春雨呀。它是朦胧的,又是清晰的。它给万物披上一件缥缈的纱衣,它又把万物洗涤得清新明亮。我的心情也好像被雨水清洗了、擦亮了,一种明朗、欢快的感觉在滋长。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好像一切都重新开始了,树是新的,新得绿芽满枝;草是新的,新得娇嫩纤弱;花是新的,新得含苞欲放。甚至连心情也是新的,心中只有一种清爽愉快的感觉。

97、天边呈现出像条长龙似的亮晶晶的闪电。随后便是“隆”的一个雷声。闪电越闪越亮,雷声越打越响。不一会儿,黑云滚滚,遮住了半边天,下雨了。

99、小雨滴把荷叶当成了他的天然溜冰场,在上面欢快的挥洒自己的笑容。

101、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103、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105、一天深夜,阴云密布,响雷一个接着一个,闪电在天空中闪着。风,使劲地吹着,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顷刻之间,倾盆大雨就落了下来。

第2篇

1、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烈日炎炎、火伞高张、绿树成荫、挥汗如雨、汗如雨下、五黄六月、赫赫炎炎、吴牛喘月、火云如烧。

2、描写夏天的优美句子:

(1)今年夏天,热的让人走在街上,就像进了蒸汽浴室一样难熬。

(2)你泼墨了墙角残缺的欲言,于是就渲染出一个没有跌宕的夏天。

(3)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4)路旁的林阴树郁郁葱葱,蝉儿齐声歌唱,它们好像在夸耀自己的季节。

(5)夏天,那个夏天,还有那个夏天,即使经历无数次夏天,我还是说不出口。

(6)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个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

(7)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8)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把下面的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2分)

晃 荡 勺 慌

2、下面字谜后有两个答案,你认为哪个恰当,在序号上打“√”(2分)

千言万语。 ① 够 ② 话

大雨落在横山上 ① 雪 ② 雷

3、读拼音、写词语。(10分)

qī fù jiǎn chá huán rào yīnɡ ɡāi xiónɡ wěi

Shì jiè dù juān zhēn zhū fù jìn jiāo ào

3、我会组词。(8分)

密( ) 未 ( ) 雷( ) lè ( )

蜜( ) 末 ( ) 需( ) yuè( )

4、照样子,写一写。(8分)

岩——(石)(石头) 盛——( )( ) 鹅——( )( )

材——(财)(财产) 铃——( )( ) 红——( )( )

5、把下面的字归类。(6分)

迈 肥 厌 购 近 耐

半包围结构的字: 左右结构的字:

6、我能按要求写成语。(4分)

有关学习的成语: 其义自见

有关取长补短的成语: 博采众长

7、我会连 (5分)

温暖的 小岛 闪着 观察

清新的 春风 仔细 钻研

美丽的 空气 刻苦 光芒

8、照样子写词。(8分)

① 例:照相──照相机

洒水 ── ( ) 飞机── ( ) ( ) ── ( )

② 例:牙刷 ── 刷牙

山上 ── ( ) 奶牛──( ) ( ) ── ( )

二、我能按要求写句子。(2分)

1、把句子中不恰当的词用“/”画去。

在(优美 美丽)的乐曲声中,小同学们跳起了舞。

自从人们(发明 发现)了汽车,出行方便多了。

2、在下面的句子后加上标点,使它们成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2分)

① 你的雨伞没有白拿( )

② 你的雨伞没有白拿( )

3、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4分)

弟弟( )地盯着( )的汽车

( )里盛开着( )的月季花。

4、照样子,写句子(4分)

①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 ,就 。

② 我们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

应该 。

5、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4分)

例:蜜蜂采了蜜。 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会连。(4分)

白居易 《绝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杨万里 《望庐山瀑布》 春风吹又生

杜甫 《宿新市徐公店》 两个黄鹂鸣翠柳

李白 《草》 树头花落未成阴

2、读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6分)

①、春风一拂 ,南燕双归 。

②、《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   的童话作家 。

③、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四、口语交际 (3分)

生活中像“守株待兔”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试一试,写下来。

五、 阅读 (10分)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辩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 )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 )、( )、( )和( )。

3、用“ ”画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用“ ~~~ ”画出画出描写胡须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下面有三个答案,你在正确的说法上打“√”。)

①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

② 猫的样子很可爱。 ( )

③ 猫喜欢吃老鼠。 ( )

六、知识拓展

我的课内外知识很丰富。(5分)

1、在我国现代画家中,不少人以画动物而闻名,如齐白石画 ,徐悲鸿画 ,

李苦禅画鹰。

2、下面两个句子中有一个“藏”字,读一读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①我为祖国找宝藏

藏。 ②弟弟藏在了妈妈身后。 我发现两个句子中的“藏”字,读音 ,意思 。

第4篇

关键词:小学阅读;品读;对比鉴别;揣摩内涵;借助本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91-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不能忽视的一块内容,无论是让学生当堂诵读课文,还是在课外给学生布置阅读的功课,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形成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形成语感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而阅读则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阅读中的品读地位更为突出。通过学生与老师抓住文章的精美之处,进行反复咏读、品读,深刻理解课文语句的内涵,进而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升华情感。

一、对比鉴别法

有对比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品读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对比品读是引导学生品读句子的重要方法。

删词对比品读。文章中有些句子的修饰语很多,这些修饰语能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对于这类句子,我经常采用删词法引导学生品读。如《观潮》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中就有很多修饰语,在教学时,对(千万匹)、(白色)、(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这几个词,我就采用逐一删去后再与原句对比的方法来指导品读。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这些词写出了浪潮来时的样子和气势,加深了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同时也学到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换词对比品读文章中有些动词更是用得精妙传神,对于这些词就可运用换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如《颐和园》中:“游船、画妨从水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句中的“滑”字就用得特别传神。我让学生把“滑”换上“划”后与原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用“滑”更衬托出湖面的平静。经常这样品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就会逐步提高。有些时候作者为了避免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会用几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表达,碰到这样的句子,也可引导学生把几个意思相同的词换成同一个词后读一读,比一比,从 而让学生明白表达同样意思时,用几个同义词来表示,句子会更流畅,音律会更优美。

填词对比品读。有些段落中出现很多的动词,这些动词都用得十分准确。可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在教学时,我便出示缺了动词那段话,让学生填补出缺了的动词。学生在填词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推敲、比较,如果填错了 ,老师再引导学生比较。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自己推敲比较还是老师引导学生比较,都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用词的准确。如《爬山虎的脚》中写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那段话就可以通过填词对比品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改写对比品读。改对比品读就足把原文中一些生动描写的同语表达的意思改成概括性的描述,然后再与原文对比,使学生明白用上这些词语,文章更具感染力。如《巨人的花园》中写由于巨人的冷酷无情,使春意盎然的花同又回到了寒冷冬天。原句是这样写的:“与此同时,鲜花调零,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通过对比品读,学生体会到原句不仅音律优美,而且因为有了具体的描写,能使读者仿佛看到鲜花、树叶纷纷飘落,人们在冰天雪地里瑟瑟发抖的情景。从而为失去美好的春天而惋惜,进而体会到这些词语的作用,感受到具体描写的魅力。

二、揣摩内涵法

文章中有很多词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意思,对这些词语要引导学生认真瑞摩,挖掘出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表达的真正意思。在《卡罗纳》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句中的“屏息凝神” 就包含着较丰富的内容。于是,我抓住“屏息凝神”进行发问:“大家屏住呼吸是担心什么?”(担心自己说话不注意而勾起卡罗纳的伤心……)“凝神地望着他是关注什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现在怎样?他需要什么帮助,我该怎样帮助他?)通过挖掘词义的内涵,学生体会到这个眼神表现出的是大家对卡罗纳深切的关心。

再如:“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是不是觉得老人很小气?不,老人生活的确不容易,风里来雨里去,老人的艰辛不仅是每天要栉风沐雨,还时常会遇到像二婶这样爱占小便宜的人,在本已是微薄的利润上再剥一层,所以当二婶少给一个铜板时,老人不再笑呵呵了,变得很不快乐。段中描写老人“愣愣”以及“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

这些描写老人外貌、语言、神态的语句,细细读来,颇有味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发现。

三、借助本义法

有些词语的本义并无什么特别,但在用在某些句子中就别有一番风味了。对于这类词语,我们可以借用本义来品读。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这句话中的“装饰”就很有意味。在教学这句话时,我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装饰”的意思,然后看看自己的衣服上,教室里有些什么装饰,从而明白这些装饰都是为了―人为地做上去的。最后回到课文中品读句子,使学生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乡下人家的美是自然淳朴的,不需要人工雕遂,那些随意攀爬的藤蔓都是 一道D。《秋天的雨》中“小朋友的脚被那甜甜的香味勾住了”的“勾住”一同就用得更传神了。

第5篇

在学习这一课时,针对我班15名聋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为A、B、C三组,采取分层教学,动态指导。注重引导聋生读懂课文内容,指导聋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联系实际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等景象。了解课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具体描写景物的。激发聋生观察自然景象的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美。下面具体谈谈课堂上笔者是如何进行教学的?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课件,让聋生看一幅动画的雨景,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美丽的雨景吸引住了,一个个瞪着眼睛,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然后我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图意(指图问:这是什么?(雨)雨下得怎样?(雨下得越来越大。)雨景美不美呀?(美)),如此导入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二、讲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写雨前景象的段落(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明确目标:①下雨前天气怎样?(找出句子)②哪些词语看出要下雨了?(闷热、天色暗、狂风)这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另外,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一样,所以我设计一个课件把答案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让C类的学生明确答案,真正理解。

2.读写雨中景象的段落(第二、三自然段)

这一环节,我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讨论的内容是:“下雨的时候,我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课文中一连用了几个比喻句,对于聋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像无比宽大的珠帘。”在这句话中,省略一个主语“大雨”,“迷迷蒙蒙的一片”,B、C两类的聋生很难说出。所以我就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聋生看一幅迷迷蒙蒙的一片大雨的图景,再与一幅宽大的珠帘图片相比较。这样就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象化、实物化,从而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聋生很容易说出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文中“真是一场及时雨呀!我仿佛看到渴极了的玉米苗正在咕咚咕咚喝个痛快。这场雨流进这大田,流进了果园,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这一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利用网络找了一些植物枯萎、土地干裂的图片,制成课件给学生看。学生看过这些图片后,我就问,土地很干,玉米和果树很长时间没喝雨水了,现在正好下雨了,及时不及时呀?这时学生紧缩的眉头舒展开了,点点头,我知道孩子们真正理解了。

在讲解这一自然段时,我还注重指导聋生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读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也许有人说,聋哑孩子听不到,读的效果不好,不如让学生多写。实践中我认为指导聋哑学生读书是科学的,有效的。从一年级开始我便注重训练聋生的发音和口型,并结合手势语指导聋生朗读词语、句子和课文。听力较好的学生我要求发音准确,无残余听力的学生,我要求口型正确,听力损失严重的学生我要求口型基本正确,但都必须发出声。久而久之,我班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好于平行班级。课堂上我常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及集体读等。因此,在这一课我也不例外,我采取多种形式读,让学生去理解体会雨景的美。

3.学习最后一段

学生自读课文明白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以后,我指导学生背诵,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A类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背出,B类的学生背得不熟练,C类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能熟读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聋生背诵呢?因为这一自然段语句很优美,并且又简短。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以致用,为以后的仿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练习,训练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雨后的景象,据此我让学生看图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画面是雨后的景象,天上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地里的庄稼绿得发亮,几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只青蛙正忙着捉害虫。我首先让学生按观察顺序从上到下说说图意,再让学生运用课文描写雨后的句子去表达,要发挥想象。在说之前,我给学生开个头,雨后,我推开窗子_______。C组学生只能说一个句子和词语,B组学生能说两三句连贯的话,A组学生不仅能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得非常通顺,比如我班学生张琪说的一段话:雨后,我推开窗子一股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抬头一看,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田里的庄稼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几只蝴蝶在庄稼上飞来飞去,一只青蛙从小河里游过来,在田里忙着捉害虫.雨后的景色真美啊!

第6篇

课前点拨

所谓个性化作文,指的是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要抒发真感情,写出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而不是跟着其他人,人云亦云。同学们之所以一开篇就套话连篇,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书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经验。在写作中,同学们还要克服思维定势,就是不要总是用一个固定的句子来形容一个事物。

范老师:经过半个学期的相处,老师发现你们的作文大有进步,但也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空话、套话泛滥,定势思维严重等现象。

范老师:什么是空话、套话?很简单,就是说话一套一套,言不由衷。许多同学到现在还用“早上,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这句话开头,用“今天我真高兴”这句话结尾,几乎每篇都不例外。这就是套话,被人打了还“我今天真高兴”?被老师批评了还“我今天真高兴”?

范老师:有的同学一写到人的外貌,就是浓眉大眼、樱桃小嘴。难道你遇到的都是克隆人么?形象如此一致?一写到晴天,必定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一写到下雨,就细雨绵绵,要么就“大豆般的雨点往下落”。一写到时间,就非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可。一写到心情急切,就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写到高兴,就说“一蹦三尺高”。一写到眼泪,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以上我说的种种,都属于套话和定势思维。

范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谁能说说?

豆丁:因为其他作文书上都这么写。

范老师:是的,因为作文书上都这么写,然后你们学着这么写,导致许多年下来,我们的词汇量一直没改变,写作文一直都在沿用以前的套路。说到晴天,我们能不用“阳光灿烂,阳光明媚”,而用其他的词语吗?

土豆:天气很好,阳光如温柔的小精灵在地面上跳跃。

范老师:对啊,多好的句子啊,多有个性啊。比“阳光灿烂,阳光明媚”强多了。

范老师:你写下雨天,能用其他句子吗?

阿刚:最近,雨水常常光顾这座城市,人们已经十来天见不到太阳了。

范老师:对啊,阿刚同学这句话就充满个性。那么为什么很多同学不这样写呢?归根结底,是没有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作文,总是人云亦云。别人说太阳像火球,你也说像火球。难道你每次看到太阳都像火球?就没有像苹果的?

范老师:所以,今天老师要说的第一点,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真感情。比如你看到的太阳是软弱无力的,你就写“阳光软弱无力,像个奄奄一息的老头儿”。你感到心情激动,有一百只鹿在跳,就写“我的心里乱得很,像有一百只鹿在跳”,总而言之就是描写出自己看到的真实世界,抒发真感情。

范老师:好,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描写一下赶集时看到的情景。

同学:大街上到处是人,人与人之间挤得密不透风,我整个人都被夹着前进了。

范老师:这位同学抒发了真感情,大多数人一写到人多,就说“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接踵摩肩”。那是别人的感觉,你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抒发自己的感想,你自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用去管别人怎么写。

范老师: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描写一下观察到的大海的情景。

阿刚:大海宽广无比,一眼望不到尽头。海天相交处是湛蓝的海水,越接近海岸水就越黄。

范老师:老师发现你所表达的完全是自己的感情。的确,并不是所有的大海都是蓝色的,宁波的海水就很浑浊。每个人的感知都是与众不同的,只有写自己观察到的,你的作文才会与别人的不一样。

范老师:谁能写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的外貌?

土豆:我的老师姓陈,她有一头短短的头发,眼睛是单眼皮。她的鼻子有些大,嘴唇厚厚的,像两根香肠。

范老师:很好。我发现许多同学一写到老师,就是一头长头发,戴一副眼镜。我就纳闷了,难道你们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是近视眼吗?也不是所有女人都留长头发,所有男人都留短头发。好,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你们一点。是什么?

同学:写自己观察到的、感觉到的,写出真实的想法,抒发真感情。

范老师:那么,除了表达自我之外,怎样才能使语言个性化?

范老师:首先,语言要生动,避免过于直白。怎样才能使语言变得凝练?可以这么说,直白的语言就像一堆散落的糖果,生动的语言是一盘包装过的糖果。你喜欢散落的糖果,还是包装过的糖果?

同学:包装过的。

范老师:这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人都喜欢包装过的糖果――生动的语言。改卷的作文老师也不例外。

范老师:现在老师出示两个句子,你们来辨别哪个是直白的,哪个是生动的。

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

秋天把气温一度一度地往下调。

范老师:以上两句话,哪句是直白的,哪句是生动的?

同学:第二句生动。

范老师:你们喜欢哪一句?

阿刚:第二句。

范老师:你说说为什么?

阿刚:第二句感觉更有诗意。

范老师:这就对了,第二句因为经过包装,所以有诗意了。

范老师:好,大家再看一个例子。

小明兴奋地从远处跑过来,对我们说:“咱们班获得优胜班级啦!”

小明脚下生风,从远处跑来对我们说:“咱们班获得优胜班级啦!”

范老师:这两句话哪句直白,哪句凝练?

豆丁:第二句凝练,第一句直白,我喜欢第二句,第二句更优美。

范老师:好,刚才我们说了要包装句子,才能使语言显得有个性,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包装呢?

猫猫:把句子写优美。

范老师:有个性的句子不仅仅体现在优美,比如幽默,比如朴实都可以。优美,只是其中之一。

同学:还要创新。

范老师:对,还要创新,要写别人不常写的句子,那么,应该怎样创新呢?

范老师:遣词造句应避免陈词滥调,不要人云亦云,要多写具有个人特征的句子。有时候,只要动一动个别句子就能救活一个句子,所谓“推敲”,就是如此。请看下面的例子:

他一次一次有节奏地拍着巴掌,全场瞬间安静了。只有他的掌声一次次地在音乐厅里回响,音乐家纷纷窃窃私语,随即,全场所有人都站起来了,每个人都拍着巴掌,啪!啪!啪!

修改后:

全场瞬间安静了,他的掌声一次次地在音乐厅里跳跃,音乐家纷纷窃窃私语,随即,全场所有人都站起来了,掌声忽如鲜花般开遍整个音乐厅……

范老师:第二段是不是比第一段更生动、优美?

范老师:接下来我们来讲“角度巧妙”。所谓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规,从人们意想不到的切入视角中,写出语言的个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大海上,一叶小舟在摇动。

一叶小舟,摇动了大海。

范老师:两句相比,你觉得哪句更有新意?

猫猫:第二句比较有新意。

范老师:为什么第二句有新意?

猫猫:因为第二句不常见。

范老师:就是因为变换了角度,所以第二句显得特别有个性。

范老师:刚才我们讲了第二种方法,就是变换角度。接下来我们讲“形式的别致”。它是指在句子的组装、句式的变换、词语的搭配等方面突破惯用模式,呈现出一种新奇之美。请看下面的例子:

母亲站在门口,没有说话,默默地朝我挥手。

母亲那只高高挥动的手,诉说着默默的叮咛。

范老师:两句话相比,第一句显得较为平常,第二句则通过句式的变换和组合,显示了独有的个性。

范老师:当然,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习惯、爱好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语言风格也是不同的。有些人语言优美,有些人语言质朴,还有些人语言幽默。这时,大家要注意选择自己擅长的语言风格,注意创新、变换,使语言变得与众不同,更具个性。我们来欣赏两个片段。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如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

他开心地笑起来,脸上宛若绽满桃花,又如同飘满晚霞。他接过票子,眼神突然如灯灭一般暗下去,再也高兴不起来。

范老师:上面两段描写,风格不同,但都充满个性。第一段朴实又幽默,读起来其乐无穷,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后一段风格偏唯美,但也充满个性。所以说,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先找对自己的风格,了解自己擅长哪一类语言风格,或优美,或朴实,或幽默风趣,然后经过创新、角度变换,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

豆丁小结

写自己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抒发自己的感情,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每个人的感知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写自己观察到的,作文才会与别人不一样。

语言要生动,避免过于直白。直白的语言就像一堆散落的糖果,生动的语言是一盘包装过的糖果。你喜欢散落的糖果,还是包装过的糖果?

首先,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词句新鲜。这就是说,遣词造句应避免陈词滥调,不要人云亦云,要多写具有个性特征的句子。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朗读技能 训练方法

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对朗读的理解、重视及指导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教师对朗读的理解仅停留在声音响亮、正确流利的层次上,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有效指导和示范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升华情感体验,提高朗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下工夫。

一、品味朗读,示范入境

“朗读”是指出声地读,是相对于只看而不读出声的“默读”而言的。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朗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的示范朗读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是第二本活生生的“汉语文教科书”。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如果能经常正确地、动之以情地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提高读书兴趣。当然,除了示范性朗读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或朗读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这样受到的教育将会是深刻的,终生难忘的。范读,最好在教学中穿行,尤其是那些重点句、难句和句子里的特殊词语等,有时需要教师多次范读,并结合其他教学手段,落实相关的教学目标。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文章的词句优美,色彩鲜明,感情充沛。教师如能根据课文的感情基调,采用恰当的音量、语调和语速进行表情范读,一开篇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的感染,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听过一节公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当授课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这篇课文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有的同学甚至为之落泪。这样学习课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投入。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彩的口头语言,学生不但能在跟读中领会文义,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依照课型,各有侧重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往往什么都教:诵读课文、识字认词、分段分层、解析句段、复述大意、归纳中心、探究写法、欣赏特色、挖掘人文精神等,呈现出“什锦拼盘”的特色。与其“面面俱到”,不如依照课文不同的特点(内因)和教学功用(外因),划分为不同的教学类型,其中有一类可以称作“诵读课”,它是重要的阅读教学类型之一。教师可以拨出一个课时专门用于体验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此外,教学中朗读形式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需要进行变化。为了让学生进入情景,感知课文,对情感性较强的文章应该进行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融入课文所描写的氛围之中。为了突破朗读难点,对句群长、结构复杂的段落可以让学生领读,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段落和词语的理解。为了突出重点,加强识记,对思想性较强的课文,对重点段落和句子可以多齐读,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描写生动、语言优美的写景课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轻声读,再指名读。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全班“开火车读”,对于情节变化快、叙述线索多的课文,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对于一些内在联系密切的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层层点拨、步步引读的方法展开教学。巧妙地设计朗读的不同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能读懂、读通课文,让朗读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发挥出朗读应有的作用。

三、读悟结合,适时点拨

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往往起到讲解难以达到的作用,但适时的点拨是必要的。要使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必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体会,即读悟结合,直至沉浸到文字意蕴深处,默默地达成与作者的深度交流和对话。教《笋芽儿》一课,读到这一处:笋芽儿撒娇地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老师问:“谁是咱们班最会撒娇的同学?”学生报出了一个名字,老师紧接着说:“那读这句话肯定是你的拿手好戏了,请你来撒撒娇看。”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了。老师接着启发:“撒娇是女孩子的特长,让女孩子们一起来撒撒娇!”女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娇声娇气地读了这句话。最后老师再作启发:“撒娇是一种幸福的、美好的感受,因为知道自己有人疼、有人爱。其实咱们这里的同学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都会撒娇的,一起读。”男生也高兴起来了,大家兴致勃勃地朗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的适时点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理解透彻了,朗读效果自然更好,记得也更牢。

四、数法并举,训练有素

朗读技能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练习并逐步提高。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是否都有朗读机会,朗读的形式是否多样,根据文本的内容及教学目标定位可采取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开火车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朗读机会。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朗读技能指导与训练,切忌盲目地泛泛而读。

1.读准发音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要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语文素养,自觉运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还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障碍,如生字、多音字、难读的字、轻声词、语气词的音变等,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几个感叹句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几个句子中“啊”的读音要分别变为yā(呀)、wā(哇)、nā(哪),读起来才流畅自然。对于音变现象,着重引导学生听老师范读,进行朗读比较,在语境中揣摩、体会,感受普通话规范的语音。

2.读对标点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有限,在阅读中常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对于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升降很难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朗读技巧上进行必要的示范指导,通过讲解标点符号及自然停顿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明白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如《要下雨了》一课中,“要下雨了。要下雨了吗?要下雨了!”同样一句话,标点符号不同,含义就不一样,表达的情感自然也不一样。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体会说话时的不同心情。

3.读好语调语速

朗读有疾读与缓读之分。“疾读”就是用很快的语速朗读,可以是一口气读下来,当中不要换气。“缓读”,可以读出抑扬顿挫,读得摇曳生姿。通常描写紧急、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而急促;描写美景的句子语气较为舒缓柔和;描写生气、愤怒的句子语气显得激动高昂,这就需要读者深入文本,揣摩、领会不同意境。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基调,从句子表达的语气和情感需要出发,读出其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全篇富于节奏美。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特地将“焦急”、“耐心”两个词读得低缓凝重,体会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五、及时总结,多维评价

为使朗读训练卓有成效,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总结反馈。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

1.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应有针对性,若能结合文本语境对学生朗读做出灵活、巧妙或是幽默的反馈更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如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读《第一场雪》,学生第一次读完后,他这样询问:“雪大不大?”学生都说:“不大。”学生再读,果然读出了大雪纷飞的感觉。这样的评价语生动形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营造的氛围中。又如《全神贯注》中有这样一句话:“……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一位学生读得过于响亮,教师听后说:“你这么读,好像在跟谁争吵,哪在说悄悄话呀!”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朗读此段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评价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师生互评

如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之处,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并有侧重地再范读,再练读,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在朗读评价中,应该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学生,多找出其朗读中的优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字并不多,朗读中有不少新的生字,这样学生就不可能一下子把课文读得非常熟练,只要能做到基本正确、流利,就应该予以表扬。对于一些能读出课文中的愤怒、悲伤、喜欢、讨厌等感情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们称赞。我们还可以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示范朗读,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生生互评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往往更具吸引力,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不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在学生互评中,要鼓励他们轻松愉快地展开,实事求是,既要发现对方朗读中好的地方,又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拨出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必要的指导与训练,让朗读惠及每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65-02[作者简介]秦秀丽(1973―),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红英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先导,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就越准确。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积累,并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笔者对培养小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可以以多种形式激发兴趣、多渠道尝试运用两方面培养小学生阅读积累习惯,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

一、多形式激发积累兴趣,培养阅读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身于阅读和积累之中,必须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兴趣。

(一)在朗读中积累

积累的主要途径是“读”,可以在朗读课文中积累。在教学中,首先,初读课文时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第一感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进行积累。如描写人物的课文《少年闰土》,可边读边分类摘录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初读时可摘录文中描写云雾姿态万千的词语,初步感知庐山云雾的形态美。其次,重视对课文的朗读训练,用以读代讲、以赛激读、配乐诵读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和储备。

(二)在背诵中积累

如果熟读是积累的基础,那么背诵则是关键。只有将语言文字牢记在心,才是真正的积累,才能达到出口成章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均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对背诵的数量和篇目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小学阶段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教师可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笔者在教学中,一是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或重点段落通过课堂上当堂背诵、课后组内背诵、期末集中抽查等形式加以落实,二是将教材中的各年段古诗、名言、警句、歇后语、描写优美的语句等加以归类整理,形成班级背诵篇目。如同一作者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描写同一类事物的古诗,如孟浩然的《春晓》、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绝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描写春季的古诗,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诗。引导学生利用每日晨读和课前三分钟以个人领读、集体诵读、小组接龙背诵等形式强化背诵积累,将古诗文的精华、经典语句内化为语言储备。

(三)在阅读中积累

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才能扩大阅读量,增加积累。笔者一方面根据课文适度拓展阅读,如教学《海上日出》后,让学生再阅读巴金的其他著作或其他作者写日出的文章;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引导学生阅读冰心的《繁星》《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养成摘抄积累经典语句的习惯,让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并赋予“酿蜜集”“聚珍册”“汇美小书”等名字,分类摘抄,如写景类的、人物外貌类、性格类、心理活动类等,配上插图、注解,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同时,笔者搭建系列交流展示平台,如:在黑板报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学生摘记的优美词句;开展 “最佳采蜜者”评选活动,评选最佳摘抄本等。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二、多渠道尝试运用,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揭示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果学生只是积累不会运用,那么积累的语言就是简单的堆砌,如同摆设,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要边积累边尝试运用,才能学以致用。

(一)在书面表达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笔者引导学生在写话、习作等书面表达中积极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如写春天景物的习作,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中描写春雨的“淅沥淅沥”“叮叮咚咚”等象声词,以及“整个森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比喻句、拟人句进行仿写,再将自己摘抄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如写人物的习作,笔者引导学生将课外读物曹文轩的《草房子》中各种儿童形象的描写方法运用到作文中,帮助学生把人物写活。对于学生引用合理的诗句、用得巧妙的词语和句子,笔者就用红笔标出并予以好评,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慢慢运用积累的语言了。

(二)在口语表达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积累语言必须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角色创编等具体语境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如在讲读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中,笔者设计语言运用的训练环节是让学生分别扮演邻居、庄稼人劝说种田人,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笔者打破课内与课外界线,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积累,学会表达。在每周的语文活动课中,常采用辩论会、小记者会、演讲等形式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如指导学生开始阅读冰心、老舍、朱自清、鲁迅、巴金等名人名作后,笔者开展名人名作简介活动,让学生将积累的精美的、有哲理的语句用于介绍活动中。

积累与运用密不可分,重视积累,养成习惯,多形式引导,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才能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 进入新课

《父亲》一文写得苍凉、哀怨,忧伤感人,描写、抒情与议论三者结合得恰到好处,令人心弦为之震撼的同时,又不由得沉下心来咀嚼其中深沉的内涵,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品的语言特色,叙述的朴素与抒情的清丽融为一体,叙述的地方,真切而朴实,抒情的地方,美丽而悠远。

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一下文章中优美的议论抒情性的文段。

二、 改写活动

把散文改写成诗歌(可适当增减字词),并有感情的朗诵。

1 示例:(改写前)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中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父亲哦,即使我手中的笔使得如你手中那根肉红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渐渐凋谢的白发,我又能写些什么呢?

(改写后)

父亲

一双赤脚

在山地的大雪中跋涉

那是父亲

一把斧头

舞出清寒的月色

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

那是父亲

一支青篙

逼开一条莽阔大江

那是父亲

一犁风雨

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

那是父亲

一盏红薯酒

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

那是父亲

父亲哦

即使我手中的笔

使得如你手中那根肉红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

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渐渐凋谢的白发

我又能写些什么呢

2 自己找一个段落或几个句子,试着改写一下。

如:

父亲登上了公共汽车,只把那背影留给我。就在车子启动的那一刹那,父亲猛地转过身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啊,父亲,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

改写后:

父亲登上了公共汽车/只把那背影留给我/就在车子启动的那一刹那/父亲猛地转过身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啊,父亲/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

三、 重点语句的理解

1 举例示范

如何理解这句话:

①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但命运绝不仅仅只是偶然,②崇拜泥土或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③但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也是偶然么?

分析:这段议论出现在“我”和父亲犟嘴时突然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故事之后,颇有深意。

①“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但命运绝不仅仅只是偶然”是说人生的命运是由一个个偶然构成的,但偶然中又蕴涵着必然。

②“崇拜泥土或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是从崇拜心理的角度而言的,父亲崇拜泥土是因为泥土滋养了人的身体,父亲崇拜书本是因为书本滋养了人的精神,从图腾崇拜的意义上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③“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泥土”是父亲活着的依靠,而“书本”也是“我”活着的依靠;“泥土”能让父亲生活,而“书本”却能让“我”更好地生活。“泥土”决定了“父亲”的命运,“书本”决定了“我”的命运。

2 自己找几个句子,和同桌交流感悟。

四、 作业

第10篇

【关键词】渡口、桥梁、散文、思想、结构、语言、材料

散文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写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应该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到。而初写散文的人还没有那么敏锐的感觉、缺乏成熟的笔法,没有优美的语言,他需要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入格,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此文仅告诉一些基本的走法,给初写散文的人寻一处渡口,架一座桥梁。让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跨入文学的殿堂。

散文是指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笔法多样。它可以描写明净清新、令人心醉的景色,也可以写寄托引人思考的东西;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还可以阐发一定的生活哲理。写好散文需要“以我手写我心”,表现真性情。

一、纯美的思想是散文的精神。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式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奔放不羁,而神则需贯穿始终,不离不弃。所谓“神”,其实就是思想、主题。所谓“纯美”就是散文需要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主题,可以宣扬一种有民族特色的道德传统,或是倡导一种有时代色彩的风尚;可以反映生活的真、善、美,或是闪光的人性;可以探寻一种大自然的真谛,或是领悟一种深邃的哲理;可以呼唤一些即将缺失的品格,或是唤醒一颗已经沉睡的心灵……这些看别人不曾看,想别人不曾想,写别人不曾写,一旦让人看到,就会感动,会情不自已……抓住生活纯美的思想,给迷茫的人们以启迪,给糊涂的人以指引,给无路可走的人以正确的方向。

二、简单的结构是散文的体态。

结构好比农村盖平房,用柁、木、檩、架,架好房子的结构;或建楼房用钢筋搭好柱子和梁。初写散文要先组织好结构,是由写物到写人,如杨朔的《荔枝蜜》;还是由写事到阐明理,如毕淑敏的《素面朝天》;还是直接写几个人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总之,在起笔之前,头脑里应先构建好文章的框架,然后再添加内容。例如付继光的《宋朝的雨》主要内容就是按照宋朝的雨飘到江南,降到塞北,宋朝的雨,惆怅哀怨,凄凉悲壮的行文思路结构全文的,以“雨”为线索,邂逅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岳飞等众多诗人,穿起一幅家仇国恨,聚散离合的雨的珠帘,抒发忧国忧民的精神。井然有序,结构清晰。

三、流畅的语言是散文的衣裳。

散文语言要流畅自然,风格可各异,或清新明快、典雅绮丽、朴实无华,或雄浑刚劲、峭拔孤瘦、幽默诙谐……我们在写不同内容的文章时力求拥有一种风格。要让自己的语言准确、优美、隽永,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句式多用短句。长句有长的特点和好处,短句有短句的风格,而散文适合运用短句,因为短句句子简单,而语义明了。简洁明快,语气流畅。让读者用很短的时间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 如肖金华的《永远的兰亭》中的一段。

沿着精心铺设的鹅卵石小径,行行走走,漫步于青山、银流、碧沼之间。竹林滴翠,草木溢香、水声淙淙潺潺,鸟儿叽叽啾啾。爽风扑面,清气萦绕,诗人感到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心神怡然,好不愉悦。

作者用一系列的短句写出了兰亭的清幽静谧的环境,把一个千古兰亭描摹得如此真切动人。语言清新明朗,行云流水。

2.多用修辞。使用修辞手法有很多好处,使用比喻可使道理深入浅出,文意含蓄、丰富;使用排比可使语势强劲,抒情酣畅;使用比拟可使意象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用夸张可使文章想象丰富,抒情真切……在遣词造句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可以使文句内容丰富、描绘形象、表意恰当、抒情真切。例如韩传栋的散文《就在您的形象里》中的一段: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您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您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意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您壮年的丰稔。如今,一缕华夏风,为奥运增添风情,听那问候如潮,看那自豪笑脸,温暖八方高朋。“水立方”的一池清水净括一片蓝天,雄伟“鸟巢”竞放科技芬芳!一管羊毫饱蘸13亿人的智慧,一撇一捺当惊世界殊!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拟物、引用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国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激情澎湃,豪迈强劲!

3.多用修饰语。句子的内容在主干部分,但修饰语也不容忽视,在遣词造句时力求多用定语、状语、补语,这样句子才生动,表意才准确。例如下面一段对春景的描写:

迎春花毫不吝啬地将搜集了一个冬季的阳光,明晃晃地洒满路边街角;杏花娇俏地挤在枝头笑看春的热闹,最是那微风轻拂,一低头的温柔,让人怦然心动,粉墙斜露杏花梢;丁香花是婉约的词人,它用点点暗香写下一阙小词,只可你意会,却是不能言传;桃花、梨花最是豪爽,开就开它个掩天覆地,落就落它个昏天暗地,趁着这美景良辰,趁着这人间四月天;就连高贵的牡丹也悄然走入民间,春风暖时花盛开,让这条春天的锦缎,再添天香国色。

此段就是用灵活的笔法,多处运用恰当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姹紫嫣红的春花。

四、鲜活的材料是散文的血肉

第11篇

①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②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③“这笑容仿佛在哪..

①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②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③“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④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⑤“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⑥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⑦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扰来,绾在一起。

⑧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了。

1.文中写了3个笑容,分别是何时何地和人的?

2.三幅画面相同的景和物是什么?三幅画面中“我”的感情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第一段划线句子描写优美,请做一点赏析(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 闪闪烁烁的动着。)

4.这首散文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第一个是雨后的屋子里,我在墙画上看见白衣安琪儿的微笑。第二个是五年前在一条很长的古道旁,一个孩子的笑容。第三个是十年前,茅屋里的老妇人的微笑。三个笑因为真诚的爱二联系在一起。

2.相同的景物是月儿,花儿,绿树,雨水,笑容。我的感情变化相同的地方是感到温暖,心情舒畅,对生活的爱意。

3.短短几十个字,展现了一幅“清美图画”,书香扑鼻而又清新亮丽。“凉云”、“残滴”、“萤光千点”、“苦雨孤灯”等这些古典诗词文中的优美词语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重词语的修饰,传达了作者独到的感受:云凉而滴残,雨苦而灯孤。

第12篇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品味出来。读的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1首先要读懂字面内容,通过反复吟哦,体会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

诗的韵脚往往与诗的情感相映照,有些韵脚发音响亮,便于表达昂扬奋发、轻松明快的情绪;有些韵脚发音低微,常用于抒发忧郁、低沉、愁苦的感情。如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用“江阳”韵,读来明快流畅,表现的是极度欢喜之情。而他的另外一首诗《登高》用的是“灰堆”韵,读来低沉抑郁,表现的是悲苦感伤的心境。从诗歌的韵脚的特点,有时可以推知该诗的感情基调。

2要在读中抓关键词语

有些词语本身就带有喜怒哀乐等感彩,如“新、碧、轻、晴、香”等常常与快乐的心情有关,而“孤、独、冷、寒、霜”等常常表现愁苦之情。这些词能帮助读者体会诗情,如杜甫《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按说句中有“碧草”“春色”“黄鹂”等,该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了。有些语句含义深刻,往往是主旨所在,抓住了它,就找到了理解诗词的钥匙。 要在读中弄懂典故

古人写诗词,有时遇到不便直说之处,或为了追求含蓄,往往用典。不了解这些典故,就很难理解诗词含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姜夔的《扬州慢》也多处用典。

4要在读中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当诗人用热情的眼光去看世界时,这世界便被涂上了诗人的感彩,它所描写的对象,就成了带有诗人感彩的对象。因此,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推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二、体会谴词造句的妙处

语言是描绘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好坏,关键在于谴词造句准确与否。卓越的作家总是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地谴词造句,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如唐代齐己《早梅》中的句子“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其中犹以“一”字为佳,梅花开在百花之前,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而开,更突出了一个“早”字,极巧妙地照应了题目。又如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后两句写惊鸟飞入芦花之中的情景,连用“立”“惊”“入”三个动词,使水鸟的动态、神情跃然纸上,为江村晚景平添了几分生气。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词语,这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

三、鉴赏运用表现方法的妙处

从作品的文字词语,我们知道了它写的是什么,而从作品的表现方法上,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在如何写,弄清了如何写,也就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领略写法的妙处了。要学生平时注意:诗词结构的技巧,每种修辞的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手法的妙处。

如现代诗人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中对女主人公眼睛的描写:“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儿草上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眼睛比作青草上的露珠,突出地表现了眼睛的水灵、明亮,从而描写出了香香的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