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年级下册教学

四年级下册教学

时间:2023-01-29 14: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下册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年级下册教学

第1篇

通过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

本期改进措施:1、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2、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3、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在设计思路上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单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持续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学习活动能够向着更多、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活动之间的结构联系,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以问题推动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二)、更加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方法不断丰富。在三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始于观察。确实,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正是由观察迈出的第一步。所以把观察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加以强调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自然应该得到不断丰富。其中的猜想和推测,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本册教材在这两方面就是有所侧重的。随着探究方法的丰富,探究的模式也跟着丰富起来:如观察-统计-比较-分析-结论、观察-假设(推测)-验证(测量、实验)-分析-结论等。

(三)、加强对学习主体的研究,构建以儿童心理发展为线索的科学探究体系。本册教材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构建的,所有的活动都在对儿童认识问题的规律和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具体说,就是活动设计充分遵循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从学生们可观察到的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努力促进他们去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一、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老师和学生同时遵守)

1.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摆放在书桌角上,边边重合,文具盒摆放在自己的正前方,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2、课堂中随时评价给分:加分内容(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合理的建议、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己的平时情况。

3、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4、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最后写成科学小论文,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5、实行单元一练的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星级评定。

二、教学进度安排

周课题单元

1宣传考核评价方案(1课时)电

2《电和我们的生活》《点亮我的小灯泡》

3《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电路出故障了》

4《导体和绝缘体》《我来做个小开关》

5《里面是怎样连接的》单元练习

6《我们选择了什么》《油菜花开了》新的生命

7《各种各样的花》《花、果实和种子》

8《豌豆荚里的豌豆》《把种子撒播到远处》

9《萌发的种子》《动物的卵》单元练习

周课题单元

10《一天的食物》《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食物

11《吃什么和还吃什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2《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单元练习

13《各种各样的岩石》《进一步观察岩石》岩石和矿物

14《岩石的组成》《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15《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岩石、矿物和我们》单元练习新晨

16考核评价资料整理、考核评价资料整理、总复习阶段

第2篇

2、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个别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3、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4、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5、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6、教学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8、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9、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0、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1、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2、教学措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3、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善于钻研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14、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15、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活。同时注意学生在讲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

16、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期中、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复习。

17、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一道应用题应该多读几遍之后再解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第3篇

 

洋浦实验小学   符学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桂林山水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学习准备

预习、方格练习本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了解汉字文化。

1.板题:桂林山水(甲骨文板书),讲汉字文化。

2.课件:桂林山水图片

(1)看了桂林山水的图片有什么感受?

(2)课件出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理解意思)

(3)有时候,文章比图片更美。因为图片中的美,是你发现的,文章的美是作家发现;而图片中的美是眼睛发现的,文章中的美心灵发现的。比如说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比图片还美,不信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悠久历史及其魅力,此外,还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感受才能发现更多的美好,让生命在增长知识和提升感悟中得到成长,让课堂充满着生命的味道。)

二、学习字词,积累语言。

1.课件出示词语

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屏障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2.指名带读(带读、齐读)

3.范写生字,学生练习(澜、瑕、攀、峦、泰)

4.课件出示:成语解释连线

(这个环节重点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教学思路清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安排合理,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得以保障,让学生真正“动嘴、动手、动脑”,课堂真正体现了“三角形课堂”理念中的“真学”特点。)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全班通读全文

1.小老师听队员读书,纠正读音。

2.哪段写桂林的山,哪段写桂林的水?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指导读出美。

2.教师范读

3.齐读

4.小组讨论:找出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先找到的小组抢到回答机会:小老师汇报)(老师板书:静、清、绿)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指导读出美。

2.教师范读

3.齐读

4.小组讨论:找出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先找到的小组抢到回答机会:队员汇报)(老师板书:静、清、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桂林山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思考、发现的自主学习方式,并采用“抢答”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习得以真正发生;此外,本环节还安排了小老师“一对一”检查队员通读课文、全班齐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全员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体现了课堂的全员性特点。)

四、学习“漓江的水”

1.指导读“漓江的水”段落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分析“漓江的水”写法

通过格式调整,清晰地明白采用了“排比式”的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填空背诵朗读

指导导学生抓住“漓江的水”特点进行背诵练习。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

4.导游词转化(全段背诵)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如何对游客介绍“漓江的水”?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学习“漓江的水”,在这个环节学习中,指导学生通过调整段落格式发现“漓江的水”特点,并引导学生采用抓住特点背诵的方法和填空的方法进行课文背诵,从而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再采用导游介绍的方式让学生将记忆的段落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个环节也更能体现了“三角形”理念的“真学”特点,课堂中摒弃了形式主义。)

五、仿写练笔

1.将“漓江的水”的段落调整成诗歌的形式。

课件出示:

《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课件出示老师儿童诗下水文,指导学生仿写。

《公园的花》

符学中

公园的花真多啊

多得像是走进花的海洋

公园的花真香啊

香得像妈妈的头发

公园的花真艳啊

艳得像我们绽开的笑脸

3.学生仿写。

4.交流仿写作品。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白在语文课堂里,不仅仅只有语言文字学习、课文朗读等,课堂里还有儿童诗,儿童诗是充满童趣和诗意的文学作品,这样的学习安排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的生命里多一些诗意与美好,让课堂多一些生命成长的气息。)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仿照第二段的写法,写一首关于“花”或“云”的儿童诗。

七、板书设计

桂林

第4篇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精神,采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规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了一年半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这门学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导致英语成绩较差,课堂上不是很活跃。因此,这个学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心态,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套教材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学生用书的设计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力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在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宗旨;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灵活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本套教材试图改变以往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一刀切”的状况,留出一定的弹性内容,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生能够各得其所,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整体设计,运用整体、系统的合理编排力求达到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自然衔接,以确保各学段的顺利过渡;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材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如第一单元介绍了小学生在不同课室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第二单元介绍了四个国家的时差;第三单元介绍了汉语中四了外来词语的由来;第四单元介绍了华氏与摄氏两种表示温度的方法;第五单元介绍了不同国家的衣服与鞋子不同型号的表示方法;第六单元介绍了英语中与动物有关的三条谚语。

会话部分设计了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四年级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最恰当的。

本册重点学习学校课室及功能室的名称、分布和不同的功能;学习时间的表达以及描述不同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学习服装名称及其单、复数的使用习惯;学习表示天气状况的形容词;学习有关衣服和鞋子的大小、评价价格、颜色和款式;学习农场上常见的牲畜和蔬菜名称以及包含名词复数形式的一般疑问句。

四、学期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3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吟唱7首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3、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开展“四人”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5、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 周 复习 1课时

第二周 uni

t1 3课时

 

第三周 unit1 3课时

第四周 练习 1课时

unit2 2课时

第五周 unit2 3课时

第六周 unit2 1课时

unit3 2课时

第七周 unit3 3课时

第八周 unit3 1课时

第九周 recycle1 1课时

unit4 2课时

十周 五一劳动节放假

第十一周 unit4 3课时

第十二周 unit4 1课 时

练习 1课时

unit5 1课时

第十三周 unit5 3课时

第十四周 unit5 2课时

练习 1课时

第十五周 unit6 3课时

第十六周 unit6 3课时

第5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老师,真有礼貌!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愿意)你叫什么名字?你现在有多高?(学生个别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的身高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是这么高吗?还是这么高?

(学生疑惑时,老师故意找出班上较矮和较高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    

师:那你们认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概与哪位同学差不多? 猜测一下这位×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这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不是)那是什么呢?  

师:孩子们,现在对平均身高有感觉了吗?带着这种感觉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平均身高,了解平均身高的意义,让生在脑海中对“平均数”有一个表象。】

一、情境导入,讲解例1

1.联系生活,情景激趣

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我校四年级同学自发组成环保小组,利用周末去收集饮料瓶。请看,这是其中一组收集的瓶子数量,老师把它绘制成了象形统计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和÷份数”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教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学生:13个。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这种方法对吗?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

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整体水平。

②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结合学生口述,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教师:谁再来说一说这种方法。

(4)引入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

教师: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那么,13是这四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吗?

师:看来,平均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一个虚拟的数。

师:那平均数13和他们实际收集到的数量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实际收集的数量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与平均数13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师:如果小亮只收集了7个,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变多还是变少?

如果小亮收集了19个呢?

小结:这样看来,平均数很敏感,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都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2.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在今天上课之前,你们在生活用平均数的机会多吗?实话实说,不多。那我们今天来用一用好嘛。请看大屏幕: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来当回裁判,那么裁判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公平公正)

四(2)班的男女同学比赛踢毽子,男生队派出4人,女生派出4人,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了?哪个队的成绩好呢?仔细看数据。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教师:哪个队求平均数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4)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教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个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请各位裁判员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第一组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用总量来比不公平,只能用平均数来比较。

教师:为什么不公平?谁再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公平的深入思考,体会平均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引导学生拿着学习单,说计算的方法。

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是谁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是的,求平均数。通过统计图更能清晰地说明你们的观点。看(停顿)通过移多补少,一眼就能发现哪队的整体水平高呀?(女生)所以,平均数能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互相质疑-争辩,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练习一:三个铅笔筒,装了铅笔,分别6支、7支、5支,平均每个笔筒装了多少支?

师:看看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提问:用了什么方法?

移多补少

呈现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怎么移多补少?

指出:移多补少。

2.练:小丽有这样的三条丝带,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平均数是18cm

追问:用什么方法?

指出:测量后获得数据,用求和平分法。

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移多不少。

3. 练习三: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看到平均水深110cm,冬冬心想我身高是140cm,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答: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超过他的身高。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

师:平均数反应的是整体水平,它会掩盖掉很多的信息,万一这条小河是这样的话,你觉得东东有危险吗?

师:所以呀,孩子们,天气越来越热,孩子们一定不能随便下水游泳,要有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

4.练习四: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4岁,女性平均寿命77岁。

问题一:一位73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答:平均寿命74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整体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

问题2: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答:不一定!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要想长寿,就要注意健康。健康让我们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想有健康的身体,就要养成体育锻炼好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又学到了哪些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材分析

在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中,语音是基础,是语言的灵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的拼写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但英语拼写远非机械的英语单词书面形式的记忆和复制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涉及个体多种语台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过程。语音在学生学习英语拼写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拼写能力又直接关乎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英语全方位能力的提高。良好的语音意识有助于儿童觉察到拼音文字体系的一些根本特征,例如字素―音位的对应,拼写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能力更好地解码听到的语音流。语音意识、语素意识以及正字法意识等元语言能力与英语拼写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语音或者说拼读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制约着阅读、写作等其他英语语一台能力的发展进步。本文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这两套教材中的语音教学模块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编写建议。

一、两种教科书中语音教学模块的对比分析

这里所探讨的教科书中的语音教学模块指的是人教版中的三年级下册的Let’ssay,四年级上册的Readandwrite以及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下册、六年级上下册的Pronunciation;苏教版四年级至六年级上下册的Listenandrepeat部分。

(一)从学习量分析

苏教版教材中,从一年级下册分七个单元在,在Lookandread部分开始学习26个字母的名称、读音和大小写,按字母表的顺序每个单元2-3个字母,同时也呈现一个以该字母开头或包含该字母的生词,并有彩色配图。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四册都没有呈现单独的语音模块,出现了断裂。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readandrepeat部分重新开始强调字母的发音,每个单元呈现2个字母,一直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止呈现完整个字母表。与之前一年级不同的是除了给出包含这个字母的单词外,还利用这些单词组成例句,以利于学生记忆。从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开始开始归纳具有相同音节的单词。譬如,同样包含/th/音的think、thin等单词会被放在一起对比朗读。

人教版教材中,三年级上册没有语音模块,缺失了对学生的与因素如。从三年级下册的Let’ssay开始学习26个字母的名称和读音。在四年级上册用三个单元进行了26个字母写法的教学,平均每个单元学9个,第四单元开始就断裂开来,没有紧接着学习语音,而是学习了一些单词,后面三个单元语音模块又缺失了,造成了学习量不均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人教版在六年级上下册的Pronunciation部分专门呈现音标的学习,并且总结了五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而苏教版中并没有直接学习音标的部分。

(二)从复习形式角度分析

人教版中,每个单元最后的chant不是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字母,而是将之前所有学习过的字母一起进行复习,这样的安排方式,就达到了复习之前字母知识的目的,缺陷在于没有突出和强调巩固新学的字母。苏教版的sayarhyme部分也是放在最后的,主题往往是本单元的主题,用简单的句式串联,形成郎朗上口的韵律,涉及的仅是本单元的词汇和主题,对之前的学习没有兼顾。

在同样的四年级上册,人教版readandwrite部分是本册的练习,内容是字母填空,即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单词,要求在空格处填写所学字母,这是一种标准的单词拼写练习,没有突出语音的存在。而在苏教版中,出现的练习只是关于本单元的句型的运用,小组的互动对话,语音的练习更多的是融合在具体的交流中,而没有额外单独的练习。

(三)从教学辅助工具分析

苏教版在学习每个字母的时候,都在下方附有包含这个字母的单词的实物简笔图,譬如说一只猫,一只铅笔等等,这些图都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见而熟悉的。人教版的漫画配图是充满联想性的,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字母的印象,缺点在于有些图的内容是抽象而非具体的,对一些学生而言,理解稍显困难。

(四)从学习难度分析

人教版在四年级上册,每个字母用三个单词来辅助学生记忆,这些例词中有的是两个单词的短语,而有的单词的长度达到十个字母,而且每个字母配有例词三个,对于年龄层次不是很高的学生来说难度过高,这种多字母组成的单词会分散学生的学习重心,而去关注单词的拼写和背诵,这不利于儿童语音和语音意识的发展。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用2个单词和一个句型来学习一个辅音字母音图,如b和c的学习,就先列出了big、boy、cap、cat四个单词,然后给出一个例句Thecatandthebigcaparefortheboy,并在下方对这个例句配有情景插图。

三、对教材中语音教学模块的建议

(一)为语音的学习设立单独而系统的模块

综合而观,小学英语教科书已经注意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在多册课本中都有呈现语音教学的设计模块,但在年级与年级之间,这一单独的语音教学模块是存在断层现象的,没有一个系统的语音教学体系的支撑。譬如苏教版虽然在一年级下册有单独的语音教学,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本中却都不存在单独的语音教学模块,而到了四年级又出现了单独的语音教学模块,这种没有持续性的语音教学,很难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就建立起巩固的语音观念,而学生一旦养成不良的语音习惯,这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教科书中对语音教学只保留的这一点微小的篇幅,也很难让任课教师形成对语音教学的重视情绪。

(二)要设立单独的语音练习模块

语音的掌握是理论知识加上反复练习的结果,在每单元的语音教学模块后,应设有单独的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除了用歌谣串联已经学习过的含有该字母发音的单词,帮助学生建立起音-形对应的规则,促进学生语言意识的发展。还可以设计一些听写练相结合的环节,譬如在听力练习中给出两个发音相近的单词(只有一个音位不同的单词),然后选出听到的单词。在这个环节还可以考虑到区域语言发音的差异,譬如在广西桂北方言中f和h的发音是没有明显区分的,那么在学习了f和h之后,可以用feel和hill来作区分,让学生分辨f和d的发音,这样也可以同时提高了音位意识,首音和韵脚意识。

(三)教师对语音教学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在语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以正确的语音示范,不要急于将所有的字母的读音规则讲授给学生,语音的学习讲究的是细水长流,要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英语语音概念,让学生在字母和读音之间建立初步的对应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局限于课本中的语音教学设计,以教科书为蓝本,发挥自己的创造,譬如字母操等,通过这种通体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字母和发音以及书写有深刻的印象,无疑是有助于语音教学,有助于英语教学的。

参考文献

[1]董淑鸿.牛津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点滴谈[J].小学教学设计,2008,8:14-15

[2]金丽,张楠.小学低段英语语音教学探析[J].基础英语教育,2011,2:36-40

[3]林银芝.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1:106

第7篇

通过仔细地研读1—6年级各年级各个单元的训练题,我觉得有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新课标中的“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的写作训练理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训练题目之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由1—2年级(低年级)过渡到3—4年级(中年级),那么,训练题的设计就是从先进行看图说话、说出自己喜欢的实物,然后过渡到训练用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等训练,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乐意写话的学习品质。又如:从五年级到六年级的训练中,从介绍课本中的某个人物,到介绍古代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从学会写读后感到写读书的调查报告;从写我喜欢的一处风景到学写游记等,都体现了写作训练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又如:在一、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中重在画一画,写一写,并没有提到作文“题目”,这说明低年级的重点在句子的训练。我觉得此时老师们重点在训练孩子们把句子写通顺,适当地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类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说写完整话,说写通顺话。但是到了三年级,我们就会发现,作文开始有题目了,而且一直到十二册,很少给你题目的,都是“题目自拟”,所以就给我们一个讯息:中年级起步作文时,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能比较中肯地自己命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命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要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至少要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几种开头和结尾;其三就是比较真实的通顺的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学着使用修改符号简单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这样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就应该说完成了任务。在高年级的时候,重点在于,利用各种写作技法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得有文采,告诉学生怎样取材,怎样构思、怎样起草、怎样加工等,这样学生才会有能力对于考场作文应付自如。

2.注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纵观十二册语文每个“语文乐园”中的习作训练,不难发现,作文训练的主旨不再停留在表达、交流的层面上,不再是禁锢在老师说学生写的模式上,而是重在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其训练内容来看,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生活”这个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是一个习作材料酝酿的过程。这些“语文生活”涉及到丰富的课程资源、写作资源,这些资源已经不再是课堂内简单的游戏、活动等所能达到的,其内涵已经大大增加,即使是课堂内的活动、游戏,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参加,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组织、策划与参与。具体来说,“语文生活”涉及到这样一些写作内容:①家庭生活,如一年级 上册一单元(家里来了客人,安安会说些什么呢?)、五单元(介绍自己的家庭,让大家分享幸福);二年级上册二单元(在组内说说家庭发生的趣事);三年级下册七单元(写一写自己过生日的经过);五年级下册七单元(把你和家庭中亲人的故事写下来);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受爸爸、妈妈的批评)。②活动策划,二年级下册八单元策划暑假活动,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策划新年联欢,五年级下册五单元策划故事展示。六年级的“读书调查报告”等。③课外阅读,其中包括一、二年级听故事然后展开想象更具体地讲故事,做名著读书卡;三年级下册的讲爱国人物的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好书共分享”汇报活动等;四年级下册的写读书报告;五年级上册的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作家,《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简介;五年级下册的故事、诗歌的搜集,六年级介绍“七子之歌”中的一子、神话故事的搜集以及《西游记》等古代作品人物简介,读后感的写作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有比较宽泛的课外阅读面,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作文练习。④动手小制作,如一年级的“吹泡泡”,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小制作”、“我们来办手抄报”,三年级三单元的做树叶贴画,五年级的“我喜欢的一项活动”等。⑤人际交往,如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怎样待客”;一年级下册的“小记者”,二年级的“我是小导游”以及“环保小调查”,三年级上册“小小新闻会”,“学习访问”;四年级下册水资源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两个社会小调查,“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六年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等都得让学生和他人合作,与他人真诚有效地沟通,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作文才有“话”可写。⑥社会与科学;如三年级上册“身边的科学”,下册的“走进动物的世界”,四年级上册的“漫谈星空”、“我喜欢的花”,“学会读广告”,下册的“学会读商品说明书”,“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⑦风土人情,如二年级上册的“春联”,三年级的“策划新年联欢”,四年级上册“元宵灯谜”,五年级上册的“中秋”,六年级上册的“话新年”等。⑧励志自信,这方面的内容每册都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生活”中还有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等的写作安排,写学生的亲眼所见,真情体验之感。

再者,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写自己发现的生活,写自己了解的事情,写自己参与甚至策划的活动,写自己读过的书,写自己想说的故事,写自己关心过的人,写自己真实感受与情感。具体来说,在一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开口说,围绕上面的内容多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听话的良好习惯。在下学期,一年级开始写话,要求写一两句就行,但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二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已经开始段的训练,也可以是简单的篇的训练,但是说的分量依然比较大,都是由说再到写。其内容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目的就是触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想说,这样才能有话可写。三年级已经明确地提出写作文的概念了,写人,写景,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写故事,写自己和同学的交往等,说的分量相对少了很多。四年级的作文训练的写作内容相对就宽泛了很多,有科学知识的探索,有不同观点的辩论,有广告和商品说明书的理解,有人情风俗感受,有课外阅读的体会,也有想象故事的编写。

3.充分发挥“金钥匙”的习作指导作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作文训练与低中年级大不相同。细看看每次作文训练,不难发现,在每次“语文生活”之前都有“金钥匙”这个环节,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经过这么多次“为分而教”后,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没有哪次语文测试考到了“金钥匙”里面的内容,以前老教材还时不时考考类似于“金钥匙”的“读写例话”中的内容,逼得我们不得不细看“读写例话”,现在“金钥匙”成了考试遗忘的角落,有些人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上花心思。其实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五、六年级的每单元的“金钥匙”中,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写作文的很多的技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的教学,发现孩子们要么就是没话写,要么就是有话写但不吸引人。细看看这些“金钥匙”,它是我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其中包括了写人作文必须利用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写景的文章得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写文章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可以是文章显得曲折生动;写文章要合理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文章中合理的想象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说道理是可以试着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说;说明文要注意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使用……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纵向了解了新教材的作文训练阶梯目标,才能宏观的调控自己的作文课堂,否则,作文大不了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以及想象作文,每册都涉及,每册的教学方法就会雷同,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每个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只有重视了“金钥匙”,才会教会学生作文的技法,学生才会让中年级就写过的内容更加的“锦上添花”,从而“繁花似锦”。

当然,语文A 版教材也还存在着教材编写等方面的问题,如存在单元的示范课文与习作指导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单元设置的课文对习作缺乏指导作用,教师教学难以与习作结合起来。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所学课文为:《为三月谱曲》《天安门广场升旗》《桂林山水》《古诗二首》,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作者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的训练。而本单元设置的是《节约用水》的看图作文,这样使得教材与训练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又如四年级八册四单元是以《地球只有一个》《老人和海的故事》《长通话的深林》等为主的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记叙文;而习作训练则是写一商品的说明书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

又如中年级要求重点训练片断,而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应该列入训练内容,而教材未列入,致使老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不然,学生到高年级就感到患难。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去探索。

新课标指出: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语文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得先从钻研教材开始,只有把握住了教材特点,才能设置更优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就会因此而大大增加。

第8篇

一、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直观教具包括图片、实物、简笔画等。取材较容易,创设较简单,属于较为传统的情境创设方法。

1.运用图片进行情境教学

图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教具,因为其生动形象、色彩鲜艳,运用得当能够有较好的英语学习效果。但教师在使用图片时要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图片。图片的来源多种多样,既可以选择教材配套的图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片。

例如,新版小学英语PEP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2的学习内容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图片,完成最基本的问答: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也可以完成本单元Let’s talk 中师生的对话,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来进行应用表达,使学生有成就感。

2.运用实物进行情境教学

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认识,可以更快地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实物教学可以教授名词、数词、形容词以及句型等。

如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教师不仅可以用相关的实物进行词汇教学,也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如教师在课堂上选取一件学生的外套,向大家提问:whose coat is it?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之后也可以让学生按小组练习相关的句型。在英语与实物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3.运用简笔画进行情境教学

简笔画利用简单的符号表现事物的基本特性,简单直观、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简笔画能够广泛地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各种教学内容的讲解中,为学生创造真实情境。在教水果、动物等单词以及go home,go to school,get up等短语时,简单的几笔就可以勾勒出形象的图形,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英语知识的涵义。

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中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天气以及表达天气的相关单词,在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用简笔画,画出一半的天气图形,然后用相关的句型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来猜天气。边画边猜的过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

二、运用活动创设情境

小学英语教学提倡活动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说、唱、演、玩等活动形式来促进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情境教学的操作要素之一就是以“学生活动”为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来创设情境。

1.用游戏创设情境

游戏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参与其中,是一项很好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在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小小采购员”的游戏进行教学,这是一项有挑战性的游戏。教师每次请两位学生上来,一个学生扮演顾客,另一个扮演服务员,谁买的商品多,说明谁的理财能力强,也就获胜了。这个游戏主要通过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来巩固学习过的关于Can I help you?等多种句型的运用,同样学生在准备对话内容的过程中还会运用到之前学习到的相关单词,不仅丰富了对话内容,还复习了学习过的词汇,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活泼开朗、好表现、喜欢表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9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追求高效课堂,就必须对语文课堂练习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语文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在学段上的要求和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书面练习设计。

[关键词]书面练习 设计 分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61

语文课堂书面练习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目的的课堂书面实践活动。新课标要求每节语文课都要有一定的书写时间,这就更加彰显了课堂书面练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设计练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课堂练习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化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效地设计练习,使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学好课文,提高能力。

1.将模糊的文字转变为直观的画面

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变话为画,就是让学生将文本进行加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其再现。

2.根据课文中的片段进行仿写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方法或技巧进行仿写练习,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学习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后,仿例写话: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是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

3.进行主题写话

围绕课本中的某个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再写成文字,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学习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后,让学生搜集资料,写一写《未来的海洋》。学生通过主题写话,以及口语表述,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了对话与交流。写话训练还培养了学生写真实的事情、表达真实的情感的习惯。

二、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生活和个性

1.练习的内容体现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苏教版教材中也加入了语文与生活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课堂书面练习中就要进一步提高练习的价值。如学习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你身边有像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样豁达开朗、无私奉献的人吗?请写一写。”让学生观察、记述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就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

2.练习的题型体现学生的个性,展现个人特长

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精心设计练习题。

如果学生擅长写作,教师可以为“未来小作家”设计表达性的练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可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让学生抒写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想。这样,从学生自身出发,让学生感悟到一个全新的叙述角度,学生就有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有的学生喜欢画画,教师可以让“画坛新苗”为课文配简笔画。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中开凿隧道、建“人”字形铁路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配上图画。

学生在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堂书面练习活动中,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而且各项语文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

语文课堂练习如果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项知识的训练、能力的提升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书面练习走出课堂,展现出多样、有趣的特点,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时,设计了以下的课堂书面练习。

想象训练:蓝天是一块巨大的谱面,电线是那飞扬的五线谱,而停歇的燕子成了跃动的音符。

停歇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多悠闲呀!____________。

停歇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多幸福呀!____________。

停歇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多( )!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做到有层次

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练习。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时,学困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了解词的大意即可;一般学生要求写出词人所表达的意境;而优等生除此之外,还要把词改写成记叙文。这样,既消除了差生对练习的畏难情绪,又保护了优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通过课堂书面练习,都能有所收获。

第10篇

关键词:四年级学生;英语教学;学习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32-0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阶段,教师不能一味地将知识以灌输方式传授给学生,因为灌输是有限的。如果将学法渗透给学生,学生能够利用学法学到更多的知识。英语是一门包含众多内容的学科,有单词、语法、句型、篇章等等。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

一、指导学生预习,提前感知知识

教与学的关联性极强。如果教师只注重课堂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如果教师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感知知识,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为此,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定的任务,让任务驱动学生主动预习。在预习时,教师还可以不断渗透方法,如遇到英语生词时,借助英语词典辅助学习,了解其读音、意思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了解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中的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单元时,教师以任务促进学生预习,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结合单元内容,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为:1. 借助词典,预习新单词,如pineapple, grape, salad等。2. 利用各种资源,查找如何制作水果沙拉,即How to make fruit salad。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感知单元内容,围绕制作水果沙拉进行。由于水果沙拉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的,学生对于制作步骤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在预习中,教师让学生借助各种途径、资源搜集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通过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兴趣,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预习中渗透的方法,学生也能逐步运用到日后的预习中。

二、指导分类学习,提高记忆效果

分类学习方法对于记忆词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的英语内容越来越丰富,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型、语法等,内容都在增加。如果学生找不到好的记忆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学习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中的Unit 5 《Seasons》这一单元时,教师在词汇学习中渗透分类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学习的词汇与一年四季有关,主要包括spring、summer、autumn(fall)、winter等,对于这类词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归类,即季节类。在学生学习之后,教师便可以以头脑风暴方法引导学生将有关季节的词汇说出来,如Can you name some words about seasons? 同样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到其他的词汇记忆中,如将颜色归类、水果归类、学科归类等等,这些在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材中都有所涉及。

通过指导学生分类记忆学习,以后学生可以将这一学法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效的分类,学生记忆起来非常方便,也更加牢固。最主要的是,将英语单词分类,学生不再感觉到英语单词“多”,能够明白词汇记忆的关联性,学生自信心也会增强。

三、指导参加活动,强化语言能力

学习英语,靠单纯的记忆、机械的练习是难以收到效果的。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方法技巧。英语学习,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只有置身英语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创建或者为学生创建环境,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英语活动,在活动中表达英语,强化语言能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这一单元时,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情境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学习基本的句型,如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how are you/I have a...后,教师引导学生参加情境活动。教师给出情境内容:请学生模仿生病就医情景。学生需要运用学习的英语句型,发挥潜能,将情景内容展现出来。学生可以任意选择生病内容,如咳嗽、头疼、肚子痛等;任意选择角色,如护士、医生等,将情景以对话形式灵活生动地展现出来。

通过参加情景对话活动,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英语句型灵活运用,锻炼表达能力,从而促进自我巩固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英语角活动、故事表演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我。

总之,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多点耐心,并在设计教学的同时,注重学法的渗透,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运用到英语学习中,以强化学法,提升学习效果,从而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 文白对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将课外的文言读本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以下简称《一百课》)一书中有许多文章可以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找到它的白话文版本。为了拉近小古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决定让四年级的学生对照以前学过的八册人教版教材,来找一找和《一百课》中的文言文相对应的课文,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共找到了19篇。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观潮》对应《一百课》上册第十一组的《浙江之潮》,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鹏程万里》对应《一百课》下册第四组第67课《北冥有鱼》,四年级下册中的《纪昌学射》对应《一百课》下册《学习这件事》;三年级下册中的《夸父追日》对应《一百课》上册第七组《夸父逐日》,等等。通过这样文白对照的朗读和学习,学生从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首先解决了小古文难读难懂的问题,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从中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在此基础上,学生因为有了自己文白对照后的发现和理解,背诵这几篇小古文就不成问题了。

另外也可将《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中的文言寓言小故事,如《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同教材中学到的寓言故事进行对应学习,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文言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和语文教材的对比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对学习文言的兴趣更高了,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发现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文言材料,不管能否读懂或只是一知半解,他们都会拿到班里来尝试阅读,如《古文观止》《增广贤文》《从古到今》以及文言笑话、教材中的成语故事等。由此可见,学生对待文言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避而远之了,而是带着一种积极探索的热情主动地去接近它,感受它了。

二、边学边玩,点燃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

好玩、爱动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的情景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学习小古文。于是笔者尝试把《守株待兔》的课本剧表演搬上舞台,惟妙惟肖的演出让学生对小古文更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再看看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活见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片段。

教师出示关键句:“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启发学生思考:哪位同学愿意扮演这个撑伞者,并表演这一连串动作?

当有学生上前表演动作后教师给予鼓励并随机问道:你能告诉我你当时在想些什么吗?“以足撩之”时你在想――“奋力挤之桥下”时你在想――“趋”时你在想――把这种感受放进去,你来读读这句话。

……

课始的表演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通过表演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这几句文言的含义,之后教师一连串的三个“你在想……”不但帮助学生解读了这几句文言的意思,还使得短短几句精练的文言短句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情感色彩,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原本害怕小古文的心理烟消云散。

又如在学习《乡村》这篇小古文时,除了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小古文带来的古代乡村美景外,还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古代乡村的美景,在展现画面的同时,要求学生边画边背诵,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这篇小古文,而且在情感与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小古文还可以这样好玩。

三、尝试仿写,促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激情

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读,模仿写。“写文言”的成功,对“读文言”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古文诵读积累后,可尝试让学生进行小古文的仿写。如在教学《猫斗》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争斗,也照样子改写成文言,字数不限。请看两位学生仿写的文言片段。

白棕二狗,斗于庭院,汪汪大叫,龇牙咧嘴,四目对射,不分上下,久之,白棕二狗遍体鳞伤,两败俱伤。

――张琪曼《狗斗》

黄黑二鸡,斗于院中,喔喔而鸣,耸毛拍翅,四目对视,两不相下。久之,黄鸡稍退缩,黑鸡奋起逐之,黄鸡走入室,不敢复出。

――童羿博《鸡斗》

又如,在学习了《菊》一课后,有学生这样仿写:

滴水观音,翠流。其叶,如毯,如掌。其形或抑,或垂,其色或绿,或碧,或黄。种类独一。性顽强,折枝既可栽,栽后与前一致。春日萌芽,夏日繁茂,秋日生枝,冬日傲霜斗雪,一年四季,唯其不枯。

――李凡《滴水观音》

秋菊盛,清香四溢。其瓣似针。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白如雪,赤似火,黄胜金……其性耐寒,严霜降时,草木皆枯,百花皆凋零,唯菊独盛。远望,如诗如画;近看,美中之美也!

――王乐阳《秋菊》

……

等到小古文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有了不同类型篇目的积累,笔者让学生把课外的小作文题材统一为小古文的仿写,类型自己选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篇目或自己想写的对象都可以。结果全班同学都作了尝试,写的题材丰富多样,有写水果的,有写景的,有写植物的,等等,尤有特色的如:

古今中外,茶乃上好饮品,茶中,又以西湖龙井为佳。夏饮消暑解渴,冬饮明目而健脾。置少许茶叶入壶,以沸水冲之,候些许时辰,开壶,清香四溢,入口,惊呼美也。

――陈鲁秋月《论茶》

夏日如火,母买一瓜,怕吾贪吃,藏于床下。不料被吾找至,口流馋水,急剖之,立光。母撞见,笑曰:“小馋猫,要撑破肚子耳!”吾羞而走。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情景图

前言

打开青岛版数学教材,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情景图最吸引学生的眼球,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使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与自己生活贴得那么近。数学情境图的设计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另外,融入生活气息的情境图,给数学赋予了生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有效地用好情景图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浅谈自己几点体会:

一、利用数学情景图,贯穿新课教学

利用数学情景图,贯穿新课教学,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理解认识情境图,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充分利用好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情境图都是以场景的形式呈现,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景并与生活紧密相连,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在教四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学的开始,充分利用“挖掘机铲土 ”的生活画面的情境图,结合当地新区的建设发展,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适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铲斗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有“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回顾什么是锐角、直角和钝角”,同时学生还发现了有一种角是“平平的”,引发了学生的争论和思考,此时我通过学具转动角的一边,观察思考在转的过程 都出现了哪些角。这样,利用主题情境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2.理解认识情境图,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在理解认识情景图后,结合教学目标,深挖教材,根据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借助“活动角”,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根据“学生在转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了‘平角’‘周角’”的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区别?”这样,既层层递进,综合运用主题情境图,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将导入与新授为一体,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灵活使用情景图——合理把握情景图的呈现方式

要使情境图真正用好,服务于教学,教师除理解其内涵外,也要考虑怎样灵活使用,才能达到优化情景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情景图的使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分层展示情景图,挖掘情景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从而架构新的知识网络。

如四年级下册第86页“小数的加减法”情景图包含了克隆牛“健健”与“壮壮”出生情况的三个情景问题。我在处理时将三个场景分别出示,并引导学生整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分层处理情景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一步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其二,利用情境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理解和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四年级下册第91页“小明家今年订阅报刊情况表” 爸爸《电子与电脑》117.60元《中华散文》36.00元;妈妈《家庭》45.60元《演讲与口才》33.60元;小明《少年文艺》42.00元《当代小学生》26.40元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经历分析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了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算理是一样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引导学生发现情景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一个情景图往往隐含着一个或多个数学问题,教师在利用情景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存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把材料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把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

如四年级下册“信息窗5”出示了小华和小明测量绿毛龟蛋直径的情景图,小华说“绿毛龟长径约3.9厘米”,小明说“绿毛龟长径约4厘米”。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其实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在这个情景图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就是“近似数的问题”。也就是3.9和4他们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使用方法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四舍五入,理解了并掌握了方法。

四、结合“情景图”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利用“情景图”进行教学不仅仅是思维的锻炼和数学技能的传授,还要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二)”所呈现的情景图是一幅“堆积如山的垃圾”的画面,通过情景图提供的生活场景和数据,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个个争当环保小卫士,为我市“创模”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情景图为学生学习开创了思维的空间,一幅幅炫丽多彩的情景图,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数学知识走向生活化。同时,它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我相信,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情景图,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根凤.巧用情境,高低有别——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图[J].小学教学参考.2009,(29).

[2]王雪飞.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08).

[3]林海燕.浅谈情景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