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15:0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教育的困境在于教育本质的迷失。对教育的造问,东西方文化,尤其是文化轴心时期的先哲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培育道德心灵,健全理想人格。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今天,这一基本价值愈发显出其极端重要性。重视人文关怀,培育健康心灵-追寻宇宙真理,重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是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由路径。
关键词:教育之症;本质;回归
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怎么了?出路何在?
一、大学教育之“症”
(一)“适应”僭越“超越”。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追寻真理、超越自我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与超越相对应的是适应,超越与适应相互对抗和平衡的过程演绎着教育的主旋律。比如,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人文与科技。然而,在市场、物欲、金钱、文化的多元冲击下,适应借越和窃居了超越应有的位置,开始以主人的身份引领教育的航向。教育失去了昔日的精神光环,逐渐沦落为名利的俘虏和工具。资本天然具有攫取绝对剩余价值的倾向,在市场的驱动之下,它向任何可能的领域伸出触角。教育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尤其是“传道”,更是教育须臾不可离的“生命线”。但在一波接一波的改革浪潮中,资本在市场的积极配合下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教育也没能幸免,没有坚守住精神底线,半推半就地成了资本与市场的婢女。美国经济学家A.M.奥肯说:“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必须被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这个范围不能包括教育。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认为,由于知识传授和知识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大学不适合作为一个赢利性组织存在,如果大学以利益为导向就丧失了大学的根本精神。遗憾的是,一些大学已经把赢利当成了唯一的价值追求。
(二)“科学”僭越“人文”。
文化轴心时期,东西方圣哲在相互隔绝的地理环境中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表达了相同或相近的志趣。无论是老子尊道贵德的思想,还是苏格拉底德性即智慧的阐释;无论是孟子舍生取义的豪情,还是柏拉图献身真理的执着。无不映射着同样的人性光芒。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为迎合封建专制的需要,不但大力倡导“罢黜百家”,还儒学精神,提出了独尊被其篡改的“犬儒”,致使中国文化的主脉偏离道统,成为历代皇帝粉饰太平的工具。无独有偶,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门下求学二十多年,最终没能领略他老师的思想精髓,不无遗憾地离开了。可他却开启了近代文明的序幕,在诸多应运学科做出了辉煌的成就。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西方文化终于挣脱中世纪宗教枷锁的束缚,义无反顾地走向世俗,随之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工业革命。人类以近似几何级数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拓展认识领域,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科学理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近代科学“可以概括为以数学为基础的经验理性,即理性逻辑推理与实验经验构成的富有张力的知识建构”。无疑它是一种了解宇宙、认识世界的可靠和富有成效的方法。然而,对科学的盲目推崇致使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科学主义在教育领域的肆意泛滥,导致人文关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日益被边缘化,“有知识没文化”的大学毕业生是科学主义僭越人文关怀的自然恶果。
(三)“物质”僭越“精神”。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的强烈的程度和优先程度是不同的。越底层的需要,越关系到生命机体的生存的需要,人们对于它的追求就越迫切,因而表现得就越强烈,其对于高层需要来说就越具有优先性。马氏这一观点是对普通人实然状况的论述,并不是应然状况的结论。换而言之,其理论的合理性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对一个人来讲,物质与精神的需要须臾不可离,在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更为根本。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孟子倡导“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宁可饿死不吃周朝粮。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诚然,这些是个案,是一种特殊情况,但普遍性就蕴藏于特殊性当中,没有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终极追求,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正常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不过,这是有条件的,一个人应该经历人性启蒙、人性觉醒、文化自觉等阶段,最后实现精神超越。古圣先贤以及很多仁人志士都经历了这一心路历程,他们的高尚行为是精神达到一定境界的自然体现。
二、大学教育的本质
中国早期思想家们充满自由主义的气质,孔子的气魄、老子的深邃、屈原的悲壮,庄子的神奇,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诗性气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教育精髓的终极追求和整体把握。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对普通人来讲,其路径只能是学而后知。不过,知什么?是日用知识吗?非也。孔子自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无论“生而知”,“学而知”,还是“困而知”,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道的不懈追求。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早期的语境中,教育的核心就是“传道”、“悟道”和“行道”,舍此,则失去了教育的旨归。道又是什么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历史文献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可见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相同,可以推断,当时人们对道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固定的内容。
从以上引述可以看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就人自身来讲,主要体现为道、德、仁、义、礼等伦理道德思想。怎么学道呢?孔子针对当时人们的修养水平,主要倡导“以仁进道”,当然,像颜回这样具有很高悟性的学生,自然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精髓。老子更为超脱更为根本,他指出“为学日益,闻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对于日用知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常道”,就要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积累,而对于“绝学”,也就是“非常道”,就是弱其志趣,损减私欲的贪心,“反也者道之动 也。”由礼而义,由义而仁,由仁而德,由德而道。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对“道”的学习体证是一以贯之的。《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学记》提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教学与教育同义。孟子感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在中国古代最早将“教育”二字连在一起作为
个词而使用的。王充更加明确具体地提出“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朱熹“五伦”教育思想,在核心也在于成人进道。总之,对道的体认,淳德体道,淳德归道是早期中国教育的真正内涵。
三、大学教育的回归
教育要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立场,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重,在对单一化、工具性及其价值蜕变的教育现实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回归教育本质,重构教育核心价值观。为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境界说可资借鉴。其一为“和而不同”;其二为“君子不器”;其三为“天人合一”。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旨在培养与造就一代具有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新人。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美学的主要内容。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审美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以美学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审美理想、情趣和素养的教育实践。审美教育实践,包括美学理论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审美教育、情感陶冶教育,等等。其中,以美学理论为指导的情感、体验、感悟的教育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情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在美学史上,美学家特别关注情感教育。在他们看来,审美教育就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感情教育。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提倡美育,在于使人类能在音乐、照片、图画、文学里找回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在先生之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竭力主张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认为美感教育的功能,在于修身养性,等等。人们一旦进入了这个审美领域,情感就会得到净化,精神就会得到升华,情操就会得到光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可以说是审美教育的本质所在。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在审美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们既可以获取美的享受,获取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又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审美是美育的前提,教育是美育的归宿。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乃是通过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达到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大学体育文化教育亟需重视审美教育
谈到体育与美育,学者们都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希望在教学中做到体育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国教育学家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美育相结合的传统教育思想,把体育与美育都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体育与美育的相互联系[。体育审美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追求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现代教育中体育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教育,它是多层面的教育,即与身体有关的生理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在体育教育的过程既要正确地引用审美因素,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享受,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将其培养成有较高审美素质的人。审美教育是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人类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是社会和人群。我们对于这两个世界的认识是运用了不同的认知体系:世界—认识—记忆—思考—知识—考试—改造;生活—感受—体验—情感—艺术—欣赏—生存。以前我们的教育比较少地关注学生们内心的真实体验,而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具有幸福感的生活。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围绕这个目的,体育教育、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如此。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肯定,我们还非常渴望寻求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缺乏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我们认知的客观世界和社会人群,缺乏在情感中凝聚感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是当代人新的追求和共识。人只要正常地活着,没有感觉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觉能力退化,人们变得粗俗、简单,甚至麻木,人类感受和体验的能力正在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和网络提供了人们交流和表达的无限可能,现代交通几乎消灭了空间的隔阂。所以,离别变得可以轻描淡写,我们就不再稀罕“思念”,但我们每天端坐在视频前,与外界在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没有眼神的交流、没有真实的环境和氛围的关联中,我们的感受能力渐渐变得迟钝,感受空间渐渐变得狭窄,就算“物质极大地丰富了”,没有感受能力,作为“感觉”的幸福又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福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外部条件;人类未来的幸福,必须建立在人人都能感受幸福,都有能力“感受”的基础之上,这是内因,内因才是关键。而唯一专职用来激发、保持、丰富人们感受能力的东西就是艺术、审美。审美依赖的是心灵的敏锐、情感的丰富和充沛的想象力,而僵化的知识往往可以掩盖和扼杀敏感性和想象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是具有丰富知识却不知人间烟火和人情冷暖的人才,只能培养出具有专门技能但却没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工具”。所以,当前通过艺术欣赏和审美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丰富情感体验场所、经历,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索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体育文化中审美活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需要学生个体亲自参与、体验、感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学的体育文化的审美教学课程的开设,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参与、体验、感悟生活,追寻幸福生活和意义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2.2审美教育能使大学生感知真、善、美
审美教育与智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是,二者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心理结构各自都不是封闭的。美育与智育间存在着必然的双向互补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双向互补关系,才使美育能够感知、学习,体会真、善、美。
(1)审美教育对象本身的认知价值。
审美教育借助于一定的审美对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审美对象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也具有认识价值。可见,美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它的外在形式所包含的内涵,在一定范围内跟知识具有同样深刻的认识价值。至于美丽的大自然,则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具有这种双重价值,因为它既是艺术和审美的对象又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对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有利于增进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而对于自然艺术认识和审美把握,也有助于更加直接而明确地把握客观真理,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2)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创造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探求科学真理和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方面,它表现为灵感、顿悟、直觉、想象等。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逻辑活动,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作用。而非逻辑思维就是灵感、顿悟、直觉和想象等。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科学家往往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而没有所获,而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却灵光闪现,获得了突破,这已为许多科学事例所证实。事实上,科学活动中的直觉,跟审美直觉有某种相通之处,即都是在感性直观中通过想象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领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根认为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创造思维能力中的最主要成分是想象力。这里,如果说灵感、顿悟、直觉(包括审美直觉),对于科学创造有重要意义的话,那么想象力意义则在于它是创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是贯穿于整个创造过程最活跃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力是人类思维创造性的主要标志。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创造力,爱因斯坦之所以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不仅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是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3审美教育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
对生活的兴趣是人们热爱生活的前提。一个对某项事物毫无兴趣和感情的人,就不可能对它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兴趣、爱好是人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原动力。审美教育就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源泉之一。世界是美丽的,有许多生动、富有灵性的东西,对于那些未知领域的神奇魅力,人们总是愿意花费精力去探求的。
2.4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人格是个体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心理素质的整体组合。知识、意志、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而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以及智力结构、自理结构和情感结构等稳定的心理机制,则是构成“自成统一”的人格心理的基础。人格完善是一个过程,而且要求全面发展。人格就是由知识、智能、道德、意志、情感、审美力等内在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在这种系统结构中,人的全部本质特征,都是人格系统结构中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审美教育在于完善人格,而完善人格则又是由知识、情感、意志品质组成的整体结构,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3.总结
进入大学读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异地求学,远离父母,即使是同城求学,也因为课业的需要基本选择住校的生活。此时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个全新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式微。从笔者个人五年的班主任工作数据显示,所带516名学生中,只跟不到十分之一的家长有过直接联系,其50%是因为学生请假回家需要与家长进行确认,10%是学生在学校有异常情况发生,30%是因为成绩落后的问题,10%是询问小孩的入党问题。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家长与学校和老师处于“失联”状态,只能通过自己的孩子间接得到关于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第一手资料掌握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家庭教育实施的效果和影响。此时家长的功能仅限于提供亲情的鼓励和远方的嘱托。
根据各类媒体的报道,目前大学非正常事件的发生不绝于耳,学校固然难辞其咎,但是为什么与学生最亲近的家长也不能施展丝毫的影响力,甚至毫不知情。很多家长有着这样的错误观念,认为孩子进入大学时已经十八周岁,不再是未成年人,学校的环境可以信赖,故完全放手对孩子的延续教育,只要孩子能完成顺利毕业的目标。事实是,因为中国现象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孩子在进入大学前,智力因素得到大幅度提升,而非智力因素却急需补课,涉及到个性的进一步完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科学形成、由于身心发育未成熟、社会经验相对缺乏,父母必须通过情感支持和行动支持,帮助孩子克服独立生活后遭遇的各种困难,磨练坚强的品格,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三观,从而在迈出校园大门时能够真正独当一面,积极应对各类的挑战。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家庭教育感情投入存在两个极端
父母与子女是血缘自然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子女感情投入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如前述家庭模式中提到的放任型和溺爱型,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投入的量都不科学,容易导致子女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也就不能完成在大学里应尽的社会责任。
2.家庭中父母角色定位模糊,分工存在误区
在对许多学生家庭的了解中,家庭结构基本都是父亲承担主要的为家庭创收的重任,解决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母亲则是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负责嘘寒问暖,和孩子在校的情感状况。没有认识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一项分工明确,同时又是潜移默化、兼容并包的长期的复杂的工程。
3.家庭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期望过高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十分了解自己子女的所思所想,认为孩子是自己所生,对小孩无所不知便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在突然离开父母,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人不断通过与外界的沟通和反馈,重新的界定自己,如果界定发生偏差,而父母又没有及时的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近年来大学校园自杀事件经常发生,基本上都是学生的心理上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靠自己无力取得平衡,而又没有外力的帮助,导致惨剧的发生。
4.家庭教育观念顾此失彼
(1)重考试成绩,轻学习能力。中国的教育传统向来是重视成绩,即使在孩子进入大学也不例外。实际上,大学教育不同于之前的教育阶段,目前中国的前大学教育主要仍然是为准备高考而设置的,其实成绩再好,也只能表明,学生对考试大纲内的内容掌握的程度比较高。而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关联性不大。大学作为七成高考学子的入口,不应只是为学生换了一个学习的教室,而应该承担起帮助学生辨明自己日后发展的方向,提供储备专业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而家庭教育同样也要与此目标保持一致,不要只关乎如何提高孩子的应试能力,更主要的是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学习的持续力。
(2)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大学生来自父母最多的关切的提问就是“你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啊?”“夏天热不热,冬天冷不冷?”而不是你现在状态怎么样,有没有烦心事,心情怎么样,与老师学生的相处如何。目前大学生也是一个心理疾病易发的族群,但是任何心理疾病的爆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种影响相互交融碰撞,到了某个临界点就会爆发出来的。而且容易患病的学生很多性格上是内向胆怯的,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袒露心迹,很多父母、老师和学生又缺乏关于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非常容易延误疾病的正确诊断。
5.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失偏颇
(1)重言传,轻身教。孔子说过教育要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对孩子讲述道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将这些道理作为自己行为处事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真正效果。孔子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是说自己行为不端,就不能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即使想借助家长的权威进行各种指令,也是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的。
(2)重呵护,轻磨练。目前大学生中大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戚宁愿倾其所有,也要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自己主观努力下让小孩远离物质的贫乏,远离挫折。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都抱有这样这样的幻想,以为离开了父母监管、书本围绕的梦想的自由之地,实际上却是来到了社会试炼的开始之地。由于生理、心理都没有做出适当调整,导致在应试教育下被压抑或者掩盖的问题,在进入大学后进行总爆发,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不是挫折事件本身,而是对挫折的认知。正确认知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挫折中重新形成对自己对问题形成较客观正确的认识。
三、针对大学教育中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1.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优势,推进全面教育的有效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的责任,不能等到发现问题,再相互推卸责任,而是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沟通了解,加强合作。学校和家庭对学生信息的掌握存在不对称性,学校主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长主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习惯秉性,因此学校和家庭间因努力创设多种交流渠道,互通有无,完善对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情况的了解,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和度过大学生活。
2.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家庭教育实效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题,针对大学生,学校和家庭也因保持态度上的一致,首先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一律平等对待,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总结
1.1转型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格局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渐渐出现高校培养模式的单一化现象,现阶段的高校培养大多数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应用型人才短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现象。主要是针对大部分处在地方级的本科院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同一专业人数过多,并且教育学的特点不够鲜明,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普遍缺乏竞争力,同时学生也会有眼高手低的心理造成了一片抱怨。再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每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再逐年的增长,从2000年-2013年期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的高峰时期,就业压力则会成为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的突出。
1.2转型中遇到的问题
这项大学教育转型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对于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高校领导阶层和教师群体都应该以科学的认知和发展的目光做出积极的应对方案措施,要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重要的是我们要克服的就是观念的转变、师资力量问题和课程设计等问题。观念的转变不仅仅是高校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还包括如何引导学生、家长转变对职业教育的态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对于师资力量的问题方面,应该从教师个人的素质抓起,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是教师的社会阅历,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这样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就是提高了,不光是以前只重视理论的考察,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考察,这就是我们转型中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转型高校要对在职的教师进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样的锻炼和培训也是的循序渐进的,不能操之过急,所以说要想补上能力全面的教师资源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
二、综合性艺术大学的艺术教育
对于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类学科,增加艺术教育这样的大趋势,在社会大众来看,有两个方面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艺术专业的教学、学习投资太大,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另外一种就是持有支持的态度,认为综合性大学开设了艺术专业队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有着促进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分布在专业艺术院校、师范类学校和综合性大学。
2.1艺术教育的存在
随着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国民综合教育也逐渐被重视,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同时被社会所认同。艺术作为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从另一个角度可视为衡量人类文明的标尺。在与艺术教育凉席的同时可以说是组织协调社会成员的艺术审美和认知行为。正如孔夫子所说:“智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于艺。”个人的修养和反战,于个人素质的成形,于艺术教育的体现分不开,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正处在大力发展的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与建设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也会越来越迫切,综合性大学教育的充实和强化大学教育的综合性理念的开拓。
2.2高校的艺术教育重要性
在综合大学这样一个多学科门类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艺术门类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从而科学性的设置课程门类,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爆发性的膨胀等诸多因素使得艺术不单单是追求美和欣赏美的层面,是更高层次的对艺术的需求和艺术需求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结合,从而发挥更大人类知识的伟大作用。在综合性大学开设艺术学科或者是艺术专业的出现,可以使艺术更加便捷、更加科学的和人文社科知识相互结合,相互和谐促进,从而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寻找更加适合的道路。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宏观的角度来看,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养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多样化的专业背景,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很多情况下,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生具备专业院校学生所不及的一些方面的素质和视野,这样的综合性环境可以扩展学生知识空间和专业的发挥。
三、结语
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他们从接受幼儿教育开始至高中毕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从知识结构来看,缺乏系统的安全科学知识;从能力结构来看,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如果一个大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则将很难面对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考验[4]。目前,我国高校安全科学教育仅仅局限在安全工程专业,且是大安全观教育。实践证明,各个专业的高校生,包括文科生都应学习一些有关安全科学的理论知识,懂得安全的原理和本质。因此,只有经过了系统案例科学知识教育的人,才能更好地深层次发现安全隐患,识别重大危险源。现在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安全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2.1教学目标。高校中安全科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介绍正确的安全思想,并使大学生能够牢牢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用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头脑;让他们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能够识别、解决安全问题。安全科学课程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和观念,根除他们错误的安全观念和没有安全的安全思想;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投资而不是消耗”和“生产与安全双赢”的正确观念植入他们的心里。其次应引入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介绍国外完备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使大学生在以后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安全观念,产生不同的安全认知和态度,进而做好对安全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在具备了安全意识之后,学习一定的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理论上,要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懂得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有哪些类型,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应该做何处理,日常工作中如何识别危险源,等等。
2.2教学原则。安全科学理应看做是一门像法律基础课一样的基础课或工具课,文理科专业都应开设,让学生学会拿起这把工具在工作中保护自己、他人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安全科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工具课程,课时不宜太多,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旨在让学生形成安全概念、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法律法规。具体的安全技术与管理还是由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完成。大学教育中,如一些矿业、化工、建筑、石油、交通和冶金等子学科的专业,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结合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课时可以适当多一些。安全科学课程的讲授任务应该由高校专门配备安全专业毕业的专职老师进行,有些课程最好能够和相关专业课老师一起讲授。
3.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内容
3.1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目前对安全科学的研究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的,即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预测、系统分析及系统评价,并采取系统控制,所以应向学生介绍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概念。其次必须让学生掌握事故理论,了解生产中的危险性是怎样变成事故的,要讲授事故的涵义、分类及构成要素;事故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事故模式理论;事故的发展阶段、特性、法则和预防原则。再次,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查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伤害及损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哪种危险能够通过修改设计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加以预防,应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安全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数、故障类型影响分析和因果分析图法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最后,要特别强调系统安全预测方法,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事先分析。
3.2介绍安全经济和安全投入的辩证关系,明白现代社会对安全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即用社会有限的投入实现人类尽可能高的安全水准,在人类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上尽量节约社会的安全投入。
3.3介绍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我国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了解我国从中央至地方各省、市,已基本制定了对各种行业及特殊性质工作的安全法规、规定、条例和办法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到具体的《安全帽GB2811-2007》等法律法规,基本做到职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法可依。了解我国各方面的安全监察执法机构,并学会利用它,为自身的案例提供保障。了解我国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以及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等。
3.4介绍安全生产危险性评价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和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导致安全事故危险因素的系统管理。
3.5介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实施等内容,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延误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应该做的正确决重。同时,掌握必备的卫生急救技术。介绍安全文化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和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4.高校中安全科学教育的辅助途径
高校中除进行课程教学外,高等院校应结合全国的“安全月”、“消防日”等活动在校内开设一些诸如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职业病防治类的讲座、报告和学习班等。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安全社团或协会;在校园生活中,应各个季节时期和学习生活各个环节进行相应安全的宣传。另外,对于交通、建筑、冶金等特殊行业,学校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情况在学生毕业期间进行一次专业安全培训;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论文提问一两个有关安全的问题。
5.结语
本文作者:陈园园 时 伟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科技处
一、国外大学实践教学的源起
在国外,实践教学思想及其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种程度上说,国外大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上。而实践教学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经历了夸美纽斯和洛克,然后到以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倍尔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最后到杜威,这代表着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发展路线。“1798年,埃奇沃斯发表了《实践教育》一文,该论文对整个18世纪以来的实践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按照埃奇沃斯的观点,实践教育应主要提倡建立在非书本基础上的学习方法,包括考验思维、行动、运动和游戏的灵巧性,进行观察、实验、发明创造和解决疑难等。”[1]实践教学思想曾随着进步主义思潮的衰退而一度处于低迷期,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无论是来自政治、经济方面的压力,还是来自教育界自身的改革愿望都越来越强烈,开始关注“以学生为本”。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尊重学习主体的发展权利”、“完善人格”、“弘扬个性”、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等成为人们探讨的重心。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人们呼吁驱除理论权威,缩小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差距,让生活实践走进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提及教育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既可以看作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同时也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未来人类学习问题的理解,体现了教育改革主题和观念的重要变化。”[2]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育改革已逐渐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及劳动组织的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停留于基本技能的掌握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及责任意识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与培养这些能力相适应的新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应运而生。这些理念为大学实践教学理念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发展背景。国外实践教学思想正是顺应国外高等教育理念而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各国大学的历史、传统不同,以及各国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时间不同,因而大学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大学介入实践教学的历史、程度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大学广泛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实践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层面,贯穿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使实践教育成为大学的‘制度化理念’,确立了大学教育知行结合、学思结合、课堂内外结合、理论与经验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大学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提供了思想上和制度上的保障。”[3]
二、国外大学实践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为实现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4]。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因此,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一种自主性学习模式,它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展其自主性学习意识。在此我们将探讨国外大学的创业式、科研式及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
1.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理念的形成,同时是对大学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论升华,是大学实践教学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5]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就是“MindandHand”——既会动脑、也会动手。这一实践教学的理念源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办者罗杰斯的注重实用性知识的思想。罗杰斯认为,实践教育应主要提倡建立在非书本基础上的学习方法,包括考验思维、行动、运动和游戏的灵巧性,进行观察、实验、发明创造和解决疑难等。“最真诚的合作,文化与智能工业的追求。”这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强调手脑并重,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麻省理工学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而将其作为实现“手脑并重”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小到课堂,大到参与大型实践项目,使学生不仅动脑、还要动手,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MIT的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其创业家发展项目上可见一斑。MIT所开设的工程类创业教育项目为校友基地和院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典范。这个项目,或者说是学院的文化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支持性的创业活动己经成为MIT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其重要性惊人的与日俱增。“MIT采用了多种方式鼓励这种文化的传播。其中,发展态势最为良好的是MIT德什潘德(DeshPande)技术革新中心,该中心由Desh和Jaishree共同投资的2千万美元创建,它资助的研究人员手上必须有研究项目,而这些项目是经过专家评估后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投产价值。2002至2004年间,该中心共资助了51个项目,投资达到600万美元。其中9个项目已经成功发展成独立运营的公司并吸引了超过4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该中心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可行的情况下使学校的研究者的视野超出工业界,而不是仅仅关注技术的转让与投产。”[6]设在斯隆管理学院内的创业者中心有以下几个目标:鼓励学生和院系参与创业活动;为电子商务行业提供研究和教育项目;提供各种项目以指导想创业开公司的学生和校友。MIT的创业者中心的主任说:“MIT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者相信仅仅发明一个新产品,提出一个新设想,开发一种新技术是不够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是他们的革新是否能在全球得到推广并被广泛接受。”[7]同时,MIT并不满足于各种知识和专利所衍生出的产品。MIT希望这些专利能应用于实际,而且它也一直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职员和学生,使他们能够成功地让各种风险投资投有所值。综上所述,MIT的使命是“MIT致力于在科学、技术及其他学术领域方面的知识开拓和学生培育,为21世纪的美国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8]。而MIT手脑并重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项目,进行自主学习,在强大的压力下激发更大的潜力,成就学生学业的同时也成就了其事业的发展。
2.科研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剑桥大学为例“能力本位教育”源自于世界职业领域的改革。“能力本位以某一社会或职业群的知识与技能为目标取向,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进行分类与量化然后进行课程组合。”[9]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能力本位的认识不断加深,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单一的职业领域进入了整个教育领域,正逐渐成为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追求。能力本位以受教育者个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充分发挥主体性为主要手段,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教学与研究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第一任主任麦克斯韦的首创。麦克斯韦在就职演说中谈到科学在学校的教学中是否具有重要地位时,他希望“我们中的一些人看到追求科学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业”[10]。他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并在实验室首创把教学孕育于科学研究之中,将两者系统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投人前沿的研究之中。这一做法对实验室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起了重大作用,也成为实验室的一大优良传统,并在后继实验室主任的工作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在那里,比起别人仔细调整过的更可靠的仪器,学生用自己制造的引起差错的仪器做实验所学到的东西常常要多得多。综上所述,卡文迪许实验室相当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室之一。其著名原因不仅是由于该实验室曾研究出许多重大的科学成果,而且该实验室在一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中,造就了好几代出类拔萃的科学人才,其中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28位,被誉为世界“科学家的摇篮”,享有世界“科研中心”、培养人才的“苗圃”等美称。卡文迪许实验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以实验为基础,注重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实验室科研成果累累、人才辈出。
3.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以FH为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FH),基本属于本科层次的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以培养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或小型企业管理者及技术骨干为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迅猛,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以文凭论,不以学校论来评判学校及学生是德国两大特色“一个园艺师,一个钳工和一个大学教授,在德国社会待遇上,基本是一致的”[11]。早在1981年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就对它如下定位:FH和其他大学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基于职业主义导向的企业式教学模式。企业式教学是指企业和学校以合作的形式对青年人进行职业培训,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于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要进入职业学校,需首先寻求接收企业并与之签订合同,录用为企业预备员工,然后由企业或个人找职业学校就读。”[12]学校执行文化部教学大纲,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涉及所学职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企业执行职业培训大纲规定的职业教育课程,以技能培训为主。二者以企业培训为主导,实训课一般占课时总量的60%~70%,学生一般在企业工作3.5天,在学校学习1.5天。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在企业培中获得实训,并可以得到企业的生产和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符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这种理论与实践并举,突出职业教育培训价值的教育模式使德国职业人才有较高的质量保证。为了协调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协作关系,德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教。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企业式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保障。”[13]综上所述,德国FH模式的实践教学特色可以概括为“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型”。首先,企业主导的FH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其次,企业是FH实践教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有,企业视接受和指导FH学生实习培训为己任。最后,企业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
三、国外大学实践教学的经验与启示
1.以幸福教育为价值取向,革新实践教学理念我们认为,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要改革我国实践教学弱化的现状,首先要革新实践教学的理念。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以及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绝对精神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在不同程度的改变,而本文介绍的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用主义取向、能力本位以及职业主义的取向都过分强调技术理性的思想,有其局限性。我国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应该提倡一种幸福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尔•诺丁斯认为,幸福的首要特征就是没有痛苦或苦难,尽管幸福不是教育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它是教育的核心目的。“好的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或集体的幸福……学校教育通过强调教育在迈向经济成功中的作用来强化着人们的欲望,但是社会科学家都在报告中指出:尽管经济日益繁荣,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控制能力增强,但我们并不感到比以前更幸福。”[14]我国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要树立增强学生幸福感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全面发展、真正的人才。
2.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国外实践教学模式核心的教学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反思,主动要求进步,发挥自己的潜力完善自己的能力。而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较强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因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为核心。(1)在高校层面上,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高校自身的现实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将高校发展定位于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进而确立培养目标。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建立综合型大学,许多师范类学院、技术学院都争先申请评估升格为综合大学,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缺失。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倾向于借鉴英国剑桥大学科研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倾向于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德国FH的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潜能。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以学徒身份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就业更有保障。(2)在政府层面上,应该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伯顿•克拉克认为,自主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资金不受政府的影响,其更深一层的含义应该是大学是真正的自我主导的机构。“由赞助者授予大学形式上的自治,并不能保证大学主动自治的大学也许是一些被动的机构。它们可能为过去生活,而不是面向未来。它们也许满足于过去的成就,而不愿有所前进。它们可能通过非正式的协议,决定和它们地区或国家的同类院校亦步亦趋,一起沉没或者一起游泳。于是它们偏向停滞不前。”[15]只有让大学拥有更多的自,使他们在面向市场时能够自主经营,大学转型之路才能走上正轨。总之,高校要胜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要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就必然要重视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针对我国实践教学弱化的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教学模式来反思我国实践教学如何改革是必要的。我国高校在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创新性实践能力作为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个人未来与社会和谐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
“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
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
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 “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
(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育”需要多途径地进行,审美也要从从生活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出发。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他认为:“美感的差异性,源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美感的认同程度和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同样,人类活动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与生活目的直接联系性,然而美与美感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美“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是具体的、感性的,我们必须通过感觉才能把握它”。
(二)通过艺术欣赏来进行“美育”和“审美”在感受“美”的同时中追求情感升华,提高自身素质,这就是“审美”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也取决于它的普及性。虽然目前让艺术普及与现实存在差距,但如果不进行普遍的“审美教育”,这种差距将会愈来愈大。
审美教育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值得我思考的是:艺术专业往往也会把技能与“审美”教育混为一谈,还未能分清艺术技能与“审美”方式的区别,艺术技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技术不等同于“审美”,也就是说:有好的技能并非就有好的审美能力,这就犹如好的演奏家并非是好的音乐家一般。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主流艺术,其中沉淀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包含和显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学习或者欣赏中国的绘画艺术,那么,我们未来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要多进行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讲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这样的诗句给我们创造了多么深远的意境啊!其中的一个“直”和一个“圆”把大漠边关的辽阔和苍凉勾画的淋漓尽致!三是对大学生要多进行“国学”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它的意义在于:正本清源、扬清激浊,传承中华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目前高校讲座大多为技能辅导、未来职场、个人发展方向等,这类讲座虽为必要,但也终究难以解决学生个人技能、个人素质与未来社会关系诸方面的问题,我们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对美的感性直观形态的获取;二是对美的认识的升华和享受,并藉此能够让大学生能达到自我的洗礼与自我升华的目的。
结语:
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美育”需要加强,我们学生的审美也更需要引导,正确的审美引导是素质教育重要环节。前面谈到的“美育”是以部分艺术门类的讲座途径,这些门类虽为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流的艺术,但我们知道:要想通过几场艺术讲座来立竿见影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似乎还有些天方夜谭。但我们深信不疑的是:这虽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重要的是只有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还必须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地展开才行!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学生的审美虽有些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他们,要从教育的自身去寻找根源,我们对学生的“美育”还欠缺,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真正的“美”,如:“大学生自愿者”、“社区服务者”、“支教自愿者”、“义务宣传员”、还有雷锋形象的回归。 他们才是最美的,是最值得我们感动和尊重的,他们的行为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产生积极的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 破门而入[M]. 第二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人们在欣赏一个音乐作品时,首先要对音乐美的现象产生深刻的感受,才能升华到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大学音乐课堂上,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在充沛的情感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作品。学生首先要对音乐的情感美产生一定的感受,才能升华到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感悟。作为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重视情感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和音乐作品的美与丑,让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中尽情地领略美、创造美。
一、大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艺术最明显的表现特征是抒感,透过音乐作品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情感是音乐审美的中心。大学音乐课堂上,融入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演唱音乐作品时,让学生有投入真挚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通过情感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作品蕴含着巨大的艺术魅力,摄人心魄的艺术美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作品的意境美将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带入另一个世界。艺术是心灵的体操,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可以改变和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在美妙的音乐作品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娱乐身心。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感氛围来引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个性化的情感教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师间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营造的情感氛围和艺术情调让学习者得到更好的艺术享受,共同表达艺术情感,经过师生的共同欣赏和再创造,让音乐活起来。通过情感教学使音乐课堂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情调。让音乐艺术走出书本,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音乐的海洋里,让美妙的音乐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也会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四)通过情感教学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情感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音乐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情感体验中去,是学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去理解音乐所赋予的真实情感,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成为了心与心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使学生更容易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形象的认同,从而塑造完美人性的音乐教育。通过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帮助形成一个正确的真善美观,丰富情感的具体感受,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
(五)通过情感教学使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得到提高
在大学音乐课堂上注入情感教学可以改变和调节学生的自身精神状态,在美妙的音乐作品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娱乐身心。情感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一种真实的反应,情感充沛的音乐作品才能触动人的心灵,从艺术价值角度来说,音乐是一门最具情感的艺术。
二、大学音乐课堂上情感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关系是影响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温馨、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是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知识,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动,所以大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引起重视。课堂上教师不必墨守陈规,机械式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以往严肃、死板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亲善的一面,与学生间形成平等、互敬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心情感世界,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消除紧张感,以更好的状态去接受知识,以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和感受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开展课堂活动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让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以充沛的精力完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完成美好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备课的艺术安排,将情感教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音乐美的现象产生深刻的感受,进而升华到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感悟。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对于音乐基础扎实、表现力强的学生,可以着重加强他们情感表达方面的训练;对于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开展趣味十足的竞赛游戏等,提高课堂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娱乐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乐感较差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不足,例如课堂上组织“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游戏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游戏娱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乐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三)积极创设课堂情境
课堂上,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把学生引入一个情感的境地,在那里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自由发挥。鼓励学生独立创造,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鼓励融入到音乐艺术氛围中,例如,在讲解《蓝色多瑙河》作品时,教师可以首先用情感充沛的语言来描述作品所表现春天早晨的太阳、森林、小鸟等温馨欢快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诗意、温馨的情感意境,在这个情感意境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在这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四)教师注重自身术修养的提高
大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追求一味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而忽略自身的艺术修养的完善,执教者艺术素质普遍不高,进而影响了学生艺术素质和人格的塑造。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够有效地洽师生感情、陶冶情操,让学生得到较高的艺术享受。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大学音乐课程来说,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中艺术修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若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是关键,作为教师,应该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美,通过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将音乐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生动、准确的表达并传递给学生。歌唱需要艺术修养,而艺术修养需要不断地研习和提高。教师在示范歌曲的演绎或者给学生讲解音乐作品时,注重情感的融入,让学生得到一次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熏陶,获得美妙的艺术享受。。
(五)构建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
评价教学效果和考查学生时,不能单一地以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如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学习态度、道德情操等,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除了音乐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对音乐敏感度,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水平,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为了实现考核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考核时尽量做到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统一,全面而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大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营造音乐意境,注重情感的渗透
音乐课堂上,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把学生引入一个情感的境地,在那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到音乐的独立感受和创作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艺术灵感的激发。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去积极的去欣赏、感受、讨论,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融入到音乐艺术氛围中,教师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并通过语言描述将作品中的画面形象地描述出来,把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诗意、温馨的情感意境,在这个情感意境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在这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获得情感
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与内容协调,通过多角度地调动艺术手段,从不同方位、用不同方法去理解、去感悟,使师生共同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对音乐教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特点,整合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精心地设计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做好备课的艺术安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音乐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各个阶段的规律性是很强的,所以教师要掌握这个规律, 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走进音乐文化,升华情感
音乐真正的知音不是那些所谓的“音乐家”,而是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们。的确,纵观古今国内外的著名声乐作品,一般都是先写词后谱曲,也就是说,曲的谱写是以词的情感和意境为基础的。歌词的文学形式有多种,包括古代的诗词、现代的自由体诗词,以及对话、自白等。只有了解文学形式的表现方法,才能够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情节,揣摩作者的思路。音乐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到音乐作品的文化氛围中去,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育;生态视野;大学体育
教育生态学最早是出现在二十世纪后期多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所谓的教育生态学就是指将教育学和生态学有机结合,借助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来发展国家的教育,从而不断促进教育效率的提升。当前社会对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这是因为大学体育教育的效果将会直接决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进程,而大学体育教育往往包含了较多不同领域的内容,无论是内部的教育机制还是外部的社会需求都会影响到大学体育教育,因此在研究大学体育教育时应该立足于整体,借助教育生态学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引导大学体育教育更好地发展。
一、高等学校教育生态学基本内容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较新的、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理论学科,可以很好地指导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生态学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一种社会管理学,通过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结合来实现教育效率的提升,要想保证教育生态学的作用就应该将生态学和教育学分别进行研究,把握当前大学体育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而生态学主要是研究影响教育效率的外部因素。
教育生态学由教育学和生态学这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教育生态学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因此教育学和生态学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在利用教育生态学时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很好地把握教育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失衡的状态。同时,教育生态学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育生态学理论中我们应该以教育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实现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效用。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大学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率,当前的体育教学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大学体育教育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重整体性原则,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选择具体的教学项目都应该从整体出发,做好资源配置工作,保证体育教学效率。
(二)控制性原则
体育教学往往是通过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体育项目来实现的,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魄得到了增强,心理压力得到减缓,同时,由于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因此不仅可以加强小组内的合作,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但是要保证体育教学可以在学生的体力承受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范围,体育教学将无法发挥其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制性原则。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研究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学习兴趣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主要的参与者就是学生和教师,因此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而当前由于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因此在选拔体育教师时没有制定严格的标准,导致大学体育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体育教师不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苦命,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不应过分重视对体育运动技巧的培养,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学习体育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教师应该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二)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给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出现,新媒体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开,因此高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应该一成不变,应该充分结合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模式。要想丰富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就要保证教师充分了解当前的新媒体,掌握新媒体的特征和使用方法,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改革教学方法
受历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方法十分陈旧,教学模式还是十分落后的,大学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还采取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而课堂上的体育活动项目十分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力度还不够,过分注重知识理论的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度和兴趣都不高,这是导致当前体育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当前的教学方法,采取探究教学和合作教学的模式,保证教育充分符合时代的需要。
四、结语
体育教学往往是通过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体育项目来实现的,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体魄得到了增强,心理压力得到减缓,体育教学中会出现难度不一的运动项目,当体育教师安排学生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磨砺意志力。要想保证体育教学的效率,借助体育教学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就需要对当前的体育教学理念作出转变,实现健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今时代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校的管理制度都不够健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内外部同时进行改革,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实现素质教学、健康教学。
作者简介:唐溢(1983-),男,籍贯:贵州遵义,遵义医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教育价值观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4)06―0058―03
[作者简介]宋专茂,广州大学高职处(广东广州510405)
一、大学教育价值观的选择与大学教育综合化
(一)大学教育价值现具有可选择性
在观念形态上,大学教育价值观具有可选择性,这一点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从价值观的性质上看,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客体价值的主观判断,它与判断者的个体特征密切相关,但人的个体特征是千差万别的,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判断者而育,将可能出现不一样的价值判断,从而使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其次,人具有自由从事认识活动的特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的自由本质必然会在价值判断这种人类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因而使价值观的产生和认同具有一种自由的、可选择的特性。可以说,正是大学教育价值观的可选择性,使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而不完全与社会的发展亦步亦趋。
(二)几种典型的大学教育价值观
1.个人本位论。这种教育价值观根源于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它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中心,强调“培养完善、自由发展的个人”,使“个体中潜在的倾向和力量得到自由展示,不能视个体为手段,而要将其自身看作目的,把我们的信任置于其自发的天性之中”,由这种价值观作指导的大学教育,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表现为重人文轻理工,重视哲学、历史、语言、文学、宗教及艺术学科的教学。除此之外,学科和专业设置与课程开设之间自由组合度大,学生选课无限制也是它的特征。这种模式在美国和英国的大学教育中比较流行。产生的结果是,教育的目标混乱,缺乏系统的引导,以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最终却是不利于人的“完善、自由发展”。这一点,美国人自己也感到不满意,“我们需要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牢记自私自利的结果……大学最好要认识到,虽然我们各自独立地生活,但我们也深深地相互依鞍着。通过有效的大学教育,学生应该成为有才干、有能力的人,而且也应该献身于社会的公共事业”。
2.社会本位论。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本意是突出社会的价值和社会对人的意义,但当国家或民族之间充满矛盾与冲突时容易演化为国家主义,即把国家利益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社会本位论把国家利益作为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大学教育应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教育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发展服务。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所举办的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政治任务优先原则,偏重实用性强的学科如理工类学科的建设;同时,学科专业的设置往往依国家政治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强调统一性、共性,较少考虑人的个性发展需要。
3.学术本位论。这种教育价值观根源于哲学上的理性主义,认为大学教育应以发展学术研究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求知、求真的人格。“大学是客观科学与主观教育的合一,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人格完整教育,反对大学纯粹为经济的、社会的、国家的需求所左右、所牵制,大学没有义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而训练,大学代表自由和纯粹;学生学习受到保障,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关注职业和社会义务,也不必为实际的生活而担忧,大学不必考虑功利,它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学术研究。”由这种价值观支配的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表现为既重视学科和专业的纵向建设,也注意文理交叉,但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其毕业生虽然理论功底也许不错,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社会适应性差。
从上述可以看出,每一种大学教育价值观都有其对应的学科专业设置模式,并因此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大学教育综合化水平。教育价值观选择的不同,其综合化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别。
二、大学教育价值观的构建与大学教育综合化趋势
大学教育管理者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这需要引人教育价值观的评价问题。一般地,价值观的评价是以是否有利于作为价值载体的对象之功能发挥为尺度的。对于大学教育价值观来说,其合理性的评价应以是否有利于大学教育功能的最佳发挥来衡量。所谓功能的最佳发挥,是指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长远的而不是眼前的效益最大化。大学教育具有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是同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特征相联系的,这意味着一个合理的大学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应以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准确把握为前提。为此,我们不妨从考察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开始。
(一)当代大学教育价值观的构建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社会生产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需要更高的知识和智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在现实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这个时代,一方面,知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提高到这样重要的程度:它不再满足于作为影响生产力的外部因素,而是成了生产力内部因素的主要成员,“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已经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是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之剑”,它在帮助人们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遭到破坏、地区之间冲突不断、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精神失落、道德滑坡、腐败盛行的后果。科学技术这种既能创造和造福人类又能毁灭人类的双重人类学价值,使人们不得不作出反思:科学技术为什么会对人产生正反两种不同的效应,其根源究竟是在于科学技术物性功能上的不完善,还是在于人的不恰当的使用,抑或两者都有?于是,一股自18世纪兴起的“惟科学主义”热潮出现降温,在右手高举着“科学主义”大旗的人群中,明显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左手也同时举起了“人文主义”的旗帜。“我们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其目的就在于把两者融合成一种以科学和人文学科为基础又不削弱任何一方的广泛的人文主义,从而能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形成的障碍中找出一条道路”。在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人们已经取得这样的共识:社会的发展应是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即追求当前的发展不能影响未来的发展,而应以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前提;而全面发展,即不仅追求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也应重视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这种发展观注重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它要求重建人的精神理念、提升人性、开发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以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秩序。
除树立起新的社会发展观之外,人们在科学领域里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手段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生产、科学实践的深入,人们迫切需要揭示诸如宇宙的演化、气候的形成与变化、生命的起源、人脑思维等的秘密或规律。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某一学科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联合攻关,并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必要。正因为如此,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像环境工程学、地理信息学、教育控制论等,都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此同时,一些横断科学也因受到激发而产生,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等。这些新兴学科的诞生反过来又引导人的思维方式、方法和解决问题手段的更新。目前,综合化、整体化已经成为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至此,我们不得不指出其中所隐含的一个逻辑前提,即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因为无论是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还是人的综合化、整体化思维方式的发生,都是靠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来保障的。就社会发展而言,由于“全部的社会历史都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马克思语),很难想象一个道德败坏、心智不健全的人能够从人类长远发展着眼,来规划和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换言之,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需要有身心素质健全的人来保障。同样,一个心胸狭窄、知识匮乏的人,也很难在人类面临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前有所作为。社会需要素质发展全面的人,这是历史的选择!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并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理应建构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价值观。
(二)大学教育综合化趋势
如果说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新世纪大学教育所应有的价值观的话,那么,走大学教育综合化的改革之路则是实现大学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必要途径。根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自觉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充分而又和谐的发展,它同整个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这在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上,即表现为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强、知识广博、专业基础深厚、富有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这样的培养目标,根据前面的分析,无论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还是学术本位论的学科教育模式,都难以实现,所以必须走教育综合化之路,因为,健康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人文学科、心理学科等联合协作;知识广博、深厚的专业基础则要通过相关学科群的整体教育来实现: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需要通过建立一些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教学来引导实现。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模式是离不开教育的综合化的。不仅如此,在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的今天,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之中心,必然要担负起推动社会走向全面进步和直接解决人类在生产、科学实践上遇到的难题的责任。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一方面要为社会作出平等对待人文与科学的表率,以利于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培养具有综合化、整体化思维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来主导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便为社会的全面进步铺平道路。不难看出,这也需要大学教育采取综合化的教育模式。
正因如此,许多大学,特别是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开展综合化教育。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它的本科生“要更加系统地学习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一所文理并重、教学和科研并举的美国西北大学认为,打下坚固的人文基础,是一个人日后成功的必备条件。根据这一办学思想,任何一个进入西北大学读书的本科生,不管其当时和今后的主要专业是什么,都必须选修历史、艺术、文学等文科类课程,以使他们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是开展综合化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大学,他们的做法是;为清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建立了有利于学科交叉的本科教育机制,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一体化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语言(关键的联系)、艺术(美育的经验)、传统(活着的历史)、机构(社会的网络)、自然(地球的生态)、工作(职业的价值)、同性(意义的寻找)等七个方面,作为通识课教育学习的框架。曾经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进行的1999年度名校排名中荣登榜首的加州理工学院规定,该学院的本科生,不管其专业是什么,都必须修五个学期的数学课、五个学期的物理课、两个学期的化学课、一个学期的生物课以及其他课程。他们认为,学生只有在数理化方面打下了扎实基础,才可以从事高级的科研工作。经过这种严格训练的学生,大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潜力。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本科生中,有42%的学生继续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位居全美国高校之首。
在德国和英国,许多教育家也急切地呼吁增加课程中人文学科的比例,并取得一定成效。如柏林大学战前的课程纯粹是数理工程方面的课程,现在则增加了不少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该大学明文规定,任何学科的学生都必须修读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科目。英国的苏塞克斯大学,一方面实行大文科、大理科制度,另一方面又把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结合起来。
关键词 :差距;问题;措施
一 大学的简史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制度发源于欧洲。主要是一些封建势力相对弱小,而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显现的欧洲地区,据说最早的大学来源于意大利。这些大学一开始主要是为神学服务,进入大学读书的学生大部分为封建贵族,其它阶层的学生很难进入。
到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势力大大加强,而封建力量相对衰弱。自然科学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在大学里神学教育的权威。这个时期,大学成为传播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宣扬人人平等,天赋自由的乐土。大学也敞开大门,向社会各阶层的年轻人,有志之士张开怀抱。大学不再是某些阶层的特供品。随着近代中国被列强侵占,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向西方学习,一些官僚贵族,有志之士更进一步的向西方学习教育制度。企图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改变中国的命运,使中国富强昌盛。
二 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大学教育制度只是面向少数人的。如果我们回顾当时的世界教育史,欧美国家,尤其是英美体系下,其实教育普及率较中国算是很高。但是跟中国相仿,欧美的大学教育很早就有了精英和大众教育之分。只有天赋很高,或是有钱有势的学生才能进入像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著名学府学习。而其他相对弱势的学生,就只能在水平平平的大学,学院学习。这种差距决定了日后社会结构的组成和体系的构建,成为贫富差距和地位差距的根源之一。
三 大学教育的比较分析
我们看一下德国的高等教育,德国的大学虽然没有突出的代表,但是德国是现代大学模式的发源地,具有浓厚的思辨传统,讲求理论学习,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注重科研,学生创新意识强,校园管理和文化建设非常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正是基于此,德国的高等学府水平都比较接近,不存在精英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德国大学生都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而且德国的学生可以在各高校之间自由流动,但是毕业要求很高,很多人在最后拿不到学位,德国的高校的毕业率在世界各主要国家中几乎是最低的,这成为了德国人的骄傲。你拿柏林自由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文凭在用人单位眼中没有区别。在德国人眼里这种大众教育是神圣,自由,公平的,是人的基本权利。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德国的高校没有牛津,剑桥,但是德国的国家生产力,创新能力,制造业水平,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欧洲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不要提及德国的大量技术学校培养的高级蓝领工人,这使得德国的年轻人有很多选择,上大学,当工人,都很体面,都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高校制度不得不使中国深思。
四 如何解决中国大学教育体制的问题
关键词:武术专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武术一直是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的主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随着国家体育总局积极推广武术段位制进校园活动、江苏省教育厅将武术加入到中小学必学课程等新形势下,社会对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行的教学大纲不管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核、评价方法方面都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扬大体院体教武术专项教学大纲;扬大体学院体教学生进行研究。共发放7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95.7%。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学院有关武术专项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现状分析2014年4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了试行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在此方案中首次明确将武术列为必学课程。作为省内优秀的体育师范生培养单位,武术一直是体育教育的主干课程。我院现行的教学大纲均为2010年制定。2.2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项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2.2.1武术专项学时安排根据现行教学大纲,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项的课时一共为200学时。由表1得知,大部分同学希望在第二学年开设武术专项。根据实际情况,第1、第2学期大部分必修基础课程并没有完成,学生无法对各个专项有充分认知,不适宜进行专项选择。第7学期开学后,该年级学生需在外进行2-3个月的实习,该学期的专项课因此中断,学生并没有完成专项学习,在实习中的专项实践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综合考虑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第二学年为开课时间。由表2得知,大部分人依然觉得一周6课时的专项课时间比较合理。专项课在一周内的强度不大,学生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时间,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融入到专项课的课堂中。也有部分同学选择的是每周4课时的安排,他们大多选择两年专项选修时间的,所以课时方面并没有太多变化。所以现行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仍是科学的,符合学生需求的。2.3课程内容在现行的教学大纲中,理论教学部分共48课时占200总学时的24%,其中,实践能力理论学习共有18学时,占总学时的9%。实践部分共140学时,占总学时的70%,其中,传统拳、器械共28课时,也占到总课时的14%。总的看来,都是以套路的学习为主,其他的方面涉猎较少。据调查可知,在体育学院中高考加试时是武术专项的并不多,其中一大部分同学此前并没有武术基础,所以仍要花大把的时间在武术的基本功教学上。但武术基本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现行大纲中,将武术专项课中28个学时分给传统拳与传统器械,但并不能达预想的效果。而与在外进行实习工作的同学们交流得知,当下的中小学课堂中,以基础的拳法为主,校园武术当下主要开展形式为武术操,甚至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创编适应本校学情的武术操。这些是大纲中所缺少的,我认为应该相应减少传统拳与传统器械的课时,减少传统拳的技能学习,改为理论介绍为主。统筹其他教学内容的时间,将武术操的学习与武术操的创编加入到课堂中。专业技能是指完成武术套路或是散打的能力。实践技能是指进行武术教学、武术裁判、带队训练和理论研究的能力等。从表3、4可看出: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在教学中的比例分配还是一个值得推敲问题。经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得知,实践能力的锻炼机会一般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一般在整个专项的学习过程中,会分配到一次带队训练的机会。在表3中,46.27%的同学觉得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都很重要。然而细看,觉得实践技能更重要的同学多出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不是偶然。结合表4来看,近七成的正在学习或已完成专项学习的同学是觉得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是不够的。而经过对已经实习工作的同学的采访得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专业实践能力是有点捉襟见肘的。2.4考核、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设是为了服务于课程,好的评价体系可以促使课堂良性发展。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仅仅是确立了考核一个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标准,也确立了未来教学的方向及重点,甚至左右着学生的学习重心。评价体系包含很多: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等。而我们就现行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成绩考核”的内容,辅以问卷及访谈的结果,做一些讨论。在现行教学大纲中,成绩考核的描述如下:Ⅰ“理论考试”、“技术考核”均属于期末考核(占70%)Ⅱ“平时考核”(占30%)Ⅲ“平时单项成绩”、“技能考核”属于技能考试(占60%)Ⅳ“理论考试”、“课堂提问、完成作业、学习态度”属于理论考试(占4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行的教学大纲中,考核形式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试为辅;考核方式以技能考试为主,理论考试为辅。从表5得知,平时为辅考试为主的形式可以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统一的做一个全面评价,便于教师考察、评价。但这种形式也有其局限性,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同学,平时上课滥竽充数,在期末考核前,只练习考核内容。根据表9数据得知,以平时为主,考试为辅的考核形式,也不便于教师的考察、评价。降低了期末考核的比例,使学生也降低了对期末考核的重视程度,这样期末考核就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这样就失去阶段性评价的意义。所以不管是以平时考核为主还是以期末考核为主都具有其优势,只有把握好两者合适的比例分配才能既在课堂中抓住学生,也能保证阶段性评价的科学性。
3结论
3.1在学时安排方面,同学们更希望在第二学年开设武术专项课程,将开设时间延长至2学年,而对每周的课时安排要求相对不变。3.2在武术专项的教学内容中,传统拳的比重较大,实践能力锻炼的比重很小,不符合新形势的需求。当下校园武术开展形式多为简单套路和武术操,而现行教学大纲在此方面课时并不多甚至没有。3.3评价体系中,现有70%的期末考核明显多于30%的平时考核,并不是十分平衡。而60%的技能考核与40%的理论考核依然适合当下需求。
4建议
4.1武术专项课可以选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课,到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结束,一共持续两个学年,这样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武术各项能力的积累,特别是武术十分注重基本功的积累。4.2在现有的教学中,传统拳、传统器械的课时与对练、散手及太极推手的课时应改为浮动制的,根据学生能力与需求的多方面考虑,由任课教师确定侧重,将另一方的教学改为介绍为主,相应的调整课时安排,将调整出的课时分配给实践能力的锻炼。以此可以均衡实践能力和专项技能的比例。4.3评价体系中70%期末考核分为40%的技能与30%的理论,而在30%平时考核中又有20%的技能和10%的考勤、随堂提问,所以我认为理论方面的考核可以分配给平时课堂,并换一种形式将理论考试与技能结合,例如:进行模拟武术赛事,对裁判与策划能力进行锻炼考核。这样就可以平均将期末考核中的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的比重有效的分配给平时考核,以达到平衡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涌、李修萌.贵州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设置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10):63-65.
[2]郝也.武术被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课[N]金陵晚报,2014-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