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建筑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时间:2022-07-03 02:4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建筑论文

第1篇

(一)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依据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种要素、现状条件和基本特点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综合、科学的预测和设想,通过论证制定规划的方案,经审批后付诸实施。城建档案为城市基本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不仅能缩短规划设计时间,也能大大缩短施工期,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工作的基础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长期和永久保存的资料,也是城市建设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为城市拆迁、修建、扩建工程各方面的工作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能促进城市建设顺利有序的健康发展。

(三)城建档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凭证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今的城市地上高楼林立,铁路、道桥纵横交错;地下给排水、煤气、通讯、人防等工程管线密集如织。要对这些城市基本设施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就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做依据。如在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和工程事故中,城建档案资料提供的可靠依据和凭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城建档案是编研工作的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档案的编研资料只有依赖于大量完整、系统、准确的原始城建档案,将相关信息逐一列出登记、汇总,编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解决征用土地、地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时,城建档案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城建和规划部门重要的参考文献资料。

二、城建档案的特征与特点

(一)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城建档案从归档范围上看,有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形成的资料,如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内容;有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如施工技术资料、监理资料;有在工程竣工后形成的材料,如各个专项验收资料以及有关的照片、录像等内容。显而易见,城建档案的内容和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二)归档周期长,连贯性强

建设工程从立项、规划、决策等先期准备工作经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基本上要经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每一阶段形成的档案资料,既类别分明,又环环相扣,形成各自独立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真实、连贯、系统地反映出工程各阶段的建设进程。

(三)涉及部门多,资料来源广

城建档案工作不只是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电力系统、给水排水、通信、环卫等诸多部门,其来源广泛,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除了上述城建档案自身具备的特点,作为科技档案的一部分,它还具有动态性、精确性等其他特点。

三、依法科学管理,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城建档案管理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及发展规律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整个社会构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固基石。所以,必须强化法制观念,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各职能部门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使城建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抓好组织落实,建立有效档案管理网络

抓好组织落实是所有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经常会发生变动,为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具有组织性、连贯性,应建立一个与工程相对应的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综合档案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派驻专人监督指导档案工作。

(三)全程跟踪和严格控制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设计变更、项目增减交替进行等情况,为此,对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变化必须全程跟踪严格控制,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确保变更、修改或补充的工程资料有序、完整,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四)按阶段有序归档

在工程开工前,就应把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用地规划、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在工程施工阶段,注意变更修改、技师事故记录、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程竣工后,将完整的竣工图纸、各专项验收报告及上述阶段的档案资料统一立卷、归档。这样收集整理的城建档案就可真实、完整地反映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为施工服务,也为工程竣工后各个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提供了系统可靠的依据。

四、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城建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为了开发利用城建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利用城建档案资料汇编

城建档案资料汇编是以年度或专业类别为单位,依据城建档案资料内容进行的分类汇编,是现行城市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的文集,是编制城建档案的联合目录,是揭示全市城建档案馆和各个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档案室全部馆藏的大型检索工具。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只有主动提供汇编,提供利用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主动提供城建档案信息利用服务

现代的档案利用服务,必须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式转变,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城建档案中存储的设计理念、工艺技术等信息,以供参考。如在拆迁、改建工程中,可将已存档的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帮助其了解地质情况,这样可以节省重新勘测的费用,保证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工。

(三)积极改变城建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城建档案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服务状态,必须向开放型、开拓型服务转变,面向全社会,为方方面面的城市建设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今天,开展国内、国际间城建档案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城建档案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放,城建档案作为科技信息的成果和载体,已带有商品的性质并具有商品价值。企事业单位之间可实现有偿的技术转让。这就进一步发挥了城建档案作为科技交流工具和实体的作用。

第2篇

祈福心理在我国体现的十分特别,人们往往具备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心理。以此心理,在设计上可以采用象形或谐音的方式来呈现。鹤文化中有鹤鸣之士一说,以鹤喻品德高尚洁身自好的贤洁之士,以鹤的优美姿态为造型表达对翩翩君子的赞美;而“鹤”谐音可同“和”,通过对和的理解可造型成外观为圆弧状,以鹤与和结合突破了取材的单调性和造型的单一性,使饰品呈多造型的表达。

2精神的升华

道家与儒家理论自来是互融互补的,道家也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特别重视呼吸吐纳。如今设计师以其为设计理念运用在设计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微妙关系,更是传达出保护生态的良好呼吁。在黄鹤楼内部装饰中,有诸多展现古人个人修养和儒雅气度的诗画及楹联,这不仅是黄鹤楼由古至今积淀的诗词文化,也是对道教文化的一种延续。当人们在登黄鹤楼的同时去感受楹联诗文所透露的哲理时,会产生一种超脱大自然的心境,呼吸于宇宙、俯仰于乾坤。这种心境在设计中可以由深入刻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方式来表现,以追求人精神层次为最终目的。

3关于黄鹤楼建筑艺术的饰品设计思路

3.1造型元素的提取

饰品最终都是通过造型来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了突出黄鹤楼建筑上的特征,在对其建筑元素提取上应做到取其形,延其态,叙其意并传其神。黄鹤楼富有动感美的飞檐翼角极具视觉冲击力,在设计中往往不能直接运用如此具象的外形,否则既不能表现出饰品小巧精致的特性。造型时应该简化图形,抓住飞檐上翘的动态美,使用简约线条式来表现既能显现其特征又能迎合现代人审美;其次要把握造型的形态,以饱满均衡的整体效果表现饰品的形态美和艺术感。

3.2材质的选择

饰品作为一种装饰品常与人体直接接触,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成为关键。黄鹤楼在建造风格上趋向于古代建筑,透露给人们是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针对黄鹤楼建筑的特征,可采取复古型材质与现代型材质。复古型材质如陶瓷、漆,以陶瓷和漆作为主材料创作了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以这些材料的艺术气息与建筑特色相结合来增强饰品的艺术背景。现代型材质则是用贵金属与各类宝石的结合以及对旧材料的新运用,如将木料与金属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延续了古黄鹤楼的木构造特点又符合了现代混凝土式仿木构造的建造特色。不仅能增加饰品除了贵重以外的层次,更使饰品与黄鹤楼平民化、开放化的社会形象相符合。

3.3色彩的应用

色彩如同乐谱一样属于无形的语言,它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传递着情感。而民族也具有独特的色彩代表性,不同的颜色会传达出其民族的风俗文化及审美情调。但饰品只有小小的那方天地不能尽善尽美,此时色彩的出现便丰富了其空间局限性引发的创作思路。黄鹤楼建筑的整体颜色基调以红墙黄瓦为主,室内则以绿色天花吊顶,整体装饰以褐色为主。在设计时,要跳开颜色的限定,根据材料来适当调整,因为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色彩的不同甚至是质感相差。应该把握整体色调,运用冷暖色的对比、互补色的应用等方式,遵循色彩和谐美的法则表现其建筑特点,用色彩与质感表现黄鹤楼浓厚的历史感,传达鲜明的古典韵味。

3.4纹样的变化

在造型元素中,纹样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传统纹样中,有菱形纹、卷草纹、莲花纹等线刻纹样,排列有序、纹样鲜明富有特色。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慢慢沉积,以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在黄鹤楼建筑中体现的纹样有龙纹、鹤纹、花草等,通过对这些纹样进行抽象简化、分拆重组等手法将其运用到饰品的主体材质或主要表现区域,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体现出饰品所表达的设计灵感,起到装饰性的效果。

3.5手法的表现

形式美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都有相应的体现与表达。黄鹤楼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以道教“八卦”的布局采取新的形制来建:屋顶采用清朝时期的攒尖顶,四面突起一座“歇山顶”式牌坊,五顶并立,大气独特,形成了正八面的特点。根据黄鹤楼的建造楼型,可以归纳出建造所运用的手法是对称均衡,产生的则是气势浩大的视觉效果。而层层造型优美的飞檐则以均齐渐近的方式出檐深远,以静制动,犹如黄鹤展翅。在饰品的设计上也可借鉴对称造型或构图均衡的方式,或采用画面对比统一的原则,在统一下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和谐,继而形成饰品独特的形式美。

4结语

第3篇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建筑专业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 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引言

前两篇进行了五种传播范式的分析,前两种是批判性范式,而后面三种范式是建构性范式体系,作为剖析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见表2)

表2 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一览

三范式批评――当代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现象

勿庸讳言,我国自引入现代建筑以来,长期处于传播的受传方地位,因此,过去长期困扰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与西”这样单边依赖又矛盾对抗的状态中,明显是处于“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的话语群。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即:不是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西化),就是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抵制、排斥西方文化(如复古主义);不是鼓吹“中体西用”,就是主张“西体中用”。这些“体用论” 者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坐标系,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中国。(14) 这里通过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理论来剖析我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实质,希望可以发现问题的本真。

1.“全球文化多元主义” 范式批评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以往的30年,我们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虽然倾倒了很多人,但我们并没有明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我们缺乏对西方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整体了解,而总是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和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因此,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食古不化”的话,那么现在则可说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仿洋”。试想,如果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自己,又不真正懂得别人,而是心态浮躁的一再重复“复古”、“仿洋”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操作,还怎么谈得上跨文化发展去突破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的重建,那么实现中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就是可以肯定的了。(15)(见图20-1/20-2:刘晓平新水镇作品)

有学者认为“建筑文化趋同”现象是体现建筑国际性的一极,“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是体现国家性的一极,此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在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向前发展。过去,我们一直片面地强调创造国家性建筑,所谓“中国固有之形式”、“民族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等等皆然,这种片面的提倡,其实是对文化趋同的一种消极抵制。在21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当发扬东方文化的优势,变消极抵制为主动参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积极创造国际性建筑,即创造带有中国或东方特色的国际性建筑,使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文化,更多地成为国际性的建筑文化,让21世纪文化趋同的重心,向东方文化和亚洲特色转移! (16) (见图21―安藤水中庙)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来看,国际和国家的人为限定未必合理,因为许多国家如我国是多民族文化的,而未来更多的国家将是多民族的,因此以文化的多元化来描述比较科学。“建筑文化趋同” 现象实质是文化发展中的融合及“混杂化”,而“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不再适用,而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差异化”,这不限于以民族为范畴而是以更宽广的学派、个人和文化团体为范畴。(见图22北欧大使馆,图23马尔默图书馆)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看待外国设计进入中国的现象,我们应理性学习境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运用当代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方法,向它们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发展方向。另外还有它们的经营模式如客户管理、设计运行管理、人事管理、市场开拓等等,这些都是长期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运营的中国规划设计机构之最缺。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应当欢迎有实力的境外事务所介入国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但反对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把国际竞赛招标演变成闹剧或看西洋镜。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我们更应当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业界大众既要改变排外态度,更要改变一味崇洋的态度,科学地认识国际交流的规律,平常地对待和评价国内外的设计师,真正在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机会。高速城市化的发展给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建筑在设计的经验和设计的效率方面超过世界同行。我们在大规模项目住宅区和高层建筑方面的设计经验尤其丰富。

(未完待续)

注释:

[14]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p48

[15] 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5,05期:p27

第4篇

论文摘要: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化,作为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建筑出现了多元化的风格和特点。本文结合极具特征的博物馆实例,从精神内质、历史环境、文脉意向、特殊地段4方面,探求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的文化趋向。

自80年代起,博物馆就成为大众化的文化场所,并被不断地建造,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2-3天就增添一座新的博物馆。人们把博物馆作为“终生学校”,用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人们掌握现代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普遍地强调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服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社会进入技术至上和商业膨胀的时代,博物馆建筑种类日趋繁多,功能日趋复杂,建筑形态与风格呈现多元特征。一方面建筑自身的艺术色彩通过对时空的描述和光影追求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建筑的人文色彩通过情感、文脉、环境等意象被加以强调。

博物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往往映射着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特定时期的历史及文化,它也许无法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的衡量标准,但往往是该地区文脉的象征、建筑文化的代言人。由此可见,博物馆建筑比其他类型的建筑更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更能展现人类的历史、风俗、艺术等文化环境。以下便是西方当代博物馆建筑几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趋向。

1解读文本,提炼精神内质

博物馆作为文化建筑既是为人类的文化活动所创造,也是为维系人类的文化活动而存在,同时体现了文化环境。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界刮过一阵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旋风。在形象上,后现代主义推崇对历史样式的借用和人文精神的体现,使建筑成为通俗的、适用于公众口味的、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在这种思潮推动下,一些博物馆建筑开始对自身的形式和功能逻辑意义之外的多样人们生活与文化意义的表达进行了努力,它不再是单纯的展出和收藏空间,而是尽力服务于人们的情感、领悟和沉思的场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文化哲理是建筑的灵魂,只有当建筑与人们的意识产生共鸣的时候,建筑才能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的丰实的精神需求的博物馆建筑形象。

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t Libeskind)为柏林设计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ewish Muse—um,Berlin,1999)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他借鉴了塔木德经(犹太教法典)、建筑史和文学等资料,使文学介入建筑设计领域。“建筑的文本”,正如里伯斯金所说的,在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中包含了全部的书写文本及文化,导致各种意义发生不同方式的冲突。在这座建筑中同样令人感兴趣的还有“线状的狭窄空间”,它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两条脉络——无限延伸的曲线脉络、充斥支离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曲线代表德国犹太人曲折发展的历史,直线象征德国犹太人曾动荡不安的生活,驱逐、屠杀、逃亡、漂泊。设计者不仅是想通过有形的物体,更想试图采用一种哲学的表达,来唤醒和融合犹太人和柏林的历史。

曾被法国当代哲学深刻影响的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把建筑看作是可读写的文本。他认为建筑的基础是哲学,建筑师应该以哲学的思辨来展开设计。坐落于柏林市中心的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Holo—caust Memorial,Berlin,2005)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部分是一个庞大的迷宫,由2711块灰色的巨形水泥柱高低错落列成方阵,方阵下是展示陈列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穿梭在那高高低低、宛若墓碑的石林间,他们漫步、感受、沉思、追悼当年被纳粹无情杀戮的犹太人。艾森曼说,“进出方阵的感觉是没有目标、没有终点、没有道路。……我想把它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希望这座纪念馆能触动每一名参观者的‘心灵和良知’。”

2留存记忆,尊重历史环境

历史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公众的群体记忆作为人对环境感知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潜在而深刻的制约因素。建筑师应关心人们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发掘人们群体记忆中对某一地段的感受,在特定区域内对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生活习惯等人文因素做出认同的反应,使人们通过对建筑的阅读回忆历史,凝结记忆。历史性区域的和谐生长要体现对整体历史环境的记忆,努力建立一种和谐的生长机制,创造富含记忆的有人情味的空间。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New StateGallery,Stuttgart,1984)是建筑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在受历史环境影响基础上的大胆创作。基地原来是二次世界大战遗留的废墟,当地居民已习惯于在其中穿梭游玩,将它当作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斯特林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在设计中为居民保留了一条穿越博物馆的自由步道,使人们的习惯和记忆得以保留与延续。这条步道自西侧穿过美术馆的大门,经“之”字形台阶进入圆形内广场,环行半周,由东门出去与山坡上的街道衔接,成为一条充满趣味的交通路线。建筑师出于对城市环境的理解和对居民心理状态的尊重,通过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成功地将城市道路引人建筑内部,以完全开放的格局使建筑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n设计的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Barcelona Museum forContemp-orary Art,Spain,1996)位于巴塞罗那旧城中心,是该市20余年来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方面的最新成果之一(图7~9)。他的方案赋予建筑及其环境多重的意义与功能,成功地处理了在复杂的城市历史环境中创造新的现代空间这一难题。在设计中,迈耶以大体量的新建筑将四周小尺度和零碎的历史空间统合成为一组整体,把旧域道路网那种错综复杂的性格也延伸到建筑内部。圆形大厅、精致的后花园以及巨大的前广场,由一条蜿蜒的步道联系起来,使博物馆成为当地公众所习惯的城市步行系统中的一部分。博物馆活动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它折射出建筑师对公众生活和城市历史环境的本质理解。

3保留传统,延续文脉意向

传统文化是一长期相沿、积久成习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群体的心理表现。传统文化深刻地约束着本地区的行为模式,这种约束力必然波及人们的建设行为,从而对这一地域的建筑风格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形成本地区建筑的地域特色。地域主义主张对文脉的尊重和表现,认为建筑形态应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两方面相适应,传统文化是建筑构思的重要源泉,尊重文化传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而文脉意象正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建筑外部形态,传递相应时代、环境和人文背景信息;通过视觉的熟悉和情感的体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从而创造出人们易于认同的、富有“地方精神”的建筑。

特吉巴欧文化中心Uean Marie TjibaouCultural Center,New CaIedonia 1998)的设计反映了建筑师伦佐·皮阿诺(Renzo Piano)对当地生态、场地特征以及过去与未来结合等方面的全面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尊重。皮阿诺从当地村落富有特色的建筑中得到灵感,结合当地所有条件(地点、气候,卡纳克的传统文化),以及由制造车间带来的工程上的专业技能等,提取和简化当地传统棚屋的民居形式。这些“棚屋”的功能超越了遮蔽和抵制气候的作用,更表达出人们心中的热情:渴望走进大自然,融入宇宙,并和谐地参与到具有深刻根源的地方传统文化中去。特吉巴欧文化中心希望在卡纳克文化的保护和继续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帮助文化的根源在适应和利用新的环境过程中获得新生。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iesCorrea)以古老的印度文明作为创作背景,将传统宗教文化的内涵引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使建筑创作焕发出具有“印度灵感”的生命力。在柯里亚的设计理念中,传统的历史文化既是需要表达的目的,又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他所设计的斋浦尔博物馆(Jawa—har Kala Kendra,Jaipur,1992)位于斋浦尔市。该市是建于中世纪的一座印度古城,它最初的城市规划采用了印度婆罗门教的曼陀罗模式。柯里亚沿用了曼陀罗宗教图式,将博物馆分成九个方格,一个方格稍加游离形成人口。柯里亚还把曼陀罗所包含的宇宙神秘这一精神内涵加以提炼,使九个方格分别代表九大星系,每一个方格部拥有自己的属性、颜色、符号,彼此相通,又都与位于中央象征梵的境界的庭院相通。参观者在迷宫般的路线引领下,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文化氛围,极大地扩充了建筑的文化容量。

4重获瓤生,建构特殊地段

特殊地段在这里是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后,伴随旧的工业、仓储、交通或商业活动撤退,在城市中心地带出现的一些可再开发的历史地段。这些地段昔日曾经辉煌,周边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居民区,但现在这里失去了生气,成为城市衰落的象征。80年代后期欧洲广泛兴起的城市中心复兴运动,推动了在这些地段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博物馆之类的公共文化建筑,被作为城市修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城市历史环境的结合,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与生命,促进当地向观光型产业转换,推动城市经济。它们同时也帮助当地复兴曾有的辉煌,重新唤回社区的凝聚力,重新呈现出活跃的个性。外观引人注目的博物馆建筑也拥有超越地域的影响力,成为城市新的标志与中心。弗兰克盖里([rank O.Gehry)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n Museum,Billbao,Spain,1997)和赫尔佐格与德默隆(Herzogde&de Meuron)设计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Modern,London,2000)便是区域经济复兴最典型的实例。

1997年,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格,使该市从一个锈迹斑斑、被废弃的工业小城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全球的旅游热点。盖里通过博物馆丰富的内部空间与令人捉摸不定的动感造型向人们展现了迷人的建筑艺术包装效果。盖里的这一设计从毕尔巴鄂的城市肌理和尺度获得启发,回应了河滨历史上仓库货栈等工业建筑的材料特质。建筑雕塑般的造型与城市大桥、河流有机的结合,成为城市新标志。该馆落成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就达到136万人次,其中85%以上来自该地区以外,而这其中的84%又是专门为了博物馆而来到毕尔巴鄂,仅博物馆的门票收入就占当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截至2000年,博物馆的经济收入己达4.55亿美元,成为当地经济的龙头产业。

于2000年开幕的泰特现代美术馆,是伦敦干禧计划中的火车头,以艺术将泰晤士河南岸翻新,是掀起该旧区再发展的第一步。美术馆的前身,是曾致力于将现代性和英国传统主义相结合的英国著名建筑师斯各特于1947年设计的河岸发电厂,其外型充满工业时代的味道。在1980年,由于新能源的出现,发电厂被时代陶汰,周边地区也随之变得萧条。直至1994年被泰特艺廊看中成为其现代馆的新址,并通过国际比赛挑选了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默隆翻新工程。美术馆保留了发电厂的原貌,如外露的烟囱与内堂的吊臂和钢柱;同时也重新规划内部空间,并在顶部加盖了两层玻璃大楼。新与旧的结合,令美术馆充满了独特的现代感,使这座老工业建筑及周遭环境获得了新生,促进整个区域的繁荣。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00年开馆仅一年就为伦敦经济贡献了10亿英镑。对泰晤士河南岸居民来说,它的出现,不仅仅为他们带来一个世界级美术馆,也兴起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餐饮业,由此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活化了旧社区。泰特现代美术馆成为伦敦的重要艺术中心,也是伦敦快速成为文化首都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第5篇

引言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瓷都”景德镇也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这些工业遗址在创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影响下,有些已被成功改造与利用,有些则荒废在城市景观中。研究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的现状与价值,是景德镇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的基础,对工业遗址的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的现状

景德镇因瓷闻名,以瓷立市,景德镇瓷业发展历史悠久,从1950年至1958年,景德镇先后建立了包括建国瓷厂在鹊氖多家地方国营企业,包括建国、人民、新华、东风、景兴、艺术、光明、红星、红旗、宇宙、为民等十余家大型瓷厂,我们习惯称为“十大瓷厂”。这些瓷厂在半个多世纪里,推动着景德镇制瓷业的迅猛发展,对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加上企业自身的因素,景德镇陶瓷企业遭遇重创,被迫走向“分块承租,划小经营”的模式。从此,景德镇陶瓷产业进入了严重的衰退期,逐渐被一些私企、外企和个体小作坊所代替。原本的陶瓷厂房荒废起来,厂区内部遗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机器、烟囱等设施,成为城市景观中承载历史记忆却失去原有价值的工业遗产。

近些年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下,景德镇旧瓷厂利用厂房优势,结合陶瓷文化,对旧瓷厂进行改造与再利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例如,1992年初,雕塑瓷厂在原有园林式工厂的基础上开拓建设了“明清园”,开始走工业旅游的发展道路。随后又扩建了艺术陶瓷展示中心、名人作坊、陶瓷购物街、旅社等,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创意集市销售。又如,建国瓷厂改造为以高档陶瓷销售、展出为主;还有近两年来,以宇宙瓷厂为基础进行改造的“陶溪川・CHINA坊”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也刚刚改造完工。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的价值

1.独特的工业建筑美学价值

景德镇现存的工业遗址建筑主要为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建筑,这些建筑大都红砖、灰瓦、砖混结构和大跨度的钢梁结构为特色,折射出我国工业建筑的发展轨迹。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其艺术价值虽不能与其他优秀近现代建筑相媲美,但这些建筑反映了我国特定时期的工业建筑的水平和特点,代表了那个时期城市建筑的风格,物体现了景德镇在建国以来的厂区建筑艺术风格、流派和特征。工业遗址中构筑物的美感是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机械美学。在外的管道、锈迹斑斑的金属,各种形态、纵横交错的构件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结构美、材质美、工艺美,如能选择性地保护和修缮工业建筑,这些工业遗产必将丰富城市的肌理,成为城市可识别性的标志。

2.历史文化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巨大变革时期的日常生活,每个城市中的物质形体都打上了历史发展的印记,而每个时代的特征都浓缩在整个时代的遗迹和建筑上。保留下来的建筑可以告诉我们过去发生过的故事,反映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时间的久远性和不可逆性,使得工业遗产的历史人文价值尤为珍贵。景德镇旧瓷厂见证了建国以后景德镇陶瓷生产和陶瓷文化的兴盛和衰败的过程,但通过工业遗址和工业建筑保留下来的物质肌理能够使人们在情感上取得对历史的认同和感知。例如,景德镇“陶溪川”改造项目(原宇宙瓷厂),该厂既有清末时期的的建筑,也有具有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建筑,因此,历史文化价值较高。

3.生态价值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虽已停产,但它们遗留在场地内的植物、道路铺装、废旧材料、生产设备等,都是工业遗址改造过程中可直接利用或创新使用的物质对象。。例如,旧瓷厂内大量的窑房、生产车间、仓库、烟囱等,都可以提取其符号进行艺术化处理,添加艺术造型和艺术肌理,成为体现场地特色的景观雕塑或小品。景德镇工业遗产具有“低龄化”特征,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建筑可以节省大量的拆除成本,避免因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所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自然资源有限或不可再生的情况下,将工业遗址变废为宝,将使得景德镇陶瓷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也使得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达到平衡,有效保证社会资源的节约,显示出巨大的生态意义

4.经济价值

对工业建筑简单地“推倒重来”,无法适应当代城市发展以及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闲置工业遗址和工业厂房的经济价值转移,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投入获取经济利润的最大化,是工业遗址改造的经济动因。工业遗产建筑的物质寿命一般比其功能寿命长,在工业生产功能退出后,转换使用功能,发挥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价值,可避免资源的浪费。景德镇“十大瓷厂”本身就是瓷都文化的象征,改制后的原址,文化元素俯拾皆是。因此,对景德镇旧瓷厂遗址的再利用,不仅可低成本促进创意产业与旅游双发展,而且有利于景德镇历史陶瓷文化的弘扬,提升景德镇城市旅游形象。

结语

景德镇陶瓷艺术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与旧瓷厂的建立有莫大的关系。我们保护与延续陶瓷文化,不仅要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也要保护旧瓷厂遗址。随着我们对工业遗产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工业遗产的价值己不仅仅局限在艺术层面,还具有建筑美学、历史文化、生态和经济的价值,这些都成为工业遗址改造的动因。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后工业景观视野下的工业遗址再利用研究――以景德镇为例”(课题编号:YG2015213)的阶段性成果;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更在建筑审美的精神层面上有着显着作用。在车重传统建筑观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建筑是我们至今关注的重要问题。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一个涵盖面极广、影响极深的文化范畴。它涉及的范围大到朝廷典章,小到民间日常生活的进退起居,几乎包括了精神文化的所有领域,其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任何一种思想理论。

  “礼”,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一切社会观念的基础。它体现在社会政治制度中,也体现在思想理论、文化艺术和民俗心理等各个文化层次中。“乐”,包括了音乐、舞蹈、诗歌等所有的古代表演艺术。它是礼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是礼的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综合体现。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礼和乐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艺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向。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上也有鲜明的表现。

1“礼”对建筑的影响

  “礼”的本质是“序”。在我国古建筑中的体现就是中轴对称、突出重点,纵向的空间序列发展要主从分明。这在宫廷建筑、祭祀建筑、学校建筑、宗教建筑,以及大型的民居建筑中表现得很明显。

  建筑的空间序列是体现秩序感的最好方法。不仅宫殿如此,就连民居建筑的组合形式也是如此。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表现的主题。

1.1同姓聚居,家和为贵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聚族(姓)而居。从同族村落、坞寨,同祖的府第到同宗的庭院,皆以血缘为纽带。就平面布局而言,中国传统民居多为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绝少高高耸立的楼房。向平面序列展开的平房,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落或坞寨。这种以组群的对称、和谐创造“和睦”之美的布局形式,实际上便是宗法伦理中“家和万事兴”观念的反映。为了家族成员的和睦相处,因而在建筑布局上淡化个体而强调组群,而且用墙围合成一个个向心力极强的家庭院落,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墙内为一姓之家,墙外为异姓之地。院墙,成为家与家之间在地域与心理上的分界线。

1.2尊卑有礼,男女有别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家族中的礼主要表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因而在居室的安排上父母之居称正屋;一般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居中在上,以显示其在家庭中的至尊地位。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孙辈居住,称为“厢”。“房,旁也,室之两旁也”。很显然,房对正屋而言,属于从属地位,这与其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父与子的居室除了在座落方位上有别外,往往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父辈所在的正屋建筑面积较大,其基座高低、台阶级数都在一院之中居首。屋顶式样也是一院中最高级的。至于室内装瑛,更是主次分明。

  在重视父子尊卑的同时,传统居室的布局也注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宗法伦理对男女之别的要求重在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为自由与人身自由。反映在居室的布局上,首先表现为男居外庭,女居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代将女人所居之处称为“闺房”。由此可见,闺房,必定是处在院内幽僻之处,并有层层门户隔断,避免与外界交往。人们习惯上将妻子称为“内人”、“内室”,实际上便是妇女在居室布局中身份的反映。甚至有的地区在住宅内专修狭长的弄堂,供妇女和仆役行走,以避免他们经过,干扰礼仪性极强的厅堂。

1.3以堂为尊,崇祖敬宗

  堂不仅是活着的家长之居所,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传统的宗法观念认为,一族一家之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在天之灵仍会关照在世的子孙,视他们“孝”的程度赐福降灾。因此,人们选择家庭居室中最尊的“堂屋”为祖宗立牌位,举行祭祖活动,以显示对祖宗的尊重和孝敬。同时,也证明目前与之同处一堂的家长受祖宗认可和庇护,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由于“堂屋”既为在世家长之居,又为在天祖宗灵位之所在,因而家庭中最重要的活动一般也在堂屋举行,成为家庭成员集汇的场所,颇有氏族公社时的“大房子”遗风。既然“堂屋”在家族居室中的位置是如此重要,因而整个居室建筑的安排自然以它为核心,在布局安排上皆位于中轴,居中在上,周围的建筑皆以其为轴心,通过封闭的院落,形成强烈的向心力。

  北方的四合院,长辈住正房,下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间则为家奴,下人的住房,整个庭院的建筑秩序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图1)。

  南方民居的堂屋天井组合也是如此。堂屋是家族的象征,正中供奉祖宗牌位,家族内部重大事务都在这里进行。以堂屋为中心进行组合当然是家族伦理秩序的最理想的形式,若是大家族的聚居便以几个甚至成群的堂屋来组合。湖南岳阳县的张谷英村便是典型。张谷英村是从明代遗留至今的两个大家族聚居村落之一,目前住在村中的2 000多人全部是张氏后裔。村中建筑按家族组合形成完整布局,平面为“丰”字形结构,中轴线上一连几进堂屋,两边分别对称地伸出几道横向分支,每一分支又由几进堂屋组成。每一组分支的堂屋由一个分支家族居住,而每一间堂屋以及两边的厢房则由一个家庭居住。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形式就是一个完整而形象的宗法家族社会。几进堂屋中以最后一进堂屋为上堂,祖宗牌位就供在这里,这里是家族最高权威的代表。下面则按辈份大小,远近亲疏依次排列。在这里,建筑空间的序列感表现为一进又一进的堂屋,造成了伦理秩序的森严感和家族权威的神秘感。民居中尚且如此,那么皇宫建筑中那重重宫门、进进院落就更不用说了。

2“乐”对建筑的影响

  “乐”的本质是“和”,即以令人亲切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来陶冶人的性情,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建筑中体现就是不求严格对称、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体量。总的来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舒适感,乐的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园林建筑和文教建筑中。

  书院,作为一种具有综合功能的文教建筑,其组合方式是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相结合的典型。书院建筑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形象体现。作为教学场所,它有授课的讲堂、自修的斋舍和藏书楼;纪念名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而它必须有专门的祭祀建筑;陶冶性情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有条件的书院还必须有园林。一般较大的书院就是上述这些功能的综合体,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观念形态和建筑形式相结合的问题,礼和乐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是庄重、严肃的,因而讲堂、斋舍、书楼一般都按中轴对称布局来体现严格的秩序感;而作为书院师生休息和陶冶性情的园林建筑则完全是寓着“乐”的审美意义。在另一层意义上,所有这些建筑的组合方式,也体现了一种乐的和谐,正如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样,哪里是,哪里是低潮;哪里需要庄严,哪里需要欢快,这种和谐的组合,就是乐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建筑艺术包括设计、营造与欣赏、使用两个阶段,文人不仅直接参与园林、书院等建筑的建造,同时也是这些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在这类建筑中从事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或吟诗作画、读书思考,或讲学授徒、着书立说,以他们超脱尘世、简朴自然、清静高雅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建筑的文化气氛,充分体现建筑所要达到的“物我融合”的意境。

  由于寄情山水、崇尚自然之美,因此文人对各地的风景名胜关注颇多,留下了大量描绘赞美名山胜水的诗画佳作。而且,文人们在观察再现自然景色的同时,将风景名胜加以总结,归纳出各地的几“景”,促进了它们的集中、凝炼和发展,使之渐渐成为概括各地文化建筑特色的景点。而在这些景点处又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楼台亭阁等风景建筑,它们一方面表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色之美,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兴衰变迁和重修改建之中,也融进了文人对于景点的认识、理解,甚至想象和发挥。例如,朱熹在湖南讲学期间,曾专为长沙岳麓山的风景取名题额,使这些风景集中起来变成赫曦台、道乡台、道中庸、极高明、翠微诸亭等建筑景观,出现在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附近,并成为书院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原有景点共同形成新的山水名胜。至今,赫曦台等史迹仍保存在岳麓山之下,并依然是人们旅游观光、赏景抒情的好去处。可见,无论文人园林、书院或风景建筑,它们在空间、光、影、色的艺术表现的同时,还有声音的艺术表现,文人们朗朗的读书声、优美的琴声与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潺潺流水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有声有色、动人心魄的建筑画面。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礼乐文化互相融合的表现。

第7篇

论文摘要:简要的介绍了办公照明、宾馆酒店照明等公共区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舒适节能的照明控制。

1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概述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根据某一区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时间、室内光亮度或该区域的用途来自动控制照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预设,即具有将照明亮度转变为一系列设置的功能。这些设置也称为场景,可由调光器系统或中央建筑控制系统自动调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分为独立式、特定于房间式或大型的联网系统。在联网系统中,调光设备安装在电气柜中,由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组成的外部设备网络来操作。联网系统的优势是可以从许多点来控制不同的房间或区域。

一个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输入单元(包括输入开关、场景开关、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传感器等),输出单元(包括智能继电器、智能调光模块),系统单元(包括系统电源、系统时钟、网络通信线)。通过计算机主机或PC监控器编程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照明方案,如需集中管理可在控制室中设置一台主机。每个输入输出单元设置唯一的地址并用软件设定其功能。输入单元一般为安全电压。输入信号在通信网络上传送,所有的输出单元接受并作出判断,控制相应的输出回路。系统中的每个单元均内设微处理器(CPU)和数据存储器,所有的参数被分散存储在各个单元中,即使系统断电或某一单元损坏,也不影响其他单元的正常使用。系统通过总线连接成网。

2 公共区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2.1 建筑物大堂及公共走廊等区域的照明控制

大堂是客人进入大厦的第一印象,灯光的不止不仅仅是为了照明的需要,更应该考虑照明的气氛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实现日光的补偿。当天气阴沉或夜幕降临时,大厅的主照明应渐渐调亮。当室外阳光明媚时,系统将自动调暗灯光。无论客人什么时候进入大厦都能感觉到灯光效果带来的舒适环境。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根据一年四季季节的不同,旺淡季不同,甚至一天内不同的时段通过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非常灵活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控制方案。

2.2 车库等公共区域的智能照明控制

汽车库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即能保证给用户提供最合适的照度,同时实现合理的节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时序设置不同的状态,如“白天”、“晚上”、“清扫”、“安全”等。当一天的某些时候,人员活动少(如深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选择“安全”状态,这是的照明系统只点亮普通型的低耗能灯,用于保证紧急情况下或安全检查时所需的基本照度,从而实现节能和降低费用。当设置“安全”状态时,动静探测器开始工作,一旦探测到有人进入该区域,立即进入“晚上”状态,并保持数分钟,这样即使在深夜某段时间内也能保证个给用户提供合适的环境。

2.3俱乐部、夜总会、宴会厅的智能照明控制

利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调光功能及场景开关可方便的实现多种场景的转换,实现多点控制。也可通过总线控制相应的电气设备如空调、电扇等。通过调光控制器预设的多种灯光场景,适合不同用途的场合。在准备阶段开启少量灯光,会议时,可将全部灯光打开。宴会时,灯光应针对宴会桌,灯光亮暗不同搭配,产生立体的灯光视觉效果,其称场景。演出时,环境灯渐暗,射向舞台的灯光投入运行。

2.4大开间办公室智能照明控制

一般大开间办公室开进窗户一侧采光较充分,背光一侧需要灯光补偿,如整间办公室灯光全部开启则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可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通过配置“智能时钟管理器”可预先设置若干基本工作状态,通常为“白天”、“晚上”、“清扫”、“安全”、“周未”、“午饭”等,根据预设定的时间自动的在各种状态之间转换。自动将照度调整到最合适的水平。每个办公室都配有手动控制面板,可以随时调节房间的工作状态以及满意的灯光效果,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办公区域和公共请协调的工作。在办公室的每一面窗边(室内),安装智能探测器,检测日照情况,自动调节室内亮度,始终保持室内恒定的亮度,创造最佳的工作环境,达到节能的效果。

2.5宾馆酒店客房的智能照明控制

一个房间的照明是多种多样的,卧室内有床头灯、台灯、地灯、夜灯等,卫生间有镜前灯、顶灯等。如此多的灯具,控制要求也较复杂。以往的灯开关以及电视机等都集中在床头柜面板上控制,这样床头柜后面将有几十根线,造成维护困难,维修的时间增长,给客人带来了不便。采用智能照明控制后,它可以灵活的配置输入、输出回路,可调光。在床头柜上设置集中控制板,也可配置开关面板,容易实现异地控制。控制器与集中控制面板均带有通信接口,以总线形式连接,接线简单,可靠性高。开关和集中控制板可实现有线控制,也可实现无线射频发射与接受无线遥控或遥控器控制。卫生间可以安装远红外探测,即有人点亮,无人延时熄灯。这样即减少了复杂的控制线路,又节省了能源。

2.6应急照明智能控制

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应急照明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散式,灯具自带蓄电池系统,失电后蓄电池继续供电。另一种是应急电源集中供电,此时应急照明系统应单独设置一个智能照明控制器,电源引自集中供电电源处,正常时和其他控制器一样可以调光,可组成多种控制方案,在消防时,在消防信号的作用下,应急照明100%的点亮。

3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主要的应用范围一类是大型公共建筑如会展中心、航站搂、客运站、体育场馆、大型商场等,这类建筑具有公共活动场所照明灯具多、能耗比例高、管理维护难度大等特点;第二类是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建筑和教学建筑;第三类是星级酒店宾馆和高档写字楼的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大堂、走到等场所。

结束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运用,通过人性化操作,达到了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效果,预示着绿色照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第8篇

有人认为:“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在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都在尝试和探索着如何建设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根据对我县部分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了解,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改善和探究,比如:缺乏整体规划,主题零乱,没有深入师生的精神生活等。因此,我认为,如何真正的建设有本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尝试的问题。在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和文献,以及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觉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这些地方着手进行。

一、确立主题,明确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就是一个开展教育活动的主线,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脉络,应该贯穿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深入全体师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每个地区的学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区域条件、文化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我们在选择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时,不凡从这些生成性的优势当中来考虑,寻找一个符合学校教育主旋律的选题,在确立主题时可从这些角度思考。

注重将传统文化和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意识融合,创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渗透的全新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弘扬传统的过程中用现代的意识来丰满校园文化羽翼,让学校师生在积极、阳光、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校园文化带来的浓厚人文气息。

尝试与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加强交流协调,让师生都能感受到多元文化带来的新鲜感知、体验。时代进步,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不断受到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多向化的特点。比如小学生比较喜欢流行歌曲,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歌曲所体现的是受大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通俗文化,刺激了学生的模仿欲,更重要的是这种社会通俗文化的感性多于理性,推崇情绪化、感官化,这点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文化接受心理和年龄特征。但社会文化又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小学生不一定能够适从,而家庭文化具有性对的稳定性,家庭文化所特有的说服力和良好的情感效应,常常会让小学生的价值观受家庭文化的直接影响,因此,有效利用这几方面的资源优势,将他们巧妙的链结成一种新生的文化,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另外,在确立主题时还应充分考虑到今后主题活动开展的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一定要注意该主题是否有利于今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活动的内容是否能做到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普遍的参与性,活动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是否能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都是需要深思的内容。

二、营造环境,育养心灵

校园文化建设,幽雅、舒适的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成长的地方,它是一所学校价值追求、审美情趣和精神品味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没有相应教学设施、文体设施、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文化建筑和人文景观,没有清洁、整洁、舒适、幽雅的校园环境,那么这个校园将会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建筑和摆设,不能够提供给师生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的理想环境。因此,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紧扣学校的特色主题,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形象提升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要优化校内外环境,力争将学校创建成四季有绿荫、四季有花香的绿色校园。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给师生一个洋溢着人文文化气息的成长空间。比如:课间可以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中午时段,可以播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诗文、散文,或者一些经典传统文化篇目,让师生身在其中得到没得熏陶和享受。将学校的橱窗利用起来,将学校的一些重要决策、举措和师生的获奖、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情况,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新闻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张贴出来,以便师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将橱窗分配但各班,让学生负责出黑板报,宣传自己的班级文化风采,便于相互交流学习。

注重塑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优质的育人环境体现的是对和谐人文美追求,在美的环境中培养人格,提升境界。在校园里要有体现自己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的校训、校歌、永久性标语、师生书画展廊和校园标志性景观,班级里有体现班级特色的班训、班规、名人名言和班级文化角。浓郁的书香氛围,会让师生都被读书的气氛所感染,产生求知欲望,还可以让师生在与文本对话的时候,获得心灵的涤荡和慰藉,可以从书中找到力量和榜样,享受学习的乐趣。

加强校风、教风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一言一行和各自的道德面貌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而一个高品质、有特色的学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去年,我县教育局提出了“评估学校、培训校长、打造教师”的教育发展方针,这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学校可就这个机会,利用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学校的常规要求和管理,以教师的良好教风激励和带动校风和班风,为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共创、携手向前

第9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居住环境,开始寻求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大城市内部交通拥挤,人口聚集,空气质量差,而且还会产生热岛效应。园林景观能带给人舒适的感觉,不单单空气清新,而且能够让人感觉置身于自然。社会的需求带动了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利用建筑学、园林学、美学等学科,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元素,设计成一种融入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要发掘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设计中融入。无论是园林景观还是中国风景园林,都要遵循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景观的来源和局限性

“景观”一词,并非是中国古语。它是在20世纪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新词,即英语中的landscape。我国古代认为“景”、“观”二字属于同义字,因此用其中的一个就已经够了,比如“街景”、“城景”等。直到解放以后,我国才确定有“景观”一词,认为是一个地理学的词汇。在英语中,landscape分成了两块,land是土地的意思,scape是景物的意思,两个词连在一起。英语中的landscape源于德文landschaft,德文的这个单词来源于荷兰语,意思是陆地上有一片草场、田地、原野森林,中间是一些住房。指的是这些景致的集合。荷兰人认为的是风景画,而之后这个词用于了自然科学的生态学和地理学,从而失去了审美的内涵。

Landscape有着风景的含义,但汉字的“景观”却有着视觉的意味。而造景就是为了创造一片值得视觉欣赏的景致。“景观”包含了生态学、地理学以及艺术学的韵味。而我国景观、园林的设计师们,总是会追求“景观”的美、值得欣赏的方面。而这方面,并能够成为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

2园林的本质

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支。站在汉字的角度,它是“园”和“林”的结合。其实,在中国历史中,它既是园和池、园和亭、园和山,以及众多的集合而组成的代称。如果用一圈的篱笆来围成一个只是种菜的园子,那么就没有什么审美情趣,加上山水、建筑等组成一个大的整体才能称之为园林。园林的创造,是为了获得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既能享受大自然,也能遮挡艳阳,保持冬暖夏凉。具有很强文化意识,也充满了生活的功能。因为除了眼睛看以外,我们的祖先需要的是一个生活条件美好的实际生活境域,包括夏凉、冬暖、遮雨、透气、避风、向阳等,使我们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

3中国风景园林

如今,在我国学术界,认为可以将园林和LA(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我国已经将LA译成了园林学。风景园林的翻译和现实中的风景、园林存在着一定的重复,而且总给人一种不怎么能够用于硬质景观设计的印象。但比较于单纯的“园林”,它又能够拉开林业和园艺之间的差距。风景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着综合性。它能够将观赏园艺、景观设计、环境艺术、国土规划融合在一起。中国风景园林的教育,最早是由清华营建系和北农大的园艺系联合在一起创办,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凡的创举,只是后来学习前苏联而导致破坏。如今,西方文化向我国本土文化进行渗透。中国风景园林属于综合性的,那么也就需要用综合性的办法加以处理。 风景园林是利用艺术、科学的方法创造美好的室外生活,因此不能和LA完全的对应,走出自己的风景园林道路。

4景观、园林的发展趋势

4.1利用自然元素

景观、园林的设计,自然离不开使用自然元素。自然元素能够带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也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传统的景观、园林设计中,都曾使用过自然元素,但是运用自然元素比较单一,设计的层次感以及选择的品种都不能与周围的景物相协调。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景观、园林的设计将会采用多种的自然元素。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要注意合理布局,将层次感体现出来,与周围的建筑、景物形成和谐的色彩搭配。并且能够达到艺术审美的要求。而利用自然元素,是景观、园林发展的必然。

4.2 凸显人文特色

景观、园林的设计既充分体现了自然元素的美,也是一种文化创作的建筑体系。景观、园林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其实也是为了体现人文的特色。景观属于外来词汇,它主要的意思是强调,就是利用人造的景物来让众人欣赏,感觉其中的美韵。而这样其实就忽视了景观拥有的含义和它的文化理念。景观只是用来欣赏,而没有融入设计思想,因此不存在生态化和人性化。园林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就有着亭、台、楼、阁、池的内部构造。古典园林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我国古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欣赏,属于贵族的“内部花园”。一般的老百姓很难能够看到或者欣赏到。曹雪芹的《红楼梦》内“刘姥姥进大观园”就表现出了这样的状况。而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内的“病梅”,就缺少着对大众的关怀,只是为部分人欣赏所服务的。而景观、园林的发展趋势,将会利用人文特色来凸显出景观、园林的文化和生活功能,达到景观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

5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

5.1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资源

信息时代的快速便捷,使得世界文化开始向着多元、融合的方向发展。中国风景园林也将跟随着世界潮流,转向多元和融合。只是追求多元的文化精神,可能会失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沉淀了非常巨大的文化资源。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资源。每一个区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体现出中国风景园林的独特魅力。这将是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

5.2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的基本原则

中国风景园林不单单要重视社会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保。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工业发展一直都给社会带来了污染,损害了自然生态。如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步入了新型经济生产,重视自然环保建设。我国城市热岛效应严重,而且交通尾气污染大。因此,设计风景园林,就要将景观设计看成一个有机体,拥有和生态自然相同的功能。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也可以使用一些节能环保的技术,例如雨水收集器、太阳能电池等。既然要将人文和自然相结合,就要充分的利用两个方面的节能办法,既保持风景园林的模式漂亮,也要形成新陈代谢、有机循环的生态系统。

结束语: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其实便是更多的向着人文关怀、自然元素的方面延伸。园林是中国的词汇,而景观来源于国外。无论是园林还是景观,都带有自然生态的特色,是因为人们需要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而创造。中国风景园林要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并要融入中国特色文化。园林、景观、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都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文化加以指导。

参考文献:

[1]江贵宽.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园艺.2012,(10).

第10篇

关键词:浦口火车站;步行空间;以人为本;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1 城市步行空间概论

1.1定义

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来看,城市步行空间是指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以步行者为主导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市民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保证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步行活动中,应更多考虑到生活出行的要求,逐步在城市中形成一个人性化的、有机的、多功能的、环境宜人的、连续的步行空间。

1.2地位与作用

城市步行空间为交通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步行低碳、环保的优势对城市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决定将城市步行空间将成为现代社会中最普遍、大众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广泛关注车行空间,忽略步行空间的问题。

城市步行空间除了交通、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四种功能外,也还具有其他方面的重要功能。

2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

2.1简・雅各布关于社区街道的理论

对于街道的规划,简・雅各布提出了四点建议:街道上具有多种混合的功能,这样才有利于吸引不同需求的使用者;街道不宜过长,以免街道深处僻静,被隔离开;街区应有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建筑,这样才能让街区既有多样性又有稳定性;应有足够的人口密度从来保持街道的活力。

2.2荷兰“温奈尔弗”

在“温奈尔弗”里面,车道和人行道不做特别的区分,车的通路不连续设置,或者尽量减小马路的宽度、故意做成凹凸路面,让汽车不能高速行驶,也减少人在此街道对汽车的依赖。为确保道路两旁住户的停车空间,停车位交叉配置,使得车辆通道成锯齿状,实现汽车的低速化。其次摆设长椅和植栽,也可提高生活空间的质量。 图2.1 温奈尔弗

2.3北京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街作为北京现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北京的城市更新中得以保留下来,其原有的城市肌理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也继续保存,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南锣鼓巷的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状况令人堪忧,与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有类似之处。在南锣鼓巷再生规划中,在现有鱼骨型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形成“骨干―支脉―活力细胞“的空间结构,再加上对社区文化的营造,对现有的公共空间尽可能都开展了积极性的保护,在尽可能恢复街区内逐渐衰落的历史文化公共场所之外,又开新的辟规模适宜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2.2 南锣鼓巷街道 图2.3 南锣鼓巷沿街商铺

3 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步行空间调查研究与评价

3.1研究范围及历史沿革

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北至大马路,南至站墙里,西至老站月台,冬至江边,总用地20公顷。浦口火车站始建于1914年,是当年津浦铁路的终起点,也是全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浦口火车站经历了百年风雨,拥有许多历史的沉淀和记忆,可以说本身就是大半部民国史。浦口火车站光辉的历史印记虽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南京的“失落地带”,然而却具有独特的民国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国历史底蕴。

3.2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道路交通

在该片区内,主要道路中兴浦路、津浦路和大马路为基本相互平行的街道,只有一条临江路与上述三条街道呈垂直状,津浦路、大马路和大马路的互通性较强,兴浦路延续到浦江线,步行距离较长,铁路使得兴浦路和津浦路在步行活动中的互通性不足,在兴浦路的人们只能通过临江路才能到达津浦路和大马路。废弃的铁轨也没有再利用成为片区内一个重要的步行载体。因此,片区内的步行系统建设还只停留在点状或线状的片段,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步行网络,没有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的步行网络。

3.2.2景观环境

在原本的步行空间中,浦口火车站的候车厅、售票处、雨棚闲置,月台现用作货物装卸场地,管理维护情况较松散,废弃的火车一直没有加以利用。大马路原先是重要的商业步行街,现状中沿街两侧多为商住楼,只有少量的商铺还在进行商业活动,大部分商铺面临或置之不理、任其衰败,或大肆改造、面目全非的境遇。临江路现状已经成为一条轮渡上下客的中转线路,街道一侧也设有固定停车位,街道的绿化得以延续下来,绿化景观良好,然而沿街的商铺早已无人问津,仅仅成为了一个摆设。津浦路北侧以民国时期的居住区为主,南侧为铁路附属建筑,生存状况及建筑质量都甚是堪忧。兴浦路道路两侧多为三类住宅用地,居住条件较差,导致住宅门口的环境较差,这里存在大量的在道路上摆摊的现象,使得十分拥挤。该片区也成为浦口老镇地区的灰暗角落,缺乏活力和生机。

图3.3 兴浦路街道现状图3.4 大马路商业街图3.5 津浦路道路现状

3.2.3该片区人的步行行为特征

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独特的历史底蕴,使周边的居民多在停灵台附近进行休憩活动,甚至还有大批的外来游客及学者聚集于此从事摄影及学术调研活动,时而也会驻足在某一处,多留意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建筑或者景观节点上,从中可以发现步行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人的行为有着很大的自由随机性。由于该片区内步行道路识别性很强,路网结构不复杂,因此该片区就步行距离和来说非常适合进行步行活动。

3.2.4步行空间载体的变化

民国时期,南来北往的乘客为该地区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活力,随着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享有百年历史的浦口火车站也从辉煌走向了衰落,如今的车站已是废弃的空壳,无人问津,铁路和火车早已不再有过去的连通大江南北的功能,只是废旧的铁皮和掺满铁锈的钢铁而已了,也很少有货物运输。随着现代高铁高速的发展,对于一个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地区而言,受城市交通格局变迁影响而发生的区域退化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3.2.5人车冲突及安全性分析

轮渡是连接浦口与南京主城区的重要交通方式,大量市民都会选择轮渡作为接驳方式,浦口码头聚集的人流量相对较大,因此沿江路就成为了人们通向其他街道的重要道路。由于此原因,临江路也聚集了大量载客三轮车、私家车和非机动车,浦口码头出站口也成为了人们肆意停放非机动车和载客三轮车的地方,显得十分拥挤和无序。临江路人车混行现象尤为严重,其安全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津浦路、兴浦路和大马路由于居民区的存在,也存在少量的机动车,无秩序地停在街道上,没有统一的停车场或 者停车位。由于南京港第二港分公司的存在,在这 四条道路中,人车混行的状况较为严重,小汽车和运输卡车肆意穿行,速度较快,步行的安全性不高。

图3.7 兴浦路交通拥挤图3.8 临江路

4 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步行系统规划策略研究

4.1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步行空间整体设计思路

未来的规划改造以恢复和重塑维持原有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为原则,利用现有良好的步行条件,创造更加舒适、安全、人性化的步行条件。同时解决现存步行的一系列问题,根据规划中对老站地区的改造,尽量恢复民国时期风貌,让人们在步行中体验民国往事。

以浦口现有的条件,将其打造成优秀的城市步行空间也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契机,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将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步行空间,连接南京主城区与浦口老镇,既成为老镇居民生活与休憩的重要开放空间,也能使外来游客通过步行活动感受浦口老站的历史底蕴。

4.2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

4.2.1增强识别性

对于本次规划步行空间而言,可通过沿街两侧建筑整改的多样化处理来打破建筑的单调感,充分利用每条步行街道的特性,区分大马路、兴浦路、津浦路和临江路不同的步行功能,增强步行空间的识别性。

4.2.2安全性设计

根据未来该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形势,该地区的人流量必将有所提高,因此就要建立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的和谐共生。分别在津浦路、兴浦路的道路一侧根据现有机动车的状况设置固定停车位。大马路作为步行商业街,不再设置固定停车位,风貌区内沿江的港务二公司用地考虑远期搬迁,货物运输也将随之消失,消除了很大一部分的步行安全隐患,在港务而公司的原有用地建设沿江开场绿地的同时,附设公共停车场,以供风貌区内的居民使用,这也为大马路的商业步行接提供了更好的商业和步行条件。在临江路设置非机动车统一停车区域,禁止载客三轮在浦口码头随意停车载客,取缔此种交通方式,保留原有非机动车停车处,并做整体布置,以此保持临江路的畅通和步行环境。规划中重点对兴浦路进行改造,强化管理道路两侧的摆摊现象,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允许居民在家门口摆放盆景、铺砖等,把兴浦路设置为“慢速街道”,同时限制包括兴浦路、津浦路、大马路和临江路的行车速度。另外,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街道必须设有防火防洪防踩踏设施,符合防灾设计规划,以免突然意外状况。

4.3步行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步行路网形成横向为主、纵向为辅的步行网络。这些道路分别行使旅游、商业等不同的功能。同时在空间上互相联系,构建符合该地区交通发展需要的交通体系。其中大马路、津浦路、兴铺路和与临江路交汇,也作为步行活动的主要街道,兼有交通和景观的双重性。临江路和规划道路的车流人流较为集中,形成该区域重要的步行人流来源。步行空间主要以空间节点和景观步行街道为主,道路宽度2到4 米,同时将津浦路和兴浦路用同样宽度的步行道路穿过废弃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步行网络。站前广场将人流引入铁路博物馆,也可直达江岸。大马路商业步行街将恢复民国时期的繁荣景象,将各个商业单元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商业区域,带动整个区域步行和商业的联动发展。沿江设置2米宽的步行道,局部设置供市民娱乐的休闲广场,以此来丰富城市空间的层次和趣味性。

4.4步行环境品质塑造与提高

4.4.1传统历史建筑及场所的再利用

在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步行空间规划中注重绿地环境对人们步行活动及交往活动的积极影响,结合现状将废弃铁轨和火车为基础建设主题公园,这些保留下来的铁路轨道不仅是交通轴线,也是历史文化轴线,见证了南京及民国的繁荣和衰败。作为公共开放空间,风貌区内沿江的港务二公司用地考虑远期搬迁,可以此区域建设沿江开敞绿地,营造公共活动空间。这样以来,利用站前广场、铁路博物馆、铁路主题公园和沿江开敞绿地等步行空间节点改变了风貌区内街道作为步行主要物质载体的格局,增加空间节点供人们休憩、交往,强调步行空间整体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4.4.2步行空间内绿化及景观

在宣婷的《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研究》中提到,加强城市干道两侧的行道绿化,建设开放型的沿路绿化带,形成景观视廊。通过架构四条景观步行道、一条商业步行街和滨江景观带作为整个设计区域的景观轴线。所有的景观轴线将该区域与周边的商业文化区连接起来,方便人们在不同区域间的活动。大马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极大丰富了人们在游览中的视觉体验,使人由城市回归自然。

4.4.3街巷及建筑尺度控制

传统街巷是历史风貌区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风貌区的步行空间也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传统街巷的格局常常具有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个性,对整个步行空间内人的体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在街巷关系上,规划要延续和保护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整体的街巷空间关系,以大马路和津浦路为主要街巷,兴浦路作为慢速车道,同时保留街巷交接处的场地空间,作为步行的空间节点,继承历史文脉。对于现状与历史上走向一致的街巷予以保留,恢复民国特色,让步行的更能感受到其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街巷尺度方面,应严格控制该片区传统街巷的空间尺度,应保持大马路、津浦路、兴浦路的道路尺度保持原有的尺度,为步行提供优良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璐.步行城市哥本哈根对绿色交通发展的启示[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0

[2]梅小妹,苏剑鸣.人性的回归――城市步行空间的创造[J].安徽建筑 2000(6)

[3]曹玮.步行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以常熟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1

[4]Jesper Dahl.城市空间与交通――哥本哈根的策略与实践[J].建筑学报 2011(1)

[5]戴琳琳.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再生[J].华中建筑 2009(5)

[6]宣婷.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11

[7]孙俊.城市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 2007

[8]陈雷.城市步行系统空间形态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湛江;城市空间;开发策略

Abstract:Forsomehistoricalreasons,theconstructionofurbancenterinZhanjianglagsbehindthedevelopmentofthecity.Basedon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realisticconditionsofcityspaceandurbancenterinZhanjiang,thisarticlewillcomeupwiththeconstructionspheresandobjectivesaswellasdevelopmentstrategiesofZhanjiangCity.

Keywords:urbancenter;Zhanjiang;urbanspace;developmentstrategies

1城市中心区的相关内容

1.1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功能复合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集中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风貌,并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

现代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城市中心区衍伸出多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如城市闹市区,中央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动区。这些不同概念的中心具有不同的功能内涵,在空间上有分有合。城市中心区往往是承载多种功能的区域,比如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叠加。因此,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1]

1.2城市中心区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1.2.1品牌效应。城市中心区往往集聚着城市最重要的商业、办公、公共文化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和场所反映了城市风貌、承载着城市文化,保存了城市信息,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名片。

1.2.2集聚和辐射效应。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地。资源聚集所带来的乘数效应扩散到周边区域,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幅射带动作用。同时,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中的极核,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

1.2.3服务效应。城市中心区是行政办公、咨询服务和商业、文化设施集中的区域,承担着对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服务功能。有些中心区也是城市交通枢纽或交通换乘中心。

1.3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有三种基本模式

1.3.1在原有旧城中心区基础上继续发展

城市用地由原有城市中心区向外拓张,城市中心位置没有太多变化,旧城中心区以改造更新为主,以适应新的形式。

1.3.2新建区域与旧城中心区形成复合型中心

城市原有中心区由于空间局限或者出于城市保护的需要,难以作出改变。为适应中心区继续发展的需要,在旧中心周边新建一些设施,形成复合型中心。

1.3.3新建城市中心区,代替旧城中心区

由于旧城改造困难或城市发展政策等原因,对旧城中心区停止建设,着力发展新城中心。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中心区转移后,旧城中心区环境改善,原有中心可以得到新的发展;二是旧城中心区随城市中心区转移,中心地位被取代,逐渐衰落。[2]

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小,以单中心为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功能复杂,单一城市中心无法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所以形成以主、副中心相互渗透的多中心模式。

2湛江市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中心区的历史演进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我国大陆最南端,居粤、桂、琼三省交汇处。其三面环海,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3]

湛江现在的城市格局的是历史形成的,也与历次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直接相关。

近代城市形成:

湛江市城市形成较晚,主要城区赤坎原为小商埠。1899年,法帝国主义入侵,建立租界“广州湾”。在殖民时期,湛江形成了外国人聚居为主,以霞山为中心的商埠和中国人聚居,以赤坎为中心的老城区。

城市扩展:

解放后,湛江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区确定为有港口的霞山,形成了解放大道和人民道两条城市中轴线,初步形成了霞山赤坎南北双城的基本格局。1973年,湛江港大规模扩建、南海石油西部公司基地、湛江远洋渔业基地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设,城市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除原霞山组团外,增加了赤坎组团和调顺岛组团。

城市基本成形:

1983年湛江地、市合并,1984年湛江市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设立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南油基地为主体的坡头组团,确立了以霞山区、赤坎区、经济开发区、坡头区、调顺岛等五片区为组团。随着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湛江市初步形成了环海式组团式空间格局。

从湛江城市空间发展轨迹来看,湛江没有形成相对较集中的中心区域,这种空间格局延续至今,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

(1)霞山区和赤坎区基本上是两座独立的小城市,各有自己的区域中心;市级行政办公地点分散,市委、市政府处于赤坎,政协和人大位于霞山;坡头区主要集中布置了南油公司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与主城区隔海相望,形成了小而全的局面。城市缺少以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统一功能体系。

(2)由于旧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密集,目前城市建设,很大部份都是集中在霞、赤两地旧城区中进行。在旧城区见缝插针式的建设,造成了旧城区越来越拥挤,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被破坏殆尽,旧城改造成本不断增大。

(3)新城区在原有旧城区基础上向四周摊大饼式的建设,使新城区整体景观缺乏应有形象。一方面,彼此分散的公共设施没有形成整合的态势,造成没有“统领”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中心。另一方面,城市缺少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场所,使城市形像缺乏特色。

(4)旧有的城市中心如霞山,赤坎偏于城市一隅,两区的中心相隔近20km,目前主要通过棋川大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相联系,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把整体的城市内部的高频率、短距离人员、物资流动分化为两个以上独立的市区之间的流动。其结果是限制了整个城市内部的流动,并造成城市内部运输能力的相对利用率降低。

(5)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霞山、赤坎之间,在空间上是湛江市的中心位置。但由于开发区规划管理是由开发区政府独立行使,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亦由于其性质而与总体规划相悖。管理体制的脱节和土地使用性质与城市发展方向的矛盾,令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缓慢。[4]

3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区位和建设目标

3.1对上层次规划的引导分析

《湛江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提出:城市总体发展确定为环海湾拓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成海湾型的“片区+组团”的结构形态。

该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中心城区,增加中心城区幅射能力,缓解老城区拥挤状况,拉动城市整体发展,改变城市面貌。这对于湛江中心区的选址提供了指导作用。

3.2中心区区位和范围

城市中心区范围确定为北至龙潮东路,南至乐金路,东至海边,西至开发区边界;中心区以人民路为南北轴,乐山路为东西轴,形成以乐山路三帆雕塑为中心的“金十字”。区域面积约为4km2。

城市中心区具体区位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政策优势: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以促进本区开发建设。

(2)区位优势:本区位于湛江市城区中心位置,南北与霞山、赤坎为邻,东面经跨海大桥与坡头区相连。

(3)交通优势:本区距离机场、火车站、港口均在5km范围内,交通优势明显。东西向的乐山大道、海湾大桥横跨本区,南北向的人民大道、海滨大道贯穿本区,这些道路方便了本区与市内外的交通联系。

(4)用地条件:该区域土地储备充足且地势平坦,未开发建设用地主要为荒地、坡地,有利于城市建设。

(5)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该区域道路、电信、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

3.3中心区建设目标

希若·波米耶在《成功的市中心设计》一书中,认为一个成功的市中心应该是“健康而有活力的市中心”,“充满着生活,情调,变化和机会”。

湛江市中心区未来是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形成“一核、两轴、多区”的空间结构,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1)未来的中心是城市多中心体系中的一极;其建设目标之一是形成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

(2)营造城市活力之都,鼓励多样性和功能复合,激发“经济活力,文化活力和社会活力”。[5]

(3)保存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构建具有人性尺度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创造宜人的工作、居住和休闲空间。

4湛江市城市中心开发策略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应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以塑造有活力、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为开发重点。

4.1政府主导,建设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

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心区用地控制,对未征用土地应控制其转让,严内私人建房,对已转让土地,限期开发;二是高水准编制中心规划,对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采用国际招标方式、扩大中心区影响;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4.2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中心

湛江在中国的城市群中是极具特色的北热带海滨城市、港口城市;既是一座具有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城市,又传承了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法国风情的殖民文化也在城市肌里上留下了烙印。城市中心区应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在轴线营造、标志性建筑、空间营造、重要街区和主要的节点等方面体现这些独有的文化特色,建设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城市中心区。此论文由流星毕业论文免费提供

4.3处理好中心区开发与老城区建设的关系,明确城市各组团功能,形成有机统一,有序竞争的主、副中心格局。城市中心区作为湛江市的行政、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和信息中心,霞山、赤坎、麻章、坡头和东海岛各组团分别形成各自的区级中心,形成有机统一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有利于避免城市空间的过度密集,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心从本质而言是资源聚集的反映,有必要引导全市的主要商务办公集中于中心区范围内,促成中心区开发的集约和聚集效应。

4.4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土地价格杠杆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中心建设以办公设施、酒店及零售等服务设施、展示会议中心,以及居住设施为主,因此中心区建设用地以公共设施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而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共设施用地占19.61%,住宅用地占25.5%、用地比例较低,需要作出调整。运用地价杠杆调节上以形成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具体操作上可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商业、办公、金融等服务业态调整。

4.5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整治和改造位于中心区域的“城中村”。

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用地目前有一大部分为霞海村、龙潮村等村集体用地,区域内农民自建住房较多、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不利于中心区开发建设。根据“城中村”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可实施性政策,采取拆、改、迁、留并举的改造策略,以就地环境整治,合理利用保护,局部拆除改造和基本拆除新建等不同形式,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差距、改善环境、转换土地所属关系,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为市中心区的开发提供土地储备。

4.6梯次开发,采用中心开发,后周边开发,先公建,后商业开发的建设秩序。

中心区开发采取梯次分级开发。由人民路、乐山路向两侧开发,由赤坎、霞山老城区向新片区开发是比较好的开发路线,这样也有利于配套建设实施与延伸。开发项目上,以公共建筑、公用设施为拉动项目,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商业开发价值,实现滚动发展。

4.7开发模式选择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模式有两种。涉及公共利益较大的公共设施,文化体育设施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开发模式;商业、房地产及一些基础设施可以采取公共和私人联合开发的模式。中心区的开发应引进战略投资商、采用联合开发的形式、以提高开发品质。

综上,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区块的发展是非均衡的,湛江中心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新的极点,其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国家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相继落户湛江,以及湛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劲的经济支持。明确中心区的发展目标和采取适当的开发策略,以及政府的引导调控力度将成为中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叶明.从“DOWNTOWN”到“CBD”—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演变[J].城市规划汇刊,1999(1):58-63.

[2]宋云峰.中国旧城中心区复兴的城市设计策略[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Z].2003.

[4]万向东.CBD与湛江城市建设[J].

[5]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7.2.

第12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生态观城

市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明显差异性的行为方式、知识体系、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意识形态以及生产生活技术和艺术品位等,是城市精神财富与物质生活的总合。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表现出城市人格化的特点。城市文化是城市物质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从精神层面来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寄托;从物质层面来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生活水平的体现。因此,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之一。生命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关系称为“生态”。文化是在人类同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演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可运用生态学理论来描述城市文化的建设过程。城市文化生态描述的是城市文化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生态化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是各种文化在某一区域和特定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融合与博弈而产生的,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的文化体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城市文化生态平衡同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一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观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社会公众参与互动的、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为公众所认可的艺术表现形式。城市公共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表现为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开性”,城市公众不仅可以欣赏公共艺术,还可以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与评判。公共艺术是艺术、美学、科学的结合体,更是塑造城市文化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以雕塑、壁画、建筑等表现形式来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展现城市所倡导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改善城市整体空间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品位,是大众与艺术沟通的桥梁。总之,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生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具备以下生态特征: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城市系统思维

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通过局部去了解一个事物,那是科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则是艺术。”①这就是系统论的思维。系统是一种逻辑抽象力,是运用全局观的思维将一切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当处理问题时,应将其作为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从宏观角度来加以分析。公共艺术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单体艺术形式,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要从城市系统思维的角度将公共艺术设计纳入城市生态的大系统中进行整体考虑。要从城市文化生态需求、城市规划目标、城市建筑风格等宏观视角出发,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系统性设计,让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价值、城市环境、建筑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建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而凸显公共艺术对整个城市生态良性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终,通过系统性的公共艺术设计,打造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城市自身所独有的艺术品格和魅力。②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能满99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生态发展的必备要素,必须在设计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共艺术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重任,因此,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在传承文化和改善地域环境两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③首先,公共艺术作为常见的文化载体和宣传手段,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应该担起重任,通过创造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直观而集中地展现了当地的精神风貌与物质文明,公共艺术能够通过对城市公众心理的影响来影响并发展风土文化。最后,公共艺术作为艺术作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空间环境,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应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在选材和技术运用上,要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并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采用低能耗的技术手段。艺术家们应从作品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入手,考虑作品材料的二次利用以及环境的变迁,以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并结合城市文化来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创作。此外,还应坚持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公共空间,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人是城市生态中的主角,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为人类社会的传承积累精神财富。因此,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观来进行设计与创新。历史表明,只有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才会被大众所接受,进而发挥其弘扬文化、改善生态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和符号,是城市文化与城市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公共艺术的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性思维,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围绕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并与城市生态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生态的辩证统一

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公共艺术往往是视觉的中心,其表现形式、色彩搭配及主题等都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常可从城市文化、城市整体规划以及城市建筑风格三个层面来考虑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生态的统一。

(一)城市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思想基础

公共艺术的诞生依赖于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文化追求,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改善公共环境,还应该包括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城市精神的弘扬。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既具有象征性,又具有美学意义的表意符号,通过公共艺术,可以表现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历史积淀,其表现形式及主题等从多方面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区域历史文化扩展与发扬的窗口。纵观世界各大城市不难发现,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识。现代公共艺术起源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创新。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而城市文化是公共艺术的思想基础。大众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来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塑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

(二)公共艺术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最终都将放置于公共空间,因此,其设计就必须满足公众的需求。城市规划是决定城市格局的关键,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建设更是城市规划的重点。通过城市规划来约束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实现公共艺术与公众利益相协调的有效途径。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会遇到各种问题。艺术和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剂”,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已成为一种社会公认的方式。公共艺术的出现减轻了钢筋水泥带给城市的冷漠感和距离感,缓解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提升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因此,公共艺术的整体设计要在城市规划所设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并充分考虑作品与城市背景、空间层次之间的关系。只有当城市公共艺术的空间布局和创新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时,才能构建出和谐的城市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会随之提高,公共艺术作品的延续性也会得到保证,同时还可以为公共艺术价值的实现和管理提供保障和依据。

(三)公共艺术设计要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城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这也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积淀的综合体现,如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极富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建筑以及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巴洛克式建筑等。现代建筑的发展将艺术与建筑本身分开,使其以公共艺术的形态存在于城市空间中。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时,必须充分考虑艺术作品与周围建筑的呼应关系,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城市建筑构成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建筑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对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文脉延续的关键。所以,在历史建筑空间中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必须尊重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前提下,进行公共艺术的规划和设计。公共艺术与历史建筑环境的融合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新的城市景观。总体来看,艺术与建筑主要有三种关系:一是建筑本身就是艺术作品;二是艺术作品成为建筑的点缀;三是艺术作品是建筑环境中的媒介。但是,现代建筑过于追求使用功能,几乎去掉了所有艺术装饰和点缀。艺术点缀的缺失让人们感到不适,冰冷的建筑给人们带来了压抑和冷漠。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完美融合不仅能缓解现代城市的冷漠与隔阂,而且还能在公共空间中表现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情怀。总之,在尊重传统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经济文化观念,创造出既能展现城市文化,又能与城市建筑环境相协调的公共艺术作品,应是广大城市规划者和艺术家们研究的重点。

三、城市文化生态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设计要素控制

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需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文化建设相协调,需要城市艺术与公共空间相融合。公共艺术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展现城市文化内涵的关键,需要得到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城市规划者、设计师以及艺术家之间要深入沟通、协作,才能创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要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出发,结合城市文化、建筑风格、城市景观等关键点,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内容要素进行系统的控制和考量。总体来看,应从城市文化生态的整体性角度出发,控制、协调可变因素,掌握系统的变化趋势,对公共艺术进行层级性和序列化的组织与调整,使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有序状态,从而构建健康、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

(一)对公共艺术主题与题材的控制

主题与题材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核心,对公共艺术主题鲜明的要求更为突出。公共艺术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展现城市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表现自由、平等的主题。主题性的规划设计与特定形式的艺术语言是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中表现城市文化的主要手段。可以运用一定的表现形式,结合地域、历史、文化内涵,融合周围建筑特色及环境因素,进而打造适合特定空间场所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与明确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确定主题是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公共艺术的主题确定要结合城市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要素,运用写实、抽象、观念等手法,准确展示出城市建筑空间所不能表达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因此,主题鲜明是公共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如革命教育题材的雕塑作品往往通过对历史战役或者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歌颂先辈,缅怀英烈,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例如,武汉首义公园的规划设计就充分突出了主题性的特点(详见图1)。公园利用遗址,结合武汉城市发展,突出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性主题,打造以蛇山、纪念馆、首义纪念广场为核心的纪念园区,通过历史建筑、人物雕塑、壁画等形式向人们传达中华民族为追求自由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让每一个身处园区的游人都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城市公共艺术的题材来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民间传说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二是秀美的自然风光;三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娱乐方式;四是科技创新概念。上述这些题材不仅能为广大市民营造自由、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带来美的享受,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精神文化意义。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是主题与题材的完美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主题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精髓的提炼,而题材则为艺术作品表达主题提供了多种途径,还可以围绕主题产生变化。在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主题与题材之间的协调,重视主题、题材与作品所处空间以及城市文化内涵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对公共艺术体量、尺度的把握

公共艺术的体量和尺度是针对作品所处空间而言的,是指作品与空间环境中的建筑、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直接受到艺术作品体量与尺度的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要慎重考虑特定空间的比例尺度,使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相协调,不要形成过激的视觉冲击。例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详见图2)高20米,位于空间开阔的纽约港,巨大的身躯凸显其自由、包容的胸襟。如果将自由女神像安放在纽约市中心,则会与空间背景形成剧烈冲突,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而步行街上真人比例的雕像却能很好地融入空间环境中,让人感受到亲切与朴实。纪念性、大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需要较大的尺寸,一般占据核心位置,是空间环境的视觉主导。如果是表现市井生活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烘托公共氛围或点缀环境,体量尺寸就应相对较小。总的来说,公共艺术作品的体量尺寸应从所处空间环境、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具体表现形式等综合角度来考虑。合理运用亲近尺度和超人尺度模式,在满足审美需求、价值尺度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作品与空间、文化的协调统一。

(三)公共艺术作品的材料选择与色彩搭配

材料是艺术作品质感与保存年限的决定性因素。公共艺术作品一般在室外,大自然的侵蚀是其最大敌人。因此,同时具有艺术质感和耐久性的材料是公共艺术作品的首选。不同材料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质感与魅力,如石材展现出坚实、稳重与持久,青铜展现出厚重、沧桑,玻璃和不锈钢展现出色泽光亮且抗腐蚀。因此,我们需要在了解材料性能与特点的基础上,将材料本身的视觉表现与艺术作品的主题相结合。如广场上的大型纪念性雕塑,考虑到耐久性及其精神诉求,可以选择石材,而严肃、庄重主题的作品则可以选择青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可供选择,艺术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将新材料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冲突与创新,从而提升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身处城市空间,其色彩必然受到空间内建筑、环境色彩的限制,因此不能背离城市主色调。城市固有的色彩环境不仅决定着城市的美学感受,还象征着城市的文化特点,不同的色彩突出了不同的城市个性。④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点缀,应与城市整体色彩风格相协调,但同样可以选择具有鲜明对比的色彩,在强烈的色彩冲突中凸显公共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不过,色彩对比不能滥用,必须结合艺术主题与空间环境的要求适当创新。鲜明的主题色彩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调和了空间的色彩搭配,打破了空间环境色彩单调的弊端,营造了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通过艺术作品实例我们发现,协调的色彩搭配可以淡化材料自身视觉效果带来的影响,使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特质得到充分彰显,从而创造出富有生机的艺术环境,增加人们的审美体验。

结语

当下,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空间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不仅增加了城市空间视觉上的形式美感,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弘扬城市文化的关键。艺术家们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要运用系统性思维,立足城市文化生态进行规划与设计,将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立足城市人文环境,合理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内容,并选用合适的材料创造出和谐的公共艺术作品。总之,只有立足于城市文化生态的公共艺术作品,才能被大众所认可,成为历史延续的文化象征。

注释:

①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彭丽纳:《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整体性》,《大众文艺》2012年第2期,第274页。

③曹水、杨淘:《探析公共艺术小品风土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2012年,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