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时间:2022-05-30 19:51:56

高等教育

第1篇

关于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曾提出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的问题,并围绕深奥的教材如何选择,教材应有怎样的结构和组织,学习的动机应如何形成,学习成绩如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用专章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高等教育学(pedag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知识体系。不过,对于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的问题,虽然布鲁贝克从学理层面上给出了肯定性的回答,但在美国大学,高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一门学科,而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而存在。布鲁贝克首倡高等教育学14年之后,伯顿克拉克和盖伊尼夫主编的《高等教育百科全书》在论及高等教育的学科视角专题时也专门列出了高等教育学(higher educationstudies),但这仍然无法改变高等教育研究在美国大学至今只是一个领域而不是学科的事实。对于高等教育学在美国的遭遇,大致可从两个层面来看:在学科理智层面上,从布鲁贝克到伯顿˙克拉克,还有考雷、米利特、博文、德雷斯和梅休等,很多学者都倾向建构作为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然而在学科制度层面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一直无法被大学的系科建制所接纳,更无法得到学科共同体的广泛承认。由此观之,对于布鲁贝克之问,美国的答案似乎是高等教育既需要高等教育学(在学科理智层面)又不需要高等教育学(在学科制度层面)。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在美国大学呈现出的这种矛盾境况或学科与领域之争经常给人以错觉,即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似乎可与高等教育学科的缺位并行不悖。但事实绝非如此。美国既是高等教育强国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强国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经验恰恰意味着高等教育需要高等教育学。在美国高等教育繁荣的背后,作为制度性存在的高等教育学或许是不存在的,但作为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却从未缺席,且高度繁荣。只是基于学术的传统或学科的惯习,美国大学一般不会在制度的意义上将高等教育学称为学科。

中国的学科制度与美国截然不同。高等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路径自然也就与美国迥异。与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首倡高等教育学的同一年,潘懋元先生在中国第一个提出要创立高等教育学。当年,布鲁贝克提出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的问题时,美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学术界大为不满的冬天,而在同一年,当潘懋元先生呼吁创建高等教育学时,中国的高等教育则刚刚经历了漫长的多事之秋,即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但无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冬天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春天,两者共同的一点是,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被提及或创立时都恰逢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之时,都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大量涌现的现实问题。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是由学者从实践出发,凭借自身的学术敏感,并基于知识分工的需要,发出了学科建设的倡议。但现代大学中学科的创立绝非学者的个人行为决定的,更多的是一种制度化进程。就高等教育学的创立而言,基于学科理智的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存在的高等教育学最终能否转化为一种制度性存在的高等教育学与不同国家的不同大学制度以及学科制度密切相关,而不是由学者个人的学术趣味所决定。在大学和学科制度的谱系上,美国大学继承了欧洲大学的传统,学科分类及其制度由学术共同体决定,大学的学院设置以及学院内部的系科设置相对固定,政府无权干预大学内部的知识分类与学科制度化进程。在美国大学,由于学科制度化有着严苛的学术标准和强制性的承认程序,大学的学术建制并不以学科身份作为必要条件。相反,根据学术自由的一般原则,很多知识领域或学术分支无须成为制度意义上的学科,同样可以在大学获得相应的组织建制以及经费支持,可以选择在既有知识分类框架下,以研究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形式持续存在并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学在美国的经历便是如此。起初也有学者试图将作为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建制成制度意义上的独立的学术性学科,但碍于学科制度本身的压力,那些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稍做努力后就主动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企图,不再为高等教育学获得学科承认而斗争。最终,在美国大学,高等教育学没有能够成为一个制度意义上的学术性学科,而是被默认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但这并未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以及作为知识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的存续。

与美国学术共同体取向的学科制度不同,中国的大学制度与学科制度一直由政府主导,行政权力而非学术传统一直在左右着学科的分级分类与高深知识的管理。在计划教育体制的主导之下,政府习惯于通过学科专业目录的制订及修订来实现对高深知识的治理,大学里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都要基于既定学科专业目录,能否进入目录遂成为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1983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公布试行《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百废待兴以及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被正式列入目录。由此,高等教育学凭借学科专业目录的行政合法性在大学获得了应有的制度空间,并迅速展开了学科制度化进程,组建了学会,创办了期刊,开设了专业课程,招收了硕博士研究生,授予了学位。30多年来,伴随高等教育自身的大改革与大发展,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大学实现了迅速的扩张,乃至成为教育学门下的显学。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繁荣主要还是制度层面或建制层面的繁荣,即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研究生以及学位点的数量的不断增多。而在研究机构规模和人员快速扩张的背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质量或学科建设水平未能实现同步的增长,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高等教育领域专业知识生产的贡献也并不尽如人意。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新的目录中仅仅对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进行了规范,废止了二级学科的提法。加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组织的学科评估也在不断强化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开始面临合法性危机。2016年,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又有研究型大学撤并以高等教育研究为主的教育类系科。高等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大有不断蔓延之势,不少高等教育研究者对于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甚至产生了疑问。

怀疑者的理由或证据不外乎两点:第一,高等教育的历史悠久,高等教育学却很年轻。从历史来看,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并不必然需要高等教育学。没有高等教育学存在,但高等教育实践可能依然繁荣。第二,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独特范式,当前的学科制度本身也不具有普适性或永恒性。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每一种问题背后都会积淀理性的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高深知识都要以学科的建制来呈现。依此为据,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也可以由其他学科的研究或多学科的研究来承担,未必需要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对于上述关于高等教育学科的历史主义和制度主义的认识既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一方面虽然现代大学的学科制度是特殊的,但作为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自古就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学科制度,但很少有哪一个时代的知识完全不分学科;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特殊的学科专业制度,但我们绝不能因为我国学科专业制度的特殊性而否认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合理性。说到底,高深知识的生产制度既无法超越时代也无法超越国家。就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因为国外没有高等教育学就否认国内高等教育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也不能因为过去没有高等教育学就否认现在建设高等教育学科的必要性。面对危机,简单否认高等教育学之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无异于饮鸩止渴。无论如何,也无论何时、何地,高等教育实践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指导,而高等教育学的旨趣就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并综合成为一个体系。

事实上,若基于学科理智与学科制度的双重结构进行考察,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很多学科都是古老而年轻的,即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很多学科都是古老的;但作为一种制度形态,很多学科又是年轻的,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在知识的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实践具有同步性。只要高等教育实践存在,作为知识形态的高等教育学便会同步产生,只是有无命名而已。今天国内之所以会有学者认为,古代或过去没有高等教育学或国外没有高等教育学完全是因为我们在用已有的高等教育学的概念或制度范式,去评价古代(过去)或国外的知识分类体系。其结果,由于学科制度特殊性的遮蔽以及学科认同的差异,甚至是语言习惯的不同,高等教育学总是被当作一门中国特色的学科,似乎在古代(过去)或在国外没有高等教育学的存在也不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事实远非如此。如前所述,学科的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广泛地存在于学者共同体当中,可称之为无形的学科另一个是作为一种组织建制,边界明确地存在于大学的学院或学院内部的系科当中,可称之为有形的学科。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强国无不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强国。在这些国家虽然没有有形的作为一种制度存在的高等教育学,甚至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些国家就没有高等教育研究或高等教育学。恰恰相反,只要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在蓬勃发展,这些国家的学术共同体中一定存在无形的高等教育学。当今世界那些高等教育强国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强国就是最好的证据。在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事务的专业性是一种常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为全社会所公认。这种局面的形成有赖于几个世纪以来各学科的学者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大量经典著作的启蒙。以美国为例,其高等教育管理与决策高度专业化,每一次重要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要基于深入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无论是历史上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还是当前斯坦福大学正在推进的本科教育改革,无不基于大学本身对高等教育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

与美国相比,我国有形的高等教育学和无形的高等教育学都存在,学科制度相对完备;但总体上,与美国相比,我国仍然是高等教育研究大国而不是强国。由于学术积累不够,在我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制度层面上的繁荣无法掩盖学科本身在专业知识上的贫乏。究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或制度化,凭借的主要是学科的行政合法性而不是学术合法性。现有学科专业制度下,通过行政手段设置的学科通常无法很好地在知识与制度层面之间保持平衡。

近十几年来,得益于政府部门对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学科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学位点与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长期以来,拘泥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建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观念日益窄化和固化。根据人才培养的学科性逻辑,现有政策框架下,我国大学里的高等教育学名为学科实为专业,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主要依靠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学科队伍越来越大,学科视野却越来越小;大量跨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以及研究人员被排除在高等教育学科之外。其结果,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科本身的专业化程度很难提高,对于高等教育事务专业性的影响不大,因此一旦失去了政府(学科专业目录)和大学(系科建制)的制度性保护,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就不可避免。当前要克服知识与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危机,高等教育学在学科观念上必须突破教育学的束缚,在学科立场上必须更具包容性。从实践出发,高等教育学科要满足高等教育事务专业性的需要,单单靠现有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还远远不够,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需要更大的胸怀和视野,要敢于把所有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和研究人员吸纳为本学科的资源,并以此为基础,为高等教育发展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总之,无论经验上还是逻辑上,高等教育都需要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学的需要绝不是中国特色而是普遍现象。没有哪个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不需要高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哪所大学可以不需要研究它自己。如果说在过去高等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学的需求尚是零星的、潜在的、小规模的;那么现在以及将来高等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学的需求将是系统的、制度化的、大规模的。究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以及由于规模变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性质的变化。历史上,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以大学为主体,存在较高的同质性;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及其人员构成相对简单,教学是大学最主要的任务,科研服务于教学。此时,大学或许真的可以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它自己,因为仅凭常识或传统就足以维持大学的正常运转。在此阶段,高等教育所需要的高等教育学更多是作为一种常识的民间高等教育学,无须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伴随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以及普及化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所有方面都变得复杂起来。要维持一个巨型大学或一个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转,仅凭源于传统大学的常识已远远不够,增强高等教育事务的专业性不可避免地提到大学议事日程的顶端。此时,为满足高等教育事务专业性的社会需要,依据知识分工和学术专业化的一般原则,以高等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作为一门学科和科学的高等教育学就成为必需。毕竟今天高等教育已经太重要了,未来还会更加重要,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再交给运气或命运,必须依靠深谙高等教育原理的专业人士。

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学;教学工作;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高等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

养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教学管理的本质、思想、内容、方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学科,是研究“以教学为中心,以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主线”的教学及其组织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联系的学科。由此可见,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如何保证这一中心工作拥有科学的运行轨道,是广大高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要想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校专门人才这一重要目的,就必须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因此,教学管理走科学化的道路是符合客观的教学规律,教学管理逐步科学化问题的探讨也具有深远意义。

一、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原因

(一)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学会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使之走科学化的路线,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高等学校(包括其他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在思考世纪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提高高等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世界各国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课题。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有相当一批院校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范文)

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来看,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教育大国不等于是教育强国。由于我国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传统继承研究不够,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意义

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形成过程符合人们对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学管理工作者首先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对教育管理的感情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总结与分析,但是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者又常常会发现原来初始实践中某些内容的缺陷,这就促使教学管理者对教管工作的某些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分析的归纳实践的结果,并把这些认识成果补充到原来的认识之中,完善教学管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建立起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对教学管理的促进和影响的意义也是举足轻重的。

(一)教学管理科学化形成的过程,也是提高各层次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的过程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关键,只有在管理者的脑海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才能将教学工作组织协调好。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加强科学化意识,主动利用现有的科学方法、现代化科学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管理工作者还应当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学习社会科学的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认识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释放出来。

(二)教学管理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和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的智能,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与此同时身体素质也不断得到了增强。良好、科学的教学管理,有助于引导教师全面认识教学工作,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更好的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从而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内容

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有: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管理基本原则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

方法,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进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的有效管理。

(一)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结构

教学管理的决策系统指挥着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教学管理的决策是指参与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目标和行动方案的活动,由于教学管理所依靠的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工和制造,因而,教学信息的管理又成为教学管理决策系统的基础,此外,在有了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系统作指导,畅通的教学管理信息为基础之后,还需要有效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为保障,才能使整个教管大系统合理的运行。

(二)正确的决策依赖于可靠的信息

可靠的信息必须经过的信息网络才能获取,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要求及时得到利用决策执行的准确和有力的信息,以便使决策部门在充足准确的信息下,有效调整和控制教学的顺利进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学信息的浓缩、教学信息的筛选、教学信息的提取反馈四个方面。如学校每季度都会要求学生在网上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估,这已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使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教学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对学生而言,还可以树立他们作为教育产品消费者在教学活动中心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受益更多。

(三)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以教学过程中各类的教学环节为中心而形成的

质量控制是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直接加以干预。对教学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关键在于将经过质量检查和分析提出的改进教学的意见付诸实践,切实解决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对形成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控,有些则要根据管理的一般规律,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四、教学管理走科学化道路的重心

(一)坚持严格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范文)是有序化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严格的教学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规章制度(范文)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严格制度(范文)办事,坚持原则,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范文)化;二是坚持管理的经常性和连贯性,教学过程是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不应时紧时松。

(二)利用激励机制

学校系统是有目的的系统,目的产生动机,动机指挥行动,比如学校成员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动机制约的,学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就是激发师生的动机,使之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标。

激励法是通过对某种思想行为的肯定,使这些思想和行为得到强化和推广的方法,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往往运用这种方法来激励师生的进取心。把精神激励与物质利益正确结合起来,激励的方法就能有效的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激励法的类型主要有:理想、目标激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精神的支柱,能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做出无私的奉献;荣誉激励,对那些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以一定的形式和名义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情感激励,情感是人们思想行为的一种动因。学校的思想教育,大量的工作通常要有情感激励,它是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加强考核与评估

第3篇

关键词:世界高等教育;经济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各方面都有重要发展,虽然各地区及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变化。

1.高等教育规模速度的持续增长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近40年来,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60年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300万人,1970年增至2800万人;1980年达到4600万人,L匕1970年增加了64%;1990年为6500万人,是1980年的l,41倍;2000年猛增到7900万人,是1990年的1.22倍。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9700万人,2025年达到l亿人。['''']其中,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8.1%,其次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为7.2%,南亚和西亚地区为6.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5,1%,中欧和东欧地区为5,0%,北美和西欧地区低于1.9%。高校学生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北美和西欧地区从1991年的52%上升到2004年的70%,同期,中欧和东欧从33%上升到54%,拉丁美洲从17%上升到28%,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从7%上升到23%。1995一2004年,OECD国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和希腊的高校学生数增长了一倍多,智利、斯洛伐克、墨西哥和韩国增长了50%-100%,仅有西班牙的高等教育绝对学生数是负增长。[2]

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把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超过百万人的国家称为“超大型体系”。虽然2002一2003年度全世界高等教育巨型国家仅比1995年增加了2个,但是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被兰乌克兰等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中波兰2001一2002年度比1995年增长了1.5倍,中国大陆、巴西和印度增长了0,8倍,墨西哥和伊朗增长了0,5倍。[3]在2002一2003年度被列入统计的207个国家或地区中,已有95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巧%(见表l)。

世界银行的专家分析认为,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包括:二战后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公立高等教育部门的发展;白领阶层持续增长的需求;新兴工业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和受过高等教育劳动者的需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被广泛

2.高等教育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近10余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化趋势,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综合大学或国立大学的作用日渐突出,私立大学或民办大学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大学作为一支快速发展的新生力量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许多国家和高等院校本身都已经或者正在对高等院校的结构、形式,以及教学、培训和学习方法进行深刻的改革:一是非传统大学的发展和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如许多国家建立了新型的传统大学的替代性机构,促进了非传统大学的发展。二是私立教育机构的发展。由于高等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公共资源有限,使得私立高等教育在许多国家蓬勃发展。三是新型的学习和传授方式更加多元化。远程教育、网上学习等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学生入学,也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几乎世界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趋向多样化。〔5]虽然有些学校,尤其是珍视悠久传统的大学对这一变革有一定程度的抵触,但从总体上说,世界高等教育已在较短时期内发生了意义深远的改革,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此外,大多数国家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背景种族和前期教育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当前,高等教育机构吸纳了大量非传统的学生,“这些不是直接从中学毕业的学生,其性别社会经济状况和种族背景可能既非来自主流社会群体,也可能不在全日制、以课堂为基础的模式中学习川“〕。这种多样化反映了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及随之而来的大发展的社会需求。

导致高等教育这一变革的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以下诸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方面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首先,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因而高等教育必须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对象的需要,特别是满足全民终身教育的需要。其次,劳务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趋势,在新的专业技术与管理领域和新的环境中提供培训。再次,新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各种职能与需要中的应用得到不断提高。最后,由于公共高等教育经费锐减,从而迫使高等院校设计效益更高的各种不同的课程与教学手段。

3.高等教育资金筹措方式的多元化

在传统观念中,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publicg。。d),政府应承担其费用。但随着世界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高等教育资金短缺是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普遍面对的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迅猛增加,高等教育的费用变得越来越昂贵,而国家的实际财政拨款却无法以相应的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性高等教育经费相对短缺和高等教育公共开支的明显倒退。[7〕为应对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财政危机,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吸纳社会资金推行教育成本分担等举措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l)加大政府投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增加了近一倍,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到2006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大约是2.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8〕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为例,在截至2002一2003年度的5年中,无论是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政府总开支的百分比,还是高等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巴西、秘鲁、巴拿马、玻利维亚、巴巴多斯乌拉圭等国高等教育公共经常开支占教育公共经常总开支的百分比一直保持20%以上。[9]

(2)吸纳社会资金。在一些国家,高等院校通过针对一定的政策目标组织实施项目,如引入创新课程、改进管理实践增强与周边社区的合作得到相当数量的公共资金。以项目为基础的定向拨款往往通过竞争或对项目书个别评估的方式进行;分配给高等院校的重大资金项目更体现出以产出效果为导向。在许多国家,给高等学校公共资金的拨款方案与学生毕业率相联系;科研基金也往往更多地通过竞争程序而不是一揽子的定向拨款给某个具体项目。。

(3)收取学费。近年来,不少国家通过收费和增加学费以增加学校的财政来源,还有的通过科研商业化和机构设施与人员使用的商业化,进一步调动起私人资源。1995一004年,OECD有16个国家(除了捷克爱尔兰、日本和西班牙之外)的家庭和个人用于高等教育支出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从35%上升到53%)意大利(从17%上升到31%)、墨西哥(从23%上升到31%)葡萄牙(从4%上升到14%)、斯洛伐克(从5%上升到19%)、英国(从20%上升到30%)和智利(从75%上升到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及其家庭在为高等教育支付更多的费用。[川据有关资料,美国高校采取多元化的经费投资体制,一般从以下途径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办学经费:免税政策联邦政府拨款洲政府拨款地方政府拨款捐款学费收入大学基金收益洛类基金会资助吸收留学生或海外办学提供社会服务和产学结合校内附属事业等。

4,高等教育绩效责任日益被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质量保证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为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美国制订了明确的高校分类标准;英国还成立了“质量保证署”,通过加强评估与监督,全面提高课程设置及其内容的学术标准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而韩国通过兴办实验大学,推行“中期淘汰”少毕业定额制”,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3〕有证据表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并不仅仅限于精英主义的教育质量加上严格的程序管理规章,高等教育的扩张还引出了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的数额和方向问题。高等教育的社会利益使成本增长合法化,也相应地基本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由于公共资金有限性加大了政府的压力,而削减预算和紧缩管理也必然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产品。此外,日益增长的市场压力也更加要求加强高等教育的绩效责任[''''4],例如在美国,家长和学生抵制大幅度提高学费,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质量绩效责任和成本核算,高等教育日益受消费者驱动。

5,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大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在1929一1969年的40年间,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1906一1952年通过人力资本获得的利润增长了17.5倍,进而确立了经济规模第一的地位。韩国从1963一199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到1995年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日本现代化比英国晚200年,比美国晚100年,但经过100年的努力,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二经济大国,1990年,人均GDP超过美国。巴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0一2000年,巴西GDP从2350亿美元增长到5955亿美元,增长1.5倍,已列入中上收入国家。印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向中东石油国家输出了100万名工程师教师和医生,并有数万人受聘于联合国组织和世界银行,每年获取上百亿美元的高级劳务外汇收入,还争取到大量国际组织的援款,促进了印度经济发展。印度经济近10年保持6.5%的平均增长率,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平均每18个月翻一番,软件出口额仅次于美国。[''''5]另据2006年5月H日英国BBC广播公司报道:英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在四年之内增加了100亿英镑并且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450亿英镑,比飞机制造业和制药业还要多。

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教育和人才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往那种靠政府为主出资办教育,或者由全日制正规学校独揽教育职能的格局,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要。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发展新的办学形式,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以及跨国界联合办学等。可以预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将或早或晚地出现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中等教育的普及社会的普遍公正,以及全民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高等教育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此外,开放式学习方法,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为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普及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接受某些形式的高等教育或中学后教育,意味着扩大每个公民获得高级培训技能和知识的机会;其普及方式往往很新颖,而且会日益多样化。[16]

2,高等教育社会化功能愈加突出

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其在不同领域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包括决策咨询的智囊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作用,乃至直接为社区建设和不同人群提供各种服务,使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更新和完善教育形态,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树立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全面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自觉性和前瞻能力。3.高等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和知识也在快速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当今世界科学「〕类已多达两千多种,人类科学知识每3一5年增加一倍,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这意味着大学生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必然产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因此,大学毕业不再是个人受教育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接受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将贯穿以后的生涯。目前,在欧美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发展到相当普遍,颇见成效的水平,其中日本在举国上下提倡终身学习和体制建设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沿。L''''7]因此,对高等教育来说,这一深刻的变革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愿望的变化。多样化和灵活性也意味着学校将具有下述能力:迅速满足甚至预测新需求的能力,使结构灵活多变的能力,改变录取标准以考虑职业生活经验的能力。而开放式学习方法、远距离教学,以及信息和传播技术等,均大大增加了高等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的可能性。

4,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国际化

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首先是教学与科研全球性的一种反映。由于知识具有普遍性,因而知识的深化发展和传播使学术生活和学校科学协会及学生组织具有了国际特征。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课程内容世界化、交换办学经验、交换情报资料、参与世界学术活动和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交换学者和互派留学生、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建立等方面。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将有助于缩小国家之间她区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

5,高等学校与企业界密切合作传统大学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具备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职能,但是长期以来它们总是坚守自己的学术堡垒,与企业界少有联系。可是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把高等学校推到新的科技革命的前沿,承担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支撑的教育经费却在不断地减少。因此从1981年开始,英国的大学率先扔掉“反商业”的观点,积极与企业界联系。如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先后建立了沃里克制造业集团、工商管理硕士和行政官员训练课程会议中心、沃里克科学园区等单位,创收大量资金,同时学科得到很大发展,成为“英国最受人欢迎的大学之一”。法国美国等国的大学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加强了与企业界的联系。法国1989年的《高等教育法》强调大学要重视把科研转变为生产力,政府鼓励大学面向社会,通过提供科技服务满足工业界的需要。美国白宫科学委员会在1986年提出了《重建伙伴关系》的报告,指出美国要重建大学与工业相互关系;在这个思想推动下,国家基金会在大学建立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ERC)o[''''9]正是由于大学积极与企业联系,出现了教育机构(尤其是科技人才密集的名牌大学)对产业活动的主动介入校办科技型企业的兴起对学校品牌和收益的主动追求教育界“产业意识”的觉醒和“企业家精神”的增强。这不仅开拓了高等教育的财源,同时拓展大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要从1997年的785.7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1500万人,接近翻一番。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1.树立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当前,激烈的世界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在高技术和创新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上,这归根结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和巧一64岁劳动年龄人口均居世界第一,具有潜在的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由于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重心偏低,总人力资本仅相当于美国的44.3%,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美国以及日本肺国等国家。[20]因此,我们必须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与人力资源总体水平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确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宏伟发展目标。

2.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高等学校应当向一切智力上合格的求学者平等开放。这要求我们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做法,深化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私立高等教育,鼓励校企合作冲外合作办学,兴办独立学院等手段充分挖掘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同时要求我们推进教学改革,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高等教育的供给内容洪给方式洪给时间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3.构筑国家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现在,从政府到各高等学校已开始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特别是在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在2010年前后,我国将有一两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然而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保证教育质量虽有促进作用,但如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高校,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来评估职业学院,未免使这些院校无所适从,不利于各高校的定位,更不利于办出特色。因此,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要根据培养目标,为不同类型高校制订出不同的质量标准,保障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4,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格局借鉴世界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l)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切实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9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2)明确政府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3)加强捐资助学的制度建设,提高捐赠收入的比例,如建立法规使捐款者在经济和名誉上得到双重回报。(4)制定特殊政策鼓励大学募捐,努力争取世界资金投入。(5)鼓励创办中外合作大学,广泛接纳海外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集资办学和建立联办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大学分院,争取更多的用于高等教育的世界银行贷款。

5,逐步建立“创业教育”新模式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培养大批具有自我创业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受教育者,就必须实现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使受教育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就业、守业、敬业和乐业,而是善于和乐于创业。为此,高校首先要树立公民教育的思想,就是把从小学到大学的服从、顺从、依从和盲从教育转变为自主、自立、自信和自强的教育上来。其次要更新旧的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镇鸭式教育背诵式教育和保姆式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教育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准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在各种社会活动的人际交往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健康、自主地发展,形成其自身的人格、品质次化涵养,从而真正增强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性魔争力和发展潜力。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效率;社会哲学

高等教育日益显现出教育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等发生冲突,引发了学术界对如何衡量及实现高等教育效率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些冲突的产生在于对高等教育效率认识的简单化和窄化,解决这些冲突有赖于对高等教育效率内涵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一、高等教育效率的结构形式

社会哲学认为,任何一项人类活动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但人类活动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要与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对某项人类活动的认识就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自身的运行方式、活动范围及活动效果等;二是活动与其所在的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产生的作用等。这样,人类活动的效率也就要考察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活动的自身效率;二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效率。就自身效率看,人类活动是一种利用资源,经过生产活动形成产品,并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因而将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效率称为经济效率,就自身与外部效率看,人类活动对社会影响的情况即被称为社会效率。因此,社会哲学把人类活动的效率归结为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的双层结构,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或缺。由此,作为人类活动的高等教育,其效率势必同样存在着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两种结构形式。

1.高等教育经济效率

高等教育经济效率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第一层次,体现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高校活动将投入(资金与人员等)转化为产出(培养的学生、提供的服务等)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以少的投入形成更多的产品就能达成高效率。因为根据社会哲学理论,效率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物品或劳务的质量和数量;二是生产者以最低限度的投入或成本获取最大的劳动成果;三是这种物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或群体需要的满足和促进程度[1]。前两者指明了效率的时间要求和投人与产出关系的要求。而第三个要素则揭示了效率对产品与消费群体需求关系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产品能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相促进,那么活动的效率就会较高;反之,则是生产越多越低效。因此,高等教育效率还要包括其内部系统产生的产品与外部需求的关系。据此,可将高等教育经济效率分为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内部效率。是指通过系统内部的优化实现资源的最佳使用。高等教育的内部运行系统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形式的组合调整,课程、方法的选择,教学技术的改进,管理控制等。改变内部效率的方法很多,如确定合理的师生比例,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图书设备的使用率,改变高等教育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组合,调整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二是高等教育的外部效率。社会是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集合,因此高等教育的外部效率指高等教育在一定的投入下,其产出(培养的学生、提供的服务)对社会需要(人才、技术)的满足状况。高等教育内部效率与外部效率存在着三种关系:内部效率低,外部效率低;内部效率高,外部效率高;外部效率高,内部效率低。内部效率是外部效率的基础,高等教育不能良好运行,没有较高的内部效率。必定会无法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外部效率是内部效率的方向,高等教育如果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要,内部效率无论多高也毫无意义。这也许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可能有很高的内部效率,但其外部效率很低”的原因[2]。可见,无序地追求内部效率会偏离社会现实需要。萨缪尔森在反思人类劳动效率提高而社会却并没有因此获益时提问到:“人并不能仅仅靠效率而活着,我们应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有效率?为谁而有效率?”[1]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对高等教育效率的思考。

2.高等教育社会效率

高等教育社会效率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第二层次,体现为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状况。高等教育社会效率不仅包括有形的经济收益,也包括难于平衡和评估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等无形的收益。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率包括多个方面,鉴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学术界探讨较多,在此只以高等教育对政治和文化道德的作用来分析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率。

首先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这里暂称为政治效率。大学不单纯是探究高深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社会融合,实现阶层流动,发展民主与公平的摇篮。“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更伟大得多叫刘。在社会客观存在不平等的情况下,大学为人们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其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以教育的公映并促进社会公平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民主、公平的水平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其次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道德的作用,这里暂称为文化、道德效率。大学承担着引起社会观念与伦理道德的变化,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的层次,规范社会发展的使命。“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创造源’、‘人才库’、‘孵化器’,同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还具有引导社会发展、成为社会精神领域的‘思想库’和‘灵魂’,成为社会进步的灯塔的功能”[4]。恰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言;“大学并不满足于培养出评论家、科学实验者,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大学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时达到了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真正的目标”[5]。正是这些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效益,使大学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常生常青,保持永恒的生命力。总之,高等教育社会效率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得更为基本和重要的尺度,失去了对社会效率的追求,大学将是无本之木,难以持久生存。

可见,高等教育作为承系社会各方面期望的复合体,其效率具有双层结构和多样化特征。一方面,高等教育效率既包括作为第一层次存在的自身活动的经济效率,还包括作为第二层次存在的对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产生作用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是基础,但并不是经济效率高,就有高的高等教育效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本身又包括具体的内容,它们同样是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所不可忽略的。高等教育效率是一个统一体,其效率追求与评价不能缺少经济、政治、文化等任何一项内容,如果仅把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率或政治效率当作其收益的全部,而忽视其他效率,则是人为地缩小了高等教育效率的内涵,抹煞了高等教育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效率”一词由经济领域引来,由此造成了对“高等教育效率”理解和应用的狭义化和经济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在实践中的偏颇,加深了高等教育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等同题的冲突。

1.内部效率提高的同时对外部效率的忽视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领域对效率的典型认识是:“效率是就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而言”,“高等教育的效率提高与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样,其基本途径是降低成本”[6]。在这种认识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不断进行系统内的改革,调整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素质,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等,教育系统呈现出日臻完善的局面。而与此相对,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降格使用的“教育过度”问题;一些生产领域人才供应不足的“教育不足”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发展在提高内部效率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外部效率因素,不顾社会的需求情况,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形成人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脱节。其结果是高等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率。

2.偏重经济效率,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一段时间以来,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看得见的“拉动”作用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效率的焦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抓大放小”成为人们考虑高等教育决策时实际遵循的原则。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兼顾’成为一个很软的概念,往往意味着可以‘不顾’。因此,这一口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强势的经济主义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导价值,‘效率优先’成为不容置疑’的:硬道理’,导致教育公平价值的旁落,在教育决策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7]。在实际操作中,助学贷款制度远远落后于收费制度,奖学金数额杯水车薪,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同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民办院校等,在“放小”的处境下如履薄冰,缺乏保障,面对不公平竞争,其生存境况十分困难。历史证明,经济效率的提高并不能自动促进民主、公平的发展。从长远看,教育民主与公平发展的滞后必定影响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致使自身发展的失调,其经济效率也不可能长久。

3.文化、道德效率的缺失

文化道德效率主要通过两方面活动实现:一是高校通过培养拥有自由精神、汲取古今思想精华的人更广泛地传播先进的道德文化;一是高校直接参与社会文化、道德活动,利用学校的图书、教师等资源直接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反观现实会发现当前高校的这两种活动都处于失效状态。在追求经济效率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实际目标指向了“经济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和学生的首要目标;毕业后能够胜任具体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是评价学生学业成败的标准;大学高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却无所作为;高等教育自身更多地是把社会参与作为发展经济的直接手段;理工科、管理学科与社会联系密切,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工厂、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培训,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往往封闭在学校内。文化道德成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奢侈品”,高校将会因此而缺少发展的底蕴。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效率的内在性质,这种多样化效率的实现也是高等教育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把高等教育效率简单化、窄化将会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陷入困境。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实质上正是对高等教育多种效率的追求。为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效率观,促进高等教育多方面效率的协调与实现。

三、高等教育全面效率的实现

1.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实现高等教育多方面的效率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入的全面自由发展。偏离了这个规定,就改变了教育的性质。因而高等教育各方面的效率追求都必须服从于培养人这一基本职责。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必定关注社会的发展,保证学生在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得到发展。它将以合理的教育结构,适度的规模和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方式,根据社会的需要传授给学生生活需要的知识,使更多有才华的人不会因外部原因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学生领会人类思想的精华,形成崇高的精神情操,发展多方面的兴趣。这样,高等教育的多方面效率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统一高等教育效率的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出现偏颇一定程度上与高等教育过于经济化,忽视人有关。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回归到教育原点上,切实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

2.变一维思维方式为多维思维方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形成了一元论思维方式,对事物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分析习惯,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人们将高等教育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以大学参与政治的情况来评价大学,大学的其他价值都被忽略了。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上升到统治地位,高等教育越来越被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培养专业人员,参与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是人们考虑大学效果的唯一标准。社会的发展证明了一元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它使人们不能全面认识事物,采取简单化的行为方式,不利于事物的协调发展。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不单单是政治或经济活动,它具有多种价值,高等教育的活动要体现多方面的效率。

首先,在教育对象上,要把人视为全面的人,而不是单一的“经济人”或“政治人”。其次,在教育效率观上,要全面认识高等教育效率的多样化存在,既要考察内部效率又要考察外部效率,既重经济效率又重社会效率。第三,在时间维度上,要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考虑以前的基础、现实的发展状况和将来的要求,不可重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恶化,后改进”的现象。

3.营造市场、政府、高校协调互动的环境

公众能否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高等教育能否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多方面的效率,取决于社会能否形成一个有利于多方面力量相平衡的环境。市场、政府、高校是社会的三个基本力量,这种平衡环境的形成有赖于三者的协调互动。具体需要三方面的条件。其一,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是社会发展的灵敏反应器,是公众需求的晴雨表,健全的市场会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向高校提供社会需求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信息,使高校及时调整教育结构、规模和计划,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把多种效率追求相统一。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多方面效率必须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其二,政府规划与调节。市场不是万能的,它能够反映当前信息,却难以预示未来发展;它强调竞争,却对弱势力量不加关注;它显示“热点”,却使人们忽略同样重要的“冷门”。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也应该指出,政府作用的方式和范围不应是对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直接控制,其主要的职责是制定宏观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其三,高校自我规范,自我发展。高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性,把培养人作为核心,确定其基本的教育指向。这也就意味着高校要有自主性,能够自主发展,而不是政府或经济的附属部门,应该主动参与市场,回应政府部门的调控。

[参考文献]

[1]史瑞杰.效率与公平:社会哲学的分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9.

[2]唐玉光,高等教育政策的效率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8,(4):33.

[3]J.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1.

[4]彭泽平.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扛苏高教,2003,(5):29.

[5]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I.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97.

第5篇

结果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MOOCs是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开放”的产物。传统大学由以精英教育为主,逐渐向提供社会服务延伸。为了满足人类对受教育权利的追求,传统大学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为社会教育服务,MOOCs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以下是高等教育开放进程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英国传统大学开设校外学位课程19世纪中期,在传统大学的推动下,一场大学推广运动(UniversityExtension)在英国拉开帷幕。1849年,伦敦大学首次实施校外学位制度(ExternalDegreeSystem)。该制度规定英国国内和英联邦各国未经特许的任何高等院校的学生可以报考伦敦大学校外学位。1858年,经过进一步修订后,校外学位制度的内容进一步开放。同年,伦敦大学开始实施可供校外学生学习进修的国际课程(theUniversityofLondonInterna-tionalProgrammes),学生可参与考试。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80个国家的超过54000名学习者通过国际课程拿到了伦敦大学的校外学位。在校外学位制度的影响下,英国的其他一些知名大学,如牛津、剑桥等也纷纷开始行动,开设了校外拓展课程。这一阶段教育“开放”的重点是打破限制,面向所有种族群体,扩大教育规模,同时也要确保教育质量。

1.打破原有种族群体限制,扩大教育规模。在19世纪以前,尤其是17世纪中后期(1670年),由于受到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种族群体的限制,英国的大学录取率极低,新生人数逐年减少,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初。曾经在一段时间(1680~1690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年平均录取人数仅仅只有321人和294人。

2.保证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海外办学的质量和声誉,确保学术的严谨性,伦敦大学始终坚持高标准的办学宗旨,如实行统一注册、统一课程大纲、统一考试标准和统一授予学位。尤其是在考试方面,为保证考试的质量,伦敦大学为校外学生和校内普通学生制定了同样的试卷,并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

(二)第二阶段:各类开放大学及远程教育机构的成立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英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自19世纪初以来在逐年扩大,但当时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只占英国所有适龄青年比例的4%而已,比例还是很低。可见,依托于传统大学的开放教育依然很难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各类开放教育机构开始出现。1951年,南非大学(UniversityofSouthAfrica)从最初的只提供考试的大学转型为一所提供教学和考试的远程大学。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OU,OpenUniversity)成立,标志着世界远程开放教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此后,在世界范围内陆续成立了近60所开放大学和各种远程开放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大都具备独立的学位授予权,能够颁发各种学位,包括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从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远程开放教育体系。这一阶段教育“开放”的重心已经不再是种族群体的问题,而是利用各类媒体技术手段的优点,如能打破时空限制,来扩大教育规模,但在教育质量和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方式上依然不够理想。

1.利用媒体技术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扩大教育规模。20世纪~21世纪初,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期,当然也是全球远程开放教育的快速发展期。远程开放教育从早期的函授教育逐渐向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开放大学的教育形式是深夜电视节目、寄宿学校等;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互联网的民用化,人们开始接触早期的互联网应用,以及尝试各种新的学习方法;到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开始进行光盘制作和传递视频类课程,并在BBC上播出教育类节目;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正式地、大规模使用互联网来学习;21世纪初,开始开发各类电子教材,并通过互联网将开发的资源和教材向全球的学习者免费开放。

2.保证教育质量问题。一直以来,英国开放大学都是世界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领头羊,是全球开放教育发展的标志。因为采用与普通高校相同的质量标准,所以开放大学的教育质量能够始终得到保证,这也是为什么OU能够在英国乃至全球受到大家热捧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他的远程教育机构在教育质量方面就不如开放大学理想,如美国名牌大学并不认可凤凰城大学的教学质量,因为他们认为它是低质量的。

3.教育成本问题。英国开放大学虽然在规模、质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教育成本控制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如有研究显示,2012年拿到英国开放大学一个普通学士学位需要2.6万英镑的学费,这相当于英国的人均年收入。究其原因,学者指出,正是由于网络远程教育在教学交互性、个性化辅导方面的原因,使得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更少了,反而是更多了,随着学生人数增加而增加,因此,提高了教育成本。因此,学习成本也是影响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第三阶段:传统大学的再开放进入21世纪,教育开放的关键不再是扩大教育规模,而应该是如何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没有质量的教育开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开放,而高昂的学费和成本,也是远程教育高辍学率的原因。这一阶段的教育“开放”是以美国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为代表,尤其是以MOOCs为代表,核心是共享免费优质资源,实现教育的“低成本、高质量”。

二、MOOCs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的“低成本、高质量和大规模”

正是由于美国高昂的学费问题,才使得MOOCs能在美国流行。例如,在美国,修完一个普通的四年制学位需要支付大约8.9万美元的高昂学费。因此,很多人将MOOCs视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替代品,正在寻求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模式。所以,MOOCs刚刚出现,就被美国媒体和社会高度关注,并且认为MOOCs将会引领美国高等教育的革命。

三、总结

第6篇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作,不仅需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更需要大批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专业文化素养,善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决策、管理和运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科技成果的输入和高智力的有力支持,而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更是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技文化为己任的高等教育事业将左右我国新历史使命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教事业则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种类、规格等方面,还是在科技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方面,都还无法满足需要,高教事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就要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的投入。但现实情况是高教经费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均由政府兴办,但政府实际上只能负担一半左右的办学经费,所以目前高教经费不仅无法提供发展的需要,连维持现有教育活动都难以为继,高教经费已成为高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高教经费由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体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同时由政府一元化投资的体制,包括学生的培养费在内所有高教经费全由政府包下来也不合理,因此,改变政府一元化投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也具备与其他社会部门进行劳动交换的法人地位,高校为国家、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就是提供了劳动,接受其劳动的部门以及个人会因此而增加收入和得到其他利益。它们之间可用社会必要劳动的确定为准绳进行等价交换,学校通过提供各种劳动成果与社会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人员进行交换获取经费,这就使多渠道筹措经费成为可能。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教育投资体制,这个新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当然也是可行的。

二、“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投资体制的性质、

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1.“主与多”的性质与内涵

各个渠道的性质和它们的职、权、利是不同的,具体说来:

(1)政府拨款为主--主渠道。“为主”的含意,应该是指政府的拨款投资在整个国家高教经费的投入中所占的份额是主要部份。它反映在办学体制上则体现为高校是公办为主,非分办为辅;反映在公办大学的经费投入中,应该是国家政府的拨款投入为主,当然在这个为主的投资中除政府直接拨款外也应包括国家政府通过行政的、政策的以及法律的手段支持高教的间接性投入(如免税等)的部分。

由于政府拨款为主渠道,因此政府不仅通过政策的手段而且以投资的主体地位来调控影响高等教育的行为以保证办学方向、教育方针贯彻等的实现,最终就是确保教育的行为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是关于教育经费的投资主体及其与投资客体关系的变革,以及它们的职、权、利的重新划分,其目的是要使教育资源能合理配置,从而能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它关系到谁来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以及如何办学的根本问题,因而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将与办学体制改革,领导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及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等紧密相联。因为教育经费就是办教育的资源,任何教育工作活动没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作保证都将成为泡影,所以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体系中的基础改革,它的改革成效将制约着其它一系列改革,以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本文就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与可能性,新体制的性质、内涵与互相关系以及如何落实新体制等作些分析,以求教于大家,并吁请政府和社会各界加紧贯彻实施,期求及早缓解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之困难。

第7篇

英文名称:China Higher Edu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417

国内刊号:11-1200/G4

邮发代号:2-26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5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第8篇

 

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既注重培养学术尖子又造就实用人才,而日本、英国却不同。如果说英国的教育以培养具有绅士风度的学术人才为主的话,那么日本的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但不管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主,就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而言,三国的教育无疑是比较成功的。而这与它们中等与高等教育的密切配合、相互衔接不无关系。美、英、日三国在中等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方面虽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制度上保证了两者衔接的可能性。这些制度包括义务教育制、选课制、高校招生制和培养目标等。并且在这些方面,三国的发展都呈现出某种共同的趋势。

 

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上,美国是比较重视的。早在19世纪末,1893年,全美教育学会(NEA)便设立了一个10人委员会,该委员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大学预科课程,作为全美中学课程的参考,课程内容包括4种大学预科主修科目,即古典科、英文科、现代外语科和拉丁文综合科。1899年,NEA又设立大学入学资格委员会,负责制定中学课程和大学入学资格标准。按照该会建议,中学生必须完成1〇个学分,包括外文4学分,英文2学分,数学2学分,历史和科学各1学分。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工业的兴盛,中等教育的普及,诞生了综合中学(ComprehensiveHighSchool)。这种中学担负3种基本职能:“为所有学生提供普通教育.为那些想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预备教育,为余下的人提供职业教育。”①1918年NEA属下的中等教育研究小组发表了名为“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文件,其对中学教育的目标阐述了7个方面.这就是健康、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全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善用闲暇和道德人格。这些原则的确定把中等教育从因袭的-单纯着重学术科目学习的框框中解放出来,既注意了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又注意了中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在1932年至1940年美国进步教育学会进行的8年实验研究中又从大学方面得到了强化的依据,这使中学在适应学生升学要求外,主动根据社会需要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需要,打开了新的思路。1961年,NEA的教育政策委员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综合中学教育质量的改善要求,修正了上述的“中等教育基本原则”,宣布学校的中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理性能力。

 

自从教育响应工业社会发展以来,新兴的等合中学容纳了85%的适龄中学生,其余15%就读于私立学校和学术中学。美国的中等学校,不论是综合性的,学术性的,或是专门技术性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课程组织。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由政府规定,称为普通教育(GenneralEducation)。这种普通教育含有双重意义,一是一般公民应达到的起码教育,一是通才性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各类学校可以根据本身的要求加重学术学科的教学,准备学生升读大学,也可以同时加强技术训练,准备学生毕业后立即参加生产工作或升读专科学校。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对高中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建议。该建议指出丨“凡是要取得高中毕业文凭的学生最低限度应有‘5项新基础课’的基础,即在他们4年的中学^间要学习下面的课:1.4年英语;2.3年数学;3.3年科学;4.3年社会方面的课程;5.半年计算机科学。对准备升入大学的学生,不管他们以前学过多少外国语,强烈建议他们在中学期间再学两年外国语。无论学生的受教育和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新基础课是离校后取得成功的基础。因此,5项基础课是现代课程的核心。”©他们认为,正是这些基础课,加上美术、表演艺术和外国语等课程的良好教育,组成了美国文化的思想和精神。

 

与这种中学教育相应,美會的高等教育便出现了“重术轻学”与“重学轻术”并存的局面,这也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文教育与应用技术教育之间分离的批评日益增多,美国各大学增加了课程设置中的普通教育成分,把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视为实现人才培养共同目标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中等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的。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是大学和入学申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政府机构的直接介入和干预。各大学为录取优秀的新生,极其注重对自己的宣传,有的甚至还邀请大批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来校观光,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印象,增加互相间的了解和感情。各大学录取新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门户开放型”、“选拔型”的,也有“竞争型”的。虽然入学标准多元不一,但有些条件仍然是共同考虑的。诸如高中学业表现、入学测验分数、个人特质、居住地、推荐信等。

 

美国中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而不要求学生死记书本知识,习明纳(Seminar)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切都较好地保证了学生能很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

 

为了提高中等教育的质量,美国近年来多次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以前大部分州实行的六三三学制纷纷转为四四四学制,以延长中学教育年限。最近,他们又将高中教育延长1年,专门进行职业教育,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英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入学标准来看,各类高等学校中全日制学生的大学标准十分严格,大学更严。只有12—13%的适龄中学生可以升入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中升入大学的仅占适龄中学生的5—6%。

 

在70年代以前,作为英国高中教育主体的是文法中学的第六学级(GrammarSchool,Sixthform),而70年代后则让位于综合中学的第六学级(ComprchgnsineSchoolSixthform)。

 

后者比前者更注重现实的要求,更注意与初中和大学的衔接。英国现有的高中可分为两大类:

 

以第六级学院(SixthFormCollege)和中学第六级为主的“中等学校”;以继续教育学院(FurtherEducationColleges)和技术学院(TechnocalColleges)为主的“继续教育”学校。前者类似我国的普通高中,后者类似我国的职业高中。这两类高中均以16—19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在课程设置上既包括普通教育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不同的是,前者更注重普通教育而兼施职业教育,后者则相反;前者旨在为学生的升学作准备,后者则主要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走向职业生活作准备。但不管是为升学作准备的第六级学院和中学第六级,还是为职业生活作准备的继续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它们在中学(4一5年级)阶段都要求学生学习广泛而平衡的一系列学科。如在其中学4一5年级的课程安排中,就包括了英语、数学、综合科学、技术、现代外语、历史、地理、美术、音乐、戏剧、设计、体育、商业高数等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高等学校中新学科的建立,在第六级学院和一些中学第六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术性课程,俗称“高级课程"(advancedLevelsubjects),包括计算机科学、地质学、工程科学、电子系统、商业科学、政治学、社会生物学、人类生物学、环境科学、心理科学、设计技术、金工、木工、舞美艺术等。一些第六级学院甚至还开设了通讯科学、国家事务、经济地理、动物学等课程。尽管各学校所能提供的学科数量不一,但绝大多数学校往往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提供不同的课程计划,以满足不同的学术要求;同时,为了使课程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还实行了SIS(ScienCeInSociety)课程计划和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课程计划,这两种课程计划既适合于理科学生,也适合于其它学科的学生。

 

总之,在今天,英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面向少数天才的青少年,仅施以普通教育、学术教育或学科教育。随着功利的、职业的、技术的传统以及继续教育课程的曰益普通化,它与继续教育之间的差别正在缩小。这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中“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的世界趋势。

 

英国高等教育现行的招生制度是证书制。升入第六学级或第六级学院的学生,在接受了为期2年的高中教育后参加严格的“高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GCEALevel)考试”(俗称“18岁考试”),合格者获“高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此证是英国中学生升入大学的通行证,合格者一般都能升入大学或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s)继续深造。这种考试十分严格,虽然不是全国统一组织的,但也不是各高校自己举行的。它由8个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水平由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所属的高校课程考试委员会监督和协调。

 

英国的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后,一般较早地进入了专业学习阶段。因为在入学前,学生已针对大学专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较好的专业基础学习,甚至对大学的某些专业课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进入大学后,只修所选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3年的学习即可获得本专业的学士学位。因此,在英国,学生从普通教育阶段过渡到高等教育专业学习阶段是比较自然的。

 

英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个人阅读、集体讨论或辅导课、作业、测验等,有的还加上课外实践,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大学里实行传统的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位导师,教师每年给学生布置所学专业应读的书籍与学习研究范围,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学生一进校便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走弯路或徘徊不定。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二战后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W见定高中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实施高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目的。”®在这样的目的指导下,高中毕业生既可以直接升学,也可以直接就业。

 

日本是一个高学历的国家,其高中毕业生约有50%升入高等学校;同时又是一个重学历的社会,进入什么学校意味着一个人一生的职业是否稳定、收入是否丰厚。因此,日本的升学竞争十分激烈(不是能否升大学的问题,而是升什么大学的问题)。日本高校的招生制度是高考制,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和各高校单独组织的考试。“国立大学第一次统一考试”由大学考试中心统一组织,主要考中学的各门必修科目。通过这次统考的学生,还必须参加各校自己组织的“第二次考试”。这次考试根据各校的专业特点和要求,考学生专业学术性问题.出题范围主要是中学的选修科目。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是学生被录取的唯一标准,“一锤定乾坤”,与我国的高考很类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中、小学教育在重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能力的同时,还规定必须实现以下3个目标:“(1)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学生;(2)安排既有余地又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3)在重视作为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的、基本的内容教育的同时,要进行适应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教育。”@究其实质,即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智能的基本要求,注重体育和德育,尊重本国的文化传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日本高中设置了内容丰富的课程,包括以实施普通教育为主的课程和以实施职业教育为主的课程两大类。以普通教育为主的普通科以学习普通教育科目为主,如日语、数学、社会学科、科学、英语等,兼习一些职业课程;以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科也须开设普通教育科目,作为必修课,而且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同时,日本各大学也根据《大学设置基准》,相应地设置了丰富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一般教育科目、外语科目、保健体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其中,一般教育科目又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3个门类,不论文、理、工的学生都必须从每一门类中选学3门以上的课程。这些课程很多是学生在中学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的,在大学里只是进一步深入学习,且一般在低年级时修习。因此,大学新生能较好地把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联系起来。这种课程计划,使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结构合理,思维开阔。并且,日本中学课程的系统性很强,以基本训练为主,这对干大学的学习是有利的。

 

近年来,日本针对其教育过分形式化、模式化,缺乏灵活性和伸缩性,培养的人才缺乏个性及“教育荒废”等弊病,从重视个性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的观点出发,极力重组教育体系,使之由僵硬化、划一化、封闭化向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方向转变。在中、小学教育改革方面特别强调指出:“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作为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丰富的个性和社会性,具有真才实学、健全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大学也按新的《大学设置基准》进行了与之相应的改革,把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高度化体现在课程改革之中.改变了过去课程的划一化倾向。®

 

 

通过以上对美、英、日三国中等与高等教育衔接有关制度的分析,我们认为它们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高等教育一般是在较长年限的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大学生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各发达国家的教育都经历了一个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完全中等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的时期。英国从1969年起实行11年的义务教育(5—16岁)。美国各州先后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有的州达到13年。日本则于1947年起把义务教育延长到9年。我国虽然于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落实。如果没有强大的义务教育作基础,就很难造就良好的高中教育,也就难以选拔出优秀的大学新生。

 

2.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日益融合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美、英、日三国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由单一转向多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益融合。具体地说,第一,它要把广大青少年的文化科学水平提高到高中程度,以便在此基础上把一部分人送入高等学校,在施以一定的职业训练后把其他的人送上职业岗位;第二,双轨制和单轨制结构的中等教育的目标日趋一致。而我国的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则基本上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轨道,除特殊规定外,一般只有普通高中的学生才可能升入大学。但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又比较低,大部分普通高中生是在没有任何职业准备的情况下进入社会的。这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仍很低,各地区发展又不平衡,产业结构从总的来说还是低重心的,需要大量的中、初级技术工人。这与学术教育职业化(Vocationalisation)和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化(academici-sarion)的世界中等教育改革的潮流是相悖的。

 

3.大、中学课程设置的范围扩大,某些课程的深度也有所增加在选课方面必修与选修并行,普遍推行学分制,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个性为主。

第9篇

英文名称: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兰州大学;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种:

本:

国际刊号:1000-4076

国内刊号:62-1028/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主要栏目

理科发展战略研究

课程建设

大学生及研究生教育

教学改革

实验改革与实验室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兼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

我国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三种形式:一是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其它业余高等学校教育;二是1980年开始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三是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函授教育和夜大教育。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三种形式成为我国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兼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成人高等教育是利用成人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不太影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正常教学。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有完整的教学环境、充足的师资资源,兼办成人高等教育从社会教育成本上来说节约了大量国家资源,在建国初期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种办学形式是一种创举。

第二,对成人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往往要克服很多困难,如要克服工作和学习矛盾,克服家庭事务与学习矛盾,克服远距离学习不方便的困难,学生顶住这么多的压力,克服这么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本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接受高等教育,走上社会后,除了个人情结外,工作、社会地位等各方面要求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因此,在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更容易满足社会和个人心理需求。

第三,成人高等教育的学费由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收取,这可以给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以资金支持。成人高等教育完全由学员缴费进行学习,所收学费由学校自己支配,在没有追加投入的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可以给学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兼办成人高等教育形成于特殊时期,尽管两种教育的培养对象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满足的需求不一样,但建国以来,这种“搭便车”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对于教育人才的需求,满足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和选择与建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兼办成人高等教育这种“搭便车”的教育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和探讨。

二、现阶段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兼办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其中,培养人才需要专门的教学服务团队,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达到培养人才目标;科学研究是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深入研究专门探索的领域,使自己的教学内容达到一定的深度,对学生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科学研究,达到服务社会的作用。服务社会除了向社会输送培养好的人才,包括师生共同的科学研究转化成社会生产力,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为社区、为所在城市、为社会提供继续学习的条件。

国家将成人高等教育放在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搭普通高等教育的便车,确实实现了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它为那些在高考选拔体制下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首先,我国教育界已经对成人高等教育中教育对象学习心理、认知特征,成人教育的本质、特点以及成人教育社会需求等方面有很多共识。虽然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培养人才,但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没有为成人高等教育配备专门的授课教师,以教学为例,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基本上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成人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教学队伍,不能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结果只能是脱离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脱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

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考核为例。首先,由于考核内容普教化,缺乏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考试重知识轻能力;考试手段单一,同时由于教学效果与考核目标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增加通过率,有些学校想出许多办法,如降低了考试要求,甚至为学生考试作弊做掩护,以牺牲成人高等教育的严肃性作为代价。

其次,成人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管理团队。成人高等教育在高校中往往是解决和安置普通高等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团队家属的地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就存在学历层次较低等问题,这样的管理团队不能对成人教育管理开展研究,这样的管理团队也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最后,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没有投入。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学生的学费,很大一部分是国家的投入,还有社会的赞助,而成人高等教育附着在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国家没有专门的投入,对于学生的学费,除了教学开支,很大一部分都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收入,高等教育学校在年终总结成人高等教育时,更多地是关注其对学校资金贡献。

成人高等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严肃的教育工作,而这种“搭便车”的教育模式,让成人高等教育面目全非:教学大纲、管理团队、教材、教学、考核等等任何环节很少有成人高等教育的特征,严重损害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真义。

三、解决途径

(一)重新定义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社会目标,追求发展,体现公平

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千万人才,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补偿了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补偿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现阶段由于我国迈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社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观念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除了学历教育外,应从提高公民素质,开拓公民视野,满足人们对文化和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受教育者机会平等,坚持教育公益性,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不同阶段的成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从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中可以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应该获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年龄一般都集中在19~40岁年龄段,很多都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而进入社会,而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压力会更大,他们为了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克服各种矛盾参加高等教育学习。

成人的学习往往是带着问题和需求学习,大多数的成人学习主要是直接用于工作,学习成效会更大,这是学习型社会最好的表现。

因此,我国在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新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其目前的状况,不但给成人提供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还在资金上给予投入。

(二)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法规》保障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

成人高等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中的发展状况是由于体制造成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根本问题在于:在目前的事业单位体制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要求,学校不重视、也不愿意投入,成人高等教育的主管者最容易的选择是维持现状,而不是进行“冒进”改革。

因此,在现有的成人高等教育搭普通高等教育便车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法规》保证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保障成人学生平等的合法教育权益,促进高等学校推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专门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团队,才能使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应有作用。

第11篇

第8卷第2期2014年2月首 都 教 育 学 报Capital Education JournalVol.8,No.2Feb.,20142014年首都教育学报第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哲;高等教育质量观;认识论哲学;政治论哲学

当代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需要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考量。能否把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考量,是我们能否进一步深人研究高等教育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其质量标准的不同和变化,都与同一时期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密切相关。本文以高等教育哲学为切入点来分析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及转型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走向。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界定

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高等教育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1]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本质上是教育价值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与优劣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其质量标准由探究知识到关注服务,由一元价值到多元价值的转变,既有来自时代变迁和社会的新需求,又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更为根本的则是受到这一时期哲学由认识论向政治论转型的深刻影响。

布鲁贝克将高等教育哲学分为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由此而知,高等教育质量观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背后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质量观是随着哲学视野的转换而变迁的。高等教育质量在认识论思维方式影响下,主要是以理论理性为主导,强调对高深学问的追求,“为知识而知识”;而在哲学范式由认识论向政治论转型时,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开始由以关注高深学问为目的转向以实践理性为主导,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从而彰显高等教育的公共价值。

二、认识论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学不仅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也是高贵与卓越的象征。当时的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知识发现和理智发展为宗旨,为知识本身目的追求知识,这是一种认识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现代大学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反思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其理念的发展和职能的扩展正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和哲学范式的变化。“大学作为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我们只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具体环境里才能弄懂大学的这些任务究竟是什么”。[2]首先,大学的培养人才职能最初以传承知识为途径,以知识的纯粹理性(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其质量标准。现代大学发端于中世纪,以传授普遍知识为其要旨,追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大学作为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团体,对外主张大学自治,对内实施学术自由。大学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其次,大学的发展科学职能以探索纯粹学问、探究真理为途径,以“科学而达至修养”为其质量标准。洪堡认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它们从事一个不停的探究过程。”[3]大学兼有双重职能:其一是对科学的探索,其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洪堡所谓的科学不是泛指现代自然科学,而是特指“纯科学”,即哲学。再次,大学的直接服务社会职能以知识的应用性为载体,以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其质量标准。

三、政治论哲学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862年美国《莫雷尔法案》资助建立的赠地学院以培养工农专业人才为目标,开启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之先河。1865年建立的康奈尔大学是此类大学的典型代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里Richard斯・范海斯(Chades VanHise)提出了“大学应为社会服务”、“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的理念,这些理念被称为“威斯康星精神”。此后,大学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大学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可见,大学职能的扩展、大学理念的变迁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差异,反映出由关注知识的认识论范式向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政治论范式的转换。

政治论强调人的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为认识而认识”,而是要按照人的尺度来建构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人有价值和意义、更符合人的本性的“应然”世界和“应然”社会。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先后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到社会中心,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中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相对于高等教育传统的内在价值(探究知识),人们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外部利益(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的价值内化。这就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关注社会需求,关心大众需要,关切公共利益。[4]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和质量问责意识明显增强,期望高等教育能够高质量地满足他们的价值诉求。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场域”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

(一)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学生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人力”,而在于培育“人之独立性”和培养“开放的心灵”。正如英国学者富雷哲(MalcohnFrazer)所认为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人们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其做出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的及其态度)。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5]因此,高等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发展,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取向。这是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观上的体现。质量意识觉醒背后凸显出权利主体意识的自觉。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主体,自然是质量保障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尤其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成为服务性产业,学生作为消费者和顾客,其主体地位自然不能忽视。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因素。然而,在目前我国各项高等教育评估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政治论视域,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应该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得以体现。

(二)教师事业发展的价值诉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教师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事业发展,这是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政治论转变的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这种事业发展可以解读为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为教师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最直接、最前沿的工作者,对高等教育质量最有发言权。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教师素质和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注重高校教师发展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在质量保障中的积极性,使“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6]是保障教育质量的核心。

(三)高校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高校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发展力。高校发展力即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态势。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与优劣关乎高校的前途与命运,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大潮中的高校,唯有准确定位,避免趋同化,积极谋求自身的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7]唯有树立质量多样化的观念,才能引导高校科学发展。高校自主、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体是以政府评估为主的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不可否认,这种评估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学校自主性及自律性难以发挥。要改变这一现状,高等教育评估就要充分发挥高校评估主体的作用,增进高校评估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建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

(四)政府求竞争的价值诉求:

竞争力作为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政府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竞争力。政府竞争力是指在全球化境遇下,一国政府领导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参与国际或地区竞争,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表象上看是经济差距,本质上则是科技差距和教育差距,尤其是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知识经济时代,哪个国家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哪个国家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只是转换而不是减少了,政府的公共责任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念需要政府身份的现代转型,即从传统的高等教育提供者转型为监督者,从单纯管理者转型为公益服务者。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是其对高校实施监督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加强对高校问责的重要途径。正如布鲁贝克所言,“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务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它。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8]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高校自的增强,高等教育评估主体逐渐多元化,在客观上促使政府评估职能的转变,由最初的直接“做评估”转变为间接“管评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高等教育评估,从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五)社会求贡献的价值诉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追求贡献力。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公共服务”。高等教育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都需要高等教育彰显公共性。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应体现在:高校不仅要保障和提高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的质量,还要致力于新知识的探索,为社会提供知识、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在2l世纪,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占国民收入的权重不断增大,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等教育的科技贡献、创新贡献、人才贡献、智力贡献等社会综合贡献力,使高等教育担负其社会责任。“责任(accountability)词正在和高等教育逐渐地联系起来,即公众想要更多地了解大学的运转情况,因为他们并不满意那些关于大学产品质量的宽慰人心的保证。”[9]德里克・博克也提出:“大学有理由承认自己的义务,应该向公众提供有助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服务,回报于社会。”[10]在现代信息社会,高校与社会信息的畅通,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通过媒体、网络和专业社会评估中介机构等渠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在我国,政府是高等教育评估中的权威主体,社会中介机构在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加强。社会应该从对评估随意的品头论足,转变为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对评估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诉求,即实现从“论评估”到“评评估”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转变。

总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客观趋势,其深入发展必然出现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在大众化阶段,由于高等教育关涉到各方利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然要由关注知识本身转向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在当代高等教育发展中质量保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唯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以及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多元价值取向。

四、转型期高等教育质量观: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的统合

布鲁贝克将高等教育哲学概括为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前者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后者以“学以致用”的精神寻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目的;前者追求“高深学问”,力求“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11]后者追求“经世致用”,力求“贡献国家、服务社会、强国富民”。因此,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基本价值诉求在于知识传承、学术探究和学问发展。大学自中世纪产生之日起,高等教育追寻的是高深学问和普遍学问,将探究知识本身作为唯一的内在价值。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发展,大学结构从单一走向多维,心态也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服务职能日益彰显。这一变迁的内在逻辑深受认识论到政治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牵引。从认识论到政治论的变迁,反映了本质思维与功能思维的分野,折射出事实与价值的冲突。当代大学已经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机构,认识论哲学已不能完全涵盖其所有功能,也就是说,理论理性的追问已不能完全满足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需求。

在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新发明、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大学已不再仅仅是学术的真空,还需要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机构――干意义上的多元:有若干目标而不是一个目标,有若干权力中心而不是一个权力中心,服务于若干群客户而不是一群客户。它不崇敬单一上帝,它不构成单一的、统一的共同体,它没有分别界定的一些客户群。它标志着许多真、善、美的视野,以及达到这些视野的道路;它标志着权力斗争;它标志着服务于许多市场和关注许多公众。”[12]大学在传承和探究永恒真理、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然而,如果大学过分取悦社会,把服务放在育人与学术之上,其结果将变成社会的服务站。正如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的:“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3]从中世纪大在大众高等教育时期,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和质量问责意识明显增强,期望高等教育能够高质量地满足他们的价值诉求。在高等教育“场域”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为此,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石是基于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的统合。

[参考文献]

[1][4][5]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3]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44页.

[7]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8][1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14,29页.

[9]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风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5页.

[10]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12]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M].高锸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73页.

第12篇

高等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就业率下降、教学质量滑坡等.量的扩张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应审时度势,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从而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大众化背景下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领导者和学术研究者,更要为社会输送大批掌握高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显著增加,良莠不齐,学习需求更加多样化,对体育教学最直接的影响是:体育场地设施短缺、教学环境更加复杂,教学时数减少,教学人数增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强度加大,风险性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师的工作热情都急剧下降,教学质量受到质疑.因此本文重点从学校、学生和教师这3个方面来进行剖析.首先从学校层面进行分析.现阶段高校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学校为了“长足发展”,在教育经费有限的前提下,把工作重心放在抢夺生源、新校区建设、科研项目申报、博硕士点申报、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教学方面的投入相对减少.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体育场地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物质条件和保证.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2]表明: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体育场地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高校的体育场地在全国层面来看数量较大,但由于学生基数大,人均体育场地较少,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人数的显著增加,体育场地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3](简称《纲要》),要求大一、大二开设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的体育课程,平均每学期需要上18周的体育课.而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教学时数上各高校差异较大,有29.1%的高校开设14周,43.6%的高校开设16周,27.3%的高校开设18周.再加上体育选修课绝大部分在室外上课,极易受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教学时数根本无法保证.由于高校扩招带来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在体育场地短缺、教师数量有限、排课时段受限制的条件下(体育课一般是上午三、四节,下午一、二节或三、四节),多数学校采取减少教学时数、增加教学人数、增加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方法来缓解压力.《纲要》[3]明确指出:体育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调查显示,13.8%的高校教学班人数是30人,64.5%的高校是30~40人,17.5%的高校是40~50人,有4.2%的高校甚至达到了50人以上,这种做法无疑确实缓解了排课及其他方面的压力,保证了学校教学的稳定有序开展,但是教学质量依靠什么来保证呢?其次从学生层面进行剖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随之带来了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很多大学生戏称毕业就等于失业,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大多数人对学习都提不起兴趣,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对体育教学表现得更为明显.由此也表现出学生选课时功利主义倾向较明显,有的学生选课是为了获得高分数,有的是因为教师好说话容易过,还有的是因为项目本身很舒服,不累不脏不苦.学生这种复杂的选课目的导致部分学生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其结果是让该部分学生不能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还有些学生受到“唯学分论”的影响,上课的目的就是拿学分,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思想比较普遍,只要不被老师挂科就万事大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似乎遥不可及.学生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之理论知识的匮乏,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和利益相关性认识不足,上课时自然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偷懒的绝不卖力,运动量稍大点就叫苦连天,殊不知任何体育项目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负荷刺激机体,增强体质的功能根本无法实现,这样将导致体育教学健体的弱化.最后从教师方面进行解析.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数量增加,凸显教师数量短缺.导致师生比不合理,教师的授课任务大幅度增加,工作量和强度成倍增长,许多体育教师每周的课时量高达18~22学时,还要负责学生的早操、课外活动和体质测试等工作.此外,体育项目自身的高对抗性导致体育教学的高风险性,学生人数的增加无疑加大了体育课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体育教师的身体和心理都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学生评教制度尚存弊端,而学生的需求又多样化和复杂化,部分学生因为教师严格要求就给教师差评,而一些不负责任善于讨好学生的教师则能获得较高评价,这种评教制度以及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实也极大地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还有绩效考核的影响,大多教师以绩效考核指标为中心来安排学习和工作.科研成果在职称评聘、考核、职位竞争方面的巨大优势,导致很多教师将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花在跑项目、跑课题上面,教学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被口号化和形式化,部分教师对待教学存在应付了事的倾向,教师教改动力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教学被严重边缘化,只要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量就万事大吉.试问现在还有多少教师把课余时间花在钻研教材、教法、研究90后学生的特点上,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靠什么来提高教学质量?

3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路径

3.1以体育教学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4]明确指出,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我国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本科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和中心工作,其他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各高校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高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106昆明学院学报2014年12月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由于受传统文化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一直被边缘化,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体育教学是属于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低收益的课程,学校为了自身发展,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对体育教学的投入相对较少.而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在建设规划中应给予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5]的通知规定,国家要求的基本配备规定标准是:室外场地设施生均为4.7m2,室内场地设施生均为0.3m2.因此,首先应根据在校学生人数来进行场地器材配备,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从而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其次,各级高类高校要按照国家及地方对体育教师配备的具体要求,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数量.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6]通知要求:“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min.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足18周的体育课,配齐体育教师,将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切实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让体育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来.学校应鼓励体育教师响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重视体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策略,让体育教师不断充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最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督查与通报,对不符合要求的学校要给予惩罚,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文件的实效性和制度执行力,从而保证体育教学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3.2以人文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进体育教学理念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7]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路决定出路,因此,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构建友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更要以身示范,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要关心爱护学生,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需要教师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父辈们的精心呵护下长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是养成了他们怕苦怕累,自私自利,眼高手低,抗挫折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差.当我们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后,在教学中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6~8人的异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教学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达到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目的.最后,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可在学期初和学期末通过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不可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随意猜测,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和方法,由单边的灌输传授模式向师生互动模式逐步转变,对于后续教学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教学中要适度化学生主体地位,现在的学生怕苦怕累,稍微有点强度和运动量就会打退堂鼓,要在学习中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足够的体育运动量和强度,才能更好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好地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

3.3教师要与时俱进,推进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