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媒体数字化

媒体数字化

时间:2023-01-24 18:54:28

媒体数字化

第1篇

所谓多媒体,即多种信息媒介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介的简单复合,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数字信息技术。在当今信息社会,以计算机科学为标志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给广告设计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气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广告推广战略也从单纯的品牌推广阶段向更加细化的市场推广阶段转化,开始注重和选择区域媒体、行业媒体以及更加细化市场定位的媒体,数字多媒体广告运作和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的广告视觉传达效应越来越受到关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效应好,视觉传达样式多样

传统媒体广告的信息传播是从媒体向受众单向流动,其诉求策略和表现形式因此受到限制。传统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户外媒体等形式。它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只能传达有限的内容。随着20世纪末数字化多媒体广告的出现,孕育着各种新的视觉样式的形成,视觉表现方式也更加生动和更具渗透力。数字多媒体将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体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全方位立体地为用户提供双向信息系统。例如,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使网络广告在视觉传达的形式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电子显示屏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户外、商场、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广告场所,车载电视广告也出现在公交车和地铁,它们以新颖时尚的姿态,发挥着各自的投放优势。人机互动的触摸式计算机平台也广泛使用在展厅、书城、医院以及企业的宣传介绍中。这些新兴的广告媒体样式,不仅丰富了广告的传播媒介,拓展了传统视觉传达的层次,并且获得了较好的传达效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上海外滩游轮上的巨幅LCD显示屏广告,不仅因其尺寸大,而且因其良好的黄金环境,在黄浦江上移动的视觉吸引,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给来到外滩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形成了外滩独具一格的广告风景线。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在不久的将来,在广告领域将会有更多的视觉传达样式,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视觉体验。

二、交互性好,体现人性化视觉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具有形成人与机器互动、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信息交流方式和过程进行调整,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无论从形式上或是内容传达上都给使用者更多的关心与服务,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交互式广告的真正意义在于体现了用户、广告客户和数字化多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说,数字化多媒体提供高效的广告环境和资源,广告客户则可以自主地进行广告投放、更换、效果监测和管理,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广告信息及其表现形式。也只有建立了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交互式广告最和谐的环境,才可以让交互式广告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都可以采用的营销策略,广告的价值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互动式数字多媒体广告不仅使用在商业广告运作中,甚至在非商业广告运作中也得到使用。例如,博物馆、医院、书城、旅游景点设置的人机互动的触摸式计算机平台有助于帮助人们按需要获取信息。

三、技术先进,给广告设计提供更大创意空间

人类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的巨大变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几乎可以使一切艺术想象变为现实,给新时代的广告设计师们带来创作上更大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使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感染力。数字印刷技术、国际互联网、数字电视电影、多媒体电子屏幕、数字摄影摄像技术,提高了广告视觉传达的科技水准。运用电脑操作的彩色喷绘技术,使广告视觉传达作品的画面幅度加大,形象更真切感人;电脑及其相关软件在广告视觉传达创作中的运用,使广告创作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动画,从视觉艺术到视听交互,从虚拟现实空间到可以由用户选取交互点的虚实结合的交互广告媒体。毫无疑问,广告视觉传达将会在不断运用高科技及其新媒体中得到发展。

四、形成跨媒体传播的整合传达效应

数字化多媒体广告使现有的各类相互独立的媒体走向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整合各种传播媒介的跨媒体平台。其实质,即统一所有的信息源与传播媒介,将全面的信息与内容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快速、低成本地传递给最大范围的受众,以发挥不同媒体之间的协同效应。跨媒体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其二是指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例如,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传达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将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结合在一起,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广告信息的独特优势;互动电视除具备一般高质量彩色电视接收功能之外,将广播电视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实现了双向通信功能。就广告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人类真正进入了以数字化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信息整合时代。

结语

广告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交叉学科,目前,数字多媒体广告形式在我国已逐渐具备了社会影响力,其地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预测,数字化多媒体广告形式将成为21世纪广告视觉设计的主流,甚至成为中国广告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胡飞.基于网络媒介的交互设计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3.3.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纸媒;数字化;美国《新闻周刊》;

传统纸媒遭遇的发展瓶颈

《2011全球传媒蓝皮书》指出全球报纸日发行量自2009年开始下降,2010年下滑到5.19亿份。全球报纸广告收入比2009年下降了20亿美元,比2006年下降了300亿美元。[1]数据表明,传统的纸媒发行数量在逐渐减少,广告收入也在不断降低,媒体如果仅靠广告来维持经营收入,那么将会显得十分被动。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实效性不及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即时更新,信息量不及网络海量的搜索空间,付费阅读的方式也让更多受众倾向于在线浏览免费的新闻讯息。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道:“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做出了以下预测:“如果用一把直尺将图中的线顺势延长,那么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菲利普?迈耶教授用这个数据提出了他的“寒冬论”,即纸媒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事实也正是如此,2009年拥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停止发行印刷版,拥有27年历史的杂志纸质版《电视周刊》也不存在了;2012年巴西的《纳塔尔日报》也仅保留电子版,停止出版纸质印刷报纸。近几年来,媒体业界的“纸媒寒冬论”呼声不断,特别是2012年10月19日美国新闻杂志《新闻周刊》宣布,将在今年12月31日最后一次出版印刷版,从2013年初全面转型数字化。这个80年的老品牌最终还是倾向于数字媒体,这不得不让媒体人怀疑“纸媒寒冬”是否真的要到来了。

即使“纸媒寒冬”会到来,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纸媒市场的寒冬”,因为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纸媒在精品化、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中分化重聚,寻求新的聚合平台,参与新平台的形成,这将会使纸媒市场重获新生。这一趋势在内容上表现为纸媒产品突破传统的版面局限,形成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在形式上表现为数字化、移动化的物质形态,把讯息通过分众的、定向的、交互的、即时的大众媒介进行扩散。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不管是否面临着寒冬,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仍然是其新的发展机遇。

纸媒数字化转型:以美国《新闻周刊》为例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成立于1933年,和《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同属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但由于遭到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新闻周刊》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不断下降,2007年至2009年持续亏损。2010年8月,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把《新闻周刊》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悉尼?哈曼。3个月后,哈曼国际工业集团把《新闻周刊》与新兴的新闻网站野兽日报合并,成立新闻周刊—野兽新闻公司,现在的周刊归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所有。而2012年的10月份,正是iac公司宣布《新闻周刊》要在2012年底停止发行印刷版,并在2013年初实现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的新出路,不论从媒体本身还是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趋势到目前为止都充分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微利时代下迎合中产阶级群体的文化消费。纸媒的属性特征决定了它是高风险经济产业,高风险经济体现在纸媒销量的非确定性和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上。一方面,纸媒销量的高低源于新闻的“变动性”和“趣味性”,一则新闻的追踪报道或许会延长这份报纸在一段周期内的高销量,一则深度报道也许会引起群体大规模的兴趣而购买,但同样平淡无奇的报道则会让受众迅速在短时间内流失,再加上区域人员的流动性也会导致销量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纸媒生产的高成本体现在高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上。据资料显示,中国的报纸每多1万份的印量要增加300万元的开支。[3]在高风险经济特征之下纸媒只能依靠广告来平衡支出,总体而言纸媒的印刷发行还是处于微利阶段。而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很好地弥补了这一问题。全数字化运行的《新闻周刊》改称为《环球新闻周刊》,采用付费订阅的模式来运营,这种盈利模式并不适用于任何数字纸媒,而是将目标受众定位于精英的、小众化的中产阶级的高端纸媒。中产阶级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是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对印刷制的零碎内容已失去兴趣,而倾向于能够解答自己领域内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通过付费订阅来得到的,在他们看来获得的讯息是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也迎合了自己的文化消费。

厚报时代下满足“受众本位”的主动选择。厚报时代意味着纸媒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了读者的信息接收量,同时也意味着纸媒竞争的必然结果。纸媒有“二次销售”的产业特征,媒体将读者当作产品卖给广告客户实现第二次销售,纸媒的扩版意味着能够增加广告版面,实现广告主投放纸媒的影响力经济。但是纸媒的扩版也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受众对被动灌输的信息只会“泛读”。举个例子来说,一份50个版面的报纸读者只用十几分钟就读完了,每个版面平均分配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几十秒就看完了一个版,无法达到对信息的深刻记忆。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市场所追逐的稀缺资源,如何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是纸媒生存的根本。数字化平台构建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期待,在读屏时代纸媒的受众不仅可以成为交互式阅读对象,甚至可以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在人性化的阅读界面中充分自主地选择和阅览信息,发挥思维的跳跃。美国《新闻周刊》在改版成《环球新闻周刊》之后锁定的目标受众是高端精英人群,新杂志电子版适用于平板电脑和其他的网络阅读设备,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终端来呈现多元化的讯息,把受众在厚报时代单一的角色转变为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让受众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和操控者。

 

竞合时代下实现媒介的“内容为王”。竞合时代指的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传统的纸质媒体在与新媒体的合作下实现了移动app产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媒体要把精力投在受众的服务体验价值上。当然,受众最需要的还是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更有效、更精典、更便捷地使受众接收信息,什么样的内容更能够与受众所处的生活、工作领域息息相关,受众就更倾向于选谁。“内容为王”的模式始终还是受用的,纸媒在构建数字化平台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把握住内容的主旋律,用原创性的信息去绑定受众的目光。数字化媒体实现内容的优化体验比服务体验更能让受众自愿买单。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媒体提供优质的内容,付费阅读也就会成为受众选择的一种方式,“内容为王”的竞争模式对于数字媒体来说是争夺受众市场的良好渠道。

展望纸媒构建数字化平台的未来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纸媒走数字化平台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可以从以下几点构建数字化平台:

细分投放渠道。在市场营销学中所提到的细分市场,并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划分的,是从包括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准确地了解、把握受众的期待心理,捕捉有效的受众群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传播策略,将关系到传播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和有效传播。[4]媒体只有有效地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才能把有效内容精准投放,提高受众的阅读率,因此细分后的投放渠道对媒体经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网络、平板电脑、手机移动媒体、户外媒体等各种新媒体的包围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充满了机遇的。媒体可以利用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融。如纸媒与网络的渠道融合,开发电子阅读客户端、讯息数据库、网上书城;与移动媒体融合开发app付费阅读下载终端,分众实现内容的细分投放或者移动媒体的在线阅读等。具体来说,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也可以实现投放渠道的差异化。年轻一族是网络、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等流行电子设备的主力消费者,他们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跟踪电子内容的生产、更新,传统纸媒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投放趣味性强的小说连载,开辟专栏与受众进行互动,根据受众的需求对小说情节进行开放性的征集等等。而针对年长的受众,他们习惯了传统纸质报纸或者期刊的传阅,一时间对网络海量的讯息还无法适应,因此可以开设电子书,以pdf的形式清晰地展现给这部分受众。

精品内容为主流。纸媒的数字化平台可以说是媒介形态的更新,也可以说是报网联合的一种新形态,充分利用公共信息提升舆论引导力,利用新媒体的环境去快速搜取精准讯息来设置议程,提升媒介价值。因此,纸媒数字化平台投放的内容实质上会影响媒体的定位。

早在几年前,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就提出了内容营销才是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这一观点。的确如此,除了运用图片、动画、文字等媒介符号烘托数字化内容的质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打造精品的内容讯息。在新闻讯息上体现为,要进行有影响有深度的采访报道和高效的媒体议程设置。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对客观现象与事实一针见血,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利用数字化平台可以高效地实现第一时间传播、第一时间共享,当然这也就要求媒体提供的内容第一时间内是精品化的。只有以精品的内容为主流才能体现出高端的媒介水平;只有锁定知识阶层的消费者,媒体才能在竞争大潮中保持常青。

拓宽盈利模式。传统纸媒的盈利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依赖广告,媒体通过“二次销售”把受众的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商以此获利。该理论认为,媒体第一次销售的产品是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第二次销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广告收益。如此的盈利模式也许能让传统纸媒获利,但却不稳定,因为越来越多的媒介形式正在持续分散传统媒体广告投放的价值。因此,纸媒在数字化平台上要拓宽盈利模式,改变以往被广告商牵制的局面。

目前数字平台上的众多媒体都选择了“付费阅读”这一模式,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支付途径来阅读一些通常被运营商加密或隐藏的文字图像内容。这种方式被作为媒体盈利的一种方式但也不是唯一能够获利的方式。笔者认为,会员制的阅读方式既可以把潜在受众向固定受众引导,又可以实现媒体的盈利,通过入会的方式自愿索取讯息,为会员读者提供兴趣阅读,享受会员的读者服务,对媒体和受众而言是双赢的模式。拓宽数字平台的盈利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必须考虑的。

结 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形势所需,也是应对新技术挑战的必由之路。笔者始终相信在未来的媒介发展道路中,纸媒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对于媒体本身和受众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全球报纸出版种类增长日发行量下降

[2]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第3篇

[关键词]媒体外交;数字化媒体外交;公共外交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125

媒体外交最初指一国政府通过大众传媒与他国民众进行交流,后来新闻工作者本身、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智库等行为体越发主动地借助媒体平台设置国际事务议程,行使了部分外交职能甚至达到了部分外交目标,因此他们的行为也被纳入媒体外交的范畴之内。

1媒体外交的兴起与困境

冷战期间,媒体外交的实践陆续出现,20世纪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被学者广泛关注。其中,美国政府在伊朗人质危机中的表现是这类实践的早期代表,因为无法和伊朗革命者进行直接的外交谈判,卡特总统只能在华盛顿发表电视讲话,针对“德黑兰或库姆那些也许在听的人”[1]。类似的例子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无论是英阿马岛战争,还是美苏日内瓦会晤,媒体在传递信息、引领舆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本身也会掌握外交的主动权,由“传声筒”变成“发言人”,所谓构成了“媒体经纪人外交(Media-broker deplomacy)”模式[2]。譬如任职于CBS的克朗凯特帮助实现了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的历史性会晤,充当了外交官的角色,而且“任何职业外交官都会因这样的成就而极其自豪”[3]。

基于这些事实,媒体外交一度被寄予厚望,被认为能够有效增进国家间的了解和信任、推动协议的达成。但时至今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各国通讯社、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物、对外新闻中心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还面临着很多不可控因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CNN效应理论”强调新闻媒体在政治争端出现时会通过大量的报道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这会使后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理性的判断。即使是Al-Jazeera(卡塔尔)这样由国家部分拨款运营的媒体也会成为政府的“头痛之源”[4],因为其报道往往激化卡塔尔与其他国家间的矛盾。与之相对的,常常被外国公众所秉持的“制造同意理论”倾向于将媒体理解为国家宣传的工具[5],使公众产生抵触情绪。在“9・11”事件之后,美国针对中东地区建立了作为外交工具的Radio Sawa广播台和Al-Hurra电视台,结果收听、收看相应节目的阿拉伯学生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态度反而变差了[6]。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之音(VOA)作为进行媒体外交的主力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失了1850万听众,其中英文广播流失听众1050万[7]。

这就引出了本文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为什么大量依靠大众传播进行外交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当下的媒体外交该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2“媒体”与“外交”的内在矛盾

现有对于媒体外交的研究普遍缺乏从“媒体”和“外交”两个领域同时出发的解读[8]。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媒体外交作为国际传播的实践,重点被关注的是规模效应和传播机理,即信息在多大范围内和经过怎样的过程到达了受众,至于外交目标是否达成则很少被讨论。在外交学领域,媒体外交作为立体化外交中的一个层次,重点被关注的是其连接国际社会的优势,而人们常常忽视复杂的传播机理随时可能造成舆论的转向。

媒体外交不能把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传媒和外交工作简单地“绑”在一起,因为它们在内在要求上存在着三点矛盾:

第一,媒体的客观性与外交的立场性的矛盾。19世纪中后期兴起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将服从事实和平衡报道等作为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后就一直作为各国媒体工作的标准。但外交立场的确定在根源上要依据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以,媒体外交常被看作是对媒体客观性和独立性的破坏,新闻报道一旦带上了外宣的性质,就容易引起外国公众的抵触情绪,并且连带着对该国的对外政策产生反感。这是美国对其对外媒体大量财政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原因,“国际信息办公室的目标几乎被简化为纯粹在一系列问题上为美国政府的立场做宣传,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国家和社会对美国的好感,或者至少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策。[9]”国家希望提升自己的形象,但他国的反宣传工作和公众日益敏感的判断力往往让单纯的外宣初衷适得其反。

第二,媒体的时效性与外交的谨慎性的矛盾。媒体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回应,而且事件越重大,对速度的要求越高。因此,消息常常呈现碎片化,媒体可以引入不同信息源的解读和猜想,甚至通过新的消息之前宣称的“事实”和态度,引发舆论的转向。而政府在外交问题上需要全面、理性地分析局势,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公共声明,一旦声明确立,驻外使领馆、政府各部门以及其他延伸机构都必须按照该口径在全世界解释本国的政策,决不能随意变换立场[10]。所以,即便媒体和政府在原则上保持立场一致,面对具体事件时还是两套人员在同时工作,尤其是广播和电视自身带有评论功能,往往政府还没有拿出一个“看法”时,媒体就拿出了一个“看法”。而且恰恰是在二者看法一致的时候,政府还会遭到“反应迟缓”的诟病。

第三,媒体追求轰动效应与外交追求缓和问题的矛盾。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卡塔尔政府认为自己的媒体在为自己塑造敌人:Al-Jazeera几乎永远能够绕开本国的敏感问题,对政见不同的国家采取及时而强烈的批判,传递了信息、找准了立场,但却也激化了矛盾。此外,媒体对于重大事件能够做到24小时不间断的高强度报道,但却轻视“扫尾”工作,在其他轰动性事件出现时马上调转镜头,所谓“新闻没有下半场”。譬如在马航事件中,各国媒体的前期报道的确达到了迫使各国政府加紧搜救、公开信息和追究责任的目的,但后期普遍对坠机原因和责任落实情况轻描淡写,甚至直接忽视,而外交工作需要在较长时期内对所有的细节进行妥善的处理,也就是说,“CNN效应”并不能自始至终督促政府工作的完成。

3数字化媒体外交

媒体涉足外交在解决许多问题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媒介报道的高强度态势不等于良好的效果,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媒体外交已没有前景,相反,其发展空间反而增大了,因为近年来媒介形态和外交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媒体外交开始遵循“数字化媒体外交”的新模式。一方面,单向传播的广播和电视逐步让位于交互传播的互联网,而且个人电脑作为这种交互的载体逐步让位于智能手机。另一方面,外交的主体趋于多样化,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智库等本不是国家的官方代表,也没有受到过政府的委任,但他们在工作中进行了跨国的对话和交流,进而达到了公共外交所追求的“增进外国公民对本国对外政策的了解、认同和支持[11]”的目的,因此说其从事的活动可以纳入外交学的范畴。

简而言之,“数字化媒体外交”模式主要有平台数字化和主体多元化两个特点,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便捷的信息技术使得更多的主体能够参与到广义的外交活动中,不同主体也在共同助力完善全球网络。

对于平台数字化,媒体产品本身而非新闻内容成为了媒体外交关注的焦点。最典型的产品是智能手机客户端,它们当中很多都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致力于打造提供资讯和互联互通的平台,有效回避了媒体与政府在重大事件上争夺“看法”的窘境,也减少了国外公众对媒体作为宣传工具的诟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影响人们的习惯,塑造认同感。

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而打造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发展平台”三个手机客户端都选择了放弃新闻而提供服务。其中“一带一路”的首屏完全以图文形式展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及旅游风光,同时联通多家旅游公司的订票后台,便捷普通公众的“吃喝玩乐”。其他两个客户端也以提供展会、项目和商铺的资讯为主,用户可以直接联络商家并实现网上订购。这些是借助数字化媒体平台的外交实践,是一种“战略性沟通”,即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推广一种“主题和政策”[12],契合了“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只是日后在推广方面尤其是多语种的跨国推广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于主体多元化,非职业外交主体开始能够完成职业外交官所期待的目标。他们大多借助数字化媒体平台,就教育、医疗、环境等“软实力”的方面与他国开展不带有意识形态的交流,但因为他们实质上拥有“国籍”,会在整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国家价值观,取得他国的认同。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开发的TOEFL、GRE等标准化考试几乎全部采用了成熟的机考技术,在超过180个国家组织了超过5000万场考试[13]。本着提供优质教育的原则,ETS往往在考试中分析美国历史、推崇科学精神、解读美国价值观,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更出色地实现了美国国家信息办公室的目标。如果说ETS毕竟还带有官方色彩,那么由它的考试所带动发展的Barrons、Magoosh等一系列备考公司就是纯粹的民间外交主体了,它们同样借助网络销售习题、邮件答疑并且开设线上课程,甚至形成了一个比外交部更庞大的系统。这个教育系统直接影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其力量不容小觑。

在很多情况下,数字化媒体外交的两个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新的媒介形态打破了广播电视的传播模式,通过重塑公众的习惯重塑他们的思想,其中,微信走在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前列,在印度和马来西亚都实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14-15],尤其在年轻用户中可以与Facebook相抗衡。它在52版本之后又创意性地将中国化的“红包”习俗移到了线上,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特性,为媒体外交提供了很好的入口。

然而,数字化媒体外交也有很多潜在的问题,它不是“新媒体”和“跨国交流”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了多方面现代元素的媒体外交模式。要避免这种新外交的实践误入歧途,以下两点原则需要引起注意。

第一,数字化媒体外交包含在媒体外交这个大概念之中。首先,它没有否定出版物、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外交作用,尤其是后者作为“把关人”能够屏蔽危害本国社会的信息,并通过“议程设置”对外塑造国家形象。而数字化的媒体为外交工作增加了更多不可控因素,甚至为谣言提供了生存空间,国家不可能对所有媒体都有绝对的管控能力,尤其是大量媒体开发者都来自世界各地,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应对机制,提升国家整体的危机公关水平。

其次,数字化媒体外交也没有突破媒体外交固有的局限。国家间的战略、计划、争议等还是必须通过外交部等官方渠道进行沟通,尽管这些信息也会出现在媒体上,但媒体只是起跟进报道的作用[16]。譬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上尽管都充满了相关的字眼,但截至目前还很少对该战略起到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第二,媒体外交包含在公共外交这个更大的概念之中,尽管很多研究也曾对二者的区别做过明确的界定[17],但媒体外交终归不能破坏公共外交的基本原则。有效的公共外交既需要“谈话”也需要“倾听”,要时刻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国家之间共同认可的价值,因为不是所有发出的信息都能被他人接受[18]。数字化媒体外交增加了落实这些原则的难度,因为更广泛的平台和主体使信息变得更加松散和碎片化,如今社交媒体对于对外政策制定施加的压力不会小于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CNN能够施加的压力,只是前者不易直接观察和测量。所以在外交实践中,“听得清别人的声音”比“传播好自己的声音”更加困难,需要在未来投入更多的精力。

4结论

数字化媒体外交作为媒体外交在当下的新模式可以有效应对许多传统模式的困境,它能做到减少国家官方的宣传色彩、减轻时效性的压力、调动更广泛的主体的积极性等。传统模式中媒体人和外交官关注相同的议题,前者对后者产生压力,即“CNN效应”。而新模式媒体外交的参与者关注旅游、教育、社交等不同层面的议题,使外交格局在整体上更加立体化。在全球化继续深化的今天,数字化媒体外交有乐观的发展前景,也需要被谨慎地对待:做到新模式与旧模式相结合,媒体外交与职业外交相结合,预防潜在的危机,探索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Patricia AKarlMedia diplomacy[R].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1982:143-152

[2]Eytan GilboaMedia Diplomacy:Conceptual Divergence and Applications[J].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Vol3(Summer 1998):56-75

[3]William SafireCronkite diplomacy[N].New York Times,November 17,1977:A25

[4]“Interview with Sheikh Hamad bin Jassim bin Jabr al Thani,prime minister and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n Aljazeera Arabic,” Al-Jazeera,June 24,2009Quoted in Tal Samuel-Azran,“Al-Jazeera,Qatar,and new tactics in state-sponsored media diplomacy,”[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3):1-19

[5]Eytan Gilboa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foreign policy[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52):731-748

[6]Juyan Zhang and Brecken Chinn SwartzToward a model of NGO media diplomacy in the Internet age:Case study of Washington Profile[J].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9,35(1):47-55

[7]VOA goodbye to Uzbek,other tongues[N].The Washington Post,February 22,2007:2

[8]Jyotika RamaprasadMedia diplomacy:In search of a definition[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1983,3(1):69-78

[9]United State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Annual Report,United State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2000,p11转引自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第24页。

[10]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23.

[11]邢悦国际关系学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9.

[12]Joseph SNye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J].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008,616(1):94-109

[13]娄音妮印媒:微信在印度市场启动本土化进程[R].环球网科技,2014-01-07.

第4篇

电影《2012》中排山倒海尾随的地壳崩塌和下陷,淹没所有陆地的灾难性洪灾,让人紧张得寒毛直竖,电影特效营造出的末世景象久久还在脑海中徘徊。这些为了满足我们的视觉,用想象力勾勒的奇景,就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创造。

揭秘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以下简称数媒),是伴随着电视和电影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对中国而言它是个“舶来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以电脑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运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数字影视、平面、网络和互动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拆分成三块来理解,既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数字”;作为平台和媒介的“媒体”;作为必要条件和核心竞争力的“艺术”。数媒人的创作工具是数字化的,包括电脑、照相录像设备、动作捕捉系统等;而我们服务的对象和作品呈现的平台就是电视、网络、报纸、广告等各种媒体;而作为数媒最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艺术”。如何让单纯的技术拥有艺术的审美价值,这与特效设计师也就是数媒人才的艺术水是平密切相关的。作为未来要担任视觉艺术设计人员的数媒学生,掌握平面、影视等综合的艺术创作技能同时,还必须必须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综合来看,所有以媒体为载体,以数字工具为手段,运用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法,创作出的艺术形式,都可以被称为数字媒体艺术。比如电视栏目包装、电影特效镜头、平面广告、网站等。而培养这一类人才的专业,就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四年中的技术蜕变

对于数媒专业的教学而言,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之中,各校的特色也不尽相同。而在对它学习的规划上,我有一些求学经历可以分享。

数媒是艺术加技术的双赢专业,我们四年的学习,就是不断地在艺术和技术间平衡和精进,应该有计划有目标的去实现。我很幸运,我的老师――加拿大籍数码艺术专家丁继辉教授建议我将大学生涯规划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艺术设计和摄影以及数媒入门。即大一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数字平面设计师,也就是说能够熟练运用专业软件和外设工具(如手绘板和照相机)创作出合格的平面作品。为了成为数字平面设计师,光学课堂的东西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多实践,不断创作,每月都要创作一幅属于我自己的作品。由于抓住每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不仅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还在暑假时自己申请到去北京影视广告公司实习的机会。

第二阶段,开始学习影视三维创作基础和摄像基础以及影视创作基础课程。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要选择具体方向,我选择了数字影视方向。如果选择网络多媒体方向的同学还要学习网络设计和制作课程,而数字影视方向在大二时,应该往影视创作人员过渡。我不断去磨练运用专业软件和摄像机等专业设备的能力,还要会制作影视短片,同时还得熟练掌握三维基础。

大二结束时,我既能扛着摄像机拍摄,又能剪辑并且还基本具备了专业影视鉴赏能力。从大一时就养成的创作习惯,帮助我积累了就业或者创业的敲门砖。另外,我还可以运用所学赚一点儿小外快,为公司和企业制作平面的、影视的宣传作品。虽然收益不大,但是是对我能力的认可,对我未来的就业也大有裨益。

第三阶段,开始往专业化方向迈进了,要能够成为数字特效设计师、三维部门各环节专业人才、电视节目包装师或者网络多媒体人才。在众多专业课中,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块面自己加强。我选择了数字特效设计师这个目标。于是,我开始专攻特效短片创作,我选修学习了三维、合成和电视频道包装等课程。

大三这一年,结合行业对数媒人才的需求,结合我的兴趣,我完成了从学校到行业的过渡,也在与同学合力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并试着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磨砺自己的领导能力。之前我不敢参赛,认为自己水平不够,但在锻炼中肚子里有些墨水儿了,不断的实践和他人的认可也增进了我的信心。于是我把在这个阶段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拿去参加各大比赛。最后在全国大学生电视节上,凭借原创的彩墨特效MV作品《西湖恋》拿了提名奖。虽然获奖级别不高,但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认清了与社会要求的差距。我认为,参赛更可贵的是借此能获得业内高手和专家的提点,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四年学习,我的原动力来自保持的梦想,并且不断实践实现梦想的途径。最终在大四的毕业设计创作和专业实习实践时间中,我已逐渐接近与市场接轨专业数媒人才的要求。

紧缺人才的多元化深造之路

据2007年国家的数据,数媒人才缺口有近40万。而与之相对的是,当时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每年培养的人才不足4000人。

毕业后,选择就业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在TVTALK网站(目前大陆数媒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门户网站)上,对数媒人才的招聘数量庞大,主要是一些视觉特效公司、广告制作公司和网络公司,而各地电视台更是急缺驻台的数媒人才。基本上,有较好创作能力的数媒人才,其就业前景很好。待遇上,以北京为例,毕业生被公司正式录用后的月薪一般不会低于平均工资水平;对于电视台,刚进去或许待遇并不算高,但电视台的环境和平台能为继续学习和提高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你的作品和经历还将成为你继续向更好的领域发展的筹码。

第5篇

一、关于数字媒体的概述

现阶段的数字媒体总体上主要是以下三个种类:一是结合了数字技术的传统媒体。例如,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等。二是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下的网络媒体。例如,微博、腾讯网以及其他搜狐等不少网络平台。三是以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构建的移动终端,其中最主要是手机,同时也包括了IPad、车载视频播放等。现阶段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传媒力量,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大致上实现了人人参与的传播现实。

二、实现数字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作用的主要途径

数字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也使得文化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让整个文化传播系统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文化传播平台与渠道的拓展,除此之外,还让传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为迅速,并超越地域的限制,发展出更多的传播方式,促进了文化内涵的内容丰富和融合。

(1)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字媒体突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利用数字媒体的巨大优势,实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信息进行传输与获取。目前,数字媒体的覆盖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跨越国家、地区以及时区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实现,信息通讯的即时通联都是极为现实的事情,文化的整合更是有了极大的发展。

(2)丰富了传播的内容种类。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文字内容和简单的图像技术,然而新媒体的发展却将声音、高清图片以及影像技术应用于信息传播当中。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络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包括6.5亿在内的网民每天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接受,巨大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影像等内容通过各类设备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传输,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民的信息种类。

(3)促进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字媒体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内容。因为数字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括电视、报纸以及广播在内的媒体通过与网络技术的融合,让电视节目的观看和储存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让人们可以逐渐适应在任意时间点通过数字媒体来查看数字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媒体信息传播的模式,促进了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4)数字媒体扩大了传播范围。传统媒体尽管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但其影响力在数字媒体出现的短短十年间便被超越了,究其实质便是其对于受众选择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受众的群体面积。然而数字媒体可以通过对多种重点设备的应用来打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拓宽了受众面积,更是以图文并茂与声影结合的方式来加深受众对于媒体信息的理解,进一步扩大媒体传播信息的影响。

(5)极大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数字媒体在具备传播普遍性的同时,又让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很好地满足。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信息的选择与接受,更让自身在生活和空余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尽情地选择媒体信息,这是传统媒体所难以企及的。

三、数字时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的改进

(1)促进媒体间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结晶,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例如,报纸、书籍、广播以及电视电影等。虽然这项媒体曾经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因此促进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融合,以此来加深传统媒体传播的效用,重塑文化经典。

(2)政策支持。数字媒体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变革,给我国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以及传统行业都是极大的促进。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分析情况,及时的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对新行业的发展进行支持和规划。不仅仅是对数字媒体的管理进行强化,防止其发展走向歧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分析,更是要对数字媒体进行引导和扶持,在促进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量,确保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6篇

摘 要:本文概述了校园数字化媒体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成、功能,分析了校园数字化媒体信息平台的特点,总结了数字化媒体信息平台

>> 高校校园数字化影像新平台构建初探 基于SOA架构高职数字化校园数据平台部署分析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中的异构系统集成 GIS平台在校园数字化中的应用 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研究 校园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 校园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数字化校园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 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如何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平台 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策略研究 中职校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智慧校园数字化建设 浅析高职数字化校园多媒体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现状 基于Discuz!构建校园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论坛 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及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基于需求驱动的数字化校园数据架构研究与设计 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的意义及实现路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唐・E・舒尔茨.《整合行销传播》.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4]余明阳.媒体广告的奥秘[M].第一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3.

[5]赵凯.解码新媒体[M].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

[6]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第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

[7]栾轶玫.媒介形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

[8]中国毕业生网.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第一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9.

[13]徐志祥.广播电视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吗,2000.

第7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从传统的模式逐渐过渡到数字化模式。如何采用多媒体技术科学地、有效地建设和完善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特征、技术条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合理选择,以及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改;多媒体教学;数字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特征

数字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军事和工业生产的数值计算。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计算机处理和表现自然事物,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领域急切地盼望引入这一新生事物,并且初步地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1.1数字技术的发展

1984年,美国Apple (苹果)公司开创了计算机处理图像的先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Bitmap(位图)概念对图像进行描述,从而实现了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存储以及相互之间的传送等功能。苹果公司的“Apple”计算机运行Macintosh操作系统,首次采用了先进的图形用户界面(就是现在Windows的概念)和Icon程序设计理念,并建立了图形化人机接口标准。

1985年,美国Commodore公司将世界上首台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展现在世人面前,该计算机系统被命名为Amiga。并在随后的Comdex’89展示会上,展示了该公司研制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的完整系列。

同年,为了解决大容量存储问题,激光只读存储器CD-ROM问世,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CDDA技术(Compact Disk Digital Audio)也已经趋于成熟,使计算机具备了处理和播放高质量数字声音的能力。

1986年3月,荷兰PHILIPS(菲利普)公司和日本SONY (索尼)公司共同制定了CD-I(Compact Disc Interactive)交互式激光盘系统标准,使多媒体信息的存储规范化和标准化。CD-I标准允许一片直径5英寸的激光盘上存储650MB的数字信息量。

1987年3月,RCA公司制定了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技术标准,规范了交互式视频技术方面的标准,使计算机能利用激光盘以DVI标准存储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并能存储声音等多种信息模式。DVI标准的问世,使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具备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1990年11月,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和包括荷兰PHILIPS(菲利普)公司在内的一些计算机技术公司成立“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Multimedia PC Maketing Council)”。主要任务是对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制定相应的标准。制定了多媒体计算机的“MPC标准”。该标准对计算机增加多媒体功能所需的软硬件规定了最低标准的规范、量化指标,以及多媒体的升级规范等。

1991年,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提出MPC1标准。从此,全球计算机业界共同遵守该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内容,促进了MPC的标准化和生产销售,使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

1993年5月,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公布了MPC2标准。该标准根据硬件和软件的迅猛发展状况做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尤其对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的播放、Photo CD做了新的规定。此后,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演变成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工作组(Multimedia PC Working Group)。

1995年6月,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工作组公布了MPC3标准。该标准提高了软件、硬件的技术指标,制定了视频压缩技术MPEG的技术指标,使视频播放技术更加成熟和规范化,并且指定了采用全屏幕播放、使用软件进行视频数据解压缩等项技术标准。

同年,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95操作系统问世,使多媒体计算机的用户界面更容易操作,功能更为强劲。随着视频音频压缩技术日趋成熟,个人计算机已经日趋成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兴起,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发展,验证了数字化的趋势和必然性。在教育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融合在一起,为建立更广泛意义上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了条件。

1.2数字技术的特征

数字技术具有量化准确、表达方式多样化、便于信息的传送与交流、海量存储等技术特征。其中,对于教学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表达方式多样化”这一重要特征。它的具体体现就是所谓的“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集多种媒体形式为一身的、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用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学平台,是目前最为科学、最为理想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考虑诸多问题,如技术条件、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平台建设的具体细节等。

2技术条件

(1) 计算机的硬件条件。要实现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需要大容量存储器、处理速度快的CPU(中央处理器)、CD-ROM、高效声音适配器,以及视频处理适配器等多种硬件设备,并且需要相应的设备,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自动控制设备等。

(2) 成熟的数据压缩技术。这是解决海量数据传送、存储与调用的关键。对于教学中常用的图像文件、音乐文件、视频文件的数据压缩,使这些原本数据量非常大的文件得以轻松地进行网络间的传送和课堂展示。

(3) 多媒体的软件条件。就目前发展而言,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用领域的大小和可操作性。借助合适的软件,人们才得以在教育教学以及多领域多学科中使用计算机,从而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相关问题。

(4) 相关的技术支持。在多媒体技术中,没有相关技术的支持也是不行的。在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中,每一种应用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条件。将相关技术融合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或者与之建立某种有机的联系,是多媒体技术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

3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合理选择

就理论而言,包括教育教学在内的多学科、多领域都可以被数字化,进而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这样做。如何选择学科,使数字化的信息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便于教学,是重要的问题。

3.1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选择的原则可以是如下学科:

(1) 基础教育学科。

(2) 容易量化而又比较抽象的学科。

(3) 适合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学科。

基础教育学科是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公共选修课等学科。要求知识面宽,前瞻性强,这是调动各种媒体形式进行教学的合适舞台。而容易量化而又比较抽象的学科在应用了数字技术之后,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形象化、人性化,使理解和交流更为容易。

3.2教学方式的选择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水墨;数字化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数字技术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潜移默化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当然不乏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表达手段,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影响,在近年来平面设计作品或是广告宣传片中无论是以二维或是三维技术来完成的设计作品,表现形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而水墨作为设计创作中的视觉元素则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的诉求。将传统水墨与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融合,使传统水墨在当代有了新发展。

那么,如何在数字媒体语境下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水墨艺术,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介入到水墨作品的创作中,以丰富水墨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包括将现代视听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艺术、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等数字手段作为表现语言应用于水墨创作中,而且综合水墨艺术的形式语言、情感、文化等等因素,通过系统地分析与归纳,使水墨创作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展示。

一、水墨表现语言的当代性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水墨画的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文献的记载和现存实物资料的显示,水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唐代时期就已经形成,并且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水墨画俨然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样貌,作为设计上的元素被频繁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著名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所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把传统的水墨最为视觉元素应用到设计之中,在其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的精妙阐释。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到2010年已经成功举办七届,双年展力图较全面展现水墨艺术的当代形态,研究传统水墨画在当今文化与技术语境下的生存和转型的问题,探索其传承和革新的新途径。推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水墨不断地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

“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是广而告之合众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在今年为央视广告部创意制作的一条形象广告。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还使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创造出一场视觉盛宴。水墨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代表了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本身就是突破传统,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有力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内涵。虽不能说后无来者,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极致的表现的确称得上前无古人了。

CCTV新闻频道《奥运来了》栏目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制作了特色鲜明的宣传片,将节目主持人、奥运项目与中国传统意象元素相结合,运用水墨的效果,渲染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奥运风格。

中国水墨的数字化表达是数字艺术领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将传统的水墨艺术风格引入到丰富的数字媒体世界中,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水墨的文化性

尽管水墨画以其清新脱俗的表现技法,赢得了部分西方艺术家的些许赞许,但从国际上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水墨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由于东西方艺术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的差异,西方人认为水墨画不仅是“非西方“的文化他者,甚至是一个与当代文化没有多少关联的“过去时”。当下的传统水墨又该如何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向世界推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

水墨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不同于讲究光效、色彩、体积等对客观世界再现效果的传统西方绘画,水墨画注重抒情写意,追求笔墨情趣、浓淡等境界,这只有东方水墨的“水之晕”与“墨之染”才能出此效果,因为固态的油彩一经落上画布,就已经凝滞了,那种微妙与奇妙的水墨变化只能独属于东方。

三、研究水墨艺术语言的意义

数字媒体语境下水墨的数字化表达,主要是指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介入到水墨作品的创作中,以丰富水墨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包括将现代视听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艺术、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等数字手段作为表现语言应用于水墨创作中,而且综合水墨艺术的形式语言、情感、文化等等因素,通过系统地分析与归纳,使水墨创作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展示。对于当下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水墨艺术的数字化表达的深入研究,不论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在艺术设计方面都会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水墨效果的制作,不仅能够更为广泛的传播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水墨,同时更能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

2、对水墨效果的数字化风格再现,为水墨效果的制作和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手段。从而打破传统水墨画的局面。

3、数字媒体技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诉求。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数字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段。

数字媒体技术为水墨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将艺术与科学、传统与未来进行有机融合与沟通,进而推动水墨艺术创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结束语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声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艺术内容与形式不断被刷新不断被颠覆而重新定义的时代,水墨亦然。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水墨表现语言不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还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在当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艺术下的水墨动画拓展了传统水墨的表现语言,尤其是三维动画中表现了更丰富多彩的水墨虚拟世界。通过强大的表现力创建水墨形象和动画,在利用数字后期制作进一步表现水墨的干湿浓淡,虚实变化。三维水墨不仅拓展了三维的画面语言,而且表现出传统水墨所不能创建的运动空间,这将是现代水墨动画的一个发展趋势。水墨表现语言的当代性价值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实践、去探索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谢梅 《水墨手语》.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08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1

第9篇

一、发展迟滞的国内数字报纸

2008年7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了全国首份《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报告》①。从读者体验的角度对我国335份数字报纸进行了测试,绝大多数多媒体数字报纸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化;三分之一多媒体数字报纸读者交互功能差,没有有效与读者沟通;仅有1份多媒体数字报纸是无纸版的原创数字报。

从1995年《中国贸易报》率先上网至今,中国报纸在互联网上的发展从形态上分析,经历了1995~1999年的网络版形式(即电子报),即单纯地把报纸的内容和版式转换成html格式或pdf、flash等格式,以及2000年开始的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

在时间上,我国数字报起步并不晚,后天发展却略显迟滞。纵观国内各大报纸的数字化产品,多数是新瓶装旧酒模式。一些媒体所办网站与报纸更像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各成体系,不能有效进行“报网互动”,在新闻传播和经营上形不成合力。在内容与形式上,多数不具备突破性,仅限在文字、排版上的不同,多以增加图片的数量和改变表现形式为改进方向,没有真正做到多媒体化,原创性方面尤其乏善可陈。

二、多媒体时代催生精华版风暴

在多媒体化浪潮中,精华版的出现成为标志性事件。精华版是一种结合当天报纸重大新闻,采用网络数字技术,使平面的报纸成为集合听觉与视觉的动态图画,使其更符合网络特点和网民阅读习惯,与报纸网络完整版同时推出。以此为代表的有南都网的精华版。

南都数字报以南都报系官方网站南都网(wwwnddailycom)为平台推出集约式数字产品列阵,2007年8月10日正式上线。它结合不同新媒体优势,提供三大类数字产品――南都完整版、南都精华版和南都播报。南都精华版是国内报业第一家以新闻网络精品化形态推出的数字报纸。

通过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事件报道,南都网成功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时效、内容、版面上,创造了数字报多媒体化的典范。从四川汶川地震消息正式,到南都网汶川地震专题的出现,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充分利用采访权,及时更新子栏目的信息,吸纳无法在报纸的内容,实现报纸内容的延伸。根据事件发展,专题版面的子栏目由主线排列形式向双栏平行形式演变,栏目板块逐渐增加,持续更改专题版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阅读要求。为呼应印刷版次日报头字体变黑,南都网logo颜色变黑。报纸与官方网站的行动相呼应,充分体现两者风格上的一脉相承。

独具特色的是,南都网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动态图文为特色,精彩地对新闻进行报道。精华版的动态效果和视觉冲击,使得南都网的浏览量激增。这种多媒体效果,也是南都网最主要特色。

航拍的精华版,采用高像素大图片效果,利用鼠标移动带动图片移动的效果,吸引大批阅览者。航拍图片由新华社供稿,各大网站均可用,但南都网采取后期技术包装,更清楚地显示每个细节。这个图片也在这次报道中成为南都网标志性的技术特色,包括地震的100个瞬间,航拍的图集等都突出后期技术处理能力。

南方都市报地震期间推出的一系列特刊(七日祭、大爱等)和系列报道(学殇等)均在网站上用多媒体技术的形式得以表现。七日祭的灾情档案,在图片的基础上加以时间滚动条,按照灾难发生7天时间,滚动事件报道和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更符合网络阅读习惯。不仅充分体现报纸的内容,在形式上采用网络上更受欢迎的多媒体技术,完美实现从平面到三维的技术转变。

从表1可看到,地震期间精华版的报道效果有跨越式发展,即便热点逐渐淡去,但对精华版的认知对比地震报道前有明显提升。

新闻传播是以一定形式的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意义表达,不同的媒体使用不同、或者相同的符号形式――印刷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网络媒体则集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系统于一身,甚至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平面和三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等环境,以新闻信息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使宣传效果最大化②。南都数字报结合网络杂志的理念,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概念的融合,做出具备动态效果、适合网络阅读的精华版。

南都网美编人数与责任编辑人数大致相等,可见精华版在南都数字报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南都网的精华版是精致型精华版,无论从其画面质量、音乐背景或文字编排,都符合网络阅读的视觉审美需求。从表2可知,在某一天的前10位综合浏览量,精华版页面占了一半。精华版也是目前普及程度最高的数字报多媒体版面形式。

三、原创性多媒体数字报的诞生

精华版的内容,仍是以原有的纸质报纸内容为基础来生产和制作内容,即只从形式上进行翻新。而真正的原创性多媒体数字报,直到2008年8月中国宁波网推出的《播报2保啊罚才打破了零的纪录。

2008年1月至3月期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家级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组织实施的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播报》已获得第二名的嘉誉。《播报2保啊酚稍来宁波网的《播报》升级而来,在原有多媒体功能的基础上,突破了原创性的局限。在北京奥运会报道期间与央视国际、搜狐网等网站达成视频、音频及图文内容合作协议,自主采集内容精编稿件,将在线直播、互动融为一体,在报道中体现“快捷滚动、即时互动、多媒体联动”特色,以报纸版面形式与网络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全新报道方式,每日实时推出最新奥运新闻版面内容。其最大看点是,全部原创内容以及与网站新闻中心的合二为一。

版式上,《播报2保啊肥滓持惫鄣卣故玖税婷妗⑹悠怠⑼计、标题、互动社区的链接。左排是9个彩色版面导航,右排是视频、图片和标题导航,互动社区居下。视频新闻的报道在网站首页中居右上角,比起其他报纸网站更具重要性。进入版面导航,彩色版面与所选文章内容在同一页面左右并排,彩色版面上有标题和摘要,具备易读、美观的特点。对比精华版,播报版面的内容更完备、更直观,翻屏操作更少。由于版面只显示标题和摘要,所以每个版面可用一个主题进行编撰。此类形式突破了原有报纸的固有版式思维局限,更适合多媒体数字报的未来发展。

互动性方面,引入了博客论坛,以及互动社区,方便网友及时互动。《奥运播报2保白刊》的互动在奥运期间隆重推出便得到不少回应,并因此获得浙江“我的奥运”网络作品最佳互动奖。《播报2保啊房创了多媒体报纸新时代。

四、数字报纸的未来趋势

无论是精华版或《播报2保啊罚都具备了可读、可听、可视、可查、可说的特点。版面设计上,更具备美观性,符合网络阅读需要。特别是在版面设计上,采用数字技术,注重美工效果,融入了多媒体共存理念。我国的数字报,已不同于原有的网络版或新闻门户网站,已进入多媒体数字时代,成为一种区别于信息暴涨的网络媒体或版式单一的纸质媒体。这种多媒体化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报纸目前发展的主流方向。要体现多媒体数字报自身的价值和特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资源,实现从人员到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要实现数字报的真正价值,首先要从管理入手,要实现两种版面的统一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比如宁波网的《播报》,在奥运期间与网站新闻中心的紧密合作。

人员的分工与合作,是实现数字报的效率与质量并存的前提。当今新闻网站,大多把印刷版和数字报的工作人员分而治之,在信息通知等方面出现重复。在运作上,数字报与印刷版并没很好地契合。比如,印刷版工作人员获得新闻报料,数字报工作人员却是在印刷版新闻报道出来才了解事件始末。

2.继续发挥多媒体报道特色,增加视频新闻

形式上,数字报在实现与印刷版的版面风格相一致的基础上,发挥精品型多媒体特色。以上面南都网的分析为例,精品多媒体魅力无穷。宁波《播报2保啊返氖悠敌挛乓渤晌主打内容之一。

为适应这种需求,应成立专门的网络视频团队,及时对网络视频进行更新。以独特的原创性内容为主,结合热门新闻的视频,为数字报的内容增值。此种传播要求集文字、摄影、摄像、录音等各种工作于一体,并打破线性的、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利用超文本、多媒体结构多层面、多形式地进行报道。

3.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把关,利用媒体合作扩大影响力

数字报互动形式必须具备论坛、评论、自媒体、报料等一系列模式。利用论坛模式增加人气,利用评论集合网友意见,利用自媒体增加信息丰富度与互动回应等。但数字报在具备这些互动形式的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特色。

南都网在突发事件中设立专题,增加互动社区平台,对社区中重发、冗余的信息加以过滤,提取精要内容。这种传统媒体把关功能,将在以后数字报的互动模式中充当重要作用。由于在平时的论坛中信息量大,不可能采取这种事事把关的控制功能,因此可另外采取报料平台,对原创性的内容重点处理。报料平台与印刷版的电话报料具有相同的功能,已有很多新闻网站采取这种模式,如奥一网、大洋网等。

建立数字报读者版面,根据会员登记的需求,利用数字技术给会员定制不同的版面,把会员定制的模式发送到会员登陆界面。通过对会员兴趣爱好的了解,形成一种互动新局面。《播报2保啊吩谙咛峁烂姹ǘ┰摹RSS订阅、邮箱订阅等服务形式,方便读者订阅。

通过与其他网站媒体的外延互动,几何倍数地扩展网站影响力,集中精力选取合适的合作媒体,这也是当今网络互动的一种自我增值方式――即合作媒体的影响力与质量,与自身的影响力和质量成正比。

数字报的发展,还应实现接收终端的扩展。报纸要致力于手机报、WAP版的制作,达到平台扩展。借助手机互联网发展趋势,把业务延伸到手机媒体。南都网也有自己的手机WAP版,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4.增强网民互动功能,实现报网互动

只有参与才能留住读者。网民的互动功能,在南都网汶川地震报道专题的“寻亲版”的应用中显现了强大力量。事实证明,新闻信息与网民自身信息的相关度与浏览量正相关。对热点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调查,要进一步让专人负责分析结果、提供理论支持,在报纸上发表网上的调查报告,才有可能进一步发挥调查的作用,进一步增加读者的参与感与粘度,真正地实现报网互动。

5.创建相应的奖励机制,扩展数字报内容

报纸要在自家官方网站上实现对报纸内容的深度或宽度延伸,需要奖励制度跟进。

现今的奖励制度,是根据记者或编辑在印刷版上的编排份量来定制个人奖励金额的多寡,而数字报却成了对记者的无偿工作要求。因此,要让相应的劳动得到报酬,一定要有相应的补偿机制的激励。要实现数字报的核心竞争力,内容的专业、深度和特色必不可少。

6.以广告为基础,多种盈利途径共存

南都数字报诞生一年,仍没找到固定的盈利模式,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旗帜广告,无法实现盈利。报网互动的赢利模式目前有3种:一是网络广告模式;二是提供短信或其他服务获得收益;三是利用网站流量,通过付费的阅读实现报纸网站盈利。

从网络广告模式来说,“广告已经证明是一种具有自偿作用的社区娱乐形式”。③广告,是报纸数字版基础性的盈利模式。报纸印刷版和数字报的广告资源要进行整合,不必担心两者之间相互分流而对广告业务带来冲击。可采用“套餐”形式向广告商进行广告推介,可以在推广初期,采用一次付费两种媒介宣传的方式,对网络广告进行免费品牌推介。在前面所提到的数字报会员界面建立起来的同时,也可能实现广告的“精确投放”。

付费阅读,要求报纸网站要具备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这点国外媒体已有模板可依。《纽约时报》靠保存历史记录,向付费的读者提供历史资料查询。在资讯方面,数据库模式是有效的方法。南都网也实现了完全版和精华版的历史存储,但并没有完成数据库资料整合,所保存的资料只是从建网开始的数据存储,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数据库管理与资料整合。数据库建设,要从资料整合开始,把历史内容按照相应专题、历史价值、归类信息等方式重新存储,以有价值的信息面向读者。同时,报纸网站可吸收对应领域的企业或相关机构成为会员,建立起该领域的数据库,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权威覆盖,这样才会使读者对网站内容产生向心力,进而为实现报纸网站盈利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①摘自《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报告-摘录》,《传媒》2008年第8期

第10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文化传播 信息方式

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是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由此也带来了多样化的文化性和愉悦感,促进了人类文化生活的审美思维的变革。从总的文化特点上看,数字媒体展现和传播的是一种虚拟的、戏仿的、视觉的和机械复制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其文化传播方式是在信息传达的基础之上,呈现以个人诉求和人机融合来言说与表征的文化,呈现出从拟彷现实到直接摆弄现实的后 现代 景观。

一、数字媒体构筑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

数字媒体、大众文化、后现代景观,这三个名词常常被纠合在一起。数字媒体主客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大众文化按照市场 规律 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后现代文化所具有的对传统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抵制”与“规避”及“消解”,使得数字媒体在以视觉图象为形式特征时,又成为大众们“狂欢”的广场和审美日常化的平台。同时数字媒体还孕育着各种新的文化 艺术 形式的形成,文化艺术表现方式也变得更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波斯特指出:“ 电子 媒介也在促成一种同样深刻的文化身份的转型。”“要想获得广泛的感召力,因特网必须做到不仅仅有效、有用和有娱乐性,它还必须以一种令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示自己。”“信息方式促成了语言的彻底重构,这种重构把主体构建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

数字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采用数字技术的传统大众媒体,如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一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网络媒体,如iptv、网络杂志、e-mail、博客、播客等,一类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媒体、移动车载电视等。目前,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数字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在这其中,网络文学是最能说明数字媒体的文化传播性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抒发情感的工具,也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传播活动。早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文学就产生了,原始歌谣和原始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而原始人类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又显示了文学(歌词)的传播动能。随着社会的 发展 和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早期刻在各种兽皮和石头等 自然 物上面或者口口相传的文学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变成“书面”的作品,印刷术的产生使文学创作由竹简到纸张,由个人手抄到机械复制,使之成为现在的大众阅读和传播工具,文学的作用与功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来“颠覆”旧的表现形式。互联网络的产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导致了“触网而生”的网络文学的出现,网络文学几乎“颠覆”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表现出了一种后现代的“非语境化”的文化景观。

网络传播的大众文化性质决定了它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趣味的日常化。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从 bbs 的“灌水”还是到利用传统文学形式的“一唱三叹”,或者是网络聊天室的“神侃”,网络短信“博得一笑”的“言子”,想说就说的“博客”等,都改变了文化的传统特质,形成了一种互动的非线性的文化表达方式。在数字媒体中,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信息在人类社会中实现了完全的共享,所有个体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按照麦克卢议所说,数字媒体的“主体”在不断“位移”,其中心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种传受关系主体性的偏离与游移使得数字媒体改变着传媒的生态环境,并使得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就认为,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走向出现了多极化,促成了传播的“情境型式”的变化。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广泛运用促成一系列旧有的情境传播界限被打破,致使一些旧有的不同情境合并,进而形成新的传播情境;另一片面,数字媒体使不同情境之间的一些旧有的连接消失,导致新的情境与连接产生。梅罗维茨所说的“情境型式”,显然指的就是传受关系的多极化与文化关系的破坏与再生。比如,博客与播客,就是数字媒体情境下产生的新的文化传播空间,在这样的“情境型式”的文化传播格式中,开放性、个体性、非线性和交互性使信息传播平台得到自由和自主运用,“一对众”、“众对一”或者“众对众”的传播方式使传受关系不断产生偏离与游移,文化关系成为多方面的不确定的关系。

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后现代景观的另一特点是娱乐狂欢。在网络上,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新闻或者“bbs”等,正是在于用表达上的“随意”、“戏仿”、“谐谑”和“拼贴”来颠覆了传统文化表达的套路。那些充斥网络、手机上的“搞笑”的语言,汉语和 英语 夹杂,打乱时空界线,语言组合上的“发贴、跟贴”和“bbs”的“灌水”的味道,语义出人意料地错位和戏谑,把各种戏谑和搞笑元素进行“后现代”式的拼贴,虽然“不合时宜”,但在怪异荒诞中又反讽了当代这个不讲诚信、商品至上的现代社会现象。这样的“网络语言”,显然不符合传统文化“再现”或者“表现”的要求,却恰恰符合巴赫金所指出的人们文化上的“狂欢化”特点,“愉快、欢腾,同时带有嘲讽的讥笑,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复兴。”其主要之处就在于自觉不自觉地抛弃一切传统的规范和准则,甚至用戏谑和嘲弄来颠覆主流文化而获得另一种更欢乐更轻盈的广场狂欢式的文化方式。

二“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世界中,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文化关系,这种文化关系呈现出非间接性、广泛性等特点。参与者一方面不需要要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却能够与全世界范围内处于网络上的人群进行随意交流,大大地拓展了参与者的文化交往平台,这样宽广的文化交往平台在现实世界中是参与者无法企及的。网络世界中交往人群特有的身份虚拟性使得网络的交往行为有时甚至比现实的文化交往还来得更为亲密和丰富。现实的文化交往行为常常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和交换,而虚拟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多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的,区别于现实世界中文化交往的局限性和强迫性。在这种虚拟的交往空间里,人们常常会被越来越多地‘拉’出现实世界。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景观,作为一种“人机共同体”式的电子界面的传播,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符号,而实际上是一种图形符号,本身也无法令“读者”深

入其中, 电子 界面的光与色的变化、闪烁,各种图形和动画穿插其中,都只能让“读者”眼花缭乱地“观看”而很难深文隐蔚地“品味”,或者“玩技术”的兴趣超过了“玩文字”的兴趣。比如, 网络 媒体所带来的网络传播所特有的超文本性,就使网络文化具有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喜好,“人机共同体”演出的“蒙面舞会”是其一大特点。比如,网络文化传播中“卡拉ok”式地多声部游戏和喧哗。超文小式的“链接小说”和“rss聚合新闻”之类的信息与文化传播手段,颠覆了传统文化关系及阅读确定性,强调了受众对文化_止向和文化关系随心所欲的“分割”、“跳跃”、“粘贴”、“改写”和“逆转”。“以文字处理为例,改变数字化书写易如反掌,屏幕符号与白纸黑字相比具有非物质性,这使文本从固定性的语域转移到了无定性的语域。而且,数字化文本易于导致文本的多重作者性。文件可以有多种方式在人们之间交换,每个人都在文本上操作,其结果便是无论在屏幕上还是打印到纸上,每个人都在文奉的空间构型中隐藏了签名的一切痕迹。再者,超文本程序鼓励读者把文本视为他或她可以在其中创立自己的链接的符号域或符号网,这些链接可能会变成文本的一部分,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尾追或随意更改。这些程序使人们能在全文或一组文本中查找单词或短语,并添加进文本或保存。结果产生一个新文本,把作者原来不想放在一起的词语放在一起。读者以自己的词语层序代替了作者的词语层序。”

非常明显,数字媒体在文化演进中,打破了传统线性文本理性的、有秩序的重‘阅读’、‘思考’,追求阅读意境和审美欣赏,超文本是娱乐的、游戏的、重技术“操作”的“狂欢”,是平面化的拒绝深度的文本。所以,网络文化提供给人们的或者人们参与的是充满时尚的娱乐文化而不是严肃文化,是玩耍而不是思考,它真的就是一个“人机共同体”的“蒙面舞会”,人们尽情地游戏和喧哗,不问身份不问来历,且捉弄那些严肃而传统的影子,拆毁传统文化关系和等级制度的高墙。他们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形成新的以自我“随心所欲”安排为中心的虚拟世界而进行游戏,也是自我快乐的“乌托邦”。同时,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以集权的方式对人产生的文化与心理上压力和控制十分严重,这种压力和控制也在虚拟世界的游戏中被颠覆和解构,演化为多重的无意义的无深度的只满足个人消费欲望的文化倾向。

当然,网络文化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低俗的东西。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网络文化中一些东西,“对民族文化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使之平面化、商品化,消解了其原本的意义深度,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快感,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网民玩乐,痞子把玩,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于是颠覆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文化领域的沙尘暴,越刮越凶。”2006年8月,《光明日报》曾就网络文化问题,以网上“恶搞”“红色经典”为典型,在网上召开“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淡会”。座淡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恶搞”“红色经典”至少有四种危害:其一是“列理想信念的颠覆”;其二是“对诚实守信的颠覆”;其三是“对良知善心的颠覆”;其四是“对劳动创造的颠覆”。“‘恶搞’我们的红色经典,会伤害国人的感情,如果伤害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同样受到了伤害”。“我们的民族语言,我们的文明不容胡编”。“‘恶搞’有一种很不好的后果,给优秀的传统文化埋上‘地雷’了,这些东西很可能要使我们付出代价。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来龙去脉,被这种手段影响了,就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误区”。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其重点栏目《焦点访淡》中,播出了《“恶搞”面面观》节目,节目中指出:“如果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只是一种游戏和对某些现实的不满进行发泄的话,恶搞英雄则是在拆除 历史 正义之墙。红色经典记录的是一段历史,是人们记忆中的一个情结,是对一个年代和一种理念的纯真的向往与回忆,是不容亵渎的。”

三、“新新人类”的个人文化之旅

“新新人类”是人们对于网民和热衷于手机传播的青年人的称呼,这一称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表现了数字媒体文化传播具有新的不同于传统的个人化、自由化、随意化特点。数字媒体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播和传承方式,往往以传统文化的挑战者的身份出现,消解权威和中心,形成了新的文化 发展 的强烈张力和价值标准的矛盾,表现了“新新人类”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迁。

在数字媒体文化传播中,手机短信和手机电视可以说很充分地表现出了“新新人类”的文化追求。手机文化体现了 现代 通讯工具的时尚、快速传播、即时响应、差异化等特点,gps在手机上的应用则把这一文化的触角伸向了高科技。gps的导航功能向来以定位精确;范围广泛著称,拥有它仿佛拥有了一颗自己的卫星,对于张扬个性的现代人来说,是文化精神的最好的个性化体现。又如手机短信。如果说在2003年以前,手机短信的主要功能还在于单纯地传递信息,那么,自2003年以来,手机短信的文化传播功能则大大地发展,变大众化娱乐为小众化娱乐。有调查显示,人们在使用手机时,“平常人际交流是不会成为主流的幽默笑话的比例就高达51.2%,这充分体现了手机媒体的个人文化传播功能与娱乐文化特点”。“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是透着骨子的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娱乐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幽默短信是短信文本中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是娱乐、娱乐、还是娱乐。幽默短信给发信者带来的快乐是双重的,看到有趣的整人短信 自然 会会心一笑,而当发送出去,想象着收到短信者大吃一惊的样子,又是一种得意的开心。”显然,手机中的娱乐短信并不是“新新人类”对传统文化的体现,而是他们充满了的创新精神也带有“去中心化”色彩的个人文化之旅。

第11篇

想要进行高校数字媒体教学平台的云计算化建设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云计算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这是进行后序工作的前提。根据以往的建设经验,我们将云计算技术系统的组成分为5个具体的方面。其一是云计算控制服务器,它是整个云计算技术系统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心脏,是整个云计算技术系统能够稳定有序运行的核心控制者和动力提供者。整套系统平台的全部运转功能以及资源的请求与传输功能都离不开他的支持。其二是云计算应用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上安装了所有的用户需要使用的全部应用程序支持组件,通过广域化的网络传输系统向用户输送云计算技术平台所具备的服务模块,比如信息的计算处理、多媒体静态与动态图像处理、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在线游戏系统的运营与维护等等。其三是虚拟化云计算系统服务器,它是向广大的云计算网络传输系统的各用户提供虚拟化网络服务界面的规模服务器系统,运用虚拟化计算机技术将用户计算机的后台数据的计算、修正与处理过程集中于一个被叫做黑盒的装置中进行处理,实际使用者通过对简单界面的有限步骤的指令输入就能够完成相对比较复杂的计算胡数据处理工作。其四是云计算技术系统有的并行功能计算集群,它是整个云计算能够获取巨大计算能力的硬件支持所在,它能够在后台系统中同时进行海量的彼此不相干扰的数据计算过程。其五是云计算技术系统中的分布式信息存储服务器集群,它是整套系统能够具备巨大数据存储能力的硬件条件所在。

2云计算平台的模块建设

根据我们现有的在高校数字媒体教学平台的云计算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为使我们接下来的表述具有相对清晰的条理性,我们决定分模块来进行有关建设共工作的具体实践。

2.1高校应用型网络技术开发

身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就是为所在高校的日常化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高效的开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常规时间和紧急状况之下的运营保障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结合云计算技术应用背景之下的高校数字媒体平台建设的市价情况,要继续发挥技术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针对媒体播放、制作整个操作流程的细节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发操作流程中切实需要的简便性软件“小”工具。使有关使用者的高等院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流畅清晰。同时技术人员还要持续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在高等院校校园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在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安全性保障等方面所具有的技术性问题,在不断的科技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实现有关技术的巨大突破。

2.2教学应用模块云计算技术开发

我们的另一个主要的工作职责就是进行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实际教学水平来开展有关教育技术的开发工作。这里我们要清晰地认识一个基本的事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发展,当代高等院校的在校生群体已不再满足于高校教师以往习惯性地使用的以板书和口授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今,移动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的深化发展,文化信息的生产数量以几何级数的规模在日复一日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我们能够尽早地实现校数字媒体教学平台的云计算化建设目标,就能够充分保障广大一线普通高等院校授课教师实时调动海量的网络多媒体视听资源,并用这些资源来辅助自己所讲授科目的具体内容的丰富性维度,是实现高校各种专业化分度学科知识被广大学生充分获取并及时吸收转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2.3资源引入模块的云计算技术开发

最近一些年来数字出版技术在传统出版业生态有所衰败的背景之下反倒是取得了比较深入的发展,再这样的背景之下,国人对于今后一个阶段的具体的图书以及各种形式的文本阅读行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生态下的实物产品也就是实体化的纸质书开始面临一定程度的生存危机。此时,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云计算技术系统的技术优势,利用其在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势,将传统出版行业发展生态之下的实体书逐步实现电子资源化,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数字学习信息的更高的实际利用率,为有关学生的学习实践行为提供更多的助力,这同时也是实施高校数字媒体教学平台的云计算化建设工作给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带来的好处。

3结语

第12篇

目前,文化遗产数字化大致分为光盘、网络、场馆虚拟现实等几种载体。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数字时代以后,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的表现形式――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首先在艺术文化历史保存较好的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启动。在经历了标准化制定、CD-ROM、低速网络通讯技术、DVD以及宽带网络系统四个发展阶段后,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基本都已完成了馆藏品数字化的基础工作,不但出版了一系列以各自馆藏品为题材的光盘作品,还特意设计一些主题或为儿童制作带有交互性质的DVD。进入网络时代后,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均建构了包括场馆的基本信息、馆藏品介绍、在线虚拟展示,以及为教育和旅游设置的栏目等内容的网站,并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和交互手法举办各种各样的虚拟展览。当前,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复合媒介建立“体验型”科学博物馆和艺术馆,在完成上述基础内容后,成为各大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的新目标。

中国跟进得很快。几年时间,各大博物馆、艺术馆和各类文化传播团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和网站,对馆藏品进行数据保存。在场馆内,除了传统展示之外,还通过影像介绍等方式,对馆藏品的科学技术原理、文物发掘、制作流程、功能等进行图文并茂的演示。部分具有技术力量支撑的博物馆或新媒体专业艺术馆则能采用虚拟现实、人机界面等新媒体技术来演示与展品内容相关的主题。例如北京故宫内的虚拟剧院演示的以故宫太和殿为题材制作的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利用三台高亮度的无缝投影仪,把“天子的宫殿”的三维图像投射在环形屏幕上,观看者通过控制手中的遥控器可以在虚拟的故宫中漫游。这极大地丰富了展示的内容,增强了博物馆的趣味性。

文化遗产保存与传播的数字化进程如此快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已经成熟。在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中,艺术与技术永远不可分割,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和形态演变与技术的发展是并行不悖。从上世纪60年代以电视媒介为主要技术的影像艺术、7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计算机艺术、80年代以后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数字艺术、基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工生命艺术、到目前各种以传感技术为手段并具有反馈功能的交互艺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艺术、远程通信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共同实现的遥在艺术、近年来流行的游戏和虚拟展示等[1],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刚性需求集聚了多样的能量。

二是文化传播艺术性、多样性需要的结果。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在技术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单一,通过书籍、电视、教育、网络、场馆等途径,大众无所不在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无论是哪一种传播媒介,艺术的、设计的、复合的进行表达已经成为需要和必须,多样的技术可以通过艺术的设计,形成新颖有趣的传播语言,把原本大家较为熟知而感觉乏味、复杂而感觉不能了解的文化遗产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简单并可体验。例如数字动画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数字视频对文化事件和历史活动的模拟演示,网络艺术的综合性描绘,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界面在体验型博物馆的运用,游戏对历史故事的再设计并实现参与性质。这些和包括那些许多还未被描述出来的新媒体艺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上的运用,通过趣味性的提升、参与性的加强,可以不断地吸引注意,强化主题效果,帮助传播内容被反复强调而同样具有较高的接受度,良好地实现传播目的。

三是文化遗产被长久保存、广泛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和需要。文化遗产被保存,传统、主要的形式为实物和印刷。但如果这是唯一的形式则不但不符合长久性保存的要求,也不利于被广泛地传播和运用。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存、传播,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形式。现在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馆、文物机构通过对藏品高品质的拍摄和制作,以光盘和DVD的形式纷纷完成了对藏品的保存工作,并广泛传播这些精品。例如法国卢浮宫艺术馆出版了“意大利绘画”、“埃及雕塑”等一系列以卢浮宫艺术馆馆藏品为题材的光盘作品,同时,以艺术馆为主题的DVD“漫游卢浮宫”也将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以数字的形式送到人们手中。而一些著名童话和小说改编的多媒体教材和动画、民间艺术的拍摄和多媒体编辑,也以光盘和DVD的形式被一些公司和独立艺术家呈现出来,被大众了解并喜爱。

新媒体艺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指所有使用媒介、材料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借助着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历史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它是综合性、跨学科、在各个历史时期新型的艺术。它始于20世纪初期,从活动艺术――复合媒体艺术――影像艺术,到计算机艺术――数字艺术――人工生命艺术,再到目前的交互艺术――网络艺术――遥在艺术――生成艺术和软件艺术――游戏和虚拟现实。可以看出,发展到现在,新媒体艺术的综合性和交互性语言越来越突出,这都指引着在文化遗产传播与展示方面的新方向。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艺术馆正在从传统的作为保存和陈列古董和字画的仓库,变成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空间。在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参与方式上花费心思,使其变成一个可以用手触摸、体验,甚至亲手动手参与的魔幻空间。

在传统的文化遗产传播方式当中,文化遗产与观赏者是相互无关并被分离的两个部分,而新媒体艺术特别是其中的交互艺术引导的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是在观众的参与下完成的。在这种形式中,观赏者不再只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利用触觉等各种感官控制和参与这些新媒体艺术作品,引发或驱动作品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交互艺术的“双向性”特征将观众从传统的观看、欣赏改变为参与者和体验者。文化遗产的展出形式也从陈列并接受观众的欣赏变成了由观众主持和引导,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中展开的各种状态。

博物馆、艺术馆为大众或者更重要的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可以参与、主动发现问题的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知觉体验,学习知识并享受文化艺术所带来的乐趣,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目标。位于巴黎科学城的音乐博物馆,重新设计了作为时间序列的“声音”的展示方式,人们戴上特制的耳机,可以在不同时期的乐器前欣赏这些乐器演奏的曲子,让静态的实物“动”起来,吸引了大量的儿童前去体验。这种体验型、参与型博物馆的建设,是基于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界面等新媒体艺术方面的设计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空间、营造临场感、并利用传感器等交互设备使观众与虚拟世界进行实时交互,可以将体验型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展示提升到新的高度。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的“神秘的王朝――玛雅文明展”,使展期中的12万观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身体验了玛雅文化。展览的工作人员在4000张摄影、测量图纸、地图以及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玛雅的虚拟空间,加上展出方式的精心策划――由日本著名的演员扮演“国王”、“天文学者”、“考古学家”等角色,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进入1200年前的玛雅世界。“玛雅文明展”举办非常成功,这暗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考古学领域以及展示古代文明方面的新前景。[2]

在保存古代文物方面,新媒体艺术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鉴于敦煌的文物正在遭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的破坏,浙江大学和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展了敦煌壁画数字化和洞窟壁画虚拟漫游的工作。同时,美国梅隆基金会和美国西北大学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敦煌壁画合作”项目,正在建立“梅隆国际敦煌档案库”,目标是在网络上建立平台,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经卷在网络空间中重新整合。这些无疑都具有历史的意义。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艺术媒介不断拓展,艺术思维不断创新,新媒体艺术在文化遗产传播方面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颖和丰富,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引领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进程。

新媒体艺术运用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前景是不可想象的,但就首要性来讲,我们应该着重朝两个方向前进:

一、面向青少年和儿童的传播。到博物馆、艺术馆度周末,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体验型、参与型场馆的设计和建造,会为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做出重要贡献。 在体验型、参与型的文化艺术场馆中,青少年和儿童可以游戏一整天,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和学习艺术创作方法、过程、组合变化等活性因素,激发出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能力,这应该是新媒体艺术运用在参与型艺术馆中数字化传播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同时,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以人机游戏作为媒介,基于同样的目的,青少年和儿童也应该是主要的目标人群。由法国博物馆联盟与游戏公司共同推出的具有法国文化特色的战略探险游戏《太阳王宫殿的阴谋》,以1685年路易十四时代的凡尔赛宫为背景,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利用3D和虚拟漫游技术生动地再现了宫殿建筑、家具、200多幅油画作品、工艺品、30多个当时生活在宫殿中的人物、音乐等,展示了路易十四时代凡尔赛宫的辉煌。加上游戏中的地图、文献等辅助功能,青少年和儿童在寻宝探秘的同时还领略了法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太阳王宫殿的阴谋》以法国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充满想象的情节、油画风格的虚拟空间,集文化遗产资源和娱乐教育为一体,开拓了利用新媒体技术向青少年和儿童传播历史与遗产的新途径。

二、走向公共广场的新型人机交互界面。将公共的、开放的环境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的新舞台,这是新媒体技术成果得以运用的新目标。实现数字化,运用得最多的媒介是计算机。“无处不在计算机”的提出,通过新型的人机界面,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方式――语音、手势、眼神、姿态和计算机交往,让人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而使之服务。比如数据头盔、传感装置、新型界面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实现,为把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展示推向公共广场提供了可能。文化遗产的展示应该不再局限于书籍、场馆、电视等传统的载体,拓展传播的媒介和空间,实现文化遗产在公共广场和新型城市空间被广泛地数字化传播,会在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新媒体技术基础上获取良好的传播效应,无形中加强城市的活性化。例如利用城市装置性雕塑,采用传感技术,设计公众与装置主体或装置内容的互动性语言,寓教与娱乐于广泛的公共空间场所,增添生活的情趣,改善人的心情,提高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接受度。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所呈现出来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对于广泛地、多样地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有重要的意义,同样,新媒体艺术的设计必须有深刻的内涵和高于平常的情趣,否则将流于单纯技术的范畴,失去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在新媒体艺术语境中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整合了历史资源,开拓了展示媒介,创造了新型的体验空间,加深了人们对遗产内容的理解,为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提供了向子孙后代传承传统文明的最有利的条件。

注释:

[1]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