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2-12-22 07:1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内蒙古

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当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从而加快信息化建设也成了全国各地企业的共同目标和抉择。内蒙古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省份,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内蒙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要因地制宜根据内蒙古企业的特色进行信息化建设。

一、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内蒙古根据国家的政策积极着手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快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社会各领域的实施运用,使全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现阶段我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基础性设施方面

截至2012年底,所有乡镇和95%的村庄已被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覆盖;主干光缆线路总长度已达9万公里;局用话交换机的总容量633.4万门;盟市间,中心城市建立的宽带骨干网络达2.5G,全面提供语音通讯依据,数据传输等通信服务。在此基础上,电信基础服务的快速发展的势头迅猛,该地区的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324.4万户。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的调频广播发射台的联盟,共742座,大于1kw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共80座,共有14家电视台,微波站132座,卫星地面站1座。达到2.5G SDH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的东西主干环网已逐步建立,东西主干环光缆干线总长度已超过13300公里。连接各盟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已基本完成,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9.76%。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

蒙牛和伊利集团是内蒙古的优秀企业,并且以进入我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单。通辽、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呼伦贝尔四个市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行点,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包头是我区典型的以工业化发展的城市,曾在2009年内蒙古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使得包头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大了建设的改革力度,所以包头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该地区的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随着包头市企业将工业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相融合,信息化为新的产业化机制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信息产业发展方面

我区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包头市现今已经成为我区有名的软件园区,已获得了国家批准,是我区唯一国家认可的软件园区,代表着内蒙古的软件园,截至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50家之多。2012年销售软件的这部分收入增加到22.5亿元,比去年增长64%。在包头软件园积极引导,到目前为止,软件企业已接近250家,软件行业员工4800多人,已登记的软件产品认证数已达到123项, 25家软件企业获得了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集成资质证书。特别是蒙古文的应用系统软件产品的开发,填补了蒙古文软件开发制造领域的空缺,并为该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创造类软件产业,首次突破了软件出口零的大关。

二、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能看出,我区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有的还是停在初级层面即信息化建设外部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认识不够充分

一些企业管理者满足于企业现在的情况,觉得不搞信息化建设也能够把企业建设好,所以这些企业管理者不会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而有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以为信息化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抱的期望过大,结果发现初期建设资金投入较多,收益不明显而放弃企业信息化建设。这种态度使得企业管理者无法用长远看待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效益,这种态度很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觉得自己经验足,过分重视自己的主观认识,不愿意或者排斥接受新的知识和管理方法,觉得信息化建设会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威胁,所以不愿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局面只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最终影响企业发展。

(二)对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现在内蒙古多数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过分重视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建设,而对于核心的软件应用存在轻视的现象,软件应用的投入只是对网络建设,而这部分投入只是占到总投入的百分之十几的比例,乃至是百分之几的比例;对软件应用投入的比重远远跟不上对硬件设施建设的比重,这就是使得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不重视软件应用的现象十分突出。尽管企业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硬件网络平台建设,但是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企业忽视了软件应用建设,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和信心。

(三)企业战略与信息化建设不一致

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信息化建设是具有风险性、它涵盖的内容也很广且是个使用的时间较多的一个工程。内蒙古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质资源,财务和人力资源,但是却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级技术人员,这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具体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

1.企业无法发挥出引进的信息系统的功能

企业购买信息系统是一个单方面的需求,因为企业觉得自身需要购买功能较多的系统,但是企业在购买时忽略了自身是否能够驾驭该系统的能力,所以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购买信息系统后造成系统闲置,无法发挥出系统的功能。这就是一项双向浪费,既浪费企业的资金又浪费信息系统,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比较为难的问题。

2.企业无法将信息化建设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

企业出于想要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无法将信息化建设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当中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和物力,却忽视了这种新模式会对企业已有的管理造成的改变,无法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这就会阻碍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是说这种信息化建设是不够成功的。

3.企业信息资源不够充足

企业信息化建设会为企业带来效益但同时它具有风险性的,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很广且是个使用的时间较多的一个工程。涵盖的内容广就需要很多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够的话就会导致信息阻碍无法成功地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也会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发挥它的效应。

三、对于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把它同企业的战略、组织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作用。

(一)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支撑

我们从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中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支撑,而政府就不可避免的担当了这一重任。当地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引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同时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政府对信息化建设外部环境的改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几点,首先是基本的网络设施建设还有其配套的系统建设;其次就是对网络安全的保证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此政府能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保证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优秀的服务。

(二)积极推进网络设施基础建设

企业信息化推广网络设施基础建设的前提下,网络设施基础建设是网络设备的基本结构,它主要包含:传输各种信息的网络建设、研制传输信息的设备、开发新的信息技术等设施的基础性建设。因此内蒙古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大投入企业内部投入比例,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缩小企业间因为信息化建设而拉开的距离。

(三)要加强和完善网络安全认证体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只要依靠的就是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存在很多风险的,如用户信息被盗用、信息丢失、在结算交易时账号被盗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努力就是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政府通过出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确保网络安全认证体系,保证交易双方在进行网络交易时交易的有效性,防止因为系统原因造成的故障、计算机病毒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障碍,要确保交易双方内容的安全、账号的安全及用户密码的安全。为了确保网上交易的安全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企业内部营造与信息化相适应的运转机制

内蒙古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应该全力建设良好的内部信息化运转机制,及时的解决面对的困难,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运行。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建立内部交易网络,通过内部交易网络使员工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好处,并且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定,如对每次交易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要真实地反映交易中的情况,这样做可以及时了解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机制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是个使用的时间较多的一个工程,内蒙古企业应建立包括管理、规划、物流专家、系统分析师和决策成员。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通过机制的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其他相关部门分析讨论,明确的业务目标,认真听取各方,并增进加了决策的透明度,完善了民主、科学决策。

(六)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团队来支撑

人才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个懂管理、懂技术,合理否认只是结构,硬件技术的“复合型”信息技术团队,这将对内蒙古企业通过培训需求,技术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建立专业知识一些熟练的,还必须有专业人才时间能力的记录,内部信息对企业建设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要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逐渐推进。因此,内蒙古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原则,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促进内蒙古中小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晓晖.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

[2]施雄锋.论县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3]姜泽民.浅论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情,2010

[4]张莉莉.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2006

[5]祖刚.内蒙古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建议[J].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2008

第2篇

【关键词】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问题;策略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得到提升。电力事业也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迅速的发展起来。尤其是在2002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始以后,我国电力事业又处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都在需找新的突破口,发电企业也是如此。经过几年艰难的改革,我国很多发电企业的管理体制以及业务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手段。我国电力企业顺应时展的潮流,也在努力进行信息化建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图发展、谋进步的必经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我国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期望通过此文,让读者能够对我国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

1 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发电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发电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发电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其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电能”。电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形式,电能具有均质性以及不可储存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发电企业必须要对生产信息精确掌握,并及时对生产系统进行控制和调整,这种生产特性决定了我国发电企业必须要走信息化建设之路。而且,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比一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深入。发电企业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会使用到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监控、远程操控等。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的强弱。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发电企业发展进步的必经之路。

2 目前我国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整体规划不足

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需要发电企业必须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但是,很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未能建立切实可行的整体规划方案或是所建立的规划方案过于草率,缺乏整体性,这些都不利于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2 企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未能同步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发电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迅速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电企业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将企业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市场经济时代不同于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求得生存,必须要重视创新,重视经济发展的规律。部分发电企业未将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导致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逐渐下滑,严重的威胁到了发电企业的生存。

2.3 轻管理,重建设的观念影响

目前,我国很多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引进了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信息化建设力度有所加强,但这是被情势所迫不得不做一些改变。而在思想观念上,依然存在着“轻管理,重建设”的不良现象。业界有言:“高效益出自好管理”。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很难保证。因此,我国电力企业要彻底将“轻管理,重建设”的思想观念摒除,将管理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此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 我国发电企业信息化的策略

3.1 积极学习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方法

发电企业的领导层面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只有领导者具有信息化建设意识,才能够引导发电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够从根本上推进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发电企业也要对下属员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使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技术,并应用到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

3.2 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要落实到位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电企业必须要建立起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在整体展规划中,应该要对理论、应用、投资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商榷和落实。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步骤,如图1。

3.3 信息系统整合开发

现价段我国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重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原有的系统系统进行整合,根据“效益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发具有新功能的信息系统。如图2,发电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

3.4 重视和利用ERP先进思想,再造企监流程

发电企业属于传统型企业,要实现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要创新管理挂念。ERP管理技术作为当前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代表,对促进我国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发电企业应该将ERP管理技术与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利用ERP管理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电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电力能源的主要供给者,它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服务,发电企业必须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

第3篇

[关键词]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43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1

1 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矿山行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传统行业,绝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阶段,信息化程度很低。与一般企业相比, 矿山企业具有分散性、地域性强和封闭性等固有的行业劣势和弱点。近年来,虽然我国矿山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在矿山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勘察、规划、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善。在未来建设过程中,我国矿山行业要想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把信息资源作为矿山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加以利用,借助信息化来进行统筹开发利用,大力完善信息化的生产和管理体制,加快矿山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2 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领导层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缺乏长期规划

我国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和领导层尚未对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在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2.2 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科研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人才队伍,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且企业在引进信息化人才方面的重视度不高。然而,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人员紧密地联系矿山企业的实际,不断解决日常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信息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难度较大。

2.3 矿山企业业务流程复杂,缺乏统一的标准

矿山企业的工作种类较多,业务流程繁琐复杂,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规定。同时,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和系统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厂家针对矿山生产状况研发出的信息化产品种类繁多,在日常应用过程中各种系统往往出现相互重叠、互不兼容的问题。

2.4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领域信息化水平偏低,矿难频发

我国矿山企业大多数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监测系统不够完善,信息化普及面低。在一些重要的安全管理环节还是凭借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经验来进行操作,难以及时检查出重要安全管理环节发生的细微异常,容易错失安全隐患治理最佳时机,又缺少提前制定的有效防范措施,现场处置方案科学化水平不足,容易造成较多的安全事故。

3 加强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提高信息化认识,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工作

信息化对于企业转变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应重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宣传和动员,使企业成员明白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协调配合。企业甚至有必要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科室来进行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企业信息化进程。

3.2 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信息化队伍的专业水平

企业要注重通过人才引进和加强培训等手段来培养出一支信息化水平高的专业队伍。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共同进行理论指导和生产实践工作,确保理念先进、技术精专,提高各级领导层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内部专业人员要经常性地深入生产现场,与管理人员和岗位人员多接触,及时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企业还可以与外部的信息公司合作,由他们来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3.3 在矿山企业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系统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集管理理念、业务流程、人财物资源、计算机软硬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矿山企业的运营管理、资产配置、组织结构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广。

ERP系统包含矿山企业各种基础业务数据,可以产生各种矿山企业管理报表,全面反映矿山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可以对生产过程、财务报表、供应链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并且能在统一技术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ERP系统的成功运用可以将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重组优化。可以说,信息化建设可以使矿山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合理化、标准化,极大地提高矿山企业的业务执行力。

3.4 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监测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传输网络、主机等设备及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具有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声光报警等功能,能够监测重要的技术参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例如,地下矿山采用在线监测系统,能准确监测出地下矿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风速、风压、温度、通风机开停状态、地压、人员位置、重要部位管理等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便于企业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企业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安全技术管理,便于及时掌握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情况,为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能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生产管理

1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

1.1公司简介

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专业从事铸造机械生产的机械制造公司。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多,产品构成复杂,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1.2信息化建设阶段

I2007年公司组建了局域网,引进了OA(Office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OA系统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短信、邮件、公告通知等。促进了内部交流,弥补了电话沟通的不足。(2)工作流。工作流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流程的处理效率,不必各个部门拿着单子签字,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3)公共事务。用于一些简单的计划事件和计划提醒,方便各部门了解计划事件的进度;资源、会议、车辆管理等;(4)人力资源。包括个人考勤和一些考核功能。(5)信息交流。包括讨论区、网络会议、聊天室、公共文件柜等。OA系统让企业的各部门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3信息化建设阶段

IIOA系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例如,不能用来解决生产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产品数据、生产进度、库存等等;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交流不顺畅;OA系统虽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但是其数据处理能力却很弱。为此,2009年公司尝试建立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和分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公司要求在生产管理系统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计划管理。用于管理企业的生产计划及调整。(2)生产进度管理。用于车间台账的数据管理、生产进度的显示。(3)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单)管理。用于产品数据管理,包括产品组成,即BOM、自制件(包括工艺路线)、外购件、外协件的信息管理。(4)生产线基本信息管理。用于管理与订单有关的数据,包括交货期、项目经理等等。(5)库存管理。用于库存数据的管理,包括毛坯库、半成品库、五金库、辅料库、钢材库等等。(6)物流管理。对与企业生产有关的物流进行管理,包括原材料、外购件等的购买和领取信息;车间毛坯、半成品的入库、出库信息。(7)提供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产品的采购数据、工时统计等等。

2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

2.1公司组织结构和设备情况

我公司组织结构包括总经理部、研究所、销售处、生产处、供应处、服务处、运输处、公司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和八个生产分厂,组织结构图如图1。设备情况:目前有加工设备200多台加工设备,从七八十年代的普通设备到近期的各类数控加工中心,均为独立运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各部门及车间均有局域网覆盖。

2.2设计目标

生产管理系统从生产上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解决生产中的各部门信息不通的问题。解决生产进度共享问题;解决与生产有关的产品信息问题;解决库存、物流信息共享问题。

2.3实施过程

(1)网络构建。将各分厂未联网的节点和各个库房都连接到局域网下,实现企业局域网络全覆盖。(2)数据流。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如图2。(3)实施步骤。系统实施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是产品信息转换即BOM管理先行;其次是生产计划管理、进度管理、生产线基本信息管理,方便车间做账及取消手抄作业票,减少车间工作量;再次是物流和库存管理实施。

2.4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BOM建立由于我公司是典型的铸造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其“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和多种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产品数据量大,管理复杂,产品数据信息一度成为了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众所周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信息便是产品信息,即BOM和物料编码。之前的产品信息由设计部门下发到生产部门是用晒图纸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适用于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因此,将图纸类BOM转换成电子版BOM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也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公司决定由生产部门负责并由专人管理BOM的转换问题,新产品研发后,产品BOM便与图纸同时下发到生产部门,电子版BOM给车间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方便,不必利用手抄领料单,作业票等单据,大大减少了车间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2)物料编码有了BOM,就必须有物料编码,才能更好的体现产品的组成。我公司的BOM分为自制件、外购件和外协件。对于自制件,一直延续着图号的编码方式,但是近年来,由于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新产品研发速度不断加快,原有的编码规则会产生物料编码重复的现象;对于外购件,包括标准件、机械、电气、辅料等等,如果使用物料自带的编码,既没有规则,也不符合物料编码的唯一性要求。对于物料编码,我们最初是希望通过一些规则来编码,使得通过编码即可轻松辨别物料。在我们咨询了编码领域的专家后,决定将自然数作为物料编码的编码,将物料编码定义为9位自然数,用首位数字区分自制件和外购件,在外购件中用第二位数字区分类别,其余部分按顺序编码,成功解决了物料编码的难题。

2.5经验和体会

(1)通过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2)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信息化建设,并预留出未来的发展空间。(3)企业信息化需要多个软件才能处理好企业的各种数据,各个软件之间要留有数据库接口,可以互通互联,避免信息的重复、互相不通和信息孤岛的形成。(4)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单纯的购买各种各样的软件,软件只是工具,要想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必须从自身下手,在规范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使用软件才能使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6目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1)从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物流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智能化。(2)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出厂的主要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达到事前预防。(3)通过改造车间现有设备和购买先进的数控中心,利用网络技术采集设备信息,实现设备管理的目的。

3未来数字化工厂规划

2017年,保定维尔铸机公司将实施“脱市进郊”整体搬迁,届时将在新厂区规划建立数字化工厂。实现“离散型智能制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敏,崔剑,叶范波.数字化工厂建模、实施与评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31-36.

第5篇

【关键词】建设施工 企业 信息化

鉴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的不断趋向完善,建筑工程规模也变得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变得更高,而且建设施工企业的规模也在拓展,跨区域性的建设施工项目变得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建设施工企业对各个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协调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建设施工企业提升对工程项目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迫切要求建设施工企业开展信息化管理,并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建设施工企业以往的传统管理方式加以更新,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成效的最大化和集约化。

一、建设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是巨大的工作量。因为工程项目建设均属于系统化极强的工作,要求有大量人员共同参与其中,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消耗非常多的人、财、物力,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就应当全面发挥出现有资源的重要作用,让各类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均能得到全面发挥。同时,还需保障建筑工程各环节、各流程的科学衔接,这也正好证明了该工程项目具有十分大的工作量。

二是较广的涉及面。对于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来说,往往会牵涉到对各内设部门的管理和控制。笔者觉得,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得到财务、策划、物资等诸多部门的共同配合。对参与者而言,则需要与技术、施工等人员进行密切交流。

三是庞大的信息流量。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业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资源。无论是什么领域,做管理工作均无法脱离信息的支持而单独存在。运用信息化方式,可以更好地精简原本十分繁琐的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因为自身的信息流量非常大,唯有依托于现代信息化方式,才能够有效推动各类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地实施,从而也增加了这一领域管理工作的所包含的信息量。

二、建设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提升企业总部管理控制的成效。运用健全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项目的全面跟踪管理,让企业总部的控制平台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很好地解决空间距离较大、项目过于分散等限制,建设施工企业总部管理人员可全面而统一地部署建筑项目的生产、经营等工作,通过举办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实施科学、合理的指挥。

二是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施工中出现的难题。各工程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各类事先意想不到的难题。信息化系统能够快速而及时地联系到本公司内部以及外部的大量技术人才,可在第一时间向专家咨询请教,快速作出反应。在有必要时,还可采取远程视频会议等形式,和工程项目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探讨,从而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三是能够更多地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因为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部通常都是十分分散的,企业总部要想实现对诸多工程项目部的总体管理和控制,以往就需要经常性地下派人员前往工程项目开展实地考察,解决技术上或者管理上的难题。但是,对于高层次、稀缺性人才来说,如果长时间驻留于某一项目部,就是一种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和费用支出。在引入信息化系统之后,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相当多的技术问题或者管理问题可运用远程监控、视频会议等形式来进行沟通协调,这对那些拥有众多建设项目的建筑企业而言,能够极大地节约企业的成本,而且还能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建设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健全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机制。要高度注重建设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极端重要性,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本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标准机制得到完善。该认识并不只是对信息化重要意义之认识,而且还有对信息化技术自身所产生的认识。唯有当建设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将信息化建设提升至企业发展战略的新高度上,才能够找到切实可能的实施办法,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信息化。

二是强化建设施工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建设可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体系,建设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能够让员工以及信息化系统开发人员有更加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施创新、创造性的工作。建设施工企业员工一定要全面加强信息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持续和西方国家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开展交流,从而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切实遵循现代化发展客观规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专业素质。

三是落实建设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总体规划。我国有许多建设施工企业没有制定出适合于自身的总体工作规划,而对本企业自身所进行的科学规划可以说是对企业管理系统实施优化的重要前提条件。要紧紧抓住建设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这一核心环节,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切切实实地对自身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加以巩固,在充分明确本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之上全面而合理地规划整个工作流程,有效避免因为信息化系统的具体落实过程太过复杂而阻碍到本公司总体规划实施的问题发生,推动企业走上良性健康运行的新轨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状态之下,建设施工企业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必须通过着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借助于信息化建设手段,能够规范建设施工企业的的业务流程,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施工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必须要贯彻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原则,运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来创建出一整套真正适合于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能信息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4).

[2]车春鹂,王红兵.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 基建优化,2013(6).

[3]曾争.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信息化管理[J]. 江西建材,2015(24).

第6篇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做大,管理也在不断地延伸,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如何搭建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及时地上传下达和高效地协同办公,是一个难题。引进协同软件是企业为解决这个难题而迈出的正确一步。的确,在信息化时代,引进信息化手段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而引进OA产品被誉为信息化建设之路的第一个台阶。

当前,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希望借助协同软件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企业信息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善企业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事实上,企业一旦引进了给力的协同软件,能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少好处,但传统OA存在的诸多弊端让协同软件无法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很多企业在IT驱动、技术和投入都不足,对于协同软件的理解更是流于表面,在选择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时候,要么贪多,要么忽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与实际应用相脱离,这导致在引进OA产品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其引进的OA产品带来的信息化管理方案看上去功能模块一大堆,但真正适用企业实际运营的却少之又少,冗杂的信息系统不仅无法在企业应用中落地,其庞杂的费用更是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相比传统OA给企业带来的负面作用,定制化OA无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明智选择。定制化OA是由普巴软件有限公司研发的,不仅仅是一款OA产品软件,更是一套基于B/S模式的OA开发平台,这是定制化OA有别于传统OA的最大优势。定制化OA包含了协同中心、财务管理、资源中心、知识管理、科学决策等功能模块,是一套完整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远远超出了普通OA的范畴,最大限度地解决管理上的诸多问题,本身具备二次开发、业务系统支持服务等内容集成的服务体系,并在操作和维护上简单便捷,进而满足企业中不同层次员工的工作流操作与知识管理的信息化需求。

而今,定制化OA代表协同软件的发展趋势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认同,市场份额也在快速上升,已在各行各业获得广泛应用,其产品实施周期比传统OA产品平均缩短70%以上,实施成功率更是达到100%。依托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正确的研发理念,定制化OA不断地为用户量身打造最经济合适的定制方案,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发提供功能强大的业务基础平台,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给力的协同软件。

第7篇

[关键词] 商业企业 信息化 办公自动化

商业企业是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其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商品有效的生命周期。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推进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和竞争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更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平台的建设。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只是商业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各种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和快速处理,为供应链管理、营销策略设计与管理和科学决策等提供各种信息。因此,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纳入其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从整体优化、系统工程和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其次,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是各种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商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如果没有一个科学、规范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信息就很难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为了确保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其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必须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提前对商业企业深化改革和需求分析,对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组。再次,商业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管理系统工程,具有系统复杂、周期长、难度大、投资多等特点,因此,为了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工程项目抗风险能力,必须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最后,商业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一方面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员工,特别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另一方面,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管理创新和应用创新开展工作[1]。

另外,在商业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并切实体现市场的中心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只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才能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若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发展乃至生存的可能。许多商业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后,越来越开始意识到,信息化在商务活动全流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市场需求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使商业企业不断更新面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商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的人员培训是提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需的智力保障[2]。这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办公自动化

通过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直接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增加商业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商业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小,办公自动化软件比较容易选择。选用适用的办公软件,可以解决日常办公过程中的公文传递、处理,工作流程引导,信息等问题。

2.商务流程自动化

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到了一定阶段,就可以适时开展商务过程自动化建设。这主要是指在商业运作全流程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质量。这需要商业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特点,与高校、科研机构广泛联系,有针对性的解决商务流程中的问题。

3.财务信息化

如果资金允许,则在财务管理方面推行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商业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处理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可以将商业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流通、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的合理运用将彻底改变商业企业运作的模式,帮助企业内部业务操作合理化,同时运用功能丰富的协作/合作技术帮助其在企业群体和贸易伙伴之间提高管理水平,扩展竞争空间和提高综合能力。

4.服务网络化

商业企业要在互连网上建立宣传自己的站点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要注意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在网站上除了对商业企业及产品进行介绍外,尤其要注意对售后服务部分进行强化。为客户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等形式提供信息反馈的形式。

5.人员培训

商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要进行充分的人员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观念和技术两个方面。观念培训是指要转变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使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技术培训是指使员工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自己要使用的软硬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与掌握。

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可行性强、易于操作、实现周期短等优点,容易取得好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鸿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商务智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用

截止2012年,我国大概有57.7%的企业主要在财务系统、公司网站、企业邮箱、办公自动化等建设的初级阶段实施了信息化,企业管理层在管理观念上对信息化没有全面的认识,他们只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却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企业管理层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收集、储存、提取、转换、整合不合理,导致很多企业走进了误区甚至是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一、商务智能概念及发展

1996年,分析师HowardDresner提出了商务智能并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商务智能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理念的结合,以及对企业内外数据的集成、加工,最终提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其面向企业战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广泛服务于管理层和业务层,促进企业信息转变为知识,最终向利润转变的进程,是企业实现更好的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涉及层面包含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业务整合及技术体系等。商务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了迅速收集、分析数据的技术和方法,把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决策的质量。其具有服务企业战略、提升企业绩效、商务智能的层次性、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用户多样性等特点,其核心就是改善企业商务决策水平。2000年,Gartner的一份报告中对工业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五项关键技术中,人工智能和KDD和排名第一。其提出公司未来5年内投资的新技术领域中就包含了商务智能。我国从2004年开始,商务智能的应用市场以超过40%的速度快速增长,从国内来看,商业智能是企业信息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到2012年。我国商务智能市场规模达到51亿元,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二、商务智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设立专门的信息主管及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实际需求,增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和设备。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含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商务智能被很多企业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网站及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之中,那么,它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第一,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其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一般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完成。而商务智能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数据仓库、数据联机分析处理及数据挖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快速有效的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其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加快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据调查,国内已经有独立的智能商务研究系统及生产厂商,其产品被很多企业采用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发展及应用的强劲势头。

第二,及时准确的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商务智能是企业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对信息处理及控制及时的要求不断提高的产物。商务智能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其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企业各项相关数据手机,并对有用数据进行严格筛选,将其中有质量的数据提出来并进行转换并存入数据仓库,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将有效的决策呈现在用户面前。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不仅使企业的信息数据更加的快速真实有效,而且还使企业信息化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第三,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商务智能改变了企业管理层以往在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时,凭经验给出决策的的局限性,其先进专业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系统,不仅仅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其减少了管理者收集数据、获取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并避免了人为因素给数据带来的各种影响,其通过对企业现状的了解分析,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为企业提品结构调整、分销渠道,企业资源优化提供数据保障,大大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第四,改善关系并创造获利机会,网络经济环境下,商务智能本身在长期信息搜集及处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顾客、供应商及大众的有用信息,增强了整个信息链的一致性,一个参与其中并掌握充分信息的顾客更加有可能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改善了顾客与企业的关系。掌握各种商务信息的企业可以出售这些信息从而获取利润。

第五,有效保证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智能商务对各种有效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体系,其满足了企业信息化对信息的需求,促进了企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想处于领先地位,软件设施的更新与改善是重中之重,而商务智能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软件问题,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三、智能商务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企业要充分认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将商务智能和自身优势相结合。更加有效地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中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帮助企业顺利实现各种发展战略。

第二,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企业自身行业和规模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每个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使商务智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出更好的战略规划。

四、结语

商务智能作为一个新兴的充满希望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前景,企业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力量,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完成自身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振国,朱杰.商务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7.

第9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孤岛;办公自动化

作者简介:程淼海(1982-),男,北京人,兰州供电公司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甘肃兰州73007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97-02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电力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有长期以来资金投入分散、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造成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重复建设、存在信息孤岛等原因。随着社会对电力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电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工程是企业管理优化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再是一个“面子工程”,从而加深了电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由于其独特的行业特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够简单地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来搜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电力企业在业务界面的划分、内部机构的变革、公司战略的重定位以及管理职能的调整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从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战略需要不断调整,而必然会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造成破坏,导致系统建设松散和无序,催生了大量信息系统“烂尾楼”。

2.缺乏整体规划的指导

电力企业信息部门与具体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和协作较弱,使得建设的信息系统不能够满足具体业务部门的需求,从而使得建设的系统成为了摆设。

3.缺乏整体规划布局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电力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给出合理的规划意见。但是,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从而使得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最终造成一个个重复建设、低水平、分散的管理信息系统。

4.缺乏整体实施框架

在进行系统建设之前,并没有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调研,使得系统实现的功能只能够部分满足企业需求,而且各部门之间的系统建设缺乏整体的实施框架,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没能达到信息系统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5.重建设、轻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对许多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例如财务信息、档案信息、物料信息等资料的管理,都会直接对系统的测试效果产生影响。

6.系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我国电力企业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从而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电力企业的经营存在投入大,而收益低的现象,使得电力企业在走入市场后,失去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电力企业在我国属于垄断行业,企业对于内部的管理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紧迫感;另外,电力企业与其他生产制造企业不同,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同时电力企业中很大部分资产属于固定资产,导致许多在生产制造企业运行良好的信息化系统,不适用于电力行业。

人员思想难统一。虽然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但是由于信息化会改变电力企业传统的业务处理方式,从而使得企业的内部权力再次分配,所以并不是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都支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电力企业的资产较为分散、核心业务的流程难以实现闭环管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实行分级管理,电厂的管理在兼顾电力生产管理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服从电力公司的集约化管理。所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确保实现电力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管控。电力企业这种相对弱化的管理基础,会导致电力企业的管控流程难以实现闭环。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条块化的管理壁垒难以被打破,从而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之间通信困难,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虽然,企业内部针对具体业务的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是“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企业难以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如果不改变电力企业内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那么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必然会持续存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将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出路与构想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和电力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使得目前国内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在认识水平上,还是应用基础的建立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和进步。但是,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及人员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框架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1.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信息网络、系统平台以及应用系统:

(1)信息网络是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主要有Internet、网络设备、局域网等组成。利用信息网络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并且为企业提供VPN以及Internet等远程连接。

(2)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柜等硬件设备、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等软件。其中,将较为重要的数据以及关键性的事务运行在专业的应用服务器上,而一些一般的数据和应用运行在PC机服务器中,操作系统的选择则依据系统对安全可靠性的需求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关键或者大型的事务处理采用UNIX操作系统,而一般的PC机服务器可以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

(3)应用系统是整个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实现具体业务的信息化,主要包括自动办公化、财务管理、企业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决策分析、安全监察管理等具体内容。在应用系统与系统平台之间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将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库进行有效连接,同时采用数据仓库等技术来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制订提供信息依据。

(4)保障化系统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基础作用,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

2.信息网络架构

信息网络架构主要由各种网络及其之间的接口,以及运行在网络之上的操作系统等组成,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电力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燃料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具体业务功能系统。同时,通过采取有效的隔离手段,来保障系统的安全。

3.应用系统架构

(1)应用系统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门户网站,从而实现对外进行信息和企业形象宣传;内部主页,满足内部管理以及内部信息的需求;办公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具体业务功能的信息化,包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满足电力生产的滚利需求,从而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以及燃料管理的信息化;为领导决策的制订提供帮助,实现电力市场报价分析以及生产实时数据监督的信息化。

(2)应用系统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采用组织开发与应用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标准、分布实施、坚守并蓄;利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控制,重点对系统建设的质量、成本以及时间进行控制和管理;统一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计划统计管理等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规范,从而实现发电厂以及各子公司之间能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燃煤等燃料的采购以及结算的信息化,并且逐步积累经验,最终实现电力以及各种物资的电子商务化。

4.信息化保障体系

电力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以及管理保障体系等具体内容:

(1)安全保障体系。在提升系统全面防护能力的同时,重点保护重要系统和基础网络的安全;并且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护机制,从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和应用级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组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2)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建设遵循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而保证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数据共享。

标准规范体系包括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其中,技术标准包括安全标准、应用标准和网络标准等标准;管理标准包括操作规范、业务规范以及质量管理标准等标准。

(3)管理保障体系。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加强信息建设的领导,贯彻落实国家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从而保证系统建设的规划安排、资源集成以及队伍组织;规范信息化建设程序,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从而保证电力企业建设的有序进行;人才的培养,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关的人才发展战略,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从而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来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厉剑.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建议[J].科技信息,2009,(29).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现状和问题 办法和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在管理的角度上看,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所有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实现、运行和管理的过程。

1.企业自身的需要

要进行企业信息化,首要条件就是企业有信息化的需求,而不是赶时髦,赶潮流。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大,技术高,利益复杂,难度大,消耗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出于当前和未来工作战略性发展的需要,企业才能建设和使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例如,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能够共享通用,企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产品,企业能够迅速做出市场需求的响应等等。有了这些需求,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才有内在的动力,否则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有失败的可能。

2.企业软件设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办公自动化管理,业务科学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是一场革命,它要求人们告别“一支笔、一张纸”的传统工作方法、方式,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这要求员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切实掌握操作技能。信息化下的办公自动化既安全省时又准确,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业务从调研、立项、签约、履约到后期的服务,整个流程都应该科学化管理。

(2)信息服务网络化,商务活动电子化。企业需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宣传产品,并服务客户,可以同其他企业建立实时互动的信息交换,做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售后服务各环节的统一协调。通过网站可以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企业产品信息或服务介绍,降低宣传成本。通过网站向客户直接进行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增加企业销售渠道。利用网站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网络技术直接与分布各地的客户、经销商、供应商、储运商、银行、认证中心等团体和个人,进行各种商业交易活动。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

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2009年底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的数据表明,我国已注册的中小企业有近1023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5%。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管理方面的实力相对很弱,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十分落后。同时,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购置了功能不错的电脑及辅助设施,并且能上网或在互联网上建个网站,就算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多数企业也仅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邮件地址,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另外,中小企业运用IT技术实现信息化改造也存在着缺乏人才等很多困难。

2.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概念认识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不能系统地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知识。他们仅仅单纯理解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操作,而没有意识到它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软硬件市场和眼花缭乱的技术名词无所适从。企业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咨询公司帮助他们选择所需要的计算机设备,以至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持排斥态度。

(2)领导不重视,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职领导。企业信息化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就很难开展的,因为它是新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有些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没有专门机构和领导进行统一的指挥部署,各个部门自行其事,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资金投入不足。很多企业对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收益的工程重视不够,因而投入的资金也严重不足。据一项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企业认为本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4)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部分家族式企业一直坚持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理念和僵化的管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系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有可能打击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缺乏专门人才和信息系统维护服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不是专业人才。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比较复杂,而中小企业人力、物力有限,在系统维护过程中总是遇到一些麻烦。大多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都不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服务。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1.领导重视

企业领导层对企业信息化要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应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企业应安排最高领导层中一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导来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改革企业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要改革旧的企业管理模式,尤其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应引入精简化和扁平化的网络型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层次和中心环节,使得从底层到高层的信息传递时间缩短,企业领导层的工作效率提高,而且便于企业精简机构,进而减少管理费用;可以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冗余和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对策;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20-01

1 前 言

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存的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面对劳动力市场日渐匮乏,企业管理落后、效益增长缓慢的邳州市企业,如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若不能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

2 现阶段邳州市企业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问题

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

(1)企业高层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它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有些企业的高层人员满足于企业眼前的状况,不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2)中层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往往看重自己的主观认识,不愿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认为信息化技术对他们的地位构成重大威胁,即使企业设置了相应的信息设施及技术人员,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继续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2.2 企业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员

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品种单一,很少能像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一样建立起自己的IT团队,它们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企业内部很少能够找到既懂得IT技术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信息化系统交给外部的管理软件公司去做,由于开发人员不清楚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沟通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机会不断流失。

2.3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面临困境

信息化建设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管理,但企业实施一套信息系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对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企业,要引进和留住信息技术人才亦很困难,加之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造成现有企业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条件。因为企业信息化系统每年的维护费用普遍占整个系统建设费用的10%~20%。大多数企业由于存在经济实力薄弱、现代管理水平较低、资金流通不畅等原因,所以对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不足,间接造成了初期投入的浪费。其次,有的企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使信息技术没有深入企业运作,管理的各个环节问题突出,缺乏整体效益。

2.4 信息化建设与本企业经营规模不相符

中小企业的经济能力是有限的,它们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但又不能偏离信息化,因此在寻找自己信息化方案上常常遇到困难,面对如此丰富多变的信息化技术,面对各类经销商诸多可选择的方案,不同的企业因对信息化的要求量不同,故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带有很大盲目性,未能准确把握自身需求,究其原因,关键是定位不准,未能将与企业经营规模相适度的信息化作为建设的目标。

3 加快邳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切实建设好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1)提高认识,加强高层人员信息管理观念。企业领导者应先充分认识到: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管理、运作、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优势就会被制约,故领导的传统经营的更新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做好并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引导企业自身强化信息化意识,加大力度实施企业体制、技术、管理创新。受多种因素制约,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在旧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的。企业实现信息化并真正从中受益,增强竞争力,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首先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就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手段革新和管理团队重组的过程,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否则,体制、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一成不变,陈旧僵化,即使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也只会失败,不会成功。故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人员、规划人员、系统分析员等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企业进行实际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高层人员进行分析需求,明确目标,从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最终实现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等各个环节的整合,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促进了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

(3)吸纳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员,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通过发挥企业信息化的独特优势,有效处理市场信息和充分利用市场组织,从而壮大企业市场规模效益;其次,必须抓好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

3.2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1)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建设、信息技术开发等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邳州市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的地域信息主干网,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利益共享平台。

(2)建立网上协同配合体系。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保证电子商务的效率和效能充分发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应加快建立网上税务、网上商检、网上认证、网上运输、配送等配套体系,实现物流现代化。

第12篇

1.1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迅猛,发展后劲十足,从最初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的诞生,到如今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大数据、虚拟化等新技术的问世仅仅几十年而已。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信息技术目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网络文明等诸多挑战。

1.2信息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今社会已跨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化改变了社会发展方式,改变了企业运行模式,提升了价值创造水平,加速了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成功的企业,其所有工作皆应按照行之有效的“规范、流程”来开展。借助信息化手段,可将规范、流程固化并最终形成体系,同时将规范、流程升华为知识和经验进而显性化、结构化、系统化。

2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管理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之一。近年来,信息化建设投入在一个企业总投入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投入与成本成正比,故加强信息化建设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2.1信息化建设周期长,成本控制势在必行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经历规划、实施、运维、治理4个阶段,建设内容环环相扣,建设周期长、投入高,故成本控制应贯穿建设始终。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想制定出高质量的规划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这就需要成本控制。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跟踪与监督,这将直接增加项目的投入与成本。另外,IT运维与治理对人力和软硬件设备的依赖相当大,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

2.2信息化建设投入高,成本控制责任重大

信息化建设投入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投入,初期以网络环境的软硬件建设为主,这是刚性投入,中期以基础软件平台、工具软件和IT设备采购为主,后期则以应用系统上线、技术改造升级、新技术运用为核心;二是部分基础软硬件和行业软件被少数国外公司垄断,无形中抬高了建设成本;三是IT人力资本持续攀升,外委和外协项目的增多变向拉高了成本;四是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改造和升级成本高。

3企业信息化建设质量控制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主营业务、管理和经营活动与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密不可分,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是水与舟的关系。企业信息化建设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质量,它是信息化部门安身立命的基础,基础不打好,管理与运维就无从谈起,即便是信息化建设规模扩大了、速度提升了,但从长远来看,也注定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信息化技术质量建设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从不同岗位、不同专业抓起,从源头抓起,从规划、论证、实施、运维信息化建设全生命周期抓起;二是管理质量,以制度为基石,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信息化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工作思路。

4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成本与质量的相互关系

4.1速度、成本与质量相互排斥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速度、成本与质量自然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如果想建设得既快又好,那肯定不便宜;如果想建设得又快又便宜,质量上肯定会打折扣;如果想建设得又好又便宜,那速度上一定会慢。

4.2速度、成本与质量相互促进

虽然速度、成本与质量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但彼此之间仍能相互促进。如果建设速度太慢,必然增加投入,投入与成本成正比,必要的投入肯定会提高企业成本,成本增加后质量随之得到一定的保证。要想确保工作质量可控,必然要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最终确保网络、系统、软硬件设备稳定、高效、安全运行。信息化建设质量的稳定和建设水平的提升,必将推动后续建设速度和进程的不断加快。

5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成本与质量统筹

5.1尊重信息化建设规律、把握本质

信息化是基础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工作,是一项开拓性的复杂系统工程,既不能漫无目的,也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各自为战,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形成合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企业的科研、管理和生产运营效率,进而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它能够有效支撑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组织战略落地及相关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信息化是一场现代工业和管理变革。一方面,必须放弃传统、落后的旧模式;另一方面,必须使各种业务流程显性化、结构化、标准化,进而实现电子化和自动化。

5.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步调一致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必须经历“了解———熟悉———适应———习惯”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既不能贪多求全、好大喜功,也不能坐以待毙、停步不前。企业应脚踏实地把战略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行动,按照“业务驱动、统一规划、急用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规划和措施、扎实建设。积极主动、实事求是,围绕核心业务和重点型号研制任务要求,主动作为,积极追赶,发挥信息化建设后发优势。

5.3以质量求生存,稳中求进

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信息化建设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信息化建设自身的质量也应贯彻“业务谁主管、质量谁主抓、责任谁承担”的责任机制,坚持“组织调整、人员调整、流程调整”的三调机制,强化“技术基础、质量体系、人员素质、质量归零”的评价机制。在日常质量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人在质量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单位的重要支点,信息化运维工作更是一个单位的后墙,只有抛弃拔苗助长、贪多求快、急于求成的心态,坚持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才能确保后墙不倒。因此,稳中求胜、稳中求进是信息化人务必遵循的一项原则。

5.4开源节流、质量效益并驾齐驱

加强信息化建设成本控制,应从源头抓起,首先务必确保信息化规划的可行性、前瞻性与实用性,避免因规划不当带来的重复建设。在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做好调研工作,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性价比高的软硬件、最好的实施团队,少走回头路,为后续运维工作减压、减负。要确保质量效益的双丰收,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朴素成本控制理念,抛弃为追求质量不计成本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要“坚持成本控制与圆满完成任务相统一”的指导思想,统筹信息化质量、速度与成本,加强全过程成本管理,努力实现质量效益相互促进、并驾齐驱。

5.5围绕核心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