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教师培训

英语教师培训

时间:2022-11-17 11:3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教师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教师培训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培训;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

G715.1;H319

一、北京高职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简介

为了适应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北京市于2012年起实施十二五“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施“北京市高职英语课教师培训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英语教师培训”),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英语教师培训的承办和组织单位,在2012年至2015年间,负责组织北京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的培训。

在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梳理并联系北京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包括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等26所高职高专院校。并对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要求,结合英语教师们的需求和建议,制定出总体培训计划及各年度培训计划。根据英语教师及专家的反馈,及时总结调整培训内容形式,4年间完成了对高职英语教师115次共计53550人时的培训,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培训体系。

二、英语教师培训内容研究

在对英语教师的访谈结果和调查问卷整理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组织方与各职业院校的英语负责人经过反复研讨,确定英语培训要以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为目标展开,力求提高突出主题,加强培训针对性。

1. 教学能力培训

教学能力培训就是以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为目标展开培训,主要包括教学理论、教学实战、教学研讨和教学评比四大类。教学理论方面组织了教理论、英语教学法、教师与学生沟通技巧的培训,理论的培训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开阔了思路、转变了理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教学实战有英语课件制作与实训、慕课与微课、全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精品案例解析即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培训,让英语教师们在教学培训中动起来,实际操作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研讨组织了全国高职英语教学交流、高职英语“阅读、口语、写作”模块教学观摩、中外籍教师公开课观摩、北京市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全国高职英语教学交流、教改研讨,教师们共同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前景与发展、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设计实施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大与全国优秀高职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搭建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切实推进高职院校英语课教师培训项目的创新有序开展。教学评比有教学大赛、微课设计大赛评比、教学课件大赛等,展现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成果,发掘高职院校的优秀英语教师,展示英语教师培训成果。

2.专业能力培训

专业能力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英语教师作为二语学习者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加全面的语言知识,从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专业能力培训集中在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方面。听说培训方面采用培训和取证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对英语教师展开发音、词汇、语法和交际技巧练习,鼓励教师参加社会资格考试,并与英国伦敦三一口语考试中心联合,组织各院校英语教师参加权威性和含金量很高的一个专项的口语考试―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共组织24院校的近百名教师报名参加伦敦三一英语5个级别的培训与考试,社会资格考试的成功引进,对加强职业院校英语课教师的专业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邀请高级翻译为英语教师们展开讲解和演练,在翻译培训中,英语教师们学习翻译的理念,进行了翻译练习,促进了英语能力的提高,锻炼了翻译能力,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科研能力培训

科研能力培训针对提升一线英语教师们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展开培训,对教师评职和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科研培训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教材出版、三大类。课题研究分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和科研课题,每项课题均设有选题讲座、立项培训、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讲座、中期研讨、结项汇报等步骤,实行“一对一”的帮助和指导,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成长。教材出版培训包括教材征集、主题研讨、编撰培训、教材评审等内容,教师们根据各自院校高职学生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资料,创新教学理论及方法,在教材性质、编写思路、选材内容、适用对象及使用范围等方面展开研讨培训,最终出版教材5部。论文经过征集、专家指导培训、多次反馈修改三个培训阶段,参加培训的高职英语教师的已达到近百篇。

三、结语

英语教师培训紧紧围绕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三大核心,全面提高了北京市高职英语教师的英语和教学水平,对教师的自身发展和教学提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教学大赛获奖,完成教改、科研课题,取得英语类资格证书,出版教材,,建设高职英语教学资源库等,英语教师的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丞,河南省示范性高职英语教师培训情况综述[J].教改探索,2014(8).

[2]王国贤,新形势下高校党校培训内容与方式创新研究[J].党的建设,2016(2).

[3]矫海莲等,上海地区循证护理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调查[J].上海护理,2011(1).

[4]蒋学清,北京五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理论与实践[J].中国外语,2013(01).

[5]张俊茹,实施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赴德国培训项目情况报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

[6]方雪晴,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运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 教师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38-01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在职培训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各级教委牵头的各种层次的培训工作进行得方兴未艾。教师的持续的职业发展不断深入。然而,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师教育效果低下的状况并没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极大改善,他们遇到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四个区县150名一线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个人的学历、知识、技能状况,他们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教师的培训需要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发现尽管教师们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但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到位,也无法自如地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很难坚决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大多仍偏重传统的教学法,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能力不强。教师们普遍对于偏重理论的培训方式有抵触情绪。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培训新体系和模式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以教育部门主导,重庆师范大学承办的田家炳基金会扶助重庆贫困地区初中英语一线教师培训项目组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二、培训新思路

(一)前期调研为有效培训奠定基础

前期调研是项目组任课专家在培训开始之前半年到达各个区县,在各县教研员的配合下,通过调查问卷、与选训老师进行集体座谈、一对一的口语面试、深入到乡间课堂观察选训老师的真实课堂,发现问题等方式了解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接受培训机会少;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的劲头不足、方法不多;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也不很明了;偏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为分数为教。

前期调研后确定了培训对象,他们多是中一、中二的青年教师,教龄三到十年不等,少数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新老师,这些老师的共同特点是热爱英语教学,有基本的语音和口语能力,迫切想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此次调研的创新之处在于,培训老师深入一线,全面参与调研工作,对受训学员的基本信息有充分的了解,能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学员的特点,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程设置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

从前期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教师的职前教育状况不甚理想,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学技能不高。以往培训课程设置偏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运用。培训组专家认识到必须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对症下药”。根据受训老师的情况,把培训重点放在有系统地提高受训老师的专业技能上。教学内容设计从过去面广而散,集中到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分板块个个击破,再综合运用。各个教学板块包括听说教学、阅读与写作教学、语法教学、解读新课标等。培训的方式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让受训老师体验实践,了解初中英语各个板块的教学目的、步骤、方法、重点,以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减少教学设计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增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

(三)体现课改新理念的课堂互动模式

在以往的培训中,受训老师很少有机会马上尝试新方法,去真正消化、吸收,导致他们对培训没有兴趣。并且他们觉得新课标中提到的合作学习和任务性学习等新教学方式很难在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内向害羞的学生中运用。培训组专家们把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和任务性学习等新理念运用在培训过程本身中,让受训老师亲身体验抽象的理论在实践中的真实运用,进而帮助他们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课上和课后的合作学习,给予深入理解和习得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受训老师强烈地体会到由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合作备课带来的愉和良好的效果。通过一次次亲身体验,他们深刻理解了任务性教学和合作学习的优点,具体的操作程序,为日后他们迁移和创造性运用新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包括“体验——理论——范例——实践——观摩——点评——实践”多个互动环节。这些环节为理论与实践搭建了平台。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前专家对受训老师的单向输入,受训老师成为课堂主体,专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加以实践。通过合作学习和任务性活动,创造机会让专家与受训教师、爱训教师之间进行多向互动、沟通和交流,爱训老师更乐参与学习。

(四)多次短期集中培训

研究发现只有很少的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培训中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加上短期培训只是在短期内发生作用,不能满足教师长期成长的需要。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互动教学中,也体现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项目组专家清楚能力的培训不是一次培训就能达到的,把集中短期培训一次的传统做法变革成了三次,从项目启动到结束持续了近两年时间。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不断强化培训效果。每次集中培训一周左右,系统性地帮助受训老师掌握新技能,结束后他们回到任教学校在教学中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受训老师还会发现不少没解决的问题,半年后他们带着新问题又与培训专家和同伴聚在一起,再次深入学习和实践,他们的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学理念的更新也使他们有能力去进行教学反思和自我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训专家参与前期调研,把要传授的教学理念和技巧融入到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多次循环上升集中培训是培训贫困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多次集中培训需要得到教委、学校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受训老师自身不断地实践反思。在为期一年半的时间里,受训老师理清了教学思路,教学目的性也更强了。不仅清楚了教什么,学会了怎么教,更重要的是开始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用什么方法和策略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参加此次受训的老师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甚大,培训成果得到了认可,对其它贫困地区英语教师培训具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33-02

随着英语课程在全国小学全面开设,小学英语教育改革也在全面展开。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英语教学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咸阳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并陆续举办了多次针对本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项目。现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多年培训实践,对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加以反思,提出对策,以求对今后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有所裨益。

一、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情况

目前,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已经全面开展,但英语教育基础整体较薄弱,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并且,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未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需求。虽然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从三年级甚至从一年级都陆续开设了英语课,但部分学校对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从而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经走访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够完备的英语教学配套设施和落后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推进。众多乡村小学英语教学设备紧缺,绝大多数教室没有语音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英语听说训练很难开展。

第二,英语课程课时安排不足和安排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多数农村小学每周只有一至两节英语课,并且只有个别学校开设英语早读和自习。因此,学生能够接触到英语的时间少之又少,英语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部分英语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课程教研当中。很多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同时兼任其他主课或副课的教学工作,对英语课程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学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得不到落实,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有时他们还会被抽调去做其他和英语不相关的工作,因此,英语教学效果无从保证,并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现状及问题

(一)培训对象分析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咸阳市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小学英语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大多数英语教师学历不高,学科专业素质低下。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寥寥无几,且多为转岗或兼职教师,有些教师还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导致他们很难系统全面地把握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同时缺乏教学方法的研究。

2.对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教学任务认识不足

目前,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理论不足、教学理念落后、对英语教学任务认识不清等问题。通过调查和统计,80%以上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实质与具体内容没有准确地把握和认识,对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不甚了解,更缺乏课程研究能力。

3.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

英语语言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结构体系和教学理论。走访过程中,作者发现,目前,超过一半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语言学、小学英语教学法及相关英语文化知识背景的培训;很多教师只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流程有大致了解,对英语教学理论、方法和原则的使用很不明确。同时,对该课程目标认识不清、缺乏合理设计相应英语课堂教学的能力,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培训项目分析

1.培训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近年来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较以往得到重视,但尚没有具体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其实施。如培训与职称晋升、评优脱节等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受训学校和教师的配合不够积极和主动。调查结果表明:在受训教师中,仅有三成的教师是主动争取来培训的机会,近七成的教师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服从学校安排前来参训的。参训学校在受训教师甄选方面,大部分也是敷衍应付,很多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受影响,并不愿派出该校的青年骨干教师。

2.培训课程设置科学性不足

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应围绕教师自身需求,同时贴近农村英语教学实际安排具体培训课程。问卷调查显示,45%受训农村小学教师认为本地区现行的培训课程偏重学科的专业和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触及甚少,对农村一线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并不显著。在培训内容方面,受训教师认为相当一部分培训项目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际脱节,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城乡在地域,师资素质,教学基础设施配备以及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培训在这方面的针对性不强,也并不能满足受训教师希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

3.培训手段较为单一

培训手段的单一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质量提升的瓶颈。调查中发现,长期以来大多数承训部门一直沿用授课教师讲,受训教师听的传统培训方案,培训形式呆板,培训模式单一。过度介绍教学理论,不注重联系实际,缺乏和学员的互动和讨论。学员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因此越来越差,从而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4.培训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

调查中,60%以上的培训学员认为部分授课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尤其对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情况、学生平均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等并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培训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授课教师不仅要对英语学科教法有一定研究,对新课程实施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贴近农村英语教学实际,有相应的教学经验,而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教授。

5.评价体系简单

从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来看,一方面,大多数培训项目考核形式比较单一,不注重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项目的承训单位在项目评估方面,手段也相对单一。大多数承训单位仅对项目实施中住宿、管理、教学内容、师资情况等方面做简单的问卷调查,并没有实行科学的完整的培训评价体系。这样做,不利于对培训质量进行很好的监控;在培训学员的培训效果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及跟踪制度。学员回到原地区教育阵线上能否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也不得而知。

三、培训项目设计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走访调查,针对以上概括的咸阳市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现从更新培训项目设计理念和改革培训方法两方面提出相应项目实施对策。

(一)提高培训认识,更新培训观念

1.重视学员的主体性及其个体发展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项目设计,应从转变受训教师的被动客体地位入手,坚持始终围绕教师的主体性,重视受训教师的个体差异,满足教师对自我发展更高层次的需求。其次,在培训项目设计中,既要考虑学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又要不断深化学员的专业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为受训教师在专业教学发展上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员培养良好的教学,自我反思和客观的评价等能力。同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养教师的创造精神。

2.重视英语新课改知识和教研能力的培训

针对第二部分中提到的现行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知识和理论性过强,忽视学员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应将新课程标准、新课改的理念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贯穿整个培训过程。一方面,能提高受训教师的教研水平,使其更精准的认识和把握新课程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将受训教师逐步塑造成理论全面和教学技能过关的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从而更好地发挥学员在当地教育阵线的辐射引领作用。

3.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项目应充分考虑受训教师对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需求,并结合城乡教育不同方面的差异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继而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小学英语师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培训项目内容应以掌握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为主,同时梳理英语语音、语法、听说等基础知识,并结合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以及小学英语学科教研方法等内容,从而优化培训课程,满足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具体需求。

(二)改革培训模式,发挥促进性

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其本质在于促进教师自身全面发展,激发和指导教师积极参与职后学习,提升教研水平,提高本地区整体英语教学水平。因此,现行单一的培训模式必须改变。受训教师要深入到教学一线,培训项目更要深入实际教学情境体,针对实际授课过程中的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开展参与式培训,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体培训模式有以下两点。

首先,应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与讨论评课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帮助受训教师对其他教师和自身的教学过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增强培训效果。

其次,可开展案例教学,指导参训教师对具体情境进行研讨,在研讨中提升教育理念,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受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其在当地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成败的关键。英语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程度,关键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实施能力,科研能力及其职业素养等。良好的培训机制是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及时调整培训理念,整合培训项目设计,力求让咸阳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何世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7,(1).

[2]张奇.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7).

第4篇

关键词:国培计划;问卷;骨干教师;中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143-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43

1.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随着国家对教师专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2月颁发的《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中,对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了三个阶段: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王晓萍,2010:22-23)。其中,“国培计划”就是为教师深入学习和使专业不断发展的在职培训项目之一。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这一培训计划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可以给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与从事教育事业者之间经验交流等教学行为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2007年以来,教育部对西部地区实行了教师国培计划,给各学科教师搭建了学习和提高的平台。2009年江西省承担了“国培计划”旨在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师资力量,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他们教授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次中学骨干教师培训了什么?这些一线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效果如何?对培训提出了什么要求?因此,笔者对2011年在江西师范大学接受培训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做调查,以期回答上述问题。

2.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2011年国培计划——江西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80位参训教师,分别来自江西抚州、上饶、萍乡、鹰潭、吉安、景德镇等10个地区的县、镇、乡中学,男女比例分别为24.7%和75.3%。工作五年以下约为43.2%,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约为21.6%,20年以上的约为5.4%。获得本科学历占77%,大专学历占23%。这些参训教师的年龄都集中在21~30岁以及31~40岁和41~50岁,分别占总人数的56.8%,32.4%和10.8%。14.9%的英语教师都是普通教师,85.1%的教师都在学校担任主任、副主任、年级组长以及其他职务。

2.2 研究方法

笔者对参加江西农村中学英语培训的80位教师每人发放了一份问卷,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素养,如培训经历、培训态度、参训原因等;第二部分旨在了解参训教师对培训的看法,如对培训模式类型的看法、对培训时长及形式的要求、对授课者类型的要求;第三部分是了解参训教师对培训的考核及效果的看法;第四部分是了解教师们对“国培计划”的满意度及建议。共收回了74份问卷,经过甄别74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2.5%,并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参训的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

80%以上的教师希望能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参训英语教师中,60.8%的人认为能顺利完成专业知识教学任务,39.2%的人认为有一定难度。有33.8%的人只教英语一门课程,而66.2%的人都教除英语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大部分英语教师都有至少两门以上的课业压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些教师对教英语或其他学科的备课、上课、课后解答等方面的问题。再者,教师要深入思考与研究如何有效地把各种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好。

此外38.4%的教师是第一次参加省农村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57.5%的教师平时很少参加或偶尔参加此类培训,只有4.1%的教师经常参加此类培训。可见,大部分教师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参加此类培训。因此,教育部门或学校应该多举办类似的培训,重心应放在农村,以提高这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和教育管理等各方面能力。

至于参加培训的态度,81.1%的英语教师期待此次国培,16.2%的英语教师抱着平常心参加,而2.7%的英语教师则不期待。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是大部分英语教师所期待的。91.9%的英语教师是抱着提高技能和水平来参加培训,2.7%的教师是为了获取证书、评职称,6.8%的教师是为完成学校任务而来。大部分教师的学习态度都比较积极主观。

35.1%的英语教师是自己争取来参加此次培训,23%的教师是因教学成绩突出选拔来参加培训,41.9%的教师是校长、教务主任被要求来参加培训,1.4%的教师是应付任务来参加培训。因此,积极主动争取培训机会的参训教师只占总人数的35.1%,显然主动参加培训人数还是不多。

3.2 参加培训教师对培训的看法

3.2.1 对培训模式类型的看法

4.1%的英语教师希望得到系统理论讲授的培训,60.8%的教师喜欢经验交流的培训模式,12.2%的教师喜欢专题理论学习,9.5%的教师喜欢远程培训,31.1%的教师喜欢考察实践模型,即实地跟班学习培训。可见,大部分教师不喜欢理论型培训,而是融合于实践教学中的理论升华。英语教师应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及技能,更好地实践英语教学。同时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考察实践、远程培训等模式也是教师成长和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

3.2.2 对培训时长及形式的要求

对于培训时长,8.3%的英语教师认为培训10天为宜,34.7%的教师认为培训10天~1个月为宜,26.4%的教师认为培训1~2个月为宜,30.6%的教师认为2~6个月为宜。对于培训形式,24.3%的英语教师选择短期业余培训,67.6%的教师选择平时集中脱产培训,10.8%的教师选择寒暑假假期集中培训。

3.2.3 对授课者类型的要求

14.7%的英语教师希望教育专家给他们授课,73%的教师希望优秀中学教师授课,6.8%的教师希望大学师范类教授授课,5.4%的教师希望非教育界知名人士授课。这说明参训教师中大部分都希望优秀中学教师给他们授课,认为实践更重要。

3.3 教师们对培训的考核及效果的看法

首先,从回顾与思考培训内容方面来看,35.1%的英语教师每天都会,43.2%的教师经常会,17.6%的教师偶尔会,4.1%的教师不会。可见,每天培训结束后,大部分教师都会回顾与反思培训的内容;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教师不回顾、不反思。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教师的回顾与反思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

其次,从写研修日志以及教学反思方面来看,83.5%的英语教师认为应该写,13.7%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写,2.7%的教师认为不应该写。结果表明80%的教师认为应该写研修日志,因为写研修日志既可以概括培训的知识便于日后使用知识的提取,又可以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56.8%的英语教师愿意每天写教学反思,43.2%的教师不愿意每天写。50%多的教师愿意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有效手段,是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名人名言中得知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因此,应提倡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

再次,从培训结束后是否应该有相关结业考核方面来看,25.7%的英语教师认为应该有,62.2%的教师对此持中立态度,12.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考核是培训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测参训教师培训效果的一种评价手段。整个培训是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结业考核,来检测每位老师学习的效果。至于结业考核方式,4.1%的英语教师希望采用上课的形式作为结业考试的方式,6.8%的教师希望采用说课的形式,31.1%的教师希望通过上交培训反思的方式,59.5%的教师希望通过结束后谈论培训感受作为结业考试的方式。从这些参训教师对考核形式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希望通过上交培训反思的方式和谈论培训感受作为结业考试的方式。但是这两种考核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培训效果。目前,我省“国培计划”项目考核采用了综合评价考核的办法,其中考核指标有学习时间、作业、教学设计与反思、研修日志、论坛研讨。

最后,从“国培计划”培训效果方面来看,2.7%的英语教师认为完全达到目标,29.7%的教师认为达到目标,36.5%的教师认为几乎达到目标,31.1%的教师认为未能达到培训的目标。由此可见,此次江西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国培计划”的效果良好,但是还是有待于提高。至于培训的效果,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6.8%的英语教师认为理论和实践上都提高了,2.7%的教师认为只在实践上提高了,33.8%的教师认为只在理论上提高了,6.8%的教师认为没有提高。因此,参训教师,尤其那些认为没有任何提高的人,应探究其原因。

3.4 对“国培计划”的满意度及建议

3.4.1 教师对“国培计划”方案实施的意见

63%的参训教师对“国培计划”方案实施持支持态度,然而有15.1%的教师持反对态度。因此,培训的组织者和授课者应在培训后期通过网络或电话访问参训教师,探寻其持否定态度的根本原因,再分析总结,以便“国培计划”更好地实施。

3.4.2 对此次培训内容的满意度

65.8%的英语教师满意,34.2%的教师不满意。85.1%的教师认为理论联系实践太少, 9.1%的教师认为培训时间过长,8.1%的教师认为授课教师水平有限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这次培训内容,理论型培训过多,以后类似的培训应多让授课者把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并且应把部分主动权交给参训教师。让他们经过理论学习和演示学习后,参训教师自己反思后再讲述自己理解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接着可以让授课者和其他参训教师进行点评,再让演示者反思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据演示者提出的想法,让全体参训教师与授课者进行讨论和探究,让授课者和参训教师都更真实地领略到实际情况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之,为使以后此类培训更好地开展,组织者和授课者应考虑到参训教师的需求,应在培训前对这些参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然后进行分析,系统科学地设置培训内容,再与授课者探讨选择何种课程以及如何有效实施此类培训。

此次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我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上的各方面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通过这次调查问卷来分析该培训的效果。但是部分参训教师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不高,未能完全达到培训目的。其部分原因在于部分参训教师并非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被校长、主任或因教学成绩突出或为完成任务被派送来培训,所以这些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这固然会成为满意度不高的因素之一。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培训内容,理论型培训过多,从而影响培训的效果。因此以后不仅要做好参训教师的派选工作,也要优化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4.展望与建议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渴望得到类似提升与进步的机会。所以,“国培计划”这一方案得到大部分教师的支持,希望以后每位教师都能得到类似进修培训的机会。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资深教师都可以接受培训,教师应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依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吸纳新的或更新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不断让学生看到教师所呈现的新面貌,引导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此外,这些参训教师期望未来会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培训,如出国培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学生德育方面、短期业务、班级管理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英语口语能力、系统优质课讲解的培训、开展与顶岗生一样到其他学校跟着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的培训、让参训人员上课—说课—优秀教师点评的培训等。

然而,教师培训可以为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其中有少部分接受培训的教师,对培训的理论知识嗤之以鼻,认为理论知识对他们的英语教学起不了多大作用。笔者不赞同这种想法,理论既为实践服务,又为实践所用,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两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希望英语教师们能尽可能地发挥两者的优点,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除此之外,如何使以后的“国培计划”取得更好的成效呢?希望以后类似培训的策划者、培训的授课者或教育主体部门应考虑一线教师的真实所需,在培训前对接受培训的教师做些调查。例如,对这些一线教师所需要培训的内容、培训类型、培训时间的分配、培训的管理、培训的考核、培训所需达到的目标等等做一个系统的调查或访谈,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使“国培计划”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效果。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国培计划”的受益者分享他们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完善教育事业的行列当中,也希望会有更多更好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Chao, An Che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Language Training Program in Hotel Industry[D]. Stout: University of Winconsin, 2000.

Fishman, B., et al. Linking teacher and student learning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ystemic Reform[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3, 19(6): 643-658.

Garet, M., et al. What mak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ffective? Results form a national sample of teacher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01, 38(4): 915-945.

Herlina, W.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onesia English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s in improving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2011, 4(1): 79-104.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小学转岗英语教师;英语教师培训;培训模式;英语教材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粤教师〔2008〕39号)文件的有关精神指导下,目前广东省的英语教师培训业已逐渐成为常态,每年都有相当的培训机会提供给奋斗在英语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进行进修提高。然而针对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才能切实普遍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本研究针对目前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提出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模式供同行共同研究,切实普遍提高转岗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广东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现状

广东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培训目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该群体基数大,培训机会分布不均衡以及效果低微的普遍情况。

基于国家政策和结构上的问题,广东的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基数过大。例如,广州市部分区域也面临转岗小学英语教师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由此可推测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的转岗英语师资比例可能会更高。例如有研究者对位于粤西欠发达地区阳春市的转岗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教师普遍在市区重点小学工作,而在阳春市农村最好的乡村小学却没有一位英语专业教师,均是转岗英语教师。(李星梅,2008:35)因为转岗英语教师大量存在,因此必定会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程度,这样对孩子们平等接受英语教育的机会造成了巨大的差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另外培训机会的分布存在着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转岗的小学英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比专业英语教师培训的少;位于城市的及重点小学的转岗英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多,农村、不发达及偏远地区的接受培训机会少。仍以阳春市为例,研究者的调查显示,80%的转岗教师都只是接受本市进修学校培训两个星期就上岗,很少有机会参加省级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李星梅,2008:35)这种不均衡造成的问题显而易见:发达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越来越高,边远、不发达地区的就停滞不前,构成相对的低下。

再者,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缺乏针对性,而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对他们来说是缺乏成效的。很多情况下,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都是同时同批进行,很少专门针对小学转岗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效果低微,主要是基于转岗英语教师的“转岗”特点而出现的。他们往往从其它科目,例如语文、数学,甚至体育、音乐以及电脑科目等转教英语,往往缺乏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套路和模式的把握和运用往往是模糊、不得要领的。另外他们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语音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更是有较严重的语音问题;(巫淑华,2009:96-98)更多的是这些教师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很可能只是停留在他们读中专前的水平。这些具体的情况都有别于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因而转岗英语教师和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英语教师进行共同培训在策略上是不妥当的,会引发培训效果低,培训课程难安排以及培训学员态度消极等多方面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转岗英语教师中也会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给转岗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难题。有些教师语言功底和天赋较为突出,擅于学习,参加的培训机会也多,表现较为优秀,但更多的是教学水平和语言水平都较为低下的转岗教师。广东外语艺术学院从2007年到目前承接的小学英语转岗教师培训班中一般都是所有转岗英语教师混编在一起,甚至还有少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在这种转岗英语教师培训班中,有些教师对英语教学有较好的把握,教学的思路较为清楚,在教学过程中也懂得不断去反思教学过程,钻研英语教学的好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但语音语言基础低下,对他们英语课本本身都会有一定的理解和使用困难,更不用提教会学生们去理解和使用里边的语言知识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教师只会读课本,不懂得教学设计,不明白个中的真实原理,那他的学生其实也不会有进步。这种混合型知识层次的培训学员给转岗英语培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需要建立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为的培训模式。

承接上文,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其中包括小学其他英语教师)的培训的确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培训效果低微。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培训时间分散或者短暂,培训学员因为常规教学的压力或家庭压力等引发态度问题或者精力不济的问题,学员英语基础层次不齐,课程设置不当,培训内容游离真实课堂或者培训课堂组织不力等。但从形成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课堂组织应该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将课程设置成过于分散,短时间给学员输入大量信息的,这些培训信息跟他们的教学关系又不是太密切的情况下,学员们想要取得进步就会比较困难。课堂组织如果缺乏互动,不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的还是典型呆板的讲座形式等,尽管聘用了高职称的教授或专家进行授课,这样的培训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的。原因很实际:培训学员即转岗英语教师们无法将他们接受的培训内容进行快速迁移。回到他们的课堂后,他们只能重蹈覆辙,走回他们原来的教学路子上去。这样的培训用“劳民伤财”来形容也不过分。

二、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模式

针对广东小学转岗教师的培训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形成一个科学而又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作为一个更科学的转岗英语教师培训体系的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接受培训的转岗英语教师有切实的帮助。这里提出一个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模式供同行共同研究,面向对象是小学转岗英语教师。

该培训模式里的所有一切培训行为都将围绕着转岗英语教师们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课程设置、培训内容、课堂组织等。所有教学技能和培训内容的实操都以他们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为出发点。例如可以针对转岗英语教师们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课堂口语而开设《英语课堂用语》,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基础英语》,学习语音知识和纠正发音的《英语语音》以及提高他们教学技能的《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等课程。在进行《英语课堂用语》授课的时候,授课教师结合培训学员们使用的教材例如《开心学英语》或者人教版PEP英语教材等,在安排《英语课堂用语》每个单元内容的时候,例如新语言的引入,语法的呈现等,都紧扣教材的内容,在实操部分时也要求学员必须从所教的内容进行选材进行呈现,这样学员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都会更进一步,增添了即学即用的技能,增强了上好英语课的自信心。另外在组织培训课堂的时候,也要注意组织具有互动性的课堂,避免中规中矩的“排排坐”模式,让学员体会到英语学习要在交互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的道理。可以采取变换座位编排模式,任务驱动,互相评课,书写教学设计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组织中的互动。培训师(培训学员的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给学员一个较好的示范,让学员看到真实教材的内容在实际处理的时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需要攻克的难题

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模式要实现它的良好效果,需要攻克一定的难题。这里暂为重点探讨培训内容和培训师的两大难点。

培训难点之一是培训内容的选取,主要难度来自于选取的培训内容要以实际的英语课堂为指导。针对转岗英语教师的特点,可以设置例如《英语课堂用语》等课程。这是因为转岗英语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很难使用英语授课,因而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小学生很难有实质的进步。例如在呈现新知识,组织课堂时或维护纪律时教师如果都能使用英文,提高语言的输入,学生的听力水平就可以不断得到提高,对语言使用能力的体会自然也更为到位,对语言的意义理解也更加透彻。所以英语授课中每个环节的课堂用语都可以成为培训的内容,而不是随便选取日常口语作为面向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内容。

培训难点之二是培训师资。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要求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围绕学员们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因而极其需要培训师的努力才能实现。主要体现在对真实教材的处理和利用这个层面上。首先,培训师需要对各个年级的教材进行分析,并进行整合,或者抽取适当的内容作为培训的素材。在课堂中处理这些素材的时候,培训师也要有相当的熟练程度,对其在小学课堂的运作有恰当的认识。因而这些材料也需要培训师进行恰当的示范,可以给学员一个基本的模式去参考并加以改进。

所以以真实英语教材为本位的培训要求培训师应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并能够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途径就是多到基层了解真实课堂的运作,甚至亲自授课,对真实课堂出现的需要进行考虑,再将其加入到培训的内容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另外培训师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因为面向小学转岗英语教师的培训往往都是一种示范效应,如果培训师马虎了事,不切实际,不跟真实教材结合,不了解真实课堂的运作,理论多于实践,那么其课堂的效果是非常欠缺的,学员的配合也会越来越不理想,很容易造成学员厌倦培训的消极心理。

第6篇

3月17、18日两天参加了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温大外国语学院对温州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活动,颇有一些收获。

christine defty, keith o’hare两位外教生动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肢体语言勾起了我对大学生活的回忆。两天的培训活动都由他们主讲,集中的第一天我便在心里暗暗发慌,全英的,会听得懂吗?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也一样,大学毕业几年,英语全丢光了,同行中经常开玩笑说,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也就小学水平了。可是第一天的培训活动中,两位外教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大概三十来分钟的关于热身,包括热处理与冷处理(warmers and ice-breakers,coolers)的活动,就明显感觉到之前的担心消失了,因为他们地道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语速,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思想,得体的肢体语言使我们能很好地理解他们所说的和所做的,这是其一。写到这里,想起了前几天无意浏览到的一个老师的搏客,他在里面提到了《杜子华英语成功学》中提到的简单原则,他说,在英语学习中,无论读、听、说、写哪一项的学习,都应该遵循简单原则。首先英语是一种崇尚简洁的语言,simple—good, the simpler—the better, the simplest—the best。也就是说,英语学得好与不好,不在于你会不会用很难的词汇和句型,而在于你能否运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小词汇用好用活才是学习的重点。

其二,在进行每一个活动之前,外教老师都会给我们一个明确、清晰的示范,有了这种示范后,活动就能够比较顺畅有序地进行。在自己的课堂中,我们也意识到示范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候示范的效果却不如人意,亦或,在课前备课之时,没给活动的示范一个充足的估量,可外教老师在这方面却相当重视,他们对示范活动的指令语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建议老师能在备课之时,备好指令语。

其三,“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关于冷处理和课堂召集的说法中,无声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借鉴作用,比如,学生在热情高涨,闹哄哄的环境中,lip reaing,silent reaing的做法就能很快起作用,又比如在学生完成一个小组活动之后,还没安静下来,你一个类似head,shoulder的动作,反复做几次,学生就能自觉地跟上,并能很快地安静下来。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刻,他们似乎比我们更注重纪律性,他们讲的时候不容许我们有一点声音,即使坐在下面听课的我们都是很守纪律的老师,我想他们的课堂也应该是这样的,制造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这很重要。

其四,他们的通过讲故事学习英语法,提供了一种很新颖的理念,外教老师特制的连环画册很好,但是即使我们没有这样的画册,中文的故事书也可以派上用场,因为我们用到的仅仅只是图片,同时在讲故事,学生学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的复现率很重要,语言在不断的重复中,被学生掌握,当然如何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使学生爱听,教师得充满激情,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很重要的是得有良好的语言素质。

永中三小 王微微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整合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的整合;二是培训主体的整合;三是培训对象的整合;四是培训手段的整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培训与科研(教研)相结合。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论述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任务。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专业发展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所占比例较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以永州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为例,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是由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或其他学科的转岗教师构成,与此同时,农村中学现有的师资不仅得不到充实调整,反而挑选一些较优秀的农村中学教师到城区中学任教,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进一步弱化,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几年,笔者担任了永州市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工作,对该市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发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培训主体方面:以培训院校、培训机构为本位,忽视中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wWw.133229.COm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通常做法是:让所有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学教师利用暑假到指定高校接受培训,实行大班上课,学完规定门数的课程即可结业。

二是培训对象方面:部分参训教师对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主要表现为:重学历进修轻培训提高,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仅仅是为了拿学分,上职称。他们在培训中往往学用脱节,被动学习。

三是培训内容方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主要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这种统一课程、材、统一要求的教师培训体系,虽然重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忽视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内容以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整合,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单纯知识传授,脱离教学实际,较少考虑农村教师个人成长的需求,不能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四是培训手段方面:师资培训多采取理论讲座的形式,课堂上专家理论指导性强。但多数培训者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培训手段:讲一听一记,重视理论灌棺,很少采取互动式、讨论式和启发式,手段单一,形式单调,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培训模式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_l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融合等意思。这里的“整合”指的是将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融入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机整体中。“一般而言,培训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与培训管理等,”培训模式整合过程,就是在某种培训目的指引下,将培训理论与具体实践中多种因素相结合的过程。

三、培训模式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训内容的整合

从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含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日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具有)而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教师培训的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公1合,建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在培训内容的整合方面,应注意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比如词汇、教学法、听说技能、英美文化综合知识、英美文学赏析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很多农村中学英语老师的弱项,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二)培训主体的整合

所谓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目前,我国参与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大致有五大类:一是大学或师资养成机构;二是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三是教师专业团体包括教研、科研组织;四是教师任职学校;五是远程教育网。培训主体的整合,应注意聘请院外知名专家和优秀中学英语教师参与培训班的讲授与专题报告,采取高校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实现两种形式优势互补。

(三)培训对象的整合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继续教育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继续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应当是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教师在师范院校的学历教育完成后,还有一个很长的持续性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带有终生的性质。就培训对象而言,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涯阶段,担任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等特点。他们有各种不同的诉求,比如需要具有学科性、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能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激发他们参与,变“要我学”为“我愿学”,能取得实效。因此,为了解决老师的诉求,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需求和问题,可采用分类培训的模式,突出有针对性的分阶段的教师培训。例如,针对新入职教师采用“导师制”、针对一般教师采用“案例法”,针对骨干教师采用“课题带动法”等模式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师培训,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另外,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方面考虑,推行“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置换培训”这种做法,既可以培养高校的师范生,又能够培训当地的中学教师,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缺乏问题。这是西南师范大学率先为重新确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大学服务职能做出了有益探索。目前,这一模式在四川、广东等省推广。一方面,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强化他们的从教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

(四)培训手段的整合

培训手段,即培训媒体、方式与方法。从教师学习方式角度看,有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以交流互动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经验提升为目的的反思学习,以发现规律为追求的研究学习等。从培训手段角度看,有微格教学模式、研训一体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课堂观摩与教学反思模式等。

由于我国现行中学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是一种外控的“单向传递”理论型模式,缺乏对教学实践的关照,满足不了农村中学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研训结合是中学教师培训的一种有效模式。指科研(或教研);训,指培训。研训结合模式是指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研兴培,以培促研,将科研与培训有机地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培训模式。多年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关注教育实践,走入学校,开展合作行动研究,探索“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这种回归教育生活,回到教育教学的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培一体化模式又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和互动式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培训模式以专家讲座、学员参与、交流评议、典型示范、研训结合为特点,即“导一学一议一仿一研”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主体性,实现双向互动。实践证明,“研训一体化”模式是较为适合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实际的,它既可缓解工学矛盾,又成本低廉,能真正全面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8篇

本次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其实每次培训对我而言都是弥足珍贵,一个人只有放开眼界去交流沟通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学然后知不足。很荣幸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讲座。

姜*丽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明白明确小学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得制定小学教学目标。姜老师严谨的演讲风格让我感触很多,作为年轻教师要更及时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学习教育理论,根据相应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平时积极参与教科研,增强创新自身能力。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提升专业水平

郑*鹰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课堂观察,让我们了解到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课堂观察 (classroom observing) ”,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

刘*芳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论文写作体会,听了刘美芳老师的交流后。我感触很深,为什么自己写不出高质量的论文。因为积累的不多,因为沉淀得不深。刘美芳老师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这句话我深深记在心里,也会付诸于行动中。

胡*芸老师的讲座从细节上和我们分享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良好的说的习惯,良好的读的习惯,良好的写的习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详细得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让我们懂得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

虽然学习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但它给了我心灵最大的震憾,我感觉既兴奋又平静,作为年轻教师,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第9篇

早在二战以前西方就有教师培训的经验,不过那时的培训是学徒式的培训,跟手工作坊的学徒一样,受训老师观看培训老师的演示,自己模仿,就这样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国外的政府部分也十分重视教师培训,英国、美国、日本等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和学时。在教师培训的研究方面,Dubin & Wong (1993),建议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要求培训教师更多的了解受训教师的需求和渴望。Cullen(1994)认为在英语教师的培训中,教师的语言能力是相当重要的。Berry 也做过英语教师培训中语言能力培训的调查。国内的学者郝瑜(2013);梁萍云(2011);周燕(2008);陆明飞(2012);刘芳(2011)等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做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模式和内容。

本研究基于人本主义的需求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按其满足的顺序依次排成一个层次,处于最高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就是要求自己更完美,能更好地使用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技能。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就是自我实现的满足。

贵州省的英语基础教育相对较弱,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而且教育部教改[2013]1号文件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农村英语教师培训就是改善农村英语师资比较薄弱的现状及响应教育部教育改革精神的体现。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黔东南州农村英语教师的培训现状,以期对黔东南州的英语教师培训提供一定的素材。

1 调查对象及调查过程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黔东南州16个县市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10。其中男性老师有131名,女性老师有179名,年龄从23岁到46岁不等,教龄从1年到20年不等。其中84.5%的老师具有中一和中二职称,15.5%的老师是特岗教师,暂无职称。学历结构是本科占87.6%,专科占12.4%,无硕士学历及以上的老教师。

本次问卷调查集中在2013年暑假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时进行,中学教师们在培训报到的时候,根据其所在的学校,主要是选择县级以下的乡镇及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问卷范围涵盖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市、榕江县、从江县、黎平县、岑巩县、施秉县、天柱县、镇远县、台江县、三穗县、雷山县、剑河县、麻江县、丹寨县、锦屏县、黄平县等16个县市的农村中学教师,涉及到的学校有从江县大洞中学、天柱县高酿中学、镇远县江古中学、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等。

2 调查结果及讨论

本次调查及讨论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目前英语教师培训的作用;二是在职英语教师参加培训的愿望;三是英语教师对当前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评价手段的满意度;四是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培训的作用

据调查统计,只有19.09%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培训对自己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上有很大提高,而73.51%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培训有提高但不明显,这说明,目前黔东南州的农村英语教师培训在学员心中还没有很好的效果,在培训效率和效果上还有待提高。

2.2 参加培训的愿望

调查的数据显示,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愿望比较强烈,其中有15.99的教师有很强烈的参加培训的愿望,52.25%的教师有强烈的参加培训的愿望,据调查,大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水平和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这说明广大奋斗在基层的英语教师主观上还是很想提高自己的素质及能力,很想跟上时展的潮流。只要有了比较强的学习动机,加上好的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相信能取得不错的培训效果。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完成单位指派的任务或者是抱着随大流的态度,这就给培训加上了一层强迫的色彩,像这样的教师没有正确的培训动机,在培训效果上也会收效甚微。

2.3 对目前培训的满意度

据调查,大部分教师对目前培训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手段都不满意,其中58.90的老师对目前培训的教学形式不满意,他们认为目前的教学形式多是传统的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的班级授课,此种教学形式显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员的兴趣。68.50%的教师对目前培训的教学内容不满意,他们认为目前的教育多是是传授外语教学理论,如语言本质研究、语言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论等,这些内容虽然好,但对于基层的英语教师并不适用。虽然也开设了针对具体教学的专题讲座,如中学英语听说课的有效途径、如何上好中学英语写作课,但培训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是重理论轻实践,实用性不大。65.87%的教师对目前培训的评价手段不满意,他们认为目前的评价手段也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注重纸笔测试,忽略实践教学,多是他人评价,学员自己不参与。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具体的反应学员的成绩。

2.4 目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图1

另外,根据上图1可以看出,目前的英语教师培训中还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水平低,时间安排不合理,评价内容和手段不合理,学员自己不重视,培训机构不重视,学校领导不重视,多是走形式,带有明显的强制性,缺乏跟踪服务等。

3 培训现状反思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黔东南州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目前的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改进才能保证培训的意义和有效性。

首先,培训观念滞后,据调查,只有52.26%的教师有强烈的培训愿望,其他受训教师的培训愿望不强烈或者根本就是无所谓的态度。受训教师对培训的认识深度不够,虽然有部分学员参加培训是想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水平,或者是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但是有部分教师是为了完成单位指派的任务或者是随大流的态度,这样的观念让培训变得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因此会影响培训效果。另外,学校领导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不是特别重视,有些领导只是口头重视,并无实际行动。本文作者从对受训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领导不重视教师的培训也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如经费不足,教学任务太重等。学校领导也想提高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但是遇到这些困难,他们也无能无力。因此教师培训观念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及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其次,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73.51%的受训教师认为目前的培训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只有不明显的提高,黔东南州农村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大班教学、学生的基础薄弱、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而受训教师所接收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性的知识虽然能够帮助老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当地的教学实际。针对这种现状,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应该针对大班教学和学生基础薄弱等问题开设。可开设如“如果保证大班教学的有效性”、“训练中学生的语音、语调的正确方法”、“快速高效记忆词汇的方法”等方面的讲座,也可组织大班教学的课堂观摩和小组讨论等。

第10篇

关键词: 教师培训 中小学英语师资网络培训体系 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飞速发展,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师素质问题已经受到了普遍关注,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提高教师素质,完善的培训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是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的有效途径。教师培训既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

目前,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主要是下面三种模式:一是由专门的培训机构,如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进行培训;二是由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进行的脱产或函授形式的学历教育;三是由学校自己组织的培训活动[1]。这种传统的教师培训手段和封闭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和未来教育的要求,特别是现有的一次性的教师培训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我省中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学历层次低,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教研能力。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外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的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素质),可以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中,教师素质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所以要适应并做好我省现代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关键。在这种新形势和新问题面前,我们必须寻找和探索新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

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新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是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和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项宏伟事业。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使不同地域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是大规模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云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得到较快进展。各个地市已基本建成教育城域网,高等师范院校的校园网、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网已初具雏型。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即“人网”、“天网”、“地网”之间的有效整合与沟通,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和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培训的优点

网络具有资源丰富的优势、个别化的特征、交互性的功能和共享性的特点[2],不仅对教育领域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强势冲击,而且对传统的教师培训变革与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具有如下优势。

1.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利用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实时视频传播面广和联络及时、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能够促进广大教师加快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教育技术的更新,拓展教师获取知识、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渠道,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网络培训借助系统优势与现代教育技术,在同等投资状态下,使参训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增强教师培训的高效性。

2.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师培训,由于受到场地、师资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各自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不得不按照一个相对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和统一的程序,被动地接受培训。采用网络开放式的培训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培训的时空界限,参加培训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任何地点借助计算机网络接受培训,而且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机动、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充分发挥学员继续教育的自主性,培养学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正实现教师培训的个别化学习、交互协同性学习、发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

网络为每位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高质量职业培训的机会。同时网络为教师的交流协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培训可以为教师提供在线的课程和研究班、后续的讨论和辅导,以及与专家和同伴的讨论与合作。更重要的是网络学习方式使教师在学到所需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并且对网络学习有切身体验,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4.网络的丰富性有助于推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网络的丰富性可以培养教师的信息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亲身参加网络学习,有切身体会,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对教学改革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交流方式的变革。

三、中小学英语师资网络培训体系的构建

国际上师资培训已走上了网络科技时代,网络培训已成为国际化趋势。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渗透必然会引起教育领域的变革,要求教师具备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能力。因此,构建网络化师资培训体系是我国新课程师资培训高质高效开展的保证。

1.对教师进行思想认识上的培训,认识到网络培训的重要性。

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观,明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明确教育教学网络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要通过培训使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加强网络学习和网络研讨,并能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中。

2.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可以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新课程师资培训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以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为重点,让广大教师进行研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为他们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3]。通过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技术条件,对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英语语言意识、文化意识培训,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语言技能培训;简单的基础性的儿童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知识培训;中小学英语教法艺术的培训。争取在短时间内培训出合格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教育创新能力、持续的自主发展能力,既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又了解英语内含的文化,既掌握英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英语的策略,又广泛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教育、心理、社会语言等学科理论,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思维方式的教育家型中小学英语教师。

3.倡导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大胆使用信息技术,采用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模式。因此,师资培训要配合新课程的推进,实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与教学模式转变的同期互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辅助”作用,进而全面提高云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以及教育理论素养、英语语言和文化素养、汉语语言和文化素养。同时,培训者要深入基层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师组织信息化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结语

网络的资源丰富性、个别化的特征、交互性的功能和共享性的特点,使网络教育成为21世纪成人教育的新阵地,更是教师培训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培训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有利的平台,克服传统教师培训的不足,促进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革新,构建高效的中小学英语师资网络培训体系,推进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从而使教师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从国家化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杨成钱.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革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7).

第11篇

一、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问题

1.学校方面的问题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为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学校应该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英语配备相应的设施。但是,当前大部分农村初中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仅仅依靠录音机来进行教学,甚至部分学校出现多个班级合用一个录音机的现象。在此环境下,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2.教师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新课改。然而在农村初中学校中,英语教师教学素养普遍偏低。加之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导致优秀的教师资源流失,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的发展。3.学生方面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农村初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被动接受,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为一种空想。4.家庭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英语新课改的重要特征就是表现语言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借助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然而在农村学校中,学生缺乏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条件,生活中没有能够用英语交流的对象。而且农村的经济水平较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没有能力买齐整套学习英语的设备。

二、农村实施初中英语新课程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观念是支撑行动的灵魂,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某种教育观念支撑,才能具体实践。所以,英语新课改若是想要顺利实施,就必须转变观念。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紧随时展的脚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学价值观、“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观、“教师多角色转变”的教师观、“德育为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质量观、“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观、“重视过程,推动发展”的评价观。此外,社区成员和学生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使教师、家长、社区成员三者的观念能够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的改革。2.加大资金投入新课改的突出标志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为新课程实施创建良好的物质环境,发挥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社会应该为学生英语学习创设条件,大力支持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纵观历史上的教育改革,没有一项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针对改革道路中的困难,农村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解决对策,为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奠定基础。3.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在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应该对英语教师进行重点培训,通过教师培训让英语教师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培训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是研究型培训,培训的内容必须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所以,培训员必须是“一线教师”,他们参与实践了英语新课程改革,清楚地了解农村英语新课程实施的各种问题。而且能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及时掌握新的教育动态,通过分析新的变化发掘新的问题,指导所有的英语教师展开专项研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应该设置目标多元化、内容实用性高、形式多样性的教师培训系统。培训既包含学历教育又囊括非学历教育;既实施现实教育又展开网络教育;既有跨区教育又有跨省教育,能够全面满足英语教师的各项需求,保证知识的及时更新。农村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所以应该加强培训力度,并安排专业的教学骨干对其实施二次培训。教师培训必须深入贯彻“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理念,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技能,高度重视教师的情感教育,重点培训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推动英语教师全面发展。综上,英语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教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推进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作者:王亚婷

第12篇

一、新模式培训特色

1.港渝联合组建机构,管理举措明晰落实

港渝双方联合组建了专家委员会、评估小组和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对项目工作的宏观统筹和组织管理。四个项目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当地受培教师名单,配套激发英语教师参与培训的一系列政策,项目办在四个区县投入资金建立四个英语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并研究制定加快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办法和措施。各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培训学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营造英语教师教学改革、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的教授志愿者和香港教育局的教师志愿者组成港方讲师团,每年四次赴渝对学员进行培训。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教育学院等高校、对口援教的主城区四个教师进修学院认真履行培训职能,为整体提升贫困地区英语教师素质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2.采用梯级辐射培训模式,培训质量得到保证

培训分三个阶段完成,即培训者培训——一线教师培训——辐射带动全员培训。

首先,通过集中培训、片区培训、主城送教、合作研修、网络指导和赴港见习等方式培训100名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包括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教材分析与单元课时教学设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组织和开展有效教研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等,以便使这批骨干教师结业之后能够胜任对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然后,启动300名一线教师的培训,继续组织港渝高师院校讲师团、四所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送教下乡、驻校跟踪指导,特别是发挥先前受培的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通过培训,提高其英语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能发挥引领、辐射、带动其他一线教师的作用。

3.组成港渝专家共同体,培训形式内容新颖高效

香港教师自愿者、重庆市高校英语教师、主城四所教师进修学院英语教研员、主城八所重点中小学英语教师构成了培训的教学团队和助教团队,形成了培训“一条龙”。整个培训采取港方教师到重庆对学员进行集中培训,采取“做中学”“工作坊”等培训方式,使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港方教师每年也到四个县上示范课、指导学员集体备课和观课评课。高校教师主要对一线教师进行一次为期10天地集中培训和演习;主城四个教师进修学院的送教下乡培训和农村学校派教师到主城八所中小学跟岗影子培训相结合,有助于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培训资源功能的整合和释放。

4.设立第三方评估组,跟踪评估,培训效果得以保证

新模式培训的一大特色是设立了第三方评估组,对整个培训项目和培训中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评估报告全是基于客观数据之上的,不带有个人感彩;评估组成员既不是港方专家,也非渝方管理层和培训团成员,而是聘请了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授这个第三方来担此重任。评估组全程跟进培训的每个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培训结束后都出具一份评估报告,供项目专家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讨论,并对下一期培训做出相应的规划与调整。评估机制的引入促进了培训管理、培训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极大地提升了培训效果。

二、新模式培训成效

1.构建了一支高效务实的培训导师团队

建立了由项目办主管领导、香港专家团队、大学专家团队、主城区对口区县英语教研员、主城对口支援的8所中小学指导教师组成培训导师团队,团队成员相互沟通、密切合作,发挥了团队作用的最大化。港方和大学专家团队为受培教师带来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特别是港方教师把最前沿的香港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带进了内地,主城英语教研员既熟悉中小学英语教育理论又兼具丰富课堂实践经验,对受培教师进行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指导,还有骨干教师以助教的角色参与其中,既能使他们作为骨干教师担当起辅助培训一线教师的义务,同时也能在实际培训中巩固他们自身在此项培训中所获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团队的建立为保证培训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港渝深度合作,创新了教师培训模式

这项培训采取了港方教育专家团队和由重庆各大学教授、教研员、骨干教师构成的渝方培训团队共同担任培训教师。港渝双方教学团队就每一个培训方案进行沟通、磨合、调整,既保证双方特色,又兼顾协调配合。比如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渝方团队主要对学员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对教师“三课”技能进行训练,对学员教材分析解读能力进行培养;港方教学团队结合自身特色,以工作坊、团队合作、做中学、经验分享等多样教学形式,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活力。港渝双方团队在项目培训中都充分关注了学员实际需求,双方课程互为补充和强化,一步步充实了港渝合作培训新模式的内涵。

3.参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迅猛,成为当地骨干教师

新模式培训以人为本,遵循培养人的规律,不急功近利,而是在三年时间里精雕细琢,精心培养了英语教师443名。其中,培训者(骨干)培训143名、一线英语教师300名。通过集中脱产培训、教学反思和研修活动、主城教师送教下乡、英语教师合作学习组织、英语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等形式,让四个贫困县中小学英语教师迅速成长,投身教学实践,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辐射、示范、引领和带动了一线英语教师,他们成为了当地县的骨干教师,有些甚至成为重庆市骨干教师。

三、新模式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启示

此次渝港合作培训对西部其他贫困地区的英语教师培训有着借鉴参考作用,给我们很多启示。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各个主体的现状和需求,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

在每一个培训项目之初,走进受培教师,充分了解教师基础、需求、周边环境等,并结合培训者自身的优势所在,制定详细的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重庆师范大学的培训团队在对一线教师进行第二次培训之前通过问卷和访谈,深入课堂观课,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了解了受培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和培训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的建议,又通过座谈和访谈了解项目县教委领导、教研员、项目学校领导和第一期培训者对整个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和方式的建议。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充分尊重各方的意见,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结果他们的培训受到受培教师的欢迎,效果非常显著。

2.培训前组织专家、教师等多方代表进行“磨课”,体现出一个培训项目的严谨性

培训教师或单位在撰写好培训实施方案后,项目主管要召集有关专家、学者、教师等多方代表对方案进行“磨课”,这是渝港合作新培训模式的一大特色。培训方案的制定者要解说自己的方案理念,设计意图等,参与评审的专家、教师提出疑问,制定者当场答疑,对方案进行再修改,直至各方满意为止。这样体现出了培训项目的严谨性、科学性,从而保证了培训质量。

3.工作坊式的培训形式,保证了理论和实践的初步结合,为培训学员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模仿的模式

渝港培训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工作坊的培训形式,在培训中让学员“在做中学”。比如如何做语法呈现,授课教师亲自展示一个语法项目的呈现,让参加培训的教师自己当学生,体验语法知识的呈现过程中有哪些因素的参与,知识是怎样被感知、理解的、学生是怎样得到该语法结构的意义及构成规则的。和受培教师一起分析完后,再让学员小组一起就另外的语法项目设计语法呈现的操作步骤,并达到学生理解该语法结构的意义和自己得出该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然后展示,教师让其他学员作为学生体会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然后一起分析,目标达成和没有达成的原因,怎样改进,让学员对理论和实践都有透彻的认识,并能真正过手。

4.加强教师培训的科学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评估、激励机制,以提高培训的质量

田家炳基金会扶助重庆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从一开始,便得到了市政府、市政协和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领导的高度关注。为此,港渝双方联合组建了项目工作督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评估小组和管理办公室,以加强对此项目工作的宏观统筹和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