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时间:2022-04-26 16:4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社会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社会学

第1篇

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浓厚的政策导向色彩从对近10年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几个主题的逐年成果数量来看,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国家提出“三农”问题、提倡新农村建设、倡导和谐社会建设,则以此为背景的和与此相关的论文相继涌现,并成倍增长,尔后逐渐冷却。关于“北京奥运会”论题的情况如此,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论题的情况亦如此。北京奥运会后主席提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方针,则以“体育强国”为题名的论文不久便见于各刊物,中国知网以“体育强国”为篇名检索2001-2011年论文共计145篇,其中2009-2011年120篇,占10年来总篇数的82.8%。以上充分表明,我们的体育社会学研究紧跟政策,亦步亦趋,这虽体现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应以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中的社会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而不是在政府部门做出某一决策后,再一窝蜂地去解读某一策略的内涵,讨论对与错、可行性等等问题。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

体育社会学是体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通过体育社会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有关的体育社会问题。当前体育社会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均有开设。其中,体育社会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选课程,分别开设34学时。与体育院系开展的其他理论课程相比,体育社会学具有独特的特质。它为体育院系的学生打开了一个探索体育的全新视角,能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维视角来了解体育、分析体育,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出的背景

1.1理论背景

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教师只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适当启发与导引,鼓励他们自觉搜集所需资料,积极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主动探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书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技能。

1.2学科背景

由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基本上它的任何章节都能构成研究性教学的内容。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仅靠单纯的体育课堂教学远不能实现。研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社会活动中灵活的进行学习和探讨,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多元的体育实际相联系,间接地增强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

1.3学生背景

传统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引导,就会表现的无所适从。是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燃学生对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的探讨,志在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能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并最终从社会这个大学堂学会做人与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践

2.1实践对象

将忻州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501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1502班作为对照班(维持原有的教学方法),经统计学分析,1501班与1502班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的先行课程)成绩无显著差异。

2.2实践过程

2.2.1组织形式

在体教1501班成立了8个学习研究小组,设有1名组长,7名组员,各自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2.2.2开展方式

根据体育社会学的所授内容,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选取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三大类。其组织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有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和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之分。根据体育社会学教学具体内容,每次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用于集体教育、专题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问题讨论、成果报告等,以研究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2.2.3研究思路

教师确定小组所需研究知识点后,小组成员广泛收集资料,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分工合作完成知识点的讲授任务。在实践过程中,还印发了《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成果评价量表》,由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三维评价量表组成,分别对学生在每次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实践阶段的表现给予量化的分数,便于记录每次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及学期末学生研究性教学成果的量化的考核。

2.3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2.3.1实践教学

在体育研究方法这一章节采用实践教学法。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设计体育社会学相关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过程为小组课下完成,课上请小组代表陈述问卷,其余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指出问卷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的目的。

2.3.2探究式教学

在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等章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方法来完成。教师根据所教授内容设计相关专题,同样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就教师布置的相关知识点为核心,主动去进行探索,收集资料,最后每个教学小组形成1份教学方案,1份PPT,并请小组代表在课程上进行讲授,同时,教师根据学生随堂讲授的内容,本着此知识点应完成的相关内容来做补充或深入分析。

2.3.3案例教学

在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体育社会问题等章节采用案例式教学研究方法,在此阶段中,教师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体育社会现象作为经典案例,以经典案例为主线,结合学生分组讨论及思考来穿针引线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3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

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也就是过程之中,强调从多远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手段、过程、方法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合理化。评价的目的在于以分促改,以分促学。根据学生在展开研究型教学过程当中的具体表现,设计过程性评价的量表,针对其每次研究性教学活动中过程进行量化考核,分别进行自评、他评与教师评,尽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与具化。最终学生的学科成绩==期末成绩×60%+实践成绩×30%+平时成绩×10%。其中期末成绩由教师集体命题,采用开卷形式进行笔试考试。实践成绩根据研究性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所得实践成绩而来。实践成绩=量化表现分数80%+小组所得分数2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表现及作业完成等情况打分。这样一来就改变了过去期末一纸试卷定成绩的局面,使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变得客观和公正。

4成果与反思

4.1实践成果

4.1.1通过对实践班和参照班的学科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01班即实践班的成绩要明显优于1502班即参照班的成绩。实践班的学生从被动性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主动去探索知识,虽然这个转变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已经开始转变。4.1.2实践班课堂氛围与参照班相比要活跃一些,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回答问题,从当初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

4.2反思

4.2.1学生在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偏离设定好的教学重点,还需要教师去不断地进行引导和完善。

4.2.2在在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抛出问题是关键,如何选取有价值的、学生能够入手的问题,使学生达到解决一个问题能够触类旁通的解决其他问题,这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决定体育社会学研究性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冯思思.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2]吴金瑞.浅谈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兴趣[J].商情,2011,42:84-85.

第3篇

体育社会学发展策略

1重视学习和应用社会学理论知识。为了描绘和理解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行为和社会互动,社会学为此提出了概念和理论,给出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学刚刚起步时期,就是靠着一些社会学者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体育现象,研究体育社会学的本质,从而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在后续的发展中,社会学者又对体育社会现象运用各种社会学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不断的去积累,形成了体育社会学理论。由于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大多数来自于体育教育专业或者体育管理从业者,他们的社会学理论比较薄弱,因此,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要对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理论加强学习和研讨,明确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界限,进一步提升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和提高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水平。

2注重我国传统体育的挖掘和继承。由于我国的传统体育深受人民的喜爱,而且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所以,努力挖掘我国传统体育,让它展现在世界体育之林,这不但可以对丰富全世界的体育文化有着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体育,使其不被西方体育所埋没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加强体育学者和社会学者之间交流与合作

在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学者们就提出“加强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学界人士参加研究,从母学科吸取营养。”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国内社会学界极少有学者将学术兴趣投向体育社会学。据调查,我国各高等院校已经有126个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系和60个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系,在校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已经达10000多人,全国有50多个省和地市以上的社会学研究所,但是在这些众多的院校和研究所中,几乎没有开设体育社会学课程的。尽管如此,我们不要气馁,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今,我们深信,体育事业的发展势头一定会被我国社会学学者洞察到,并在这一领略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也应该加强体育学与社会学的交流,从而使体育社会学能够不断从母体学科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强化自身。

结语

体育运动不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体现,推动着社会文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目前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适合我国的可以用来借鉴,力争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缩短与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之间的差距,为国内蒸蒸日上的体育事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作者:李国敏单位:衡水学院体育系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家庭体育 影响因素 社会化功能

1前言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形式之一,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萌生到壮大,从简单到复杂,发展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社会文化现象,无不与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现代社会中,人们交互作用与相互联系,持续不断的组合形式越来越多,但其中最基本的形式仍然是家庭。因此,家庭一直是社会学家关心的研究领域,鉴于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把研究的视野投向家庭体育,探讨城镇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家庭体育的特点,并从家庭社会学视野阐述家庭体育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2现状分析

2.1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该定义是以家庭的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前提的,并不介意其体育活动的地点是否在家庭内。家庭体育广泛涉及到活动的动机、频度、内容、空间、组织形式和消费等,并涉及到人们生存层次、享受层次和发展层次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和消费生活方式。

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与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以家庭、单位和社区为活动空间,以各种身体练习为内容,而展开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因此,重视居于元层次的家庭体育的研究,无疑对于促进社区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影响家庭体育开展的因素

开展家庭体育的社会基础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余暇时间和生活意识。

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将发生转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家庭体育的消费支出提供了保证。同时国家和政府也有能力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民间的各种体育康乐部、体育游乐园、健身娱乐中心也竞相开办,使个体和家庭的体育得以更好地开展。随着5天工作日制的实施,社会服务系统的完善,家庭劳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余暇时间逐年递增。为家庭体育提供了时间保障。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必将给劳动者带来身心上的高度紧张与疲劳,因而追求身心健康及个性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共同要求。花钱买健康和花钱买休闲已成为时尚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活动已在情理之中。

2.3家庭体育的社会化功能

目前中国城镇家庭呈现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家庭关系由等级性向平等性发展;第二,家庭结构简化,以独生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不断增多;第三,生活方式逐步开放化、全面化,在信息社会中,‘泛活动、广泛交流;第四,家庭功能变化,生产、教育功能减弱,文化娱乐功能增强。而体育以独特的功能不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还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并在执行家庭职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3.1改善夫妻关系

未来的家庭是爱情家庭,这是由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家庭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而真正的理想爱人从来就不是找来的,而是在夫妻生活的调适中产生的。夫妻调适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主动适应,二是改造对方。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感情关系,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最美好和深沉的情感,这一伟大的情感可以使人变得无私、变得富有牺牲精冲。夫妻之间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内容,相互切磋中多鼓励,并共同享受体育的绩效,会给爱情生活注入剂。

2.3.2亲子关系

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无论在婴幼儿时期还是在青少年时期,都是实现子女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父母给婴儿做被动体操时,是人一牛中最早的体育;而体育运动是人获得基本活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既是为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打基础的教育过程,也是发展身体的过程。同时,家庭中浓厚的体育氛围有利于激发婴幼儿对体育的兴趣,展现活泼好动的天性。以致体育真正成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存在着直接的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二者这间关系的密切性。决定了家庭亲子体育运动既具有感染性和民主性。又具有权威性和深刻性。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和前提。体育运动中为了共同目标而互相帮助充分展现援教育,这种品质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父母同孩子一起在运动场上的潜移默化,男女双重性格的熏陶,既能养成勇敢果断的坚强个性;又能具备女性所拥有的耐心和同情心的品格。

体育要求孩子们遵守规则,也要求同伴遵守规则,并且相互监督,使孩子了解个人的价值和尊重别人的权利,他们获得了如何玩得公正的知识,并掌握了社会行为是非的标准。因此,孩子们参与体育对于培养民主意识是再好不过的场所了。

体育运动都有规范约束的,规则便是社会对其成员道德行为规范的缩影。人从原始本能的个体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就必须遵循从该群体所倡导或规定的行为准则。而体育让少年儿童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明确社会对人活动的约束性,这是每一个将进入社会的人必不可少的教育步骤。

第5篇

论文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诺伯特·埃利亚斯运用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进行了研究,梳理过程社会学理论,阐释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启示。在研究视域上,通过过程的视角去考察体育的功能价值、体育运动的起源、现代体育制度的核心演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开放性、动态比较的方法指导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埃利亚斯启发了一批西方学者运用过程社会学致力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第2代体育社会学家。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接受和承认,研究者对体育运动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者多为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教师,其中不乏后来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巨擎,如狄奥多·阿多诺、诺伯特·埃利亚斯、马克斯·霍克海默、乔治·斯通、皮埃尔·布尔迪厄等。研究者认为体育对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由此引发了一些现象和问题,有必要对体育引发的社会学现象和问题进行解读和解答。 

    诺伯特·埃利亚斯是过程社会学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20世纪30年代,埃利亚斯就提出了著名的“文明的进程”理论,却并没有被主流的社会学所认可。60年代中期,埃利亚斯对英国体育运动较为关注,并把过程社会学应用到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因此,很多人似乎认为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是集中关注体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他对英国足球运动的演变、足球运动中的暴力行为、足球流氓问题、参与运动动机、体育运动文明的进程、运动中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运动的社会价值等方面较为关注,扩展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从而引导了一批学者应用过程社会学对体育运动进行研究。 

1过程社会学 

    过程社会学(figurational sociology)是埃利亚斯研究社会学时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他的主要思想之一。这门社会学拒绝为研究世界而将世界分割化和碎片化,它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以研究社会。它重视详尽历史分析和联系发展的方法论,使社会学免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及“具体化的结构主义”任一者。 

    过程社会学所要强调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它不同于微观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理论,也不同于宏观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理论。它突破了传统的社会学的这种二元对立,而试图提出新的理论来化解(尽管埃利亚斯本人否定这一点)。埃利亚斯想表达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在这个概念下研究的就是人们相互依赖的形态。我们不能过度偏重人们的个体性,也不能过度强调其社会性,而应该是研究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形态中,一方面被社会影响或制约,另一方面则在与别人相互依赖的各种形态中发展自我。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有两种意识,第1种意识是过程社会学关注解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之间的联系,对体育运动的起源演变、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演变,不同历史形态下的体育运动的表现进行解释。第2种意识是过程社会学试图建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试图很好的融合经典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中的最好的特性。埃利亚斯是当代社会学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的理论沿革跨越了经典社会学时代,并从经典社会学中汲取思想。他的过程社会学思想深受涂尔干集体意识、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方法论的影响。 

    梳理埃利亚斯运用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发现,运用过程社会学对体育运动的模拟性和表象性的研究,认为某些运动源于战争,在演变过程中对战争进行模拟,运动确定了时空范围,即在特定的场所以及特定的时间进行比赛,是对人类战争行为的表象反映。在模拟性和表象性的过程中,运用规则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控制;对某一项运动起源以及演变的研究。认为运动的起源和演变是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形成群体情感意识,个体到群体的情感意识的形成伴随着运动的演化全过程。对体育运动中暴力形成的个体心理表现的研究,认为暴力是体育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运动自开始时,就存在着暴力行为,人类不同历史社会形态时期,体育暴力表现的结果不同,体育规则对暴力行为进行约束体现出人类文明的进程。埃利亚斯对体育社会学的一些研究很有预见性,例如,他认为体育运动发展过渡商业化会导致运动发展的畸形。当时他的观点并不被人接受,而现在看来,无疑是正确的。兴奋剂泛滥、种族歧视、假球黑哨、年龄造假等体育运动中的异化现象,都是由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度商业化发展致使功利主义盛行的结果。 

2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域的开拓 

    作为过程社会学的主要批判者,horne john和jarydavid却首先指出了将该理论用于体育社会学分析上的3大成就。他们认为,埃利亚斯的研究在以下3个方面,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开启:注意到现代体育运动是由政府所控制,用来取代过去的真实暴力的“虚拟战争”;将劳动分工和阶层关系视为现代体育运动发展和制度化的核心;注意到体育运动作为传达国家和群体呈现,以及个人认同来源的符号性角色。对体育运动项目起源的过程性阐释。 

2. 1虚拟战争—规则化下的游戏 

    体育控制用以取代真实暴力,成为模拟战争。游戏具有战争模仿性。实际上,以前用规则约束的争斗都具有游戏的形式特征,这些形式特征就是规则。我们可以把战争叫做最猛烈、最费力的游戏形式,也可以把战争称之为最明显、最原始的游戏。考察当代社会学,就会发现一种强烈的研究趋向:对规范和规则的研究。运用过程社会学考察英国的猎狐运动后,埃利亚斯认为,运动中的一些规范和规则对运动者进行了限制和约束,从而对个体暴力行为进行了规范,这种行为规范逐步内在化,形成个体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泛化。这种外部的约束和内部的自觉,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赫伊津哈和埃利亚斯所关注的都是规则所带来的个体行为的变化,个体行为的变化实际上是战争行为的虚拟。如果将体育赛场上的竞技运动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争斗做一比较,其实也发生了类似的摹仿、转化。经过规则不断完善、自我约束不断加强等近现代的“体育化”,赛马、拳击或足球等竞技运动也具有摹仿性特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争斗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情感也有部分被带到了体育竞技的赛场,但是这些现实争斗的情感经验也发生了转化。在体育竞技的摹仿性对抗中,人们体验着强烈的激动与,但是一般不会发生危险与伤害。因此,在埃利亚斯看来,体育竞技是一场在“想象性场景”里所发生的游戏,一场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竞争与争斗有部分相似,但又迥然有异的游戏叫。埃利亚斯进而提出,对情感的限制和对理性的高度强调是文明的基础,情感的限制和理性的高度强调是通过规则来实现的,规则很好地对情感进行了控制。很多体育运动源于战争需要,并保留了战争中的斗争意识,例如拳击、田径和一些球类运动。体育运动在规则规范下成为情感限制的器,表现出对战争行为的模仿。战争虚拟化,规则制约下成为游戏。运动的规则化过程中体现了体育运动文明的进程。 

2. 2现代体育制度的核心演变—权力的分配 

    埃利亚斯在研究体育运动发展和体育内在核心演变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单论体育文化现象,他把研究视角扩大到整个社会学领域中。不仅重视重大的事件,而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讨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他从英国传统的猎狐运动窥见出国家权力的分配(劳动分工导致)、议会制度的形成、群体的重组(阶层关系的形成)。猎狐运动的产生、发展与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它与当时国家的不断扩展以及国家权力的日趋集中和重新分配相关。英国君主制发生变革以后,议会制逐渐建立,国家内部的权力、利益分配往往通过在各部门、各势力之间的充分讨论协商来进行,不再像以往那样凡事诉诸暴力,谁力量大谁上台,谁上台必清除异己。这些在议会政治里精通力量平衡的绅士、贵族,在球场上和狩猎活动中也要执行体现同样趋势的规则。这种对暴力的限制也逐渐内在化,逐渐成为自觉的意识。上层社会的精英们把这种意识自上而下扩展,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深人到各个阶层。 

    现代体育制度的核心演变就是在劳动分工下引发了权力的重组与分配,并逐渐内化,形成了自觉意识。劳动分工促使了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催生了现代体育运动商业化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所带来的制度的变化、权力的变化、运动训练的变化,以及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都与现代体育制度的核心演变分不开。 

2. 3体育运动项目起源与演变一一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 

    过程社会学将现代体育运动的产生、发展看作是随着文明发展一起变化的社会过程,重点探讨现代体育运动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最先出现在英国、现代体育运动各个项目出现的过程、与西方社会文明的进程有什么关系、体育运动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有什么变化等。 

    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理论能从社会学的角度很好的解释一项运动的起源与演变,在研究足球运动中,他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间题:个体之间的对抗运动如何形成群体之间的运动?群体之间对足球这项运动不同的理解又如何传播开来的。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有重组的过程。他们会用一种群体能接受的风格的方式自我重组群体,如同喜欢跳舞的群体会自我重组群体以致整个舞蹈群体都能接受这种舞蹈。在持续的运动中,运动员从启初自我运动过程转变到其他运动员的运动过程中,最终形成了群体重组。运动的起源是一种随机的,不会被精心策划的,运动首先是群体之间产生了某种融合,在群体动力的推动下,经过反复的的重组,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他们的活动在这种建立的社会构造中展开,经历长期的发展,形成组织体系。这一过程便是运动产生的过程社会学。埃利亚斯依据过程社会学的研究,仿照工业化,提出体育化(sportization),以此来说明英国的现代体育的起源和发展与传播和工业化有关,是一种自为发展形态,伴随着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业化只是创造了一系列的条件,催生了体育化的形成。 

3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3. 1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扩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埃利亚斯就认为之所以体育社会学需要多种研究方法,是因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科学有很多分支,并且经常会产生新的学科分支,那么原有的方法如果仅限于在某一学科点上研究,就会出现研究误差,一种方法不能窥探一系列问题,也不能清晰地解释这些问题。因此,对于体育社会学者来说,应当在研究之初,就应具备广泛的理论框架,或者结合其他的理论,这种理论能使研究者理解所研究的问题,超出了研究此领域的流行的理论。 

    过程社会学倡导在动态环境下研究,对事物的考察应当是过程式的,即事物的产生、发展、本身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外界的联系。通过过程的视角,揭示事物的本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不能仅针对封闭,静态的社会环境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而需要适应不断变化、开放的系统,体育所表现的社会结构并不是稳态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传统的小群体理论是静态、闭合的,对解释面对的困惑的问题没有多大帮助。因此,这些问题需要专门的方法,不同于目前仍在运用的对小群体的社会研究的方法。事实上,埃利亚斯是对当时占社会学主流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方法的一种批判。过程社会学在研究体育社会学时,注重把体育社会现象置于动态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从个体、个体相互依赖,以及群体、权力之间的关系来对体育所引起的的社会现象进行解读,把某一体育运动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待,而不是放在静态的系统中考察它的功能价值。因此,在方法论上,体现出的发展观。 

3. 2动态的比较研究方法 

    埃利亚斯在运用过程社会学研究某项运动时,总是把这种运动的发展演变史考察了一遍,并且对这种运动的发展会做出他的理论意义上的比较。在研究古代体育运动时,埃利亚斯认为,认识到通常作为体育之伟大典范的古代竞技活动具有许多特征,并且在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竞赛环境下发展起来,这并不困难。竞技者的精神风貌、裁判的标准、比赛的规则、运动员的表现等都在许多方面明显不同于现代体育特征。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其间有关摔跤的暴力标准有一些变化,但不管怎么变,整个古代对比赛活动中身体伤害甚至丢失生命的敏感限度,相应地,整个比赛的格调,都跟今天称之为“体育”的比赛活动有着根本区别。因此,在动态中比较了两种奥林匹克的运动项目,“体育”从过程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是文明了、进步了,不再流血冲突了。 

    国际体育史学会主席格尔特鲁德·普菲斯特曾经这样评价埃利亚斯的研究:埃利亚斯指出相同形式的运动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他把体育文化准则和标准的差异归因于文明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差异,其标志是相互依赖、垄断、权力的控制以及压力的内在化的发展趋势。他注意到“国家的结构和意识的结构、受社会承认的体育暴力的水平和使用或旁观它的矛盾的界限,将以特殊的方式区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身体和身体的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起着不同的作用,文明化的进程伴随着身体的“文明”。普菲斯特的评价是对埃利亚斯体育社会学研究很好的总结。 

第6篇

    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

第7篇

 

关键词:中国 体育社会学 发展趋势 时策 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开始涉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算起,我国体育社会学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本文旨在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进行回顾,理清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社会学未来研究发展将如何走向?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能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来发现问题,以利于开展我国新时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把握今后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概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本课题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陆地区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涉猎这一领域。除台湾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外,最早是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写的《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在小范围内向国内体育理论界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的框架。1983年,由厉鼎禹先生组织江苏省省内的体育工作者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研究会;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同年,《中国体育的社会学研究》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也是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第一次被纳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学会中随之设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组。然而,国内的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相对较小。1990年我国第一本《体育社会学》专著问世,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人了独立发展阶段。此后陆续有5部《体育社会学》专著或教材出版。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1997年体育学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一时间,体育社会学的学术活动频频举行,各体育类刊物发表众多体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国际上,自1995年起至今,刘德佩教授一直担任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执委会委员,对我国体育社会学在国际上的沟通、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2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趋势分析

2.2.1体育社会学学术队伍趋于不断发展壮大

    任何一门学科,学术人才梯队是该学科发展的有效人力资源。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启蒙由一些学者如林启武、蔡俊五、刘德佩、牛兴华等发起。随之,北京体育学院率先在体育理论专业中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阶段。2001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招收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博士。这些先后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有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各院校或单位的学术带头人。目前,各体育院校(系)都已将《体育社会学》这一课程纳人了教学计划。《体育社会学》课程在各体育院校(系)的拓展,使更多的人了解该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一支有理论、有能力、勇于献身的体育社会学专业队伍和一批有兴趣、有热情、不断壮大的业余力量正在形成,预示着体育社会学的队伍在不断发展兴旺,这股强大的力量将持续推动我国体育社会学向前发展。

2.2.2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城趋于逐步拓宽

第8篇

一、访谈案例研究述评与梳理——以球员国际流动为中心

这里我们引入一些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例如,有球员说到:“是的,那是另一原因。俱乐部必须每年参加欧洲联赛冠军杯或欧足联欧洲联赛,这对每一个球员来说都是一个动机”。有球员同意他的评论,认为“这当然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如果一个俱乐部能在欧洲联赛冠军杯上比赛,当然是主要原因之一”。有球员的回答也是类似,“是的,我当然在考虑钱的因素。但对每个球员来说参加冠军联赛的机会是很特别的,是他们一直他们梦想的东西。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有球员也和其他球员持有同样观点,想在欧洲俱乐部踢球和尽可能保障踢球机会是联系在一起的,“我的动机是在最好的联赛和欧洲杯踢球”。即使是在预选赛阶段,似乎渴望在欧洲顶级俱乐部比赛是这些接受采访的球员的一个重要激励因素。事实上,当在考虑他们的迁移动机时,所有的球员都把欧洲联赛冠军杯或是在欧足联欧洲联赛上踢球看得很重。然而渴望在欧洲比赛上踢球又和他们作为一名职业足球选手想要发展自己事业的野心联系在了一起。有球员对他未来的规划十分明确:“我有些犹豫,也许其他更大的西欧俱乐部会想签我,正是我想继续我的职业生涯所以才搬到这里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会到西欧联盟的好机会,我只能向前走我希望迁移到西欧”。学者黄璐、曲爱宁、战文腾、贾亮等人也以类似的方式进行了评论,讨论了如何利用在英格兰足球联赛的机会转到欧洲其他地方更好的联盟。换言之,当我来到这里时我就向前迈进了一步。我在这里感觉很好,但是我的下一个目标和动机是进行下一步的考虑。我当然很想知道我到底能走多远。我想在更大的联盟踢球。

三、结语

应该说,所有接受采访的球员都曾经在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之前或之后在英格兰的俱乐部里效力,所以都被问及了英格兰足球锦标赛的意义。当被问及锦标赛后是否会有很多外籍球员受到鼓励来到英格兰踢球时,回答是形形的。例如,有球员论道:当然啦。以前英格兰人们不习惯有这么多外国人,但现在一直正在改变。我希望我能给其他球员一些参考,当英格兰球队想要签约时可以接受。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的。然而有球员并不认为举办世界杯会鼓励更多的外籍球员来到英格兰,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想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自荷兰和丹麦的球员都来到这里,所以对球员来说英格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左新民 单位:江西现代职业学院

第9篇

关键词 中国群众 体育管理体制 社会学分析

一、中国群众体育在社会学中的基本含义

社会体育管理是指职工、农民各大群众参加到各种体育机构或组织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以健身、锻炼身体为目的开展的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是社会体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基础。其与国际上的什么奥运会之类的大型体育赛事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主要是以群众为基础储备力量,中国群众的体育管理体制主要是以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社会上给予一定的组织支持,为群众们提供一个可以锻炼、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在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的意义与价值

群众体育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关系着我国政治的发展和我国国民的生活。群众体育管理在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其实与我国经济是相挂钩的,群众体育管理得当,这也能推进我国的体育事业的进程,可以让中国体育管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建设阶段。加强群众体育管理,可以提升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声誉,如此一来,可以让中国成为一个体育上有影响力的国家,一旦中国具有影响力,那么中国外交合作也就增加,这也为我国体育政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我国群众体育管理的建设的步伐。

三、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社区委员会常常会选择非常传统老套的方法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在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方法上非常重要,一个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方法可以让整个社区都处于一个和谐文明的体育交流状态,这就需要社区委员会能够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正确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管理人员缺乏重视

在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管理人员缺乏重视,很多管理体制人员在管理中并没有加强自身的重视程度,而只是认为只要社区中体育管理的表面工作搞好就行了,只要为社会群众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体育活动环境就可以了,所以并没有在社区中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化建设,也没有在管理体制方面加强重视程度,也没有根据广大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去搞好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就是因为管理人员缺乏重视,才使得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处于一个散乱的状态,在社会上发展停滞。而当管理出现问题时,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人员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解决它,而是如何避开这个问题,这也是对管理体制不重视的一种表现。

(三)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其实,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出现问题还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有关。就是因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才使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方案缺乏科学性,也就是因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才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对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重视。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的人,他们在各种组织机构呆久了,跟不上当今时代的体育管理模式的更新,所以缺乏对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专业性知识,这样在社会管理方面也无法进展的更好。还有的管理人员根本就不懂得群众体育管理的体制,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而进行管理。

四、解决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寻求科学的管理方法

面对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一问题,就需要社区委员会和各个体育组织机构能够拒绝模仿其他的管理模式,而是通过自己的自主创新,并且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模式。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让整个社会的群众体育管理都焕发出一个新的活力,这样也能够加强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

(二)加强管理人员对管理的重视

加强管理人员对管理的重视是解决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一种对策,只有当管理人员对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才能让管理人员在行动上也能加强对体育事业的管理。

(三)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

只有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才能让管理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对社会中群众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模式上的调整。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够从容不迫地解决好突发状况。

五、总结

体育组织机构是群众自治的组织机构,体育管理尤为重要。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从小的层面来说只会影响到社会群众的体育环境,然而从大的层面来说,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却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的体育事业发展。这些管理关系着我国体育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只有加强中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才能建设出一个走在前沿的体育大国。

参考文献:

[1] 梁朱贵.县域群众体育管理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华章.2010(16).

第10篇

在中国社会当中,老年人一直是被看作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关于提到老年人的。从近几年来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年人的问题已经成为热点。如空巢老人问题研究,老年人福利政策研究以及体育领域的老年人体育需求研究、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等。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在中国社会中老年人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纵观世界各国,老年人都是被全社会关注的对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引起劳动力总数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保障费用上升。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也在迅速增长,引起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西方人口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银潮”。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不单单只是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转变,老龄化现象在我国已经相当的严重。人口老龄化最常用的判断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96%。到2002年,该比重达到7.2%,即已超过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标准(7%),未来预测结果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到2010年约为8.8%;到2020年约为11.3%;到2030年约为14.5%,到2050年约为24.5%。

2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副作用分析

人口老年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诸多的影响:经济生产中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一个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很重,必将影响经济生产活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注定其不能从事繁重的社会生产活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将这一现象延伸至每一个家庭中,随着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很有限,对家庭中年轻成员的依赖将会越来越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主力军的年轻人群来说的负担就会变得日益沉重,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演变成家庭纠纷,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玷污更是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人口老龄化社会现象的加剧所引发负面的影响在我国更是能够得到体现,正如李岚清同志指出的,在中国,“老年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解决得如何,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3我国老年人社会问题概述

3.1老年人数量众多,社会、政府压力巨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尊老爱幼”的国度,对待老龄人的态度可以用“感恩”两个字来概括。这众多的老年人为我们国家的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尊重赡养他们应该是全社会的义务。国家在老年人福利政策这一块投入巨大,如在政策上提出了加快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建立贫困老年救济制度等。光从退休金这个方面来看,据一项数据表明1978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为17.3亿元,到1997年增加为2068.3亿元,19年间增长119倍。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要达到73219.5亿元,2050年将达到182195.2亿元。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其他医疗保障投入,社会福利保险投入都是十分巨大的。

3.2农村老年人数量多,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相当的一部分老年人群生活在农村。因为历史原因,“户籍制度”这一特有的制度拉大了农村与城市间的发展距离,相当一部分农业老年人口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就以医疗硬件为例,农村医院不仅数量少而且医疗水平及硬件设施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这类问题而耽误了治疗。在有些福利政策上,农村与城市老年人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3.3空巢老人多,关爱老人生活程度不足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快,青年人为了缓解生存压力日夜奔波,对老人的忽视不可避免,我国已经进入“3+2+2”家庭性社会。很多家庭没有人去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这类情况我们在相关的报道当中屡见不鲜。人进入老年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疾病更是要忍受着心理上的寂寞与空虚。很多老年人正是因为承受不了内心空虚和寂寞的煎熬,本来幸福的晚年生活到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悲剧。一个个鲜明的事实表明,在这样的社会,老人最需要的并不是生活费、医药费,而是需要子女的关怀、社会的关爱,需要人间的“人情味”。

4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分析

4.1促进身体健康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个体的各项机体能力都在下降,而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衰老的延缓作用已经经过了科学的论证。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避免各类损伤的发生。国家每年在老年人医疗保障当中投入十分巨大,正是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健康具备着有效促进作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医疗手段,若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使全社会的老年人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将会为国家及社会节约一大笔支出,有效地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4.2对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通过体育锻炼,老年人可以宣泄自己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目前老年社会中许多问题就是由于老年人的不良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产生的,如离家出走、自杀等行为,通过体育锻炼将会有效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3参与的体育活动大多以低强度、小负荷群体性锻炼形式为主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大多数以“核心家庭”为主,即子女成年后都会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庭,大多是与老人分开生活的,这就必然导致了老年人的失落与寂寞感。寂寞是导致人产生身心疾病的主要的一种消极情感,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到群体当中,可以使其相互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与不快,在人际交往之中消除内心的寂寞感和失落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同样的,在老年人锻炼群体中,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社会参与和决策权利。

5结论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如何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以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数量和改善其就业质量,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体育人文社会学 就业保障 机制 研究生

近年来,我国的人文社会学发展非常迅速,这是因为在新时代改革和发展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也出现了繁荣局面。而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对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建设相关就业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与人文社会学关系及发展趋势

(一)体育与人文社会学的关系

体育是一种人文社会现象,它包括竞技、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等。人文社会科学则包含两部分内容,即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探讨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学科,将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作为研究对象,将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的文化传统及辩证关系作为研究内容。人文科学学科包括文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内容非常丰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要以经验作为研究基础,其学科包括政治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是一种工业化发展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思想逐步解放,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进一步加快。这时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成效显著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群。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将向国际合作研究、学科建设完善和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1.与国际的研究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我国自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来,就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同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在今天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研究体育这样全球瞩目的课题,离不开同国际社会的合作;2.体育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将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3.研究方法将更加多样。随着改革潮流而来的是大批科学文化研究者,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相信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也肯定会朝着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跨专业现象比较明显,一部分学生具备本专业体育技能和教学经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属于“跨行”报考生,这部分学生在报考前并不具备体育专业技能,也没有体育教学能力。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体育相关理论知识,这对后一部分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优势,况且,企业招聘意向是既要有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又要有技能实践能力,因此其就业面临很大的困境。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要比中、西部地区大,这是受地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女研究生受毕业后结婚生育等因素影响,就业也会变得比男研究生困难。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研究生就业形势都保持在很好的水平,但是目前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招聘要求过高。近年来我国体育院校持续扩招,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它们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体育院校都开始利用招聘会和网络招聘教师,但是这种招聘受某种风气影响,对名校博士和海归博士很热衷,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原本以为学历不是问题的研究生们,迎来了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2.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相比,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没有就业优势。因为一部分跨专业体育人文社会专业研究生学习的大部分是体育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没有能力胜任公体课教学任务,而另一部分体育专业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生虽然受过系统的体育技能训练,也有一定的体育教学经验,但是和同条件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比起来,没有应聘优势可言;3.学校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平衡,缺乏就业指导。目前各学校体育人文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似,大多学生都是修满3年的学分才能够毕业,很少有提前毕业的。学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只注重学生理论文化知识的培养,缺乏实践训练,导致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另外学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实际就业形势和研究生个人就业意向的实践技能指导训练,导致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利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除此外,还存在研究生自身的问题,有的研究生学习不努力,没有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沟通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等。这些都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三、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探讨

(一)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规划和理论研究

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理论研究和发展规划可以保障学科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比较缺乏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统一的学术组织,这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不利因素,不利于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组织,并组建统一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库,在强化其组织管理职能的同时,加强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科理论包括本体理论和学科理论两部分。体育人文社会本体理论在大的方向轮廓上已经基本确定,但在一些领域还需进一步调整和界定。比如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等领域。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需要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深入研究其内在联系,形成本学科独立的研究方法体系。学术理论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现阶段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成果比较丰富,为实现短时内的快速发展,应该积极加强同他们的合作交流,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与国际研究接轨。

(二)拓宽体育院校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

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体育院校的研究生需求量大,各体育院校根本不必为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担心。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对体育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院校应该在充分认识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式的基础上,主动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重点加强市场需要而目前研究生所缺乏的素质培养。因此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应进一步加强结合市场的实践培训,强化市场的引导作用,将这种观念运用到课程设置中,比如可以适当增设体育管理课和体育营销课课程。相应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因为目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体育专业技术,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另外学校方面,应该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创自己的特色教育模式,打造具有特色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文社会研究生。

(三)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热爱精神,体现了研究者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自觉研究精神,这种纯研究精神可以与相比,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在当前这种学术研究浮躁、功利性强的社会,提倡加强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其研究越深入,越有利于就业保障机制的顺利建设。

要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首先,应该培养其创造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研究者才有可能将满腔的创造热情投入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中。其次,在创造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研究主体完善自我的能力。因为研究者只有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创造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成果,才能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对未来的体育学习充满热情,使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同时也能吸引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专业教育者的加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增添新的活力,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体育人文社会学爱好者,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推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再次,要提高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主体的反思与修正能力。体育人文社会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总结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对它的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它放在当今社会具体的环境中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研究主体在研究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市场的需求。通过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可以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推向有利于学校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可以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加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机会,推动就业保障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取得新的进展。

(四)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就业指导体系

就目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就业形势来看,学校有必要发挥其教学资源优势,建立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导他们完成职业规划。就业体系的建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重点让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相关专业技术和知识;2.探索和开发高校就业指导方法和内容。学校应建立同校外用人单位的就业指导联络机制,交换彼此育人和用人信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信息,结合自身培养人才特色,探索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拓展新的教学内容,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提供可靠的就业条件。另外可以根据需要,邀请用人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加入学校就业指导小组,展开体育人文社会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意向,同时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提供更加直接的就业指导,建立就业指导考评体系,推动整个就业指导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目前的处境堪忧,在今天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其就业优势不明显,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招聘单位,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政府、企业和学校各方面都应该从认识观念和行动上重视起来。一方面深化高校内部课程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机制;另一方面,加强高效同用人企业的合作,找准人才培育方向和定位,建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保障机制,彻底改善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文亚群,许之屏.试论体育人文社会学就业保障机制的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

[2] 李磊.完善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1.

[3] 钟秉枢.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J].军事体育学报.2013(4).

第12篇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日趋成熟.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然而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该文通过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通性—危害社会秩序;特性—影响体育发展.同时尝试给出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以供参考讨论。

1、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出《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起,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其中卢元镇、黄捷荣、刘德佩、吕树庭等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郑杭生先生所讲:“社会学不研究社会问题难以称得上是社会学”,同样体育社会学不研究体育社会问题,也只能是理论家们象牙塔里的玩物而已.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了从1994年到2001年的全部1 556篇关于体育方面的文章,发现有7b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方面的论文,有研究体育暴力的、兴奋剂问题的、侵占体育场地设施的、独生子女引起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等等,这表明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是务实和严谨的.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论文多是对某一具体间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而从整体层面或基本理论方面来研究的很少.

2、质疑

在以前的一些论著中有出现过“体育的社会问题”或“体育中社会问题”等,而“体育社会问题”实际上是与它们有严格区别的概念,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过多讨论.“体育社会问题”这一词组,在国内最早是出现在卢元镇先生1989年发表于《体育论坛》上的《试论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一文中,该文较完整地介绍了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种类和特点,同时对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了一定的阐述,但欠缺的是没有明确地指出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仍处于未确定状态,也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却不确定的概念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在2000年第2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看到肖洁副教授的《对当前体育社会问题的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对文”),第一次试图给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界定,这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开端.但是我认为“对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界定是不够准确的,值得商榷.

一、“对文”称“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它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我疑惑: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违规违纪都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指的是某种行为“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和纪律,这表明“违规问题”的意思也是指“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那么“体育违规问题”就是指“与体育有关的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对文”指出“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那么就是说“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与体育有关的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这一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似乎不能含盖所有的、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

(2)“对文”称“它(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从上面这个判断句中可以看到两个关键词“体育行为”、“体育……活动”,我们知道“行为”、“活动”都是动性的,按“对文”的意思体育社会问题都是动性的.那么体育社会问题就没有静性的了.

(3)“对文”的第三部分—当前主要的体育社会问题之例6"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体育社会问题,但请问这一客观存在的、静态的现实,如何具有“行为”或“活动”去违反了哪样的规定和纪律?如果得不到肯定的回答,那么这一问题就不是体育社会问题了.

(4)“对文”的第三部分之例5“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特有的体育社会问题之一,但用“对文”的定义来考查,却要得出否定的结论.“对文”称“它(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它是表明“问题”产生的范围—“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问题”的结果—是“违规违纪”的.而我们知道,产生“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政治的需要—我国政府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早日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成为体育强国,而有目的的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倾向于竞技体育,即问题产生于政治和经济方面而非体育方面;竞技体育的超常规发展,不仅不“违规违纪”,相反是我国政府提倡或支持的.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一体育社会问题,问题产生的“范围”不是“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问题的“结果”也不“违规违纪”,那按“对文”的定义,“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应不是体育社会问题了!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二、“对文”的第二部分—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定性和界定中指出:在体育行为中,常用五个标准来衡量:

(1随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一切体育行为;

(2)违反体育目的、任务的一切行为;

(3)违反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条例的一切行为;

(4)违反奥林匹克精神和原则的一切行为;

(5)违反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切体育行为.

就此五个标准,逐个予以质疑,会显得很繁琐,仅就标准“违反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条例的一切行为”,我就不太明白.比如说,某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带球走”,就是一个违反篮球运动竞赛规则的行为,并且也仅是一个违例行为.但按“对文”标准的界定,“带球走”却成了一个“体育社会问题”.不可否认体育社会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的子集,按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郑杭生先生所说: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须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A、请问“带球走”是如何“破坏社会正常运行”或“妨碍社会发展”的?B、所谓“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即是动用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或行政命令等手段解决.而对于运动员“带球走”,裁判员吹一下口哨就解决了,难道裁判员吹口哨也是“动用社会力量”?

所以,从“对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仅仅看到体育社会问题是“行为”的—动性的方面,而看不到体育社会问题是“事实”的—静性的方面,那么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缩小化;而不加限制的“一切行为”又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动性部分的扩大化.

3、分析

对于如何定义“体育社会问题”,我认为:

第一,体育社会问题是从属于社会问题的,首先它必具有社会问题的通性—危害社会秩序.另外,体育社会问题又是有别于其它社会问题的,这说明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影响体育的发展.根据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国许多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表明,其对社会的危害远不及其他社会问题强烈,其更多的是表现为对体育运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对体育社会问题作出定义时,必须表明它的两重属性,即通性和特性. 转贴于 第二,对于任何具体的概念,都存在一个范围,绝对不是“一切”的,同样体育社会问题也是有范围的.对于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先要考察其母体—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对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存在三种基本看法,其代表分别是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包括系统内的以及与其它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日本体育社会学家营原礼认为“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与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会长安德理斯·霍尔(A " Wohl)则认为“是记述、研究与体育运动及体育社会功能相关联的社会现象的经验科学.它通过研究促进体育运动发展或妨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阐明规定这种发展的法则,并且在我们期望的范围内,通过这种研究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虽然他们在文字表述上不一样,但对本质东西的认为基本是相同的,即体育社会学是“第一,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第二,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其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第三,研究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及它与其他社会组成部分的关系。”

了解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那么对体育社会问题定义时:

(1)应该把体育运动上升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考察.因为体育社会问题是属于体育社会学内容之一,体育社会学本身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研究的,那么界定体育社会问题时,也应该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考察.同时体育社会学又是社会学的分支,探讨体育社会问题也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发展到当代社会,广泛地和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种族。··…等发生联系,已具有了自身特有的组织结构、法律法规、经济运行机制、保险保障制度……等等,已构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反之体育社会问题出现后,大多是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某一机制或制度产生影响,从而阻碍或干扰体育运动的正常、健康发展的.

(2)应该表明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那么“社会现象”就是“社会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社会事实都属于社会现象.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现象,也就是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和社会事实.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体育社会问题应是: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关系、作用和事实,出现病态或失调,危害了正常社会秩序,并影响体育运动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需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的社会现象.

如此理解体育社会问题是因为:

(1)指明了体育社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时必须具有两重属性:通性—危害正常社会秩序,须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特性—影响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例如足球“黑市”赌博,如果它是纯粹的赌博,虽与足球这一体育事实相联系,但它只是危害社会秩序,那也只能归于其它类型社会问题.如果赌博过程中,有收买球员、裁判员,或通过种种方式控制和干扰比赛,那它不止危害社会秩序,同时影响了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属于体育社会问题.

(2)涵盖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全部,即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及社会事实,包括了动性的体育社会问题—社会行为和社会作用引起的;静性的体育社会问题—社会关系引起的和某些客观社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