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2-07-07 06:48: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与社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治水 旱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28-02

1 从湖北的历史上看,不治水、治不好水就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1 湖北历史上的水害频次及造成的损失

据历史记载,千百年来,湖北省境内水、旱灾害频繁、严重,特别是利于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的中南部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其间也常有干旱。据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统计,从公元前3世纪至1949年的2200年间,湖北境内发生范围在州、府或5县以上的洪、涝灾害337次,平均15年1次。1949―1995年的46年间,湖北全省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8次(1949年、1954年、1964年、1969年、1980年、1983年、1991年、1995年),平均不到6年1次;而洪、涝、旱灾发生的频次越到近代越频繁,灾害损失越严重。

1931年7月―8月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长江干流自湖北石首至江苏南通,沿程溃决漫溢354处,城陵矶至汉口一片,汉口市内行舟,汉口站最高水位28.28 m,为186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湖北70个县中就有50个县受灾。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洪水浸泡达3个月之久。死亡14.5万人。

1935年7月3至7日,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区位于清江、三峡区间下段小支流及汉江中下游地区。鄂西五峰站实测最大五天雨量1281.8 mm,为中国著名的大暴雨之一。潜水、沮漳河、汉江均发生特大洪水。汉江中下游堤防溃决,两岸一片。长江荆江段,由于干支流洪水遭遇,宣泄不及,决口20余处,荆北一片。此次死亡14.2万人,损坏房屋40.6万间。

1948年湖北春夏雨,内湖水位增高,低洼田地多被淹没。大汛期间,江、湘并涨,汉水继之,致中游洪水泛滥。全省受灾30多县,农田55.3万公顷,人口370余万人。汉口最高水位27.03 m,为80年来第三次超过27.0 m。

1954年7月18日武汉关水位突破1931年的28.28 m的历史最高水位。虽然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长江、汉江多处溃口和扒口,荆江大堤沙市水位仍达44.67 m的历史最高水位,而且超44 m高水位持续半月之久。武汉关8月18日最高水位达29.73 m。“全省因灾死3.3万人,死耕畜16000多头。倒塌民房220多万间。浸湿和冲走粮食690多万斤,国营商业财产损失2134062万元合作部门损失1465468万元。9所中等学校房屋全部倒塌,14所部分倒塌。小学校舍遭毁的占灾区原有校舍总数的50%以上全省受灾田地2223万余亩占全省总田亩35%强,受灾人口10347000余人,占全省总人口35%强。”

1998年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仅7月11日间歇一天。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共出现74个暴雨日,其中大暴雨为64天,占暴雨日总数的86%,特大暴雨日为18天,占暴雨日总数的24%。湖北省有66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3688万,死亡345人。农作物受灾254万公顷,绝收58.8万公顷,倒塌房屋122万间。全省有545个民垸堤溃或扒口行洪,淹没面积20.4万公顷,涉及受灾人口545万。被水围困589.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77.8万人,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武汉市7月21至23日的特大暴雨,导致武汉三镇一片,被淹面积46 km2,占总城区面积的1/5,渍水1.3亿立方米。

1.2 历史上的旱害频次及造成的损失

湖北的旱灾也十分严重,从1470年到1948的47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26次,平均18年一次,从1949年到1990的41年间发生重大旱灾12次,平均3.5年一次,从1990年到1998的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4次,平均2.2年一次,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损失也越来越大。

1988年旱灾,全省受灾面积269.8万亩,粮食减产30亿公斤,棉花减产1.7万吨,受灾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1%以上。

1998年鄂北地区干旱严重,379.3万亩减产或绝收。

2000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春旱,鄂北地区的旱情是“重中之重”,夏收作物大幅减产,春耕春播严重受阻,农业经济损失66亿元多。

2011湖北全省遭遇冬春连旱,降水量50年来最少,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87县(市、区)989万人受灾;6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1800万亩,其中绝收3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1亿元,武钢2009年的利润76亿元相当。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次水灾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的直接破坏。一次旱灾,不但可以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使农牧民群众陷于贫困之中,还能够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无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能够给湖北这个特殊的省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为大。”,管子所说在湖北表现尤甚,不治水或治不好水将直接影响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2 从湖北治水的实践上看,治水、治好水就能产生减灾效益

1998年,湖北省受灾最严重的为例,据不完全统计,98湖北水利工程抗灾减灾效益就达1009亿元,2012年武钢的利润为17亿元,抗灾减灾效益接近60个武钢2012年的利润。

2007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宣布,经过初步测算,今年入汛以来全省水利工程设施共减少淹没耕地980.5万亩,减少受灾人口736.3万人,避免34座城市进水,实现减灾经济效益159.7亿元。2007年减灾经济效益相当于2012年武钢的利润的9.2倍,显示了水利工程设施在防洪减灾和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巨大作用。

2008年湖北省气候异常,4月至8月频现13场暴雨洪水,有4个站点的降雨强度超过百年和450年一遇、25年一遇或者为当地历史第一;有近千条河溪突发山洪,沮漳河等9条主要中小河流多次现峰,有的超历史最高0.05 m;先后有1590座水库、17座水电站水位突破汛限,省内四条主要湖泊水位超汛限最高2.02 m,其中长湖超保证0.03 m,为历史第三高。防汛工作初步总结中获悉,今年该省在抗御多场次暴雨洪水中,通过人力防守和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设施,保护了下游21座县级以上城市、223万亩农田和166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举解除了沿岸125家大中型企业、50万亩农田和5万居民用水污染,维护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与近十年洪涝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值、死亡人数均值相比,分别降低约30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防洪减灾社会效益达83.7亿元。防洪减灾社会效益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5倍。

2010,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评估报告显示,在抗御今年洪涝灾害中,堤防防洪减灾效益达248亿元,全省水库保护了下游337万人、52.5万亩农田、13座县城的安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泵站通过田湖统筹排涝,减灾效益296亿元,解除了1850万亩农田渍涝,占受渍涝威胁2399.5万亩农田的77.1%。全省水利工程设施防洪减灾效益高达652亿元,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38倍。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历史性地减轻了湖北的防洪压力,带动了钢结构桥梁、升船机制造等新型产业的等一批重点企业崛起,促进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2010年7月,流量达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进入三峡水库。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峰值流量甚至超过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峰。三峡水库削掉了每秒3万立方米的洪峰流量,当年累计拦洪260多亿立方米,防洪经济效益266.3亿元,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15.6倍。

从以上各年的防洪减灾所产生的效益看,治水就能够减灾,就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就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 从湖北的地貌特点和社会经济布局上看,治水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3.1 湖北的地貌特点

湖北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约成一个形似马蹄的不完整的盆地。其中西部山地为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一般海拔千米以上,最高点神农顶3105 m,为华中第一高峰;北部有大洪山、桐柏山,东北部是大别山,东南部为幕阜山、九官山,一般海拔500 m以上,高峰在1500 m左右。长江从四川巫山入境,自西向东,沿湖北中、南部,过阳新、黄梅后进入江西、安徽,在湖北境内流程1046 km;汉江从陕西白河县入境,自西向东,纳丹江后折向东南,于武汉汇入长江,在省境内流程864 km。在长江、汉江交汇前的三角区域,形成一个3万多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称之为“江汉平原”。据匡算,全省海拔400 m以上的山区面积占全省总自然面积的56%,50 m以下的平原湖区面积占20%,山区与平原之间为丘陵岗地,面积占垒省总自然面积的24%。4300余条长度在5 km以上的中小河流,一般都从山区发源,从南、北、东、西向长江、汉江和中南部的平原湖区汇流;史称湖北为“千湖之省”,就因省境内中南部低平,四周中小河流汇注于此,壅塞成千百个积水洼地,形成“水袋子”之故。

3.2 湖北社会经济布局

正是这极易遭受洪、涝以及干旱之灾的平原湖区及丘陵区,由于取水较易、交通方便以及其他有利条件,历来成为湖北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省会武汉,位于长江、汉江交汇之处,黄石、荆州、宜昌、襄樊、鄂州等重要工业城市,和武钢、江汉油田等大型厂矿,都分布于两江畔胖;全省2/3以上的人口都在这一地区生产活动,70%的粮食、80%的棉花都生产于这一区域;京广、汉丹、武南铁路和宜黄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干线,都从这一区域通过。一旦遭灾,损失就十分惨重。

第2篇

增强人们的信心,首先要对未来的行为结果有清晰的预期,对行为过程要有正确的推断和认知,才能选择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某个时段因为突然出现的经济危机或负面流言,一定会降低个体自我实现的预期,使公众解决危机的信心骤降,有效化解危机的方法是尽快阻止不良情绪的蔓延。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民生,稳预期,提振群体的信心。

群体信心及其意义与价值

心理学对信心的认识,是指一个人内心对某一事物的牢固看法,这种看法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就不会轻易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即使是遇到挫折或失败都不会丧失信心,其信念和意志反而更加坚定。

群体信心的概念和内涵源自于群体心理,它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信念,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如果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认识群体,它是以一定方式或以共同的目标活动组合的人群集合体,并且任何一个社会人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心理。当群体心理对个体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助长作用时,那么个体一定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并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则会产生懈怠、溃散和脱离群体的心理及行动。

由于社会中的各类群体不一定都是工作群体,提高社会各类群体中群体成员的信心,实际上就是要凝聚社会共识,让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公民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只有群体的注意力、群体的奋斗目标高度凝聚时,群体成员的意识水平最高,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群体的信心也最强。

一般情况下群体信心形成,需要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诱因。例如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之门的标志性事件是粉碎“”结束“”动乱。我们党及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饱受“”之痛的人们精神振奋,群体的凝聚力迅速集中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并在“四化”建设的目标下达成广泛共识,整个社会在强盛的自信心的激励下,迸发了火一般的创造热潮,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可见群体自信的基础是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出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群体精神和信念,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群体的活动就能指向共同的目标。

关于群体自信的研究,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以交通运输行业的文化建设为例,2006年11月,交通部启动了大规模的行业文化建设活动。活动中,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行业文化的丰厚积淀,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征的核心价值观、交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有效促进了行业中各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活动开展。通过文化建设,行业各群体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明显提高,在努力塑造新的行业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也惠及了经济层面的硬实力。

透过以上事例,我们也发现了一条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前进,都源自于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最为强盛的群体信心;而构建强盛的群体信心,需要有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使命和愿景。

经济发展与群体信心构建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从困境中走出,努力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众多问题,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方式,更需要构建社会群体信心。

从外部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十分严峻复杂:欧洲债务危机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洲经济只能“蹒跚前行”;美国财政的急剧紧缩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险,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日本的政府预算财源不足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形成了所谓的日本版的“财政悬崖”,预计日本经济近年增长前景黯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还要受外部拖累,需要有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心理准备。

从国内的发展来看,我国过去的三大转型,即农业、农村向工业、城镇转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所激发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已趋于弱化,资源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源、环境、特别是人口红利在减弱甚至逐步消失,我国经济潜在的增速下降趋势明显。原因主要有:

一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改善环境、提升要素资源的价值迫在眉睫;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出来,导致经济精英的对立;五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加剧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对抗;六是社会管理滞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加;七是不断发生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引发的摩擦和冲突,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社会管理的信心;八是可能或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还不具备类似经济发展引擎的拉动和替代效应。

过去的30年中,以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和低社会管理成本为特征的生长要素,几乎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这种力量越来越减弱、表现得不可持续。中国社会快速提升要素资源价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和急迫,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告别低成本的发展水平和方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找到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路径。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选择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高效作用的路径,但是多年来始终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发展中“穿市场经济的新鞋,走计划经济的老路”的风险似乎还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半统制、半市场”的状态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在管理行为上,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制”,热衷于当“指挥长”;二是在制度上,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框架或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谓“完善”,对市场经济支持的力度不够;三是政府仍掌握或控制着大量资源,并且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角色,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有限。真正从思想上、制度上、实践上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走”的问题迫在眉睫。党的十为解决这个问题定下了基调:“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也需要社会达成广泛的共识,而社会共识的基础取决于社会群体信心的形成。

我国已经积累巨大的存量潜力,如果把这种存量潜力激活,就能够有效遏制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趋势,走出困境,但这需要体制机制条件才能激活。如果我们只通过短期的刺激政策,拒绝存量调整,经济的脆弱性将会增加,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将加大;但充分的存量调整可能会触动和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恰恰,调整利益格局是改革中最困难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因为当利益格局形成并且固化后,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也随着利益格局的固化而固化,多变性降低,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发展困难和背景中,把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减少博弈、较量产生的发展阻力。而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形成,是建立在群体信心基础上的群体自信心。

构建群体信心提升机制的措施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高发期,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在现代媒体的传播下,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贫富分化,官员腐败”引发的仇富、仇官、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使社会的信任度下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不及时消除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一定会动摇群体对实现新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信心。

如何构建群体信心的提升机制呢?笔者认为,一需要政府自信和社会群体信任的高度融合,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二需要完善共同利益维护和分享制度,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的责任意识;三需要完善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一致性、群体目标对个体目标的助长和约束作用;四需要选择传导性强、社会预期高、人民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作为刺激群体信心提高的突破口,带动其它构成信心增长的要素正向联动;五需要依靠文化形成共识,让归属感成为群体信心增强的推力。

当我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自信也应该同步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第3篇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需要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各领域建设的全面发展为支撑。但当前,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失衡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至上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抑制

对于在发展中过度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党和国家把“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作为当前文化改革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提出来,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GDP至上的意识根深蒂固,其影响在短期难以消除。这就导致了许多政府行为的企业化,把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功能推给市场、企业,并由此带来了政府功能的失效,公共事业的衰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并没有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没有真正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精神生活的缺少就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当前,这种只关心物质生活的丰裕而忽视精神世界的充实的现象却在许多地方地方政府那里成为一种常态,这无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技术主义的泛滥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的发展和解放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其生产力的发展却和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现代人也陷入技术主义的“技术陷阱”,在创造和受益于技术的同时迷失了自我,舍弃了自己的灵魂和信仰。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带来现代人的真正发展和解放,却使人陷入一场新的奴役。对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这种悖论,马克思早有所论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或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成为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具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可以说,马克思所讲的情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现实。技术主义成为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构造者,一切社会问题都被转化为技术性问题,人则沦为技术意志的奴仆,被化约为实现功用和效益的手段,同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完全丧失了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可以说,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技术主义的泛滥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和面临的难题。对于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也同样难以避免,而对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存在程度。在这一背景之下,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时,固然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技术主义的泛滥,但确实也要求我们在坚持运用生产力的尺度的同时,更加自觉地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这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现实任务。

三、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社会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涵义。这体现在文化发展中,就要求要努力做到让所有人平等享有创造文化成果的权利,平等享有消费文化成果的权益。但当前中国阶层、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失衡,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中,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中也非常严重。一方面,农村、偏远地区的文化生活水平很低,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文化贫困”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村自身的文化造血功能也在衰弱。据有关统计,1995年到2003年间,农村文化专业户从20多万下降到13万,下降了约40%;民间的职业剧团从7000个下降到2600个,下降了约60%。通过什么切实可行的方式来满足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需求,怎样强化这些地区的文化内生机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很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还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市、东部发达地区以及高收入群体凭借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凝聚了大量文化资源,也有着更强的文化生产力,从而享受着更丰富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而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民群众与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那些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因其特殊的身份原因也难以真正享受到高水平的城市文化生活。如何让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共享国家文化发展成果,如何真正落实“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如何真正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现实挑战。

第4篇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贵州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面对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亟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此过程中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是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元素。

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

中央办公厅主任指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地理海拔的相对“高地”。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在发展上长期处于相对‘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处在全国靠后位置。”仅以“十一五”初年即2006年为例,贵州用仅占1.8%的国土面积,却供养了占全国3.0%的人口,但生存质量不高、生活水平偏低、人口素质较差。例如贵州部分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仅占全国的比重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36%。从人口素质上看,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6、1.0、1.1%;财政总收入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进出口总额0.1%,实际利用外资0.3%,外商直接投资0.1%,在校研究生数0.7%,普通高校在校生数13%, 2007年的“人口素质”这项指标的小康实现程度才达到57.1%,至于广大农村的“人口素质”指标小康实现程度更是低达22.7%。

可见,人口素质低是妨碍我省经济发展,提高小康水平的“短板”,“十一五”时期,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在挂末位置。进入“十二五”,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两加一推”战略布局,吹响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号角,在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激励声中,全省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发2号文件”等政策机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厚积薄发、弯道超车、错位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较以往有了突然猛进的增长,尤其是GDP增速济身全国三甲并保持稳定增幅,贵州掀起了追赶发达地区的浪潮,并响亮的提出了“十二五”确保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力争翻一翻、突破一亿万元的目标。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如此迅猛,一方面为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时代责任。

二、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经济社会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这对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极好机遇。“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提高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促进就业再就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教育发展水平,根本的核心在于其赖以依存的产业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培养人才的教育,二者的相互依存度尤为紧密。职业教育本身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壮大经济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将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

(二)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全面推进“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贵州贫困和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为此,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四化同步”战略。目前,贵州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据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贵州省仅有专业技术人才资源78.42万人,技能人才资源54.5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30.19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在业人口的比重仅有8.59%。根据《贵州省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到2020年,贵州省技术人员、农村技术人员资源分别要达到91万、88万和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在业人口的比重要达到11%。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将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技术技能人才,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贵州实现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

按1274元扶贫标准测算,2010年全省贫困人口418万,占全国2688万的15.6%,居全国第一。按2300元测算,全省贫困人口有176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近一半,两项指标均为全国第一。2014年,按人均收入2300元人民币的国家扶贫标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0多万人。在“两加一推”的进程中,要解决就业问题,既需要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也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和市场竞争力,使他们能够从事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或顺利外出发展。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孩子进入职业院校就意味着带动家庭脱贫,真正实现“培养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至少有一名靠技术技能吃饭的人,早日脱贫致富。

(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职业教育自身特性的需要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办学,在国民教育中与经济社会建设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是脱贫致富的“直通车”。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用包括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和石漠化土地、仅占全国1.8%的土地面积,供养占全国3%的人口。人多地少是基本省情,就业问题在贵州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大问题。目前,贵州有80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全省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有数十万人,还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

“十二五”以来,贵州进入了一个需要人才,创造人才的时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第二轮实施阶段,“国发2号文件”加大了对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国家级开发区贵安新区为龙头,一大批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上马,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随着全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创新持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各行各业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应用、实用型人才更是紧缺,急需要职业院校提供源源不断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然而,我省高职院校数量不足、规模不大、办学水平撑支不齐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2012年末,高职院校也只有24所,高职在校生规模只14万人,仅占高等教育在校生38万中的36.8%,2014年,高职院校为29所,在校生16万人,也仅占高等教育在校生41.9万中的38.2%,高职院校生均校舍面积和仪器设备值在全国处于挂末位置。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必须创造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高职教育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智力和人才的需求,把我省巨大的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势,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采取多种措施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二五”末期,是我省实施“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进入攻坚的深水期,更是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全省面临着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需求,更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勇于担当,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全面深化改革,主动寻求创新突破,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助推“两加一推”、“四化同步”战略实施取得实效。

(一) 强化完善制度建设

以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入实施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全覆盖,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干事创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热情,在学生就业促进制度,定期举办和参与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制度,教师贡献激励奖励制度等方面出台新举措,搭建新平台,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二) 加大办学资金的措筹力度

营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氛围,主动争取上级关心支持,享受国家和省有关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投入,通过“向上要、财政给、社会融、企业投、对口帮、自己创”等举措加大融资力度,形成和完善办学经费良性投入机制。

(三) 着力实施二级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办学宏观统筹,在全面实行精细化科学管理基础上,试点下放并赋予二级单位管理的办学自主权,激活各级办学主体的内生动力,强化后台管理的智能化和指挥的高水平,提高前台服务的精细化和高效率,做到人人都是主人,层层都有活力,营造科学、健康、创新、绿色的和谐发展氛围。

(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5篇

[关键词]城管执法;城市经济;城市社会;青岛;威海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23-03

1999年全国有6个城市率先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到2012年,全国已经有621个城市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短短的13年时间里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城市迅速增加,说明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青岛和威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调查对象、问卷及步骤

青岛是在全国率先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行城管执法管理模式的城市,威海是最近才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城市,本文以青岛、威海两市的340名市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

由于评价城市发展的指标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城管执法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需要选取和城管执法有关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指标选取过程中,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借鉴同济大学陈强教授、尤新建教授建立的评价市民生活满意度的透镜模型,针对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试图从城市的经济生活、社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建设、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规划8个方面对市民进行调查,得到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见图1)。

依据上述评价模型,综合由专家咨询法得到的建议,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先由市民对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出主观评价,再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因此,问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指标评价部分,第二部分为权重确定部分。

调查于2010年7月和8月在青岛、威海两市进行。首先,由调查人员将问卷发放至所要调查区域的各个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由市民自行填写问卷,最后由调查人员统一回收问卷。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40份,其中,青岛170份,威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其中青岛161份,威海156份,问卷回收率93%。

二、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影响

首先,采用主观赋权法对评价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重要性系数进行主观赋权。通过调查城市市民主观赋权确定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系数(见表2)。

其次,进行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影响t检验,结果表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青岛市民的评价要高于威海市民(见表3)。

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必然会涉及城市运行的各个领域,从管理模式到城市文化,从政府决策到居民素质,都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可以说,城市能否健康、快速、和谐地发展,是各方面作用合力的结果,城市管理模式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岛、威海两市地理位置毗邻,发展方式相近,产业结构类似,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说明,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于城市发展起到了_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

城市的经济生活、社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建设、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等8个方面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密切相关,t检验结果表明青岛、威海两市在8个方面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充分反映出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管理模式优于多头执法管理模式(见表4)。

从分析结果看,城管执法管理模式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的较快发展虽然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但是城管执法管理模式能够使城市更加和谐、健康。良好的城市氛围和文明的社会秩序不仅会使城市更具魅力,而且还能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更多人才创业,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度假,带动相应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将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从比较结果来看,青岛在市容市貌、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优于威海。首先,青岛与威海都属于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是两座城市共有的天然优势,两市市民都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市容市貌与生态环境感到自豪与欣喜,而城管执法带来的更好的环境使青岛市民对于上述领域更加满意。其次,社会环境涉及声环境与交通状况,由于两市均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东部沿海,是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使得城市建设的速度较之内地大大加快,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两市市民对声环境和交通状况的评价均较低,客观地反映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二者之间的矛盾。城管执法部门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体制及机制上的优势,将这一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6篇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第7篇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44-02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该地区因拥有丰富的土地、水、石油、天然气、煤炭、铀和黄金等自然资源和辽阔的野生资源区,而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的关注。

但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资源潜力还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今天,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用全球化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个大区在俄罗斯长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依靠大自然赋予的资源潜力和先辈们积累的实力,从其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着眼于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正在制定地区发展的任务、目标、方法和原则。

我们普遍利用的方法和原则有:资源效益、附加值链条最大化、利用地区过境运输条件、全球发展的创新性、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建设示范发展区和选择性地引进劳动力。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专项发展目标已经得到俄联邦总统的批准。实现这些目标的机制和主要方向是:在超前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落实发展示范区项目。必须指出的是,每个示范区都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做支撑,都需要劳动力的保障。每个项目都应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吸引劳动力,即引进劳动力的数量及其专业水平均应视需要而定,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吸引劳动力和移民的做法。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融合不断加强,争夺燃料能源资源,首先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趋势加剧的形势下,作为一个各种资源富集的地区,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但是,这个大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制约因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产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开采和精选资源需要专门的技术工艺,而俄罗斯的公司往往缺乏这样的工艺;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必须根据项目的要求发展相关基础设施。

在通盘考虑该地区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时,可以将该地区战略性的任务概括为:在全球经济中,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大区,为实现俄罗斯各族人民和本地区居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该大区应遵照俄罗斯法规和国际竞争原则,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

二、发展构想要点

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明确制定了加快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的国家政策,同时,这项政策还有大量资金予以支撑。为了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家预算正在向社会领域注入资金,但仅仅依靠这种资金来源是不够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本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我们,而且我们的后代都要参加这项工程。

如果能够制定现实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战略,那么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燃料能源、土地、水、野生资源、矿产和有机物等各种具有世界意义的资源,就能成为提高俄罗斯地缘作用和保证其居民及其后代能过上体面生活的关键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点如下:

(一)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俄罗斯的法规,维护俄罗斯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并坚持以下原则:

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只有在资源开发效益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着手开发。如果资源开发效益很低,其结果将对我国的环境和长远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在着手开发资源之前,应创造条件保证相关效益指标不低于全俄平均水平。总之,要尽量利用新技术工艺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资源节约最大化原则。着手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采用环保性能最佳的技术设备,实施监测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安全综合纲要,修改现行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予以补偿的有关条款。

最大限度地考虑俄罗斯利益的原则。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是,应实现俄罗斯及其联邦主体的最大利益。在相关领域创办经济实体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应参与发展基础设施。

附加值最大化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把本地区资源加工程度提升到生产具有最大附加值产品的程度。

全球竞争原则。该地区经济的开放,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财团和公司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的相互竞争,恰恰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利用本地区过境运输条件的原则。燃料价格的急剧变动以及运价更有利于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趋势,有助于俄罗斯把这些因素变成竞争优势,重新占领世界交通物流系统的领头羊地位。

(二)全球创新原则有利于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全球创新项目,造福全人类。

这方面的主要条件有:

合理利用各种海洋条件――开采海洋大陆架的碳氢化合物、利用生物资源、潮汐发电等。

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再生综合系统(森林、江河、湖泊和矿山体系)。

从便于开采的资源中提取含量低的有益成分,例如开采铂砂。

新技术应该在改造经济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必须鼓励获取外国的最新技术,但是更主要的任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着手实施开发工业新技术的大项目。只有在国家的全面支持下,发展与私人企业的伙伴关系,推进与外国的合作才能开发和得到最新技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现有的科技实力雄厚,加之自然资源丰富和人口稀少,因而实施上述大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

必须制定开放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和实际部门开展国际合作。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多边国际合作无疑将成为保障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和整个俄罗斯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作为创新地区在推进国际生态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生态领域的课题研究很可能成为当地发展国际合作,实现科技突破性发展的一个平台。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先进技术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制药业的前景非常可观,要借鉴毗邻的中国的传统经验。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科学和教育中心主要位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发展地带上。除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三个主要中心外,还应该加上雅库茨克,它拥有强大的科学、教育和工业基地。除这四个城市外,乌兰乌德、赤塔、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比罗比詹也有科学和教育中心。另外,还须强调的是阿穆尔共青城、阿穆尔斯克东方航天城附近在建的科学中心,那里有强大的应用科学和创新研究中心。

(三)创造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劳动力到具有竞争力的新岗位就业。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制约因素是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最主要的是人口稀少,因此实施大型发展项目的劳动力不足。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须鼓励人口流动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首先涉及一部分项目的建设,如建设铁路、公路、海港、机场、输电线、社会基础设施和工程基础设施。目前。仅已开工的项目所需要的建筑工人就超过了5000。

不仅仅在狭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地区存在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该地区应该实行多元化保存和扩大人力资本的政策,即应根据三个基本居民群体制定不同的政策。

首先是当地居民,必须抑制当地人口的外流。只有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达到我国欧洲部分的水平,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还应鼓励当地居民在以下领域兼职: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新矿区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领域;

利用创新、高效和节约工艺开发自然资源领域;

生产深加工制成鼎领域;

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领域;

交通运输业、捕鱼业、服务业、生活保障和农业领域等。

第二个群体是指来自其他地区和外国的专业人才,他们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来的目的是参与东部地区大型项目的实施。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该为其建立先进的生活和工作基础设施,提供新的住房。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的总目标,按照“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战略和“335”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登高望远,主攻五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就沁水县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方面内容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沁水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民增收幅度居晋城市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全市第一,并且取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九名的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象农牧、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电明秀瓦斯发电等一大批非煤项目的上马,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那么如何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再上新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一,沁水县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大力依靠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在沿河、沿路地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沿山、沿沟地带发展经济林及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新兴工业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沁水县是煤炭资源大县,随着煤炭、煤层气等资源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装备的市场空间将更大,要多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投资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第三,三产服务要以资源型专业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以配套服务设施蔬菜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同时建立大型仓促中心,农贸市场,形成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相协调,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山西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镇化”、晋城市委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沁水县提出的“特色城镇化”的要求,应进一步打好 “城乡建设硬仗”,城乡建设要以县城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面貌。二是随着城市绿道、三河靓丽景观带等项目的开工上马、县城新面貌已现雏形。建设就要以最为紧迫的几个项目为突破口。三是要在乡镇建立专职的环卫队伍,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发生“突击式”、“应付式”的现象,使城乡面貌有一个持续的好转。

(三)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集中打响了农民增收硬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包括偏远山区。就沁水县来说,第一就是要加大扶贫、移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生活模式,集中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营、分红的监督考核机制。近年来,各类合作社运行日渐成熟,应对其运营、分红状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合作社收入公开透明,分红公平合理,有效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第三,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合法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再次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理清社会管理思路。一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类矛盾,重点要推行科学决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重点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民意“宜疏不宜堵”,群众上访其实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只要我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接访也可以预防矛盾发生。二要坚持化解为要。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消除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有很多种方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调解往往是本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这样便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的问题,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要依托现有党建、计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化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在机构、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做好管理的纵向协调和服务的横向协调。二是要通过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在村居、社区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或者村民组为单位,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等管理对象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

(三)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实现高效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实现高效管理,必须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要实施综治办、、司法、调解、警务、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同时,在村、居、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涵盖治保、调解、、安全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真正提供流程化、一站式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机制

0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更需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为解决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学科结构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对252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本科院校199所。其中,合并3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6所,划转地方管理127所[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后,这些高校在行业、政府、社会之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很多高校抓学术,轻服务,进而导致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第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不明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未能及时定位。服务定位直接决定服务质量,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差,其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缺少话语权,同时在服务的技术层次上一般以中间技术为主。第四,社会服务效益低。从经济效益上讲,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有限;从社会效益上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评价、社会赞誉不高。最后,普通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使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高校很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解的偏颇,也与高校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行为有关。

1.2 高校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了贡献。但目前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改制后,高校学科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甚至“综合化”的趋势,削弱了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得高校渐渐远离行业。第二,高校与原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狭窄。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进而原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也日趋减少,从而导致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第三,高校来自原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锐减。改制后,使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经费投入减少甚至取消,政策上也没有倾斜。最后,高校本身对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普通高校实力下滑,导致这些高校对原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行业优势日益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现象。

总之,高校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上问题,多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探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内部动力,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和地方的服务需求,形成普通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内部动力机制。

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及相互关系

所谓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服务系统内部各主体对服务产生的内驱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把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真正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功能,形成真正的服务动力。

2.1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三个主体,即普通高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下面就从服务的三个主体来阐述其内部动力因素。

2.1.1 普通高校内部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政府在加大对教育力度的同时,也对普通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过评估等手段,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若办学水平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被淘汰出局。普通高校相对底子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 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加剧。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在政策上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无法同中央部委所属的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导致资源更倾向于实力强的名牌高校集中。三是,民办高校、私立高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迅速崛起, 电大、自考、 成教、函授等不同办学层次冲击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原所属行业,拓展自身特色,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地方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服务,获取资源。因而,普通高校需要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来获取资源以谋求发展。

2.1.2 行业内部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本行业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综合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行业协会、学会和行业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较深的感情,在本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着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跨度大的学科交叉以及数量巨大、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而且,普通高校能够无私地、全心全意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积极承担的科研任务,且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人员来自工程或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1.3 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创新、处理、应用等因素的整合能力[2]。而作为面向社会,竞争性地提供知识产品、教育培训和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通高校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恰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当地社会对普通高校也就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和要求,要求高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为其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整合地方的各类教育科技资源,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的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强大牵引力。

2.2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间相互关系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三大主体的内部动力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系统。在服务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产生阻滞服务的进行。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应仔细深入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动力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服务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服务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是以普通高校为纽带,服务行业与地方,同时通过服务,又拓展了行业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构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以及多个层面,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内部动力机制。

3.1 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自身原行业高校特色和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3+1”模式,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上,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抓好预测并事前设置,部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与联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计划,并组织该项计划的实施,积极制订、实施高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培训人才,并为企业员工和行业系统单位员工开设学分或非学分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3.2 科研机制科研要面向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与地方企业搞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点,促进行业和地方重大问题科学地解决。普通高校的科研只有紧紧围绕“科教强省”、“科教兴市”等地方发展战略,从原行业和本地区资源出发,注重捕捉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对策研究,才能找到三者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原行业和本地区的建设发展。②建立成果对接机制,提高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成果的对接机制实质上就是成果的流通渠道,普通高校要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邀请或聘请社会、企事业和行业方面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在科研计划、科研立项,乃至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努力与行业和地方联合,加快产学研合作,从而取得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要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如积极参加技术交易会、网路信息沟通、开展厂校联合等。

3.3 服务机制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建立一些实体性或半实体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或实施校地、校企合作事宜。这些机构包括: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机构、信息咨询中心、校企联络办事处、董事会等。

3.3.1 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成果转让一站式增值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三边合作中,普通高校可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活动中,为此,可建立专利技术推广机构。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大学专利公司,专门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推销科研成果,同时也帮助大学教师确定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任务[3]。这样可以凭借行业和地域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3.2 以互补性为基础,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技术交叉集成性,开发难度大、耗资大、风险大,共建研发中心可以共同承担的。

3.3.3 信息咨询中心普通高校是行业和区域信息中心,理应成为行业和政府的智囊团、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参谋。普通高校应该主动接受行业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对策及其它专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产品的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制订确实可行的方案,为行业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3.3.4 校企联络办事处联络办事处是实现高校与行业、地方“对接”的重要平台。学校设立企业联络办公室,帮助教师与行业、地方企业牵线搭桥,以便建立固定的、畅通的联系渠道。

3.3.5 高校董事会和校友会普通高校应通过建立董事会密切与行业、地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支援。同时,董事会和校友会是普通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的重大事项应该由董事会参与,使普通高校更好地适应行业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校友会可以协调高校与行业、社会的关系。

3.4 保障机制普通高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就高校科研状况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主要是职称评定,看重论文的发表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因而,普通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极为为行业和地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从管理体制而言,目前部分普通高校既接受教育系统纵向管理,又接受地方政府横向管理,束缚了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能力的全面发挥。为此,在管理权限上,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决策统筹权,让地方政府通过经费评估、监督等手段调控高校,使高校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法规上,既要明确对高校与社会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又要对高校内部在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服务中的人员编制、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服务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第10篇

关键词:强化 档案队伍建设 服务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前不久,一批连续20年以上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们受到表彰,颁发了荣誉证书,这毫无疑问是对档案工作者数十载坚守的认可和褒奖。由此引发出一个现实,即档案工作者的新老交替也在悄悄地进行,经验丰富的老档案工作者有的即将退出工作岗位,年轻的新人接替上来。如何让他们尽快成长、成熟,像老档案工作者那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在服务大目标中创新工作呢?强化档案干部队伍软实力建设问题,形势紧迫,任务异常严竣。

一、档案工作是传承历史的一项重要工作

档案工作是传承历史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档案工作者始终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国家积累宝贵财富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为此,很多老档案工作者,都曾经历过档案工作由弱到强和创新发展的变迁。

一是档案管理环境方面的变化。三、四十年前的档案库房多在一楼或平房,也有的在地下室,空间窄小或阴冷潮湿;二是档案装具方面的变化。过去的档案多用薄纸盒装订,更有一些用牛皮纸做封面装订,长期擢放边缘有些卷曲;三是档案检索工具方面的变化。过去的档案大都是手抄目录、手工检索。

而今,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档案库房就设在办公室左右,宽敞明亮,设施完备;档案都装进了厚纸盒,齐刷刷地摆放在一列列封闭较好的密集架上,标注清晰,调卷便利;管理档案基本采用了计算机档案软件,查询快捷,检索准确。

档案工作今非昔比。在老档案工作者中大都不是学档案专业的,但他们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档案工作的变化而成熟起来的,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他们既了解《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规,也熟知档案管理要求。他们敬业奉献,对档案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长期坚守,宁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管好、用好、传承好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学习。

那么,目前档案工作人员配备、队伍建设,工作现状如何呢?

二、档案工作任务繁重、从业人员数量有限

档案工作也是一项清贫艰苦的工作,它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比较细致、比较严密的系统工程,专业技术性强,整理工作繁重复杂、枯燥寂寞。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打破看堆守摊管档案的局面,要创新服务理念,找准切入点,提高服务水平,在发掘和利用档案资源服务于领导决策、民生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责任重大。

据了解,一些基层档案室存在着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等现象。

1、档案管理门类多且庞杂。基层的档案室,大都是综合性档案管理部门,接收管理的档案门类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资料档案和荣誉档案等。载体包括:纸质、光盘、实物档案等。级别不高,管理的档案却一样都不少。

2、档案专兼职人员少、工作量大。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者,他们有的身兼多职,一个档案室只配备1人,有的还兼顾其他工作。人员少,应对的工作内容却一点不能少。

3、档案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强,涉及的范围较广泛。档案收集、分类、整理、保管、统计、鉴定、编研和利用,样样都要做细做好。档案工作虽然平凡,但服务领域广泛,是连结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工作职责一点都不容忽视。

三、档案工作者要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大目标

档案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阶段,档案工作要适应新变化、新内容、新发展要求,要站在时展的前沿,为其保驾护航做好优质服务。只有强化档案队伍软实力建设,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最有利保障。

档案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神圣的职责,要以前瞻和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要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大目标为已任。着力从以下方面做起。

1、提升素养、发展创新。档案工作者不能固守管理,要维护历史原貌,也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要时刻牢记档案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要认清历史责任和肩负的使命;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工作作风,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甘于奉献。

2、依法工作、深入发展。俗话说:“档案无声人有声”。档案工作者不能埋头苦干,默不作声,要把《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规落实于档案工作各个环节,通过广泛宣传档案法规和规章,使档案法规深入人心,渗透于日常工作,形成人人都重视档案的保护,据实归档、据实管档、据实用档的档案发展合理局面,力争把档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3、不断学习、锐意进取。档案工作者不能因循守旧,要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掌握操作规范和规定,以及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手段,包括计算机软件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以下形式促进业务提升:(1)培训讲座;(2)调研考察;(3)业务交流;(4)学术研讨;(5)实践学习。要注意吸收更新知识、涉猎其他领域的好方法和先进经验,为做好档案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1篇

摘要:中国设计业面临着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以企业内部科学的设计战略管理为依托。我国设计战略管理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以观念为导向,明确设计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以设计组合模式的优化为基本策略,合理安排BPO与内源设计的结合模式;以完善的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为背景平台,为设计师的创意实践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撑与引导。

关键词:设计管理战略;差异化战略;设计组合;设计知识管理系统

从我国现有的企业现状而言,设计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隐形设计管理的半专业化特性。很多企业虽然花费了大量资金在设计上,但是“产品设计是由工程部门负责,视觉传达设计是由公共关系或市场开发部门负责,环境设计由基建部门负责,整个企业上下以一种随意性的混乱方式使用设计,缺乏协调的整体控制,使得设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设计方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也急需建立和完善”。(夏翔,2010)要改变这一现状,亟需建立科学的企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基石,它的起步尤其重要,因为它能为企业内部具体的设计项目管理、设计职能管理规划方向,从而带动我国设计业的转型。

一、 让设计战略分析服务于现代企业竞争的差异化战略

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产品数量与种类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即从群体消费阶段开始向产品区分阶段过渡。在群体消费阶段,价格是占主导的影响购买决定的因素,人们习惯于在货比三家的情况下根据价格差异来选择日常消费品,相比较而言同类产品之间的区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在产品区分阶段,从产品自身到产品的包装、展示、附加服务等都成为引导消费者进行选择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如何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来开发市场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针对消费品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调整竞争战略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是企业追求竞争优势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战略。低成本战略靠成本优势来创造竞争优势,前提是要不断提高设计、生产与营销的效率,超过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通过低价格吸引顾客或者同等价格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相比较而言,差异化战略则是在产品质量、功能与售后服务上为消费者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值,从而更好地占领市场。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逐渐转化,成为市场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从企业战略高度将设计与差异化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可以充分看到设计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将产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Stanley F. Slater曾指出,差异化战略给企业创造利润要靠六个因素:“(1)延伸的售前与售后服务;(2)新的营销技巧;(3)与众不同的产品;(4)多样化的生产线;(5)企业品牌建设;(6)高质量产品”(Stanley F. Slater,1996)。这六个因素中,第二个因素与第五个因素是直接由设计决定的,因为只有通过产品设计师的创意设计活动,不同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新型产品才有可能出现,而企业品牌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VI设计。不仅如此,企业延伸的售前售后服务也要依赖于专门的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等具体设计活动,如苹果公司所能提供的体验服务就是靠优良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展示设计来完成的。此外,其他因素如新的营销技巧也会因为设计的发展而得到改进,如近年来的交互设计对于改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的交互体验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如何通过设计战略管理,实现设计对公司战略的影响力,是企业管理层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设计战略管理必须从观念上明确以设计为手段来落实差异化竞争战略。这种观念上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在中国解放鞋被冠以OSPOP(One Small Point Of Pride)之名热销欧洲市场、成为时装界新宠的案例中,设计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窥见一斑。沃特斯从设计出发,在保留外观基本形式的情况下改进解放鞋的鞋垫、包装以及宣传模式,并在欧洲注册商标,使得中国市场上滞销的解放鞋以高出二十倍不止的75欧的价格热销国际市场(江宏飞、周伟,2008)。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传统的只关注投入/产出之比的生产模式是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市场的。Koskela和Ballard指出,传统的项目管理将生产视为一种转换,其转换模式的原则是单一的,只考虑从投入与产出的转换。该模式使得生产体系被分解为各个独立管理的细节任务,其弊端在于“针对消费者和终端使用者的材料与信息流以及价值生产无法真正得到考虑”,产品设计的发展受到限制,因为“产品设计需要各个环节相互依赖,要求执行者的共同行动,需要利用信息流推动设计从思路到实践的发展进程”(Glenn Ballard & Lauri Koskela,1998)。改变观念要从设计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将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联性确立起来。

设计管理的战略分析具体而言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包括通过PEST方法从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四个因素考虑过去和将来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外部环境因素;通过波特“钻石模型”的定性分析方法,对产业的历史演进和现状进行考察,得出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结论(陈卫平、朱述斌,2002);对设计替代品进行前瞻性的分析,等等。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则是要对企业创新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判断,尤其是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找到企业的基准点,明确企业的战略性能力,并研究出衡量企业业务组合是否平衡的检验工具。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资源分析,设计战略管理所能发挥的功效将远远超出狭隘的具体设计项目管理。

就中国企业发展而言,从观念上加大对设计的认可,并明确将设计与企业发展总体战略结合起来,不仅是企业自身获取更大利润的重要途径,也是设计反过来通过企业实现从外观到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的主要方法之一。企业需要确立设计管理战略,将设计与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联系起来,让设计师参与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运用设计知识来分析市场远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识别能力以及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目的。与此同时,也只有当设计管理战略逐步发展起来,设计师的行为和意识才会在市场的引导下发生根本的转变,从传统的注重外观和色彩设计,转向注重消费者行为分析、产品附加服务等综合类设计的层面上来。市场对设计师行为和意识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而言,要超出设计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它是经济反过来对设计所产生的直接影响。

第12篇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02-02

一、我国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这140个新设置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这些新增专业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其中一个。该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与国际能源组织预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能源类领域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能源已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00年至2020年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之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国需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投资大约2万亿元,从现在到2020年的投资大约1.5万亿元。按照相关部门使用的投资拉动就业推算公式,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拉动量保持在297~706人之间,均值为474人/亿元来计算,则1.5万亿元可拉动就业岗位711万个。因此“十二五”期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呈现大幅上升的势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2011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是一个以培养新能源合理开发、高效清洁利用为目标的能源类专业,肩负着培养国家能源类紧缺人才的重任[2,3]。

二、天津市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天津市从事能源类的企业达到300多家,如天津市风电整机、关键部件和配套企业达到50家,总投资126.45亿元,从业人员24760人,在全国风电行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据统计,目前,天津市整机生产能力达到5600兆瓦,叶片生产能力为14000支,按三叶片整机计算,可满足4900台整机需要;齿轮箱5400台以上;发电机1500台;控制系统3200台;以树脂为主的叶片材料5.5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日前也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二次电池和LED四大产业,计划每年从新区促进经济发展各专项资金中集中8000万元到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各相关功能区结合各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也将集中12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天津市西青区也计划在张家窝投资25亿元建立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园区。预计天津市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资金超过50亿元。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拉动就业岗位2.37万个,也就是年平均5925个。天津市19所高校中有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每年的毕业生不足1000人。因此,仅从天津市这一局部区域来说,能源类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

三、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4]。

1.建设目标。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如认知灵活性理论等),以“3.4.5.6”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本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本专业建设工作。首先是在以“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体系”为专业教学轴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优化该专业结构,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盟和协作机制,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该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育思想先进、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改革领先、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成果优秀”的目标。

2.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案。①以服务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天津市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构建具有都市型农业特色的“大农业”(郊区农业+市区绿化环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和绿色能源在“大农业”生产中高效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培养适合天津农业和工业领域人才需求的能源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②以“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能源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为此,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以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体,全科模拟岗位实训贯穿其中,实现专业交叉,融入艺术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③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致用求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打通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瓶颈,构建有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交流平台。首先,在重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路、方向、方法论基础和把握全局者的综合性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基础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好奇心的“催化剂”。其次,大力实施“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计划”、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无缝隙合作工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措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催熟剂”。

四、总结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其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必须紧跟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以动态跟踪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要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专业联系产业,学科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职业,积极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瑞,王胜辉,高微,王帅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400-402.

[2]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

[3]陈学俊.对能源科学与工程发展的若干建议[J].院士与学部,2005,20(6):451-455.

[4]韩新月,何志霞,王谦,吉恒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人才培养改革,2013,(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