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14:0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混凝土质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0.引言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产生露筋,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表面出现大量的麻面、蜂窝,混凝土强度较低,均质性较差,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对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面,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无形中起到了很大的制约,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个施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十分激烈额市场中生存下去,就必须采取有效地方式,将自己所建设的工程项目提升上去,因为质量是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生命所在,也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所在。如果想要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就必须做好混凝土这一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是我国建筑工程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平顺。
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考试吧|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
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3.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3.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3.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考试吧|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3.3加强原材料管理
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3.4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
混凝土强度的测定,28天强度为准,为施工简便和质量保证,一般做7天试块等,以对混凝土强度尽量根据其龄期测定其发展,以明确确定其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工程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就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这就要求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环节,需要将混凝土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的了解,从原材料方面就开始加强质量方面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混凝土质量。针对于混凝土不同环节的情况,通过采用不同的质量控制办法进行防控,不可马虎大意,以免发生质量隐患,导致混凝土构件质量低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成不良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劳智聪.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浅析[J].科技信息,2009,(09).
[2]徐刚.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33).
[3]刘惠文.分析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10).
关键字:混凝土质量裂缝检测中的问题监测方法
混凝土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材料。从最初的配料、到搅拌、然后成型至最后的养护等诸多工艺环节,每一步骤无不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加强,混凝土检测技术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在我国,混凝土结构检测主要关注检测其结构构件中的内部缺陷如混凝土是否有裂缝、是否有不密实区和孔洞、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混凝土损伤层等这些方面的问题;
首先,笔者在这里先就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一些检测方法上的说明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基本概念:通过结构试验,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结构破坏的外在现象。建筑物中裂缝的存在表明着结构承载力不足,过大的裂缝甚至会促使钢筋锈蚀而降低结构耐久性,会造成房屋渗漏,影响建筑物美观;严重时还会带来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理论上,建筑工程是绝不允许建筑物产生裂缝的。但在客观现实里,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问题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混凝土的结构裂缝按照其形式及分布状况的不同相应的也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危害程度较轻的表面裂缝只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影响,就经济及科学观点而言,这种轻度裂缝是可以为大众接受的。而深度较深甚至影响结构构件的裂缝则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重度裂缝进行调查和分析是混凝上结构检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必须对裂缝出现的原因出发,找出关键病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裂缝成因调查是为裂缝原因分析提供依据的必要工作步骤,它包括对施工材质、施工质量、施工设计的计算与构造,投入使用的环境与使用荷载等方面的相关调查。施工材质方面:主要是水泥的品种及其安定性、砂石中是否含有碱性骨料、外加剂性能及用量。施工质量方面:主要是调查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养护状况,钢筋位置和数量,模板刚度及支撑情况。使用环境与荷载方面:主要是调查结构在使用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变化状况,是否存在不利介质。笔者通过多年工作中积累总结的经验,总结出在混凝土裂缝监测中常见的集中检测方法。1、外观检查。外观检测裂缝主要包括检测裂缝的形式、裂缝部位、裂缝走向、裂缝宽度、裂缝深度、裂缝长度。裂缝发生及展开的时间过程,裂缝是否稳定,裂缝内是否有盐、锈水等渗出物,裂缝表面的干湿度状况,裂缝周围材料的风化剥离情况,等等。裂缝外观检测时的常用仪器一般有刻度放大镜。对于活动裂缝,应进行定期观测,专用仪器有接触式引伸仪、振弦式应变仪等,最简单的办法是骑缝涂抹石膏饼观察。这种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建筑物的轻度裂缝,另外对于建筑物中尺寸的偏差、蜂窝麻面,表面损伤、缺楞掉角、冻害等外在问题都是适用的,也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
2、超声波法(声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裂缝相对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与声速的相关性也受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种类的不同、骨料粒径大小的不同、湿度状况等的影响,因而需要用该种混凝土的试件或取芯法的芯样来决定混凝土的强度与声波的关系。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要应用超声发射仪,从该受损钢筋的一侧发射一列超声脉冲进入钢筋混凝土中,在另一端接收经过混凝土介质传送的超声脉冲波,同时根据超声仪所得的声速、振幅、频率等参数,以此为依据来判断混凝土的质量,从而计算表面裂缝的深度。这个方法是目前混凝土检测测缺陷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下面,我将对混凝土质量检测时所采用的其他常用方法进行一些总结。
3、回弹法(表面硬度法) 它是一种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混凝土强度与硬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该方法采用回弹仪,并通过其是发射的冲击动能测量回弹锤在撞击混凝土表面后的回弹量,来确定混凝土表面的硬度,用多次试验方法的结果建立一个混凝土的表面硬度与其强度的函数曲线,并以此为数学依据判断混凝土的强度值,但是这种方法在客观条件下极容易受混凝土的表面状况的影响,例如混凝土表面的碳化情况、干湿状况,甚至粗骨料对表面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测出的强度需要进行多次的校准。我国已制定了回弹仪测试混凝土强度的技术标准,并且在混凝土检测中使用也很普遍。
上面所提到的超声波法与回弹法可以结合使用来评定混凝土的强度,称为超声回弹综合法。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减少或抵消某些影响因素对其中的某一单一方法测定强度的误差。从而提高测试精度。
4、拔出法(半破损法) 这种方法是指使用拔出仪,拉拔埋在混凝土表面层内的锚杆,根据混凝土的拉拔强度,推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水灰比;骨料级配;骨料种类;水泥种类及标号;配合比;养护条件、温度、时间、湿度等;外加剂;施工振捣等操作;浇筑时的环境影响;搅拌、运输设备这些都是重要因素。然而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直接测定混凝土的力学特性,所以尽管影响其轻度的因素很多但测出的数据还是比较可靠的。当然,拔出一拉拔的锚杆,可以是预埋在混凝土表层面的,也可以是后埋的,其中后埋法在使用操作时会方便、灵活。但在钻孔、埋入锚杆等作业时,会对混凝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或者因为埋设不当,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值。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水灰比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下面笔者就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一、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水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 满足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不超过水泥重量的25%。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水灰比0.4:0.65, 超过水化需要的水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性的需要。超量的水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了孔缝, 使混凝土强度、密度和各种耐久性都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 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在一般情况下, 集料的强度都高于混凝土强度, 甚至高出几倍。因此,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石的质量。而水泥石的质量又决定于水泥标号和水灰比, 所以说水泥石质量决定于水灰比, 可从水在水泥浆体中的存在形态加以分析。
(二)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泥标号对混凝土强度的作用是人们所熟知的, 同样配合比, 水泥标号愈高,混凝土强度愈高, 水泥标号愈低,混凝土强度愈低。关于水泥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一般认为“水泥越多混凝土强度越高”。这个认识是不确切的:一是没有前提。这个前提应该是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水灰比不同,就无法谈高低问题。二是两者间关系不是永恒的。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 混凝土强度有随水泥用量增加而提高的可能。但当水泥用量增加到某一极限量时,混凝土强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三)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作用
集料本身强度一般都高于混凝土强度, 所以集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没不利影响。但是集料的一些物理性质, 特别是集料的表面情况, 颗粒形状( 针片状) 等对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对地讲, 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影响更大一些。集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又与水灰比有关。当水灰比小于0.4, 用碎石制成的混凝土强度较卵石要高, 两者相差值可达30%以上。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集料品种的影响减小,当水灰比为0.65时, 用碎石和卵石制成的混凝土在强度上没有差异。这是因为碎石表面粗糙,卵石则表面光滑,它们与水泥石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不同所致。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有一定的影响。粒径大, 其比表面积越小,因此用于湿润石子表面的水得以减少,可降低水灰比而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保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节省水泥。
(四)振捣密实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振捣是配制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振捣的目的是施加某种外力,抵消混凝土混合物的内聚力,强制各种材料互相贴近渗透,排除空气,使之形成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构件或构筑物, 以期达到最高的强度。
为获得密实的混凝土,所使用的捣实方法有人工捣实和机械振实两种。由于人工捣实弊端很多一般很少应用,主要是机械振实。
(五)养护的种类
混凝土养护,就是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保证凝结硬化的正常进行。有自然养护,湿热养护,干湿热养护,电热养护和红外线养护等,养护经历的时间称为养护周期。
二、混凝土的蜂窝的成因和控制
蜂窝边线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松散石子、少浆。
(一)产生的原因有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水等原材料计量不准;混凝土未分层下料;石子粒径偏大;而振捣又不密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2)下料不当,未用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离析现象。
(3)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拌和物分层离析。
(4)模板缝隙太大,水泥浆流失。
(二)蜂窝的控制措施有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的准确性,混凝土拌和均匀,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民主超过2m时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2h,沉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发现蜂窝后,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出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用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必要时可加入微膨胀剂。
三、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一个较大的范畴,它包含很多内容。一般应从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有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等。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把原材料进场关,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收料人员平时就应该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关键词:混凝土;麻面;措施
1混凝土出现蜂窝现象
产生原因的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控制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现象
产生原因的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控制的措施:
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混凝土孔洞现象
产生原因的分析: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控制的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混凝土表面露筋现象
产生原因的分析:
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控制的措施: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混凝土缝隙夹层现象
产生原因的分析:
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控制的措施: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混凝土拆模时出现缺棱掉角现象
产生原因的分析: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控制的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产生原因的分析: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产生的原因:
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控制的措施: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
砼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在许多工程中,经常可以见到拆模后的砼存在麻面、露筋、尺寸偏差等现象,轻则影响美观,重则有损于结构安全。但只要认真作好预防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是可以消除这些质量通病的。本人现对砼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一、蜂窝: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
1.1 产生原因
①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
②砼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下料不当,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④砼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
⑤模板缝隙未堵严,或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严重漏浆;
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1.2 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砼搅拌均匀,坍落度适合;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严密,浇筑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5㎝。
1.3 处理方法
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加强养护。
二、麻面:砼局部表面出现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和碎石外漏现象。
2.1 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砼的水分被吸去,使砼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砼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砼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2 预防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纸、泡沫塑料胶条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应振捣排除气泡;拆模不应过早。
2.3 处理方法
表面做粉饰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饰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砼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砼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空隙,局部没有砼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
3.1 产生原因
(1)钢筋较密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砼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砼;
(2)砼离析,严重跑浆;
(3)砼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振捣器震动不到位,形成松散孔洞;
(4)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砼被卡住。
3.2 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砼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预埋件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浇筑应在侧面开口下料,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继续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掉入砼内,应及时清除干净;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成40°~45°角斜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控制好下料,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如超过应设串筒或溜槽下料;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3.3 处理方法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砼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砼浇灌、捣实。
四、露筋: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
4.1 产生原因
(1)浇筑砼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住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砼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砼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砼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4.2 预防措施
浇灌砼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截面较小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砼浇筑;保证砼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砼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或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操作,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调整校正;保护层砼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
4.3 处理方法
将表面露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使之充满露筋部位并将其抹平;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砼,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砼填塞压实。
五、施工缝夹层: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
5.1 产生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认真处理,未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砼层,还没充分湿润就浇筑砼;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干净;
(3)砼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砼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砼未很好振捣。
5.2 预防措施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以清除;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
5.3 处理方法
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六、缺棱掉角:结构或构件边角处砼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6.1 产生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砼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6.2 预防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砼前应充分湿润,砼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砼应具足够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6.3 处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并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砼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生产特点;质量管理
前言
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为“商砼”,俗称灰或料: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现代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使混凝土的质量更稳定且易于控制,是混凝土生产技术的一大提高。
1. 商品混凝土及其生产的特点
1.1 随拌随用
由于用户的要求各异及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如必要的工作性能、性能存在经时变化等),作为建筑材料的商品混凝土不能储存,只能按用户的具体要求临时生产,随拌随用。
1.2 受原材料影响非常大
作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本身,受其组成原材料的质量和掺用量的影响非常大,如水泥的组分比例,外加剂的性能、用量及与水泥的相容性,砂石级配及含水率,水胶比等,混凝土质量对上述因素的变化非常敏感。
1.3 受环境影响明显
混凝土的相组成及强度、耐久性等特性,除受原材料影响较大外,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也较大,且随时间而变化。
1.4 商品混凝土只是半成品
考虑到房屋结构对混凝土最终的强度及耐久性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站供应的混凝土只是一个半成品,要最终达到结构要求的强度、耐久性能等使用指标,还需要考虑运输、浇筑(包括振捣)、养护、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5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
尤其砂、石一般为地方性材料,性质不易改变,质量不容易控制,更不易改善,只有想办法去适应它。
所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众多且原因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有些原因,我们还不能认识清楚,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有时只能靠经验处理,有一定的盲目性。
2.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选用优质的原材料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为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是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2.2 加强生产前期管理措施
2.2.1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
(1) 石堆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水泥、粉煤灰等粉料筒仓有防潮、防湿措施。
(2) 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
(3) 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进料口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2.2.2 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工程所需的耐久性。
(1) 用低水胶比、富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扩散、硫酸盐侵蚀性能和对钢筋的长期防腐蚀性能。
(2) 掺适量的优质高效减水剂,大大增加减水效应,显著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强度。
(3) 掺加适量优质粉煤灰、矿粉,取代部分水泥和部分细骨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稠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2.2.3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1)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理论设计计算、试验和调整。由试验室通过试验取得的配合比在生产前再进行复验,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2) 混凝土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进行,由试验室掌握,根据工程情况、设计要求、气候变化、运输距离、原材状况等因素,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调整。
2.3 过程控制措施
2.3.1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 确保计量精度。
配
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有条件的工程尽量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当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后,电子称对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混凝土需按配比严格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以确保达到gbl4902《预拌混凝土》规定的计量要求。
(2)确定合理搅拌时间。
根据搅拌机类型、实际搅拌效果、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问。
(3) 加强过程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当班人员除随机抽样检测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
2.3.2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1) 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原材料特点,将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如缓凝性、强度增长规律、养护方式等)情况在技术交底时告知施工班组,使有关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和熟悉混凝土的特性,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
(2)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出站到浇筑的间隔时间,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
(3) 在施工现场随机进行混凝土取样,并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4) 为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搅拌站派出现场服务员或技术人员,监督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搅拌站有关部门联系、反馈信息。
2.4 加强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强化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检验应做到:
(1) 把好五关、做到三个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2) 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3) 加强信息反馈,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缺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和地铁建筑施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和地铁方面增加了投入,工程的设计标准也有所提高。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工作重心就落在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上,而重中之重就是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管理。
1、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分类
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主要包括表面缺陷、内部缺陷和其它缺陷。其中:表面缺陷表现在外露钢筋头、管件头、表面蜂窝、麻面、气泡密集区、错台、挂帘、表面缺损、非受力钢筋露筋、小孔洞等方面;内部缺陷包括砼架空、裂缝、浇筑层面漏水、钢筋错位或漏埋等。
2、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2.1、材料原因
材料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材料不符合基本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主要包括:一是水泥质量不过关的影响。
水泥的特性指标主要有水泥种类、水化热和活性,不同的水泥品牌在强度、材料方面不同,而活性过低的水泥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二是骨料的影响。骨料主要是起应力作用,影响骨料的有级配、强度和含泥量,如果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影响外观质量;三是水质的影响,水的酸碱性和杂质过多极容易造成水泥硬化、腐蚀钢筋;四是添加剂用错品种和过量造成外表产生气泡。
2.2、搅拌原因
由于混凝土搅拌不正确,往往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含水量即水泥、骨料和水的比例,含水量低了,会造成裂缝,高了,则强度不够;拌合过程要均匀拌匀,如果不能均匀,则容易造成骨料分离,影响强度,同时,在搅拌后到摊铺过程这段时间,如果混凝土变凉,强度也将降低。此外,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混凝土搅拌时,会出现水泥水化热的现象,这是水泥本身的特性,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当水泥放热速度加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水泥水热化前后会引起较大的温度差,这样会极易出现裂缝,建筑物的稳固性、耐久性都会大大地降低,直接威胁到了工程的质量。
2.3、施工原因
施工不当会直接造成混凝土的各种通病:运输引起的骨料分离和温度降低引起的初凝现象;模板刚度和支撑不牢造成混凝土尺寸偏差,模板不湿润或有起毛,造成混凝土表面麻面等;浇筑问题,倒入混凝土时高度过高,造成离析。振捣不够,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强度不能达到要求;工人不能按照基本要求施工,造成不可遇见的各种通病;浇筑时温度过低,而又没有进行保温,造成初凝或冻结。
2.4、保养原因
混凝土的凝结对于温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这就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保养,如洒水、覆盖等,如果没有,就容易造成干裂或受冻强度不够。
3、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原则
首先,在满足设计要求及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以尽量减少损伤母体为原则。
其次,修补材料时采用微膨胀预缩砂浆,修补强度、耐久性、防渗性均高于母体原料一个级别,与母体粘结好,确保结构整体强度和长期可靠运用,并尽可能兼顾结构外观效果。
最后,对于气泡、麻面、蜂窝、缺损掉角等表面缺陷的处理,原则上是在拆模检查后及时处理,需对原结构进行切槽、打磨处理的缺陷,在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进行处理。
4、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优劣是衡量建筑质量的基础,如果使用了劣质的混凝土原材料,即使是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去进行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无法完全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对于粗骨料进行选择要根据规范进行合理级配,要尽可能的选择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如果粒径较小需要再次进行更换,对此就会使混凝土的外观保持颜色统一,确保混凝土美观的时候,还要保证拌和物基本质量,拌和时要使用统一的电子计量,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配料在搅拌的过程中,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就会使混凝土能够搅拌的相对比较充分,并且能够严格的控制出料,以及混凝土的坍落度情况,从根本上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以及自身的强度有基本的保障。
4.2、混凝土强度的控制
按照我国建筑施工工程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看,混凝土强度宜在C20-C50的范围之内,按照强度的从高到底可以细致的划分为三个等级,至于具体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强度大小则是按照实际需求来定的。同时,基础的配筋在增加承受能力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科学的构造要求和承受作用,还得考虑到混凝土的配比方法。为了能够防止钢筋控制裂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构件的抵抗裂缝的性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得加强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增加梁纵向截面的配筋数量,控制好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的钢筋。
4.3、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标,在混凝土的配合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技术性能和相关的施工工艺。当然,使用外加剂也能改变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配置能不能满足需要不仅仅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建筑施工的进度,还影响到该工程的技术运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至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进一步调整,因为在试验中所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可能与具体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十分的切合,肯定存在一定的出入,而且由于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设置和气候的变化等施工情况可能随时出现,随之改变的混凝土的坍落度也是无法预期的。所以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实时的调整混凝土的含水率和用水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符合施工的需要。
4.4、混凝土浇筑和建筑梁柱节点箍筋的施工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流程: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以及持续推移等,把握好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再浇筑以避免出现混凝土层与层之间浇筑的时间间隔过长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且,要挑选合适的天气状况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以避免混凝土受到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而变得疏松,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之后,要通过一些覆盖和防护措施进行维护并完成后浇带的清洁工作;梁柱节点箍筋的施工中,构造复杂梁柱节点施工难度大,中间柱子、钢筋错综复杂,箍筋绑扎较难,进行箍筋的操作难度大所以在安装完梁板模板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并且整体沉梁将有利于钢筋的堆放运输以及绑扎比较安全,能降低之前的一些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的效率。
4.5、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浇筑后的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步工作就是养护,做好养护工作能够让混凝土抗拉强度增加并避免裂缝的出现,保养施工,首先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使用保温膜进行保温,此外,混凝土浇筑之后应该及时作洒水养护工作,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避免由于天气状况的原因影响到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等现象。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的质量缺陷会严重影响到工程质量,对水利工程和地铁建筑施工来说,必须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建军,马召耳.桩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3,02:104-106.
[2]张义,李书帆,姜明月,庄显峰,朱文斌.浅谈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3,02:140-141.
[3]张涛.浅谈混凝土质量缺陷修复技术[J].科技风,2013,18:159.
[4]侯宁春.试论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77-81.
[5]李海英.浅谈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A].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2013:1.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问题 处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墙柱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部分的质量和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来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墙柱混凝土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会对于建筑工程所具有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影响墙柱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例如墙面的蜂窝、麻面、烂角等多个方面。下文主要要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1. 墙柱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
1、蜂窝、麻面
在墙柱混凝土工程中最为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就是蜂窝和麻面。在墙柱混凝土中,如果出现大量的蜂窝和麻面现象,就会对墙柱造成严重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配合比问题以及混凝土搅拌问题是导致墙柱混凝土出现蜂窝和麻面的主要原因。当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按照施工要求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进而导致蜂窝和麻面问题的产生。并且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如果振捣的程度不够,也容易使混凝土出现麻面和蜂窝问题。
2、露筋
露筋也是墙柱混凝土中所常见的质量问题,当墙柱出现露筋时,很容易导致墙柱内部的金属材料被腐蚀,从而使墙柱的承载能力急剧下降。而出现露筋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墙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安装不合格,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也是导致墙柱出现露筋的重要原因。
2.墙柱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2.1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原因的分析:
墙柱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质量缺陷问题,其主要产生缺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工程项目的管理队伍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来进行监督,管理不完善,部分参与到实际施工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没有对工程交底进行详细的了解,不同技术员进行工作交班之后,又出现施工大意的情况,工程项目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检查;工程项目没有针对施工的队伍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这直接导致部分施工技术较差的施工人员也能够进行工程施工;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流程之中,各个施工技术人员没有针对浇筑环节进行全程的严格监督,这也就极易导致墙柱浇筑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从而导致墙柱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
2.2墙柱混凝土质量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质量缺陷问题:
其主要导致的原因就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方式来对振捣环节进行操作,或者是在对墙柱浇筑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薄壁没有严格的加固,拼缝模板施工不恰当等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了建筑的墙柱出现麻面、蜂窝等质量缺陷问题。同时,在对墙柱的梁板柱混凝土部分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之前没有经过完善的准备就开始动工,尤其是在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搅拌站等重要环节都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之下,墙柱混凝土的质量必然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各个导致墙柱混凝土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施工人员施工没有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墙柱的施工,特别是混凝土的振捣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熟练,胡乱进行振捣,直接导致墙柱混凝土自身的密度不均匀。当以上这些缺陷存在的时候,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墙柱混凝土出现麻面、蜂窝、露筋等对建筑工程质量带来影响的严重问题。
2.3如何对墙柱混凝土自身的质量进行检测:
并确保其相应数值能够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并且了解其墙柱之上是否存在着较大的质量缺陷,就应当对墙柱混凝土自身的施工质量、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在对较为普通的混凝土柱体进行渗透性试验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混凝土自身自身直径制作成为17.5cm,而高度为15cm的圆柱体造型试件,并且试件的数量最少要为两组,每一组数量至少为6块。对试验施工同一批进行施工的混凝土的强度测试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该是一样的。同时混凝土的时间一样。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和配合比的参数等都一样的。工程施工完毕后,在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时,常常会使用出现一般的混凝土的检测方法。为此试验的试件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项目部要高度重视。通常的普通混凝土试验使用的试件为普通混凝土浇筑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及抗冻试块为正方体。
3.混凝土墙柱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方案
3.1混凝土存在明显质量缺陷表现为:蜂窝麻面、掉角烂根、漏振;、露筋等现象。墙柱的面积比较大,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上,作用重大,起到承载受力作用。在进行剔凿工作时,在施工前预先需要进行大面积剔凿的墙柱进行重新施工浇筑,需要对模板支撑的四周进行检查,检查是否牢固,对于模板支撑不牢松动等的地方,要进行加固支撑,保证在施工期间模板不发生位移,造成脱模,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在进行剔凿施工过程中,通常是进行人工剔凿,使用的设备以钢钻为主。在进行高空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有安全保证。搭建马登或脚手架以及安全绳等,实时保证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的过程从墙柱的顶部以及梁板的底部开始进行,然后剔凿掉所不合格的有质量缺陷的混凝土。直到与下部露面相结合的位置。同时在剔凿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要对钢筋进行清洁,使用钢丝刷或者砂布进行清洁,保证钢筋不被氧化。确保钢筋与混凝土良好的接触。
3.2对剔凿混凝土后,重现的钢筋要进行重新的绑扎,使得在第一次浇筑过程中钢筋位移的要进行不要的修正。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调整,使得钢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保持直线。箍筋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要均匀,并且对钢筋的绑扎要牢靠。在对钢筋的主筋、箍筋等绑扎工作完成后,需要上报监理方,然后监理方进行检查验收,检查是否达到标准。经监理方监理验收后,检验合格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同样的在对于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要选用新的模板进行安装。保证在施工完毕后,浇筑的混凝土质量不出现缺陷。经监理方检查验收合格后,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混凝土浇注口的预留,在不同位置的墙柱进行浇筑,要考虑浇筑的预留口,以方便于下次进行其他部件的施工。方便浇筑的下料和振捣施工。为此必须在施工前在模板上进行预留。
3.3混凝土的浇注:在对混凝土进行重新浇注施工前,把模板的底口进行封堵,封堵使用砂浆,封堵得一定要严密而且牢靠,避免在底部发生漏浆等现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在浇筑施工前,由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混凝土一定要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浇筑,施工完毕有对混凝土的养护最少为4天。
3.4对于混凝土在局部的位置发生烂角、露筋等现象的质量缺陷问题的处理,先对发生部位及其四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清洗,然后对清洗后,暴露出的钢筋进行修正,使得钢筋符合规范要求。在支好模版,然后使用清水对混凝土进行浇水湿润,最后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而对于出现麻面的混凝土质量缺陷,在麻面的表面使用钢丝进行清理后,使用同一标号的混凝土沙浆对麻面进行处理,润湿,修补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必要的抹面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光净。
4.加强管理制度管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1健全技术交底制度
在进行工程的分项施工时,各工程施工工长由施工的组织设计和相关的规范要求编制出技术交底,技术的交底要符合实际施工,不能够按照规范把要求生搬下来,对混凝土的施工的要求和要点进行把握,提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方法和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在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还必须有接受技术交底人的签字。
4.2施工工序的交接检查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在上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如果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事先必须由监理方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并且监理要现场签字方可进行施工。严防上一道工序质量不合格,就进入到下一道施工工序。这样能保证在每个工序施工的工程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墙柱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自身在整个建筑结构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受力,这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主体结构,墙柱混凝土所拥有的质量会对于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整个工程是否能够安全的施工。所以,在针对墙柱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施工的严格性,提高管理,全面的掌握影响质量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避免墙柱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52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ncrete in engineering, some quality problems occur frequently, these quality problems such as not eradicated, willaffect the structure of appearance and even safety, how to maximize theelimination of quality defects, ensure the safety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engineering technical management personnel urgently needed to master, here with the actual work,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common quality problems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Keywords: concrete; common quality problem; prophylactico-therapeutic measures ;
正文:
1、麻面
1.1 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2 麻面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3麻面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1)预防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模板隔离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2)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表面有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将表面抹光压平 。
2、蜂窝
2.1 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2 蜂窝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等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距离过高,未设串筒导致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
2.3 蜂窝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1)预防措施: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2)治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缺棱掉角
3.1 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3.2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3 缺棱掉角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1)预防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2)处理措施: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4、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4.1 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4.2强度不够,均质性差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均匀。
(4)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4.3强度不够,均质性差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1)预防措施: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搅拌均匀;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处理方法: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以上是本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原因与处理措施的初步见解。也正是由于对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认识,所以我们在洛湛铁路站后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针对其混凝土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保证了施工的质量。最后本人就自己的施工经历谈一下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心得:(1)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2)科学配制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3)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4)混凝土试件合格,结构物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5)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6)混凝土浇注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环节。最后强调,要想保证混凝土质量,人的质量意识也是特别重要的。只要我们重视它,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我们就能做出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混凝土结构.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葛新亚.混凝土材料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检测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rete quality common factors, then put forward some common building concrete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the aim is to raise quality of concrete and of the quality detection of the scientific nature.
Keywords: concrete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s; Quality testing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重要性是首屈一指的,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对工程整体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往往具有以下两个特性:一、多方面性;二、隐蔽性。现代建筑工程结构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应用极为广泛的承重材料。混凝土在材料选择、施工技术、质量检测等方面是否合理,直接对建筑的质量以及使用功能的好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
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气泡、裂缝是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两种情况给混凝土的质量埋下了隐患,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与寿命,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因素、温度因素、材料因素、施工技术等。
外力的长时间作用以及环境、温度的变化,极容易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好与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仅仅在材料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是远远不够的,施工技术同样是重点中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制定严格的措施规范施工的过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性影响主要为以下三种:一、材料配比不合理。例如,施工过程中,配制混凝土时水灰比例失调或者砂子的含量超标,这样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当其受到的收缩拉应力超出一定数值时,就会形成裂缝。二、忽视了温差的影响。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内外收缩不均匀,易形成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功能与质量。三、模板制作存在问题。模板表面处理不科学,接缝处存在问题会使得混凝土振捣处理时,发生泥浆外漏以及产生气泡,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受此影响而大大降低,出现裂缝。除此之外,保养工作若不能按照规定严格操作,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2]
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原因,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管控。
2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一定检测手段及时发现,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是质量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证其检测方法的科学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两点也是技术人员所追求的。本文将中国金融大厦的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简略地介绍了四种混凝土检测方法:一、超声—回弹综合法;二、 超声脉冲穿透法;三、对比试验;四、钻孔取芯法。大厦第二十七层框架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观测到第二十八层楼板的表层浮有小木块,小木块数量虽然不多,但仍要考虑其影响:一、是否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二、振捣时,是否会发生聚积现象,影响混凝土结构?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木块会发生腐烂现象,该现象是否会对钢筋产生侵蚀作用?以上这些问题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应该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商品水泥需要满足以下技术指标:使用525号普硅水泥;设计强度为C40,浇捣周期为十二到十三天。)[3]
2.1 超声—回弹综合法
首先,需要解决混凝土表层悬浮木块的问题,即小木块的存在是否会给混凝土的强度带来不良的影响。考虑到上层混凝土框及剪力墙均浇筑完成,故宜采用非破损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其原理是:测出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声波速度V 及回弹反弹值N,再结合两元非线性回归方程f(R )~ f(v.N),从而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大小。这种检测方法的好处是:不对混凝土产生结构性的损害;测量混凝土强度值既方便又快速;用数值直接、准确地反应出小木块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4]
2.2 超声脉冲穿透法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振捣时,小木块是否会发生聚积现象,小木块的聚积是否导致分隔层的产生?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和实例操作,发现超声脉冲穿透法是一种灵敏、方便的探测手段,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烂木块与混凝土的阻抗特性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混凝土由于烂木块的影响,因而具有两个声学界面。声波多次由一个界面进入另一个界面时,将会发生明显的反射衰减,接收信号的首波幅度将明显减小。由于混凝土的密度远远高于木块,所以超声波通过含有烂木块区段的声时要长于纯混凝土段。混凝土的质量、内部杂质以及分层除了影响声时之外,还对超声脉冲的主频率产生影响。当超声脉冲遇到木块时,接收波的主频率将会被大大降低。
超声脉冲穿透法可以采用对测和斜测两种方式来检测混凝土的内部是否有木块的聚积,是否有平面隔离层的形成。例如对八边形的柱体(八边形的柱体含有四对相互平行的面)进行由上到下的全面检测。在测试面上分别做出间距为100mm×100mm 的网格,并将测试点的位置进行编号处理。四对相互平行的面在测试的时候,一半采用对测法,另一半采用斜测法。[5]
2.3 对比试验
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方法中,对比试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进行对比试验,首先需要制作两组试件(体积暂定为十五立方厘米),在其中的一组试件中加入木块(现场收集的烂木块),并将其定为第一组。将两组试件分别进行超声检测,得出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第一组的声波传播时间明显高于第二组,且接收信号的首波幅度明显小于第二组,两组接收的主频率亦有不同。对比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出以上理论的正确性。研究混凝土内部木块是否聚集以及是否形成隔离层,超声脉冲法是一种有效、快捷、可靠的方法。同时还需要对两组试件进行抗压试验(时间定为七天),从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组强度低于第二组强度的百分之十。[5]
2.4 钻孔取芯法
仅仅用制作的试件做试验是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实际的,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混凝土的真实情况,需要在梁、柱、剪力墙等可疑部位直接钻取混凝土芯样。中国金融大厦工程的混凝土内部钢筋密实,因此只适合用直径50mm的钻头,钻取35 — 37cm深度的芯样。将芯样进行切割、找平处理,并测出抗压强度。经过以上四种混凝土检测方法的检测,结论如下:该工程内部绝大部分是密实的,只有少数几处由于小木块的影响,造成该处构件的混凝土在强度上不合标准(低于标准1.6%-11.8%)。
3总结
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不仅关系到建设单位的名誉,更是关系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好坏是其质量的重要反映。在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时,有相当多的干扰因素不可避免,从而对混凝土质量评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质量的保证需要建筑施工企业与混凝土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也是工程质量重要保证。只有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并严格依据步骤操作,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支持。[6]
参考文献:
[1] 李青松, 徐进, 熊益博, 刘亚洲, 吴平, 李刚林, 赵林. 混凝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围压效应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 2011,(05)
[2] 张蕊蕊,谷成岳,耿立立,王长龙.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剪力墙与顶板的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10) .
[3] 刘新健,许锡宾,林军志. 混凝土声弹应力测试技术的新进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4] 林树勋.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若干细节探讨 [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1,(01) .
[5]张炽升. 浅谈混凝土实体结构钻芯法检测[J]. 广东建材, 2011,(03) .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控制
一、前言
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表面蜂窝麻面等。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由于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的性质不同,不同地区不同的材料差异造成混凝土非特定的性质要求在水泥混凝土制作过程要在严格的试验过程中进行控制,本文就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简要谈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二、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
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规范施工。使得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施工用模板及其支架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造成模板变形,接缝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积水,模板清洁不够,模板内有杂物,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不符合要求,用于作模板的地坪、胎模不平整,梁板起拱高度不够,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不牢固,模板固定不牢固,模板拆除时间未把握好等都会产生质量缺陷。钢筋质量不符要求,表面不清洁,制作形状、尺寸偏差,安装时固定不牢固,未按施工图要求布置钢筋等。对水泥、碎石、砂、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种、级别、规格把握不严,杂物过多,达不到质量要求。未及时测定水泥的实际活性,影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性,或套用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不当,同时对外加剂掺量控制不准确等。未严格按配合比称料,任意增加用水量,任意提高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时颠倒加料顺序,搅拌时间过短、过长,造成搅拌不均匀和离析现象。施工振捣不实,发生离析、捣空现象,混凝土未能连续施工,振捣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表面处理不当。未按规定的时间、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放线误差过大,环境温度过低,混凝土养护不当,受冻等。
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提高混凝土质量
要把混凝土质量上升到一个高度来重视,只有把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人力,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有机调动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流程,进行高效运转,确定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有机体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为减少混凝土质量缺陷,减少工程费用,缩短工程工期,加强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预防十分必要。首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混凝土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未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规范组织施工,施工准备不足,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事故方案不明确,未确定质量目标的控制和分解,或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度执行不力,都是产生质量原因的重要因素。其次,合理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最后要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四、加强工序质量控制预防
1.模板安装。以组合钢模板为例,保证模板放线准确,底部承垫层必须找平,模板清洁、湿润、不积水、无杂物、涂脱模剂。模板在拼(接)时要求接缝有规律、感观上能接受,而且接缝也要求严密、不漏浆、缝隙小。在拼缝间还可加设海绵条或橡胶条,以增加严密性。此外,还可将模板拼缝与清水混凝土外型装饰线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模板的加固不仅要计算强度,而且要核算刚度,避免造成变形。因强度需要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时,应对螺栓位置或穿墙套管等进行放样,使螺栓孔(管)位在混凝土外表面呈规律性排列,符合要求。对柱梁交接处、墙体转角处的模板,应有专门的加固措施,以防止浇筑混凝土后变形。须留施工缝时,前后模板接缝与新、旧混凝土接槎的施工缝均应认真处理,并采取专门措施,以使混凝土接缝美观,接头不变形,不流(挂)浆。
2.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必须进行质量复检,选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制作加工,控制浪费现象,钢筋表面必须除锈、清洁,钢筋下料准确,保护层厚度适宜,固定牢靠,浇筑时安排护筋人员随时检查。
3.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原材料必须合格,随时测定材料含水量,按配合比称料准确,准确控制水灰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混凝土运输与浇筑的间歇时间应合适,必须在初凝时间以内保证连续施工、分层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正确掌握振捣间距、时间,防止离析现象。由混凝土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在终凝前予以修整。
4.养护。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养护方法,正确控制养护时间、次数、养护用水,特别是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5.拆模和成品保护。控制拆模时间,合理安排拆模顺序,特别注意保护混凝土边、角部,严禁人为损坏。同时,在各工序施工中,要严格进行交接检查,主要是施工单位班组自检、互查。在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的基础上,还应经监理人员对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按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温度;影响与控制;寿命质量
在混凝土成为当今土木工程主体材料的今天,如何对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身温度和环境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关乎着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和使用寿命的长短,进一步关乎着土木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研究混凝土施工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至关重要。此外,在了解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之后有效的控制施工温度也显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有多方面,主要包括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对混凝土稳定性的影响和对混凝土耐久抗冻性的影响。下面分别来说明:
1.1 施工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经过实践经验和理论证明,当施工温度过低时会使水泥的水化速率降低,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当施工温度过低出现零下摄氏温度时易造成水泥水化和混凝土强度发展停止的现象发生。而当水泥水化混凝土凝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处于零下摄氏度的施工环境中会造成因结冰致使混凝土膨胀断裂的现象发生,混凝土的这种损伤和断裂一般是不可恢复的。实践经验表明新搅拌的混凝土在24小时内遭受温度骤降会使混凝土在30日龄期抗压强度降低一半,同时将伴随混凝土耐久性降低和表皮脱落的现象。因此对混凝土在刚搅拌出来后的24小时内应当避免其施工温度骤降。
1.2 施工温度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响
实践经验表明浇筑混凝土时,其凝结时间与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即温度越低凝结时间越长。一般在低温的条件下,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低于10cm,同时还要降低泌水使水泥尽快凝结,这是因为在低温施工环境中会使混凝土表层的泌水较难散去,从而影响到下一步工序的正常进行,在混凝土表层泌水的情况下就进行饰面施工程序是造成混凝土表层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在饰面施工过程中将混凝土表层泌水压入内部,会进一步造成混凝土强度及表层抗渗性降低,表层水灰比增高等不良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当对温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保证降低或者消除混凝土表层泌水,在施工中出现泌水过多现象可以将之手工清除。
1.3 施工温度对混凝土体积的影响
混凝土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使得处于低温时其结构的表层温度降低速率高于内部,混凝土低温下内外温度差的影响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于低温度下的温度应力会致使混凝土内外受力不均而出现裂缝或者形变等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逆转的,而且随着混凝土受力的加大会致使裂缝和形变进一步扩大,这些现象的发生极易使侵蚀性成分进入到混凝土缝隙内,从而使得混凝土使用寿命和质量大大下降。
1.4 施工温度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
混凝土的首次冻融循环的龄期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混凝土遭受多次冻融循环成熟抗冻性和早期抗冻性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与混凝土的空隙饱水程度和抗拉强度有关。当混凝土在初期浇筑后较短的龄期内遭受到低温影响,可以导致混凝土在没有达到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内部空隙含水量较多的情况下造成一次冻融循环性能不可恢复的降低状况。
2.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进行控制
在了解到施工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后,我们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对施工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不受温度的影响或者使影响降到最低。下面从几方面来具体说明:
2.1 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温度
由于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大型重要的土木工程施工要将主体混凝土施工的进程尽可能的安排在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这样能够保障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季节性的施工是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的一个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土木工程来说,不能够完全按照季节性施工或者施工地段的季节性环境提供不了适宜的温度,对于这种情况应当采取一系列的严防施工措施,通过在混凝土上层覆盖保温层等附加措施来改变混凝土浇筑初期的温度状况。
2.2 提高混凝土成分中的其余材料温度
混凝土是是一种将沙、石、水等多种材料混合后浇筑的产物,混凝土浇筑初期的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影响,对于施工温度不理想的环境不能够有效控制浇筑初期混凝土温度时,可以采取控制混凝土各组成物的温度,例如控制水的温度或者沙石的温度,从而达到间接控制混凝土浇筑初期的温度。对于低气温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浇筑需要对预放物料的温度进行调整,对于低气温下出现的冰块颗粒予以适当加温清除,在搅拌前可以通过提高水温来避免搅拌中出现集料成块的现象(气温地域4摄氏度可以将水温提高到60摄氏度左右)。当然,有时单纯通过加水温不足以提高搅拌机中物料的整体温度,这是可以添加加热后的骨料,为避免温度过高的现象一般要使骨料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针对不同的情况其要求集料达到的温度也不尽相同,这需要参考国家颁布的相关混凝土施工法规。
2.3 对浇筑初期的混凝土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及保温措施
浇筑初期混凝土的温度对其质量影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应当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混凝土的水化凝结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7到20摄氏度左右,还要保障混凝土浇筑初期的3天内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适宜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温度要进行保温处理,保温处理的过程当中应当保证保温材料的干燥性以便使混凝土进行良好的水分散发。
2.4 其他方式的控制方法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多材料的混合搅拌物,通过改变混合物中个物料的比例可以给温度控制预留一些空间,具体来说就是在低温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的水泥、沙石的比例类型可以使得混凝土的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例如适当提高水泥用量可以使混凝土的温度提高7摄氏度左右,适当降低混凝土水灰比例可以使凝结时间缩短。此外,还可以通过向混凝土中添加混凝土外加剂等措施来控制温度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土木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大型重点工程需要质量较强的混凝土结构,而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使得混凝土的质量面临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及时了解施工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状况,并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苏举;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30)压实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徐伟;大跨径混凝土桥梁沥青桥面铺装技术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3]葛折圣,黄晓明,许国光;用弯曲应变能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