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农村现状

中国农村现状

时间:2022-07-22 13:11: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农村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农村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小额信贷 信贷效率 宏观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69-03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是指农村小额信贷运作能力的大小,主要包括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进行的,由于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单一、信贷方式单一、排斥市场作用和缺乏竞争,所以总体效率不高;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在逐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相比,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宏观效率的影响因素

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包括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越高,小额信贷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越高,农村小额信贷结构便越合理,小额信贷资金越安全。

小额信贷运作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体现在农村地区货币量(包括通货量、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与农村经济总量的关系上。所谓小额信贷运作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是指在一定的农村经济货币化或金融化程度条件下既定农村经济总量对货币需求的大小。小额信贷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效率越高,农村经济总量对货币量的需求也就越小,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的比率也就越低。

小额信贷运作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分析可通过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结构比率等若干方面来考察。一是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既是反映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指标,也是从宏观上衡量小额信贷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效率的指标。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分为三个层次比率,即农村地区通货量(M0)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量(M1)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和农村地区广义货币量(M2)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二是农村地区货币结构比率是农村地区广义货币中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比率,包括三个比率,即农村地区通货量占货币量的比重、货币量占广义货币的比重和广义货币量占金融资产的比重。随着农村金融创新的扩展和小额信贷效率的提高,在农村地区货币总量中通货所占的比率、在农村地区广义货币总量中货币量所占的比率和在农村地区金融资产总量中广义货币所占的比率会下降。

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高低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措施的影响力,二是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一般来说,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效率越高,金融监管当局对小额信贷的调控能力就越强大。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效率高,人民银行提高或降低小额信贷的基准利率,会带来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灵敏反映;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低,人民银行提高或降低小额信贷的基准利率,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对调控措施反应会非常冷淡。在政府调控农村小额信贷效果与预期目标方面,政府监管小额信贷效率越高,政府调控小额信贷预期目标实现的程度越高,偏离程度越低。

二、衡量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宏观效率的指标体系

从小额信贷效率概念界定和影响小额信贷宏观效率的因素分析,可以设计出衡量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宏观效率的指标体系: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指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指标(见下页表1)。

依据影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宏观效率的因素重要性,本文选取农村地区货币量与经济总量比率这一指标来评估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水平。农村地区货币量相对于农村经济总量的相对规模往往体现了一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匹配状况,因此,农村地区货币量与经济总量比率既反映了中国农村地区货币化程度,又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

三、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现状

(一)农村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不高

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包括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小额信贷运作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是指在一定的农村经济货币化或金融化程度条件下既定农村经济总量对货币需求的大小。小额信贷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效率越高,农村经济总量对货币量的需求也就越小,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的比率也就越低。

农村地区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主要是农村地区通货量(M0)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量(M1)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和农村地区广义货币量(M2)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众所周知,农村地区通货(M0)只是最小统计口径下的货币,而在中国现行的农村居民收支形态的统计资料中,现金收入同实物性收支是相对应的,故该现金的统计口径应该大于M0;因此,农村地区通货量(M0)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农村地区货币量(M1)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

在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证研究中,广义货币量(M2)与农村经济总量比率是一个用来衡量经济货币化程度的经典指标,简称货币化比率。Mckinnon(1973)认为,“货币总量(M2)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向政府和私人部门提供银行资金的镜子――看来是经济中货币体系的重要性和货币实际规模的最简单标尺。”计算中国农村广义货币量(M2)与农村经济总量(GDP)的比率,这一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如果按照Goldsmith(1969)以货币化比率为标准,把经济货币化程度划分为三类,即货币化比率在0.21~0.50之间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为初级阶段、在0.51~0.90之间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为中级阶段、在0.91之上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为高级阶段,中国目前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仍较低。

货币化比率只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良好指标,但不能准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的宏观效率。在经济货币化程度既定的情况下,较高的M2 /GDP意味着金融市场效率较低。由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导致小额信贷集中于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和小额信贷金融商品单一,从而所创造的小额信贷资金供应量较多;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不良资产率较高且不能得到及时的冲销;加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户对未来收入增长形成悲观预期导致农户谨慎性货币需求的增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些造成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较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也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农村金融。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货币化比率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越来越不相联系。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工业发展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些研究也证明,在这一段时期乡镇企业的融资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这之后,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工业发展上的作用态势发生了逆转,农村小额信贷在农村工业发展上的作用逐渐弱化,并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此同时,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放慢,导致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止。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使农户不愿投资农业生产,农村小额信贷在农业发展上发挥的作用一直较小。总的来说,中国农村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是比较低的。

(二)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政府监管效率不高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政府监管效率也比较低。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农业生产发放的小额信贷利率实行严格管制,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权自行决定农业生产贷款利率上下浮动的幅度,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业生产小额信贷的利率变动范围不大。在农村金融机构发放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小额信贷的经营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即使按照人民银行允许的最高利率发放农业生产贷款,每一笔农业生产小额信贷的收益也不能弥补其成本。根据调查研究得知,目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给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小额信贷成本率比发放给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户的小额信贷成本率高出0.5%,比发放给城镇企业贷款成本率高出0.76%,而收入率却比发放给从事非农业生产农户的小额信贷收益率、发放给城镇企业贷款收益率分别低1.03%、1.39%。由于农业生产小额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对称,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出台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增加支持三农发展的小额信贷,但农村金融机构却逐渐减少向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小额信贷发放。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农村货币化比率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越来越不相联系,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较低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效率较低的影响,中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较低。

参考文献:

[1]约纳森・莫达奇.关于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问题[J].曹洪民,译.中国农村经济,1998,(9):66-68.

[2]梁山.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安全性、赢利性和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6):23-26.

[3]杨军,朱晔.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3,(1):35-37.

[4]戴志平.从国外经验看中国当前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12-14.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n Macro-Efficiency of Rural Microfinance

LI Juan

(The Humanities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第2篇

关键词:中国 农村 城镇化 现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58-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从多方面显示出了城镇化带来的变化。

一、城镇化发展的宏观现状

1.城镇数量大大增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建制镇数量迅速增加,从1978年的2173个发展到2012年的19881个,增加17708个,增长8.15倍,年均增加520个,年均增长23.4%。相应地,城镇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74916万人,年均增加1602万人{1}。

2.城镇质量逐渐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使乡镇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商品极其匮乏的局面,并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说明我国乡镇企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并成为我国乡镇经济的坚实脊梁。

随着经济的发展,投入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越来越多,城镇规划逐步科学合理,绿化率逐渐提高,道路逐渐增多加宽,网络、电话等通信实现了全覆盖,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取代了落后的棚户区,水电暖齐全,“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早已成为现实。如今的城镇早已今非昔比,翻天地覆的变化已经真真切切地摆在了全世界人民的面前。

3.城镇规模偏小。我国目前城镇规模普遍偏小,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集聚功能。首先,规模小的城镇发展空间、辐射区域小,难以发展经济并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功能也不易发挥;其次,规模小并不能减少行政人员,会造成财政负担。有研究认为,镇集人口达到3万以上才能正常发挥城聚效应,而我国目前超过3万人的建制镇仅有1000余座。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很小,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城镇比城市要落后很多。我国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仅有6000多人,而非农人口只有3300多人;集镇只有1700多人,而非农人口则不到400人{2}。

4.城镇数量分布不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差异,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部,西部地区明显偏差。受经济影响,我国小城镇发展也存在差距。比如,1999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土地分别为13.4%、30.1%、56.5%;人口分e为41.2%、35.8%、23%;城市分别为44.9%、39.3%、15.7%;建制镇分别为49%、37%、14%{3}。东部地区明显地小、城镇稠密、人多,西部地区地大、城镇稀疏、人少。

我国西部地区建制镇数量最多,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但受土地面积、人口分布等的影响,我国存在单位面积城镇数量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情况。据统计,2004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建制镇数量的分别为6348座、5001座、6994座和1540座,分别占31.93%、25.15%、35.18%、7.75%,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建制镇数量西部为10.35座、东北19.45座、中部48.69座、东部68.02座,以西部密度最小{4}。

5.城镇化向特色化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经验的积累,政府开始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匹配不同的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镇。比如:以工业为主导型的地方,大力发展工业产业,建立工业园区,铸造工业性城镇;还有的发展农业产品,形成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城镇;一些具备人文特色的地区则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从而带动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行业形成旅游型城镇等等。目前已有农副产品加工型、综合型、交通型、工矿型、边贸口岸型、旅游型等多种不同职能类型的城镇,但是类型还相对单一,以农副产品加工型的城镇居多。

6.城市群逐渐成为城镇化的主体。英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由于城市群可以聚集经济效益,辐射带动作用强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5},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城市群的发展,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形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增强综合承载力为重点,把特大城市作为依托,建立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经济增长极。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指明:“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2 年在党的十报告中说:“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截至2015年,中国已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7个国家级城市群,城市群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二、对城镇化现状的经济指标分析

1.城镇化发展速度曲折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78年城镇化率是17.92% ,1988年为25.81%{6},10年期间增长了7.89%,年均增加0.789%;1998年城镇化率33.35%,10年期间增长了7.54%,年均增加0.754%;2008年城镇化率46.99%,10年期间增长了13.64%,年均增加1.36%;2014年城镇化率54.77%,6年增加了7.78%,年均增加1.3%。

2.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受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看来东高西低,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1990年全国城镇化率为26.41%,东部为27.68%,中部为24.93%,西部为20.45%;1998年全国城镇化率为28.2%,东部为33.8%,中部为26.6%,西部为20.7%{7}。2013年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分别约为55%、40%和35%。

2013年中国大陆各省市区城镇化率排名,城镇化率在80%以上的有2个,是上海和北京;城镇化率在70%以上的是天津;城镇化率在60%以上的有5个,广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城镇化率在50%以上的有10个,内蒙、重庆、黑龙江等;城镇化率在40%以上的有10个,江西、青海、湖南等;城镇化率在30%以上的有2个,云南、贵州;还有一个是最低,仅为22.75%。截至2013年末,城镇化率超过50%的省份达到58.06%。

3.各地建制镇比例不同,但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好搜百科解释,城镇(City)即城市和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城镇就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中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截至上世纪末,我国乡镇中建制镇已经达到42.90%,其中有11省建制镇比重已达到50%,但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江苏、海南等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只湖北过半{8}。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建制镇数量首次超过乡的数量,小城镇发展出现了历史性拐点;到2005年底,我国建制镇数量占乡镇数量的比重达到53.7%。

4.城镇综合发展水平不一。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对所有建制镇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表明,东部地区建制镇的发展明显发达,综合得分居前1000名的镇达91.9%,中、西部只占4.4%和3.7%。

《2014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的2014年度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百强榜显示:上海28个、江苏23个、广东22个、浙江19个、福建6个、北京1个、河北1个。

2014年12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群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框架》显示,中国六个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也说明各地城镇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5.城镇居民的经济状况大大改善。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元,到2011年为21809.8元,增长了62.5倍;197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57.5%,到2011为36.3%.收入的大大增加和恩格尔系数的显著降低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经济状况在发生着巨大变迁。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5元,到2011年为18750元,增长了45.3倍,标志着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9}。所有这些,在人们衣食住行都能显而易见,从上世纪70年代的补丁衣服到现在的五彩斑斓,从70年代的窝头咸菜到现在的鸡鸭鱼肉,从70年代的拥挤的简陋平房到现在环境优雅的生活小区,从70年代出门自行车到现在的小汽车等等,这些变化在上世纪70年代时人们是不敢想象的。

6.产业结构的变化推进了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越来越低,从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1978年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8.2%,第二产业为47.9%,第三产业为23.9%,而2011年第一产业为10.1%,第二产业为46.8%,第三产业为43.1%。这就为城镇化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2013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了工业,2014年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8.2%,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

7.城镇化发展拉动了经济发展。自1991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一直为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城镇居民的收入也自2002年以硎桥寰用竦3倍以上。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10}。因此,城镇化拉动了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镇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世界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8%,发达国家已达到75%~80%,我国到2014年末为54.77%。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会越来越高。根据有关专家的测算,在未来十几年,中国还将会有将近两亿的农民离开农村转移到城镇生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于2000年说过,21世纪会有两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事件,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速度会让全世界震惊,农村城镇化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

注释:

{1}刘江.农村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院,2014.

{2}雷长青.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2.

{3}李哲.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估与发展预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14.

{4}唐红波.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6}王张平.资源型农村城镇化道路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7}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2005.

{8}刘德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郝国彩.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开发,2007(13):78―79.

{10}张亮.农村城镇化中的农民教育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1.

[作者单位: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衡水 053000;2.衡水市桃城区林业局 河北衡水 053000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责任;发展方向

一、我国农村新农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千万计的青壮年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的老年人数量和老龄化程度超过了城镇。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有85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多,而我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如土地养老,家庭养老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慢慢地削弱。伴随着城镇化过程出现的是种种难题,如人口老龄化现象,空巢老人现象,种种问题给我国的农村老人养老提出了新的挑战。几千年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面对不断扩大的老年群体,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运产生,随之养老服务合同纠纷与日俱增。这一客观现实及未来的紧迫形势,促使我国必须关注农民社会养老的制度建设问题。

(一)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再也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二)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增强了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我国农村土地被占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农村土地分散化经营,土地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土地养老保障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

(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强了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愿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直接造成农村土地的减少,使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另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而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限制,农民工要么无法参加养老保险制度,要么不能放心地参加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开始实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较晚,资金筹集基本上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原则。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农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缺乏共济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这项制度的实施及融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保障水平低。“新农保”计划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而根据2008年中国人口信息数据,而乡村总人口为7.2亿人;2008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5595万人,但是面对如此低覆盖面,当前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下,农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还有很大的难度,无法满足农村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由于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够强,相当部分的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会致使参保意识不强。

2.覆盖面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设计偏重于农村留守人员,对于被征地农民和返乡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做出合理的设计,这使得制度的有效覆盖面降低,推行后难以形成全面的保障网。

3.政府资金风险系数骤增。由于公共卫生、医疗技术的改进和个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人类总体生存状况有所改善,死亡率降低,会带来预期寿命的增加,可以说,政府是这个计划的主要出资人和最终担保人,完全暴露在聚合性的长寿风险之下。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落实新农保制度,最大的难点是集体补助是否落到实处,否则,筹资的压力难免转嫁于农民。在目前地方财政普遍吃紧,而承担的社会事务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个刚性的制度安排,在一些财政情况不太好的地区,融资而言就是一个压力。因此,无论此项投入是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还是由“中央财政根据地区不同给予补贴”,支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是否会“断炊”、“崩溃”,成为很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对财力脆弱的地方财政而言。

4.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制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撤销,费用的筹集、运用以及保险金的发放,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执行。这些地方性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规范性、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5.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对养老保险制度强烈的需求源自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和土地保障的不断弱化。而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地偏向于城市,导致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6.新养老保险立

法效应滞后。法律是通过强制性手段来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尽管今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社会保险法>但由于新法刚刚推出,因为各地以前法规不统一,作法也各不一样,彼此之间常存在许多不协调甚至是矛盾之处,从而使现法能否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方面实用性到底如何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农保工作,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实施新立法的进程。新立法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国家朝着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困境,消除农民的养老的后顾之忧.保证基金筹集的稳定性和保值增值的安全性,确保我国农保事业健康发展。

2.提高保障水平,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尽管有地方性补助和个人账户支持,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中央财政补贴无疑是保障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予以更大政策倾斜。

3.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农保制度。在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参保对象的经济能力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固然是主要考虑因素,但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产品,不同人群对它的需求状况也不可忽略。有关学者提出,我国农保的参保对象大致可分三类:一般农民、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农保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建立。对被征地农民,政府补贴应主要由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的一定比例组成,若仍不足,则由当地政府“兜底”。对有工资收入且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群体,因其工种的多样性,应进一步划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者应被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返乡务农者可在原籍所在地参保,在城务工期间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并入原籍农保制度;从事流动性强工种的农民工参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参保。

4.改革筹资方式,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共同负担的多元筹资机制。为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引入集体与农户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就显得势在必行。农民作为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理应负担其中的一部分费用,但是考虑到农民大多为低收入群体,建立在多元筹资机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需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5.应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分层分类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在富裕地区,可以仿效城市社会保障的和经验,全面展开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而在贫困的地区,又要针对不同的保障群体,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社会保障。在老年人多的地方,重点推行养老保险;在疾病多发的地方,重点推行医疗保险或农民医疗合作制度;在贫困地区,重点推行优抚、优教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规范基金的运营和监管,确保其保值增值。新农保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公开参保人缴费和待遇等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此外,还可引入独立于基金运营机构之外、具有权威性和公平性的社会监管机构,以制约农保管理部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董文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问题分析.环渤海经济望,2008.

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 问题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6-16岁之间的儿童。是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移以及我国农村户籍二元制度限制所形成的现象。我国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十分关注的对象。

留守儿童现象古往今来并非中国独有,但是当前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却变得空前重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耍ㄒ韵录虺啤傲普”)数据估算,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40%,占全国儿童22%。

二、留守儿童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1]各方面的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范先佐在湖北等中部四省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行为、学习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危及这些孩子的成长;[2]段成荣和杨舸等人在江西省修水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艘卜⑾郑农村留守儿童家务劳动时间较长, 由于缺少关爱和辅导, 学业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3]一些极端的农村留守儿童案例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化”的认识。“农村留守儿童”最初进人人们视野时,在许多人眼中等同于“问题儿童”。因此,发现问题及成因,为现在及将来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具体到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学界最初也是将其直接与“问题” 挂钩。比如,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证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为“问题”的原因:(1)需要承担更多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2)祖辈监护人教育程度低,很难提供实质性的学习辅导;(3)亲子分离导致的心理、行为、性格上的不良表现传递到学业表现;(4)在“读书无用论” 和农村青少年的辍影响下学习动力不足;(5)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约束。[4][5]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普遍带有“问题视角”。例如,麦肯切尔(David Mckenzie)和哈森(GH. Hanson)等人对墨西哥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率和学习成绩都有负面的影响。[6][7]来自国际方面的经验让许多中国学者更加相信,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处于明显弱势的地位。

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1. 农村留守儿童能较好完成基础教育

然而,更多的地方和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与最初的设想相反,调查反映出来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不如以往学者描述的那样差, 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有保障。朱科蓉等人2002年对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600多名留守儿童的访谈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因他们的父母是否出去打工和打工时间长短而有差异。[8]段成荣、杨舸和吕利丹等根据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劣势,甚至稍好一些。[9][10]杨菊华和段成荣的研究表明, 在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也明显比其他农村儿童更好。[11]联合国儿基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略好于全部农村儿童、流动儿童落后于城镇儿童但好于农村儿童。[12]中国的情况与国际上类似, 与在迁移与发展关系上持新劳动经济学派理论观点的学者所预料的一样外出务工父母的汇款能为留守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13]

一批经验研究结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表现持更为积极的看法, 这与早期比较流行的“问题视角”相矛盾,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江立华和符平认为,从“留守儿童现象”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留守儿童问题”,经历了一个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的双重路径演化。[14]

2.高中教育机会明显较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对高中及以上的教育阶段关注得不多。但这并不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没有问题;相反,通过对为数不多的文献进行比较,笔者发现,高中教育才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灾区”,值得重点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在初中阶段巳经初见端倪,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则急转直下。陆瑶(Yao Lu)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及以上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并没有从父母外出中获益;[15]杨菊华的实证研究表明,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高中教育机会最高,而与父亲一起留守的高中教育机会最低。[16]

四、 文献总结

已有文献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做了良好铺垫,为笔者提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现实背景。然而,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研究地区不同、切人角度不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论,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仍然缺乏有力的文献支持。

第一,大部分文献关注的是留守和的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关注较少。

第二,已有文献比较集中地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但是就教育概念而言,义务教育仅仅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还有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另外,已有文献大多数关注教育机会,与教育机会对应的还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因此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研究的内容上,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第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表现,大部分文献就留守儿童论留守儿童,缺乏比较视角,或者仅仅和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数据和资料充分的情况下,扩大比较范围,与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的比较也十分必要。

鉴于以上研究局限,今后的研究应多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现象到原因、从教育机会到教育质量、从单边比较到多管齐下,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展开综合论述。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进行大样本下的中国农村的实际调研,用一手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科学的结论。

另外,伴随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流动儿童也是存在的巨大问题。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00年突破亿人以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持续增长,2013年底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5亿。城镇流动儿童则从2000年的5%上升至2010年的10%。可以预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所占份额还将继续上升。[17]我国的儿童群体也在发生分化:在农村地区,根据父母的流动状况,可以将儿童区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两大主要群体;在城镇地区,根据儿童的流动状态和户口性质可以将儿童分为流动儿童和城镇户籍儿童两大主要群体。

因此,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同样重要,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流动儿童问题与当前的人口流动、城市化等问题相互交织和影响,要帮助留守儿童应对挑战首先需要从复杂的社会问题中抽丝剥茧,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角度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探寻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6):90-99.

[2]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3] 段成荣,杨舸,王莹.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 学海,2005(6):25-29.

[4] 张显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学习成绩的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09(6):60-64.

[5] 张俊良,马晓磊. 城市化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 农村经济,2010(3):102-105.

[6] McKenzie, D, &Rapoport, H. (2006). Can migration reduc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vidence from Mexico.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4, 1331-1358x.

[7] Hanson, G.H., & Woodruff, C. (2003). Emigra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Mexico.Unpublished Pap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http://irps.ucsd.edu/assets/022/8772.pdf.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 教育科学,2002(4):21-24.

[9]段成荣,杨舸.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 2008(3):15-25.

[10]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3):37-49.

[11]杨菊华,段成荣. 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 人口研究,2008(1):11-21.

[12]合国儿基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 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R]. 2013.

[13]胡枫,李善同.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09(2):67-74.

[14]江立华,符平. 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4.

[15] Yao Lu. (2012).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Vol. 2, 328-341.

[16]杨菊华. 父母流动、家庭资源与高中教育机会[J]. 学海,2011(2):19-33.

第5篇

一、现阶段农村网购实情与存在问题

(一)网购意识还不强

自从2003年淘宝出现,我国的网购行业就开始飞速发展,如今,在大中小城市中,淘宝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购物方式,网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也冲击着实体店铺。虽然近几年农村网购行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与城市网购行业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人民的网购观念还不强造成的,许多农村居民对网购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自己进行过网购、网上消费意念还不够。

(二)电子支付还不够普及

对于传统的农村居民来说,只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是安全的,像网购这种先支付、再收货的交易,很多农村居民并不信任,害怕受到欺骗。而且在传统的交易中,人们主要是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在网购中却只能使用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电子支付平台,农村居民对这些平台了解程度不高,使用者也比较少,这就限制了农村居民进行网络消费的途径。农村对于电子支付的不信任给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目前,想要发展农村网购行业,就必须在农村地区普及电子支付知识,使农村居民尝试、使用并信任电子支付。

(三)网购服务终端在农村建设不足

网购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网购服务终端的建设,以往,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都把服务终端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城市中,忽略了农村网购服务终端的建设,使网购在农村难以推广开来。面对农村网购消费存在诸多不足,国内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开始进行农村网购服务终端的建设,以便有效地改善当前制约农村网购的问题。中国邮政已建成近百个县级运营中心,拟在全国近几年,为了发展农村网购行业,阿里巴巴、中国邮政等网购平台和物流企业大力推进了农村网购服务终端建设,给农村网购带来了便利,但是当前农村网购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在未来网购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依然要把农村网购服务终端建?O放在重要地位。

(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不足

如果把网购行业比作一座摩天大楼,那么物流配送体系就是这座大楼的钢筋,是整个楼体的支撑。如果物流配送系统达不到标准,那么网购观念再普及、电子支付再推广都是徒劳无功的。当前我国物流体系中,只有国家管制的中国邮政能配送到全国的村庄,其他的物流公司最多只能配送到镇,因此,住在村里的居民网购收货非常不便。而且,相比与城市物流系统,乡村配送因为地区散,路程远等问题,造成成本过高。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建设农村物流体系是新阶段我国农村网购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如何农村网购的发展

(一)普及网购观念,培养网购意识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的消费欲望增强,但是农村销售行业的水平却没有做出对应的提升,许多农民需要的商品无法在农村购买,这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和改善农民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农村普及网购观念,培养农民的网购意识,这样既可以解决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又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在这方面,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授课等方式教会农民如何进行网购,给农民进行网购观念的普及,使农民尝试到网略购物的便利,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打折、发放优惠券等形式吸引农民的目光,让农民逐步培养网购的习惯,以此就可以在农村普及网购观念,推动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加强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体系是网购行业的支柱,只有确保农民网购的商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到农民手中,才能持续的激发农民的网购热情。因此,为了推动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我国必须要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也要注意农村物流配送点的开发,这样,才能够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以此推动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

(三)建设农村网购服务站点

当前,许多农民想要尝试网购,但是由于缺乏网购设备和网购经验而不敢轻易尝试,因此就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来为农民提供网购服务。电商平台可以联合政府、物流企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建设一个农村网购服务站点来专门负责周边一个或几个村子的网购服务,这些站点应该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网购设备,为农民提供选货、下单、收货、售后等一体化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网购更加方便、安全。

(四)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带头作用

当前我国农民工数量繁多,而且普遍年轻化,这些年轻的农民工长期在大城市工作,对网购非常熟悉而且很喜欢网购,因此我们可以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带头作用,以此推动农村网购的发展。这些农民工返村时,会带来新鲜的电子产品等网购设备,而且他们又普遍有网购的习惯,其他农村居民会因为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理跟随新生代农民工尝试网购,这就有利于网购在农村推广开来。

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小额借贷;若干问题;思考

[DOI]10.13939/ki.zgsc.2016.51.243

自改革开放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县和贫困乡。对此,我国采取多元化的扶贫方式对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扶助。对扶贫解困、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情况来看,仍然未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面针对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探讨其发展方案,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特点

现阶段,中国小额信贷项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以民间或半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小额贷款项目、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以及农村小额联保贷款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项目。其中以民间或半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小额贷款项目主要是依靠国际援助或软贷款作为资金支持,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作为资金支持,并且依赖于政府和金融组织扶持和管理。而农户小额联保贷款与小额信用贷款项目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社存款与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而得以实施[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与商业贷款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贫困区域或贫困户建设经济、加大生产、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其二,农村小额信贷额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其发展水平与信贷额度成正比。其三,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程序更为方便、快捷。其四,农村小额信贷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2]。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在财务与经济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促进贷款的还本付息率得到显著提升,还促使信贷组织的成本成功转移。其二,由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目的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所以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信贷资金入户率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所有农户都参与到小额贷款业务中。其三,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落实推动了中小型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使其使用率大大提高。其四,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程序较为方便、快捷,节省了业务办理的成本。其五,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政策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户的信贷理念得到转变,使其信贷观念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政策的实施促使金融机构的信用体系得到优化和改善。其六,农村小额信贷政策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为“三农”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相较于国内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国外小额信贷制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玻利维亚等国为例,印度尼西亚采用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是由正规金融组织负责办理的小额信贷业务。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主要特点是在保留资源存款的基础上,运用商业利率促使农村中低收入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机会。而玻利维亚采用阳光银行模式,有别于其他两种,孟加拉采用乡村银行模式,当然还有社区合作银行模式以及村银行模式。除了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以外,其他模式都依靠非政府机构负责管理的小额信贷组织运行和实施。其中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运行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就业范围,促进中小企业投资,运用连带小额信贷方式。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主要是为乡村贫困户,尤其是当地的贫困妇女提供贷款和强制存储服务。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主要通过参考、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创建而成。相较于上述模式,社区合作银行模式以及村镇银行模式最具有灵活性,其运行方式为自主式,并且主要由特定群体或组织进行管理。同时,社区合作银行模式能够有效地处理由于地理分散和人口密度低等情况引起的小额信贷制度不能落实的问题。总的来说,小额信贷制度逐步在世界各国向着更加正规的方向发展。

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在农村较为贫困的区域,其小额信贷市场机制的构建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然而,为了促进健全小额信贷制度得到有效建立和发展,就需要先建立^为完善的小额信贷市场机制。所以可以看出,对于缺乏市场机制调节的贫困地区来说,小额信贷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存在一定难度,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4]。

2.2 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

随着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创业态势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生产资金需求逐渐增大,农村本地的存款总额也会降低[5]。总的来说,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愈演愈烈。

2.3 小额信贷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具备责任制度、信贷还款保障制度以及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同时,当前信贷管理模式发展难以适应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需求,使得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能力较为薄弱。

2.4 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缺乏合理性

就当前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方式通常采用上下限的方式,并且在一定标准内,其贷款利率可以向上浮动2.3倍,向下浮动0.9倍[6]。而农村小额信贷利率的设置对信贷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存在直接联系,对小额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若是小额信贷利率较高,那么将影响希望获得小额信贷农户的入户积极性,促使其对小额信贷业务望而却步。若是小额信贷利率较低,那么将影响小额信贷产生的经济效益,使其所获收入难以覆盖资金投入与风险成本的消耗,从而影响小额信贷的发展和经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缺乏合理性。

2.5 小额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竞争机制

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结构来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企业、农村资金互助机构、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机构主体。实际上,仅仅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将小额信贷业务范围扩展到国内多数农村,而其他组织机构并没有将农村纳入到小额信贷业务范围内。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得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3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小额信贷市场机制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的问题,国家应当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并且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覆盖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农村区域,使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7]。

3.2 拓展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

对于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的问题,国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进而达到丰富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的效果。对此,可以适当地调节小额信贷市场准入标准,允许满足条件的民间或半民间机构进入小额信贷市场。同时,国家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扶贫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实施条件。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应当加强对农村区域银行的资金投入,促使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得到丰富。

3.3 建立较为完善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方面,一方面,应当健全小额信贷责任制度,促使审贷分离制度与分级审批制度得到有效确立;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回款保障制度和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加强借贷人员信用登记制度、借贷人员信用评价制度、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构建[8]。

3.4 科学、合理设置小额信贷利率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普遍较低,资金来源成本与信贷业务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整体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对此,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三个步骤来保证农村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一,应当给予具有申请农村小额信贷意愿的农户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信贷。第二,在农村地区加强小额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宣传,促使广大农民明确小额信贷的重要作用,并基于此,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适当上调利率。第三,根据农村对资金的需求,促使小额信贷利率向市场利率过渡。

3.5 加强小额信贷市场运作

地方政府对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的过多干涉使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地方政府应当适当地做到权力下放,善于利用市场运作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应当放弃运用行政手段实现扶贫的方式,而是应采用税收政策、激励方式来对农村小额信J业务办理进行监督和管理[9]。

4 结 论

综上所述,农村小额信贷在供给、需求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当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使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结构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还应当强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农村信贷入户率。国家还应当完善其资金供给机制,促使信贷资金途径得到充分扩展。另外,还应当完善农户信用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3153-3154.

[2]慈斌.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28-19529,19532.

[3]张权辉.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2):132-134.

[4]谢地,孟勐.培育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思路[J].经济纵横,2013(8):85-87.

[5]张晓锋.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创新研究[J].开发研究,2012(3):101-103.

[6]孙志娟.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3(5):130-133.

第8篇

关键词:中国邮政;农村物流;邮政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B

中国邮政利用信誉优势和“三流合一”的网络优势进军农村物流市场既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入手,试图分析其主要特点,并力求能够提出实现其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对策性建议。

一、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考察

从1999年在农村地区开展邮政连锁配送业务,到2003年成立专门的邮政物流公司――中邮物流公司,短短几年的时间,中邮物流不仅形成了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市)1500多个县(区)的“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农户”的流通模式,还不断拓展业务范围,重点开发了农资类、快速消费类和公共服务三大市场,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代订送火车票、代送单证照等。[1]同时,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2006年邮政系统又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开始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推行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到2007年,中国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邮政连锁配送网点已达30万处,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成为农资销售的重要流通渠道。而对中国邮政而言,也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邮政物流已成为继邮政储蓄之后的第二大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

二、当前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主要特点分析

当前,中国农村邮政物流从整体上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分散性: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分散性是由农村消费主体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行政村落和自然村屯星罗棋布,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地域差异性、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及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的存在,造成农村物流需求的不稳定性和非均衡性。由此可见,要满足农民小规模、大范围、多样化但总量庞大的物流需求,就必然会使农村邮政物流体系在整体上呈现出极大的分散性,具有服务规模小、数量庞大、经营灵活的特点。

2.单向性:所谓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单向性,主要是针对其流通模式而言的。目前,农村邮政物流所形成的“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农户”运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着力于把生产企业生产的农业产生资料和农民日常生活用品通过配送环节直接运到农村、卖给农户,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虽然这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正常进行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要想真正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更关键的还是要把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运出去卖个好价钱。

3.落后性:首先,邮政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在道路交通、物流设备、网络通讯、仓储能力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80%的货运量是由人力或畜力来完成的,邮政物流的技术水平也很低,产品运送多是使用敞蓬卡车、小型货车,缺少冷冻设备和技术。“据统计,我国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中损失率达25%-30%,每年有总价值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变质的损耗”。[2]同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也不完善,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农村邮政分支机构只设立到乡镇,无法及时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之农村集体经济日渐势微、经济合作组织尚不完善,使得分散的农户无法形成规模化的物流需求,造成农村邮政物流统一作业服务的种类有限,专业化和社会化、市场化的程度很低。

三、未来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方向思考

结合中国农村邮政物流的现状及特点,本人认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1.物流体系的现代化:第一,健全组织网络,实现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中国邮政在充分发挥覆盖全国农村的5.9万个邮政支局 (所)、7万余名乡邮员和数十万名农村邮政代办员的服务力量的同时,还要积极实施“村邮工程”扩大农村组织网络,打造一个“三级三线”的农村邮政物流组织网络体系;同时,还要进行机制创新,大胆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与供销社、大型流通企业携手,加快农村经营网点的发展,从而构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克服分散性的存在。当然,还要有国家对农村邮政物流配套设施的财政支持,早日完成农村公路、电话、电视、宽带网络等硬件建设,才能真正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共享系统。第二,加强农村邮政员工队伍建设,实现经营服务理念现代化。目前,农村邮政物流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素质高、基础好、技术硬的专业人才,这是提高其技术服务水平的前提。因此,必须加紧对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和人才的选调、引进,以提高整体服务质量,赢得良好信誉。同时,要把先进的物流经营理念引入农村,重点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思想观念,改革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2.流通渠道的双向化:构建农村邮政双向物流系统是其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中国农村邮政物流必须走联合发展、连锁经营之路,改变相对单一的业务范围,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医药、电信、金融、保险等其他行业和部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宽物流经营领域。要在已经开展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和农村生活用品物流配送的基础上,通过投递网、金融网和信息网三网合一的强大优势,依托乡镇邮政所、农村营递员及各类委托代办点,向农民采购农产品,并“供销给国家、省、地区物流公司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城市居民”,最终建立起“以委托代办点为桥梁、乡镇邮政所为基层单位、县市物流中心为基本物流组织机构”的新型双向农村邮政物流运行模式,[3]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霖,高海波.邮政系统推出服务“三农”新理念[N].中国质量报(第五版),2006-06-06.

第9篇

一、研究综述

郑良芳认为,美国在政府农贷机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的合理分工值得中国借鉴,〔7〕张坚则以印度农村金融改革为例,提出中国应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发展农业保险和加强农村金融法规建设。〔8〕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均认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整体归纳后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通常以农村经济总量或农业经济增长指标代替经济发展指标,而单一指标不能全面描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不一致,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有着较大的分歧。第三,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农村金融支持研究文献极少。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角度描述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农业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等多角度出发,提取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金融发展指标的实证分析模型,考察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框架

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民生改善、农村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水平、城乡协调发展五个方面设定指标,指标的选取原则主要是依据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制度着力点和前人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最终获得农村经济转型综合指标。然后,运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转型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农村金融深化水平、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另一方面,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方法描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持状况,考察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和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及影响程度。1.指标设定在充分考虑相关指标代表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将以三级指标体系构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见表1)。

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上,主要参考Beck和Levine〔9〕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归纳总结,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了金融深化指标(FIN-SIZ)、金融效率指标(FIN-EFI)和金融结构指标(FIN-STR)。 在表2中,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为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与农村贷款余额之比。阮素梅通过研究界定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表现为农村居民个人之间、个人(含私营企业)与民间金融组织之间的货币型借款融资,〔10〕李海峰在分析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逻辑中指出,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上,并以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为依据提出以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的68.37%估算农村非正式金融规模。〔11〕本文对农村非正式金融信贷规模采取同样做法。2.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采用1992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情况,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作用,所以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将不详细赘述。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的因子分析结果为:通过因子分析最终提取了一个公共因子,即农村经济转型指标(ET),累计可解释14个三级指标中82%的变动情况;计算得到的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6>0.5,Bartlett值为595.91,P值趋近于0,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是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最终构建为一个变量,该变量可有效代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数据。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对中国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ET、FIN-SIZ、FIN-EFI和FIN-STR均为非平稳变量,经一阶差分处理后,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序列,表明ET、FIN-SIZ、FIN-EFI和FIN-STR为一阶单整序列。2.Jonhamson协整检验利用Jonhamson协整检验判断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考察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对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的Jonhamso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可以确定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3.VAR模型估计利用VAR模型考察ET和FIN-SIZ、FIN-EF、FIN-STR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通过检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结合AR根的倒数图表显示,所有单位根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确保了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回归结果为:ET=-0.187813+0.81881ET(-1)-0.264079ET(-2)+0.059254FINSIZ(-1)+0.131494FINSIZ(-2)+0.075454FINEFI(-1)-0.177456FINEFI(-2)-0.267143FINSTR(-1)+0.460685FINSTR(-2)(1)通过对回归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FIN-SIZ、FIN-EF和FIN-STR的第1滞后项均通过检验,FIN-EF和FIN-STR的第2滞后项未通过检验,说明上述三个变量的短期变动会引起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波动,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存在差别,这与中国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确定了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方向。表4为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与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是农村经济转型的Granger原因,农村经济转型水平是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Granger原因,说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影响。

5.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描述三个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的动态关系。如图1所示,农村金融深化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深化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从第1期开始迅速攀升,在第5期冲击效应达到峰值,此后冲击效应减弱并最终趋于平稳。这说明以农村存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衡量的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存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费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村的消费和投资水平,生产性投资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带动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优化。图2显示,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并不显著。当对农村金融效率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2期迅速达到峰值,在第3期达到负向峰值,并且这种波动反应极小,最终冲击效应逐步减弱并趋于0。实证结果说明,由农村贷款余额和农村存款余额之比表示的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反映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种类单一和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效率低的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在面向农村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仍然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12〕金融产品多样性严重不足,并且在资金配置上,农村金融机构为满足风险性和盈利性原则,致使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出,弱化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图3显示,农村金融结构水平的波动对农村经济转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当对农村金融结构指标施加一个冲击后,农村经济转型指标在第6期达到负向峰值,然后逐渐上升并趋于平稳。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在法制建设上仍不完善,目前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是以缺乏有效监控和牺牲风险控制为前提的,〔13〕导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和风险不可控,对农村经济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从图3也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影响一直都是负向的。6.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方法可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图4是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结果。图4显示了方差分解结果,农村金融深化指标对农村经济转型的贡献率最大,最大时可以解释54.43%农村经济转型的变动,农村金融结构指标可以解释23.06%农村经济转型的变动。这说明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金融结构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农村金融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状下,对农村经济转型的贡献微乎其微。

四、结论

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转型关系和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转型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和短期波动的关系。第二,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和农村金融效率水平的提升对农村经济转型具有正向的作用,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转型具有负向的作用。第三,农村金融深化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转型变动的贡献更大,农村金融效率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变动的贡献极小。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转型既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抑制性作用,所以在注重农村金融发展总体规模的同时,应注重调整农村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第一,应注重农村金融总体规模的发展,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通过基层网点建设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第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优化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经济领域,在以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增强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功能,正确引导资金流向农业、农村,提高农村存款向农村贷款的转化能力,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实现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多样化。第三,引导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结构调整,规范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有效控制非正式农村金融的风险,着重研究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合理性,对能够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非正式金融模式给予政策、法律上的鼓励和支持,实现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多样化,坚持发展与规范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第四,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政府支持力度,借鉴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从政府、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三个方面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奖励政策,发挥财政引导作用,组织开展对农业项目的银团贷款,充分发挥中国金融机构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领域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

作者:黄海峰 李铭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10篇

1.以农村社会学视角看“三化同步”问题 

2.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

3.再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4.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5.半工半耕:一个农村社会学的中层概念——与兼业概念相比较

6.一本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农村社会学著作 

7.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第七届农村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

8.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

9.农村社会学与农村

10.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11.提高农村社会学授课质量的对策研究

12.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3.中国农村社会学十年:课题与观点

14.发展与滞后的并存:中国农村建设60年——一种农村社会学的视角

15.杨开道先生与他的农村社会学工作

16.农村、乡村概念比较的社会学意义

17.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新篇章——读《中国农村社会学》

18.学生编演教学案例小品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

19.农村社会学在中国1989——1992年 

20.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21.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2.关于农村社会学教学体系的探索

23.多媒体课件的实效性研究——以《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

24.刍议乡镇研究与农村社会学范式的扩展与创新

25.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会学》课程改革探析

26.“农村社会学”教学模式改革方向浅析

27.《农村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8.论农村社会学的现实功能

29.乡村调查与郑杭生农村社会学思想研究——基于理论自觉的视角

30.日本农村社会学概述

31.新颖别致,透视"三农"——评刘豪兴主编的《农村社会学》

32.论农村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33.参与式教学在《农村社会学》课程中的实践及其效果

34.华中农业大学成立社会学系及农村社会学研究所

35.农村社会学与农民  

36.农村社会学及其发展

37.农业社会学:一门新的农村社会学

38.第七届农村社会学论坛在我校举行

39.交互式教学在农村社会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40.印度的农村社会学

41.苏联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情况

42.四川“农村社会学”理论讨论会综述

43.关于农村社会学的几个问题

44.政治社会学理论范式下的农村教育分析

45.“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

46.农村社会学与农业发展 

47.“农村社会学”理论讨论会综述 

48.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学专业

49.历史与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启示

50.国外农经和农村社会学主要检索刊物简述   

51.农村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52.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看社会学中国化道路

53.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近20年来社会学相关研究的回顾

54.中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新篇章——从梁漱溟、到辛秋水

55.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56.首届农村社会学教学研讨会综述

57.农村土地货币化模式分析与效应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思考  

58.苏联农村社会学的客体、对象和任务

59.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农村社会学教学研讨会”综述 

60.农村社会学学术讨论会在武昌召开 

61.三十年代初苏区农村调查与社会学的中国化 

62.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读陆学艺农村社会学理论有感 

63.农村社会学建设是科教兴农的重要基础工作 

64.法社会学视野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防治路径 

65.生态社会学视阈中的新农村建设 

66.重视农村社会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67.陈翰笙与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 

68.农村社会学研究初探 

69.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社会学分析——以文化资本为视角 

70.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71.农村体育发展滞后的社会学因素研究——基于江西赣南的实证分析 

72.农村社会治理的本土资源初探——从乡规民约的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价值出发 

73.东欧七国农村社会学家在苏联会晤  

74.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制度社会学思考 

75.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市场的社会学分析 

76.我国农村地区彩礼的社会学分析 

77.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8.温州农村“会”的社会学分析 

79.社会学视野下农村公路与文化变迁研究 

80.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分析 

81.乔启明及其农村社会学思想 

82.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83.农村男性偏好现象的社会学解释 

84.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85.社会学视角下的当代农村大学生困境分析 

86.转型期农村家庭冲突的社会学解读 

87.农村丧偶妇女社会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88.农村职业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学分析 

89.农村邻里吃请行为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 

90.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学分析 

91.对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变迁的社会学思考 

92.农村教师脱岗的社会学分析 

93.家庭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9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解读 

95.新形势下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96.农村民间组织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97.湘西南农村婚俗的社会学分析 

98.对农村基层社会矛盾的法社会学分析

99.陕北农村民间信贷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100.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思考 

10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探析——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103.影响农村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4.新农村建设中家族问题的社会学透析 

105.贪困、贪困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型——对我国农村贫困的社会学思考 

106.农村教师补充困境的政策与社会学考察 

107.农村贫困地区民办学校师资的社会学分析 

108.农村居民消费心理的社会学探析 

109.困境与抉择:苏北农村体育发展滞后的社会学研究 

110.关于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经济社会学思考 

11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路径的社会学考察

112.社会学视野下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 

113.农村流动劳动力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114.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115.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的社会学审视 

116.对当前农村犯罪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117.社会学视野下的近年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浅析 

118.农村教师低职业吸引力的社会学分析 

第11篇

摘要:目前中国农村的水环境已经或正在被污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影响。污染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化肥、农药、畜禽

>>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水环境保护现状评析 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 我国水环境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现状调查及预测研究 山东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健康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途径探析 浅析我国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6-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 王海燕,杜一新, 梁碧元.我国化肥使用现状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35-136.

[5]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品质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6] 崔 峰.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7-9.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青年婚姻现状 临时夫妻

一、新时代的中国农村青年婚姻家庭

(一) 中国农村青年婚姻家庭的特点。

过去,广大中国农村青年谈不上真正的爱情,每个人的婚姻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城市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带着农民的身份涌向城市,从事着产业工人的工作。这批带着农村气息和城市味道的人们的婚姻在新形势下表达着不同的特点:

婚姻仪式不断简化。以前的农村婚姻仪式要经历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婚宴等各种繁琐程序,农村青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厚,繁琐的婚姻仪式被逐渐抛弃或者简化,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婚姻仪式或者是国外的婚姻仪式。

跨省婚姻模式的比例上升。重庆、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每年向东部沿海输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批劳动力逐步在城市扎根,在城市成家立业,男方迎娶城市女孩或者女方嫁给进城务工男青年的事例不断出现,农村青年的婚姻场域延伸到了城市,跨省婚姻的比例同步上升。

闪婚闪离现象不断增多。得益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不断提高的生活压以及不成熟的婚姻观念、宽容的社会环境,青年群体在彼此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就领证结婚的案例逐渐增多,由于后期生活矛盾的激化,闪离的不在少数。

婚恋性观念超前。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的觉醒,性解放等造就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的不断被突破,婚前、婚前同居、未婚先孕等封建社会不可容忍的“问题青年”迅速增多。

(二)中国农村青年婚姻家庭的新变局。

1.“临时夫妻”对农村婚姻观念未有之冲击

“临时夫妻”是时代的产物,是夫妻分居背景下为满足人类性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临时夫妻”的最大特点是不PK掉自己的配偶,而是以保全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不拆散原有家庭为道德底线,打工在外的男女或者留守在家的男女与另一异性以“”或者“临时夫妻”生活方式组建一个临时家庭,他们或暗或明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照应,以此来填补由于夫妻长期分居所带来的感情生活和性需求的缺位,而当夫妻团聚时,“临时夫妻”即自行解体,男女双方仍与自己的配偶过夫妻生活。

2.人口流动带来的婚姻不定向流动

农村青年的人口流动导致留守妇女的大量产生,城市和乡村总是有着一段遥远的距离,尽管现代交通已经很发达,但是昂贵的交通费和繁忙的打工生涯使得分居两地的夫妻一般只有在每年的春节甚至多年才能相见一面,劳燕分飞使得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因夫妻行为缺位而变得尴尬起来。婚姻关系的疏远严重影响夫妻关系,离婚案件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

二、“临时夫妻”对中国农村青年婚姻家庭稳定性的挑战

(一)“临时夫妻”的空穴来风。

“临时夫妻”作为一种变异婚姻形态,是一股颠覆传统婚姻家庭的冲击波,反映了现代人婚姻观念的转变。“临时夫妻”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背景下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仅仅是农村青年个人的道德问题。

1.社会流动造成夫妻两地分居。在我国现阶段,物质条件、工作机会、个人能力以及户籍制度等制约因素的存在,致使因社会流动而引起的家庭变迁变得较为困难,往往就造成男女双方长期分居两地。夫妻两地分居为“临时夫妻”的出现创造了前提。

2.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控制的弱化。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青年居多,这些新新人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外来文化对它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享受主义和性解放思潮对他们固有的婚姻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抛弃了古代“夫为妻纲”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同时社会控制弱化,习俗道德、社会舆论和群体意识等控制方式对“临时夫妻”采取暧昧的态度,默认这种现象的出现,允许人们从现实需要出发,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3.人的自然属性要求得到性满足。人类既是社会人,也是自然人。只要是人类就首先必须满足人作为人的自然需要,如繁衍种族的需要,其中包括性需要。性本能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本能,进城务工的男女青年以及留守农村的男女青年(以留守妇女居多)由于正处青春期或者中年期,在生物学上正好处于期、繁殖期,天长地久的孤独落寞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望,“临时夫妻”填补了这一空白。

“临时夫妻”是工业化城镇化带给社会的一个礼物,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把它看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我们又不能任其发展,应该看到一些人借“临时夫妻”之名,行玩弄女性之实的丑恶嘴脸。

(二)“临时夫妻”对中国农村青年婚姻家庭稳定性的影响。

“临时夫妻”导致男女双方或一方存在着事实婚姻和法律婚姻的两种情况,对于一个健全的人格来说,任何人都无法接受自己的配偶保持这种婚姻格局,同时自己却有保持这种婚姻格局的欲望。据在河南省部分农村的调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离婚情况明显增多,特别是90年代以来,离婚数量占到解放后50年离婚总数的近50%。[]2002年,在江西南丰县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离婚案占1/3,其中有一半是因为夫妻双方至少有一方在外面打工后而引起的,并且绝大多数离婚诉讼由女方主动提出。

保持“临时夫妻”状态的男女双方都不愿意向他人透露过多的细节,自己的配偶并不知晓,他们生活在隐瞒与欺骗之中。一旦他们的“秘密”为对方配偶意外知晓,轻则家庭暴力不断,重则以离婚结尾。“临时夫妻”严重威胁着合法夫妻关系的和谐,是合法夫妻关系永远的潜在的定时炸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