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

时间:2022-02-19 01:30: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英语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73-01

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且在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不断对比和领悟英语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和世界意识。然而,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更注重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笔者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实现文化渗透。

一、利用网络,加强文化阅读

语言学习不应局限于表面的字、词、句,更要深入了解、理解、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中生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利用网络可以为学生拓宽阅读面,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减轻学生学习紧张情绪、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同时,向学生不断输入语言国的思想文化。这些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国的风俗习惯、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等。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加强文化阅读,了解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知识,体会和感悟英语文化内涵,并在比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敏感度。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九Unit 3 Australia的内容涉及澳大利亚的地理、历史、主要城市、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风俗习惯等内容,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则围绕这一中心设计。鉴于这些内容在课本上展示有限,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可以利用图片、音乐,为学生做一个“预告”,引发学生对澳大利亚人文地理内容的兴趣,再布置学生在上课前在网上收集有关澳大利亚旅游和自然风光的资料。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几个主题,例如历史、自然风光等,让学生根据线索发散思维,逐渐扩大阅读的范围。正式教学时,组织学生就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各抒己见。这样一来,首先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了,学习到许多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其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提高;第三,网络学习与现实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日渐高涨。

二、借用网络,创设文化情境

语言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积累,也需要现实提供运用的情境。许多高中生学习英语往往运用汉语思维来理解,不能实现深入学习。借用网络创设文化情境,能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语言,领会英语学习的思想,把握学习要领,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一些相关视频、图像、音频、视频等,把英语文化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具体化和形象化,并与课程内容结合,帮助学生构建文化知识背景,为学生创造知识运用的平台。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2 The United Kindom,针对大部分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难以理解文化背景的现状,笔者先让学生从网上下载与主题相关的图片、电视节目和电影片段等,然后让学生编排这些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全班观看,让学生迅速进教材的教学情境之中;接着,再让组织材料的学生用英语抒发自己在收集资料的心路历程,发表对于英国文化的看法。

三、运用网络,开展文化交流

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实现文化渗透,如利用对话软件、微博、博客等学生喜爱的网络媒介,建立QQ群、微信群等,指导学生讨论中西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

笔者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英语文学作品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另一种利用文字交往的内容,同时也是让人们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介。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网络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学作品,例如针对某一作品、某一段话,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并及时与笔者、同班同学及时反馈小组活动的最新情况。

如为使学生理解教材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影响下节日的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网上搜集中西方节日,接着让学生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讨论中西方文化影响下节日活动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并根据这些讨论结果以课件或者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

网上讨论可以让学生摆脱现实生活的约束畅所欲言,并且在收集资料或者讨论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另外,网络讨论利用了学生生活中细碎的时间,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教师还可以在网上自建文学交流的博客、网站、空间,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文学世界,灵活多样地利用文学渗透英语文化。

第2篇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及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卓丽华.运用游戏教学法构建中职幼师专业特色的英语新课堂[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刘俊.语法翻译教学和交际法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4]邵丹.中国初中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调查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8

[5]朱广瑜.文化语境与高中英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

[6]孙敏.新课改下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7]曹剑波.英语交际教学法与英语传统教学法在初中课堂的结合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8]孙丽娟.合作学习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9]窦黎.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赵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1]郝亦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案例研究及其对第二文化习得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2]王璐.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成人英语学习者学习信念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3]黄金子.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4]朱莹.双重代码理论在中专英语情景对话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5]刘秀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6]康丹华.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中同义词的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7]刘静.个案研究:探索有效利用电影提高跨文化意识的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陆婷.应用语言学学术语篇三词立场词块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杨慧.词块运用与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关系的个案研究[D].延边大学2010

[3]何济生,王家云.“过程习作法”简介[J].国外外语教学.1996(04)

[4]李灿.词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3

[5]王锦霞.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介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04)

[6]张艳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体系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

[7]王永林,卞永成.教师介入对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的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05)

[8]江庆心.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6(02)

[9](美)傅丹灵,王志军,着.如何教写作[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刘英贤.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1]龚成红.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不同文体写作中词块变体运用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2]张素君,叶华.学生作文构思过程的教学干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07)

[13]储爱华.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4]孔昭莉.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词块使用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15]张攀.不同写作水平的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情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16]况博群.词块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17]周瑜.中外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高频四词词块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8]膝春红.英语语法与写作--对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留学生英文水平的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4)

[19]SusanBosher.ThecomposingprocessesofthreeSoutheastAsianwritersatthepost-secondarylevel:Anexploratorystudy[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998(2)

参考文献

[1]赵娜.真实性理论下对等师生关系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郭俊娜.关联理论对主持人话语解释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刘海英.习语的认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卢思函.概念整合理论下英汉新词的语义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5]宋丹妮.大学英语教材真实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6]李旭新.现代英语和汉语中名动转类词现象的认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7]田杨.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8]马龙玉.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9]张钟予.澳洲原住民梦幻叙事语篇《卡彭塔利亚湾》连贯性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0]岂宇光.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广告语言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1]王成伟.减负环境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2]高芳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图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3]吴佳丽.合作学习在农村高中英语练习课中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4]郑丽华.框架理论视角下的婉约词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5]孔祥雯.概念合成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6]李成瑗.四维文化智商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及其对跨文化教学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7]董鑫.标记象似性和框架理论在言语幽默分析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8]张婉音.真实性课外活动对大学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9]尹宏博.关联理论视角下形容词词义不确定性的词汇语用充实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0]郭蕊.概念整合框架下澳大利亚英语特色词汇产生的认知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1]刘妍.VOA在线听写系统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2]张琳琳.语言教学真实性原则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3]韩蕾.标准澳大利亚英语土着借词的词义变化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课改,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而普遍的选择,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的结合,自然也成了英语教育的必然。如何把信息技术带入英语学科教学,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师由单纯的讲解者和指挥者走向多元化和复合化的角色转变?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一定的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面自行建构的。学生应该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为学生设计真实的、具有与实际情况相近复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体验不同的情境、检验不同的观点,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教学原则。这个观点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实质一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教学,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确认。教学过程从面向课程转向了面向学生。从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转向学生内部知识构建,着重协作、会话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

从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内容看,英语文化背景涵盖科学、艺术、医疗、体育、环保、地理等各个领域,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各种文章的体裁各有各的特点,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很难完成对这些英语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情境的作用,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信息技术优势,创设并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有关英语知识、经验,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英语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英语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例如,教学“theOlympicGames”,因为学生可能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因此教师备课时可搜集各种音像资料、互联网上的丰富信息、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课堂教学时,创设逼真的情境,为学生顺利构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背景知识铺路搭桥。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全方位的多源化的英语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外延伸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论文格式模板。所以单靠教师个人努力搜寻教学资源,完成课堂教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互联网等信息海洋中搜集大量的最新资料,探索和解决英语实际问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台北明日工作室创始人温世仁说过:“我们把学习的触角切入互联网,那么将会将全天下的资源化为自己的资源”。 互联网教育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电子百科、教育网站、电子论坛、虚拟、软件库等应有尽有。比如,bbc.co.uk/china/learningenglish里有各种学习英语的专栏,介绍英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热点时事以及中英文化交流和碰撞的故事等等。阅读材料和有声材料应有尽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浏览相关的栏目,下载有声资料。特别是在学习NSEFC必修5第二单元TheUnited Kingdom时,该网站成了课本内容的有益补充。 新浪和搜狐等门户网站都专门开发有英语学习的专栏。包罗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词汇训练、语法训练等。

为了使学生在放学后还可以很方便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解决在学校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学,笔者利用QQ聊天工具建立了一个学习群,让学生在这里还可以探讨学习方法,交流学习心得,并且把上课用的教学课件、相关声音、视频资料等上传到群共享空间,供学生参考学习。

总之,信息化教学是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实践课改精神,积极探索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合理适度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当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完美整合,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范福莲,女,中学二级教师,一九七四年二月出生,本科学历,焦作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她刻苦钻研,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勇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做一名有思想的英语老师”是她的践行目标。现从事高一英语教学工作。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28-01

一、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

(一)引导学生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高中生学习英语文化也应去了解和体会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价值观包括人生价值、宇宙价值、社会价值、人类价值以及语言的表达要领等等。不同的文化形成的价值体系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构成理解和交际的障碍。

(二)引导学生研究英语词汇和常用成语俗语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文化承载量最大的部分,它最能直接反映该民族的物质环境、精神信仰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和说话人的情感。词汇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词语的指代范围、情感色彩、联想意义以及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成语俗语的使用。

(三)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言语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上,教师还应帮助学生了解日常谈话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实际上,言语交际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打招呼、称谓、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使用,还有如年龄和收入、个人隐私等话题的恰当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的正确使用,以及各种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只有当学生注意到了这些言语方面在与我国相应文化的异同时,他们才能在和外国人交际的时候得体的处理不同场合,进行有效交际。

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育导向是造成师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从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上,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高中教师理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高中教育依旧是围绕着高考在进行,评价英语教学方式依然是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此外,虽然文化意识被列入了英语课程总目标,但在考查中并没有得到较多的体现。相反,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仍是教学考查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现状导致教师教学的过程免不了过分强调和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二)教材内容的编排也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实行新课改后,英语教材有了较大变化。内容上补充了很多形式各样的文化材料,同时也对文化意识设定了分级目标。但是教材在呈现英语国家、生活场景、著名人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片面性,仍然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反应出我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真正差异。那么,依据这样的材料进行文化教学,是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

(三)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是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人谦虚、稳重和内敛的民族性格。那么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国人会习惯的按照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来进行思维和判断。

三、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借助教材内容,融合语言技能训练渗透英语文化。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材扮演着主要角色。正如前文我们所指出的:“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75%的课堂时间是花在教科书上”。此外,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过程亦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培养且提高高中生文化意识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应利用好现有教材,借助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在各项技能训练上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比如在词汇教学上教师不能忽视向学生传授学生在字典中不能查到的词汇隐性的文化信息。以单词drugstore为例,它和汉语中的“药店”并不完全相同。在美语中,drugstore除了卖药之外,还可以兼售化妆品、胶卷、报纸、简易食品饮料等。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汉语和英语词汇在承载文化信息范围的不同。

(二)结合各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英语文化教学。不仅要让师生利用好课本,各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使课堂上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授更有系统性,使学生更有学习英语文化的氛围。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积累,收集相关文化信息,并结合学情进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各学科高一高二年级均开设不同专题。比如2009届学生在高一时选修了如下课程:美国乡村音乐、广告英语、走进欧洲、英文经典电影赏析等。我教授“走进欧洲”这一课程,每两堂课我会向学生介绍不同的专题,如,英国掠影、意大利文化、走进法国等等,由于题目大,涉猎到各领域,包含的国家多。每次备课我都必须细致深入,所用时间往往是课堂教学的3倍多,但这种利用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教学的效果颇佳,学生好奇心浓,气氛活跃,课堂关于文化的笔记知识整齐系统,学生对这种课程评价高,反响良好。

(三)利用好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也是他们文化知识获得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学校都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课程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共同构建课程内容。因此,这种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尤为合适。比如,在英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始,班级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有关文化的话题,比如,希腊神话与习语、欧美“吉祥数”初探、欧美禁忌习俗、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等。各组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对比等,直到最后写出小论文或以课件方式进行展示总结。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清源,李晓慧:“跨文化视野下英汉称谓用语之差异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3).

第5篇

1. 整体构建文意

整体构建文意是阅读英语文章的一种首要意识。和汉语一样,一般而言,英语也是一文一主旨。所以,无论文章是哪种类型的,都会集中表达一个中心或主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这一规律构建整体文意。怎么构建?整体构建。首先,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整体阅读全文:文章开头是不是开篇点题或者领起下文?如果不是,是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还是设置悬念?文章中间段落,哪些句子是段落中心句?或者过渡句?文章结尾是不是点明了中心?或是深化了主题,照应了开头?等等,大概了解了这些问题,也就明确了文体,是议论文、记叙文,还是小说等。当然,在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全文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许多不懂的单词或不少的句子;但是,不要为这些障碍所阻滞,快速阅读,避难就易,驾轻就熟,解其大概,扼其大要,只要达到以上阅读目的就成。其次要带着这样的问题理清结构:本文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行文结构是总分总、总分、分总,还是其他结构方式?在明确了文体的情况下,通过理清行文结构,不仅能够在初步感知文章中心的情况对支撑内容进行梳理,而且能够验证、调整或深化对中心意思的理解,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文章形成整体性认知。第三,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整体揣摩用材或布局目的:本文用哪些情节、情景、细节或人物、故事、事件体现、说明或证明什么意思?写法上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整体理清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入思考文章艺术性的问题,不仅能进一步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写作方法,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文章欣赏或鉴别水平。对于提升自身阅读水平或能力而言,这样的拔高不但很有必要,更是解决阅读问题的治本技巧。

2. 结合语境意义理解不懂的单词

构建了整体语境之后,根据前后文大意,聚而围之,理解不懂词句,就会容易得多。首先,要根据前后文文意猜猜不懂词句的意义。“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我们大可以把不懂的这个词当作所填的空,根据一个句子的整体含义来填充它的意义,而能够填充的这一意义正好就是这一不懂词的意义。同样,在一个段落中,我们也可以把不理解的这个句子当作一个需要填充的空,按照整体段意的需要来填充这个意思。而能够填充的这一意义正好就是这个句子的意义。当然,在理解了之后,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思考方式验证、调整或深入理解不懂的词或句:这个词或句子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人、事、物、景等的什么特点?或者抒发、表达、表现或突出了某某的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这样,我们不但会理解词或句子的含义,而且能由此而理解其作用,乃至挖掘其难解的原因。无论从积累词汇的角度,还是学习表达效果的角度,都可以深化我们的理解,加深印象,留下余味。

3. 借助整体意义了解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即文化背景知识。对于我国学生而言,与我国文化背景不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是在阅读中存在的又一个无形障碍。由于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有时对文章中的某些信息很难做出自己的理解或判断。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阅读的基本技巧是整体锁定基本大意,以此进行拓展性泛读。正如魏立明,孙长顺所论:People believe that both visual and non-visual information is involve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 matter of fact, it seems that the more non-visual information the reader possess, the less visual information is needed.通过有针对性的泛读,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泛读时,最好是选择英文版的简易读本,就文章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以此不断积累丰富各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背景储备。

以上三个方面,整体构建文意是扫除其他两个障碍的基础。在整体构建文意的前提下,解决不懂词句、文化背景的差异问题,就会水到渠成。当然,这不只是简单阅读一两篇文章的方法技巧,更是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新词新句、增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惯常方略。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方法当作英语阅读的常态阅读方法,那么,我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就会与日俱增,步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贺斋. 浅谈高中英语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J]. 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 2011(12).

[2] 孙淑霞.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障碍的排除[J]. 才智, 2012(25).

[3] 苏静.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英语水平[J]. 山西教育(教师教学), 2008(05).

第6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成败。然而,笔者从教十余载,发现大量的学生在阅读题上失分较多,缺乏阅读技巧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为学生合理地选择阅读材料。对阅读能力稍薄弱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的挑选一些名言、笑话和幽默故事。如:Relax!Be patient and enjoy yourself.(放松点!要有耐性,并让自己快乐!)等。总之,只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整体素质。

二、充分的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课标》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词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新课标规定的词汇外,还应对现有词汇进行扩充,结合构词法中的转化、派生和合成等方法拓展学生的词汇,利用正反对比加强词汇,利用联想扩展词汇,利用归纳和分类来整理词汇,如:like__dislike、formal__informal、important__unimportant等。前缀multi_是“多、多方面、多方向”的意思。eg:multi_coloured、multi_racial、multi_medial等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对词汇有初步的认知后,再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来提高词汇量,这样基本上就能为阅读消除障碍。

三、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如: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8中,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中阅读reading部分的课文CALIFORNIA,使学生认识到加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方。教师上课时将世界地图及美国地图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对美国一些州的别名(Nicknames)加以补充介绍。如: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别名是黄金州(Golden State)等。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四、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有效的阅读策略能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与效果,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应注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的培养,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策略。

1.主旨大意。所谓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文章或段落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考察主旨大意的题目一般都有purpose,title,subject,mainly,discuss,topic,point等关键词。一般议论文、科普文章及说明文的主旨大意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记叙文的主旨通常在结尾并说明一个道理。

2.细节查找。细节题在阅读理解题中所占比例较大,但相对来说属于比较容易的题。通常运用跳读(scanning)的方法就能快速有效的获取细节问题的答案,因此跳读只需要特别关注常与5W(who、what、when、where、why)和1H(how)等与细节内容相关的语句。

3.深层含义推理。每一位作者写作都有一定的目的,希望读者读完文章后能够体会作者的用意。因此,在做推理判断题时,要紧扣作者的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还应当注意题干中使用hint,imply,suggest,infer等时,其意为“暗含的,引申的,”而不是文章中直接表明的事实。

4.猜测词义。阅读中遇到生词是常有的事情,解答此类题可根据合成、转化、派生等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还可根据上下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还可以利用上下文中的词语,如:however,but,while,so,rather than,far from等判断词义。总之,一定要在原文的语境条件下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词义。

5.整体把握,重点审查。首先,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并迅速了解文章主旨;其次,有针对性地细读有关段落,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答题信息。对于第二遍没有把握的题目和一部分主观试题要从文章的整体来考虑,要重点阅读某些句子和段落,从全文提供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有效判断,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倾向。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方法应该是眼脑并用,边看边思考文章的意思。而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去读,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在基本上了解文章大意后,应马上结合题后问题快速扫描。寻找有用信息,从而作出快速而正确的判断。

六、限时阅读,定期检测

第7篇

启示一: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篇分析,着重课文结构的梳理

语文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善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其中在写作技能训练和加强课文的深层理解方面,语文教学注重梳理文章结构,即对课文的谋篇布局、篇章结构、主旨大意以及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同时强化推理判断,分析语言形式与写作意图,不断验证和调整假设和猜测,以求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教师将重点放在对词汇、句型和语法的讲解上,学习者十分被动,思维参与量极少。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语言知识的传统阅读课模式已基本被摈弃,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但许多教师阅读课教学模式单一,在组织课文教学时常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导致控制过多,不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另外,提问只局限于表层性问题,对文字背后的信息挖掘,如归纳、推理、概括、评析等深层次的问题,则不到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阅读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篇能力,如: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语篇意义;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识别文体特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英语语篇可分为记叙文、描述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文体。每一种文体,都可根据其叙述特点,归纳出不同的主题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分析主题模式,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要带领学生由篇章到层次、到段落、到细节,逐步分析。英语文章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篇首段、主体段和结尾段。篇首段往往起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主体段用来阐述文章主题;结尾段概括全文。整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围绕中心展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将段落和段落大意配对;

将因果关系配对;

将段落顺序打乱,重新编排顺序;

将其中一段或一句抽出,再重新放回正确位置;

根据文章线索,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

填表补充信息;

选取文章脉络的流程图;等等。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5 Unit l的阅读文章John Snow Defeats“King Cholera”介绍英国著名医生John Snow是如何通过考察、分析、探究的科学方法,发现并控制“霍乱”这种传染病的。笔者根据得出科学观点所需的七个步骤:

find a problem――make a question――think of a method――collect results――analyse there sults――find supporting evidence――draw a conclusion让学生依据这条线索找出课文中相应的信息,就将本来繁琐无序的信息串联起来了。又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2 Unit 2 Reading-An Interview,笔者设计了如下流程图:

T: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在熟悉课文类型,细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绘制出课文的篇章结构和层次关系。这种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课文进行准确的理解,也可以强化学生的篇章结构意识,促进文章结构图式的建构生成,对学生写作布局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启示二:英语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之美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积累、感悟和运用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出自名家的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规范且优美,而且教师在授课时也非常注重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综观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教师大多重视对教材中语言材料的挖掘,关注与考试接轨的知识点的堆砌,却忽视了对语言之美的欣赏,这是语言教学的一大缺憾,正因为缺乏对语言美的挖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致使谈到英语,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繁琐的语法和难啃的单词。同汉语一样,英语也是承载文化的媒介,而不仅仅是文字,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浸润学生的生命,丰富学生的精神。基于语文教学的这点启示,笔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了尝试。教学中让学生从词句、文辞和意境等方面体会语言之美。

1.用词的准确传神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领悟语言的美妙,同时提高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4 Unit 3的阅读文章Nonverbal Humour为例,其中有一句“The film is set in California in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hen gold was discovered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rushed there in search of it”句中的rush就用得准确而传神,既表达出了人们得知Califomia有金子想立刻到达的心情,又让读者脑海中呈现出一副人们像潮水一样蜂拥而至的壮观场面,用其他一些词如go,move,run,arrive等都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事实上高考的完形填空中有些就是考查学生对相近、相似词的辨析,学生要会体验其中的奥妙,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同样是这篇文章卓别林吃鞋情节的描述也是非常地形象生动。原文如下:Chaplin sits down at the table……First he picks out the laces and eats them as if they were spaghetti.Then he cut off the leather top of the shoe,treating it as if it were the finest meat.Finally he tries cutting and eating the bottom of the shoe……在这里,教师空洞的解说完全是多余的,只有让学生一遍遍的研读,他们才会体会到语言蕴含的情感和形态,自然而然地在他们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组滑稽而又令人心酸的画面。

2.修辞的灵秀之美

修辞是语言文辞之美的一大特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可提升其文学欣赏水平,增强其语言感悟能力。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4 Unit 2的阅读文章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中,在描述袁隆平的梦想时,有这样一段话:Dr Yuan saw plants as tall as sorghum.Each ear of rice was as big as an ear of corn and each grain of rice was as huge as a peanut.三个比喻很形象地反映出一个伟大的梦想。又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2 Unit 5 Music,文章一开始就出现了三个设问句:Have you ever wanted to be a famous singer or musician?Have you ever dreamed ofbeing in front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t a concert……?Do you sing karaoke and close your eyes and pretend you are CocoLi or LiuHuan?这种形式很快把学生引入音乐明星的世界,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接下去读文章的兴趣,趁机提醒学生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很多的名言警句、成语谚语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言的魅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不善始者不善终。

A fall into a pit,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A friend in need is a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以上四句因为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又富有深刻的哲理。

3.意境的耐人寻味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通过外在的文字信息,理解和体会内在的思想和深刻含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必修6 Unit 2 Poem中的五行诗,由五行组成,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细细朗读,却能读出另一番意境。如兄弟这首诗Brother.Beautiful,athletic.Teasing,shouting,laughing.Friend and enemy too Mine.虽然用了Teasing,shouting和enemy等词,我们却能强烈感受到作者对兄弟的喜爱。又如文章《百万英镑》中餐馆老板和服务员看到百万大钞前后对Henry的态度对比,读来更是耐人寻味。

A:Are you going to watch TV again?

B:what else is there to do? (读升调)

A的问题中用了again,就感觉含有责备之意,B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用疑问表示确定的语气。

启示三:朗读和背诵仍然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

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知识重在积累,而积累靠的就是读背。在中国数千年的教育史中,朗读和背诵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手段,一代代中国人就是通过熟读、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到《四书五经》而修身立业的。心理学家强调学习的过程中知识“保持”的重要性,是很有道理的,而读背正是“保持”的重要手段,朱熹提倡熟读精思,就是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与语文教学相比,我国英语教学所提倡的理论和方法过于理性化和技术化,中小学英语课堂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误区:如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注重学以致用,“用中学”,这本身没错,但学以致用并不等于即学即用,刚刚教学了新知识,马上让学生表演,这是强人所难,也不符合学习规律。笔者认为教学的重心仍然需要落到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上,只有达到一定的语言积累,经过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学生才可能有较理想的输出,而朗读和背诵等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方法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是最朴素、最生态且最有效的语言知识积累方式。教师先选择适量的背诵材料,再有策略地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最后引导学生及时主动复习巩固所背诵的语言材料,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切实地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1.精心挑选背诵材料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适当地改编句型,再让学生背诵句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当尽量选择那些包含重要词组、语法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句子,如: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The good chance we are looking foraward to came at last.(look forward to的用法);Eating healthy food is good for our healthy,so we’d better learn how to eat healthily.(这个句子包含了health,healthy,healthily三种词性,句型you’d better do sth,词组be good for,疑问词+动词不定式结构how to eat healthily做宾语等众多语言知识点)。要让学生记住语法规则的条条框框很繁琐,但通过背诵这些包含重要词组、语法以及易混淆的知识点的句子掌握知识就轻松多了。另外背诵精练短文,如《新概念英语》和《英语晨读精华》或从课文中抽出一小段精彩部分让学生背诵,并且要求达到英汉互译时脱口而出的程度。这些文章通俗易懂,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开口,也能开口。

2.指导学生有策略地朗读和背诵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没有声音就没有语言的存在。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对那些刺激强的信息储存得牢靠而久远,刺激弱小的信息则很快被遗忘。这就是学习外语必须高声朗读的依据。李阳的疯狂英语学习法就是通过大声朗读达到疯狂的地步来增强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结果,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大声地朗读和背诵,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要注意思维器官和各感觉器官合同协作。在同步体验阅读内容的同时,随着语言的韵律和节奏,结合感受到的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的朗读,这种有意识的音和意、意和情的结合就是对朗读材料的深加工。平时在通过朗读进行记忆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训练将心理意识集中指向所读材料的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理解一些心理学基本原理,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心态,找出自己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巩固所背诵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终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

总而言之,适当借鉴语文教学的有效方式――朗读和背诵,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篇能力,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英语语言之美,从而爱上它。有了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才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 程箐花.从挖掘教材内涵入手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5).

[2] 葛文山.语文教学给英语教学的三个启示.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10).

[3] 董兵.文体分析:高中英语阅读的新视角.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2).

[4] 李如霞,梁庆福.英语语调的会话含义.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5).

[5] 麦琪.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欣赏.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9).

第8篇

【论文摘 要】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教学大纲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的时,注意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当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很必要。

二、我校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在实施中地探讨

2.1我校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原则

当代教育注重教育的统一性与人才培养多样性的结合,国家统编教材更多地关注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教育的统一性。因而,在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方面,就给我校校本教材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使学校在这一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校高中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校本教材与国家统编教材相互补充就能较好地满足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这一要求,使学校教育服务社会。

从2009年起我校积极推动特色教学,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发展兴趣,形成特长, 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编写校本课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的知识。选择学生能接受能理解的知识,并将人文主义思想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环节之中。基于这个原则,在人教版的基础上,我们选编了一套英语校本教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三大方面,由王荣春、何秀娟、郭建主编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周勤红、蒋红梅、马馨馨主编的《写作教程概况》,靳爱新主编的《高中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内容范围为:A.关于英语国家风情习俗;B.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的差异;C.关于中西方国家节日的差异;D.关于英语国家的音乐文化;E.关于世界主要问题;F.关于英语国家的科技发展; G.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H.关于中英宗教信仰的差异。总体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英语的水平。

2.2我校英语课程校本的教学形式

2.2.1讲座和讨论

主要介绍英语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获得学习资源;采取先让学生讨论再讲解。在讨论中或讨论后及时做总结

2.2.2开设英语口语班、英语听力班,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我校利用外教,着重培养他们的口语和 听力。

2.2.3观察和访谈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时刻对学生做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中、回答问题时的表现等等,并且做必要的记录。

2.2.4问卷及测试

对参加英语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培训后对研究对象都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测试。进行对比分析。

2.3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的实用性

我们以人教社2008年新版高中英语教材范本,依照教材的内容,力图在教材外给学生开发出一本适合我校校情英语课程。在编写中,我们考虑到学生英语能力的分层实际,以三个层次开展校本英语教学编写,尽量在内容的选择,编写体例的设计符合我校高中学生实际特点,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情景。 英语校本课程确定后,学校对授课时间、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都作了精心安排。国家课程英语每周安排4课时,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校本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记入学生学分认定中。

三、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启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充分认识到我校的优势和风格,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实施后有如下启示:

3.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与技能,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过去我们所使用的都是别人编好的参考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教师的惰性,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科研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使教师全面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结构,为教师提供了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广阔空间。

3.2更全面地利用和充实了学校的课程资源

课程的设置基于社区和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我校开办特色化教育,与李阳《疯狂英语》有着经常性的往来合作,因此在师资和对外信息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学校许多教室都有多媒体随时可以利用。所以学校英语教学资源很理想,因此,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的合理充分的利用是课程的开发的途径。校本教研将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3给学校创造了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

为了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我们创设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协调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学习氛围中。

3.4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大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渴望学好英语,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有了学英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潜能也充分发掘。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3.5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英语校园网使信息技术和其它文化课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经过学习校本课程,学生对中西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扩大了知识视野,加大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这对语文,政治等学科是有帮助的。

四、提升英语校本课程的质量的思考

4.1教材的编排有待完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社交礼仪和风土人情,他们渴望诸如异域政治、历史、经济、教育、时事等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和吸收。因此,在编排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多开些介绍英语国家知识,和时事阅读的课程。

4.2协调国家英语课程与英语校本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应属于第一课堂,英语校本课程为第二课堂,二者相互弥补,又有主次之分,不能投入同等精力。国家课程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教师没有额外的时间从事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会带给他们压力,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视其为额外的负担,影响了他们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4.3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

我们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往往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目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英文原版影片欣赏、英语视听的学生较多,大部分人选择的原因是这些课要求不高,情节有趣,比较轻松,很容易拿到分数。而一些要求相对过高的科目,如英文写作、英语听力则不尽人意。

我们深切感受到,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紧密地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爱好以及学科教学,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有价值,否则将使校本课程走入一个误区。

第9篇

一、阅读理解的词量和读速

2004~2007年,高考英语江苏卷的阅读理解部分均为5篇文章,设置20道多项选择题,分值40分。2008年开始,阅读理解部分减少为4篇文章,设置15道多项选择题,分值减少为30分;同时增设任务型阅读部分,该部分试题以图表形式呈现,设有10个空,分值10分,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在表格内转述文章内容。表1列出了2004~2011年阅读文本及试题题干所用的字数,并根据当年的考试说明的时间规定,计算出每年的阅读速度。

从表1可以看出,阅读理解的词量和阅读速度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体现出大幅提高的趋势。2004~2007年4年中,阅读理解采用的是老题型,词量稳中有升。其中,2004~2006年间,每年的词量保持在2200个词左右,阅读速度为每分钟62个词左右;2007年的词量达到了2371个,达到每分钟67.7个词,阅读速度较之以往显著增加,体现了向新题型的过渡。

2008~2011年阅读理解采用了新题型,词量明显多于往年,阅读速度明显提高,但呈现出两头低(2008年和2011年)、中间高(2009年和2010年)的变化。2008年是阅读题型改革的第一年,阅读理解词量达到了2751个词,但阅读速度与以往差别不大,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2009年与2010年阅读理解词量激增,阅读速度提高,其中2009年词量为3122个,阅读速度达到了每分钟69个词左右,为历年最高。2011年阅读理解词量和阅读速度总体回落,与2008年相当。

江苏卷阅读理解词量的剧增和阅读速度的提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后英语教学的变化,符合新课程实施后的评价要求。江苏省于200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使用全新的英语教材,教学内容、方式、评价等均有显著的变化。2008年是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届高考,当年直至2012年的考试说明均在语言知识部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约3500个英语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法或固定搭配,而2008年以前的考试说明对于词汇量等的要求远低于此,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体系下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长。

二、阅读理解文本的体裁和题材

1.文本的体裁体现多样性

英语阅读文本体裁是指作者根据表达需要、语言组织、观点陈述、实例列举时所采取的特定写作方式与方法 [2],常见的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寓言等。但因受篇幅所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文本与普通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国内学者习惯将阅读理解文本的体裁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和议论文四种。表2对2004~2011年高考英语江苏卷阅读理解的文章的体裁进行了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高考英语江苏卷阅读理解的文章体裁呈正态分布,体现了多样性的特点。除2010年外,每年各种体裁都有涉及。其中说明文的比例略高,2005年、2009年达到了2篇,2010年达到3篇。2008~2011年间,任务型阅读文章体裁主要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着重考查考生对事物、事理的分析、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

2.文本的题材引导真善美

阅读文本的题材,即指文章内容所描写、陈述、说明和议论的话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八级目标内列出了四类话题:①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类;②风俗习惯、科学文化和文学艺术类;③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类;④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类。[3]2004~2011年高考英语江苏卷阅读理解文章的题材归纳见表3。

由表3可见,8年间江苏卷的选材风格保持一致,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例如,2006年A篇和2007年E篇,鼓励学生积极正确地迎对困难和挑战;2008年D篇和2009年B篇让学生体会了师生情、友情和亲情的重要性;2004年和2005年的E篇,引导学生认清某些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判断。同时,阅读篇章的题材散发出浓郁的生活和时代气息,如2010年D篇的高铁话题体现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这也是江苏卷首次提及我国社会生活的话题。这些阅读文本通过丰富的话题,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他们价值观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真善美的人文素养。

三、阅读理解文本的理解要求

江苏卷的阅读理解题按照重视语篇、注重语用和提高能力的命题原则和要求设计和命制。[4] 2011年的考试说明具体规定了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①语篇主旨要义;②文中具体信息;③推测词义;④判断和推理;⑤文章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⑥作者观点、意图和态度;⑦补全文章提纲、概括内容或词语转换。以上7点具体要求分别以客观题型(选择题)和主观题型(任务型阅读)来进行考查。

1.客观题型重视信息的把握和推理

第10篇

研究表明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有巨大的反拨效应(washbackeffect)。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在语言教学领域指的是语言测试对相应的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Wall&Alderson(1993)指出:“考试会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环节产生影响,而考试更容易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方面产生影响.”ArthurHughes(1989)提出了提高测试正反拨作用的建议,他指出:“测试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测试要培养能力,测试内容覆盖面要广。”Alderson&Hamp-Lyons(1996)研究发现:“测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因教师的教学理理念、教学风格而异。”测试和语言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杨惠中指出“:语言教学是等一性的,语言测试为语言教学服务。不同的语言观决定语言测试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题型。”杨惠中认为测试的反拨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涉及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等一切与考试有关的人员,人们应该对考试的反拨作用进行考试本身以外的研究。测试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的方法、教学的重难点、教材的编排、设计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对于新课改所提出的新目标,传统的英语高考无法全面的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也难以促成新课标多元化的目标的达成。科学的高考英语测试考试能更好地用来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同时也是促进高中英语新课改稳步向前根本保障。因此高考英语测试改革对于实现新课改理念、提高高中语言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高考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外语考试之一,对高中学阶段的英语学科的教与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反拨作用,对英语高考测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建议

新课改从宏观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既是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方向也是其重要依据和基本点立足点。高考英语测试必须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改革精神,其命题方向必须符合并服务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考英语测试的改革应有助于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其反拨作用于教学时,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利用高考英语测试的反拨作用促进语言学习,实现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从单一侧重语言知识灌输的模式转向学生语言人文素养、语言交际策略、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养成的转变,做到“以考促改,以考导教,以考导学”实现高考英语测试的正反拨。

(一)英语高考命题必须切合课改目标

英语高考考核目标就必须与新课改英语的学科教学目标一致。通过考题的设置引导教师和学生对新课改英语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在日常教学中按照考试目标和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英语高考对英语教学的正反拨效果。新课改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要实现这样一种新理念,就要求英语高考必须实现由“语言知识核心”至“语言综合能力能力核心”的转变;由“简单考核语言知识的试卷”向“一个一个多元的、全面的评价体系”的转变。考题的设置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考核中必须考核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能力。力求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改善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现状,让广大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考英语需要结合听、说、读、写等相关语言技能对语言知识进行考核,题目的设计不应该单纯的只针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考查。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知识,但离开语言技能的简单的词汇题或语法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无法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因此题目设计要注重创设语境,避免孤立考查语言知识点。其次,试卷中必须体现对积极情感态度的考查。具体可以在阅读理解中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积极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利用写作题考查学生是否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英语高考还应渗透对学习策略的运用的考查,可以在听力、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题中考查考生语言学习策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英语高考还应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考查,考试中渗透英语文化特色考查考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可以促进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语言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感悟性,最终达到扩展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稳中求变,循序渐进

高考英语测试必须在确保测试试题整体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减少客观试题的比重并适当增加主观试题的比重。目前英语高考试题中选择题过多,最后的成绩就难以确保分数能准确判断出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因为在以选择题为主的考试中,考生通过猜测答案,也有可能做对试题。这样一种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形式传导到教学上将无可避免的阻碍学生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地发展。因此,在考题的设置上减少选择题,而相对应的提高非选择题的设置,逐步实现从控制性语言测试向半开放或开放性语言测试的过渡。这样的考试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猜测答案,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增加主观试题可以增加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互动性和人文性。开放性的综合性题型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答题中可以更为自由地使用语言,这种模式的测试能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更符合新课改的语言评价理念以及语言测试的最新发展的理念。这样的变革将会对语言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有助于引导基础教育语言教学重心从单一语言知识的培养转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放开手脚采用真实语言运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相信随着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这一理念和实践必将得到推广和升华。

(三)重视英语高考测试的交际性

新课改提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高考英语也应体现语言学习的交际性目的。“高中英语课程标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然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观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由语音、语素、句法、话语组成的结构层次分明的系统,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看成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受此影响,传统的语言测试的重点在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评估和检测,通过语言学习者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来评价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在日常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的倾向。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英语命题既要测试语言知识的准确性,也要测试语言运用的得体性,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题目源于现实生活、在真实语境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实用和交际能力。

(四)考试设计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变压力为乐趣设计试题。长期以来语言测试的个一次性的、单一维度的、关注点为语言形式的考核,试题难度也逐年变难,学生考前心里焦虑感普遍较高,考试前战战兢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恐惧。这种现象传导到教学上必然会导致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而忽略了对试题的内容的理解,对试题文本的解读。高考英语测试命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去理解试题内容,进而欣赏试题。首先,试题内容的选材要注重试题的生活性、实用性、时效性、知识性可读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其次,尽量避免出现大词、长词和晦涩难懂的偏词;尽量避免结构特别复杂的长如扁担的大句子。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力图让更多的考生能轻松平和地满怀自信地迎接考试,体验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实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第三,在测试的形式和方法也应力争有所改变。在高考改革中,可以通过实行多次考试的方式来弥补一次性考试的缺陷;可以将听力与口语单独划分出来开展常规的等级考核以减少学生在高考中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小论文、口试、试验等方式丰富考试的形式,以全面考核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结语

第11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是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更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步骤。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致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课外无意识阅读和课内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化为对英文素材的一种兴趣阅读,在阅读中培养英语语言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正如哥德曼(K.S.Goodman)所说:“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又相互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句法和语义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阅读不仅是吸收和理解书面信息的必要途径,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体验一门语言文化精髓的金钥匙。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当今高中生英语阅读现状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材料往往局限于课本和一些与考试相关的阅读理解材料,这无疑造成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学生视野狭小,思维逐渐僵化。由于文化差异及考试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高中学生对英语阅读通常有误解:即认为阅读课文仅仅是为了学习英语基础知识,而课外的短文阅读只不过为了提高解题能力,这不仅仅使得学生在阅读前无形中添加了心理压力,使得英语阅读变得枯燥乏味,而且在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停留在表面,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理解,因而缺乏了自主阅读吸取信息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欣赏。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毫无兴趣,阅读理解将很难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和感受阅读英语文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拥有很强的吸取信息的愿望和信心,阅读理解才能很好地进行,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

二、多角度多方位入手,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渗透英语文化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英语阅读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语言背景知识,对英语材料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认知技巧、个人理解模式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其中,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有着种种深刻、广泛的差异,而语言和文化通常是不可分割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是多方面的,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表达习惯上,更体现在思想理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把握有关阅读材料的思想内涵的难度。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体会西方文化,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得体使用语言,在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中激发自己阅读的兴趣。例如,1.对待关怀的态度上,汉文化中主张“群体”,而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体”,因此,中国人推崇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而英美人强调自立、自我承担责任,过多地给予劝告或建议会令许多外国人感到不快。坐公交车时中国人往往会说Mrs Smith, why are you standing there? You are so old.Take my seat please。这样则会引起英美客人的不快,他们会说No.I don’ t think I am that old.I’m strong enough.2.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适当地介绍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视频等方式进行了解和分析,并最终写出report进行交流。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文化演讲、小品表演等,使学生了解西方习俗文化。

(二)拓展英语阅读空间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现行英语教材选材新颖,题材丰富,知识面甚广。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这些文章都是采用精读方式。精读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仅仅精读课文达不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语言学习,大部分学生在课后会乐于翻阅一些汉语言读物,而对于英语读物,如非老师要求,通常不会出现在学生课堂之外。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无可厚非,但其中最重要之一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对汉语言文字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也能将英语阅读变成一种习惯,那么,阅读英文读物将会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的学习任务。

作为英语老师,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培养英语阅读的兴趣。通过课外广泛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面,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无形中还能培养英语语感。在初始阶段,可为学生选择一些难度适中,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时新性的文章作为课后阅读泛读材料,不预留题目,不预设压力,让学生真正体会阅读英语美文的乐趣,培养课后自主阅读的习惯,体验英语语言文字的魅力,逐步培养出阅读英文读物的兴趣。稍有成效后,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材料阅读。例如,1.在班级中设立英语角,放置各种设施的标志牌,同时使用中英两种文字;班级墙报里开辟“英语专栏”,提供适合本班学生的英文报刊杂志。2.订阅一些英文报刊杂志、购买名著简写本(书虫系列),成立班内小图书馆,每人贡献一本进行共享,让学生有空即可翻阅;有条件的同学也可网上阅读(如:英文阅读网enread.com),随时鉴赏英语美文、阅读英语故事、分享英语笑话、了解英语科普、共同朗诵名人名校励志演讲等。经过一阶段后,可让学生阅读后摘抄好句并进行仿写,如学生读了Voltaire的名句“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写出了“I am not sure of my success in the near future, but I will struggle to the death what I have faith in and what I am pursuing” ;其次,让学生写book report或读后感。不同的的阶段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任务设置,让学生梯级地得到训练,有所提升。

(三)激发学生主体思维,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课后的阅读习惯,使英语阅读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还要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即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阅读技能不是一教就会的,阅读技能的培养也不能简单地依靠量的积累,而是在阅读、理解和积极体验中得到提高的。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而英语教师则是激发学生主体思维的指导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技能和策略的指导,引导其将这种技能和策略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明了阅读的目的是要获取书面信息,因而阅读时不能看到生词就查字典,不能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而是要快速完成素材的阅读,抓住大意,再深层次地去理解内容。例如,读到这样的句子:What if your child has trouble making friends? This can cause enormous anxiety. Maybe your child seems upset by a constant lack of friends… 学生对于enormous不理解,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会从上下文的信息“seems upset”进行猜义,为降低难度可设置成选择:A. a great deal of B. a small amount of。这时学生就不难理解其意思,也明白不是生词就非得靠字典。

其次,课堂上阅读的方式要多样化,如个人默读、分小组轮流阅读、集体朗读;对于课文及课堂上需要集体阅读的材料,英语教师应针对阅读材料的题材和体裁,以及语篇行文的风格,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学会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快速、准确地猎取文章信息。例如,教模块一Unit 2的project “Growing pains”时,引导学生速读篇章、学会浏览后, 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的主旨与细节后,总结出:

Part1:(p1—p2)Many teenagers feel lonely and are going through many changes, which are a part of adolescence..

Part2:(p3—p5)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happen inside teenagers. They become confused and want to know how to fit in the society.

Part3:(p6)Growing pains does not last long.

大家达成共识,虽然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烦恼甚至痛苦,但最终We will become healthy adults.

再次,引领学生加深和拓宽对阅读素材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深刻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激发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输入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英语老师,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和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喜欢阅读英文读物,从而自发主动地去找英文素材阅读;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性阅读的良好习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被动阅读英语课本转为对英文素材的一种兴趣阅读,感受英语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在日常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英语语言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M]. Journal of Reading, 1976.

[2]Anderson RC. Frame Works for Comprehending Discourse [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7,14: 369.

[3]Sack, A and Yourman,J.100 Passages to Develop Reading Comprehension[J].College Skill s Center Baltimore, Maryland,1983:30,55,28

[4]廖道胜.中国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障碍[M].外语教学, 2001,(4):73-77.

第12篇

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下面几种途径,有效提高英语美文的阅读和欣赏水平,充分挖掘英语学习的内在潜能。

首先,要重视课本,养成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查找经典句式的习惯。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课本是最重要的语言习得素材。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尝试结合上下文关注经典句式,学习经典句式,理解并运用经典句式,有助于培养关注语言细节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本可以学习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和语言现象,并提高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理解与欣赏水平,增强对语言感彩的感悟,准确、地道地用英语来表达思想。课本中的好的词句和观点都是我们写作中模仿、引用的来源。例如培根《论学习》中的名言: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有些书只须浅尝,有些可以狼吞,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就是很好的阅读和写作素材。

除了课本中的经典句式之外,我们平时遇到的英语试卷尤其是各省市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完形填空,不少都是原生态的文笔精美、清新隽永的美文,很值得我们句句推敲、反复诵读。

第二,有意识地进行英语美文的英汉互译。

对英语美文最好的理解是将其译成准确的汉语。通过英汉互译,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以及表达形式方面的差异与共性。如:Whatever is worth doing is worth doing well.(任何值得做的事就值得把它做好!);再如:There is no stage of life that does not contain some lessons. As long as you live, there will be something more to learn.(无学习,不人生。只要你活着,学习就不会停。)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英语句式的结构和功能,逐步提高我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水平和运用英语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对于一些富有哲理意味的课文章节,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其翻译成中文,然后请老师修改、点评,这也不失为一种英语学习的捷径。

除了尝试自己动手翻译一些英语美文之外,我们还应该多学习名家的译作,透过翻译家优美的文笔,领悟原作的文字之美、思想之美,从而获得翻译和文学的双重教益。

第三,加大课外阅读量,精选名句名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语言输入(input)决定语言输出(output)。语言学习者应适当加大输入量,以获取更多的有效语言输入,扩大对语言知识的储备。高中学生要把经久不衰的经典名句、名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大量地阅读英语哲理故事、名人轶事。在此强烈推荐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散文诗集《飞鸟集》,其内容包罗万象,诗人以抒情的笔调,写下了他对自然、宇宙和人生充满哲理性的思索,从而给人们以多方面的人生启示。试摘录其中的几个句子:

1.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2.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e smiles in bloom.

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3.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4.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

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5.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当然,除了经典名著外,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的《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英语周报》、《学英语》等报纸的每期头版都是不错的补充阅读材料,它们既具有报刊所特有的时效性,同时又有题材广泛、内容新颖、语言现代、地道实用的特点。

第四,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寻找心灵鸡汤、智慧背囊等经典美文。

互联网是我们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必不可少的平台和渠道。丰富的网络资源与网络信息传递快捷的优势能够极好地弥补当前高中英语教材中美文篇幅不足――即语言输入量不足这一弊端。网上可供选择的阅读资源浩如烟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广泛进行阅读,不仅有益于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能使我们思想开明、心胸开阔、思维敏捷。

在百度中输入“英语美文”,立刻可以搜索到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美文,有经典的英文诗句,有精美的散文,还有英语谚语、哲理故事、智慧背囊等等。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的电脑收藏夹里应该收藏几个常去的网址,比如:恒星英语(省略)、中国英语网(省略)、可可英语网(省略)、旺旺英语学习网(省略)。这其中尤其以旺旺英语学习网最受广大英语学习者欢迎,因为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文字习得材料,还有大量与之相关的音频素材可供我们下载、模仿、跟读。这些文章都由英美人士朗读,我们可以学习模仿他们的纯正发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对于英语美文欣赏也同样适用。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和背诵。持之以恒地朗读和背诵一些文质兼备、言简意赅的美文,有助于培养语感,记忆、积累并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加深对英语作品的理解,体会英语语言的意境之美。通过背诵,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英美文化知识,领会英语文化的内涵,从而深入认识美文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

在欣赏地道优美的英语美文的同时,我们高中学生应主动、适当模仿英语美文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尝试模仿经典的句式、优美的文章结构来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主动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思考、去实践、去再现英语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