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09:3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战略新兴产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兴产业在任何时候不断被创造出来,如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包括太阳能加热、电子游戏、光导纤维、文字处理、生物分离媒介、个人计算机和烟雾报警装置等。按照战略观点,当伴随着批量定单带来的规模增长,一个老产业经历着由前述环境变化引起的竞争规则变化时,新兴产业的问题也会出现。
从战略制定的观点看,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是没有游戏规则,新兴产业的竞争问题是全部规则都必须建立,使企业可以遵循并在这些原则下发展繁荣。缺乏规则既是风险又是机会的来源。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设法解决它。
早期或晚期市场
在新兴产业中,一个对战略目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评价对于这个新产业来说哪一个市场的大门将先敞开,哪一个敞开较晚。这种评价不仅有助于集中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努力,并且对预测结构演变十分关键,因为早期市场对于产业发展的方式经常会发生重要影响。
市场、细分市场甚至细分市场中的特定顾客,都可能对一种新产品有极不相同的接受能力。许多标准对于决定这种接受能力似乎非常重要,有些标准会受到影响或被新兴产业中的企业所克服。
战略选择
新兴产业中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产业在这一发展阶段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竞争活动的法则是非常不确定的,产业结构未确定并可能变化,对竞争者几乎不了解。然而,全部这些因素还有另外一面———个产业发展中的新兴阶段可能是战略自由度处于最大,好的战略选择的作用在决定经营表现方面也处于最大阶段。
在新兴产业中占压倒地位的战略问题是企业塑造产业结构的能力。通过一一选择,企业可以试图在生产方针、市场营销方法和价格策略等方面建立游戏规则。在一个新兴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是在对产业的倡导和追求自身狭窄利益的努力之间作出平衡。因为潜在的问题诸如产业形象、可信性和顾客的困惑等,在新兴阶段,企业自身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中的其它企业。产业中占压倒地位的问题是介绍替代品和吸引第一批顾客,在这一阶段与企业自身利益一致的是帮助促进标准化,帮助低于标准质量的和在黑暗中摸索的厂商,及在顾客、供应商、政府与金融机构面前结成统一阵线。
对付竞争对手
在一个新兴产业中对付竞争对手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特别对于那些曾经是先驱并满足于重要市场份额的企业更是如此。新组建进入者的激增和另立门户企业可能造成敌意、怨恨,企业必然面对如前所述的外部因素,这种情况使发展产业仅部分依赖于竞争者。
新兴产业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先驱者花费过多资源以保证高市场占有率和对那些几乎没有机会在长期中成为市场竞争者的企业作出反应。这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情反应。虽然处于新兴阶段,对竞争者作出有力反应可能是适当的,但更可能的是以企业致力于建立自身力量和发展产业为最好,甚至鼓励某些特定企业进入也是适宜的,这可能以许可证或其它方式进行。按照新兴阶段的特性,企业经常可从其它企业进攻性地销售产业产品和帮助开发技术的行动中得到好处。企业可能也宁愿接受底细已知的竞争对手,而不愿意为自己保存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当产业成熟时这一市场份额会诱使主要的定型企业进入。总结适当的战略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产业只有一个发起者时也是如此。如果产业发展迅速,保卫一个几乎垄断的市场份额也几乎是不可能和无利可图的。
预测技巧
新兴产业的最主要方面是极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并伴随着发生变化的确定性。如果对于产业结构如何演变没有一个明确或不甚明确的预测,战略就无法形成。但很不幸的是,这种预测中的变量数量通常不稳定。因此,十分需要一种减少预测复杂性的方法。
在新兴产业中,图景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图景是一些关于未来世界面貌离散的、内部一致的看法,它们可以被选择来圈出未来可能产生结果的范围。预测的起点是估计产品和技术的未来演变,包括成本、产品种类和性能。分析者应选择少数几个内部一致的产品/技术图景,这些图景包含了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范围。对于其中每一个图景,分析者将创造出一个关于哪个市场将打开、其规模和特点将如何的图景。这里,这一个反馈循环产生了。早期开放市场的性质将刻画出产品和技术演变的方式。分析者必须试图以重复的方式在该图景中建立这种内部作用。
进入哪个新兴产业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资 财务风险
进入21世纪以后,低碳产业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宠儿,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向“低碳化”方向发展。低碳产业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但是低碳革命是西方世界经历一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概念,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中国的经济结构与西方世界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经验成果,要借鉴长处,发挥自我经济特点。2010年,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并强调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仍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局面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能把科技融入到经济社会中,那将产生质的飞跃。所以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科技制高点,是我国立足当前难关、着眼于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会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还将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①。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能够带来经济的效益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关乎到国家的竞争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战略的重要性。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重心的风向标,代表着市场未来的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战略性新兴产业终将在未来经济战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的前沿性。从我国国情出发,现阶段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②。从七大产业本身来看,均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高端问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把这些科技前沿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更是科技创新的深度应用,为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新塑造起到引领作用。
经济的效益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科技的力量是产业的核心,掌握了技术专利就是掌握了产业的命脉,但掌握技术专利的企业属于相对少数,面对未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该产业的高收益性将逐渐体现出来。而且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有着良好的成长预期,一旦进入发展轨道,发展速度一般将快于传统产业,并且能对其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趋势。
风险的不确定性。由于是新兴产业,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模式,所以只能靠企业不断创新、摸索前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策略。然而创新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无论是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还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无处不渗透着风险;而且新兴产业前期的高额投资成本更具有较大的内在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它隐藏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初始投资需求比较高,但在初始投资阶段,收益相对较低,这就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财务风险不可避免,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同样面临着财务风险,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是融资风险。从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性角度分析,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最为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初始研发阶段需要以雄厚资金为基础,进行技术研发,由于不能马上投入生产,收益水平较低,理性投资者往往不偏好这种投入时间较长,回报不确定的新兴产业,而金融机构同样不倾向于把资金借给偿债时间长和风险性较大的企业。而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初创期又无法进行股票融资。这样无形中就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创阶段形成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融资能力又严重受阻,其融资风险将加大。出于对产业发展前景的战略判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承担风险的能力。
二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资金在使用或安排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金使用和安排过程中,较大比重投放于科技研发,而研发过程相对较长,资金占用严重,在研发成功之前,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而且研发过程中仍需大量资金不断投入,使资金的流动性急剧减弱,进而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一旦收益不能够偿还到期债务,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是投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过融资之后,便会对融通的资金进行投资。那么投资策略必须与其经营策略相匹配,不同的经营策略要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市场占有率与投资报酬率就是两种不同的经营策略,那么在进行投资选择时,高市场占有率,就要进行低成本扩张;高投资报酬率,投资策略就要就要紧紧跟随技术发展和消费需求,以适应外部环境。否则,将会产生投资风险。
四是利润分配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面临着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其经营风险是很大的,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离不开股权融资,一旦出现利润亏损或突发因素,会严重损害股东的利益,影响到股东利润的分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种问题,将丧失股东的信任,由此引发财务风险。
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由于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只能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第一,加大国家扶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国家的经济扶持,即使是在推崇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进行了较多的干预,政府经济扶持对新兴产业的升级带动作用是很大的。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不管是经济政策还是投入比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都有较大差距。如果国家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政策,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化解投资风险,避免承担某些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第二,完善相关机制及法律法规。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配套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保障机制,才可以降低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比如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专业立法,形成专门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另外现有的法律法规只是提供了投融资的指导性框架,具体到各类新兴产业的子行业,其投融资立法还较为稀缺,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
第三,拓展融资渠道。融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更是财务风险可能发生的重要环节。在加强融资审核程序的基础上,如果能拓展融资渠道则可以分散财务风险。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要继续依靠政府政策融资,发展壮大其融资力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途径;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高效、规范的融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目前主要包括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和融资租赁等,并应加快相应的新型融资模式的创新。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要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队伍,提高其风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可挑选行业内的金融财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甚至出国深造,学习国际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手段,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对于人才的要求比较严格,还可以利用政府的支持,紧跟政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帮助各类优秀人才申请政府补贴,进行人才引进。这种人才引进的带动效应,可以激发各类人才的责任感,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我国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意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财务风险的制约,只有找出风险、了解风险,采取合理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面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发展产业与资本的协同效应,提高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94-05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低消耗、高附加值和强带动性的优势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青睐。“面对经济增长的压力、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科技创新的需求,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选择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式,不仅是产业培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更是各地政府实践操作的指南和运行规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当前研究现状看,部分学者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如王利政(2011)基于产业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区分为起步、成长、成熟三个阶段来研究;王大明(2011)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政府和市场共推型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狄乾斌、周乐萍(2011)则从组织模式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采取柔性产业组织模式和依附高新技术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看,一是当前研究都是从某一方面进行的模式研究,缺乏整合和系统性的理论;二是多基于以往相关产业培育模式而进行的借鉴研究,缺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践的理论总结。这样,导致了模式研究难以全面、具体地指导地方政府实践操作,是导致地方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模式选择雷同、恶性竞争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和需求,结合各地政府的实践探索,概括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式,以求理论层面的系统化以及对实践领域的指导意义。
一、基于产业来源视角的培育模式研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产业,其必然有其依托的基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转型而形成的,有的则是在前期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因此,从产业来源情况看,可以分为两种培育模式,即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和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
(一)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
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即依托传统产业基础,通过引入高新技术或进行要素重组。一方面,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催生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通过技术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传统产业也可以转变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传统装备制造业与新材料技术相互促进,同时,精密加工、机械电子和数控装备等尖端技术不断突破,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从产业链条低端向高端跃进,从传统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变(王大明,2011)。
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方式。主要是传统产业对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吸收,用高新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增强技术含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并使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转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传统产业的资源支持方式。主要是一些具有支柱作用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通过投资、产业配套或直接兴办企业等多种方式,向新兴产业输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三是传统产业的要素重组方式。主要是一些落后的传统产业,已不适应现有经济发展需要,在有序退出经济领域同时,对现有要素进行清算和重组,其中部分要素通过投资、金融中介等多种形式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我国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熊勇清、曾丹,2011)。该模式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同一过程,即使不能在传统产业内部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资源和要素也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支持。因此,我们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注重该模式的充分利用。
(二)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
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即在新兴产业领域,充分挖掘其中的战略性要素,选择那些具有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和带动性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使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由于战略性本身缺乏具体衡量标准,以及出于产业选择本身的便利,当前国内地方政府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大多基于之前的新兴产业,选择那些相对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
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的运行要注重两个因素。一是对战略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对于一个产业是否具有战略性,主要看其是否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主导性和拉动性作用,这主要通过查看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贡献率和作用指标,并以此作为衡量产业是否具备战略性以及战略地位大小的主要标准。二是新兴产业战略化要注重地方差异性需要。如果在地方政府对产业的竞争中,能迅速和有效占据竞争优势,就必须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产业演进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果忽视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特性,将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性化培育和竞争性优势培养。
这种模式优势是有技术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便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短期内实现培育发展,缺点就是容易导致地方发展重拾传统发展路径,简单地在新兴产业前面加上“战略”二字,而不去思考二者的差别,沿用旧的培育思路和政策,突出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内涵和满足不了其培育需要。
二、基于培育主体视角的培育模式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兼具国家战略和市场机遇,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其发展。然而,政府和市场作用机制的不同,又会形成不同的培育模式。具体可以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推动模式以及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三种类型。
(一)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解决是否培育,培育什么以及怎么培育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主要依靠行政资源和政策优势,保障这些问题的实现。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和苏联时期,这种产业培育和发展模式普遍存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淡化,但在特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还依然存在。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投资和风险巨大,且更多体现国家战略,所以政府主导模式的作用还比较突出。这种模式具有“政府选择——行政命令——财政支持”的运行机制。首先,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领域和关键技术,并制定政策性的培育方案;其次,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遵照执行其制定的培育方案;最后,为保证培育方案的落实,政府还将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奖惩政策与措施。其优势在于,政府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和全部力量,在短期内就完成某项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培育,却不利于调动广大企业与科研单位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同时,决策风险较大,政府财政成本较高。
(二)市场推进模式
市场推进模式,即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主体,他们依靠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机制,自主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并利用市场集群效应和资源带动机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众多新兴产业的形成基本都是市场推进模式的结果。我国随着市场体制完善,利用市场推进模式实现产业培育的成绩也较为突出。以创业板为例,深圳证券交易所开设创业板以来,已有270家企业上市,从创业板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1900亿元(侯捷宁,2011)。这些上市企业绝大部分分布在高新技术行业,反应了创业板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强力的推动效应。这种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市场引导—企业投入——资源集聚”。首先,有比较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发出新兴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并具有比较便利的资源流动机制;其次,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些具有较强市场洞察能力的企业开发并生产出市场潜力好、附加价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最后,众多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逐渐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这种模式关键需要企业具有洞察能力和开拓精神,其优势在于,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展示,企业积极性充分被调动,市场资源快速实现流动和集中。但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来推动产业的培育,其过程将是漫长的,而且仅靠个别企业的力量是难以承担的。
(三)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
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是以上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宏观层面政府负责战略引导和优化政策支持,在微观层面依靠市场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互动和协作关系。目前,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取这种模式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只是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各自作用幅度和结合程度不同而已。这种模式的运行依靠政府和企业各自作用的发挥,政府负责产业培育的规划引导,以及在税收、土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和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企业根据政府引导和政策诱因,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集聚方式,负责具体的技术研发、商业化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等行为。这种模式的运行关键是,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并形成互补互动格局。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调动了政府与企业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能够将政府决策的随意性与市场作用的盲目性降到最低(王大明,2011)。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大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应该采用该种模式。
三、基于技术创新方式视角的产业培育模式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为核心内容,无论是产业形成基础,还是竞争优势都是围绕着技术创新展开的。然而,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原创性和学习性的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可以有两个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即技术领先模式和技术追随模式。
(一)技术领先模式
技术领先模式,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是基于在国内外较为领先的技术基础上,围绕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而形成的持续创新型的产业体系。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产业培育中,由于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和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已申报专利,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王利政,2011)。因此,生物产业发展中完全可以选择技术领先的模式。技术领先模式是采取“现有技术——竞争创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即在领先的学科和技术领域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然后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推向市场获取商业利润和吸引投资,进而不断培育出新的产业分支,实现产业化。这种运行机制要求,一是产业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较为成熟,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二是所属企业具有良好的技术研发优势、雄厚的研究开发经费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等条件;三是政府在产业培育中重点关注基础研究领域,这是市场和企业所忽略和不愿投入的领域,以保障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的支持。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技术的成熟度和领先性而发生作用。一方面,产业培育方向明确,并具有实现不断创新的基础和空间;另一方面,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其竞争力较大,垄断利润较高。但对核心技术的依赖性较高,我国目前大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优势比较缺失。
(二)技术追随模式
技术追随模式,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没有核心技术或技术水平较低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吸收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技术,然后再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和技术改造而形成的产业体系。如湖南省2010年1-11月,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达1.47亿美元,是2009年全年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5.4倍(解佳涛,2011)。同时,技术引进质量进一步提升,使轨道交通、电子信息、钢铁冶金和工程机械等行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这些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形成。技术追随模式的运行机制是“技术引进——吸收创新——产业化”。首先,由于技术的落后和后发学习优势,技术的引进是前提基础。其次,对引进的技术,必须通过掌握其设计理论、工艺流程等技术要素,使其成功地运用于生产经营。同时,在生产实际中,基于引进技术和现实需要,实现技术的再创新或集成创新,获取自身的创新优势。最后,实现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可见,消化吸收能力是成功的基础,而再创新能力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政府的作用主要在高新技术领域,确定技术发展方向,为企业技术引进提供战略指导,同时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和优惠政策,保障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很多领域里,我国还没有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或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之下,因而,这些领域适宜采用技术追随发展模式。关键是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新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
四、基于侧重领域视角的产业培育模式研究
从产业供给和需求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分为供给方培育和需求方培育两个方面。由于培育政策关注重点不同,便形成了两种培育模式,即供给方培育模式和需求方培育模式。
(一)供给方培育模式
供给方培育模式是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财政、税收、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重点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集群发展,传统的扶持政策都属于这一类。“长期以来,国家支持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多地是从供给出发,通过提供公共研发支出和促进产学研合作,以期加快由研究到产品商业化的周期。”。供给方培育模式的主要方式是:企业需求分析——政策供给——推动集群发展。首先,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技术、资金和人才等需求进行分析,了解需求状况。其次,根据企业需求,出台优惠的财政、税收和技术等政策满足这些需求。最后,依托高新区、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推动企业的集聚发展和提高创新能力。供给方培育模式优势在于更多关注于企业的技术和资金需求,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产业培育路径较短,见效较快。不足在于,政府扶持痕迹明显,容易导致企业依赖心理,并不能形成长效性的激励机制,容易形成扶持政策的“短板效应”。
(二)需求方培育模式
需求方培育模式主要是政府通过财政资金、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手段,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竞争和拉动产业发展的模式。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本土的预期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当今世界各国也十分重视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如日本2006年为实施“太阳作战”计划,通过发放补贴大规模而有系统地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美国2009年为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对达到“能源之星”标准的每台节能洗衣机补贴75美元,电冰箱补贴75美元到125美元(冯春林,2011)。需求方培育模式主要在引导市场消费、扩大市场规模和规范市场运作三个层面来发挥作用。引导市场消费,是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通过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市场消费行为;扩大市场规模,是通过财税扶持政策、外交、金融政策,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规范市场运作,是不断规范行业标准体系,完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行业自律能力,从而保证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当前我国各地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时,不能只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方的扶持,还强调从商业创新、市场培育和需求引导等方面进行支持,从而体现出供给扶持和需求扶持“双管齐下”的政策趋势。
五、模式应用建议
(一)系统研究和逐步探索培育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需要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并要注重不同模式的互动关系和优势整合的研究。同时,先行地区要注重对自身模式的探索和总结,不断形成创新型的培育模式,以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二)科学看待不同类型的培育模式
不同产业培育模式内涵不同,适应的领域和条件也各不相同:传统产业改造化模式适应于在当地占优势地位的传统产业领域;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则适用于比较成熟的、具有潜在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领域;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产业培育初期,市场推进模式更适应产业发展后期,政府和市场协作模式则要贯穿于整个产业培育过程,并在其中不断调整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技术领先模式和技术追随模式要具体根据产业核心技术的成熟度和领先性来确定;供给方培育模式和需求方培育模式,正在出现逐步走向统一的趋势。因此,应科学分析,适当选择。
(三)综合的选择培育模式
以上分析的模式,都是基于某一研究视角而进行的划分,各种模式各具自身特点和优势,四类模式之间不存在对立的关系,综合运用而且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效应。具体实践中,可以综合选择这四类模式,从而避免简单依赖某一模式的不足,如某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应用技术领先的新兴产业战略化模式,同时,也可以实行政府主导的供给方培育模式。
(四)动态地调整培育模式
政府在具体运用某类模式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自身产业现状和模式特点加以选择,更需要根据产业培育实际情况的变化,动态地进行调整,这不仅是产业内在成长周期规律决定的,也是适应周围竞争环境变化的需要。例如,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某产业完全可以从技术追随模式调整为技术领先模式。因此,培育模式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关键是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去选择和调整培育模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务院2010年9月通过《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要求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上海要成为中国综合实力领先、在若干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保持国内领先,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1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左右。培育10家产值超100亿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50家上市企业,1000家产值超1亿元、具有创新活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
一、发展目标
上海是我国“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微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出口)、生物产业与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也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等领域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还是全国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着眼于上海的科技优势和国资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优势,笔者认为上海国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是:国资要成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领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设计的组织者、高端生产的提供者、专利与标准联盟的制定和实施者,争做全球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实现由制造到服务的升级与转型。上海国资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提高制造业整体能级,以大飞机产业为支撑,带动上海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以低碳产业及新能源产业为支撑,提升上海国资先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到2015年,地方国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制造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5%以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上海注册、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大企业集团。
二、战略定位
上海国资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加强系统规划和配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系统,不是单项技术、单个产品或某个环节的突破就能发展起来的。比如,发展插电式电动汽车,必须解决方便充电问题才能推广使用,同时要解决汽车技术、电池技术和电池材料技术配套发展等。要跨部门和跨领域做好规划和配套发展,提前做好部署。第二,要避免重复低端制造的老路。上海发展新兴产业大部分靠引进技术,不掌握核心技术,建设投资增长较快,研究开发投入不足;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脱离,论文多,发明专利少,转化能力较弱。要加强技术开发和掌握核心技术,防止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低端制造老路。第三,要注意成本效益。在发展新兴产业时,有些项目缺乏科学论证和准确资源评估,刚上马就被叫停;有些项目没有经过示范工程就上马;还有些项目存在不惜成本的做法。注重成本效益不仅要考虑财务和经济的成本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成本效益的平衡、全寿命期的能源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特别是发展新能源项目,不能为获得一种新能源而消耗更多的传统资源和环境容量。第四,要防止新兴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是技术发展路线的不确定性。新兴技术在起步阶段存在创新活跃和技术不成熟,一项投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项目可能很快过时。二是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通常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的需求规模小,商业模式不确定,加上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链配套条件不成熟,市场成长慢,经济性不一定好。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作为后危机时代代表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参与全球竞争的一个重要角色,上海国资又是上海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力军,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上海是泛长三角高端产业的聚集地,上海国资集中了中国一大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足够新。同时,上海拥有庞大的本地市场容量,上海国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只局限于少数几个领域。上海在中国率先步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型经济要以服务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依托,以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为特征,以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为手段,以法治和市场经济为制度基础,主要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上海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从新兴产业制造向新兴产业“智造”转变,从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主向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主转变。高技术服务业是指以网络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为支撑,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新兴服务业。上海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不宜局限于装备制造业领域,而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不宜过于强调技术高端,而要技术与应用并重;不宜只依赖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而要企业自主创新与全球集成创新相结合;不宜过于强调发展整个产业链,而要聚焦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不宜囿于国有资本垄断,而要促进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发展。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
上海国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要结合“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和国资调整目标,结合国家战略对于上海的现实要求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点考虑全球市场需求、城市功能定位、后世博效应、核心竞争优势、产业带动力等因素,选择能发挥上海国资优势和引领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我们认为重点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服务业。要聚焦先进重大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上海地方国资具有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上海电气、上汽、华谊、华虹、上实医药、纺织、临港等产业集团,向研发、设计、集成等价值链高端集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从原来单纯的产品制造,转变为从事成套系统集成与系统服务的综合性企业,形成“技术+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匹配战略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主体的逐利性导致的短视行为。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主体,必须依靠企业的商业化运作才能将这些产业变成现实,但企业“通常并没有打算要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进了这种利益至何种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因为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对称及分配不平等原因存在“市场失灵”,加上我国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欠发育和市场分割的现状,企业、部门等发展主体极易产生一系列的短视行为。
2.“利益割据”。与企业一样,其他主体参与的目的也往往是满足其利益需要。既为利益,互相之间就难免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相关各方利益割据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很严重。2009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进入相关各方的视野,尤其是新能源产业,被注入极大热情。许多地方政府加速出台发展规划,密集推出扶持政策。2009年12月,江西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0年2月,辽宁省提出《辽宁省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同年3月,山东省正式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的目标。同年4月,湖北省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技术领域目录”。虽然各种规划、政策相继出台,但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那样,“由于涉及多技术、多业务、多部门和多地区的分工协作,价值链分布交错而伸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的利益之争正悄然升温。
3.形式主义。一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貌似节能环保型,实则未必。一种产品是否做到节能环保,不仅要看它的使用过程,还要看它在制造过程,以及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技术本身;二是一些地区为了节能环保而节能环保,忽略了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如果像美国生态经济学家Herman Daly说的那样,人类活动要符合稳态经济模型,要取得繁荣,就必须使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流量最小化,生产能力应保持在最低可能的水平以避免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一些落后产业的死灰复燃;三是某些地区、行业、部门等不顾自身实际大搞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果得不偿失。
4.产业发展不协调。资源有限且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所以必须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其虹吸效应,把过多的资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致使其他产业得不到有效的资源支撑,发展不良甚至萎缩。比如产业间的智力外流,即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盲目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靠拢、转移,或者盲目的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生搬硬套地发展自身产业,造成浪费。这其中当然有市场的原因,但也有政府的原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产业的智力外流不仅损害了智力流出产业的发展,最终也不利于智力流入产业的发展。
5.风险性较高。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在产业成长初期,面临着技术、产权、市场、战略、政策等方面众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严重影响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二、解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国家和政府的科学调控。这里的科学调控是指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如立法、政策制定、产权划分等领域适当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既不能无端干涉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也不能对参与者的短视行为置若罔闻,更不能“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不仅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还要理顺政府、企业、产业、部门等相互间的利益关系,严防“利益割据”,使参与各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优势互补。
2.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确定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应当参考、借鉴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实践,摸清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规律、发展经验和发展问题,同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做到洋为中用。此外,还要研究怎样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怎么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社会事业的关系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的构成不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位置和权重也不同。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就来自这些“战略环节”,产业的优势同样源于该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抓住了这些“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但是,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其竞争优势。所以要研究清楚不同战略新兴产业各自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3.选好匹配战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与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行业比是应该的,但不能盲目地乱比,应根据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统筹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资源禀赋等实际条件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注意从整个产业链出发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切不可一哄而上。虽然竞争优势=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机会,但并非所有的机会都是机会,只有那些符合自身条件尤其是自身优势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还需引起注意的是,可得性、独占性是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某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主体而言可望而不可得,或者不具备一定程度的独占性,抑或较容易被别人替代、模仿,那么,这种产业就不是该发展主体的战略性产业。
4.协调不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产业关联度大而且产业链长,如果孤军深入,则很容易被其他产业围猎,也容易导致本产业链价值缩水,难以为继。只有各相关产业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必需的产业环境;才有形成外部经济,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项目的传播扩散,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化分工协作,推进产业整体优化升级。
5.降低不确定性,减少风险。提高制度安排、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等的前瞻性,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风险。比如产权问题,就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矿藏开采中的资源严重浪费现象,是矿藏资源的价格被扭曲,没有真实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如承包权太短、资源产权不明确、政策时常变化、地租过低等,致使人们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开采。我国能源中使用的低效率,与我国长期对能源价格的高度控制密切相关。各地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或使用中的低效率,是水资源的定价过低,没有反映其真实稀缺程度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把相关的责权界定清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可行之路和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支持发展,就一定能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总产值增速年均达40%,增速较快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年均增速超过60%[9]。2012年全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94.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16.4%提高到18.1%,且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和优势产品,产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纵观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信息家电、LED显示、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雷达设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微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产生了突出的自主创新成效;在节能环保领域,节能装备及产品、环保装备及产品、资源整合利用等重点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材料领域,安徽省铜基、铁基、硅基等新材料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水性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的深加工、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等均取得国内领先地位,超级碳负极材料、高纯超细硅酸锆、球形石英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产品性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生物领域,生物制造、医药及育种等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具有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同时,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现代中药及其生物制造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拉棒/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站建设产业链”,安徽省光伏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工程机械作为龙头产业,大型专用机械和基础件作为支撑,积极发展态势明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全国前列的乘用车和商务车,拥有亚洲最大的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工程实验室,且合肥已跻身全国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成为国家首批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城市试点,并拥有江淮、奇瑞、安凯三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公共安全领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通信及信息安全、矿山安全、火灾安全等产业技术和基础相对较好,同时应急信息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科技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区域特色。
(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归类从统计归口角度来看,统计过程中对我国产业的行业归类有两种方法——产品法和产业法。本文采用产业法,部分结合企业产品法,分别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行业小类归类。利用2012年的统计年报数据,结合资料研究和统计分析,本文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行业归类结果如图1所示。
(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行业测算2012年全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94.1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8.1%。数据表明,在总体水平上,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基础,并逐步成为安徽省支柱性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状况来看,2012年安徽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均已达百亿,产业发展基础较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公共安全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尚处于发展初阶段,还需要一定的产业培养,具体产业构成测算及典型企业代表见表1.
(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区分布情况近年来,合肥、芜湖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域,产值占全省半数以上。2012年,全省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集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从总量看,全省16个市中,总量超过200亿元的有7个。其中,合肥、芜湖总量居前,产值分别为1598.7亿元和971.6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1.4%和19.1%,合计超过全省一半;铜陵、蚌埠、滁州、马鞍山、淮北等五市产值超230亿元,占全省比重在5%~8%之间;阜阳、淮南、池州、宿州产值不到100亿元,居全省后列。增速方面,有8个市增速超过35%,淮北市和马鞍山位居前列,超过45%。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安徽省17个市均有分布,具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二、安徽省利用长三角市场资源的优势分析
(一)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安徽省与长三角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形成一个芒果型。交通上,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着手,交通运输部门加快建设东向交通设施。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加快安徽省部分城市到江苏、南京等地区通道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对接的公路通道回廊。加强建设北沿江高速、长江大桥和疏港道路,对干线公路进行加密、改造、升级,完善路网沟通。在水路上,安徽省拥有得天独厚地融入泛长三角的天然“脐带”——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等城市已经拥有设施初具规模的沿江港口。作为安徽省最主要的外贸基地,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也已经投入使用,“芜申运河”也将开辟出第二条“黄金水道”。在机场方面,形成华东重要干线机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形成皖南旅游胜地空中交通线路的九华山机场也在加快建设中;以及不断完善的安庆机场民航设施和规划建设中的芜湖民用机场。这些交通线路都使得安徽的交通和长三角地区连接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体系,从而密切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联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条件共享也越来越容易实现。
(二)交流和往来的长期性与密切性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明清时期,江浙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徽商的推动;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上海新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安徽省也进一步推出助力上海发展的政策。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积极推动下,随着持续扩大的区域合作领域,不断完善的合作机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快速推进。作为长三角地区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一年一度的市长联席会议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安徽省合肥、马鞍山加盟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功承办了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专题工作推进会,掀开了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新篇章。2013年,芜湖、滁州、淮南也相继加入。随着长三角科技中介战略联盟“安徽省技术经济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的展开,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科技信息交流更进一步。这些交流和往来的密切,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的共享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三)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原材料需求量巨大,而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安徽省拥有多种矿产资源,且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具备了就近就地就便供应长三角的条件。同时,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的粮、油、肉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8%、7.3%和4.8%,人均水平均超过长三角地区。安徽省向长三角地区提供农产品具备运输距离短、成本低的优势,能够很好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需要。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安徽风景名胜较多,是长三角地区居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安徽有价格相对便宜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且人均耕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7倍,用工成本仅不到沿海城市的70%,综合商务成本仅是沿海城市的百分之三十几,这些条件对于长三角降低产业转移成本是十分有利的。这都使得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转移的优势较为明显。产业转移趋势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资源的共享。
三、基于长三角市场资源整合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
(一)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牵引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转型“先导力量”工业经济正逐渐成为安徽省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进一步提升产业实力与竞争力面临着亟待突破的“瓶颈”: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7.2%,所消耗的能源占比高达83%,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环境、资源约束正在不断增强,钢铁、有色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所需原材料70%以上依赖进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安徽省应着力通过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来改造水泥等原材料产业,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拓展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冶金装备、煤机装备、船舶制造等重大基础装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来加快冶金、煤炭、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升级步伐,进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独特的高成长性、强牵动性,发挥其成为全省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先导力量”。
(二)引进长三角优势资源锻造产业集群,激活优势提升内生动力立足既有产业基础与科技实力,引进长三角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带动力的企业与项目,将潜在优势转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动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路径就是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通过内在实力与外在资源的整合,兴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走出一条“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实践表明,无论是“外引”还是“内培”,都必须首先找准用力方向,走出一条以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有效突破的路径。
(三)发挥政策调控引导作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规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引导作用,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情高涨,如何避免出现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投资的局面,仍然是一大难题。近期,国内有权威经济学家明确表示,用过时的投资体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极易引发新一轮低水平重复投资,走上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老路”。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与风险规避功能,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效率的根本途径。
(四)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展营销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会展进行营销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方式,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会展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这就需要政府、会展主办方和参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精心设计,打造出适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三角市场资源对接的会展营销策略。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优惠,支持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向安徽转移;其次,会展主办方要明确会展营销目标,做好接洽长三角市场的工作;再次,参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把握好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中安徽省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行关系营销,同时,注重长三角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个性化服务要求。
(五)把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导向,确立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变革较快,因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会展、资源对接平台等信息渠道,准确把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导向。同时,根据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变革,不断调整企业运营方式,增加研发投入,提供能满足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产品,并积极应对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对优质高效服务的期望,提高企业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获取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满意度,从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六)巩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做好合适的定价策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认识到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中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即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因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做好合适的定价策略,通过成本整合,以低价优质,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采取差别化定价策略,兼顾利润和市场维持,同时,巩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规划实践 深圳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5)03-0089-04
[作者简介] 汪云兴(1984 ― ),江西婺源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阮萌(1967 ― ),广西藤县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 . 深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强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4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1.88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5%,5年年均增长约20%,约为同期GDP比重增速的2倍。实践证明,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对于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既符合一般产业的共性规律,也具备新兴产业的个性特征,更拥有其自身的特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动态性、全局性、长远性、风险性等特征会影响着其规划问题,对于规划方法选择、发展重点遴选、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支持等有着特殊要求。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就需要国家或地区从战略层面给予全局考虑,而不仅仅只考虑产业发展规划问题;动态性就需要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考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支持手段的动态调整等;长远性和风险性就需要政府在规划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近期“显绩”,而也应当注重远期发展的“潜绩”,同时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要加强转变职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让企业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等。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仅就规划本身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发展方向上,存在区域趋同、重复布局、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由于没有长期的发展思路和统筹安排,各地投资盲目、产能严重过剩,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2011三年间中国光伏企业数量增长近5倍。在发展目标上,存在需求导向、区域攀比等问题,一些地方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时,一方面结合了当地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计划,另一方面还考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以及与有关地区的总量比较,以此来综合制定发展目标。在政策制定方面,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特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在税收、人才、土地、等方面实施了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发展。但从企业调研所反映的政策需求来看,大部分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政府给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政策体系,避免政策有失公平,防止政策碎片化。
二、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践
(一)以市场发展需求来明确规划主要内容
深圳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过程中,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判断法、数学模型法等各种方法,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范式和思路。从规划理念来看,由于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各类产业经济活动的最终承载主体,产业发展水平实质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体现,因此深圳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始终将调研企业、分析企业、培育企业、发展企业等贯彻规划全过程,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从规划内容和架构来看,深圳编制出台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文化创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基本包含发展基础与形势、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五方面内容。此外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表现形式丰富,使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重大工程和政策需求等内容更加突出和清晰。
(二)以市场发展方向为重点明确发展导向
深圳在编制相关专业规划过程中,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从企业所在行业情况和优势特色,全面了解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优势,以此来选择具体的产业及其细分行业。一是始终坚持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和深圳特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在相关产业细分领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选择了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并符合深圳发展方向的细分领域,给予重点扶持;三是在产业界定方面,更加侧重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产业发展重点的论证,更加注重产业发展重点的开放性,并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进行适时调整。
以互联网产业规划为例,深圳依据咨询报告、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专家意见,结合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部分细分行业进行归类合并和调整。提出重点发展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业。其中,互联网基础服务包括接入服务、域名注册服务(DNS)、设备托管服务(IDC)和网络加速服务(CDN)等;互联应用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网络娱乐、网络内容、网络通讯、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其他新兴互联网应用服务。以新材料产业为例,根据国家有关分类体系,深入分析各省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结合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实际,充分征求业内专家、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意见,提出了支撑领域、优势领域、新兴领域三大重点领域。
(三)以整合企业计划为核心制定发展目标
深圳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既考虑了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又考虑了产业特色目标;既制定了近期目标,又提出了远期定位;既运用自身产业基础加以推算,又结合了发展环境加以佐证,尽可能客观制定发展目标。从近几年深圳实施情况来看,各项规划目标总体进展良好,个别指标还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以互联网产业规划为例,深圳主要对典型企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行业协会进行调查,并对有关协会、企业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得出产业基础数据。关于产业增速及目标的测算,主要是根据重点企业抽样调查测算数据,并参照全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发展速度的预测,以及有关专家、企业和协会的预测,提出了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和目标。以生物产业为例,深圳结合生物领域发展情况,在创新药物、生物医疗设备等细分领域提出了具体目标,并提出在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方面,成为以生物医疗设备为突出特色、世界重要的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世界领先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中心、中国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和药品制剂出口基地;中国领先的转基因农作物、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南中国海地区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中国领先的水处理、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等特色目标。
(四)以弥补市场不足为导向制定配套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专项资金、自主创新、人才政策、融资政策、重大项目、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政府采购、营造环境等方方面面内容。深圳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以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为核心;二是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根据深圳相关细分行业比较优势,围绕产业培育和发展制订有关政策措施;三是从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着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策引导作用,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研究制订政策;四是注重与现有政策衔接,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五是从需求侧出发,加快推进相关应用示范,着力培育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规划和政策的实施,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和规划建议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过程中,无论是发展方向及重点,还是发展目标及政策等都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同时以“负面清单”思路厘清政府不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以此达到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平衡。在总结深圳“亲市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编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规划提出四点建议:注重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统筹;注重远近结合,灵活确定目标;弱化政府扶持,完整政策体系;强化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环境。
(一)注重因地制宜,加强规划统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应加强统筹部署,树立“亲市场”规划理念,结合新形势,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制定“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加强对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引导和宏观指导,明确不同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开放创新,结合国家规划,从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行业,制定出台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和政策实施过程中,注重研究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针对产业新变化,适时调整发展重点和政策内容,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注重远近结合,灵活确定目标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必须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要结合空间时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发展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经济长远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制定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定位。在制定具体定量目标时,建议将预测周期定为2~3年,尽可能使发展目标与实际情况接近;在制定远期发展定位时,建议将预测周期定为5年;在确定宏观战略时,一般可将预测周期定为10~20年。此外,在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时,可根据不同细分产业的本质和特征,制定能够反映产业特色的发展目标。
(三)弱化政府扶持,完整政策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于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总体上要区别对待,弱化直接财政扶持。加强“需求侧”政策创新,注重“供给侧”政策配套,形成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对于市场主体先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等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行为,给予适当财政资金扶持。对于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人才保障、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等,建议政府尽可能采取非财政资金补助方式,更多地通过创造市场需求、给予配套便利等间接引导型政策给予支持。与此同时,建议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全局系统角度出发,制定涵盖财税、金融、人才、土地、创新、市场、示范、改革等全方位系统支持政策,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给予分类扶持。
(四)强化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环境
有学者认为,产业政策的强化必然导致竞争政策的弱化,这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产业政策的效率会越来越低,负面影响将会随之增大,政府直接扶持政策的内在缺陷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会逐步显露,这就要求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重点要转向竞争性政策,为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首先要强化市场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政府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再次要优化政府政策执行方式,建立公平透明的财政资金扶持管理办法,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改变社会上所谓的“分项目、分资金”传统方式。最后要加强规划政策执行的监管和绩效评估,鼓励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Z].2010-10-10.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Z].2012-7-9.
[3] 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Z].2009-9-16.
[4] 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Z].2009-12-28.
[5] 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Z].2011-12-29.
[6] 李若馨,陈静.目标增速倍超GDP各地新兴产业投资“抢跑”[N].中国证券报,2011-2-15.
[7] 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35-38.
[8] 赵西君,吴殿廷,何燕,宋金平. 基于集群理论的产业规划模式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16(3):59-6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扶持政策 动态能力
日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被明文列入“十二五”规划,从而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国务院和发改委的推动下,我国政府选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一大批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以此帮助我国消除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技术创新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构,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更为健康、稳定地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由来和必要性
(一)汉密尔顿的奠基理论
美国汉密尔顿新兴战略产业扶持政策,不仅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奠基理论,也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理论的基本框架。时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敏锐地洞察了古典经济理论在发展落后国家经济方面的不足,而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提出了在美国运用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对于一些重点产业实施支持,通过发展工商业来引导美国的经济发展。然而当时的美国经济理论学界,古典经济理论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完全市场机制理论和汉密尔顿的扶持新兴制造业思想之间维持了长时期的争斗,最终引发了美国内战(1861-1865年)。战后,扶持新兴产业思想主导了此后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活力。
(二)德国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扶持新兴制造业的思想指导下的美国经济的活力和发展态势,引起了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注意和思考,并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系统地梳理和提出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构建出一个落后国家保护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制造业,利用保护性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后德国也正籍其提出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指导,才得以逐渐壮大,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三)战后日本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巨大成功
日本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巨大成功带来了现代新兴战略产业扶持政策的新一轮关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思想贯彻最为成功,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最大成果应该属于战后日本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正是得益于战后日本政府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对于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推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经验的成功主要是日本政府选择一些创新密集型产业推行有效的扶持政策,而这些日本政府政策扶持的重点产业往往是对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外部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本通过政府的战略性政策选择,针对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源向这些产业流动,把这些产业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引擎,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历史证明了在现代经济中对于一些关键部门的扶持与干预,对于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引导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现存问题分析
(一)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据孟祺2010年对近500个企业调查资料表明,被调查者认知度较低的政策有 5项,依次为:基础设施、公共科研平台、专利保护、政府采购和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被调研者认知度比较高的政策主要涉及到企业产业化中的资金和科技支持,这些政策短平快,能够很快见到效益,政府的政策具有短期性的特点,而对于对企业具有长期影响的专利保护和公共科研平台等认知度非常低,超过 50% 的被调研者没有听说过。这说明产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战略性及相对的长期性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现阶段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虽然内容较完备,已经有包括财政政策(研发补贴、产业化补贴)、金融政策(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和风险投资支持)、税收优惠(税收减免、费用减免)、公共政策(政府采购、人才吸引政策、公共科研平台、基础设施和专利保护)等13种方式,但是侧重点不尽科学合理,政府太过注重立竿见影的政策,国家科技部门对创新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助,而对于产业发展最基础的人才和公共平台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扶持政策显然缺乏对各项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方面的科学评价和选择。
(三)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及控制不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外部性,因为这些产业存在明显的利益外溢,却无法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运营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这些产业进行补助无可厚非也尤为必要。扶持政策甚至可以在决定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充当战略性的角色。如果政府能够针对那些在进入市场初期可能会产生由于市场不足,或者无法达到规模经济而造成的运营成本飙升的产业产品提供一定的产业政策支持的话,那么就可以分担相关企业的成本,削弱其自身的后发劣势,甚至创造出其拥有的国际竞争能力,而把原有的企业赶出市场,从而帮助本国企业抢占全球市场。然而这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理想目标,目标的实现与否还要取决于对政策实施的评价和控制。企业能否真正突出重围,做大做强,具有长期竞争力是扶持政策的最终目标。现阶段的扶持政策没有充分认识到扶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最后不需要扶持,即增强企业自身的长期持续竞争力是扶持政策的最终战略目标。政府应对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起重视,要“授人以渔”。而现阶段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也就难以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一)充分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重要性和长远性
政府应大力宣传政策的重要性和长远性,使政策的执行者和受益者都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提高,使政策的透明性和熟悉性有大的提高;另外要重视政策的必要性和长远性,使政策的执行者充分认识到政策的战略性、长期性,而非功利性、短期性。要加大新兴产业的基础性的人才和研发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同时企业也要对政策的长远性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减少投机行为。
(二)构建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能力为重心的扶持政策体系
1.从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构建相应的扶持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如何开发和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所有企业关心的问题。自从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能力理论后,核心能力一度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改变,那些一度被人们认为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纷纷倒闭,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问题,它使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的阻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动态能力理论应运而生,由于其强调组织的学习以及对环境的适应,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核心刚性问题,所以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被人们视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动态能力这个概念首先是由Teece等提出来的。Teece等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其中,“动态”指的是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企业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以此来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由于Teece等的定义未能解决动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兹奥罗和温特从学习和组织知识的演化角度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动态能力是一种通过学习获得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通过动态能力,企业能够系统地产生和调整其运营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该定义目前被普遍认可。
目前对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和培育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大量可观的成果。研究证实了动态能力的培育、发展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密不可分,从而也说明了企业主动增强动态能力的可行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也得到了证实。动态能力的界定,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动态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就必须相对应地具备根据环境变化动态的更新企业资源的能力、动态收集、分析和利用环境变化的信息的能力、动态的内部组织和整合的能力以及动态的协调其外部关系和进行资源释放的能力。而且这几个方面的维度是动态能力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对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下获取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对动态能力的培育机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组织学习机制和组织创新机制,企业文化、知识联盟都被认为是企业培育动态能力的可行方法和活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可以从以上方面的研究中进行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2.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新兴战略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构建流程。首先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调查及测度。按照动态能力构成维度: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动态的内部组织和整合的能力以及动态的协调其外部关系和进行资源释放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测度,从而为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提供依据;其次,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和过程即有无促进动态能力的培育方面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激励措施;最后结合企业的动态能力水平及相应的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考评,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同时对不合适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扶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总之,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产业扶持政策,能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系统政策体系,克服以往政策的无系统性和部分政策执行者的急功近利和企业的投机行为,并使企业朝着真正具有持续竞争力方面发展,最终实现产业扶持政策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Zollo,M.,winter,S.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anization Science,2002,13(3)
2.曹,赵剑波.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
3.肖兴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1
4.姜达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溯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3)
5.孟祺.新兴产业扶持政策认知和评价的实证分析[J].中州学刊,2011(1)
作者简介:
一年前,全球首批量产石墨烯手机亮相重庆。
这款炫酷的石墨烯手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石墨烯触摸屏、锂电池和散热膜,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石墨烯的发明者,到重庆把石墨烯手机推向市场,相距不到五年时间。
重庆,正是让这项前沿技术开花结果的沃土之一。
追踪新科技,谋求新优势,这是重庆新时期创新发展的重要方略,也是重庆顺应工业4.0、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战略发展趋势的具体行动。
市委书记孙政才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2014年,市委、市政府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将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墨烯和纳米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确定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下,重庆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重庆经济增速达到10.6%,连续十个季度“领跑”全国。其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功不可没:全年目标是2800亿元,上半年已实现产值1291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37%。
毫无疑问,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显示出非凡生命力,有效提升了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也对重庆未来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借鉴和保障。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重庆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成为引领重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那么,重庆应如何进一步打造好这个“推进器”?
市委书记孙政才指出,要强化创新驱动,突出集群化发展。要注重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引领性项目,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重庆在找准市场需求、落实改革举措、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开启了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力。
中国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以改革开放之初的9.7%上升到目前的60%。国内企业的生产都是走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人和投入的“三高”产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适合未来世界经济源流的发展趋势。再加上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赚取的是微薄利润,所以说我国以前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就是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经济的冲击一度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外贸出口量锐减到金融危机爆发前总量的10%,这是对我国经济过多依赖外需增长结构的冲击。这就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合理调整总需求结构,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2.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长期以来一直把这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宣传。其实,人均一平摊,我们人均资源拥有量就非常少,并且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就非常低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仍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有些地方的石化资源已经出现了枯竭,而另一方面,我国许多资源却进口,如我国石油消费的一半需要进口,钼、铁矿石、大豆等的进口比例更高,这些都可能加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发展的影响,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3.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重新洗牌的阶段,这种洗牌的过程,不仅表现在经济和金融制度上,也表现在科技和产业上。谁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源流,谁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因为转变经济方式是相对经济全局而言的,是关乎整体经济发展大局的,对各项具体工作方针起指导作用的总方针,所以是重要方针,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又体现在各项具体经济发展任务之中,因而,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投入。从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着手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内需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阶段,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增长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资金、资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实现增长。而经济发展从整体上不仅需要调整要素投入比例,还需要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制造业中传统加工业与精细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便推动产生结构的高级化。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单一性和一次性利用资源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与此同时,我国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环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节能减排不仅是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的全局。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已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能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那么怎样才能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呢?
1.加强人才培养。一是鼓励人才引进。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建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和高端人才项目资金,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特别要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高校、科研究所和骨干企业,以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实施和管理为载体,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三是完善用人机制。将人才引进,培养与科技创业、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技术、专利入股、期权等政策,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出台,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现阶段培育和发展的重点。而在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清洁煤、物联网、云计算、生物育种、智能电网、大飞机、高铁、纳米材料、电动汽车等作为重点中的焦点,受到社会各方更多的关注。
清洁煤产业属于热点重归,是“老树发新枝”。早在1997年,《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就得到国务院的批准;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2006年,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技术作为先进能源技术进入《我国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这一目标仅依靠可再生能源根本无法实现,使清洁煤被进一步突出出来。目前,国家能源局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新兴能源振兴规划》对清洁煤的未来发展也做出了部署规划。
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异军突起,掀起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据估计,物联网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我国在物联网领域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话语权。2009年,得益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电信运营商、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商、应用软件开发商、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方迅速聚合,一条涉及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意味着巨大的价值。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将锁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等十大领域,进行重点投资。
目前,云计算在我国可谓是风生水起,在各地掀起一股热潮。上海市经信委了《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提出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上海在云计算领域“十百千”的发展目标;北京市经信委员也《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提出在2015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同时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深圳市则提出,到2015年培育10家左右在国内有影响的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由于转基因种子在全球主要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生物育种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成为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生物育种领域,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中国市场70%的种子来源,对中国的种质资源和种子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一状况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种业提至战略举措的地位;据了解,在最新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育种也被列在最重要的位置。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大趋势,在21世纪初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引领兴起,为全世界电力工业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快速推进,也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的公司“1号文件”,今后10年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据了解,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内容,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未来我国大飞机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2020年前,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大型客机C919的销售至少为1000架份,销售收入将超过2500亿元。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2015年通用航空有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放开,预计飞机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我国“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到京沪高铁的建设,我国引领世界进入“高铁时代”。据了解,“十一五”全国铁路新线投产1.47万公里,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十二五”在这两方面均将超过“十一五”,其中50%新建线是高铁,由此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
由于纳米技术能够广泛渗透到信息、生物、医药、能源、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领域,使纳米材料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已建立了一批纳米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如中科院纳米科技中心、北京大学纳米中心、清华大学微米纳米中心、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天津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通过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的实施,我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纳米材料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第四、五位的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较低,不足10%,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
我国在传统汽车领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电动汽车已得到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一致认可与支持。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我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即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这将给电动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且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安全稳定,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
数字电视产业市场广阔
2008年底,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约为6000多万户,占我国电视用户数的15%左右。按照国家关于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电视的目标,我国还有85%左右电视用户需要普及数字电视。面对巨大的市场和紧迫的时间,数字电视产业在短期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仅终端和服务就可以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
预计到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机生产会创造总额为1.4万亿元的销售市场。机顶盒、USB接收棒、车载终端、特种服务设备等在未来6年内也将创造超过1000亿元的销售额。数字电视产业的内容、数据服务、增值服务等是另一巨大市场,若以我国3.95亿电视用户计算,若每户每月为增值业务或收费内容平均付费10元,未来6年将创造近3000亿元的市场。
数字电视产业制约因素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已形成蓄势待发之势,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和组织基础。但是,体制、标准、产业链薄弱环节,是制约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体制性问题比较突出。数字电视产业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产业,涉及设备监管、内容监管、运营监管、用户引导等多种政府职能和发改委、工信部、广电总局、国标委多个政府部门,由于认识、利益上的不尽一致,部门分割、地域分割的情况突出,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甚至利用手中的权限,相互牵制,三网融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体制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电视发展最大的瓶颈。这需要国家加强统一领导,通过法律法规、组织规范、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推动,加快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地面数字电视在标准推广和配套标准制定上还比较缓慢。我国在地面数字电视领域国家标准的大规模推广和配套标准制定的进展还比较缓慢,制约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如在海外推广中,中国标准多次在测试中领先于其他标准,但由于没有在国内大规模推广而使所在国一些决策者对该标准产生质疑。同时,数字电视配套标准至今还有一半未完成制定,这使得生产厂商虽有生产能力,却只能抱着观望态度等待标准推出。
产业链条上还存在部分薄弱环节。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已基本成熟,但在演播室设备、高清节目制作、仪器仪表、液晶平板电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液晶平板电视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数字电视的内容供应上,主要是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内容供应上,由于竞争不足、地区分割、产业组织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经营单位提高服务水平的动力不足,盈利能力不强,群众认可度不高。目前在有线数字电视领域,省与省、省与市县还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全国2500多个有线网络公司每年营业收入总和仅为400多亿元,产业组织呈现出“小而散”的格局。
加快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政策建议
进一步加强领导小组职能,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要打破部门、地区壁垒,形成发展合力,促进三网融合,为数字电视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完善产业政策,促进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得到有力推进。
加快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完善配套标准。地面数字电视是国家基础性信息设施,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电视的任务十分紧迫,应增强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推广和普及。同时,抓紧完善配套标准,并率先在各省级行政区内实现制作、传输、接收全程标准统一,避免因标准不同带来的重复建设和地方利益保护,避免企业因观望而丧失积极性。
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带头企业,支持拓展海外市场。在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的基础上,要坚持在产业发展中做大做强本国企业。通过政府采购、重点工程建设、技术创新、投融资等方面倾斜政策和资本运营、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相互协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列入政府援助项目清单、加强对援助国相关培训等举措,推动我国技术标准“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带动国内企业做大做强。
扶持产业链薄弱环节,完善产业链。要围绕数字电视机、演播室设备、仪器仪表等产业链较薄弱环节,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联合开发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特别是数字电视机,是数字电视产业潜在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相关企业生产和研发数字电视机,努力在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重要突破,尽快形成技术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晰数字电视生产能力。当前可利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对进入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国外相关企业,收取知识产权使用费用,所得收入用来扶持数字电视产业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