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学人生

国学人生

时间:2022-09-24 13:12: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学人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学人生

第1篇

不戴“国学大师”的桂冠

2006年,季羡林先生在95岁高龄时,郑重请辞三大桂冠,远离虚名。“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是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写下的文字。这里的三顶桂冠分别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这三个称号。

对于被称为“国学大师”,季羡林说,

“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然而,辞世的季羡林,还是没能摘掉这顶桂冠,“国学大师”称号频现于媒体和公众悼评中。

季羡林是一位大师级的学者,在印度古文字学、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领域的研究高度,当下无人企及。但是,非要给“大师”戴个帽子的话,那应该是“印度学”、“东方学”而不是“国学”的帽子。当然,看淡名利的季羡林,并不关心这顶帽子的高度,他不喜欢这种“黄袍加身”的感觉。他在《生命沉思录》中写道:“我从来不相信什么轮回转生。现在,如果让我信一回的话,我就恭肃虔诚祷祝造化小儿,下一辈子无论如何也别播弄我,千万别再把我播弄成知识分子。”美国《侨报》对此评价说,与季羡林相比,当下余秋雨、于丹等“大师”做派不足一论。

但是,自称连“国学小师”都不够更遑论“大师”的季羡林是有国学深厚功底的。作为泛“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学人,季羡林前后的那一代学人都是中西学兼修的,病榻上的他还能背诵几百首古诗和几十篇古文。

1926年,15岁的季羡林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大附中的老师尊孔成风,古文水平极高。季羡林的国学之路由此起步。然而,1930年,季羡林考入的却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在清华,他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让他对研究梵文和巴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季羡林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德国是当时梵文研究最权威的国家,汇聚了世界知名的梵文学者。这里的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梵文、西欧各国文字,都有水平相当高的教授。“留德十年”,他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

至此,季羡林学涉中西,但他还是自认为不足以忝列国学大师之列。

大师之交

季羡林的人生际遇与国学大师们交结在一起。这些或师或友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影响了季羡林一生。

季羡林生平最敬仰的4位前辈,分别是陈寅恪、、梁漱溟、。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影响季羡林的人生态度,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影响季羡林的学术态度,而粱漱溟影响季羡林的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影响季羡林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1946年,35岁的季羡林从德国留学归来,在清华任教。在这期间,季羡林和有了密切的接触,他对极为敬重。对这个后学也偏爱有加,直至晚年还曾评价说做学问应该像季羡林那样。季羡林后来回忆说,

“我同适之先生,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想来接触是不会太多的。但是,实际上却不然,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多。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绝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

1999年,季羡林以88岁高龄访问台湾,专程前往南港拜谒的陵墓,行三叩大礼。他在《站在之先生墓前》中说,“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眼泪自然流出。此时,我的心情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未了的“大国学”

行至暮年的季羡林先生,视线一度从东方学转移到了国学。

季羡林不是扎到故纸堆里研究同学,而是振兴国学,2007年3月他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大国学”包括全中华56个民族的文化财富,特别是藏族文化、伊斯兰文化。“大国学”还应包括历代中国人向世界学习而中国化了的成果。

季羡林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同,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a Studies),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汉学(Sinology)之外,有故意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现代‘华学’学者针对这种情况,把国学称为‘华学’(China Studies),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均列为中国之‘国学’。”

“季先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晚年提出的‘大国学’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文化是一个慢慢融合的过程,是各个民族和地区一起缔造的,也是历史上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沟通一起形成的,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李学勤说,相对于西方化概念的“东方学”,季羡林研究的其实是他自己的意义上的“大国学”,季羡林“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与西方人的东方学,立场完全不同。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季羡林历经了千回百转的人生。他宣统三年出生,经过清王朝、的洪宪、的统治,一直到解放,走过“”,走过改革开放30年。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季羡林为学术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也经历了师友亲朋不在的孤寂和丢画事件的纷扰。

在半年多前,同绕着季羡林身旁的新闻都是诡异的“季羡林丢画事件”。关于丢画事件,季羡林事前并非不知情,但还是选择了忍耐,一如他面临的历次风波。因为季羡林说过,“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日真,二日忍”。

第2篇

晏佳:经历过、精彩过

我是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学院环境及能源可持续发展专业的在读博士生,我和“春晖杯”的故事要从2010年2月说起。当时有幸听说了“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身边几个朋友给我讲怎样将自己的技术商业化,讲在2009年广州留交会的见闻。当时隐约觉得这是很不错的经历,有机会自己也想去看看。2010年4~5月,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的刘小绿老师和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的丰建华老师开始了全瑞士的“春晖杯”创业大赛巡回演讲及培训,为我们这些想去“春晖杯”经历一把却又不知道何从下手的人“扫盲”和鼓劲儿。记得当时错过了在苏黎世的讲座,我还特地跑到伯尔尼去听。听完往届“春晖杯”获奖者的案例和介绍,收获不小。我一直摩拳擦掌,回到家里立刻就开始琢磨怎么动手做自己的项目,开始召集自己的团队并酝酿企划书了。

在“春晖杯”的准备阶段,我认为能否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单干写出一份商业计划书,和一个有激情且优势互补的团队一起琢磨共同努力,收获会完全不同。不仅仅是如何完善一个商业模式这么简单,怎么和团队成员相处,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对我们的项目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都是相当关键的。当时我们团队的4名成员,2个在苏黎世,1个在上海,1个在深圳。我们只能在周末通过网络电话联系。大家都克服了时间和地域差异带来的不便,聚到一起静心地、认真地想要做好这件事情。从2010年4月底开始,我个人的周末都贡献给“春晖杯”了。上网查资料,开会讨论,反复琢磨更好的商业模式,确定公司定位及发展策略。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所有记忆的内容就是整理文字、图片,反复推敲商业计划书里的每个用词,用风投的心态来看这个项目等等。我总是问自己表述是否可以更清楚,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东西。就在这来回打磨的过程中,6月,我们的想法基本定型,商业计划书初具规模。7月底,上网提交计划书,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又过了1个多月,获悉我们的项目入围,还受邀参加年底在广州举行的“春晖杯”创业大赛对接颁奖活动及留交会,整个团队都很开心。此后,周末又再次开始了有关“春晖杯”的电话会议,团队成员商量如何完善计划书,并设计活页材料和明信片作为纪念品带到广州会场,为项目宣传加油助威。我的总体感觉是,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每个细节都十分重要。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12月,我们来到了广州,来到了“春晖杯”的赛场。大赛组委会的安排有条不紊,让所有参赛者都能更专注地投入到比赛中。第一天的创业交流会请来了各大创业园孵化器、风司以及早年归国创业的海归,共同探讨如何实现技术商业化、实现创业梦想。其中有个环节,让4名随机抽取的参赛者上台介绍自己的项目,几个嘉宾围坐台上现场点评,气氛像极了一档电视创业节目“赢在中国”。参赛者直接上台,用3分钟时间介绍项目并打动投资方和创业园,这对每个人都是不小的考验。之后嘉宾们的精彩点评也让参赛者了解到怎样多角度地考量一个项目,无论是上台还是没上台的参赛者,都获得了不小的启发。

在之后几天的交流洽谈中,每个入围者在自己的展板前宣传项目,也是个不小的挑战。路过展板的、打听项目消息的可能是任何人,拥有不同的背景和目的,怎样清楚地介绍项目,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项目宣传上要好好地把握。在夜游珠江时,船外灯火绚烂如画,船内还有不少入围者在谈项目,争取合作机会。内外都是风景。除了项目本身,能有机会认识一群朋友,一起聊聊,就着月色,很惬意的事情。

“春晖杯”的最后颁奖,我们的项目“基于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咨询及合同能源管理”签约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拿了二等奖。这对我们的努力是一个肯定,同时对项目来说只是刚刚开始。如何基于“春晖杯”的平台,和更多的潜在合作者建立联系并将项目实际推广开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这次“春晖杯”,来自瑞士的10名留学人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颁奖那个早上,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之后的留交会,很多高校及各个地区都有展区进行宣传。来参会的人还真不少,相当热闹。总体来说,这次广州之行收获很大,一次相当宝贵的经历。广州城很美,“春晖杯”和留交会让我们大开眼界。有了这次经历,在和别人探讨项目的过程中,我对国内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项目又有了重新的定位。

“春晖杯”,努力过、经历过,就是精彩的、难忘的!

于瑛川:梦想就是活着的理由

梦想就是活着的理由,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然而,实现梦想的路途是艰辛的,不管梦想有多高有多大,它就像北极星一样,为人们的生活指明方向。也许在小时候财富类的名人传记看得多了一些,从小便想做一个实业家,想拥有自己的公司,拥有自己的团队来创造财富。很幸运,在我朝着梦想前进的途中,“春晖杯”给我提供了一个舞台,能够让我继续朝着人生的梦想踏出坚实的一步。

我在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初识“春晖杯”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博士课题接近尾声,为了心中那点小小的梦想,为了寻找回国创业报效祖国的机会,我关注了大连海创周,进而得知了“春晖杯”创业大赛。心中暗暗惊喜,原来教育部还为海外留学人员搭建了如此便利的平台。于是为了心中酝酿已久的创业梦想,便开始了资料搜集及学习,构架创业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等等一系列筹备工作。

然而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虽然对技术了如指掌,可是真的要想将其向市场转化,其困难度远远超出了我所预期的。例如除了对自己技术的了解外,还需要了解同类市场产品的技术,为什么你的技术要优于其他的产品,为什么大家会购买你的产品,投资公司或政府又为何会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以及市场报告。再者,如何组建创业团队也很重要。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的年代,而是需要寻求一个团队共同创造财富,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形只影单便会使你错过很多时机并走向失败。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对于一个初创型企业,失败也很有可能会使其无法翻身,于是架构创业团队便也成为了关键所在。所以,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就仿佛从生活了20年的象牙塔中跳出来一样,体验着不一样的感觉,我想这是我们在学校里永远也体会不到的,也是永远学不到的经验。由此,心底又一次对“春晖杯”产生了感激之情。

经过了几个月漫长而又艰辛的准备阶段,商业计划书终于在创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出炉了。面对着几十页的心血,那种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的确,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其中的艰辛,只有走过,才能领会其中的意义。转眼间,作为第一参赛者,我重新回到祖国的大地上,当踏入广州白云机场第一步的时候,体内的血液不由得沸腾起来,我下定决心,要在赛场努力表现,不负创业团队的期望,也要为留瑞学人争光。在到达的第二天,便开始了我的“春晖杯”之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代表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在创业交流会项目点评环节中,4名毛遂自荐的参赛者仅有3分钟时间介绍自己的项目,还真需要一定的魄力、胆量以及能力。点评嘉宾们对参赛者的表现逐一点评,使得台上的讲述人和台下的众多听众都获益匪浅,让我们充分领会了如何进行项目推介的精髓所在。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园区及孵化器负责人也逐一上台进行了介绍,宣传了各个地区的特点以及优惠政策,使得各位归国参赛人员最大程度上了解认识国内目前的形势。

第二天,每个参赛者则坐在各自的项目展板面前,和各创业园区以及风险投资商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及洽谈,使得双方对项目的认识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纷纷签下了意向书,参赛者们朝着漫长的创业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大赛尾声的接近,参赛项目经过3天角逐,分获一、二等奖以及优秀奖。作为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代表团的参赛一员,我们的参赛项目“新一代超小无毒纳米颗粒的药物载体的产业化”凭借先进的技术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荣获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将近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辜负创业团队的伙伴,也没有辜负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的期望,心中默念,感谢大家的帮助和支持,当我们归来报效祖国的时候再见!

傅学斌:感悟“春晖杯”

第五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暨第十三届广州留交会于2010年12月16~22日在广州隆重举行,20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参加了本届盛会,我们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也组建了以我和晏佳为团长的10人代表团来到了广州。作为团长,我想总结一下我们代表团的参赛感悟。

备战。2010年4月下旬,接到第五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报名的通知,苏黎世中国学联在网上了消息,随后不断有同学咨询如何参赛,大家的热情都很高。

5月初,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刘小绿老师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故事开始了“春晖杯”创业大赛巡回演讲苏黎世站的演讲,从“春晖杯”的历史、目的和意义等几个方面,并结合留瑞学人参加第四届“春晖杯”创业大赛的具体情况,向苏黎世的同学们全面介绍了“春晖杯”。这次全瑞范围的巡回演讲历经巴塞尔、伯尔尼、洛桑,最后来到苏黎世,覆盖了瑞士的主要学生群体,达到了咨询的全方位辐射。除了对“春晖杯”本身的介绍外,上届大赛的获奖同学也现身说法,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交流他们参赛的经验和项目准备的注意事项。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和项目在线上传及评审,10月底,“春晖杯”创业大赛组委会公布入围名单。瑞士共计10个项目入选,9个项目的第一参赛者都来自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学院,另一个项目来自弗里堡大学。随后,入围的同学利用到广州参会前的时间,根据组委会的反馈意见,认真修改和进一步提炼自己的项目,从初稿、再稿到三稿,多方考虑,反复斟酌,全面应战12月在广州举行的最终决赛。

获奖。12月16日,参加第五届“春晖杯”创业大赛的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10人代表团聚首广州。兴奋、期待、跃跃欲试,等待着即将拉开帷幕的赛事。

12月17日一大早,所有参赛队员一个个身着正装、精神抖擞,为各自的项目推广和洽谈做好了准备,信心笃定。“春晖杯”赛事安排得很丰富,有成功创业的老海归的经验之谈,有全国各大创业园及孵化器的政策介绍,有成功塑造了百度的IDG集团及其他投资方的投资策略,还有大量企业过来寻找合作机会。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背景,洽谈进行得十分热烈。对于我们代表团的每个团员来说,他们乐此不疲地从技术特点到市场定位的各个角度推销着自己的项目。他们知道,每句话都要斟酌,每次洽谈都是机会。

12月18~19日,主打项目推销。每个项目都有一块自己的展板,和所有其他参赛者一样,我们的团员都在展板旁定坐着,看着路过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想着法儿地“招揽生意”。每次创业园和投资方过来询问,大家都仔细地介绍,希望能找到双赢的机会。除了谈项目,大赛组委会还组织大家夜游珠江,在欣赏广州美景的同时,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们瑞士中国学人科技协会代表团还自己组织了一个“珠江河畔漫步”的团队活动。广州夜色如画,霓虹闪烁,我们一行10人在珠江河畔边走边聊,谈项目、谈理想、谈感悟,共同分享大赛的收获。

12月20日,“春晖杯”创业大赛圆满结束,我们代表团的10个项目,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个优秀奖。几个月的悉心准备,几个月的反复琢磨,终于在登上领奖台手握奖杯的那一刻,化作脸上欣然的微笑。努力得到了认可是值得庆贺的。但我们也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并非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随后,我们代表团又参加了接下来的留交会,参观了各大高校展区和招商区的活动,体验了更宽的平台,开阔了更广的视野。

感悟。通过这届“春晖杯”创业大赛,我们首先开阔了眼界。从实验室走出来参赛的王小军博士说:“决定参加‘春晖杯’的时候,就静下心来,以一种在实验室每天闷头研究之外的心态,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通过比赛,大家都结识了很多领域内外的朋友,与相关的公司交流,直接了解目前产业界最前沿的需求。

参加“春晖杯”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梦想舞台,一等奖获得者于瑛川说:“梦想就是活着的理由”。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实业家,拥有自己的团队来创造财富。他很感谢“春晖杯”创业大赛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二等奖获得者黎明说:“我是抱着必须回国创业的心态来参加‘春晖杯’创业大赛的,因为我不喜欢只过小日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前途,未来充满着挑战。”

第3篇

留法优势何在?

法国大学一般不用交学费,只需交纳少量注册费。大学注册费一般为人民币1000元左右,加上学生保险,一共交纳2000元人民币基本上就是一学年的全部费用。此外,在法国大学就读的外国留学生还可以享受伙食、住房 、交通等多种补贴:

1、在大学城就餐,可以享受政府30%的补贴。

法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吃的国家,葡萄酒、面包、乳酪都是法国饮食的代表。留学生每月伙食花费约600-900法郎(6.6法郎约合1欧元),可以吃得相当不错。留学生一般早晚都自己做饭,中午到大学城餐厅就餐、荤素搭配,还有水果、饮料。

2、在法国居住可享受政府的住房补贴。

一般留学生住在法国大学的学生生活区――大学城。每人一个房间,房间内有床、桌椅、衣柜、书柜、冷热水洗脸池及简单的床上用品。每层楼有公用的卫生间、浴池和厨房。每月大约需要花费750法郎。

通过亲友、学校、学生事务中心,看广告、委托房屋中介等选择安全、方便的便宜的地点租房,也是一种选择。

3、在法国享有交通补助。

留学生在法国忙于读书和打工,每天要去很多地方,甚至很晚才回家。法国有四通八达而且服务至很晚的、一流的公路、铁路和地铁。市内交通一般每月需要130法郎上下。

4、到法国学习的留学生,一般只带第一年的费用。

为了不耽误学习,学生只要在4个月的假期内努力打工,就能解决第二、三年的费用。但是完全靠打工来维持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在法国是不受欢迎的,还是应以学习为重。

抵法第二年后,留学生可申请法国政府颁发的工作准许证,享受法国的各项福利待遇。

原则上讲,学习语言期间不可以打工,在这一阶段,中国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或周末,帮助法国家庭接送小孩子上学,教授中文或到餐馆打钟点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中毕业生不能报读法国大学。在法国,只要持有高中会考证书者就可以上大学。但在中国不同,高中生即使通过会考也不能直接进入大学,还要参加全国统考过了高考分数线才被大学录取。因此法国人认为,中国高中会考证书不能等同于法国的高中会考证书;同时法国中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开始选择专业定向,而中国高中生尚无专业定向,因此不能像法国学生那样拿着中学会考证书直接进入大学注册,只有大学录取生、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才能申请去法国大学读书。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留学法国对于将来的发展有如下优势:

第一、国际化的背景和高度的专业素质,回国后可较容易地谋取高薪高职。

第二、在欧洲获得专业工作。进,可以外方代表身份回国;退,可以获得长期居留。

第三、转向北美工作。在法国获得学位后,以各种方式进入美国、加拿大,签证机会要比在国内多。因此,在法国学习2-3年再转往美国,对于人生经历、国际观念的培养以及前途的选择,都是大有好处的。

第四、法国公民的外国配偶、定居法国15年的外籍人士可获永久居留权。

第五、移居加拿大。加拿大有法语区。学会法语又具有欧洲教育背景、文化和民族的熏陶,容易被加拿大国家接收。

第六、留法学生也有机会移民欧洲。根据欧盟执委会有关规定,留学生获得学位证书后,若在欧洲任何国家找到一份工作并居住若干年后,即可获得绿卡。

尽管如此,留学法国也需量力而行。很多人对留学法国还有一些模糊认识。首先,法国大学并不是完全免费的,有些公立学校免费,但学习语言肯定要花钱,而且商科学校和技术类学校也需要付学费,从1万到10万法郎不等。

另外,法国留学转专业是很困难的。一般正规学校不会接受学生转专业。转专业应当选择与原专业相近的,并提供相关材料证明你在新选专业方面的能力。

法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宽进严出,淘汰率不低,在50%左右。这意味着,进入法国的公立大学并不表示你就可以拿到文凭。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要赴法留学,语言基础很重要。对于国内年龄18-28周岁、大学本科或大专在读以上学历、有500学时法语培训证明或一定的TEF成绩者可以申请到法国留学。该项测试比较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语能力,这主要是提供给所申请的大学的;还有一方面是根据专业,所申请的专业不同,语言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理工科对语言要求较低,文科专业对语言要求相对较高。TEF测试满分900分,语言方面能够提供150分以上成绩的留学申请,才有可能被学校考虑接收。

想去法国留学的学生,最好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处这样的官方机构进行联络(电话:010-65323532),还可以通过网络: 或进入yahoo.fr直接搜索法国各大学信息。

留法前景看好

另据来自法国巴黎的消息,近年来,来法国的中国留学生,特别是自费生人数出现猛增:2001年,来法的中国留学人员为2700多人,其中自费生人数达到2400多人;2002年来法留学人数继续大幅度增加。截至2003年初,已在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报道登记的人数就达2988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为2586人,比1998年增长了近12倍,是改革开放以来至1998年20年间来法自费生的总和。

那些学有所成的人大多是在出国前就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确定了专业,树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而那些一无所成的人则往往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出国前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到了国外后,也是盲目地选择容易注册的专业混日子,结果是学业结束后,不但很难留在法国,而且在国内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驻法使馆教育处白章德参赞最近在巴黎举行的全法中国留学人员工作上就曾举例说,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目前在留法学生中出现了逃课、厌学或只埋头打工等非常令人担忧的现象,如果这些学生不及时有所醒悟,将会延误学业,后悔不已。

关于留法学生人数近年来出现猛增,使馆教育处官员分析认为,除法国给中国学生发放签证政策逐渐放宽外,法国学费相对低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来法国留学的费用一般不足去英国等国家的一半。此外,法国一些学校也已把教育当成一种商业,如巴黎四大、巴黎三大等法国正规大学相继为外国学生开设了法语基础课,学费不菲。

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虽然不少国家把教育当成一种商业,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真正名牌大学招纳留学生的主要目的还是网罗精英,为己所用。法国教育国际合作与发展局是法国外交部和教育部联合组建的一个重要机构,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外国精英来法国接受教育和培训。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合作处最近在给法国各类高校的一份中法高校合作建议通知上就明确指出,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合作处愿意帮助法国名牌大学在中国招收高水平的学生尖子前往法国接受培训,因为这些人回到自己的祖国后,不但可能成为本单位、本行业的带头人和决策者,而且将是加强法国与中国合作的中坚力量。

在此主导思想的作用下,法国对中国留学生发放签证的主要对象也是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大学毕业生。据我驻法使馆教育处统计,在2002年来法的中国留学生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硕士学位占6.7%,本科毕业生占40.8%,大专毕业占26%。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合作处曾表示,根据中法两国签署的有关合作协议,中法两国合作的优先领域是环境、医学、航空、能源、农业、食品、交通、服务等。为此,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合作处将进一步促进这些领域高水平学生的交流,特别是增加来法国攻读硕士学位以上学生的数量。也许正因为此,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来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数目虽然不多,但人才济济。

第4篇

留学生活和就业环境的不如意,让他们“出走”海外又回归故乡,希望找寻人生更好的起点。“逃离欧美韩”成了跟“围城”类似的现象:城里的人投诉国内教育落后,拼命想出去;城外的人却诉说着国外生活的不易,忖度着还不如先回到国内站稳脚跟。

“海归”回国潮

近年来,“海归”数量大增,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受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影响,“海归”增长率持续两年超过50%,此后也是逐年递增。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已有74.4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去年从英国布里斯托一所高校毕业的小沈学的是教育类专业。“去年四五月份还未毕业时,我就提前开始投简历求职,但当地不少职位饱和度较高,迟迟未有回音。”自从2012年4月英国取消“毕业生工作签证”后,国际学生求职变得更为困难,当地企业也会尽量先满足英国本地人的求职需求。去年下半年,小沈回到国内谋求到了一份教育咨询行业的工作。

相比近年来遭遇“海外就业难”而被动回流的“海归”,2013年回国的小许则属于“主动回流派”。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他,主动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回到上海,目前在一家生物投资类公司工作。“我觉得国内发展很快,创业、就业等机会也更多。”

其实,像小许这样学成后主动回国的人正越来越多。2014年《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72.38%的在外留学人员都表示学成以后要回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活跃程度可能只有美国可以相比,国内经济形势、创新创业和就业利好都是吸引“海归”的原因。“出去得多自然回来得多,而且近几年的‘海归潮’中有许多是前几年的存量。‘海归’是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财富,从人才结构上而言,是国际化的支撑力量。未来,留学人数和归国人数将趋于一种平衡,建立起一种良性的双向流动。”

日趋减少的“小留学生”

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进表示,2014年,赴国外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人数小幅增加,出国学习语言和读预科的人数小幅下降,但出国就读高中以下学校的人数则呈大幅下降。“上海是我国出国留学状况的缩影。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但盲目低龄留学的状况在减少。”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出国就读高中以下学历的全国总数也呈下降趋势。

车伟民说,低龄化其实不能和小留学生等同。“前些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年龄和世界潮流相比偏大,而近几年我们出国留学人员年龄有所降低,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这就是所谓的‘低龄化’。但即使如此,这些学生到国外一般读本科,从年龄上看他们也已是成年人了。小留学生指的是16岁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出国留学的人。据统计,2013年,全国初中及以下出国留学生人数不到1万,其中大多数是随家庭移民或者父母出国工作迁移的。”

他还认为,如果不是家庭原因,只是希望孩子到国外读小学读初中,家长需要做好多方面的思想准备,包括孩子能否适应国外学习、能否独立生活、家庭亲情关系如何建立等。“小留学生人数降低,首先和国家鼓励学生在国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关。其次也是学生家长理性选择的结果,小留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出国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今不如昔的留学生优势

对于归国留学生而言,回国就业的最大困境还是“海归”身价的日趋贬值。对这一点,在小语种国家读书的留学生感受更为深刻。潘晓律回国后就发现,国内一些用人单位除了知道英、美的一些国际名校外,对其他国家的高校并不了解。“自己的学校在国内知名度不是很高”,就算是所学专业排名靠前,但在国人眼里,“这个学校跟野鸡大学没有什么区别”。

第5篇

这类大型的国际教育展览,在北京每年

这类大型的国际教育展览,在北京每年主要有3次。最大规模的是每年春季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全国巡回展览,也就是刚刚结束的这个展会。另外还有夏季由北京市教委举办的国际教育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的秋季国际教育展。国际教育展是国外院校到中国介绍教育传播教育的平台,也是中国学生了解国外教育体制和国外高校的平台,这种面对面的接触对有计划出国学习的中国学生至关重要。

春季教育展规模最大是有原因的:3月初正是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大学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在考虑或开始准备就业问题,所以,春季的教育展吸引到的有效观众最多,自然最受国外高校重视。所以春季教育展也被称作留学行业的“晴雨表”,从中可以看出很多趋势性的问题。

我国的出国留学的人数自1998年以来,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了近15万人,已经从国家公派留学主转变为自费出国留学为主。金融危机并没有给留学机构带来多少负面的影响,出国留学人数仍然是上升的趋势。

但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是否会出现极大的变化,发达国家的消费格局是否需要被重新思考,中国是否会在国际经济舞台起到主导作用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出国留学的发展。所以谈到今后几年出国留学的趋势,还是要在国际的,全球化的视野下分析。

趋势一 审批简化

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出国还受到很多限制。留学生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留学经费支付能力的评定。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其他很多的配套制度、设施都似不健全,学生家长的高额存款经常没有收入来源的证明。曾导致许多学生被国外使领馆拒签,这种案例屡见不鲜。

但近年来随着国外对国情况更加了解和我国相关制度的健全,这类问题已经不再突出。例如去年澳大利亚政府把中国学生经济保的银行存款期限降低为3个月;加拿大也改变了数十年的签证政策,将中国学生的经济担保存款期限由18个月缩短为12月;日本在接受30万留学生的计划中,提出了签证简化手续和灵活审批的措施;美国也连续3年放开了高中生的留学申请签证等等。

可以预测今后几年这些国家还将逐渐放宽在经济担保方面的要求,把中国学生与发达国家的学生一视同仁,简化签证手续和审批过程。

趋势二 留学大众化

通常,行业里把国内高校,特别是“211”工程内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申请到国外读研究生,并且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称为高端留学,而将高中毕业生申请国外本科或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的称为大众化留学。按照这种分类方法,留学大众化就是留学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国内升学率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有一半以上的高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但是从学生能力来看,高考分数在350分以上的学生是可以达到国外本科院校的就学标准的,也就是说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能力进入国外高校学习的。这种差别加上我国普通家庭经济能力的提高,是留学大众化的根本原因。

趋势三 留学观念的变化

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但一些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较低水准,生活质量的接近使以改变人生为目的的传统留学观念不再惟一,留学观念的变化成为可能。以前所有的学生出国都是以获取其他国家的学历、学位为目的,但是发达国家的学生几乎很少有经历漫长的4年苦读,获取他国文凭,只是为了回国能够更好就业的现象。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多数是以学习和获得经历和经验为留学目的。有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可以休学一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来选择短期留学,有些国家的院校甚至硬性规定,大学生没有他国留学经历则不允许毕业。这种短期留学的方式值得我国借鉴,特别是重点高校的学生,应更重视经历和经验的获得。从另一方面讲,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海归与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优势已经弱化,企业更看重学生的经验、能力以及潜质方面。海外学历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这也使得以取得经验和获得经历为目的的留学越来越多。

趋势四 职业教育将成热点

我国劳动力充足,产品价格低廉,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但我国的产品却很少在质量上获得称赞。同样的技术在我们的工厂里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改革开放早期,我们没有技术,没有科技人才,这种情况有情可原。如今我们培养了大批的高科技人员,但技术工人水平没有得到多少提高,这是我们的质量水平难以保证的主要原因。在服务业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主要的原因也在于职业教育。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技术工人和高素质服务业人员的需求也一直存在,所以到发达国家留学学习职业技术,会有非常好的职业前景。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中外学生融合 机制建设

与美国等移民大国跨文化交际在社会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不同,中国最具典型性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便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府。自1950年我国首次接收第一批来自东欧的留学生开始,我国已接收来华留学人员共计98万人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仅2011年5412万人次外国人入境者中来华留学生人数就超过29.2万人次,留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但巩固了留学生教育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留学生的规模和结构优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籍的多元化,让高校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工作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的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高校校园环境特点

(一)多元文化环境的复杂性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来华留学生规模将不断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世界各地涌入中国高校的外国学生带来的不仅有他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向往,还有留学生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加入打破了中华文化价值观独占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局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理念随着来华留学生群体一并进入中国高校的社会环境中。文化是涵盖思想信念、表意符号、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多层次复合体①。它植根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予以改变。一百多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与中华文化并存一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多元化的基调。这种高度集中的多元文化并存现实,让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和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现实问题更突出,多元文化环境更复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与发展关系的处理更谨慎和微妙,文化冲突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二)文化价值观的相对可塑性

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自个人出生开始直至死亡,随着时间的积累,文化不断从伦理传统等社会深层次结构中汲取营养,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单纯从理论的角度看,文化对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思想观念的影响强度与时间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正相关的关系表述,人们在某一文化环境中浸濡的时间越长,他们对这一文化的认同感会越高。在不考虑其文化传统核心理念对于异质文化的包容程度差异的基础上,在遇到与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存在冲突的异质文化时,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念越坚定的人采取抵触和排斥的处理方式的概率越高。

目前中国高校中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以20岁左右的“90后”为主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年正在摆脱“别人告诉我的世界”,进入“我认为的世界”,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架构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小树立起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根基并不牢固,容易受到新的文化环境的影响。21世纪网络技术的普及让世界青年学生的信息来源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更具有自我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更客观地审视陌生的文化,并愿意了解不同的文化,对多元文化环境更包容。相比较其他外国人来说,在中国留学期间所处的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冲突和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外国留学生自身文化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际的行业特点

自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的建立至今,学术自由都是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绝对核心理念。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不同学术观点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开放的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一学院甚至同一科室教授的学术观点可以完全相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一个学术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高校文化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墨守成规,唯书本和老师马首是瞻。高校对文化自由的追求是学术自由精神在文化层面的支撑。相比较社会团体和公司企业对团队文化融合的重视,大学对文化差异有更高的容忍度。无论你是穆斯林还是信仰耶稣,无论你是黑皮肤还是黄头发,都可以在大学里平等地学习和生活。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大学之“大”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诠释。

二、高校中外学生融合现状

依据跨文化关系理论的观点,中外学生融合是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共处于高校校园中的中外学生彼此适应,并建立有效的社会交际关系的过程。中外学生融合不仅会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学校规章制度等“看得见的”的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同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深层次结构也在其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程度和现实阻碍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一)多元校园文化的困境

多元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词是“不同”,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禁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等。在接受大学教育前,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没有与外国人长期真实接触的经历,他们了解不同国家青年人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外国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他们的成长中没有接受“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沟通问题”的有关教育。正因为如此,中国学生对真正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外国人充满好奇,希望认识并了解他们,但面对如此多的“不同”,中国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恰当的处理能力。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这种“不同”带来的心理冲击更明显。在到山东大学学习之前,俄罗斯留学生侯强很憧憬中国,认为“这里有神秘古老的文化,人们都很善良,并严格遵守孔子的思想”,到山东大学后,他发现现实的中国很不一样,“我在中国有时候觉得生活得很累,因为人很多,而且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我觉得中国人很自私,只关心自己,不会去帮助陌生人”。来自智利的留学生阿诺则对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很不适应,“中国人对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用词和语气都很不一样”,让他难以理解。外国留学生因个人经历、媒体宣传或心理落差等原因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刻板印象,成为跨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阻碍。

外国留学生在山东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会遵循跨文化适应U-曲线模式,有着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和双文化适应期的阶段划分。跨文化适应危机期通常出现在外国留学生到中国以后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陌生环境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语言障碍让他们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选课、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找不到可以谈心的朋友……这是留学生最难度过的时期。在巨大的文化冲击下,外国留学生会变得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山东大学为留学生单独选课、有条件地独立组班上课等留学生集中管理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无法满足中外学生对彼此自由开放了解的渴望。

(二)中外学生有效融合的局限性

1.理论指导的欠缺

中外学生的融合机制建设需要在跨文化交际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完成。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尚不完善,其理论成果主要依据西方国家的社会调研得来。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状况有特殊性,国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架构对中国高校跨文化融合机制建设的指导价值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跨文化研究重要针对中华文化圈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研究,管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更多地存在于企业管理方向,研究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各学科都没有针对高校中文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机制建设研究的成熟理论。

2.政策性引导未能有效落实

促进高校中外学生在管理和教育上的相互融合,是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关注课题。教育部多次发文倡导在高校中逐步实现外国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制度。明确政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和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来华留学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营造来华留学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加强中国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帮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是在包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创造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交锋,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条件,让不同文化的学生具有同等地位的校园身份,都有了解和学习彼此之间文化的机会,是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一个很好的探索。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指导方针切合目前中国高校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建设的需求,但这一宏观指导政策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高校对管理方式的深入改革普遍持谨慎态度。

3.体制制约

根据留学生管理职能归属的不同,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主要有六种模式:大部制模式、留学生处模式、国际教育学院模式、国际处模式、留学生委员会模式和一体化模式。无论是哪种留学生管理模式,高校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职能都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工作协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外国留学生不能与中国学生平等地享受学校资源,在工作都未能从根本上打破高校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体制。

三、构建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路径

(一)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人的社会属性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有相互认识和了解、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内在需要。留学生社团与自治组织在打造和谐跨文化校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在欧美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印证,在中国高校中建立留学生社团组织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社团组织是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各高校来华留学生群体长期以来并没有成立学生社团等自治组织,在2010年教育部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教育部明确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成立自治组织的合法性,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留学生联谊会、留学生兴趣社团等自治组织,组织建设留学生社团。留学生联谊会的性质类似于中国学生会,是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民意代表机构,通过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增强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团体性和归属感,留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参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从一个跨文化环境中单纯的接受者、经历者转变为参与者。留学生联谊会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在新老外国留学生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助于留学生提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缩短跨文化危机适应期。学生社团是“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②。学生社团是建立在留学生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成立留学生社团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到学校已有的中国学生社团中,将一部分志趣相投的学生团结,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桥梁,可以让中外学生和留学生之间迅速拉近距离,帮助外国留学生减弱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与国际事务部在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国际化社团建设,采用趋同化管理下双重指导的相对稳妥的运作模式,第一,鼓励外国留学生加入已经成立的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生社团。校级学生社团是否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资格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根据该社团上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和社团性质,兼顾外国留学生的兴趣偏好民主决定。获得精品社团和优秀社团称号的学生社团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基本资格,在此基础上中华才艺类、体育类、舞蹈类等外国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社团会优先进入考虑名单,而政治理论研究型学生社团暂时不允许接收留学生会员。社团联合会每年10月份举办外国留学生会员纳新专场,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资格的校级学生社团统一纳新。无论是否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的资格,所有校级社团都接受社团联合会的指导,留学生会员与中国学生会员一样要遵守社团活动规则,参加社团活动。社团联合会如有涉及留学生会员的事务无法处理,可以咨询国际事务部。第二,允许留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成立自己的学生社团。留学生社团以文体类社团为主,可以根据留学生自己的特点制定社团章程,留学生社团要接受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和国际事务部的双重指导见图。

图 山东大学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

创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校园环境,增加外国留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建立社交圈,是稳定跨文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冲击的根本性措施。一个健康的跨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存在状态。高校在教学和生活设施、管理制度的设置上应考虑中外学生的共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便捷的平台。譬如在校园网站建设上,可以考虑加入英文版面,在页面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更国际化,方便中外学生使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比赛的安排上兼顾中外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一些中外学生合作项目,并使之常态化,等等,都对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建设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应当是在中国学生自治组织与外国留学生自治组织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渠道。学生自治组织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将零散的、自发的、个体的文化交流整合、以团体的形式显现,规模更大,资源占有度更广,活动影响力更强。同时,学生自治组织有活动自主性,避免过多的学校行政干预的痕迹,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推动中外学生自治组织从学生活动层面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可以丰富两大组织的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规模,也可以将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规模化。通过共同的兴趣或者参加共同的活动认识和了解,让中外学生在这种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相互审视,相互了解,更容易在中外学生之间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沟通体系,其跨文化交际效果远比自发的个体性的语言伙伴式的交流或者是学校安排的文化考察类的互动更自然和真实。

(三)学生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权、学生活动场馆的管理权等高校学生活动资源主要掌握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等中国学生管理部门手中,这些部门在职能设定和传统的工作理念上都没有将外国留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服务范畴,甚至根本没有把外国留学生看做是学校的学生。因此,在学校资源的分配上留学生群体通常会被边缘化,只有在需要彰显校园国际特色的时候才会考虑外国留学生的参与,在日常校园活动资源分配上中外学生所占有的比例十分不均衡,外国留学生可以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活动需求。高校应从学校政策层面整合校园学生活动资源,强调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同等地位,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合理优化学校学生活动资源的配置。

注释:

①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②中国大百科教育卷http://.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B.D.Rubin&LP.Stewart,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4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3][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编.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编.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6]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2000-201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2001-2011.

[7]林宣贤著.从文化冲突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中国电力教育,2009,总第134期.

第7篇

从学联成立之初,历届学联成员秉承着为全体在芬中国留学生服务的宗旨,积极团结,共同向上,凝聚起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生学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异国舞台上共同展现中国学子的风采。

历史与现状

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最著名的大学,芬兰历史上唯一的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此,同时赫大计算机系也是电脑操作系统LINUX诞生地,也是芬兰阿尔托语的研究基地。它也是留学芬兰中国博士生最多的芬兰大学,从这里走出过十几位中国驻外大使,走出过全国政协和中国科学院的领导。

赫尔辛基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由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家公派留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博士与博后研究员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建,是首个在芬兰注册的中国留学生组织。他们在早期艰苦的留学生活期间不仅用自己的杰出成绩树立了良好的中国留学生形象,还通过学联的组建,将赫尔辛基大学及赫尔辛基地区的中国留学生凝聚起来。

芬兰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其高等教育世界排名一直非常靠前,赫尔辛基大学又是芬兰唯一一所国际性高校,因此留学芬兰的中国学生当中,约有80%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会选择就读赫尔辛基大学。近年来,随着芬兰不断扩大国际招生规模,赫大以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才开始逐渐增加。学联的大部分成员是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大都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生物学及医学专业、计算机和数理化专业的研究生占学联成员一半以上。

学联拥有数个专业协会,具有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2000年,学联倡导成立了第一个中国留学生专业协会――芬兰华人生命科学协会,会员包括华人生命科学学者、教授及博士研究员30多人。作为留学芬兰学生学者学术社团最活跃的芬兰的大学学联,这里有“留学芬兰中国女博士论坛联谊会”、“赫尔辛基大学数学协会”等一系列定期组织相同研究领域人员交流科研经验的协会组织和团体,并积极与国内科研机构互动,参与国内科研院所芬兰访问交流会。不少留学人员通过专业协会的介绍回国工作,他们至今仍活跃在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沿,如学联成立之初的负责人郭德银教授,目前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常务副院长,同时承担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并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973”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学联的核心部门是学联执委会,其具体构成为:学联主席1人,校区副主席4人(分为社会科学校区、环境科学校区、生物医学校区和理学部区4个校区),活动专项负责人及委员会成员数名。学联现任主席为赫尔辛基大学在读博士生赵翔,副主席分别为:孙小雨、江中晴、陈平和程路,活动专项负责人胡益洲、李林峰、郭海鹏和孔健,高红波担任学联舞蹈队队长。

学联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和论坛,定期公共信息和学联相关新闻,网址分别为WWW.省略与bbs.省略。所有赫大的中国留学生还可自愿申请加入学联在赫尔辛基大学内部邮件组,学联定期通过邮件列表向成员学联活动信息,保障学联所有的工作需求和活动安排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每一个成员。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学联从最初仅有20余名成员,发展成为一个注册人数达200余人,拥有芬兰华人生命科学协会、留学芬兰中国女博士论坛联谊会、赫尔辛基大学数学协会、芬兰中国留学生舞蹈协会等数个专项协会,分工明确、行事高效的留学生组织。

活动简介

身处异国他乡,留学芬兰的中国学子们通过学联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丰富留学生活,结交朋友的同时,也凝聚了起来。

学联自成立以来,不断扩大与芬兰各友好团体的交往,促进两国人民加深相互理解,致力为中芬友好交流作出贡献,发挥了民间友好交流使者的积极作用。在办好活动做好民间使者的同时,学联成员们用普通人的一言一行向芬兰社会和民众展示了中国留学生乐观、友善、自信的精神面貌。

文化交流

最近2年学联先后参与了《芬兰印象――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集》,“中国留学生眼中的芬兰――留学芬兰中国学生学者摄影展”等重要的以中国留学生为主要参与人员的文化交流宣传工作。

学联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连续4年参与赫尔辛基市国际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传统庙会活动。该活动是中芬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学联也把它作为一个向芬兰大学生及其他市民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留学生精神风貌的窗口。历次活动中,学联都积极向庙会组织方申请展台,组织中国学者学生参与其中。中国春节庙会活动也渐渐被芬兰民众接受,每逢春节越来越多的芬兰人加入到节日庆祝活动中来。

学联木兰舞蹈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芬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舞蹈队成员们每年在庙会上,与当地的华侨华人及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芬兰朋友同台演出,表演中国传统舞蹈,深受大家喜爱,目前已经成为每年庙会必不可少的节目。从2007年至今,舞蹈队已排演近10支舞蹈,先后演出40余场。每年赫尔辛基大学迎新及芬兰学生节,她们也会作为国际学生艺术表演团的代表,参与整个大学的晚会演出。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学联联合芬兰各地的华人留学生社团一起从8月中旬开始,在赫尔辛基及周边城市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艺文化体育庆祝活动。“我爱祖国卡拉0K大赛”,为系列庆祝活动拉开了帷幕,随后8月22日在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和芬兰中国象棋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赫尔辛基中国象棋大赛”,推广中国象棋及传统文化。9月19日学联又组织赫尔辛基大学与赫尔辛基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足球代表队赴瓦萨,与芬兰瓦萨地区中国学联联合举办了“瓦萨赫尔辛基中国留学生国庆足球邀请赛”。

学联与赫尔辛基理工大学中国学联还在赫尔辛基市埃斯波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了庆祝60周年庆祝晚会,将庆祝活动推向,这是在芬兰的中国学联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晚会。中国驻芬兰大使黄兴在晚会现场为全场500余名中国学生学者、华人华侨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使回忆了自己的海外经验,历数不同时代留学生的精神风貌,鼓励新老留学生再接再厉,为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祖国的繁荣富强,是所有中国留学生共同的骄傲。这次晚会上,留学芬兰的学子们欢聚一堂,抒发了对祖国的依恋之情和继续努力奋斗的决心。

多彩芬兰

学联作为芬兰最大的中国学联,一直是组

织举办在芬留学生文体活动的中坚力量,通过举办种类丰富的文体活动,学联把各个城市不同高校的中国留学生联系在一起,让广大留学生能在异国广交挚友,增进彼此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气氛。

学联主席与一位副主席,还直接担任全芬华人体育协会和芬兰篮球及足球协会的执委委员。学联联合芬兰坦佩雷大学及土尔库大学中国学联,积极组织全芬中国留学生文体活动及友好比赛。从2001年至今,已在4个不同的城市,举办了6届全芬中国留学生足球联赛,4届全芬中国留学生篮球联赛。此外,学联连续3年在赫尔辛基举办全芬中国留学生羽毛球比赛,2010年的比赛吸引了从芬兰各地前来比赛观摩的留学生逾200A。

学联内部的活动也十分丰富。学联定期组织BBS站友联谊会,以及各学科协会的会员活动。

2010年“三八妇女节”,学联成功组建了“留学芬兰中国女博士论坛联谊会”,首次论坛活动得到了赫尔辛基大学和中国驻芬兰大使的极大关注,《神州学人》网站和杂志对此进行了报道,国内其他网站也相继转载。第二届论坛于10月31日举办,有40多位来自芬兰各地的女专家学者与会。

为了丰富中国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学联还举办了赫大中国留学生卡拉OK比赛,扑克牌邀请赛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迎新活动也颇具芬兰特色,2010年迎新主题是“芬兰巧克力”,学联组织新生集体参观了芬兰最大的巧克力工厂,每位新生都得到了工厂赠送的大礼包,为他们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开启了一扇甜蜜的门,也让他们开始了更加深入了解芬兰的历程。

赫尔辛基地区其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学联工作服务的对象,近年来学联帮助其他兄弟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学生组织,指导他们开展学生会的各项活动。学联还定期组织与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交流活动。此外,积极联络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先后参加了孔子学院组织的围棋和中国象棋比赛,结识了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他们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认识芬兰,了解芬兰。

宣传推广

随着学联不断壮大,学联在举办各种活动中,不断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推广宣传活动期间,学联积极参与了圣火迎接和赫尔辛基地区的奥运宣传活动,发动广大中国留学生报名参与奥运志愿者行动,其中赫尔辛基大学华人学生李缨子被选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同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学联号召在芬学生积极向国内捐款捐物,通过中国驻芬兰使馆教育组、利用学联网站等多种途径团结广大学子的力量,先后2次共向祖国灾区的同胞捐款。

2009年,学联作为编委之一,参与第一本《留学芬兰优秀代表学子回忆录》的出版。20多位于改革开放前后留学赫尔辛基大学的中国学者学生,讲述了自己的留学故事。前辈们关于过去留学生活的记忆,成为如今在芬中国留学生珍贵的经验指导。这些饱含老一辈中国留学生爱国热情的故事,对于新一代留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和激励意义。学联留存的20本《回忆录》,如今依然在成员之间传阅。

2010年正值中芬建交60周年,学联自春节前后开始筹办留学芬兰图片展,希望能用镜头反映中国留学生在芬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点滴,用图片留下最美好的记忆。活动得到了广大学友的积极参与,学联先后收到芬兰各地各学联投稿共计500多幅。在中国驻芬兰使馆教育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学联联系专业摄影记者作为专家指导,最终通过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0幅照片,在赫尔辛基大学报告厅和孔子学院集中展览。此次活动也得到了芬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的关注与支持。目前学联正在积极筹备该摄影集的出版工作。该摄影集能将在芬中国留学生的感触和风采更直观地反映给每一位读者,成为他们了解芬兰的另一扇窗。

组织建设

学联自2008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学联执委会开始关注科学与规范的组织建设。

第8篇

“学语文嘛,就是会认会写几个字,顶多再了解、欣赏点文学作品足矣!”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

敢问,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浩瀚的历史就让它恒藏于馆阁,蛛网尘封,虽敬之却远之吗?我们不能做祖先的不肖子孙,不领悟和传承民族文化之精髓。

岂不闻“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乎?前辈大师奉行“先博后专”之求学路径,成就了一批通古博今、学贯中西之宗师,尔后则少矣!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中爱读历史、善写古诗者绝非孤例。苏步青教授呼吁理工科学生要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那么文科学生能不重视吗?语文科不更应该重视吗?西方文化主张的所谓科学分工分科未必科学,而中国文化提倡的整体观念于成就学人反有其科学性。

然横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情感熏陶的有之;不交待必要的历史背景或交待不清的有之;不涉及相关文化常识的有之;不重考据信口开河的有之;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不深入给学生讲解,仅以三言两语敷衍的有之;涉及到的民族艺术避而不谈的有之;无意识于中西文化差异之鉴别的有之;涉及佛教、道教文化元素避而不谈的有之;甚至学生问及老师答曰“与语文无关”者亦有之。

倘我语文教师尚存忧国忧民之良知,何妨亦效“自闭桃园栽大树”?是故语文教师当加强国学素养。

首先当重视文史哲知识素养。

比如讲到颜真卿,只说他是大书法家,不提他的“天下第二行书”,更不提颜真卿是第一个集结二十万军队举起反安禄山旗帜且其兄弟侄子作出了重大牺牲的文人,这种文化人格难道不足以感染学生,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的形成吗?这样生动的历史故事的讲述比之空洞的说教,其号召力大小之别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讲到陶渊明,我们应该追其消极遁世思想与老庄之渊源,应该涉及儒道两家思想在他身上的冲突;应提及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社会状况,提及魏晋清谈、玄学的文化背景;应告诉学生陶渊明是这充满动荡、文化衰落的几百年间的文化最高峰;要让学生知道他作为伟大诗人对中国田园诗,对后世一代诗仙李白的影响;还有坡作为文学评论家对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影响、他的“托体同山阿”的最积极的死亡定义、“庐山诗会”与传统绘画题材、陶与酒文化及菊文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与中国文人的傲骨……我认为不给学生讲就是教师的不称职!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教师要尽可能熟悉常用字的本义及其引伸义,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提到汉字就自然而然要提到独具魅力的中国书法。语文教师应习书法,了解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绘画美学与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哲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篆刻、国画、诗词歌赋及中医中药学中蕴涵的中华文化的神韵,甄别西方文化求准性与东方文化神秘性之间的差异。

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基本的文物、考古知识,唤起学生尊重文化、保护文化成果的意识和良知,至少可带领学生进行文物参观考察。其实这不难,笔者供职的学校地处川北山区,远离中原古文明,但这里有文化,广元还出土有“广元窑黑釉瓷”。现场参观并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带给学生的文化震撼力是语文、历史课堂上绝对无法达到的。

文物知识涉及上不需太泛,如仅关注陶瓷文化,即可牵连上中国文化多个领域:除陶瓷本身外,还有酒文化、茶文化、古代礼仪、宫廷文化、(陶瓷外部的装饰会涉及)民俗民间文化、历史、中外文化交流状况等。各朝各代的文化差异与传承,甚至各个皇帝的不同偏好在瓷器上也会有明显的反映。

语文,绝不应该停留在工具性学科的价值取向上,它浩瀚无垠。

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文化重心西倾,西方文化严重冲及国人的文化自信。当然根源是中国经济落后,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并不令人担忧,令人担忧的是文化建设,尤其是民族文化建设。不错,文化是要创新、要发展,但首先要植根传统,要贯穿传统文化之精髓,不能让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唯一未间断的文化。近年来,学者们在探寻中华文化源流不断的密码,有学者认为,是我们民族一直坚持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便是我民族文化之精髓。中庸之于个人、民族,“甚至矣乎”,我们不能丢!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最突出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不能丢!

我们的民族走到二十世纪初时陷入最低谷,面临亡国灭种之危险。而甲骨文的发现与发掘无疑是给我们衰弱的民族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澎湃的生命力。

我们的整个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统称“国学”。教育,自然应该承担弘扬国学之使命,教师则是一线践行者,直接面对民族的未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形成共识:语文学科,应当不仅仅是涵盖民族语言文字、文学,还应该涵盖哲学、宗教、医学、历史、艺术乃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俗学等。故语文教师肩负弘扬国学之使命,首当其冲,义不容辞!语文教师加强国学修养是弘扬国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的必要之举。

第9篇

2010年9月,在联合国国际自然医学养生工程研究会2010年年会上,大陆学者李建军先生荣获成就奖,其著作:《中轴――人体的平衡与奥妙》被确定为研究会专用书,其英文版正在出版之中。

李建军亦名李森,祖籍陕西省米脂县为关中名儒、国学大师赵润生之外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邀顾问(1998~2002),美国南加州大学人体工程学学科主任、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人体工程学创始人。曾获联合国金棕榈世界和平奖。

李建军1984年在北京为中央首长诊断病情,并参加专家医疗组。1985年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与国防科工委卫星工程。1986年进入国务院直接对中央高级领导健康负责。1988年在深圳大学创办人体工程学系,以天、地、人环境为理论本源,确立了三理(生理、命理、地理)理论体系,成为人体工程学开派学者。他是携国学走出国门,并吸收西方文化、丰富和发展国学的第一人。李建军不拘泥于地域、党派、宗教束缚,融古今中外文化精髓于一身,成就了一门与时俱进、无限包容和实用主义的大国学,赋予了国学现实价值及实用意义,探索出一条有效弘扬国学的途径。他所创立的人体工程学以及丰富的学术成果引起了西方主流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政府机构和学术机构纷纷聘其开设人体工程学课程,并讲授东方哲学,多个国家出版社纷纷约稿,翻译出版他的著作。他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成果写成《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以权威性、系统性、广泛性、实效性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生活实践空白,旅美期间,李建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特别是从堪舆文化和他独创的人体工程学理论出发,考察和研究了美国的兴起、发展与发达过程,完成了《城市美国》系列图书,揭示了美国人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造就世界最强大国家的秘密。

人生最大的财富和资本是健康

《中轴――平衡与奥妙》是李建军集30年研究人体工程学和十几年游学海外探索成果之大成,包括了古今医学重大发现、人体健康的总枢纽、人体健与美的根本、幸福一生的顶梁柱等几大部分,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人类为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实践已有几千年历史了,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系统融合成医学。但是,即使是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健康依旧是人类最大的困惑――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等人类健康的杀手仍未得到解决,而随着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新的疾病也层出不穷。

古代主要是神明模式和自然哲学模式,而现代医学起源于生物医学模式。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又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但是,这种模式仍未解决医与药的诸多问题。医学需要突破,需要一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突破。但这个突破口在哪里?

特别是该如何对待中医和西医的问题。自清末的一百多年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李建军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人体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医学只有着力于对人体的认识和开发,才能走出困惑,走向坦途。正是从这一高度和角度――中西医都关注的人体出发,他找到了两种文化的对接。

人类健康美丽依赖于两个中轴和谐运转

李建军从人体工程学三理出发,对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进行了反思,并以人体与天地自然的互动关系为重点,展开了对人体的科学研究。在人体工程学视野下,李建军第一次提出了人体中轴的概念,认为中轴是人体健康的总枢纽,它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协调着人与自然、人体自身的关系。不管人体结构和运行多么复杂,人体所有活动都依靠两大中轴――身体中轴和生命中轴支持。它们就像椭圆的两个焦点,一阳一阴、一实一虚,阴阳互补、虚实相济,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只要实现了两个中轴的和谐运转,就会得到人类渴求的健康美丽。

李建军对人体中轴的认识,源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理念,基于对天地人形成、传统医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人体中轴理论既概括表述了东方经络学说明确简约的实用理论体系,又结合了西方解剖生理医学的特征层面,对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是一次革命――它揭示了生命运动的本质特点,颠覆了传统医学和现代西医的理念、方法、手段,提示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他认为,传统医学虽然重视了天地人的关系,通过整体治疗,把病灶以及产生病灶的原因去除,但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是重视了整体忽视了关键。现代西医只看到人体局部病变,而没有注重对天地人宇宙整体规律的把握,结果表现出诸多弊端和死角,是重视了局部而忽视了整体。中轴理论既弥补了中医的失落,又完善了西医的不足,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在这个模式之下,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生殖、泌尿、运动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均得以调整、恢复和提高。不仅如此,在实践的基础上,他还推出了系统的养生保健和美容美体措施,使人们能有针对性地去维护好自己的中轴,实现健康美丽的人生。许多自古难以解决的医学问题,中轴理论都给予了合理的解释;许多自古以来难以治愈的病症,人体工程学疗法都给予了有效的治疗。

开辟未来世界医学发展力作

第10篇

关键词:出国留学教育;现状;原因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了,作为进行国际间沟通的重要工具——外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因此也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留学大潮,尤其是加上中介推广、海外高校宣传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家长们不顾学生的自身情况一股脑的把学生送到海外求学,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留学问题。

二、现状分析

据统计,我国从1978年到2012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150万左右人中,只有大约一半的人通过了严格的考核,获得了海外学位。在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学术英语能力差或无法融入当地学术氛围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不能通过考试、考核。多年来,学术英语能力的缺乏极大地束缚了许多中国留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也不同程度地给国外院校和教授留下了一部分中国学生缺乏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不良印象。如何让留学经历丰富而有价值,如何让留学生涯不虚度不枉费,如何让高投入收到最大的回报,也许是留学生们最值得思考的话题。因此,摆在中国留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成功留学这一步,而更应该关注的是留学成功。

三、留学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扩大了留学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迅速升值,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出国门槛降低,签证比以往更容易,更多优惠政策鼓励留学 。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中国部分公民有能力为其子女筹集留学费用。中国的出国留学分为: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三个部分,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自费留学人数占出国留学人数的比重逐年上升,这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因此对出国留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需求。

机遇二: 毕业后或迎就业高峰

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经济危机将会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得到控制和缓解,甚至认为美国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美元的贬值会直接导致美国产品价格变低,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为增强,有利于刺激出口,从而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因此此时就读本科或者研究生,待毕业时候或许正遇就业高峰。同样,在其他国家就读也是如此。而如果选择在国外求学之后回国发展,中国迅速成长的金融行业也同样可以给你提供不错的发展机遇。

挑战一: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回首2008年,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继天津籍留学生闫明3月中旬在法国遇害事件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现年24岁的中国留学生于明辉于当地时间4月4日晚因躲避袭击而不幸遭遇车祸。随后英国、澳洲等国的校园也频频传来留学生遭遇安全事故的消息,为此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还专门预警提示留学生注意安全。

挑战二:文化差异导致的不适应

中国学生如果想在国外院校成为好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好能在出国前对国外的文化和教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一下目标国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特别是大学生,因为已经习惯了国内以老师为主导的讲授教学方式,所以可能会对国外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多讨论的教学模式感到不太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国外大学的教育环境可以弥补国内现行教育的不足。留学生在准备出国留学事务时,除了关心国家和学校的选择以外,最重要的是提升语言水平,另外锻炼适应能力、坚定意志品质、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也同样不容忽视,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是否具备这些主观条件直接决定了留学成功与否。文化习俗上出现严重的适应障碍,这不仅影响了学习,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懂得珍惜时间、严于律已。要克服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惰性。该完成的工作必须完成,绝不拖到明天。如果客服不了自己的惰性,那么就只能是一个思想的伟人、行动的矮子。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任何一个成功者,除了有各种外部的因素外,优秀的个性素质也是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自制力,比如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比如平和的心态等等。出国留学,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地投入到国外陌生的环境中,会导致在饮食、起居、交往等方面的差异。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留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有机会出去学习更为先进的知识、体验,一旦选择了出国留学,就必须在异国他乡广为结交新朋友,勤奋学习,学习他国的文化与文明,争取与本国文化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第11篇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静静地走了。看着案头的《真话能走多远》、《忆往述怀》、《季羡林生命沉思录》等几部先生的著作,内心瞬间涌上了难以叙说的平静。对于季老的著作,我想我穷尽一生恐怕都难以读完。季老的著作要慢慢读,但季老的名字,我会永远刻于心间。

季老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学大师。他与金克木、张中行被颂为“北大三老”。如今,硕果独存的季老也驾鹤西游,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飞逝是多么的无情。作为一代宗师,季老纵横捭阖、学贯中西,对梵文、巴利文以及古文献、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文化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和成就,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了一个严谨、扎实、科学的典范,季老不愧为当代人生导师!

季老的性情率真正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去年8月份,季老握着总理的手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这也是季老一生做人高尚品格的写照。此话看起来容易做到,但是一生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季老在著作中多次提到他的处世态度:“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每当读到这里,俨然在聆听一位老者侃侃而谈,诲人不倦,让我静静地反省,心境渐渐变得更加纯净而美好。

季老是一位十分严谨的长者。在治学上,他曾坦言,“学问中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攀登,才能达到科学的顶端”。因此,在栽培后人上,季老更是不惜余利,并为此大声疾呼:“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这就是我,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这些凝缩着人生智慧与经验历练的文字,让我们这些后辈,读来不禁令人为之动容。

季老的性情还有豁达的一面。对于生死,季老主张顺其自然,但决不主动放弃生命。他曾说,印度梵文中的“死”是一个被动态的动词,说明“死几乎都是被动的,一个人除非被逼至绝境,他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生命的。”所以他对于生有一种执着。相对的,季老对于生命的消逝,虽然会痛惜,但也看得洒脱。季老称自己“虽然研究佛教,但是从来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再世转生”。季老现在离我们远去,相信老人会含笑九泉。

阅读案头上季老的书,感觉季老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书中不仅蕴含着博大的智慧,而且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我想,对于我们常人来讲,阅读季老的书不必像圣经一样,牢牢记住大师的每一句话,而是应该去用心体会一个大师的人生态度,他的思维方式,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体会他的宽容、智慧、幽默、性情、风趣、简单、自责、忧虑等等。

在读季老的时候,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回顾季老的一生,给我的启示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季老把自己最重要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就是“勤奋”;一个成了名的人,只有不图私利,勤勤恳恳地为民族、为国家尽职尽责,不图回报,才能名垂青史;一个人两眼只盯着钱,争名于朝,逐利于市,即使腰缠万贯,也只能是一只空躯壳。

死者长已矣,生者犹可追。愿季老能在天堂安息。

第12篇

关键词: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大学生人格培养;启示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格思想,其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较早全面探讨了人格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包括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人格模式、注重内省的人格修养途径。先秦儒家把“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重视人,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对“圣人”“君子”理想人格的敬仰和追求,希望通过教育达到人人“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人的高尚品行和塑造完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国外方面,学者对儒学的研究一直有着很高的热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东方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愈加热烈,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对东方文化、对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地加深加大,学者的观点也愈加深刻。近些年来主要代表著作有美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托马斯・利科纳博士的《人格教育》、美籍华人余英时的《士与中国文化》、美籍华人杜维明的《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韩国学者金日坤的《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等。

杜维明以东亚工业文明的兴起为背景,提出了儒家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并指出:“传统的儒家伦理教人做人,做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有价值的、有生活素养的、有抱负的人”。相关著作有: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罗素的《中国人的性格》,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狄百瑞的《儒家的困境》,韦政通的《儒家与现代中国》,杜维明的《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等。日本的西原春夫的《儒教与儒学在21世纪的意义》,永池荣吉德《儒教思想在现代的价值》,美国的Diane B. Obenchain《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在这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儒学思想并肯定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使儒学的伦理道德思想理论在当今社会展现出了新的价值。美国学者安乐哲在《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家与道家》《通过孔子而思》(与郝大维合著)等书中认为,儒家的君子人格不仅仅是一种健全人格,也是一种理想人格,同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并得出人格的培育与社群的责任感是相互联系的。

在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流派都对人格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人性、人格类型、人格发展、理想人格的实现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格思想。在古代诸多理想人格的构想中,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占有主导地位。认为:“循此时代之趋势,而集其理想之大成以为学说者,孔子也。是为儒家言,足以代表吾民族之根本理想者也”。孔子在儒家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柳诒徵认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梁漱溟也认为:“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儒学一切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者’为其范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邓球柏认为:“孔孟的人格论没有将伦理学、哲学、心理学上的人格理论截然分开”。孔、孟的人格论既包含了道德人格理论、哲学人格理论,又包含了心理人格理论的部分内容。他认为孔、孟的人格论是以爱人为核心的仁、智、勇有机统一的完美人格理论。

在先秦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学做人意味着道德上的完善、人格的确立及精神境界的升华,所关注的焦点就是人如何完善人格的问题。先秦儒家的人格理论和实践以伦理道德为中心,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是其一以贯之的精神主旨。“内圣外王”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模式,仁、义、礼、智是其内涵,圣人、君子、士是其追求的目标,而修身立命、学思并举、反求诸己、积善成德是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陈来在《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中指出:“从先秦到明清,儒学所以为儒学的标准、宗旨和核心,简单说来,就是‘宗本五经孔子,倡导王道政治,挺立德性人格,强调家庭伦理,注重社会道德,崇尚礼乐教化’。”郭齐勇在《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中指出:孔子把人格境界划分三个层次,即圣人是理想上的至上境界、贤人是现实的理想境界、君子是现实的道德境界,他还指出终极至上和经世致用是孔、孟儒学人格境界论的主要特点。孙实明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中指出先秦理想人格修养的方法和实现途径分别为:慎独,立志思诚;注重实行,学思结合;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中庸之道;持之以恒,刻苦磨炼。

纵观上述的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学生人格教育和人格塑造问题进行了研究,各具特色。大多数是从现论的哲学角度、伦理学角度、文化角度等出发去研究人格塑造,主要是在其儒家道德伦理思想思想体系方面做出了详细论述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同时也针对理想人格之培养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赖万青.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