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

时间:2022-12-21 09:4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质勘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质勘探

第1篇

在钻探施工过程中,工人大部分情况下是依靠感觉和经验而获得钻进特征,通过对钻进状态的判断来采取用来调整操作的措施。这种主观性的方法需要钻工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不能轻易掌握并且很难形成标准化操作。近年来,通过利用科学技术研究和对外技术合作,通过各传感仪钻进参数探测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钻杆旋转速度,钻进进尺速度,钻杆扭矩,钻进压力,进、返水量,泵压,孔深,泥浆粘度、密度和酸碱度等钻进参数,依据这些参数,钻工可及时、准确地调整操作。不仅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还可提高钻进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提高,该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地球物理勘探

在当前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地球物理勘探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用物理方法来勘测地壳上部岩石、构造等来澄清地质问题,寻找有用矿产的新兴科学,是根据地质体的物理性质差异,借助一定装置和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其物理量分布规律。地球物理勘探常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有:密度、磁导率、电导率、弹性等。与此相应的勘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2.1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及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磁感应特性和介电性等电学性质差异,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及分布规律,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的场源形式多、方法变种多、解决的地质问题多,工作领域宽广。

2.2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是通过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目前采用最多的是高分辨地震勘查技术。高分辨地震勘查技术通过采用高分辨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多波多分量震等方法,来查明断层落差,圈定煤层分叉合并区、岩浆岩对可采煤层的影响范围及陷落柱分布情况等。

2.3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测量与围岩有密度差异的地质体在其周围引起的重力异常,以确定这些地质体存在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形状﹐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力勘探具有成本低、深度大、轻便快捷获得煤田地质资料的优点。

2.4磁法勘探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它探测对象)的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地面磁法勘探中,一般是布置一系列的平行等距的测线,垂直于被寻找的对象(矿体等)的走向,在每条测线上按一定距离设置测点,在测点上测地磁场垂直分量的相对值,测线距与测点距之比从10﹕1到1﹕1。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煤矿与周围岩石的磁性具有明显差异而发生磁异常,地面仪器接收到磁异常后形成数据资料进行保存,然后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即可推断出随测区域煤矿的分布规律。

2.5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是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沿钻井(钻孔)剖面测量岩石的物性参数,了解井下地质情况,从而发现煤层、金属、非金属、放射性等矿藏资源。这是煤田地质勘探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导电特性、声波特性、放射性等。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相应地建立了多种测井方法,如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和气测井等。

3煤田地质勘探中的遥感技术

目前,在地质勘探中已经形成了煤炭遥感技术体系,遥感技术被应用的领域日趋广泛,如在煤炭资源调查、煤层气资源评价以及煤矿区环境评价,水害防治和监测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煤炭资源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应用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测试等技术,对地下煤炭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以得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靠信息。遥感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层次性、时相性、波段性以及较强综合性等特点,是调查和评价煤炭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遥感传感器种类也不断增多,同时,还提高了遥感图像分辨率,使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可见,遥感技术有着日益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调查煤炭资源的遥感探测模式和技术方法逐步得到完善。

4综合勘探方法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勘探区地形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等复杂,一种简单的勘探技术很难使勘测结果达到十分精确的水准。因此,根据煤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构造复杂程度等,可以合理选取多种勘探手段,统筹各项勘查工程布置,将得出的各种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地质报告的质量。也就是将钻探技术、物探技术、遥感技术以及测井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在勘探区内,运用得出的重磁资料推定煤系的分布范围;用高分辨率数字地震控制断层、褶皱和其它异常体的发育;用钻探结合测井方法验证地震勘探结果,并重点控制煤层的变化。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多种多样,每一种勘探方法都有自己的作用和使用条件,应结合工作实践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运用,以提高煤田地质勘探的工作效率。

5结语

第2篇

一、石油地质勘探技术

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那么使用精准高效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对石油储量、位置进行勘探就十分重要,油气后备资源储备不足、石油需求量大等国情推动了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目前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主要有物探、测井和钻井这三个方面。物探技术可以再需要勘探的地区人工的制造一个地震波,探测器接收到的反馈地震波携带该地区的相关信息,合理的分析这一信息后就可以确定被探测区是否有油气资源存在。传统的测井仪器是以数控测井相关仪器为主的,无论是在数据精度还是数据应用方面,这些仪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随着数字信息的采集设备和成像设备等在石油地质勘探测井中的应用,测井相关仪器可以直接进行成像并且传输更多的数据信息。钻井技术是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另一类核心技术,这一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但是这一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石油地质勘探开发成本的高低,根据这一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钻进技术的关键一直是由国外相关企业主导的。

二、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

1.物探技术的创新。物探技术在整个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中的地位时分重要,传统的物探技术也可以称为地震勘探技术包括三维地震技术、反射地震技术和数字地震技术,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在不断的创新。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物探技术上,地震勘探技术在数据采集、数据解释和处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勘探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又研发了地震油藏描述和检测、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在未来将会有更为先进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被研发并投入使用。

2.测井技术的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也将逐渐增多,主要是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测井工作中,比如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方面,使测井技术由数据转型变为成像型。利用这一技术会让测井技术的传输速度变得快捷,能够提高探测深度和采样率,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套管技术和随钻技术等测井创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核磁共振技术,这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速度。

3.钻井技术的创新。在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中,钻井技术的费用占整个费用的一半以上,那么,降低钻井费用就成为降低总成本的关键。传统的钻井技术是欠平衡钻井技术,有能够减轻对地层的损坏,提高钻井的速度,还能够有效地避免遗漏和卡钻,但是传统的钻井技术应用的设备较多,技术也比较复杂,在防腐和安全做的也并不完善。目前在石油勘探技术中钻井中较为先进的技术有很多,比如深井钻井技术、多分支钻井技术和三维钻井技术等,其中多分支钻井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他的优越性主要显示在开发油气藏和建设油气藏的过程中。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钻井效率,还大大的降低了钻井成本,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性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的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但是能源又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那么创新性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创新性研究重要的就是科技的引入,这对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质量以及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健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弊端已经逐渐的显露,并且传统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在投资经费方面,最大限度的开采石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对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也就成为时展所必须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性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应该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不可再生能源石油进行可持续的开采使用,所以创新性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发展是石油开采所必须的。

四、结语

目前全球的石油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社会上的经济发展跟石油密不可分,在社会经济对石油需求量增加的巨大压力下,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对石油地质勘探相关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新的技术来提升勘探效果,从而降低钻井成本,实现实时自动化测井钻井监控。国家也应该加大对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不仅是在精神上予以鼓励还应该在资金上提供一定的帮助,保障我国石油气产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

作者:袁军黄国梁单位: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板南储气库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滩海开发公司

第3篇

关键词:石油 地质勘探 现状 创新

一、石油地质勘探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油气勘探正在向勘探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精细化、集成化发展,油气勘探研究形成了以多学科协同研究为基础的综合体系,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1.物探技术

在现阶段,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促使地震勘探技术在数据采集、处理、解释和设备制造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成像技术和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应用,使地震勘探技术的作用更加广泛,三维地震、井眼地震、地震油藏描述与监测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均已在油气勘探与生产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采收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迹象表明,各种方法技术的集成与生产问题的实时解决,是这些技术发展的趋势。未来将出现的关键技术包括:部署永久性地震传感器排列系统,实施实时地震油藏生产监测,实现油田生产仪表化(电子化)管理;发展实时深度成像技术,实施随钻地震成像,实现钻井进程可视化控制;完善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实现岩性和直接流体判别勘探;建立数据处理-解释-评价-决策过程可视化综合系统,全面提升多学科工作组的研究能力和资产评估组的决策准确性。

2.测井技术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得到了不断改进,测井精度和测量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现场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随钻测井仪器正在向着阵列化成像方向发展,某些随钻测井项目已经实现成像测量,而且成像测井仪器更加配套,仪器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并且使常规测井仪器向着多组合、小尺寸、高可靠、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测井平台可以缩短测井时间,降低测井中的故障率,并大大节省了占用井场的时间。与成像测井仪相比,其成本低得多,服务价格可以大大下降。这一系列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二、石油地质勘探创新探讨

加强石油地质勘探研究,创新石油地质勘探新路径,对提高石油产量,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利用计算机仿真,提高勘探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三维地震模拟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盆地模拟、含油气系统模拟、油藏模拟以及地下成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由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质信息系统组成的3G技术将在数据组织、力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上产生一次新的飞跃。含油气系统是把油气形成、运移、聚集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进行应用,从而改变了以往孤立地研究各单一成藏条件的状况,在预测含油气区带和油气藏分布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找油理论和手段。综合利用计算机、GPS、GIS、3G等技术,可以实现石油地质勘探的仿真,提高勘探的效率。Tiab曾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相结合并成功应用于裂隙性油藏的分析,并在二维空间中绘制了阿尔及利亚HassiMessaoud 油田大区块裂隙强度分布图和裂隙网络,取得了油藏特征的第一手资料。

2.用可膨胀套管技术,降低勘探成本

膨胀管技术问世于80 年代初,当钻遇水层或破碎带而无法正常钻进时,将其下入井内,用扩管器将异型管扩成圆形并使其靠在井壁上,借以封堵水层和破碎带。到90年代末,美国研制出割缝膨胀管,这种割缝膨胀管比异型管更容易扩径,因此其封堵破碎带的效果更好。常规钻井中是将固定尺寸的套管下入井中,从井口到油层的尺寸是逐渐缩小的。因此,有可能因为井眼尺寸而限制某一深度的井下作业,甚至不能达到目的层。壳牌研究中心最近开发了膨胀式割缝管和实体套管,其中膨胀式割缝管的直径可膨胀至原有的2倍。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简便有效地解决复杂井段的井壁稳定问题,二是可以减少上部井眼的尺寸和套管层数,甚至在几年内实现从井口到井底以同一尺寸钻井,这样可以钻更深的直井和大位移井,三是可以修复老井被损坏的套管,四是可以大大降低钻井成本。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胜利、大庆等大型油气田的钻井勘探中。

3.多维发展,提高石油综合勘探水平

中国石油的勘探开发今后面临着在复杂山地、黄土塬、超低孔低渗、薄层等作业的世界级难题,物探技术面临着从油田勘探到开发整个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挑战。为此,中国石油制定了物探技术发展蓝图:沿着二维描述、三维描述、三维可视化、四维检测、全面解决方案的技术发展路线,在勘探阶段,发展以重磁电、复杂地表采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叠前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为主的地震勘探技术;在评价阶段,以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发展以高精度三维、叠前属性描述、流体识别、定性、半定量圈闭评价和油藏静态建模为主的物探评价技术;在开发阶段,发展以数字、高密度、多波、井筒、四维、流体识别、储层改造动态检测、油藏动态建模为主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在二次开发和提高采收率阶段,地震、测井、钻井等工程技术一体化,开展滚动评价,提供勘探开发全面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确保能源安全,维护石油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大物探软件、硬件研发,坚持“陆地”和“海洋”两条路径共同发展,提高石油综合勘探水

4.加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增强石油勘探的实效性

加强对岩石物理分析技术、非均质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模拟和表征分析技术、复杂构造及非均质速度建模及成像新技术、储层及流体地球物理识别技术、井地联合勘探技术、深海拖缆及OBC勘探技术、海洋电磁勘探技术、煤层气地球物理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等石油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石油勘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持续不断发展,逐步实现物探技术应用和服务方式的延伸:一是技术发展实现从构造向岩性、从叠后向叠前、从时间域向深度域、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描述;二是技术链从勘探向开发延伸,形成完整的物探技术链条,贯穿油田勘探开发的生命周期;三是业务链向油藏、海域、软硬件、信息等多领域延伸,全面提升中国石油勘探的国际竞争力。

三、结语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石油地质勘探创新研究,有助于提高石油勘探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油气产量,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煤田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煤田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高端,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煤田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遥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填图、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和巷探工程六项内容。遥感地质调查可以由卫星或飞机运载的传感仪器来接收地面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以此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和图像信息,也可以由卫星或飞机相地面反射电磁波,以此来接收所需的信息。地质填图中的填绘内容包括断层、煤层、岩层以及褶皱等,地质填图是利用地质学理论来调查研究含煤地区的状况,并将所获取的地质情况以图纸的形式进行填绘,以此来形成完整的地形地质图。钻探工程在煤田地质勘探工程中运用较为广泛,它是利用机械设备来传动钻头和钻杆,对地表进行钻孔工作,以此来获取地质信息,最后进行封孔工作。坑探工程要对表土的含煤地层进行探槽、探井以及探巷的工作,在进行探槽工作时,表土层必须要小于3米,探井时,表土层的厚度务必要保持在3米至20米内,对较为平缓的地层和煤层进行勘探。而巷探工程较为简单,就是直接利用巷道来对地质进行勘探活动。

二、煤田地质勘探的内容与特点

煤田地质勘探的内容包括煤田地质的勘探阶段、煤田地质的勘探类型、储量分类和储量级别。煤田地质的勘探阶段分为四部分,其一是预查阶段,对煤田预测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查,寻找煤炭资源,并对所发现的煤炭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计算,如若发现有价值的煤炭资源,则继续进行普查工作。其二是普查阶段,以预查阶段为基础,对具有价值的煤炭资源进行普查工作,具体分析煤炭资源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意义,并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进行有效评估,以此作为煤炭建设规划的依据。其三是详查阶段,详查需要规划的地区,如需要划分的井田和需要进行编制工作的矿区,便于矿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工作。其四是勘探阶段,一般以井田为单位来进行勘探工作,为井田和矿区的建设提供可靠有效的研究,并为勘探设计工作提供有效的地质资料。煤田地质的勘探类型包括煤层稳定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两种。其中煤层稳定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稳定的煤层,一般是指煤层的厚度变化不明显,且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煤层的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炭的类型单一。其二是较为稳定的煤层,是指煤层的厚度具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规律,煤层的结构较简单至复杂,并且煤炭的类型有两种,煤质变化中等,这种较稳定的煤层的大部分区域可以进行开采工作。其三是不稳定的煤层,煤层的厚度具有较大的变化,会出现突然变薄或者突然增厚的情况,并且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煤层的结构复杂至极复杂,煤炭的类型达到三种或三种以上,煤质的变化也较大,这种不稳定的煤层一般呈现藕节状或是珠状,且一般连续,这种不稳定的煤层只局限于局部的开采,并且开采的边界极不规则。其四是极不稳定的煤层,煤层的厚度具有极大的变化,很难找出其变化的规律,一般呈现鸡窝状和透镜状,且不连续,煤质的变化很大,这种极不稳定的煤层可开采的煤层块段。当然构造复杂程度也同样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较简单的构造,是指含煤地层的倾向产状以及走向没有较大的变化,并且断层较为稀少,岩浆岩对其的影响作用不大。其二是中等的构造,含煤地层的倾向产状以及走向具有一定的变化,并且断层较为发育,有时岩浆岩会对其局部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三是复杂的构造,含煤地层的倾向产状以及走向具有很大的变化,并且断层发育,有时岩浆岩会对其产生严重的影响。其四是极复杂的构造,煤地层的倾向产状以及走向具有极大的变化,并且断层极发育,有时岩浆岩会对其造成极严重的破坏。储量分类和储量级别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且包括矿井地质勘探。一是传统的储量分类包括地质储量、能利用的储量和工业储量,其中地质储量就是生产矿井总储量,包含能利用储量与暂不能利用储量两种;能利用的储量包含远景储量和工业储量;工业储量有包含可采储量和设计损失量。传统的储量级别有A、B、C、D四级,并且每个级别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划分标准,其中高级储量是A级和B级。当然除开传统的储量级别和分类,目前常用的分为三种,一是对具体的矿产资源的储量进行分类;二是对储量地质的可靠性分类;三是对储量地质进行可行性的评价。另外,矿井地质勘探分为建井地质勘探、矿井补充勘、矿井资源勘探、矿井工程勘探和生产勘探,除此之外,其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补充性和继承性,并且能够在进行生产服务时可以直接开采。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加,对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对地质、地形和物性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选择合适的勘探技术,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高莎殷吉张薇单位:陕西省煤田地质局

第5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地质找矿;运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而,地质找矿工作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地质勘探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地质勘探技术的高低会直接对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地质勘探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

1 地质勘探的涵义及作用

地质勘探工作简称地质勘探,是国家根据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建设等的不同要求,对某一区域内的的地层构造、地下水、岩石等等情况进行勘察研究。根据勘探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勘探工作,例如,矿产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矿产进行寻找和评价;水文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对地下水进行寻找和开发;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水库、铁路等工程的地质条件等等。地质勘探的必要基础是地质勘探研究,对地质勘探技术手法的选用原则要本着以较少的工作量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地质成果。合理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和施工能够促进地质勘探技术的提高。

2 深层找矿的制约因素——成矿理论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了,国内外对矿产勘探的相关理论研究也日益成熟,对成矿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随着这些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我国在地质找矿中资金投入的增加,新型的地质研究理论成果不断涌现,主要有矿床模式理论、深部流体作用理论、地质力学理论、地质异常理论以及成矿系统理论等等,这些成果的出现,对于指导深层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两种成矿理论。

2.1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矿床成矿理论能够在寻找矿藏的过程中有效的帮助地质勘探人员。矿床成矿的原理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内,特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同地质成矿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矿种在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形成,具有成矿联系的不同类型的矿床之间自然组合。按照组成层次的不同,可以将矿床成矿系列分为成矿系列、成矿系列类型、成矿亚系列、成矿系列组合等几个序次。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采用成矿系列理论,能够对地质找矿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2 深部流体作用的成矿理论

受近几十年来地壳流体研究的影响,深部流体作用的成矿理论主要是指地壳流体运动对矿藏形成的作用。通过对地壳的研究可以得知,地壳内部存在着大规模的运动,而矿藏的形成地区就多在地壳流体活动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的地方,地质勘探已经证明,地壳流体运动同许多稀有金属,如Au、Cu、Sn等的形成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也为地质勘探人员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创新地质找矿的整体部署

只有对地质找矿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才有可能在地质找矿工作中有比较大的突破,这一点已经能够从国内外的重大找矿事例中得到证实。近年来,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正处于转型阶段,队伍调整、投入不足、各自为政、机制变化和风险加大等因素都对地质找矿工作的统一部署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从布局上很难形成重大突破。因此,必须加强对地质找矿的整体部署,是地质勘探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组建一支创新型的地质勘探队伍,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及时对市场动态进行跟踪,切实加强对矿产勘查的部署和研究。其次,要想对国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必须尽快出台对矿产资源的勘探规划,对公益性的和商业性的地质勘探要统筹安排,对找矿布局的引导要准确,结构要合理,注意对重复找矿和分散找矿的行为进行规避。第三,对成矿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矿种要着重进行勘探。相关部门要对重点勘探区域进行,对矿产勘探布局进行调控和引导。对一些已经确定潜力的成矿区域,在组织勘探工作时,要采用科学的多工种集成作业。

4 地质勘探在地质找矿中的具体运用

地质找矿工作关系到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生产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地质勘探技术方面已经出现了多种新理论,给实际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与以往勘探手段和勘探经验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地质勘探部门找矿的准确率。

4.1 运用综合勘探技术对矿产进行预测

运用综合技术对矿产进行勘探是今后寻找矿产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需要多种勘探手段的密切配合,仅仅使用一种物探或者化探的方法手段寻找矿藏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对物化探勘探技术的运用要以工作区域内的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解释。

4.2 提高地质勘探技术的现代性

寻找矿产的方法有很多种,现代的找矿技术应该从思考使用综合技术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从岩石的物理性差异的角度出发,了解从地表到地层深部的情况,并探究其成矿规律。在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勘探数据进行计算并制作成图表供研究人员和地质勘探人员参考。在地质找矿中运用地质勘探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找矿的准确性,满足国家和生产单位的需求,还能够积累找矿经验,提高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在地质勘探得到有效发展的前提下,就能够保证地质找矿的高效率和准确性。

4.3 创新找矿整体部署

应当稳定研究队伍,把握发展需求,跟踪市场动态,借鉴国外经验,切实加强矿产勘查部署研究;加快推进全国地质工作统一规划,尽早出台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统筹安排公益性地质勘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正确引导找矿布局和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分散现象;突出重点成矿区带、重点矿种,遴选重点勘查区域和项目,引导和调控矿产勘查布局;对有潜力的成矿区域,设立重大工程和项目,多学科、多工种集成作业,进行会战式综合勘查研究;强化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发证和动态监测,合理布局勘查开采,支持重大勘查项目,严格制止边探边采,严查无证勘探开采;完善地质勘查行业标准规范,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准人,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合理部署找矿过程中的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和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运用地质勘探手段寻找矿藏的理论和方法。在重视对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运用的同时,地质勘探部门也要与以往的勘探手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矿床的发现能力。我国地域面积广大,资源含量丰富但是分布不集中,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两大方面出发,统筹地质勘探工作,让地质勘探工作的效率得以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敏.浅谈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

第6篇

关键词:地质找矿;地质勘探;应用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业的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加上使用中的不合理行为,直接导致了当前能源紧张的局面,又反过来牵制了经济的发展。为缓解能源危机,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更应积极开发新矿区,获取更多能源,找矿工作的作用更为突显。我国国土面积较广,各种能源储存量丰富,但多处于未开发或未探明状态,且地形地势变化很大,找矿工作有很大难度。为使找矿效率及质量有所保障,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引进各种新技术。本文主要对地质勘探进行了分析。

1.关于地质勘探的概述

地质勘探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简称,其是根据国家、国防、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建设要求进行的,就是对某一地区的地质(包括地下层结构、岩石结构、地下水情况等)进行勘察和探测。地质勘探根据勘测目的分为矿产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工程地质勘探等,顾名思义,矿产地质勘探就是为了对某一地区的矿产进行探寻和评价;水文地质勘探就是为了探寻和开发该地区的地下水;工程地质勘探就是为了查明在某地进行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地质勘探就必须进行地质勘探研究,选用工作量少,勘探周期短的勘探技术,以保证进行勘探既能满足勘探目标,又符合实际的经济效益。根据地质勘探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地质勘探工作进行分类,分为矿产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具体地说,矿产地质勘探就是以寻找各类矿产为目的而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水文地质勘探是为了寻找地下水而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工程地质勘探主要是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对地质勘探来确定这块地是否可以进行工程施工。另外,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选择地质勘探技术是尤为关键的,要本着以较少的工作量换取最大的成果为宗旨来选择勘探技术。

2.成矿理论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已久,随着技术的进步,勘探技术、开采工艺不断更新完善,相关理论日臻成熟,同时推动了成矿理论研究的进步。随着地质找矿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在此方面的投资,为地质研究理论提供了物质基础,间接地促进了深层找矿。

2.1、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特定的地质时期内,地质成矿与地质构造密切相连,一般而言,地质构造不同,形成的矿种也不同,而类型不同又存在成矿关系的矿床之间可进行自然组合。关于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依次为成矿系列、成矿系列类型、成矿亚系列以及成矿系列组合。将该理论应用于实际地质勘探,能够对工作人员加以引导,为其找矿工作提供必要依据,从而提高勘探效率。

2.2、深部流体作用的成矿理论

近些年来,地壳流体在地质研究中很受重视,伴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重大发现逐渐被人们所知,形成了深部流体成矿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矿藏或矿种的形成、发展受地壳流体影响较大,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壳研究结果表明,地壳深处时刻都有各种流体运动,程度剧烈,多数矿产资源都是在此背景下形成,已被证明的资源包括金、银、铜、锌等,都是在流体运动中产生的,构成了地质勘探的基本理论依据。

3.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

3.1、运用综合勘探技术对矿产进行预测

运用综合技术对矿产进行勘探是今后寻找矿产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也需要多种勘探手段的密切配合,仅仅使用一种物探或者化探的方法手段寻找矿藏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对物化探勘探技术的运用要以工作区域内的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解释。

3.2、提高地质勘探技术的现代性

寻找矿产的方法有很多种,现代的找矿技术应该从思考使用综合技术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从岩石的物理性差异的角度出发,了解从地表到地层深部的情况,并探究其成矿规律。在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勘探数据进行计算并制作成图表供研究人员和地质勘探人员参考。在地质找矿中运用地质勘探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找矿的准确性,满足国家和生产单位的需求,还能够积累找矿经验,提高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在地质勘探得到有效发展的前提下,就能够保证地质找矿的高效率和准确性。

3.3、找矿整体部署的创新

地质找矿事关国家发展,意义重大。为确保找矿工作能够顺畅开展,必须加大研究力度,培养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实时掌握市场动态,加快全国地质工作的统一规划,出台相关法律,合理安排商业地质勘察及公益性质的勘察,并正确引导找矿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出现过于分散的情况,同时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针对矿种、矿床较多的现状,应有重点地进行寻找开发,对矿产勘察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控;针对前景较为广阔的成矿区,应设立重大的项目工程,多学科、多工种集成作业,进行会战式综合勘察研究;结合实际变化,不断健全相关规范标准,同时强化矿产资源勘察市场准入,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合理部署找矿中的区域调查、普查及详查等工作;强化探矿权和采矿权,做好动态检测,对勘查开采进行合理布局。

4.合理地应用地质勘探找矿分析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在运用地质勘探技术进行找矿时一定要合理地应用地质勘探。第一,地质勘探手段找矿的发展趋势是由单一的找矿方法向多元化找矿发展,而且勘探技术领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地质学不断地扩展为物理学、化学,甚至是生物学领域。另外,每个地质单元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人们在找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地质构造进行全方面的了解,还要综合地运用各种找矿技术进行勘测,不能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勘测技术。第二,勘测技术的使用要结合矿区的地质条件来选择,而且探测结果必须结合矿产所处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以物化探勘测技术为例,这种勘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探测与地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但这也并不是说可以在固定的矿区选择单一的找矿技术,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解决找矿的各种问题。第三,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对于找矿方面的工作投入的资金有限,所以在找矿过程中更不能随意地、轻易地选取找矿技术,我国的找矿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的整体,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地质勘探技术进行找矿。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勘察方面的新型理论和技术,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新理论、新型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同时还要结合多种的勘察的方法,不断的提高我国矿床的寻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换丽.浅谈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116.

[2]刘敏.浅谈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80.

[3]郭世强.浅谈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11:198+200.

第7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地质找矿;矿物形成;运用

前言:由于地质勘探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之分。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的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址勘探的范围。

一、深层找矿受限原因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矿产资源理论方面越来越成熟,而现代成矿理论也开始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地质力学理论、矿床模式理论、矿系统理论、地质异常理论、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和深部流体作用理论等均为现代成矿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系列研究成效对于地质深层找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在特定的地质发展期间,地质成矿和地质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种类的矿床因形成原因相同而自然结合在一起,而地质结构因发生部位不同,所以其形成的矿种也有所不同,这一过程属于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成矿原理。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对于地质勘探人员找矿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理论依据,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各不相同的层次,可把成矿系列合理划分成四个序次:成矿系列类型、成矿系列组合、成矿系列和成矿亚系列,该矿床不管处于哪个层次都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可全面发挥良好的指导效用。

2.深部流体作用理论

在地壳流体研究作用下,矿藏的产生和地壳流体运动有着直接性关系,这一过程称之为深部流体作用理论。从地壳研究可以看出,地壳深部运动具有较大范围,但矿藏通常是在流体活动处产生,尤其是在大范围流体活动处产生。通过实际勘探工作证明,大部分重要、罕见的金属均与流体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矿藏大多产生于流体活动范围。由此可知,地壳深部的实际流体活动会牵涉到矿藏的产生,这给地质勘探人员展开找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2]。

二、地质找矿布置的创新

1.地质找矿布置创新的重要性

制定合理科学的地质找矿布置方案,并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传统地质找矿模式,创造出一个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全新地质找矿模式。目前,国内外均在统一布置和集中突破的基础上对地质找矿模式进行全方位创新,部分还是由多工种与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结晶。我国当前的地质工作已经开始由旧模式逐步转变成现代化模式,而在风险大、投入少、机制变化快以及队伍调整混乱的环境中,其找矿作业并没有满足统一布置和统一规划要求,且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找矿项目散、多、小,结构不集中,各自独立作战等,使得地质找矿工作无法在布置上得到重大突破[3]。针对这一情况,必须提高找矿布置研究水平,以便整个找矿布置工作得到有效创新,最终推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地质找矿布置创新的方法

为了实现地质找矿工作在布置上的创新,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组织并建立创新型布置研究队伍。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创新型布置队伍,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市场需求,同时密切关注市场所有动态,吸取国外经验,进一步强化矿产勘查布置的研究能力。②矿产勘查实施统一规划。有效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矿产勘查规划方案,然后统一计划和安排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公益性地质勘查,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规划找矿结构,防止出现重复和分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地质统一规划目标。③合理选择重点勘查地区。着重强调矿种与成矿区带,正确选择已公布的重点勘查项目与勘查地区,按实际情况对矿产勘查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控制。努力挖掘具有潜在能力的成矿地区,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及工程,最后通过多工种与多学科展开全方位勘查研究工作。④采矿权登记发证与动态实时监测。合理规划勘查与开采工作,对重大勘查项目予以大力支持,禁止边探边采行为,对无证勘探和无证开采行为进行严格查处,以提高探矿权等级发证、采矿权登记发证以及动态实时监测水平[4]。⑤制定地质勘查标准,完善地质勘查规范。积极推广和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业务指导水平,强化监督管理能力,合理布置找矿作业时的勘探、普查、详查、地区物化探查与地区地质调查等各项工作。

三、地质找矿过程中地质勘探的运用

1.地质找矿的重要价值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质找矿工作与我国生产发展以及能源提供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所以地质找矿工作的施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阶段,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已开始存在许多各不相同的新型理论,为勘探作业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将过去传统的勘查手段及勘探经验与现代化勘查手段及勘探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展开地质勘探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升地质找矿工作的准确率,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地质找矿的预测应用综合勘查技术

地质找矿的预测应用综合勘查技术执行是现阶段矿产勘查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不同勘查手段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协作,达到降低多解性的目的,而单纯应用一种化探手段或是物探手段对隐伏矿做找矿预测是无法取得显著成效的。应用化探手段和物探手段时,一定要把成矿地质作为重要基础,同时二者的信息还要与成矿地质条件相结合做说明。化探勘查与物探勘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整个勘查思路进行综合分析与解释,注意不得与成矿地质条件分离,单独应用其他勘查手段,通过这一系列有效性措施才能正确处理好地质找矿和地质勘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增强地质找矿技术

现代化地质找矿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已开始从过去传统的找矿思路逐步转变成由地表至内部的新型找矿思路,同时在运用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各项找矿技术,即在岩石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条件

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地表至内部的实际状况与成矿规律。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有效增强地质找矿技术,利用地球物理仪器特有的精密度实施测量,以取得准确、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还要合理运用信息体系,把取得的所有数据转变成图标,给技术人员提供有利参考数据[5]。除此之外,地质研究人员、地球化学研究人员、地球物理研究人员均要和地质勘探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以达到强化地质找矿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找矿的勘探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手段与新技术。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合理运用这些新理论、新手段和新技术,并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把这些新理论、新技术与过去传统的勘查手段相互结合在一起运用到实际的地质找矿工作中,以强化我国地质找矿能力。由于我国资源具有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含量丰富等特点,所以有关部分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需求对环境勘察做合理规划,以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于地质找矿工作的实施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磊,秦国良.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民营科技,2013,(02):1.

[2]杨建军,李文德.地质勘探设备对于推进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141.

[3]崔银亮.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地质找矿新突破[J].云南科技管理,2010,(04):8-10.

第8篇

1石油勘探中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1.1地震勘探技术概述

地震勘探主要研究地下矿床情况,是一种借研究岩石性质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法。同其它物探技术相比,地震勘探技术的勘测深度更大、准确性更高。特别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与地震勘探技术融合起来,使勘探技术应用的机械设备更加先进,基于地震勘探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技术也逐渐被研发出来,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该项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现本文对地震勘探技术中的多波地震勘探技术进行介绍,分析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1.2具体技术的应用分析

第一,多波采集技术。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用到检波器等设备,由于它要做到激发,而且能够接受横、纵等类型的波,所以同常规只利用纵波进行勘探的技术相比,这种采集技术要求也更高。目前,这种多波采集技术在陆地上进行勘探时,横波可源自排井震源等地,只是由于处理横波成本费用较高,且横波持续时间不长,客观上加大了处理难度,故这种多波采集技术还是以纵波激发方式为主。第二,多波处理技术。目前,根据根据流程的不同,处理技术可分为多波联合处理和波场处理两种办法,其中后者应用较为广泛,而前者还处在研究阶段。而波场处理办法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分离波场,其次将纵波、转换波分离开来,然后对其进行分别处理,注意这期间转换点的确定及动、静校正等问题。第三,多波解释技术。在通过采集技术收集到数据之后,如何做好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分析成为了另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层位的对比该项技术多使用VSP进行,主要操作是通过将其与测井资料相结合,来展开反演。在通过该项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正确解释之后,所得结果可以用来勘探石油,如研究地下物质含油情况等。不仅如此,该项技术还可以用作识别,因为横波很长,借助它可以找到裂缝油气藏。根据实际研究证实,在饱含气的油藏中使用该项技术效果较好。

1.3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实例

以地震勘探采集技术为例,该项技术最早用于陆地勘测。但是起初,由于资料信噪比的不足,加之设备落后,勘探没能发展成商业化。但是随着现阶段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该项勘探技术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应用已获得一定成功。随后,在我国的广大油田地区中,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开始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这之前,试验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项技术能够很好的用于裂缝性气藏。

2结语

地质勘探技术种类多,应用于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探技术也较多,且随着科技进步,这些技术在创新的基础之上又在逐渐衍生出新的勘探技术,因此受字数限制,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地质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不全面,望今后有机会能加深研究,以完善本文在这一方面的理论。

作者:薛辉 许静 粟娥 王轩 单位: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综合所规划室 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二厂昆北第三采油作业区

第9篇

关键词:煤质管理;煤炭质量;地质勘探;煤质计划;搭配开采

煤质质量管理作为煤田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结合煤田的地质报告中地质情况相关指标,作为煤炭资源的可利用率以及可开发程度做出相应的评价的重要依据,另外煤田的煤质管理工作也是保证煤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 煤炭质量管理作用

1.1 相关地质资料

地质勘探机构应当将煤炭质量保证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准确详细的信息,以便设计矿井以及生产煤炭产品时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质量。在设计矿井前,应当首先由勘探机构向设计部门提供详细精准的地质报告,并对井田相关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1)煤层的厚度。厚度不仅仅是一个厚度数据还包括煤炭各层厚度、煤层结构以及各层变化规律。

(2)针对性了解煤层倾角状况,并掌握倾角变化规律。

(3)地质结构的特征以及各地层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

(4)煤炭质量的特征。主要包含的特征内容有:煤炭含有的灰分、水分、硫分以及发热量、硬度和种类,并着重了解煤炭质量变化规律和煤炭种类的可选性。

(5)加矸层性质以及围岩性质。主要内容有围岩、加矸层中裂隙的发育度以及加矸层强度和冒落的几率,另外还需要了解围岩的岩层组合。

(6)煤田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环境。该环境中含水层厚度、透水层厚度以及渗透系数和位置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此外还包括了裂隙以及断层的透水性、水力联系、水源之间的联系。

1.2 作用分析

1.2.1 合理评价煤炭资源的利用

煤炭地质报告能够充分全面的反应煤田的状况,包括对煤炭种类、其内在成分的相关指标数据的报告等,对煤炭开发以及利用进行合理评价,因此,煤炭质量相关资料的提供必须准确可靠。

1.2.2 在煤矿设计中为保证煤质提供依据

煤矿设计中考虑井田划分、水平和盘区的划分、回采工作面设计、排矸设施和排矸方式的选择时,主要依据煤田地质勘探中提供的地质资料。煤田划分为井田时,要考虑煤层、煤质、地质构造等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尽量以自然地质构造线、水文地质变化线、煤种变化线等作为井田的边界。在水平和盘区的划分时,也要考虑煤种的不同、煤层的厚度、煤质变化规律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回采工作面设计一般考虑工作面的斜长、采高、推进度、工作面走向长度等参数,在确定这些参数时,要依据煤田地质报告中地质资料,合理选择回采工作面的位置、合理分层、合理!选择回采工艺,才能保证开采出煤炭产品的质量。

1.2.3 矿井煤质管理工作依据

煤质管理工作基础内容为技术管理,其要点为:(1)以煤层质量以及储量的实际情况搭配开采,并编制相应的开采方案,用以稳定煤炭开采质量。(2)充分掌握煤炭质量以及煤层分布规律,对开采区的实际接续状况充分了解,制定出同实际状况相匹配的方案。(3)对影响煤质的相关因素各个因素予以掌握,对其质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煤质保证措施及时调整制定。(4)煤矿开采需要结合用户实际需要以及煤矿煤质特征,通过适当工艺对煤产品等级以及品种实行合理安排,令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首先,煤炭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优良稳定的质量是前提条件,是企业的生命。因此,煤矿在制定长远规划和当前采区接续计划时,要根据煤层储量和质量情况,编制优劣煤层搭配开采方案,保证煤炭质量稳定。只有详细了解了矿区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煤层质量分布规律后,才能编制出优劣煤层搭配开采的方案。煤质计划是煤矿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煤质计划指标是煤炭企业产品质量要达到的目标,企业开展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煤质计划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关系到能否生产出优质稳定的煤炭产品占领市场,能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否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由此看出,地质勘探中数据是否准确,关系到煤质计划制定的是否准确,能否完成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质量和信誉,决定着企业和员工的命运。

2 加强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措施

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如何选取有代表性的煤样,是正确评价勘探区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关键。在采取煤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集钻芯煤样时,煤芯采取率要达到80%~92%为宜,如采取率过低代表性就差,煤质检验结果会与矿井开采以后的煤层煤样的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别。

(2)在钻取煤样过程中,如果煤层受到钻头的摩擦而发热氧化甚至发生部分燃烧时,根据取得煤样化验结果判定的煤种会发生变化,这种煤样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很差。

(3)若是泥浆杂质等混入采取钻心采取的煤样中,会导致煤样中灰分相对升高。因此为了保证煤样不受泥浆影响,多会用水冲洗煤样。但是虽然水能冲走泥浆,但是对于一些钾、钠等易溶于水的物质也会随着水流失,从而对煤质指标中其他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所以,当泥浆进入煤样中时,不建议用水冲洗,正确的处理方式应当是用刷子将泥皮一点点刷去,若是煤芯损坏,则应当射设法去除明显泥浆。

(4)应当使用强力磁铁去除煤样中钢粒以及铁砂等成分,否则会对煤样灰分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煤灰的熔融性、成分造成影响。

(5)若是煤芯煤样取自浅层煤炭的氧化带、风化带,那么其煤样的化验结果只能作为计算煤层腐殖酸的依据,只能代表风化带以及氧化带的结果,而不能作为计算正常煤芯的基础。

(6)勘探区中一些采用了工业性以及半工业性生产模式时,应当保证煤样生产通过氧化带、风化带,而不能采取不清晰煤层煤样。在进行槽探或者坑探中,勘探人员在取样时应当注意此类问题。

(7)对于煤龄较短的长焰煤以及褐煤,其煤样取得之后应当及时的密封,避免煤样暴露于空气中受到氧化,若是条件允许,勘探队对于装煤样的容器应当进行氮气填充,或者采用双层包装,并且包装前应当保证袋内空气被挤尽。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方向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为节能减排努力,如何才能降低污染物排放,如何才能减少单位能耗,是目前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应当从煤炭质量的提高上适应社会对于能源的高质量要求。煤炭质量工作是对煤炭开发利用的一个客观评价,因此煤炭质量管理作为煤炭生产中的主要环节,是煤炭产品稳定性保证的基础,关系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健康蓬勃的发展下去。因此,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煤质工作。只有煤炭质量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才会随之提高,才能增进企业效益,才是真正保证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于尔铁.现代煤质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

第10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单位;审计;转型

一、引言

健全合理的审计制度对一个单位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对于地质勘探单位来说,内部审计关乎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单位改善经营管理、防范运营风险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如今市场竞争化的条件下,地质单位内部更是要增强自己的审计能力,保持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但是目前,地质勘探单位内部的审计还为达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已存在的地质勘探单位的审计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如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存在不足,且地质单位内部相应的审计制度和审计流程也尚未完全科学化或者流程化。故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地质勘探内部的审计流程进行改革。

二、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平台及制度的完善

(一)确定科学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基准。在对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首先应确立审计的目标和基准,需要站在地质勘探单位自身的利益和审计的本质属性的角度,确定好审计的内容和审计的范围,然后以此为标准,建立相应的审计制度和程序。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价值服务为主,用审计的手段加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对地质勘探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更好地约束单位的员工的行为,防止内部财务欺诈等问题的发生。

与此同时,要建立地质勘探内部完善的审计制度和审计程序,需要审计部门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也需要单位在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的时候,保证所设立的审计部门具有机关独立性和审计权限,这样可以保证审计人员的实事求是以及客观公正,也即保证单位审计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二)完善审计的保障功能。地质勘探单位最主要的审计对象是勘探项目的审计,但是由于地质勘探的周期较长,故一般需要随时对勘探项目进行工作质量以及进度的审计,随时发挥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对项目的保值增值以及真实利润量进行审计,并在固定的周期结束后对整体的审计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出审计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权责承担,确保下次审计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也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对已有的信息量或者历史项目发展记录做出预测和评价,对地质勘探项目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价和衡量,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可能出现的损失。这就需要单位的审计部门对勘探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例如在对地质勘探项目进行审计的时候,考虑外部市场环境以及项目的历史数据,综合评估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为单位的勘探项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提高单位的利润,减小单位可能面临的经营损失。

(三)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科学审计过程。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当今时代的特征,已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效率,也可以是单位走向科学完备化的必经之路。构建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对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各项程序如审计材料整合、事项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等各个事项分别建立信息化的处理机制,从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变革,进而提高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正确性。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在引进适应一般要求的审计信息化制度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地质勘探单位的特征以及地质勘探的具体事项,例如:对地质勘探周期检测要符合勘探的习惯,建立与地质勘探内容以及事项有关系的信息化平台下地质勘探审计的内容和项目,即确定合适的正确的审计对象,与单位性质紧密相联系,避免由于盲目的引入而导致的平台不相容、内容偏离正轨的弊端,达到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审计要求。

三、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

(一)对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的要求。地质勘探内部的审计首先要求审计人员在具备良好的审计技能的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地质勘探知识。地质勘探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知识有良好的把握和掌控,能够熟知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流程,同时也需要对地质勘探相关的技术以及概念有一定的把握。这样,对于建立针对地质勘探事项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办法才可以游刃有余。同时,在地质勘探内部各项职能结构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单位内部审计以及财务管理的方向应该由传统的分析以及报告的方式转化为预测与防范并行的方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以监督人的身份主动对地质勘探单位内部的信息流做出分析,做好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也即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审计及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地质勘探技术有良好的把握,以便识别相应的风险,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二)对审计人员信息化技能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固然可以为地质勘探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做出有力方便的支持,但是这也对传统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审计人员熟练相关计算机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更快速、更高效地对庞大的数据或者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分析等操作,并相应地有效地挖掘出信息的价值和审计的价值。更重要的,对于地震勘察等事项的灵活多变性,由于信息平台的局限性以及信息化的滞后效应,审计人员需要对此进行主观的或者人为的判定,对某些情况进行分辨,识别出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输出的正确性进行判断。除此之外,面对勘探事务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审计人员也应据此建立合适的制度,按时完成对地质勘探单位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更新,以构建更完善的地质勘探内部的审计制度和程序。

(三)对审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对勘探等事项进行监督或者内部控制以外,也要求审计人员追求地质勘探内部风险管理、预防风险发生等事项。这就要求地质勘探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理念或者内部控制理念,能够在分析单位已发生的工作事项的基础上,可以预测短时期内单位将出现的风险,并可以提出相应的预防警报,建立一定的预防机制。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主动寻求风险控制的方法和目标的欲望或动机,对已有的数据或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的同时,可以提出新的审计点或者监控点。其次,地质勘探内部审计人员在拥有专业的审计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具有与单位其他技术人员或者勘探人员进行沟通的良好技能,这样可以保证审计人员在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时能够与其他员工进行合理的协调,及时地最小化损失或者避免错误以及漏洞的出现。

结论: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转型首先应该确立明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准则,并在此准则上,建立有效的审计制度和审计方案。同时,也要构建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对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各项程序分别建立信息化的处理机制,从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变革,进而提高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正确性。同时,也要对地质勘探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以及审计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地质勘探知识。在对地质勘探单位内部进行审计管理的同时,也可以用分析信息流的方式对地质勘探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达到良好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同时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良好的信息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构建更科学、合理、完善的地质勘探内部的审计制度和程序,为地质勘探内部控制做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卫强,李春. 中国矿业类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的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04).

第11篇

关键词:地质勘探单位 财务风险管理 改革 策略

一、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财务风险的管理的意义

地质勘探行业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与物质支撑,地质勘探单位业务性质比较特殊,不能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地质勘探企业也不同与常规企业,一般规模大、工作场所分散,加大了集中管理和改革的困难。地质勘探作业风险较大,并且存在资金投入周期长、回收慢的问题,使地质勘探单位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加大了难度。因此,地质勘探单位改革对其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意义,能科学评估、判断、规避地质勘探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隐患,对提高地质勘探单位的整体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二、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发展规划不完善

传统的地质勘探单位是计划经济模式,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当进行企业化改革后,两种体制过渡与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凸显。地质勘探单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实力差,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生长战略、经营方式等方面不能有效进行市场化调整,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盈利能力不稳定

地质勘探单位改制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不能马上消除,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因为地质勘探行业的特殊性,难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化投资,部分资金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改革后一方面财政拨款减少,一方面企业不能及时完成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盈利能力不稳定,固定资金明细不足。因此,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经营效果不好,引起自身的财务风险及损失。

(三)资产结构不科学

地质勘探单位存在资产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筹资方式不当、负债期限不合理。筹资不当主要指:地质勘探企业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筹资方式,导致企业因违约而造成的额外经济费用损失。不合理的负债期限指:地质勘探单位不能贯彻筹资匹配原则,将短期筹集资金进行长期建设使用,导致资金的使用与归还期限不符合,从而发生财务风险。

(四)市场信息失真

地质勘探单位主要的经营决策是依靠市场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深人,现阶段市场信息尚未完全透明化,地质勘探单位还会面临失真的市场信息所带来的损失。所谓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指买方市场、同行业竞争、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获得信息成本较高,致使地质勘探单位出现错误的经营决策,误判客户的信用度,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三、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

(1)地质勘探单位的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理念,培养员工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员工应对市场竞争的实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能灵活处理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加快企业化改制步伐,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企业的财务机构必须高度关注纳税统筹工作方案,实现科学节税效果,以免因为不规范的企业活动增加纳税风险损失。要通过培训、进修、绩效考评等方式,调动员工提高地质勘探技术和管理输出能力的积极性,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地质勘探市场。在企业规划的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动态中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时性效果。

(二)增强单位的盈利能力

地质勘探单位经营业务十分宽泛,重点业务指矿业开发、矿权经营、工勘施工、地质测绘等方面。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后,应该发挥本行业的特殊优点,兼顾地质技术方面的服务与市场化经营效果。具体说来,地质勘探单位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要充分实现地质成果和技术服务的商品化转变,注重多种经营与对外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为规避企业因为盈利能力不高造成风险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规避风险

地质勘探行业以地质相关的业务为工作对象,投资期限较长,投资风险较高,过于激进或者保守的营运资本投资方式不适应于该行业,必须综合相关风险和收益,采用配合型的营运资本筹资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有很多,能尽量实现筹资的匹配要求,长期投资与长期资金相对应,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相匹配。并且这种筹资匹配原则适应范围较广,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都可以,能使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平衡,提高地质勘探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完善信用评估机制,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尤其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财务风险,必须完善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应收账款的责任与具体机构和人员相联系,使工作人员回收款项的效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实现工作落实到人头,出问题有明确责任人负责。对拖欠企业欠款行为及时追讨,保证按时结清与回收,预防财务风险隐患。严格审查预付账款,大额资金支付应该提请资金支付方案,审查不合格者不予以支付,坚持用健全的信用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与恶化。

总而言之,我国的地质勘探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勘探单位的健康运行。我们的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现代财务管理战略,不断改进管理水平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技术,针对现存的问题有效解决,增强企业的抵抗财务风险能力,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发展规划不完善

传统的地质勘探单位是计划经济模式,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当进行企业化改革后,两种体制过渡与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凸显。地质勘探单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经营实力差,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在生长战略、经营方式等方面不能有效进行市场化调整,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二)盈利能力不稳定

地质勘探单位改制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不能马上消除,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因为地质勘探行业的特殊性,难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化投资,部分资金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改革后一方面财政拨款减少,一方面企业不能及时完成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盈利能力不稳定,固定资金明细不足。因此,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经营效果不好,引起自身的财务风险及损失。

(三)资产结构不科学

地质勘探单位存在资产结构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筹资方式不当、负债期限不合理。筹资不当主要指:地质勘探企业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筹资方式,导致企业因违约而造成的额外经济费用损失。不合理的负债期限指:地质勘探单位不能贯彻筹资匹配原则,将短期筹集资金进行长期建设使用,导致资金的使用与归还期限不符合,从而发生财务风险。(四)市场信息失真地质勘探单位主要的经营决策是依靠市场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深人,现阶段市场信息尚未完全透明化,地质勘探单位还会面临失真的市场信息所带来的损失。所谓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指买方市场、同行业竞争、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获得信息成本较高,致使地质勘探单位出现错误的经营决策,误判客户的信用度,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二、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

(1)地质勘探单位的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理念,培养员工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员工应对市场竞争的实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水平,能灵活处理地质勘探单位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地质勘探单位必须加快企业化改制步伐,采用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快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企业的财务机构必须高度关注纳税统筹工作方案,实现科学节税效果,以免因为不规范的企业活动增加纳税风险损失。要通过培训、进修、绩效考评等方式,调动员工提高地质勘探技术和管理输出能力的积极性,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地质勘探市场。在企业规划的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在动态中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增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时性效果。

(二)增强单位的盈利能力

地质勘探单位经营业务十分宽泛,重点业务指矿业开发、矿权经营、工勘施工、地质测绘等方面。地质勘探单位企业化后,应该发挥本行业的特殊优点,兼顾地质技术方面的服务与市场化经营效果。具体说来,地质勘探单位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面向市场进行生产,要充分实现地质成果和技术服务的商品化转变,注重多种经营与对外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为规避企业因为盈利能力不高造成风险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规避风险

地质勘探行业以地质相关的业务为工作对象,投资期限较长,投资风险较高,过于激进或者保守的营运资本投资方式不适应于该行业,必须综合相关风险和收益,采用配合型的营运资本筹资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有很多,能尽量实现筹资的匹配要求,长期投资与长期资金相对应,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相匹配。并且这种筹资匹配原则适应范围较广,长期资本和流动资金都可以,能使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相对平衡,提高地质勘探单位的经济效益。

(四)完善信用评估机制,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尤其是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财务风险,必须完善应收账款信用评估机制。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应收账款的责任与具体机构和人员相联系,使工作人员回收款项的效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实现工作落实到人头,出问题有明确责任人负责。对拖欠企业欠款行为及时追讨,保证按时结清与回收,预防财务风险隐患。严格审查预付账款,大额资金支付应该提请资金支付方案,审查不合格者不予以支付,坚持用健全的信用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与恶化。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