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时间:2023-01-03 12:0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养殖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养殖技术

第1篇

近年来,利辛县山羊养殖发展较快。2012年上半年,全县山羊存栏36.20万只,出栏33.14万只。约70%为农户散养,山羊养殖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在农村随处可以看到一群群山羊在河堤、路边吃草。山羊养殖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提高养羊效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山羊养殖现状,现将养羊技术总结如下。

1 羊舍建造

羊舍的建造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空气流通、朝南向阳处。要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畜禽场。根据各羊群的利用方式不同,建成8~10 m2的小圈,圈外的活动场地为圈内面积的2~3倍。羊舍的地面应高出舍外地面30 cm。地面做成水泥或砖铺地面均可(地面不要太光滑),以有利于粪便清扫和卫生消毒为宜。羊舍的高度一般为2.5~2.8 m,后墙不低于2 m,有些农户饲养的山羊量较少,圈的高度可适当低些。羊舍周围可以种植葫芦、丝瓜等藤蔓植物,以保证羊舍夏季遮荫,调节周围环境。羊场的生活区、生产区应分开并建有隔离舍[1-2]。

2 品种选择

要想养好羊,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农户的饲养管理技术、资金等情况而定。利辛县引进的山羊品种有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小尾寒羊等。但从近几年的生产情况看,仍以饲养当地黄淮白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羊效益最好。特别是黄淮白山羊,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板皮优质。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提高,山羊肉需求量日趋增加,目前市场上活羊及羊肉销售良好。黄淮白山羊是地方优质品种,很适合当地农村饲养条件,饲养当地黄淮白山羊可以防止因引种带来新的疫病。笔者认为刚开始饲养山羊的农户应选择当地品种黄淮白山羊为宜。 本文由收集整理

3 饲养管理

当地饲养的山羊多以舍饲、半舍饲养殖。各类羊群都应有棚或舍,以避免阳光曝晒和大风冰雪的侵袭。注意羊群的日常饲养管理:一是早晚必须把羊舍打扫干净,保持羊舍的干燥,把羔羊、成年羊、怀孕母羊、种公羊分圈饲养。二是放牧时要有专人看管。放牧的时间,春季以5~7 h为宜,夏秋季以8~10 h为宜,羊群赶出圈之前要了解放牧的地方喷洒农药的情况,以免误食喷洒农药的青草,引起误食中毒造成经济损失。三是羊舍消毒。一定要将羊群全部赶出圈舍,进行空圈空舍消毒,应注意的是饲槽用具重新使用前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方可使用。圈舍、地面及饲槽用具消毒用10%~20%生石灰水,也可用干石灰、草木灰撒于地面消毒。如用烧碱、百毒杀等药剂,应避免与羊体接触。四是严禁饲喂霉变饲料,每天饲喂精料时,详细查看饲料是否霉变,放置的饲料是否被污染及其他不宜继续使用的情况,若发现饲料霉变及时丢弃。五是注意饮水卫生。要让羊每天自由饮水1~2次,饮水以清洁的自来水、井水、河水为宜,为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适当补充食盐,补充量:成羊每天7~10 g/只,羔羊每天3~5 g/只。六是备足冬季所需的草料,可以饲用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豆秸、花生秧、玉米秸秆、红芋秧、干青草和无毒的干树叶等。为避免冬季维生素缺乏,适当喂些胡萝卜、大白菜叶。七是定期驱虫。羊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使羊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严重的可造成羊只死亡,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春、秋季用虫克星各驱虫1次,用量为0.3 mg/kg。冬季可用0.5%~1.0%敌百虫溶液驱虫1次。八是适时出栏,把握好出栏时机,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栏。育肥羊最好选择在入冬掉膘前出栏或屠宰,以提高养殖效益。九是饲养过程中不使用违禁兽药,保证肉产品质量安全。

4 疫病防控

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避免疫病的发生[3-5]。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按羊群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均衡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二是针对周边传染病发生情况制定免疫程序。三是免疫接种,对羊痘、羊快疫、肠毒症、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四是若发现羊只生病及时隔离、治疗。五是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采取果断措施,就地扑杀,按国家有关规定将羊尸体做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蔓延,并及时上报。六是实行自繁自养,确需引进种羊,应在隔离舍饲养1个月以上,严格检疫。七是保证夏季圈舍的通风良好和冬季圈舍的保暖。八是放牧时仔细观察羊群有无异常表现,如掉群、瘸腿等,若发现及时查明原因。

第2篇

(阜平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阜平 073200)

鲟鱼幼鱼饲养1个月左右,体长一般可达到15 cm,驯化好后均能以颗粒饵料为食,这时就可转入成鱼的养殖。根据笔者近几年的鲟鱼养殖生产实践经验,现将鲟鱼成鱼健康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成鱼养殖的基础设施

1.1水源选择

鲟鱼成鱼对水环境的变化不如苗种敏感,对水质的要求虽不及苗种严格,但也较普通鱼类高。较小的水源如井水,在重复使用时必须经过处理,如沉淀、过滤、除氨和消毒等。在选择水源时,除需查清水质状况外,要重点弄清水温变化规律,尽可能选择适宜养鲟水温或有恒定水温的水源。选择水源或建池时,最好能自流供水和排水。流水养殖,供水量大,若要机械提水和排水,消耗能源多,无疑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能够自动流入和流出鱼池的水源更好,设计时要注意落差合理。具体常用的水质要求可参考表1。

1.2工厂化成鱼养殖池

工厂化养殖是鲟鱼养殖的主要方式。鱼池一般为水泥池。室外的微流水养殖池也可以是泥底,但要用混凝土护坡和修建一定面积的混凝土饵料台。

养殖池以圆形和长方形为主。室内的鱼池面积一般为20~50 m2,室外的鱼池一般为100~200 m2,土池面积可为1 333~3 333 m2。养殖初期的水深一般为0.8~1 m,后期一般为1.5~2 m。

圆形鱼池进水口的位置位于池顶或鱼池中部,呈切向供水,以便供水的冲力定向转动。长方形或多方形池的进水口应开在其中一条边的一侧,目的是将鱼的残饵和粪便等污物通过水流旋转,不断集中至中央,排出鱼池。上述各类鱼池的排水口一般设在鱼池的底部中央。排水口上设有底排水拦网、外接水位控制管。水位控制管高,则池内的水位就高,否则就低。长方形鱼池的进水口一般在短边一侧的上方,出水口在对侧的池底。室外养殖池要有遮阳篷,至少部分水面上方有遮阳设施。

1.3养殖机械

养殖成鱼所需的机械设备有增氧设备、饵料机械、应急发电设备、抽水设施,还要准备捕捞网具、运输工具等。

2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技术

2.1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鲟鱼苗种前要用2%~4%的食盐水浸浴5~10 min,或用1 g/m2漂白粉遍洒鱼池,并且要用几尾鱼先试水。一些新建的水泥池往往碱性很大,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导致大批量死鱼。

2.2放养密度

鲟鱼的放养密度与水中的溶氧和水温密切相关,而溶氧的多少又与水体的交换率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水体交换率越大,放养密度就相对越高;水温越低,放养量也越高(见表2)。通常50 m2的鱼池,池水的交换率可保持在每小时2~4次。

2.3投喂技术

工厂化养殖鲟鱼成鱼,使用全价配合饵料投喂。成鱼养殖的投喂量随体重和温度的不同而异。一般幼鱼的投饵率高于成鱼,在适宜范围内,温度较高时的投饵率高于较低时的投喂量。在生产实践中,投饵率为鱼体重的2%~4%。投喂后要仔细观察其吃食情况,若饵料很快被吃完,说明投喂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若很长时间饵料还没吃完,则要相应减少投喂量,并要分析或检查摄食量减少的原因。如发现鱼病就要及时治疗或采取相应措施。天气、季节的变化也会导致鲟鱼的摄食量变化。一般阴雨天、冬天的气温低,温差变化大等自然因素都会影响鲟鱼的摄食。气温低时(如在寒冷的冬天)可少投喂,遇天气闷热、气压低、雾天时,应暂停投喂。饵料一般分5~6次投喂,每次的间隔时间为3~4 h,成鱼后期,每次间隔时间为7~8 h。

投喂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2.4日常管理

2.4.1水质管理每天对鱼池进行清淤,清除池底的粪便、残饵及其他排泄沉积物,并监测水质的变化。每天上下午各测量1次水温,每周监测1次溶氧量和pH值。水交换量不大的鱼池,每天24 h要向池水中充氧;水交换量大的鱼池,在天亮前及恶劣的天气也要适当充氧。

对于微流水养殖,每天上午投喂前,排出1/3~1/2的水量,然后清淤,再注入新水,待恢复到原来的水位时,停止注水。为了使鲟鱼更好地生长,可用抽水机或潜水泵造成养殖中水的流动,刺激其活跃游动,锻炼体质。微流水养殖,每天要向池中不间断充氧。

经常检查进排水口有无堵塞,及时清除堵塞物以保证水流畅通、均衡。及时捞出鱼池中的病死鱼和其他漂浮物。

2.4.2水温调控大多数的鲟鱼对强光都有明显的回避行为,室外养殖池在夏季应搭建遮阳篷,防止阳光直射使水温上升过快。若是微流水养殖池还要通过增加换水次数和换水量来调节水温。

2.4.3摄食检查注意每次投喂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如鱼的摄食量明显减少,应查明原因,若是疾病引起的要进行治疗。

2.4.4增加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2.4.4.1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 g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入100 kg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和成鱼。可调节鱼体内渗透压,促进体表粘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2.4.4.2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10 g VC溶于少量水中,与1 kg蜂蜜搅匀后拌入100 kg饵料,每10 d投喂一次。可增强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2.4.4.3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5 gVE与1 kg油搅匀拌入100 kg饵料每半月投喂一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的抗贫血功能。

第3篇

关键词 青虾;健康养殖;措施

中图分类号 S9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21-01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为日本沼虾,是目前特种水产养殖业中发展潜力很大的优势品种,在丰县有较大的养殖规模。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推广经验得出青虾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现总结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

1 严格选择亲虾,把好青虾苗种质量关

在传统的青虾育苗中,一般从养殖塘中直接选留存塘的抱卵虾作为亲虾,但是这种虾经多代养殖,近亲,品种优势退化,苗种质量较差。因此,要从改良品种入手,选用健康优质的大水域生活的野生虾为青虾亲本,这种虾经历了自然选择,保持了本品种的优良性状,个体规格大,抗逆能力强,生长迅速,品质良好。在人工繁育虾苗时,要采用无公害育苗技术,培育的虾种标准是:体色晶莹透亮,体质健康活泼,弹跳力强,附肢完整,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具备本品种优良性状。

2 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放养模式

青虾的养殖方式有多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放养模式。其养殖方式如下:一是青虾2茬养殖。由于青虾生长较快,池塘单养可以1年养2茬。春茬虾3月下旬放种,以越冬的大规格虾种为主,体长为2.5~3.0cm,即放规格为1 000尾/kg的虾种45万尾/hm2左右。秋茬虾8月初放种,以当年培育的虾种为主,放规格为8 000尾/kg的虾种90万尾/hm2左右,同时加强管理,适时捕获,2茬虾产量可达1 500kg/hm2以上,纯收益2.25万元/hm2以上。二是虾―鱼混养。可选用对青虾无害的鱼类与青虾混养。如鲢、鳙、鲂、银鲫、草鱼等。7月初,放养虾种30~45万尾/hm2,规格要求2cm以上,放虾2个月后可开始用虾笼等渔具捕捉,捕大留小。在不影响鱼产量的条件下,增产青虾450kg/hm2左右,增收约7 500元/hm2。三是虾―蟹混养,以蟹为主。放规格为120只/kg的扣蟹7 500只/hm2、规格为2 000尾/kg的越冬虾种30万尾/hm2,经过精心管理,可产规格为150g/只以上的河蟹1 500kg/hm2以上,商品虾产量600kg/hm2以上,纯效益3万元/hm2以上。

3 种植适量水草,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青虾属于甲壳类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为提高青虾的脱壳成活率,促进青虾生长,在青虾养殖水域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隐蔽物。从实践上看,水草是青虾最优质的隐蔽物。青虾可以在水草丛中栖息、攀附、脱壳、摄食。水草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类及其他物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在高温季节,水草还能遮荫降温,为青虾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生产上种植的水草有2类:一类是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莲等,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另一类是苦草、轮叶黑藻、黄丝藻等沉水植物,分布于池底,水草面积占水域面积30%左右为宜。

4 坚持四定投饵,满足青虾的营养需求

在饲料的投喂上,一是把好饲料质量关。青虾养殖应以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饵料为主;其次是多种原料粉碎混合而成的糜状饵料,切忌只喂1种饵料,以满足青虾对营养的需求。颗粒料的粗蛋白含量应在35%以上,粒径一般为1.5~2.2 mm,以保持饵料的适口性。还可增喂一些以豆饼、花生饼、麸皮、米糠、小杂鱼、鱼粉、血粉等为原料的混合料,粉碎的越细越好,并使用粘结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如投喂螺、蚌、蚬等动物性饵料,则需轧碎再投,使青虾吃足、吃好、吃匀。二是科学合理地掌握每天的投饵量,坚持少量多次和定时、定质、定量的原则。每天投饵2~4次,以晚上投喂为主,应占全天投喂的2/3以上,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1/3,日投饵量控制在虾体重的2%~6%,饵料要定点均匀投放于离岸1m的水草带上,便于青虾取食。具体投喂量还要根据天气、水质、水温、季节、虾的生长情况及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5 强化水质管理,做好防病工作

青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调控水质,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5~40cm,溶氧5mg/L以上,pH值7~8,池底的淤泥10cm左右,有机质含量较少,水质清新活爽。主要措施有:适时注换水,使水位控制在1.2m左右,灵活使用(微孔)增氧机,保持溶氧充足;定期泼洒生石灰水(10~15mg/L);适时施用EM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定期对食场、生产工具、投喂的饵料以及食物等进行严格消毒,为青虾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青虾病害,应坚持以防为主,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虾病发生。一旦发生病害,立即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及时治疗。

6 参考文献

[1] 赵明森,赵军.青虾养殖新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王海表.池塘青虾双茬高效健康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09(5):36-37.

[3] 任孟忠.高温季节蟹虾池塘的养殖管理[J].渔业致富指南,2008(15):47-48.

第4篇

应用“沼液—牧草—养殖”生态循环原理,养殖业生产产生的尿、粪便等排泄物,经过固液分离处理后,进入沼气工程工艺(主要是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畜禽鱼保暖等,沼气池残留的废液种高效牧草(消化能、粗蛋白含量高,营养较全面的牧草),再用牧草配合适量的玉米,或粮食加工副产品(如麦皮、米糠)等饲料养猪。有效地使废物再利用,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养殖生产后的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于养殖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动物的排泄物经过发酵,也可以大量杀死细菌,降低空气污染和周围环境污染,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牧草为主要原料,配合粗粮养殖,杜绝使用违禁药物、激素、添加剂预混料等,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肉蛋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丰富,质量安全。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许多养殖户的养殖收益不高,有的甚至亏本。究其原因,主要由于缺乏市场引导,盲目生产,成本过大,管理欠缺,再由于大工业、大加工、大发展的发展需要,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严重被破坏,防疫措施、防疫技术不到位,造成畜禽鱼发病率、死亡率大,产品质量下降,所有这些不仅制约着畜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广应用绿色养殖技术是有力地推动畜牧业良性发展的必然之路。“沼液—牧草—养殖”绿色养殖技术以科技为依托,以“合作社+农户”集约化生产为模式,统一市场引导、统一技术支撑、统一发酵工程设计、统一防疫措施、统一种苗供应和统一定单收购,才能保证养殖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通过严格考证和评价对比的结果,充分证明:该项目技术程度高,先进性强,能较大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能大大地净化环境,适合畜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沼液—牧草—养殖”绿色养殖技术措施:

一、种草养殖技术

以牧草为主要原料,配合粗粮养殖,是重要绿色养殖技术措施。下面主要推荐奇可利和杂交类两种牧草。

奇可利牧草叶片柔嫩,表面,叶面没有钢硬的绒毛,叶中有丰富的乳浆,是适口性最好的饲草品种之一,能够显著增加动物的采食量,促进生产增重。奇可利牧草是目前粗蛋白含量最高、营养最全面的饲草品种,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高达30%,比黑麦草的粗蛋白含量高12%,比紫花苜蓿和一般的菊苣的粗蛋白含量高8%。含17种氨基酸,特别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0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粗脂肪8.59%,无氮浸出物30.34%。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非常高而且均衡。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亩产可达5~6万斤以上(湿草重量,下同);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亩产可达3~4万斤以上[1]。与其他叶菜类饲草相比,增产极其显著。它表现出良好的品质优势和高产优势,具有极高的饲喂价值,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杂交类牧草以橡草为草本,通过与墨西哥类玉米、苏丹草杂交培育而来。该种牧草产量高,无性繁殖,一种多年生,抗病力强,抗衰老,适合山地荒地种植,成本低;草质柔软,粗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好,含有丰富的消化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家禽家畜良好饲料资源。杂交类牧草以切碎或青贮发酵处理后饲喂家畜,效果较好。青贮发酵可以提高饲草的适口性和利用率,营养,质地柔软,具有浓郁的酸香气味,符合家畜的采食特性[2]。

根据畜禽鱼的消化利用能力差异,制定科学供给牧草措施,定量配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喂猪

牧草切碎0.5cm以下或发酵,喂猪效果最佳。猪的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和生长阶段对牧草的消化利用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实践证明:以日粮总量计算,小猪可饲喂牧草1/4,中大猪可饲喂牧草1/3。

2.喂兔、鹅

兔在断奶一周,鹅雏从出壳后一周开始添加牧草,两周后开始大量用牧草饲喂直至出栏,可以代替70%饲料。

3.喂牛、草食鱼

几乎可以全部使用牧草代替饲料。

利用牧草代替饲料养殖的好处有:

3.1饲养成本大大降低

3.2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质

牧草配合饲料养殖,能够平衡营养,提高瘦肉率,改善肉质。玉米饲料基本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主要满足动物热量和体能需要。过多饲喂玉米饲料,会造成热量过剩,脂肪过多,畜产品和水产品过肥。

3.3畜体更健康,甚至可以调治腹泻

牧草一般具有清热祛火、调理肠道的作用。可以增强畜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夏、秋季各类疾病发生,可以有效调治腹泻。

3.4改善圈舍环境,臭味小

利用牧草饲喂畜禽,有效养分能够基本被消化和吸收,粪便臭味很小,圈舍苍蝇少,更干净,保证畜体健康。

二、“生猪-沼液-牧草”生态工程工艺

畜牧业生产的排泄物,使用密闭排污设备,集中送到专门固液分离处理的地方,用固液分离机分离出来的固体,作为有机肥原料。污水和尿液用作沼气发酵材料,使用密闭管道输送到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畜禽鱼保暖等。沼气池残留的废液,作为种植牧草的肥料,使用密封管道输送到自动喷洒系统淋牧草,减少中间二次污染环节。种植牧草的运营成本主要是种子费用、人员工资等。牧草加工(鲜草切碎或者青贮发酵)后喂猪,这样循环利用,达到增收节支,创造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倡导“合作社+农户” 养殖模式,更好地推广“沼液—牧草—养殖”绿色养殖技术

第5篇

关键词 鲤鱼;生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75-01

近年来,舒城县百神庙镇结合灌溉用水,大力发展池塘养殖。截至2012年底,全镇0.67 hm2以上大塘达216口,可用水面达333.3 hm2,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池塘养鱼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养殖大镇。鲤鱼是底层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 ℃[1],高于35 ℃或低于8 ℃基本上停食。适宜在溶解氧4 mg/L以上、pH值为6.3~8.4的环境中生长,鲤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龄,在14 ℃以上就能产卵和繁殖,孵化水温为20~22 ℃。因鲤鱼生长的速度较快,适合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可观,精养的农户越来越多。也有少数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或鱼苗退化、操作不当等,鱼病的发生率越来越严重,渔民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现将鲤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池塘条件

百神庙镇大多数鲤鱼池塘面积0.67 hm2以上,塘底平坦,水源方便,四周塘埂坚固,大多数池塘水深2 m以上,光照充足,配备4 kW以上叶轮增氧机2台,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2],有相对独立的排水渠道,以及便利的交通。

2 放养前的准备

2.1 池塘清整

冬季时干塘,让池塘曝晒10~20 d,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池塘四周的塘埂,在全池中泼洒生石灰化浆,一方面可以让有害气体挥发,另一方面可以疏松板结的淤泥。

2.2 水质调节

池塘在放养前7 d,注水1 m左右,将发酵鸡粪施入池塘内,施用量为2 500~3 000 kg/hm2,用光合细菌和肥水型氨基酸培肥水质,再用芽孢杆菌稳定水色。

3 鱼苗放养

3.1 鱼种选择

选择无伤无病的1龄鲤鱼苗种,而且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放鲤鱼2.7万尾/hm2,规格为2.8~3.5 g/尾。放养前先放试水苗,对放养的苗种进行严格消毒,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左右,以确保苗种成活率。

3.2 投放时间

一般为上年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第2期在6月中下旬第1期鱼出塘并清塘消毒后放苗。

4 养殖管理

4.1 饲料投放

投放饲料时,坚持“四定”,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从3月下旬开始,随着温度和鱼摄食量的加大,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以8成饱为宜。投喂次数如下:3月为1次/d,4月为2~3次/d,5月为3~4次/d,6―9月为4次/d,10月为3~4次/d,11月为1~2次/d。每天第1次投喂时间不可过早,最后一次不可过晚。在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2 h,阴天清晨亦开机,鱼将要浮头时提前开机。夏季每隔15 d在晴天下午人工搅动池底,以消除池水底层缺氧,防止鱼浮头。实行分批轮捕,及时捕捞成鱼,以减少池塘负载和溶解氧的消耗,有利于存塘鱼的生长。

4.2 水质管理

传统养鱼的水质是不要太肥,也不能太瘦[3],即保持池塘中有一定的浮游生物饵料,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数量不足造成溶解氧偏低。一般来说保持25~40 cm的水体透明度。

4.2.1 溶解氧。虽然鲤鱼对溶解氧的要求并没有其他鱼类那么高,但是仍然尽量保持在4 mg/L以上,低于2 mg/L时,就会造成泛塘或鱼浮头,影响了鲤鱼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了饲料转化率,无法达到高产的目的。该镇技术人员在平时的技术服务中,要求配备2 kW增氧机45~75台/hm2。有的养殖户虽然有增氧机,但没能正确使用,只是到了鱼浮头时,才开动增氧机,没有发挥增氧机的增氧、曝气、搅水的作用,把增氧机变成了“救鱼机”。尤其对于水深超过2 m的池塘,在高温季节,池塘出现了分层现象,底层水严重缺氧,水中硫化氢含量增加。一旦向池塘中大量注水,池水分层被破坏,很容易形成鱼浮头或泛塘,因此在晴天中午尽量打开增氧机或其他增氧设备,傍晚时关闭增氧机。

4.2.2 池水的藻相。在养殖鲤鱼的过程中,日常管理重要工作以培养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水体,应以金藻、硅藻、绿藻、黄藻和隐藻为优势藻相形成的淡黄色、黄褐色、黄色和绿色为好。

5 鱼病防治

5.1 鱼病预防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投放鱼苗前用生石灰2.25 t/hm2彻底清塘外,还要进行定期消毒,用生石灰和消毒精全池泼洒[4],以及通过喂药饵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5.2 鱼病症状

主要有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细菌性鱼病表现为鱼体发黑、鳞片脱落、烂腮、体表出血等;寄生虫性鱼病,表现为烦燥不安、跳跃、钻泥、腮部和体表黏液增多。

5.3 鱼病治疗

一是杀虫,可用灭虫王、敌百虫、硫酸铜及中药制剂和一些农药。灭虫王、敌百虫主要用来杀锚头鳋、蠕虫等;硫酸铜主要用来杀有鞭毛的原生动物;有些虫需要几种药配合一起进行治疗。二是灭菌,有内服和外用2种治疗方法。内服药有金霉素、土霉素、氟哌酸和中草药等,这些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治疗常规性细菌病。外用药包括生石灰、无机氯、有机氯和中药制剂,用水溶液泼洒整个池塘以达到灭菌的作用。

6 参考文献

[1] 侯和菊.鲤鱼高效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8(5):40-41.

[2] 朱洪利.鲤鱼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0(8):21-22.

第6篇

[关键词]土鸡;规模化养殖;经济效益;生态养殖;饲养管理

土鸡养殖是我国当前鸡肉行业中具有特色的产业,优质土鸡的养殖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与普通鸡肉相比,优质土鸡虽然有增重比较慢的缺点,但是其优势是所有普通鸡肉都无法达到的。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土鸡饲养向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但是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积极进行优化,土鸡规模化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养殖场地

1.1选址

在土鸡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地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在进行选址时首先应当远离人口聚居地,或者距离居民生活区500m以上,并且地势的高度应当不高于20°,另外养殖环境中必须具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以及林荫稀疏等良好条件。在选择养殖场地时林荫疏密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养殖效果,如果过于稀疏会产生大量杂草或者灌木,不利于土鸡的活动,但是过于稠密又会影响透光性,滋生大量害虫,所以对养殖场地的稀疏程度应当控制在70%左右最好。在选址以后需要对养殖场地进行改造和清理,将杂草和灌木等进行清理,同时改善养殖环境的透光性,为土鸡饲养提供优质的环境。

1.2鸡舍建造

进行鸡舍建造也是比价讲究的,应当遵循坐南朝北的规律,在建设时需要注意的是鸡舍的养殖密度,一般每个鸡舍的容量应当不得超过2000只,建设时还要考虑到鸡舍的通风性和排水的便利性。鸡舍建设完成以后需要在周边建立起栅栏,栅栏使用防锈钢丝围网或者尼龙网等材质即可。鸡舍建设完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土鸡的成长进行变化,不同阶段的土鸡使用不同的鸡舍。在育雏鸡舍中的采用发酵床技术可以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的概率,并且改善空气环境。在中鸡和大鸡的鸡舍中,为了防止土鸡之间进行打斗一般会设置不同的栖架,良好的栖架还可以降低土鸡与粪便的接触,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为鸡舍增加单位面积中的饲养量。尤其注意的产蛋的土鸡,必须设置好产蛋箱,保证鸡蛋的质量。

2土鸡饲养

2.1不同成长几段,饲养方法不同

育雏阶段,必须保证鸡舍中清洁,并及时进行消毒,将鸡舍的温度控制的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是在33℃左右,湿度需要控制在60%以上,一般雏鸡出壳10h左右就可以进食。当土鸡的毛干以后可以将其放入育雏室进行初饮,初饮的水温应当与室温接近,并且不可断水,每天定时对饮水器进行清理。针对3周龄以上的土鸡和产蛋期的土鸡,采取放牧式养殖方法,在进行放牧之前应当适当喂养少量精饲料,放牧以后适当增加饲料的量。雨天不可进行放牧。对土鸡的放牧范围应当是遵循由大到小的规律,同时逐渐加长放牧时间。对放牧场地的选择应当以1个月为周期经常进行轮换。夏秋季节一般是采取自然光照,冬春季节可以适当增加人工补充光照,尤其是在产蛋之前,适当增加人工光照有利于保证鸡蛋的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光照时间应当由短到长,早晚补充最佳,在补充光照初期,时间一般控制在每周1h左右,光线的强度应当遵循逐渐明亮或者逐渐变暗的规律。

2.2饲料与补饲

饲料和补饲对土鸡的养殖有重要影响,一般在育雏期采用全价颗粒料,但是这种饲料会导致土鸡在后期的放养阶段对粗饲料的吸收和消化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在育雏期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饲草或者谷物,促进雏鸡的肠道发育。另外土鸡也可以从昆虫和青草中摄取部分营养,所以在进行土鸡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喂养一些紫花苜蓿、白三叶等饲草,萝卜和白薯也可以作为补饲的食材。在土鸡养殖中饲喂昆虫可以提高土鸡的增重率和产蛋量,提高经济效益。

3疾病防治

土鸡发生比较频繁的疾病一般是球虫、大肠杆菌、鸡痘、呼吸道疾病等,如果在饲养过程中没有对这些病情进行控制会直接影响饲养效果。球虫、大肠杆菌以及呼吸道疾病等一般是采用发酵床技术进行防治,通过改善鸡舍的环境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在使用发酵床技术的同时还可以采用中草药进行预防,可以减少抗菌药的使用,保证土鸡的肉质。在放牧时期,尤其重视土鸡疾病的控制,因为这一时期土鸡很容易受到寄生虫的感染,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放牧饲养之前,可以给土鸡适当的喂食伊维菌素与阿苯达唑等药物,防止寄生虫的出现,同时使用板蓝根和黄芪多糖散等对病毒性疾病急性控制和预防,在进行疾病控制时期,需要注意必须在上市之前的一个月取消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土鸡饲养中的最严重的疾病是新城疫,这一疾病可以通过对抗体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测制定相关的免疫程序,其目的是保证土鸡抗体保持在科学范围之内。在使用新城疫疫苗时,雏鸡一般是使用新城疫Ⅳ逐羽点眼或者滴鼻,中大土鸡可以使用新城疫Ⅰ对颈部皮下或者胸部肌肉进行注射。

4结束语

土鸡养殖行业得到广泛发展,虽然在增重上比较缓慢,但是其安全无污染的优势受到广大欢迎。在进行土鸡饲养时,为了保证土鸡的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普通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造。本文通过规模化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的分析,优化土鸡生长环境,根据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饲养手段,以科学化素养技术进行饲喂和补饲以及疾病防治,保证土鸡的健康成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者:周小闽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玉峰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动物 猪的养殖 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35-01

一、前言

猪肉是现如今人们食用的较多肉类之一,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猪肉。如何保障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猪肉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二、猪场的建设与环境保障

1.场地选择理想的猪场应当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略带缓坡的地带。一般不选择谷地、山坳和上坡的北坡。从土壤和水质水源看,土壤要求透水、透气性能良好,吸潮和导热性能低,质地均匀和抗压性强;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同时,要求交通方便,保障电力供应,有利于防疫卫生。

2.规划布局猪场的场地规划可分为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以及生活区4个部分。生产区是猪场的核心,一般应设置在防疫安全、环境较佳的位置;管理区因与社会联系频繁,应有围墙与生产区分隔;隔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

3.猪舍设计猪栏面积应该根据猪只性别、年龄、体重、饲养密度和饲养方式等情况而定。猪舍开间多控制在3~4m,纵向长度应按开间的整数倍确定,一般控制在40~70m,猪舍跨度一般为8―13m,舍内净高以2.3~2.6m为宜。

三、全面的饲粮营养

饲粮是养猪的物质基础,也是生产优质安全猪肉的基础。配制饲粮要树立全面营养的观念,纠正那种过分夸大激素、添加剂作用,忽视基础营养供应的倾向。饲粮配方要根据瘦肉型肉猪的生长发育阶段来搭配,每个阶段的饲粮要逐渐过度更换,从各地的饲料资源情况出发,尽量讲究原料的多样化,以改善饲粮的适口性和猪胴体质量。

1.适宜的能量蛋白质水平

肉猪体内脂肪的沉积取决于饲粮中能量的高低,而瘦肉的增长则取决于饲粮中的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蛋白质在饲粮中要按照猪生长发育特点,前、中期是猪长瘦肉的阶段,饲粮中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5% ~16% ,后期是长脂肪的阶段,含量要降为12% ~14%。能量决定猪的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能量越高猪生长速度越快,但过高的能量容易使背膘和体脂增加,导致商品猪瘦肉率下降。故饲养瘦肉型肉猪,可采取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即前期供给高能量、高蛋白饲粮,以保证肉猪的增重,后期降低饲粮能量水平,以提高胴体瘦肉率。

2.全价的饲粮

全价的饲料营养是猪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保证,还可改善猪的免疫功能和胴体品质。瘦肉型猪比地方品种猪生长快,对饲粮全价性的要求也就更高。大型猪场可购买专门技术过硬厂家的“预混料”或“浓缩料”,自己配制成合乎要求的全价饲料,至于条件未成熟的一般农户可直接向正规饲料厂家购买全价饲料。

四、科学免疫与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

1.科学免疫

在猪病的防控中,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冶的观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做到一头猪一支针,要根据不同季节当地的疫病发生流行情况,通过检测母源抗体,根据其消长规律来确定首免时间。同时应当尽量减少免疫应激反应,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免疫程序参考:①待产母猪和哺乳仔猪的免疫。为培育健壮的保育猪打下坚实的基础,刚出生的仔猪进行猪瘟超前免疫圆,疫苗用量以1头份的细胞苗较安全,为防止哺乳仔猪的黄白痢.除在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2周分2次注射K88、K99进行预防外,还可以在仔猪出生后7 d进行注射;15日龄注射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苗;25日龄注射蓝耳病疫苗等。②保育猪的免疫:40~45日龄五号高效灭活苗lmL,60--65日龄2免猪瘟疫苗4头份、五号高效灭活苗2mL,70目龄伪狂犬疫苗1 mL(哈尔滨)。

防疫中应注意的问题:疫苗接种7 d内禁止使用激素类、磺胺类、抗病毒类、氟苯尼考等药物,加强对免疫应激反应的观察和应对,观察时间为免疫后2 h,若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如站立不安、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倒地抽搐、休克等,可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 mL,休克的猪采取耳尖、尾根放血等措施,苏醒后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5%碳酸氢钠100 mL+Vc1g。

2.药物保健

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净化是多年来未攻克的难题,小规模猪场更是难以实现,因此在加强防疫的同时要做好药物保健工作,增强猪只抗病能力,在不同季节有针对性地使用疫苗和药物。如每年的年初、年末是口蹄疫、猪瘟、呼吸道疾病及传染性胃肠炎易发季节,免疫接种前在整个猪群投喂黄芪多糖等免疫增效剂,连喂7 d;在高温、多雨且吸血昆虫繁殖滋生的季节,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高热综合症多发,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可选择一些成本不高、效果理想的饲料添加剂,如能进行早期预防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的爱已爱牧公司生产的先克、爱乐威等产品。

3.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来代替抗生素,是一种新技术,也是绿色生态养猪的需求。有益菌在猪肠道大量繁殖代谢,将产生一系列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胡萝卜素、氨基酸和消化酶,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降低有害菌的数量,并促进保育猪的消化吸收,减少腹泻,还可降低猪舍内硫化氢、氨气的浓度,同时达到生物除臭、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效果,产生一种良性循环。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进行猪的养殖时将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品种、饲料、环境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猪的养殖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猪养殖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占胜,刘廷俊 “360、135”生猪养殖技术――用360斤玉米,从母猪产出乳猪到体重达100kg用时135天 [J] 《中国畜禽种业》 -2011年10期-

第8篇

黄辣丁,也叫黄颡鱼,为鲿科,是一种鱼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投放人工繁育的苗种,若投放天然苗,则生长速度慢,规格不整齐,成活率低。混养。黄辣丁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水质管理。黄辣丁的耐低氧较常规鱼差,喜清洁水,要定期加注新水,且池水不宜碱性过强。鱼病防治。黄辣丁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养殖中也要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饵料投放。用专用的人工配合饵料或新鲜小杂鱼喂养。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加强防病,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1.1良好的养殖环境

鹿寨县在进行旱鸭养殖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于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主要体现在活动场地的选择以及鸭舍的建造。

1.1.1活动场地的选择鹿寨县的旱鸭养殖分为喂养与放养2种,其中以放养的方式为主。因此,旱鸭放养会选择一些土壤和水源比较好的林地,这样放养的鸭子可以给农作物进行除虫、除草,而且鸭子的粪便还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从而实现了生态的养殖。但是,放养对作物的主干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且进行喂养的活动场地一般会选择在离水源比较近以及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

1.1.2鸭舍的建造鹿寨县在进行雏鸭养殖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发酵菌网上养殖新技术,一般选用网眼为1cm左右的网进行养殖,这样可以使雏鸭不接触地面,从而降低其染病的机率。而且,鸭舍的建造分为单层式和立体式2种。其中,单层式的鸭舍其网离地面约50cm左右,而立体式的鸭舍则是在单层式的基础上使用金属或者毛竹进行分层。在进行鸭舍建造的时候还需要保持其内部的恒温,设置专门的饲料槽和饮水槽。

1.2选种

鹿寨县的旱鸭养殖在品种的选择上以体型大、肌肉丰满,且肉质鲜美、易繁育、抗病能力强和易于饲养等优势比较明显的北京鸭、番鸭、樱桃谷鸭为主。而且大都选择那些毛色均匀、富有光泽,眼睛大而有神,叫声清脆、响亮,行动灵活以及体型比较均匀的雏鸭。

1.3鸭舍的消毒

鹿寨县在进行旱鸭养殖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于鸭舍的消毒工作,一般在饲养雏鸭前的1周左右对鸭舍进行通风,使得鸭舍保持干燥,并且对于鸭舍的饮水槽、饲料槽等进行清洗,并且使用一定剂量的消毒液对这些器具进行浸泡消毒,再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干。而对于整个鸭舍的消毒一般采取3个步骤:第1步,使用2%左右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雾消毒;第2步,使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按2:1的比例来进行2次熏蒸消毒;第3步,使用1:600的菌毒杀溶液喷雾进行封闭杀毒。

1.4科学的放养和喂养方法

鹿寨县的旱鸭养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与其科学的放养、喂养方法是分不开的。

1.4.1科学放养鹿寨县的旱鸭放养一般选择在一些农作物主干比较高的林地,且放养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段时间林地的各种虫类、草类等可供鸭子食用的物种非常多,从而可以为养殖的鸭子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营养。在进行旱鸭放养的密度上主要采用稀疏放养的方式,以保证鸭子食物的充足,放养密度一般保持在30~50只/667m2。还有,鹿寨县在进行旱鸭养殖的过程中根据所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林地的面积用围栏将其分成几个区域来进行分开放养,一般每一个区域的面积大概在3335m2左右,每一个区域所放养的鸭子数量在200只左右;如果进行放养的林地面积比较小,不足以进行分区的话,则可以采取间断放养的方法,以保证林地内草虫等食物的数量。在旱鸭放养区域内设置好水槽,以保证鸭子的饮水情况。

1.4.2科学的喂养在进行旱鸭喂养的过程中,鸭舍的通风以及温度根据气候以及鸭舍内空气的流动情况来进行改变。在对旱鸭进行投喂的过程中,遵循“先水后料,无水不喂和自由采食”的饲养原则;实行多餐制,投喂次数以4次/d为宜;在鸭子成长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鸭子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更换饲料,以保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随着鸭子的不断生长,还应当逐渐降低饲养的密度,以保证旱鸭具有足够的生长和活动的空间。

1.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鹿寨县提高旱鸭存活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其在放养的过程中将旱鸭放养的时间与林地喷洒农药的时间进行错开,以防止旱鸭的中毒。养殖户对鸭舍以及其活动区域进行定期的清理,以保持其干净。鹿寨县在进行旱鸭养殖的过程中积极做好旱鸭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对饲养的旱鸭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一旦发现病鸭,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并对所有的鸭群以及活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巡逻,做好安全措施,以防止天敌的入侵。

2结语

第10篇

一、肉山羊生活习性与主要品种

1.肉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肉山羊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是活动能力很强,喜登高;二是食性广,消化力强,喜食树叶嫩枝;三是抗病力及对蚊蝇骚扰的抵抗力强;四是喜欢干燥、爱清洁、合群性强;五是好斗,易驯养;六是早熟、多胎多产。

2.肉山羊的社群生态结构

山羊的自然组群有两种,一种是同期(批)购入的山羊基本上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不论来源、年龄、性别,以一强壮的母羊为首领;另一种是以母系繁育后代组成一个生态群,以始祖母羊或年龄较大、体格健壮的母羊为首领。

二、肉山羊的饲料与饲养管理

肉山羊能充分利用粗纤维饲料,但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仍需注意平衡。要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能满足需要。肉山羊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在矿物质中,食盐供给最为重要。

肉山羊可利用的饲料分为青绿饲料、多叶饲料、精饲料、矿物质饲料及其他饲料。

在饲养管理中,要经常检查山羊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物质缺乏,对于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更应加以注意。防止采食霉烂的饲草、毒草和喷洒过农药的牧草。不能饮用污水,从而减少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若是长期圈养,要让山羊有适当的运动。

三、肉山羊的营养

肉山羊的营养需要量=维持身体运转需要+生长需要+泌乳需要+胎儿形成需要+运动能量需要。

1.母羊配种前的营养需要

母羊在配种前6~7周需要获取优良的日粮营养,每天摄入干物质的量应达体重的5%左右,这样有增加泌乳量、养好羔羊尽早恢复母羊配种体况、满足再次配种怀孕需要的重要作用。

2.母羊怀孕期的营养需要

母羊在怀孕的第二个月,营养需要稍高于空怀期。第三个月以后,随羔羊体重的迅速增加其营养也需要增加,这时候母羊每天摄入的干物质量应达到体重的3.5%~4.0%才能满足其需要。

3.母羊泌乳期的营养需要

母羊最高泌乳期营养需要大约为空怀时期的3倍,靠增加营养来满足这种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母羊泌乳期到30天左右,需要提高补饲的生产效果。一是黄豆不要单一喂养,应同玉米等能量饲料配合饲喂;二是玉米投喂的方式,以整粒玉米生喂较好,可保持母羊在同等生产力情况下降低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4.羔羊的营养需要

初乳可增强羔羊对疫病的抵抗力。所以,尽快吃到、吃好初乳以获得足够的能量,才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山羊乳的能量来自于乳糖、酪蛋白质和乳脂,首先供给能量的是乳脂、乳糖。羔羊吃到足够乳汁,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求。

羔羊对蛋白质需求量变化很大,且各时期的需求水平不同。1月龄时日粮中所需的蛋白质含量为16%~18%,以后逐渐降低,到成年时为12%。

四、肉山羊选种与繁殖

肉山羊选种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市场的羊种需求、羊种引入成本和引种是否方便等情况而定,不可盲目行事。选种应坚持看祖先、看本身、看后代。

种公羊的品质对整个生产羊群的品质影响很大。应选择在多胞胎、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生殖器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公羊。选择种母羊应从多胞胎、外貌结构和生殖器官发育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母羊。

五、利用杂交优势增产羊肉与山羊育肥

肉山羊的杂交,多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本地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一代杂种羊育肥在周岁左右出售。

第11篇

一、池塘改造

由于鱼虾蟹均属于水生生物,所以对水质环境具有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养殖人员需要结合池塘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造,改造工作应该以水源充足、污泥少、水质清新、洱源充沛为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鱼虾蟹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二、防逃设施建造

防逃设施的建造首先需要确定位置,通常设施应该建在堤岸上,高度和内倾斜角分别以50cm和15°为最佳,一般采用双层塑料围成即可。同时,在池塘周围要用每隔2m左右埋一根木棍作为木桩,用相应尺寸的双层塑料贴靠在木桩内侧,夯紧压实,将双层塑料打上孔眼,用铁丝固定在木桩上。

三、微孔管器的安装

一般来说,微孔增氧养殖方式采用的多为短条式增氧系统,该系统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主管、支管和微孔曝气管。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在高于池塘水位15cm左右处架设总供气管,架设位置应位于池塘中间,并贯穿整个池塘。然后以总供气管为中心,分别在左右两侧水铺设一条微孔管,微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总供气管上和离池埂1m远处,并使其呈水平状分布。

四、水草种植

水草的种植需要依靠水草带来完成,一般来说,根据池塘规模不同,对于水草带长度的设置也不尽相同,养殖户需要结合实际规模来对水草带的宽度和间距进行设定。水草带设置完成之后,便可进行水草种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水草主要包括伊乐藻、苦草以及轮叶黑藻几种类型。水草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其种植面积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能超过总面积的30%,而且要分布均匀,避免水草种植过于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虾、蟹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而且还能够帮助河蟹更好的摄食和躲避敌害。

五、苗种放养

上述工作完成之后,便可开展苗种的放养工作,放养的苗种主要以青虾种和河蟹种为主。其中,青虾种的放养应该在春季开展,规格应该在2000尾/kg,投放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设定,需要注意的是,所放养的虾种规格需一致,附肢齐全,活动敏捷。河蟹种的放养应该在3月上旬开展,规格应该为60-150只/kg,同样需要苗种附肢齐全、体质健壮。

六、水质调控

“新”和“优”是水质调控的根本目标,想要将上述目标顺利实现,养殖人员首先要定期换水,根据月份不同,换水的周期也有所不同,比如说,3-5月水深应控制在0.6m左右;6-8月水深应控制在0.9m左右;9-11月水深应稳定在1m左右。同时,在养殖期间,应该每隔一星期注水一次,每次15cm左右,还要在此基础上经常减少水质,及时捞除剩食和污物,保持池水清洁,从而给青虾和河蟹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次,养殖人员还要调节溶氧,温季节微孔管增氧设施每天开启时间应保持在6小时,好天气下,微孔管增氧设备从凌晨2点开至次日日出,雨天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增氧时间。

七、饵料的投喂

饵料的选择需要符合青虾和河蟹的生长需求,一般以河蚌、优质杂鱼为主。投放量需根据苗种的数量和具体的生长时期来具体设定。投饵的方法应该坚持“四定”和“四看”。其中“,四定”主要是指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四看”则主要是指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和看苗种生长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饵料的投喂量。

八、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手段。就目前日常管理工作而言,其重点主要集中在河蟹的管理上,青虾管理为辅。不同天气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在高温环境下,养殖人员需要每天巡塘,以此来对河蟹的生长情况做到全面、系统的掌握与了解,比如说,河蟹的摄食情况、活动情况、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逃走情况等。在大雨环境下,需要将管理重点放在河蟹防逃方面,一旦发现有河蟹逃走的迹象,应该及时堵塞堤埂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除此之外,日常管理还应做好对河蟹和青虾的保护工作,防止青虾和河蟹受到敌害的侵袭,第一时间排除有可能对其产生侵害的生物,比如说水老鼠和青蛙等。由于是人工养殖,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害,对于这一问题,养殖人员需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使用漂白粉等药物来防止病害发生。一旦发现病蟹和死蟹,应及时弄清患病原因,抓紧治疗,排除致病、致死因素,确保青虾和河蟹健康、快速的生长。同时还要确保水质环境达到标准,定期对水质情况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九、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肉鸡;优质肉鸡;养殖技术

近年来,肉鸡养殖已成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肉鸡养殖因其具有养殖周期短、出栏快、效益好等特点而备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饲养的肉鸡也很难被消费者接受,人们的消费理念也逐渐从普通肉鸡向优质肉鸡方向发展。因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畜禽养殖的经验,对如何饲养优质型肉鸡的一些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现简要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优质肉鸡饲养效益的好坏与鸡的品种有很大的关系。在选择养殖品种的时候应结合当地的市场情况和人们对肉鸡品种的喜好等特点来选择适宜养殖的肉鸡品种,在引进品种的时候最好从信誉度好、质量好的正规养殖企业引种,只有保证鸡苗品种纯正、优质、健康、生长快、产肉或产蛋率高,才能为养好优质肉鸡的提供好的基础。

2 鸡场环境及设施要求

普通肉鸡对饲养条件的要求不高,大多数都是都以圈养的方式饲养;其次,其对环境及附属设施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水、电、路通就行。圈养的优势就在于节约场地资源,便于管理,不足就在于容易患病,而且对饲料资源的消耗也较大。肉鸡由于长时间关在笼子里,缺乏运动与空气的流通,鸡的体质相对较弱,肉质也较差。所以,要改变和提升鸡的品质,就必须改变饲养模式,散养(包括草场养鸡、林果园养鸡)是一种可以有效改变和提升肉鸡品质的方法,散养可以增加肉鸡的运动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还可觅食掉落的果实或掉落果实腐烂变质后生成的蝇蛆,这既可节约饲料资源,又可增强免疫力,且鸡粪还可以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生长。但散养对环境及设施的要求较高,除须具有水、电、路外,还须修建防护栏、躲雨棚、隔离室等附属设施,林地和果园地的面积也要相对较大,最好有一定的缓坡。这种方式养出来的肉鸡品质才能得到保证,在市场中才具有竞争力,也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放养密度

散养肉鸡的密度宜稀不宜密,一般每667㎡地放养150~200只为宜。密度太大,鸡得不到充足的活动空间,对环境饲料资源的要求较高,容易引起饲料紧张,从而影响鸡的品质和增加养殖风险;密度太小,则是浪费饲料资源和场地资源,养殖效益也相对较低,放养规模最好实行分群饲养,每群1500~2000只左右为宜,采进全出制。

3.2 放养时期

放养时期要根据场地资源和鸡日龄来综合确定。首先要对雏鸡进行育雏,再其脱温后再放入林地饲养;其次是选择最佳放养时期,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10月底,这期间气温逐渐回暖,杂草丛生,虫、蚁、果实等能被鸡采食的食物较多,其他月份因气候降低、天然食物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放养要采取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方式进行。通常30日龄以上的雏鸡,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前为最佳放牧时间,冬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适度放牧,并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即上午放牧前不宜喂饱,因为放牧时鸡还可采食天然食物来补充能量。

3.3 补饲精料

放养时要对鸡的体貌特征进行细致观察,依据鸡的精神状态、粪便形状等来判断鸡是否缺乏Ca、P、微量元素和是否患病等,同时还要结合鸡的日龄大小来确定需补饲多少精料。

4 疫病防控

对放养鸡要进行定期防疫与驱虫,按肉鸡防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和预防性投药、驱虫、消毒,还可通过服用微生态制剂的方式来改变肠道环境或与肠道内有益菌一起形成优势菌群,抑制致病菌群。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种植一些中药材,加工成粉添加到鸡日粮中以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提升肉鸡品质和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

5 预防兽害

放养鸡的天敌很多,放养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修建好防护栏。但有些天敌是不可避免的,如老鼠、蛇、鹰等,这些动物对不同日龄大小的鸡都有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在放养前要先对场地进行一次灭鼠和消毒,但要注意使用的药物,以免被鸡误食,在放养的地边可种植万年青、半边莲、观音竹等,可有效预防蛇的进入。

6 防止农药中毒

在果园地放养肉鸡要注意防止农药中毒。为兼顾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果园地最好选择绿色、无毒害的生物农药,喷洒农药当天及半个月内需要把鸡隔离饲养在非喷洒区或采取轮牧方式,在喷药后的果园内不能采集青绿饲料喂鸡。另外,在外面采集的饲料也需要了解这些地方最近是否喷洒过农药,以保证安全。

7 精心管理

规模化放养肉鸡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

一是放鸡时勤观察。每天早晨放鸡外出运动时,健康鸡总是争先恐后向外飞跑,弱者常常落在后边,病鸡不愿离舍或留在栖架上。通过观察可及时发现病鸡并及时治疗和隔离,以免疫情传播。

二是清扫时勤观察。清扫鸡舍和清粪时,观察粪便是否正常。正常的鸡粪便是软硬适中的堆状或条状物,上面覆有少量的白色尿酸盐沉积物;若粪过稀,则为摄入水分过多或消化不良;如为浅黄色泡沫粪便,大部分是由肠炎引起的;白色稀便则多为白痢病;而排泻深红色血便,则为鸡球虫病。

三是补料时勤观察。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健康鸡特别敏感,往往显示迫不及待感;病弱鸡不吃食或被挤到一边,或吃食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病重鸡表现精神沉郁、两眼闭合、低头缩颈、翅膀下垂、呆立不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