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网络生活

大学生网络生活

时间:2022-05-05 14:1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网络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网络生活

第1篇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辽宁 营口 115000)

摘 要: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形式,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对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生活;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59-02

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替代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作为一名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发现,网络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无限生机、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客观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情况及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而现实的任务.鉴于此,笔者立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挖掘其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网络生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1 现状解读

大学生作为网络行为的主群体之一,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中,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然而,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上网目的多元化,且相当多的学生使用网络比较盲目,随意性大,具体表现在多数大学生上网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遣娱乐,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想通过网络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参与互动.第二,上网内容多样化,但欠合理,具体表现在他们偏重于对网络的娱乐休闲功能的使用,超过70%的学生进行网络游戏、看电影电视剧、交友聊天,而对于网络知识、技能的学习不甚关心.第三,上网时间较长,对网络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具体表现在60%以上的大学生上网时间都在5小时左右,且男生的上网时间远远超过女生上网时间,可见,大学生正处于高强度的网络生活中.第四,对网络影响的认识不一,具体表现在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网络的积极作用大,网络不仅提供了信息、咨询平台,而且拓展了视野,足不出户就能览观世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的消极影响大,上网没有节制,致使作息不规律,影响着学业发展、人际交往,甚至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 原因探析

各种现象和调查表明,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不容乐观,尤其表现在他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比例非常低.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学校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和指导不够

在中国几亿网民中,高校学生是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他们利用网络的机会和时间都较多,从事的活动也比较丰富.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情况并不理性,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学校缺乏对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和指导有直接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多种多样的网络信息,如果没有系统、全面的指导,难免会有许多学生盲目、甚至错误去进行与学习工作和健康的休闲娱乐无关的活动,而且很可能从事的某些活动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2.2 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其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完善的活动体系,文化活动流于形式,更缺乏特色,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更谈不上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到自由、开放的虚拟网络中寻找刺激和成就感.

2.3 学生自身缺乏理性的网络活动意识

一般来说,高校学生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应具备很强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但调查显示,大学生更多地利用网络休闲娱乐,特别是男生打游戏,虚度光阴.这些现象与学生自身缺乏理性的网络活动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上网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自控力不强的学生面对网络上良莠繁杂的信息不免会分散注意力,浏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从事一些无聊的活动.

3 对策建议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与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3.1 加强对学生网络生活的管理和引导

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有目共睹.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学生网络生活的引导和管理就成为摆在高校文化建设和教育管理面前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从宏观上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制定网络管理制度,规范、调控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而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要从微观上着手,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笔者认为,要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渗透”.“一个中心”即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坚持把学生放在活动的主体地位,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要具有教育性,有益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增长学生智慧才干.“两个基本点”指立足于学籍管理和宿舍管理两方面:学籍管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跟踪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牢牢树立学习意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人生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安排和管理时间;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意识.加强宿舍管理,制定严格的宿舍用电、上网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上网的自律性、法制性和责任感;建设和谐、健康的宿舍文化环境,使宿舍真正成为大学生自由交流、结识友谊、碰撞思想的理想环境.“三个渗透”,就是将网络知识渗透到专业学习中,网络道德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行为渗透到日常管理中,将网络为我所用,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及时给与帮助.从而真正将网络资源作为学习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规范、文明上网,提高网络免疫力.

3.2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但是没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情绪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作为大学生生活的调味剂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方面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充实、优化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尤为重要.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吸取、借鉴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找出差距,剖析原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地选题,制定本土化的文化活动方案、计划,把学生的兴趣从网吧拉到校园、操场、活动室来,吸引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其中,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形成习惯,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这一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切实将网络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中,积极创设以高品位为目标,以思想、学习、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在校园网中多设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习站点的镜像;多装一些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和学习;开展网页制作竞赛,开设BBS论坛、心灵驿站、个人主页、社团主页,举办计算机技能比赛,组成计算机维护志愿者服务队等,把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入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

3.3 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理性网络活动意识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理性网络生活意识,约束网络行为是净化和提升网络生活质量的根本.笔者认为,首先,大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如果驾驭网络,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就能使网络为我所用,成为网络的主人;否则,沉迷网络,陶醉于网上游戏、聊天、交友,则人的生命将化为愚钝的物质,成为“网中之鱼”,沦为网络的奴隶.其次,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他律转化为內律,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严格要求自己,挖掘网络最实际的意义,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有效遏制“指尖上的毒瘾”.再次,作为以学习为主的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强度是很高的,在信息过剩的时代,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大学生要从思想上构筑起坚固的“信息海关”,增强甄别、选择信息的能力,批判地、创造性地利用信息,避免各种诱惑和盲从.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理性的网络活动意识,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优势资源,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才会更健康、更丰富.

综上,网络生活作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将长期存在,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活文明、健康、有序的发展任重道远,但如果我们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增强思想教育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和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定会是一片绿色.

——————————

参考文献:

〔1〕涂炯.大学生网络文化现状浅析——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J].职业圈,2007(10):62—64.

〔2〕王莉,姜忠莉.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5).

〔3〕王健.信息时代高职生网络生活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5(25).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大学生学习;主观性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说教育要从实际生活实际出发,是生活过程中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贯彻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中,以生活带动教育,真正的完成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切合学生的学习背景,通过大学生网络生活发出力量形成真正的网络思想教育,从而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的价值,满足大学生的发展和需求。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组成部分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以完善教育模式为目的,通过网络设备的运用,扩展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主要涉及到组成部分包括:

(一)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教师贯穿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加强学生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普及和推广落实,将学生的生活融入学习中,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二)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本身就是针对大学生而言的,学生作为学习和生活中的主体,是受教方,是教育效果的体现者。

(三)教材教学内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结合当前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和社会背景而言的,教材是正确思想灌输的主要来源,对大学生思想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活化模式中主要教学内容分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心理教育、网络道德和网络心理教育等。而网络道德和网络心理教育作为新添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多种知识表达形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学习。

(四)网络媒介。网络媒介是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的主要的载体,通过形成虚拟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实际的体验,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为教师提供更高的指导平台,加强教学内容合理、科学的灌输,促进教学目的的完成。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加强政治生活化的发展。

(一)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教育模式的落实和体现者,是教育生活化模式形成的关键,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中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网络生活虚拟实践体验,加强教育思想生活化的融入。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和学生的学习思想,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根据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的空间,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为导向。教师是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启发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像是指路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学习观,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在教育思想化模式中,以教师为导向,就要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学生学习知识来源的主要点,在政治思想生活化教育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大学生网络运用情况,从实际知识水平出发,发挥网络教育的特点,运用通过多种知识表达形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网络虚拟生活中感受教育,得到启发。

(四)网络为载体。网络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中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而网络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优化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学习环境,加强现实教育与网络教育的结合,完善教师、学生、教材、网络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作用

随着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了响应教育部政策,各大高校都在积极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它作为一门新形成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受多种原因的制约和影响,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并不理想。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则充分吸取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让大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方式进入网络生活,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以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使教育能够真正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是为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今网络的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网络内容环境复杂化和多样化,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观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把网络搬到学生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贯彻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多种形态的表现加深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和认识,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的向上的思想道德观。有利于学校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观,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发挥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现》,王璐、宋元林,《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

第3篇

[关键词]网络伦理生活化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杨广平(1975- ),男,江苏赣榆人,徐州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徐明(1974-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江苏徐州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文化自觉、自信:构筑文化强国梦”(项目编号:2013SJB710023)、2013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输送联合会(青年精品)课题“网络虚拟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SQB-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64-02

长期以来,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脱离大学生现实生活,采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僵化、抽象、概念化,出现了“空、大、全”现象,造成了教育效果不好,引发了诸多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现象。胡塞尔、哈贝马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域。

一、当前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滞后与不足

从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来说,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正好处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然而,在他们还没完成这个转化时,虚拟网络世界便匆忙地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世界。但高校教育却不能针对网络带来的新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造成了目前大学生道德行为层面上“知行分离”、道德情感层面上“知情分离”和道德信念层面上的“知信分离”的现状。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主要为课程教育,总体来讲,存在三种教育模式:第一,“推移”式,即把现实环境中的伦理教育模式照搬移植到网络环境中来,实现简单的教育“推移”。其弊端在于网络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若采取完全照搬原有的德育教育模式,只能是一种依存于惯性的教育模式,难以收到实际效果。第二,“主知主义”式,即把智力活动引入道德教育中,强调德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纷繁芜杂的网络社会中学会辨别是非曲直。其弊端在于主知主义教育模式把个体品德构成窄化处理和学习方式简约化处理的德育模式,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道德教育,它将道德行为置于次要地位,而将道德认知当作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使用道德的认知力去规范个体的道德行为,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和道德目标的割裂,是一种不完全的道德教育。第三,“工具理性”式,这种德育形式夸大技术与规则的作用,企图通过对网络的控制来实现对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目的。其根本弊端在于把道德与现实对立开来、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不可避免地产生道德教育人文目的性与理性工具性的冲突,造成了人文内涵的丧失和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网络伦理教育新视域:回归生活场域

生活场域为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域,是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也蕴含着人性的回归。其核心价值在于在现实生活场域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索,不断体验、感悟和超越,从而实现人生命价值,实现由平凡到非凡、由平庸到卓越的蜕变。胡塞尔、哈贝马斯等人提出的“生活世界”为网络伦理教育提供了一个情况复杂、差异很大、动态多变、正在发生的教育域场。从这个意义上讲,伦理教育如果脱离了人自我的生命体验和生活感悟,任何形式上的伦理教育都是徒然的。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是为了唤醒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其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超越。

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应该紧紧围绕教育主题的现实世界,从学生的网络生活体验入手,充分利用网络伦理道德冲突事例,全面把握教育的主客在虚实世界中的体验及感受,真正关注学生在伦理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重过程性、情景性和现场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全面把握教育主客体在生活体验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意志,并通过不断积累升华来体认、领悟道德情感,在生命体验中不断提升青年的道德素质。

三、网络伦理教育的途径:高校生活化教育平台

(一)开辟网上网络伦理教育课堂

在校园网上创建面向青年大学生建立“绿色”德育网站,使之成为网络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为了青年大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在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必须切实开展网上网络伦理教育课堂,把青年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综合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网络伦理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上投入大成本,加强主流网站的生活化建设。在网站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主流网站的生活化建设,以学生为本,内容形式上取材于大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热点问题设立专门的交流、讨论区域,通过网络辅导员、信息员、分析员的共同协作,及时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人格。

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流网站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其他网站加以正确引导,形成网站良性共同发展的局面,不断促进网络德育生活化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关注现在大学生登录率比较高的部分网站,如校内网、天涯社区、猫扑网、淘宝等这些以时尚、新奇而备受大学生关注的娱乐型、消费型、交往型网站。通过将这些网站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主流网站建立友情链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引导和监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浏览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自觉抵制各种网络“垃圾”。

(二)网上渗透教育

隐性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是高校构筑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平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努力创造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指导性的“道德情景”,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网络伦理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使大学生在无形无声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鼓励学校各类社团和班级建立网站。通过各类社团组织对网络使用的具体情况,形成符合其网络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这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如网络辩论、网页制作、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调查活动、漫画制作等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健康的网络伦理认知能力;也可以鼓励大学生集体动手建立班级网页,并在网站上设立德育学习、历史人物风采、实事分析、社会动态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栏目,兼顾内容与形式,样式新颖多样,在保障德育渗透的同时,提高网页制作技艺。

其次,要利用好校园网、BBS、博客等网络平台。目前高校均已建立起各自的校园网,甚至各个职能部门也纷纷建有自己的网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其实并不理想,问题主要是这些网站过于注重理论的宣传和政策的宣讲,更多地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再加上这些网站或者网页更新慢,格式严肃、老旧,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鉴于此,我们应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完善校园网建设,充分考虑网站的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功能,努力建设成为受学生喜爱,获取健康信息的主渠道。专题网站的建设要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此外,要在网上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网上师生的互动交流,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理论问题、热点际题、实际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寓教育于服务之中。

(三)网上与网下相结合

网络伦理教育,不能简单地就网而说网。换言之,不能完全以网对网,因为网络仅仅是人实现交流的一种载体,而人永远是网络主体。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永远活在网络虚拟中,因此,网络社会中所发生的伦理问题大多还是需要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面来解决。

第一,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具有高度的认同,认识到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是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高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网络虚拟文化的发展,全面研究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把握网络伦理教育的规律。要在传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时注重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做好网络素养教育。掌握大学生网络伦理状况,做好网上热点难点问题的网下引导工作。同时,也应该利用好“网上”这一平台,充分借助网络先进技术手段,发挥技术优势,抢占网络思想阵地,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复杂、枯燥的问题通过技术处理转变为简单、有趣,进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这些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高校要构建网上、网下良性互补机制。网络有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越条件,很多人在网上聊天的时候都自觉地谈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困惑,这种信息比传统“一对一”的方式能更快地发现问题。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浏览可以归纳出一些典型的和集中性的问题,通过在网下开展座谈、讲座、报告会等传统手段集中而深层次地解决,把科学理论灌输和先进思想渗透结合起来,帮助人们增强上网行为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觉抵御网络不良信息侵袭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网络上发现的不能在网上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网下有针对性地解决。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发现一些平时不易发现的、不具有共性的、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这类问题很难在网络上解决。只有在现实生活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育人、帮助人、提高人的目的。

(四)优化网络生活环境

网络环境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冲击和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且网络生活环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正常运行。然而,目前我国网民的网络生活环境堪忧,互联网所来的垃圾信息、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网络黑客、网络欺诈、网络犯罪冲击着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因而,净化网络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是实现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环节。

支撑网络传播的是高技术、高智能的国际互联网,为此,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必须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绿色网络技术,并且要对他们进行网上技术的引导教育,同时也要加强网络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手段抵制各类不良网站。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通过甄别、筛选、过滤、屏蔽有害信息,阻止不良网站的运行,积极打造网络绿色防护罩;政府还应该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鼓励企业与研发单位强化网络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多方位、多渠道地大力推广先进的网络防护技术。

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预警、调节、反馈机制,提升网络文化品质,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进华.自律与他律: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J].道德与文明,2003(1).

[2]许立新,田鹏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新举措[J].道德与文明,2003(1).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道德 高职大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 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 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5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实效性;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79-03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比2012年底增加2 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18~24岁者占到3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网络的诸多特点迎合了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心理,而网络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学习、生活的便利,但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德育是对传统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网络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利用网络资源或技术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既形成了网络德育,拓展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创新和发展了传统德育模式。

(一)网络德育主体特征

教育主体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不再是以前单向的“说教”者,而是教育的指导者或引导者,因此在网络德育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淡化了教育主体的身份,使得网络教育人情味和可信性更高,教育效果会比传统德育模式更好。

(二)网络德育客体特征

传统德育客体身份是具体的或确定的,其思想意识、道德水准、身心状态等易把握;而网络德育的客体则不一样,是一群“网络人”,而这些人具有不确定性、隐匿性、虚拟性等特点,并且一般没有戒备心理,容易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对于教育主体来讲,也容易触及其客体的内心深处,易于掌握教育客体真实的内心动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加以指引,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网络德育内容特征

传统德育内容滞后于社会现实,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导。网络德育则不同,其德育内容更加贴近教育客体的思想状况和社会现实,提高了德育的及时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全面性,也增强了教育内容的科技含量,也便于为教育客体所接纳。

(四)网络德育手段特征

传统的德育渠道和途径比较单一,教育方法常以课堂教育为主,覆盖面过窄,有时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难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由于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德育极大地拓展了空间,创新了手段,代之以面对面的双向、平等的交流方式,并辅之以开放互动、图文并茂、声像生动的教育手段,便于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全天候、立体交叉的网络德育工作模式。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尽管各个高校在探索网络德育方面都有举措,但总的说来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如何切实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实际效果,使网络德育获得长足发展。网络德育与传统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就得探究高校网络德育路径:

(一)搭建网络德育活动平台

要占领网络阵地,道德教育就要搭建起自己的活动平台。一般要拥有特定的网站、网页等信息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平台,以及开展网络德育的活动场所。

1.搭建立体式网络管理平台

要制定一套立体式组织管理系统,采取项目管理模式,为网络德育有序高效的开展搭建管理平台。由于没有时空限制,对网络德育的组织管理平台建设就要求高,力求做到管理科学,学校、社会、家庭、政府必须齐抓共管,只有这样,在网络德育大平台上才能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从高校的层次来看,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建设,要把网络德育纳入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规范好学生在校上网的活动。例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校园网进行有效监控,并利用校园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指引学生的网上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实现教育。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应全面净化网络环境,指引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学校德育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学生在放假期间上网如何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能否配备一定的信息监控系统,或开办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社区网站”,促使学生健康上网。从家庭角度来看,家长须与学校密切配合,学生家长在假期调控学生的上网时间、内容等。

2.搭建网络信息资源平台

大家知道:只有在荒芜的土地上种好了庄稼,野草才没机会生长。网络信息量巨大,要成功实施网络德育,还须得借助于网络化的德育空间、数字化的校园网德育平台。在可控范围内,要让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展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学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学校建立专门的德育网页或德育网站,便于网上开展学习活动。德育网站以和交流德育信息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网上学习资源,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活动。首先,让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或随笔放到学校内部德育网上,鼓励教师间互相学习交流;其次,学校各院系每周定期在学校网站上向教师、学生推荐学习文章,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或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再次,建立“名师链接”,开展与名师“一对一”活动,学校向学生推荐数十名德育名师,让广大学生踊跃参与与名师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进而提升自我品质。二是鼓励学生自己实践网络德育,在校园网建立展示班级风采的班级网页。在创建网页的过程中,各班学生须集体协作,增强集体荣誉感,有效地将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道上来。三是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政府的资助引导下,涌现了一批网络德育基地,如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青网、中国校媒网等,以及其他一些健康网站,如中国德育网、中国青少年研究网、中国法治网、中国青少年维权网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德育震撼力的优秀网站。通过浏览这些网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学生将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组建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同传统德育一样,网络德育实施过程也是教师(教育主体)有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网络德育客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与传统德育比较而言,网络时代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当前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来组建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1.强化德育队伍的网络德育意识

在网络时代,作为德育管理者,首先要改变滞后的教育思想,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学习网络新技术,积极应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在网络教学中学会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网络技术于一身,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成为新型教学与管理者,必须有较强的网络德育意识。这样才能为高效益的德育管理奠定思想基础,最终实现德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网络德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2.提升德育队伍的网络技术素养

网络时代使德育工作者由原来的主导型地位转变为现在的积极参与型地位。德育工作者难以直接约束学生阅读网上信息或网上信息。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熟悉网络,提升自己的网络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够在网络互动参与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做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控制权,实现网络为我所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尤其是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培训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使他们拥有较强的信息传递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造就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

在网络时代,尽快造就出一定数量的“专家型”网络德育人才队伍,敢于应对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关键点。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应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拥有德育专家意识。他们不仅能够利用网络开展日常的德育工作,而且能进行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开发德育软件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更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状况,网络德育队伍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正确把握网上舆论导向,以适当的网络方式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丰富网络德育内容

师资条件和平台具备后,关键是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内容。目前网络传播正成为现代社会主体传播媒介之一,它每时每刻都以最广泛、最迅速和最直接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道德建设。丰富网络德育的内容,以最大限度吸引他们的兴趣,指引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净化他们的心灵。

1.内容贴近生活

学校的网络德育要来源于学生的网络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网络生活,并服务于学生的网络生活,因此,在内容上要围绕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进行选择与安排,在网络上进行解疑释惑,通过微言微语,对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与生活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切实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同时帮扶大学生解决切身实际生活问题,如“成长成才”与“就业”方面的困惑问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及特点,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大量便利信息。这要求我们的网络集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于一体,为广大学生乃至社会网民提供品种齐全的网络服务,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2.内容健康全面

在内容结构上应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求,以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公民道德、法纪法规、心理健康等几大要素为支点,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引导,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因此,网络内容上应拥有大量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探究学生敏感和棘手的问题等,从贴近、关爱每个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架构出适合不同类别类型、不同层次的并能体现社会要求的、与学生网络生活紧密联系的具体网络德育系列内容。

3.内容载体多样

网络时代德育内容实现了由静态的文字书本向动态的多媒体资讯转变。网络德育的内容形式应是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及影视于一身的,内容载体丰富多样的,包括网络德育课件、网络电影、网络文化、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视频课、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网上家长学校、虚拟社区、网上漫游等。特别值得重视利用视频直播系统,开展德育活动直播。如在校园网上。每次学校大型教育活动,如学术讲座、教育教学讲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学校组织的大型纪念活动或文艺会演、院系组织的活动等,我们都利用校园视频直播系统进行现场直播,扩大师生的参与面,得到师生普遍的欢迎,并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还可以通过网络播放电影,进行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引导,更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四)架构网络活动监管体系

网络是公共空间,养成良好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网民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位网友的“自我净化”,从心底意识到网络世界不是事事随心所欲的“乌托邦”,不是游离法外的“世外桃源”。而当今的大学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平台上,仅靠自律显然很难做到规范有序,无法让每一个别有用心者或恶作剧者消失。当今社会崇尚法治,现实社会需要法治,虚拟社会也需要法治。净化网络世界,需要大学生的自律,更需要对他们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管。只有给上网的学生套上监管的“紧箍”,厘定行为边界,让违规者承担起责任,才可能管住不负责任的谣言,还互联网一片干净天空。

首先,要增强网络法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宣传,让学生知法守法,尽可能减少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对网络媒体进行技术控制,让有害信息不能进入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环境。通过监管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的自律能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五)创新网络德育服务方式

根据网络的特点,有必要针对网上求助者开展个性化网络德育服务,建立网络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机制,使网络德育工作者能及时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思想教育有针对性,才能提高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开设网络专栏,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

我们成立了“网络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成长辅导室”,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师8人,专职的辅导员53人,并聘请教育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做心理辅导,帮助许多同学走出了困境;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心理讲座。仅2012年9月开学以来就已经做过4场讲座:针对学生就业难讲“适应能力就是生存和发展能力”;针对考试不及格学生做了2次讲座――“高效学习、找回自信”、“调好心态,增强实力,相信自己,圆满完成学业”,网络资源为我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视频,使大学生深受启发。

2.开发网络论坛BBS,介入学生贴吧

教育者直接参与学生网上讨论,可利用其虚拟性、敞开心扉讲真话的特点,因此教育主体可体验其微情微意,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并善用微言微语,不断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氛围,及时纠正其偏差,解决其真实的思想问题。同时学校德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在网上就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重点问题展开即时讨论,教师适时介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乐观、向上的论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开通E-mail、QQ、微博等交流渠道

学校(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等)以不同身份加入学生QQ群、学生班级QQ群等,以便能够更深入地和学生谈心,通过微言微语,促进师生心灵上的交流,实现坦诚沟通。尤其有助于尽快地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建立“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受网络毒害的学生的帮扶

“德育导师制”是针对学校的“后进生”开展的。在这里主要针对网络受害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帮教对象由班主任、辅导员提名,报学校心理咨询室备案。需要帮教者,由辅导员、心理咨询室教师与学生结成“帮教对子”,每位老师帮扶十名左右。而作为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将其纳入帮教对象,让其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帮扶老师将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落后表现和原因分析等)记入专项档案(帮教手册),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教育。同时创新德育情感沟通,注重德育的人文教育关怀。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就必须注重情感沟通。

(六)注重网络道德养成教育

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问题。大家知晓,网络德育可把正确网络道德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自觉行为,进而养成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习惯,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大学生做不到。因此,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大大增强了对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一方面,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其个体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指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举止,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抵制违背网络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5-93.

[2]梁美凤.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探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65-68.

[3]陈开杰,韩志文.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35-37.

[4]吴玉红.新时期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23-25.

[5]张艺兵.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J].高教论坛,2010,(6):14-17.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网络信息不分地域、种族的传播,它无处不在改变着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网络给人类带来进步和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好的负面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网络成瘾,网络对校园文化带来一种新的挑战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网络成瘾的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网络生活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的管理模式,最终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网络成瘾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如此迷恋网络世界,要得到这个结果就要从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一个是自我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

一、自我因素:

1.依赖心理,在网络中通过虚拟的生活来得到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满足感,造成这个原因的情况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受挫,无法得到解决导致依赖网络世界;也有的大学生是自卑或抑郁的心理,总觉得别人比自己优秀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交流导致自身的孤僻,从而网络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种渠道。

2.上网目的不明确,对网络利用价值小,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与知识的开发无关,只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知识的现象还是较少的,这正好跟大学生上网的动机打发时间相吻合,对这点资源却没有很好的利用上。

3.寻找刺激感;在现实的生活中,有的大学生觉得生活枯燥乏味,总想寻找一些刺激的事情来满足自我的,在现实环境中迫于校园的管理和社会的约束无法实现,故而转向网络世界中寻找刺激以此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4.从众心理;有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迷茫、困惑,没有目标,不知所措,加上大学环境对学生要求相对轻松很多,因此造成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利用时间去学习、生活,再加上大学校园里的放松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大学里学习并不重要”的心理暗示,对于身边有的同学上网游戏,免不了好奇跟随,逐渐造成网络成瘾的状态。

二、环境因素:

1.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世界为大学生带来很多信息,其中未经过滤的信息,甚至一些与社会道德观念背道而驰的信息也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对缺乏自控与判断能力的大学生造成很大负面影响,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2.网络教育不够深入;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是基于网络的本质和影响下,利用网络促使高校大学生群体形成一定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教育活动,但现在很多高校的没有真正了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热点,网络教育缺乏互动性,单方面的进行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没有让学生从中感到兴趣。

3.寝室文化的建设不完善;除了上课,学生在学校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宿舍,宿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的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她们通常只负责学生住宿环境的清洁和日常事务,不去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更不用说宿舍文化建设的指导。

4.高校管理模式不完善,学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局限于课堂上,在课后生活中却很少有进一步的关注,而现在的大学生缺少自我控制力,对未来的人生缺乏思考和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产生了网络成瘾的生活习惯。

三、网络成瘾的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需对症下药,强行生硬的校园管理无法改变根本问题,需要人性化的关心和帮助,要从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两个环境中进行双重引导,双管齐下,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这个问题,选择出正确的人生方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几个对策:

1防患与引导机制;有计划地组织活动,分散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力,在活动中体现出个人的优点,提高自信,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

2心理干预;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窗口,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自助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不同的心理需要;以隐秘咨询方式开通心理热线。

3.寝室文化的建设;利用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建立有特色的学生宿舍文化,由学生代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宿舍文化活动,创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使在校学生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去学习生活。

4.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教育;通过网络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在网络空间中通过聊天室或论坛或微博等专门的网络栏目,引导沉迷网络的学生融入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讨论中,从而达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5,确立目标;首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可以先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渐渐接触社会,通过组织宣传和积极参与等方式,让在校生更深入的了解和参与社会,尽早让学生确立奋斗方向。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同样需要从生活中进行引导和教育,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更加健全,最终营造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董雅,张鹰. 青少年学生网络不良行为与学校网络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2]罗冰梅.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J].图书与情报.2003(3)

第7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关键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其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价值即在于对人性与生活的调节与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价值。

1、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

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造成的。而网络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仍有16%的人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近几年,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2、引导学生趋利避害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既有鲜花也有毒草。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在丰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网络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引导着人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信息修养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

网络世界是相对较新而且对高校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无视这一现象将是不完整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会拓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网络技术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

(二)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上。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的必要约束。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动整个高校德育建设向着高效、有序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第8篇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其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价值即在于对人性与生活的调节与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价值。

1、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

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造成的。而网络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仍有16%的人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近几年,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2、引导学生趋利避害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既有鲜花也有毒草。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在丰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网络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引导着人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信息修养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

网络世界是相对较新而且对高校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无视这一现象将是不完整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会拓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网络技术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

(二)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第9篇

一、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三观”教育,培养思想政治过硬的基础教育人才

师范院校大学生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整个民族下一代的培养,因此加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也尤为重要。从我们的调查可知,在网络生活方式下许多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难以甄别,因此我们要增强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阵地,开设红色网站,培养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特别是在世界和社会的敏感事件时期,高校应利用现代网络方式,通过学生QQ群、网络论坛、微博、飞信、电子邮件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况,适时提醒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管理组织能力。从以上的调查可知,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娱乐,并有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感到空虚和孤独。试想一个整天自闭于虚幻网络世界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怎么能从事好基础教育工作。因此,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开展与师范专业相结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是将学生从虚拟的网络生活中吸引到现实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增强师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相结合,例如社区义务支教活动、学生展演活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现实世界的角色感和存在感,学生还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师范技能,为师范生实习和就业做好了前期准备,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另外,在开展各种师范特色的活动中,也应利用好网络这一有效手段,比如在线直播、网上讨论、微博互动等,不仅使学生接受到网络生活中的正面、真实的信息,也将创新教育理念和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从而摆脱因孤独空虚而导致的沉溺网络的现象。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咨询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也日益严峻,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日益重要。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及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的知识,也是其必备条件之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和大学生现代网络方式、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相结合,搭建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微博、心理健康网络论坛等各种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师范院校大学生熟知并能初步掌握的一门知识。另外,利用网络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摆脱了传统面对面咨询的某些弊端,学生的隐私可以更加受到保护,也可以避免某些尴尬的问题和场景。有了心理健康的网络咨询平台,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线咨询,在网络交流中疏导自己的情绪,使学生能方便地掌握好自己的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当然,这不仅需要高校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更要有一批既懂得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又懂得网络技术的人才。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增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亲切感和便利性,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纪律管理

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主体,因此要求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和师范技能,更要有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需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网络使用时间和网龄来看,有部分学生的网龄很长,并且有沉溺于网络的趋势,因此加强对师范院校大学生网络纪律的管理十分必要。师范院校学生管理者要加强对大学生在校外上网晚归及通宵上网夜不归的管理,不定期检查深夜校外网吧学生上网情况。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统一对带电脑入住宿舍的学生进行登记,严格控制其上网时间,学生公寓在晚上统一时间断网,并定期对学生公寓上网情况(包括上网时间和不良网站)进行检查,对有违反纪律要求的学生及时通报到所在院系进行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处分。特别是对于长期打游戏而忽视学业的学生要通过辅导员及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对部分在心理上已经依赖上网而无法自拔的学生,应及时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联络,共同对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教育,由此减少网络对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师范院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良好发展。

作者:张晓玲建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大学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5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1 研究背景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发展成庞大的网络体系,具有快捷的传播速度、高度的覆盖率、蕴藏着海量的信息等独特优势。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网络教育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大规模地、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使教育思想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在信息时代的僵局,更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构建高效的大学生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模式,是积极应对网络新媒体带来的高校教育工作挑战的重要措施。这样,在人才竞争残酷激烈的社会中,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开拓新局面、占领新阵地,构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这样有着无限多可能性的平台上,不只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获取信息,及时分享与交流感想;教育的实施者也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状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针对、高效的思想教育。

2 人际互动下网络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网络新媒体最为广泛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网络新媒体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2.1 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1)新载体、新平台吸引大学生。作为人际互动的新载体――网络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点,与传统媒体相比,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较高,显示出了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显而易见,对于高校利用手C、网络等新媒体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持有乐观态度并容易接受的。网络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使思政教育手段更为丰富,推动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大大提高了效率。

(2)大量丰富的信息消耗了大学生的精力。新媒体通过网络传递大量信息,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快捷的资源分享方式;另一方面许多无用的不良信息也正消耗着大学生的精力。现实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上网消耗课余时间,例如打开电脑浏览或随手拿起手机刷微博、聊QQ、聊微信等,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却常被无关信息所吸引,导致没有找到需要的资料而浪费时间,更有甚者,他们沉迷网络游戏,深深被虚拟逼真的环境、人物吸引。这也意味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针对大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3)失真的信息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各色各样的信息对于懵懂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辨别真伪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没有成熟,容易被不符合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舆论信息所误导。另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文化流入中国,其中不乏一些丑陋、庸俗的思想,给当前展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2.2 对教育实施者的影响

(1)传统教育的权威受到挑战。在传统教育长久以来的发展中,因为载体的单一和受限制的信息,垄断信息和权威信息都掌握在教育的实施者手中。然而在网络新媒体中,教育不再受到限制,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首先,每个网络新媒体使用者所用的资源都是共享的,他们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其次,网络新媒体给学生提供了自由言论的平台,学生可以反问教育实施者以释心中疑惑。这样的网络教育让那些所谓的教育垄断和教育权威不复存在,且教育的实施者对学生的反问不容马虎,需进行正确的指引和教育。

(2)思想灌输和引导工作受到抵制。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不仅仅是信息,往往信息里蕴藏的是思想文化。第一,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是由教育实施者一点一滴地进行思想灌输,而当前大学生都在网络新媒体的环境中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第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因素碰撞必然会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如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第三,国家对网络环境的管理制度还未成熟,管理上存在漏洞。这让国内外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网络渗透不良思想。

3 构建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1 基本准则

(1)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体是大学生和思想教育者。由美国两位学者米德和莫雷诺的理论发展而来的人际互动,其认为人共同理解的象征符号是人际传播的载体,侧重研究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这种观点为构建网络人际互动思政教育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这个理论,为了构建好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受教育者也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高校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坚强的支撑。

(2)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虚拟的网络环境并不能取代真实的生活世界,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归现实生活。利用网络优势结合现实生活,才是人际互动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而作为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落脚点是虚拟的网络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探究大学生如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发展,突出网络生活的真实价值。

3.2 构建的方法及措施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在信息时代,充斥着大量难辨真伪的信息,此时,相关人员应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来,方便高校大学生了解、学习、实践重要的思想政治。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出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辟新天地,以积极的态度辨析和回应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2)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工具加强互动参与。在网络新媒体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信息的权威性逐渐减弱,相比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如,传统教育中的课堂教育形式单一,片面于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信,教育的效果非常低下。在当前时代,高校不得不改变教育方式,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工具,让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沟通、互相相信的桥梁,这样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顺利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工作。

(3)对网络环境的监察管理必不可少。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新媒体在便捷、丰富人们的生活时,也会暴露一些弊端。在当前不嘤咳氲拇罅课鞣轿幕思想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不少丑陋、庸俗的思想,侵蚀着尚未形成成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大学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因此,加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察管理刻不容缓,相关人员应营造真、善、美的网络教育氛围,净化人际互动的网络生活环境。

4 对网络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展望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迅猛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逐渐改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工作者不断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育人的水平;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优秀的文化思想,自觉抵制、远离不良文化和思想,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高校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有力地支撑和保障大学生成人成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的时代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涛,于海,穆庆夏.网络新媒体下如何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从人际互动视角看[J].学习月刊,2015(16).

[2]于海,许涛,穆庆夏.网络新媒体人际互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浅析[J].求知导刊,2015(15).

[3]顾怀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以“易班”平台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5).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伦理;基本原则;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57-2

0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进入了21世纪,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空间,迎来了机遇期和黄金期。

当前,我国大学生使用网络,更多的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交流者、传播者和共享人,实现了立体化的发展,点、形、面、体的多位一体的发展。青年大学生处于一个涉世未深、心理不成熟、阅历较浅的群体,对于网络的使用,在伦理学需遵循一定的引导和规范,需要自律和修养提高,也需借助网络伦理的体系,规范自我的伦理规范行为。

1 大学生网络伦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网络伦理的含义,指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道德行为。从年龄上看,大学生的网络群体年龄阶段相对集中,在18-26岁的年龄段,对网络的多元化和发展的快速化,大学生在年龄上由中小学的朦胧接触到逐渐地获取认识,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和意见,表达观点,甚至走向一定的偏执和沉浸于网络的歧途。从社会经历上,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学习的能力,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修养,但是往往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眼高手低,没有很好地关注和学习网络伦理学。在交际中,大学生具有相同的心理诉求和心理满足期,在网络社会表达自己较多的知识能力,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在网络伦理中产生一定错误的价值观,丧失约束与规范,走向无序和混乱,一步一步地陷入深渊中。

1.1 网络伦理的资源共享的原则

第一,网络伦理是以资源共享的原则为首要的原则。网络中的资源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我们日常上网通过搜索引擎,就是不知不觉获得资源共享的过程,以便我们更全面地使用信息。大学生在通过网络的亲身体验和免费体验中,受到了社会化的要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社会要求、规范、原则的更深刻和准确的认识,最终调整价值的判断标准。“在体验的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1.2 网络伦理的知情同意的原则

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任何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其道德规范能够得以实现,都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遵循着知情同意的原则,具有诚实性、真实性和公正性的优点。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双方或多方都会被理想化成值得信赖的人。从上述中,很明显的看出,知情同意的原则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而默认地先入为主进入到网络的人脑中,虽然这种认识不是很科学的、客观的,但是不妨碍其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是值得成为知情同意的原则。在网络社会中,这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和极其需要即促进了网络伦理道德的实现。

1.3 网络伦理的自律的原则

我国大学生在网络伦理中,需要遵循着一定的网络自律的原则。网络伦理中,自律原则包括自主和自制的两层含义,强调是个人如何支配其合法的网络信息的权利。

大学生在网络的生活中,是有限度的自由。哈耶克说:“所谓自由的人,是一个在和平年代不再受其共同体具体的共同目标束缚的人。”大学生在有限度自由中,是不妨碍国家、社会、集体、组织、个人的自由,才能对自我实现和创造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大学生才能在网络自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的不断的反思,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才能保持对自我的驾奴,才能更更好地遵循自律的价值原则。

2 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的启示

进入21世纪新时期以来,大学生的网络伦理亟需引起重视,我们需要在网络的社会中,对大学生网络伦理加以正确指导和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修养,健全和建设好网络伦理的教育课程,以及构建系统的网络伦理思想体系。使大学生获得自我调适应遵循自我规范和自律的原则,实现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从而在网络道德自律中获得幸福与快乐!

2.1 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在网络伦理道德的修养

大学生在资源共享的网络社会中,遵循着知情使用和自律使用的原则,他们需要提高自我在网络道德伦理修养。首先,要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网络伦理的环境中,进行自觉坚守公民意识和规则意识,实现“自己规范自己”的一个过程,进一步提高个人在网络道德中的水平。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伦理的道德修养中,统一思想,提高自我认识,更好地接受伦理的熏陶和指导,增强自我的价值判断能力。在网络道德中有正确的判断和取向,以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的实践来满足网络对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使个人在网络的环境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大学生是一个自由的人,在网络生活严格遵守自由的原则,需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理解和明白自由的必然性和应然性。大学生在网络自由中需要遵循自由的法则,由认识的深入程度和现实性,来提高个人在网络道德的自由。

2.2 坚持健全和完善网络伦理教育的课程

健全和完善网络伦理教育的课程,大学的网络伦理教育需要重视本土的文化资源和传统的伦理,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网络道德建设的问题,追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人的本身的问题,在大学生中的教育中,大学生是网络伦理规范的主体。因此,从伦理道德上,必须要重视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在建构网络伦理时,大学可以充分地挖掘本土文化,汲取充分的文化营养,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在课堂和课外中,进行对大学生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事中更好修炼自我,以自觉的道德意识进行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使大学生在网络的平台做到“慎独”,也能自持而“不”,使其更好的内化和自律,自觉地遵守网络伦理规范,实现大学网络教育教育的目的,才能使网络主体在网络的世界中健康发展。

2.3 构建系统的大学生网络伦理思想体系

大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中,充满着虚拟性世界,需要大学生在环境中进行有高度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充分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对大学生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网络规范的引导,使学生在网络的伦理进行有效的管理。二是,学校要牢牢把握好公共课来进行道德伦理教育,针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问题,进行专题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构建中的重要性。三是,要在大学生网络伦理的道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要不断地认识自我,纠正偏差,摒弃不良消极的影响,使学生们重新找到自我、发挥潜能,使大学生在健康网络环境中身心得以净化,并走上了健康的发展之路,使网络伦理道德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四是,政府部门与学校要着力加强“绿网”建设,占领网络舆论的阵地。建设健康、开放的互联网传播环境,“绿色”是最有效的途径。“这就必须大力进行网上优秀内容建设,要发挥国家重点网站、专业网站和政府网站的作用,多提供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信息,用‘绿色’内容占领网上阵地。”这才有利于进一步充分地构建起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思想体系和网络规范,使大学生有序地参与到网络生活中。

参 考 文 献

[1] 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4.

[2]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9.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072-04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关于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在新形势下,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价值观对人的实践行为的反作用,针对网络人格异化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自己完善网络人格,将直接影响到青年大学生能否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这也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挑战。

一、价值观对行为的反作用实践决定意识,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对于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意识范畴,对人的实践行为具有反作用。

(一)价值观对行为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价值观是人的思想,它对人的行为有着重大影响,能够支配甚至控制人的实践活动,进而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形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人总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客体

一般情况下,人都会从自身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出发,对具体的实践行为所要达成的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和规划。也就是说,在实践行为发生前,契合自身价值观的目的、计划、创意等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形成。通过实践,观念不仅使自然物发生改变,而且还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个现实存在的结果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人的精神、意识、智力对物质世界强大的改造作用 [2] 。

(三)价值观是人自我确认的一种反映

“作为类意识,人确证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只是在思维中复现自己的现实存在;反之类存在则在类意识中确证自己,并且在自己的普遍性中作为思维者的存在物自为地存在着。”[3]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是有意识的,是有属于自身的价值观的。一方面,人的价值观反映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人在价值观中体验自身的存在,体验人作为“类”存在。

二、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表现

网络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和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大学生作为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已经把现实生活和网络进行了紧密结合,并依托网络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在这样一个创造过程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边界性、道德观念的无底线性,使得不少大学生在人格上发生扭曲和异化,陷入网络生活的非理性状态中。网络人格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认知迷失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观察、认识和评价,包括主我认知和宾我认知两个方面。在网络中,大学生自我认知迷失主要表现为:第一,主我认知的异化。网络提供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的空间,这也为大学生在网络和现实中塑造不同的“自我”提供了可能。现实中的“自我”与网络中的“自我”可能在角色、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当大学生在现实与网络的不同角色中转换过于频繁时,就很容易迷失自己,导致主我认知上的混淆。第二,宾我认知的异化。宾我认知是大学生感觉和思考自己的过程。在网络中,人的欲望更容易得到满足,这就使大学生对自我真正的能力产生错觉,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甚至在现实的“自我”和虚拟的“自我”中发生冲突,出现宾我认知的异化。

(二)道德判断弱化

道德判断是指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4]。个体道德判断水平的高低一般由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所决定。当前网络中,信息庞大且良莠不齐。大学生长期在网络中徜徉,容易在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上受到冲击,无法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以看似正确实质错误甚至荒谬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行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最终走向没落。这种道德判断弱化主要表现为:第一,无法准确甄别网络信息,思维能力退化,对生活持悲观、迷茫态度;第二,无法科学区分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容易受网络行为随意性的影响,在进行现实活动时缺乏基本的道德判断。

(三)社会交往封闭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得到了深化,但这种社会化实质上是单薄的、虚拟的。网络的交往目前还是以人机的模式实现,在交往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言语上的沟通,难以达到思想融汇、心灵契合的高层次水平。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用在网络交往的时间增多,此消彼长,大学生用于现实交往的时间相对就受到压缩,与社会真实互动沟通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对外在环境的感知程度、参与意识逐步弱化,最终结果是社会交往封闭,成为网络的附庸,在人格上走向异化。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网络人格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38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我国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具有领先于其他社会价值观的先进性。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网络人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筑牢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大学生在网络中之所以会出现自我认知迷失,根本上是因为没有筑牢理想信念,未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领悟个人命运与国家兴盛的紧密关系,正确认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三个“协调性”。

1.空间上的协调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空间上形成无缝对接的格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与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体式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以社会教育为主旋律,网络教育占据主动权。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从空间角度上分析,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开放的精神和主动的姿态,对网络教育空间加以拓展,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互动性强的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宣传,使网络成为宣传引导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窗口。

2.形式上的协调性

理想信念的筑造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面对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问题,要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完善网络人格,需要在校园课堂显性网络教育与隐性网络教育上着力。第一,显性网络教育。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课堂教育方式趋向多元化,这使得情境教育成为可能,即通过情境假设,创设逼真教育环境,借用典型教育事例,以特定方式向大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隐性网络教育。相比于显性网络教育,校园网络隐性教育更关注渗透教育功能,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宣传集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于一体的优秀作品,以此教化人、塑造人和熏陶人。

3.策略上的协调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策略上应该兼顾互动与灌输,双管齐下以让教育效果最大化[5]。具体分为三步: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思想的吸纳器,而是具备一定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辨认的学习主体,在网络人格培育方面具有自我主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第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灌输要求教师必须得在充分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前因后果,制定极具针对性、有效性的策略,做到有的放矢,凸显主导作用;第三,注重介体的选择方式。介体的选择需要做到合理可行,注重发挥生活世界的中介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倡导理性思考,学会明辨是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网络信息中消极颓废内容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出现道德判断弱化的趋势,丧失了对是非曲直应有的判断能力。因此,必须在大学生中倡导理性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才能逐步平复大学生躁动的内心,使其自觉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

1.坚持正确价值观引导

青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能否抓好这一时期以正确价值观引导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与行为的基本遵循,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区分价值观和各种消极、颓废的价值观,破除头脑中的模糊、错误思想,像大海中的指航灯一样引导大学生走出网络人格异化的困境,“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6]。

2.注重培养优良品德

打铁还需自身硬。理性思考的前提是自身对于所处的客观世界具有科学、完善的价值认知体系,而这一体系是立足于个体所具备的道德修养之上的。因此,要理性思考,会明辨是非就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德者,本也。”“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6]修德,既要立志高远,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要立足平时,学会做好小事、管好小节,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最终才能达到德才兼备的境界,以便更好地应对网络中的各种复杂局面。

3.加强学术争鸣与讨论

大学生对人对事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判断和选择,有着自己的“道德框架”。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经常会遇到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与事物。对于他们思想中的疑点、难点,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敞开思想,进行积极的争鸣与讨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这样的讨论中,大学生不仅能够全面、客观地审视问题,还能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6]。

(三)投身社会实践,笃实做人干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但不能成为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社会交往封闭的借口。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于实处用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破解当前网络人格异化的困境。

1.分主题参与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一方面内容开展主题式社会实践。该方式在实践内容上较为集中,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应内容,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端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进而推动大学生自觉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2.分专业参与

大学生在高校中所习得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专业素养。这也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思考的逻辑起点和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具备鲜明的学科特色。因此,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能忽视这种专业差异性,需要统筹兼顾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既保证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衔接,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实践的价值追求。

3.分层次参与

根据心理发展水平来划分,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初步适应、全面发展和由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过渡三个阶段。因此,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需要依据自身特点,针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和可接受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层次性,又有效把握不同层次的整体性衔接。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问题的关键在于以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虽然关于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网络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各方面,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必将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4.

[4]彭克宏,马国良.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