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5 05:5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企合作协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作内容
1、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分别挂牌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_______人才培养及项目研发基地”。通过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双方互惠互利。
2、甲方所属系(部)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和项目、课题给予适当安排,并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习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实习的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乙方可根据自身业务及规模发展的需要,在甲方建立“定制班”或将需要提供给甲方,以便甲方在学生培养方面有所侧重;同时乙方可利用甲方的技术知识资源及学生资源,将一部分项目的前期调查及研发或工作量较大的非核心技术任务交学院完成,以降低成本。
4、双方建立合作领导小组,负责产学研合作的指导及管理。并安排专人负责进行联络与沟通,其中甲方由______负责,乙方由_____负责。
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协作。
2、确定实习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通过各种渠道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以扩大企业知名度。
3、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经乙方确认后组织实施。
4、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实习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实习指导。
5、负责实习学生的往返交通和其它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6、教育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乙方订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劳动制度,保密制度等。
7、在特定的实习项目中,为学生购买必要的劳动、工伤等保险。
8、对实习学生故意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和经济损失给予适当的赔偿。
9、优先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优先为乙方提供技术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二)乙方:
1、充分利用乙方企业的行业优势,根据自身需要对甲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可在甲方校内成立“人才培养及项目研发基地”。
2、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实习内容,组织及指导实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3、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
4、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相关的评价和考核。
5、根据情况酌情为实习师生提供工作午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少量劳动补贴。
6、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
7、学生在使用乙方的机器设备时,指导监督学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8、可将预研项目及非核心技术工作委托甲方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以降低成本费用。
合作时间
合作时间为_________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其它
1、本协议的附件包括:双方的简介;乙方的设备、设施及技术人员情况等。
2、其他合作内容以附件形式作为补充。
3、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乙方:(盖章)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交流、互利互惠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甲方可作为乙方的培训基地,为乙方培养和储备乙方所需要的人员,在乙方需要的时候,为乙方优先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供乙方选拔和录用。
二。 乙方可作为甲方的就业(实习)基地,在有用工需求时,如甲方学生符合招聘条件,乙方可优先录用甲方学生。
三。 乙方应确保本单位招聘及用工的合法性。
四。 甲方学生应严格遵守乙方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甲方学生作为乙方的员工,乙方有权按照相关政策进行管理。甲方有义务协同乙方管理。
五。 其它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甲 方:
乙 方: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乙方:地址: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一、合作内容
1.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应用类、电子商务类、信息类等相关专业),制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小微创业团队建设目标,构建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拓展人才输送渠道。
2.建立计算机应用类、电子商务类、信息类专业科研实训室,搭建产品与技术研发及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协作互助、资源共享。
3.促进双方在教学、人员交流、仪器设备利用、产品研发、质量检测、成果转化和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广泛合作。
二、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基地教学管理
1. 甲方可在基地开展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甲方根据教学计划,与乙方共同协商、确定基地实践教学及创新创业方案。
2. 在基地实践期间的学生管理及学习考核由甲方带队教师和乙方人员按有关制度要求共同完成。
3. 甲方在乙方实践学习期间应根据乙方要求由甲方配备相关劳动护品及实践工具;
4. 非乙方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由甲方或当事人负责。
(二)交流与培训
1. 甲方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乙方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支付相应报酬。
2. 甲方可选派教师到乙方实训空间进行辅助工作。
3. 甲方可邀请对方的优秀专业或管理人员到甲方进行学术或专业交流。
三、乙方权利和义务
(一)基地教学管理
1. 乙方提供场所和仪器设备及实操工具等必要条件。
2. 乙方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兼职进行指导。
(二)交流与培训
1. 乙方可根据工作需要,选聘甲方的优秀教师参与乙方的技术、科研工作,并支付相应报酬。
2. 乙方可利用甲方的师资力量、教学场所和其他教学条件进行技术培训。
3. 乙方可邀请对方的优秀专业或管理人员到乙方进行学术或专业交流。
4. 乙方可根据企业生产、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聘请甲方优秀专业人员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相关投入有双方视项目进行协商。
5. 乙方为甲方发展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有关信息。
6.甲方负责协助乙方完成针对平台需求所产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类的数据搜集。
(三)毕业生就业
乙方可优先选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负责办理就业派遣手续和签定劳动合同。保障平台所服务的企业和团队优先聘用或提前聘用毕业生。
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
双方应互通信息、共同协商,制订科学合理的平台建设计划和仪器设备添置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合作效益。
有偿或无偿地共享双方的仪器设备、试验场所、信息资料等,以便于双方分别或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和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五、科研和技术服务
本着双方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原则,双方在科研和技术开发、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合作。
六、合作机制
1.甲乙双方分别安排一名分管领导负责该项合作事宜。指定一名联系人在本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工作。
2.双方确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项目联系人负责合同履行阶段具体事项的联络实施。一方变更项目联系人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对方。
七、其他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若无重大原因,双方将继续进行合作。任何一方提出终止合作关系,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合作关系终止后,双方所投入的仪器设备由各方自行处理。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3.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两份,乙方两份。
甲方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所谓订单,系指订购货物的合同、单据,也作定单。所谓订单培养,是指学校与企业签署用人协议,学生毕业时或学生在校学习结束后,企业按照协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录用的过程。订单培养也可称着为定向培养。
自20__年起,__能源技术学校充分运用原煤炭工业厅直属学校和学校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与省内几大矿业集团签署了订单培养协议,累计共订单培养了近万名煤矿专业的方面的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学校一度成为__省在校学生数最多、订单培养规模最大的中等专业学校。
由于校区面积过小,师资、实训和后勤配套设施等资源有限,煤矿企业订单培养条件下的招生几乎是“零成本”,学校只得放弃非煤矿专业和非煤矿地区的招生工作,致使全省非煤地区的教育系统和学生、家长不知晓__能源技术学校。“零资源闲置率”和“零招生成本”导致了非煤地区对学校的“零认知”。
由于近几年__省内几大矿业集团的年用工增加量急剧下降,煤矿企业不再采取订单培养模式遴选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加上省内其他职业教育学校煤矿专业毕业生与我校逐渐存在着竞争,致使我校招生数由20__年的4800人下降到20__年的1800人和20__年的800人。这为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敲响了警钟。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已在合肥职教城新征的375亩土地上兴建新校区。按设计规模,新校区将能够容纳10000余名学生。在煤矿专业招生数急剧下降和非煤专业招生数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万余名新生从何而来?推荐到何处就业?这是我校“加快新区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推进科学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迫切需要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共同解决。
笔者于20__年9月份正式受命分管学校招生就业办工作。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共同决策下,我必须要理清思路、探索新路,带领全校教职工重新上路。
二、顺应订单培养向校企合作的转变
订单培养是“双刃剑”。由于有订单培养协议,学生愿意到学校就读,招生工作的难度较小。由于有订单培养协议,少数在校学生不注重思想品行的塑造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巨大,毕业生的整体培养质量难以有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辨正的分析“订单培养”给学校工作带来的利弊。
在煤矿企业年用工增加量减少、同类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增强、煤矿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想法设法继续保持和稳定煤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额,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尽快扩展非煤专业和非煤地区的招生数。20__年下半年,这些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共识。
要拓展非煤专业和非煤地区的招生数,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和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学校在招生工作上的经验和做法。
省内一些较为著名的学校,由于自20__年起就已经与省内各市、县职业学校和相关学校进行了校企合作,也与当地的私立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上展开了竞争,他们采用在校学生推荐入学新生的做法的效果也非常好。虽然这些学校在招生宣传上没有向学生和家长承诺有大量的企业用工订单或校企合作协议,但其在5年时间内积累起来的招生工作渠道和平台足已保证其应有的招生数。
我校在非煤专业招生工作上与这些学校相差5年之多,如果在启动非煤专业招生工作上直接采用这些学校的做法,肯定会耗费学校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招生数量上短期内也一定会远远落后于这些学校,此路“通而不畅”。那么,我校非煤专业招生的突破口在哪里?
笔者曾兼职负责省教育厅相关部门投资的__国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__省教育物资公司达7年,按照现代企业的用人制度,一个企业难以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与学校实行订单培养或定向培养。尤其是当企业用工的专业在较多的职业类学校都具备时,学校向企业推荐就业也就演变为毕业生质量、稳定性和学校为所毕业学生的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在无法与企业签署实质性用工订单的情况,我们能否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各类企业加强合作。虽然企业在用工承诺上较之订单培养弱化了很多,但在按照企业的用工标准培养“产品”上却强化了很多。
在我校非煤专业招生“零认知”的情况下,我们只得借鉴和沿用我校自身在“订单培养”上的招生工作经验,顺应由“订单培养”到“校企合作”的转变,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迅速启动非煤专业招生工作。为此,我们在20__年下半年深入到合肥、芜湖等地到几个较为著名的企业进行了调研,精心设计了校企合作协议,以下是协议的样本。
校企合作协议
甲方:__能源技术学校 乙方: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帮助企业开展面向在职职工的文化
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经__能源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校企合作协议:
一、合作形式
1、甲方将乙方作为面向在籍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本协议签署时,举行揭牌仪式。
2、乙方将甲方作为面向在职职高的教育培训基地。本协议签署时,举行揭牌仪式。
3、双方共同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在校学生的教学与实训
4、新生入学前,甲方制定相关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提交乙方审读后实施。若有必要,可以乙方名称命名班级名称。
5、初中专在校前2年、高中专第1年(以下简称“在校学习期间”),根据双方的需要,甲方每学期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到甲方进行1-2周的实训和劳动实践。有关学生的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生活安排、劳动报酬等参照顶岗实习期间相关规定执行。
6、根据需要,甲方邀请乙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甲方对学生进行劳动用工技能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甲方按照有关规定支付乙方派出人员相关费用。
三、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
7、学生在校学习结束后1个月内,乙方接受甲方推荐的学生到乙方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甲方为每位学生办理相关保险、与学生家长签署相关协议、派出专人共同与乙方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甲方应安排学生食宿、派出专人管理、适当支付学生的劳动报酬。在乙方上班时间发生的学生伤害事件等由乙方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其他时间内发生的学生伤害事件由甲方按照在校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8、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前1个月内,双方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鉴定。学生顶岗实习后1个月内,乙方按照实习鉴定的成绩并自行组织考试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正式录用员工。
9、甲方配合乙方帮助毕业生办理正式录用前相关手续。乙方正式录用顶岗实习学生后,甲方将指定专人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经初步协商,除特殊情况以外,乙方保证每年优先录用甲方毕业生
名,顶岗实习学生的数量视情况可适当增加。合作的专业、学制和最优先接纳毕业生数量是:
四、职工教育培训
10、乙方可根据自身需要,委托甲方对乙方在职职工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由乙方确定,甲方根据自身的师资和设备条件情况适当修正。培训结束后,由双方共同颁发结业证书。视培训的人数和时间,乙方应向甲方适当支付教学费用。
11、乙方可根据需要,组织在职职工参加甲方开办的成人中专教育。具体实施部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五、其他
12、未尽事宜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经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13、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4、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
三、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涵
在对兄弟学校招生工作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决定在煤矿专业上继续走“订单培养”、在非煤专业上走“校企合作”之路。我校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的招生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专业设置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我校20__年只有四个专业,20__年新增了9个专业。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同志在讨论新增专业时,除考虑到学校的师资、实验和实训设备等因素以外,主要是重点考虑到已经或可能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用工需求。为保证新增专业的“校企合作”属性,学校招生就业办自20__年10月份起即要面向省内外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2、招生宣传与校企合作相结合。20__年招生宣传工作中,我们说得最多的ml班,与20__年的ml班不同之处在于,现在的ml班可承诺到ml集团下属近十个企业就业。“ml班”简单明了,易于被学生、家长所认同,为我校招生宣传带来了很好的效果。20__年下半年,我们将采取在专业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特色班级教学模式。在企业不局限某一专业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的情况,让校内各专业学生自行报名参加以企业冠名的特色班。涉及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特殊用工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在原专业班教学的基础上,集聚在非正常教学时间由相应的企业承担教学任务,并可在校内设立企业奖学金和企业专用实训室。
3、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相结合。我校非煤专业与其他职业学校进行联合办学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在师资和实训条件上还不及少数联合办学的职业学校。我校与其他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虽只限定在机电技术应用等少数几个专业上,但合作的内内涵却是ml班,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校际合作。
4、学生就业与校企合作相结合。20__年,我们虽然在煤矿企业获取不到大批量的订单,但凭借我校与省内各大矿业集团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我校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和间接的分初中专和高中专推荐1000名毕业生到煤矿企业应该没有问题,我校煤矿专业的学生实际上存在着“隐形”的订单培养指标,只是我们应当继续维持好与省内煤矿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再行提高毕业生质量。
对机电类和能源类专业的毕业生,我校已经与近十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可以确保将这些专业的合格毕业生100%推荐到相应的企业就业。
对今年新增的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由于难以由一家或几家大型的企业一次性接收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做法:一是与徐州、南京、芜湖等经济开发区加强联系,确保当这些开发区企业需要我校这些专业学生时能够最优先遴选我校毕业生;二是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站签署协议,争取让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届时发函向我省附近千余家教学仪器设备企业遴选我校优秀毕业生。
只要我们能够继续维持好与相关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今年招收的各专业新生就都有了明确的就业去向。为此,招生就业办还印制了《合作企业简介》。
5、教育教学与校企合作相结合。由于中专学校学生在文化课基础、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与升入普通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差异较大,更考虑到中专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劳动后备军,因此,中专学校的教育教学应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和企业用工的需求。由于我校与较多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按照这些协议的规定,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应适当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专业技术要求。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学校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中都应当
至少与一家校企合作的企业相结合。例如,我们与美菱太阳能公司校企合作,期望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能够渗透该企业“要素”,即便是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到该公司工作,但经美菱太阳能公司训练的学生完全可以到另外的太阳能企业工作。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认同。为加强与ml公司的合作,保证我校学生在ml公司的声誉和就业率,我校今年专门派送了男、女教师各一位每天24小时常驻ml公司,派驻的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服务,同时也应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将在企业的所见、所为转换为今后教学工作的社会化课程资源。
上述“校区合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结合,有些只是处在尝试阶段,有些还停留在理论阶段。通过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可以在“校企合作”方面展开进一步讨论,以使我校“校企合作”之路更宽广。
四、我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有意的尝试,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招生数量、保证学生就业等工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不断谋划。我校今后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1、在专业设置和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应更贴近“能源”主题。“能源”两字虽然多我校通用专业招生不利,但我们如能够围绕“能源”主题找寻一些更优势的专业,反而会增加我校的招生竞争力和提升我校的“能源”品牌。我们今年在太阳能方向有所拓展,今后可以向风能、太阳能、电能、水电和能源的衍射专业方向发展。
2、应提高符合省情的毕业生质量和专业优势。除煤矿专业以外,我校还可以在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太阳能和小家电等方面形成我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如果我校学生在修完规定的专业课程之余,还能够对上述类型产品的知识有更多的理解和有较强的动手能力,__省内外相关企业一定络绎不绝地到我校招聘学生。
关键词;建条例;深度融合;校企共嬴
一、建立湖南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各方的职责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通过校企合作中的两个主体: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实行来完成。为此双方需要签订合作协议,以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自己的职责,只有参与各方职责明确,才能使校企合作顺利开展。
a)技工院校的职责建立
技工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并邀请企业方来学校考察指导工作,谋求能取得双方共赢的合作点。根据双方需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要为企业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转岗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协作,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邀请企业参与学校根据人才需求实际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要派专业教师负责管理实习生事务,参与实习指导,要求学生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劳动制度,保管制度等。要为下企业实习的师生购买劳动、工伤保险等劳动保障。总之,学校在合作协议框架内多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服务。用真诚打动企业,让企业乐于合作。让企业看到合作的前景与利益。下企业带队的老师要肩负起学校赋予的重任,要经常性主动地与企业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协调沟通。根据校企合作有关协议,管理好学生的生活事务,配合技术人员记录实习日志。经常地分析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得所失,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学生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要实践者要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规程,要听从带队教师和实操教师的安排,努力完成各项实训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实操任务。
b)合作企业的职责建立
现代的企业以及企业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责任感,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利益,要加强在教育上的投入,在培养在职员工与未来员工方面要有远见,要舍得投资,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为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要派出能工巧匠来悉心指导学生实习,根据双方制定的教学计划,结合实际,组织指导实习,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要监督学生遵守有关安排生产操作规程,在一些基础项目,预研项目。非核心技术工作等可邀请学校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企业为学校服务,使职业技工教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吸收优秀实习生到企业工作。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方面的代表要根据合作协议监督管理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安排。执行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师傅,指导老师,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实习项目开展实训,要结合车间,现场,机械等实际情况,严格要求学生,把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真正顶岗可操作可胜任的工作。
c)相关政府和主管行业的职责建立
各级地方政府与学校,企业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政府要为当地的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在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予以协调与指导,要积累校企合作成功的经验并推出合作的典型样板,尽快出台地方性校企合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社会各界要鼎力相助,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要大力宣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较为成功的事例。促使校企合作进入稳定发展轨道。
二、对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各方的好处分析
1、技工院校方的好处
一是、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教育,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首先是学校从企业获知生产实际岗位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缓解学校学生数量增多与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的矛盾,借助企业全真的现场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三是、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下车间实践增强实战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是、学校可以较顺利聘请到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五是、企业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对实习学生的素质陶冶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是、学校的品牌通过校企合作在社会上得以传播,扩大了影响,有利于吸收优质生源,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七是、学校随着合作的深入,将真正步入“产学研”主体一体可持续发展轨道。
2、企业方的好处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科技竞争,品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竞争,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以下利益:一是与学校一起制定企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尽快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高技能实用人才;二是能利用专业性强的技工在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优势,解决企业经营方面的难题;三是可利用技工的教学资源服务于企业员工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四是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权衡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扩大企业对外的形象宣传;五是可以利用学校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这一优势,把车间设在学校,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深入。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丰富了理论知识,教学和提高了管理水平。深化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方的好处
校企合作所能产生的效益也体现在政府与主管部门方面,首先,校企合作让学生有上第一线实践工作的机会,使一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提高就业机会。减轻了政府在就业上的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其次,技工教育是以地方经济、市场需求为目的,随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入到当地企业工作,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技工院校现有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企业具有设备,生产等优势。校企合作可以使者两种资源得到整合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最后校企合作就学校而言,降低了办学成本,而企业对招收的优秀毕业生不必投入资金进行岗前培训,这样为政府与主管行业减少了财政支出。
【1】签约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这秋冬交替,喜迎宾朋的美好时刻,我们高兴的迎来了我校与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关于中韩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
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嘉宾及代表:
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
青岛开发区教育体育局
开发区职业中专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感谢。
随着中日、中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建设,如何服务园内日资、韩资企业,如何为园区内日资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校通过前期考察了解启动中日韩国际合作项目。我校与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确立了韩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门大学优秀人才订单培养项目。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签约仪式,这是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的集中体现,提升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现在,我宣布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崔校长致辞
第二项: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赵彤主任讲话
第三项:签约
第四项:签约仪式结束,下面进行揭牌。
第五项局领导讲话
结束语:
我校和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关于中韩合作项目签约成功,是我校合作办学走向国际化的实质性的一步。必将会在我校发展史上树立一座新的里程碑,对我校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相信这一成果也将惠及青岛为、开发区及周边地区,为学生出国留学增加新的选择和机会。
签约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签约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今天很高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会仪式。此次推介对接项目,必将成为我们扩大交流、加强合作的坚实平台,成为双方互惠互赢、共谋发展的一次盛会。在这喜悦、欢乐的好时节,我们心怀美好的祝愿,共同迎来了,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这标志着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将再度诚心携手,共谱华章。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各级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出席签约仪式的X市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有
光临签约仪式的新闻媒体有XX日报、XX电视台,XX市电视台的各位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用热烈的掌声对出席签约仪式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停顿)
今天的签约仪式共有六项议程,下面进行第一项,有请创新实业公司王总致辞,大家欢迎。
现在,仪式进行第二项,有请X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近院长致辞,大家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创新实业公司王总向我们介绍了校企合作项目规划情况以及发展前景,X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近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与教育水平今后的发展方向,双方都表达了战略合作的良好愿望和信心。我们坚信,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这两家强强联手合作,校企合作项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仪式将进行第三项,合作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有请X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近院长与创新实业公司王总到主席台签字,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签字、合影)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刚刚我们很荣幸地见证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永载创新实业公司史册,永载X市职业技术学院史册,两家合作双方将会全面实现双赢的局面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预祝项目合作取得圆满成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感谢大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签约仪式。今天之后,两家合作双方将在王总、张近院长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为圆满实施项目而努力奋斗。现在, 我宣布,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至此结束!
再一次衷心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
【3】签约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初夏时节,黄河两岸杨柳飘飘,清风习习,在这令人神清气爽的美好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科技有限公司与大学校企战略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以此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互惠合作。培养适合农村电商发展应用型人才,是我公司发展储备人才的集中表现,是大学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部署,也是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在此,我谨代表活动筹备组,向参加今天签约仪式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参加今天签约仪式的领导和来宾有:
(介绍参加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注意位序)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前来参加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此处应有掌声)
今天的签约仪式主要有四项议程。首先,请集团董事长致辞,大家欢迎。
(董事长致辞)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大学校长致辞,大家欢迎。 (校长致辞)
刚才,两位领导对我们的校企战略合作工作做出了肯定的表扬和美好的祝愿。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大学代表共同签署协议书。有请各位领导与来宾,共同见证签约仪式。
(双方签约)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开启校企战略合作项目建设的新篇章。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共同祝贺此次签约仪式的圆满成功,预祝科技有限公司与大学校企战略合作取得辉煌成绩,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把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带上工作岗位,为助推精准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议程,请大学为科技有限公司授牌并与在座各位领导及来宾合影留念。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和本科的日语专业有所不同,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生存而且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者们目前正努力探求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和专业课程,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的商务日语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就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论述。
一、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进行专业定位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以至于对区域商务日语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不了解,对学生的就业岗位没有很好的掌握,造成闭门造车的状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而部分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所设定的目标没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没有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很好的对接。
2.高职课程教学设计高职特色不明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素质能力为主,以基本的基础知识学习为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都要服务于就业导向的主目标,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要与岗位职业的工作过程相一致,学习过程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以此习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教学设计虽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但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普通高校教育的设计思路,教学目的还是基本上与本科的教学目的相一致,也没有将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体现到所有课程中去。
3.师资队伍中缺少双师资格的教师: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与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职业教育师资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在企业从事专业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所以职业教育师资的教学实践必须与不断变化的专业岗位工作的职业实践相适应。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师队伍构成中,大部分是来自毕业于师范类语言教育专业或普通高校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往往缺少职业及岗位实践经验。还有部分教师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或教学理论的训练。由此,在针对职业变化进行教学研究,以及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或者是遵循教育论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情境进行课程设计时,都会力不从心,难以真正做到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
二、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改革
1.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综合应用型人才。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也要与之同步。作为培养高职学生的阵地,高职院校就更不能闭门造车,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是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要任务就是必须要进行行业企业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其人才需求在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相关能力,以及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通过对相关行业发展方向和商务日语人才现状及其发展状况分析,分析相关企业职业岗位能力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通过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同时,针对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形成分析结论,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社会动态需求、能够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及提高实质就业率,进一步深化“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内涵,更着眼于学院的长远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商务日语人才。
2.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以商务活动及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熟练的日语综合应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进行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以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通用工作流程来传授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达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使学生在自己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的实践中掌握相对应的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好导演。在教学方法上,应采取不同的归纳教学法、演绎教学法、分析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3.课证融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积极建设学历证书教育和职业证书教育的“双证制”,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性的办学特色,构建全面、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大连地区为例,至今有关日语等级及职业资格考试有: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J-TEST商务日语水平考试和商务礼仪指导员考试,其中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组织时间比较长、范围较大,被行业及企业人士所熟知;J-TEST商务日语水平考试目前只有在上海和大连设置考点,考的学生相对较少;商务礼仪指导员考试自2010年组织考试以来,由于组织时间较短,应考的学生较少,目前还不太被业内所熟知。因此,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成为企业衡量职员日语水平的标准,也为企业考核新员工的首选条件。在商务日语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日语词汇量、语法、听力、阅读水平能达到考级的标准,而且也要他们掌握一定的商务日语知识。在日语基础课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好日语基础,使其商务日语水平有所提高,围绕这些能力的提高,开设一些辅修课程,加强指导学生的考级能力和听说训练能力,达到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训练以及取得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商务日语教学计划中现在基本要求学生取得至少一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外贸员、实用日语、商务秘书等)。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当把这些职业资格认证要求与教学要求相统一,尽量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要求,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取得资格证书考试,帮助他们获取相关证书,这会促进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于高职院校的现状,教育部曾特别指出:“加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强化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开展‘订单式’培养,大力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
4.校企合作办学:(1)加入行业协会,搭建“政、行、企、校”4方联动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平台。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积极主动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并与一些大企业加强合作,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打下基础。整合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资源,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人才测评和人才输送平台,为企业解决人才供给问题。及时了解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企业岗位人才需求。(2)校企互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与国际一流外资、中资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或“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形成校企互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的良好互助关系。可以组建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订单班,与组建订单班的企业分别制订订单培养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案,以岗位课程形式运行教学计划。岗位课程由合作企业派遣培训专员来校授课,学校选派专任教师配合指导,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3)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企业,构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打造一支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中外、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客座教授主要在第二课堂为学生作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和订单班岗位课程教学工作。(4)校企合作,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有偿顶岗实习。依托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或“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的合作企业,全员落实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有偿顶岗实习(预就业),结合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日语和专业技能处理工作业务(在真实环境中经历应用语言和专业技能做事的过程,交付应用语言和专业技能完成的任务)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和与合作企业签署的校企合作协议、校外实训基地协议,由合作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共同考核。(5)校企合作,为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岗位,进行指导。依托合作企业,按照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协议”中“为甲方提供教师和学生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并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的约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时,合作企业会提供岗位,并指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指导。
关键词 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职业教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30-05
学徒制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习者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不但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12个试点省(区、市)各选择3~5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从实践反馈看,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试点企业获批数量远超通知要求。如山东省有40家大中型企业申报试点,最终有16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明确的合作培养院校)获批[2];重庆市10家企业与9所重点技工院校联合开展试点,首批培养人数为950名[3]。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刚刚推出,必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剖析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给予实践方案更多的科学指导。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背景
(一)制造业升级亟须补齐人才短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差距体现在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持续发展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短板造成的。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亟须培养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但要改革技能人才的培育方式,还要求企业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并投身生产制造一线,从根本上扭转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
(二)建设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制造业大国,就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重视技术工人,把失去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可见,现代学徒制正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相信其必将对培养“工匠精神”发挥积极作用。
(三)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陷
人类的职业认知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必须在具体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其最重要的成分是带有主观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4]。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采用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期间管理混乱等现象屡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是校企合作没有被纳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二是校企合作机制没有统一标准,也缺乏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指导与监督。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运行机制图中涉及到资金流动的用粗线箭头表示,主体之间有协议关系的用双向箭头表示。
图1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机制
(一)前提保障机制
政府部门对申请试点的企业进行资格审查,要求企业为大中型企业(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后文中的“企业”都指“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企业重视技能人才伍建设;建立较完善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技能劳动者占企业职工比例达60%以上。满足这四项前提条件的企业对技能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也具备一定的培训基础,所以更愿意参与学徒制试点。同时,这类企业的职工参与学徒制培训的积极性高,因为学徒期满后,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职业前景都有较好的预期。
(二)费用投入机制
学徒制培训的费用投入原则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主、政府为辅”。企业承担了学徒培训的主要费用,政府仅对学徒在培训学校发生的学费进行部分补贴(根据学徒期满考核情况,补贴学校学费的30%~60%)。从运行机制图中可以看到企业负担了三项直接费用:学徒工资、企业导师津贴和部分学校学费。培训学校从企业全额收取学徒在校期间的学费,并根据合作协议完成培训任务。企业需要先行垫付学徒的学校学费,然后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学徒培养计划、学徒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协议、学徒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向政府部门申请补贴。
(三)合作协调机制
在企业、学校和学徒三者之间有两项最主要的协议:一是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培养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考核办法等内容;二是企业与培训学校的合作协议,明确学校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费用、校企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学校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此外,还有三项联系也很重要,即企业与学徒的劳动合同关系、学校对学徒的学籍管理关系、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审查与指导关系。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
1、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宏观环境营造乏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宏观政策支持,国家还没有出台具有操作性的对合作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几部委还没有联合下发关于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导致校企合作出现院校“一头热”现象,难以深度合作;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参与度不高,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发挥不好;三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社会资源,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
2、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合作流于“形式”。学校只注重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而忽视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如何操作或实施等具体条款的签订。院校一方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把最常见的“放羊式”项岗实习等同于“工学结合”。再加之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后改行的,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和技能,在科研和技术方面积累的也不多,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缺乏吸引力,因而限制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业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限制了校企合作朝更高、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3、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是物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物流企业尚未认识到合作教育带来的益处,总是狭隘的认为物流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物流服务,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天经地义份内的事,企业没有义务和责任,企业没有必要花较大的成本与高职院校合作,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二是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把校企合作只当成选择人才的途径,很少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与物流企业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较大,学生难以真正顶岗,导致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顾及成本问题,只能安排学生在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规范且成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培养。
4、“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够。“院校”拥有一支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校企业合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办好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健。然而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双师型”教师队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职称明显偏低,实践经验严重匮乏,师资结构突出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且不稳定,由于校企业合作制度上缺失及认识上的不足,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物流专业人才跟本请不动,只有一些实践经验不足的物流专业人员在其主管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暗地里做兼职教师,或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碍于人情面子让其业务不精干的手下做兼职教师,这样从质量和数量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由于院校经费有限,培训机会少,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专业教师没机会和时间参加培训,不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由于上述原因,即使院校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的实践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进入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的不多,影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持续有效推进。
二、解决当前高职物流管理校企业合作问题的途径
1、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政府要出台校企合作的法律性文件,以立法形式保障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并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尤其是要明确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相关优惠的政策。同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及开展相关的研究,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学校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益提升,有利于人才培养,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尝试。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担负起应尽责任,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3、寻求互惠多赢的动力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推动校企合作顺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循环的纽带。只有激发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望,才会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否则,校企合作协议只能是一纸空文,合作只是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院校的动力机制,包括院校管理层的动力问题、教师的动力问题和学生的动力问题。参与合作企业的动力机制,包括企业管理层的动力问题、实习基地督导教师的动力问题。要搞好校企合作,就必须形成一整套动力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方互利互惠、院校、行业、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4、认真审核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扎实搞好校企合作。为了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对合作双方的可能性及实现校企合作双方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可能性审核。首先,院校一方要审核本身专业性及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如果物流管理专业本身专业性强、行业内认可度高就要与规模较大、比较注重员工基本素质、企业长远经济利益的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否则,只能与规模较小、对员工基本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物流企业合作,即所谓的强强联合;其次,院校要根据确定的校企合作对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院校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有的放矢的制订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教学工作计划,并协同企业参与管理并组织实施;第三,院校和企业要根据组织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同时,还要根据双方合作的基础,对合作协议进行完善和提升,并寻求其他合作项目,力争扩大合作范围和合作深度。
5、建设满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双师结构”型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校企合作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要从如下方面建立一支符合校企合作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一是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情况做出相应的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挂钩,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激活教师队伍。二是重视校企平台的搭建,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取得“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或“注册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在物流岗位一线培训教师,培养教师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培训在职教师为主,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双师型”条件的人才是有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辅助途径。引进企业中那些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还能够为学校课程建设带来生机。
三、我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1、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加强物流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为了保证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校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制定了校企合作制度,编制了校企合作标准协议,规定了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完善了校企合作内容要求,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机制不断完善。在学校校企合作总体框架下经管系认真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使物流管理专业合作企业数量达到30多家,在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2、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建立真实或仿真的物流企业环境。学校与北京络捷斯特公司合作共建了仓储管理等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8处,为培养技能型管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校企双方互聘骨干人员。学校聘请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物流职业能力;聘请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在企业指导顶岗实习学生,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企业聘请学校的教师为企业技术咨询与管理顾问,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实践。
技能节秀风采 企业入校揽英才
6月13日,“珠海市技师学院(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第五届技能节成果展暨2012学生顶岗实习校园招聘会”盛大开幕。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斌副局长、珠海市教育局职业教育科李白科长、学院班级冠名65家企业的代表以及负责招聘顶岗实习学生的88位企业代表等嘉宾出席此次盛会。
此次校园盛会融学生技能节成果展示和顶岗实习、企业校园招聘于一体,既展示学生的技能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岗位,提供校企交流的机会,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办学目标。本届技能节共设立技能竞赛项目79个,在各专业系初赛的基础上共遴选出35个优秀项目在全院集中展示。技能成果展共分集中展示区、动态展示区和各专业系技能节成果展示区三部分。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在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说课比赛中获佳绩
6月19日,由新疆昌吉州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举办的2012年全州中等职业学校说课比赛在学院举行,来自自治州各中等职业院校的60名教师参加了比赛。
本次说课比赛设有电工基础、导游基础、基础乐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道德与法律及语文6门课程,学院8位教师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学院旅游系教师陈宁荣获导游基础课程说课一等奖,马艳红、王萍老师分别荣获基础乐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说课二等奖,乔春华、勾娟、热比亚、张国峰、黄茹老师分别荣获职业道德与法律、语文、电工基础课程说课三等奖。
哈尔滨技师学院
召开涉农专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6月15日,哈尔滨技师学院召开了涉农专业宾县教学工作站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参会代表观看了学院涉农专业宣传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公室主任沈洁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涉农专业班主任工作做了讲话,与会的各位班主任纷纷发言,畅谈两年来的工作体会,相互交流经验。最后,宾县组织部领导同志对学院的涉农专业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对宾县涉农专业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希望与学院共同努力,全面完成涉农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
再结校企战略合作新伙伴
6月5日,王佐凯校长代表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与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书,学校再结校企战略合作新伙伴。
今年以来,学校围绕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以深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目标,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先后与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签订合作战略协议。此次合作的内容主要有:北京时代科技公司将定期派专家到学校开展“四新”教育等方面的讲座,学校也将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按照协议约定,双方还将针对产学研开发、人才交流培养及实训基地合作建设等内容展开长期合作,实现“校企双赢、资源共享”的战略合作目的。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与日本电产科宝电子有限公司召开校企合作洽谈会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价值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概念
什么是"职教集团", 本人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指以核心教育主体为龙头,以创建、兼并、联合、合资等方式联合其他职教主体,以及由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劳动就业保障部门、企业、用人单位等组成的教育集团。将集团化引进职业教育,就是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实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纵向沟通,职业学校间的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学校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等形式,达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运行质量和办学效益,赢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价值
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并以此带动教科产结合、就业渠道拓展及其他实体实业的发展。这对于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后的新形势下,探索一条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融通与共享
① 可以扩大职业教育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职教集团是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联结为纽带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在这一联合体中,集团成员遵循共同的合作协议(集团章程),集团成员之间不需要分别签署合作协议。一所学校一旦加入了某一职教集团,就意味着它同集团中其他所有成员达成了同样的合作协议,而不需要与其他成员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另外,集团成员的合作是在集团董事会的统筹、协调、指导、监督下进行的,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每一个集团成员为监督合作协议的有效执行而必须花费的监督成本。由此可以大大降低职业学校校际合作的成本,进而大大扩展职业学校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② 为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共享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平台
职教集团实际上为职业学校及相关机构之间合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核心内容集中地体现在集团章程之中。集团章程明确地规定了集团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集团成员之间矛盾和分歧的解决程序与途径,这就增加了集团成员对合作结果的可预知性并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增强集团成员的合作动机,协调集团成员的合作关系。集团成员在集团章程的统一指导下,能够有效地实现校舍、设备、实验实训条件、师资等的共享与互补,避免重复建设,从而提高职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障碍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条块分割、分头管理问题十分严重。中等职业教育三类校分别由教育部门、行业企业、劳动保障部门多头举办、多头管理。职业教育办学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职业学校"小而全","小而多"。同一地区隶属不同部门管理的多所同类职业学校林立,专业重复设置,教学设备重复建设,彼此争抢生源、师资、设备。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和资源闲置浪费两种矛盾并存。组建职教集团,可以在不改变各个职业学校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经费拨款渠道、人事关系的前提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阻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体制障碍,在保留原有的"多头举办,多头管理"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2)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密切和强化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① 增强职业学校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
通过组建职教集团,职业学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有效地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增强,意味着职业学校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智力服务的能力增强,从而有利于增强职业学校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
② 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
职教集团的组建,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这可大大降低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单独签约合作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另外,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可靠性。 转贴于
③ 有利于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促进校企合作
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将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整合起来,从而增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纽带。从我国各地组建职教集团的实践来看,大多数职教集团均将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吸收为集团的会员,这就使职教集团有可能利用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与行业、企业的特殊关系来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这一点往往是单独的职业学校难以做到的。
(3)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① 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重点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我国职教集团一般是以一所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办学实力雄厚的职业教育重点学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在职教集团的活动中,集团的核心学校通常发挥着主导、示范、辐射的作用。职教集团的组建使集团的核心学校有条件和渠道利用自身在办学思想、师资、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对集团内其他同类学校施加积极的影响,提高办学水平、师资水平,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② 有利于加强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
一方面,职教集团的组建可以加强集团成员学校在同类专业方面教育教学思想的交流、师资交流、专业教学的研讨以及实验实训设施的共享,增强专业开发能力;另一方面,组建职教集团,还可以通过集团统筹,实现各个组成学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的合理分工。集团内的学校可以依据各自多年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行业关系、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以及招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和学科,避免集团内不同学校之间在学科和专业上的重复建设。
③ 有利于推进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推进学分制改革的一大障碍是单个学校师资和办学条件有限,无法开设出足够、多样的课程来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选课需求。另一大障碍是单个学校学生规模有限,导致虽然有些课程学校可以提供,但由于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太少而使开设该门课程规模不经济,从而无法满足选修该门课程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既可以扩大集团在校生的规模,又能增强整个集团的办学实力。在职教集团内部,各个集团成员学校可以开展学分互认,学生可以在集团内的学校之间自由选课,可以为扫除学分制实施的上述两大障碍创造有利条件。
(4)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促进中、高职衔接与沟通
① 有利于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课程上衔接和沟通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和沟通的渠道并不畅通,这既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出职教特色。导致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和沟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教育部门内部,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割裂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天然联系,这就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造成了一些体制障碍。通过组建以高等职业学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所同类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的职教集团,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展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模式;对策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对高职教育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又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但我国高职旅游教育专业至今还未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模式的影响,旅游实训教学这一环节十分薄弱,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旅游企业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标准之间总是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
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训的问题
有调查表明,学生对开展旅游实训课的教学态度是积极认可的,认为通过必要的旅游专业实训对提升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是完全必要的。而对校企合作实训培养持否定观点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校企合作培养没有实际效果,白白浪费时间。
调查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关于旅游实训的形式。学生们普遍认为,半工半学的实训模式更适合在校大学生。同学们比较倾向于一个季度左右的实习时间。这是因为实习磨合期大概需要1 -2个月,如果实习时间过短,基本上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另外,如果实习的时间过长,大家普遍担心旅游企业里的工作多半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知识学习,也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可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训教学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展开合作实训过程中学生自身权益如何保障,学生能否在校企合作实训之中获得想要的知识和经验[1]。
二、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开发方向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导游服务技能、前厅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餐厅服务技能和计调能力技能是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因此探讨校企合作实训应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
旅游管理专业的五大专业实训,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可以采取单纯实训模式、就业实训模式、基地实训模式和全方位合作模式。
(一)单纯实训合作模式
单纯实训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实训的初级阶段,主要形式是大专院校与当地旅游企业之间签订的短期协议或者一次性实习协议,当地旅游企业只会在旅游的旺季接收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的大学生为本企业的实习生。这种模式下,学校每次合作的旅游企业也不完全相同。
(二)就业实训模式
就业实模式主要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旅游专业的大专院校和当地旅游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一般在学生大学三年级时进行为时三个月以上的顶岗实训。在实训结束后,旅游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和学生的两方面的意愿签订学生就业协议。
(三)基地实训模式
基地实训模式是大专院校和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两者共同建立实践教学的基地。其中,旅游企业给大专院校提供实践所必需的教学条件,而大专院校在旅游旺季等特殊时期,帮助合作旅游企业解决临时性用工不足的问题,学校在企业允许条件下短期安排学生在基地实训。
(四)全方位合作模式
全方位合作模式是大专院校和具有合作意向的旅游企业签订一定合作期限的合作协议,两者联合形成一个培养学生的计划。在这种模式下,旅游企业参与大专院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的制定、大学生实习安排以及学生毕业后的招聘等。旅游企业还要为合作大专院校提供必需的实践教学条件;与此同时,大专院校也要给予旅游企业以最大的智力支持[2]。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的落实措施
校企合作开展实训课面对的现实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在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时,应邀请旅游企业从业者、旅游研究专家和教师们一起,以旅游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蓝本,从人才需求预测、专业科目设置到专业教学计划,再到教学大纲的设定、专业学生的实习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充分得到论证。在专业课程的开发方面,在校企合作的这种模式下,大专院校将更加注重将新知识、新技术纳入到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及时将最新的市场旅游信息引进到学院的教育教学中来,不断更新教材,使课程设置与专业教材达到最佳前沿性和实用性。
(二)校企合作创立实训基地
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企业给予学校的可以是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师资支持或设备支持;学校给予企业的支持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得到了学校提供的场地、专业技术以及专业学生等各个方面的鼎力支持,因此,会大大价格低市场运行成本。校企联合创建旅游实训基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仿真的旅游工作环境,而且还能帮助企业培训新入职员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三)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训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应采用“平行交替,双师轮训”的方针。一方面是直接引进具有丰富旅游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及管理岗位人员为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兼职教师能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带到课堂,指导本校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专院校选派自己学校的专业教师下到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旅游企业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这种互补的兼职聘用方式,更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的紧密与和谐[3]。
参考文献:
[1]马成荣.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