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校企合作协议

校企合作协议

时间:2022-02-25 05:53:53

校企合作协议

第1篇

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文一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于___年___月___日就乙方在校学生至甲方实习达成并签署以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权利、义务

1、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积极与乙方开展校企合作,为乙方在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

2、为乙方来甲方实习的在校学生(以下简称实习学生)提供各岗位培训和实习指导。

3、配合乙方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

4、为实习学生提供符合国家、行业规定的安全工作场所。乙方应保证学生实习时间内的人身安全及相关权利。

5、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的实习学生,甲方有权将其退回乙方。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纠纷、突发事件及其它安全事故,依据双方约定妥善处理。

6、实习结束后,由甲方指导人员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给出评价意见。7、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双向选择原则,择优录用乙方毕业生。

二、乙方权利、义务

1、负责按甲方的要求和条件,选拔合格实习学生,并保证实习时间。

2、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实习方案,明确实习任务。做好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与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

3、负责向甲方提供实习学生的详细资料名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并保证该等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负责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引导实习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同时符合甲方安全生产要求。

5、协助、配合甲方处理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违纪行为、纠纷或其他意外事件或事故。

6、维护甲方的品牌信誉和经济利益,保守从甲方获取的任何商业信息和商业秘密。

7、实习学生非工作时间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乙方指派的管理老师统一管理,发生纠纷,由乙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三、其他

1、本合作协议期限为年,自xx年xx月xx日起至xx年xx月xx日止。

2、本合作协议各项条款,甲乙双方需共同信守。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责任由双方平均承担。若双方另行达成书面补充协议的,则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约束力。

3、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于首页载明的日期签署并生效。本协议壹式两份,双方各执壹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授权代表(签字):授权代表(签字):

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文二甲方:

乙方:

1.明确甲方(学校)和乙方(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

2.乙方:必须按照预定数量接收符合其条件的学生实习;提供有安全保障的工作环境;合理支付学生劳动付出;给学生办理人事意外保险;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必须符合其年龄阶段并且合法;随时和校方沟通学生实习的情况;有条件的接收校方推荐的学生就业等。

3.甲方:提供给乙方的学生必须是无犯罪行为的,并且符合乙方用人要求的;适当派遣一名老师跟踪学生实习(每天的签到、签退,配合公司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相关问题解答等),直到实习结束;配合企业管理学生,并及时与企业沟通实习的其他相关问题等。

五.校企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一)乙方责任:

1、乙方可作为甲方的就业(实习)基地,在乙方有用工需求的时候,甲方为乙方优先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供乙方选拔和录用。

2、根据本单位产业发展情况、生产经营规模和预期投资领域、在扩建项目等人力资源增长过程中,负责地向甲方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员工培训计划。

3、负责向甲方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协助甲方制定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实习专业实施教学计划和各种培训班实施计划,制定各专业岗前培训计划和定岗实习计划。

4、在自己的网站、自办报刊杂志、签约新闻媒介等主流媒体上发布校企合作的相关信息,为甲方提供媒体广告支持。

5、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材料,供学生实习操作,指导学生按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相关实验设备。

6、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和项目、课题给予适当安排,并委派担任主管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工作或可能服务于该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7、乙方有对甲方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改进意见的权利,甲方在收到乙方书面建议后,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及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9、乙方应确保本单位招聘及用工的合法性。

10、学生在使用乙方的机器设备时,必须在乙方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才能上机操作;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二)甲方责任

第2篇

乙方:

《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四川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强调,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教学、生产、科研等资源整合和跨领域的合作,集中资源重点攻关,在促进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推进国家新材料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和社会双赢。

一、合作总则

1、以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提升高技术人才技能、促进社会就业为宗旨,双方拟逐步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有效机制。

2、结合遵循市场规律和自愿互利的原则,双方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校企战略合作。

3、本着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全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框架协议条款执行。随着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合作层次的不断提升,合作的优势得到互

补,未尽之处,可另签协议补充。校企合作协议书1、共建新材料研发实验基地

在乙方成立“___新材料研发实验基地”(简称研发基地),结合国家十二五新材料产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以国内、外行业新材料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当借助该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师生力量,重点开展特种新材料的研发实验工作。

2、研发基地性质

研发基地为非法人机构,向甲方负责,由乙方协助甲方和安全管理工作,并在乙方挂牌“__技术学院特种新材料研发实验基地”,重点开展特种新材料的研发实验工作。

3、研发基地的职责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以国家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为指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特种新材料替代进口产品为主要任务,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体系的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国家推行高端产品国产化战略的实施进程;高端研发,重点攻关,有前瞻性地加快新材料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依据甲乙双方有资源互补优势的产学研项目,向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科研经费并用于研发项目的开发。

3、研发基地的人员构成

研发基地人员根据研发项目的需要进行跨学院、跨地域、多学科组合。

4、研发基地的经费筹集

研发经费、实验检测设备由甲方提供,甲、乙双方可根据国家产学研及其他专项资金的相关支持政策,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相关的资金申报,以补充研发基地的科研费用。

5、其他

1)甲乙双方使用各种学术会议、行业会议和有关推广资源,推荐介绍对方,以提高双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可制作“X__新材料研发实验基地”匾牌挂在乙方,对外表明双方的合作关系。

三、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使用乙方工程中心焊接实训中心部分场地、板房和相应公用设施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甲方可根据研发实验基地的科研成果,对乙方新材料学科的发展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有关信息。

2)在不影响甲方正常研究实验活动、确保甲方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经甲方同意后,可为乙方的学生实习、实践、实验活动提供方便。乙方学生在研发基地实习期间,如参与基地的研发项目开发所取得的成果,其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甲方根据实习学生对成果的贡献,适当给予经济补贴,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3)同等条件下,甲方优先录用乙方推荐的优秀专业人才。

4)合作中相关专利权、技术后续改进权、同类或类似产品项目(包括与项目有关的附属品)专利申报权和所有权一律属于甲方。

5)研发基地科技成果在转化或产业化时,甲方享有转让权。

2、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为研发实验项目提供厂房、场地及相应的公用设施。

2)保证乙方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遵守相关法规和甲方的管理制度。

3)协助甲方按照国家相关就业政策法规做好甲方需要的毕业生录用工作。

4)乙方需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甲方在研发基地的研发人员、研究实验活动及知识产权成果不受侵害。

四、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年,双方可根据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续签补充合作协议。

五、安全保密

1、合作涉及到甲乙双方所有人员均有保守商业秘密和秘密信息的义务。在签订协议、合同和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秘密信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如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及其他相关法律责任。

2、本条所说的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且权利人采取过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书、合同附件、客户名单、经营渠道、科研内容、科研成果等。

3、本条所说的秘密信息是指甲乙双方中一方明示要求对方保密的

信息。

六、协议生效、变更和终止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盖章签字之日生效。

2、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目协议或合同,作为本协议的附件。

3、如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变更、补充和修改,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友好协商,经双方同意后变更合作协议。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更改本协议。

4、在协议履行期间如因单方面原因提出中止合作,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并满足协议附件要求的前提下,经双方同意后终止本协议。

七、违约责任

未按本协议实行即视为违约,未违约方可以单方解除协议,并要求对方赔偿相关项目的损失。

八、其他

本协议正本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或授权)人:代表(或授权)人:

第3篇

乙方: 公司

鉴于甲方为在 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学术与研究水平、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高等学府,乙方为具有 生产合法资质和生产条件、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现代化企业;甲乙双方经友好沟通,在加快推进 的产业化方面形成共识,就合作开发 达成一致,签署本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内容与目标

1.1 内容:合作开展以及其交联、改性材料为主要原料的开发,包括 。

1.2 目标:在合作期内,乙方根据市场需求,提出需要合作开发的具体产品,双方合作完成产品的注册申报。

2、时间与经费校企合作协议书2.1 本协议合作时间暂定为三年,期间乙方根据每个项目向甲方提供相应的研发经费,用于产品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持工作,具体协议另签。

2.2 本协议期满后,双方可根据需要另行商订新的合作协议。

3、双方职责与义务

3.1 甲方职责与义务

(1)负责 材料的基础研究工作,如结构表征、物理和化学性能、生物学评价实验、用于医疗用品的风险评估等,并形成技术资料,使其具有申报医疗用品的基本条件。

(2)负责材料的实验室小生产与检验的技术开发和培训,如材料的纯化、交联、改性、灭菌处理等,并培训乙方技术人员,使乙方掌握相关技术,以具备相应的生产和检验能力。材料的中试和产业化的技术指导等培训合同另签。

(3)对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材料特性进行持续的改进研究,以保持双方合作开

发的产品在技术和材料方面的领先地位。

3.2 乙方职责与义务

(1)按本协议约定的要求向甲方提供合作研发经费。

(2)负责产品的注册申报,在甲方协助下组织产品注册材料,取得注册证。

(3)负责建立产品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场地、生产与检验设施设备、人员等;形成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组织实施产品生产。

(4)负责产品的营销策划,执行营销管理,组建销售和市场推广队伍,实现产品的产业化。

4、双方权利及利益分配

4.1 合作前双方已有的知识产权归各自所有。

4.2 合作过程中新产生的所有技术秘密及专利归甲乙双方共同拥有,双方均有单独或共同使用的权利;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能将共有技术及专利擅自转让、许可或与第三方合作使用。

4.3 双方合作过程中涉及和了解到的所有技术秘密,不得向外泄密或转让。

4.4 根据国家对高科技项目及产学研结合的鼓励与扶持政策,双方联合申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相关基金。由甲方牵头申报的,国家和地方政府下拨资金的70%归甲方,30%归乙方;由乙方牵头申报的,资金的70%归乙方,30%归甲方。

4.5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合作开发产品的注册证归乙方所有。乙方自取得注册证之日起 年内,提取该产品实际销售额的 %,作为甲方的收益。

5、约定事项

5.1 双方合作开发产品时,应共同进行技术与市场评估,商定工作进程,制定工作进度表,并及时沟通,以便按时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5.2 无论共有或双方各自拥有的专利,已使用于双方合作开发产品的,不得再独家许可或独家转让给第三方使用。

5.3 甲方提供的技术及开发的产品,应不涉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5.4 本协议执行过程中,任何一方如有违约,对方可要求修订或终止本协议;违约方应赔偿对方相关损失。

6、其他

6.1 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后可签署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效力。

6.2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经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大学 乙方: 公司

代表:

日期:

第4篇

校企合作在如今也是一种常见的就业解决方法,它可以为高校学子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文,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文1甲方(学校方):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

地址:

联系电话 :

乙方(企业方) :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地址:

联系电话:

鉴于甲方目前正寻求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为了帮助甲方更好地培养出支手能力较强,社会实践经验更为丰富的人才,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现达成以下共识协议,希甲乙双方共同遵照执行:

一、管理模式:

1.甲方在乙方设立甲方学校的分教点,为甲方学生提供教学和生活上管理工作;

2.乙方负责提供教学场地和实习岗位,尽量为学员创造适宜的学校和实习环境。

二、招生:

1.甲方为乙方提供年满16周岁的实习学员,甲方须向每位到乙方实习的学员派发《实习通知书》,乙方依据加盖甲方印章的《实习通知书》接收学员,甲方学员经乙方考核合格后乙方方可安排上岗;

2.每位学员须具备身份证原件,每位学员都应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遵纪守信。

三、职责与义务:

(一) 甲方职责

1.负责学员在往返甲、乙双方途中的安全;

2.甲方采取轮流派遣授课老师到乙方授课,每门功课的授课时间安排应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内完成(甲方应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时间长短),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派二至三名老师到乙方授课,以完成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为准;

3.甲方除安排授课老师外还应派遣一名长驻企业的老师,在生活上、思想上对学员进行辅导与管理,学员下班后的一切活动由甲方驻厂老师负责安排和管理;

4.负责教育实习学员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乙方各项规章制度,如因学员有违法或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而造成乙方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甲方应负责协调处理相关事项;

5.负责监督学员在实习期间未经甲、乙双方审核同意,不得擅自离厂。

(二)、乙方的职责:

1.负责安排给甲方独立的教学场所(理论课),提供驻厂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及学员的生活场所、文化体育娱乐场所;

2.负责承担甲方学员第一次到乙方的乘车费用;

3.负责派遣有经验的技师到甲方进行为期

天的免费岗前培训工作;

4.负责安排甲方学员的实习工作,不得将学员安排在有毒、有害等危险岗位,实习期间乙方为甲方学员购买团体意外险;

5.负责提供技能训练所需的设施及带班人员,做好学员的技能训练及各实习岗位的知识培训;

6.协助甲方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指派一些专业性、实操性更强的老师(如:乙方各部门经理或各部门的优秀职员)给学员辅导或开班授课;

7.负责每月向学校发放学员实习报酬,甲方再根据乙方统计各学员工作时间及工作量等综合因素决定给予多少劳动报酬。

四、学员工作时间和实习报酬:

(一)、工作时间

1.实习学员每周上班时间为

天,周日休息,每天工作时间为 小时,如生产货期特别赶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必须事先征求学校老师同意方可安排;

2.在不影响乙方生产的前提下,双方协商妥善安排学员的上课时间,每周安排一晚(2小时)由乙方安排经验丰富的员工给学员授课;

3.学员在实习期间法定节假日按国家要求的标准放假。

(二)、实习报酬:

1.甲方学员在乙方实习前三个月的薪酬核算采取计件保底制(第一个月只要计件工资不低于

元,即可享有 元的保底工资,第二个月只要计件工资不低于元,即可享有元的保底工资,第三月则需要达到__市最低工资标准,但若学员的计件工资若是达不到以上条件,则以实际计件工资核算工资),第四个月开始按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执行;

2.实习学员被安排到除车缝岗位以外的岗位实习,其实习报酬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核算。

五、其他事项:

1.甲方按每

名学员配备 名老师的标准派遣长驻厂老师,乙方向甲方驻厂老师负责提供食宿,其食宿标准按乙方一般管理人员执行,乙方每月向长驻老师提供元的驻厂津贴;

2.甲方学员享受与乙方的员工相同的食宿标准待遇;

3.学员在实习期间,乙方为每位学员购买团体意外保险,若学员是属非工作因素受伤或患重大疾病,由甲方负责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4.协议期间,双方协商沟通达成一致,并提前

日通知的,可提前结束本协议,否则,所造成的损失由违约方负责赔偿。

六、合作时间:

甲乙双方合作时间自 起至 止。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 份,双方各执 份,合作协议经双方签、盖章即生效。

甲方代表(签)

乙方代表(签)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年 月 日

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文2甲方:______学院

乙方:

为了推动学生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技术性人才,______学院(甲方)与______(乙方)本着互相协作,各施所长,互补所需的精神,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责任:

(一)甲方:

1、优先为乙方提供有关专业的新信息,技术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2、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

3、根据乙方企业的要求,培养我院的优秀学生成为乙方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优先、或择优推荐我院的毕业生;

4、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提前三个月至半年申报实习计划,认真制订实习大纲,指派较好的实习指导老师,于实习前1个月到实习单位共同商订实习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的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二)乙方:

1、为甲方______学院提供实习基地,委派带教人员指导实习,并对实习提出考核意见;

2、为学生实习、教学参观提供方便。

为支持教育,在实习经费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

3、为学生就餐、休息等活动提供条件;

4、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

5、提供实习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二、组织保障措施:

为认真执行协议条款,双方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乙方任组长,甲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协作事宜。

三、协议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为四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如需要延长双方另行协商。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两份分别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

单位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年___月___日

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文3甲方:

乙方: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高供更大空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双方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科学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总则

1.通过双方合作,形成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协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并使之成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信息服务与技术援助的载体。

2.由双方领导、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企合作计划、组织具体项目实施、定期交流互访等工作。

3.在乙方挂牌建立“____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基地”。

4.通过双方参与的、不定期的校企合作工作会议、技术经验交流、科技项目研发、在职员工继续教育、学生岗位实习锻炼、就业指导与人才招聘等方式,建立交流互访合作机制。

二、责任与义务 (一)甲方

1.聘请乙方的有关领导、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为甲方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客座教授,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2.利用技术优势与师生资源,深入企业一线,在项目调查、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等方面与乙进行项目协作。

3.为企业量身订做,“订单式”培养人才。

乙方根据自身用人的实际需要,与甲方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甲方必须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使学生经过甲、乙双方联合培养后成为乙方的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4.按乙方要求以“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 支持乙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职业技术培训。5.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到乙方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实习指导,负责实习学生的往返交通和其它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二)乙方

1.乙方利用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对甲方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到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2.乙方选择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科研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制写等工作。

成果产权归双共同所有。

3.乙方可将预研项目及非核心技术工作委托甲方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以降低成本费用,同时也为甲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锻炼提供平台和机会。

4.乙方尽可能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在同等到条件下应优先安排甲方学生进行实习。

。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具体顶岗实习专业和学生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双方协商决定。

5.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实习内容,组织及指导实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生产安全和岗位操作规程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6.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料。

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相关的评和考核。

7.作为甲方的合作单位

三、费用结算

具体根据甲乙双方校企合作项目,如就业推荐与员工培训、订单培养与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合作等方面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做为本协议的附件另行约定。

四、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为 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

五、其它

1.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盖章即生效;

2.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宣,可由双方协商约定,作为本协议的附件,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x (盖章)

乙方: (盖章)

代表人:

代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第5篇

乙方: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高供更大空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 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双方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科学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方面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总则

1.通过双方合作,形成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协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并使之成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项目开发、信息服务与技术援助的载体。

2.由双方领导、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企合作计划、组织具体项目实施、定期交流互访等工作。

3. 在乙方挂牌建立“XXXX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基地”。

4.通过双方参与的、不定期的校企合作工作会议、技术经验交流、科技项目研发、在职员工继续教育、学生岗位实习锻炼、就业指导与人才招聘等方式,建立交流互访合作机制。

二、责任与义务 (一)甲方

1.聘请乙方的有关领导、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为甲方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客座教授,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2.利用技术优势与师生资源,深入企业一线,在项目调查、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等方面与乙进行项目协作。

3.为企业量身订做,“订单式”培养人才。乙方根据自身用人的实际需要,与甲方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甲方必须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使学生经过甲、乙双方联合培养后成为乙方的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 4.按乙方要求以“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 支持乙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职业技术培训。 5.委派专人负责管理到乙方企业实习的学生的行政事务,并参与教学实习指导,负责实习学生的往返交通和其它教学组织管理工作。

(二)乙方

1.乙方利用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对甲方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到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2.乙方选择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甲方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甲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甲方科研开发、 教学改革、教材编制写等工作。成果产权归双共同所有。

3.乙方可将预研项目及非核心技术工作委托甲方进行调研、研发、制作及编制,以降低成本费用,同时也为甲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锻炼提供平台和机会。

4.乙方尽可能优先满足甲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在同等到条件下应优先安排甲方学生进行实习……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具体顶岗实习专业和学生人数根据乙方岗位需求、甲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双方协商决定。

5.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的实习内容,组织及指导实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生产安全和岗位操作规程知识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6.提供实习设备、场地和原料。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相关的评和考核。

7.作为甲方的合作单位

三、费用结算

具体根据甲乙双方校企合作项目,如就业推荐与员工培训、订单培养与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合作等方面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做为本协议的附件另行约定。

四、合[文秘站:]作期限

合作时间为 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

五、其它

1.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合作协议一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

2.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宣,可由双方协商约定,作为本协议的附件,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X (盖章) 乙方: (盖章)

代表人: 代表人:

第6篇

(以下简称甲方)(以下简称乙方)

乙方:

为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及要求,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建设好校企合作实习和就业基地,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遵守。

一、合作总则

双方经过协商,决定合作建立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双方均同意在对外信息中,双方都有权使用共建的实习基地的名称“_______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

二、权利与义务(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实习计划和安排,提前落实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商定实施计划,并共同实施。

2、优先安排乙方进入甲方举办的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选拔优秀人才,并每个学年为乙方组织最少一个专场招聘宣讲会。校企合作协议书3、充分做好实习生实习前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准备工作,要求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和乙方规章制度,不得做损害乙方利益的事。

4、委派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协调乙方和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共同处理实习期突发事件等行政事务,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

5、实习计划一经确定,甲方应把实纲、实习计划提前送达乙方,实习计划不得随意变更。

6、严肃实习纪律,对不服从安排、未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习任务的学生,按有关校规不予实习学分。

7、实习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甲方接回实习学生,所发生费用由甲方实习生自负:1)没有通过乙方岗前培训考试的;

2)在实习期间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或经调换后仍不能胜任的);3)在实习期间故意违反乙方公司纪律、规定的;

4)有其他特殊情况(如做出有损公司形象的不良行为或故意造成公司财物损失的等)。8、优先为乙方提供当年应届毕业生资源信息,优先安排乙方进入甲方举办的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选拔优秀人才。

9、为参加教学辅导和实习指导的乙方技术人员提供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方便,为乙方的培训、进修提供便利。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优先安排甲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安全的实习环境,委派优秀员工担任实习指导

1、教师,妥善安排学生实习期间的食宿,适当补贴实习生活费用,发放实习期津贴;

2、可根据内部情况安排及调整学生的实习岗位,要求实习生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甲方校规的情况下服从乙方管理,有权并有责任及时将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向甲方通报。

3、对甲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业务知识、商业保密等方面的岗前教育,具体培训周期视各工作岗位需要而定。

4、为需返校参加相关学业考试的实习生提供合理的假期方便。

5、实习期满后,根据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填写实习鉴定,并提供给甲方。6、实习期满后,可择优录用实习生为正式员工,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合理、合法用工。

7、乙方作为甲方的实习与就业基地,及时向甲方提供人才需求信息。

8、因甲方、乙方、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实习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协议的约定承担法律责任。其中,自杀、自残、自伤事故及学生有特异体质或特异疾病没有如实告知的,由实习学生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三、其他

1、条件具备时,双方共同开展订单式培养、科研合作等项目。在本协议基础上,双方可就其他事项合作签署合作合同。

2、本协议有效期3年,从签字之日起有效。期满后若双方有继续合作意向,可协商后续签。

3、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中未尽事宜或因形势变迁致使双方对合同的内容产生异议,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甲方代表签字:

(盖章)年月日通讯地址:电话:

电子信箱:联系人:乙方:

通讯地址:电话:联系人:

传真:电话:

乙方代表签字:传真:

(盖章)年月日

第7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权利与责任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的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研究成果(编号:13051463),课题负责人:王胜国;课题组成员:张焕琴、杨俊、王耀辉、张云朝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2日

校企合作不仅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本质要求,而且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形式和根本路径。与此同时,校企合作中某些双方因权利与责任不明而引发的诸种矛盾也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这一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使校企合作双方实现“双赢”,现已成为目前高职教育研究领域人们较为关注的一大焦点和课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企双方合作前相互之间缺少必要了解、匆忙签约,结果矛盾百出。一些高职院校对欲合作的企业的资质、实力、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缺乏必要了解,只是受职业教育界兴起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风的诱惑,出于攀比心理,为图虚名,“为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盲目签约,结果使双方在权利与责任问题上屡生芥蒂,最后分道扬镳。

(二)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高层领导重视不够、缺乏沟通,对在权利与责任上出现的各种抵牾不能及时化解,导致最后不欢而散。一些校企双方高层领导并没有在思想观念上真正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校方没有把它当作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事加以重视,企业也没有把它看作是一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给予高度关注。不少校企高层领导只是把校企合作当作一种“好看”、“好听”的“点缀”和“饰物”,而让没有决定权的“副手”甚至让一些无关紧要的富余人员去管理,自己很少过问,合作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与对方沟通、处理,结果矛盾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分手。

(三)校企合作双方决策者对合作的基本宗旨、各自需求、合作目标以及各自的权利与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签署合作协议时没有采纳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协议内容缺乏可操作性,为后来的合作埋下了隐患。合作协议本是校企双方协商认可的规范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根本依据,是约束双方合作的“法”,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些校企合作的决策者(尤其是公办学校一方)却对如此重要的协议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视,签署协议时没有字斟句酌,权衡利弊,使协议内容过于笼统、空洞、宽泛甚至模糊,权利与义务不明确。协议形同具文使具体执行者难以把握、无所适从,最终导致合作流产。

(四)没有真正建立由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企业管理四方人员参与、沟通的协调机制,使协议规定的各自权利与责任难以体现,校企合作处于无人监管的松散、零乱状态,加剧了校企合作的困顿。有的校企合作只是双方领导层进行了必要接触而匆忙合作,并没有成立由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企业管理四方人员组成的协调机构,无法在实际合作中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而难以形成由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企业管理四方人员齐心协力、解决出现各种矛盾的“合力”。有的只是成立了由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和企业管理三方人员组成的合作机构,却把合作的具体实施者——众多的实习学生排除在外,不能及时反映实习学生的心态、感受和呼声,结果无法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消极怠工、迟到早退等违纪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即使成立了类似机构也是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坚持开展工作。还有的学生实习处于“放羊”状态。这些现象使得校企合作更加步履维艰。

二、解决路径与对策

(一)合作前双方决策层必须充分搞好调研,要详细了解与对方合作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公办学校决策者务必要知悉合作企业的具体资质、整体实力、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校企合作是关系到校企双方切身利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需要反复论证,权衡比较,不可匆忙行事。就全国校企合作来看,这方面各地有过不少经验教训。有的公办高职院校出于寻找合作企业心切,错把一些实力不强甚至是仅有几个人的“皮包公司”引进学校,出地出房,组织学生实训实习,结果效果不佳,双方均叫苦不迭,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高职院校尤其是公办院校一定要多联系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双赢”。这一点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的成功合作堪称典型案例。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是一所中专学校,2000年10月升格为高职院校。该校领导层对校企合作高度重视,对欲合作的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考察,最后选中了当地著名的大型服装企业——红豆集团进行合作。红豆集团是全国民营百强企业,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自2006年合作以来,双方合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立足国内、走向海外,在订单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等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荣获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

(二)校企双方领导层必须把校企合作当作双方凸现自身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加以高度重视,而不能仅仅看作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或“饰物”。企业应该看到,高职院校具有人才智力、理论政策研究、产品研发营销、职工培训所需的师资与场所、职工队伍储备、社会知名度美誉度甚至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等独有的社会、人文、智力、环境等优势;高职院校也应看到,企业具有学校不具备而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诸如资金、技术、设备、销售渠道、企业管理制度、管理资源、实习场所、实战岗位、教师实践、开发产品及课程、编著教材、学生就业、社会服务等优势。校企合作就是要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取所需,最后实现共创共赢。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实践育人,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只能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来实现。“企业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大量校企合作成功的范例启示人们,高职院校只有走校企合作之路、扎扎实实搞好校企合作,坚持“走出去(组织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请进来(引进企业兴办‘校中厂’定期组织学生就近开展教学实践,进行实训实习)”,才能使学生在企业特有的管理文化氛围的熏陶中、在企业师傅的“手把手”的言传身教下,特别是经过自己在企业实际岗位上的亲身历练和实际操作,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使之演变成职业技能,逐渐由“生手”变为“老手”,最后变为“高手”。不仅如此,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岗位实践平台,学生们还会真正感悟和体会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进而逐渐养成作为职业人最需要、最宝贵的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只有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才能彰显自己“实践育人”的独特优势,才能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目标。

(三)校企双方决策者对合作的基本目标、各自需求以及各自的权利与责任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签署合作协议时应该多听取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对协议内容一定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确保合作协议具有鲜明、具体的可操作、适用性。校企双方决策者对合作的各自需求、基本目标以及各自的权利与责任等重大问题,必须深思熟虑,尤其是对合作协议的内容更不能等闲视之。合作协议是双方商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合作行为的基本规则,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法律关系),一旦签订,就要受到法律保护,就要享有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签署协议必须慎之又慎。但是,在各地的不少校企合作中由于都是双方的领导层出面洽谈,而高层领导(尤其是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往往从宏观上看问题,对具体直接问题很少过问,而又未能及时听取负责具体合作事宜的教师和企业专家的意见,签署协议缺乏必要的谨慎,结果常常导致了协议内容过于宽泛、笼统,使执行者在具体合作中难以把握和实施,进而加剧了合作的困顿。所以,校企双方决策者对合作的基本意图、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等大问题一定要深入思考、反复论证,签署协议务必多多听取下属的意见,在协议内容上务必认真推敲,确保协议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切忌笼统、空洞,言中无物。

(四)建立由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企业管理四方人员参与、沟通的协调机构,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齐心协力及时化解矛盾,促进校企合作。矛盾无处无时不在,关键是如何对待和如何化解。校企合作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决策领导层(校企的高层),是合作的决策者、协议的签署者,在身份上是学校校长,在企业则是总经理或厂长;管理布置层,是合作的具体推行者、落实者,在身份上是学校的系主任,在企业则是部门经理;具体的实施者、实践者,由专业老师、实习学生、企业师傅等组成。三个层面都是校企合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要使合作进入良性循环、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务必建立决策领导层、管理布置层和具体的实施层共同组成的协调机构,形成及时沟通、化解矛盾的机制。需要指出的是,校企合作决不能忽视最直接的受众,也是最终的实施者、受益者——众多的学生群体。校企合作的决策领导层不仅要认真听取管理布置层的意见,更要注意及时采纳具体的实施层特别是广大实习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让学生代表直接进入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听取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的真实声音,在合作中注意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吸纳学生的正当要求,屏弃任何把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想法和做法,不但不会阻碍校企合作,反而会极大地推动和完善校企合作。类似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其中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因与世界著名超市集团——沃尔玛公司的成功合作而成为众多星辰中最耀眼的一颗星座。近十年来,该学院工商管理系与沃尔玛(中国)公司实现了深度合作,由于注意建立各个层面参加的协调机制,成功地建立了一套“标准化体系”,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总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能否实现职业教育“实践育人”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路径,而如何解决校企合作中双方因权利与责任出现的龃龉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则又是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成司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案例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8篇

关键词:畜牧兽医 校企合作 理事会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1]。为进一步加强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深化学校与企业的融合,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成立了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联盟二级理事会,该理事会隶属于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由行业指导,企业和院校代表共同组成。动物科技学院始终坚持以推动江苏高职畜牧类专业(群)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双赢为基本目的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为解决目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一、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主要特征

以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联盟二级理事会为例,理事会作为校企合作的组织和运作机构,将学院、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或其他组织以理事会形式有机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互动方式。从组织学角度分析,具有如下特征:

(一)学院是合作发展理事会内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主体

从理事会成立的目的来看,理事会是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情况,在江苏省农委畜牧局、泰州市农委的牵头和推动下组建成立的合作机构。理事会的成立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推进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校企联盟战略协作,加强学院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起双向参与的运行机制,使学院更好地面向社会,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及理事单位的发展服务,并进一步促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因而,合作理事会的各项事务是围绕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活动展开的,学院处于合作理事会的核心地位[2]。因而,理事会的各项事务是围绕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活动展开的,学院处于合作理事会的核心地位。

从理事会的管理和运行来看,理事会的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学院,秘书长由学院相关人员担任,秘书处具体负责理事会的日常事务处理,年度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的组织均由学院承担[3]。以理事会为平台的合作事宜多由学院发起,且多数议题围绕学校的联合办学、联合人才培养、联合科技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展开, 据此可以认为学院在合作发展理事会内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突出行业指导与企业主导地位

近年来,动物科技学院始终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把校企合作办学作为推动学院内涵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把互利共赢、功能互补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石,积极寻求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努力深化与行业企业的融合,聘请江苏省农委畜牧局掌子凯站长担任理事长,邀请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姜学林总裁、江苏高邮鸭集团乔龙山总裁、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黄小国总经理担任副理事长。

按照动科院校企合作二级理事会章程,每年召开1~2次理事会议,由院长报告学院工作情况,提出未来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征询理事会意见;理事会成员对学院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重要事务进行审议,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专业设置与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学院党委在重大发展规划 重要事项决策前充分征求理事会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学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理事会成员列席学院重要会议,必要时,召开学院理事会和学院党政办公会联席会议,推动和促进党委决策落到实处。开展校企双方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管理骨干互兼互聘和对流活动,联合组织校企双方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外培训,共同提高校企双方管理队伍的履职能力、发展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校企合作运营制度化

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之间采取合作协议为主要互动方式。学院合作理事会的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年度全体理事会议和常务理事会议,以及在合作理事会平台上促成的学院与其他理事单位之间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是协议双方根据各自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各自单位现实利益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就具体的合作内容、形式、职责和权益等进行友好协商,并最终以具有法律效应的合作协议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学院已先后与南通正大、大北农、广东温氏、双胞胎等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多个订单班人才培养协议,行业企业主动全过程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并优先吸纳学院的毕业生就业,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校企合作理事会的组织机构特点分析

(一)层级结构特点

从层级结构来看, 根据双方合作内容的多寡、合作程度的深浅,即以双方主要职能、业务和利益的相互卷入程度,合作发展理事会的层级大体上可划分为紧密圈和松散圈。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分层结构主要通过设置常务理事单位和普通参会单位来表现。常务理事单位包括1个理事长单位、2个副理事长单位和8个常务理事单位,如江苏省畜牧总站、南通正大、高邮鸭集团等核心合作单位。这些单位与学院有着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南通正大和高邮鸭集团我院分别建立了“厂中校”、“校中厂”及双师工作站,设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周期性的开展人员互动、就业协议;频繁的项目合作、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和科技服务等活动,是校企合作理事会的紧密圈,此外还有大量的企业,偶尔提供一些实习机会,组成了理事会的松散圈。目前,学院也正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范围,密切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向省外扩展。

第9篇

关键词 行业协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7-0068-05

2014年12月,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提到,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制度。

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是校企双方沟通的桥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离不开行业协会这个桥梁和纽带。

一、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组织行业内的企业来参与职业教育,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的主动性要高于企业,学校为了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必须与企业进行合作,而企业考虑到成本收益,不太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来培养人才,这就需要行业协会这样的中介机构来组织,架起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指导

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1]。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要围绕战略需求,充分依靠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推进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国家战略任务的新要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

2.职业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指导

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因此需要政府大力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职责。政府支持行业协会根据发展需要举办职业教育,并对本系统、本行业的职业教育发挥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作用;明确举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完善管理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培训有机衔接;整合行业内职业教育资源,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发挥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收集、国内外行业发展信息,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与推广,引导职业教育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要;提出制定行业职业教育规划咨询建议,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等工作[2]。

从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政策制度的制定,到中观层面的行业标准、社会需求的确定,再到微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教材的开发、质量的监控与监督,都须有行业企业的指导,无论是代表的数量还是发挥的作用,行业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建设中都占据了很重的分量,而行业协会就是连接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纽带。

二、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

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通过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来发挥作用;一种是通过行业学院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种是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来促进校企合作。

行指委是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专家组织,是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发挥行指委的作用是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3]。行指委要按照工作职能和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计划、目标和任务,积极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和指导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的建议者、信息的传播者、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学校的服务者和相关活动的组织者。

行业学院要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指导推动学校和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4]。通过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职业教育集团是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职业教育集团的多元化成员中,行业企业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集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集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经验表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上的优势逐步显现,但是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成员关系不紧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支持与保障政策不完善,集团化办学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这就需要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职业教学集团化办学,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组建面向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支持行业部门、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围绕行业人才需求,牵头组建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地方之间、行业之间的合作,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复合型职业教育集团。

三、行业学院――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

行业学院是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但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变化,而且与单个企业校企合作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契机,与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学院。深圳地区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分散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和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与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协会秘书处及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电子商务行业学院的企业联络部开展工作,将各会员单位分散的人才需求订单汇总成一定规模的行业订单;由电子商务行业学院与协会或企业签订行业人才委托培养协议,分层次、分岗位组织人才的订单培养。同时也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他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签订培训订单协议,为企业在岗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服务,为合作企业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

(一)电子商务行业学院的组织架构设置

电子商务行业学院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与行业合作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社会培训服务。院长由商务管理学院院长担任,副院长由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执行副会长或秘书长、商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或专业主任担任。下设企业联络部、项目管理部和企业培训部。企业联络部负责校企合作具体事务的联系和项目开发。项目管理部负责诸如行业人才培养订单班、实训实习基地、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具体合作项目的组织管理。企业培训部具体负责兼职教师团队、兼职教师工作站、企业名师工作室、在企业设立的教师访问工作站建设,并组织各类教学培训工作,如图1所示。

以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合作办学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如表1所示。

(二)设立专门机构协调多元关系

在学校校企合作体制下,电子商务行业学院成立商务管理学院合作办学管委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院合作办学管委会由学校、行业、企业等方面的代表组成,制定《合作办学管委会章程》,建立健全制度,具有师生管理、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督导评价等多种综合性管理职能,侧重于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积极主动吸引行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开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的目标。院合作办学管委会由商务管理学院院长担任主任,合作单位代表担任副主任。

院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机构,由学校、行业和企业人士构成,具体指导本专业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办学实践,具有咨询、议事与指导的职能。委员会负责修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规范运行机制,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设立商务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办学办公室,作为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保证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负责管理各种项目的短期合作协议,协调校企合作办学;处理与行业协会、企业、校内部门的业务关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保证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

(三)电子商务行业学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学院,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校企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

1.岗位需求调研机制

为及时跟踪企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专业每年都要参与电子商务协会对会员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对实习基地等有典型代表性的合作企业进行重点调查;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专家委员座谈分析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形成深圳地区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年度调查分析报告。

2.建立稳定的校企人才输送机制

重视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诸如人才订单培养等内容的协议,实现人才共育共管和互利多赢。企业可以通过稳定的合作途径获得人才;通过订单培养可以提前锁定人才,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保障;共享学校的场地、设施和师资等资源,节省企业员工招聘、培训等成本,提高用人效益;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合作协议共享学校的共建实训基地从事培训、科研等工作。学校根据协议,共享利用企业实训学生的实训实习和社会培训服务。通过健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管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校内实训管理、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企业评价、意外工伤保险等制度和措施,形成良好的工学结合运行的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好工学结合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动力机制;采取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双证融通、基于模块化教学和工作过程的改革,形成工学结合运行的课程改革机制。

4.共建共享师资机制

从企业聘请专业带头人和企业名师,聘请合作企业的优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聘请学校的专任教师从事企业员工培训、科研、咨询服务等工作。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整体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实践项目和内容,编写实训指导书;引入企业文化,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任务,营造职业氛围;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共同制定考核标准。

5.社会服务共担共赢机制

与行业协会和企业一道,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社会宣传、业务培训和技术推广服务,扩大学校、行业和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组织师生参与行业协会的会员服务和会务活动,协助协会履行职能,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参与企业社会服务可以增强企业的电子商务实施和推广力量,协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扩大社会影响力;学校师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锻炼提高。

(四)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学院,构建“两园三阶段”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优化专业定位,主动适应产业需求,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熟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商务平台从事各类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定期调查企业电子商务岗位及人才需求情况,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电子商务岗位需求分析会,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及时优化专业定位,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学院,凭借良好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运行机制,采用“两园三阶段”组织工学交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即“双核”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如图2所示。

“两园”,即校内电子商务实践园和校外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校内电子商务实践园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及企业实践园,主要功能是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并组织生产性实训和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包括互联网商贸实训基地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基地。企业实践园即“校中园”,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入企业特定部门、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项目等进校园运作,并承担学生的实习任务。校外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即深圳市主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实习实训基地和电子商务行业学院的产业园校区(即“园中校”),主要功能是开展岗位职业训练课程教学,进行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三阶段”,是指面向学生的专业教学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工学交替。第1阶段,侧重专业基础知识,利用校内多媒体教室和公共机房等场所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并完成课内实践项目和专业基本技能集中实训。第2阶段,侧重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主要利用校内的电子商务实践园和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专业课程或订单班课程教学,期间学生完成校内虚拟实训项目训练,期末利用“生产实训月”组织完成校内企业实践项目及部分顶岗实战演练。第3阶段,侧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学生首先在校内(外)接受岗位职业训练课程培训,完成岗位综合项目训练后转入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实习基地或订单委托培养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五)推行“双导师”制,组织行业人才培养订单,提高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1.推行“双导师”制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双导师”制,即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学校专任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了解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导师则指导学生的学业、实习实训、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热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度,不仅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帮助学生尽早完成从“学生准员工员工”的顺利过渡。

2.组织行业人才培养订单

行业人才订单培养可以提高工学交替的效果。深圳地区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分散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学校作为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和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与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协会秘书处及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电子商务行业学院的企业联络部开展工作,将各会员单位分散的人才需求订单汇总成一定规模的行业订单,然后由电子商务行业学院与协会或企业签订行业人才委托培养协议,分层次、分岗位组织人才的订单培养。同时也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他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签订培训订单协议,为企业在岗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服务,为合作企业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

3.建立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建立以学校、行业(包括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企业(包括订单委托培养单位、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等)、社会(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第三方就业核查机构等)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及系统,追踪记录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实施就业率核查和回访制度,根据反馈信息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定期对学生实习(或用人)单位评价表、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毕业生追踪调查、第三方机构调查结果等资料进行专门研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为优化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

[2]王建梁,魏体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15-18.

[3]候炜征.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动力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4(11):17-19.

第10篇

关键词: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成本收益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90-02

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亦称“三方协议”(以下简称就业协议),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化(双向选择)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就业协议是载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在契约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民事合同书。在大学生就业全面市场化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合力推动下,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屡见诸报端。毕业生权益受到侵犯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协议的法律功能异化,法律拘束力较弱。始于1997年的就业协议制度的主要弊端:其一是不能规范大学生的随意违约行为;其二是更不能有效约束用人单位滥用用人自单方面设置“霸王条款”,限制毕业生自主择业权,漠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

为积极回应对就业协议制度的诟病,理论界认为改革的模式之一是彻底废除就业协议。从长远考虑,赋予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废除协议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直接签订劳动合同。①学界提出这一改革模式思路的理论依据是,劳动合同法能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和职业稳定权;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我国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就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违约金条款、劳动合同解除权等方面对劳动者进行了保护。《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退出合同关系的成本,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对成本变化最为敏感、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的市场目标,容易采取行动来规避法律。当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合二为一后,企业会如何招聘应届毕业生呢?

一、废除就业协议的弊端分析

笔者认为,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的设计有可能是看上去很美,但却缺乏应有的整体制度观,没有全面把握制度构想设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造成一系列既不公平也无效率的利益再分配效应。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是一种关注后果特别是利益分配后果的实用主义进路,其强调的是充分均衡相关各方收益、成本的整体主义视角,在为某一方提供制度保护时,也要求这一制度安排不应给具有同样正当性权利诉求的其他各方施加不可欲的过高制度成本。②本文拟从法理的视角出发分析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合二为一的弊端。

(一)学业4年变3年,教育质量下降

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千方百计地降低用人成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是理想的廉价劳动力,目前,用人单位在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往往要求他们立即“顶岗实习”以降低用工成本。高校、毕业生有苦难言,为了“就业”一般会牺牲“学业”。对于毕业生而言,为了有个饭碗,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他们为了避免“毕业就失业”的状况,通常会在大四时以种种“合理”理由请假到用人单位实习或“上班”。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之前,用人单位要求签约学生提前上岗还有所顾忌,他们一般会征求高校的意见,而高校会基于教学计划、毕业论文设计等为托词婉拒。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后,用人单位就会名正言顺地要求签约学生立即上班。其理由有二:首先是法条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换言之,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始于实际用工之日。因此,企业就会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往往要求毕业生上班。对于大学生而言,劳动关系的建立始于用工之日的规定激励了毕业生迅速上班的愿望,因为唯有上班劳动才标志着劳动关系的建立,才能获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其次,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高校就不再是合同的当事人一方。高校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服务者,就业信息的者,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引者。高校仅对劳动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签证、备案登记、数据上报等。既然高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自然也就无权拒绝用人单位要求。“三方协议”变“二方劳动合同”对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高校会以“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为藉口采取不闻不问。用人单位的逐利性、毕业生的主动性以及高校的消极性可能会加剧学业4年变3年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部分高校为了就业率,采取把教学计划由4年压缩到3年,默许大四学生最后一年到应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二)歧视招聘,引发部分学生失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 条的规定,劳动者与企业连续签订了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出现第39 条和第40 条第1 项、第2项规定的禁止性情形,同时劳动者没有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企业都应当与之订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的目的在于保证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权,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有22%的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是增加了解雇的难度和用工的难度”,①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职员可以炒雇主,但雇主不能随意解雇职员。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企业采用“工龄清零”的办法来规避连续2次固定期限合同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制,如华为公司的“辞职门”、沃尔玛的 “裁员门”。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前,就业协议是民事合同,企业解除合同的权利较大。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后,《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使得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者的权利和机率减少。鉴于退出合同所支付的成本增加,企业会对毕业生进行“360度”的事先甄选,防止产生签约后退出劳资契约关系成本增加的可能性,…… 因为一旦雇错了人,就会比在自由择业制度下更难纠正”。②

缺乏工工作经验是毕业生的“软肋”,企业招聘他们时的策略大致有三。第一,拒招或少招。工作经验是企业甄别员工直接、准确的考核指标。在以工作经验为筛选指标的前提下,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们,容易在这种甄选中落败,企业可能更愿意用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员工替代毕业生。按照设计者的初衷,毕业生正是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制度安排当然的保护对象,然而适得其反的是,他们却成了失业效应的承担者。第二,设置苛刻招聘门槛。较之于其他社会员工企业无法用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从业时间等外部信息来识别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的朴素认知论,招聘企业就会诉诸名校、教育经历、文凭、性别等外部信息来筛选员工,以此来减少缔结劳资契约的试错成本。“211高校”和“985高校”毕业生优先、“学生干部优先、党员学生优先、男生优先等”雷人招聘语恐怕会成为企业普遍性的招聘条件。2011年11月1日《楚天都市报》报道,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校园招聘会上,某传播公司的“校(院)学生会干部优先”的招聘行为引起了轩然大波。非名校毕业、女生、非学生干部等类似的毕业生,就会在这种甄选机制中被淘汰出局。第三,增加考试(笔试和面试)次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无法全面知晓欲招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势必会增加笔试、面试次数。多次前往企业所在地参加考试,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势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可能无法承担这笔不小的求职费用,就会因为企业“小心翼翼”的选人机制自动退出竞争,导致遮蔽在“平等竞争”之下的隐形失业效应。

少招或拒招毕业生,提高招聘标准,增加考试次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招聘的“犯错”空间减少,对于毕业生而言,则减少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从“成本―收益”的法经济学考虑,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将导致高昂的缔约成本,可能取消不少成功缔约的机会,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三)加剧毕业生主动违约

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只要有签约就会有违约,就业过程中的违约情形具有客观存性。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前,为了约束毕业生不理性的毁约行为,企业在与其签订就业协议时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和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如中国四大银行之一的某银行xx省分行在就业协议的其他约定处载明,“双方如有一方违约,须支付违约金一万元”。司法实践中,对毕业生违约的处理意见一般是倾向于依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条款由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支付约定的违约金。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书二合一之后这种情形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具体范围和标准,即除在培训和保守商业秘密上可以约定违约金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其他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实践中,毕业生“骑驴找驴”的现象会长期存在,因为在《劳动合同法》背景下,毕业生解除劳动合同是不会承担任何直接经济成本的。在缺乏违约金制度约束性条件下,如何对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违约现象进行规制,主张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二合一的建议者语焉不详。《劳动合同法》适用于特定情形下的违约金制度是否会对毕业生的随意毁约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警惕。

第11篇

诚信机制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诚信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实践环节进行到校外企业实习阶段,校企签订实习协议后,双方必须遵守有关实习事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到协议的履行。作为教学单位的校方,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遵循了园林企业的运行规律,但是作为实习基地的园林企业,尽管有协议的约束,也很可能由于工程、项目、资金等等各种原因推掉实习或减少接受实习学生人数。遇到上述情况,情感和诚信就起到了重要作用,校方可利用多年来与实习企业建立的良好的信誉要求园林企业克服困难,共同完成实习任务。自2002年建院以来,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园林专业同多家园林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诚信关系校,学校与园林企业双方一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在每年一度的毕业生招聘会及2012年学校建校110周年暨学院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中,校方积极邀请企方老总、代表参加企业家论坛,庆典大会发言;企方也常邀请校方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合作关系。这种在情感基础上建立的诚信机制会为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保障实习基地稳定运行在园林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运行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校外实习基地,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为实习的运行提供管理监督保障。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如由学院和企业的专家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使得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稳定的发展。机构不仅承担着基地建设和监督的任务,而且根据园林的发展,实际研究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的知识能力结构,协调校方和企业的合作关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困难,就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制度、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建设意见。

建立校企利益驱动机制仅有诚信机制和校企合作的协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保证校外实习基地长效稳定的运行。园林企业一但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管理人员的变动、企业的转制等,双方的关系就会受到重创,合作也很难继续下去。因此,要求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要让园林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到学生的到来有助于提升园林企业的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助于降低劳动成本;双方联合取得、合作、执行的横向科研课题研究有助于园林企业在管理水平、经营理念、运行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让园林企业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校企合作的好处。

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良性循环。但是,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园林企业的保密机制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相对的封闭性和短期性,使得学生对园林企业很难产生归属感,因此,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降低。另外,校园、企业环境的反差、繁重复杂的体力劳动、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使得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心里波动。在实际的管理运行过程中,管理方面出现了漏洞和突出的问题,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4]。

实习阶段的规范化管理1.签订实习协议校方在实习前与实习基地就实习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签订协议书,协议中要明确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的责任与义务。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权益,也保障了园林企业的利益。协议是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行为规范的约束,既保证了学生应得利益的实现,也保障了园林企业的的利益最大化,将实习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2.建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校方选派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优秀的老师作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的实习期间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企业方选择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技术过硬的优秀员工通过传、帮、带等途径进行实践指导。双方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沟通交流,对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给予解决和帮助。3.实习动员实习前的动员会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实习,提醒学生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有心理准备。与此同时,还应就实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进行结合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习过程中将课本知识有机地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充实自身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实习过程中,角色的转变对于学生心理有一定的影响。校园学习环境和企业工作环境的变化,会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心理上都受到考验。要使学生尽快度过适应期就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对学生和企业加以约束,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1.制定系统配套的实习制度在校企合作的实习模式下,校方要与企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企业运行机制,共同制定既符合实习规律、实习学生特点、园林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又符合园林企业的行业规定和自身的管理制度的系统、配套的实习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和手段。2.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实习的运行过程中,监督的力量不可忽视,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使专业实习执行方即校方和企业都收到良好的回报。监督机制的建立保障了校企所签订的实习协议和各项制度的执行,既规范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也制约了园林企业的行为,防止企业对实习环节敷衍了事、执行不严、行为随意、纪律松散等。

实习结束阶段的规范管理实习结束时,实习的执行者根据园林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五个一”考核标准分别作出工作总结。学生对该次实习作出实结,企业根据学生实习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给每个学生开具实习鉴定书,校方为每个学生作出实习成绩评定,这既是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该次实习效果的一次总体评价。校企双方根据每届学生的实习效果召开实结交流会,各相关部门就整个实习过程中的整体实习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建议。为下一次实习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改进工作的依据[5,6]。三、结语以“共建、共享、共赢”为最终目的的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够使园林企业、园林专业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取得前所未有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对促进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深化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基本保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园林企业也能从实习学生中挑选精英人才,减少用人的磨合期,提高效率。校企间深层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在合作中做到校企共建、双赢[7]。

作者:杜绍华卜志国刘冬云聂庆娟黄大庄王广友肖建忠袁永军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1+2” 全过程 “订单式” 人才培养 中等职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85—02

1 传统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自本世纪初期,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为半年至一年”后,各中等职业学校便不约而同地将“校企合作”作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实践的主流模式,并且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教学效果。于是,“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便在瞬间风靡整个职业学校,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视“校企合作”为拉近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唯一的可行途径。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及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哪所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由于受职业学校教育和教学本身的内涵因素影响,其主要内容都离不开“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本来这样的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在一般人想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看似“当然”的背后,却隐藏着“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每到学生要到企业去参与社会实践,要进企业进行实习时,总是学校这边“一头热”,学校的有关人员不断地向企业抛出“橄榄枝”,而企业那边却是“爱搭不理”、“冷眼旁观”。有时,职业学校为了争取到与比较好的企业合作的机会,甚至要为企业交纳部分实习管理费用方能达成协议,在这样的“校企合作”一模式下,企业的不情愿完全暴露无遗,让学校和学生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现象绝不是“偶尔”,而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普遍存在着。

近几年,在政府的干预和积极引导之下,“校企合作”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学生仍然是等到第三年才能到企业顶岗进行实习,更多的时间里学生们还只能是被企业当作一般的劳动力在使用,而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职业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其积极意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签订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由职业学校有针对性地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协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过程管理,企业有权力也有义务派出企业内部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生产实践能力过得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做兼职教师,并在学生到企业后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指导,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相关设备,并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助学金,而学校和同样要履行协议中的相关规定,按照协议中签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急需的人才,而这些有针对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以后也必须履行协议内容规定要直接到该企业就业,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出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1+2”“订单式”的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参与了一年专业基础及基本技能的全日制学习的基础上,在第二年开始便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选择其相应的专业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实践。另一种是全过程“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的比较多,不仅要参与招生、教学,而且要参与管理、实习的全过程。比如:有的班组可以通过企业冠名的方式,专门为某冠名企业培养其专向人才,该企业便可以参与招生、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定,提供培养经费、奖学金、服装、技能训练的材料,安排工学结合的时间及授课内容,企业可以派出人员作班主任兼联络员,并让专业工程师担任核心专业课程,相关课程的安排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

这种“订单”培养其实质是招工与招生相结合、课程内容与企业文化、工艺要求相结合,实习实训的技能与就业岗位的专项技能相结合的零距离培养实用人才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调动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得已实现。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确定“订单”合作企业

本着对学校的声誉负责,对企业的发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的原则,学校在确定合作企业之前,首先要综合分析该企业的发展前景,考察企业的信誉度。选择那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的、信誉度好的企业作为“订单”合作企业,以保证“订单”式培养的基础稳固,保证“订单”的实施效果。其次是要看企业对该合作是否有足够的积极性,并且要考虑企业的“订单”数量是否足够多。企业有足够的积极性才能使“订单”合作协议签得顺畅,才能保证“订单”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企业的“订单”数量是否足够多,才能使该专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有利于实现办学的效率和效益。如果“订单”数量太少,学校的教学成本无疑便要增加,这会直接导致办学效率和效益低下。长久看,不利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3.2 与合作企业签订“订单”协议

在充分的分析、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订单”合作企业后,校企双方便进入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签订程序。在这个环节,学校和企业都要本着“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互相参与”的原则,一定要在协议中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的分配和承担,必须明确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以及奖励与违约惩罚等内容,必须明确企业和学校的相关责、权和利,如果哪一方没能做到协议中的相关规定,也要承担起相关的法律责任。

3.3 组织和实施“订单”人才培养

“订单”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为“订单”企业选择合适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学校和企业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三公”原则。首先,学校和企业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专题报告、专题宣讲、新闻广播、网站滚动等方式履行告知义务。让学生充分了解“订单”企业的规模、类型、薪酬以及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及基本待遇,学校和企业的有关人员要如实地向学生回答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其次,学校要配合企业对前来报名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综合测评及体检等内容,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选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组建“订单班”。

学校和企业的“订单”协议签订后,首先校企双方要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等内容,并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鉴定相统一的特色教材。其次双方要共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并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条件。遵循通用性、仿真性、开放性的原则,在校内也要建立必要的专业实训室,营造出与企业内部相仿的工作场景与环境。再次,企业还要为“订单”学生提供实训条件、装备与合适的岗位,让学生能够在这些岗位上比较集中地工作一段时间,真正达到学生顶岗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3.4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保障“订单”的数量与质量。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与企业沟通,认真听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建议,并尽力满足企业的需要,及时调整、完善课程结构,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及时引入专业教材,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另一方面,订单企业要及时地向订单学校和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让学校和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生产中的需要重点掌握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的难点在哪里,以确保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能够及时调整和完善,从而确保订单培养的学生既保证了数量又保证了质量,从而在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及时投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与企业里的其他专业人员一道共同解决生产难题。

(2)要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稳定性,但难免有少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订单企业不满意等现象的存在。因此,校企双方必须建立一套奖励和淘汰机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订单”企业之所以能和学校签订一定数量的订单学生,很明显是因为这方面的尤其人才缺少,而订单合作又需要订单企业提供相应的核心专业的工程师来担任专业课教师之职,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包括到企业进行实训,请企业的专业给这些教师讲课等方式,加强本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4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后的几点思考

4.1 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政府支持

教育部虽然早就明确提出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是如果政府不能出台相关的支持措施,单凭学校与企业的力量实施“订单式”人才闭关的难度还将长期存在。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等有效的调节作用,针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出台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4.2 学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创新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要与“订单”企业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多调查研究,多分析测评,要在原有的“订单”内容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更不能一成不变。社会在发展,企业在壮大,技术要更新,学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4.3 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新机制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必须转变选人、用人观念,通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尽力为“订单”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有利条件与职业环境,吸收与培养岗位对口的优秀人才,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共同实现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一体化,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一体化,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一体化,学生毕业与就业一体化。

5 结束语

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校企双方应精诚合作,而且需要政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搭建一个平台,以便三方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降低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的社会总成本,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利,使学校和企业能够共同担当起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春青.“2+1”人才培养模式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经济师,2009(8).

[2] 于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运行及支持条件[J].中国经贸导刊,2010(7).

[3] 杨艳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

[4] 钱伟飞,钟凤阳.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学籍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