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09:1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现将2008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解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这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为此,一学年来,我一直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接受知识。当学生把老师当成一位良师益友对待时,他的思维就像草野上的野马天马行空,于是,交流的火花拼出了个性的思想;当学生的交流成了断线的风筝时,教师也要及时遏制,这时教师的权威也是不容置疑的。
学生有着自己的个性思想,如何让他们有个表现的机会呢?在实验教学中,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当小老师”、“你能我也能,你行我更行”等教学手段让我的教学如鱼得水。 每个人都渴望着别人用赞赏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当老师一句“嗯,~~同学读得极为流利,如果他读得慢一些,加上些动作,那就更棒了!”在同学们的一片热烈的掌声,会让他觉得上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对评价机制的建立和灵活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活化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可,在评价中促进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注重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对周围事物极为敏感,有着太阳般金灿灿的心,他们对外界是好奇的,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做为实验班的班主任,我注重学生的心灵感受,用爱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制度下,人人平等,班委更要以身作则,否则,“君子犯法,与民同罪”;班主任做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施“放权”,一些卫生、纪律上的事交给相应的班委自行处理,解决不了才来寻求老师帮助。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位有魅力的老师。经过一学年来的整治管理,我班的班风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乐学了;卫生无死角,地上无纸屑;桌椅整整齐齐;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少有纠纷发生。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尚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好工作计划,使工作有条理,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交通执法工作总结
2008年地税办公室工作总结
一、慎重、精心挑选教师
为使一年级走进新课程试验取得成功,学校领导多次研究、征求意见,挑选了六位责任心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且具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担当一年级任科教师,她们中有业务领导,有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大多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年轻人,而且她们都有不断学习,勇攀高峰的精神
二、组织、培训学习
一年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为了让一年级教师学好、用好新课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泉山区进修学校首先对一年级教师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接着暑假期间,冒着高温酷暑,一年级教师又参加了市级培训。均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一年级教师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投入到课改实验中去。开学后,校领导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大家学习、或自学《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三、“走进新课程”研讨课
通过学习实践,我们全校开展了走进新课程语文研讨课,全校35岁以下的教师参与了上研讨课,同时还对这些课组织了两次座谈讨论,教师们用新的课程理念去评析所上课的成功与不足,使上课的教师总结了经验和不足,同时也是大家在一起磋商、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未上课的教师在座谈会上谈了以后,再写出了评课意见。总之,在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四、一年级研讨课的展示
根据局教科研室的要求,一年级教师上课率不低于50%,学区在各校之间开展了一年级研讨课的评比活动。我们学校语文张利斌老师、黄长慧老师、数学顾艳丽三位老师上了课。张利斌老师在上口语交际《借铅笔》一课时,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观看小猴向小熊猫借铅笔时,是如何讲礼貌,把话讲清楚,借到铅笔的。同时,她还创设借东西,合作学习制作手工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学会合作,以及怎样向别人借、还东西的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制作中学习了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借东西、还东西时学生也懂得了怎样使用文明用语。课堂上,张老师始终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尤其是张老师发现两个孩子从开始就不合作的事时,她没有因公开课而置之不理,而是让学生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不合作是做不好事情的,同学之间应该相互谦让。从这可以看出,张老师确确实领会了“以人为本”的真谛,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也是张老师上课中的闪光点。
黄长慧老师在教《家》一课时,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对家有了更温馨、更亲切的感情。在上课的过程中,黄老师运用自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制作精美的头饰,当堂画出美丽的图画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去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她们的课在学区分别被评为一、二等奖。
五、一年级百字竞赛
一 、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 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 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 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 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 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 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 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 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 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周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1、 2
第2周 汉语拼音 3 、4、复习 一
第3周 汉语拼音5、6、7
第4周 汉语拼音8 、复
第6周 汉语拼音9、10、11、
第7周 复习三、汉语拼音12、13
第8周 复习四、识字1
第9周 识字 2、3、4、园地一
第10周 课文1、2、3、4、5
第11周 园地二、课文6、7、8
第12周 课文9、10、园地三
第13周 识字1、2、3、4、园地四
第14周 课文11、12、13、14
第15周 课文15、园地五、课文16、17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与我搭班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有许多疑问都向他请教,他也热心地帮助我。他说,小学数学成绩,在很大的程度上受语文的影响,小学语文成绩,也会在数学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常常看看一年级的数学课本,我才慢慢地理解了这句话。我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教学内容呢?我的做法是:
1. 在生字教学中渗透数数,比较数的大小的内容。我对于一些生字,从数笔画中,对学生进行数数的教学,从简单的笔画开始数,使学生在掌握笔画数量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数数的训练。对左右结构的字,对比左右笔画的多少,对学生进行简单数的比较大小教育,使学生很容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方向感教学。我在和搭班数学老师讨论时,听他说,一年级方向教学中,学生很难分清左右,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听了数学老师的话,在识字教学中,特别留心对学生的左右方向的教学,特别对左右结构的字,我总喜欢问问学生们,左边是什么偏旁,右边是什么部件,从而使学生对左右方向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教学生看图片中,我也常常问问学生,在图片的左边有什么?中间有什么?右边有什么?不仅使学生观察有顺序,而且学生也在轻松的语文环境中,进一步分清了左右的方向。数学老师后来对我说,我们班的学生对方向的辨别很轻松,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3. 在语文阅读中,还可以加强对人民币的认识。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对课文中购物的部分内容,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人民币的能力,涉及到钱的地方,我也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使用生活中的人民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辨别,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人民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失物招领》这课中,我就问到这些东西现实的价格,并说说如何买到这些东西。通过语文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了人民币。
除这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我还结合课文内容,对数学中认识时间、图形等,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训练,我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只要用心去发现,总有许多地方可以渗透数学教学的。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是数学教学,但是对数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并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数学教学,学生学习没有负担,学习轻松愉快,学生乐意接受。通过一年的教学,我认识到小学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只要学科教师配合好,在语文中渗透数学,也可以在数学中渗透语文教学。数学老师所说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受语文成绩的影响,语文成绩也受到学生数学水平的制约。我想,不论我们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其实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生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关马中心学校)
转眼,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一个学期了。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互相听课,认真听取同年段老师的意见,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工作总结,总结教学经验,把经验点滴投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获得所应掌握的语文知识,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自身素质的提高
我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平时,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其他老师学习,遇到不够明白的地方虚心向前辈老师请教。
二、具体教学工作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老老师们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如和孩子用卡片做读拼音的练习,给孩子每天听拼音磁带或看光碟,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2.抓好写字训练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要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所谓“字如其人”,看字就能看出一个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醒学生“注意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3.培养学生的朗读我自己是很喜欢读书的人,朗读也是我的强项,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有所收获。而书读出感情了,也就说明把握了文章。这也可以有利于建立我们的班级风格。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读书的指导。首先,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有感情地读书也是我的乐趣,与孩子们一同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使我的课堂丰富而生动。
4.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一个班级孩子,接受能力不同,面对孩子们的个别差异性,我努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都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5.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2)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还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3)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问题,要求我们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关键字:一年级新生 转化 语文
对于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基础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异,客观上给一年级新生的转化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一生中系统学习语文的开端。语文既是这一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又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故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怎样尽快让学生学语文入门,就成了从教者竞相探讨的话题。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一年级入门。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初入一年级的新生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抽象性思维还较弱,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加上拼音教学又极其枯燥,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这是拼音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刚开始学习拼音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了,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很松懈,觉得拼音很简单,此时我在教学的时候就花了大量时间设计各类的活动让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拼音,如摘苹果、青蛙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等。在后面学习复韵母的时候难度加大了,我就采用将单韵母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加深记忆,然后通过儿歌、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样一个半月下来,在活泼生动的环境下,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孩子们对汉语拼音的掌握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二、多种渠道掌握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的重点。1个半月的时间学习拼音,接下来的主要就是识字了,这对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要求是很大的,同时也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在学习鸟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图形,看看鸟的样子,记住鸟的中间有一点那就是鸟的眼睛;比如在学习束的时候可以利用猜字谜的方法:“一中人”,着三个字结合起来就是束;比如在识字的时候让学生给“飘”换一换偏旁,变成“漂”等……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利用多种渠道让学生识字,让学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后,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在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姓名中识字,如认识“紫”的时候,学生就会从我们的“徐紫嫣”的名字里找到,然后请紫嫣来解释他是怎样记住的,将他的方法教给大家;在学习语文园地四的时候我就利用街道上的广告牌来引导学生识字,如永丰超市、滨海医院、湘满楼……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趁机引导他们在逛街、超市的时候都可以认字;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时候,如门、窗这些实物我会引导学生在实物上认字,同时扩展教室里你还认识什么。此外,平时我会让同学之间互相做字卡识字,将优秀的生字卡片贴在后面的展示墙上,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多加赞赏,这样在无形中给学生埋下一颗颗在生活中识字的种子,激励学生离开课堂后仍有识字的主动性。使学生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世界,吸取各种信息,拓展想像的空间。
三、培养书写习惯,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都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一提醒立即能做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忘了。因此,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在抓写字这方面多下工夫,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无时无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四、指导朗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一开始就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在朗读时注意强调一个“准”字,要求学生发音准,不会念错,不会任意添字、丢字;每一个字的发音要响亮、清楚,要注意不可唱读。还让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的习惯。朗读还得根据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准课文的语调。因此我会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引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会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一年级学生很喜欢看简单的一些课外书,他们喜欢的很简单也很直接,不需要求知欲、好奇心的诱导,只需要激励性的评价和阅读形式的趣味性。因此我在开学初选择了绘本给他们看,刚开始我选择了《小心大野狼》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他们如何看绘本,后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慢慢地,我引导学生看一些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孙悟空》等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在孩子们看完了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去书吧里借书,看书。这样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情绪非常高涨,课外阅读量也大大加深了。同时,我还会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知识。如一年级下册全班都报名参加了班级的“讲故事比赛”,赛场上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有趣的故事,赛后孩子们看课外书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一年级孩子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汉语拼音、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五方面的学习方法,掌握他们的知识规律,让学生更好踏入语文学校的门槛。
参考文献
[1]曾小琴.例谈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苑荟萃-2011年23期
[2]周香.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年9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凉山教育就是民族教育。五十多年来,凉山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双语教育”更是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从1952年起,先后在各县兴办了寄宿制民族小学,这些学校除开设汉语文外,还开设了彝语文课。但是,1958年以后,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民族寄宿制在中小学中一律被取消,民族语文教学也不再有它的地位。直到1978年,彝语文又才作为一门主科先后进入中小学,首先在部分小学实验,后来逐步推广。我校二类模式彝、汉双语教学是从1984年才逐步开始的。20多年来我校彝、汉双语教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州民族寄宿制学校双语教学评比中也曾多次名列前茅,为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彝汉双语兼通的民族人才,为凉山州双语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从1998年招生制度改革以后,彝、汉双语教学又一次走向了低谷。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我校彝、汉双语教学属“二类模式”,即以汉语文教学为主,以彝语文教学为辅。
1.双语教学现状概述
1.1各年级开设双语教学的班级数。初一年级共有12个班,其中开设有彝、汉双语教学的有5个班;初二年级共有10个班,其中开设有彝、汉双语教学的有5个班;初三年级共有8个班,其中开设有彝、汉双语教学的有4个班,另外还有小学部3个班(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开设有彝、汉双语教学。全校合计有17个班,1200人左右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彝、汉双语教学。
1.2教师配置情况。学校目前有4名双语教师,其中2人大学本科毕业,1人专科毕业,1人中师毕业;1人为专职教师,3人为兼职教师(兼任学校行政)。
1.3教材使用安排。我校从初一年级就开设彝语文课,彝语文教材的具体安排是这样的:初一年级上期为小学彝文版第九册,下期为第十册;初二年级上期为第十一册,下期为第十二册;初三年级上期为初中彝文版第一册,下期为第二册,初中三年共上完6册彝语文课本。
1.4课时安排。初中部每个班每周安排2个课时,小学部每个班安排3个课时。
1.5双语教学成绩。从2000年以后,彝、汉双语教学成绩逐步下滑,特别是近几年来,双语教学成绩下滑越来越明显。县上统测和州上统测只考几分的学生大有人在,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每个年级的差生几乎达50%左右,双语教学步入了历史上的最低谷。
2.彝、汉双语教学成绩下滑原因分析
2.1招生制度的改革是造成二类模式彝、汉双语教学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1998年之前中专招生还实行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政策的时候,彝语文科以50分的加试分计入中专考生的总分内,许多彝族考生就是因为有了这50分的加试分的照顾而考取了中专学校,且毕业后因为包分配而走入了各个工作单位。因此,那时候彝族学生学习彝语文的积极性很高,彝语文教学成绩也一直较好。但从1998年中专招生制度改革以后,因为中专招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所以报考中专的人数越来越少,彝族学生学习彝语文的积极性也随之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彝语文教学成绩逐年下滑。
2.2从1998年招生制度改革后,彝语文教学就不再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因而对彝语文教学不研究不过问,统一考试少、统一评比少,特别是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从而阻碍了彝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
2.3教材供应脱节,参考、练习辅助资料奇缺,教材内容编写与现实教学不相符合。此现象不利于教学研究、不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
2.4彝、汉双语教学任务不具体、目标不明确。表现在教学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较严重。教学工作时紧时松,教学质量始终徘徊不前。
2.5对彝、汉双语教学缺乏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和探索。表现在教学中尚存在“断桥”、“脱节”等现象,其结果研究成果一般化,往往就教法谈教法,没有从理论上总结经验,教改实验的有效经验也无法在面上推行。
2.6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不透,对教材的处理也较差,传授知识方法不当。解释多,而实际应用少;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与学严重脱节。
2.7中小学严重脱节。中小学双语教学衔接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小学彝语文课开设随意性大,想开就开,想开设多少开设多少,上到几册算几册,而有些地方又没有开设,从而造成中小学彝语文教学严重脱节。进入初中后彝族学生的彝语文水平层次不齐,大部分学生对彝语文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差,教师教学也十分困难。
2.8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按照双语教学的有关规定,第一类双语教学体制,初中阶段彝、汉双语课时比例应为7:6;第二类双语教学体制,初中阶段彝、汉双语课时比例应为6:7,其中彝语文课时不应少于5节。但是目前因为各种因素,彝语文课时只安排了每周2节,所以存在课文内容多,课时严重不足,而教师为了自己满工作量不得不教7、8个教学班,班级数多,还要跨年级,从而造成彝语文教学质量差,彝语文教学总体成绩严重下滑。
2.与用严重脱节。“学”与“用”严重脱节也是造成双语教学成绩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
许多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学了彝语文以后,没有用的地方,他们知道一些彝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得不到重用,甚至找不到工作,所以他们认为学彝语文没有什么前途、没有什么好处。由于此种非常现实的“功利”因素存在,许多学生不想学彝语文,对彝语文教学不感兴趣,甚至还感到是一种多余的负担。
3.改变目前彝、汉双语教学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3.1制订出与实际教学相符合的双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使双语教学有章可循、有任务可行、有方向可走。
3.2加强对彝语文教学工作的宣传,提高各阶层人们对彝语文教学的认识。使人们的思想逐步统一到加强彝语文教学是提高民族素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认识上来,从而逐步克服各种消极情绪。
3.3重视和加强州、县两级彝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制订明确的教研工作计划,增加州、县两级的彝语文教学统测次数,且由州教研室组织每学年各县之间要坚持进行一次彝语文教学成绩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及时向各县教研室汇报,以此评比结果来作为各学校各彝语文科任教师当学年的成绩依据。我想这样会刺激各地区各彝语文科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若能长此以往也势必会提高彝语文教学成绩,从而使目前滑下低谷的彝语文教学有转机的希望。
3.4重视和加强对彝语文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工作。现在由于二类模式的彝语文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部分彝语文教师目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业务不精,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州教研室要定期对彝语文教师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培训,从而提高彝语文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
3.5州彝编室要深入一线教学,进行调查研究,要编写出与一线教学实际相符,与民族学生的情感、观念相应,能被民族学生所喜爱和接受的新一套教材,并配备相应的教参、练习册等辅助参考资料。
一、备课
我会先反复阅读好几遍教材,认真钻研,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都弄清楚,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字都一一查字典,绝不马虎,因为一年级是孩子识字积累的重要阶段,不容出现半点“好象”的东西,在书中标注出重,难点,还事先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有了底气,我才能胸有成竹的走进课堂。
二、组织教学
一个老师上课上得再好,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保驾护航,那么也会是一节失败的课,面对这群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不爱读书,不爱写作业的孩子,我就针对性的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还把后进生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时刻都能关注他们,我喜欢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游戏环节,这样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有作用。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趣。
三、后进生工作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个性和特点,时常那些优秀的孩子总能被掌声包围,而我更注意关注那些后进生们,我从未放弃过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宝贝们,而是在课堂上尽量多地抽他们回答问题,改作业总先改他们的,放学后又为他们细心的辅导,虽不一定都有进步,但至少我努力过,我要他们明白老师心中他们是很重要的,应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控制。
四、提高自身水平。
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交流,观摩优秀课件及教案,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 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想尽快提高自己相关的业务技能,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授课时重点突出不够明确,平时对于学生整体照顾不够等。现在,我也正在不断改正中。
日月如梭,蓦然回首,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又告结束。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感慨颇多,特小结如此。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初一语文教师年度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又良莠不齐,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在新的一年里,我校语文教研工作将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培养语文骨干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奋斗目标
本学期语文教研工作的奋斗目标是:教学质量要攀升,课改研究再深入,教研创新显活力。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整体意识,发挥整体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2、强化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在统筹全组工作的前提下,备课组长分工负责,备课组教研时间为单周星期三第七节
3、继续加强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创新。一是加强对新标准、新教材的学习研究。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需要我们教师从理论上廓清概念,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旧的、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课堂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开展语文教学观摩,研究初中语文精读课、略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名着导读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的教法、学法和评课标准。三是开展专题讲座制,本学期拟定3—5次讲座,由语文老师轮流主讲,选题自定,材料人手一份。
4、密切关注毕业班的教学指导工作。召开教研组专题会议,积极探索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定期召开初三备课组会议,传达有关中考改革的动态和设想。交流教学心得体会,认真落实县教研室的“07年中考质量析会”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
5、继续抓好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目前,作文教学随意化,缺少规范和序列训练。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1)要加强写字训练(书写工整),重视作文文面。(2)重视写作材料和写作技巧的积累(3)加强文体训练(文体规范、章法合理)。(4)加强思维训练(立意高远)。(5)加强语言训练(通顺—流畅—有文采)。
6、继续抓好活动课教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听说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等。具体的如: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书法比赛、办墙报、办手抄报、新闻采访、组织文学社团以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7、扎实做好常规教学教研工作。
(1)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背诵。学生还可以自由选取一些短小的广为流传的课外古诗文进行阅读,名句名篇尽可能会背。
(2)重视语文学习环境的建设。各老师除积极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目以外(如订阅《语文周报》、《新课程报》、《语文报》等,还要扩大语文学习的渠道,如观看适合初中学生的电视节目和浏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网站,渗透“大语文”观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手段单一,长期以来,“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要位置,学生在学习上只是机械地学习,反复地进行记忆、背诵、练习。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是学生系统接受教育的开始,如果从小学阶段学生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他们必然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勤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动力呢?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今语文教学中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笔者在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学习上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就小W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印象更加深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采用小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小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由于有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对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感受,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他们的感受更加真切,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性更强。
例如:《画》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对于刚刚升入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在进行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时,教师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先挂上一副山水画。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做出这样的动作:教师欣赏这幅山水画,并作出赞许的表情。接着,教师走近观察这幅画,并进行倾听。学生们看到教师的动作都感到非常惊奇,想知道教师在做什么。这时,教师站到山水画前,指向山水画,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力都集中到山水画上。教师趁机让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去观察这幅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的热情被调动,都开始描述起来。课堂学习的气氛被调到,学生们也都融入到山水画中,在进行新课的讲解时,学生们也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教学内容以声音、文字、动画、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再局限于教师平实的语言和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在多媒体环境之下,学生的多个感官被调动,学习热情高涨,能够按照教师的设计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各种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王二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王二小》的电影,让学生在影片中感受当时的危险情况,感受王二小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好品质,同时,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先观看影片,学生们对王二小的印象深刻,在进行课文的学习时,他们在理解上会更加容易,感触更加深刻。
再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观潮》这一课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对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丽也不能完全进行想象,只有亲眼目睹,才能够理解这一奇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潮来之时”的录像,在学生观看之后,进行第二遍播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感受和想象。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聋生 语言教学 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 说写结合 语言能力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low-grade deaf students who are not given healthy education yet
Pan Meiying
【Abstract】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language for deaf students is one special and important compensatory task and is the center problem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on the deaf. It will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 of the school for the deaf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for bal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of a school for the deaf. In 2003, our school has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group------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the school for the deaf, developed the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teaching on the low-grade deaf students who are not given healthy education yet”. As a result, the expectant effect is perfect, which has offered a powerful explor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complete-communication teaching mode with spoken language as the leading factor, push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deaf students’ gift of tongues.
【Keywords】Deaf student Language teaching Complete-communication teaching mode with spoken language as the leading factor Combination of speaking with writing The gift of tongues
1.研究背景。聋童早期康复教育为我校立校之本之一。在我校,经过学前康复教育聋生的语言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而在学龄段,我校的教育对象大部分为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聋生,他们占全校学生的2/3,这部分学生“读不懂、说不全、写不通”的现象极其严重,即使经过多年的学习,仍不能语言通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与健听人士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严重地影响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有效地培养与发展聋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意义非凡的课题。
2.研究对象。基于上述原因,本课题选取本校未经学前言语康复教育的1-3年级普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即口语强化班级和多重残疾班级学生除外)。其中,一年级普通班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
3.研究目的及意义。积极探讨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各种策略与方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与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为聋生回归主流社会,解决沟通,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研究主要内容。
4.1 聋校普通班“以口语教学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模式”、“说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作用。
4.2 低年级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4.3 实施“全面补偿语言”教学原则对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4.4 家庭教育在聋生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5 聋生语言水平评估的原则、方法、内容等。
5.研究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工作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6.实施步骤与预期目标。课题研究时间:3年,2003年5月-2006年月5月,分四个阶段:
6.1 第一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9月
6.1.1 文献回顾,确定论题,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制订2003学年度工作计划。
6.1.2 编写一年级主题单元教学校本教材,制定一年级普通班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6.2 第二阶段: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
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实施方案(即2003年度课题研究计划),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目标:
6.2.1 初步建立聋校普通班“以口语教学为主的全沟通课堂教学模式”。
6.2.2 “说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全面补偿语言”教学原则得到贯彻落实。学生书面语言表达习惯初步形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6.2.3 通过家长学校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家长认识,发挥家长在聋生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6.2.4 完成低年级主题单元教学模式的实验任务,积累教学经验。
6.2.5 初步建立聋生语言评估体系:评估原则、方式、内容等。
6.2.6 建立课题资料档案,在学校网络进行资源、经验的共享。
6.2.7 撰写第二阶段的课题实施报告(中期报告),完善课题的实施计划。
6.3 第三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
6.3.1 总结第二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实验班教师撰写中期实验报告,接受评估检查;
6.3.2 在评估反馈、改进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推广,继续推进课题研究;
6.4 第四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结题工作。
6.4.1 各主要成员撰写分析报告。
6.4.2 总负责人撰写课题总报告。
7.研究成果。
7.1 通过课题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7.1.1 明确到未经学前语言康复教育低年级聋童的语文教学实质应为学前语言的启蒙与补偿教学,聋校各学科和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为培养和发展聋童的语言服务。
通过课题的开展,课题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听觉障碍导致的语言“残疾”与沟通问题,决定了语言学习是聋人任何学习阶段乃至终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也造成沟通问题为聋校课堂的主要问题。只有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解决沟通问题,聋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其次,聋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应成为聋校各学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决定着聋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为聋生的语言学习服务。也就是说,语言知识第一位,是聋校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聋校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实质应为学前语言的启蒙与补偿教学。在学校的组织协调下,实验班级加强了德育与学科整合,以学科教学为语言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在德育工作活动中大力提倡学玩结合,学教结合,不让活动走过场,如各项评比表彰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级组活动、少先队活动、春游、秋游等。
7.1.2 明晰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的涵义,“以口语为主导”、“说写结合”等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在坚持与推进口语教学过程中,面对学龄段众多没有经过学前康复的学龄聋童,不少教师的信心曾经大打折扣,课堂教学实质为“手语教学为主,口语教学为辅”。
随着课题的深入,在我校康复专家简栋梁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用实践证明了未经学前康复学龄聋童坚持“以口语为主导全沟通教学”的可行性,走出了口语教学的误区,进一步明晰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的涵义,初步构建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说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主要强调口语教学在聋校各种语言形式中的主导地位,指出课本(书面语)是聋生学习知识、语言的重要依据,不排除辅助聋生理解学习语言的手指语、手势语的作用。其主要内涵包括:教学过程中以口语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凭借书面语言材料,充分发挥板书、书面语、手指语、体态语及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帮助聋生建立语音思维,掌握汉语有声语言体系(使聋童语言的接受与表达顺序符合汉语言的语法规则),促进聋生书面语言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聋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因此,聋校的口语教学并非指“纯口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它不以培养聋学生的口语为惟一的培养目标,不盲目追求语音的清晰度,不把语音的清晰度作为惟一的说话目标,不以口语为惟一的课堂教学语言手段。
概念的明晰,观念的更新,目标的明确,为口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我校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可谓朗朗书声,声声入耳。
7.1.3 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让教师尝试了成功的欢乐,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7.1.3.1、鼓励教师借鉴普校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大胆进行聋校教学改革
7.1.3.1.1 大胆改革教材和用好教材。面对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期聋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全日制聋校教材。学校积极借鉴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教科书不再是教学内容的惟一,教师也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语文学习的外延即生活……实验班教师改变过去的教材唯一论,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利用增、删、补、换等方法不断完善教材与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聋生的学习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拓展了聋生的语言学习空间,培养了聋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兴趣与能力,提高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拥有处理教材、拓展教材的自,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更高。
7.1.3.1.2 积极开展活动教学,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言源于沟通与交际的需要,在沟通交际中形成。聋校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加强实践活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用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情感、态度的改变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实验班教师常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我当小老师”、课文朗读表演、小组学习等。
7.1.4 课题组成员寓课题研究为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得到提高,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与交流。
三年来,课题组教师努力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展示与交流,承担了不少科组公开课或学校各种观摩课和接待课任务。课题组老师外出学习汇报形式,开创了学校一线教师外出学习汇报的新模式――“学习体会+课堂展示”,加强了教师外出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外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2005年12月,在广东省首届聋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一位课题主力教师荣获课堂教学技能一等奖和教学设计一等奖,多位教师荣获优秀奖。三年来,课题组教师乐于总结和反思,积极撰写教学总结论文,多篇论文公开发表或交流。
周延:《也谈聋人的第一语言》(发表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
钟鸣风:《浅谈低年级聋生数学语言的培养》(2005年荣获广州教育创新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潘梅英:《坚定信念,努力实践“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2005年6月在广东省语训教师培训班作专题发言)……
7.2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聋生语言的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坚持全面补偿学生的语言,坚持常用沟通语言进课堂,坚持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坚持书面语言的大量刺激,坚持说写结合、读写并举,培养孩子的发问意识,不读破词破句,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等教学要求、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落实,改变了课本为聋生的语言学习单一渠道,转变了聋生学习语言的理念与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和语言表达习惯,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过往同年级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朗读能力、发问意识、书面表达意识与能力都明显进步,连电工职员都高兴地表扬实验班孩子:“这些学生真可爱、真能干,教室里的电灯、电风扇坏了,他们会写张纸条告诉我。”
7.3课题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为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我校的语言教学水平做出了有力探索。
7.3.1 一年级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良好,是帮助未经学前康复教育低年级聋生打好语言学习基础的一条值得坚持和完善的好路子。
在把小学低年级尤其是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确定位为学前语言启蒙教学的基础上,课题组立足聋生实际,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采用主题单元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及学习顺序,有重点地发展学生的语言――重组教材,先学大量的日常生活沟通用语,改变过去先学拼音再学词句的模式,实行先学词学句(短句)和随机渗透拼音教学,再系统学习拼音;提倡语文先行,语文为重,各科教学必须以语文学习内容为基础,围绕其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语训教学尤其要围绕语文的学习内容加强听说读讲的训练,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与句式)。三年来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用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词句积累丰富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快乐,付出与收获比较成比例,融洽了师生感情,改善了师生的心理环境,培养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后劲较足。
主题单元教学模式还促进了我校低年级语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明确定位语训教学为语文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语训科组围绕语文学习内容,重新编订了我校低年级的语训教学内容,确定了每个年级的教学主题。
主题单元教学的最大好处还在于推进了各科语言教学工作的发展,多渠道、多角度地帮助聋生学好语言,加大语言学习的重现几率,形成语言教学合力(其中数学、美术、体育学科的语言教学进步明显),提高聋生学习语言的效果。其次,还加强了学科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7.3.2 校本教材贴近聋生生活及聋生的语言实际,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受到任课老师的肯定与欢迎,提高了低年级聋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一年级主题单元校本教材以“我的……”为主题,以学前语言知识体系为蓝本,融汇聋校学生日常生活耳濡目染的人、物、事,内容贴近聋生生活及聋生的语言实际,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受到任课老师的肯定与欢迎,不少教师经过教学实践,从抵触、拒绝到逐步认可与好评。从2003年循环使用至今,逐年修改,不断完善,配套教学资源(词语卡片、挂图等)越来越丰富,使用效果越来越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与欢迎。
7.3.3 为我校九年级教材的衔接工作开拓了新思路和研究方向。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本课题组的两个实验班级学生语言学习情况表现良好,经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研究,两个班级经过微调,其中一个班级学生成为我校本年度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实验班级,计划他们在一、二年级进行语言补偿的基础上,用六年的时间学习人教版新课标1-16册的教材,为他们能在九年级顺利接轨人教版中学第一册提供新的尝试,开展新的探索。
7.4 为我校参加“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与方法研究〉的组成部分和研究成果之一――《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我们课题指导思想与理念与《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一脉相承,因此为了继续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于2005年8月承担《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在广东地区的实验工作任务,成立了“聋校低年级‘强化口语,说写结合’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时值一年,实验效果令人满意,并取得省“十五”科学教育科研立项。
7.5 通过课题研究,明确规范了教学要求,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低年级考察内容的变革,丰富了教学评估方法――尝试把课本外知识列入考察范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制定了“一年级普通班教学原则”、“小学部学生一日学习常规要求”;成立课题核心组成员例会制度;提出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说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要求,如重视发音技能的训练;坚持情景学词学句,坚持在生活中学语言;强化口语,重视书写,坚持说写并举、读写并重;坚持常用沟通语言进课堂;坚持多写多练(每日几句、日记);重视学习环境的布置(教室、家庭);重视知识的梳理归类、积累与迁移,坚持学以致用;加强朗读训练,不读破词破句,积极探讨提高学生朗读兴趣、朗读能力的方法等等。
评估是导向,评估是指挥棒,有要求就得有检查,有检查才会有实效。为此我们提倡教考结合,学考结合,教得踏实,学得扎实,在期末的考察工作中,我们倡导适当增加课本外的知识,如日常沟通用语、朗读技巧考察等。
7.6 通过课题研究,加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我校“家长学校”的质量,力证了家庭配合对聋生学生语言的重要作用。
近三年是我校家长学校工作最完善、最扎实的三年,其中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学习辅导方法的培训、把学生家长请入课堂等举措受到低年级家长的普遍欢迎。每次家长学校培训活动,本课题组都承担了家庭学习辅导方法的培训任务。此外,我们还倡导课题组教师建立“学校――班级”的二级家长培训工作制度,定期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要求他们在家的学习辅导内容、步伐、要求与学校保持一致,还进行家庭学习环境布置、家庭活动要求、家庭主要沟通手段等内容的辅导,要求他们多和孩子口谈笔谈,为孩子设立交流本,进行课外阅读、日记起步的辅导等。通过系列循序渐进的家长学校活动,帮助家长明确了聋生学习的目的与特殊性,提高了家长对聋校教育教学的了解,提高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8.问题与展望。
8.1 自编教材问题。自编教材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有待完善,需要专家的指引和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正与补充。自编教材的辅助资源和配套练习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8.2 任何改革都要理念先行,首先实现观念的转变,“先培训后上岗”是课程改革的必要要求。对于实验班教师,必须加强培训指导工作,让其明了教学改革要求、教材编写目的、编写理念和相关教学要求方法等。对于没有担任过教改前传统教材教学的教师更需如此。
8.3 “语言(语文)教学生活化”是聋校实现“发展语言,解决沟通”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因此,若能在聋校低年级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全天候教学,必将迅速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但目前我校的师资仍不具备此素质与能力,它将成为我校近期一个非常重要和值得努力探索的课题。
8.4 聋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和谐统一。然而,目前由于宣传力度和家长认识有限,聋生该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学校应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家长学校的质量,争取家长更多的投入与支持。同时,由于聋童已经错过语言发展关键期,聋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需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季佩玉、黄昭鸣主编.《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第一版(H)
2 朱宁波、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核心概念诠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G)
3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主编.《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G)
4 顾爱玉.《聋校语言教学的自然性、整体性和交际性》.海卢湾区顾爱玉工作室(网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