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社会论文

化学社会论文

时间:2022-01-27 19:2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社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社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数字平台 分学科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6-0094-04

[Abstract] Published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digital trend,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publishing resources scattered, repeated construction is seriou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low disadvantage behave more prominent, construction is imperative to the discipline of 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digital platform.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function positioning of sub disciplines of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eriodical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digital platform, process, elements and profit model are built, and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analysis, try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use for reference for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y academic journals, promote the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digital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Digital publishing Public platform

当今全球出版业的形态正在发生巨大而迅速的变化,数字化和集约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数字化大潮面前也在积极寻求对策。但目前各高校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绝大多数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或将期刊的数字版本全数交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这样的专门数字机构,自己只负责纸质版本的出版;或自己建设网站和微信平台等。但目前这种情况不仅会造成办刊资源上的浪费,也势必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数字化道路上无法走得更远。数字化时代,学术期刊应实现集约化数字出版。作为内容提供方的学术期刊,仍然应该专注于内容生产,确保自己的内容产品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占有优势地位,这样才有利于保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全、散、小、弱”的代表,办刊资源分散,内容同质化严重,精品期刊数量不多,急需进行资源整合,分工合作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从数字出版的角度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程度较之其他类型学术期刊更加缓慢,更加不适应数字化出版的要求,急需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整体数字出版水平,实现数字化集约出版及产业化发展。

分学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分学科期刊平台”)通过整合现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资源,在按学科对期刊进行分类后通过构建的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进行出版,并且通过数字平台的统一运作最终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市场化运营。

1 分学科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分学科的学术期刊数字平台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由各专业学会主办的专业期刊数字化平台,如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等;二是由同时主办多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发起组建的专业化、数字化平台,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光学期刊网、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期刊网、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等[2]。此外,清华大学等10 所高校也都各自建立了独立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3]。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依托于中国知网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它突破了传统的一校一刊、各自为政的高校办刊模式,集中各高校的名刊资源,通过网络手段强化传播效果,实现建设高校权威专业期刊的目标,成为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典范[4]。

以上这些数字化平台大多实现了期刊编辑部的协同合作、出版资源整合、编辑人员交流学习、出版内容深度挖掘等。虽然目前大多数数字化平台还处在发展的探索期,但是代表了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当然,现有专业化学术期刊数字平台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汇聚的资源量不够多。大多数数字化平台的加盟期刊数量有限,行业特色不鲜明,影响力较小。以最有影响力的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为例,它目前只集中了几十家名刊的资源。这也制约了它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没有实现真正的网络协同采编。上述各数字化平台中,绝大多数只提供各期刊的链接,作者在投稿时,只能选择一种期刊网站进行注册之后投稿,如要投向其他刊物,还需要重新登录平台连接至新的刊物网站再次注册投稿,未能体现专业数字化出版平台的便捷优势。对于加盟期刊来说也作用有限,因为除基本的展示宣传外,具体的出版工作各期刊的编辑还需要使用各个刊物自己的网站来实现[5]。(3)功能单一,技术不够先进。现有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大多仅仅是期刊网站汇总,并未在后台将各刊资源集成为专业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检索和更为丰富的资源。(4)未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现有专业化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中只有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建立了经营机制,通过广告、宣传、会议等形式获取利润,其他数字化平台均没有考虑盈利性问题[6]。

因此,整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资源,建立分学科期刊平台,对于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数字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分学科期刊平台功能定位

2.1 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资源汇集平台

数字出版时代,期刊出版仍然是“内容为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内容资源的提供者,在数字化平台中将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数字化平台应该把学术期刊作为核心资源之一,围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组稿、审稿、发行等环节展开工作。

2.2 提供多元化的数字产品

分学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产业化运营。因此,数字化平台应努力为终端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数字产品。除为用户提供学术期刊和论文产品外,数字化平台还可以增加图书、会议报告、工作论文等形式的信息产品。此外,通过数字化平台的社交网络功能,可以深度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信息,并针对需求打造新的产品形态。

2.3 学术期刊和用户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平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最根本任务是沟通期刊出版者和用户,使双方都能在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赢。分学科期刊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平台内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各方的分工和合作。

2.4 服务于科学研究全过程的信息平台

分学科期刊平台由3类主体合作运营:期刊出版方,期刊经营方,数字出版平台。其中数字化平台应该是独立的第三方,通过提供合作的网络平台和相应的服务运营实现价值增值。其核心价值应该是:通过服务集聚资源,实现价值整合和再造。

3 分学科期刊平台构建思路

在分学科期刊平台的构建中,上述3类主体可以再归并为两个基本部分:作为内容提供方的各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作为技术提供方、最终产品方和最终产品营销方的数字化平台。

其中学术期刊编辑部是数字化平台的核心部分。它提供的优质作品是平台成功运营的基础和保证。基于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现状,简单地把各家学术期刊论文的电子版集结到数字平台进行统一出版这种方式对于提高期刊的总体质量和竞争力没有太大意义。要使数字化平台真正能达到整合资源、提升总体竞争力的目标,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各专业期刊编辑部所提供的必须是经过筛选之后重新整合的各学科优质论文资源。因此,分学科期刊平台构建的第一步,应该是成立或调整各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这些编辑部一般由各专业领域的学科领导者发起和主导,可以是实体的或虚拟的,职能是把专业领域内各高校的论文重新组合,淡化文章来源,以专业期刊编辑部的名义统一出版专业期刊的电子版。这样集结起来的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应该涵盖各个学科专业,最终目标是在各个学科专业领域通过的市场化运作把学术期刊做专、做强。

各学科专业编辑部的组成可有以下两种方式:(1)加盟分学科期刊平台的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部都保持原有体制不变,依托于各自的主管和主办单位,各编辑部自行负责期刊纸质版的编辑和出版。每期定稿后,由各专业期刊编辑部择优选择该学科专业的论文电子版整合后通过数字平台进行。(2)各专业期刊编辑部统一进行文章的采集和编辑,完全以一个期刊编辑部的模式运行。编辑部内部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系统评价制度、专家审读制度、差错处罚制度等。各专业期刊编辑部采集加工后的稿件统一交由数字化平台进行数字。

在数字化平台内,作为内容提供方的各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和数字出版平台是一种契约上的合作关系。数字化平台负责将各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文章统一数字出版,并努力拓展终端客户需求,实现期刊数字产品的多渠道。同时,数字平台还可承接专业化学术期刊的广告业务。

4 分学科期刊平台的构成模块

分学科期刊平台的功能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服务于各专业期刊编辑部,实现对编辑部资源的统计分析,帮助其了解自身学术能力的数据接口; 另一个层面是服务于数字终端用户,采用分布式设置,不仅汇聚平台内部资源,同时也方便编辑部及其他合作者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再加工或转载至其他开放的数字化平台。具体来说,平台应由3个功能模块构成。

4.1 学术内容资源模块

学术内容资源模块除了要为编辑部提供对少量资源的浏览和检索之外,还应该针对特定编辑部对数据进行个性化地再组织与分析,对资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之转化成结构化的知识数据库,从而为编辑部形成优势内容方向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依据,从而增加平台价值,吸引更多编辑部加盟。最终就有可能将该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锁定在这个平台上,促成平台的良性循环。

具体地,学术内容资源模块应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投审稿系统模块、作者和专家库的共享模块、生产流程的整合和标准化模块、期刊出版元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模块、期刊论文的语义挖掘模块、学术搜索引擎的集成与应用模块等。

4.2 数字技术模块

分学科期刊平台是依赖于数字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借助数字化平台,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可以更深地挖掘学术资源的多重价值,发现不同用户对内容资源的需求,从而与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形成具有良好竞争力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

分学科期刊平台的支撑技术主要包含系统架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实施3个层面。目前,平台的系统体系架构主要有B/S 和C/S 两种方式。硬件设施主要是指服务器,其结构主要分为机架式、塔式和刀片式3种[7]。每种结构又适用于不同环境,需要按照平台的需要自主选择。支持平台的软件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编辑出版应用软件等。还可以根据期刊数字编辑、发行等的特殊需求,自行开发或委托第三方开发一些新的应用软件,以完善和优化系统性能。

4.3 整合营销模块

整合营销模块主要是通过将内容资源按照市场需求整合包装,交由终端营销商进行统一营销。它将改变以往数字出版商与编辑部直接单一的合作模式,不仅在数字资源方面实现合作,也实现渠道合作、品牌合作和战略合作。整合营销模式的特点是以终端用户互动和分享数字内容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编辑部还是终端用户都将成为数字化平台的传播者和宣传者,在保证用户获得更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可以使平台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平台的资源数量和品牌影响力也会得到快速增长。

5 分学科期刊平台盈利模式

分学科期刊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产业化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平台的盈利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说来,数字化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内容提供方提供的内容资源进行专业的数字化,形成具有特色的电子书、数据库和其他形式的产品。其中,最终产出的数据库产品既可整库销售,又可借助在线平台通过有偿查询或按需印刷等方式获取多种销售收益[8]。具体来说,分学科期刊平台的盈利模式可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内容盈利阶段。内容盈利模式是指数字化平台将内容提供者的内容资源进行加工后形成数字产品进行出售,从中获取利润的一种盈利模式[9]。这种模式是大多数数字平台的初期盈利模式,盈利方式包括内容收入分成、版权转让、产品销售等。

(2)广告盈利阶段。是指依靠免费或低价数字内容吸引受众,通过第三方广告主获取利润。它是数字化平台发展到一定时期开始出现的盈利模式[10]。这种模式与传统报刊的盈利模式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销售读者注意力来获取经营利润。与传统报刊不同的是,数字产品的广告空间更广阔,投放更加便利和精准。

(3)品牌盈利阶段。是指通过销售数字出版的相关衍生产品或服务来盈利的一种方式[11]。这种盈利方式是在平台形成品牌之后发展出来的一种更高端的模式。它以期刊品牌为依托,利用企业品牌、内容、渠道等各种资源的市场价值,延伸相关业务,拓展上下游产业链。

6 分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数字化平台保障机制

6.1 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分学科期刊平台的建设工作涉及诸多单位和部门,且与各方利益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获得政府的支持。政府的作用体现在:(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数字化平台发展进行规范与扶持。(2) 通过相关政策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3)通过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协调数字化平台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行为。

6.2 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是分学科期刊平台的重要支撑,也是平台成功运作的关键。目前,数字化平台的发展急需既精通期刊出版又通晓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包括数字产品生产加工人才、数字产品策划研发人员、平台运营维护人才等。

6.3 完善的契约机制

在分学科期刊平台内部,在由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整合资源形成专业期刊编辑部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契约保障并约束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及专业期刊编辑部的合作。在各专业期刊编辑部和数字平台之间,也需要通过契约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包括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利益分成方式、违约的处罚方式等[12]。完善的契约机制也是分学科期刊平台的重要保障。

注 释

[1]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研究[J].编辑学报,2015(1): 75-77

[2]杨春兰,李文竹.学术论文数字平台: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未来?[J].中国出版,2015(3):46-49

[3]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 60-64

[4]刘天星.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之路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6): 754-759

[5]魏常友,罗维.基于云服务的科技期刊管理与模式[J].编辑学报,2013(4): 372-374

[6]黄敏.关于新形势下出版企业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策略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2(5): 461-465

[7]李红.我国数字化专业科技期刊集群的形成与发展[J].编辑学报,2015(4): 323-326

[8]司静辉,张秀梅,程煜华.构建开放式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3): 421-427

[9]刘肖,董子铭.内容、平台、多元总合――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综述与思考[J].中国出版,2012(3): 26-29

[10]畅榕,陈丹.数字化平台的建构模式与运营机制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2(2): 57-60

[11] 李红,盛宇,褚丽丽.基本IDEFO模型的中国专业数字化期刊集群的出版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6(2): 4-12

第2篇

[关键词] 李约瑟 浙江大学 中国科技史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李约瑟就以其对胚胎生物化学的卓越贡献而饮誉全球,成为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40年代中期,是李约瑟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他的一生由此分为两个差异很大的前后半生。前半生,主要是作为杰出的生物学家和胚胎学家为世人称颂,后半生则倾注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别感情,以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为己任。他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的影响,自?quot;十宿道人",因为他发现他的名字约瑟夫(Joseph)最古老的译音是"十宿",以"十宿"谐"约瑟",隐喻星座,并把自己的中文姓取为"李",以与老子李聃同姓为荣。

李约瑟作为一个在国际生物学界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痴迷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成就,是从二战期间出使中国开始的。我国后期(1942-1946),李约瑟博士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和英国生产部的支持,出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和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并在重庆组建中英科学合作馆。他经由印度飞越驼峰进入昆明,在云南、贵州、四川参观了一些学术单位。在已经经历了6年抗战的贫困中国,亲自驾车,踏遍大后方的十个省,东南到达闽、粤,西北直上秦、陇和敦煌千佛洞,西南到达云南洱海之滨,行程5万多公里,访问了三百余个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接触到上千位学术界著名人士,其中有竺可桢、李俨、钱宝琮、钱临照、刘仙洲、郭沫若、傅斯年、李济、陶孟和、王亚南等人。

他积极地通过英国文化委员会供应当时中国所缺乏的新刊图书,并从印度代购急需的仪器和化学药剂;又竭力介绍中国科学家的于国外科学期刊,推荐很多人到英国进修研究。也邀请了一些英国学者来华讲学并协助他工作,为当时受日本封锁的中国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提供援助。其夫人李大菲(Dorothy Moyle Needham)于1944年也来到中国,夫妇俩活跃在大后方的文化学术界。

由于李约瑟等人的积极努力,使中国抗战期间科学研究成果远播国外,并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他在此期间向国外发表了大量论文,极力介绍中国的科学文化。1943年他发表了《中国西南的科学》、《川西的科学》;1944年发表了《中国西北的科学与技术》、《重庆工业与矿业展览会》、《中央科学合作局第一年度工作报告》;1945年发表了《中国科学》、《科学前哨》,《贵州和广西的科学》等论文和书籍。据有关资料介绍,李约瑟从中国送往国外发表的学术成果,1943年第一年有30篇,到第二年及第三年增至108篇,其中大多数推荐到世界一流期刊,如英国的《自然》、美国的《科学》杂志等。([5],P,136)李约瑟对中国科学事业的钟情和倾力支持,给予中国科学家以极大的鼓舞,因此他受到中国科技界的广泛尊重。

李约瑟对浙江大学的访问并把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科研成果介绍给全世界的科学界,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1944年4月10日和10月22日至29日,李约瑟先后两次到贵州的遵义和离遵义75公里的湄潭,访问当时为避战乱从杭州西迁到那里办学的浙江大学。

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战后期,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国内与国外学术界的联系极为困难。因此国内学术界对李约瑟的来访特别重视,将其视为一次难得的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机会,希望借此向国外展示中国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1943年1月6日,中英文化协会致函浙江大学:"英国学者陶德斯、尼德汉(即李约瑟--引者注)二氏将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聘送来华作学术讲演,冀藉文化之联系加强两国之友谊,二氏约于今年一二月间先后抵达,留华期间约为一年,兹特将其详细履历备函检奉,预为介绍, 希查阅为荷。"[2]

1月18日,学校收到来函,校行政谈话会成员传阅后,一致认为英国学者来访意义重大。时竺可桢校长因公出差重庆,校长事务的文学院院长梅光迪在信函上批复:"函复该会,本校欢迎两英国教授来校讲学数日。"[2]四天后(1月22日)浙江大学复函中英文化协会:"接章:贵会卅二年一月六日大函以英国学者陶德斯、尼德汉二氏将来华作学术讲演,预为介绍等由。查该氏来华讲学,本校无任欢迎,拟请其来华后惠临本校讲学,并勾留数日,先此函复,即请查照,届时代为介绍为荷。"[2 ]

除了中英文化协会的介绍信函外,学校在1月19日之前,又收到时任教育部长的杭立武致竺可桢校长的一封信,告知请二氏来华讲学一事:"按照现时假定秩序均拟请其赴,惟各项程序统须彼等到华以后始能作最后确定。"对此梅光迪批示:"应请两教授各留本校数日。"[2]

1944年4月6日,竺可桢校长接到教育部秘书室来函:"查中英科学合作办事处主任李约瑟博士将于四月中旬作东南之行,途经各地拟参观贵校;希于李博士到达时妥为招待并惠予指导协助为荷。" [2 ]

对此浙江大学进行了积极的准备。1944年4月10日,李约瑟从重庆赴贵阳,途经遵义,竺可桢校长亲自接待,并请李约瑟博士作《战时及平时之国际科学合作》的演讲。演讲完后,李约瑟参观了浙江大学工学院实验室,晚上与浙大师生进行座谈。

同年10月,李约瑟再次来到遵义,并到了浙大理学院和农学院所在的湄潭。他来湄潭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应竺可桢校长之邀参加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的纪念活动;二是参观考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情况。本来李约瑟只计划在浙大呆四、五天,结果发现可看东西太多,就增加了访问时间。([3],P,791)10月22日到29日,李约瑟在浙大整整考察了8天,此间的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为浙大师生演讲。24日上午9点,李约瑟在学生膳厅作《科学与民主》的演讲报告。他"首述科学与战争之关系,次及纳粹之失败由于民主国国防科学之迎头赶上,足以证明科学决不为暴君专制者所利用。""次述及科学之兴起在近代,与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及商业之兴盛有关,而近二十年来俄国对于土壤、地质及胚胎学均有显著进步,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并非反科学。""晚上8点在文庙,由李约瑟讲科学在中国之发展及其与欧西之比较。"([3],P789,) 其他演讲的内容还有关于中国的科学与文化等。

二是对浙大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竺可桢校长和师范学院院长兼理学院化学系主任王 进等教授的陪同下,李约瑟先后参观了位于湄潭的化学系、生物系、数学系、物理系、农化系、湄潭茶厂和在遵义的史地系。李约瑟亲眼目睹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领导下,身居偏僻山村,在经费拮据、设备简陋、交通阻塞、物质匮乏、空袭骚扰、疾病侵身、通货膨胀等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恪守"求是"校训,弦歌不辍,教学、科研正常进行,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仅中国科学社30周年纪念会期间提交宣读的学术论文就有80多篇。他曾这样写到:"在湄潭,研究工作是很活跃的,生物系正在进行着腔肠动物生殖作用的诱导现象和昆虫的内分泌素等研究。这里关于甲虫类所有的色彩因素的遗传方面的工作,在美国已引起很大兴趣,较有名的工作有磺胺类药剂的衍化物的研究(有几种业已证明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效)。在植物方面,因为限于仪器,工作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如原子核物理学、几何光学等,水平显然是很高的。这里还有一个杰出的数学研究所。"([4],P,497)

三是参加科学社成立30周年的纪念活动。1914年10月创建于美国康乃耳大学的中国科学社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社团,它的创始人是一群血气方刚、始终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留学的中国青年,这些人经历了的洗礼,留学期间听到尊崇孔教、复辟旧学的消息,又目睹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上的巨大反差,为之痛心疾首,进而奋起行动,组办科学社,出刊《科学》杂志,欲以热心青年的绵薄之力,为科学救国思想的广泛传播而拼命呐喊。这一年是科学社的大庆,原来准备在总会举行庆祝活动,但因抗战期间,社友分散各处,再加上交通困难,不得已改为各地分会分别庆祝。中国科学社遵义地区社友会10月25日上午9点在浙大文庙大成殿召开科学社年会,由社友会会长、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胡刚复教授致开幕词,然后请李约瑟作《中国之科学与文化》的专题演讲。社庆期间还有各种学术报告会和讨论会,李约瑟都应邀参加,受到广泛欢迎。

李约瑟在遵义、湄潭访问浙江大学期间,对浙大师生在偏僻的山区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保持浓厚学术研究氛围,取得许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十分惊叹。他在为浙大师生作《战时与平时之国际科学合作》的讲演时,把浙大与他所在的英国剑桥大学相提并论,称誉浙大为"东方剑桥"。

李约瑟博士的两次访问,对浙江大学的学术研究、浙大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和向全世界宣传浙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由于李约瑟对浙大的细致考察,使他发现在湄潭这个小小的县城却有这样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云集如此多的知名学者,产出这么多高水平的论文。1945年10月27日,他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表述了他的深刻印象:"在重庆与贵阳之间一个叫遵义的小城市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为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学研究活动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4],P,496)这是一位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对浙江大学的最高赞誉,浙江大学经李约瑟等人的传颂,一时蜚声海内外。确实,抗战前后的十年是浙江大学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期间,在竺可桢校长的卓越领导下,浙大由一所后起的一般性地方大学,迅速崛起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著名大学,并且在西迁的困难条件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许多居世界领先、在国际上影响重大,如物理系王淦昌教授关于探测中微子的研究等;有一批国内首创、在学术界独领的研究成果,如著名史学家张荫麟教授编著的《中国史纲》等;还有一批社会效益较大的研究成果,如《遵义新志》。

第二,他的来访极大地鼓舞了浙大师生坚持抗战的士气和坚持教学、科研的热情。他为浙大师生作《中国科学史与西方之比较观察》的演讲,在谈及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制度与欧洲的经济制度迥然不同,继封建制度之后是亚洲的官僚制度或官僚封建制度,而非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制度。他的演讲使浙大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虽然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却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同时他的《战时及平时之国际科学合作》的演讲也带来了国际和平主义者的声音,使广大师生认识到中国的抗战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进步人士支持的正义事业,从而坚信中国的抗战必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此外,他的来访还给浙大带来了物质上的直接帮助。如他帮助浙大购买刚发明的维他命D精(Caleiferol),就是一例。因为在贵州,冬、秋两季阳光极少,人们易产生一种皮肤病,但又缺乏必须的药品,他带来的药品解了浙大的燃眉之急。([3],P,750)对他给饱受战乱的浙大师生带来的精神食粮和物质帮助,竺可桢校长由衷地说,李约瑟的工作正是中国古话所说的"雪中送炭"。

第三,李约瑟的来访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进行了重要的准备。当时浙江大学的许多学者、教授,如竺可桢、王 进、胡刚复、钱宝琮、张孟闻等都是中国科学社的主要成员,李约瑟有很多机会与他们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以后,李约瑟写到:"我第一次认识竺博士是在贵州,当时浙江大学疏散到贵州。在那里,我开始熟悉他在天文学史方面所字的很有价值的工作。由于他的介绍,我认识了钱宝琮(及李俨-最杰出的两位中国数学史家之一)和王 进(他刻苦钻研冶金和化学史)。"([1],P,25) 李约瑟博士不仅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探索中国科学史的巨大鼓励,而且也得到了许多丰富的资料。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使中国的古代科技成就重放异彩、瞩目于世,也为世界新文明的建设注入了力量。这一过程中,李约瑟与竺可桢之间建立起了诚挚的友谊,对以后浙江大学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到:"我们最慷慨的赞助人是著名的气象学家、长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博士,在我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他劝说许多朋友四出寻找各种版本,因此在我回到剑桥后不久,整箱整箱的书就运到了,其中包括一部《图书集成》(1726年)。"([1],P,25)这部《图书集成》弥足珍贵,李约瑟生前视为珍宝。此书现藏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

总之,李约瑟先后两次对浙江大学的访问考察,不仅使"东方剑桥"名声远扬,而且促进了战乱时期浙江大学与国际科学界的学术交流,对以后浙江大学的国际合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到访和演讲,也极大地鼓舞了浙大师生的教学和科研热情,使浙江大学在短短十年左右时间里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学。回顾这段历史,将极大鼓舞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广大师生员工更加积极地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朝着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的目标迈进,以不辜负李约瑟博士生前对浙江大学的赞誉和厚望。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 1975年;

[2]浙江省档案馆档案,英国来华教授陶德斯、尼德汉二氏来校参观讲演,全宗号53·目录号1·卷号1109;

[3]竺可桢日记(II),人民出版社,1984年;

[4] Joseph Needham, Science in Kweichow and Kuangsi, 《Nature》,Oct.27,1945, Vol.156;

[5]钱进,抗战时期的中英科学合作馆,民国档案,1991年第3期;

[6]李约瑟,战时及平时之国际科学合作,科学,Vol .27,1944年第2期;

[7]李国豪等主编,中国科技史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第3篇

关键词:三家诗 毛诗 异同

汉时研究《诗经》的四家是齐派代表齐人辕固、鲁派代表鲁人申培、韩派代表燕人韩婴、以及毛诗学派代表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即齐、鲁、韩、毛四家。西汉初年,鲁、齐、韩三家是学官所传授诗说,后世将其称之为“三家诗”,而又由于其以阐发诗篇微言大义居多,训释字义较少,故又称“今文诗学”,来区别专事训诂的“古文诗学”,即毛诗。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即指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的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 诗三百篇在汉初的传播、诵习,鲁诗首出,齐诗和韩诗继起,毛诗为后。《汉书・艺文志》记载诗传至三家及毛诗事略云:《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1]。三家诗虽然同出自汉初,但因“以其讽诵”而传,故又有不同。

针对三家《诗》和《毛诗》的研究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大量而细致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针对《毛诗》的研究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具体到三家《诗》与《毛诗》异同关系的探讨却处于较冷清的地位,但是还是有部分学者对三家《诗》和《毛诗》的异同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出现了少量的著作和部分单篇论文。

具体针对三家《诗》与毛《诗》的异同关系的探讨,清代魏源在其著作《诗古辨》中认为三家《诗》高于《毛诗》,而其原因在于诗意的不同。在魏源看来,同一首诗因作者、采者,编者等的种种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蕴。他认为四家《诗》有得本x与旁义之分:“是三家特主于作诗者之意,而《毛序》主采诗者、编诗者之意,似不同而实未尝不同也。[2]家虽主作者之意,而间及编诗、奏诗之意,似自违而非自违也。[2]可见序诗者与作诗之意绝不相蒙,作诗者意尽于篇中,序诗者事征于篇外,是《毛传》仍同三家,不以序诗为作诗,似相抵而非相抵也。”[2]论说表明,四家《诗》中魏源只以三家《诗》得诗人本义,而《毛诗》只是得采诗、编诗之旁义。因此他认为《毛诗》得旁义,远不如三家《诗》得本义。同时,他驳斥对三家《诗》的攻击,以三家《诗》得诗人本旨,都是要证明三家《诗》高于《毛诗》。但是由于《毛诗》也出于西汉,所以,相对于东汉对《毛诗》的训解,魏源对《毛诗》还是肯定的,魏源也常常将《毛诗》与三家《诗》相提并论,强调四家《诗》的同而不异,这在《诗古微》中有很多论说。魏源在不少地方都承认三家《诗》与《毛诗》之义不是相反的,而是相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的,只是由于人们对《毛诗》的误解,未得《毛诗》之义,才导致了将三家《诗》与《毛诗》对立的错误认识。许结在他的《两汉文学思想史》中曾经略微提到了三家《诗》与《毛诗》的差异,他指出“三家与毛诗的不同,主要表现于卷数、文学、诗旨解释三方面,从文学思想考虑,其关键又在诗旨解释方面”。[3]

至于单篇论文,张启成在其论文《论与三家诗的异同》[4]之中着重梳理了三家诗与《毛诗》的异同,他认为相同点有五点:一、师承渊源大体相同;二、《毛诗》与三家诗基本沿袭先秦《诗经》研究观点,将《诗经》当作神圣的经典著作;三、毛诗与三家诗大体将《诗经》的诗歌分成“美”“刺”两大类,《诗》作用是颂美和讽刺;四、诗文训诂方面留下不少有价值的材料;五、《毛诗》与三家诗诗旨相同多于相异。张启成与付星星合作刊发的论文《〈毛诗〉晚出四证》[5];中认为《毛诗》的解读是三家诗基础上作出的更为凝练的阐释,是对三家诗的承袭和突破,并认为《毛诗》在一定程度上附会鲁诗,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曾抗在《〈毛诗传〉与三家诗说异同考辨》[6]中从古籍辨义来判断《毛诗传》与三家诗的异同问题,他从训义诠意相同之例、训义释意词异实同之例、训词训义皆异之例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辨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赵茂林在他的论文《从汉代四家〈诗〉的异同看〈毛诗序〉的成型时间》[7]中认为《毛诗序》与三家诗有相同的写作思路,而不同之处则是《毛诗序》从政治教化进行解说,但三家诗未上升到此高度。而赵茂林在他的博士论文《两汉三家〈诗〉研究》[8]中对四家诗进行了异同比较,他从四家诗的文本性质进行了探讨,分别论述了四家诗的文本性质的争论、四家诗用字比较、三家诗用字规律及四家诗文本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以此得出三家诗与《毛诗》在卷数、篇数、篇次、章次上有一些不同。

何慎怡在她的论文《魏源论〈齐〉、〈鲁〉、〈韩〉与〈毛诗〉的异同》[9]里从四个方面对魏源对四家诗的异同观点进行了探讨,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关于《诗》序、关于“美刺”、关于“四始”、关于四家诗的传授渊源。她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魏源论述《齐》、《鲁》、《韩》、《毛》的异同,将四家持平,既有政治上的原因,学术上又渊源有自。成祖明在他的论文《三家诗说与汉帝国儒学构建――与〈毛诗〉说相比较》[10]中认为作为帝国儒学的三家诗,美刺为其诗说的中心,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在严厉批评君王,但在实质上却表达了君王是一国政教中心,其善恶言行能够对国家治乱兴衰起到决定作用,从而强化了君王在国家整个政教系统中的绝对中心地位,而三家诗说的“天人之学”则更神化了这一中心地位。郭全芝在她的论文《汉四家著录〈诗经〉异字浅说》[11]中着重探讨毛诗与三家诗用字差异及其原因。认为差异主要表现在通用字的不同、假借字与本字的不同、异体字的不同、古字与今字的不同,而诸种“不同”主要由于同一时代同一文字在写法上的不同所致,很少由于时间迁移造成同一文字的变化所致,因而四家诗文字基本上无古文与今文之别。《毛诗》号称“古文”是因为后人对它的解释有别于对三家诗的解释。毛诗与三家诗的文字差异体现出民间《诗》与官方《诗》的区别,毛诗多假借字应是一种缺陷,三家诗多用正字则反映出时代要求,是一种进步。

黄开国、李知恕、唐晓勇在他三人合作的论文《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12]中认为魏源在《诗古微》中,提出了以时间早晚、得《诗》的本义还是旁义来评价其得失的观念。魏源认为三家诗早于《毛诗》,得作者的本义,而《毛诗》晚于三家诗,得《诗》之旁义,本义高于旁义,故三家诗高于《毛诗》。此说具有还原《诗》的文学本色及重情、崇情的时代价值。但是,魏源之说充满经学与文学、重本义还是重旁义的矛盾,所以,他又提出齐、鲁、韩、毛同轨合辙的说法。

通过以上的综述,笔者观察到最近两年针对三家诗与《毛诗》异同的研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大家都发现以往对于三家诗与《毛诗》的研究不够重视。虽然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发现目前对三家诗与《毛诗》异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分析的角度较新颖,另一方面很多学者对于研究所需要的资料也整理的较为全面。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很多学者所分析的角度多是前人早已分析过的训诂研究,很多学者都是一再的 重复前人观点,创新较少。第二,而关于三家诗是否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和毛诗进行比较很少有学者进行论述和证明。第三,现有的对于三家诗与《毛诗》异同的分析只是进行了部分的分析缺乏对全部诗歌异同的分析和把握。第四,现有研究大多只是单篇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一个片段,缺乏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文史哲融通的研究。第五,由于三家诗早已亡佚,现有的研究材料大都是明清学者汇集所编,究竟三家诗内容的准确与否还值得商榷,第一手材料都存在疑点,那么所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让人完全信服。但汉代距今已经数千年,这个问题暂时无法解决。

综合前文,笔者认为要研究三家诗与《毛诗》的异同关系必须全面的结合具体的文本和文献,兼顾经学、史学、文化学,对两汉《诗》研究拥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认识才能够得出更为准确和深刻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

[2] 魏源.齐鲁韩异同论[A]//《诗古微》卷一[A]//《清经解续编》第五册卷千二百九二[M].

[3] 许结.《汉文学思想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55.

[4] 张启成.论《毛诗》与三家诗的异同[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5] 张启成,付星. 《毛诗》晚出四证[J].贵州文史丛刊,2008(2).

[6] 曾抗. 《毛诗传》与三家诗说异同考辨[J].古籍研究,1999(3).

[7] 赵茂林.从汉代四家〈诗〉的异同看《毛诗序》的成型时间[J].孔子研究,2014(2).

[8]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

[9] 何慎怡.魏源论《齐》、《鲁》、《韩》与《毛诗》的异同[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

[10] 成祖明.三家诗说与汉帝国儒学构建――与《毛诗》说相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主要问题;基本措施

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一个团体,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组织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挥特长。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有效地弥补了现行小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不足,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当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尽管逐渐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普遍认可,但是从各所学校社团实践活动的普遍状况来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围不够广泛,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往往局限于一些常规性的实践活动,其他形式的社团实践活动较少,因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目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大多存在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等现象,对于排入课表的社团实践活动,有些教师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忽视了开展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对于那些未能排进课表的社团实践活动则是流于形式,可有可无。有些教师虽对社团实践活动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对社团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也很明确,但社团实践活动的内容随意性强,心中无数,加之长期采用单一的辅导方式,只注重实践活动的结果,忽视小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因而,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3.活动开展的空间和时间受到限制,成效低

社团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校内社团活动,而且包括校外社团活动。但是目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中,重校内,轻校外,加之学生真正参与社团实践活动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有些学校常会通过教学、升学等各种借口挤占学生的实践活动时间,致使所开展的社团实践活动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事实上,对于校内开展的一些小学社团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只有当家长了解了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和意识,看到了活动开展的成果后,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社团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当志愿者、做义工、看望孤寡老人、清洁街道,或者是帮忙看店铺、销售东西、派传单等,引导学生走到校外,增长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开展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基本措施

1.注重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设计

首先,要确立社团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社团的建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因此,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设计应以自愿报名与教师推荐相结合为原则,以级段为单位组建社团,每级段可以组建7~8个社团组织。各团队成立后,再次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成立各小队,选定组长,为小队命名。

其次,要确立社团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将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相关因素有机结合,以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再次,要注重活动空间的开放与整合。小学社团实践活动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将学生的活动场所拓展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更拓展到校外环境中。通过学生的观察、调查、体验,获得感悟,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社团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如利用乒乓球、篮球、田径等运动类社团,音乐、舞蹈和美术类社团等特色活动,推动学校在体育、艺术、文艺、科技方面的进步,同时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加强创新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社会还是群众对学校实践活动内容的拓展和组织形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性,因此,学校应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将基础类的课程教育、拓展类的课程教育以及综合类的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变灌输式教育为学生自主的实践体悟,鼓励学生自主实践,为学生发展个性和展示才能创造空间,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素质、认知能力、把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自主活动的正确引导,在总体掌握的前提下及时指出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3.完善社团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小学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团体,活动的评价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有很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要注重社团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的完善,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小学社团实践活动评价贯穿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评价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体验。评价的形式力求多元化,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全班互动以及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或将学生的评价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联系起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又有助于使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视野、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江伟.小学社团活动的误区及对策[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

[2]李茜.小学社团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2.

课题编号:A28,属于贵州省基础教育课题,此论文属于阶段性成果发表。

作者简介:

赵建敏,(1977.8-),女,大学本科;讲师;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薇,(1981.6-)女,贵州桐梓县人,大学本科;单位: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将军希望小学;职称是小一。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语言,成果,发展

 

语言作为人际交流的产物与工具,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然语言直接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有些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讲,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制约,反映着特定的文化。文化的丰富多彩,语言的多种多样,使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更加紧密。

《美国传统辞典》 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群体和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康健荣 1999)但是,文化是多层次的,包罗万象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曾经说过发展,对于人文科学,有的最好不要下定义,他个人的观点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季羡林1995) 。

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文化的一方面。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并不能说文化就是语言,语言系统只能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化不等于语言,文化大于语言。

凡因社会文化背景与语言。语言结构规定了思维结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从本质上决定了其所属的文化类型。

1.0引言

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开始了。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在其代表作《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首次讨论了语言结构和人类精神的关系。到了20世纪, 随着人类认知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了广泛的发展。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80年代产生于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等,尽管各自研究的领域和采用的方法不同,但都同语言教学活动和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与文化学、社会学、交际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要真正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语言同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潘 蕾 2003)。

2.0语言文化研究回顾

众多的学者从中西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文化差异、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与民族文化心理、社会文化与语言的联想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多角度的对比研究。

2.1文化是语言的本质

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有两个关系项:能指和所指。能指是一种带有任意性的、约定俗成的音响形象;而所指是附着在音响形象上的概念或意义。语言符号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决不是一些抽象的物理符号的简单堆砌,而是有意义的形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能指与所指之间必然存在着差距。因此,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样的词或同种表达方式发展,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由于文化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某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也可能毫无反应。

语言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深度。精神文化就是思维的直接产物。因此语言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类构建的文化世界。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世界图景,人们按照其语言形式来接受世界。既然语言是文化,它就具备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一,一切文化,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都是人类创造的;语言只有人类才有,也是人类所创造的。第二,文化属于社会,不属于个人;语言的社会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第三,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语言也是后天才习得的。第四,语言属于制度文化。凡属制度则均须由社会约定,任何人不能背离,如管理社会生活的各种制度、法规、条例、规定及行为准则等。如有违反定会受到惩罚、追究或谴责;语言的规范、语法规律、遣词规则、使用习惯同样是约定俗成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否则也要受到惩罚,达不到交际目的。第五,凡是制度文化都具有符号性。任何制度都是由符号规定下来的,如交通符号、军事符号等。而语言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并规定着其它制度。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共性,说明二者任何时候都不可分割。(孙夏南 2000)

“由于语言符号在整个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而且随着文化的发展,愈来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并成为文化的重要领域,构成了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李建国、杨文汇 1999)

人们不仅强制性的接受前人的语言文化世界,而且还被强制性的接受了前人的思想工具——语言来进行交流。语言是以文化的载体的形式来反映文化的。它不仅记录着文化的内容,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世界。不同的人群通过不同的语言认识世界,客观世界只有一个,而文化世界丰富多彩。

特定的语言对应着特定的文化。首先体现在社会习俗差异,如打招呼,称谓,交际的话题选择的差异。其次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如说话方式的不同,直接与否。另外,由于社会差异存在明显的不同,不同语言词汇中有一大批形象化的语言形式,如成语、惯用语、俗语、歇后语等等,它们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自的社会文化(高惠宁 张学增 2006)。因此说文化是语言的本质。

2.2语言是文化的表现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文化现象相比,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它文化现象只反映该文化现象本身;而语言作为文化现象不仅反映语言本身,而且还能推动其它文化类型的形成,并记录和传承其它文化现象,这是语言的重要职能。语言系统本身就是文化世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首先是它本身体系的文化载体,其次才是由它的言语作品所承载的其它文化类型的载体。确切地说,后者是“反映”。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单向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语言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突出表现在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制约上。”(孙夏南2000)

语言的差异表现着文化的差异。语言反映着使用者所属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只有懂得社会文化,才能理解语言所指的确切含义。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外壳,反映着文化的内涵。

对于语言所表现出的文化属性,许多学者就中外文化与语言现象做了对比研究。刘学丰(2006)从语言表现出来的口语文化差异、文学语言差异、习俗文化差异、观念差异、社会关系差异作了对比。

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发展,不仅是在不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即使在同一种语言的内部,语言的变化也反映着文化的变迁。系在词汇方面表现得尤为紧密,词汇可以敏感地反映社会生活。词汇有渐变性,反映社会生活的词语有一部分随着旧事物和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词汇还有稳固性的一面.事物和概念本身经历了变化,可是与此有关的大部分词语却沿用下来。因此我们可以从已经消失和沿用下来或新创造的词语中探索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格桑央京2005)

3.0结论

不管哪国人,无论文化的差异多大,为了实现更好的交流,都会努力去适应对方的谈话,双方所不同的只是表达和追求方式。了解文化的差异,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实现我们的愿望、从而更好的交流。语言与文化学科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体系。它需要不断追踪经验事实材料,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调整研究方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许多语言与文化差异在它们的交流、沟通和新的建构中逐渐模糊乃至消解。因此,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前的大部分的研究还是只停留在词汇方面,关于句法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文化语言的研究一定会为人类言语交流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惠宁、张学增,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现象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2]格桑央京,社会文化背景与语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康建荣,语言文化因素与语用差异,[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5]季羡林,东方不亮西方亮——季羡林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演讲,[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冬之卷(第10期)。

[6]李建国、杨文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特征——从语言的文化本质说起,[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7]刘学丰,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12。

[8]潘蕾,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文化语义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3。

[9]孙夏南,语言与文化论析———兼谈异语言的文化教学与对比,[J]外语学刊,2000,02。

[10]熊莺,语言的文化本质与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功能,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6篇

关键词:科研课题;高师学生;创新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3-03

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体,所以探索依托科研课题,与科研的基础平台:毕业论文、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培养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师院校学生参加科研的重要性

当前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对学生参与科研不够重视,认为高师院校的任务是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而中学教师的教学不需要科研,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随着专业开设的多元化,不少高师院校都不同程度开设了非师范专业;同时,随着学生就业的多元化,不少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教师工作。因此,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学会进行科研工作,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是重要的。由于对学生参与科研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导致这些院校的学生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毕业论文工作和质量受到影响。高校教学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系统、深、专、精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把科学研究因素引入教学研究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科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科学研究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打交道中,学会了处理多种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依托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生物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一样,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又具有学科基础广泛,学科交叉、传递信息量大等特点,所涉及的科研课题,有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农业生产的研究;有微观方面的研究又有宏观方面的研究。因此根据生命科学科研课题类型和特点,我们多样化地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立项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论文是高师院校学生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措施之一。为此,学院在毕业论文的教学中,鼓励教师依据其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内容,划分为若干小课题,由专家审定后面向学生,由学生选择承担开展论文工作。如周歧海教授、博士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广西基金的“黑叶猴的觅食生物学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课题,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划分为“黑叶猴理毛行为观察”、“黑叶猴食物选择及食物量研究”、“黑叶猴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等小项目,面向学生,由学生自由选题。实践证明,这种参与重大课题研究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不少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仍师从导师从事研究工作,如2000级的黄中豪、韦显盛同学本科时毕业论文由黄乘明教授指导,本科毕业后仍师从黄乘明教授读硕,开展“弄岗黑叶猴的觅食生态学”和“扶绥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栖息地利用”研究;另唐绍清、秦新民、邓业成、周善义教授等也将自己承担国家资助自然基金项目和区课题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小课题给学生研究,这种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自主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研课题的深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实际情况下,承担国家、区级等项目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多数教师从事的仅仅是校级项目、自选项目或探究性项目的课题。因此,将这些项目和课题作为学生课外小科研的内容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发挥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之一。多年来,仅石贵玉教授就指导学生从事诸如“复合多效唑对、水仙花的矮化效应”、“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效应”、“环境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等几方面的课题,近35人的毕业论文,10人次获得了优秀论文,其中有的研究成果经重复实验和整理,发表在“生物物理学报”、“广西植物”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

3.地方特色资源研究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院生物学专业涉及的研究课题广泛。因此在开设毕业论文选题上也根据广西地方特色资源开设这类的选题供学生选择。这样既扩大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又结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究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增强深入研究地方特色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特色资源的思想意识。

4.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杯”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依托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和老师一道开展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同时依托科研课题开展各类科技竞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极为重要。“创新杯”、“挑战杯”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科学能力。为此每年学院领导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以学院和学校“创新杯”,继而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和创业为载体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来,梁士楚教授、薛跃规教授、马姜明教授、石贵玉教授、谢强副教授等老师指导的学生课题组开展研究,成果参加学校、全国的“创新杯”、“挑战杯”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如薛跃规教授指导的“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开发利用研究”获全国第六届“挑战杯”二等奖;“大石围及其周围地区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获第七届全国“挑战杯”三等奖;近几年来,我院学生获校“创新杯”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3名,贾金生同学获二项国家发明奖,这些成绩给学校、学院增添光彩,又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开拓了创新精神,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

5.中学课改研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部分是将来的中学教师,而与中学广大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改革现正在我国中学开展,因此,在大学期间让学生接受相关中学课程改革的信息,开展课程改革的探讨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是很必要的。几年来,依据所承担的各种教学研究课题,我们有针对性地设置这方面的毕业论文课题,供学生选择。如杨华副教授指导的“试论研究性学习”、“广西中学生物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肖邦裕副教授指导的“新课程的生物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中学生生物学学习态度的探讨”等。这些是杨华副教授等承担的国家、区课题所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和中学课程改革紧密相关的研究。这种做法一是扩大了选题范围,提高了学生兴趣;二是增强了学生的改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课程改革的基础。

6.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是逐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在指导上,导师工作应重在“导”字上,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思考,综合分析,完成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实验过程和撰写工作。所以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提高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指导中,除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外,同时要求指导教师精心悉意、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另在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进行期间,定期检查各位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保证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如期进行。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传授操作技能实验和一些较简单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是在教师和实验员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学生按实验步骤“药方抓药”样机械进行实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后继课程毕业论文的教学。为此我们对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开设了设计性试验。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提出试验题目,由学生查资料、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开放实验室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论文,讨论发言,评分等。如2002~2004级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实验中,学生对“果蝇一对因子的杂交”实验、“果蝇二对因子的杂交”实验、“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进行了实验设计,然后独立进行实验,最后整理实验结果撰写每个实验的小论文,在课堂上宣读论文和讨论实验结果。由于实验是综合性的实验,实验的准备、药品配制、实验操作、数据整理、论文撰写都是独立完成,同时论文的撰写与毕业论文撰写格式大体相同,这不仅培养学生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实验操作、结果整理和分析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进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课程还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

总之,课外科研、毕业论文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制定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加强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依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依托科研课题,多样化地开设课外科研和毕业论文选题,使得本科课外科研、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兴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高师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述兴.提高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3):91-94.

[2]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50-53.

[3]聂麦茜,蒋欣,吴蔓莉.毕业论文与科研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6,25(3):45.

[4]乔海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8,(1).

[5]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6]王任翔,侯美珍,谢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216.

[7]石贵玉.提高高师生命科学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第7篇

本人于1994年毕业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96年8月分配到东莱中学,98年调到庆东小学,99年到东莱小学,一直工作至今。98年9月经张家港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小学一级教师,同年获教师资格证书,99年1月,参加苏州市办公自动化考核,成绩合格。99年12月取得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合格证书,XX年11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核达到二级乙等。XX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江苏省扬州大学科学与计算机系,现本科在读。XX年10月参加了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核,成绩合格。共通过三篇论文鉴定,其中二篇达到良好。现任三到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苏州。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XX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张家港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张家港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张家港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 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XX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张家港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XX年被评为张家港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共2页,当前第1页1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第9篇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被学校聘为教科员,协助教科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朱玉棣老师的指点下,成功申请了市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模式的研究》,由我执笔撰写了《东莱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我的活动方案《奔向二00八》也被选送市。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市教研室傅强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在我校顺利开展,并取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智慧学术研讨活动,论文《大成智慧学与教育信息化》获准大会交流,并入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被市智慧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智慧学理论在教育中应用研究》方案的撰写。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我的工作随笔《教育,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始》《实施“心情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一瓶钢笔水引起的思考》《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在市日报《家庭教育》月刊上相继发表。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我的实践《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并在该社当年上半年好稿件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思考《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市日报《家庭教育》月刊刊登。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展现变化规律激发主动发现》在市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论文《小学数学教学探例》《“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对比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小学信息技术文字处理单元教学设计》《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教育》《当教学设计面对新课标》相继发表。年12月,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在理论上我作了以下探索,论文《信息化环境下战争与和平的教学设计》《“形神兼备”的整合》《新课程:整合,可以更精彩》《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我还积极参与第一、二届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评优课活动,均获三等奖。第一届参赛学科是社会课,课题是战争与和平,第二届参赛学科是数学课,课题是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我还参与了学校网站的建设,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化学习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我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年被评为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

第10篇

[关键词]冶金史;再建制化;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谢乾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2006级博士生,云南农业大学教师,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T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127―04

目前,国内设有“冶金史”硕士点的高校有两所:北京科技大学与郑州大学;设有博士点的只有北京科技大学(以2007年全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为准)。当然,从事冶金史研究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还有许多,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博物馆等以及著名的冶金史专家华觉明先生等等。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史研究起步较早,它是目前国内从事冶金史研究的最早机构与权威机构之一,现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前身为原北京钢铁学院的冶金史组,它成立于1974年,1982年更名为冶金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先生担任顾问。该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冶金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冶金史研究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综国内目前的冶金史研究,在其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实地考察、抽取样品~实验分析一文献印证一得出结论”的研究程序,即科技史研究领域所谓的实证性研究方法;从其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来说,按科技史研究界的通俗分类,处于内史的研究阶段。

实践证明,在科技史研究的历程中,内史的研究首先是科技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与首要关注点,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为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总是从认识其本身而开始的。浏览一下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的科技史期刊《自然科学史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从其创刊伊始直至1999年,该刊所公开刊登的科技史学术论文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内史的研究范畴,即驻足于史料的收集考辨或论证的阶段,特别是在其20世纪80年代所刊登的科技史论文,几乎概莫能外,而对于与科技史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的因素则很少涉及。这是我国国内科技史研究初创时期的研究大气候、大环境、大氛围,所以这也必然影响到冶金史研究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氛围,或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众多的犹如冶金史研究一样的其他科技史研究的小气候、小环境、小氛围,而最终形成了当时国内科技史研究的现状。其实,目前国内科技史的研究的大气候、大环境、大氛围仍然还裹足于内史研究的阶段,还处于蹒跚前进之状态。然而,放眼国外的科技史研究同行,他们早已走出内史研究的圈子,而关注于和科技本身密切相关的一切外在因素――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哲学等等。例如苏联物理学家赫森1931年发表的《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默顿于1938年发表的《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其实就标志着科技史研究之外史研究的转向。前者后来发展为以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学,后者发展为以默顿为代表的在西方有着重大影响的科学社会学。这两者都把科技的发展作一种外在的、社会学的理解,从而开创了科技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此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众多的伟大的研究成果。例如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等等,成为科技史研究领域的经典研究之作,并形成了所谓的贝尔纳学派;而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或称之为默顿学派,除默顿本人的成名作及其《科学界的规范结构》和《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外,其他代表性研究人物及其著作还有本・戴维德的《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戴安娜・克兰的《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以及科尔兄弟的科学界社会分层研究等;同时,从其中还发展出了所谓的“后默顿”传统,即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它的出现,不仅在科学社会学领域取得了话语霸权,而且在科学社会学界、科学哲学界、科学史界乃至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外史研究的转向,能给科技史研究提供更广泛的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其实,国外除了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科学技术之外,从哲学的视野来研究科学技术也是硕果累累的。从逻辑主义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思潮;从石里克、卡尔纳普波普库恩、费耶阿本德、拉卡托斯劳丹、夏佩尔这一连串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主义”与名字中,我们确实感到了我国科技史研究的滞后。于是乎,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刘钝先生提出了新世纪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再建制化”问题,按笔者的理解:“再建制化”问题除了是科技史研究机制的继续提高与完善之外,更应该是科技史研究方法的再建制。

事实证明,作为一门连接文理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科技史研究,在经历了目前萦绕于科技史研究界的那种“目前中国科技史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再搞”的梦魇之后,我们的研究视野、研究领域必须跨出内史的门槛,走向与科技史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等一切相关的领域,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寻找自己更大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领域,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开创新的研究思路,走向与外史研究相结合之路、走向外史的研究之路,这也许是目前国内科技史研究也包括冶金史研究在内的研究方法“再建制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冶金史研究的学术论文,还大都遵循“矿冶遗址考察、抽取样品一实验分析一文献印证一得出结论”之研究范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冶金考古(archaeometallurgy)的研究范畴,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冶金史(history of metallurgy)研究],不能否认,这种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曾为国内冶金史研究的进步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了国际冶金史研究同行学人的高度赞誉。然而,作为对人类文明三大标志之一的冶金技术的研究却抛开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因因素而进行纯冶金内史的研究,视野确系过于狭窄。因为科技史本身发展的历程表明:任何一项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思想等密切关联。因此,今后开展冶金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目前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研究,或许是其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研究成果的研究新领域。

笔者认为,今后国内的冶金史研究除继续从事所谓的内史研究之外(这种内史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随着国内科技考古遗址的逐年发掘、新的矿冶遗址或者新的冶金文物的出土,都需对它进行内史性的研究与考证),还可以而且是必须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研究:

1.中国古代冶金史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关系

冶金技术的发明作为人类文明出现的三大标志之一(其他两项标志分别是文字的发明与城市的出现),它在促进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冶金技术不断迭进的历史。从早期的铜、铁、锡、铅等的冶炼而造就的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文明到今天现代化的钢铁冶炼而形成的钢铁文明等,一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聪明才智。在此期间,中华民族冶金技术的许多次世界领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这一领域的独步天下的豪气。因此,通过冶金史的研究,有利于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的形成、发展与兴盛的历史进程。

2.冶金史与各个朝代的社会生产力之关系

人类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青铜农具特别是铁制农具,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这不仅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足,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本领。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冶金技术的发展,所以冶金技术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因此,如果割裂这种联系而只是单纯地研究各个朝代的冶金技术的发展情况,确实有一种历史的单薄感。

3.冶金技术思想(史)研究

中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哲学思维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度,一部中国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作为时代中人,不论之于达官贵人抑或是从事被称为“雕虫小技”的如从事冶金技术操作的卒与徒,都不能不受到社会思潮或思想的浸,而这种影响的结果,便是体现于他们劳动产品或技术产品中的各种各样的技艺或工艺。例如常见于商代中晚期及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上的饕餮与夔龙纹饰,这一方面给人以威严恐怖之感,另一方面又仿佛是沟通人神的化身,含有巨大的原始宗教力量,体现出超越现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但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纹饰从那些威震一时的饕餮、夔龙等种种神灵,已经变成了搏斗、武士刺虎、妇女采桑、弋射飞雁等形象,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题材开始大量涌现,这其实表明了人的价值开始被认识,社会生活的内涵成为青铜器纹饰的一个重要母题。这种变化,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代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化。此外,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道教、宋明理学等等传统思潮都曾对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深厚的影响。例如灌钢技术的发明,就与中国古代“和”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工开物・五金・铁》记载:“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在这里,作者用“生熟相和,炼成则钢”这一简洁有力的语言,不仅是对这种灌钢工艺所作的生动描述,同时也是用“和”的哲学思想对冶炼技术所作的精辟总结。推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通晓了生铁与熟铁的各自属性,同时又受到“和”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后,发明了“灌钢”这一工艺技术,这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冶金史与社会政治之关系

综观中国古代冶金史的发展历程,冶金史也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也有其低迷的时期。这其中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及其所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宋代的矿冶业之所以如此发达,这就得益于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重视的国家政策,例如宋政府对矿冶业的鼓励开发的告发政策、矿产品的售卖政策以及对矿冶业的管理政策等,都为宋代矿冶业的兴隆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但在清末,由于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矿冶管理政策的失误以及当时国外近现代冶金技术的引进等原因,导致了中国冶金技术在清末的逐渐衰弱与萎缩。

5.中外冶金技术交流史研究

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其同类其他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交流与联系一样,中国的冶金技术也必然与国外的冶金技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流。不论是驼铃声声的塞上古道之丝绸之路,还是碧波荡漾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曾带去了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同时也捎回了国外先进的冶金技术。科技交流史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同阿拉伯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确实存在着冶金技术的交流。例如梅建军教授认为:由砷铜的存在及铜器的特征,可以初步肯定,甘青地区在齐家和四坝文化阶段同新疆及欧亚草原地带存在文化上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可以澄清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问题。

6.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研究之路

因为科技史本身就是一个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必须采取多学科多视野的综合研究,而“冶金史的研究涉及到采矿、冶金、材料、历史、考古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物理及化学组成分析研究手段与方法,因此这不仅要求冶金史研究者本身要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改进知识结构,同时多学科的结合,更是开展冶金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冶金史研究与考古或者说是科技考古结合得较为紧密,依靠这种结合,冶金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对古代铜镜表面“黑漆古”生成原因和机理的研究成果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其实,从更广泛的学科综合来看,冶金史研究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即除了传统的“矿冶遗址实地考察一实验分析一文献考证一结论”的研究思路之外,我们还必须吸收或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方法,例如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法,融冶金史的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之综合取向,从而拓展我们的研究领域与研究空间。例如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冶金史就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在此方面,对西南民族地区的铜鼓研究就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对铜鼓的研究,也还处于铜鼓制造技术、铜鼓金属成分分析等方面,从民俗学的视野进行研究尚待来日。

7.对国外冶金技术进行研究

由于语言的限制、文献的不足以及金属器物的缺乏等原因,目前国内冶金史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对国外冶金技术的相关研究,然而在国外,却有相当一批冶金史研究者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进行研究,这除了与中国古代的金属器物流失海外而给国外的研究者提供了实物考证之便之外,还同他们有着充足的研究经费密切相关。所以,目前国内冶金史研究的这种现状,也就决定了国内的冶金史研究者很难与国际同行进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这种状况其实也是国内目前整个科技史研究的窘境。

8.对近现代的冶金技术进行研究

“厚古薄今”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一贯传统,也是其研究特点,所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几年来力倡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进行研究。例如从2000年底开展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已以《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丛书》的面目出现,但其中缺失中国近现代冶金史研究这一环节,因此作为冶金史研究者,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一历史性任务,从而补上这一缺失的环节。

9.对冶金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即冶金史基础理论的研究或冶金史元研究。从而建立起冶金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11篇

摘要:"马太效应"是一种社会利益自发调节机制。在社会科技发展初期会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则可能加大地区差距,造成资源浪费。它能刺激科研工作者的竞争力,也会导致出现科学权威打压新理论的现象。在科技发展中,应重视“马太效应”的效用,尽量趋利避害,从而创造良好科研环境。

关键词:马太效应科学社会

一、科学界中的马太效应

在科学共同体中,有一种现象:对于已有相当荣誉的科学权威,人们给予的奖励越来越多,而那些尚未出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努力成果则难以得到承认。针对这种现象,科学史学家默顿以《马太福音》中提到“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作比喻,把科学界中这种现象称作“马太效应”。

具体来说,从时间向度上看,“马太效应”指的是是科学家们已有成就转化为一种社会资源,从而实现科技成果再生增值的社会现象。

另一方面,从空间向度分析,“马太效应”则指的是在科技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科学家、科研机构的资源逐渐向处于竞争优势一方转移。这在科技人才的流动中表现的特别明显。科技人才从体现自身价值出发,纷纷涌向富有名望的科研组织。

二、马太效应的合理性

按照朱克曼的观点,“马太效应”是科学界的一种“自组织”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在科技发展初期,“马太效应”能极大的刺激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获得有限的资源,科研人员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从中脱颖而出的科学家或科研机构,他们证明了较之于其他弱势竞争者,他们有继续取得更多科研成果的能力。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资金、项目、市场等社会资源就会流向这类学者。另外一方面,科技人才在选择工作地点时,他们会优先考虑附有名望的科研机构。因为此类机构,相对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在这些优势机构工作,为科技人材日后作出成就奠定了基础。

这样,有限的社会资源通过“马太效应”得到有效的利用,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社会对成功者的肯定,能够激励他们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在科技发展初期,如果一味强调所谓的“公平”,则会走向“平均主义”,干多干少获得的待遇一样,则会降低科学家的竞争意识,削弱他们的科研热情,不利于科技发展。

三、马太效应的缺陷

(一)科学家间的恶性竞争

在奖励机制中,人们习惯按照“论功行赏”的原则来分配奖励。科学共同体为了保证科研奖励的权威性,往往会强调奖励等级制度,限定获奖名额。这样,原来贡献相差不大的科研成果,就会拉开档次,即“第四名”现象。人们只记得获奖者的名字,忽略了稍逊一筹的落选者。随之而来大量的赞美、奖励、市场资源等涌向获奖者。而其他人锁获得的发展资源就被动的变少了。“马太效应”拉大了这种差距,强化了科学界的分层。优势者的有利地位不断加强,从而导致科学界的两级分化。

从科技史中可以看出,一种新理论在诞生初期,往往会受到忽视、打压。一部分已有名望的科学家满足于已取得的荣誉,固步自封,以本专业的“权威”自居,对还未出名的弱势科学家所提出的新理论,特别是对他们构成威胁的新理论,往往采取嘲笑、忽视、打压等方式。科学家之间的这种恶性竞争埋没了潜人材,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在科学史上,此类事件比比皆是:当爱迪生看到特拉斯的交流电送电超过了自己的直流电送电效率,就利用自己学术权威的地位处处刁难特拉斯。化学家戴维因为妒忌法拉第的才能,利用职权反对他加入英国皇家学会。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化学元素周期律时,遭到了包括其导师俄罗斯化学之父沃斯克列森斯基在内的科学界同行们的冷嘲热讽。

(二)科学家的疲惫和固步自封

科学家获得荣誉之后,大量采访、会议随之而来。这给原来埋头搞学术的他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法国科学家雷沃斯曾经说,我本来是无名小卒,突然成名,这种遭遇是一种灾难。我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无法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整个生活都被打乱。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于他们获奖之后加诸与其身的社会地位感到厌倦。他们觉得这种新的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只是“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影响了他们的研究工作”。

“马太效应”往往会会在科学共同体中造就一群“得奖专业户”。他们得到的荣誉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作为“科学界通货”的承认已经对这批科学家丧失了激励作用。物理学家提比曾经说,除非特别乐于竞争,否则,在获奖后,很多科学家就不会再用同样充沛的精力去科研了。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的论文数可以看出,他们的论文数在获奖后开始下降。在获奖的前五年,他们平均每人发表5-9篇,而获奖后平均每人发表1-6篇。

(三)社会资源的浪费

由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报酬递减理论是指同类资源在社会市场中的重复投放会使这些资源的效益呈下降趋势。“马太效应”的发展同样会导致类似的情况。以某市为例,少数重点大学每年获得国家投入8亿左右,而其他普通高校平均只获得4千万元,相差20倍。著名学者申报的课题太多,使得他们并没有足够精力去研究。而相对来说,项目难以申请、资金短缺等情况阻碍了很多未成名科学家的科研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中有限的资源实际上是被浪费了。

另一方面,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科技人材大量涌入科研水平高的发达地区。在促进发达地区更加发达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造成地区与地区两级分化。1996 年到 2001 年,从我国西部高校离职的骨干教师约有2003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此期间进入这些学校就职的精英教师则只有 808 人。这样,人材短缺的地区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人材愈发短缺。而发达地区由于人材大量涌入,甚至出现了人材过剩的现象。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太效应”在社会科技发展初期会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则可能加大地区差距,造成资源浪费。它能刺激科研工作者的竞争力,也会导致出现科学权威打压新理论的现象。在科技发展中,应重视“马太效应”的效用,尽量趋利避害,从而创造良好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学报建设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报是一所高校的窗口,是传播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载体和平台。目前,全国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学报已达200余种。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学报建设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看,学报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学报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积极作用

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浮躁的学风和不良的学术风气在高校中蔓延。教育部多次出台管理办法整治学术风气,净化学术氛围。社会上许多刊物鱼龙混杂,不少以牟取利益为目的,更加助长了不良风气。一般来说,学报拥有比较纯洁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能比较公平、公正地对待高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加强学报建设,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来说,可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学报是展现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主要平台。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来说,有选择性地刊登高水平教研、教改和科研文章,将对深化教学改革,健全、完善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色项目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高校建设特色项目需要不断积淀,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创新工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借助学报这一平台,高校可以有效地对自身特点进行梳理,这对民办本科高校的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阻碍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学报发展的因素

我国民办教育起步和发展都相对较晚。由于资金和办学资源有限,初期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把工作重点放到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上,其科研投入相对较小,科研工作基础也比较薄弱。各高校学报大部分都是内部刊物,很少被知名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和检索,其社会影响力较小,竞争力不强。

受办学经费的限制,民办高校学报往往出版周期较长(一般为季刊、半年刊),加之内部刊物级别低、影响力小,导致其很难吸收外部优质稿源,而校内优质稿件又不断外流,这对原本基础就非常薄弱的学报工作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稿源的不充足和优质稿件的流失,直接影响到学报的办刊质量。

三、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学报的建设策略

学报建设工作,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育质量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科研管理人员要立足学校的发展实际,正确把握学术研究发展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发展方向,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通过提升学报办刊质量与水平,充分展示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的融合、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1.更新学报办刊理念,全面提高争意识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学报必须紧贴时展脉搏,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用新的办刊理念武装自己。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全面提高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和竞争观念;要学会因势利导,探索出新型的联合办刊、联合办报之路。

2.进一步强化学报促进学科、专业发展的功能

就目前现状来看,学报大多还是以刊发本校师生论文为主。若仅刊载本校论文,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共享及学术的交流与提高。学报建设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按学科、专业有效整合资源,要进一步强化为学科、专业服务的功能。根据学科、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栏目、策划选题,是学报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要将应用性和学术性完美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多数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对学校众多的“双师型”教师来说,他们对技术应用的感悟和理解要强于理论研究,他们的论文往往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学报的管理者和编辑人员,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正确处理应用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做到两者的完美融合。

4.突出本地区域特色,打造优势特色栏目,彰显特色办刊品牌

要提高学报办刊质量,民办本科高校需要打造优势特色栏目。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为保证特色栏目建设,编辑部人员需要有较强的策划和组稿能力。编辑可以围绕具体的主题来进行,也可以根据某个学科专业的发展近况进行科研追踪,打造优势特色栏目。此外,学报还要深入研究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将其与学校相关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栏目。

参考文献:

[1]张文.高校学报的品牌战略[J].柳州师专学报,200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