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

时间:2022-05-17 00:0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武术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武术文化

第1篇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在现阶段日趋紧张的国际竞争中,民族文化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国热”的浪潮下,中国文化发展到了全世界,中国的武术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因此,加深在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教育,对于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武术文化 教育 影响力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因此,弘扬武术教育、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现阶段日益发展的民族文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对道德本身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的武术文化汇中,“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武德”就是指社会的公正原则,如正义、公正、尊师、助人为乐等。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的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对人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它在培养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行的同时,又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加大对武术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工作重点。

以大多数武道大师而言,他们大多数都提倡平心、平和。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往往是一个人心境的体现,2009年4月11日,武道大师魏来在南京举办了美术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副会长言恭达亲自为画展题词。当画展上记者询问魏来为什么能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时,魏来解释道:武术提升了他的心性,所以他能平心静气的将爱好放在书法美术上。由此可见武术文化能磨练人的心性,提升人的品质。

(二)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重要途径

在现阶段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竞争成为现代竞争的主要方式。在20世纪末期,外国文化对我国的冲击持续加大,这种文化冲击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各个领域,“韩流”、“欧美流”成为了很多青少年的关注焦点,而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

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会有效的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现代,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份对武术的激情,武术教育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所受的阻力较小,同时武术文化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所以说,武术教育中更要加大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力度。

二、加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传承的措施

(一)要明确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区别

想要加强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明确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区别。一些武术的教育中把武术教育与武术文化混为一谈,殊不知武术教育只是单纯的教育,单纯的讲解武术的招式;而武术文化更接近于一种思想,对人的行为动作、思想方式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武术教育不等同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在很多武术教育中,往往会忽视了对武术文化方面的传承,这是现阶段我国武术教育中的常见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武术的学习中,只是单纯的学习招式,而往往忽视了武术的瑰宝――对人性的培养,这是我国武术教育中的一大缺失。由此可见,区分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工作势在必行。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载体,而学生又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因此,一定要发挥学校在武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首先,要营造校园的武术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氛围是学习的前提,所以说,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相应的校园氛围的支撑。学校可以适当的开展业余武术活动,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参观武术学校,通过解说员的讲解,进一步加深武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画报等校园宣传措施,在学生中普及武术文化知识。另外,学校也可以鼓励创办校园的武术团体,进行简单的武术文化的交流。

(三)要明确武术文化的位置

武术在很多国人的心中,只是一种为格斗而产生的技巧,这是很多国人对武术的误区。首先,我们不能忽视武术创建的初衷之一:防身,武术的创建之初也存在着军事的目的。但与此同时,武术对于修身养性、强健身体的积极作用,也对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广泛涉猎,所以说,武术文化是诸多文化的集合。

现阶段的教学中,也要明确武术文化的地位,通过对武术文化深度剖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美的将武术文化与现代教学融合在一起,也要明确武术文化在现代教学中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

(四)注重对武师的武术文化培养

武师作为武术教育的实际接触者,对武师的武术文化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武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武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展现出良好的武术文化的素养,对于他的学生而言,会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武师的培养,对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把国家的综合实力放在经济的发展上,也要兼顾民族文化的发展,明确民族文化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带动作用,这对于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同样,现阶段我国要将武术文化的教育推广到学校,保证武术文化能在人民中顺利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伏静.高校武术教学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1.

[2] 李勇,邢伟.文化的传承:当代武术教育的核心问题[J].搏击武术科学.2010.9.

第2篇

一、社会发展对人民休闲体育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及科技高度发展的特征下,我国目前人均休闲时间占总时间量的30%。与人均休闲时间增加相对应的是现代社会节奏,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给劳动者带来身心上的高度紧张与疲劳。所以,人们更需要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来来排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而休闲体育作为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大众不拘泥于形式的通过各种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激发生活热情、培养高贵品格、满足精神需求及享受人生乐趣。当然,从形式上看,休闲体育和大众体育的确有相近的地方,因为体育休闲活动本身就是大众度过休闲时间的方式。但是严格的按照分类学角度来看,大众体育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从事体育活动人群的特征来定义的,其对应的概念是竞技体育。而休闲体育则是依据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状态而定,其对应的概念与“强制”和“不得不”的状态有关,一般人们对休闲体育的理解就是人在自由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然而武术中的很多门派、形式又何尝不是从民间大众休闲当中来的。

二、武术文化传播与全民健身

高雪梅通过自己的研究就探讨了武术文化在人际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化传播等方面阐述其传播的的方式和路径。周玉芳等人曾在《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中提出将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推的健身项目。周玉芳等人曾在《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中提出将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推的健身项目;关于武术美学方面,专家邱丕相指出武术套路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美。熟话说艺术是创造美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武术套路的艺术美的表现来挖掘武术时尚美将会是将武术与时尚相集合,来发展武术的好的手段。郭志禹在文章中也对武术的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和谐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关于武术养生方面者邱丕相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进行探探索并得出太极拳对人的修心养性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俞金英对道家养生文化出发寻求现代人追寻的健康理念。阳媛媛在文章中谈到,即便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以民间武术技击性能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生态”已经逐渐淡出,但其积淀下来的健身、修心、养性等文化属性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休闲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也越来越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认可。刘硕,韦蕾总结出,武术从生理角度出发能够全面锻炼人的生理机能、武术健身理念的形式多种对样、武术动静结合,延年益寿。

三、结论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创造着自己的辉煌的历史。然而现代社会,他却受到外来文化的排挤,似乎渐渐脱离人们的视线。在现阶段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深刻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找到武术文化走出发展困境意义重大。让我们摒弃各种门户之见探寻武术发展道路,做到“让武术从群众中来服务到群众中去”,挖掘更多武术形式服务群众。

作者:牟伟萍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

第3篇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几乎涵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所有要素和成分,蕴含浓厚的文化特色。首先,武术理论的渊源来源于中国古典的哲学,包括了古朴的周易理论、道家哲学本体论、太极的哲理和五行学说等。其次,习武之人的行为规范承载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在武德理论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儒家仁学思想逐渐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第三,我国古典美学的特殊涵容性浸润了武术文化。武术不仅讲究形神兼顾之美、整体和谐之美,而且还要求攻防技击之美、造型之美、节奏和谐之美、意境之美。第四,武术是以传统中医养生的理论作为基础。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武术完整地吸收了中医学说思想,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第五,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融入了古代的兵家文化,成为了武术的技击理论的指导思想。

2、校园武术文化的特征

2.1武术文化的哲理性

著名太极拳家杨澄甫指出“: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哲理之技术”。无论是武术的套路演练,无是武术的攻防理论;无论是大开大合、动迅静定的外家拳,还是外示安逸、缠绵不断的内家拳,无一例外地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化通。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统载了武术哲学的主体;武术从“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变换”“、内外相合”中体现了阴阳相合的哲学思想;武术还秉承与发展了儒家伦理思想,形成了武术之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

2.2武术文化的美学特征

中华武术从它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一种表演功能,最终发展成为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几乎所有拳种流派都以“内外兼修”为宗旨,讲究“精、气、神”的内在活动。无论哪种拳术套路,都强调意念与动作相统一“,动则如龙腾虎跃,静则如山岳耸峙”,整套动作起伏跌宕,出神如化。[2]拳起如流星闪电、脚落似扑地旋风、枪来棍往如追风赶月、刀舞剑奔似彩霞纷飞,好像蕴有莫测天机,富有无穷玄妙。在攻守、进退、高低起伏、虚实开合的变化及在空间布局上都要符合技击的规律,使中华武术表现出了形神兼顾之美、整体和谐之美、造型之美、节奏和谐之美、技击之美。此外,武术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在习武过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2.3武术文化传播过程的教化性

武术能经历数千年流传而经久不衰,主要原因是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健全的教育功能。拳谚说“: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家思想美的集中体现,是武术界人士共同信仰的一种言行准则。武德首先表现为练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已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而且,习武本身就是一个接受民族文化思想的教育过程,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处世方法、审美趣味等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历来习武者都强调武术传授的道德化,使自己的技艺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把武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能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德,使其不断完善、深化和提高,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2.4武术文化的和谐性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身心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价值取向。武术文化既体现出宽厚待人的思想,又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既可以让习练者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贡献,又能够教化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敬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通过身心兼修,达到心灵的觉悟,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武术文化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3.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武术史上,很多习武者都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祖国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4]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武艺高强,被后世传送,是因为其一生坚守“精忠报国”的信念;文天祥面对利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自幼习武,亲自组织戚家军,平息了明朝延续二百年的倭寇之患。近代以来,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受到蹂躏的时刻,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如“鉴湖女侠”秋瑾、霍元甲、蔡云龙等。这些都是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彰显。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能使学生了解到武术中人爱国、自强、宽容、和谐的民族精神,可以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增强宽厚包容意识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和改造过程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处世态度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传播武术文化,能影响着学生们的各类活动,包括心性修养、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能够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谦虚忍让,以礼待人,还能使学生以宽容大度的胸怀善待一切事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培养他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3.3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精神

武术谚语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不练三日松,三日不练百日空”。皆说明习武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利用严冬和酷暑对身体的影响进行锻炼,不仅能培养人的毅力和恒心,还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寒暑、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练习武术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力求技术精湛。在长期循序渐进的武术练习过程,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而且还培养了个体坚持不懈、坚韧不屈、勤奋果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使自己在掌握武术套路动作和技击技能的同时,在精神、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3.4有助于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武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武之教化”、“武以成人”体现在人生境界的陶养层面亦可谓是一种哲学教育了,它与当下的素质教育有共通之处。武之教育在当下时代有“教”的组成,但更注重“化”。在于通过武的手段达到对人生意义之“觉”“、悟”的亲切指点。中国传统武德内容,包括“仁、义、礼、信、勇”等方面,而“仁”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性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习武者在生活处世方面,要尊敬师长,待人要宽厚谦逊,诚实守诺,处世要遵守礼仪,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等。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不断渗透着这种“仁”的教育,无疑对现代人建立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起到促进作用。

3.5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武术作为一个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成,融传统医学之理,显武术运动之美。它与中国哲学、传统医学、养生学、美学、古代军事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园传播武术文化,使大学生在习练武术过程中,沉浸于传统武术文化氛围之中,既能够汲取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思想,又能体悟到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八卦学说”等古代经典哲学理论。从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4、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播路径

4.1更新武术课教学理念,传承优秀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国粹。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武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只有把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功能,才能让广大青少年在武术的身体运动中体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体悟爱国、正义、进取、宽容,起到培养人格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思想认识上予以改进,把对武术的认识提升到一个高度,学校传播武术文化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4.2将武术文化传播与课余活动、运动会、体育节等结合起来

高校武术选修课每周只有两个学时,根本无法将更多的武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将武术运动与课余活动、运动会、体育节结合起来,也是传播武术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武术协会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武术演练活动、教学活动,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欣赏到武术文化的魅力。或者利用每年举行学校运动会及体育节的时机,把武术文化的内容加进去,让普通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能亲身感悟武术的文化内涵,并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提高武术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只有经过长期的武术文化教育与熏陶,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才能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4.3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武德的教育

媒介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化”功能,也能够通过建构媒介信息对受众进行劝说,从而培育一个受众市场。[7]在校园中传播武术文化,可以通过张贴宣传画、海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传播,也可以将武术文化制作成专门的教育片,并通过校园内的传播媒体展现给大学生,使校园内形成一定的学习传统武术文化氛围。还可以开展传统武术文化讲坛,以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华武术文化,只要不失去传统武术本质的特征,不改变传统武术的内容,鼓励专家、学者以各种形式或风格来宣传武术文化。[8]在信息时代,校园网络是我们传播武术文化良好的平台,积极向最先进的传播方式靠近,也是传播武术文化较为有效的方法。

4.4加强武术社团建设,充分发挥武术协会的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武术协会组织。武协可聘请一些武术技术好,武术文化底蕴深厚、武德高尚的老师或社会上的一些武术爱好者,担任学校武术社团、武术协会的指导老师,举办形式多样的武术文化活动,传承武术文化。武术协会还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爱好创编武术套路,在院或系之间进行汇演展示。形式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分组进行,还可以是个人的表演。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但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把武术文化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能够促进武术文化在高校内传播与发展。

5、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哲学;武术文化;文化变革

一、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内涵

一般而论,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人们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子系统,中华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2]武术以其广博的内涵、多元的功能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缔造了武术文化。历史承载文化,文化彰显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

二、武术文化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变革

新文化是从旧文化中发展而来的,自然存在变革。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剖析文化变革的形式,既有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变革,也有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变革。文化在发展,武术文化亦在发展。武术文化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所具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就武术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变革来说,物质文化中划时代的变革,当是火药在战斗和战争中的使用。以火药的使用为界,分为冷兵器时代和火药与冷兵器并用时代。冷兵器时代经历了武术的起源时原始人石器、骨器、木器的制造,使用这些器具用于军事战斗的古石器时代,青铜器兵器时代,铜制兵器时代的变革;到武术初兴时“剑崇拜”佩剑的盛行及兵器发展的变化;至秦汉南北朝时汉刀的盛行以及戟、茅的广泛使用;再到隋唐时期兵器长足发展与陌刀的出现;明清时期更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百兵之首的刀、艺中之王的枪、百兵之本的棍日臻完善,各种杂形兵器相继面世,“十八般武艺”精彩纷呈,武术各大流派和传人散见江湖。这些无论是兵器的变革还是纸质文献的延存,都展示着物质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内在逻辑:原始的战争促进了兵器的发展和军事战斗技能的产生。

武术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变革,历史上经历了南北朝府兵制度,唐代的武举制,明清的武科、宗教武术,以及现代的武术运动员等级制度、裁判员等级制度、教练员等级制度、武术之乡评比制度、武术协会会员制、武术段位制度等,也展现着武术文化中制度文化变革的内在逻辑。

武术的精神文化的变革,经历过周代的射礼、“六艺”教育,春秋战国时期对剑的崇拜、“私学”中武术的教育,隋唐尚武任侠之风盛行,宋代的重文抑武,元代的民间武禁,明清时期的文武并重、崇文尚武,等等。至近现代群众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武术内在的精神文化本体从斗争到止戈,从被动到主动,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发展到寻求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的文化哲学。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圆融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所展现的化干戈为玉帛、不争、不斗、尚武修德、习武修身的安宁、内敛的社会意识存在伦理,更展示着精神文化发展和变异的内在逻辑。

文化的发展变革有其内在逻辑性,物质文化的变革是如此,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革也是如此,不仅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而且这相对独立的内在逻辑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更新,促进了精神文化的更新。同时,精神文化成为制度文化更新的前导,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生产力,从而形成了一个无穷尽的相互作用的网络。武术文化在此互为作用、互相制约的内在逻辑中,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三、外来文化影响下武术文化的变革

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文化变革的酵母和催化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由来已久,广泛存在。比如,历史上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度文化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宗教文化和艺术文化,在明清时期西方文化在宗教和科技领域渐次传播,清末以后,西方文化在政治、思想、文化、军事、教育等全方位大举入华,等等。中华本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此而导致本民族文化的变革。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和谐与乐生,从儒学的出现至儒、释、道三家思域的融合交汇,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也确立了民族历史生存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近几千年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种“以夏变夷”模式,并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数千年受此思想的影响,现实精神与超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导致了中华体育文化发展缓慢。

四、武术文化变革过程中的“断裂”

任何文化在出现变革的同时,必定会出现“断裂”。“断裂”本意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而在文化中的断裂则包括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所引起的文化的时代性质变,和民族斗争、民族同化所引起的文化民族性质变两方面。从社会形态来说,新的生产力取代旧的生产力,是物质文化发展中的断裂;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发展中的断裂;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取代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精神文化发展中的断裂。历史上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为波斯文化所取代,而教的兴起和对外征服又使这一地区伊斯兰化了。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民族的斗争、民族同化都会引起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断裂。武术文化情同此理,在发展与继承的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更替、民族斗争和同化都会引起了武术文化心理结构的“断裂”。断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文化发展渐进过程的中断,使文化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武术文化技击性的断裂是文化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具有历史合理性。

五、小结

古代时期,人们利用石制、骨制、木制的武器攻击或抵抗野兽,维护部落的和平,展示着武术技击发展的前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出现并在我国长期存在,以此确定了武术文化演变的环境。以武术的物质载体兵器而论,经历了从石制、骨制、木制武器,到青铜制、铜制、铁制兵器,直至火器的发展,兵器成为战争的利器,武术技击术也成为当时军队操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战争促进了兵器的发展和军事战斗技能的产生。近代时期,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方式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也正是在这样背景下,进入了“以西变中”、“以体变武”、“以奥变武”的发展领域。进入现代,武术在体操等高、难、美、新的运动规格的影响下,体育属性不断增强,武术的攻防技击逐渐演变,成为竞技规则所要求的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在社会环境的更替下,其自身的变革导致了技击性的断裂。武术文化在社会形态更替的环境下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身文化内涵发生了质的改变,武术攻防技击性也随之淡出,强身健体、文化交流的作用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第5篇

长期以来,中国体育界把“武术”与“武打”,即“散打”混为一谈,其结果,不仅是斩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脉,而且由此走上了“追随洋人屁股”之路。事情发展至此,真令国人悲哀,亦令民间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其实,“武术”并非就是“武打”。其基本的道理就是它们的哲学和思想不同,并由此而引发了文化上的分野。

“武术”的哲学思想是以“柔弱胜刚强”的哲学理论为支撑的。这个哲学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在“柔弱的一方”转化为“刚强”,和在“刚强的一方”转化为“柔弱”的时候,这时“柔弱的一方”就做到了以“刚强”战胜“柔弱”,从而也就实现了“柔弱胜刚强”。其间,“转化”是需要“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对“阴阳”、“无极太极”、“有无”、“动静”、“虚实”,和“正奇”,以及“攻防”、“进退”等等的正确把握。同时,“转化”是要看准“时机”的。这个时机就是有利于打的最好时机。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打的“对象”、“方式”、“方法”、“技巧”,形成了打的原则和法则,从而使打具有了理性。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方才有了“智谋”的打法。这正如盘破门诀日:快打慢,巧打快,计打巧。就正是如此。

然而,“武打”呢?“武打”所赖以的思想很简单、单纯,这就是“刚强胜柔弱”。它表现在打法上,就讲“打力”、“打猛”、“打勇”。这个“刚强胜柔弱”不啻是一个“公理”、“常识”,它根本就说不上有丁点“哲学理论”。

历史的看,“武打”相伴人类出现而生,而“武术”则出现于中国先秦,启于老子,见于老子“道学”及其《道德经》。“武术”是对“武打”的扬弃和批判的结果。从而使武打从蒙昧走向了理智、从低级走向了高级、从野蛮走向了文明。对此,笔者著文《论中国“物理”拳种的源流和意义》等等已经阐明,这里就不多说了。

因此,以“柔弱胜刚强”为基础的“武术”与以“刚强胜柔弱”为基础的“武打”,其文化分野,表现如下:

第一、文化品质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它表现为文化上的独特性、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它为老子所独创,为中国所独有,从而表现出了中国独特的武学文化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使得中国武术走出了一条“重力更重艺”的路子。这条路子突现出了“以艺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以权服人”的特质。也正是这条路子,克服了中国黄种人“个子小、力量弱、体能差”的先天不足,而能够自立于世界武学之林,并且实际的起到了“保种”、“保族”的作用。而“刚强胜柔弱”的“武打”,它表现为文化上的一般性、普遍性。即它为不分国藉、人种、男女、老幼,甚至3岁娃娃的武学共识,从而表现出了大众化的、普遍性的武学文化品质。

第二、文化品位的低级和高级。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它以“理论”和“理性”为支撑,打的是“谋略”和“智慧”,故文化品位表现为“高级”。

而“刚强胜柔弱”的“武打”,它只讲“以力大取胜”、“以勇、猛取胜”,不讲“法则”和“方法”,更不讲“谋略”和“智慧”,故文化品位表现为“低级”。

第三、文化本质的文明和野蛮。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它旨在“直来横打”、“借力打力”,旨在“打桩”和“打机”,旨在打“阴阳及其变化”,旨在打“智慧”,从而表现出了文化本质的“文明”。

第6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发展

文化是一种积淀。武术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从文化层面看,在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其更多地已从体育属性转化成文化属性。现今文化软实力崛起之际,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性即突显出来。文化传承的中心问题是传承的文化核心价值问题。教育即传承。在现今以竞技武术为主导模式发展的时代中,对武术的文化诉求,自北京奥运会之后,已凸显出武术的多元化发展并从技术层面向文化层面嬗变。并且,武术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其文化体系庞大且复杂,尤其是武术应具有的文化核心价值问题。武术文化又将如何在文化语境下发挥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功能传承发展,将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1.武术文化的构建体系

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精深的文化底蕴是其传播的根基。中国武术文化内涵既深又广、既本质又表象,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的共性反映,又具有武术运动本身特有的个性内涵[1]。武术吸收了儒家、道家的思想,着重强调个体在群体中赋予的多层价值体现,强调在实现个体价值前提下,实现精神的自由以及与外界的和谐,为习武者追求人生理想道德的实现奠定心理基础。使武术文化“大我”与“小我”的价值观更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体育运动决定着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从现代文化学视角看,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仅为体育运动提供了核心的理论基础,还决定了其各种具体形态和模式[1]。对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传承,更需要建立在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之上。

2.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武术文化放置于全球化语境下的探究已经成为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显学”,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和彰显了武术的文化属性[2]。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武术文化由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其主要核心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

2.1武术的产生、发展,决定了武术的技击防身价值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自冷兵器出现以后,随之社会价值功能的转变,生产技能也随之转化成军事战斗技能。军事战争的频繁加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多种技击技能。由此可见,人类在这种对抗击打过程中,不仅要随时保护自己的性命,防止野兽或者其他人类袭击的可能。因此,在武术的发展中注定具有防身技击价值。

2.2天人合一的内外兼修理念,决定了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了原始武术的健身价值,在南北朝“谱”的出现,使得武术的理论发展具有历史意义。从太极拳论中“动静之极,阴阳之母”,再到形意拳中“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注重精气神的修炼,以此体现了自我“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身心和谐的运行特点。

2.3崇德思想下的武德要求,决定了武术的修身价值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在汲取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传统道德的“忠、义、信、刚、毅、勇、诚”的道德条目为价值内核,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处世手段,形成“外柔内刚、刚柔相济锐意进取”的道德准则。武术的练习特别是追求较高技艺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重要手段。所以,武术教育是一种修德塑人、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

3.武术文化核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学校为载体普及推广武术运动。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给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鉴于武术文化核心价值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充分借助学校教育平台,为武术文化核心价值教育传承积极营造适宜的环境。将武术作为特色教育活动引入学校体育,建立“从娃娃抓起”的传承保护意识。将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武术经过学校这个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后,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接受,从而完成普及和推广。

利用媒体的寓教功能传播武术文化。媒体是当今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属其文化载体,其功能是多样性的。如影视媒体在教育层面上,主要有寓教于德的教化功能;寓教于美的审美功能;寓教于新的信息功能;寓教于变的调整功能;寓教于乐的娱乐功能。武术文化的传播需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功效,通过荧屏、报道等媒介对一些武林豪杰演绎了一幕幕关于尊师重道、自信自强的故事。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也都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媒体强大的寓教功能,在武术的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3]。

4.总结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核心价值成为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寓教的形式传播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媒体与教育是武术文化的重要传播途径,也是传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武术文化核心价值的继承和传播的有效途径。通过武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受教育者强身健体,还能够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高尚、具有民族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1] 迟明莉.从武术文化核心理论谈武术的发展战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42-145.

第7篇

本刊讯(记者刘强 实习生朱新义)5月16日,“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正式成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领导及全国各地武术界、文化界著名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了成立仪式。

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科研部部长、中国武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特聘教授康戈武先生,代表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主任王筱麟致贺词。贺词中说,河南是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发祥地,武术文化基础雄厚,其深邃的文化内涵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发掘研究。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原武术文化研究迈出新的一步,也为全国武术文化研究增添了一支新的力量、新的团队,必将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的繁荣,为中国武术运动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作为全国第一家致力于专门研究中原武术文化的学术机构,将以弘扬中原武术文化为己任,开展中原武术文化学术研究、中原武术文化考古与文献研究、中原武术文化与现代研究等,坚持以区域武术文化研究为主线,坚持以学术性研究为主要研究属性,坚持借力研究发展的基本方法,坚持做少、做专、做精的研究原则,以中原武术文化自身的魅力为吸引力,广泛联络省内外、国内外研究力量,形成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老中青结合的科研队伍构架。中心的顾问和研究人员,囊括了国内省内的众多武术、文化名家,领域涉及考古、历史、教育、文学以及民间武术流派代表人物等。

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以“建构和完善中原武术文化学科体系,提升河南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指导中原地区武术文化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活动,促进中原武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与全国武术文化研究的交流,彰显中原武术文化的地位与贡献”为宗旨,广泛利用省内外高校的科研力量,积极发挥社会及体育系统的人才作用,同时以《少林与太极》杂志为依托,刊发研究内容与成果,报道研究动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促进河南文化大省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中心的成立,能够充分挖掘河南武术资源,进一步弘扬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汇集了省内外各方面的力量,从考古学、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中原武术文化作系统的研究,将武术作为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开展深层次文化属性的研究。研究中心的成立还搭建了一个武术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武术传承、研究创新、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8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 中国武术 内核

中华武术植根于“礼仪之邦”,经过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武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仁义”为内核的伦理思想,特别讲求“武德”,即:讲求道德品质的修养,讲求德艺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诚信、热爱和平等美德。它是东方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体理论中讲求一种“调和”,追求一种动态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注重和谐、自然、统一内外兼修。中国武术旨“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它是一种通过“练身”以达“修身”的参悟过程;它绝不仅仅是一门纯粹的技艺,而更是一门融入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等于其中的东方武技艺术。

1.儒家文武之学的传播,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之大乃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不仅是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即使在今天,也潜移默化地保存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引人注意的是儒学始祖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孔子是将原来属于“王官之学”的武学传播到民间的有功之臣,更为有趣的是孔子出身于一个以武勇为家学的没落贵族之家。孔子本为一位能文能武,擅长武技的人物。他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重要的在于他是一个积极推行文武兼备之学的教育家。他主张“用文事者必有武备”,因此,“在仁爱的伦理道德法则中,追求文武双全,提倡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关于“文武双全”,儒家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同时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书”、“数”为文,“射”、“御”为武。这种追求文武双全的思想,对武术超越纯武的范畴,积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起到了驱动的作用。儒家所提倡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积极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一直以来对武术界都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

2.武术中的动态技击是儒家文化“武备”的缩影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把“武备”与“教民习战”定为维持封建秩序的必要手段。他告诫他的弟子们,必须有“藏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其中关系“武”字的正好占一半。他把培养勇敢精神和掌握武勇技艺作为学生的学科之一,这样孔门弟子中如冉求、子路、公良孺等或兼资文武,或以武勇著称者,不少,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当日“武”情之一斑。当时的春秋、战国,战争连绵、征伐不已,诸候各国无兵无“武备”就不能生存,民间普遍习武,并已出现“剑士”等一类“武术专门家”;当日诸子百家的论述,“武”均踞高顶。如:管仲以法律条文规定:“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甚至一贯要超脱世俗、返归自然的庄周,面对现实中爱好剑术近于发疯、日常“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人,日夜相击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尤好之不厌”。赵惠文王也发表过一通剑术精论:“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孔子正是总诸子之大成,集而作为维持“仁、义、礼”这一统治秩序之所需。显然,他所说的“武”,主要是兵事中的技击技巧,属形体动态型的“外功”,因为这种“武备”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就把孔圣人的“武备”列入“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对中国技击技巧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决定作用。

3.儒家君子与武术的文化共通

吸取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学底蕴与思想的武术,其人文价值是将培养充盈、硕健、完美的君子人格放在首位,武术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修为,人格的和谐美善,侠义精神、正义理想的养得。儒家伦理道德的主线条为“仁爱”,强调“仁”为 “爱人之本”,“忠恕之道”,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和道德标准,一直以来,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了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了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儒家伦理的这种人格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武术。武德崇礼就是习武人伦理道德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

在传统武术的结构图景中,集中体现了传统人格理想的君子,及其君子一身所涵养的内容构成了习武人对之不懈的追求,不懈地通过体肤砥砺去逼近、去实现这种人生价值。特别是君子之武的“仁、义、勇、信”等精神,则形成了武术中流光溢彩的无限风光。武以君子自强、厚德的品质为价值理想;以君子独立的人格品性为自己做人的目标;君子也始终是武人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梦想。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这样的君子之争。使得武术在其发展中渐渐地淡化了血腥的竞争意识。武术更多地体现了“君子无所争”,“君子争而不争”(《论语•卫灵公》)的人文精神色彩。中国武术在文化的层面上乃是一种君子的文化。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的终极人生关怀都在于一种教化,一种化育。

4.儒家文化在习武中的渗透

首先,习武的前提条件是有武德,要有“仁”心。中国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行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中把“德行”做为学艺的前提放在练功的首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习武的过程就是“正己修身”的过程。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中国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要想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练习者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如襟怀豁达、与人为善、以礼待人、心平气和、从容沉着等等。心理修炼和武德培养也是中国武术极其重要的内容。再次,习武的方法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即要想成大器,做大事,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炼。习武者在练功时讲究“练内”与“练外”,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才可修炼出深厚的功夫。为达此目的,习武者不仅在饮食起居上要有所节制,而且在练功的刻苦、恒久上尤为讲究。武术界流行的行话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四季应练功不辍,也只有不畏严寒酷暑,长期锻炼,武功武技才能有所进步。武术界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的行话,此语强调的是练武者不可一暴十寒,要使功有所成必须要持之以恒地锻炼,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锻炼,武技才得以深化和升华。

总之,中华武术所倡导的武德恰恰吻合于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本、重义轻利的思想。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在文化层面上的共通之处,使我们看到,中国武术在文化的层面上乃是一种君子的文化。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的终极人生关怀都在于一种教化,一种化育。儒家思想在武术中的渗透,使得习武、练武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武术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浑然一体。换言之,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系统,完整、无缺、无漏地遗传给武林中人,从而使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水融,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倪南权:《浅议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四川体育科学》,1999.1。

第9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传播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26

武术在技术形成过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对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武术技术修炼过程中,习武者的品德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的影响,对于人们的品德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武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汲取我国优秀文化精髓,体现出中华民族侠义、爱国、自强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对于培养有担当意识、有爱国情怀的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积极探索武术文化传播的路径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1 路径之一:学校武术教育

1.1 学校武术文化传播优势

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普及型等特点,它实施的对象广泛,教学内容一经确定便能持久深入进行下去。多项文献研究表明学校是传播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将武术文化传播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2 丰富学校武术文化传播方式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大多侧重于武术技术教学和武术形态教学,对于武术文化传播教育有所欠缺,武术教育形式单一。我们要根据学校教育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转变武术教育观念,在重视武术形态教学的同时,渗透武术文化教学,引导学生领会我国武术精神与文化精髓,不断探索学校武术文化传播方式。

首先,充分发挥社团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设立武术社团,发挥武术社团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武术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在校园形成浓郁的武术文化氛围。

其次,不断丰富武术教育及表演形式。目前社会对中华武术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武术技术层面,对中华武术文化了解甚少,我们要不断丰富武术表演的形式,不断丰富武术表演内容,不断探索新形式。在武术教育与表演中,我们要将中国典型拳种、武术门派武术技术精华尽可能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此外,我们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武术表演与武术文化传播活动,使人们受到中国武术深厚的文化熏陶。

1.3 发挥体育院校武术教育主阵地作用

武术文化的传播依赖于一支武术人才队伍。一方面,体育院校在武术文化传播中能够起到辐射作用,以体院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尚武氛围。另一方面,武术文化传播依赖于一大批武术教育人才,当前体育院校是我国武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院校武术教育主阵地作用,实现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播。

2 路径之二:影视传媒传播

首先,影视传媒兼具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官,它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听觉与视觉,对观众产生多重冲击力,提升武术文化传播效率。其次,影视传媒具有真实感。影视作品能够较真实地展示武术技术与武术文化,将之最真实的呈现给观众,提升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空前的真实感。第三,影视传媒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影响力强等优势,使最广泛的观众享受到武术带来的艺术魅力,更好地了解武术文化,激发人们习武的兴趣与热情。第四,影视传媒能够有效推动武术的对外传播。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武术作为影视传媒业的重要内容,在影视作品对外交流过程中有效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播。

3 路径之三:武术文化产业发展

3.1 优化武术文化产业布局

当前武术文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亟待优化,我们要通过改组或调整等途径优化武术产业布局,以核心武术文化产业为中心,形成多格局武术文化产业,打造武术文化产业链,构建立体的武术文化传播体系。首先,我们要根据武术文化产业特点,积极推动各种武术技术比赛,并以此为核心,以武为媒,传播武术文化;其次,积极开发相关产业,打造武术旅游圣地,形成五台、登封、四川峨眉、福建、广东佛山、河北沧州、山东泰山、武夷山、九华山、天山等武术旅游区。第三,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开发。要充分利用信息传媒的优势,借助新媒体、电视网络传媒推动武术文化数字化、网络化传播。

3.2 加速武术文化品牌建设

武术文化产业要形成强势产业态势,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武术文化品牌,发挥武术文化品牌效应,拉动武术文化产业的壮大。我们要通过重点攻关,打造武术文艺精品、地域武术文化品牌、武术门派品牌、武术名人等,有效推动武术文化传播。

首先,我们要立足于本土,积极打造本土武术文化品牌。我们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武术技术与门派,充分发挥传统武术技术与门派效应。如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的相关武术文化产业要形成相关的品牌。

其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下,我们要为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宽广的平台,从本土走向国际大舞台,将武术文化传播得更远。积极探寻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同价值观,寻找武术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相同的创意表达与共同价值观,从而使武术文化产业更好地与世界文化产业融合起来,为世界所接受,更好地输出武术文化与中国文化价值观。

总之,新时期我们要积极探寻有效途径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立足于本土,积极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进程,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熏陶作用,使武术文化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弘扬武术文化与武术精神,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亚慧.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层次与跨文化传播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12-114.

[2]程丽芬,王程辉.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特征刍议[J].搏击(武术科学),2010,(2):21-22.

[3]陈宏良.网络与武术文化传播的研究进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78.

第10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基本形态

一、武术文化概述

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之所以称为“武术文化”,其考量有三:一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武术文化自成体系;三武术文化体系能全面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那么,究竟是如何反映的呢?概括有五点:1.武术中能反映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2.武术中能反映伦理道德的人文精神;3.武术中能反映排斥神学的民俗精神;4.武术中能反映“天人合一”的崇尚自然精神;5.武术中能反映师徒血缘的宗法精神。这五种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孕育中所形成的个性特质,是有别于游牧文明和商业文明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国武术之所以称为“武术文化”,而不能称其为“功夫”的原因所在。这五种精神又是通过武术文化形态逐步展现的。武术文化形态就是武术本质、形式和功能的具体体现。

二、分类形式是武术文化形态的中层

武术的攻防技击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武术在分类学上至少有三种形式:一是流派的分类;二是器械的分类;三是运动形式分类。

(一)武术流派的分类

所谓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早期有“长拳”与“短打”之类;“内家”与“外家”之说;“南派”与“北派”之分;“黄河流域派”与“长江流域派”之划法;“少林派”与“武当派”之别。现代有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健身武术、实用武术等。

(二)武术器械的分类

所谓武术器械,是指古时的“十八般武艺”和现代的器械种类而言的。现今国家体委把古代“十八般武艺”中的各种兵器,按器械性能归纳为四类,即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和双器械。长器械指大刀、枪、棍、戟、铲、(镋);短器械指刀、锏、匕首、鞭、钩、剑;软器械指鞭、三节棍、梢子棍、流星锤、绳标;双器械指双刀、双剑、双钩、双鞭、双头枪以及单刀加鞭。武术运动中的各种徒手拳术,也就是古代“十八般武艺”中所称的“白打”。在各种说法中,不仅器械的选入有所不同,其排列的顺序也有变化,这反映了对各种器械的重视程度不一。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个特点:1.几种主要器械较为固定,在各种选法中都相同,如刀、枪、剑、棍等。这说明了武术器械发展的一种稳定性。其中有些器械直到今天仍然是武术表演和比赛的重要器械。2.包涵面较广。虽有各种说法,但在排列上都有了长兵器、短兵器、重兵器、轻兵器、硬兵器、软兵器等。这反映了它实用化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独特功能是武术文化形态的外表

第11篇

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方便快捷、影响力大等优势特点,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众多武术网站的建立,网络传播与武术传播逐步实现并轨发展。在网络传播模式的作用下,武术文化也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武术在武术论坛的传播下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彰显出发展的活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武术传播对网络的依赖度也将会继续加深,作为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技术定将成为促进武术传播以及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武术文化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武术文化资源库的问题

随着武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发展内涵以及方式也在日益丰富,如何才能够使武术爱好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寻求的内容,并合理利用他们是当今武术文化网络传播的重点问题。如果建立一座完善武术资源库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武术资源库如同一座武术文化的资料库,不仅包含了武术的教学指导、理论研究以及各种拳种流派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包括文学、影像以及视频、音频等影像资料和信息,武术爱好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自己的寻找目标。

(二)高校武术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遗产的中国武术,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属于多学科交叉、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项目,高校中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以及物质条件,在武术历史的文化、理论以及教学训练方面都具有极强的优势,所以可以实时增强高校武术网站的建设,将众多教授、科研成果、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课件整合起来,建立出综合大型的武术资源库,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为建立武术资源库贡献出素材。

三、武术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武术文化传播者的信息技术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之上的,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基础而发展的,所以,无论是武术文化信息的制作还是武术网络信息的传递,都对传播者的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并有所研究。例如,信息处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同时,武术文化的传播者要树立牢固的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将武术文化传播的中心转移到武术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上来,武术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具备武术信息服务的观念和态度,熟练掌握网络用户利用武术信息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二)建立科学的武术文化网站

1.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在数以万计的武术网站之中,武术文化信息的数量浩如烟海,但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武术信息是重复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阅读者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为此要整合好武术文化的相关信息,做好质量把关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武术文化综合资源库,真正意义上地为各层次、各地区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武术文化传播形象。

2.积极树立品牌武术文化网站

武术网站能否长久发展,获得发展优势,不光要明确自身网站的定位以及内容质量,同时也要促使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及研究人员认同自身的品牌。但品牌的树立更多的是要凭借网站的质量高低,网站的建设可以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增强网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以及民众了解网站,形成自己的品牌。武术网站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使更多人关心武术网站的发展,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

四、结语

第12篇

文化到底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有了人的历史,也就有了人的文化。《易经圭卦象传》中说:“关乎天文,以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方文化中强调文化是利用自然的手段,英文中的“culture”,意指耕作,对自然生长实施管理,由此可以说自然产生了改变自然的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自然界的斗争的能力越来越依靠智慧,人类学家将这种后生的智慧定义为文化。先生更简约化地概括了文化的概念:“人为、为人。人为是说文化是人创制的,它又是“为人”服务的设施。

广义的文化,可以说是人创造的一切非自然物,以及创造过程本身。人们说文与武是相对的,“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尽皆如此,武术从人类的搏斗生活中总结出来,就广义而言,仍在人类的文化范畴之中,这种搏斗术是人创造的,又在为人服务。显然,武术是人类斗争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产物。

既然武术本身是文化,为何还要冠以武术文化?

这是因为武术里有文化。技术中、战术中、教习中、习俗中、思想中含着很多文化内容,人们将其武术文化概括为三个层面:外显层为技术器物层,中间层为制度习俗层,内核层为思想价值层。

就武术的技术层而言,由于拳家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不同,又可分为三层:最内层为简单实用的原始技术层,各国区别不大;第二层则为一定场景下的招法技术层,传统武术中许多拳家的技术方法大都在这一层面:第三层则是从审美角度创编的演练,属技术拓展层。

无论在哪一层面的技术,技击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由武术技术延伸的相关内容,构成了博大的武术文化。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分支,它却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和尚中等等,在武术中都有体现。

更重要的是武术的许多文化特征和技术特征与中国文化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现实人生的和平文化,其根源在于从故相传极深厚的人道观念。

中国历史由于数千年来常在一个大一统的和平局面之下,人们满足于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而不喜欢远征和扩张,对外问题,常常没有对内问题那般重要。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烧香拜佛,也不是熟悉法律条文,而是练好如何做人的功夫。由此,中国武术也具有内倾性文化特征,诸如技术中要求“内外合一”,德行上注重“内外兼修”。

中国文化惟其常向内看,不很重视空间的扩张,却特别注重时间的绵延,把父与子看作人生的延续。中国武术中的师承关系正是体现近似血缘传承的绵延文化。

中国人还具有一种普通的泛艺术观念,使之看待世间一切事物充满了自觉地审美意识,可以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既注重日常实用,又追求境界般的理想。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也正是中国文化有一种审美文化的倾向。

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人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人生理想、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把一种几近残酷的搏斗技术,演绎成千姿百态、揣摩不尽的一种技艺,一种以技击为本源,旨在追求人生境界的东方文明。

武术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武术文化体系是完整的,尽管历史上人们看重于技术,而很少进行理论总结,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足够的文化负载力,都足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