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8:0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民间所特有的娱乐主要包括:民间大秧歌、踩高跷以及二人转等,每年在过节以及过年期间这些文化活动就会自发性形成,所以新时期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以此为主要切入点,这样才能有效的联系群众,避免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农民心里上愿意接受,才能最终实现融合,同时可以那排固定的时间来在村内播放电影,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农民对于知识文化的追求欲望,相关单位要定时到农村开展书籍下乡活动,书籍类可以包括农业、经济、文化以及相关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在无形之中建立农民的文化品位以及修养意识,同时农村群众有更为新颖的观念以及开阔的视野,真正符合时展的要求,有效的避免了其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意识,在提升完善自身实际操作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广泛的增收,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农村存在的主要劳动力就是青年人,这些人作为主要的群体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全部的经营责任,同时由于自身年龄上的年轻化状态,所以也自然成为了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要群体,而这些青年人其自身存在的独立自主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愿意主动参与文化,尽最大可能去改变农村中存在的落后发展状态,所以想要保证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可以将青年人纳入到主要的群体建设中,通过相对广义的科技文化知识来进一步促进青年人对于文化的感受。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各级乡镇政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三下乡活动,主要涉及到科技、文化以及卫生方面,这样农村中的男青年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而农村女青年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其自身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及水平,最终实现农村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有效结合。
在农村中存在的部分老年人出现了较为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情况,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限制性影响,老年人与社会时展之间存在的脱轨现象相对明显,所以在开展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老年人要尤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多参与利于身心的文体活动,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夕阳红色彩。
众所周知,在农村群众闲暇时间最长发生的活动就是麻将、纸牌以及网络游戏等,而这些无论是在老年人、青年人身上都表现的相对明显,很显然通过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社会中存在的这一不良风气,转化了群众生活文化关注的方向性,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
总之,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要结合当地人文实际发展情况,为了保证群众文化的良好展开要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基础,这样才能抓好切入点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农村文化群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状态,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局面。
1.广场文化群众基础广泛。在高楼密集的城市生活中,广场不仅是民众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而且也是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的主要场所,而此场所文化的形成是以民众广泛的参与为基础的。在广场文化活动过程中,民众年龄结构复杂、职业工种不一,在城市精心设置的公共空间里,开展社会交往与接受教育的厂泛性影响是其他文化活动无法比拟的。在广场文化活动中,由于不存在年龄、身份、地位的差别,民众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广场的文化活动中。正是民众的广泛参与才使广场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2.广场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广场文化主要以民众自主参与为基础,通常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来。诸如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周、广场卡拉0K大赛、广场舞蹈大赛、广场绘画表演;中小型广场秧歌、广场舞会、广场游艺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民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广场文化以灵活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使之雅俗共享,兼容并蓄。
3.广场文化承载教育。广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将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交叉贯通在文化娱乐活动中,甄别优劣、继承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如北京人民广场举行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也在特定的节日在广场举办各类宣传咨询,如无烟日、环境日、节能日等等,相关部门进行组织宣传,有助于对民众知识的普及。
4.广场文化依托节庆。广场文化常常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重大节日,以国家、地方的庆典为依托,并根据本地区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来呈现,极大地展示了不同节日的文化特质。每逢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在广场上都会举办大型的文化汇演、文艺活动等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国学逐渐被重视,纪念伟大古人的文化活动也在广场上兴盛起来,如孔子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人们更多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
5.广场文化突出审美。广场文化将过去只能在艺术殿堂才能观看到的高雅文化变得更加贴近民众生活。由于广场文化面对的群体与文化都是开放的,广场上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等活动,如广场交响乐、专业团体的文艺晚会等,通过走进民众,走向广场,使得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高雅文化“向下”传播。而广场文化的审美性通过这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了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水平的提升。
二、广场文化施与成人教育的影响作用
(一)对成人教育对象的熏陶作用
文化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文化活动是将文化从理论层面推向实践层面的关键步骤。通过对人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使接受教育的民众在对文化的学习和领悟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陶冶自身性情、提高人格魅力。广场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集中反映,不管是大众文化的内容还是特征都能在广场文化上得到具体的呈现。广场通常以开放的姿态包容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对文艺生活热爱的民众。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开启,在广场文化活动中,每天都能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逐渐满足民众心理与情感上不同的需求,通过广场文化最后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广场文化为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提供滋生的土壤,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与推广,正是通过对文化氛围的创设,广场文化不断开展有利于民众的健康活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使受教育的民众置身于广场创设的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民众在参与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情感的熏陶。
(二)对成人教育内容的补充作用
文化在历史长河每个时期都具有自身的特点,而广义的教育可以看作民众把自己作为社会存在不断去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广场文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通常包括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民间艺术展示、广场舞、广场音乐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同时,广场文化也可以囊括法制教育宣传、消防知识宣传、消费者维权宣传等宣传活动的开展。广场文化从审美教育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补充了成人教育的内容,民众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对广场文化的遵从。广场文化在对成人教育的内容不断补充的过程中,成人教育的内容也无形地对广场文化进行了扩展。纵观历史,人类由于生存与延续的需要,产生了遵从文化的教育。相反,文化又为教育提供必要的教育内容。广场文化亦然如此,民众在接受其过程中,它也为民众提供相应的教育内容。
(三)对成人教育形式的创新作用
成人教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依托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远程网络学校、函授学校等,其统称“学校教育”。另一种是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的各个系统,包括文化系统、娱乐系统、旅游系统、企业组织等,其因形式多样被称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通常是教育目的明确、教育内容固定、教育标准量化,其为一种制度化、正式的教育形式。而社会教育的教育目的广泛、教育内容多样,被认为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在此过程当中,广场文化正以一种城市广场为载体,文化传播为主流的文化现象对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广场文化通过新型的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民众从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其效果往往超过枯燥无味的制度化教育形式。在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成人教育必须将制度化的教育形式与非制度化的教育形式相结合。广场文化契合了当下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成人教育开辟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有效的发展之路。
(四)对成人教育发展的激励作用
文化对社会准则、规范、行为方式等有着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而正确的文化才能真正代表历史发展前进的轨迹,对社会的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念,通常以对民众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感情生活产生影响的高层文化理念而存在,促使民众更加积极和创造性地生活。从民众参与广场文化的实际情况表明,这一文化理念与成人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是推动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民众参与到广场文化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个体持续不断地社会化,通过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激励民众不断接受来自文化的冲击,这个潜在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由于广场文化背后也蕴涵着一种有利与不利的价值判断,有利的方面激励民众投入到广场开展的文化活动中,而不利的方面随着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规范而被淘汰。广场文化导入的正确价值观念、社会期待以及高度文化自觉激励着成人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三、成人教育促进广场文化的发展
(一)有助于广场文化的传承
广场文化作为城市建设中新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特定的时间和社会背景下,通过客体存在的广场和主体发展的文化相结合,其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在广场这种载体中运动的过程。而广场文化常常以抽象的形态存在,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成人,不仅担负着对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兼备将抽象的文化形态转化为自身经验、观念、知识的能力。广场文化正是通过人对文化不断转化才使其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但是,广场文化的传承不仅局限在此,它需要为其他更多的民众所学习、所掌握、所运用。而成人教育能够实现这种文化传承的过程,广场文化自身并不能将抽象的文化形态转化为具体可认知的符号,要将其变成具有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文化就必须借助成人教育这种手段。成人教育可以将广场文化的设计理念,如人文雕塑、广场形状、花卉种植等外在的文化现象以及广场上的各种文艺活动,通过文字教材的形式呈现给民众,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不同广场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特质。
(二)有助于广场文化的扩散
广场文化是城市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通常以不同的文艺活动、图片展示、教育宣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着城市文化的传播、地方文化的传承、社区文化的扩展。如,每逢节日的大型文艺汇演、民众自发的广场舞、教育性的宣传讲演等。虽然形式不一,但其目的都是围绕广场文化展开,始终保持提升民众精神文明的宗旨。但是广场文化主要以当地广场为载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类不同广场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扩展。而成人教育以其教育方式多样能够促进广场文化的扩散。特别是现在微课、慕课、远程网络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借助移动设备,视听装置将广场上不同的文艺活动做成相应的视频,通过互联网让其他民众也能观摩与学习。成人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将广场文化推向社会,促使不同的广场文化在民众中得到交流与学习,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广场文化的内涵。
(三)有助于广场文化的协调
广场文化就像社会文化的大熔炉,包括丰富多样的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主要指城市生活环境中的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等;而主体文化常指以参与广场文化的民众自身所具有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而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由于其社会阶层、年龄、职业都不尽相同,在广场文化活动当中也会带入自身的文化观念。成人教育能够促使不同客体文化状态下不同成人群体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消除文化隔阂,形成一定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正是广场文化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性,需要运用成人教育的手段对其进行调节,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外来农民进入城市需求生存空间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也成为广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但是强烈的乡土观念与城市本身的文化常常发生激烈的碰撞,成人教育通过开设适合农民群体的城市文化教育,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广场的主流文化,同时也丰富他们闲暇时间,提升社会的稳定性。
(四)有助于广场文化的创新
[关键词]广场舞 公共文化 对策
在公共文化活动的举办过程中,除了上级组织的活动外,民众自建自创的活动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较组织者的不同,我们发现,民众自己导演的文化活动更能体现他们的心声,在现实中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大。作为其中之一的广场舞,在公共文化活动的举办中,取得了非常发的社会反响。但是关于广场舞带来的负面评价也是不绝于耳,为了在新时期做好广场舞的指导工作,还需要当地政府和民众一起努力,做到指导、提倡、建议这几个步骤,为公共文化生活的进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公共文化所应凸显的时代特征
(一)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成正比地提升
当民众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生活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时候,人们的主要需求将从物质文化转向精神文化。原因主要有:第一:在温饱没有解决的之前,生存是第一位的,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是远远大于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温饱不再是问题,百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就上升到重要位置;第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应用于生产,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人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应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就越发强烈。
(二)公共文化应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单纯的兴趣爱好转变为“求知、求乐、求美”的多元化需求。以广场舞为例,既有强调个体身心享受和彰显个体特征的单人广场舞,又有讲究舞姿协调、着装统一、体现大众文化的集体广场舞,还有突出民族特色、地域风情、民风民俗浓郁的民族广场舞,不一而足。这说明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是今后广场舞的发展趋势。
(三)公共文化队伍将越来越庞大
从“三八妇女节广场舞大赛”、“五一职工舞蹈比赛”、“中小学生舞蹈大赛”、“春节联欢晚会”等各种文艺比赛和演出中都能看见广场舞的身影。“广场舞”的火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站起来的群体――广场舞爱好者,这是一支公共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队伍里有妇女也有男同志、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也有在校的中小学生、有退休的老干部也有奔波在城市里的打工族,他们都成为了公共文化的积极参与者,推动着公共文化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二、广场舞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始终坚持服务广大民众,丰富民众的闲暇生活
广场舞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从分布范围上来看,也是极其广泛的,从重要性上来说,民众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本性力量,在物质得到极大丰富的时代,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应的得到提升,在这种状况下,发展和公共文化活动有关的广场舞,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热烈支持,人们的反响越来越好,这说明节目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喜闻乐见”的要求。
(二)能够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体现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特色
在农村及城镇地区开展文化活动,必然要与当地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民众的基本情况,只有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才是民众所喜爱的。再者,围绕展开的集体文化活动必须要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跳舞的配乐可以选用当地的民歌、小调等,舞蹈也可以使用当地人们原创的内容,或者采用本地与外来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舞蹈内容,激发人们参与广场舞的兴趣,动员人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总的来说,广场舞的表演活动和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做到了上述要求。
(三)民众参与广场舞的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播
从民众中来,到为民众服务,是新时期党的工作路线,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方针,做好民众的文化生活工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责任。广场舞这一娱乐形式的举办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参与,基层工作也不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因势利导,积极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为公共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尽量满足广大民众求知、求乐、的需要,为新型文化强市(县)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提高广场舞在丰富人民公共文化生活中作用的对策
提高广场舞的质量以及在丰富公共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做好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广场舞参与人数不断增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要因势利导,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引导民众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中去。加快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我们文化工作者把握好方向,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领略公共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才能切实搞好公共文化建设工作。
(一)抓好软件建设,突破公共文化建设的瓶颈
随着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有关文件、政策的出台,公共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基本得到保证,但软件建设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公共文化活动,目前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社会参与率还不高,成为制约文化建设的瓶颈。分析原因不难看出,就是软件工作没有抓好,使其公共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欠缺,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责任心和创新意识不足。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是政府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对人民文化负有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工作职能,人民是自治组织,人民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部门共同对人民文化建设负有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定位,统一规划和协调,明确职责和分工,各方负起相应职责,共同完成好人民公共文化的软件建设工作。
(二)秉持多元化理念,创新杜区公共文化的建设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加强,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成为人民公共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公共文化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融合多元化与社会化是城市和谐的关键。这一点上,民众广场舞的活动的开展是值得鼓励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多元化是指在人民公共文化建设中,形成公共文化发展道路上的多元发展,共同繁荣,实现文化样式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
(1)要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促进人民和谐文化建设
从全国各地广场舞选用的歌曲可以看住,主要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套马杆》、《最炫民族风》、《火辣辣的情歌火辣辣的爱》等等到最近流行的《小苹果》,每个节目都在体现新思想的涌现和正能量的传递,从节拍到动作,从编排到服装都是代表着前进和向上。好的舞蹈,好的歌曲,好的编排各地相互学习和指导,促进了民众和谐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2)提升公共文化品位,探索形式新颖的活动方式
文化活动涉及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就广场舞而言也可以进行广场舞健身健康讲座、广场舞业余培训、广场舞比赛、广场舞文艺联欢会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公共文化品味。比如“2014年人民广场舞比赛”等系列活动,都是对公共文化活动方式上的有益探索,并逐渐走向成熟化和品牌化。这个时候,当地政府应当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优势,创造出更多的人们群众喜欢的广场舞形式,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广场舞在他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他们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就会更加清晰的理解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
(3)挖掘民族特色,注重个性化
根据区域特色,挖掘和培育有特色的公共文化,实现个性化发展。由于各地的地域风貌、人员组成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资源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另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流行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会形成人民的新型文化特色,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更新,也使民众中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组织,例如,“风之舞广场舞蹈队”挖掘人民民族特色,在传统广场舞的基础上灵活融入了苗族文化,打造出很具有民族特色和个性化的广场舞节目《苗族芦笙广场舞》就是很成功的例子,其做法被积极推广到其他人民。
结语
公共文化重在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公共文化是面向民众的一个分支,是民众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的高度概括。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其主要内容应围绕基层文化的“四基建设”要求展开,需要建立设施完备、健全队伍,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人为本、广泛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吴家发.浅谈广场舞在农村的兴起[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05);
〔2〕侯慧.漫话城市广场舞[J].剧影月报,2012(01);
〔3〕邵兰燕.广场舞的类型及其文化功能[J].福建艺术,2011(05);
【关键词】民众;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事情,与民众的参与程度息息相关,提升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实施的战略之一,民众对于有机环保意识的提升的关键在于对环保制度以及行为的参与。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民众参与机制的完善,大力培育民众的有机环保意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加强和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相当完善,各种城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以及人均GDP的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人们对于有机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数据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排放的烟尘在两千万吨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二氧化硫作为一种有毒气体,其排放量更是接近一千五百多万吨。在能源转型时期,一些清洁燃料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煤炭等一些不可再生的能源仍然是主要能源之一,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纵观环境保护的形式,其严峻程度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提升全民众的环保意识,那么生态环境就会进一步恶化,废气、废水以及废渣的排放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生存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升民众的有机环保意识不仅仅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更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提高民众的有机环保意识的措施
(一)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在2007年的中国公民环保指数中,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得分为42.1,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程度得分为44.7分,满分为100分制,规定是60分合格。由此可见,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重要指标均不合格,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容乐观。为此,政府不妨将提升民众的有机环保意识作为己任,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在宣传活动中,建议政府和媒体相互合作,借助互联网、报刊以及电视新闻等途径,加大环保问题的宣传教育,真正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再通过环保行动体现出来。此外,还需要做好环保信息的交流工作,尤其是对于新科技的技术传播,如清洁燃料的推荐,包括现在正处于广泛研究中的太阳能技术。最后,可以在社区中发放环保购物袋组织环保专题活动,通过宣传的形式,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
(二)积极发展环保团体。积极发展环保团体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环保团体可以说是社区中的中坚力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该代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相信在此基础上,环保活动的展开会更加顺畅。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环保团体可以为环保宣传做好一定的基础工作,但是,真正的环保大团体仍然是千千万万的民众。环保团体的建立应该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可以以群众为基础,在优先发展党员干部的前提下,再将环保团体进一步扩大,最后扩展为民众环保团体。在西方国家,民众参与制度对于企业以及组织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工会。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环保团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较小,为此,政府不妨加大民间环保团体的经济投资,将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统一协调起来,最终做到环境和经济的共同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理引进环保设施与设备。民众环保意识不强的一大重要因素还在于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人们置身于一个平常的环境,只要自身没有受到较大的干扰,就不会想到为环境保护问题做出一定的贡献。为此,为了给民众创造环境保护的意识,可以从其周围的环境入手,主要突出表现为为民众引进环保设施和相应的设备,从而促进其环保意识的形成。如在我们的周围,可以设置废水治理设施、废气治理设施、废渣治理设施、粉尘治理设施、噪声治理设施和放射性治理设施以及其相应的标语,养成人们环保一时的习惯。此外,公共场所中的环保设施更能够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效应,包括垃圾的分类对方以及盛装垃圾的回收桶等。
(四)加强小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的概念最早在《生态文化论》一文中提出,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体现。从理论上来说,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人们价值观转变到根本体现。在此过程中,生态文化的内涵被进一步提升,不仅仅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含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加强小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相适应。小区中可以统一规划绿地面积,针对目前小区中将公共绿地据为己有并种植蔬菜的行为,相关部门可以依法取缔该种现象。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文物的盘查工作,做好档案的更新与管理工作,做到备案及时,查案便捷。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建立文物保护的数据资料库,要求全民众参与,共同探讨文物保护措施。对于文物保护的控制地段,必须做好永久性保护标志。
三、结语
环境污染的源头有很多,来自于各行各业包括工业生产,农业废气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有害于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问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提升全民众的有机环保意识,必须从各个关口入手,建立有力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且落实于实际行动中,以此来规范管理者和民众的行为,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加深环保意向,真正为环境保护提供一个全民参与的平台,呼吁全民众共同参与到有机环境的保护中来。
参考文献
[1] 华清玫.民众现代环保意识的培养[J].新教育,2011年Z1期.
[2] 杨昌斌.关于如何因地制宜渗透有机环保环境教育的对策研究[J].生物工程,2010年06期.
2007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盛典日前在杭州举行,10个获奖城市用各自的魅力,诠释了幸福。
如果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最快城市评选,又会有另一份不同的榜单出现、或许最具幸福感榜单中部分城市会在经济发展最快城市名单中出现,但是两份榜单不可能会是彼此的简单复制。这就说明不能简单地在经济发展速度与民众幸福感之间画等号,经济发展最快地方的人们不一定感到最幸福,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方的人们则不一定感觉不幸福。这是因为幸福感指标远较经济发展内涵更丰富,其中起码包括此次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罗列的人情味、生活便利程度、建筑美观程度、自然环境、文化娱乐、治安等指标。而单纯经济发展较快所以并不一定让人感觉最幸福,无疑是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收入增长之外,还有包括满足人身安全感、良好生态环境与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城市以满足民众幸福感为首要追求目标,实际是城市追求目标的正本清源,因为城市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幸福,增进民众多方面的幸福感。但是并非是所有城市的为政者都能对此有深切的认识,所以一些城市政府与官员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增长,尽管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也相应地付出了环境遭受破坏、治安状况恶化、文化事业萎缩、公共交通等城建设施不配套等代价,导致这些城市的人们或许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幸福感却呈日渐下降趋势,不能说不是为政者为政理念与城市发展目的某种程度上的异化。
以民众幸福为城市发展首要追求目标,就是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城市民生与公共事业的发展。为政者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增长的思路。同时,财政资金投入应向民生与公共事业领域倾斜,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研发建立防范、打击犯罪的天罗地网,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便利民众生活,促进公共教育与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等等。也就是在通过发展经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努力促进民众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精神愉悦度的提升。
以民众幸福感为城市发展首要追求目标,其实也是民众必然会提出的要求。因为城市政府为市民选举产生,所以尽心竭力为民众服务是城市政府的职责,既然民众具有包括治安、环境、教育与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城市政府就不能仅仅注重于谋求经济指标增长,还须通过大力改善民众生活的软环境,让他们体味到越来越浓的幸福感,触摸到越来越真实的精神愉悦。
民众的需求与对为政者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实际也能为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提供一定的参照,能让民众感觉到幸福的一些指标应该能够为政绩考核体系标准设置所借鉴,如可以将一个城市的治安、环境保护、教育与文化事业发展状况等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当中,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硬性指标。事实上也只有促进民众幸福感的指标能够成为决定官员前途的政绩考核标准,政府与官员才会以促进民生幸福为最大努力目标,民众幸福感即城市发展根本目的才能不断得到增进。这应该也是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能给人们的启示之一。
(摘自11月9日《中华工商时报》)
关键词:
调解 中国传统文化 息讼 无讼
一、调解辞源
调解一词最早见于14世纪明朝宋濂《故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司郎中王公墓志铭》一文,其中提到“诸暨戍将谢再兴与部帅王甲有违言,几致乱,上令公调解之。”这是调解一词在文字上的最早出处。19世纪清朝黄钧宰《金壶浪墨·石城桥夷人》:“夷人遽前殴生,众方调解,有壮士排衣直前曰:‘夷何在?’”。老舍《茶馆》第一幕:“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可以看出调解是解决纠纷最自然的方式。
《大明律集解附例》中有:“凡民间应有词状,许耆老里长准受于本亭剖理”。这说明调解已被官方重视,是官方所承认的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纠纷的方式。但是调解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件中则是中华民国时期政府于1931年颁布的《区乡镇坊调解委员会权限规程》中。
二、调解在中国纠纷解决中的地位
调解是当事人互动过程中公平正义效率的解决当事人权益关系。
调解是最直接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最能反映当事人的诉求,调解天然的诞生于纠纷解决的方式之初,调解天然的先于诉讼产生。
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直接的纠纷解决方式[,!]都是先通过调解,调解不成,才产生了将纠纷引至得到大家公认有学识的长老面前,请求仲裁的解决方式,而长老仲裁前主要还是依靠调解;随着国家的诞生,中国司法诉讼制度终以建立,但中国的诉讼制度依附于行政,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地位;又因为传统文化对于息讼,无讼的追求,让调解在司法诉讼中,仲裁过程中,以及民间纠纷的私了解决方式中都占据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中国文化蕴涵的调解思想
中国古代纠纷采取私了的解决方式大量存在,这为调解在中国民间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发展土壤。中国文化推崇当事人在纠纷面前进行和解,调解是纠纷解决以及通向和解的一种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精神相契和。
中国在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取得了主流地位,同道家、墨家一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墨家提倡兼爱。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墨家、道家同其他各家的核心意旨流露出明显的和合精神,体现在诉讼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息讼,无讼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教化,精英阶层对平民阶层的教化,教而化之。中国传统文化教化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使中国传统文化有容纳不同思想的底蕴。中国的精英阶层站在文化的高度对平民施行教化,教化所追求的结果便是达到社会和谐,有助于无形中提高民众的觉悟,人民安定,以求间接达到社会和谐的效果。教化的作用反映在民众纠纷的思想方面便是启导民众互相退让,互相宽容,达到将民众的纠纷化解在未爆发的初态。
1. 息讼。
息讼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调解思想,息讼是在民众发生纠纷后,通过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中国民间纠纷的案例中,无论是在民间纠纷的私下解决,还是民间纠纷的对簿公堂,抑或仲裁,都是非常注重以调解的方式达到息讼的目的。可以看出,采取调解的方式达到息讼的目的是中国民间纠纷解决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
2. 无讼。
无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追求。调解的目的是促使当事人和解,和解的效果便是无讼。孔子说道: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无讼思想究其根源是希望民众没有纠纷,从而无讼。然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纠纷,孔子的无讼只能是一种追求。调解将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从而间接达到无讼的结果。调解不能阻止纠纷的产生,但是可以促使纠纷化解,调解不能满足无讼的最高追求,但是调解是对无讼的一种现实追求,也是一种实在的追求。
3. 教化。
文化的一大效能就是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注重教化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的一大感象区别就是教化。《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礼记·经解》中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可见,古人认为教化有移风化俗,止邪无形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息讼,无讼;这是因为,一方面息讼,无讼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教化的施行;另一方面,因为其是教化的效果体现。在非常注重文化教化效能的中国,尤其注重民事纠纷的调解解决。调解教导人们互相宽容,减少摩擦,督促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人文情感,而这正是教化的目的所在。因此调解是教化在纠纷解决方面的一种方式,教化需要调解,调解有助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智慧。中国以教化的手段对息讼,无讼社会的倡导源于中国司法体制依附于行政,不能有效的解决民众纠纷;另一方面,是国家为了方面统治管理,降低民众的参政积极性,抵制民众的诉讼行为;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教化、调解等方式对息讼,无讼社会的追求,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智慧。通过广以教化,内以调解的的方式对息讼,无讼社会的追求是一种对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从理想者的高度跨越式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立意高远,深显智慧。虽然中国对息讼,无讼社会的追求有些不切实际,但从根本上看待问题,并且提出最佳理想之策,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四、调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相切合
公平,正义是每个时代的追求,调解在中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调解之所以成为中国诉讼的一大特色,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很大程度上不能够为当事人带来公平正义,民众对待纠纷,更愿意采取私了的方式。
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够揭示一个民族深层次的行为和思想。公平正义是每个时代的追求,是中国文化的要求,是每个人希望达到的东西。调解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民间有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反映了民众对调解能够达到公平正义的认可。调解在中国历史的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种调解文化。调解文化融化与中国文化共同的精神追求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调解与和合精神。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着作《国语·郑语》中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中国人以动态的心理,变化的思想来看待冲突,认为和合精神蕴含这样一种理念
,冲突包含着融合,融合以冲突为前提,通过冲突和融合形成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在国学里面称作 “和合体”。调解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于和合精神,调解是当事人表达方式的有效畅通,抑制争端态势的发展,极大的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同时,中国文化强大的教化力量让表面上的和谐渗透到民众的精神世界中,由表极内,逐渐形成和合精神的内涵。 2.调解与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内圣外王。中庸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庸》一书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调解文化与《中庸》之中的忠恕宽容的原则相得益彰,《中庸》十三章、三十章阐述了忠恕宽容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互相谅解、忠恕宽容。调解的初衷是解决当事人的纠纷,其进一步的要求是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教导民众学会宽容,互相谅解;民众精神境界的提升,宽容谅解心态的培养需要民众加强自我教育,增强自我修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达成当事人的调解,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3.调解与包容精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包容精神。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源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建立在中国人对地大物大的自信之上的。调解促使当事人和解,和解需要当事人树立包容精神,换位思考,互相谅解,以达到纠纷的私了解决。因此,调解的成功解决意味着包容。调解文化毋庸置疑的蕴含着包容精神,体现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退让。调解与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相切合。
关键词:品牌建设;群众文化;措施
从广义上讲,群众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讲,群众文化是指以形成社会意识形态为目标,对组织机构与制度的相应要求。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逐渐演变成民众的活动,且该种活动能够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与文化需求。[1]这就说明,在社会发展中,群众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群众文化的形成不仅承担着宣传教化、调节精神的作用,还是凝聚文化、普及文化的重要媒介。同时,群众文化品牌为文化发展层次与质量的外在表现,可被称为是城市、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为此,在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内容与形式不仅要达到多样化,其品牌的建设也需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1 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认知度不足
目前,并非所有民众都能够清晰了解群众文化的内在涵义以及建设群众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同时,正是因为民众对群众文化的认知度不足,导致我国群众文化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即群众文化自身所具备的重要性将被磨灭。[2]上述情况的发生,极易造成政府部门部分领导无法科学认识调整文化市场结构的现实意义,因此,受群众文化认知度不足的影响,个别文化监管单位将无法开展正常工作,进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1.2 品牌定位不清
群众品牌文化定位不清是指,群众文化产品市场对品牌的定位标准较为模糊,造成广大民众无法对群众文化产品做到高度认可。[3]例如:我国许多偏远地区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仅为向当地民众表演一些娱乐节目,或在节目表演之后向观众销售群众文化产品,该种群众文化活动方式的存在表明:无法明确群众文化的概念与范畴,将会造成不能树立形象的群众文化品牌的严重后果。
1.3 群众参与不强
近年来,随着广大民众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部门地区为实现建设群众文化品牌的目标,举办了一些百姓参与度并不高的群众文化活动,造成当地民众面对该类活动时,仍然处于不参与、不关注、不了解的尴尬局面。[4]相关调查显示,若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方式与过程无法实现团结当地群众的效能,只是文化部门或政府表演“独角戏”,则当地群众将无法真正接受所形成的群众文化品牌。这就表明,群众于文化活动的参与度直接影响文化品牌建设的速度与水平。
2 强化品牌建设的措施
2.1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为打造一个适应广大民众需求、适应时代需求的群众文化品牌,相关政府部门应注重品牌建设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因地制宜”作为开展工作的指导性方针,充分利用、发挥当地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建设一支专业的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团队,并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以当地群众文化发展情况为凭证,制定全方位的群众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品牌发展与文化资源相融合,以便创建出可被群众广泛接受的群众文化品牌。[5]例如:我国浙江省杭州市为旅游业发展旺盛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前往杭州领略当地的风土民情。在此背景下,杭州大型歌舞剧《西湖之夜》应势而生,该歌舞剧利用杭州西湖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为广大民众打造了一个极具杭州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同时,由于中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因此,我国几乎每个地区都建立了记载自身文化的名人故居、展览馆、历史文物馆、博物馆等文化坐标,而当地政府部门为树立具有历史色彩的群众文化品牌,亦可充分利用上述文化、历史资源,通过深入挖掘文化魅力与底蕴,提升群众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2.2 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群众文化活动为以广大民众为参与主体的大规模活动,这就表明,只有群众自愿参与的文化活动才能够充分展现整套文化活动的现实意义。[6]同时,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广大民众的参与度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因为广大民众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引导民众真正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广大民众从活动中满足自身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文化底蕴的传播与发展。例如:我国部分地区逐渐推出了“百姓剧场”、“乡村大剧院”等具有品牌、地域性性质的文化活动,该种活动的举办目标为让广大民众切身走进文化活动。再如:我国个别地区将当地的节日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举办了“红歌会”、“猜灯谜”等活动,既实现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弘扬,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内涵。
2.3 加强品牌宣传力度
与其他行业品牌建设模式不同,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不仅需要硬环境的支撑,更需要通过完善软环境,为建设群众文化品牌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此,各地区、各级别政府部门应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例如:政府部门可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力,通过邀请名家学者、知名剧团前往当地参加文化活动,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品牌的综合形象与知名度。此外,政府部门还需以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作为重要载体,拓宽群众文化品牌的宣传渠道,以便当地群众文化品牌实现“走出去”,并通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吸引其他地区群众文化品牌的优势与精华。同时,我国政府部门还需高度注重辅助偏远、贫困地区建设群众文化品牌,这是因为该类地区广大民众的生活质量较为落后、交通等条件十分闭塞,所以,政府部门通过加大对偏远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投资力度,为偏远地区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提供物质保障,全面实现全国范围内群众文化品牌实力的增强。
3 结语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我国各地区、各级被政府部门应加大建设群众文化品牌的力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不仅在日常管理行为中,发挥自身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还要致力于增强实现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软实力,即将树立群众文化品牌形象作为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战略举措。为此,政府部门还需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性的工作开展规划,以便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品牌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素燕,李耿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助力器――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2] 兰明乾.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华人时刊(中),2013,35(4):190-192.
[3] 朱爱英,田越.论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思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4):11-13.
[4] 吴月莉.整合文化志愿者队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文艺生活(中),2011(3):238.
一、传统戏曲推广的价值所在
传统戏曲是普通民众了解历史、发扬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戏曲文化也极易被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认可。戏曲艺术具备极强的感染力,民众欣赏戏曲,便可从中了解历史,也会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传统戏曲所涉内容繁多,主要有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形式多样,备受民众喜爱。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表演,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在群众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不单单会让传统戏曲焕发生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建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助力全民素养的提升,让传统艺术融入大众,让表演者和观众产生共鸣,继而进一步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使传统戏曲成为一种人民的艺术。
二、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特点分析
(一)群众性特点
传统戏曲文化源自民间,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性特点如影随形。新时期背景下,文化环境呈现出新样态,尽管说有些人对文化工作中的戏曲文化抱有偏见,但在部分群众中传统戏曲的基础群众文化特点仍旧存在。
(二)地方性特点
国内群文工作组织和开展的过程中,地方性特点尤为明显。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受好评,民众也踊跃参与。国内诸多省份和地区都拥有独特的戏曲文化,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关联,因此传统戏曲文化存在地方性的特点,使其在该地区可以顺利开展,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实现良好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
国内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是重中之重,在非遗工作的作用下,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合起来。诸多地区的地方戏曲文化均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单中,文化馆便可借助这个优势进行群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融合,在非遗保护工作的促动下,组织群文活动时融入传统戏曲,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传统戏曲发展之困境阐述
20 世纪,传统戏曲也在不断创新,无论是戏曲演唱,还是戏曲表演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傲人的成就,戏曲舞台美术和戏曲导演艺术等方面也均有突破。但是该时期内的戏曲艺术领域,戏曲大家和天才之作寥寥无几,无法再现元明清的戏曲盛世,在世界戏曲舞台上黯然失色。21 世纪,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文化生态和以往大不相同,随后相继衍生了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无不侵蚀着人类本有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此时,承载着人文精神的戏曲文化,其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娱乐功能弱化。通过审视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戏曲艺术初期就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戏曲形式和戏曲内容都颇受民众喜爱。若是戏曲文化被“文以载道”观念绑架,将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等元素融入进去,那么就会失去戏曲本来的味道,娱乐功能也就消失殆尽。戏曲振兴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因为社会历史因素等的影响,戏曲创作人员也不再注重娱乐功能,所创作的戏曲作品受欢迎程度持续下降。地方性日渐衰退。一般来说,传统戏曲文化普遍具有地方性人文特点,和大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地区不同,文化特色自然也就不同,京剧、粤剧、闽剧、川剧等各具特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代表地区文化特点的方言戏曲日渐退出历史舞台,普通话戏曲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新一批观众追求的则是现代审美,这就让方言戏曲面临生存危机,这些传统戏曲若想跻身舞台,那么就要以削减地方特色为代价去博取眼球,这让原本就不受新时期观众“待见”的传统戏曲更是雪上加霜。观众大量流失。少了娱乐功能的传统戏曲被其他具有娱乐功能的艺术取代,那么传统戏曲最终就会远离群众,甚至最后消亡。现在那些古典戏曲的受众只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大多数年轻人热衷上网追剧进行娱乐消遣,这样下去,传统戏曲文化少的不仅仅是一批批年轻观众,更是少了一股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四、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方案分析
(一)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首先,要对传统戏曲重视起来,激发出人们的参与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文化馆,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深度认知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及趋势,逐步深化和拓宽戏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形式与内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戏曲表演。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戏曲界名家表演,带领表演团队深入基层,吸引老百姓踊跃参与。在传统戏曲文化内容上,要实现去糟取精,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戏曲文化经验进行创新,剔除不良思想和非正能量元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要能陶冶民众情操,继而辩证审视优缺点,以崭新的戏曲面貌呈现给大众,积极弘扬与和谐社会相称的人文精神。其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渗透传统戏曲文化内涵。贫困地区经济不景气,并且贫困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传统戏曲活动组织,首当其冲便是要拓宽戏曲活动的范围、场地等,向地区民众大力普及传统戏曲文化,以多元化手段来丰富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可以组织“送戏下乡”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组织一些接地气、近民意的戏曲文化活动,使大家慢慢爱上传统戏曲,乐于参加群众文化活动。
(二)带动年轻一代,传承和发扬戏曲文化
80 后、90 后以及00 后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力军,身兼文化传承之重任。传统戏曲文化推广方面,要竭尽所能地以年轻一代都喜欢的方式进行戏曲推广,可以在中小学课堂和大学课堂上适时融入戏曲学习内容,培养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对中小学的孩子可以创设寒暑假戏曲培训班,对高校学生可以在校内增设传统戏曲专业,邀请戏曲名师大家莅临演讲,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活动,以戏曲晚会和戏曲比赛等吸引广大师生前来观看,提升他们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让年轻一代真正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价值,并且付诸行动,保障传统戏曲文化得以良性发展。培养新一批传承人至关重要,应重视年轻一代群体的文化需求,但也不能忽略掉中老年受众,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继而实现全民发力,一同振兴传统戏曲文化。
(三)与群众文化相适应,促进地方戏曲发展
若想实现地方戏曲的壮大和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使地方戏曲与群众文化相互适应,全面掌握民众文化需求和爱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地方戏曲形式、内容等的改进。地方戏曲代表的正是该地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特点,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需要鼎力支持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不断进行地方戏曲的创新优化。文化馆要发力,积极培养地方戏曲人才,积极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取经”,突破创作瓶颈,不断促进地方戏曲剧目和群众文化相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创作出受民众欢迎的艺术作品,让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
(四)全民参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融入传统戏曲
正确的做法是将传统戏曲文化正式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让传统戏曲可以经久不衰,获取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可将传统戏曲元素作为影视作品、图书出版、艺术品设计的蓝本,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比如说天仙配戏曲文化产业园,其戏曲文化产业发展十分成熟,黄梅戏深植于每个合肥人的心中,该类文化项目的宗旨便是保护、传承传统戏曲文化,通过资源整合,为地区民众创建戏曲服务平台,由此也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所以说,丰富民众业余生活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文化为民,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文化产业中,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会让大家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不能在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时,给戏曲蒙上世俗色彩和功利色彩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则是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放弃原来的戏曲艺术价值,要脱离低级趣味,让戏曲文化滋润大众心田,给予群众美的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分子”,是中华悠久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民众则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唯有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才能深度挖掘出民众保护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让传统文化长久延续,让戏曲发展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让戏曲文化为群众服务,让群众为戏曲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繁荣、大发展。
关键词:近代汉口;城市文化;文娱空间;后湖;汉口民众乐园
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中心,经济、政治乃其主要功能所在。然人类休闲的本能诉求决定了文化娱乐亦是城市的应有之义。因此,关注城市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历史流变,不仅是对城市发展变迁的长时段审视,亦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理性关照。“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和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鲍尔断言,“城市空间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生态过程,还是经济过程和文化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常呈现出一定的时间递进关系。帕克则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认为“城市过程如同一切生物为生存而适应或改变环境的生态过程”。城市最初就是通过各种物质的高度积聚形成的,作为一个集散中心,人类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和丰富,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注重文化积聚功能,大众文化娱乐空间随之产生并迅速兴盛。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众文化娱乐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跟随城市的发展变迁而聚散更张。
近代汉口的大众文化娱乐空间就是如此,跟随城市的铺陈而展演,大致经历了由聚到散、散而再聚的演变历程。
一、第一次聚集:汉口城市发轫与大众文化娱乐的后湖时代
近代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初兴是城市发轫和工商业繁华的直接结果。从汉口滥觞到开埠以前,后湖一直是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聚集地。明清时期,汉口作为新兴商业市镇迅速兴起并达到鼎盛。商人的集中、物资的集散和贸易的频繁为人们在汉口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活力,谋生机会的增多和经济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的休闲方式大大增加。后湖地区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娱乐项目和紧邻市廛的地理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汉口民众娱乐中心,此为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第一次集聚。
(一)汉口发轫、工商业繁华与后湖兴起
城区的形成促进了后湖的发展。汉口和后湖的形成都要追溯到明成化年间汉水的改道。“成化初,忽于排沙口下、郭师口上直通一道,约长十里,汉口迳从此下,而路道遂淤”,原先的汉阳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岸,汉水之南成为汉阳,北岸一侧就是今日的汉口。汉口因水而兴,迅速成为华中地区的水上中转码头,它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路运输优势,商业价值不断彰显,开始吸引几乎遍及全国各省的商人前来牟利。汉口市区也沿汉水而下持续扩大,“其地形如棉帚,上直而下广”,这一上直下广的扫帚形市区,在沿汉江的长堤街、汉正街一线。
与此同时,原先的襄河故道“淤积日高,襄水不能灌注,河遂湮塞矣”,使得毗邻的后湖演化成水陆相间的郊野,布满农舍棚户、农田菜地、湖塘荒坡。明崇祯八年,为了防御水患,官府在汉口镇后面修了一道长堤。由于堤内人烟稠密,寸土寸金,人们陆续选择堤外地势较高之处,以土、石或筑墩,或围垸,与水争地,盖房造屋,寺庙庵观、会馆公所与茶楼酒肆,点缀于民居之间,一年比一年热闹。由是,在汉口从一片满滩芦花的泽国向商业巨镇的转变中,后湖亦步亦趋,从一个郊野荒坡发展为休闲胜地。
商业的繁荣刺激了后湖的兴盛。汉口形成后,因地处江汉交汇之点,水道纵横、交通便捷,成为“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繁庶”的华中重镇。汉口明末清初“与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并列,为天下四大镇之一”。到康熙年间,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繁荣的商业活动更使它在“天下四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汉口商业的繁荣带来了人口的聚集,物质生活的满足催生了更高的精神需求,促进了娱乐空间的发展。后湖紧邻繁华商肆,其兴盛是汉口经济功能发挥的产物,也是适应汉口民众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休闲娱乐生活内在需求的必然结果。至清代中期,后湖这片毗邻汉口市区的广袤土地,不仅成为农户的家园,也成为商家牟利之所,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后湖成为明清汉口大众的“销金窝”与狂欢地
在汉口成为一个“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商业都市之时,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改变了汉口的物质基础,给汉口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无论社会上层还是下层,仕宦富贾还是普通百姓,身处这种浓厚的商业氛围中,其日常生活方式自然深受影响”,人们更加追求悠闲的生活做派,娱乐业随之兴盛。最先带动后湖娱乐业发展的是商人群体,后湖被他们视为踏春、闲步、郊游、聚会的最佳地点。商人作为汉口最重要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方式成为传统基层社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官方导向力量,在商人这一庞大群体的推动下,后湖成为汉口民众最衷情的文化娱乐场所,风靡一时,风光无限。
1.欣赏美景
后湖景色四季不同,情致各异。后湖民居间点缀着风格各异的寺庙庵观、会馆公所与茶楼酒肆,还有潇湘八景吸引着无数游人:晴野黄花、平原积雪、麦陇摇风、菊屏映月、疏柳晓烟、断霞归马、襄河帆影、茶社歌声,美不胜收。后湖的风景“以看新绿为第一”,人们在此欣赏“几抹远山轻染黛,千条新柳嫩含烟”的初春美景,流连忘返,“踏尽斜阳未肯归”。平时也可在此体味“散步人来远市阑,一回心境得宽闲。眼光直到天穷处,夕照黄陂数点山”的闲适。
2.喝茶会友
后湖茶肆林立,大量行商孤旅、平民百姓抬脚走进后湖,在这儿赏景、品茗、宴饮、猜拳行令,暂时忘却生计烦累、路途之劳顿。“夏汛初看几近添,平湖万顷镜中天”说的是在后湖茶肆纳凉的乐趣。“一枕清凉消午梦,自烹活水试新茶”道出文人墨客在此吟诗雅集、以茶人诗的风雅。后湖茶肆还可以听曲,“沿湖茶肆夹花庄,终岁笙歌拟教坊”,“茶香烟雾袅灯光,为恋清歌不散场。四座无言丝肉脆,望湖泉外月如霜”,歌伎在此清唱,音清而雅,余音绕梁。士女也在此嬉游,“结伴闲步,倦即歇坐茶寮,呼烟唤茗,不以为嫌也”,适情写意。范锴与友人“每于夕阳斜下,则相约白楼瀹茗,以遣客愁,故有句云:几年同作江湖客,一半茶寮笑咏来”,一半时间投掷后湖白楼喝茶,虽略显夸张,却展现出时人对后湖茶寮的青睐。
3.观看表演
后湖令汉口民众趋之若鹜,所谓“晴日游人擦背肩”,这与其丰富的娱乐项目密不可分。后湖的娱乐活动可谓百戏杂陈,玩武术的、演杂技的、演木偶戏和清唱的,还有耍魔术、玩猴戏的,以及卖狗皮膏药的,都荟集于此,招徕生意。人们可以看戏,所谓“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还可边看边享用小吃,其间“更有下茶诸果品,提篮闲汉似穿梭”,让人乐不思蜀。后湖地还有各种街头表演引人驻足,“走索车坛尽女娃,十人到有九人麻”、“猴子狗熊顽棍棒,雀儿老鼠打秋千”、“打拳人聚夕阳天”。在二三月还可以观看放风筝,所谓“二三月内喜天晴,草色青青画不成。一碗粗茶嗑瓜子,布棚厂下看风筝”,乐趣无穷。人们在后湖有丝竹盈耳、美人顾盼,还有马戏杂技,雅俗共赏,的确心旷神怡。难怪时人感叹,后湖成为汉口民众的“销金窝”,多少光阴、多少金钱,都可消遣进去。
后湖成为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的第一次聚集地并非偶然。明清时期,汉口因水而兴,后湖紧邻汉口市廛中心,其文娱空间集聚是汉口工商业繁华与城市发展的衍生物。可以说良好的区位优势、自然风光、流畅的城市发展轨迹,加之汉市商人群体和普通百姓的精神娱乐需求共同催生了后湖这一狂欢之地。
二、由聚而散:汉口城市化展开与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离散时代
自被迫开埠至民国初年,汉口大众文娱空间呈现出无中心的离散发展状态。1861年汉口开埠,西方元素不断植入,继而张之洞督鄂,主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内外因素交互作用下,汉口步入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车道,城市化进程加快是重要主题。“城市化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总是在时间和空间的交集中进行的。这一空间并非由城墙所界定的地理空间,也不是为行政管理权力所覆盖的地理空间,而是与城市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的一个人文生态系统,一个在地理空间上覆盖城市内外的特定区域”。文化娱乐空间的分布随着城市化步伐发生改变。城市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城市居民的高异质性和高流动性使城市成为一定区域的不同层次、不同流派、不同地域文化的中心和综合体。随着城市化的展开,汉口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居民异质性增强,大众文化空间的聚集失去根基,随之步人离散时代。
(一)汉口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与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异动
1861年开埠以后,汉口的商业中心由沿河地带的汉正街、黄陂街向沿江租界区发生位移,形成多个新的商业中心。人流随着商机走,文娱场所又扎根于人群密集处,由此,远离城市中心的后湖逐渐失去聚心力而丧失了文娱中心的地位。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深深影响了当时汉口市民文化,人们娱乐休闲方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娱乐场所也随之多样化,功能划分更加明确。汉口文化娱乐进入全新的探索和转轨时期,呈离散分布状态。
1.城市中心的位移改变了娱乐空间的分布
城市的空间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工具和交通条件。1861年汉口开埠后,随着列强纷设租界,原本被商民视为水急浪高的长江滨江地带,因为海关设置、轮船开通,遂由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逐渐变成汉口的闹市区。沿江租界蕴藏更大的商机,吸引了原来沿河的工商业者。“后来老城区也由沿河今汉正街、花楼街一带向六渡桥、歆生路、后城马路一带推进,形成多个商业中心。”汉口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走向发生改变,城市布局沿汉水、长江岸线向外呈自由的扇状发展,“从过去的沿河发展、溯河而上伸向内陆的内贸型城市,转向沿江延伸、通江达海的外贸型城市”。
因为租界有国际贸易,外商和外资大量涌入,呈现更多的商机,人群纷纷向新的城市经济贸易中心聚集,以谋取生存空间与发财机会,经营大宗商品的汉口行也纷纷向租界靠拢。于是,为商民提供生活服务的休闲娱乐空间也跟随人流转移。此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原文娱中心——后湖逐渐远离闹市区和城市中心,虽然其也在不断的改造开发,并最终形成新市区,但其繁华程度远无法与新的商业中心媲美。在改造过程中,后湖曾经的美景也渐渐销声匿迹,其大众娱乐聚集地的位置最终衰落。
2.外来文化的冲击催生了新的娱乐空间
汉口开埠以后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城市现代性表明了通常作为现代文化主要特征的相应的跨文化传播。汉口作为近代崛起的一个新型城市,“外国商品和传教士的进入,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方文明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城市社会生活”,故汉口自然成为“内地中西文化交流十分发达和冲突十分尖锐的地方”。开埠后的汉口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迈向现代化转型的轨道,中西文化在此碰撞、冲突和交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外界传人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影响同本地的同类物相互交融。汉口大众文化娱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发生改变,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中西杂糅,新旧并举。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娱乐需求,新的娱乐空间相继涌现。
(二)大众文化娱乐空间呈无中心离散分布状态
自开埠以后到民国初年,新旧中西各种文化元素在汉口发生共融,各种异质化文化娱乐活动也各放光彩。各种文化娱乐空间分散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吸引不同人群,各自为政。
1.新式娱乐场所
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所从事的光怪陆离的娱乐活动方式让汉口本地人颇感新奇,激发了市民娱乐的兴趣,吸引着求新逐异的人们。跑马场、俱乐部、影剧院等新的娱乐场所诞生,它们主要分布在租界和城郊,部分也在华界找到了立足地。跑马场的惊险刺激吸引了众多民众前往。每逢赛马之日,成千上万的市民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侥幸发财心理,纷纷前往观看,通常都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分道扬镳各自由,此风原是创西欧”、“络绎香车去马场,春秋两赛竞华商”。俱乐部不仅能娱乐休闲,还是社交的主要场地,许多富商巨贾把它作为市内的主要娱乐场所,“夥颐宫室却沈沈,日侣相将乐事寻。看报打波随意便,夜阑微醉好谈心”,流连忘返,乐此不疲。作为近代科学技术和表演艺术结合物的电影,以奇趣妙境和独特魅力从租界传播到华界,吸引汉口人的视线,影剧院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新选择。
2.传统娱乐场所
本土传统娱乐场所在这一时期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茶园、会馆、街头等活动场所,仍然是汉口民众闲暇消遣的主要去处。茶馆顺应时代需求,把生意重点放到上演地方戏上,卖茶则退居其次,转变为节目更加丰富的剧场,可以称为“茶馆戏园”。茶园最初主要在六渡桥附近的土垱,此处商贾云集,特别是黄陂人在此集聚,半夜三更常在此演出黄孝花鼓戏,所谓“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墙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1900年前后,茶园开始在下游的沙口、水口等地盛行;1902年,茶园在租界区打开了空间,各国租界开设了一批又一批唱花鼓戏的茶园。
汉口的会馆、公所亦为同乡、同业提供了休闲娱乐。会馆是异籍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各省、各县在汉的同乡会或各行业的同业公会在汉建有会馆,其中山陕会馆就有六七个戏台。“祀神、合乐、义举、公约”是其基本功能,合乐为流寓人士提供了集会和娱乐的空间。风时伏腊,演剧酬神,同乡诉桑梓之情,同行联樽酒之欢,在此尽情享受,寻求放松。
自古以来,中国城市居民就热衷于街头娱乐。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往往设在小街陋巷,无论是繁忙的商业区还是拥挤的贫民区,流浪艺人的街头表演随处可见。在汉口的汉正街、六渡桥等人群密集的商民聚居区,街头这一娱乐场所广受欢迎,成为“江湖艺人、杂耍、卖假药、诈骗术士等的聚集地,也成为下层民众的娱乐中心”。这类表演很合大众口味,随时都演,只需在演出后给几个小钱,无论是居民还是外来者,都可驻足观看,是市民找乐子的好去处。
3.临时性娱乐空间
不少临时性的市井娱乐空间继续存在,它们往往是在特殊时节搭建的。官府有时为了款待来宾或庆祝节日,会邀请戏班子前来表演,此类表演称为“差戏”,普通民众是享受不到的。民间的嫁娶之日,有钱人家会请戏班子到家里唱戏,敲锣打鼓,好不热闹。有的商店在开业之日,也会在门口搭戏台,请戏班子进行表演以招徕顾客。在特定的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在龙王庙、四官殿等庙宇附近的空地上也会有草台班子演出。这些临时性的娱乐空间虽然形式简陋,布置粗糙,却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蹭戏的机会,可免费欣赏,给城市中下层民众带来欢乐和回忆。
汉口大众娱乐空间由聚而散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迁的自然结果。汉口伴随开埠,将西方元素内化为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了城市现代化的进展,城市中心亦沿河向沿江发生位移,“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的迁徙对应着城市整体地域的变化,当城市向某个方向发展时,空间中心也随之位移,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原先坐拥地利的后湖逐渐丧失了大众文娱中心的地位。中西新旧因素交织共融,加之城市不同人群诉求各异,造就了汉口多元文化和异质性娱乐场所的兴盛。进而,自开埠及民国初年,汉口各种大众文娱空间虽齐头并进但无中心,而呈离散分布样态。
三、散而再聚:汉口城市发展完善与大众娱乐的民众乐园时代
随着现代市制逐步确立、城市发展完善和1919年汉口民众乐园建成开放,汉口大众文娱空间散而再聚,形成了现代化的中央文娱区。中西城市现代化历程显示,当城市经济功能与空间拓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市民综合性的文娱休闲需求达到一定水平,一个现代化的一站式娱乐集大成者即呼之欲出。汉口民众乐园的出现即是近代汉口城市发展完善的一个标志。
(一)汉口城市发展完善与现代化大众文娱中心的出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汉口由一个内贸型商业中心发展为一个外贸型的国际商埠,其文化积淀、经济发展、市民休闲文娱需求以及注重精神含量的都市生活方式都逐渐成熟,这为汉口综合性文娱中心——汉口民众乐园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很快形成大众娱乐空间新的聚集。
1.“天时”:现代化进程的日渐推进
近代武汉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为汉口民众乐园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区位经济优势与文艺基础。同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汉口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在此集聚,汇聚了人脉条件,为汉口娱乐业的繁荣储备了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汉口租界区的日益繁荣,长江上的外贸商品吞吐频繁;加之张之洞督鄂成就初现,尤其是京汉铁路通车,使得汉口“完成了从汉江时代的船码头向国际性港口城市的历史性跨越”,成为19、20世纪之交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都会,并凭借其中国内地水陆中转码头和商品集散中心的交通与商贸地位成就了“东洋芝加哥”的辉煌。至此,汉口度过了面对开埠冲击的震荡期,城市现代化进程走上有序轨道,城市物化环境逐步优化,各种文化娱乐形式日臻完善,为汉口民众乐园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地利”:中心聚集的空间分布
汉口开埠后,租界区的繁荣程度很快超过了老城区。汉口华界的中心城区也从老城厢向租界区扩散和转移,六渡桥和江汉路的商业中心地位逐渐稳固,成为汉口最繁华地带。汉口民众乐园正处于这个地段上,是租界区和老城厢的交界地带,且位于汉口主干道后城马路边,处于近代汉口中心商业区之核心位置。这里“生产资料集中、金融资本集约、服务产业发达、市民数量集聚和游客人数庞大”,为民众乐园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有利于形成一个城市文化娱乐中心。
3.“人和”:市民娱乐的强烈需求
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为”。城市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人们更加注重人际交往与精神愉悦,对休闲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商业的迅速发展,其明显结果就是导致民众的群体价值准则与行为方式与传统悖离开。人们注意交往,注意信息,追求变动,慕异喜新。不单在生意场上仰慕新潮,在休闲娱乐和生活方式上也赶时髦,看戏、听书、品茶、观艺不再是官绅学士的专利,普通商民也习已为之。”在工作辛劳之余,人们自然有消闲之需以缓解身心疲惫,所谓“看他汲汲争名客,笑尔纷纷逐利人。以财以势以权力,无年无月无晨昏”,休闲娱乐能帮助人们减轻都市生活的倦怠感。武汉市民的动态性、参与性与猎奇性的游乐活动需求呼唤一个娱乐中心的出现。
(二)汉口民众乐园成为近代汉口大众娱乐的代名词
1919年建成开放的汉口民众乐园以其一站式、集成式的娱乐模式和大众化的亲和娱乐理念引起广泛关注,曾“邀请各界入场参观,是日到者二千余人,武汉各官厅均派代表莅席”。正式开业后,民众乐园百戏竞呈,百业俱兴,凭借种类繁多的休闲项目和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持续吸引人们前往,对汉口乃至武汉市的文化娱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完成文化娱乐空间的再次集聚。
1.“百戏纷呈”:游乐文化形式的多元化
汉口民众乐园建立的初衷就是一个娱乐、商业功能兼备,能游、能看的综合性游乐场。它的游乐文化形式是多元的,“不仅融合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也体现了本土地域文化的多元性”,“艺术越来越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而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所谓“百戏纷陈新市场”,汉口民众乐园的娱乐项目充分显示了当时市民的游乐喜好、外来时尚和地域色彩。
从开幕起,汉口民众乐园的娱乐项目就让人应接不暇。“有营业场、动物园、陈列所、剧场、书场、中西餐室、弹子房各种游戏场,各国奇巧机器、动物亭台、花木无所不备”,每种游戏场的演出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营业场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有百货布匹、化妆用品、工艺美术、书画古玩,还有理发店、照相馆。动物园不仅搜罗全国各地的飞禽走兽,如广西金花大蟒、广东梅花雪豹等,更有来自国外的珍禽异兽,如印度的象皮鸟、非洲金钱大豹等。在陈列室可以参观文物和动植物标本。剧场有三个,上演京剧、汉剧、话剧、楚剧,还播放电影和进行魔术表演。书场有两个,表演各种曲艺,种类繁多,有大鼓、快书、苏滩、双簧、荡调小曲等数十种之多。在之后的发展中,民众乐园又陆续修建了趣园、溜冰场、雍和厅、图书室、哈哈亭、大舞台等,并不断的更换节目,抛出新花样,在春节、端午节等特殊纪念日还进行大型游艺表演,燃放焰火。不愧时人评价,“民众乐园,是汉口最伟大的游艺乐园,同时也是个有悠久历史性的游艺场所,它的园内,所包括平、汉、楚、评、话剧、苏滩、清唱、电影、大鼓、武术、魔术、相声、口技、动物等,应有尽有,蔚为大观,使参观者,大有乐而忘返之慨”。
2.雅俗共赏:游乐文化趣味的多层次
汉口民众乐园是个平民消费场所。人们花费不多,购买一张门票,便可在其间从早玩到晚,所以游客包罗社会各个阶层。为满足不同人群多种文化需求和心理倾向,汉口民众乐园的演出节日层次丰富,雅俗共赏。
汉口民众乐园里的表演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京剧大家梅兰芳和程艳秋都曾在此登台亮相,享誉国际的邓肯舞蹈团也在此给汉市民众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各种经典话剧也时常在此上演,汉口民众乐园还举行过多场美术展览会。这里更多的是下里巴人的游乐项目,更加世俗化和贴近人众的生活。本土剧楚剧和汉剧在此发扬光大,大鼓、苏滩、双簧、快书、杂技、国术等民间艺术也经久不衰。
作为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中心,民众乐园真正实现了“民众俱乐”、“与民同乐”。市民在这里感受平等,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可以在此寻找自身所看重的价值,追求愉悦与满足,人们对此处的钟情确定了汉口民众乐园的辐射力和文化娱乐中心地位。
天时、地利、人和不仅催熟近代汉口日趋完善的经贸、交通等城市功能,成就了汉口“东洋芝加哥”的美誉,而且也衍生出了一个文化娱乐英雄——汉口民众乐园。它在半个多世纪的离散后,再次形成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的聚集。更有甚者,民众乐园超越了文娱中心的意义,而成为近代汉口城市标记与集体想象之所在。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民众乐园是武汉三镇人民娱乐的首选,逛民众乐园是感知汉口的最好方式,市井坊间耳熟能详的民谣——“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左玩右玩,玩不够民众乐园”、“玩在新市场,吃进生基巷”充分映射出汉口民众乐园成为汉口大众娱乐的代名词和市民想象的共同体。汉口民众乐园成为城市之魂的一部分,代表“城市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文化积淀和文化品味”,展现汉口的独特个性魅力。
四、结语
在城市发展变迁的潮汐里,近代汉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亦一波三折,历经了由聚而散、散而再聚的演变轨迹。大众文化娱乐中心与城市发展呈现出互为表里、相生相促的联动效应,凸现出文化空间对于城市有机体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场所的形成与其占据空间的社会价值密切联系”,可以说,“文化空间乃度量城市的另一种尺度”。
关键词:民众保护;古城保护;现代城市;设计融合
中途分类号:B83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我国的古城
古城,一般就是指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0个,像西安古城、商丘古城、台儿庄古城等等。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古城区文化生态的历史价值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 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核心区, 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泉州古城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丰富的人文景观、 富有魅力的闽南古建筑、 让人迷恋的古街古巷、 多元化的, 形成一个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生态圈, 其中古街古巷是泉州古城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承载着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
2、古城保护的意义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古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摒弃历史,而要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在今日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相应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古城不仅包括城市原有的物质形态,还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健康的民俗风情以及独特的城市精神。
3、古城保护的现状和策略
3.1、古城保护的现状
泉州古城区古街古巷的历史典故丰富多彩,闽南民居古建筑风姿独特, 历史文物古迹独具价值。但是, 随着时光的流逝, 古街古巷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正在慢慢淡化, 文化生态圈有逐渐消失的态势。
泉州古城区的大街小巷, 特别是中山路、西街、东街、聚宝街及附近的街巷名称大都有一个历史典故或一段历史渊源, 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古城的各个角落, 展示着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泉州古人智慧的结晶, 是泉州古代市井社会的记载, 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但是, 随着时光的流逝, 老一代人的先后过世, 了解古街古巷典故的人越来越少,会把古街古巷的典故讲得生动有趣的就更少了,年轻人对古街古巷的历史典故更是知之甚少。
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对古街古巷的保护造成极大的冲击, 这也是位于古城市中心, 特别是老城区的一些古建筑湮没的数量大的主要原因。目前泉州的一些古街古巷中出现了许多与古街古巷原有的风格不相称的现代化建筑, 而且这些现代化建筑缺乏统一规划, 高低不齐, 建筑时代不一, 从而破坏了古街古巷的原有风韵。特别是不少名人故居失去原有的建筑风貌。
散落在泉州古街古巷中的许多闽南民居古建筑日渐破败倒塌。如位于中山路西侧的章奎巷 18号, 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 建筑物是典型的闽南风格, 在如位于市区南门横街 37 号古民居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为五进三开间。但是这些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日渐破败坍塌,失去了原有的建筑风格。聚宝街 150 号已有 110 多年的历史, 是一幢典型的闽南古大厝, 是泉州第一任商会会长苏兴南的故居, 为四进三开间, 大门以及大厅的木门木窗都有非常精致的雕刻。该故居目前仍有其后人居住。但是, 现在只剩下两进, 榉头、 门埕都有改建, 也失去原有的建筑风格。
3.2、古城保护的策略
3.2.1古城控规的定位
根据国外古城保护工作经验以及对国内古城保护工作的问题研究,认为控规是古城保护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的控制古城整体风貌并在管理实施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古城控规是保护古城风貌以及实施的重要工具。
3.2.2 保护与更新
保护古建筑历史街区,同时也要保证古城的有机更新,妥善处理新旧关系就至关重要。将古城整体保护必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古城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缺乏活力。因此进行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古城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分类,对于有历史价值保存完好的建筑进行保护,对于有历史价值但是有破损的建筑进行修复保护,对与古城风貌相和谐的建筑将其保留,对与古城风貌不和谐的建筑则建议拆除。
3.2.3 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古城有着丰富的人文和建筑景观,每一座古城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风貌,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该有完整的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考及运用。由此形成古城的城市意象,从而避免千城一面的规划方案。城市设计涉及许多方面,不只是对古城古建筑的立面研究,他从整体上应该形成一个古城的空间形式,古城的核心地标可以是钟鼓楼,亦或是具有绝对高度的古建筑大殿。
3.2.4 管理实施
动态的管理实施机制是调控古城的重要环节。适时地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协调政策,是使古城在动态发展中保留历史商业,保护原有居民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不单依靠规划设计人员,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协作。
3.3.5 增强民众保护意识
民众保护意识与古城保护息息相关。归根结底,古城的保护,取决于人们的观念。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民众也应该具备同样的意识。
4、民众保护意识对古城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历史文化古城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它需要政策引导、法律保障、资金支持、人员配置等多方位的支撑,特别需要全社会具备古城保护意识,即民众应当具有的对历史文化古城的珍视、爱护,对历史文化古城的高度责任感等等。提高民众时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意识可以弥补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健全而遗留的不足。可以帮助古城保护部门募集大量的保护资金,可以提供古城保护的人才资源,可以减少群众性的对历史文化古城的破坏。古城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与民众的齐心协力。
5、古城的民间保护意识及增强民众保护意识的方法
5.1. 增强民众保护意识的方法
古城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古城遭到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民众保护意识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古城保护的经验,从两个方面人手,大力培植民众保护意识。
5.1.1 加强对民众进行古城保护意识的教育
首先,在中小学校开设古城保护的课程。从小就培养民众保护古城的意识。其次,要通过各种乎段包括行政的、法律的、道德的手段,让每一位民众认识到保护古城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最后,举办各种形式的古城保护活动,加大古城保护的宣传力度。
5.1.2 引导公众参与古城保护
名城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其实质是让众多的市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去。市民不仅应参与到各项城市活动中,而且还应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历史保护的实践中。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针对不同类型、级别、价值的文物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事业化、产业化、准产业化)。在此基础上促进古城内名人故居、特色古建的产业化、准产业化运营;利用现有资源,规划建设如闽南民俗文化博物馆、闽南茶文化博物馆等新的旅游景点,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第二:保护并复兴传统老字号、传统手工艺、传统地方小吃;建立旅游纪念品、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场所。对个人及小投资者,政府可用发放小额低息贷款等方式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鼓励企业参与。
第三:鼓励居民利用自家居所、庭院,在规划指导范围内发展民宿、工艺品加工出售、民俗表演、餐饮小吃等第三产业的情况,政府可在工商管理、银行贷款、税收上给予优惠和便利。
第四:政府可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帮助古城居民掌握民俗表演、旅游介绍、外语等多种旅游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搜集整理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建立相应保护机制,在合适情况下鼓励其产业化运营。
第六:以政府组织,民间协助的方式,举办各种宗教大型祭祀活动(如文庙祭孔大典等),扩大泉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七:在互联网上建立泉州古城网站,鼓励群众参与共同建立闽南文化资源库。
第八:主动对自有建筑按传统风貌进行整治修缮的居民,政府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及技术支持。
6、结束语
古城历史悠久,记载着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古城保护刻不容缓,古城不仅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保留了古代文化,使历史永远传承。古城保护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民众保护的强弱,只有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再运用现在先进技术,相信古城保护会越开越好。
参考文献
一、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性艺术,是在民众生活功利性驱动下萌生和发展的。功利性是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因,离开了与其相依的现实生活需求,民间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传统农耕社会土壤的缺失,民间艺术原有的物质或精神功用与当代民众的生活需求脱节,生存危机凸显,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政府、学界、业界提出并践行了多种民间艺术保护方式。概括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即民间艺术的“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前者主要通过文字记录、摄影、录像、录音、博物馆收藏等手段,实现民间艺术品及其文化信息的静态保存。后者则主要借助于工艺品业、旅游业、演艺业、会展业等产业载体实现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使民间艺术以活态形式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伴生。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依托民间艺术资源,结合市场需求,举办各种与民间艺术相关的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具有民间艺术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的双重功能。其一,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借助于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展览馆、陈列馆等各类陈列展览场所,搜集、整理、收藏、展示民间艺术精品,起到了保存、展示、宣传民间艺术的作用。其二,民间艺术会展开发,通过举办相关展览、节事活动,将民间艺术的供求双方及信息有效联系起来,有助于将民众的消费需求反馈到民间艺术的生产环节,通过市场的调剂整合与民间艺术自身的适应性调整,推动民间艺术在题材、内容、形式、功能等方面的转换与创新,从而对接当代民众的消费需求,实现民间艺术的活态保护。此外,民间艺术生产个体或组织借助于展会可实现知名度的提升与市场空间的拓展,这为其自觉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提供了精神及物质驱动力。同时,民间艺术会展开发通过对民间艺术知识、民间艺术传统及现代创意产品的展示、宣传与推广,有助于增进民众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文化认同感,培育、扩大民间艺术的消费群体,从而为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营造必要的社会文化空间。
二、拓展会展业务领域,打造特色展会品牌
会展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我国所具有的民间艺术资源优势及其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及市场基础。一方面,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民族众多,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多彩,“民间艺术之乡”在神州大地星罗棋布,这为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基础。另一方面,民间艺术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及符号价值,契合了当今民众的消费需求,具有庞大的现实及潜在市场需求,这为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提供了客源基础。首先,民间艺术源发于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实用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在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着日用工艺品市场、礼品市场、旅游市场、环境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品市场、演艺市场等诸多应用场域,具有家庭日用、礼品馈赠、旅游体验、环境装饰、投资收藏、游艺娱乐、商贸促销等现代使用价值。当然,民间艺术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与传统农耕社会环境中民众的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民众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艺术上述现代使用价值的挖掘及发挥,有赖于市场需求导向下的民间艺术创新开发。其次,当今消费社会,人们除了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以外,愈来愈注重对其符号价值的消费。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符号价值契合了当今民众的消费需求,为其会展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一,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以及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全球化时代,在民族情感的召唤下,出现了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回归传统的文化势潮;其二,民间艺术具有“母体艺术”的特性,饱含高情感容量,具有疗治工业文明、科技理性及商品经济对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平衡的文化调节和情感补偿功能;其三,民间艺术所具有的恒常的求生、趋利、避害的吉祥文化主题,契合了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一贯追求,具有恒久的社会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总之,我国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有着坚实的资源及市场基础,是会展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这一方面有助于丰富相关展会的活动内容,提升展会文化内涵,营造气氛、集聚人气;另一方面,有助于打造特色展会品牌,提升区域会展产业竞争力。例如,自贡灯会、潍坊国际风筝节、南宁民歌艺术节、吴桥杂技艺术节、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等依托区域民间艺术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展会,极大地提升了举办城市会展产业的竞争力。
三、推动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从微观角度讲,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为参展企业提供了理想的宣传、展示、交易平台。通过参展,企业可以向观众展示、宣传其产品和企业文化,达到提升企业和产品市场知名度,实现与新老客户的交流与合作,推销产品、开拓市场的目的。从中观角度讲,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与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依托于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基础,反过来又会促进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可为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带来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必备要素,具有产品展示、人气集聚、文化交流、经贸洽谈等多重功能,为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和宣传展示平台。例如,潍坊风筝节、庆阳香包节、广灵剪纸节、南阳玉雕节、宝丰魔术节、吴桥杂技节、南宁民歌艺术节、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等民间艺术展会的举办,提升了区域民间艺术的市场知名度,极大地推动了举办地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从宏观角度讲,民间艺术会展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一方面,会展业是一种综合性、关联度非常高的行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按国际博览会联盟的估计,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中,只有10%是展览会行业的,其余90%为相关行业所拥有。”民间艺术会展开发,除了给会展公司、会展场馆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之外,还可带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通信、建筑、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举办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有可能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力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会展开发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如推进市政建设、提高社会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有助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如“自贡灯会”经过近30年的精心培育,在诸多的年节灯会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展会以及自贡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有力推动了自贡彩灯产业、会展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提升了自贡作为“南国灯城”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结语
民间艺术与会展业的互动可产生显著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效益,但两者的互动实践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妨碍了互动价值的实现。从展会运营管理、品牌经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协调统一,政府角色定位、市场化运作及民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好民间艺术与会展业互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者互动价值顺利实现的关键。
作者:张中波单位:济南大学
摘要:深入田野,我们发现,那许多真正该让历史记住的声音,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乡土的声音离不开现场,许多鲜活的声音只有在乡间戏台的特定空间才能彰显韵味。本文拟以云南部分地区古戏台的田野考察为线索,依托文化人类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相关方法,解析以古戏台为载体,作为乡土情感表达物化标签的草根艺术生存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草根艺术;文化空间;活态传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从这个定位出发,云南广大乡村传统的民间艺术,对云南“乡风文明”的建设必然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云南民间艺术活态传承的重要文化空间,古戏台至今仍然以草根的力量,焕发出顽强的文化生命力,为各式民间歌舞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通过这一文化空间,构成了乡村社区别具一格的社会生活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生态景观,为乡民们提供了审美的娱悦和情感的寄托,成为人们增强族群认同感,加强文化凝聚力的重要场域,更是云南丰富的民间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今天云南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草根艺术:乡民的精神根脉
在过去的时代,在儒家“礼乐”文化的影响下,为形成一种“乐极和、礼极顺”的社会风尚,在云南许多“文献名邦”、“科第显盛”之地,追求“艺术人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标志。2010年春节期间,我们专程前往大理喜洲镇考察,就感受到节日期间这种村村奏洞经,寨寨对调子,人人挥舞霸王鞭的场景。特别是大年初三河矣城村的迎本主的仪式,戏台上下那种万人参与,热烈狂欢的场面,如若没有亲身的参与,其壮观的情景是难以想象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通过这么一种仪式,在狂欢之后,一年的生活才可以平安吉祥,鬼神才不会降灾于民众,可以四季平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人们完成了期待的实现,构成了人与人情感的沟通。从这里看来,正如民俗学家刘铁梁指出的那样:艺术常常打着信仰的旗号,增强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与权威性,而往往需要借助艺术表演以增强自己的感染力,于是,在众多的礼俗活动中,传统的民间艺术扮演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角色,在这里,神庙就是与神沟通的媒介,戏台就是与神交流的桥梁,艺术精神就以仪式为轴心呈现出来,构成以行为叙事为表现,祈求平安为旨归,最终实现文化的传递与心灵的抚慰。民众正是在对本土性歌舞文化的传承中,得到了生活的乐趣,在人伦的秩序中得到了安宁。正是这种能歌善舞的审美情趣与根深蒂固的宗教精神,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由此而构成了草根艺术活态传承的重要因素。民间艺术通过音乐以古戏台为载体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从戏台获得了血缘的认同,享受着声音带来的娱悦。作为一种群体的参与,本身就构成了仪式。因此,作为民间艺术的摇篮,更作为现代艺术音乐的母体,直到今天,古戏台仍以旺盛的文化生命,支撑着云南广大乡村民众实现的生存意义,给人们带来喜、怒、哀、乐的情感释放,而这样的文化现象,是令我们久居都市的人们陌生而惊奇的。
二、古戏台:草根艺术活态传承的文化空间
戏台作为承载村民情感表达的重要平台,它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一批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云南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活态传承的文化空间。可以说,作为一部文化持有者的“乡土之书”,古戏台作为维系村民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的根基,是乡土文化“基因”保护、民族音声技艺活态传承的一个重要空间,也是地方性族群精神生活的现实诉求,构成了“千百人哭皆失声”的艺术感染。
始建于光绪年间的昆明海源寺戏台,它虽然与繁华的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虽仅一街之隔,但多年来,这座戏台由民间自发地固定在每周四均举行民间文艺集会。四方八面的人们都会聚集在该戏台和与之相关的区域对歌、唱戏、切磋技艺、交流感情,吸引了昆明周边各区县的民众,由此带动了周边每到周四有成千上万民众参与的商品交易和文艺观演景观,构成了农村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跟踪观察中,我们了解到,负责组织、协调戏台演出的负责人是昆明五华区新发村的村民付永昌,据他介绍,在他手上已拥有80多个民间文艺演出队的“联络图”,共计4000多演员的资源。连远在大理、丽江的民间艺术团也希望来此献艺。我们采访过许多“演员”,他们都是各地的“农转非”或下岗职工,在他们看来:“能在台上为别人展示美丽的一面,是自己得到社会肯定的一种表现,由此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来自呈贡的李大爷告诉我:“自己不畏路途遥远来这里看戏,就是感觉情感能够得到沟通、情绪能与人平等分享,是自己希望得到的娱乐生活。”从这一鲜活的事例中,我们在思索一个问题:在影视文化日益普及的今天,乡村民众为什么难以割舍传统的文化消费方式;反过来讲,在乡村民众物质生活日益满足的同时,主流文化是否应该更多地关心农村文化建设?村民们祖祖辈辈热爱并视为生命精神和生活乐趣的文化空间正在逐渐消失,电视、电影、卡拉OK的迅猛冲击,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但这些现代的商业文化又有多少内容表达了乡村民众的情感诉求,又有多少歌声与它们内心世界相应和?在更多的影视作品中,它们由戏台的主角变为了电视机前的旁观者,铺天盖地的歌会上没有人唱它们熟悉的调子,更难看到它们热爱的花灯歌舞,它们不再是自己情感的主人,它们由光荣的农民伯伯变成了“精神流浪者。”大量事实证明,草根文化在今天,仍然以它符合普通人生存规律的表达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需求。在海源寺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空间唱响的,不但是草根艺术的旋律,更是人们追求和谐生活的心声。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定文化群落的生态知识,的确只有在其所在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也正如著名民俗学家刘铁梁所说的那样:如果一种文化现象仅仅只是流行在精英群体的层面中,那么这种文化就难以成为关乎社会各阶层的根性文化。
三、余论
随着都市商业文化的流行,我们应该如何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在保护古戏台这种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关注以戏台为人文生态场域的文化记忆古今相贯、生命绵长,保留一种更符合乡村民众人性归宿和生存需求的物理和心理环境,使云南丰富的各民族民间音乐重新回到热爱这些声音的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呢?要知道,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这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这无疑为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与方向的指导。特别是在当今政府致力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草根与精英、大俗与大雅的文化关系,为民间音乐在当代背景下的活态传承提供足够的物理和心理空间,这是需要思考的。现实是,现代都市音乐为了追求商业目的,常常不得不牺牲太多艺术对于芸芸众生应有的关照,使得艺术的表达离生活越来越远,与普通民众的精神诉求距离越来越大。因此,作为一种超越个人价值取向的文化选择,这一思考不仅将考量热爱民俗文化的芸芸众生,也包括业内热爱草根艺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