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时间:2022-07-06 13:5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第1篇

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水平、管理水平、企业经营效率与成果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首先,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符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纵观我国传统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且大量依赖国家财政;内部监管制度不完善导致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产权关系模糊导致的政企难以分开;经营效率低下以及对经营成果的忽视等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效率的乱象。通过上文对企业管理制度内涵及特征的分析,可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以经济效益与经营成果为最终目标,通过股份公司形式筹集社会广大资金,并有清晰的产权制度保障企业的独立经营、严格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保障企业管理水平。这都符合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目标,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十分必要。其次,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国有企业产权的明晰。鉴于传统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政企难分,政府干预企业经营与决策等现象。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能够保障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经济决策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同时清晰的产权制度也有利于国有企业资产在金融市场充分流动,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充分流动,创造公平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最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企业组织制度。企业所有者与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能够有效保障公司经营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同时,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公司战略目标的严格执行性等,能够极大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乱象,因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至关重要。

二、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传统企业制度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在经营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与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相比较落后,国有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落后的背后体现出种种制度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产权制度以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产权结构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现象,即国有资产的占有、收益、改造等权利分别被政府多个部门分割拥有,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管理分散、交叉而又重叠,使得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国有企业并不能实现自负盈亏,传统管理体制导致企业组织制度难以符合市场经济的新要求,人力资源与生产过程中难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建设和公司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主体,界定产权主体权益与职责

国有企业产权归属是一切问题的本源,所以国有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产权制度的建设。国有企业产权的明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明确国有资产的归属主体,二是要明确界定各产权归属主体的权益与职责,三是国有企业资产的自由转让与流动,四是完善的法人产权制度,该制度能够使国有企业有效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人问题,即使得公司管理层能够在各种激励下主动完成委托人的,同时委托人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于国有企业具有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国有资产管理的多头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企业财产所有权与出资人所有权分离,使得企业法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国有资产。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得企业摆脱政府的干预,又能使政府解除对企业的无限责任,只以其对企业的投资额为有限责任。国有企业在完善产权制度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以股份制形式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明晰以及政企的分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这充分表明中央政府对股份制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股份制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传统机制存在的政企难分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政府对企业的干涉,而股份制改革要求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正契合于政企分开的要求,能够保障企业独立自主经营,真正做到企业的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同时股份制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率,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要保证国有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法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是企业产权的独立化,即国有资产出资人只为其出资金额负有限责任,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再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限责任制度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工作中,要保障有限责任制度的建设。再次,加强对所有权的有效约束。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内部问题突出,来自所有权的约束因而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所有权约束的形式应采用现代公司治理办法,即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内控机制,建立以股东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以董事会为最高管理结构,以公司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三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结构,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利益。

2、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因而产生了委托问题,所谓委托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人在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后,采取的可能违背委托人的行为,因而损害了委托人的经济利益。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采取激励机制来减少委托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内部激励与外部监督。内部激烈机制的建设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薪酬激励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以及不同层次的人才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来确定其绩效和奖金的数额。其次,建立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激励机制。根据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各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而且要注重员工的心理诉求,注意员工在随着工作年龄、工作岗位的变动而心理发生的变动,及时与员工沟通。外部监督的建设思路主要为:第一,注重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能够有效帮助实现政企分开,政企分开能够有效解决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和经济社会监督管理者双重角色的矛盾。第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决定因素有企业财务制度、组织制度的完善程度。要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统一财务报表体系,同时注重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体系。

作者:冯文飘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联华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第2篇

一、传统企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企业管理制度中还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如管理思想存在偏差,部门管理侧重点不同导致管理能效不均衡,管理细节缺失影响管理效果等,这些问题的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但是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企业管理制定过程中缺乏前瞻性的管理理念指导,尤其是在人性化管理、协同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上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制度制定中未能贯彻科学的管理思维。二是在企业制度制定中缺乏针对性,往往侧重于管理的某一环节,但是对其整体性认识不足,这就极易导致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到位,各项制度难以真正落实,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纠正,则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倒闭危机。近年来,由于企业制度建设不合理而造成的破产、倒闭现象层出不穷,这一点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2.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虽然不少企业已经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也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就会使制度能效大打折扣,而思想认识不到位则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在不少企业普遍存在。企业的建设发展中,往往会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有些管理者为了增加管理亲和力,会在制度执行上开绿灯,或者由于人情面子将制度放在一旁,这些都会造成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影响制度管理的应用作用,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一大障碍。

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问题的成因分析

1.管理者主观因素

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管理者是一项关键因素。尤其是处于决策层的管理者作用尤其重要,是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要素。在管理者的带动作用下,企业制度创新才能看到成效,如果管理层创新精神不足,那么基层员工就会认为所谓的创新不过是走形式,不会起到实际效果。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在管理者创新的带动下,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因此,管理者主?^因素是影响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

2.不良思想干扰因素

现代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为支撑,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理念创新是制度创新的驱动力,关系到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理念决定行为,两者有着鲜明的因果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消极的思想理念逐渐渗透到个人头脑中,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思想等,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会渗透与企业员工的行为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劳动者,都可能受到不良思想侵袭,严重干扰了企业制度创新进程,影响管理效果发挥,造成管理滞后与市场发展需求。

3.物质因素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对生产成本的投入侧重于生产原料、设备的更新换代中,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成本投入远远不够。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企业往往因为人力物力原因忽视人才培训,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培训“劳人伤财”,不但浪费员工的工作时间,而且还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培训成本,因此对培训活动能免则免。由于培训资金不到位,员工对于企业制度创新的认识不够深入,进而造成制度创新流于新式,难以起到真正成效。

三、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1.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从内部管理入手,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对市场发展、行业需求有充分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市场,明确发展方向。对企业制度中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企业管理创新的制度进行梳理剔除,并以此作为创新切入点,这有摒弃这些不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为新制度的建设发展创造机会。尤其是在信息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不再拘泥于陈旧的生产模式和规模限制,这就需要企业稳抓机遇,提高管理创新能力,找准创新突破口促进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要对市场变化有及时反馈,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尝试以新的管理模式融合到生产经营中。通过制度创新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才能为企业发展营造更稳定的内部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有利于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关系,从而使其合作更加紧凑,发展更顺畅。

2.对财务制度进行创新

随着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业务关系、人事安排等因素日趋复杂,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也更加多元化,这就需要在财务制度方面大胆创新,实现利益的科学分配。通过财务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构建起更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使企业产权更加明晰,企业的资产运作、资金流向、账目变化等也会更加透明。财务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更公平、更严谨的企业管理机制。通过财务制度创新,能够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基础,促进企业规范发展,为打造现代高效企业创造良好条件。

3.注重基层员工的管理培训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企业管理需要以员工发展为要务,为员工创造更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环境。这就需要企业严格落实培训学习制度,使基层员工获得更多的自我提升途径,掌握先进的岗位技能。针对岗位需求和员工成长需求,提高培训学习的针对性,使每一名员工都能获得学习发展的机会。同时还需要以基层员工的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的联系,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加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充分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注入活力。

4.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科学理性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制度创新的初衷都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但是在制度创新上一定要科学理性,不能“用力过猛”,避免盲目创新起到的反作用。首先需要在制度创新力度上有所把握,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明确创新方向,同时还需要有严谨务实的创新态度。在管理制度创新中要明确创新范畴,要做到整体运作,不能留下盲区和死角。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定位,不能与实际脱节,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尤其是在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中,要做到平稳过渡、有序衔接,从而使企业顺应创新变化,更好的将制度创新成效体现在生产发展中。

5.营造进企业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

企业制度创新是一种尝试,必然会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对制度创新过程有更客观的认识,认识到创新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去应对。这就需要管理者营造出用于创新、勇于尝试、敢于失败、越挫越勇的文化氛围,认识到创新的艰巨性和挑战性,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第3篇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改变国有资产权责不清和大量流失的现状,建立资产增值发展的责任机制。大方向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实现企业公司化I政资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实现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化l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现政府管理间接化I调整企业产权结构。使企业股权分散化I建立国有产权流动的市场机制,促进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化I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化。这其中关键问题是产权问题,而使市场经济机制在产权关系中起作用则是问题的核心.

2 主要问题

建筑业的现状较其他行业来说,推行公司化更加困难,存在问题更多,它限制着向股份制迈进主要表现在:

(1)建筑市场不完善,采用市场经济机制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在建筑市场中,严重存在条子工程、明招暗定、吃拿回扣、盲目压价的问题。纯粹的价格竞争被统一定额所限制,也因各种因素作用而被扭曲,企业竞争是多因素的甚至是复杂的,信誉取胜极为有限。

(2)推行施工项目管理尚缺乏实质性进展。市场机制在许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主导企业管理的是经营承包,而众所周知,经营承包短期行为多,调动的是承包者个人的积极性,而忽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更缺少对国家和企业长远利益的保证。同时,经营承包没有统—规范,存在许多弊端如何处理好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关系,对经营承包的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探讨

(3)近年来建筑队伍不断增多.建筑产品价格低和“僧多粥少”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多少自己的积累,也难以吸引社会资金。与许多高技术产业的积累发展情况不同,建筑企业的积累有限,更缺乏企业股份的资本条件。 在这种情下,近期广泛地在国有建筑企业推行股份制足不现实的,在处理好企业和国家股权关系之前谈企业与企业间的合股也为时过早。宏观上,首先要求国家在建筑市场管理和价格政策上实行更加有利的政策。面对企业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造就市场经济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发展作用。

3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国家允许一级施工企业享受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鼓励施工水平高的企业独立或与外国公司合营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竞争,同时鼓励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总承包中的分包。从整体来看,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意识.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思想和经营意识。经营思想是建筑工程企业的灵魂,它贯穿了建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筑工程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受它支配,它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建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根据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特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我们应该抓好“四全”管理:即以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战略为目标的全面计划管理、以提高产品使用价值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为目标的全面经济核算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全面人事劳动管理,并建立以此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思想,这样才能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

3,2 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营方式相适应

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努力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根据建筑工程企业特点,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向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国有建筑工程企业改革不仅仅是放权让利或转换经营机制,实质在于原有模式,包括产权组织形式、领导机制、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等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要剔除和改善,因此解决深层次问题、深化改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我们重点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理顺内部管理体制,有效化解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现代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模式很多,如职能制结构、生产区域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矩阵式结构、联邦制结构等,建筑工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模式、行业特点、生产经营特点等,选择适当的形式。在改革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时,要立足于发挥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权力的划分要与赋于职能相对应,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要与集权、分权的程度相适应,应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权限的划分。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母公司直接从事主业的生产经营必然遇到与予公吲之问的同业竞争。而集团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的存在,既不利于集团母公司管理协调功能的行使,也不利于整个集团的整体优势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为此,集团公司应实行内部资产重组,优化集团资源配置,通过专业重组,集中处于分散中的专业施工力量,改变专业公司低水平重复设置的格局,最终形成集团的专业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专业公司群体。同时,进一步明确子公司的经营职能范围,实行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并举,加大管理协调和资本运营的力度,提高生产经营的层次,生产经营活动仅限于特殊需要的总承包、房地产开发以及闰际贸易与合作等方面,从而避开了与子公司在同一市场断面的同业竞争。

(2)加强对分包单位、分包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近些年在施工企业中,分包甲.位完成的产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企业的经济效益未能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同步增长,甚至出现效益滑坡,质量下降、拖延工期等,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良现象。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规模失控,特别是分包工程管理的失控。如有的工程项目领导、公司经理在工程外包时,不审查分包队伍的“一照三书”,即营业执照、企业技术资质等级证书、取费资格证书、授权委托书:有的技术人员失去原则,不必要地变更设计,多计工程量;质检人员不能很好地把好质量关,该返工的不返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预算人员高套定额,虚增项目,不按级取费等。有的项目领导,不重视合同管理私下口头定价,在结算时,由于价格问题而争执,甚至发生经济合同等纠纷,给企业带来损失。为此,我们应认真查验“一照三书”并签订分包合同,在抓好施工质量,确保公司声誉的同时,注意作好外包价款的结算工作,如结算时的套用定额标准、实际用工数量等。

(3)必须作好扎实的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基础和创新工作。作好基础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种基础制度、专项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应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本建筑工程企业的特点,改革开创新的管理制度,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3更新管理知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及竞争能力

不断更新管理知识、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水平,不断引进人才,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经济发展之中。而对于建筑业来说,意味着按国际惯例建立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体制,我国将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建筑企业将承受更大的挑战。面对转轨的宏观经济体制和建筑工程企业体制,面对国内外建筑工程企业的激烈竞争,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适应新体制要求,建立能适应激烈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制度,更新管理者知识,重视人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科技含量。

4 结束语

第4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源稀缺,致使现代企业生存发展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何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增强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企业的管理难题。

【关键词】

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创新;分析;对策

0 前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为了改变企业管理的现状,加强企业管理,需要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本文将对现代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现代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1.1 总体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企业管理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动力无法与国际水平保持相同的前进趋势。供应链不稳定、外部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外部管理的难度加大。另外,我国企业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人员创新意识薄弱、管理技术落后以及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也导致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改革难度加大。如果管理模式的变革无法满足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那么势必会导致企业的管理与企业发展的趋势相背离,从而导致更高的管理成本。

1.2 机遇与挑战

到目前为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十余年。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在国际背景下,企业能够更加平等地进入国际市场,这有利于部分企业加强出口管理,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也减小了我国企业出口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另外,贸易过程中所出现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可以通过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处理,从而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通过引进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技术,有利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发展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从众多跨国企业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完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2 变革创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对策

2.1 创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变革企业发展观

要想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发展,首先需要变革创新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需要新型管理理念。企业的发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密切联系,因此只有变革原有的管理理念,树立科学、合理的新型观念,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新的管理观念也能够拓宽企业管理人员的视野,确保企业决策的透明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不断创新改革发展模式,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营销力度,确保企业发展目标能够与企业的运营管理相结合。

2.2 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企业的管理制度需要和企业的运营模式保持一致。因此,为了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创新,确保管理制度更加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另外,创新企业管理制度需要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其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创新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模式考虑在内,从而确保所变革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在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对企业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企业新型管理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企业的管理能够更加透明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另外,监督机制的执行也能够提高企业人员管理的人文程度。

2.3 创新企业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创新企业管理技术需要企业加强对西方先进企业的学习,引进外资,引进外国先进管理技术,并且将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外国先进管理技术相联系,从而将外国先进技术化为己用,实现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能够减少企业管理中所出现的人力浪费现象,同时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促使企业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降低市场竞争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2.4 创新企业文化,优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自身的特色,对企业借鉴外资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企业文化并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包括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理念的结合,这是可持续发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体现。另外,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管理模式,确保企业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通过变革企业管理结构和生产结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并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的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结语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创建,需要改变企业管理观念,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将发展理念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优化企业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减少资源的浪费,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5篇

科学技术把我们带到了信息化技术时代,然而,全球经济格局也使市场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竞争力可从企业的管理中显现出来,所以,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由此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现状策略;创新

处在新经济大环境中,我国企业迎来了发展有利时期,然而也遇到发展瓶颈。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实施的现代经济管理策略及管理组织还很落后。国家颁布了多种经济扶持政策,各种投资名目开始多了起来,促使国内企业更好地发展。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在经济管理上,企业必须寻求创新战略,克服现代企业管理障碍,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原则,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经济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对策很重要,本文探究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概述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是经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此,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必然将降低企业于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及利润空间,为此,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及实践是当前关键内容,关系企业未来能否可持续性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经济顺应时展潮流,吸收国外大小企业有利经验,在经济管理理念、模式及手段上创新,以经济管理促使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即是企业经济管理要具有有效性及科学性[1]。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根本特征

社会经济形式变动时,现代企业管理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企业要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就应充分认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深层次研究及分析、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引导企业开展工作。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层面。

2.1企业经济管理体现较强综合性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把价值作为工作基础,综合治理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多种方面,如采购、生产、经营等,各项均牵扯资金运用及调配,从中可见,经济管理工作体现了极强的综合性。

2.2财务指标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反映企业管理决策层起到很大作用,这和企业经营状况相联系,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月度、季度及年度报表,为企业多种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凭借。企业管理者只需要按照业务指标制定和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制定营销策略,调整生产技术,所以,各项经营管理措施的制定均要以财务指标为依据,促使经济管理目标更好地实现。

2.3经济管理体现在企业管理工作多种层面现代企业管理均会涉及资金使用及调配,也即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保持长期性。企业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为此,经济管理效果关乎企业、个人的经济收入。轻松的经济管理氛围对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及员工情绪的调动能起到积极作用。企业管理氛围营造好了,才可使企业各项措施更好地实施,同时获得预期管理效果。

3当前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现状

3.1经济管理理念滞后企业经济管理所管理的是企业的经营范围,以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财务管理于企业管理中独立,融合了各程序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理念滞后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多数领导尚未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要知道,经济管理作用重大,仅将管理倾向生产及经营,使得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十分困难。当前我国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就是管理理念滞后,滞后的管理理念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革新。此外,于企业经济管理中,高层领导或者是主管人员管理幅度大,也就是让部门经理、负责人监督经济管理工作,不利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所以,创新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危机管理及战略管理重要性日渐显现,管理理念有助于时刻警醒企业经营管理者。实际管理中的战略管理理念及危机管理理念往往被视作会议或者演讲中的理论内容,而实践应用不常见。

3.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一定层面上影响了企业工作的开展。从当前情况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建设不完全自由,不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让管理工作混乱不堪,部门间协调长期得不到保障。和现代企业有关的管理制度,因为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尽管设立了,但无实际效果。当前,多数企业在经济管理制度上具有两个相同的问题:问题一,尽管建立了管理体制和配置了管理人员,但是,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二,管理体制束缚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速度常常快制度一步,所以,一旦制定的经济体制跟不上企业发展,对企业发展不利,虽然一些企业发展制度很先进。但是,速度不能跟上企业发展,速度过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使得系统资源被搁置。因此,经济管理体制的制定必须与企业同步。

3.3经济管理模式单一单一的经济管理组织限制了现代企业管理。审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单一化经济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突出特征。很长一段时间,企业经济管理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未能彻底摆脱旧经济体制的束缚,照搬了单一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急剧下降,形成了落后的直线职能机制,出现了许多组织形式。

3.4内部控制管理缺失当市场环境迅速变化时,企业经济者不能做出正确决策,由于企业管理者缺失战略管理意识及危机管理意识,为此,经济管理化的实现仅是空谈,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经常出现经济管控受限情况,财务管理不能控制全局,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权问题。随着品牌企业的销售增加和形象的提升。多数企业加入公司联盟中。本文下面以加盟公司经济管理为例进行分析,企业总部统一管理加盟公司,由项目经理实施分层管理,所以,经济管理权利分配问题是经济管理的首要问题,管理及监督两者不可或缺,为企业财务提供对策[2]。

4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解决对策

4.1创新理念,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不可或缺。企业要实现战略创新,前提是发展战略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其次,战略的发展也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引入新的战略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使企业在经济管中制定方针、目标,形成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的理念。企业领导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认识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明确经济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原有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指导,深入企业内部,宣传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战略执行中,企业创新运作方式及竞争方式,不可使用原有的方式,否则将削弱企业竞争力,创新战略可提升企业凝聚力。充分彰显企业优势,使优势扩大化,保持企业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何种阶段的发展,企业需要将危机管理融入其中,结合企业发展进程,不同阶段对应相应的危机管理,与企业发展同步,尤其是规模企业更要重视危机管理,此外,风险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4.2健全制度,建立全面的经济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创新是指企业改革制度,使企业更好地满足经济管理需求,此外,为经济管理注入新动力。在企业看来,经济管理主要配置是整体内部资源,完善企业产品功能,利于市场内部企业的构建及市场产品开发,促使运作机制及激励体系产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管理创新是基于全员参与及全体监督,制度创新使管理更人性化及柔性化。相比企业制度的先进性,企业制度适应性更靠前,适应性决定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旦企业制度过于先进而阻碍企业发展,那么这样的制度便需改革,制度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构成了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具体应做到下述几点:以综合考虑及综合分析为指导原则,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等实际状况,合理调整管理系统,明确经济管理责任及义务,提高管理效率,形成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明确自身职责,承担各自责任。

4.3完善经济管理组织完善经济管理组织对现代企业管理所起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各种各样,对经济管理模式选择,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考虑现代企业管理特征,工作完善及评审时,将评审分成诸多小的层面,结合多种评审结果,施行整体完善模式。对工作中长期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及优化,实现经济管理体系更好地优化。此外,评审经济管理体系时,引入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方式,评审项目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及个人,方便评审,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改革工作更好地开展[3]。

4.4加强内控,落实全面的经济管理监督强化企业内部调控,全程监督企业经营管理,是内部管理首要工作。单独凭借财务审计调控企业,当前尚有不足,为了确保制度的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就一定要制定内部控制策略,内部控制于企业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纯粹依赖财务审计不能有效掌企业经济,所以,财务管理相应调整,如企业生产范围的调整及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等,对企业财务开展十分有利,使财务管理更充分。

5结语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立足,增强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策略应用不可或缺。所以,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一定依靠科学系统的规范方式,实现企业现代经济活动的管理,为企业创作更大的利润及价值,促使现代企业管理工作问题不断完善,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形成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平稳快速地发展[4]。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程系统而综合,具有复杂性及长期性。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中,建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及经济管理组织,改革经济管理方式,并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如此,才能逐步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促使现代企业健康发展。本文以上论述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其中难免存有一定局限,但都是针对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做出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程文心.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5).

[2]张海鲲,黎恩勇.探讨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企业导报,2011(23).

[3]梁钟元.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企业研究,2013(22).

第6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经济;信息技术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化的发展,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先锋,不仅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变化,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于是,一场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这场变革强烈的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经历过两次巨大的经济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当前,人类社会步入了第三次经济革命,这次革命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形成新的知识经济形态。这种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的基础上的,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知识经济把知识和信息作为创造财富和社会价值的重要资源,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利用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知识和信息的创新也在企业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新的企业管理变革。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指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而开展的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在现代社会,协作化、扁平化、分散化、团队化、虚拟化,是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这种管理模式把知识与信息的获得、利用、创新作为管理中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虚拟企业是现今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它大大方便了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

二、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换代快,信息的获得对企业管理组织的形式有着决定作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信息方式获取的方式,也促使企业从新策划并改造原的管理体制。近年来企业的革新浪潮,正反映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变革的影响。

(一)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手段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也渗入到企业管理的战略中去。它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还可以通过现代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使用信息处理器对最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做到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 对企业管理组织的影响

多变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由单一的、等级性的传递方式变为网络化的传递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管理组织的结构,使管理组织从“金字塔”变为“矩阵”状,从前横亘在其中的中间层次被削弱或逐渐消失。管理层和直接与基层执行者相联系,基层执行者的自主决策能力增强。

(三) 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在网络化的电子商务中,人们发现营销成本会大大降低,贸易机会增多。

(四) 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管理系统的变革。首先,使生产过程自动化;其次,使生产管理的计划、组织、程序也发生变化;再次,是生产管理趋于智能化;最后,使管理层通过畅通的信息对生产管理的控制力加强。

(五) 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使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为减少,工作越来越轻松,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工作上来,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以方便其决策。

(六) 对企业决策管理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了丰富、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凭证。管理层就可以利用现代的博弈论方法来进行战略决策和定位。

三、新背景下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

虽然,受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支持,现代企业管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可避免的存地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形成了目前企业管理的误区。

(一) 经验主义的主观臆断

现代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在制定时,都会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因素,并把这些成功经验制度化。然而,一个企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曾经的经验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企业规模、发展模式,没有正确的理论支持,企业管理容易主观化。

(二) 没有标准,管理模式混乱

现在某些企业的管理体系,不论是从程序上、还是方法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管理模式混乱,且多变。长期松弛无度的企业管理制度最终会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应该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管理系统,并做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优化管理模式,形成稳定、开放的管理机制。

(三) 感性因素的制约

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采用数字化、量化的考核模式,而是感性用事,用感情制约理性,导致企业缺乏伦理标准,影响企业制度的权威性,这样会导致团队的工作效率低下,员工忠诚度变差,最终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建设一定要建立理性化、科学化、并能持续发力,形成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四)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低下

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制约着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如果一个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者,那么他就很难将科学的管理原理、管理理论用到管理体系上来,从而制约这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或者一个企业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但管理者素质不高,那么他就很难有能力驾驭这个管理系统,最终同样导致企业管理制度的瘫痪或发挥不了作用。

四、如何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一) 在管理中坚持实事求是

企业的管理体系需要什么样的规范,要达到什么管理水平,都要以企业的实际状况为根据来制定管理体制,制定出的管理体制又要在企业活动中进行实践的检验,以证明它的适用能力和可操作能力,确保其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切实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二) 在管理中注意领导和基层相融合

企业管理体系的受众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因此管理体系必须反映广大企业员工的意愿。在管理体系制定时,应该与员工进行沟通互动,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把员工的意见作为考虑因素,这样制定出的管理体系才是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才能扎根群众,为广大群众所信服并遵守执行。

(三) 在制定管理体系时尽量系统化、全面化、统一化

(1)系统化,指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要规范、优化,达到整体配套的效果;

(2)全面化,指企业的管理体系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尽量做到每个程序、每个岗位都有适用的管理规范,做到有章可循;

(3)统一化,指各项管理体系要相互协调,相互辅助,共同服从并服务于管理者的管理意志和管理目标。

(四) 要尽量做到职位与能力、权力与义务相一致

企业的管理制度,要尽量做到职务与责任相一致,使每个员工都能在其职位上发挥其所长,使能力与职位相符合。同时,与职位相匹配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它不仅与职位相符,也与在职者的工作利益相符。

(五) 企业管理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繁简适度

企业管理的各项指标和要求都要尽量做到定量化、标准化,内容更要简单明晰、通俗易懂,使受众易于掌握和理解。除此之外,企业管理的规范更应该做到详尽、明确,不能有任何的漏洞和含糊不清的情况,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就容易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

第7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创新;新形势

企业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制度有着很大关系。企业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管理制度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来看,企业在进行管理时,主要采用的是管理的经验与方法,里面渗透着深厚的人为因素,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此种方式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所以,为了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1、进行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社会经济的变迁,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与现代的环境基础不相符。对于外部市场对企业的压力,传统的管理制度并未给予重视,也就使得外部市场的竞争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到企业内部,更无法在员工间进行传递,而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员工对市场不了解,企业在创新与应变能力上变得比较弱等问题。所以,在系统论、控制论等先进学科的理论下,采用相应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已势在必行。

1.2新形势下,有利于经济形态的发展

(1)有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使企业在管理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①知识要素变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等的基本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所以在进行制度创新时,要考虑知识资本管理与物资资本的关系,把目光重点转向知识资本的管理。②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是密不可分的,而知识是人脑的终极产物,所以,在传播与积累知识时,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企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在管理制度的创新下,充分调动人积极性、发挥人的最大潜力。③内部知识的积累与外部网络的共享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源[2]。怎样设立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并渗透到企业的流程中,这也是对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更高要求。

(2)有利于客户经济的发展

客户经济的到来与发展,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客户经济的作用下,同一价值链上的不同企业整合到一起,把顾客作为主体,为其创造价值。企业的管理制度既要对内部的管理关注,又要对同一价值链上的协调管理生视,同时,顾客价值网络中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管理也要给予关注。②由于企业出现的网络化、虚拟化等,各组织间的所有权控制已经淡化,而是以契约、虚拟与经济控制的管理为主[3]。对于这种要求,企业的管理制度要与之相符,进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连接外部资源与组织。

1.3有利于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创业型经济不同于传统的管理经济,它是在经营创新与事业创新的前提下,体现出的多种高水平的创业活动与创新发明等,主要经济特点有自主、创新、多元化等[4]。第一,人们要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观念。第二,创业经济还提出管理上的创新,创建创业管理的模式。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前提均是大工业,经过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使组织目标实现。而创业管理模式则是以发现和辨别机会为基础,在创新、敢于担风险的情形下,实现创业过程中,组织与资源间的整合。在创业型经济中,稳定与控制已不是管理制度的核心,而是把机会、创新作为起点,鼓励个体发展、团队合作。

2、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2.1建立健全有效机制,打造专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在创新中起着主导作用。企业家推陈出新,经常在传统的轨道上带来创造性地改变。我国当前的企业管理在创新上没有显著的效果,其重要因素就是缺少专业化的企业家。所以,只有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才能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基于此,可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责、权、利互不影响下,要尽快建立并健全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约束体系,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直接受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在设立管理干部的制度时,要利用竞争机制,构建人才市场,进而通过市场机制使企业家得到合理分配。另外,国家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构建人才市场、继续企业家教育的培训体系等等,使我国的经营者更专业化。

2.2观念革新,使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经营的战略

企业管理进行创新时,最大的阻碍就是落后的思想观念。当前还有不少企业的管理层没有意识到现代的管理模式对企业带来的意义。有关调查表明,在各种创新中,观念创新是最不易实现的。所以,在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层要真正意识到管理创新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同时,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战略的布置要及时更新,使集约化的经营意识提高,进而使企业的管理创新不断推进。

2.3制度创新要加强,以此促进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创新,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企业资源在市场中的分配是由制度创新决定的,换句话来说,企业在制度创新下,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满信心。而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则是由管理创新来决定的,即要对市场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建立,从而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与良好运行的体系结构。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保障就是进行制度创新,它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所以,只有企业不断革新,创建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才能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2.4文化建设要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化管理氛围

在企业的管理中,企业文化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渗透影响着企业管理的创新。所以,企业要有强烈的创新观念,员工也要有强烈的认同感;营造企业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进而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敢于创新的先进人物,要充分发挥其表率的作用;企业创新体系要尽快健全,使创新有着更强的动力;同时也要对文化礼仪的创新与网络文化的创新进行设计,让员工接受创新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创新的动力,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

结语

企业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企业的制度,它将企业管理的具体要求形象地体现了出来,是对管理工作的归纳与总结。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的优劣,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充分意识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作者单位:上海闸北发电厂)

参考文献:

[1]李晓蓉.试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06):112-114.

[2]刘婷婷.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1(21):156-158.

第8篇

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落后会导致企业难于自负盈亏,阻碍企业发展。大多数校办企业的人事、财务等方面都存在着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来实行,校办企业的总经理一般都有学校任命,拥有着双重身份,既管理学校有管理校办企业。有时一些上市的大企业,其管理人员还同时是学校的教师,一旦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债权问题或债务纠纷,学校不仅要承担连带责任,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展。多数校办企业还没有逃出“校办”的范围,这就会导致企业与市场的严重脱节,要办企业依然还没有找到一条走向市场的康庄大道。面对校办企业的资金短缺、管理体制落后、产权不清等严重问题,校办企业和高校都应该进行及时的全面的深层次的改革,加大体制创新力度,解放思想,以便于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帮助高校走出困境。

2促进校办企业发展的方法

2.1理清产权关系,建立规范化、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首先,校办企业理顺产权关系,以便于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要建立起把资本作为纽带、产权清明、权责明确校企分离科学化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能够独立承担一切权责、自负盈亏。高校也应该建立起独立的经营管理公司,这一措施是降低高效产业风险的行之有效的手段,高校作为公司的唯一投资者,根据国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高校的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的股东,由其行使出资权利,代表高校握有对企业投资的股东权力,承担着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的责任,高校将所有资产转至经营公司,在高校转移资产前由有一定资历的中介公司进行财产审核,界定产业权力,对企业财产进行登记和财产评估,然后依据法律对企业的财产进行分类、建账,以便于加强管理,高校对投入到公司的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建立起新型的管理体制,这将有利于降低高校的产业风险,保障教育事业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2.2拓宽高校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校办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

我国高校应该打破科研经费发展的固有发展模式,把人才作为自己发展的筹码,加强与社会资本的沟通和交流,以便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人才和资本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以便于实现资源的合理的最优配置。其实高校本身投资和经营公司并不合适,因为高校在创办企业后没有能力不断地为企业追加投资,所以一定要广泛的吸收社会资金。

2.3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高校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对企业有计划的进行股份制改造,以便于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依据现行的《公司法》对那些没有能力自负盈亏的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吞并、转让、停业或是关闭,对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实行完全的股份制。可以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进行投资,也可以采取技术入股、工资入股等多种入股方式。在对企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对可经营性资产进行单独管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下,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便于使企业充满活力,并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优秀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应该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3结语

第9篇

截止12月中旬,餐饮部共实现销售收入xxxx万元,其中xxxx收入xxxx万元,xxxx收入xx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x万元,实现了经营指标较去年同期增长xx%以上的目标。

完成了集团公司和其他会议团队的接待任务,重大投诉率为0。

二、管理情况

1、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酒店管理公司

2008年,餐饮部在宾馆“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大胆实践报告”的改革思路指导下,立足馆情,因地制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成立了xxxxxx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为全馆的可持续发展,为宾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规范化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推荐阅读: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

⑴、xxxxxx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

⑵、完成了与公司申请注册相关的各项手续,进行了工商行政注册登记,办理了正式的企业营业执照。

完成了集团公司和其他会议团队的接待任务,重大投诉率为0。

二、管理情况

1、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酒店管理公司

2008年,餐饮部在宾馆“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大胆实践”的改革思路指导下,立足馆情,因地制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成立了xxxxxx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为全馆的可持续发展,为宾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规范化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⑴、xxxxxx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

⑵、完成了与公司申请注册相关的各项手续,进行了工商行政注册登记,办理了正式的企业营业执照。

⑶、顺利完成了租赁和经营xxxx餐饮的工作,理顺了与宾馆接口的各项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审计;内部控制;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要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内部经济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国有企业内部经济审计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无论是对当前还是今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经济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从总体上看,内部经济审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审计注重职能监督,弱化评价,未建立有效的预防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审计初期,其基本职能是监督,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监督进行的。内部经济审计在部门、单位内部实行经济监督,就是以财经纪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为依据,对被审查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追究或解除其所负经济责任,从而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纠错查弊,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经济审计重点滞后,倾向事后性、复核性的财务收支审计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审计大多数处于财务收支审计阶段,内部经济审计工作多偏重于财务及财务控制与保管,检查企业内部各部门是否遵守和执行了公司的经营方针与决策,是否有效地保证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监督企业内部各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检查企业有无舞弊行为和财产资金有无损害。因此,公司内部经济审计的工作重点在于查错防弊,大搞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审计。

3.多强调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还处于摸索阶段

从我国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内部经济审计的现状和经验来看,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传统的内部审计类型,仍是我们内部经济审计的工作重点。它基本上是指与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可靠性有关的检查,包括主要检查和评价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如凭证、账簿、财务报表、历史成本等,检查经济业务、经济合同、财务收支的合法与合理性;审查收益利润的真实性;重视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合理性,研究其被遵循的情况;重视财经法纪审计。

4.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支持不够,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把内部经济审计当成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心理上存在排斥内部经济审计的观念。我国许多企业设立内部经济审计机构主要迫于政府压力,并非自觉地认识,因此积极性不够,抵触情绪较大,变现机构人员东拼西凑或随意撤并、精简,这就使许多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及不稳定,力量单薄,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三、做好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建议及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内部经济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内部经济审计的发展情况和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内部经济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方法等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以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1.内部经济审计的模式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要使内部经济审计真正起到监督经营者资本营运、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达到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职责和责任,就必须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体制,将内部经济审计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代表产权主体的利益进行工作,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

2.内部经济审计的职能应以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为出发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经营机制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管理模式也较传统的企业管理有本质上的差异,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3.内部经济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应满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代表出资者、经营者、决策者从事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直接参与生产、流通领域创造价值的过程,对企业全过程进行监督。其监督的内容应突破传统的以财务收支为主的模式,向经济效益审计(即国外的“3E”审计注释 2)开拓发展,并以此为重点,旨在使内部审计成为充分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发展生产力的建设性审计。通过内部审计监督经营者是否按规范和效益原则营运资本,使资本保值、增值,堵塞漏洞,减少支出,加强岗位责任制,使内部审计既满足经营者的需要,又达到对出资者资产的负责。

4.逐步健全内部经济审计制度的规范,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内部经济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规范的完善程度,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停留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品德操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助于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提供外界评判的依据。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必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特别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要求审计人员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及产权关系日益复杂,迫切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控制机制,以加强内部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演.浅谈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J].科技资讯,2008(06).

[2]陈宜男.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科技广场,2005(09).

第11篇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所谓企业经济管理,简而言之,指的就是为了使得企业能够取得应有的成绩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措施。企业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且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此应该在实际的企业经济活动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以企业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逐渐向以企业经营为中心的经营型管理。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可预见性

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之中,数据及指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企业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的结果。各类相关数据及指标的统计与整理可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加以清晰地反映,从而为企业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特别是在企业领导层或者管理层在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时候,经营数据和指标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经济管理体现以人为本

以前,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使员工工作,其对员工的激励和控制还是外部的,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管理的内容是管理员工的行为。这时,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现代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人是有感情的,喜欢接受挑战,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社会转型期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及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总结出社会转型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较大。企业的员工流动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员工流动成本不断侵蚀着企业的利润,人员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士气,大量熟练员工,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流失,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从企业本身来讲,主要是企业的激励制度相对落后以及不合理等,员工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工资之外的工作幸福感,工作人员失去信心时,就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感,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就给企业资源的整合以及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关键部门的员工离职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企业经济管理观念十分落后

由于我国历史方面的原因,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系统性不强。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非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整体实力方面的竞争。若各个部门只顾着自身的利益以及自己的发展目标,缺少与其他部门或者其他企业之间有效地沟通与交流,便会对外界的信息不知情。虽然企业的各个部门是企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然而企业的整体效益并非为企业各个部门效益的整体叠加,忽略了整体的管理理念,就会对企业的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还体现在对经济利益的单一的追逐,而对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忽略了,未构建一套完整的经营战略。

(三)管理创新意识严重匮乏

企业管理意识的匮乏导致粗放式广泛存在于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之中,那么这就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以往的粗放式经济管理模式,已难以确保现代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很好地促进作用。经济管理水平关乎着现代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效益,然而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的意识而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狭隘,坚持掣肘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以及理念。所以说,企业经济管理中,经济管理模式陈旧,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制约性作用。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基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创新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如下对策。

(一)实行“法治”,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实行“法治”,就是建立起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以系列制度实现企业各项管理的系统化。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在继续实施传统管理制度中的约束性的条款的同时,构建起企业激励体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得企业在经营之中形成一个高效的执行团队。

(二)以人为本,创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员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传统员工管理上,企业往往执行仅以员工绩效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在新的背景下,应该实行系统化的员工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实现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立起对员工的充分尊重。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及工作氛围,处处体现对企业员工工作的尊重,可很好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二是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按照产权关系创建激励机制,通过“合伙人”或股份分配,建立起企业内的成员“命运共同体”,共享利益,共同担风险。从实践上看,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都享有企业股权,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企业”的主人,利于企业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收益。

(三)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战略

企业的经济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整体发展,可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内驱动力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所谓创新经济管理战略,就是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指导思想为根基,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推进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创新,减少管理成本,增加经济管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四、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制度;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38-01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它是企业成长之保证。作为一门科学,管理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同行。企业系统管理主要是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面对的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是不具有整体规律性的个体,对个体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管理的重点和关键,而对个体的管理是依赖管理艺术的。研究个体并不能排除对系统的重视和关注,研究个体必须结合系统,也就是研究个体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从这一点看,研究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是人、财、物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关键所在。作为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从早期的以实践作为依托到现在以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的管理,始终都没有离开这个主体。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把人管理好了,也就基本上把整个管理搞好了。企业管理中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需要依赖制度去约束。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种类繁杂,归纳起来可分为基本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在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整体实施的科学、全面、规范,无论是高层的战略性计划,还是其它管理层的战术计划及生产作业计划制度等必须统揽全局、把握细节,确保高质高效;目标制定要以员工、经营者及顾客、竞争者、政府共同利益为主体,相互联系、互相支持,追求效益最大化;组织上则要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组合成纵横交错的关系网,使每一个成员都能职责分明地工作,为管理的整体功能的发挥提供重要保障;充分体现决策机构的力量,根据外部反馈信息不断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选人用人制度要完善,通过选拔、配备和使用、培训人员,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内在潜力,实现人员与工作任务的协调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资源得到高度开发等等。企业管理制度中评价制度、激励制度是非常关键的两个方面,而其它制度本身都必须体现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内容。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工作性质、强度、责任、过程、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定。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内在动力,提高工作绩效。评价是激励的基础,没有评价,激励将没有依据没有目标也没有效果。激励是评价的目的,如果仅是停留在评价的层次上而没有激励措施,那是资源的耗费,因为评价是需要信息成本的。一个企业,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科学,管理就基本是科学的了。

二、企业管理的艺术性

(一) 内外激励双驱动

1、建立科学、严谨的激励制度

企业一系列激励制度制定要在广泛征集员工意见、通过专家分析、论证、员工认可之后方可出台,要充分体现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原则,并且按制度要求严格执行。执行过程,要配套以考核制度,保证工作开展的质量、效果,通过外在的推动实现激励员工内在的动力,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制度的实施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变化,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员工不同阶段需求、工作要求等不断完善相应措施。

2、运用丰富手段、方法综合激励

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工作实际,掌握员工的需求、动机,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激励手段方法提高激励作用效果。还可以让员工参与组织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讨论,使员工感受到上级主管的信任、重视和赏识,体验自己利益同组织利益及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的责任感等等。

3、 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获得成功。好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使企业很好地顺应国内国际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现代企业要在企业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中不断完善具有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特色文化内容。既要注重员工理想信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精神层面内容的完善,又要注重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等物质层面内容,以成功的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 企业管理者的的领导艺术

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成功就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掌握的管理艺术很多,但重点应掌握好三方面的艺术,即对人、事、时间的管理艺术。对人的管理上要用其所长、互相尊重、严于律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事的管理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带动整个工作链条前进的中心环节,管理中要学会“弹钢琴”,对各种事务的处理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注重各因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平衡协调,形成浑然一体的管理机器,产生和谐而有节奏的运转。对时间的管理上要有计划地使用可控制时间,并设法把不可控时间变为可控时间。此外,要自身廉洁、公道正派,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尊重支持下属,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