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时间:2023-02-12 00:17:0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对立统一 高等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有了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以及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进行了重大调整或改革。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不管如何改革,有几个东西将始终保持不变,那就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变;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不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不变。但是,不同时期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以及对人才的定义等却在不断变化。人才和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生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高等教育头等重要的问题。

一、让教育接受市场的调控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培养什么人才问题上, 长期来,我们国家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应试型人才还是素质型人才?什么是素质?所谓素质就是指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内在因素。正是这种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者换句话说,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两种基本观念、基本模式。与此对应的基本教学模式便是注入式和启发式。市场经济呼唤素质教育,计划经济培养应试型人才。把高等教育视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能最大限度适应转型期人才市场的需要,而高等教育必将出现勃勃生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基本上是应试型的,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目标明确,知识单一,其优点是专业对口,上岗能用。传统的科举制度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应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思想上的反映就是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这种教育模式受到挑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计划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仍然是主要的;再加上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还不完善,它的负面影响,比如短期行为、立竿见影等价值观,更加剧了应试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和观念。其实,即使是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很完善的国家(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应试教育模式也依然会存在。因为,只要“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有市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会同时并存。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么多年以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虽然越来越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应试型教育。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既然应试教育改多而效少,说明它有生命力。既然有生命力,就说明它不止包含着合理性,一定还包含着必然性。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加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加大力度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尽快让高等教育同市场接轨,主动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接受市场的调控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我们国家把市场观念引入高等教育后,高等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

1、注入式教育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有人明确指出、并严厉批评了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缺点。比如,批评注入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在老师与学生关系上重教师的绝对权威,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重知识的灌输,轻知识的消化;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重教的主导作用,轻学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效果上重分数的高低,轻能力的强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尽管我们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当今的教育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学校的教学活动仍然是围绕知识的讲授而进行的。教学评估也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虽然报刊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价值观念、健全人格等,但是,在实践中却收效甚微。这说明什么?说明知识是头等重要的,怎么改都行,但不能没有知识。的确,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太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在现行大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太少;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而且教学环境也不够宽松、不够理想。

注入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可以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在课堂上把全部问题解决。正是在这种模式之下,有不少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功能上发挥得很好,思路明确、概念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你听了他们的课会是一种享受;对学生来说也具有立竿见影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好老师。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有另一种类型的好老师。他们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观点,你听了他们的课会受到一种启发。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潜在的,也许若干年后才会让它们有所领悟、有所体会。其实我们主张的不是前一种,也不是后一种,而是二者的辨证统一。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把问题讲不清楚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把问题全都讲清楚的老师也未必是好老师,只有那些刻意把问题讲清楚而又给学生留下适当空间的老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老师。

有人把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我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太落后。因为他们认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体上就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于是主张转变教育观念,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开始就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提出、而存在的。素质教育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从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到学生的自学为主;在教学任务上由教给学生知识转到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从注入式转到启发式;在学习目的上,主张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在教学观念上提倡研究性教育;在哲学思想上,批判实证主义,主张建构主义。

2、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的特点是强化知识的传授,而素质教育的特点则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在向应试教育挑战过程中,很快认识到了应试教育本身的合理内核知识。于是,不断扩张自身的内涵,最终把素质教育定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个基本要素上。明确指出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深厚的知识,不可能内化为更高层次的心理品质,而能力则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没有知识的素质是空虚的,没有素质的知识是凌乱的。大学原本就是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地方,向学生传授知识是它的第一要务;老师认真教书,学生认真学习则是他们的天职。然而,这种内涵扩充后的素质教育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了,因为它已经具有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统一的特征。应试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模式,它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企图消解它、或拒斥它都是形而上学。但是,我们并不主张应试教育,我们主张的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统一。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是因为面对培育还不完善的市场形势,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有前途,学校才有前途,高等教育才有前途。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的主张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就是主张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介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一个综合训练和提高。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教师,教完一门课并不难,难的是教好一门课,而要教活一门课就难上加难了。因为这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而且还要求教师有特殊的知识超越。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哲学融合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介绍中,我们就能以立体方式把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全方位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启发了思维、提高了素质。

我们主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提倡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但我们并不主张怀疑一切,特别是传统。笛卡尔怀疑一切,但他从不怀疑自己,于是便有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主张,便有了他开创的二元论哲学。再说,敢于挑战传统,敢于向传统说个“不”字,是需要勇气、需要付出、甚至是自己生命的。哥白尼挑战“地心说”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一场革命,然而,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却不得不选择在逝世前三个月出版;白鲁诺宣扬“日心说”被教会处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伽利略宣扬“日心说”,1633年被罗马教皇囚禁,直到1642年逝世。注意到传统就是浓缩了人类精华,因此,不是什么传统都可以挑战的。于是便有了继承和发扬的传统主张,便有了批判和扬弃的现代文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应试教育模式已显露出它自身的弊端,但决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当然也不是保护,而是维护。保护是不允许它受到任何伤害,而维护则可以将它改造和组装的。

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不休、应试教育受到挑战依然是应试教育时,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瞎子摸象的故事。传说有几个瞎子想知道大象是什么,便约在一起对大象进行“认识”。瞎子要认识大象只能用手摸,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耳朵,说大象是一把扇子;另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说大象是一根柱子;第三个瞎子摸到大象的尾巴,则说大象是一条绳子……这就是瞎子对大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具有形而上学的“简明”特征。当然,这仅仅是认识的开始。由于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会争论不休。如果有一天他们的认识能够进一步深化,他们会发现,原来这场争论只不过是形而上学之间的一场争论。认识的“本能”驱使他们去寻求一种共识,决定对大象进行再认识。设想他们可以改变条件,比如交换位置,或者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考察”,他们的认识就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不会再坚持大象是扇子或者是柱子,他们会不得不承认大象是扇子、也是柱子。追求认识“简明”的他们感到了茫然与困惑。因为,他们本想知道大象是什么,结果发现它什么也不是。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认识已经升华,如果他们能够超越自我,大胆假设大象既是扇子又是柱子,就说明他们的认识已经从形而上学上升到辩证法了,而瞎子也就成了盲人哲学家。

正如瞎子摸象一样,我们并不主张单纯的素质教育,因为,最好的教育模式既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素质教育,而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我们主张二者对立统一决不是主张它们半斤八两,而是强调在一些时候(或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应试教育为主,另一些时候(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是素质教育为主。当一种教育模式为主时,一定还存在着或潜存着另一种模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竞争,社会的需求,市场的杠杆注定了这两种教育模式必然要互相转化。 参考文献

[1]罗诗裕、周小方、王海光、邵明珠.从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看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学术论坛.No. 1, 75(2003)

[2]邵明珠、罗诗裕.论“法律事实”的认识论特征.“求实”.No. 6,2002

第2篇

一、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三、正视应试教育,才能让素质教育做得更到位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正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现实存在的,是有生命力的。它有存在的沃土、温床,它有存在的价值。正视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两种意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两种意识,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第3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价值互补

20世纪末,中国大地兴起“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潮。由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极大程度地切近和满足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并且在理论上有效地弥补了现实教育即“应试教育”的不足,以至于它的出现当即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片叫好。一时间,大家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素质教育大行其道,颇有取而代之之势。但是,经过了近10年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思考,笔者不禁要问: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它想要做什么?它能够做什么?“应试教育”是否真的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它的前景如何?的确,需要思考。笔者在此试图用冷峻的思考、中庸的态度和理性的结论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取向

素质――基本的含义,应该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具有本原意义的组成部分。素者,元素、要素也;质者,质地、本质也。一个是有待于组装的零部件,一个是这些零部件抑或零部件实施组装之后器物的成色及其好坏,而素与质又共同组成一个特定社会人的最内在、最起码的,即具有“底线”性质的定在。素质,从词源意义上讲,强调的是人先天的自然属性,但既然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体,以致在实际上自然的属性被摆在了一个人所共知、不说自明的,甚至是带有公理性的位置上,它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前提条件。失去了它,或者它在某种程度上不健全的话,就会使另外一个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般来说,因为教育能够起到显著塑造功用的体现往往又集中在后天的社会属性上,所以,素质的社会属性从而显得更加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所谓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就是围绕着受教育者素质的优化与提高而实施的一系列灌输、传授、影响和塑造的活动。而受教育者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素质实实在在的改善,则是整个相关活动的落脚点和关键之所在。根据上述情况,如果把素质教育定位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便使之进入社会时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具备的公共性、基础性能力培养的话,这是可能、也是可行的,理应受到肯定。人的发展,从基础教育这个阶段性的任务结束之后,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散,但不管其朝向何如,毕竟它应有一个现实的基础、应有一个坚实的点,这个点就是“公共教育”、“基础教育”抑或叫素质教育的聚焦之处。无论把这个焦点规定为“德、智、体”三个元素,还是把它分解成“德、智、体、美、劳”五元素,从理论上讲,人们对此都有一个潜在的认识,即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条件――素质。对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就是我们基础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新的教育思潮――素质教育――没有满足于上述的解释与分析,而是将有关理论作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升华,在高扬于旗帜上的纲领性宣言里明确地告诉世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包括“三大要义”,即“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素质教育还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作了阐说,其整个思路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学生则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要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素质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幅迷人的图画!

素质教育就是这样带着它的宗旨、要义和预期目标等一揽子方案,满怀着涤荡教育领域里一切污泥浊水的气概来到了现实中间。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素质教育,作为试图否定“应试教育”而出现的教育思潮,它所声明和包含的优越性是否足够将“应试教育”淘汰出局呢?这些我们没有必要匆忙地下什么结论,最好是先将其对手――应试教育――进行细致的考察之后,才能作出最后的取舍。

其实,所谓的应试教育,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或思潮,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目的较为明确的操作方法。它来源于“试”,服务于“试”,其自身也随之在不断地“试”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一幅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画卷。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其副作用在某个既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课程难度过大、强调共性、忽视个性、考试的次数过多、考题古怪等等。总之,与素质教育的理想是相差太远,甚至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还表现得有些残酷。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所面临的就是激烈的竞争,远不如素质教育所标榜的那样,在一派轻松愉快、温情脉脉、莺歌燕舞的氛围中就能达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它是严峻的,无法容纳任何的虚幻与想象。学校既不是“桃花源”、也不是“象牙塔”,它不在“天国”而在人间,它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实实在在、鲜活生动的组成部分。社会实存的一切都会程度不同地辐射和影响到教育领域,社会运行的所有规律也都会在学校这个社会的“微缩景观”里得到实在的体现。

可以这样说,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活的资源只要不是无限地宽广和富足,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只要不是完全没有优劣和差别,那么,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竞争就不会停止。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一定的群体势必会在各个方面充实、壮大和完善自己,在人员方面也会按某种特定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组成部分”。在选择的过程中,考试可以说是一种简便易行、清晰明了的选择方式(当然,这里所说的考试指的是广义的考试,不仅包括书面的、口头的,而且还包括使用其他方式实施的各种选择)。既然考试已被公认为是人才选择的方式中最简单、明了、公正、准确的模式,那么,考试的盛行和被人推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检验,作为衡量某种“成品”的客观标尺,作为攀上人生某个高度并能得到公认的有效证明,容不得人们对它不予以高度重视。正是由于有了这般的重视,才决定了它得以赢得“指挥棒”和“调节器”的桂冠。现实中,人们主观上重视往往具体地物化并落实为客观上的目的性、针对性十分明确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中。而这种为应付特定考试所作的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当前在理论上大加鞭笞、指责,然而在实践中又理直气壮、我行我素的应试教育。

要考试就希望顺利过关。要顺利过关就需用考什么学什么。要学好考试的内容就须得排除任何干扰。要排除干扰就得把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放在一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傻瓜才会去下大力气钻研和捣鼓那些与自身的需要不相吻合的玩意儿。“用最小的代价去换取最大的收益”――这是人类社会自觉遵循的最经济的生存和处世的原则。时下,尽管大家讨论的“应试教育”这个概念的涵义所涉及的还远没有如此普遍的层次,它不过仅仅是素质教育相对应、与基础教育相对应,说白了甚至只是以通过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为标志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的存在是一定社会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但是,从一般和普遍的意义上理解客观存在着的那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对于实事求是地抑制和调适当今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习惯于蜂拥而上、不顾后果的做法,总算是树起了一道理论的栅栏和思考的规范。

三、形上之素质教育与形下之应试教育可价值互补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句揭示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辩证关系的至理名言,为我们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相互关系指明了一条现实的途径。在人类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适应着不同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 ,教育及其发展的阶段与模式并非是人类选择上的任意,它是社会及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反映。无论素质教育的思潮还是应试教育的做法的出现与存在,都有它自身存在的条件和存在的可能性,它们是特定本质的外化和体现,它们都是所处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抑或向其它什么教育模式的转化,本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揠苗助长的做法,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应试教育在一定历史阶段、即理想社会到来之前是不可能被取代的道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人类在某个具体领域里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存在和涵盖于更大范围的人类社会的理想之中,不存在脱离整个大环境而单独实现其自身的可能性,小理想要服从大理想、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一位经典作家必须首先解放全人类,然后才能解放自己的教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存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毛病,我们完全可以顺应客观的社会规律去修补和匡正,而不应该试图消灭和取缔。应试教育的弊端,当年“废科举”时人们已经认识得非常充分;应试教育的不足,亦可谓“前人之述备矣”;然而,令国人所没想到的是,我们的科举废了,西方却把它拿去发展成了保障社会政治稳定的“文官制度”的基础;“”中,考试被取消了,别人却在这难得的时光里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取消考试及其相关的教育活动,仅用空洞和想当然的所谓“德才标准”选拔人才的做法,其弊端、其流毒更甚于应试教育不足的千倍、万倍而不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我们极力地反对、否定和取消考试以及围绕着考试而展开的一系列训练、培训等应试教育活动,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就会落后,就会倒退!这一点已经成了我们全民族交过巨额学费后的体验与共识,以至于谁也不敢公开地反对考试,反对的只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但是,因为这种教育活动是符合规律的、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所以尽管反对的声势似乎浩浩荡荡,可实际上则无异于隔靴搔痒。

至此,读者如果认为笔者是素质教育的反对者,那就错了。

从上述素质教育所展示的宗旨、要义和思路看,我们不但没有理由去反对它,而且还要根据教育事业的客观实际,不断地去补充它、完善它、发展它。目前,素质教育虽然还仅仅是一种理念、一个方向、一次探索,尽管它叙述和展示得还不够充分、特别是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去实现,但是这个“乌托邦”(“乌托邦”本来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指的是对未来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这里用的就是本原的含义,并非指什么“空想”的意思)毕竟为人类教育的理想目标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实的镜子,来参照、弥补和纠正其漏洞和不足。从长远和抽象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理想永远是一种昭示和引导,能够使现实的教育活动不至于失去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从具体和现实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内涵起码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又一种新的说法,有利于我们通过新的角度来理解、把握法定教育方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中,素质的含义、全面的思想、实现的途径以及最终目标等等,都通过清晰、简洁的语言得到了强化。从法律权威性的角度理解,完全可以说素质教育的全部思想就是《教育法》精神在社会现实中的自然生发和理论延伸。比较《教育法》的规定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大家不难看出一个简练、一个细致,一个经典、一个生动,相互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有趣的是,如果顺着这个逻辑思路继续探索,我们还可以惊奇地发现:曾几何时,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被炒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所谓“论争”,其实只不过是一场“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的喜剧而已!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想,说明了它的存在是以思想性、观念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是关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道”的思考。所谓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问题的一般认识,核心总是表现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如:为什么培养人,即培养人的方向、性质和出发点;培养什么人,即培养人的目标、规格和标准;如何培养人,即培养人要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内容、原则、途径、形式和方法等等。素质教育不但就是这样的一种思想,而且还是层次较高的带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颇具高屋建瓴的哲学味道。而应试教育恰恰相反,它不仅没系统的理论,甚至就连公开打得出来的旗号都没有。虽不排除从事实际教育工作者的同志在日常应试教育的实践中不乏闪光思想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它拔高到形而上的层次。这是因为应试教育本来就不是与素质教育旗鼓相当的理念,它只是一种具体、实在的、能够操和的方法和手段。与教育思想务虚的能力相对比,它务实的性质则属于形而下“器”的范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运用这个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把国家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在课堂的每一节四十五分钟之中的。所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本是分属于不同层次的社会存在,它们的本质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外化为关于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虚实结合的共存为我们时代在教育领域里构筑了一道现实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线。

综上所述,教育界热点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论争,经过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事业的理想设计,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形态,它的存在能够对现实的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引导和昭示作用。作为教育的目标、规范和准则,它必须实事求是地明确自身的定位,避免那种摆出一副救世主无所不能的样子这也想管、那也想干,但事实上什么也管不好、什么也干不了,甚至还将自身陷入到什么都不是的虚幻境地的状况。应试教育作为具体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只要我们不再对它存有偏见,不再把现实教育中的所有问题都一股脑儿地推到它这个“替罪羊”身上,应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与其它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在一起,完全有能力把素质教育的理想一步步地逐渐变为客观现实。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论的、逻辑的和现实的基础,两者之间应是理论与实践、规范与行为的相互补充、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以及现实教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失范的现象,肯定需要规范,但只有在理想的引导下锲而不舍地对现实进行改良和弥补,教育事业才会在周而复始的“失范――规范――再失范――再规范”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吴紫彦.现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郭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Z].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

[3]黄白蓝.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4]陈白玉.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5]扎古尔•摩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

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采取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错误做法,只抓“智育”,忽略德育、体育,不顾一切地增加学生负担,打乱教学秩序。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提前结束课程,搞突击复习,题海战术,学生的活动时间全被挤掉,双休日不休息,节假日补课。休息和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学生健康受到损害,有的还产生了厌学情绪。这不能不说是对人才的摧残。在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升学考试不考的课程停开,考什么突击什么,死背硬记。频繁的考试,门类繁多的各种模拟题,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把学生引向只有升学才是唯一奋斗目标的错误观念上来。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魅力、令人憧憬的时代。她将是一个科学世纪、美学世纪、信息世纪。而这些能否实现,都将取决于人类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状况,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整体素质,取决于有一批有特长的高科技人才。

所以我们必须改善目前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坚持“素质加特长”的办学途径,这是21世纪教育人才的召唤,是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

“素质加特长”的办学模式,它的期望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一、品德好。学生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竞争意识,有合作意识,有开放意识,诚实、勤劳、正直,心胸开阔,经得起挫折和失败。

二、基础牢。学生有比较扎实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对知识有广泛的兴趣,主动学、知识面宽,有一定的审美情趣。

三、体魄健。有健康的体态,健全的生理机智,健康的心理,性格开朗,意志顽强,能自控、肯交往,有时间观念和效益观念,有责任感,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能力强。有一定的表达力、计算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实验、操作、创造的能力,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等。

五、有特长。在各育、各科都达到基本要求的条件下,有一门专长。

那么,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呢?关键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宏观上有管理体制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等问题;在微观上有学校管理问题,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问题,直到具体到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问题。但这些问题无不由教育思想来支配。

第5篇

关 键 词 :素质 应试 美术教育 情操 价值取向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在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中,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以生动活泼的面貌全面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其区域特点,少数民族地区更应保持其语言、服饰、风俗等特色。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一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以及“一考定终身”,不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发展到应试教育,使教育受到产业化思想的影响是值得深刻反省的。有人则是这样评价应试教育的:“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的,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更确切地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这些年来,人们大都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就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要倡导素质教育就必须排斥应试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个长期目标。而应试教育则把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和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应试能力的培养,急功近利地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个短期需求上,而不在乎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从表象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互对立、排斥的,但如果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的目标,而考试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不能把“手段”作为“目标”的对立面。恰好相反,在竞争机制建立后的现代社会,“应试”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认识上产生了偏差,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

一些学校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由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互对立、排斥的,就不再需要考试。甚至认为改革与素质教育是同一的,可以画上等号,因而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常用手段,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纠正以分数代替一切的做法。现行教育尽管存在一些弊端,但并不是说现行教育必须全面否定。事实上,现行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二者应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如果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而忽视统一的一面,就会曲解素质教育的本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素质教育不能单列知识的传授之外而独立成为教育体系,素质本身也是知识、技能、能力、修养的整合。不能说学习了音乐、美术、体育,就等于进行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多维的,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全面的,素质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协调进行才能完成。

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行因材施教的办法。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中的地位

当前学习美术和有志于将来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部分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往往也想走这条捷径。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艺术类高考中,美术类高考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选拔也越来越严格,在众多参加美术高考的考生中能够被美术类院校录取的考生比例较低。如北京的各大重点美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每年高考,预估录取比均低于15比1,个别甚至可能达到25比1。其他地区如山东省2006年艺术类考生接近16万,其中大部分为美术类考生。根据估算,连同其他艺术类考生在内,每年大约有三至四万名考生可以被录取。美术高考热原因之一,是美术专业涉及的面宽。美术专业的学生能掌握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电影美术、美术教育、装饰艺术、环境艺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从事珠宝首饰设计、广告设计、产品包装、橱窗店面设计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其工作适应面十分广阔。原因之二,是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近几年来,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猛增。如专业画家、美术教师、工艺美术设计师、电脑美术专业工程师、服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家装设计师等。这是近年来艺术类高考持续升温现象的原因。

探讨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中怎样发展当下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高考”类的专业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美术教育呢?“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尹少淳教授在他的著作《美术及其教育》中,对美术教育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诠释:“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而它又是由美术和教育合二为一的,因此,美术教育的含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根据两者倚重的不同,尹少淳教授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美术不一定总是有意识地教育人,但它对人有着某种影响作用,而美术教育则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无论从目的还是方法都体现出狭义教育的特征”;“美术是以终极姿态(完成的作品)作用于人,而美术教育则以过程(作品的学习与制作)和终极姿态一并发生作用”。美国美术教育家加德纳将人的艺术素质分为制作(making)、知觉(perceiving)和感觉(feeling)三个系统,美术教育正是作用于这三个系统,使之协调发展。

三、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是一个基础性因素,离开了美术不可能存在美术教育,但就对人的影响而言,美术教育比美术更深刻,更广泛,更具明确的目的性。在美术教育的分类中,从年龄上可分为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我们就从中学美术和大学美术教育方面来谈。

一个合格的美术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这些素质应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当然这与各种层次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分不开。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机制使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升学率、考试分数上,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使得学生们竞技高考独木桥,的确是出了不少“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也确实成就了许多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生往往沉溺于背诵理论知识,很会“考试”,但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实践的能力。笔者认为学习美术的学生专业素质应是绘画基本功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深厚,熟悉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关注当代美术发展状况,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视野开阔,文采博学,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发展,一专多能。

在现今的美术教育中,许多普通高中甚至小学都设有艺术特色班,招收艺术特长生,这样的特色班确实可以为美术院校提供生源,也可以提高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和普及学生素质教育。但事物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在高升学率的背后,在这样一些特色班中,其中有许多是热爱美术和具有美术天分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文化成绩不好,才转而学习美术的。这些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基础知识考上美术院校,却很难真正重视专业,更不用说在美术方面有所发展。

通常人们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意行为,指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的过程基本一致,或者说过程不被目的过分约束,这种行为在过程中给人的是轻松、愉悦和舒适。另一种是意志行为,这种行为的过程极大地受到目的之左右,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的实现,必须运用强大的意志力来强迫自己完成一些行为过程,即使这是一种使人在过程中感到极其无聊和枯燥的行为。所以,意志行为通常给人带来的是紧张、艰涩和痛苦,但一旦目的达到后却能给人带来比情意行为更大的愉悦。就人的本性而言,当然都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即情意行为。但在很多情况下又不得不做自己不情愿的事,即进行一些意志行为。因为人毕竟是拥有智慧和意志力的高等生物。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层次的目的以及完成这些目的的行为所构成的。那么美术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由于文化成绩不好但又对美术不是很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美术,不运用自己的意志恐怕是不行的。但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在一个科学理性的社会中,中小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即他们的所学都与将来的生活、升学、谋职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与高考有关的学科教育就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学生不管是否有兴趣,都必须用意志克制自己去努力学习,这就是学习活动的外在诱因。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因此,美术学科的教育要在这些学生的心目中由意志行为转变为情意行为,就应该注意使学生与之发生兴趣关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一个合格的美术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全面发展”概念的时候,中国教育学者就指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马克思提出的命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命题,因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智育、体育、技术教育,都是要把人的培养贯穿始终。我们讲智育,不只是一个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承,而是要把培养人贯穿始终,也就是传授知识的同时实施德育,发展体育时实施德育,发展技术教育时也要实施德育。

学科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二是人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体现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知识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而人的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所有学科教育共同培养出来的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其中每一个学科都能为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有助于他更有成效地把握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目标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既是一种目标,但相对人的目标而言又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必须在实现知识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人的一般素质和能力。

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但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多重视的是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而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其实,就整个基础教育而言,恐怕人的目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更应着力考虑的。应该将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将人的目标放在首位。这也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表现,人的目标相当于素质教育,而知识目标的考察需要通过考试来进行验证、评审。即前文中所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考试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现在还没有哪一种手段可以更好地取代考试,因此我们不能把“手段”作为“目标”的对立面;恰好相反,在竞争机制建立后的现代社会,“应试”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

转贴于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为特征的大流动的社会,这种社会特征要求人具有更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之相适应。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更为主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对自己和社会高度负责的,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培养具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人是各个学科教育必须承担的共同责任,那么,美术学科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在当下的美术教育中,怎样才能够达到知识目标和人的目标,也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相对统一呢?

《美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与美术课程构建的对策》一文中是这样表示的:“现代美术学科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实现,而应与人的目标结合起来,在考虑本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它对人的目标的实现所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糅合两者来设定美术的学科目标。培养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在运用美术媒体的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四、培养学生爱好美术的执著兴趣是美术教育成功的基础

我们特意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美术学科目标中,旨在与美术教育的情意性动势相谐,体现对平衡的追求。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目标。如果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之后不是对美术充满兴趣,而是越来越厌恶美术,我们的美术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如果,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能够培养起对美术的终身兴趣,那将是美术教育的一个莫大成功。将培养美术兴趣设定为一个目标,会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而且,国外的一些美术课程目标也已将培养美术兴趣列入其中。美术学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是越来越丰富,所以,对美术的学科知识我们必须慎加选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课程中,分类是不同的,大体上有这么几种方式。

(一)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学(美国)。

(二)表现和欣赏(日本)。

(三)美术知识、美术创作和美术与生活(我国香港)。

(四)表现、鉴赏和实践(我国台湾)。

(五)绘画、工艺和欣赏(我国内地)。

尽管这些分类的方式不同,但所涵盖的学科知识大同小异。相同的包括绘画、印刷、工艺、设计、雕塑、建筑和欣赏等,相异的有的还包括书法、摄影等。此外,我们说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考试是检验教育效果的手段,现在也还没有哪一种手段可以更好地取代考试,用这样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那么我们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谈谈美术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前文中我们提到近年来艺术类高考持续升温的现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普通高中成立艺术特色班有利于提高升学率和普及素质教育。在这种热潮的推动下,美术高考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就成了各个特色学校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目前某些学校采用的是班级包干的方法,制定升学人数比例,刺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某些学校由于师资不足或其他原因,多数采用基础课程在本校由自己的老师教授,临近高考时组织学生进考前辅导班强化学习,但由于考前班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学生放任自流,效果并不显著。而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容易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短期的画面效果和考试成绩而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有些学生认为,学习美术仅只是需要短期培训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实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也就是长期目标(人的目标)和短期目标(知识目标)的相对统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针对学生的数量、基础和教师的专业情况进行调查、分组,研究制定阶段目标和教学计划;

2.定期召开研讨会,统一教学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商讨解决方案,总结成功经验;

3.定期进行学生模拟考试,教师总结分析。

美术高考因高校不同,在造型、画面装饰性、实用性、色彩等多方面标准都是不一样的。针对的学生群体不同,课程要求和课程设置也不同,绘画风格、流派不一。因此指导教师应熟悉美术高考的教学要求、深谙不同院校的考试风格,能够让考生了解不同院校的画法、画风、考试特点等信息。严格遵循小班教学、分层授课的原则,在基础课共性指导后,进行针对不同学生的单独教学指导,为学生设计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案,力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绘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学习美术的众多考生中,有些考生在班上通常是很少得到过表扬的,如果当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比其他同学更好的潜质时,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羡慕,这使他们由此获得极大的自信,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绘画,作品一次比一次画得好。老师的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己持之以恒的练习,最后能够考上美术院校甚至是美术名校的学生是为数不少的。学美术的考生应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断地勉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美术类高考竞争如此激烈,那么要怎样才能在美术高考的众多考生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呢?美术类的专业考试是相当注意表现技巧的一门考试。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笔者通过在近几年美术高考培训辅导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下面几点经验,供美术爱好者以及有意于向美术方面发展的考生参考。在心理素质方面:

1.要具备“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素质。

2.要相信自己的绘画方法。在不同的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到的绘画技法,必然是有一定区别的;即便是同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体现出对观察对象不同的表现手法。而有些考生在美术专业考试中,看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某种画法,就觉得自己的不如别人的好,甚至在考试中会改变自己习惯的画法,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发挥。每一个美术类考生都应该坚信:无论哪种画法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只要熟练掌握,就能画出好成绩。

3.要善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考试过程中,当考生感觉自己把握不住,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或者画不好时,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盯着一个地方死画,应当把眼界放宽,多进行整体观察,从对象相对容易入手的部位开始动笔,在绘画的过程中逐渐深入。

4.要善于忙里偷闲,减轻疲劳感。每一个美术类考生,在准备考试尤其是应考的过程中,当感觉到疲劳时,不妨停下来削尖铅笔,或者换换洗笔水,或者观察一下别的考生,欣赏一下别人的画,或退开几步观察自己的画作,从中寻找灵感。要知道高考尤其是美术类考试,不但是考绘画技法和创作思维,更是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考生自己要想到,你很疲劳,那么和你一起的考生也很疲劳;你很紧张,那么和你一起的考生也很紧张。怎样减轻疲劳感,让自己在紧张的环境中适当放松,这在美术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至关重要。

5.要认真思考,考生在应考中要坚持“少画多想”,对所描绘对象进行仔细观察,从整体出发,构思好画面布局、构图,注重结构、色彩等再下笔作画。有些考生在考试中因为怕时间不够,找好位置后急于要完成,于是匆匆忙忙作画,在画面的构图、对象的结构方面考虑欠佳,有些完成画面后才发现其实时间还有剩余,这时再想调整,却是木已成舟;有些即便匆忙完成了,调子层次还可以,但殊不知画面的构图不佳已经犯下大大的失误。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不但不能过于紧张,更要学会张弛有度。

另外,考生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以免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最终影响考试情绪。

1.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试前将绘画用的工具备妥,不要在进入考场才手忙脚乱地准备,那个时候紧张的气氛会让自己先乱了阵脚而影响考试的发挥。

通常美术考试的时间是3个小时,将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首先拿到考卷,看到试题,花上5到10分钟进行观察。这一小段观察的时间非常重要,做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些考生因为沉不住气,一开始就动笔,往往效果不佳,而事倍功半。在最后画面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一定要留出15到20分钟时间对画面进行最后的调整和矫正。这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画面灰、层次不明朗,效果不强烈甚至画面关系乱,以及画面刻画琐碎不整体的毛病。通过调整画面,应当尽量使之成为关系明朗、层次分明、干净利索、明暗清楚和色调准确的作品。仅仅在这一个环节,考生的作品之间就可以拉开10到20分的差距。

2.色彩考试要强调画面构图。

色彩考试除了要注重色彩把握外,还要强调画面构图。许多考生认为考色彩就是考察对色彩的把握和表现,而忽略画面构图甚至不进行组织,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从前几年的美术类专业考试的情况来看,或者是给考生一张静物照片,或者是摆放一堆静物,考生可以根据静物来组织画面,任意构图,因此构图好与不好就极为重要。另外,在考色彩时,也应当从整体色调上来确定整个画面使用的颜色。即便同一种红色,由于环境色和静物本身固有色,加上光线的影响,也会产生好几种颜色的变化,考生要能够在把握住整体色调的基础上,使画面色调准确,色彩丰富。

3.画好速写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

在近几年的美术类考试中,速写部分的考试一直是考生的弱项。因此,将速写考好,会成为拉开考生彼此间差距的关键。怎样才能考好速写呢?速写时应当注意:一是在速写中,速度可以适当放慢,在考试时间内将“速写”处理成“慢写”;二是速写人物时要有一些明暗部分的体现;三是要画出人物特征和面部神态;四是要画出细节如手部的关节结构,运用线条时要注意前后关系;五是要突出画面形体,注意转折面,不要画成一个平面(如全部正面或全部侧面)。

五、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可以振奋人心,激励人的崇高情感,发挥创作想象,使人善于辨别社会的美丑现象,提高人的情操并扩大处世态度的境界。在今年的两会中,全国人大常委柳斌①和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②谈到教育时提到:“高考改革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如果从教育改革本身来讲,我们应该更加侧重于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我们不是要取消考试,我们是要优化这个考试,使考试科学化、合理化;我们不是要取消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评价制度,它不仅仅是考试分数,还应该包括道德、责任感、敬业精神等方面。”“当我们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套改革能够推进的时候,教育就可以以育人为本了。评价那就是要以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全面衡量为准,到这个时候,老师和学生就可以以发展为本。”从代表们的发言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是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我们的美术教育同样需要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等多方面来进行教学,使其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美术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美的熏陶、创造性思维、丰富的审美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素质教育则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展现的舞台。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以及人才选拔的一种常用手段;同时,在竞争机制建立后的现代社会,“应试”也是素质培养的一部分,在美术类高考中必须受到重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在中小学尤其是普通高中的特色班里,既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更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相比,具有终极的意义。不能只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要达到培养人的目标,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目标来完成。

注释 :

第6篇

关键词:英语、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冲突、出路

英语被认为是中国和其它国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教授和学习英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学作为英语学习的第一站,是人们试图研究英语的一个大本营。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大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目标,获取高分成了它惟一的目的。老师们把语法点列为教学重点,采取“填鸭式”教学,口语和交际英语早就被否决了,学生的能力也被否定了,这正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众所周知,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知识的一种渴望都是需要浇灌和培养的,但应试教育往往却是逆道而行。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大纲中就提出了“听、说、读、写”四个英语教学要求,但这个计划也只是作为一个文件而停在了表面,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所有的书本和考试都只是围绕着考卷而服务,只重笔试,不重视其它能力的培养,老师们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教学生,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根本不懂得如何理解和阅读。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些弊端,他们正在不断的对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素质教育被提到了教育改革第一位的日程上。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能力培养及发展,我们应该要了解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展这些品质,如诚实、智慧及身体素质等,把他们真正的培养成“四有新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尽量和谐活泼的发展,孩子们不仅仅要被教会如何学习,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锻炼、如何审美、如何创造、如何生存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来形成一种科学的测试及认证系统。因此,在我们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与应试教育所冲斥的矛盾及困难就是在所难免的。

首先,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教学内容及能力培养之间、新老教材之间的矛盾。新的英语教材已经打破了旧的传统教学模式——语法翻译教学,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它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素质教育的力度,如在新版的初一英语上册中,就明确了“听、说、读、书、演、练”等几步要求,特别是“演练”这个环节异于旧教材,尤为突出。如今,老师们一张嘴一支粉笔笼断课堂的现象已经过时了,因为现代化的手段已经深入课堂。过去我们常说学生是课堂中的上帝,但实际不然,因为老师从头到尾控制着整个课堂,他们讲语法、解释课文、布置大量练习,而且常用汉语进行全程教学,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学习锻炼是非常有害的。在高中,“填鸭式”教学更为突出,因此老师想要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新教材是很难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会消失,甚至会感到害怕去学英语。过去,我们常常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而实际上,“听、说”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在现行高中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五个部分,包括阅读、听力、讲练、写作及语法,这种安排目的是全面发展四种技能;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一种技能的培养,那就是“语法”。英语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只有记笔记和各种各样的试卷,以至于许多同学在中学毕业时认为,原本实用性强英语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哑语。

第二,不断变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考试间的冲突。许多人认为考试是教育的基本,传统教育方法就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老师、学生、学校的目标就是升学。学生和老师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因为他们认为做的更多分数就越高,这种情形下,语法教学是最合适的。但是教育要求在不断改变,然而考试目标却依然不变,这对于英语教学改革必然不利。新教学方式使老师和学生兴致大增,他们将共同创造活跃课堂,听说读写全得派上用场,这无形当中就缩减了语法教学,结果学生们的成绩就下降了,因为在考试中只有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可得到显示,听和读则不然。慢慢地,学生将失去对新教学的信心,最终新教学法也将会被否定,一切又将回到从前,教育改革也必将得不到人们的支持。情景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一个亮点。老师们往往会设置一些仿真情景,鼓励学生用英语去交流,实物、图片、录音机、VCD等,往往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常用手段,它们有利于形象、生动,直接地掌握知识,所有的这些方式都将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知识,但这种方法却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所以这些素质教育模式只能流于形式了。

俗话说:“牵一发而幼全身” 。如果一台旧机器只在小部件上做改动,它又能维持多久呢?同样素质教育改革也只是如此,如果我们只基于表面改动,那么矛盾永远都将得不到解决,只有找出根源我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改换传统教育思维,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孩子是教育的中心”这应该在人们的思想中要占主导地位,老师应该从演讲者变成引导者,成为传授知识的中介,教学过程应该从传统的教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吗?

其次,考试制度改革应切实可行、有效。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扮演的是指挥棒的角色,很多人是为考试和分数忙碌着,学生们成为了知识的奴隶。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语法掌握得越多,考试也有可能失败。所以,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然后,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对我们而言是新事物,没有研究试验就不可能有经验,坦白地说一堂成功的课,不在于你教授了多少内容板出有几面,而在于学生们掌握了多少,实际能运用多少。近年来,除了“五步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还涌现了其他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3P教学法、张思中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等,都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记忆——训练——运用”,值得推广。

最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备条件。老师是导航灯是灵魂的工程师,高素质的老师要求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心,要勇于改掉旧东西,时刻钻研如何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学生,他们应该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正如有一位老师所说:“老师所给予学生的未必是金山、银山,但必须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好的老师知道该如何取长补短,找到适合的方法因材施教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科教兴国、人人有责。如果我们能认清形势,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就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我们需要树立质量意识,并通过综合性政策策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这一战略性表述包含了发展数量和提升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已实现阶段性预期目标,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8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伴随着数量的急剧扩张,一方面,原有的并不充裕的教育资源被稀释,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另一方面,在适龄就学人口日益减少、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职业学校面临的提升质量的压力在不断加大。通过质量建设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质最问题

质量,在《辞海》中解释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把产品质量定义为“适应性”,即从用户角度看质量。国际标准is09000族则将质量定义为“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其注释为:“质量”是一种程度,它可以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质量”是特性满足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这里的“固有”就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质量定义实际上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本质质量,即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和特性;另一部分是评价质量,即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wWw.133229.COm以此类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也应包括本质和评价两部分。本质反映的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在客观上应达到什么标准的问题,评价反映的重点则是结果,即社会、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根据培养目标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特别是对毕业生的质量做出的主观判断。

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未能达到相应标准,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人的多样化需求。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同专业的招生人数的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浪费。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过度依赖模糊而不确定的市场信息,盲目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职业学校之间恶性竞争,学校内部专业结构失衡,导致毕业生整体上就业竞争力下降。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专业性不强,社会特别是企业不认可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尽管2005年之后,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是很多中职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总体上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了之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则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最后,许多中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不满意,59%的中职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前培训作用不大。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正视并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容回避的议题。

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且的内外因素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多关注投资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近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资的增多,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示范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多数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实训设备缺乏,基础能力仍不足。同时,也应看到,造成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不只是投资因素,不只是硬件因素,也包括软件因素,不只是旧有的因素,也有新增的因素,不只是单一的因素,也包括复合性因素。总体上看,这些不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1.部分职业学校由原来的教学质量较差的普通高中转过来,基础条件不足,专业课教师,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盲目模仿、照搬其他职业学校、高职或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等设定目标,目标脱离实际;2.受培养体制不畅、资源不足等约束,许多中职学校聘请不到高技能技师做兼职教师,而学校现有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又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缺乏足够的拥有教师证书和技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3.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没能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课程安排与工作岗位能力需要脱节,而且实训基地和设备不健全,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一的需要;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5.受高等学校扩招的冲击,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知识底子薄、基础差,中职学生素质整体下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自我发展预期偏低,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6.职业教育科研滞后,职业教育得不到有力的科研支撑。

外在因素包括:1.教育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的加速,中等职业教育按照先前规格培养的人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变化;2.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或者实施状况不理想,尽管我国已颁布《职业教育法》,但是缺乏与之配套的法规,而且受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许多地方并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致使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教学实习、实训、图书、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配套设施紧张;3.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而且评估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考虑不够;4.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与监督机制,企业不愿意合作,校企合作不畅。

事实上,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中,这些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往往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即使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也常常由不同的因素叠加累积而成,而且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通常纠结在一起,这增加了解决质量问题的难度。

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最的策略

策略是为目标服务的,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策略应该服务于国家能力建设。从国际经验看,解决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公平的保障性策略。针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以及相对薄弱的学校,实施有补偿性的基础能力建设;二是发展优质职业教育策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和品牌专业。

二战之后,受人力资源理论的启发,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中等职业教育优先策略,将中等职业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但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吸取国外经验,我国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级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挥制度优势,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模式和机制,力争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性优化。

(一)整合中职三种发展模式,明确不同主体的质量责任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模式以及职业学校自主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经费、提供政策支持并由政府进行评估,政府既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也是实施者和监督者;企业协同模式是由职业学校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允许范围内与企业就中等职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环节展开合作,如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按照“定单”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是发展的主导者,政府只起部分督导作用;职业学校自主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民办中职学校在政府没有投人的情况下,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灵活设立适销对路的专业,调整课程,积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同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承担的角色、功能并不相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因而在质量建设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从整合只种模式,发挥不同模式优势的角度出发,尽管模式不同,在三种模式中政府、企业和学校都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他们并没有层级区割,政府、企业和学校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协同发展的伙伴关系。三者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中承担的责任只有类型的不同,而没有质或量的差异。

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中职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负责国家层面中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主动听取企业和学校的反馈意见并为其质量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并与市场和企业协调,进行宏观调控。

行业、企业应该是协同者,积极参与专业标准、人才规格的制定,以及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开发等,以使得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

学校是执行主体,忠实履行自身职责,按照政府和行业企业制定的标准,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管理活动培养合格人才,满足政府、社会和企业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实施质量工程,加强学校自身能力建设

质量工程既可以是全国规模的,也可以是区域险的,既可以指向整个职业教育,也可以指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某个环节_既可以是保障性的也可以是提升性的。不过不论何种质量工程都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为此,我们需要统筹政府、企业和学校共方的力量,共同推进。

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开放,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严格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由国家和省一级财政扶持帮助薄弱学校,抓好职业学校基本能力建设。如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他们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实习和实训等方面提供合作与服务等。

学校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状况、办学规模和办学资源等各方面情况,加强能力建设。从师资聘用与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规划设计、实一训和内部教学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质量建设的主体,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教师、学生在能力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三)构建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由政府统筹,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在专业建设、课程规划、师资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中职学校等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促使他们实现风险分担、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

由行业协会或专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牵头,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科研和教学的合作机制,以现实教学问题促进科研,以科研推进教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研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中职学校合作搞科研,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科研优势和教学机构对实践比较熟悉的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平台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资源,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数据库建设,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社会就业状况、职业教育师资现状、基地建设状况以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数及其分布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实时追踪,为全国或区域性的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合理布局提供信息服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平台应该是开放的、全员参与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立场和位置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彼此平等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四)完善评枯机制,营造质量文化

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和和职业学校组成的评估督导机构,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制度法规,建立规范、科学、切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程序一与方法,保证学生、企业和社会参与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并适当增加师资、专业教学和实训基地等关键质量因子的权重,严格按照制度法规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引导中职学校加大质量建设的力度。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紧密联系市场、行业和职业需求,培育良性的职业教育文化,塑造积极的职业教育形象,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逐步建成有时代特色的自尊自强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

第8篇

自从倡导素质教育以来,已有些许年头了。过惯了也过厌了应试教育的老师们时刻都在期盼着新鲜事物的到来,希望它能改变我国传统教育现状的陈旧与死寂。然而,多少年来,人们所听到和看到的似乎也只是一些短暂的雷声雨点,根本无法缓解和改变应试教育这片贫瘠之土的干旱。

从古代单调乏味的科举应试到现如今频繁变换花样的高考改革,无不反映出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与漫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应试教育是成功的,至少在过去是这样。因为我们就是应试教育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人民教师,我们的长辈也曾是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建国人才,正是我们这些“80后”,“70后”,“60后”以及更年长的中国人用应试教育武装出来的头脑助推着中国的腾飞与发展。

不过,笔者并没有肆意宣扬我们目前的教育依然要坚持应试教育,而否定素质教育的倡导与开展之意。时代是不断更新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亦是如此。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扼死中国教育的与时俱进。就像我们从一个幼儿到一个成人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的四肢都在不停地生长,而体内器官却还滞留在婴幼儿的状态,那么,可想而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夭折或等待死亡。应试教育就像一部发旧、生了锈的机器,它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已经逐渐地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和步伐了。新世纪的中国需要新的人才。事实证明,也只有高素质的创新能力人才,才能来承接强大和振兴中国的重担。要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我们的教育事业就必须引入和推行适合国情的素质教育。也只有素质教育才能为中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类似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那样的优秀人才。

然而,素质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复制或照搬,怎么教?教什么?也就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和尴尬。再加之,招考制度也没有把素质教育列为升学的必考科目,素质教育的成果与成绩也根本不纳入考学总分,所以,素质教育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虚设和口号。这也就是素质教育为什么成不了学校主流教育的原因所在。

现在,没有一所学校敢于抛开应试教育,大搞特搞素质教育,其原因就在于素质教育不如应试教育来得实惠,来得显性。大凡名师或名校,基本上是靠抓教学成绩而成名的,他们很少有能够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开展挂上钩。事实上,目前的教育现状之所以会出现空喊素质教育口号,实抓应试教育,是与我们的高考指挥棒密不可分的。只有敢于和勇于从考试评价体系入手,我们的教育现状或许才会真正的有所变化。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都是必不可缺的。只不过,应试教育是注重了基础知识的积累,而素质教育则是注重了综合能力的提升,两者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和冲突。强调素质教育并不等于否定学习成绩,相反,它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人们之所以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存在着些许不同与差异,其原因在于我们目前还缺失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和体系。

总之,我们的学校教育不管是行应试教育之实也好,还是空谈素质教育之名也罢,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像我们的双手那样,它们会找好各自的定位,搞好各自的分工,最终融合在一起,从而达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满结局。

(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县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

责编 / 董 璐

第9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认识理解 误区

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无论是理论界研究的方向,还是中小学实践的重点。目前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实施的成效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么大。在诸多原因中,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与分歧,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畔脚石。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来浅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误区。

1.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截然对立

虽然素质教育是由于应试教育出现了种种弊端继而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完全对立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所谓“应试教育”,是指那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教育倾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地区实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过于走向极端,不但把应试教育原有的做法抛弃,甚至转而全面批判、否定应试教育。事实上,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原有教育体制所做的贡献。推行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合理扬弃、原有教育体制中一些良好的传统、成功的经验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推行素质教育中仍然要继续运用。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并不是在于有无考试与应试,而在于这种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教育宗旨,能否促进学生发展。但“应试教育”却将这种作用异化了。目前我国中小学存在严重的应试化倾向,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考试的非科学性,而不是考试本身。素质教育本身并不是排斥考试,更不是要废除考试,而是要通过对考试的内容、方法及结果的评价等进行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教材、教学不断改革的科学考试制度,让科学的考试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发展。

2.把素质教育当成学校一方的事情

说到教育,人们自然会想到主体是学校,应由学校实施各种措施来推进素质教育。结果使教育陷入了目前的尴尬境地:学校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家长却带着功利主义的动机教育孩子,社会择业的原则是文凭至上,最终使学校的素质教育陷入一个“沼泽境地”。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一个有机体,三者互相补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

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互相配合。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从社会做起,因为它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观起着导向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用人体系。只有在一种正确、健康的社会导向引导下,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从而改变素质教育的主体即学校多年来一直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学校要把教育内容从重视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重视素质培养和技能提高上来,把教育方法从单一的“灌输”模式,转变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从而提高学校的主体教育实效。

家庭作为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某些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社会上的不良习性,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这样,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才能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减少到最小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

3.把“全面发展”当做“平均发展”

人们往往认为“全面发展”就是“门门考好”,而且要“同样好”。把素质教育当做箩筐,什么内容都向里装。学习科目太多。就学科教学而言,教学目标太多,每节课都要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课堂教学来看,因为教学目标的复杂,导致了重点不突出,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关注全面发展, 但是教育者对全面发展理解有点片面,没有科学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定程度上的全面发展。强调“全面发展”,不能忽视“人性发展”。人的发展应该尊重其自然成长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全面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内涵与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是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当今技术创新加速时代,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教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共处。强调“全面发展”,不能忽视“个性发展”。教育者要关注“个体”差异和发展。实现全体发展,要“因需而教”要“因材施教”要“扬长补短”。

为克服素质教育陷入到上述几个方面认识论的误区之中,就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与超越:其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与否定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扬弃关系。其二,不能把素质教育当成学校一方的事情,必须充分协调和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力量。各负其责,三者合力,更好地为素质教育发挥自己应尽的力量。其三,把“全面发展”当做“平均发展”。素质教育应该关注全体发展。应该说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朝向都是积极方面的,不是对立的,而是能达到本质追求一致的。对于人们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误区,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正确认识,积极面对,并着手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想误区,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正确的理解去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否则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杨启亮.素质教育:“必然的乌托邦”[J].江苏教育研究,2006.

[2]王晓辉.不可再“忽悠”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6.

[3]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第10篇

教育是什么?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学,也得走上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在《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应试教育是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传统教育。而素质 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积极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迫切需要。素质教育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理论界以及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尽快达到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给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是选拔性、淘汰性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分数为标准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狭隘的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个性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是教育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产物,素质教育也不排除考试制度和必要的选拔,应试教育也能提高人的素质却往往偏重智能。应试教育注重知识水平的掌握,侧重于量的评价,体现为终结性评价,素质教育注重能力水平的提升,侧重于质的评价,体现为过程性评价。

为什么推行素质教育那么难?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学业负担过重。为什么这种学业负担会过重?唯一的、学科知识型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考)、高考考试选拔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错误的社会观念下,教育的本质被扭曲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不是选拔,而是提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素质,营造他们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社会必须对教育的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素质教育起点。对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理解,首先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产生出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和方向感。

3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尽管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完全对立和水火不相容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应试教育,而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是在一定的特殊历史阶段的教育模式,是为满足当时社会对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需要多方位、多层次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当时条件下是必要的、合理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越来越需要的是各方面基础都较为全面,各方面素质尤其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的人才。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进行,这样的教育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具体表现为初中教学围绕着学业水平测试(中考)的指挥棒转,高中教学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即便是小学无论家长、教师还是学生,也都围绕考分转,都在为将来能升入好初中、好高中,最终能升入大学作准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考分上去了,一切都算赢,否则,全都被否定。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重考试成绩,轻广泛的实际能力;重条条框框、循规蹈距,轻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等,步入社会往往呈现高分低能的迹象,最终培养出的劳动者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需要。

既然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那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保留就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有无考试的程序,而关键是否把考试当成了最主要的目的,考试是否成为大家最关心的,并力争追求的最核心因素。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它也必须通过考试、考查以及各种测验的手段检查受教育者所达到的程度,以此来衡量受教育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是否达到了社会对他期望和要求的标准。从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只是把考试当成促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一种手段,也当成教育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有效确定教学内容及程序的—种督促手段。

4 我国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的弊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一时间,又引起人们对我国教育的反思。我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功利压倒了德育,评价体系错乱的大环境下,作弊、造假就不足为奇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教育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老师的优劣和学生好坏,都需要“看成绩”,这就导致评价体系错乱,从而忽视道德教育,误导学生以成绩为读书目的,不择手段提高成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弊、造假就变得不足为奇了。

考试是一个选拔人才机制,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我国教育之最大失败,是败在幼儿启蒙教育,教育本身而言,不仅要教,更要育。育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中国的教育一直走偏了方向,学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曾在讲演时拿一把米,硬塞给鸡吃,鸡怎么都不吃,然后把米放地上,鸡自然就吃了。要说明的是教育也是如此,不是硬塞,而是引导。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开发,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师往死里灌,学生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教学相长根本无从谈起。优化教学过程不仅要以智育人,还要以德育人,以理服人。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遍地开花,很多人都能看到我国教育制度下的弊端,但又有无能为力之感。那么,我国教育应教会学生什么?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然后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如果只教会学生考试,只教会学生如何作弊说谎,那么,我国的社会就必然沦为假话连篇的社会。一般来说,一个社会风气之根源在教育,教育好,社会风气好。所以,教育关系到社会和谐,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存亡。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是否正确,是素质教育能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前提。必须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大力开展全面素质教育。

5 我国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对教育类别、层次的选择从个人生活需求出发。但在我国,人们对教育的类别、教育层次的选择认识上,只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单一的认识方式,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直接造成了对孩子的不公平。其实,孩子只有在多样性的选择和个性化的教育中,才能真正快乐地生活和成长。素质教育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永恒的话题。推进素质教育要有力度,教育是极其专业的领域,由于它的牵涉面广、显效性低、周期性长、可逆性差,整个社会要正确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宽容教育和建设性地参与教育(如家长委员会)。如果对教育脱离实际去炒作,那便更是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新困难了。社会相关成员也要自觉地参加到教育过程中去,例如,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和平台,只要家长做足工作,着眼长远大局出于公心,利用好这个平台和渠道就能形成一种正向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合力。家长要很好的参与教育,当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消除对教育的纯粹功利心理。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素质教育要推行就是很困难。

5.1 素质教育是无须管教自由发展的误区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自由成长。其实,发展个性,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放松管教。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的坏习惯,不但要管教,更要严管,不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要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师应该积极正确地引导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5.2 艺术娱乐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的误区

纵观中国的教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必将引起一番改革,大家争先效仿。不少学校和家长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素质教育了。要减轻负担,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或娱乐教育。素质教育刚开始时,学校、家庭就立刻不抓文化课的学习,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们为此应接不暇,叫哭不堪,学校里也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仿佛只有这样才是素质教育,而将文化课的学习排在后面,在升学方面也是将那些有特长的、考级的学生给予加分。这样做非但没有减轻孩子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孩子在学习完功课后忙与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

5.3 素质教育是无负担教育的误区

上级下发了有关减负的文件,中小学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和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以及心理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这里包括过多的烦琐重复的作业、频繁而乏味的考试以及补课拔高等。但是,减负不等于不要一点负担。不布置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作业不在多少,而是在于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量适可而止。一味减负,减过了头,只能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从中小学阶段推移至成年阶段,这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学生负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应该在他们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

5.4 素质教育是无需教师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是讨论或争论,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就行了。课堂上花去大量时间让学生无休止无边际的讨论,看似气氛活跃,却收效甚微。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实质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片面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传授、解惑,学生不会天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那么,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5.5 现行的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误区

现在的升学还是由考试来决定,有的学校表面上素质教育热火朝天,实际上仍然把升学率当作是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老师必然要抓分数,学生的减负只能是空谈,越减越累,虽然上级是准备狠抓素质教育不补课,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也都改变了,周末、假期严重缩水了,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学生负担不堪重负。有的学校上午应试教育,下午素质教育;上学期素质教育,下学期应试教育;领导检查时是素质教育,领导一走就应试教育。形式上素质教育,如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其实质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情况产

生的原因首先是对素质教育缺乏清楚的认识,把素质教育当成了短期行为,因而口头上挂的是素质教育,实际搞的是应试教育。现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急功近利,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成绩,看升学率,使本来就已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当然,不知道这些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幸运儿,还是素质教育的实验品,一切都要等升学考试结束。不从根本上改变升学评价体制,素质教育永远只是空口号。

5.6 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教育的误区

说到素质教育,人们就自然想起应试教育频繁的考试,即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应试教育中的考试便成了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只要把考试取消了,素质教育才能成为现实,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教育。这只是说到了问题的一半,考试改革的确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然而,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形式,其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既然人的素质有高有低,那就需要一种机制来测评,考试就是测评的一种方法。素质教育是离不开考试的,只是考试的形式变化了而已,这种考试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将考试一棍子打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并非科学的态度。没有考试或者说没有测评机制,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正确评价,教学情况得不到反馈,教学如何改进和提高呢?

第11篇

看了你的来信,感慨良多。你教的音乐课经常被“主课”老师挤占当然是欠妥的。你所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广泛存在并发人深省的。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对你所提出的问题也身有同感。

但是,我认为你在来信中有两个观点,一个是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一个是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这是不太恰当的。由于你没有全面、辩证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因此才在你教的课被挤占后心情感到很无奈时,进而在思想上又产生很大的困惑。我想借此机会,同你重点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目前大家批评的所谓“应试教育”,并不是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要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惟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应试教育”,确实需要批判、摒弃。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撇开这些弊端而言,应试教育在我国人才的选拔中仍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迄今为止在人才选拔上最为公平的制度。如果我们的应试教育是完全失败的教育,那么,我们国家怎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哪会有“神舟五号”在太空遨游,哪会有那么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中大显身手?诚然,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确实有碍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但应试教育也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我们怎能彻底否定呢?我相信,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包括你本人――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大多是“惟有努力,才成大器”的应试能力较强者,对应试有着深切的体会,所以对应试的分析要从实际出发。现在世界各国都有考试,在我国,律师、会计师要考,公务员招聘要考,公司招聘也要考,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能行吗?应试应该是竞争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

更何况,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学科知识,也不是不强调学科知识,因为任何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这些都是能力的内容,而它们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现在正处在一个转轨的阶段,既不能否认知识教育,又需要倡导研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既强调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在我们的很多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两个重点展开的。如果说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主,主要是知识学习,那么素质教育应该是知识加能力的教育。现在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觉得强调素质教育不能把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隔离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而应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始终,努力做到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举个例子来说,学数学要学很多公式和定理,但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是学到并记住这些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接受严格而系统的数学训练。有了这种数学训练,就会树立明确的数量观念,就会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形成精益求精的风格,增强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这些都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因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应试,高质量的应试教育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

其次,艺术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大型系统工程,它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现在有很多家长,在双休日不辞辛苦地带着孩子穿梭于大街小巷,参加诸如小提琴班、绘画班等“素质教育培训班”。艺术特长的培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认为,所谓的“特长教育”和“艺术教育”并不就等于素质教育,就像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完全摒弃音乐、美术等课程当然有失偏颇,但是,安排了这些课程,留给这些课程足够的教学时间,难道就能证明素质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了吗?我看也不尽然。

艺术教育并不等于素质教育,这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音乐素养、美术素养,只是人的素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个体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既包括艺术人文素养的方方面面,也理所当然地包括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只强调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终将流于形式,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中,只有将基本知识和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始终如一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与生活的历程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够真正成为唤醒人类灵魂的教育,才能够促进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公平 教师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今年6月,笔者有机会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监考,历史试卷第22题第二问:完成下列“中国近代史历程缩略示意图”的制作。

此题是道“综合探究”题,试题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是道进行爱国主义的好题目,也是道素质教育的好题目。

因为试题出得好,又出于对初中学生学习现状的关注。考场上,我留意了每个学生的答卷,其结果让我震惊。

考场上有30个考生,5个空全对的只有3人,占10%;没有答对一个正确答案的8人,占27%;一个空也没填的有16人,占54%。1921年,中华大地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知道的只有3人;1945年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知道的只有3人;1949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事件,学生做对的只有5人。

我不禁在想,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难道从中央到地方实施的素质教育就结出了这样的硕果?

1999年,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至今快10个年头了,《意见》对什么是素质教育有十分清晰的界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应该是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了,一道如此常识的试题难倒了这么多学生,只能说明我的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2001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新课程改革顺应时展的需要,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目标,提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纲要》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学习”,而不是“听老师讲,跟老师学”更不是死记硬背。

然而,现状却是已经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1921年中华大地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1945年中华大地发生的由民族危亡走向民族振兴的大事,1949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大事知之不多。我不知道,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反思教育的魅力在哪里,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难道不应该好好评估一下素质教育的得失,否则,我们的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素质教育走到今天,出现上述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应试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脱轨了,教育放弃了应试教育却没有走到素质教育中去。他体现在:

1.教师没有转变过来

一方面,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他们有的认为,不是应试教育了,教师轻松了,教师的责任感降低了,课堂教学不深入,对学生学业不重视,上课、阅卷、考评都放低了要求。

另一方面,教师的素质也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教育队伍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优秀的教师,能与时俱进,还有许多的教师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简单,不能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新事物,不重视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大的阻力。

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转变过来

受陈旧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总是重视有高考的高中教育而忽视义务教育;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形式忽视内容。从中央到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仅有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形式主义,停留在一个点上,难以在面上进行有效的评价。

3.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缺乏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

(1)教育资源缺乏而且分配不均。各级政府把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示范学校,集中在大中城市。

(2)教师待遇差别还很大。社会乱收费之风屡禁不止,造成部分学校拥有很大的隐性收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与其他教师间收入尚有较大差距,这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3)班额过大。由于考虑教育成本,目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班额过大现象,有的小学班额达70人~80人。班额过大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也难以因材施教。

(4)学生课业过重。新课改依然没有解决学生课业过重的问题,减负没有落到实处。

(5)社会认同感不强。新课改要求学生要重视社会实践,但是家长不理解甚至反对,社区不支持,致使新课改的部分功能无法体现出来。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真正转轨到素质教育尚需时日,而且眼下还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素质教育没有到位,而应试教育也被忽略了,甚至连基本的文化素质也淡化了。

所以,教育要从根本上走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需要对传统的不适合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要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要使我们的高考真正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人们要转变观念,转变对人才观的认识,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找到一个切入点,把应试与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全社会要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把考核综合素质作为考核教育行政管理的目标,作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全社会要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同,从而形成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