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

时间:2022-02-19 18:1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言文化

第1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0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校园;语言文化;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99

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大到理想道德、个性品德,小到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笔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浅议现代校园的语言文化。

一、校园语言文化现状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是学生了解并接受社会文化的中介,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折射和反映出社会主体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现代校园一些恶俗语言文化的出现,折射出的正是当代社会文化的庸俗倾向和精神文明的缺失。所以,我们须谨慎对待,还校园语言文化的健康与活力。

中学生处在思想意识的迅速成长期,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渴望欲,课堂知识与各种社会杂闻对学生思想具有同样的冲击力。社会信息如暴风骤雨般地袭击,但却良莠不齐。一些低俗、甚至恶俗的观念涌入中学生的大脑,它们比许多枯燥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吸引力,更能占据学生智力与创造力的最高点。

1. 精神鸦片之痞子童谣……

古诗童谣本纯真,却遭纂改,如:“人在教室心在外,读书不如谈恋爱。”更有“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2. 移花接木的“恶搞文化”

所谓的恶搞文化,又称作Kuso文化。它在现代学生的身上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扬光大”。如模仿电影或视剧中某个角色,或者是某个桥段来达到嘲笑别人的目的,借此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青春期。比较流行的就是拍拍小个子的肩膀,唤一声“小强”。

3. 花季与暴力的冲突

“花季暴力”是一个新名词。在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中,我们看到正值青春年华的在校学生竟然变得性格乖戾、行为冲动,当他们挥动着拳头,叫嚣着,“你等着瞧,找人收拾你!”,这不是整一个黑帮火拼的开场白吗?“花季暴力”这个名词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已经公开承认,校园再不是什么桃花源或者象牙塔,这一片净土都被一些恶俗的语言文化所侵蚀。

4. 网络新词泛滥

“哈哈,假正经,你知不知道你都成了我的‘呕像’了。”

“不要酱紫了,偶稀饭。”这样莫名其妙的对话在校园里随时都可能发生,新兴人类幽默语言的使用,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泛滥的情况下,却会防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

二、现象产生的原因

1. 目前,普通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状况并不理想。上海某区曾对1000名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有6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提不起劲”,这其中有35.6%的学生甚至觉得“一见到书本就厌烦和头痛”。现在这种情况在许多校园中是愈演愈烈,有些学生甚至是在上课时,在教师责问的目光中才把书拿出来。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与习惯,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是无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

2. 中小学生处于身体智育发展的不成熟时期,模仿能力虽然特别的强,但对周遭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对新词,他们也不存在对其内在意义的领会,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玩而已。调查显示,学生使用流行语,23.0%是受同学影响,20.9%是受娱乐性电视节目和时尚杂志影响,16.8%受广告语影响,34.3%受网络语言影响,对现实生活感悟的只有5.6%。互联网日益发达,学生与父母、师长的代沟在网络的催生下越发地严重了。

三、创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语言文化

美国名作家菲特烈・凯勒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生活中,美丽的东西很容易会诱惑你,容易诱惑就容易被利用、被吃掉。”形形、五花八门的诱惑,对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不可能在“真空”中生活,所以如何给学生创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1. 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校园语言的现状。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抗性,不管你想让他提什么建议,他总是喜欢与你对着干。所以,在学生身上以暴制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你可以采取大禹治水的方法――疏导,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它在特定的范围内“疯狂”到极限,使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给他的拥有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最后就会自然消亡。

2. 教师也需要重理传统教育观念,感受新时代、新发展带来的新概念。现在新词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否认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正能量”“达人”等。在有关报道中,一些专家认为有些流行语言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但又不失幽默意味。这些专家也承认,有的流行语潜在地消解了一些具有严肃意义的内容。不过,这也是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文化现象。他们的诞生在某个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创作思维的活跃,反映出现代学生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某些和谐的脚步。

3.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也正是一个高雅、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对广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如组织专题演讲活动,感受现实与思想的撞击,“培养口才,实际上是提高我们民族的思维能力和素质,把我们的青年培养得更聪明”,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第3篇

当你受到别人的帮助、称赞,或者要打扰对方询问情况等时,即使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也应说声“谢谢”。英语的这种表达怎样才能恰如其分,要看你对人或对事的感谢程度以及要用的语气来决定。下面提供一些说法供参考。

1. 通用表达: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Thank you for sth.(or:doing sth.)/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 Thank you all the same./ Many thanks./ Many thanks for sth.(or:doing sth.)

2. 非正式的表示法:Thank you so much./ Thanks./ Thanks a lot./ Thanks a million./ Thanks very much.

3. 较正式的表示法:I can never thank you enough./ I really don’t know how I can thank you enough./ I’m really very grateful to you./ It’s very kind of you./ You are very kind./ You are very helpful.

4. 对致谢的常用答语:Not at all./ No trouble at all./ You are welcome./ Please don’t mention it./ It’s a pleasure.(or:My pleasure.)/ That’s all right.(or:That’s OK.)

询问健康

关心别人,询问别人的健康状况,是讲礼貌、有教养的人应该做的。中外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差异,其询问健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 How are you? 是寒暄语,并非真要问别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关系一般,只回答:Fine, thank you. 如果关系好,也可照直说自己的身体情况。

2. 当你看到对方身体不太舒服时,不能按中国人习惯问:Are you sick?(你有病吗?)这样对讲英语的人说可能会引起不快。关心他人健康,语气委婉而又诚恳的说法是:You look as though you’ve got a cold.(你看上去似乎感冒了。)or:You seem rather tired. Are you OK?(你似乎很疲倦,你还好吗?)or:You look a bit pale. 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你脸色有点苍白,你感觉好吗?)类似的例句同学们平时多留心收集一下,丰富自己的表达。

3. 当你得知某人患了什么病时,按中国习惯常说的如:“你要当心啊,小病不治会成大病的。”英美人听了这类话会觉得不舒服,应该说: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 or: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如果按中国习惯说:Drink plenty of water. 或 Put on more clothes. 英美人认为这种劝告带有家长命令的口气,另被看做不礼貌。

4. 劝慰别人注意身体健康的常用英语表达举例如下:Go and see a doctor./ Get a good rest./ Don’t work yourself so hard.(别过分操劳。)Take things easy.(别紧张,别着急。)/ I’m sure you’ll get over it soon.

小议OK

OK在英语中词汇意义十分丰富、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多用作形容词和副词,意为“对”“好”“不错”“可以”“行”,此外也可以用作名词,意为“赞同”“认可”,还可作动词,表示对某事同意或认可。

1. OK用作副词:

1)意为yes, certainly,表允许、同意等。

“May I use your dictionary?”“OK!”

“Would you like some bottles of orange?”“OK!”

2)等于all right,表示赞同对方意见。

“Come in. This way, please.”“OK!”

“Let’s go there by taxi.”“OK!”

3)等于That’s all right. 不客气,不用谢。

“Thanks a lot!”“That’s OK.”

4)相当于then, now,表让步、迁就等语气。

“We can’t put the box on the table. It’s too big.”“OK. You’d better put it in the corner.”

2. OK用作形容词:

1)意为good, all right, 表示正确、完好或安全等。

“Is it broken?”“No, it’s OK.”

2)等于fine , well,用于应答对方的问候,或表示身体健康、疾病痊愈等。

“How are you?”“I’m OK. Thank you.”

“He’ll be OK if I do one small operation(手术).”

3)等于never mind,用于应答对方的道歉等。

“I’m sorry. I’m late.”“That’s OK.”

3. OK可用在一个陈述句的后面,相当于一个附加简略问句,读升调,带问号,表示征询对方意见或请求对方许可等。

“Now let me call your names,OK?”“Yes, Mr Wang.”

“Why don’t you come a little earlier? About ten minutes, OK?” 4. 作名词或动词用法举例:

No one will give them any OK.(名词,表“赞同”)

第4篇

【内容摘要】城市语言文化是将城市特色语言现象与城市文化相关联的文化语言学的具体研究领域。杭州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文明的都市,其城市特色语言现象及其文化特征值得探讨。这一研究话题为挖掘杭州特色文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而且也为在当前杭州全方位提升和塑造国际国内城市形象的发展战略中,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魅力和丰富杭州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这一城市品牌的内涵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城市文化语言文化杭州文化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Cultural Linguistics)作为一门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交叉研究的学科,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结合我国汉语的特点来分析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各地方言文化以及与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汉语的人文性”[1]特征而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门学科已经历了学术研究繁荣发展到冷静反思的过程,当代学者通过多元化方式来探讨汉语文化,并力求使用其理论知识对社会发展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核,它反映了与一座城市的文学、美术、书法、戏剧、摄影、音乐、舞蹈、民间风俗、曲艺杂技、电影电视等领域的文明成就,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外化,城市文化势必通过城市语言得以展现。“文化语言学是解释性的学科,而非描写性的学科,它所要解释的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因果关联,或是某些文化现象有语言上的成因,或是某些语言现象是某种文化现象的结果,或者某些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互为因果”[2]。城市语言文化正是将城市特色语言现象与城市文化具体领域相互关联,通过挖掘城市文化具体领域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以文化的语言功能来阐释城市文化的风貌、个性与形象。这是文化语言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的新角度,以探讨语言文化学理论在“都市语言”[3]现象中的应用,成为语言文化学的研究趋势。杭州作为一座散发着浓郁历史芬芳和拥有旺盛现代化生命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杭州城市文化备受瞩目。杭州城市语言文化作为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杭州城市语言文化的内涵、构成和传承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丰富杭州城市文化的内涵,以及建设杭州特色城市文化势必发挥积极的作用。

杭州方言是吴方言的一种,南宋迁都时使杭州方言带上浓厚的北方官话色彩,是“披着吴语外衣的北方官话”。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其独特之处在于儿缀较多、叠词较多、人称复数表示单数、名词作为词头和词尾等方式,这构成了鲜明的杭州方言特色,这是杭州城市语言最为独特之处。因此内容前人研究较丰富,这里不再赘述。特别指出的是,现代杭州方言中的某些词汇在语义上有了新的解释,成为杭州城市流行语。比如杭州方言中“落儿”的谐音“六二”,原意是指人们取笑脑筋不好使的人,而现在杭州年轻人将每年六月二日作为“傻乐节日”[4],从这一现象中应可读出当下杭州人在面对各种压力之下,颇具开朗豁达的良好心态和智慧幽默的乐观精神。

民俗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反映民间风俗习惯的词语或相关语言,它能够集中反映某一地域人们生活的独特文化。这种语言现象充满了真知灼见,揭示客观事理,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就杭州而言,杭州的民俗用语首先表现在杭州的民俗用语与杭州特有的景物与传说相关的杭州俗语、歇后语非常丰富,例如以“西湖”为主题的歇后语有“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做梦游西湖――想得美”、“西湖里挖月亮――枉费心机”等;以西湖为主题的俗语有“西湖日销寸金,西湖日产寸金”、“跳进西湖洗不清”等。以杭州特有民间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歇后语有“白娘子遇许仙――两相情愿”、“白娘子哭断桥――怀念旧情”、“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等。此外,某些歇后语的形成更是可以看到杭州方言特色中语音语调的形成和发展,比如杭州方言的“儿”话音,“大蒜叶儿打气――混葱(充)”、 “牛皮兜儿――点水不漏”、“豆芽菜切丝儿――细做”等等。

其次与杭州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民俗用语也非常有特色。源起于南宋,杭州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为“五行八作”;杭州商人在历史上的旧习俗叫“初二、十六,店员吃肉”。杭州人重视人情交往,“插花亲”这一词语就是除了血缘和婚姻的特殊亲戚关系之外,反映将世交友好结成亲戚的风俗用语。在杭州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中,更有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用语,比如自古有在每年新茶上市之前,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七家茶”;有俗称“茶定”,反映从南宋时期杭州婚姻习俗中男方向女方求婚使用龙井茶作为聘礼的习俗。杭州特色美食中也有众多响当当的名称如“东坡肉”、“叫花鸡”、“西湖醋鱼”、“西湖莼菜汤”、“龙井虾仁”、“吴山酥油饼”、“油炸桧”等等,从传统美食延伸到杭州传统饮食风俗中,又出现了诸如“春有两件,冬吃四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的用语。

城市特色语言现象还可以从城市标志性用语层面分析。城市标志性用语是指能够反映出某一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的具有该城市鲜明特色的词汇或短语,相对于动态的城市语言来说,它变化较小,规律性较强,可以从城市中人们的言语使用角度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特点。杭州在历史上古称“武林”、“临安”与“钱塘”;一直以来又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享誉海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人间天堂”的雅号;再者杭州物产丰富,因其是“西湖龙井”的原产地被誉为“中国茶都”,其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品种繁多,也有“丝绸之府”的称谓,可以说这些都组成了颇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杭州城市标志性用语。

如今随着杭州经济地发展和城市文明水平地提高,杭州城市特色不断丰富其自身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城市标志性用语也增添了许多新的表达。在2007年年初召开的杭州第十次党代会上,会议正式决定将“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杭州的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这一词汇已成为杭州开展对外城市形象传播的标志性用语,其中包含的“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四个杭州”也已成为现在杭州的城市流行语。另外,“东方休闲之都”、“天堂硅谷”、“女装之都”、“动漫之都”、“电子商务之都”等这些城市标志性用语随即孕育而生;新兴发展的创新产业,如“休博会”、“西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也作为杭州重要的代表性词汇。另外,2007年由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领衔的导演团队在杭州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将西湖自然山水作为舞台背景,融合戏剧舞蹈的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特效制造“西湖雨”,以这种特殊的艺术方式反映杭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如今“印象•西湖”也成为杭州一个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标志性词汇。

杭州城市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形式的城市特色语言,借用文化语言学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些语言现象所反映的杭州城市文化特征。杭州城市语言多以“人间天堂”为主题,这充分证实了围绕自然山水和秀美风景为客观条件而形成的杭州城市休闲文化特色,体现了自古以来杭州人乐于融入自然的优游自适和豁然放达的心态;依托于杭州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如今从不同角度描绘杭州城市内涵的标志性词语不仅凸显了杭州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这也能充分展现杭州城市文化在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文化创新性富于了杭州城市文化永恒的魅力。形式多样的杭州城市语言包含了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精华,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由此概括起来,对杭州城市特色语言加以分析再一次证实了当今杭州“精致和谐,开放大气”[5]的人文精神,杭州城市语言文化基于杭州城市文化的现实与特色,对杭州城市形象的树立以及杭州品牌的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5篇

一、充分理清英语文化学习的关系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基础

虽然说英语文化是由英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是英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思维,文化不是与语言相脱离的。英语国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传统,比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应当都蕴含在英语文本的字里行间,不同阶段的教材有着不同英语文化的高度而又集中地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去做到的是理清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与英语文化渗透的关系。窃以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接受英语文化熏陶感染的引路人,而要做到正确引路,教师对英语文化一定要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这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当初中英语教师有了这方面的敏感性,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的接受度肯定就能逐步提升。

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和热心人,把搜集英语文化资源或者说挖掘英语课程文化资源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和自觉行为。其次要理清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应当说目前学生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是广泛的,英语国家文化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也是多元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国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再加之英语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的,而学生在这短短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全部学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是自己要有解读英语文化的硬功夫,针对新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初中学生必须形成的相关文化意识的具体级别目标,思考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的问题。只有这样,初中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基础才能奠基得牢牢实实。

二、努力发展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是加强语言文化学习的提升

学者张红玲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曾这样说过:“不成体系、肤浅片面的文化教学活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很容易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这样的论述可以引起我们许多的思考,对学生英语文化的学习我们必须去做些深层次的思考,力求使学生去活泼、广泛而又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真正获取这样的效果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窃以为我们要以发展学生英语文化学习的能力为主要努力方向。实际上英语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着相同点,需要学生去主动探究,当然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能力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学生探究英语文化能力理应通过英语学习的诸多活动去获取,我们必须紧密结合英语语言教育教学的实践,让学生具备探究英语文化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应当说当今的学生其有利的条件还是充足的,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譬如平时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通过英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所有学生去拓展视野。学生们则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诸多习俗,如饮食习俗、人际交往习俗等。这些方面理解和掌握的途径都是学生在自主、独立或者说是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文化学习能力可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张永兰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

第6篇

关键词:语言 中西文化 差异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它是由一个民族或社会的风俗习惯所构成。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该社会的人们的风俗习惯。下面就英汉两种语言现象在风俗习惯方面的不同展开对比分析,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敬语和谦词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敬语和谦辞

如高见、光临、寒舍、愚见等。英语中则少有敬辞和谦辞,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级别多高, 并没有汉语中“您”这样的代词。 一位英国妇女遇见一位上了年纪的中国人, 用汉语客气地问“:老爷爷, 你几岁啦?”老人诧异地看着她,很生气。这位英国妇女后来才知道误会的原因,“几岁”是问小孩年龄的, 对上了年纪的人应问“您高寿?”或“您多大年纪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说话时有时甚至跟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会被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被认为没有礼貌。英语中这类词少的原因有二:一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二为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不一样。操汉语的人往往使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来应答。中国人听到恭维或赞扬的话后会说“哪里,哪里”、 “我做得不好”之类故作谦虚的话。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当西方人说 Thank you 表示谢意时,中国人会马上回答说不用谢,以表示客气。西方人听后,会大惑不解,觉得中国人没有礼貌。如一位英国女教师表扬一位中国女学生: A: 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 No, no, not at all. 在女教师看来, 该女生的回答是粗鲁的, 否定了该教师对书法的审美观和鉴赏力, 损害了她的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虽然女生本意并非如此, 只是符合了汉语的谦虚准则。英美人善于恭维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恭维。当他们觉得该受到赞美却没得到赞美,会感到受到冷淡。对别人的赞美、恭维,英美人最常见的反应是“迎合”或高兴。他们把中国人的这种“否认”看作是无礼,把“自贬”视为自卑和言不由衷的虚伪。赞美语是人际交往的剂, 处理得好, 可以增进友谊; 但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运用不当, 不仅无助于友谊,反而会产生误会, 伤害感情。

2、称呼语:中西方的称呼语的使用差别也很大

“小+姓”在汉语中称呼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可表示亲切、稔熟等感彩。但如果用此称呼英国人却是不礼貌的。 “老+姓”或“姓+老”在汉语中称呼年龄较自己长的, 可表示尊敬、礼貌。如果用“老+姓”称呼英国人,如“old smith”,对方在心里可能会生气。在英语文化中, 忌讳“老”字。“老”容易使人想到“年龄大”“、体衰”、“无用”等。所以, 在称呼英美人时应避免使用“old”。称呼语中有一类亲属称呼语, 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汉语中许多亲属称呼语可用于非亲属关系,也就是把一些其他人看成是亲属的延伸, 用这种亲属称呼语来表达说话者的尊敬、亲近等意思, 中国人遇到一位不认识的年长妇女可以称她为“阿姨”“、大妈”、“奶奶”; 但在英语文化中这却是很不妥当的。汉语中姓与职衔(title)或亲属称谓连用, 可用作称呼语。职衔包括职业、职位和头衔。如“李老师”、“汤经理”、“陈校长”“、丁爷爷”等。而在英语文化中姓与职衔、亲属称谓连在一起用作称呼语并不普遍, 如不常说“Bureau Director Smith”“、Manager Jackson”“、Principal Morris”等。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了dad、mum、 grandpa、aunt、uncle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不用。人们常常直呼对方的名字。直呼姓名,避用称谓,是想与对话人取得平等地位(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而汉语中表示其属关系的称谓却非常多。英语中的 cousin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而brother-in law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姐夫、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小舅子(妻子的弟弟)、连襟等。汉语把表亲、夫妻之间的亲属关系区分得如此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笼统统一个词了事。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两、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3、个人隐私:与外国人交谈,要避免不该问的问题

两个中国人在一起谈及家庭、收入等话题是很平常的, 并将能不能谈及这些视为人际关系远近的标准之一。而同外国人交谈时,则不应问及这些问题。外国人私事观念极强,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甚至体重都是非自由谈论的话题。这种“寒暄”无疑成了对他们私事的干涉。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 对中国人和英美人来说, 有可能完全相反。例如, 在中国文化中“胖”和“福”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依存的, 人们常用“你发福了”来恭维对方长胖了。而对英美人说他们长胖了, 他们会很不高兴,这不仅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而且在他们眼里, 长胖是体质下降的标志。英美男女之间经常相互恭维“你很性感”, 被恭维的则会说“thanks”, 而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对方会认为你心怀不轨。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那些文化差异性要引起双方的足够重视, 以避免社交语用的失误。此外, 还应宽容地理解异族文化的礼貌习惯, 不能以己度人, 更不能用自己民族的礼貌标准去要求对方。如果言语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文化习俗, 那么因各种差异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就会减少,并达到彼此理解、配合默契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7篇

一、语音形式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语音形式指的是某个语言片断的语音,是从说话人口中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店铺名的语音形式通常是组成店铺名文字的字音。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自然单位。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音节)分成前(声)后(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把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叫声调。[1]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

(一)音节特点音节是人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自己语言里的最小语音单位。在汉语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从音节方面考虑,笔者走访的餐饮行业中,最短的店铺名是由一个双音节构成,最长的店铺名是由12个音节组成,平均为4.69个音节。48个店铺名为偶数音节,所占比例是43%,62个店铺名是奇数音节,所占比例是57%,奇数店铺名要比偶数店铺名所占的比例高7.7%。其中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的店铺名最多,一共94个,占统计总数的85.4%,一、二音节的店铺名的音节数很少,导致这些店铺名所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少,被使用也较少。而七、八、九、十二音节的店铺名,信息涵盖量相对大,但是太过于冗长,不便于人们的记忆和识别。因此,店主在给店铺命名的时候,一般也不太会选择音节太少或太多的店铺名,其分布特点是以五音节为高峰向大于五音节和小于五音节两个方向逐级减少,呈现出金字塔阶梯形。

(二)声调特点汉语是世界上声调丰富的语言之一。声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的组合形式可以促成汉语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韵律感。语言的节律就能被这种韵律感组织起来,以便加强语言的协调性。一般声调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叠音、双声叠韵、平仄组合三种[1]。叠音是由音节重叠而成。一部分店铺偏爱使用叠音的方式命名店铺。例如:果果坊、天天美食、涵涵面庄、坝坝老火锅、久久自助火锅城等等。这种店铺名的好处就是便于顾客记忆与识别,但也加重了重名的可能性。笔者所走访的美食街就有两家以“天天”这个叠音方式命名店铺。双声是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组合而成,叠韵是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组合而成。双声和叠韵都可以构成同一语音现象的反复,从而产生特殊的韵律,增强店铺名的音乐美。这种特殊的音乐美也能达到让顾客更易识别记忆的效果。例如:青柠、奥照面、沁茗轩、菠萝蜜茶饮。平仄指的是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根据平上去入的音调划分,阴平和阳平能产生声调上扬,发音相对洪亮的特点。因此,店主在命名店铺的时候,更加倾向于使用阴平或阳平的音节来结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以阴平或阳平的音节结尾的店铺名更能营造出一种欢快兴奋的气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增强消费者的食欲。比如:星月面庄、串串王、毛哥老鸭汤、麦翁大鼓烧、久久自助火锅城等等。

二、词汇组合特点

对于一个店铺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其名使用的词汇选取。来来往往的顾客对店铺最直观的印象来自于店铺名;对店铺名最直观的印象来源于店铺所使用的词。因此,店铺名的选词十分重要。

(一)词汇来源词汇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一种语言单位。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一个有意义的词汇,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达的。语音结构与词的构成和词的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1.地名。川渝两地在全国范围内是著名的美食胜地,两地的很多特产都和美食有关。因此,川渝两地的地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饮食行业店铺名里浑然天成的金字招牌。这也是商家集体品牌意识的集中体现,更是彰显川渝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的一种方式。从命名风格来看,以地名命名虽然十分传统,甚至还有些许老土,但是会给消费者一种贴心安全感,以及一目了然的即视感。笔者在所走访的美食街就有不少这样的店铺名。比如:万州烤鱼、成都冒菜、巴蜀烧鸡公、台湾烤玉米、段记北京烤鸭等等,占统计总数13.6%。2.外来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启,一大批跨国餐饮企业也涌入我国市场。加之某些商家为了给店铺增加一些国际色彩以吸引顾客,因此越来越多的外来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店铺名里。一种是运用外来词音译后当店铺名。比如:麦当劳、德克士等等。一种是用中文词和外来词组合的新颖方式当店名。比如:好吃go。这样新颖的命名在饮食行业并不是很多,仅占统计总数的7.2%,但是这种命名方式有增多的趋势。3.数字。运用数字给店铺取名字的优势在于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在视觉上比起其他店铺名略胜一筹;劣势在于,由于人们对某些数字的偏爱程度很集中,因此增加店铺名的重名率。例如:168灌汤包。168谐音和汉语“一路发”类似。这种数字组合就容易重复。在笔者走访的大学城片区商业街中,这样命名的餐饮店铺并不多,仅占统计总数的2.7%。4.人名。我国自古以来都有以人名做店铺名的传统。从古代“武大郎炊饼”到运动品牌“李宁”,再到现在耳熟能详的“王老吉”。它最早的命名形式是“某记”。这个用法也被原原本本保留了下来,比如重庆市著名的餐饮企业“阿兴记”。除了对这种命名方式的继承,当然也有发展,一种是在“某记”后面加业名,例如:邓记三合鱼。一种省略了“记”字,后面加业名通名,比如:涵涵面庄,这种命名方式直接把人名和商铺名连接,也是一种品牌意识的体现。和使用地名命名不同的是,地名命名体现的是集体品牌意识,人名命名体现的是个人品牌意识。因此,选择这种命名方式的店铺较多,占统计总数的15.4%。5.古语词。古语词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历史词通常不会出现在我们的交际当中,文言词在口语中已经不常使用。店主为了提升整个店的品味,为了吸引顾客,也会启用部分古语词。这既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发扬。例如:沁茗轩的“轩”字,大帅锅掌上传奇食尚汤锅坊的“坊”,林凯豪益食府的“府”字等等,占统计总数的7.2%。店主在使用这些古语词的时候,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店铺的文化涵养,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和人文风貌的体现。

(二)词汇组合根据前面的统计结果可以得知,店铺名的长度不宜过长,字数不宜过多,简短有力即为佳。这就要求在命名选词的时候,尽量在有限的字数里体现出店铺的自身特色和自身优势。重庆饮食行业的店铺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专名、业名、通名。1.专名。专名指标明商店所属或区别性特征,最能体现商店个性特征。[2]它是店铺名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灵活多变的的部分。这部分承载着店铺特色,其任意性和创新性非常大。根据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人名称谓、地域名、民族特色、美好愿望、自然景物、文化底蕴、制作食材、音译词外来词。其中制作食材最多,占统计总数的57.2%,例如:三顾冒菜。人名称谓其次,占统计总数的17.2%,例如:阿兴记。地域名和美好愿望并列第三,占统计总数的13.6%,例如:成都冒菜、久好餐馆。2.通名。通名,即商业单位的通用称呼,表示商铺的性质,是一种商业的标志。餐饮行业的通名灵活性比较小,因为它不仅要和专名相搭配,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店铺的规模和档次。根据通名不同,一般分为馆、店、庄、楼、吧、城、家、餐厅、村/坊/轩/林、食府,等等。根据统计数据,“楼”“馆”的使用频率很高,除此之外,原本不用作餐饮行业标识的词也出现在店铺名中,其中“坊”“轩”的出现频率较高,这也体现了店主为提升店铺人文气息的用心。3.业名。业名,是对通名的限定,进一步标明行业特征或者经营特点、范围等。餐饮行业店铺名通常都会包含业名,其业名通常和饮食有关。但是某些跨国的餐饮行业在给店铺命名的时候,不会使用业名,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此外,某些新兴的时尚餐厅在给店铺命名的时候,也不会使用业名,比如重庆著名时尚餐厅———流浪地图,这种命名方式的好处就是新颖、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不足之处是不够一目了然,消费者看了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该店的经营特点、范围。

(三)组合特点根据收集的商铺名来看,重庆市餐饮行业的店铺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专名、业名、通名,这三个要素并不是缺一不可的,而是相对灵活地组合。其中,店主都倾向于使用“专名+业名”形式和“专名+业名+通名”形式的店铺名,前者占统计总数的52.7%;后者占统计总数的22.7%。以“专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14.5%。以“业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2.7%。以“专名+通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3.6%。以“业名+通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2.7%。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用“通名”作店铺名的极少。

三、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现象背后都体现出某种文化心理。店铺名这种具有极强特色的语言现象,其背后也隐藏着其代表的文化心理,反映出某个地域、某个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虽然店铺经营大小、经营项目各有不同,其命名方式也各种各样,但归纳起来,体现较突出的文化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地域性地域性一般都体现在地名,可以是大的地名,例如:重庆;可以是很小的地名,例如:熙街;可以是地名的简称,例如:巴蜀;可以是地名的旧称或别称,例如:山城。根据地域范围大小的不同,地域性具有两大功能:较大地名具有品牌功能,较小地名具有指引功能。各地的饮食繁多,出产地域名自然就成了一块无形的“品牌”。比如一家火锅店在命名的时候,就非常有可能提到“重庆”“渝”“巴蜀”等地域性的字眼。这是为了向顾客们暗示这家的味道是最正宗的,并且突显了地方文化。一方面,对于顾客来说,这些地域性词语除了起到暗示性作用,还给顾客提供了一个参考,缩短了顾客的鉴别选择的过程,降低了顾客的搜寻成本和消费风险。另一方面,一个店铺名使用了带有某个地域的词语,它们的产品就会带有该地的印记,这会让身处异乡的该地域的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一种“情怀”,这也就在消费者心理上领先了一步,成功地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占据一席之地,大大降低了在新市场宣传推广的时间和成本,更利于店铺的营销。此外,对于小地名,其地域性还体现在地理区位上。因为地域性词语能启发人的联想,从而起到指引的功能。有些店铺名中带有所在区域的词汇。比如重庆著名的九村烤脑花,九村只是重庆市江北区的一条街区,该店面就在九村路口,一提到该店铺名,顾客就能立即知道其地理位置,这省去了顾客的时间成本和搜索成本,并且让顾客有记忆点,容易寻找。

(二)吉祥性吉祥文化在餐饮行业最有所体现,不仅仅是“民以食为天”传统文化心理与饮食安全与卫生的心理诉求,而且其根本原因还是吉祥文化暗藏了国人的祈吉心理。期盼吉祥、平安、生意兴隆的民族心理,这是一种传统的、稳定的、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根据各店铺名对吉祥性词汇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直接使用吉祥性词汇。但这种心理是多角度的,这也影响了店铺名对吉祥性词汇的选择。有的店铺名从祝福顾客角度出发,选用“福”“好”“乐”“安”等词汇,这是表达对幸福安康的向往,以此来获取顾客的青睐;有的店铺名从经营者角度出发,选用“旺”“富”“来”“顺”等词汇,来表达对招财进宝、生意兴隆的理想心理;有的店铺名从食品质量角度出发,选用“香”“好”“养生”等词汇,来表达对一种食品质量的自信,借此宣传以吸引顾客上门。不管是哪种心理角度,都是对追求美好的生活本能的共同心愿,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店铺名就是店主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

(三)传统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规范,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道德文化,成为商家命名的依据之一。因此,诚信为本、宽厚仁爱、尊人谦己、义利结合等思想融入店铺名当中。[3]这样的店铺名可以提高店铺的档次,可以吸引有品味的顾客,借用传统文化的典雅特征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在专名中,很多店铺名带有“龙”“红”“德”等字眼;在通名中,很多店铺名爱用“轩”“居”“庄”“府”等字眼。比如:德庄火锅。此外,除了在词汇选择上下功夫;在字体的选择上,有的店铺名会使用繁体字或异体字;有的店铺名会使用手写体、隶书、楷书等。这样既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体现出对我国优良传统的继承,使商家在时尚之风以外营造出古朴典雅之情。

(四)新颖性一个吸引人的店铺名能起到广告的作用,新颖的店铺名本身就是一个吸金的手段,这也是为了迎合顾客追求新奇的消费心理。为了达到营销好的目的,店铺名追求新颖的方式不尽相同。一类店铺名靠吸收外来文化来达到新颖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也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文化的交汇、竞争与融合不可避免。有的店主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采用这种命名方式,例如:好吃go。该店铺名就是在俗语“好吃狗”的基础上,加上英文“go”演变而来,这既有新意吸引眼球,又侧面地体现出“心动不如行动”,在心理上对顾客起到引导的效果。一类店铺名靠吸收网络文化来达到新颖的效果。随着网购的兴盛,团购网站也悄然兴起。这促使了饮食行业线上线下联动的现象。有的店主为了提高销售业绩,会在店铺名旁边标注自己的网店的网址,或者印上二维码引导消费者手机付款或网上预约订座。此外,有的店主会在命名的时候融入网络语言,这本就是借助网络文化吸引顾客,比如:萌物甜点。“萌”本来就是网络术语,形容人或物的外观十分可爱或小巧玲珑。“萌物”指的就是那些可爱的小巧的精致的东西。新颖的命名方式还有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店铺在过分追求新颖的同时,落入了媚俗、夸大的怪圈,这并不是值得提倡的。

四、结语

第8篇

曾经教老外中文课,讲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学生举手:哥哥弟弟、奶奶外婆为什么一定要分清楚?

最怕问到这些属于咱们的基本常识问题,说起来简单,要讲清楚一扯三千里,费很多口舌。儒家伦理观,儒教对中国观念的深远影响,孔夫子奠定君臣父子等等长幼次序,说得自己都有点稀里糊涂,心想,只是兄弟姐妹觉得麻烦,还没告诉他们表哥堂姐二姨三叔四姑姥姥的区别呢。美国人提到兄弟姐妹,说brother如何,sister如何,除非特别说明大哥妹妹的时候。且叫哥哥姐姐都直呼其名。至于爸爸妈妈的妈妈,一律都说grandma如何如何,叫堂兄妹表兄妹都只一个cousin。

心中暗笑,别说自家亲戚得分清,连社会上相干人等都得分清,全都有七姑姨。梅姑发哥小燕姐琼瑶阿姨,好像全都是亲戚关系。

有时,转换到英文,整个人“迷失在翻译中”,好多词都没有。姐弟恋怎么翻?翻译不好人家说关系!

或许中国人的称呼里透着文化人情味,透着一份亲切,但这东西没法翻译,一翻译就笑话百出。比如,有一次在中文电视上看播音员谈美国汇率问题,当提到格林斯潘的名字,播音员称格林斯潘先生为“格老”。格老?美国人不懂。播音员在说出对格林斯潘年龄地位时才尊称格老,翻成英文却变成人身攻击。

中国人对长幼有序的意识根深蒂固,年龄问题永远是个情结。先前老压小,小的一闹解放,拼命打倒老的。美国人干工作都论能力,年龄根本不用写在履历上,年龄不重要。记得前几年ABC主持人芭芭拉・华特斯宣布提前退休,说她七十几岁,真让人一愣,印象中她也就60岁,没想到那么高龄,如果是中国媒体,肯定得出现“华奶奶”的字样。美国新闻主播年龄都小,这是事实,新闻人一旦牌子创出,位置坐得牢,甚至比总统做得长得多,总统四年一换,美国三大台主播们都历经数届总统。究其原因,新闻强调信任,一旦主播在观众中确立信任度,电视台不愿随便换人。

跟芭芭拉一起主持《20/20》节目的是个40岁男主播,与芭芭拉主持的时候一起聊天,直呼芭芭拉名字,我们的习惯则会叫她华特斯女士,叫华特斯老师。

在国内,好像只要是混出点名堂来就得叫老师。中国人在伦理观念熏陶中长大,对家中长辈都懂执晚辈礼,且成为一种习惯。翻报纸,每当看到新闻采访,对采访人的年龄总要有种说法,比如做音乐,如果上点年纪一定要提到老;搞政治,如果同样年纪一定要提到年轻,提到一个人总要提到属代,不给其找到一个群体就难受。回过头来想想,如果学美国人“没大没小”,恐怕不成,没大没小不是解决互相礼貌尊敬的方式,脱离语境硬搬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正好看到电视上索菲亚・科波拉上查理・罗斯的谈话节目,两个人谈比尔・莫瑞对于《迷失翻译中》一片的重要性,一口一个比尔比尔。按中国说法,比尔是索菲亚前辈,索菲亚当会说“莫瑞老师”或“莫瑞叔叔”。边看电视边上中国网看新闻,看到《天地英雄》导演主演叫老师,要顺口翻译给美国人听,本来是挺正当合理挺正经的一件事,结果成了喜剧,或许文化转换总要失去一些原意义。最后给分不清奶奶姥姥的学生建议,用中文列一个家系表,贴床头,死记硬背,别无他法。

第9篇

按照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学习语言是一个试验——出错——再实验的过程,语言错误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或要出现的必然现象。学生从对一种外语毫无所知到最后学会使用,要经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的语言。这种过渡性语言既不像他们的母语,也不像他们将来要学会的目的语言,而是一种变化中的语言,因而常常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外语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有语言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有社会习俗方面的,也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此,语言错误的形成与以下这些因素都有着直接关系。

一、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象形文字,两者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无疑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1.语音错误。英语具有与汉语不同的音位系统和发音特点,易造成学生的语音错误,如有学生把life错读成knife,把vest错读成west,把work错读成walk等。

2.词汇错误。英汉两种语言出于两个不同语系,因而在词义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没有完全的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概念含意及引伸意义的深刻领会,只看字面意义翻译或用汉语方式翻译英文词汇,就会导致用词错误。如有学生把“政治家”(statesman)误译为politician,而不知道politician在英语中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蔑视。如把awhiteelephant译为“一头白象”那就错了,应该译为“沉重的负担”。

3.词法错误。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没有词尾和词形变化;而英语则是结构性语言,要靠词尾和词形变化表现不同的结构意义。中国学生因受汉语影响往往忽视这一点,而出现各种词形错误,如名词单复数的词形错误及不可数名词的用法错误,代词的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用法错误,动词的一般形式和过去形式的用法错误等等。

4.句法错误。中国学生常按照汉语的句法结构去理解使用英语,因而出现各种句法错误。如有学生混淆了汉英关于过去时和完成体的用法区别,因而把“你看过那部电影吗?”误译为“Didyouseethatfilm?”,把“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误译为“Ihaveseenafilmyesterday”。还有的学生不清楚汉英表达转折和因果关系上的差异,把“虽然……但是……”错译成“Although…but…”,把“因为……所以……”错译“Because…so…”。

二、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个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都会在其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差异,那么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常会出现误解或误用。中英文化差异引起的常见语言错误有以下几种:

1.问候用语错误。中国人见面常问:“你吃了吗?”或“你上哪儿去?”,以示问候。但是,如果你用英语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误认为你是想请吃饭,或误认为你是问个人私事而不高兴。英语国家的人常用“Hello!”或“Hi!”表示问候,或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2.介绍用语错误。英语国家的人在需要问及对方姓名时,一般常说:”MayIknowyourname?”或“Yourname,please?”。如果按照汉语习惯用“What’syourname?”问对方姓名,会使对方产生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3.答谢用语错误。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所有场合及所有人之间,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也不例外。当别人问及是否再要点什么时,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若想要就说“Yes,please”;若不想要就说“No,thank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说“Nomore”或“Nomoretrouble”就会引起对方误解。

4.赞美答语错误。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常见的回答是“Thank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对别人的赞美表示谦逊一番说“不好”,用英语说“Notsogood”,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迷惑不解。

5.收礼答语错误。收到礼物,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而中国人常要先推辞一番,接受后并不当面打开。如果按汉语习惯推辞说“Noneed”或“Wedon’tneedit”,那会让对方误认为是不喜欢所送礼物,甚至会感到尴尬。

6.涉及隐私错误。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情况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对这些问题却比较反感,不愿意回答。因此,用英语问对方“Howoldareyou?”“Howmuchdoyouearn?”“Whatareyoudoing?”等一类话题会引起对方不高兴或误解。

7.颜色词用法错误。表示颜色的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如green是绿色,而green-eyed则表示“嫉妒,红眼病”;blue是蓝色,而bluemood则表示“沮丧,忧郁”;red是红色,而red-faced则表示“难为情,困窘”,inthered则表示“亏损”。如果把“红眼病”译成“red-eyed”,那就错了。同样,Helooksblue.不能译为“他脸色发蓝”,其真正含义是“他情绪低落”。

第10篇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中外学者给“非语言交际”下了不少的定义,有的非常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通过言辞传递的信息”或“非语言交际是不使用语词的交际”。有一些学者似乎认为非语言交际即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如英国的Michael Argyle;美国学者Alastair Pennycook 则认为非语言交际(NVC)=副语言(Paralanguage)+身势学(Kinesics)+近体学(Proxemics)+超声音特征(Paraverbal Features)。有的学者下的定义则又很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人类交际所使用的非语言动作既有生物性特征,又有社会性(或文化性)特征。人类也像其他动物一样,受外界条件刺激时,其生理和心理都会引起本能的反映,通过表情、动作和姿态等非语言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人类非语言动作的生物性特征。但是,人类的非语言动作,不只留在生物性特征上,在人类长期交往和实践中,其非语言动作慢慢被‘解读’形成了一套有意义的符号体系。这种符号体系,一经出现,就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行为举止必然要受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而社会行为规范往往是一脉相承的,具有传统文化的特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与文化一样,除少数人类所固有的出自本能的表情和动作外,大多数非语言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长期历史积淀而成的某种社会共同习惯。然而,文化并不总是能决定由我们身体动作所传达出的信息。动作的前后联系、性格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影响着传出的信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非语言的运用姿态和神情。尽管如此,像书面语和口头语那样非语言的交流根本不能从文化、亚文化里分隔开。不管我们是否强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或相似点,非语言的交流都受到文化的约束和制约。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整套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是很不相同的。跨文化研究表明,非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非语言的共同性是指同一人体动作在甲乙两种文化中有相同的意义。如篮球、排球等裁判员的手势和投降的手势世界通用。

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影响

大多数非语言行为都只是在它所属文化之内加以解释。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文化群落都有其特定的非语言行为模式,一种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用不同的非语言行为表示,一种非语言行为在特定的文化中有其特定的意义。第二,什么情况下该用或不该用非语言行为,各种文化都有其展示规则。展示规则告诉我们交谈时双方应该距离多远;什么时候将目光移走;什么时候皱眉,什么时候微笑;应该大声交谈,同时伴随多种手势,还是应该娴静地交谈,交谈的速度应该怎样等等。另外,展示规则还表明可接受的行为表述的程度。第三,一种非语言行为可有三种解释:随意的、特质的和共享的。随意解释指某种语言行为没有特定的意义,特质解释指某种非语言行为对某些个人有特定的意义,共享意义指某种非语言行为对某些人有共同的意义。然而,文化之间对非语言行为的三种意义的理解也不相同,一种文化认为是随意的非语言行为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有共享意义。这表现了不同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理解。

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克服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呢?以下几点克服策略可供参考。

第一,交际者应对支配自己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则有充分的认识。因为交际者只有充分了解并学会遵循支配自己行为的文化规则,才能去了解并在交际中适应他种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则。

第二,正确解释别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这是建立在多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的普遍特点基础上的。不同文化的非语言行为有着普遍性或共性的特点。譬如人类表达情绪的行为方式大致相同,使得某些行为(如,微笑、哭泣、皱眉等)具有普遍相似的表意功能。然而非语言交际更大程度上具有特殊性和文化制约性。非语言行为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出文化在各个层面上的特点。只有养成有意识地观察并正确解释制约非语言交际的文化规则的习惯,交际者才能够适应具体的文化、社会、场合、情景中的各种行为。

第三,交际者在对自己的文化或别种文化的非语言行为进行判断和推论时,应该避免过度概括的错误。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作出试探性的解释,最后是全面和充分的概括。另外,交际者应该始终认识到,由于概括性的推论中总存在着特殊和例外的事件,因而,无论如何全面的概括,也总会存在着局限性。

第四,交际过程中,要学会调节对非语言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对不同的气味,身势行为及体距行为等产生心理上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交际者应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做好情感反应,并在类似情况发生时,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使交际达到有效的关键所在。

第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观察、评价和恰当有效地实施非语言行为的能力。这些途径主要包括:一是生活中通过读书、阅报、看电影等加深对本国尤其是外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二是参加涉外活动,多与外国人接触,在实践中提高对非语言行为的敏感性等。

结论

第11篇

在俄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如下情况:有些既没有生僻词、也没有复杂语法结构的听力或阅读理解材料,学生常听不懂或是不理解,此原因大多是遇到了原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学习者却不了解背景知识。其实,看似较为容易的听力或阅读理解材料,却是一项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解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据说,清朝“一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到美国访问时,主人称赞其妻很漂亮,李鸿章客气地回答:“哪里,哪里”。美国人不知道这是中国人谦虚的表现,以为要其指出具体哪里漂亮,于是尴尬地说:“全身”。 这就是文化差异。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谦虚在中国认为是一种美德,是有教养的表现。是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表现,中国人听到赞美之词时,往往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然后再客气一番,以示自谦。这个事例非常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了语言和文化的相辅相成。由此可见:“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实质”(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因此俄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差异并循序渐进导入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达到俄语教学的目的。前苏联学者维列夏金(E.M.ВЕРЩАгин)和科斯托马罗夫(В.Г.КОСТОМАОВ)创建的俄语语言国情学(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二十年多年来为我国的俄语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内容,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式的纯语言教学模式,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把语言国情知识即文化背景知识列入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为继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后的第五方面,这五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关连,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1 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进入交际中,就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的问题。理解和表达是跨文化交际关键问题。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同样,俄语教学也不能脱离俄罗斯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道而驰。俄语教学中,把语言与文化相融合,这已经成为俄语教学工作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原则:俄语教学不是只解决词形变化问题,不能只学会按词类释义掌握词汇,不是停留在掌握俄语句子结构上,它需要扩展出语言本身的范围,深入到语言以外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完全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到实践中,达到交际目的,这个原则是建立在七十年代诞生于前苏联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语言国情学的基础之上的,前苏联学者Е.М.Bерещагин和В.Г.КОСТОМАРОВ在《语言与文化》 即《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书中指出:“语言国情学是对外俄语教学的一个方面,它通过语言的载蓄功能(кумулятивная функЦия),向教学对象介绍苏联当代生活典型形象以保障教学的实际性。完成语言教学任务,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进行思想教育,其教学方法具有语言教学的基本功能,即在传授语言的过程中用俄语讲解国情。同时语言又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是语言的载蓄功能。俄语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俄语交际应用能力,而交际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的交流,语言背景知识是交际获取的基础。

2 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四点原则

2.1阶段渐进原则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与文化也是如此。初期阶段的文化导入应主要介绍在日常生活交际方面俄汉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俄语语言的交际能力。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俄汉词语、成语含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使学生熟悉俄汉语义的差别并深入理解俄语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从而助力学生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语言交际。

2.2 实用实践原则

实用实践原则所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连,同时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一方面使学生认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抽象空洞;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效果。

2.3 适合时代原则

所谓适合时代,主要指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实用性和阶段性原则外,还应考虑到该文化目的代表性问题,属于主流时代文化性,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因为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也极其复杂。同时还应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应放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入一些历时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教学方法上的适度,就是要正确协调好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的关系。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与时俱进,增加文化知识积累。教师应成为课外文化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2.4 系统规划原则

文化导入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性。教师在教授语言过程中,遇到一些文化现象便顺便一提,对文化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也无具体统一要求。因此在制定新的《大学俄语教学课程要求》时,是否应针对俄语教学的文化导入问题增加部分内容,明确文化导入的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以及要求达到的水平等。这样教师在俄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便有纲可依,从而避免文化导入过程中盲目和混乱现象。

3 俄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五种方法

3.1 注解法

这是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数俄语教材所采用的方法。即将教学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困难的词语或表达法在课后用专门篇幅加以注释。该方法的特点是灵活、简便、适用于各种语言材料各个阶段对某一语言现象的突出讲解,缺点是无系统性。比如在《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一册第十一课的课文注释(Пояснения к тексту)中,分别介绍了чёРнАя peчкa(黑溪)Летний сад(夏园)、крейсер《ABpop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6eлые ночи(白夜)等文化内容,如果学习该课文之前对有关内容做完整的介绍,对教师讲解课文及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帮助的。

3.2 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果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前苏联或独联体文化习俗、词语典故、文学名著、历史事件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进一步讲解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文化知识和语言的学习可以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3.3 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等学习和了解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包括看电影和教学录像以及阅读文学作品等:俄苏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对俄苏文学作品的阅读也是一种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当然阅读原文的文学名著难度很大,研究者建议学生可以翻阅中文译文来补充这一部分的内容。

3.4 比较法

比较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俄汉两个民族文化上异同,体现了文化共性,也存在文化个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国情知识的传授必须立足于俄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异同的对比。通过俄汉两种文化的对比,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层次上,而是向纵向方向发展。作为记录人类历史,表达人类生活的思想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比如,俄国人在交往过程中喜欢使用赞语(комплимент).说恭维话,如夸奖妇女的发型、衣着打扮等,对这些夸奖俄罗斯妇女通常会说: “Спасибо!” (谢谢!),而中国妇女就会非常客气地说“不漂亮”。再比如中国人打招呼时常说“您去哪儿?”(Куда вы идёте?”)而俄罗斯人会认为你干涉人家私事,很不礼貌。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贯提倡“笑迎天下客”、“微笑服务”,而俄罗斯人不习惯对陌生人展露笑容,他们不苟言笑并非不友好,而是受其传统的交际文化及历史的影响,认为微笑会分散注意力,工作时应该思想集中、态度严肃。在与亲朋好友交往时则绽放笑容。

3.5 历史引入法

通过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句子。阅读俄语文章要有一定和语言知识,但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语言水平的问题,文化背景知识必不可少。比如在纪念普希金(A.C.Пушкин)诞辰二百周年的日子里,向学生介绍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的生平及其流芳百世的不朽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并介绍对作家少年时代有影响的圣彼得堡附近的普希金城(Пушкино)即沙俄时期的皇村 (Царское село);并使学生了解作家辉煌灿烂而短暂的一生,学生们不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热情,而且对俄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也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第1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禁忌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79-02

一、 禁忌与跨文化交际

1.禁忌及其起源

禁忌是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这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的消极规定,即人们不能做什么。一旦“犯禁”就会导致神秘力量的惩罚。禁忌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中的tapu(taboo),本意为“划界”。禁忌是习惯禁止之物,它可以是人、地点或物品。118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禁忌习俗,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在中国,“禁忌”一词早在汉朝就已出现在一些史料典籍中了。

2.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常用来指任何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这样跨文化交际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等人与人之间的交际。2本文主要讨论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的交际。在今天的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成为了阻碍交流的重要原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异质文化中的禁忌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禁忌主要包括宗教禁忌、生理禁忌、生死病痛禁忌、动植物禁忌和数字禁忌等。语言根植于文化又反映文化的特色。文化禁忌势必反映在民族语言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民族语言的分析可以从语言层面对民族文化禁忌进行把握。

二、语言禁忌

语言禁忌向人们指出,哪些话题和词汇是语言的“雷池”,不能轻易涉足,否则就会引起交际对象的反感和不快,导致交际活动的失败。语言禁忌主要包括称谓语禁忌、话题禁忌和词汇禁忌三类。

1.称谓语禁忌

在前科学时期,人们将姓名视为神圣的事物,认为名字与灵魂命运相联系,其重要性与血肉无异。中国人的尊祖敬宗宗法思想比较盛行。父母君上的名讳成为了子女和臣民的禁忌。子女不能直呼父母姓名,臣下不能直呼君上名号。后代更不能用先祖的名字给子孙命名。“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成为了一种文化常识。因为避讳至圣先师孔子而运用缺笔的手段生造了“孔斤”;因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而把“观世音”改为“观音”。在西方国家,则没有如此多的“繁文缛节”,他们可以直呼父母尊长的姓名。为表尊重礼貌,通常在姓名前加上Mr或者Ms。

称谓语中还值得一提的就是种族和性别。男权社会中,男人对立面的女人就被赋予了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些称谓语反映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男性通常用、、红颜祸水、bitch、whore等来蔑称女性。另外,在欧洲文化掌握话语权时,他们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带有歧视,他们蔑称黑人为Negro,称犹太人kikes,称日本人japs。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封建社会中曾出现过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性称谓,如:“南蛮北夷”、“东越西胡”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以自我为中心歧视少数民族的思想。3这一系列的带有歧视性的蔑称如今已经成为称谓禁忌。

2.话题禁忌

在跨文化交际时有些话题是对方的禁忌,不能轻易涉及。如果触碰对方禁忌话题,将引起对方不快,同样会导致交际的失败。这里的话题禁忌多涉及个人隐私,例如、财产状况、女士年龄、婚恋状况等。不少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海关式”中国人。因为对方总不厌其烦地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成员等细节,反复涉足他们的私人领地。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表明私人空间未经允许不可侵犯。4

3.词汇禁忌

词汇禁忌与本国的语言文字、传统习惯、民族心理联系比较紧密。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都很丰富,其禁忌也涉及到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5 从词汇所反映的禁忌内容大致有宗教禁忌、生理和生死病痛禁忌、数字禁傻取*

(1)宗教禁忌词汇

由于人们对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在观念上有所意识,在体验上有所感受,一般就会在情绪上产生惊奇、恐怖、畏惧以及尊敬、爱戴等宗教感情。这种敬畏感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在人与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的关系上,体现为对自己行为上的限制和禁戒规定,这就是宗教禁忌。6 宗教禁忌重要内容就是宗教信众的语言禁忌。基督教国家的人们出于对神圣对象的敬畏,在行为上回避“上帝”,在语言上不用冒犯上帝的词汇。“在英语里,宗教上的好多词语,God、devil、heaven、hell、Christ、Jesus、damn等只有在严肃的讲话里才是合适的。违反了这个规则就会使说话人受到谴责或遭到人们的回避。”7于是英语中就用gosh来代替God,用Goodman来代替the devil。

(2)生理和生死病痛禁忌词汇

中西文化中普遍存在生理禁忌词汇。它们主要跟性器官、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相关。在中国,人们对两性关系很避讳,即使是性教育和性开放程度极大提高的今天,也仍然存在“谈性色变”的情况。人们通常用“那里”、“下面”来指代性器官,用“同房”甚至“云雨”这一极富文学意味的词语来指代男女。由性器官和排泄器官联想到的词汇也在实际运用中被替代。通常人们用“方便”、“出恭”、“内急”和“例假”、“大姨妈”来代替哪些容易引起人们消极联想以致不适的词语。在英语国家fuck、shit、cunt与生殖和排泄系统等词语就被禁止在正式场合使用。

人类都有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总是对健康和长寿充满憧憬,对病痛和死亡充满恐惧。所以人们通常不愿直接谈及病痛和死亡。他们对语言神秘而强大的魔力充满恐惧,更害怕成为“乌鸦嘴”式的预言家。中国语言中对死亡的表达可谓“淋漓尽致”。《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都是对死亡的委婉表达。 “圆寂”、“羽化”、“归天”、“就义”、“毙命”等词语都表达死亡,但却包含了不同的感情态度和价值判断。英语表达“死”的词语也有很多,如pass away、go to heaven、go to a better world、troubles be over、pay one’s dept to nature等等。可见,英语在委婉陈述这一事实时大多用比喻的手段,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另外,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受完了罪还完了债,一切都了结了。8

(3)数字禁忌词汇

中西文化中都存在数字禁忌。大部分中国人对数字“4”的使用有所忌讳。众所周知的原因是“4”的读音跟“死”的读音很相近。所以含有“4”的手机号,车牌号和楼层都不受欢迎。西方世界忌讳“13”,其原因宗教色彩十分浓重。一种较普遍的看法认为,耶酥与其弟子共进晚餐时,第十三人是犹大。而耶稣又在13日的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还有人提出,在中古时代,执行绞刑的刽子手的报酬是13个钱币,绞环上有13个绳圈,绞台共有13级。9

三、语言禁忌本质探析及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1.语言禁忌本质探析

语言禁忌是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禁忌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因为人们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同一的效应关系。因此,在某种事物需要避忌时,也就包括了从语言上的不提及。10语言禁忌在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弱小,他们把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认为语言的使用能够神秘地支配自然力从而带来祸福。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超人的力量。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

语言禁忌具有民族性。语言根植于文化又反映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又同其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民俗风情息息相关;而且民族文化本身就包含有民风民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因此语言禁忌的民族性就不言自明了。中国特有的对于父母和尊长的称谓语禁忌就和中国的尊祖敬宗的民族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语言禁忌具有宗教性。很多语言禁忌都与宗教禁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直接脱胎宗教禁忌。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禁忌中不少禁忌词汇都有浓重的宗教气息。例如对数字13和“黑色星期五”的忌讳就与基督教的历史紧密相连。

语言禁忌具有时代性。语言禁忌会随社会发展和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演变。非禁忌的话题可以变成禁忌话题,禁忌话题也可以变成非禁忌话题。例如,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隐私,公开谈论隐私也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语言禁忌具有语域性。也就是说语言禁忌随着交际场合的改变而变化。在有些场合有些语言可以视为禁忌,但换一个场合同样的语言就变的不那么“禁忌”了。例如god,damn,dell在正式场合基本作为语言禁忌,但是非正式场合就可以被接受,用来表示强烈的情绪。

2.语言禁忌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语言禁忌是中外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中外的语言禁忌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西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了解东西方语言禁忌的异同,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有助于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目前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禁忌并不十分重视,这导致了许多交际活动的失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对语言禁忌有全面的把握,对其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对本民族的语言禁忌要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同时又对对方的语言禁忌表现出高度的兴趣和学术敏感性,以期通过语言载体深入理解双方的文化内涵和禁忌,最终又反过来指导我们的跨文化交际。

おげ慰嘉南祝

[1]布隆菲尔德著.沈家煊等译.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1980.

[2]程 晓.也谈禁忌语[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戴 云.禁忌语及其文化根源[J] .吕梁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

[4]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肯尼思・麦克利什著.查常平译[M].人类思想的主要观点[M] .2001.

[6]吕 洁.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禁忌语的差异[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7]唐丽沙.宗教禁忌的起源与特征[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8]曾剑平 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 .江西社会科学,2001.

1 肯尼思・麦克利什著,查常平译.人类思想的主要观点,2001:1430.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程 晓.也谈禁忌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4 戴 云.禁忌语及其文化根源,吕梁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

5 吕 洁.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禁忌语的差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6 唐丽沙.宗教禁忌的起源与特征,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7 布隆菲尔德著,沈家煊等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0:155.

8 曾剑平,汪 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江西社会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