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时间:2022-09-04 00:5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第1篇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并且广受欢迎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育教学处于不断摸索—改革—适应—再摸索—再改革—再适应的阶段。这意味着教育教学中应该秉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造性、实践性的特色,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新兴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尚处在摸索阶段,我院专业课教师在经过了几年的教学之后,发现培养方案的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课时少。

在课程设置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理论课开得较多,覆盖面过大,占据较大比例的课时量,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少。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因为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压缩了实践课时,甚至取消了实践环节;或者即使有了实验课仍然采取封闭式教学,学生的实践仅仅局限于少量的课堂时间,下了课实践也随之结束。

2.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学生平均实验课时较少。

我院08年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于学校资金投入有限,实验设备明显不足。我院为了缓解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一个班分成三到四个小组,甚至有些班级学生人数多要分成七、八个小组。一次课只能一个小组上,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做不了几个实验课题。如《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实际操作练习,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是一个由易入难的过程。但是,由于设备数量少,平均每个学生接触设备的时间有限,一学期下来,可能学生只是对设备的功能、特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设备的操作技巧、在节目创作中的使用规律要熟练掌握就很难。

3.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按照科学的专业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包括从节目前期策划开始到编、导、摄、录、制等多门实验课程的统筹协作,形成一个科学的实验课链条,而目前,由于师资、设备等问题的制约,有些课程在开设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讲授,使专业实验课开设不完整。比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我们开设此门课程仍然是重视新闻写作而忽视镜头前采访。《影视语言》这门课由于设备有限,学生人数多,所以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一学期下来,学生用到摄像机实践的次数很少。实验课程的开设不仅要使学生对设备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得的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中,使学生形成立体化的“画面感”,使理论知识更充分地体现在一个个生动的电视画面中,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

4.缺乏一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来指导学生专业实习。

广播电视编导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少有老师真正涉足广播电视业而具备实际操作的经验,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无多少实践经验,实践的课程过少,也非常单一。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落实教学的关键。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重点列入。此外,我院还邀请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方面的编辑、制作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在制订新的培养计划时,调整原来培养计划中不合理或不适应新形势的课程设置和先后顺序,增加实践教学和本专业需要的实践项目和内容。

2.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建设优质实验平台。

专业引进高端电视节目制作系统,提供摄像、照相设备、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建成集数字音频录制、数字音频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的多功能一体的电声实验室。以高性能的先进设备的引进及高端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式实验课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实验时间,让学生充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且产生自己新的创作空间并予以实施,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4.充分利用校内媒体机构,为广播电视编导学生提供在校实践机会。

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站、学生电视台、校报等媒体性质的学生组织。学生在各个部门中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这种实践活动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开放性实践模式,学生在完全宽裕、自由的情况下自我发挥创造,对于综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5.深入校外媒体进行实战演练实践。

我院先后在省内七家电视台、三个传媒公司建立实践实习单位,这样学生在毕业实习时,进入电视台、传媒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性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了解我国广播电视编导行业实际情况,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奔赴新的工作或学习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专业实践模式,实践证明该实践模式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时红燕.对高等师范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4):181-182.

第2篇

关键词:传授关系;案例教学;创意思维;个性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近些年来艺考生们争相报考的热点。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教师来说,如何教好这一学科,为社会培养真正能走向媒体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这些专业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更多的院校将此专业寄生于具有深厚文学底蕴大系之下,为其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当然,深厚的知识底蕴一定是广播电视人才必备的素质,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传媒行业来讲,更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创意”教学必须被重视,甚至成为该专业教学法则的重中之重。本文总结了作者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明确“传授”关系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传播关系,现代传播学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在从“传者中心论”向“受众中心论”发生着转变。对于教学中的这一传授关系来讲,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弊端。因此,寻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巨大难题。尤其是高校教育,学生们都已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再去用某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去影响他们。那么,探索一种更加开放的,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高校教师面临的首先是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明确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本身的角色定位,不仅对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更有利于知识的传与授。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能启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适当的时候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就课程框架列出一定的提纲,让学生按照提纲去准备讲课内容,去讲解给同班同学听,教师可以做总结和补充。尤其对于广播电视这样的新兴学科,电视节目不断翻新,对于该科目的教师来讲,接受该行业的不断翻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很多新生事物有着更强大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意识,学会在课堂中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启发他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主动去解读如今的电视行业发展近况,就他们所了解的最新行业发展发表他们的见解,不失是一个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的好方法。

笔者从自己的授课中也不断发现,学生们对于很多新兴的电视节目类型,对于主播们的风格等等都有着自己的理解,甚至有些想法超越了我们作为教师的思维高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放任,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人物,我们应该把握的是大方向,在保证学生们的思维不发生偏颇的情况下,把课堂交到他们手里,倾听他们的理解,不失是一种新的教学体验。

引入案例教学改变评分标准

创意是一种思维,但更需要付诸实践,教师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将创意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身就是一门融汇技术与艺术的学科,应用性极强。一个好的创意,一个全新的点子如果不具备可行性,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全新的创意加上切实可行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创新。因此,倡导案例教学,不仅仅是分析别人的案例,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中形成案例。笔者曾经在《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中将全班委任为一个栏目组,按照电视台现行的用人标准,由学生们竞聘上岗制片人,然后分成具体的摄制组,将主动权全部交到学生们手中,给予他们最大的权限和发挥空间。这样不仅仅激发了他们自身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让他们更加真实的感受电视行业目前的创作现状,为将来走向岗位了解岗位提供了一个契机。

当然,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还是要作为把关人,最重要的是审片,让学生们知道哪些点子是该好好发挥,哪些是需要避免的。当然对于最后的评分标准,也需要大大改变,一改过去一纸试卷定高低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们在具体创作中所付出的的劳动,对于他们的创新程度,付出的劳动的多少,进行成绩的评定。

尊重个性是启发创意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争取做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课下与同学们多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见解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熟悉他们在专业上的特长。这样才能更好的启发他们的创作个性,引导创意思维的训练。

作为传媒专业学生,要创作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水准的电视节目,就需要同学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个体的创新意识。目前,本专业属于艺考招生,大部分学生都必须经过面试才能进校就读,因而具有一定的个性和创新思维成为招生的重要考查指标之一。那么对于走进高校的学生的教育来讲,能尊重他们的个性,并加以合理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让学生的个性在创作实践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是作为该专业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该专业课程教学中组织圆桌讨论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尤其在诸如《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中,就当前一个热点的社会话题,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商讨节目形式,来讨论形成策划方案。

在课堂上,除了基本的传授理论之外,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开启创意思维模式,把学生的创作构想置于主置,不要轻易否定,帮助提升学生的智慧和创意才能。教学中将教与学保持在一种自由开放的状态,将课堂活跃起来,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场,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尊重他们的个性思维,也有利于创作实践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李共和.《创意引导》江西美术出版

[2]曹霞、王楠.《浅析提升创意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美育美学研究》

[3]李冬梅.《艺术创意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第3篇

一、传播学视角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网络、广播在不断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传播学是后现代媒体的一种。从1988年开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为艺术院校的一门学科,受到各大艺考生的青睐,同时,这类学科本科编制的出现,更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但是,因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然处在发展摸索阶段,教学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一、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的教学媒介比较单一化,比如只注重于对电视、网络等的研究,但是却忽略了报刊等文字媒介的发展。

二、教学脱离实际。现在教学方式偏向于虚拟化,使得各大节目都缺少时效性,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意义

(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对物质文化进行追求,还想不断发展精神文化。这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成为精神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着重要发展的一项,遍布在各大行业。例如:记者、主持、影视制片人、经纪人等。所以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到各大行业任职,这样在人口增多,就业机会变少的现代社会,无疑为其增加了就业机会,减轻了就业负担。

三、传播学视角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新定位

在各个高校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开展虽然有很多方面的好处,但是因为大部分院校的教育方式没有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往往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显得学习这种专业的人很业余。所以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要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精准的定位,下面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学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只有将理论和实践一起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只注重于理论的发展,学生就会空有想法,却无法赋予行动。但是如果只注重于实践,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就会在很多地方吃亏,摸索不到正确的方法。所以,学生在完成一部分的理论知识后,马上进入实践,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模拟电视类节目拍摄的作业,这样组内的一部分学生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研究,制作出剧本等理论方面的内容,然后另一部分再进行拍摄,这部分就是实践类作业。由此看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更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方面娴熟能力,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培养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对创造力要求极高的一个专业,只有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更新型的人才。现代社会的很多行业都需要从业者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要给学生看一些有想象空间的影视作品和文字作品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自己也可以参加各项电视类的活动,通过参观现场的工作流程和感受现场的氛围,来激发自己创造性的思维。

(三)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同时发展

传统媒介就是报刊、书籍等。新型媒介就是电视、网络、广播等。现代社会,传统媒介在新型媒介的冲击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够重视传统媒介的发展。但是传统媒介对新型媒介的发展是具有很多促进作用的。同时这两种媒介的发展和文字是息息相关的,都是以文字作为基础,所以对文字的掌握也相当重要。由此看来,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同时发展是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结语

在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新型人才相当的重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有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型的定位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电视行业的新领域,才能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杨淼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宁.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和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5(5).

第4篇

面对媒体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21世纪的广播电视编导应该是厚基础、高层次,有业务前瞻能力、创新精神和娴熟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必须基于当前的社会现实,并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和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容忽视,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质量,甚至关乎到今后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前景。

2主要创新内容

2.1培养目标定位的创新

依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媒体运行的实际需求,提出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实践能力为中心,一专多能为目标的“1+8”人才培养模式。所谓“1+8”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加强学校与传媒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紧密对接,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即1个应用型专业对接行业内8个重点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力求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分阶段、渐进式培养学生从事传媒行业的多种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地完成传媒机构的工作,具体涉及摄像、影视剧编创、专题片创作、节目策划、新闻采编、导播、后期制作以及节目总体编排等8项工作,力争做到专业技能培养核心化、职业素质培养具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化。

2.2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1)创新授课方式。传统授课方式为先灌输理论,后进行实践,这不单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还阻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授课方式必须要创新,既要激发学生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要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能力。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导入品牌意识,培育优质示范课程,待成熟之后推荐为高一级别的精品课程,并分批次培育形成梯队,力争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全部打造成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同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自主培养一批教学骨干以切实提高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另外,在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单元中,可采取翻转课堂教学试验,让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通过学生事先的自行学习,使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强化实践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材甄选。传媒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知识更新的速度随之加快。这亦导致传统教材的内容业已满足不了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所以,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须注重教材的甄选。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教材创新的层面进行判别,比如实用性、趣味性、时效性等,同时教材涵盖的内容也要范围宽广,既符合时代潮流和创新要求,又关联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换句话说,教材的选用必须能够引领学生走在传媒行业的最前沿。

3)实训方案设计的创新。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训方案的设计,首先应确定设计思想———强化实践教学,凸显就业需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实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中,将实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用理论指导实训操作,以实训推动理论学习。在执行时,应紧紧围绕8项业务能力进行训练,遵循自浅入深、由内而外、从单人界面升级至联合协作的基本原则,逐步落实该专业通用的实训教学模块、硬件设施配置标准和联合实训操作流程。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1)建成标准配置的校园实验电视台,以此为依托,创建仿真岗位体系,合理分配实训学时和学分,形成目标控制、量化分解、测评跟踪的循序模式。

2)确立全程实训内容的设计主线,即围绕8个重点专业技能打造全部课程,把具体的实训项目量化设计到每一门课程中,打破纯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

3)因人制宜,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出不同的专业走向,并有指向性的开设两到三门独立的实践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诉求。

4)将毕业论文调整为毕业设计,鼓励学生作品选题与形式的多样化,提倡用作品进行毕业答辩,同时须结合作品编创完成导演阐述。

3结论

第5篇

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是广播电视的源泉

文学作品其内容丰富多彩,无所不包,它不仅形象地描写山川河流,虫鱼鸟兽,树木花草,房合庙宇,而且也生动细致地描写古今中外的三教九流,风土人情,乃至于政治军事的明争暗斗,平常人的家长里短,不仅记叙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深入剖析人们的心理活动,情趣性格。所有这一切都是艺术创造的生活底蕴,语言文学课也是培养艺术院校学生审美情趣,完善审美观点,丰富艺术手法的要言妙道。《茶馆》、《屈原》、《雷雨》等文学剧本概括社会的典型化手法是音乐美术表演摄影艺术相互通用,严格遵守的原则。

电影生产者用画面展现世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通过视觉,听觉进行包装,打破了民族的、地域的疆界。影视作品具有普遍接受性,在传播过程中,文学向受众者强加的文字、典故、韵律、艺术素养等条件在影视接受中统统得到豁免,观众不再需要宁心静想,不再需要先期的知识投资以期具有某种稀缺性的精神利润的回报,人们在影视欣赏过程中,回到了对语言最初的直观感知阶段,即通过图像与物体的形似关系来理解符号意义的阶段,这样,影视的形式更具有世界性、普遍性的传播形式。

小说到影视的改编特别是依据小说为文本的影视剧,是把间接的,抽象的,多义的文学形象变成直接的,具体的,单一的荧幕形象,把侧重理解分析的艺术变成直感体验的艺术。文学形象理解的个人化明显降低,图像替代了想象,语言媒介的魅力,文学无穷的想象力大大缩水。由改到编的过程中,“改”将文学描写中复杂的心理过程展示拉直了,画面化了,单一化了,微妙心理变化的内容、人物内心激烈的搏斗撞击无法实现,文学的形象思维,多义性,暧昧性,虚幻性,审美性降低,接收者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丧失;影视制作的类型化,统一化,标准化,在被雷同化的镜像里,特别是镜像消失后可回味的地方没有了,刺激性带来的是需求的不断新奇化和审美的疲劳,发展的结果将会是作家对影像化叙事的一味追求与强调将导致文学本体特征的隐退和审美价值的流逝。

二、文学对影视作品的借鉴、推动作用

林语堂先生的小说《京华烟云》长达七十余万言,它以北京曾、姚、牛三个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反映了从到期间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有名有姓的人物达90多个,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及他们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揭示。林语堂先生在原著中对老北京的风物人情、世态炎凉作了全景式的描写,堪称一部现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纵观电视剧《京华烟云》,与原著平淡自然的风格迥异,增加了若干类型化、模式化的戏剧冲突,情节设置环环相扣—这是该剧在改编上最显著的特点。文学味少了,戏剧味浓了,改得更像戏了。在剧中,每一集都有紧张尖锐的冲突,显得一波三折、看点增多。比如原著中牛家的衰落与曾、姚两家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电视剧中则把牛、曾、姚三家的起伏紧密联系起来,集中展开矛盾纠葛.大大增加了情节张力,比原著中的平淡描写多出许多看点。这种创作无疑更加符合电视剧的观赏心理和商业模式。在具体的细节设置上也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比如婚礼之日姚、牛两家的迎新花轿在街角相遇互不相让,两家发生口角到后来曾、牛两家老爷出殡时又在街角相遇,同机位同景别拍摄,前后对比,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丧礼上曾家佣人陈原突然用枪威逼牛家人这场戏在节奏上产生了“一悲一喜,一张一弛”的戏剧效果。

最后一场戏的改编为全剧打上了一个壮丽的句点,这也是在充分考虑了造型因素和戏剧感后的一种构思。酒窖一经点燃,熊熊烈火中,姚思安与日军同归于尽,其时全民抗日的烈焰也正在华夏大地上迅速蔓延,至此民族大义得到伸张,民族精神得到凸显,打造了一个视听段落的点,暗合了原书题旨“献于侨寇抗日人”。窃以为这个段落改编得比较成功,镜头语言也具有一种高于故事叙述的整体象征意义。该片在场景、服化道的设计上也颇下功夫,画面制作得精美考究。比如片花中叠画出现的北京卢沟桥夜景、北京深秋的漫天金黄落叶、后期用电脑制作的接天莲叶等,都让人耳目一新。毕竟是斥巨资打造的一场绚烂的视觉盛宴,只是缺少了原著的魂魄。

三、对文学作品借鉴改编的不足之处

第6篇

一、传播学视野下的媒介编导概念

基于传播学理论,媒介一般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传播媒体指的是信息传递载体。广义的媒体除了传播媒体之外,一般还包含表达意义的符号,也可以称为表现媒介。主体将表现媒介呈现于传播媒体之中时,这个过程可以称为编码过程。因此,不论是人际传播行为还是大众传播实践过程中,一般都存在信息编码环节。可以将媒介编导看成是一个元概念,它可以派生出诸多的媒介形式,从而使得编导过程实际存在。相对于技术媒介而言,我们可以将媒介编导定义为用体外化符号系统和技术性媒介手段,在进行信息组织、构思以及收集过程中,一般信息内容都比较复杂,且从信息策划、构思、整理等等过程中,工作量比较大。媒介编导相对于印刷媒介。像我们常见的期刊、报纸以及书籍等等,习惯性将其变成编辑这一简单用语。使用的符号系统一般都会包含文字抽象符号,另外还有图画、照片以及一些平面视觉符号等等。相对于编导电影媒介,一般主要使用的是平面视觉符号。这个符号相对于电影编导而言,它使用的是形象的语言。再进一步看,一般意义上的媒介编导概念不但可以从学理上理顺目前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设置上的混乱,而且还给广播电视编导和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面向未来呈多元开放发展态势提供了合法性根据在数字网络传播时代,整合了文字编辑、平面编辑、声音编辑、视频编辑和互动编辑的多媒体编导正在成为传媒业新兴的最热门专业之一。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

(一)文人素质。传统纸质媒体有着无可比拟以及不可替代优越性,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它都得益于文字符号媒介。文字媒介带着更加鲜明的传播目的,相对于语言使用,它的传播性以及严肃性会比较强。一般而言,文字符号属于媒介性质符号,它可以深刻表现事物之间规律,会更好的进行思维训练。文字构成了印刷媒介时代之大众传播中的文人素质,其中会承载着一定的博大精深以及以理服人等等方面内容。电视媒介继承了传统的印刷文字编辑传统表现形式。第一,在电视传播中,试听媒介本身一般都包含了文字符号系统,这样可以增强电视节目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介绍画面,这是一种重要信息传输途径。第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内容以及对象也同样包含了文字媒介。常见的电视脚本、采访大纲提炼以及拍摄等等,这些都是和文本相关。文本质量高低对于开发和挖掘出更有深度内容有影响。第三,关键在于,传统编导能够给电视编导赋予文气,简单的说就是思想力。可以使得电视节目可以基于直观且形象的思维进行电视节目创作,而且可以使用文字语言特点对主题进行深入的把握和解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展现出主题深刻内涵,而且更好的体现出审美价值和情趣。、

(二)影人素质。影视媒介就宛如人类重返了口头传播时代,一般而言电视编导天生就赋予了影人素质气息。这是影像文化形态不断演变而衍化出来的人格特征。虽然它可以尽量的绕过文字层面,使用物象形式表现出来,直奔通向主题。这是一种人类原始思维再现。具有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它具备无意识、转瞬即逝、直接、鲜明等等特点。正是这样的影视媒介具备的特征,在很多场合中。一旦提到电视编导,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不是编字,而是导字。导演这戏剧或者是电影艺术创作之职务,该职务最主要职责是基于文学剧本模拟出分镜剧本或者对影视进行艺术处理。指导整个节目或者电影拍摄过程,使得拍摄和后期制作更加精彩化。简单的说就是负责所有的艺术元素以及工艺编制过程。最终使得这些创新的元素逐渐形成最终的影像产物。电视编导同电影导演工作职责有着相似点。这两者之间可以使用试听语言将其作为具象媒体,使得原来的表现形式更加真实化。这样的方式,更好的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阅读方式。人们在直接接触过程中,人的中枢神经受到了刺激,对物象的接受会更加强烈。在传播效果中,相对于印刷媒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一般而言,电视编导和电影导演在工作方式相似性非常明显,这两者都属于集体创作活动形式,都是创作核心,在创作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之作用。另外电视编导以及电影导演这两个职务的一致性还表现在对视觉语言的组织和驾驭能力上。即使这都是纯碎的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编导中的导一般都是对镜头中一些素材进行分组和切分之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当电视节目实施的现场直播或者是多机位拍摄时,这个和电影制作存在明显的差异。该电视节目前期拍摄以及后期的编辑已经结合在一起,其中的导演以及逐渐演化成导播。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国内外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没有深入的分析出大众传媒发展所处不同的历史阶段,从而导致不同的媒介人鸿沟出现。非常容易导致重艺而轻文现象出现,加之有些高校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盲目扩大艺术招生现象,将其当成艺术类学生招生方向。非常容易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增大,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很难符合岗位需求。因此,需要充分基于社会发展基础下,做好教学工作对人才培养做到真正培养以及知识结构相互结合,从而使得学生综合素质逐渐提高,从而满足当前媒介发展需求。

第7篇

建构主义学习论视觉心理学教学改革视觉心理学是研究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该课程通过讲授视觉心理学理论及其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视觉感知的生理物理基础,视觉系统及人脑对光影、色彩、空间、时间的感知规律,视觉感知与注意、记忆、情绪、动机等复杂心理活动的关系等理论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视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能够主动运用视觉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视觉现象并创造性地将心理学规律运用到视觉艺术的创作中。目前,在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电视编导、摄影、平面设计等视觉艺术专业里都开设了视觉心理学课。我院的视觉心理学课程已经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了六年之久,在这六年里,我们一直在竭力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及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这门课兴趣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不可能自觉、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去,当然就会出现出勤率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现象,教学效果当然也得不到保证。通过对学生的采访调查,我们发现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没有充分明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视觉心理学》课程的目的,很多学生认为视觉心理学课程对他们今后的创作没有太大帮助,也就是说,实际的教学远远偏离了之前预定的教学目标。(2)视觉心理学是心理学和视觉艺术的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物理学和美学,内容太过庞杂,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的知识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也就慢慢对它敬而远之了。

二、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理论渊源和内涵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毋庸置疑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掌控者和主导。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快速地教授系统的知识是效果显著,但是如果长期单一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课堂将成为教师自娱自乐的舞台,学生慢慢沦落为记忆知识的机器,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了学生背知识的过程,当然学习兴趣被打磨得消失殆尽。随着课程的结束,这些强行被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将一点一点地流失,另一方面学生的应用及创新能力也得不到任何提升,最终整个教学将徒劳无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强烈反对这种教学方式,他认为这种机械的教学用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取代了理解,大大限制了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他曾大声疾呼“Never memorize something that you can look up”(“绝不记忆任何可以查阅到的知识和信息”作者译)

信息化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举手可得,于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就显现不出来了。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能够深度挖掘、吸收、剖析和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人才,具备了上述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学业和未来的工作中大有作为,对于他漫长的人生都是一劳永逸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被一种能够培养出具备上述能力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取代成为必然的趋势。

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的理论根源就是让・皮亚杰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论。相对于基于行为主义学习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新型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突破是将学生转变成为教学环境中的中心角色,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了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主体理念发生变化,亦即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皮亚杰曾明确提出了认知并不是对外在世界被动的简单的反映,学习者是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是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调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这种建立在人的认知规律基础之上的科学的学习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逐渐流行,成效显著,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也开始将建构主义学习论引进到教学当中。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视觉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国内外的《视觉心理学》专著或教材内容庞杂,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们专注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知识快速地灌输给学生,最后,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无力消化这庞杂的知识,结果导致“消化不良”,一知半解,等考试结束之后,这门课提供给学生的“养料”几乎都流失了。与此同时,学生对这门课也逐渐敬而远之,形成了强烈的排斥心理。对学生的尊重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大前提,这种尊重首先体现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重新调整教学内容。《视觉心理学》课在第六学期(大三下学期)开设,于是我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前五个学期的专业课进行深入的调研,删减重复的内容,重新调整教学重点。比如,原来的教学内容里用六课时重点讲授光线,因为光线不仅仅是视觉产生的外部条件,而且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光线对视觉艺术的创作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早在大一、大二开设的《摄影技术与艺术》、《导演艺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上就已经重点讲授过光线,另外大二下学期还开设了《照明基础》这样一门专门讲授光线的课程。因此,我们做了以下调整,第一,将课时从六课时减到两课时,删减掉重复的内容;第二,重点讲述光线在视觉艺术中起外部引导和内部引导作用的心理学依据,尤其是阴影对于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案例了解阴影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第三,布置课后作业,通过学生阐述作业,教师讲评作业,教师学生之间的讨论复习巩固相关知识。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之后,学生们能够接受到新鲜的信息,自然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另外,在充裕的课时内,教师完全能够把过去的章节式通讲转变成专题式精讲,学生也有了充分的时间消化、思考,建构新的知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型的案例教学模式

引入案例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且能通过介绍一些热门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案例教学法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是理论点―案例研究,即先介绍某个知识点,然后引入相关案例进一步说明该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理解并记忆知识点,并不能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建构新的知识,因此,学生获得的只是知识本身,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会得以提高。在多年的摸索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模式调整为案例――理论点――案例,即首先给学生抛出一个或多个案例,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对其分析研究,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提示,最后分析出来的结论便是后面即将介绍给他们的新的知识点,有时候,以往的知识并不能将案例分析透彻,学生的思维即将进入一条死胡同,教师此时引入新的知识点便让学生豁然开朗。最后再补充多个相关案例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新的知识,并启发他们今后在创作中合理运用知识。比如在介绍韦伯定律之前,先给学生看了一个案例:

实验A:假设你所光顾的文具店计算器的价格是20元,而有人告诉你其他商店的价格是15元。

实验B:假设你所光顾的文具店计算器的价格是120元,而有人告诉你其他商店的价格是115元。

那么,在哪种情况下你会改变到其他商店去购买?在A实验中大约68%的人会换一家商店去购买,B实验中大约29%人会愿意换一家商店去购买。

然后让学生讨论可能是什么原因在同样便宜了5元的情况下,A实验中愿意换一家商店购买的人要远多于B实验中的人。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分析到可能是与计算器本身的价格有关,在A实验中,计算器只卖20元,如果便宜了5元,感觉便宜的很多,而B实验中,计算器卖120元,如果便宜了5元,也没觉得便宜太多,所以就懒得换一家商店去购买。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韦伯定律,即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最后再补充一些影视作品片段补充说明韦伯定律,学生们也明白了影视作用要在感官上震撼观众,就是要引起观众的视听感觉的差别感觉,不仅仅要增加刺激量,还要减低原刺激量。由此可见,关于韦伯定律的内容以及韦伯定律对影视作品创作的启示,不是教师传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借助于教师的帮助主动建构的结果。这种能够刺激学生主动建构的案例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让知识的力量延续地更加长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学会思考,并从中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PBL实践教学

PBL全称problem-base dlearning,它让学生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指导,而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论。PBL已经在西方国家实践了四十多年,最近一些教育学家对其进行了包含了43项研究的考核。数据分析表明PBL虽然对于学习知识来说作用不大,但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收效显著。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EricMazur在他的课堂上尝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方法,他给予了PBL高度的评价“Data obtained in my class and in classes of colleagues worldwide, in a wide range of academic settings and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show that learning gains nearly triple with an approach that focuses on the student and on interactive learning”(“在我的乃至全世界的大学课堂上,以及在各个学科领域中获得的数据,都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强调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收效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近三倍。”作者译)。

鉴于PBL在国外课堂上效果显著,在这次教改中,我们也尝试着将它引进到视觉心理学的课堂上。在每堂课上我们设置了一些任务和问题,这些难题往往是同学们在之前都会碰到的。比如同学们在创作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如何用具象的画面去表达人物抽象和捉摸不定的心理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布置了以下任务:我们从一本小说中找出其中的几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文字,让学生从中选择一段“翻译”成视听语言。在今后的每次课上我们会结合相应的内容给予一定的提示,比如在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时候,我们会告诉学生心理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就像个“黑箱子”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捉摸,但行为是外显的,很好把握。然后放映电影的片段,逐个分析演员的肢体动作。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在完成上面那个任务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好演员的肢体动作。此后每一次课他们都会获得新启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多,最后在创作中提升运用视听语言表达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发现PBL在《视觉心理学》课程当中体现了以下几点优势:(1)学生们在短片的准备阶段会遇到各种难题,走投无路的时候自然就会回忆起课上的内容,慢慢尝试着利用它们去一一解决问题。当成效不错的时候,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这些方法对于解决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也有很大帮助时,自然就会明白这门课的意义了。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曾经在报告中指出“Ideas are best introduced when students see a need or reason for their use―this helps them see relevant uses of knowledge to make sense of what they are learning.”(“当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原因时,他们就能更好地接受知识,也能够帮助他们使用知识进一步了解学习的内容。”作者译)于是,他们就会以更大地热情投入到后面的课程学习中并积极主动地建构所学的知识,这样学习效率和效果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2)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任何形式的任务,不论是拍摄照片和短片,还是以游戏的方式完成某个任务,其实都是在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甚至这些情境就是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某个真实情境的重现。逼真亲切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激情,而且通过亲身体验调动起他们全身信息通道的配合。我们学习是通过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嗅、我们所做这六种主要通道,其中“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但亲身经历内容的80%”。由此可见实践才能出真知,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核心内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PBL实践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情境。(3)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并不擅长的地方。在准备阶段,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工。有的同学文字功底扎实,他们会带着其他同学一起去解读小说,仔细分析需要翻拍成短片的那句话,然后完成文学剧本。有的同学镜头感特别强,他们就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完成分镜头剧本。有的同学可能专业学的并不好,但是他们中有的平时喜欢收集一些小玩意,有的擅长手工,他们为片子提供和制作道具,有的擅长沟通,他们可以寻找拍摄场地,协调人员,等等。后来,学生们都发现他们每个人都为任务的完成付出了智慧和劳动,从而在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自足中获得了自信,这将成为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中不断奋进的推动力,这种力量是分数、奖学金等外在鼓励所无法匹敌的。另外,在与同学、老师的密切沟通、合作中,不仅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够不断打破、不断完善,而且一些学生、老师的严谨、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也会影响到别人,从而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良性的学习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要形成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有效的教学环境,首先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人际交往来说,互相的尊重和欣赏尤为重要。在本次教改当中,我们做了深刻的反省,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处于一个比较自我的状态,没有充分顾及到学生的需求、想法与情绪,这是学生对这门课没有兴趣,甚至形成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建立和谐的教学当中的人际关系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只有当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才会认为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才能从中获得自信,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并建构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90.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美]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著,顾瑞荣,陈标,许静译.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8.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创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很多、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很多媒体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接受途径上也具有多样性,互联网的应用更推动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动力,此间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很多人渐渐抛弃了传统媒体形式,一味追求快节奏的新媒体,这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以及互联网环境,及时有效地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现状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不利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现阶段,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传统,没有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这会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缩小,时效性也要比互联网差。另外,在传统媒体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视广播传播的内容创新性差,这也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运行,固守原有电视编导工作的机制,在内容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就会影响电视广播整体的收视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的编导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对电视广播的运行编导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持久而多方面的,这决定了传统媒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媒体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有着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例如加大互联网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使传统媒体业遭到很大的冲击,如果不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改进,传统新闻业很有可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2.1发挥传统媒体优势进行编导工作的创新

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在明确了特点和优势之后发扬其特点,从而增强传统媒体业的发展力。在进行电视编导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另外,在编导工作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进行创新,而不能追求一味的创新。新媒体有着便捷的特点,但是由于追求快捷的传播,在创新的过程中媒体的内容质量会有所下降,同时对内容的筛选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足,所以传统媒体在编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内容的精度和深度来提升自身的地位,同时激发观者的深入思考,在内容上应该根据群众生活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从而使传统媒体的内容服务于群众,使受众范围更广。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来提高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强化群众的接收意识,进一步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2.2正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进行机制创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给收看者一种形式单一的印象,这种感觉会在新媒体时代被放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进步。首先,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毋庸置疑的会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是在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契机。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融合,广播电视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站,在这样的网站上,可以及时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可以打破原有的运行机制,并带来新的转机。

2.3扩大面向的范围,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和电视编导工作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在电视内容编排的过程中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根据现阶段人们的兴趣进行挖掘,采用创新的理念来扩大所面向的范围和年龄群。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内容的实质性,要传播具有实质意义的节目,并加入创新元素和趣味性元素,从而为多个年龄段受众提供有趣的节目,提高电视收视率等等,在节目内容上多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具有公众性,可以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同时在内容上也可以进行深化,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从而提高传统传媒在传媒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4培养专业化人才,完善节目的管理和质量现阶段,在节目中加入创新元素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视角的记者和编导,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实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观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要使其多走进百姓生活中,了解百姓对传媒内容的需求,这样可以为传统传媒未来的发展指明一定的方向。在节目的管理和质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现阶段有很多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这样的电视节目就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管理,保证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

3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形势,整合群众意见,采用创新型的方式来完成电视编导工作,从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作者:甘泉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广播电视专业

参考文献:

[1]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年5期.

[2]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期.

[3]陈璐.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5期.

[4]王丽丽.小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4年18期.

第9篇

关键词: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39-01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下,我院在2009年正式开办并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四年多来,在我校整个广播电视编导团队的努力下取得一系列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贺州与广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贺州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推动了贺州城市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界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的之初,要开放办学思路,争取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外部政策,特别是来自教育部门的支持,当然,这也需要有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主,以科研为辅,这是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与第一批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一大批从我校毕业的专业人才走上影视工作岗位,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要看到,在我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课程体系与应用型办学校定位不太相符

在传统课程体系下,我校开设了大量了理论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虽然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上看,在教学环节中有不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课堂教学与封闭式实验室,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同时,这也与实验室面积不大、硬件设备不足,电视编导专业教师匮乏有一定关系。

(二)教学脱离市场需求,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

从当前与未来市场需求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台,还是影视专业制作公司,甚至与之有密切相关的远程教育办公室、各企事业内部宣传部门都需要大量影视专业制作人才,往往需要是的有熟练操作与制作的影视专业人才,而不是只懂理论、只懂方案策划的毕业生。因此,我校就应该把培养精通摄影机、摄像机操作,掌握后期非线性编辑与影视特效制作的专业人才。目前,我校不是理论教学基础薄弱的问题,而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的问题。

三、推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修订

必须将得新修订课程体系,重新修订培养方案放在突出的位置,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学生未来四年的的主要课程学习,因此要有强烈的紧迫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广播电视编导方面专家学者,对此进行重新修订,以符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学生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进一步加大对专业硬件设备使用与建设

我校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现在已经形成规模,但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硬件设备不足却是不争的实事,包括专业非线性编辑的电脑不足,专业摄景摄像设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与实践的需要。同时,也体现在实验室封闭,演播厅封闭,而一个开放式的实验室与演播厅,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空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创作与学习。

(三)增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专业的博士、硕士和高职称的教授、副教授人才比较缺乏,同时,限于我校待遇等方面现实问题,因此,引进本专业高级人才以补充专业建设的不足,补充专业教师的缺乏,也就成了本专业当前与未来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四)自主创新,加强与影视机构的合作

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下,自主创新,发挥好我校编导协会的职能,办好校级微电影大赛;设立相关基金,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性大学生DV与微电影大赛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全面加强与电视台、影视公司与远程办及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宣传部门的合作,培养既理论,更懂操作、懂技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增强自我实战能力与经验,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我校为适应与服务于广西与贺州经济文化发展而开设的专业,在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下,深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与改革,将使本专业走上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为我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影视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贺州学院2012年度一般资助项目(2012SKKY04)

参考文献:

第10篇

(1)职业敏感性。

由于广播电视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所以它要求展现的内容带有时代特色,能够与时俱进,特别是对国内与国外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使内容带有时代特色,因为这些事件是人们共同关注的,也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具有职业敏感性,关注人们关心的事件,要抓住人们的心理进行电视文艺创作,这样不仅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还能对社会上的焦点进行及时跟进。例如,电影《亲爱的》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编导受近年来拐卖儿童事件的启发,开始了电影创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启发人们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提醒孩子提防坏人。

(2)优良的表述能力。

具有良好的表述能力是一名广播电视编导的基本功。当一个作品被创作出来后,观看过的人就会产生“这就是我想要的”感受,这种情况在文学上称之为共鸣,即这个作品反映人们的心理需要。想要得到观众这种来自心底的认可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具备过硬的表述能力,这种表述能力通常表现在口语、文字和电视语言上,在口语、文字的表述上,通常体现在对编导与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上,可以让他们理解在这部作品中,编导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自己制作这个作品的目的,双方共同合作实现作品的完成。在电视语言上,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对摄像机、字幕等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把握,从而实现对整个工作进行把控。

二、社交能力以创新能力的培养

(1)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这是现代人生存的基础。但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对社交能力的要求要高于其他的工作,由于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是要与其他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合作才能完成工作的,是一团体进行合作的工作,这就要求其具备过硬的社交能力。曾经有人做过相关调查,那些尖端人才都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通过良好的社交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如果一名从事广播电视编导的人不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时,会很少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决当前的困难。但是现在的社交情况显示,有些人只愿意与有钱或有权有势的人进行交往,对其他人却不屑一顾,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社交方式。一是谁都不确定在遇到困难时谁能帮助自己或愿意帮助自己。二是这是一种违背人文关怀的行为,他的这种做法会遭人唾弃,从而影响其作品在社会中的认可,没有认可等同于失去了市场。

(2)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传媒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对传媒行业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新的感官视角看待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与观点进行创作。在技术产品上,要引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产品的创作,提升作品质量与工作效率。在发展策略上,要将眼光放得长远,看到未来电视文艺的发展方向。例如,现在很多真人秀节目的热播,各个电视台为争夺收视率都在制作这一类节目,作为一名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要看到这类节目总有不被关注的一天,电视台工作在那时又要怎样进行。

三、专业的学识

电视文艺是一种对文化要求较高的艺术形式,它能影响人的思维与感受,又面向大众,这就要求在进行作品创作使带有一定的教育成分,让观看后的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人员要德才兼备。在此基础上,编导人员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

(1)德才兼备。

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要对多领域进行探寻,所以他在工作中的角色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要具备多种技能。例如,当对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时,他要具备记者的工作能力,当进行作品拍摄时,他就要具备编剧的能力,扮演导演的角色。此外,他还要精通摄影、写作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是各种技能的集合体。在具备过硬的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编导人员具备良好的德行,因影视作品在进行商业传播时,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人民思维,它反映的内容应是积极健康的,在反映国家现状的同时,不给人民群众传播、灌输不良思想。

(2)彰显自己的长处。

第11篇

关键词:播客、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应用

播客是一种个性化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数字广播技术,用户可以使用播客自由制作并下载视频、音频信息,其它用户可以迅速看到作者上传的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与共享。播客同博客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播客主要以视频、音频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博客则以文字与图片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可以说播客是有声音有动态图像的博客,从某种层面来看播客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广播电台。播客特有的性质使得用户可以自由的制作数字信息文件并上传到网络,用户也可以自由收听或者下载他人制作的视音频节目,这种开放性的制作与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用户都能够成为编导,将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达出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要培养的是能够在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进行节目编排、视音频文件制作、节目主持、新闻采访等工作的专业人才,摄像录像等技能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播客在广播电视编导中最具意义的作用就是能够帮助教学教学与学生学习。播客是一种传播媒体,它的研发虽然不是针对教育界,但是它在教育界的实践应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一、播客对教师的帮助

广播电视编导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能够将讲解的内容同视频材料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教材,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但是课堂教学实践十分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播放太多视音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播客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播客指导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实现在播客上同教学内容有关的经典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从他人的优秀作品中领会拍摄与制作的魅力,进而对课堂教学形成浓厚的兴趣。在课后教师将电子教案发放到个人播客的同时,可以其它资料供学生观赏,用以巩固课堂知识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上传的播客内容可以是自己制作的视频短片,也可以是往届学生的学术成果,更可以是同教学内容相关的网上信息资源,这些播客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播客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中往往会有一些内容是要求学生自学的,但是学生的能力有限,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将这些知识理解透彻,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换成演讲型的电视材料,这些材料将会大大提升学生自学的效果。最后,播客可以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的,就如深海摄影、航天摄像等,单单凭借教师的讲解,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教师可以现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再安排学生在课下观看有关深海摄影与航天摄像的相关播客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可以在播客上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教师就能迅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二、播客对学生的帮助

1.给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专业人士的培养必须具备良好的发展平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具有各种技能诸如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节目编制的综合性人才,播客作为一种新技术,正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广播电视编导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专业指导教师的匮乏,教师专业知识的局限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播客技术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许多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电视制作人都开通了个人播客,这些播客网站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学生不仅拥有了贴近现实的学习资源,更能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料的观看与下载,通过模仿、对比、分析学习专业的电视编导技巧。播客具有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播客同这些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帮助。

2. 播客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资源

广播与电视频段是一种稀缺资源,学生很难在大型广播电台获得实践机会,播客技术的出现则给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了一个免费平台。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播客给了他们更多专业实践机会,他们可以自由开通播客,可以自由制作并上传视音频信息,他们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录制下来,通过反复收听与修改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播客技术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在播客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收听彼此的播客节目,并在博客上之处创造者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创作者可以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及时反馈;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安排播客作业,并在博客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建议。学生采用播客可以进行不同节目类型的时间,实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脱口秀节目到简短话剧,从影视短片到综艺娱乐,学生在节目中可以充当支持人、播音员、演员、导演、编剧等不同角色,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在节目制作中得到提升。

三、总结

播客的普及促进了许多作家的诞生,由于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作家在以前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博客技术的兴起就为这些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播客也是网名进行才艺展示与信息交流的工具,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广播电视编导与播客同属传媒领域,播客的互动性、快捷性、方便性对广播电视编导具有重要意义,它在教育界的作用则是播客在广播电视编导最为重要的实践应用,随着播客技术的发展,它定能在广播电视编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菲菲、赵国庆.播客在播音与支持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软件导刊.2008(6)

[2].徐晶晶、黎加厚.Podcasting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双月刊).2007(6)

[3].杨帅、白海城.播客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2007.

第12篇

二、招生范围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省音乐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报考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类专业的吉林省考生,承认吉林省的美术类专业省统考合格成绩,具体招生计划将于6月份公布,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

三、招生专业、拟招生计划数以及合格数

吉林师范大学:全部招收本科专业。音乐学(师范类)50人;音乐表演(非师范类)25人;广播电视编导(非师范类)40人。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招收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55人。

学校根据考生报名情况,会酌情调整招生计划,最后按计划数的4倍确定合格数。

四、学费标准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教育厅、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的相关规定进行收费,音乐学、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费是6820元/学年,如有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按其本院公布的标准收费。

五、录取原则

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化课成绩在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上且专业课成绩合格,先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以招生计划150%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确定学校最低文化课控制线,再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音乐表演专业:文化课成绩在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线上且专业课成绩合格,在所在省投档的考生中,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美术类专业:承认吉林美术统考成绩,不单独组织美术类专业课考试,具体录取规则详见6月份我校公布的2015年招生章程。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录取按其本院公布的原则进行。

六、报考要求

凡符合国家高考报名有关规定,经所在学校批准均可报名,文理兼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只招英语考生,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考生报考时须持当地招生办公室提供的《2015年高考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专业考试时,除钢琴外,其它乐器考生自备。

七、考试科目及分值

(一)音乐类专业(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1.音乐学专业:分声乐主项和器乐主项,考生任选一项考试。

(1) 声乐主项:视唱(口试,32分);练耳(笔试,68分);声乐(120分);器乐(80分)。

(2) 器乐主项:视唱(口试,32分);练耳(笔试,68分);器乐(120分);声乐(80分)。

要求:选择声乐主项的考生,声乐准备三首曲目,自选一首,另外两首抽签一首考试;器乐自选一首曲目考试。选择器乐主项的考生,器乐准备三首曲目,自选一首,另外两首抽签一首考试;声乐自选一首曲目考试。所使用的乐器仅限于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以及钢琴、手风琴;不允许使用以下乐器:吉他、口琴、葫芦丝、架子鼓和电子琴。

2.音乐表演专业:

视唱(口试,32分);练耳(笔试,68分);特长展示(声乐或器乐,考生任选一项考试,160分)。

要求:声乐或器乐准备三首曲目,自选一首,另外两首抽签一首考试。选择器乐的考生,所使用的乐器仅限于以下9种: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单簧管、萨克斯、二胡、琵琶、古筝和扬琴。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笔试(文艺影视常识、影视作品分析与命题故事创作)(150分);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表演任选其一,题材自定,限单人表演,也可无伴奏表演,时间3分钟以内)(50分);朗读与即兴评述(按照试题进行朗读,根据背景资料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间3分钟以内)(100分)。

八、报名方式、时间、地点

1.报名方式:考生必须先进行网上报名,然后现场确认,才能领取准考证、参加考试。网上报名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不能参加我校的专业考试。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 网上报名:2014年12月1日—30日。考生必须先到其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 ,取得高考报名资格,获得14位的考生号、8位的报名序号,再登录本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完整填写考生的相关信息。如果未到其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现场确认时无法办理相关手续。网上报名网址:zsb.jlnu.edu.cn/art/。

第二步 现场确认:2015年1月8日—9日。现场确认时 ,由考生本人携带《2015年高考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到确认现场办理。

现场确认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四平校区)(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2.考试时间:2015年1月10日、11日。

考试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四平校区)(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

九、合格成绩及报考高考志愿

所有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均可到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查询专业考试成绩(网址:zsb.jlnu.edu.cn/);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我校将发放专业考试合格证,同时将合格名单报送到吉林省招生办备案,合格考生可在当地招生办公室填报吉林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志愿或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志愿。

十、联系信息

学校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邮政编码:136000

学校网址:http://jlnu.edu.cn/

招办网址:http://zsb.jl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