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户外活动研究

户外活动研究

时间:2022-11-17 23:5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户外活动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户外活动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缺失;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55-02

一、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的现实状况

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户外活动是幼儿每日一小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幼儿户外活动主要现状有。

1、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得较少。

(1)家长的认知态度和幼儿园的“顺从”。在幼儿园里,笔者看到活动安排表上明明安排的是户外体育游戏《火车钻山洞》,有的孩子在是室内聊天,坐在桌子上翻来覆去,有的孩子在桌子上写字算数学。经过沟通了解才知道是家长观点,大部分家长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就是玩玩而已,还不如写写字、看看书有用。而幼儿园也应尽量迎合家长的要求,把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写字学习时间。

(2)场地太小或无户外活动场地。笔者曾到过一私人幼儿园,孩子约六十人左右,都集中在八十平米的套间内,所谓的户外活动场地就是活动室内走廊、室内过道,平时做操都是站在卧室过道,基本上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是没有的。

2、活动器械较少,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孩子缺乏主动性。

如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到花果山做客”的活动中,猴子要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翻过小坡,完成钻、走平衡木及头着地翻的动作。可场上垫子只有一块,独木桥只有一座。这样,许多孩子在一起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得有点挤,同时孩子的主动性减少了,锻炼的次数也少了。

3、幼儿动作及技能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1)自身身体发展的水平有差异。记得在一次中班的体育活动中,教师让孩当“跛脚狼”,练习单脚跳的技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跳跃姿势比较优美、规范。三分之二的孩子单脚、双脚夹杂着跳,动作迟钝,让人看了很费劲。

(2)一部分的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这是引起动作技能表现差距较大的另一个原因。有些孩子内向,不愿意锻炼或参与游戏活动,教师也不注意引导。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质弱,累坏了要生病。甚至有个别家长向老师要求自己的孩子少参加体育活动,有些爬、翻、滚的动作危险,还会把一身干净的衣服弄脏。家长的对体育活动意识的淡薄,使一部分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从而也是导致幼儿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水平有差距。

二、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问题的形成原因

1、活动经费使用情况问题

建立户外活动必须要有较大经费投资,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政府参与。很多幼儿园在经费的投资还是不宽裕,导致在户外玩具、器械的投资下也有所限制。

2、户外活动场地问题

(1)跟幼儿园的入园率有关。近几年来,幼儿园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园积极争创“入园率”。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由于人数较多,孩子为了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还需要先调整班级,以免引起混乱拥挤的场面。

(2)有的幼儿园建造年代已久,没有及时扩建户外场地来解决场地紧缺的实际情况。

3、教师和家长的态度问题

(1)如今的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因此比较娇惯。有个别家长别说户外体育活动,平时连走路都不太会舍得生怕累坏孩子。如果在活动中摔一跤。那更是心痛的不得了,所以大多数家长认为户外活动少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学本领的地方,多学习汉字、拼音、数学,这样才能学的本领,孩子才能有出息。

(2)作为教师也把孩子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户外活动难免有风险,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几乎很少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宁愿在室内进行活动,也不要在外面呆的时间长。

三、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问题的解决策略

1、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和时间。

(1)场地有限的幼儿园,可在充分开发可利用场地的基础上,协调好各年纪、各班的活动时间,尽可能地利用场地,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有足够场地的幼儿园,可制定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制度,一方面,确保了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检查各班户外体育活动完成的情况。其次,还要确保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被其他活动占去。此外,还应安排好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尽量不要让幼儿空腹参加大活动量的户外体育活动。如在早餐前跑步,且活动量大。也尽量不要让幼儿在饭后进行大活动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样不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2、加强户外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活动量过小,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活动量过大又易引起幼儿的疲劳或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科学、灵活地调整幼儿的活动量。此外,还可以采用观察法测量幼儿的运动密度,这种方法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只需通过观察幼儿的出汗、呼吸等外显行为来确定幼儿的活动量。在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幼儿户外体育的活动量应由小变大,然后由较大变小,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并注意在活动中急与缓,动与静的交替,这样不容易引起幼儿疲劳现象。

3、从教师方面着手,正确指导幼儿户外活动。

(1)积极为幼儿准备丰富有趣的户外游戏活动。

户外活动有集体活动和个别分散活动之分,对于集体活动,教师应加强其计划性,对活动器材、场地、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组织形式提前做好准备,以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幼儿提供活动量适当的游戏。在个别分散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及时对需要帮助的幼儿进行游戏指导,由于户外活动限制较少,较轻松,自发性更强,在室内比较安静的幼儿在户外也能更活跃,更自由自在地和其他幼儿一起玩。

(2)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活动;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3

现行的《幼儿园工作章程》指出:“幼儿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一小时。”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要求幼儿园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体质,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对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视程度。但纵观当前幼儿户外活动现状却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不够重视,缺乏管理,户外活动场地、时间、器材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进一步观察、调查和研究,我总结了几点解决策略。

一、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现状

(一)幼儿教师对户外体育活动指导少,组织形式单调

开展户外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给幼儿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活动空间,但在实际的开展中,大多数教师对户外活动缺乏应有的重视,他们总是完全放任或者让幼儿单调地玩大型玩具,而主要精力则放在幼儿的生命安全上,认为玩不玩不重要,只要幼儿不受伤即可。这种思想的存在,让教师一直致力于扮演“观察者”的角色,即使有的幼儿不知如何玩时,教师也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导致户外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二)时间安排有限,活动量不足

农村孩子多、幼儿园场地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让本来就不受重视的户外活动的开展更加举步维艰,一些幼儿园干脆以缩短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来应对这一难题,不是让各个班级轮流进行户外活动,就是让其他活动占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结果每次户外活动的开展都会因为时间少导致幼儿运动量不足,无法充分活动。

(三)幼儿动作及技能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由于先天条件、生活环境、性格差异等现实因素,很多幼儿的自身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在农村幼儿身上更为明显。比如在一次幼中班的户外活动中,我组织了一次“跛脚狼”活动,让幼儿练习单脚跳技能。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幼儿跳跃姿势比较规范,三分之二的幼儿单脚、双脚夹杂着跳,无法达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幼儿缺少锻炼机会,自身的素质水平与经常锻炼的幼儿差距较大,另有一部分幼儿性格内向,他们不愿也不敢参与活动,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质弱,参加户外活动容易生病,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不小的阻碍。

二、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丰富活动形式

幼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将户外活动真正落实到位,帮助幼儿解除大脑疲劳,使其在必要的户外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到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形式。诚然,农村幼儿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活动器械无法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但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资源,幼儿教师完全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体育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如春天开展“亲亲小草”“植树造林”等活动;夏天开展“可爱的青蛙”“追赶树荫”等活动;秋天开展“摘果子”“树叶分类”等活动;冬天开展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这些简单的活动,反而比那些琳琅满目的成品器械活动对幼儿有更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这些游戏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二)确保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鉴于农村孩子多、场地有限这一现实,幼儿园可在开发可利用场地的基础上,将各年级、各班的活动时间协调好,充分利用晨间、午餐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减少因为场地少对幼儿户外活动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另外,有足够场地的幼儿园,也要制定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制度,确保幼儿在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基础上,达到必要的活动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的价值效用,真正让幼儿增强自身素质,更好地成长。

(三)关注幼儿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支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在户外活动的开展方面,幼儿个体差异的现实存在必须得到重视,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户外活动产生兴趣,从而实现户外活动的意义。要想做到这一点,广大幼儿教师可在实际的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打破班级的界限,面对全年级的幼儿,并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当胆小的幼儿面对一个新的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幼儿体验到接纳与安全,告诉他玩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好动又乐于参与活动的幼儿,教师要每隔一段时间指导他坐一坐,或玩一些安静、运动量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幼儿的活动量合理、适中。结果表明,通过这样合理组织、因材施教,能够逐渐让幼儿建立自信心,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有效锻炼。

总之,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组织与开展户外活动,能使幼儿学到室内学不到的东西,达到室内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作为农村幼儿教师,我们要将自身的劣势变为优势,积极总结现实中的不足之处,探索解决方法,让户外活动更加自由、愉快,让幼儿从中获得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老年人 居住小区 户外空间

Research of Shenyang Old People Outdoors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ing

Chen Minghui

2009 Graduate Stud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Major in Shenya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110168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the plan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shenyang old people outdoor activities and makes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typical residential area, urban park green space and other public space, finds problems and makes the related analysis research.

Key Words: Old People, Residential Area, Outdoors

前言: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正逐步加快。老龄化问题给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建设提出了挑战。经过相关资料搜集与实地的调研观察发现,沈阳市生活在居住小区中的老年人仍有约95%选择在城市公园绿地或开放式公共空间活动,而在小区户外空间进行活动的却非常少,造成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的闲置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过度使用。

一、影响沈阳市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相关要素分析

1.1地形地貌

沈阳市区以平原为主,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和东南部,属辽东丘陵地形的延伸部分;西部是由辽河、浑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以平原为主的地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平坦的地势也有利于交通和城市的建设,对居住环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2寒地气候特征

沈阳市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湿润和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沈阳市处于我国寒地建筑气候区,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关系,其冬季温度介于位置更北的哈尔滨与华北地区之间。全年气温、降水分布由南向东北和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一年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凉爽宜人;冬季寒冷漫长。近年来由于世界性气候的变化,沈阳平均气温亦有上升。沈阳市空气湿度相对偏低,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21.7毫米。各县区全年日照时数在2322.2767小时,新民市最多,沈阳城区最少。全年无霜期183天。

1.3东北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

作为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是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先锋和代表。东北文化是淳朴、热情、大气的。在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积淀的城市中,凝聚了更多的东北文化精神。东北小品、东北风格室内剧、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等极具东北特色的文艺表演,也是沈阳人民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形式,在人群之中广为开展。

沈阳虽不及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厚重,但沈阳市仍可以满足冬季开展冰雪活动的气候条件。且沈阳市民的冬季活动需求较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4老工业基地的精神传承

沈阳有“东方鲁尔”之称,是东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沈阳城市的发展浓缩了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进步。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形态、人文气息等等也处处渗透着工业精神的大器、磅礴、严谨、务实以及厚重的时代感。

二、调研目标的选取

为了掌握沈阳市老年人目前户外活动的实态特征,笔者选取了沈阳市的64个居住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选择了4处老年人聚集性活动较高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调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有众多的老年人在其中进行运动,锻炼等,老年人对其接受度较高,对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次调研所选取的小区,主要依据以下原则选取:

1、分布于沈阳市各主要城区,基本涵盖沈阳市的居住热点区域;

2、建设年代分布均衡,既有目前新建刚投入使用的小区,也有80、90年代的居住小区;

3、基础设施基本齐备的居住小区;

4、在社会及老年人群中有一定口碑,网络、报纸等媒体有相关报道及评论的居住下去。

这些小区基本可以反映出沈阳市老年人目前在居住小区中的活动实态特征。

城市公园绿地及公共空间:

选取了分布在沈阳市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调研对象,如下:

这四处城市公共空间,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进行活动,他们周围均有本次调研的小区,老年人为何不选择在自己的小区而到这里来进行户外活动,对于研究沈阳市居住小区内的空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调研及分析方法方法

3.1调研方法

a、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详见附录。

b、观察记录法

观察并记录居住小区中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特征及状态。

c、访谈法

与老年人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其对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感受。主要以定性的方法,了解老年人对户外空间的真实使用需求。

3.2分析方法

a、分时段分析法

分早、中、晚不同的时段,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频率,时长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b、分区域分析法

将同处一个片区的相关调研结果汇总,统一分析。从而得到某个区域内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分析总结。

c、统计分析法

通过数理分析等相关理论,将得到的结果,按一定的规律特征总结整理,进行相关分析总结。

沈阳市居住小区老年人户外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相关特性,可以发现目前在沈阳市居住小区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4.1规划设计手法方面

a、小区内院落围合感差,缺少向阳的活动空间,没有较大的户外活动空间,活动场地缺少这样设施和休息座椅,雨雪天气过后一些场地的非常湿滑,存在安全隐患;

b、小区内现有空间功能单一,空间或过于空旷,或过于零散,没有形成有利于户外活动的空间序列;

c、小区内部道路或过于曲折,或过于通透,不利于日常散步锻炼,人流车流的交织,会对老年人户外活动造成影响;

d、小区内植物种植设计过于单一,追求一时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四季景观的长效型。

4.2规划设计思想与落实实施

a、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控规中对一些居住分区中,没有关于老年人的控制和约束就,导致详规阶段规划设计方案对老年人需求有所忽略;

b、偏重于老年人需求的设施会使加大房地产的开发成本。所以,受到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开发商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本,进行相关设计施工;或只是拿为老年人设计开发为噱头,吸引市场关注,提升商业价值,而并没有将真正的设计理念和使用设施落实。

4.3相关规范对规划方案的影响

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颁布于2002年,为营造适宜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居住小区,可以适当提高现行规范的一些条文要求。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现行规划设计方法,规划方案操作实施模式,规范及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沈阳市部分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的利用率较低。解决相关问题不但可以吸引老年人在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活动这一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缓解沈阳市城市公共空间的拥挤使用,可以提高居住小区的使用品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真正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同时对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成章.无障碍住宅与住所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4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的推行,让游戏和娱乐成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的游戏问题进行了关注。在幼儿教学领域,户外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一些深受幼儿喜爱的户外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措施进行探究。

二、幼儿户外活动的意义

在对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问题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意义进行探究。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是增强幼儿体质、调节幼儿情绪的有效措施。在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慢跑、攀岩墙、秋千和韵律操等活动是提升幼儿集体灵敏度、身体协调感和身体平衡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夏天和冬天开展的户外活动是提升幼儿环境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除此以外,幼儿户外活动也是提升幼儿良好品质、调节幼儿情绪的有效措施。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材料、活动场地和活动伙伴的方式开展活动,这就对幼儿独立自主品格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措施

在幼儿教育领域,户外活动的质量往往与一线教师对户外活动的组织能力有着一定的关联。在组织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在户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技术上,为幼儿提供自由充分的游戏时间。第二,在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幼儿进行语言鼓励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户外运动带来的快。第三,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儿童身边随手可得的工具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比如我@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中进行的办家家活动,就是一种根据传统民间室内角色游戏“过家家”改编而成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与幼儿自身的游戏经历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一活动主要是在幼儿园中的小树林中进行的,这就使得这一户外游戏活动在过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教师把幼儿带入小树林中一处,让幼儿从手边现有的工具人手,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利用树林中的树叶放进了石头凹下去的地方,玩起了做饭的游戏。其他的一些幼儿在参与到这一游戏以后,有的找来树枝表示要加菜,有的幼儿在地上抓了一些土放进了石头凹下去的地方,表示在菜里面加盐。在利用小水壶往“菜”里面加水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之间发生了一点争执。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两个发生矛盾的孩子彼此之间握手言和,幼儿还是同意了加水的主张……从这一活动的应用效果来看,这种户外活动也是一种来源于儿童已有生活经验的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在与其他伙伴进行过程中,分享了彼此的想法和感受,这就让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中提升了自身的合作能力。在这一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之间虽然出现了一些磕碰小事件,但是户外活动中的一些小争吵对幼儿社会交际能力的提升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户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幼儿之间的一些磕碰小事件演变为幼儿之间的打架现象,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制止,进而通过询问事情发生原因、引导幼儿自行解决问题对其他幼儿进行安抚的方式,保障户外活动的进行。

四、结论

户外活动是提升幼儿身体素质、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措施。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从儿童视角人手,指导户外活动,可以通过给予幼儿充分自的方式,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游戏性体验,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句容市天王镇浦溪幼儿园 江苏]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儿童动作发展

我国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利于国家实力的全面提升。随着幼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户外实践机会逐渐增多,旨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户外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户外活动,能大大激发幼儿的运用细胞与天赋,在参与户外游戏时,能激发幼儿的潜能,对幼儿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探究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的90所幼儿园170个班级的900名儿童为对象进行探究。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

1、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现状分析

通过对重庆市巴南区90所幼儿园儿童户外活动现状的分析,了解到活动场地与设施、户外活动组织设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场地与设施是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基地,通过分析,一些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做的还是比较合理,环境条件优越,设施、器材的安全系数高,能保证儿童在运动时能时刻保持安全性。当然,户外活动场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儿童身体正处于待发育的状态,应做好保护工作,如遮阳设施、避雨设施、水池旁应设置护栏等都相对匮乏,当开展户外活动时,遭遇恶劣天气,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在户外活动组织设计方面,当遭遇恶劣的自然条件时,为保证户外活动质量,教师或儿童会突发奇想,如在做一些小游戏或音乐律动,但是活动量过小,活动的时间有限,使得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质量不高,学生无法实现动作的有效展现,锻炼度不足,导致户外活动的实效性不足。此外,幼儿园在活动组织方面存在着过于单一的问题,活动类型以早操为主,户外活动时间少,活动量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1]。

2、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现状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活动器材、设备的数量、类型会影响着儿童的动作发展,且二者呈现正相关的联系。儿童动作发展的子量表由5个项目组成,包括单脚站立、立定跳远、左跳右跳、蹲蹲站站与快件豆子[2],运用着5个项目来对儿童的身体素质与动作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就目前湖南地区各幼儿园的情况来看,为了促进儿童的动作发展,很多幼儿园都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项训练,旨在锻炼与开发儿童的运动思维,但是,由于儿童数量较多,教师无法进行及时的辅导与引导,使得很多儿童在动作操作上存在失误,导致儿童的人身受到伤害,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分析与探究,了解到儿童的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户外活动产地的选择、做好场地的有效规划、丰富设施与器材的数量与种类、做好安全与维护、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和时间等等,提高幼儿户外活动质量,是促进儿童动作的有效发展。

三、提高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我国重视幼儿教育,旨在加强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儿童动作的科学性发展很是关键。处理好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间的关系,第一,丰富教学器材与设施,为儿童开展户外活动提供重要的前提,丰富户外活动,增强活动开展的趣味性与拓展性,如竹子做的小火车、小推车,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与追求,能大大激发儿童的参与兴趣和动力,进而利于动作发展。例如,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利用竹子做的小火车来做游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运输竞赛,最终看看哪个小组所运输的货物最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予以监督和引导,对儿童运输货物时的动作进行规范,通过称量来决定。利用电子秤对小组的货物重量进行称量,选择冠军队,并给予奖赏。运用此方式,会大大激发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进而实现儿童动作的规范性发展。第二,应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和时间,简短的时间会让儿童刚想产生运动兴趣就结束,会逐渐打击儿童的积O性[3]。第三,应加强教师的指导与监护,教师应时刻对儿童的行为与动作等进行指导,保证动作执行的规范性,对错误的行为与动作予以及时纠正,可促进儿童动作的不断发展,还能实现对儿童的安全保护。例如,在做“单脚站立”的相关游戏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展示“金鸡独立”的姿势,会引得幼儿园小朋友哈哈大笑,然后教师应借助此情境,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动作与技能――“单脚站立”,让学生两个人一组,开展针对性的训练,看看谁坚持的时间更长,在儿童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辅导与纠正,可大大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的90所幼儿园170个班级的900名儿童为对象进行探究,发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有户外活动中的场地、器材、指导、时间、安全等,这些元素都会大大影响动作发展水平。因此,应加强对户外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与监护,丰富器材与设施的类型,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实践与参与机会,是促进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陈月文,胡碧颖,李克建. 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J]. 学前教育研究,2013,04:25-32.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 户外体育 活动效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2-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说到,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园一直把户体育游戏活动作为重点来抓。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积极创设环境,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在活动中要让幼儿想玩、敢玩、学会玩,让幼儿自愿、自觉、主动的参与活动,使幼儿在玩中长身体、练技能,获得情感、体质、认知、运动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为培养他们的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户外活动的整体效益

要想科学的开展体育活动,必须要提供安全、适宜的活动场地。本园地处中心市区,园所占地小,在园幼儿人数多,户外活动场地有限,因此,只有进行宏观调控,加强户外活动的整体管理,才能提高户外体育活动整体效益,让所有幼儿都得到充分锻炼。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活动场地

(1)巧妙规划户外活动场地。由于学园操场正中间,屹立着60年代大泉州水利工程的所有标志性建筑――金鸡水利工程纪念碑,此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纪念碑将操场自然分隔成前、后、左、右、中5个小方块。先天不足后天补,我们因地制宜,合理构建,巧妙利用现有空间,积极营造温馨、多彩的户外活动环境。如:创建了七彩小广场、器械活动区、运动连廊区、沙池运动区、戏水综合区等五个活动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场地的利用价值。又如:巧妙利用围墙,设置集攀爬、翻越、投篮、投掷、旋转、休息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连廊,活动器械与环境绿化融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审美与健体等多种教育功能,环境成为隐形课程。

(2)妥善安排活动空间和内容。在场地安排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场地,各段、各班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对于其他场地的使用,如:器械活动区、运动连廊区,沙池运动区、戏水综合区,学园通过统筹安排,制定公共区域活动安排表等措施来缓解场地使用的压力。在器械的使用方面,我们对全园活动器械进行全面盘点和整体协调,各段都能制定该段各班器械使用安排表,轮流使用活动器械。这样,让幼儿交替使用活动场所和内容,每种器械都能幼儿接触到,激发幼儿的兴趣长久保持下来,使全园的器械都得以充分利用,同时避免冲突和相互干挠。

(3)充分挖掘现有可利用资源。规划完户外体育活动场地,我们还利用纪念碑上面的平台,开劈了种植区和嬉水区。如,我们利用了种植网箱,开展了种植活动,通过创设种植区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

2.整体调控,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为了发挥户外场地的最大利用价值,首先是把不同年龄班的室内外活动时间错开。由于早上幼儿是陆陆续续来园,园内操场足够使用。因此本园将早上小、中、大班户外活动时间定为:8:00―9:00,幼儿每天早上一进入学园,就能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场地上与同伴们锻炼、游戏。小小班则在9:50―10:50进行户外活动。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把全园户外活动时间错开,如:小班段的户外活动时间为14:45―15:15,中、大班户外户外活动时间为15:50―16:30。其次,把不同的活动内容错开,把玩大型综合玩具、玩沙、玩水、观察等活动内容错开,宏观上进行调整。通过全盘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和内容,保证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全园户外活动的整体效益。

3.建器械屋,方便师生取放活动器械

运动器械是开展体育活动须具备的,由于本园室内幼儿活动区使用面积小,活动器械保管有困难。另外为了将户外活动空间尽可能大的留给孩子,同时方便活动在活动器械的取放,我们充分利用厨房旁边的一小块边角空间建起了玩具屋(同时利用一楼楼梯间设置器械放置区),里边设置了3座储物架,底层的专门用来放置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常用器械,利用率稍低的玩具放在高层。另外,我们,利用操场的边沿,设置了轮胎、摇摇车、自行车放置架和皮球、沙水玩具放置箱等。储物间和操场边的放置架都有由专门的人员管理。玩具屋、玩具放置架等的建设和使用,大大方便了保教人员和全体幼儿,丰富了活动器材,提高了活动效率,保证了活动质量。

4.加强检查,有效落实户外活动质量

为了保证户外活动的质量,园领导经常深入班级,检查各班户外活动的质量。主要从时间上是否保证、场地使用是否足够、活动器械使用数量和种类、活动内容是否满足幼儿需要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指导,发现做得好的或存在问题的及时组织大家学习研讨,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如:近年来,本园以“如何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体育器械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为研讨话题开展体育园本教研,有效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发展。另外每学年本园还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比赛、早操比赛、趣味运动比赛等活动,检验幼儿参与活动情况,同时检验教师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质量,使户外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保证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质量。

二、加强组织实施,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发展

在户外活动的组织中,我们始终坚持结合游戏活动,使幼儿在玩中长身体、练技能,获得情感、体质、认知、运动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为培养他们的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1.工思想,明确户外体育活动宗旨和目标

组织全体教职工反复学习和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对文件中提出“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确了健康幼儿的含义。我们认识到:一个健康幼儿,应该是一个身心健全的幼儿,同时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因此,我们统一了本园快乐体育活动的宗旨与目标:“生命在于运动”。让教工们进一步明确,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的首要任务,它也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2.激发幼儿兴趣,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兴趣是一种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伴随着生活过程而产生的体验,类似的体验积累的多了,就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原则上说,兴趣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致、满足幼儿活动的愿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1)科学提供活动器械玩具。首先我们组织老师学习《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分析各年龄段幼儿在走、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动作要求和锻炼所需活动器械、玩具,对本园现有玩具情况进行全面的盘活和利用,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需求。其次,本园还倡导丰富与节俭的统一,提倡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发动老师、幼儿、家长积极寻找并挖掘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开发并自制户外体育器械。如:开展以班为单位自制户外器械比赛,利用纸箱、油桶、竹制品、各种铁罐等材料,自制了“纸箱坦克”“小推车”等活动器械,每种器械数量能达15-20件,大大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内容,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

(2)保教人员积极鼓励引导。一是要求教师要用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幼儿。因为教师的情绪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教师的语言简练、自信,表情开心亲切、动作有力到位,马上会传染给孩子们,使孩子们的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二是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组织活动,除了要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注意把握活动的重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同时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一物多玩、多物合作着玩。如:孩子们初次接触垫子最喜欢手膝、手脚着垫在上面爬。在孩子们对这些动作非常熟悉之后,教师便再教他们学习匍匐前进,学习坐在垫子上用两脚蹬垫子倒退着在垫子上活动。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教孩子们学习毛毛虫式一耸一耸的爬过垫子。难度一步步增大。到了中班孩子们对各种爬已经练习的很熟练了,我们再在垫子上添加辅助器械。首先是添加大、小沙包、彩水瓶等物品让幼儿持物以各种爬的姿势过垫子。然后是在垫子上横上皮筋或竹竿,让幼儿持物匍匐过垫,要求是不准碰触皮筋或竹竿。三是在教研活动中深入开发玩具材料的教育功能,使孩子感到好玩,获得成功感,获取经验,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根据年龄选择适宜活动。不同年龄的幼儿,所喜欢的户外活动内容稍有不同。如:小班年龄段更喜欢游戏性的体育活动,而中大班孩子更喜欢一些器械类运动、竞赛性的游戏。在同一个年龄段的组织中,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要多观察、多分析,课后还要进行反思、记录和调整,灵活调节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比如在玩摇摆车的游戏中,孩子们对摇摆车特别感兴趣,一坐上去就不肯停下来,而且孩子们喜欢用脚蹬地让车子前行。这样时间过长,下肢的负荷就会过大。于是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中途到加油站加油的情节,既调节了活动密度又使幼儿得以短暂的休息,同时又使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幼儿玩的更开心。

3.树立整体课程观,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

幼儿是一个个整体的人,他们的发展也应该是整体的。因此,要求我们在组织户外活动时,要树立整体课程观,把户外活动和其他领域活动相渗透,与各类游戏相结合。不能把户外活动当成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而应该把幼儿收放玩具的过程、自我保护教育、喝水、擦汗以及活动过程中的合作、分享、克服困难的过程等所有因素都当作课程,培养幼儿做人、做事、游戏的好习惯,为培养他们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户外活动中,除了要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活动;也要注意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中随时提醒和纠正幼儿危险动作和行为,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秩序感和规则意识以及和同伴合作交往能力等等。

实践证明,户外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幼儿身心发育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增强了幼儿体质,提高了幼儿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其次是增强了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耐力和速度。同时有利于幼儿各种良好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形成。通过活动,教师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挥。本园通过加强整体管理,使户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提高了户外活动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2012年10月15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2001年9月起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第7篇

关键词:幼儿自主;健康户外活动;组织策略

一、日常健康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指南》中对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后,总结了在日常健康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1.教师“偏科”现象严重,计划性不强

教师执教随意性较强。组织时间不到位,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因此,户外活动时间往往是放羊式或盲目式的。

2.幼儿园提供的运动器械不丰富

活动时难以满足幼儿好奇、求变的特性,造成热门器械受争抢,冷门器械堆墙角的现象。缺乏统筹安排,出现器械“撞车”现象,造成材料不够用的现象,影响了教师和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在组织时形式比较单一,内容随机性强,在幼儿参与活动时教师也会担心幼儿的安全事故,对幼儿的运动限制较多,造成幼儿玩不痛快、玩不出新的现象,从而影响到锻炼的效果。

3.活动内容巩固性有余而发展性不足

在户外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现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大多是复习性质的、旧的、浅显的居多,缺乏新颖,缺乏挑战。而新授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及少,许多内容幼儿张口就答,顺手就做,轻而易举,毫无难度可言。

4.缺乏自主性,没有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原则

每次集中培训时都在反复强调一个《纲要》理念和贯彻《纲要》精神,号召大家学习《纲要》,作好笔记,落实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情趣,让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游戏,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多数教师担心纪律不好或难以应付突发事件,就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在掌控范围内的游戏,整个环节都是教师唱主角,幼儿却成了游戏的配角,使幼儿的自主性发挥不出来,自然,幼儿玩这个游戏也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完成的效果好了,造成幼儿的天性不能释放出来,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也得不到快乐。

二、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组织策略

针对《指南》教育建议中的内容,查找了相关资料,分析、反思、梳理出了部分健康活动的组织策略,希望能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慢慢总结经验,反思调整,使我们的健康户外活动能真正落到实处,使幼儿有个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身体。

1.了解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类型,保证活动时间

(1)有计划、有目标的户外活动

①幼儿园运动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师根据主题目标,有计划地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区域,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自主游戏、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活动。每天活动时间约40分钟。

②早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有组织、有结构的成套身体动作练习,是一种全身性的系统身体锻炼活动。每天时间约25分钟。

③户外体育游戏是一种内容丰富、活泼有趣、规范性低、可变性和开放性强的户外活动。每天活动时间约25分钟。

(2)自由式的户外活动

自由式的户外活动包括餐后散步、玩大型玩具等自由活动。每天活动时间约30分钟。

2.从运动器械着手,多渠道丰富资源

(1)教师学会灵活运用各类运动器材,让学生丰富课堂活动

①布类、绳类器械:毛毛虫钻洞、跳袋、跳绳、翻绳、皮筋……

②纸类器械:纸盒鞋、滚筒、各种纸箱小推车、小汽车……

③铁类器械:滚铁环、铁圈、垒高铁桶、拖拉玩具……

④瓶、罐类器械:保龄球、拉力器、可乐瓶舞龙、梅花桩、罐类搭建……

⑤木、竹类器械:拉力器、晃板、杠铃、陀螺、长竹竿、竹排车、竹梯桥……

⑥球类器械:纸球、布球、皮球、足球、篮球……

⑦混合类器械:轮胎车、健身器、百变呼啦圈……

(2)善于运用材料隐性指导策略

隐性指导策略主要体现在体育材料上作指示标记等,使该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用教师一一讲解、指导,幼儿一看就知道该怎么玩,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自主性、参与性。如,我们在用矿泉水瓶制作的高尔夫球杆上贴了彩色标记,提示纸球接触的面,减少幼儿反拿球杆的几率;用草席制作的“坦克”,供幼儿钻爬。一开始没有任何暗示标记,幼儿在钻爬的时候往往会偏失方向,后来,教师在“坦克”上进行了加工,划上了两条标记线以及两只“小手印”,暗示幼儿爬行时,两只手要摁在线上不会偏离方向,小小的暗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发幼儿潜能,满足幼儿需求是让户外活动活起来的基础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懂幼儿的需求,尽量满足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兴趣,让幼儿乐在其中,同时又得到了经验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同时活动内容做到动静适度,材料投放也要恰如其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资源共享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级同时进行游戏,交换器材玩,这样既新鲜,又不雷同,幼儿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是让活动活起来的关键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以一个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去,与幼儿分享和交流活动带来的快乐,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应给予温馨的关注,给予引导和启发。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愿组合、自愿选择材料和伙伴、自愿选择游戏角色,让幼儿在欢乐的大自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吧!

5.活动的安全性是让活动活起来的保障

首先,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前,要检查材料和道具是否安全,如有不安全的因素,应及时处理好,方可进行游戏。其次,教师和保育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及时、无误地处理好幼儿的突发事件,如有幼儿不舒服或流汗较多的时候,教师和保育员应及时通知保健医生和给幼儿用毛巾垫上。最后,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幼儿收拾和整理好活动器材,清点好器材的数量,以免出现丢失的现象。

户外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可尝试户外活动与区角游戏的区域整合,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利用。让我们在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的同时,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组织促进幼儿各种动作发展,真正体现《指南》健康领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4.

[2]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黄显军.对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ZI).

第8篇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来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环境适应力。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也把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作为评价幼儿园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人们对开展户外区域活动的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的活动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能够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探究,也有利于幼儿间的交往。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正是在这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阻碍了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1.1 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

随着建筑用地成本的增加,许多幼儿园通过缩小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来节约经费,所以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需求。在这仅有的空间里,经常会造成人满为患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定面积的游戏场地中,儿童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数量增加,所以狭小的活动场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教师为了防止幼儿之间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之间的混龄交往会受到影响。而混龄交往对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幼儿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换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大年龄的幼儿会关心照顾小年龄的幼儿,有经验的会指导没经验的,这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户外区域活动场地不足还会影响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限制户外区域活动的类型,给户外区域活动造成阻碍。

1.2 户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会引进组合滑梯等大型活动器械,颜色鲜艳,非常吸引家长和孩子的眼球。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材料却仅限于这些大型活动器械,活动材料单一,孩子们没有其他的活动材料,便会聚集在一个地方,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大型活动器械固定难以移动和变化,更换频率较低,容易让幼儿失去新鲜感、失去兴趣,幼儿的参与度会降低,同时大型活动器械也难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建构的需要。

当然,也有些幼儿园除了这些大型设备,也会设置其他活动区域,但是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区域投放的材料过于简单,没有层次性,造成幼儿反复僵化的练习,不能引发幼儿的联想和探索。有的区域的活动材料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自然区的植物缺少变化,可供观察性较弱;而在养殖区中,并没有饲养任何动物。

1.3 户外区域活动时间不充分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两小时。但是有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受到了束缚。第一,户外活动空间较小,会导致班级之间难以协调时间,就会因此限制幼儿的户外活动;第二,教师对户外区域活动缺乏认同感,她们认为户外的区域活动只对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有帮助,而室内的区域活动不仅能促进大肌肉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建构、探索等能力的发展,室内区域活动不仅能涵盖户外区域活动达到的效果,甚至有户外区域活动达不到的效果;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分散,难以管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2 办好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对策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开放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良好的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高效的户外区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1 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空间并有效利用

首先,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该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并能使这些空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一个完善的户外活动区域,应该像一幅已经设计好的地图,每一个场地的设置都要经过精心规划。需要考虑动静、封闭开放、独立与组合的结合,使幼儿户外活动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又是一个相邻区域之间可以产生互动的整体。

而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幼儿园,没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场地,这就更需要老师能够发挥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协调好各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还可以为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设置共同的教育目标,将室内区域活动和户外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多样的选择,以便进行高效率的活动。

2.2 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促使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时进行思考,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适当的活动材料可以避免幼儿产生争抢,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活动材料的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前提,否则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于成品玩具,教师自制的玩具更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加多样化,更换频率也较快,并且家长也可以模仿教师制作玩具,方便幼儿回到家里以后进行活动。

活动材料要有层次性。被称为跳一跳,摘个桃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要对幼儿的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解,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同时教师也应该选择一些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材料,而且这个难度应该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适当的挑战有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但是如果提供的活动材料太简单就会造成幼儿机械的重复,太难就会挫伤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3 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

要保证户外区域活动的质量,户外区域活动的时间就不能太少,活动时间过少会打断幼儿的活动,不能尽兴;但是时间也不能过长,户外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活动效率就会较低,因此充裕的活动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充足而连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使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性。时间上的充分保障,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活动、使幼儿得到个性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探索、自由学习的机会。幼儿园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发生意外,因噎废食,刻意缩短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3 户外区域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第9篇

在亚洲,近视是一种流行病。亚裔人群的近视发病年龄早,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率也增多。例如,我国3岁儿童的近视率为3.0%;6岁儿童近视率为12.2%;到了17岁,近视率高达84.6%。6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近视的并发症很常见,它的比例也在增长。我国10岁儿童的高度近视率0.7%,17岁高度近视率13.9%。亚裔人群如此高的近视患病率与基因有关。即使移民海外,亚裔儿童也比欧裔儿童更容易近视,因为近视基因对亚裔儿童产生的影响力是欧裔儿童的两倍。根据2016年5月发表的最新研究(Sci Rep.2016),科学家们发现10个基因与儿童近视有关:有5个基因导致近视在7.5岁发病,但今后度数稳定;另外5个基因除了导致近视在7.5岁发病,还会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增长。

中国儿童屈光和视力发育特点

儿童眼球的屈光发育是从远视眼逐渐变为正视眼的过程。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下降。例如,1月龄婴儿平均远视220度,1岁平均远视160度,5~6岁平均远视122度。白人儿童大约在13岁时发育为正视眼,而我国儿童在6岁左右已经发育为正视眼了。7~8岁是中国儿童近视的高峰期和快速进展期。因此,家长们要每年带孩子看眼科医生,做散瞳验光检查,追踪孩子远视度数的变化。对于6岁前儿童,如果远视度数小于50度,说明携带近视基因,很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发生近视。

同样,儿童的裸眼视力也不是一出生就达到1.0的。3岁后,需要每年给孩子检查视力。我国通常用E视力表来筛查孩子视力。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单眼最低视力是:3岁时20/63,4岁时20/50,5岁和6岁为20/40。家长们可以这么记忆:3-4-5,即孩子们不戴眼镜的话,每只眼的最低视力都应该是3岁0.3,4岁0.4,5、6岁0.5。为什么不是1.0呢?因为学龄前儿童仍然是远视眼。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要带孩子看眼科医生,排除弱视。由于视力测量受情绪影响,特别是孩子紧张或者分神时,检查的视力结果会有波动。爸爸妈妈可以预先在家里教孩子认识E视力表,学会以后,到医院查视力时就会从容很多。

预防近视6岁前就要行动

经过Meta(荟萃)分析证实,每天充足的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近视科学有效的办法。因为明亮的阳光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阳光对儿童眼睛的影响巨大,甚至超过近距离用眼和父母基因。悉尼青少年血管和眼睛研究(SAVES)也发现导致12岁儿童近视的关键因素是户外活动时间,而不是近距离用眼多和父母近视。也就是说,即使父母都近视、写作业和玩电脑时间长,只要孩子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也可以预防近视的早发生。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的保护作用只对尚未近视的儿童眼睛有效。因为户外活动多的正视眼孩子,眼轴生长更慢,但对于近视眼儿童来说,户外活动就失去了抑制眼轴增长的保护作用。

我国儿童从6岁开始近视率超过10%,因为上学后,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里;而放学后,城市缺乏户外活动场地,孩子们一直待在家里,这导致每天的户外活动骤减。因此,家长们要在6岁前就抓紧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推迟或者避免近视的发生。

几岁可以看电视

参考美国儿科学会的意见:2岁以下完全不看电视,推荐亲子阅读。2岁以上每天最多1~2小时,每15分钟休息一下。看电视是否会导致儿童近视的发生或加深?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尚无定论。我认为只要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充足,不必过于担心看电视、玩iPad的负面影响。

几岁可以看电影

第10篇

关键词: 自制 体育器械 幼儿教育 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目标的重要渠道。在户外活动中,幼儿不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培养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体育器械可以诱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和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活动。器械不仅是体育活动的辅助材料,而且是体育活动中重要的操作材料。自制体育器械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制作,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从兴趣入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自制,具有创造性、适宜性和地域性,能够有效地配合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由选择器械、探索玩法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一、 自制体育器械的原则

充分利用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制作成体育器械,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协调发展。在运用废旧材料制作体育器械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1.安全、卫生、耐用原则。

器械在活动过程中都与幼儿身体进行直接接触,选用制作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其安全性。其次要牢固耐用,不能使用几次就破损,而是可以经常使用,并保持一段时间,否则浪费材料和教师的制作时间。比如在用报纸做“纸球”时,可以在纸球外面用彩色不干胶纸,粘一层,既美观又耐用,幼儿可以利用这样的纸球进行投掷、抛接的锻炼。

2.适宜性原则。

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各不相同,对体育器械的需求不同。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有选择性地制作出适宜的体育器械。还要细心观察幼儿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地对器械进行改进,使其更完善、更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例如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性的体育活动,教师可以用纸箱粘贴上光碟做成火车车厢,形象逼真,小班幼儿玩起来就特别起劲;中班的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相对灵活多了,教师可以利用竹竿或者废旧PVC管做成跨栏让他们跨跳或者钻爬;大班的孩子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硬质的易拉罐做成高跷,让他们尝试踩高跷走甚至跑。

3.充分利用材料原则。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容易收集到的废旧材料,根据这些材料的特性,灵活运用,制作成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械。

可以将同一种材料制作成多种类型的器械开展活动,例如硬质易拉罐可以做成高跷、梅花桩、滚滚车、保龄球、响罐……同种类型的器械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例如投掷类玩可以用报纸揉成团做成纸球、用布缝制而成飞盘、用夹子和布条制作飞镖,用塑料小奶瓶和包装绳做成小火箭、用布和沙做成降落伞,等等,可谓丰富多彩。不同的材料以新颖的形式出现,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变化的器械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厚。

4.一物多玩原则。

幼儿面对同一件玩具,同一种玩法会很快失去兴趣,在制作过程中通过颜色、形态等的不同方面,使器械尽可能有更多的变化,达到一物多玩的目的,幼儿的游戏兴趣大大提高。比如废旧轮胎喷上颜色,用结实的细绳在里圈穿成网状,再准备一条带钩子的软绳,就可以玩了。竖起来可以滚着玩,平放下来可以当成小蹦蹦床,还可以平放成一排当做独木桥,勾上软绳可以玩拉小车,许多轮胎堆叠在一起还可以进行攀爬活动。

二、自制体育器械的有效运用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要以“物尽其用,一物多玩”的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利用自制体育器械,真正达到发展幼儿的目的。

1.科学设置区域,合理投放器械,培养幼儿兴趣。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规划,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和兴趣设置钻爬区、跳跃区、平衡区、攀爬区、投掷区等区域。还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投放自制体育器械时做到活动量大的和活动量小的相结合、上肢和下肢的相结合、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和练习综合身体素质相结合。在各个区域内,教师尽可能地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自制体育器械。如在投掷区,教师可以给小班投放他们喜欢的大纸球,可以投掷、抛接和滚动;中大班幼儿动作发展较好,教师在提供自治体育器械时,就提供有挑战性、需要两两合作的器械,如废旧挂历卷成的纸棍子、废旧塑料油桶制成的舞龙等,并鼓励幼儿自主摸索多样的玩法。

2.探索创新,挖掘户外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

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例如在玩自制布袋时,可以先让幼儿进行探索,想想布袋有些什么样的玩法?幼儿们想出了五花八门的玩法,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学袋鼠跳,有的钻进布袋子里学毛毛虫一扭一扭地往前爬;有的两人一组,把布袋当成托盘用来抛接球;有的把布袋当成小拖车,一人坐在另一人拖;有的几人合作把布袋拼在一起当成障碍物练习跨跳……不同的玩法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也使幼儿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

3.灵活运用,开发器械组合功能。

综合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能够促使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激发创造力和适当增强挑战性,灵活运用自制体育器械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提高使用效率,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例如创设的长短不同的纸棍与纸球的组合,进行了走、投、平衡等动作的练习,培养了幼儿平衡、协调、灵活等能力;“袋鼠跳跳”游戏中将废弃木梯子搭成高低不同的田埂、鞋盒拼成宽窄不同的小河,为“袋鼠”设置蹦跳的障碍,增加游戏的难度,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达到发展幼儿身体综合能力的目的。不同自制体育器材结合,能让户外活动游戏化,更有趣味性,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自制体育器械组合还可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更发挥器材的利用价值。

4.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户外活动效率。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要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家长会上,教师对开展户外活动进行宣传和研讨,听取家长对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意见与建议,鼓励家长主动参与户外活动。家长不仅积极参与活动,还经常帮助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利用家庭、社区为幼儿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户外活动空间,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的合作者与指导者,让幼儿在园外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自信心。

自制体育器械,弥补了幼儿园体育器械的不足。教师重视幼儿的自主探索,关注幼儿的兴趣与能力,巧妙利用自制体育器械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环保意识,实现了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让幼儿在主动利用器械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的发展,最终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炎.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J].学前教育研究,2007(9).

[2]何建闽.幼儿园自制玩具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2008(4).

[3]续润笑.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第11篇

关键词:户外活动;优化材料;积极性;小班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昌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参与活动,学校和老师会提供各种器械材料来辅助活动。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有材料的提供,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我将从我们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优化材料上来谈谈如何提高小班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一、户外活动中提供材料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投放的器械材料品种单一、数量不足。由于园内条件有限,除了大型玩具以外,平时的户外活动大都以自制体育器械或体育游戏为主。而在自制体育器械中,我们通过家长提供的废旧材料来制作玩具。每个班有五种自制玩具,在一学期里,重复地玩这五种玩具,势必会让幼儿没有新鲜感。其次,刻板式的模式固定了幼儿的创造性、积极性。在活动中,一般我们都是以集体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为主,其目的性、组织性较强,很难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最后,一直都是教师规定今天玩哪一个器械、怎么玩,而没有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索不同的玩法,时间久了,幼儿自然对其失去了兴趣。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提供的材料对于促进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优化材料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呢?

二、从不同方面来优化材料,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1.丰富多种材料,使幼儿愿意玩

玩泥沙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学校提供了一些玩泥沙用的工具,如铲子、塑料桶等。但是由于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幼儿人手一份。所以,在活动中,幼儿往往需要轮流等待才能玩,或者自己用手去玩泥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教师就想:既然现有的条件固定了不能改变,我们教师就应该从另一方面着手探索。于是我们就请幼儿自己带瓶子,教师帮助加工成各种玩泥沙的工具。如剪掉一点,就可以变成铲子,把瓶子的下面部分剪掉一点,在瓶盖处钻几个洞,这样,就可以变成一个漏斗,不仅很好玩,还可以发现沙子的特性。这样,丰富了玩泥沙的材料,利用工具的刺激,幼儿的积极性相对提高。

2.丰富材料的多样性,一物多玩,使幼儿乐玩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出玩具的作用,研究一物多玩的方法。如刚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指定一种玩法请幼儿来练习。当进行一段时间后,幼儿已经掌握了这种技能,教师就应当逐步放手,引导幼儿自己来探索各种玩法。这不仅能激发幼儿更有兴趣地参与到活动中,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寻找刺激,体验成功的快乐。

3. 提供半成品,让幼儿善于组合,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由于条件有限,幼儿的器具等比较单一。为了不使活动单调,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在一个活动中,提供多种材料, 结合各种能力来多方面地锻炼。如我们可以把平衡木、桌子、椅子结合起来,锻炼幼儿钻、爬、跑的能力。先请幼儿走过平衡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接着请幼儿钻过桌子,发展幼儿钻的能力,最后请幼儿绕过椅子跑回起点,发展幼儿跑的能力。这样激发了幼儿玩的兴趣和再探索的愿望。幼儿在新的活动方式下,既提高了活动难度,又能重新激起幼儿玩的兴趣和再探索的愿望。

4.以“新、亮”来刺激幼儿,加强材料的美观度

材料是否美观直接影响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案例中的飞盘,我们可以把它做成向日葵的图案,用棉花等做它的花瓣,再添画眼睛、嘴巴等,使形象更加逼真。

5.创设情景,使幼儿更自愿地融入到游戏中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还应该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如在用沙包练习投掷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幼儿最感兴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在距离前方不远处放一个教师自己画的灰太狼的头饰,让幼儿来当喜羊羊,用沙包来“扔炸弹”给灰太狼。这种方法肯定能让幼儿乐在其中。

第12篇

【关键词】儿童;佝偻病;影响因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86-01

佝偻病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四大常见病之一,全国城乡婴幼儿平均患病率为26.7%,各地临床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在7%~58%不等。[1]为了解郑州市金水区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们对753例到河南省中医院儿科和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儿童进行了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检测,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到河南省中医院儿科和儿童保健科就诊的6岁以下儿童753例。其中男418例,占55.5%,女335例,占44.5%。儿科534例,儿童保健科219例。

1.2 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取儿童末稍指血30~40μl,分别加入盛有处理液的聚乙烯试管内,用亲和渗滤法测量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并根据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NBAP≤200U/L为正常水平,NBAP>200U/L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结果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根据儿童保健科219例儿童的随机抽查,金水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为30.6%(67例),居于全国中等水平,仍为主要发病病种,需要加大力度进行预防和治疗。

2.2 平均月龄及户外活动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平均月龄及户外活动时间比较(x±s)

注:与正常儿童组比较P<0.05; 与正常儿童组比较P<0.05。

表1结果表明:两组月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户外活动时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可以看出,佝偻病的发病年龄以1岁以内的婴儿为主,佝偻病患儿的平均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2.3 胎龄及出生体重比较,见表1。

表2 两组胎龄及出生体重比较(x±s)

注:与正常儿童组比较P>0.05;与正常儿童组比较P>0.05。

表2结果表明:两组胎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生体重无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与佝偻病的发病无必然联系。

3 讨论

3.1 佝偻病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疾病,我国各地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依然较高,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佝偻病的宣教和预防工作依然刻不容缓。

3.2 部分患儿家长对佝偻病认识不够或全然不知。有部分患儿家长给小儿间断服用少量钙剂,对VitD知识全然不知。分析原因:其一,社会上普遍认为佝偻病就是缺钙,只要补钙就可以;认为钙剂是营养药,补多补少无副作用,同时近几年媒体对钙剂的宣传力度远远强于VitD剂。其二,由于基层医护人员及非专业性医务人员对Vit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没有全面正确掌握,片面强调补VitD可能引起中毒,而补钙不会中毒等,从而使一部分病人没能得到科学的治疗和预防。[1]其三,现在家长和多数医院仅靠微量元素检测来作为佝偻病的诊断标准,更有意义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却没有被足够重视和广泛应用,这使得很多早期佝偻病患儿漏诊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为人体的代偿机制可以使得佝偻病早期患儿的骨钙释放入血,从而使血钙保持在正常或增高的水平,以保证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正常发挥。因此单纯检测血钙来诊断佝偻病准确率较低,对早期诊断和治疗佝偻病的指导意义较差。

3.3 了解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提高早期诊断率以及加强防治工作是降低佝偻病患病率的有效方法。[1]佝偻病儿童的发病年龄以1岁以内的婴儿为主,佝偻病患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明显少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1岁以内的婴儿多不能独立行走,如果工作繁忙的家长不能保证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影响光照合成维生素D,从而导致佝偻病的发生。因而,深入开展儿童保健方法、儿保系统管理培训,让“预防儿科学”有效地为广大儿童服务是十分必要的。[1]

3.4 最近的研究表明,NBAP检测结果与全国佝偻病统一诊断标准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并与常用生化检查(Ca,P,ACP)及25(OH)D3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NBAP实验的灵敏度为88.8%,特异度为83.3%,准确度86.9%。NBAP实验阳性预测值为91.4%。证明NBAP实验具有很高诊断价值,对佝偻病的临床诊断有很大意义。[3]

参考文献

[1] 石国光.广州市儿童医院门诊VitD缺乏性佝偻病发展现状调研[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4):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