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00:5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国大业观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展,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工作进程与质效:1、工作数量2、工作质效
个人贷款客户信息核查制度作为零售贷款集中审批运作模式下的重要配套制度之一,在保证客户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防范虚假贷款及贷款诈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近三年时间的试行摸索,总行将旧版的核查工作流程进行了适当调整,简化核查步骤,提高核查比例,强调核查制度的执行落实和监控反馈。在明确工作任务之后,我适时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精细化信息核查流程,积极配合尽职、审批和放款人员做好零售各环节工作,有效地保证所核查贷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学习与成长
2012年,我深刻领会行长各个季度工作讲话精神,积极参与关于金融危机下的新零售贷款政策变革的讨论,认真学经理室提出的“四点体会十个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在反思中取得进步。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积极响应省行党委号召,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参与了“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活动。在心得体会中,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我行开展“锻造五种作风、强化五种 4、内部满意度
2012年,我基本完成了各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与消费信贷中心各团队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并协助中心秘书做好系统各项维护工作和零售评审会会前准备及会后签报统计工作。我还担负起日常团队交通费报销等后勤工作,努力做好团队管理的“勤务兵”。同时,作为个人金融部团支部副书记,我组织部内广大青年团员,积极配合省行团委协同本部党委,开展了问卷调查、全员读书、五四90周年庆祝、“建设系统内一流分行”研讨、红色之旅沂蒙行、“建国大业”观后感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2年是我入行以来的第三个年头,我非常珍惜在个人金融部工作的机会,因为个金部站在市场的前沿,每天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态。虽然现在日常工作已经上手,但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
1. 工作不够细致,质量与效率没有达到良好的统一
2012年年初,信息核查工作从10%抽查提升到100%全面核查,业务量急剧猛增,并整个年度逐月递增,在工作量上明显感觉吃不消,特别当几项任务同时需要完成的时候,因为过于追求速度从而忽略了质量,很多小细节上都有所欠缺,与同为信息核查员的同事在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上都有一定差距。
2.缺乏一线经验,在各方面的沟通上缺乏技巧性。
从入行起,我就一直从事信息核查工作,很多东西还都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缺乏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在与客户交流联系中,不能及时正确地回答客户所提出的各种与贷款相关的问题;由于对相关业务政策了解不够全面,理解得不够透彻,
造成在与经办行协调沟通中,明显和尽职、审批人员的在业务把握上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做到良好的换位思考,经常过于直接,缺乏技巧性。
三、2011年的工作思路及部门发展建议
1.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完善沟通技巧。
“得客户者得天下”,客户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是我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从以产品为中心
,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对传统观念和流程的一次革命。怎样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呢?我认为就是“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积极与客户做到良好的沟通,就能实现维护客户、拓展客户的目标,在信息核查岗位上更是如此。客户选择在银行贷款,当贷款进入审批流程,信息核查就成为银行与客户沟通的第一座桥梁。良好的沟通技巧,能拉近银行与客户的距离,增添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更好地与银行配合以完善贷款信息,提高审批及放款的效率,让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更加满意,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011年被喻为我行战略意义上的“个金年”,是我行转型时期的关键之年。而我所在的信息核查岗位并将应对新的挑战,我们会积极申请增添录音电话来作为完善工作质量的一把利器,更好地为零售贷款集中审批而保驾护航。
2.推进贯彻轮岗制度
一、激趣,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吸引学生的主体参与
1.精彩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历史课堂的魅力。一节有效地历史课堂一开始就应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导入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导入有语言和创设情境两种,精彩的导语给学生鲜明的情绪感染,创设情境则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讲述“亚历山大东征”时,我采用了语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世界古代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建立了当时世界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据说他在11年里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今天他被写进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他饱受争议,毁誉参半,他是谁?他做过哪些事情?该对他如何评价?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些内容。”这段颇具煽动性的话语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借助影视资料,给学生感性的认识。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久远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景资料,把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我在讲述“敦煌莫高窟”一课,精心选择了十二张图片,把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整合在一起。课堂上,在低沉舒缓的配乐中,一张张美轮美奂的图片一一呈现在学生们眼前,更引人入胜的还有那段解说词:“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学生们被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震撼了,情感教育的目标春风化雨般的达成。
二、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课堂生活的幸福体验
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过程一般经历感知具体历史知识――理解规律性历史知识――巩固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等阶段。在教学活动中要遵循这些规律,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和存储历史结论,而是结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
如在讲“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对下列知识点很模糊:1.郑和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2.郑和对这些到过的地方产生了哪些影响?3.如何理解“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为了帮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做了这样的设计:上课以前,先让学生查阅互联网资料,每四个同学一组,绘制郑和远航路线,运用资料或者图片来说明郑和远航的影响; 学生在绘制地图,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自然会对航海路线和影响有所了解。课堂上,设计了 “小小航海家”的活动,选出一名同学在屏幕前演示路线图,“途中”由几个同学分别讲述“郑和宝船”“三宝殿”“赠送长颈鹿”等故事,轻松突破难点。
这种做法,让学生的创作转化为课程资源,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除了在课堂上,节假日的历史作业,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七年级暑假,我给我的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请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下列影片之一:《开天辟地》《》《建国大业》。请围绕其中一部影片,写出你的观后感,并把你的所思所想在班级QQ群内与大家交流,老师将选出十篇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海报栏内推荐阅读。
这份作业,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QQ群内与大家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十篇推荐阅读的作业注重了学习的效果与评价。在课堂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时,相信孩子们的参与度是非常高的。
三、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按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应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留出机会,让学生追问。每节课结束以前,我都会追问学生一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产生问题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热情和勇气,在他们提出幼稚的问题时,不打击不嘲笑他们,尽量挖掘他们问题中的合理性。在我讲完《对外交往与冲突》一课时,一个孩子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戚继光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为什么前面学过的岳飞和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
这是个很典型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做评价;在分析了学生给出的答案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这三位历史人物分别出现在什么战争当中?这几次战争的交战双方是谁?
2.这几次战争分别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
3.你能用自己的话定义“民族英雄”吗?
然后放手让大家去做,在思考辩论中帮助那个孩子理解了“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