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文教育论文

英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30 09:5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菲律宾华裔子女 汉语学习 政策 学习环境

随着中国发展软实力的需要,我们向世界推荐着我们的符号――汉语。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环境就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而学习环境,又可以细分为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一、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社会环境

(一)政策环境

中国和菲律宾的交往很早,在我国明代,古苏禄国(菲律宾前身),就同我国开始了密切的友好来往。菲律宾有记载的的中(华)文教育则始于与1899年,当时以私塾形式存在,主要教授四书五经。在美国殖民菲律宾期间(1898~1946年),美国政府对于中(华)文学校采用的是放任自由的态度,中(华)文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皆来自中国。自菲律宾独立后,菲律宾政府对于中(华)教育的政策有过四次变化。

首先,是半监督时期(1946~1955年),在这一阶段由于菲律宾首届政府总统Manuel A.Roxas和中华民国签订了《中菲友好条约》,根据条约第六条“缔约国双方的国民,可以在彼此领土全境内,在于任何第三国国民同等条件下,依照彼此之宪法、法律、规章,享有设立学校教育其子女之自由。”(萧曦清,1995)中(华)文学校从二战后的34所,到1955年增至150所,教师1649人,学生4.8万。中(华)文学校采用双重学制,即一个华裔学生同时接受中(华)文和英文教育,此时上午中文教学,下午英文教学,在教学时间上中文教学较英文教学略长。中(华)文部小学课程包括语文(国语、文法和书法)、常识(公民、历史和地理)、数学、美术劳作(图画、手工艺)和音乐。中(华)文部中学课程包括语文(阅读与作文、文学和文学史)、社会科学(中国史、中国近代史、西洋近代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教育学)、数学(算术、代数、几何和解析几何)、自然科学(博物、化学、物理和生物)、劳音美(劳作、音乐和美术)(鲍事天,1965)。

其次,是全面监督时期(1956~1972年),在这一阶段,菲律宾教育委员会设立以私立学校局长Jesus Perpinan为主席的五人小组,针对中(华)文学校状况,根据《中菲友好约定》研究全面监察中(华)文学校的法理依据。中(华)文学校代表鲍事天(中正学校校长)提出中(华)文学校的五项立场:

1.华文学校自由设立已经半个世纪,并由华人社团出资开办,每年可节省菲律宾政府大笔的教育经费;

2.华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菲律宾良好公民;

3.使未入籍的华人子弟,将来回国后有求生的选择;

4.依据中菲友好条约监督华文学校华文部,并非对菲律宾不利;

5.华文学校华文部是否愿意接受菲律宾政府监督问题,应由政府当局商量”(刘芝田,1964)。

中华民国驻菲公使周书楷与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部长贾西亚、菲律宾教育部部长赫兰丽斯达成三项协议:

1.所有侨校均需向私立教育局立案,接受监督,并教授菲律宾政府规定的英文标准课程;

2.侨校可以依照中华民国规定的华文课程标准,自由教授;

3.中菲双方组织联合委员会执行监督事宜”(陆建胜,2001)。

1956年,中华民国和菲律宾政府签订《中菲督察侨校协议备忘录》,主要约定包括:

1.菲律宾境内位登记立案的侨校,均向菲律宾政府教育部私立学校教育局登记立案;

2.所有侨校须受菲律宾政府的督察;

3.侨校学生必须修读公私立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的最低标准,并根据中菲友好协定的规定,自由教授其他规定的课程;

4.双方同意设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拟订各侨校华文课程的标准,以及教授该科目的教师资格,以备菲律宾教育部采纳”(刘芝田,1964)。

经过联合技术委员会4个月的研究,菲律宾教育部在1956年颁布《第三号通令》,自1956年开始中(华)文学校的中(华)文课程和英语、菲律宾语课程规定如下:

1.英文课程必须遵照菲律宾全国教育委员会及教育部部长的规章或通令,随时修改;

2.华、英文课程上下午混合上课,但因环境无法遵照,须经教育局长许可而改变;

3.中学课程以四年毕业为原则,英文中学毕业后可升入菲律宾各大学;

4.华文部高中二、三年级不得开设英文大学课程;

5.英文课程的教师以聘用菲律宾人为原则,菲律宾的公民、历史、经济和政府等课程,则必须由菲律宾人担任;

6.华文课程标准及师资需依照台湾的规定;

7.一切有关华校行政手续,须按照教育局印发的《私立学校指南》内的各点办理”(郭寿华,1969)。

根据《第三号通令》,菲律宾教育部将英文课程改为上午上课,中(华文课程移至下午上课,导致中(华)文课程的课时明显缩短。在这期间两年制的华侨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总会成立,1965年华侨师范专科学校和中正中学合并成立中正学院。截至到1965年,华文小学104所,初中20所,初中(含附小)24所,完全中学1所,女子职业学校2所,独立学院1所,华校合计152所。教职员1853人,学生52998人,其中高中生3689人,初中生9055人,小学生40254人。绝大多数华裔子女进入中学后会选择菲律宾中学,因为菲律宾中学学制为4年,而华文中学学制为6年。于此同时,华校中非华裔的学生人数也在增长,到1962年约占华校总学生数的18.5%(曦清,1995)。同时在此期间,关闭华校的主张也开始显现,1960年关闭华校的提案在菲律宾众议院中提出(刘芝田,1964)。由于当时菲律宾教育部部长罗美洛的反对,关闭华校的议案被搁置,但菲律宾众院的反菲和教育两个委员会联合对华校进行调查,在其联合报告书中列举了许多华校的非法行为,如课时安排不当、教师不是菲律宾人等,并据此提出七点严加监督华校的建议。同年10月,众院的反菲、教育、移民、廉政四个委员会联合提出督察华校备忘录。廉政委员会更进一步提出关闭166所华校的建议。

再次,是华文学校全面菲化时期(1972~上世纪90年代),在总统Ferdinand E.Marcos主政期间,菲律宾新宪法在1973年通过,在宪法中对教育作了如下规定:

1.所有教育机构,除了教会、传道会或慈善机构所创办的,应由菲律宾公民或其资本60%为菲律宾人所有的公司、社团所拥有;

2.所有教育机构的行政必须由菲律宾公民控制;

3.教育机构不能专为外人设立;

4.外侨学生不得超过全部学生数的三分之一”(Teresitang See,1985)。

同年《176号行政法令》颁布,154所华文学校正式融入菲律宾教育体系,其与菲律宾私立学校的不同,仅在于多开一门华文课程。尽管如此,对华文课程的教授也加以限制,例如:

1.华文仅作为外国语课程教授,禁止在其他场合教授;

2.从幼儿园到大学,华文课程每天不得超过100分钟,并不作为升留级的标准;

3.一律采用当地所编制的华文课本;

4.只能聘请当地的华文教师等”(林慧阳,1977)。

在这一背景下,华校由154间下降到1980年的140间(黄滋生,1989)。学生总数也由6万多下降到4万8千人(林惠阳,1977)。于此同时,一些特殊的原因也导致了菲律宾华裔使用华文能力的下降,如华校尽管每周有500分钟的华文课,但由于其仅是一门课程,且不影响学生升留级,因此学生很容易放弃修读华文;“华文无用论”甚嚣尘上,部分华人家长都认为华文价值不如英文,其子女受到较大的影响;菲华混血儿大量进入华校,而这些华裔子女90%以上不懂华语,教师不得不进行迁就,为了方便教学菲律宾语(Tagalog)和中国地方方言闽南语普遍被教师使用。

最后,是华文教学自我革新时期(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在此期间华校下降为128间,华文教师2147位,华校中华裔子女仅占1/5至1/3(小禹,1990),其中又以菲华混血儿居多,约占60%以上(周聿娥,1996)。面对中(华)文教育日渐衰微,华裔青少年运用中(华)文能力的日渐衰弱,华文教学自我革新的呼声也逐渐显现。1991年,侨中学院发起成立“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并明确提出历史新时期的华文教育必须转型,以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菲律宾公民为目标,并且指出华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他们研究认为,当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教育应该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他们以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始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教材。目前,菲律宾三分之一以上的华校在使用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教材。为了推动华文教学的自新,该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华语教学讲座会,组织教师团和学生团前往北京进修。1993年,由中正学院等30所学校发起,120所学校组成了“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并形成了教育研究、师资培训、辅导询问、教职福利、资讯出版和基金筹措等六个专业小组。为了推动华文教学的自新,该联合会每年都会聘请中国海峡两岸的教授、学者到菲指导教学工作。2006年10月3日,菲律宾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雅典耀大学正式成立。雅典耀大学原本设有中国研究中心,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汉语教育和中国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孔子学院正是建立在中国研究中心基础之上。目前,每年在雅典耀大学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学生大概有1000多人,学生主要是成人。2007年,第二所孔子学院在布拉卡国立大学正式成立。目前,在菲律宾孔子学院已经有3所。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菲律宾华裔子女的华文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二)学校学习环境

在量化研究的样本中旅居菲律宾5年以内的占20.8%,5~10年的占22%,10~20年的占38.8%,20年以上占18.4%。男性占65.2%,女性占34.8%。最小孩子为3岁以下的占12.8%,3~7岁的占27.6%,7~12岁的占11.2%,12至18岁占48.4%。出生在中国的华裔子女占28.4%,出生在菲律宾的占71.6%。

78.4%的家长表示,子女正在学习;11.2%的家长表示,子女已经工作;10.4%的家长表示,子女目前既不工作也不学习(主要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处于学习状态的华裔青少年,六成以上就读在当地学校,不到四成就读在华文学校。即使是华文学校,使用的主要教学语言也主要是英语为主了。

(三)工作应用环境

处于工作状态的华裔青少年中,50%在工作中偶尔使用汉语,50%则从不使用。通过进一步研究显示,华裔青少年汉语能力与所在学校没有必然关系,只和学校主要教学语言有关,接受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青少年,其汉语能力明显高于非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生。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汉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全部答错的样本主要是在幼稚园的婴幼儿。因此,可以看出,社会语言环境影响者华裔青少年汉语的使用能力。

二、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家庭环境

(一)家庭结构

回答问卷的样本中46.4%的配偶为中国人,43.2%的配偶为菲律宾人,10.4%的配偶为其他国家公民。绝大多数华裔认为自己的家庭已经融入了菲律宾的主流社会,仅1.6%认为自己的家庭完全没有融入了菲律宾的主流社会。

研究显示,父母都是中国人的青少年,其汉语水平明显高于父母一方为中国人的青少年。

(二)家庭语言环境

回答问卷的样本中仅9.2%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标准普通话,60.4%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中国方言,18.4%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英语,12%表示在家时家长与子女沟通的主要语言是菲律宾语(Tagalog)。在地方方言中,主要的方言为闽南话(68.2%),其次是粤语(12.6%)、客家话(7.3%)等。

研究显示,在家用中文沟通为主的华裔子女汉语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子女。

为了改善华裔子女汉语学习的环境,菲律宾华裔社群一直在作着有益的尝试,如向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地取经,从两地引入汉语教学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同时,自身也举办如中华文化讲故事大赛等活动。华裔社群已经抓住了改善语言环境是提升华裔子女汉语能力重要手段之一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黄明月.华人远距学习者学习动机之研究[M].隔空教育论丛,2002,(14):45-63.

[2]砂冈和子,村上公一.以提升交际能力为目的之汉语教学及水平测验刍议―早稻田大学国际汉语远距教学四年实践见证》[G].第三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1-9.

第2篇

关键词:培养体系;本科生;国际化教学;机械类;创新

未来的工程师应能适应日趋国际化的业务需求并能够解决全球化问题,这就需要工科学生以全球化的眼光和能力去应对[1,2]。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具备国际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化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而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多种形式的本科生国际化教育项目纷纷开展[3],诸如跨校交流联合培养本科生、国际访问小学者团和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从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国际化教学的经验来看,无不提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影响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教材选用、授课语言和培养方案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国际化教育的发展[4-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趋势。作为“985工程”高校,我们的战略目标是要把重庆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国际化大学。国际化教育办学模式应是多层面、多方位和多角度的,只有结合高校具体实情,寻求一条符合自己发展道路的国际化教学方式才是解决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国际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合现状分析,目前高校推进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有工作量系数的增加或其他激励措施,教师争相开设双语教学课,但往往名不符实,课件中出现几个英文单词,用中文讲解。

2.为了评职称,教师争相写双语教材,但使用的却是中文式的英语,甚至还有很多错误。

3.学生听不懂,干脆找本中文教材自学。

4.培养体系不完整,只有零星几门用英语开设的专业课,普遍没有接收留学生的能力。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化交流合作中作为媒介,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国际化教学应尽可能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培养听说能力及用英文分析问题的能力。采用原版教材方便教师学习借鉴国外完善的课程体系,原版教材中还包含大量实例数据材料,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知识原理,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国际视野并掌握分析方法[7]。

为解决以上问题,推进重庆大学本科阶段工程学科国际化教育,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教学计划,并采用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创新措施

我们可以从国外直接把最先进的教学体系、教材、多媒体课件、作业、实验、考试全盘复制,再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培训,这样肯定可以快速实现国际接轨。但为什么不能直接照搬英美的本科教学呢?因为中国学生经过多年的传统应试教育,理解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都不适合英美教学模式;并且与英美国家文化上有差别,语言上也有障碍。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华人文化,制图也大都与中国一样是第一角画法(英美大都使用第三角画法),本科教育源于英国并根据华人的特点进行改良,更适合华人学生并已证明是成功的:他们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办成了国际一流大学(英国TIMES排名36)。更为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同行可以无私提供帮助(教师培养、教材等全部无私支持)。作为回报,我们可以提供优秀毕业生,教师可以在科学研究上相互合作。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主要完成如下计划:

1.10%毕业生推荐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国际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50%推免重庆大学的研究生,30%推免国内其他高水平学校研究生,10%进入国际公司或高水平研究机构;

2.有条件的学生去新加坡实习;

3.改革毕业设计(采用导师制、模块化);

4.实现全员奖学金(企业提供的奖学金面向实验班全体60名学生,并实行淘汰制);

5.完成传统培养体系与国际化培养体系的融合和匹配。

三、与现有的培养方案融合及匹配

机械类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必须与现有传统培养方案匹配和衔接。培养方案既满足教育部对政治理论课、文化素质选修课、军事训练课等的要求,又结合学分收费改革试点总学分不超过170及总学时不超过2100、实践性环节40学分左右(40周左右)的现状,还兼顾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课程,并参照国外著名大学机械类人才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成建制、成体系引入国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实验、多媒体课件、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

因为实验班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从事研究性工作,如10%左右的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研究生,80%左右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其余10%左右的学生到国际公司或研究所、设计院从事研发工作,因此必须掌握扎实、深厚的机械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基础、机械基础及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并具有创新能力。与现有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数学课程,如“复变函数”和“数学物理方程”;加强了力学知识的学习,增加了“固体力学”、“应用力学”、“振动理论及应用”等课程;计算机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增加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强化了材料知识基础,如增加了“材料工程基础”和“工程材料”两门课程;扩充热力学知识,开设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引入了机械学科的前沿技术,如增加了“微系统设计与应用”。

同时,在培养计划中,有22门课程体系引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机械系的课程设置,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协商,每年派4名教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机械系进行了相关课程进修学习。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派这些课程中的部分教师来我校讲授示范课程。作为补充,对22门之外引入的其余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并结合学校的教师出国培训计划,到欧美著名大学机械系进修培养。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将原来的“毕业设计”改为“综合论文训练”,从而注重了创新思维、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实验班采用配备导师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

下图中字体为加粗斜体的课程是与现行传统培养方案相比所增加的课程。其中,26门课程引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原版教材,采用英文教学。

总之,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突出特色是:具有扎实的机械学科基础,按专业大类培养(口径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研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高水平本科生国际化实验班学生选拔

根据机械类本科生公共课、基础课的开课时间要求,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主要为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物理、英语、军事训练等。因此,实验班培养计划中第一年所修的课程与其他平行班的课程设置完全一致。

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工作将在第二学期考试结束后进行。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该专业每年招生370多名),并欢迎学院其他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的同学参加。主要参考一年级所学的主要课程成绩,并加试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最后通过专家综合考评选择6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实验班(需要学校教务处给予支持和配合,因为可能涉及少部分学生转专业、学生行政班调整、组建新的实验班等问题)。

五、采用导师制,加强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

对60名实验班的学生,学院将派出副教授以上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甚至博士生导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学生可以进入指导教师的实验室、研究室工作,从本科阶段就感受科学研究氛围,并力所能及地参加指导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之中,从而得到锻炼。

如果该生最后能够成为推免研究生,将直接作为该指导教师的硕士研究生。这样,如果学生最终能拿到硕士学位,将会在同一个指导教师下进行6年的研究工作;如果获得博士学位,将能在大学期间从事9~10年的科学研究工作,从而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并取得成绩。

该教学改革实验探索了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可与国际接轨迹。引进了国外大学教学模式和课程,实现传统优势系列课程和国外高水平大学课程的融合,实现了大批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培养了能够胜任英语教学并具有国外进修经历的师资队伍,为本科教学逐步实现国际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Acad emy of Engineering. The engineer of 2020: 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 emies Press: 2004.

[2] Derek K.Baker, Ertan Agar. International Summer Engineering Program on fuel cells fo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1(36): 3712-3725.

[3] Loftus M. Cream of the Crop[J]. Prism Summer, 2007, 16(9).

[4] 郑毅,袁俊榆. 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2010(19):87-88.

[5] 饶凌平,丁坚勇,查晓明等. 跨校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经验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8):25-26.

第3篇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本论文课题是依据XX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XX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XX。

第4篇

一、校长要有抓好文化建设使命感和责任感

文化的真谛——“人化”。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利用前人智慧的结晶、促进后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是把人从疑惑中解放出来,它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真正的人的造就。而学校是借文化来培养人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弘扬的主渠道,在发展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作为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应当把文化建设摆在首位。为此,在多年来在学校的管理中,我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致力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让师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更新理念、提高能力。以文化建设为引导,建立起强大的精神世界,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致力于对学校优良传统文化的整理并大力弘扬。

二、强化管理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

作为一个学校的舵手,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管理文化建设,管理上要体现人性人文,营造和谐向上团结拼搏的校风。

一要突显校长人格魅力。强调校级领导要努力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修养,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能吸引师生的力量。

二要注重人文关怀。追求师生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师生的理性思考,关怀师生的精神生活等。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师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师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要体现人性管理。学校各项工作的各环节均是由全体教职员工来付诸实施的,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性要素,尊重师生的人格、尊严、性格、家庭情况及能力差异,充分运用精神激励引导与物质激励双并重的方式,让全体教职工端正工作态度,激发他们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作为校长同时要通过目标激励机制,帮助教师制订教师生涯规划,创造师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实现学校发展和师生个人进步的双赢。

四要强化精细化管理。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五要提高行政执行力。要求行政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按照明晰的目标而不折不扣的去做。将学校决策或目标转化为成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文化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校园环境。所以学校投入大笔资金进一步开展校园绿化、美化。一方面,搞好校园的规划与绿化,建设花园式的校园,做到景景不同,各有特色,为师生紧张繁重教书学习提供优良小憩环境;另方面,搞好校园的艺术氛围,如使校园有雕塑、教室走廊有名言,用优美健康的环境熏陶人。还加强图书馆及校史展馆及禁毒教育展厅的改造和建设,帮助师生净化思想、提高修养。重视校园网,计算机室的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同时为学生文明利用现代科技提供方便。

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我校重视师生的读书学习活动,努力改善读书环境,增购书籍,并为各教研组及全体教职员工订购书刊,作为福建省示范图书馆,我校图书馆投入了充裕的工作人员,改造后的师生阅览室更是雅致、敞亮,适宜阅读。同时学校在课程上也将阅读课列入其上,要求语文教师带学生到图书馆上课,提倡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从阅读中吸取精神营养。每学期进行“优秀读者”和“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学校更重视文化教育的具体行为。学校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宗旨,除认真、全面执行省颁课程外,全力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迄今为止,学校共开发了校本课程(选修II)110个模块,共分为5大领域9大群组,每学期近60门选修课程供学生们自主选择。同时,学校始终重视艺体学科的教学和训练,艺术课程饱满,安排琴点、舞点供学生有序自修,每天晚自习安排专业技能课老师为学生进行辅导。美术老师定期在橱窗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增强自信,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特长生的选拔活动;举办“三字”比赛、“舞林大会”、演讲比赛;举行美工、音乐和舞蹈综合技能展示活动;举行全校性的舞蹈、弹唱大赛;“推普”工作常抓不懈;开足体育课程,坚持“两操”,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举办学科竞赛、文艺专场演出、说课比赛、论文比赛、电脑制作大赛,及庆“六一”、庆祝教师节、“12·9”纪念大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演出,开展各种社团项目活动,借以丰富生活、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挖掘学校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师生爱校热情

作为一个有着120年校史的学校,在120年的历史沧桑中,形成了深厚而悠长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每一个毓英人引以为豪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每一个毓英人的骄傲。为进一步传承毓英文化,弘扬毓英精神。我们作了如下举措以传承百年文化传统:

一是弘扬校训精神,努力提升广大毓英人的精神境界。进一步阐释“勤、朴、诚、毅”的校训,通过多种渠道强调每一个毓英人应当诚恳正直、理想远大,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积极投入,奋发向上、立志有为。

二是修订校歌词曲,增进师生对学校的认知和情感。除学校合唱团排练演唱校歌外,每届新生入学时学唱校歌是必修科目,让学生透过这一窗口感受学校文化,激发其爱校上进的精神。

三是完善校史,帮助师生了解、感悟学校文化底蕴。多方面收集能够展示学校办学经历、办学特色及办学成果的实物资料,收录120年来各行各业中有杰出贡献和感人至深的校友的相关文本图像资料,构建完善的校史。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陈列,内容从文字介绍、老照片到珍贵的实物等。我校在校史馆的装修方面,充分体现当年的色调与建设风格,当人们走进校史馆时就可以感受到百年老校的悠久历史。让校史馆既可让师生们感受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激发爱校情感,又可激励师生为学校的跨越发展,奉献青春才华。

四是创作更加符合百年老校特点的校标、校徽、校旗、班牌、班标。学校面向学校及社会广泛征集校标、校徽、校旗的设计,经过审定后印挂在相应的场合作为学校文化的辐射点。同时要求各班举行班牌、班标的设计大赛,然后择优取之,统一印制贴挂在各班门侧。

五是举办校庆,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学校每十年举办一次校庆,社会各界及海内外校友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既增进了师生、校友及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谊,又及时获取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与期盼,对在校的师生都是极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