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教研论文

网络教研论文

时间:2023-02-13 09:3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教研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教研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研 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

一、网络教研的理念

校园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网络教研的条件

1、硬件条件

(1)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不仅仅具备校园局域网的功能,同时必须能够连通Internet,保证网络畅通,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2)基本硬件:包括办公室配备台式电脑,安装了基本常用办公软件,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

2、软件条件

(1)教师素质

首先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研理念,新课改的启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

其次培养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每位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我们并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展网络教研规定和要求,开展网络教研,整体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再次鼓励教师的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如此丰富的社会,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落后,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新知识需要掌握,每刻都有那么多的新见解需要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业务方面,更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更应该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

最后对教师参加网络教研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每位教师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分工合作计划,使网络教研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顺利开展。

(2)教研氛围

学校要具有浓愈的教科研学术氛围,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同时对不参加教研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才会使教师们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师的活力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就会将网络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三、网络教研的流程

(1)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按教研组划分为不同的教研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

(2)资源的收集,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范围不限,可以是原创性的论文、教案、课件也可以是网络中的优秀教学资源,此项工作应该有专人负责,有详细的资源收集记录。

(3)资源的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各教研小组的资源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源库进行丰富整理。

(4)资源的上传,根据教研计划,对资源库内的资源进行上传,形成校园资源库,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体现网络教研的优势——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

(5)总结交流:定期进行网络教研的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四、网络教研成果

根据网络教研的运行情况,进行网络教研的成果测评,以确定是否有利用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是否能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体现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网络教研的成果应该公正客观,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手段,对教师的考核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过程。

总之,校园网络教研是一个新的话题,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并不否定其它形式的教研作用,而是从另一种视角上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更加科学。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发挥重要作用。如今,网络教研这种新型的教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研、“互动式”教研、“参与式”教研、“实战式”教研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网络教研”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

[2]余红.《关于交互网络的协作学习探讨》

[3]《WebQuest八问八答》.《网络科技时代》,2002年第1期.

第2篇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教研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现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教研目标: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三个“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5、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教研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有关“实效教学”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时组织针对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材料谈心得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个人自学“实效教学”的理论并做好笔记,集体研讨。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阅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配合教导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4)继续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实效教学”,继续深化我组教研之风。

(5)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实效教学”的论文。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第3篇

本学期,我们小学科学教研组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科研工作的专题化,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教学科研,成效显著: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这已成为我们教研组教师的共识。本学期,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和落实。平时我们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回来后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每次教研活动有明确主题,讨论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获得的经验、取得的成功、经历过的失败,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月14日,丽水市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会在莲都区城北小学召开,来自九个县(市、区)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和50余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主持短信评课活动。

3月20日—21日,莲都区小学科学(修订版)下册教材培训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区的30余位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在全组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时,他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和与会老师互动交流等独特的方式吸引了所有老师的目光,使研讨氛围达到。

4月16日,区教研室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我组陈建秋老师到老竹民族学校上了题为《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交流课,整节课一气呵成,学生主动参与,在有效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得到听课老师极高的评价。

5月20日,XX年学年第二学期区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在中山小学后庆校区召开。作为本次会议唯一一个进行经验交流的教研组,陈建秋老师作了《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二)》专题讲座。之后,我组叶巧美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她执教《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注重在“科学概念”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概念,展示了我校教教育科研的显著成效。

5月27日-28日,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萧山区朝晖小学举行,我组陈建秋老师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为网络骨干参与主持视频直播和互动评课活动。

6月6日,莲都区小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刘英小学召开,我组陈建秋老师作了题为《有效记录深化探究》评课讲座,探讨如何关注实验记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记录描述能力,搭建相互学习和对话的平台。

本学期,组内教师多次参加各类优质课、观摩课,并取得不少荣誉。另外,我们十分注重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有不少论文获奖、交流或者在刊物上发表:

论文标题或荣誉名称

颁奖单位

级别

获奖者

时间

XX年年度优秀版主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

省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优秀指导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重新确定市学科带头人

丽水市教育局

市级荣誉

陈建秋

2011.1

《科学网络,一路走来……》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二等奖

陈建秋

2011.1

《整体把握 准确定位 实施有效教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一等奖

陈建秋

2011.1

“有结构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莲都课改》

区级发表

陈建秋

2011.1

《科学课》伴我成长

会刊《科学课》

国家级发表

陈建秋

2011.2

科学教学博客《不睡觉的兔》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国家级二等奖

陈建秋

2011.2

《五年级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专题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3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送教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4

《生的生物和熟的生物》优质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二等奖

叶巧美

2011.4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三等奖

叶巧美

2011.4

《关注科学概念优化教学过程——“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二)》专题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5

《生的生物和熟的食物》观摩课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叶巧美

2011.5

《有效记录 深化探究》评课讲座

莲都区教研室

区级交流

陈建秋

2011.6

二、少儿科普,硕果累累:

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再次警示科普知识的重要性,给青少年最需要的科学知识、观念,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科技知识,掌握一些科技技能,增强科技意识、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挖掘教材中的科技素材,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富于创造性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快乐。然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实验过的科技知识整理成文,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用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想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上个学期,我们组织了校首届科学小论文比赛,并挑选了相对比较优秀48篇小论文篇参加全国小学生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竞赛,共有19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具体名单如下:

论文题目

获奖级别

作者

班级

指导师

“怪异”的水

国家级一等奖

梁逸超

601

朱美珍

厨房卫生

国家级一等奖

留念

第4篇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保教关系等。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推进我市幼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博客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与要求,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完善课程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规范日常管理,优化一日活动,全面关注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

1、提高一日活动效益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教师分年龄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计划,依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真制定每周活动计划,整体确立幼儿培养目标,有机渗透体、智、德、美多方面教育。以幼儿园课程文本为依托,教研小组每周定时开展课程审议活动,结合园本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及时调整充实课程内容。并充分挖掘本土本园资源,收集文本资料,再加以整理筛选,扩大地方课程含量,创造性地实施富有园本特质的课程,建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课程具有鲜活的幼儿园个性,提高我园课程的适宜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以"实、活、勤、精、细"来规范教学行为,在一日活动各环节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重视环境的教育内涵,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让环境见证幼儿的学习历程;促使主题课程与游戏活动的有效融合,在制定游戏计划、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游戏指导与游戏后的反思调整等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友好的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时教师要及时做好区角活动、主题墙、创造性游戏的记录、反思,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完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评价幼儿,认真研究幼儿,用心观察每个幼儿,及时做好观察笔记,真实地记录和科学的评估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3)、构建园本文化课程实施体系

本学期我们要在选择相关教材实施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园特色,确定各教研小组的研究专题,从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上下功夫,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和情景,采用多种教科研形式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在重视内涵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外沟通、交流与合作。认真实施开放活动、跟班学习活动,做到活动有计划、针对性强,效果好,并积累好活动过程资料。

2、细化教学活动常规

(1)、认真执行教学管理制度

采取每月定期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同时,本学期以认真做好一日活动之活动准备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与总结,重点检查指导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户外体育锻炼、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和集体教学几个环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从而规范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质量。每一位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认真写好教育教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保教水平。

(2)、认真执行一日活动管理制度

园领导以"推门听课"为主要督查形式,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周看活动不少于2个,坚持每周汇总看活动情况,坚持每周进行集体点评,坚持深入班级分析保教质量。

(3)、认真执行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深化园本教研

结合园级教研课题的研究,认真实施本组研究专题。本学期将以礼仪教育、游戏活动为突破口,让老师们在具体的案例和问题中,有针对性的学习研讨,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研组组织的活动要紧扣研究专题,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的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的记录。还要组织好理论学习、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注重理论的提炼和经验的积累,注重过程管理和全园参与,注重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录、教育故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素材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与收集。

3、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家园、社区合作共育

发挥家长委员会委员的功能。以主持家长活动来园授课等形式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调动家委会委员参与幼儿园管理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主动性。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由家长自愿报名,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职业、阅历和专长等不同特点参与班级课程活动的组织。利用社区及周边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以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基地为园外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争取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支持。

三、具体工作安排

2月:

1、制定、调整各类工作计划

2、韵律活动的编排

3、组织好园本培训和教研活动(贯穿全学期)

4、认真创设环境,精心组织好游戏和区角活动

3月:

1、检查各项工作计划

2、结合三八妇女节进行爱妈妈,爱奶奶等主题教育活动

3、游戏活动设计评比

4、幼儿韵律活动评比

4月:

1、开展中大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2、教学工作检查

3、幼儿常规活动检查

4、教研组教研活动交流

5月:

1、教学工作检查

2、骨干教师展示活动,

3、各班迎"六一"活动

4、教师公开课评比

5、新教师亮相课

6、教师"我的成长感悟"专题交流会

6月:

1、园庆十周年活动

2、青年教师工作考核

3、做好本学期幼儿发展情况的测试和评价

4、教师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总结

幼师个人教研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望都县幼教教研工作将按照市、县教育局和教师研修中心的工作要求,发挥教研部门的"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紧紧围绕提高保教质量这一基本任务,进一步规范各幼儿园教学与教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幼儿一日课程,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落实县幼教各项常规制度,保障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2、立足幼儿园教学实际,有效推进县域内教学研究活动

3、发挥骨干教师带动作用,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配合县教育局及上级教育部门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促进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了落实《望都县幼儿园一日活动双常规》及《望都县幼儿园教学工作要求》,通过研究调查,完善幼儿园保教工作督导细则内容,落实双主题教学,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评价,并探索幼儿评价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科学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

首先,育教学计划的填写格式

其次,规范区域教学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时间。

再次,完善主题环境创设方面的问题

最后,规范幼儿园日常督查工作

(依据《研修中心幼教教育教学常规评分细则》督促幼儿园日常保教常规工作,学期前布置,学期中指导,学期末检查)

2、收集、整理、完善八德教育内容。

通过新八德主题教育活动,优化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保教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并收集整理新八德教育活动的优秀案例,集结成册,便于教师学习交流分享。

3、抓好课例研修,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学习领会《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通过课例研修活动,加大对五大领域课程地研究,科学规范地实施新课程。

首先,学习课例研修

其次,学做课例研修

最后,整理研修成果,参加成果评选。

(整理各乡上传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抓典型案例,形成县域内课例研修内容,将教学问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研促教,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4、以评促教,引领教师发展

通过开展幼儿教师教学案例评比、幼儿园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力求更好解决在主题活动中渗透五大领域这一课题。

5、抓实课题研究,引领教研深入发展。

(1)收集整理资料,准备市级课题《农村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工作。

(2)我县有6个立项课题已经结题,我们将做好课题的管理和成果评审工作,并注重将课题研究经验、成果(课件、教学案例、反思、论文等)以多种形式(讲座、网络、开放等)在县内推广,以求课题研究成效最大化。继续后续课题的研究指导与结题工作。

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县两级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研读课标,明确学科课程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把握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理清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用以指导教学,推进课改。

二、工作重点:

(一)、把好备课关,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备课标:各学科教师,要加强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研究,深化对新课标的解读,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的利用业务讲座,自我研修,教研活动等形式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位教师,明确要求,根据教材特点分单元,分章节,让教师把课标与大纲对比解读,找出区别点,真正感悟新课标的时代感,在教中学,在教中用。

2、集体备课:本学期将开展两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是数学集体备课,主题为《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数学组所有教师参与研讨,其他教师列席参加并发表意见。另一次是语文集体备课,将在uc网络房间中进行,并邀请各地名家参与活动并给与点评,以提高老师们的备课水平,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活动的实效。

1、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通过此活动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给他们的教学研究指明方向,提供动力。

2、进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让我们的青年教师走上展示的平台,接受全体教师的检阅和辅导,是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

3、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属于我校的名师和骨干。

4、加强地方课教学的研究力度,提高团队合作研究能力,积极参加上级教学竞赛活动。

5、参加教师培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用他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结合自身实际研究与重组,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模式,撰写教学论文。

6、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使我校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努力为骨干教师外出上课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加强骨干队伍的管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

7、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保证参与次数,积极参与研讨,认真填写教研记录。

(三)、举行各类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素质。

1、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力争取得好的名次。

2、举办校级学生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举行数学百题竞赛活动。

(2)、举办语文百词百句竞赛活动。

(3)、举办英语百词竞赛活动。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    制定学校教研计划

2、    深入各班听课,调研指导

3、    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

4、    开展数学集体备课活动

5、    教研组教研活动

6、    参加市各学科uc网络教研

7、    参加科学、思品学科教材培训

十月份:

1、       骨干教师示范课

2、       教研组活动

3、       深入各班听课指导

4、       各学科教学竞赛

5、       语文集体备课

6、       校级英语教研

十一月份:

1、       青年教师汇报课

2、       参加市各学科教学竞赛

3、       校级科学教研

4、       学生数学竞赛

5、       学生语文竞赛

6、       学生英语竞赛

7、       教研组活动

十二月份:

1、领导继续深入课堂听课调研

2、优秀教案评选

第6篇

当前,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也铺上了信息高速路。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的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农村教师一定要在这大好形势下迅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而网络化学习与教研是一条成长的捷径。网络教研必定是常规教研的未来趋势!网络教研是平等的,是公开的,是跨越时空的教研发展趋势。

网络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凭借网络技术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网络教研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的优势

1.丰富便捷的资源系统

网络以其庞大的资源系统,集结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工作体会、学习思考。一些汇集新课程的教学资源为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快捷的交流平台,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教研氛围。

2.专家引领

在农村学校,由于人力资源极度缺乏,许多对教育怀着满腔热情的教师,长期独立地摸爬滚打,收效甚微,以致认为教学研究也不过如此。一些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只能在杂志上看到。但网络大大缩短了一线教师与教育理论研究专家的距离,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观摩优质课例。以往的教育教学实验都是专家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由一线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而在新课程推广过程中,一线教师和专家的位置是平等的,教育专家的理论研究在即时的教学检验中也可以不断得到修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被及时地总结,网络构筑了新型的专家――教师互动模式。在这样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作模式中,农村教师受益最大,一批研究型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实践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3.不受时空的限制

常规教研活动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参与面小、交流不充分、回应不及时、跟踪指导欠缺等弊端。网络教研可以突破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论坛或者基于在线通讯工具的教研群体,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贴等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开展研究、共享成果,这是传统教研时代根本无法想象的。网络教研达到了一种跨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而且,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就随之结束。而网络教研,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或者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了解大家观点,参与研讨,影响面比较大,指导的面也更加广泛。

4.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

网络的隐蔽性消除了教师的戒备心理,特别有利于农村教师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网络教研中,有的老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成功的教案、案例与同行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更多人的智慧,每个人在贡献自己智慧的同时也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了帮助和启发,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开放的网络平台、平等的交流氛围,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和提高,构建了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提炼教学思想、总结教学方法和探索教学规律的人文网络教研环境,在超越时空的研究中不断实现着自我的超越。

5.教研手段多样化

Email、QQ、BBS、Blog,既可作为教师群体的交流工具,又可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提供技术支持:教师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获得名师指导;通过QQ与名师进行即时交流;通过论坛上的“名师专栏”向名师请教,通过教师在线研修网中的“名师专栏”获得名师指导。网络教研使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农村学校进行网络教研的条件

1.硬件条件

(1)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不仅仅具备校园局域网的功能,同时必须能够连通Internet,保证网络畅通,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设立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传统教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2)基本硬件。包括办公室配备台式电脑,安装基本常用办公软件,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有条件的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以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的进行教研学习。

2.教师素质需要提升

首先,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研理念。新课改的启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

其次,培养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让每位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展网络教研规定和要求,开展网络教研,整体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再次,鼓励教师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落后,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新知识需要掌握,每刻都有那么多的新见解需要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业务方面,更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更应该成为教师日常性工具。

农村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有效途径

1.集体备课电子化

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集体备课不外乎是同年级同学科组的教师,参照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教学的目的、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而许多农村学校没有平行班级,教师备课一直是单枪匹马。采取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就大不相同,它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新的内容。这样,农村教师的电子备课,就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时空内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将教学设想以及解读按时上传“ftp”专门文件夹,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网上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撰写课时教学计划。这种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的集体备课充分、有效,使教师智力资源得到共享,教学个性得到培养,教学差异得到互补。

2.专题研讨交互化

围绕某个专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这是常规教研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形式。网络环境下,我们运用网上交互方式来实现专题研讨,研讨内容更深入、研讨时间更持久,研讨的范围更宽泛。比如“网上沙龙”是一种崭新的研究形式,农村教师可以借助论坛进行在线实时“网上沙龙”,给自己来一次头脑风暴。学校网站也可以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办“每周一题”,教导处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根据教师需要“发帖”,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讨论,营造浓郁的教研气氛,为教师搭建一个对研究主题思考、讨论、争鸣的广阔平台,如“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观”“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如何进行习作讲评”“如何上好复习课”等等,教师借助“论坛”这个平台,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跟帖”,评判他人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能够经常性的交流研究,集思广益,更好地讨论一些重要问题,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使理论学习在思考中内化、在讨论中交流、在争鸣中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彻底摆脱了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局限,使教研活动弥散在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一天。

3.教学研究微格化,听课评课最优化

课堂教学研究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一改传统的听课评课,实现课堂教学研究微格化。校园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微格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教研中授课者则可将自己的教案及实录发到网上,让大家评析。以往的听课与评课只局限在本校听课者与上课老师之间的一对一交流、一次性无跟进互动。随着听课者离开,听课评课活动即告结束。而且因为评课者都是很熟悉的同事,很多人碍于情面,不肯说真话,这种活动停留于“好话、假话”云云。听评课活动一旦延伸到网络中,就会形成积极主动、民主对话、平等互动的群体教学研讨氛围,让每位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唱主角。这样一次互动变成连续跟进的多次互动,一对一的交流变成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真正使教师通过研讨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授课教师则可在“备课――反思”中实现多次循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有一次飞跃。

4.教育叙事,从“草根”到研究型教师

一些有追求的教师在网络中渐渐不满足于下载或上传课件、教案以及教学体会,他们开始在网络尝试着以“白描”方式述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开始反思教育教学故事背后的意义。“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已开始形成,涉及的教育教学主题多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问题,这些教育实践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大家以平等、探索的态度共同协作和商讨。参与者也由最初的一线教师中的网络爱好者,渐渐普及至一般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一线的、朴素的“草根”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叙事研究”之后,会渐渐发现自己已经跟新课改同步化,专业理论日渐丰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新课改中的研究学习型教师

农村学校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研纵使千般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校进行网络教研存在着下面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强管理。

一是农村学校由于教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电脑设备老化,人多机少,维护跟不上,这些都影响了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许多有学习研究意愿的教师面对如此情景只能望洋兴叹了。所以,学校基本硬件的配备还有待加强。

二是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升计算机运用水平。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看的主要是升学率。可是,大家都知道,从认识论上讲,要转变一种观念又是多么的难呀,包括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当然,社会的发展肯定是要我们迅速转变这种观念的。

第三,相应的教学资源不到位。农村学校实现网络教研缺少相应和必要的资源支持特别是软件资源,网络教研就只是个 “空壳子”。如今的中小学校园网,有条件的建,没条件的也建。打开校园网,空空如也。一张主页若干网页,无论多么精美,除耗费时间外,找不出对教研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发现校园网在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上有什么作用。校园网缺少教研的内容,缺少教师之间教研的交流,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7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互动式教研相关策略研究和探讨,通过“专题研讨”“网络教研”等互动式园本教研方式,使教师们学会自主研讨、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树立教研的主体意识,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专题研讨有效引发互动

    专题研讨由于它的专题性,教研活动是以一个中心话题为主线展开,教师之间必须围绕中心话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的碰撞,彼此迸发智慧的火花,使得教研活动更具深度,同时在专题研讨活动中教师能够掌握相应的“研”的技能与方法。

    1.课例研究,我们围绕“教师的提问策略”中心话题,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观课中都按“提出问题一选择教材一活动设计一课堂观察一反馈会议”程序,探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运用“问题”激发幼儿有效学习。通过同伴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问题设计的科学、合理、有效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课例研究,同伴间增进沟通,取长补短,达成共识,优化教学,形成良好的探索、反思、交流的教研氛围。

    2.主题沙龙。主题沙龙式教研是依兴趣、意愿参与,围绕某一专题展开交流对话的一种活泼新颖的研讨模式。活泼、轻松、融洽的主题沙龙教学研讨能变“被动参研”为“主动钻研”,提升教研质量,使教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二、网络教研促进多维互动

    信息时代的网络具有高速、便捷、自由、灵活的特点,成为服务各行各业经济而有效的手段。将其有效地为教研所用,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开展教研活动,是我们探讨的又一主题。

    1.教研博客。博客是表达与展示个体情感与能力和共享资源的虚拟平台。而教研博客则是教师的业务舞台。在这一舞台上,教师们不仅能够自由展现专业素质能力,还能领略他人的风采。为此,我们创建了教研博客。依托这一平台,我们上传视频文件、活动照片、图片、论文、案例等声像文字资料,并将博文划分了几个功能模块:教学研讨、资源共享、活动记录、课改前沿等,在展示教师风采的同时,也便于与空间上的同行们共同分享资源。

    2.教研QQ群。QQ群的即时、高互动性、亲切感明显强于博客,同时也避免了往常实景式教研给教师带来的沉闷感。

第8篇

关键词:网上教研;优越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047-02

青云中心小学是万年县的一所老牌名校,是万年县教育局首屇评定的校本教研示范校。在传统教研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的教育教研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今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课堂,加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勃然兴起,给传统课堂教学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挑战。海南教育研究培训学院率先在全国创建了“成长博客”这一网站平台,借助网络环境进行新课程教研。论坛、博客、QQ和E-Mail等时尚流行的网络沟通工具,被用于教育教学,通过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和资源共享,丰富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当前不少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提倡网上教研,许多教育工作者也自发地开始了形式多样的网上教研。

一、网上教研的优越性

网上教研是信息时代教研方式的创新。它以一种开放、互动、共享、平等的交流方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使新课程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共享。其优越性具体表现于:

1.快速便捷。在教育教学中一旦有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连接到需要联系的教师或专家、教研部门,同时对方的指导意见或经验也能很快地反馈回来。

2.投入低廉。网上教研活动的展开只需要电脑和互联网络,教师一次性投入就可以不出门在网上开展研究。节省了出差的费用和时间,以及购买资料的开支。

3.灵活多样。网上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双方认可。如发邮件,预约网上见面,内容可大可小,时间长短可许,人数不限,地点自选。总之,不受人员、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更容易取得实效。

二、网上教研的可行性

网上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员零距离的互动。网上教研的隐蔽性特点使得教师没有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即使反对或批评也可直说。又因为大家的观点都持久留在网上,教师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入分析和研究,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心得和别的教师交流。

比如备课,设计一堂课,一个人的知识非常有限,而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设计意图,以及辅助的课件发送到网上,请其他教师参与讨论,从中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思路。上完课后,再进行反思,并放进论坛或博客里,集思广益,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设计能力,拓展了设计的思路,丰富了设计的方法。网络教研的资源交换和共享也是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都拥有自己的电脑,会操作技术,懂得网络知识,这为网上教研活动提供了可能。

据统计,全镇小学40名青年教师中会QQ的教师100%,拥有个人邮箱的也有35名,创建了个人博客的约有20名,还有几名教师正在努力制作个人网站。其中李红东老师的博客,郑龙老师的QQ群、博客,饶细秀老师的QQ群等,加上学校开放了微机室,定期举行信息技术培训等。教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建QQ群,创建个人博客或学科论坛,固定时间,开展网上研讨。请名师在线谈课改、教学经验。当然,应正确把握网上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开展网上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它和传统教研的目的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加强网上教研的同时,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放松、削弱,反而更要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优势,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那些不会电脑技术的教师,不懂网络知识的教师,同样要积极投入教研,最终达到全面教研,全员教研。当然这里只是倡导和尝试,真正让网上教研走向成熟,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如争取领导重视、制订相关制度、建立校园网络等。

三、常见的网上教研方法

网上教研,教师们不要惧怕,只要有信心即可。如果在家里上网,跟跟帖子,发几句言,每天在网络教研平台上留点自己走过的足迹皆宜。至于质量,还得有一段路要走。为了方便教师,为了激发兴趣,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常见易行的网上研究的方法。

1.开展网上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到网上与大家交流,各自畅所欲言,共同设计出富有生命活力以及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设计。

2.开展网上评课活动。课例回放——对精彩的课例或公开课由教研处统一录像,挂在网上,其他教师们可以随时光顾,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评课活动。

3.展开网上专题讨论。由教研处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通过博客或其他形式进行网上讨论交流。

4.开展网上研修培训活动。把一些学习培训的内容放在网上,让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和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了解教育家的事迹,领悟课改的理念等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兴.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新策略的构建[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1).

第9篇

访问者:赵蓉

时间:2015年1月

受访者简介:

丁维东,1959年5月生于江苏海安,中学高级教师,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参与编写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材;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教研课题8个;多次参加省、市及国外书画艺术大展并获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科技拔尖人才”。

赵蓉(以下简称赵):丁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本刊的采访。能够采访到“心源美术教育网”的创建者,有机会听您讲述“心源人”的故事,真是太好了。

丁维东(以下简称丁):赵老师您好!感谢《中国美术教育》对最基层县—级美术教育的关注。借此机会,除了要感谢全国的同仁对“心源美术教育网”的关注与支持,也希望能与大家在今后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赵:请您先介绍一下海安县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丁:“教育之乡”是海安一张靓丽的名片。海安东临黄海,南接上海。在“节点城市,动车时代”和“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海安教育紧扣时展脉搏,顺应县域经济、文化发展节律,始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我县现有专职美术教师共168人,并确保每—所学校都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同时,从2012年底开始,通过在“心源美术教育网”建立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专区,实现了美术教师资源网络化管理,为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包括美术课在内的艺术课程,含高中在内,美术课开课率达百分之百。美术专用教室、设备设施配备等已成为教育督导评估、教育教学视导和常规管理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了美术教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应有的地位。

我县美术教研力求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参与对象全面化,以及成果呈现的现场化和视觉化。近十年来,连续举办了一系列暑期美术教师专业培训活动,邀请社会书画名家为美术教师举办理论讲座并进行技能技巧的辅导,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还将每年5月定为“学校艺术教育月”,在此期间,全县中小学均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向社会呈现学校艺术教学成果。

赵:您是一位资深教研员,我们想向您取取经,您是如何组织和开展美术教研工作的?在这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难题,又是如何克服的?

丁:过去,时间、空间、经费、组织管理等因素制约着海安县美术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美术教师,极少有机会参与县级教研活动;美术学科教师交流零散、管理不便、效率不高。

近十年来,我县在美术学科教研方面一系列扎实的工作。首先,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美术专业教师队伍人员流失的局面得到有效扼制。让一些转教其他学科多年的美术专业教师“回归”美术教学的一线,实现了美术教师队伍的稳定。其次,充实美术教师队伍新生力量,提升了我县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与专职化程度。尤其加强了偏僻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配备,彻底解决了农村学校专职美术教师缺乏的老大难问题。第三,就是抓活动、练“内功”,以促进美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赵: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丁:先说说抓活动。“活动”,就是指美术教师的教研活动,它是学科思想、教研理念和研究方法等的综合化载体。它给予参与者的不仅仅是—次活动本身所产生的效应,应该还包括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之中所蕴含的发展理念与行为方式,所有这些都对参与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引领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常规教研活动与学科特色教研活动同时并举的教研思路,用心打造区域美术学科教研特色。

—是深入基层的“一周两校”教学常规调研。学科教研员走进学校,参与教研组活动,深入教师课堂,听课评课,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教研员与教研组老师们—道将各自学校的调研活动过程与情况到心源网,延伸“一周两校”调研活动的空间,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每次的“一周两校”常规调研活动中来,拓展其受益面。

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区域特色的教研活动。特色教研活动做到面向全体学科教师、面向所有学段学生,让所有的学科教师和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至今已经走过21载的一年一度的“海安县美术学科教师迎春笔会”,不仅是县域学科的年度盛会,同时也为是县域内每—位美术学科教师教学展示、研讨和美术才艺展示的平台。为提升笔会的交流层次,切实提高教师美术创作能力,每届笔会都邀请县内外书画家与教师们—起挥毫,并给教师们提供示范、指导,在交流互动中促进他们提高和发展。为了增强“迎春笔会”的教育功能,营造校园美术文化氛围,我们有计划地将笔会延伸到全县各镇区学校举行,并组织学生观摩书画笔会活动,所有书画作品均转赠给学校,用于校园环境布置,因此,也赢得了学校和师生们的欢迎。而《心源美术教育报》的推出,是“心源美术教育网”开办以来的—项重要举措。每年数期,每期4版,彩色印刷,期期精雕细琢,内容充实,集“心源美术”网络教研精华,展海安美术教师风采,是“心源”教研方式的另一种延伸。

再谈谈如何练内功。“内功”,是指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2014年,我县县委、县政府着力狠抓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提升工作,要求县文联、宣传部和教育局联合举办“海安县美术教师才艺比赛”和“海安县美术教师才艺比赛获奖作品展览”系列活动,全县所有中小学美术教师全员参加了本次活动,这是其一。

其二,我县有—个坚持了30多年的年度“全县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活动,这是检阅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中小学生书画创作才能的—个艺术盛会。它以“现场、命题、限时、独立”为形式,以艺术教育价值追求为指向,以创造、个性和功力的评价为引领,以体验“我参与我快乐,我创造我成功”为情感目标。每届书画赛的获奖作品均在全县各镇区学校巡回展出,并在心源网美术展览厅展出,充分发挥评奖、展出的导向作用。

其三,“心源美术教育网”始终坚持特色栏目的“实时互动性”,从2005年网站创办至今,坚持每周一上午8:30至10:30开展全县美术教师实时互动话题研讨。“实时互动”集“理论研修、理性思辨、文本表达、成果共享”于—体,每周—个教研话题,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学校教研组轮流担任话题主持人,全县美术教师通过实名认证后参与研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效率,而且极其有效地提高了美术教师的教研水平。截至2015年1月,该栏目已产生教研话题373个,共有9900多条教师的讨论信息,为我县广大美术学科教师的日常教研提供了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支持。

赵:海安县的网络教研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那您认为,网络教研与现实教研之间该如何平衡,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教研目标的达成?

丁:我们深知,“现实教研”永远是学科教研工作的主体,“网络教研”则是“现实教研”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拓展与延伸,“现实教研”中的问题与事件可以在“网络教研”中探讨、争论和推敲,而问题的最终解决、措施的最终落实,仍然要在“现实教研”中进行。

我县在十年前就开始了“现实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改革与尝试,“心源美术教育”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近年来,我县组织了大大小小近百次“现实与网络相结合”的美术教研活动,如“视觉思维表达训练及户外采风”“心源‘春苗’爱心行动”“全县中小学生书画作品网上评选”“视觉思维教改实验巡查”“新教师工作情况调研”“课堂案例的反思与评价”“通州—海安两地教研交流”“2012美术教师基本功网络大赛实时直播”,等等,为“现实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赵:请问您在美术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心得?

丁:在培养美术教师的道路上,我始终认为,个人努力是内因,职业环境是外因,二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调动社会与人脉资源,并对它们加以有效利用,促进美术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正是所谓美术教研“生态化”的目标。以我的经验,提升美术师资水平的秘诀,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聚合共研”“顺应自然”“和谐共生”和“尊重多元”。

在一个学校里,因为美术教师人数较少,常常显得势单力孤,特别是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他们往往处于边缘状态。而开展县域美术学科网络教研,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分散的美术教师得到聚合,构建起学科教研生态圈。因此我们提出“聚合共研”的理念:共同的学科背景和话题,可以使他们产生共鸣,激发研讨的兴趣。

网络教研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性,上网已经和一日三餐一样变成教师每天的自然需求;同时,网络教研可以让教师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展现本真,由“被教研”转向“要教研”,是一种有意义的教研,因此,我们的教研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要“顺应自然”。

我们的网络教研倡导建立和谐、协同、共赢的机制,在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中,积极展现自己、悦纳他人,增进相互依存,达到高层次的视界融合,实现互补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建“和谐共生”的教研生态文化。

从个体间的关系来看,多样就意味着丰富,而差异之中必然蕴含着价值,网络教研强调对教师个体的尊重和个性的包容,肯定每位参与者的价值,在研讨中注意弱化所谓“权威”,更注重倾听不同的声音。从个体的需求来看,参与者的基础不同和兴趣不同,决定了他们需求的多样性,而网络教研丰富的栏目设置和多样的研修模式,则可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赵:“心源网”上有关于“退思堂主青蓝工作室”的介绍,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培养优秀美术师资的摇篮吧?

丁:是的,这是为我县美术教师量身定制的第一间网络帮扶工作室,它是“青蓝工程”的新形式。说起来,传统师徒结对式的“青蓝工程”在我县已实施20多年了,对促进新教师尽早入门、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只能局限在学校内部,难以在校际之间,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去实施,因而其效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我县加大了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工作的力度,新教师比例越来越高。新人职的年轻教师不仅需要业务上的“传帮带”,而且情感与生活上也需要关怀和帮助。由于他们大多分配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同学科的专职教师陪伴与帮助,在专业发展上都面临着瞎打瞎拼的现实。利用“退思堂主青蓝工作室”,我与14名年轻美术教师分别结对,建立了新型的“网络青蓝工程”,进行了“青蓝工程”网络化的尝试。

工作室的功能初见成效以后,“心源美术教育网”又陆续推出了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牵头的若干个网络青蓝工作室,如“仲跻止青蓝工作室”“闯荡三十年青蓝工作室”“心耘青蓝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均坚持“现实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读书引领、课堂研究、教法传授、方法指导和活动展示等途径,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尽早进入良好的职业状态,养成良好的研究意识和习惯,学会教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工作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增强职业发展的信心、。还是以“退思堂主青蓝工作室”为例,它分设“消铜轩”“研教馆”“退思堂”“铸器室”“习武厅”“心语斋”等6个子栏目,这些既是工作室活动计划、工作要求的工作平台,又是教师们展示和交流自己读书学习、研究过程、工作成绩和生活心得的园地,还是同行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一扇窗,所有“心源人”随时都可以了解工作室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参与到网络活动中来。

赵:我想,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平台,才能实现整个美术教师团队的“共发展”。

丁:你说得没错。据统计,近8年来,我县美术教师有4人获省优质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市优质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有10多人次,获二等奖的有4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活动一等奖的有32人次,获二等奖的有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百余篇;其中,仲跻止、张小香、王小燕、曹爱群、胡宝学、傅洪滔、赵兴来、史有军等20多位老师均有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通过心源网组建的网络团队在我省中小学网络团队比赛中获美术组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参赛团队的代表做参赛总结发言。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正是有了这样的平台,才有了我们现在这支整齐而优秀的美术教师队伍,我们距离“打造一流水平的美术教师团队”的目标也更近了。

赵:丁老师,我知道您一直潜心研究艺术发展史、美术心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理论。今后您有哪些计划?

第10篇

一、加强领导与组织建设,为教研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在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对教研组建设进行发展规划。建立了《教研组长职责制》、《教研活动过程管理制度》和《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等教研制度。我组由教导处周鑫森主任分管领导,周主任常年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组活动。我组教研组长谢益明,虽然是一位年轻教师,但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成绩好,多次执教各级公开课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并且在2012年的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二、提高师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

全组老中青7位教师,其中三名党员。我们敬业爱生、默默奉献,团结协作,模范的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刻苦钻研教学理论,积极研究教学规律,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并勇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实践。形成和谐的学习型、研究型集体。

三、严格规范常规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我们全组成员严格按照市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每学期开始,我们就有目的有重点地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对于各级教研活动我们都是准时积极的参加。

教研组要求所有成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先周备课、认真备好《兴趣数学》教案。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成绩考核、计划总结都认真完成。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的数学成绩一直令学校家长都满意。

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加强重点与难点的研究讨论,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实际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力倡导推行“朴实、扎实、平实”的数学课。为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研讨了多种方法。例如:用背数学儿歌、讲数学故事、室外实践活动、动手操作等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五、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为教学教研储备力量

结合学校的读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活动,我们制定了专业学习、进修计划,每人订阅了一份不同的教育报刊杂志,精读了多本专业着作或教学理论书籍,积极参加读书沙龙活动。工作中,根据我们的年龄结构,我们采取老中青相结合,老教师帮带青年教师教育实践,青年教师帮助中老年教师上网整理电子文稿、制作课件等。我组青年教师周娟,在教好双班数学的情况下,还管理着我校网络建设,受到大家称赞,且在去年县课件评选中,还获得三等奖。

六、开拓进取,不断收获教学的喜悦

经过我们的努力,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也不断收获着自己的成功,组长谢益明,获得了县“教学新苗”、县领雁工程骨干培训班的“优秀学员”等称号。撰写的6篇教学论文、案例,分别获市、县级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命题获市二等奖,多篇于省级刊物,并且多次在县、学区开公开课,还配合学区多次进行送教活动。周娟等老师获年度考核优秀等级,而且多篇论文在市县获奖,在省级刊物发表。

七、利用网上教研,增强教学研究能力

我们全组成员十分重视网上教研,对于教学的网站一直关注,充分利用上面的教学资源,认真学习上面的优秀文章和案例,有力地指导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同时我们自己也建立了交流研究园地,成立了我们全体成员的博客,供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交流。

八、继续努力,进一步形成教研文化及特色

第11篇

8月5—7日我县小学教研室对全县英语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馈赠给全县的小学英语教师一顿知识大餐,同时充实了教师们漫长的假期生活。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朱祥慧老师对如何做好网络大集体备课作经验介绍,为我们搞好网络集体备课树立了典型;龙宝乾老师引领大家学习了制作PPT的基本要领;李老师身体力行手把手地教我们进行图片的剪切和声音的录制和处理。经过三天的学习,我的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一、搞好网络集体备课,真正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

以往的集体备课虽然有所收效,但效果不明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如今我县实行网络集体备课,确实为全县教师提供了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我们县教研室制定的实施方案科学、合理。集体备课的实践者主要是教师,带领教师搞好网络集体备课,是教研员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学校的一名教研员,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计划从以下三方面抓好集体备课:首先,为全县网络大集体备课提供高质量的教案设计。自从接到集体备课分配任务后,我们就及时安排老师先进行自备;接着把老师集中在一起对每课时进行分析、讨论,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最后达成共识,形成较完善的教案。在8月5—7日的学习培训中,我们观摩了一些优秀的教案,学习并采纳了他们的优点,然后对我们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修订,并使之更加完善。

其次,正确使用全县网络集体备课现有成果。网络集体备课确实把教师从以前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其成果也逐渐成形,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这些现有的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自身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集体备课的现有成果。我们应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留下二次备课的痕迹,创造性地使用别人的教案,而不是全盘照搬。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方面是引导者、督促者和监督者,保证网络大集体备课正常运行,实现集体备课的初衷。最后,积极采纳全县教师的意见,再次优化教案。集体备课就是集思广益,逐步完善教案的过程。教案被采用并挂在教研平台上,全县教师在使用时肯定会提出这样或那样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次集体研讨,优化教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教育教学也与时俱进。以往一本教材一本教学用书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我们有了农远工程、网络等信息渠道。相信大家也都深感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要把这种便利应用到教学中去。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别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心得、教育教学论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鲁迅所说,对于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拿来主义。

网络集体备课就是一个范例。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教师而言,计算机的应用势在必行,计算机已经逐步地服务于教学。作为教师个体,应该掌握和使用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感谢县教研室给予我们这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们的厚望,再接再厉,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落实网络大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第12篇

误区之一 被指导读书

教师喜欢读什么书、读谁的书、名著也好、杂文也罢,完全是一种个人偏好,这得由他们自己决定。只要是对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有益的书籍都是应该值得提倡和鼓励的。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非要给教师指定某某书、某某人的书,并要求写出一定字数的读书笔记作为考核的佐证材料,这多少有些“强按牛头不喝水”的意味,最终也伤害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虽然大多数教师也都能按时完成,但这里面肯定有“敷衍”的成份,读书读到这个程度,还有多少“质量”可言呢?

建议

⒈进行“菜单”式书目推荐

书目来自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由教师继续教育部门召集各种专业人员根据现行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要求重点推荐理论前沿、课堂教学阵地必读书目。另一层面来自一线教师的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点选出并推荐老师们最想看的、最想了解的、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书籍[2]。

广泛涉猎当然有好处,但英语教师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时间有限。所以,英语教师读书要“泛”中求“精”,增强针对性。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取消读书名目限制的条条框框,让教师读自己喜欢的书刊,如《英语教学论》、《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教师》等。这样,即使要求写读书笔记也是心甘情愿。并且教师不广泛阅读相关理论书籍、报刊,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论文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推荐一些书籍供教师自己选择阅读,以体现尊重。其次,应该扩充英语专业书刊,相对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言,大多数农村学校现存英语专业书籍实在有限。因此英语学科的负责人应当向学校申请购买或订阅相关专业书刊的类和数,扩大英语教师的选择范围。

2.优化教科研激励手段

对那些积极读书、能发表一定量的专业论文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书刊奖励,这比单纯的经济刺激有效得多。此外,支持、鼓励教师学历提升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读书也自然会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误区之二 公开课缺乏“生态”

上课原本是教师最常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大家也都知道课堂教学的价值,也都在努力地提高。但一旦冠上“公开”二字,上课就往往失去其原生态的风味。因为不同级别的公开课不但可以获得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还是评优、职评的重要条件,不但有用,而且有利。围绕一节公开课,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非常规的教学行为,通常称之为“磨课”,有时甚至一个团队出谋划策。在正式登场之前,授课教师要事先在非相关班级试上,然后再改进,有时这个程序还要重复。级别越高的公开课,重复的可能性就越高。在这个过程之中,难免有学生成为试验品,学生何辜之有?

此外,每学年的公开课机会相对于教师数量而言是极不相称的。对农村地区教师来说,县级公开课还勉强可以争取,而省、市级公开课则如凤毛麟角。这倒不是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所至,而是因为教研体制问题。因为只有省、市级教研员亲自到现场,这样的公开课才被认可。而农村学校大多远离都市,交通不便,下乡一次,舟车劳顿,亦情有可原。

评价的误导,导致职能的异化也是公开课缺乏“生态”的原因之一。公开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教学规律,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3],而许多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通常说好话,不愿指明课堂教学中的失误或不足,上课教师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

建议

对于这种教研的城乡差别,上级主管教研部门也并非没有注意,事实上,他们也正试验或采取一些方法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1.区县教研联片,丰富教研组织方式

南京市于2010年初在相邻区县第一次举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联片活动,虽然市教研员没有出席,但上课老师的市公开课性质得到承认。这种活动受到农村教师的欢迎,希望能继续。

2.增加教研员数量

长期以来,南京市高中英语教研员只设一人,而全市共有60多所高中,再勤奋的教研员也不能解决教师的公开课机会问题。鉴于此,2012年秋,南京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专门负责高一、高二活动的教研员,农村教研活动频率有所增强。

3.建立学校联盟,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2012年12月初,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了南京市星级学校联盟,并邀请部分市教研员参与指导并努力争取提升教研活动的级别。策划同层次学校教师多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都得到增强。

4.鼓励“家常课”

教师给予公开课充分准备本是分内之事,但不论是否借班上课,其主体皆是学生。教师不应该为了达成公开课的理想结果进行“磨课”,拿学生“试误”。相反,教师应该课前充分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预料之外的情况,积极应对,以达到动态生成。其实,完美的英语课堂不必一定是一节完整的课,很多时候,成功的公开课往往留给人们思考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关于公开课的评价标准和方向也应与时俱进。

误区之三 英语教研活动因卡而“卡”

继续教育关于教研活动学时的认定包括两方面:教师自己的公开课;教师自己参与市级教研活动的记录(县级没有,也以公开课和讲座为主)。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每学年初下发每位教师一张教研卡,参与市级教研活动的老师在活动结束时,要到教研室负责验证的老师处盖章认可。出于教学需要和经费问题,农村学校只派出部分老师参与,因而参加教研活动老师的实际数和验证数有出入,出现同一教师往往持数卡反复验证的尴尬。

教研活动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也值得商榷,大多市级教研活动安排半天,往往是听两节公开课,授课老师说课,然后验证,缺少与与会老师的互动。这样为验证而进行的教研活动背离了“教”和“研”的初衷。

建议

鉴于《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特色和教研卡验证的不足,可以取消教研卡验证形式,代之以基于问题解决的专题公开课、研讨和研讨记录。因为《牛津高中英语》每单元皆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主要包括Welcome、Reading、Wordpower、Grammar、Task、Project及Self-assessment等七大部分,围绕每一部分的教材取舍、教学创新皆是一个难点,教师无论新老,皆困惑颇多。

1.要处理好“自己说”和“听人说”的关系

“自己说”指的是教师自己对教学部分的理解、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对上课教师的客观教学评价,但要“能说、会说”,必须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否则说是“胡说”。“听人说”指的是认真听取其他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其他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活动。

2.要处理好“计划性”和“临时性”的关系

“计划性”指的是每周、每月的研讨内容,参与研讨人员要提前安排,让参与讨论教师有所思考、有所准备,在体现计划性的前提下保证有效性。同时研讨的过程中,思想的交锋必然会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出现,即“临时性”。这些新视角、新观点往往是解决教学困惑的极佳方案,所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3.增加衡量教研活动的参照

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甚至是与此相关的教学论文也都可以作为衡量教师教研活动的参照,取消教研卡验证的“紧箍咒”。

误区之四 课题研究“少数人研究,多数人看戏”

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是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4]。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课题研究的级别越高,赋予的分值越大,很多教师因为职称评聘、评先进或纯粹弥补继续教育课时等各种原因往往热衷于成为某一集体课题组的成员,而具体过程参与则不甚积极,甚至连常规的课题组例会也很少参加。一个集体课题往往需要数年的研究过程才能结题,课题研究是一个实实在在“做”的过程,在课题选准的前提下和科学严谨的科研计划指导下,需要广大课题组成员间的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互动,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也才能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课题研究的成果才会丰富而翔实。从本质上说,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反映其课题研究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建议

1.化“整”为“零”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在2006~2007学年中,南京市教科所会同区县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组织各级各类“个人课题”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观摩研讨、科研对话等活动38次。通过培训会议、报纸杂志、科研网络等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个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一些区县相应设立了区县级“个人课题”,部分学校也相应设立了校级“个人课题”[5]。研究时限也由最初的一年延长到二年,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结题时,不但要求主持者写出结题报告,还要上交相关论文。由于级别较高并且主持人没有职称限制,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高,极大地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真正回归课题研究的本位。

2.强化过程性管理和考核

针对集体课题研究中协调难、统一难的问题,在课题研究之前,就应讨论制定研究过程性规章,从制度上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行为和责任。在科学、合理设计和调整过程性研究方向和内容的过程中,对课题组成员还应进行一定的过程性量化考核(如给公开课、讲座、论文等都赋予一定的分值),完善评价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让课题研究向着正常、有序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培养务实的科研之风,更能让教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误区之五 专题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

专题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名额有限、理论多、实践指导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更少。我们不能说学理论不好,但一定要联系当前的英语教学实际。

一是现场培训。从2005年《牛津高中英语》试行之初,南京市教研所举行了新教材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由锡山教师进修学校钱老师作的教科研报告和南京九中的张老师做的高考题体会,她们理论联系实际、娓娓而谈,让人受益匪浅。期间虽然也安排了一节示范课,但明显有“敷衍”的成份,一重点中学的一个老师带领重点中学的十个学生上了一堂阅读课,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练习走一个程式,这样的课优也罢、劣也罢,没有代表性和示范性。2009年9月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实施三周年之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中学举行,期间,与会者听取了模块五二单元一个完整单元的教学,授课教师皆是各大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皆是借班上课。执教者课堂活动设计之科学、课堂氛围之活跃、教学手段之丰富都令人耳目一新,真正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可惜的是参与者每区县只有两到三人,虽然最后活动视频也上传到江苏省牛津英语教研网上,但点击率并不高,这可能是视频和现声效果有差异所致,也可能是相关学校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师的学习动力。

二是网络培训。自从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整合以来,网络培训也成了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手段,到现在几乎每年暑假或开学初,英语老师都要参加一定量的网络培训。2012年9月11日至9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高中英语教师参加省级网络培训,按地区分班,每班安排了专门的辅导员进行管理督促。通过这次培训,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突破了学校的范围,从广度上和深度上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简洁、省时、覆盖面大。

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培训时,有些学员抱着应付的态度,许多学员经过多次催促才上线学习,完成的作业质量有待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作业经不起网络检测,所以,视频学习的效果不佳。

另外,由于参加学习的都是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相对来说,15天的时间既要观看视频,又要完成作业,压力与困难同在。并且,视频内容高深、理论多于教学实践,学员兴趣点低。专家在线互动时间过短,只有9月24日上午9点到11点,区区两个小时不可能满足全省高中英语教师答疑解惑的要求。

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培训组织者来说,尽可能请一线名师,因为他们不但教学水平高,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无论是他们的专题讲座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模式都更加“平民化”。14.7%的英语教师希望教育专家给他们授课,73%的教师希望优秀中学教师授课,6.8%的教师希望大学师范类教授授课,5.4%的教师希望非教育界知名人士授课。这说明参训教师中大部分都希望优秀中学教师给他们授课,认为实践更重要[6]。网络培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应该克服时空限制,建立一个即时、互动的交流平台,让全省、全市、全县的英语教师都能有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说,方法和手段就更多样化了,如在某些培训之后,学校可以组织二次培训,组织教师利用教研组活动例会进行集中视频观看、学习和讨论。学校也可以以某些培训的考核方式,进行培训小结评比并量化或上模仿课等,教师不认真研习,就难有上乘表现。还可以以培训为契机,让大家进行校际、县际、市际资源共享(包括论文、试卷、课件),不要为培训而培训,使培训有更多有实际意义的内容,让教师有更多收获,学生最终受益。

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的已经得到解决,有的正在解决中。如江苏省暑假进行的高中英语教师引智培训中培训教师素质问题及部分教师出国进修演变成出国游的问题等。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一定会不断出现,对于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因为继续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些地区对某些问题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2005年,南京市建立“名师工作站”。“工作站”下设“教授级中学教师组”、“江苏省特级教师组”、“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组”、“南京市青优组”等四个组,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7]。2005年,教育大市南通则由市委、市政府亲自组织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构建服务型、开放型、终身型教育体系,努力建成教育发展水平领先、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并将“名师打造工程”列入三大实施战略之一[8]。凡是能创造性解决和优化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地区一定会涌现更多有创造力的高中英语名师,这也是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李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基础英语教育,2006(12).

[2] 崔益祥.指导读书培训模式价值与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2).

[3] 徐国东.新课程下公开课中“秀”的剖析.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3(1).

[4] 刘忠保.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与对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3).

[5] 刘永和.“个人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途—记南京市教育科研“草根化”创新实验.教育科学研究,2008(1).

[6] 程义,晏小琴.江西省农村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培训效果探究.疯狂英语教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