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教

电教

时间:2022-06-08 08:27:32

第1篇

1.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信心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自信心。因此,在学生的前几节课当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令学生对电子电工这项技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随后学生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对该项学科进行研究的主观能动性。一些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学习热情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的课程安排过程中就会刻意设计实训课程。例如,在课程开始阶段,首先对学生教授万用表的内容,并教授学生认识测量电阻等,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并且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上活跃气氛,对于比较腼腆的学生要多些耐心交流,学生有了自信心,对理论基础课的恐惧也就淡化了。培养学生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要受到挫折和困难就立刻退缩,要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2.注重学生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动脑。在演示实验中,可以不拘束于教材的安排,由自己动手。比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器材,自主决定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中,学生发现的问题可以自主寻找解决的办法,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和知识记忆。让学生充分运用大脑进行大胆的猜想和独立的实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学习,并通过实验得到正确的理论,从而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勇气与信念。

3.充分利用多媒体,形成多元模拟课件

电子电工基础内容作为进一步研究电能技术的专门课程,更是一项十分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复杂图像以及相关电路路线的思维运转培养。如果学生缺少抽象思维能力,将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在对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的时候,也就十分困难了。与此同时,一些实验需要进行演示,但是演示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观察,变化情况也相对较小,学生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直观感受,也就不能深入理解。例如,学生在整流电路的过程中,实验现象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但是波形失真比较久很难进行观察。利用Flssh制作教程动画,将实验教学内容整体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够将教学当中抽象化的部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4.结束语

电子电工技术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大量的自主实验,课堂上的相互交流来培养。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老师应该对其教授相对容易一些的知识,使得学生较快地掌握,这样学生才会提升自信心,对于这门学科也就没有那么恐惧。如此,只要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不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而且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增强了,从而更好地学习此类知识,也为其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亭亭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第2篇

1软件的应用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1.1电子电路设计于教学中所存在的意义一般在电子电路的平时应用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与研发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这样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实践模拟的方式进行实验,随之科技的发达程度奠定仿真技术的展开。而这种仿真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子电路软件在教学中使用的效率,使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研发。这就会体现出计算机在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地位,而仿真技术的开展为电子电路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地基。在仿真教学中计算机软件为电子电路设计的后续研发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尤其是可以预先解决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避免了日后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分类整理,整理出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日后的实际应用时给予及时的帮助。而且如今的仿真教学可以开发学生在电子电路的设计中的脑力思维,有效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拓研发者的思维就是在对电子电路设计教学的创新,只有将电子电路设计进行不断地修改及创新才能保证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将目光投入到电子电路设计上就是对计算机软件教学的重视。

1.2软件应用对于电子电路设计的意义随着对电子电路教学的拓展,应用实践越开越得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对于实践的开展以及应用。为了加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升,在电子电路教学过程中实践应用占据了很大的部分。由于最后要回归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加大开展学生对电子电路与计算机软件的联系。只有明确这两者间的必要联系才会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时刻考虑着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这之中也会存在着许多客观因素,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没有很好的完善或没有相关与电子电路设计的实践基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子电路设计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期待值。这种情况就要求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加强以及巩固,然后努力创造出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电子电路设计的环境。只有使用计算机软件设计才可以及时的改正电子电路的设计,才能引发学生能够在彻底的对电子电路设计的创作思维。完全彻底掌握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应用,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在教学中对电子电路设计的质量。

2各类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1Portues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在现如今的教学工作中,Portues软件起到了很大的应用。Portues软件是一种仿真的教学软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这种软件逐渐普遍应用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然而这种软件的应用需要在界定的页面中进行演示,再根据对于仿真练习的实验结果得出一系列的结论,重新设计出相应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利用此项仿真软件得出一系列的图象,进行加深的修改。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于已经完成的电子电路设计进行人工的检测以及修改。但是使用Portues软件就可以大大节省这样的时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只需要将PortuesISIS软件的窗口打开进行对于原始电子电路设计进行分析,系统就会自动生成相应的研究结果。可以说Portues软件的功能很全面应用起来也相应的简单有效,为电子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数据及时给于调整,用其自身所存在的功能帮助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代替以前落后的检测方式,用更加科学的手法进行对于电子电路设计的检查。这样一来,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降低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实验成本。有效的提高在教学中电子电路设计的效率,以及可以减少电子电路设计的时间。有效的节约时间是端正学习态度的一种方式。

2.2CAD软件在电子电路教学中的运用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CAD软件对于图像的研究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其实CAD软件对于电子电路教学的应用比较普遍。随着对于电子电路教学发展,CAD软件不仅对于电路制图有所帮助而且对于相关数据的核算以及相关几何方面绘制也是有所助益的。在电子电路设计的教学历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进行元件的改善,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子电路设计展现不同的解决方案。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这个软件进行简单快捷的解决。通过对这个软件的使用也可以帮助学生看到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所存在的不同特点的问题。增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验的累积,通过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干扰。CAD软件不仅可以为教学中的电子电路设计设置相关的元件,而且CAD软件本身也存在着元件整理库,面对电路设计的问题可以直接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拿出对设计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CAD软件这样的功能可以节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原理图像制作的时间,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于所设计的图像的印象。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着重说明这个软件的特点就是有真实元件与模拟元件的区分,要保证学生在设计电子电路过程中人身安全。

2.3EWB计算机软件在电路教学中的应用EWB软件与CAD软件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是一种仿真的技术型软件,其中拥有更多的高科技元件以及相关电路模型在其中。作为仿真软件EWB软件所拥有的强大的使用功能,是对于电子电路的整体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问题。这项软件拥有不同于其他软件的适用性,对不同的电子电路设计有着不同的解决措施。所以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这个软件的不同之处,在保证可以充分利用EWB软件主要功能的同时帮助学生使用软件开展更多的功能实践。举例来说可以对电子电路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扫描以及分析,EWB软件包括各种函数仿真以及模拟电路的生成。学生可以透过这些高科技的元件使用进行自己的设计的电子电路完善,在进行这些功能的使用时教师应当对相关软件的生成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保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此软件进行学习。只有深入的了解了这种计算机软件才能完全融入到自己的电子电路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够彻底展现EWB软件的时效性以及精准程度。

3结语

各种不同种类的计算机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是不一样的,都可以为学生展现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在教师的课前准备时要系统的把握好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讲解方式,充分展现出各类计算机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特色,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实际操作奠定稳固的地基。

作者:顾学俊 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电子通信工程系

第3篇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1]。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备学生,讲好课,多总结。

明确教材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容和要求、研究教材中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很重要,但是研究所授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相关知识面和智力基础也是同样的重要的,以前在更多文献里关于教师如何备好课讲的很多,但是如何备好学生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在一个班级里,有反应快点,反应慢的,有自学能力强的,自学能力弱的,要每个人学生做到能懂,无疑对教师是一个考验,所以备学生就显得比较重要,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比一般本科院校的要差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

怎么讲好课,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认真的组织;课堂上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做一些比喻性,对比性的较强易懂的例子以及结合实物挂图等形式[2],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要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例如我们在讲授二极管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的时候,好多学生容易含糊。首先二极管要导通,导通的前提是正向偏置,电压达到所需开启电压才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上才会有一个正向压降。学生容易把开启电压和正向压降搞混,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比较记忆。

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做教学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一般情况,在每一章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很难自己把学习的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于一个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总结中可以利用一些对比、类比的方法,找出异同点。比如在放大电路讲授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将分压式,固定式及射极输出器的的静态值,动态值的求法以及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放在一起类比,指出电路的异同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三、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

四、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概念,不像其它工学学科,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或者实训看得到,好多时候只能通过抽象的想象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更好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力是教学者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分析,希望能给电工电子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使电工电子技术不在枯燥,促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机制不健全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主要特征: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相对于通才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而且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职业教育更倾向于培养专才。但是,专才的成功培养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目前职业技术院校录取学生的标准比较宽松,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偏低,其它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少,非常不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都是电工电子技术,但所用的教学大纲没有侧重点,基本相同,这使得因材施教很难实施。最重要的是,许多学校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缺乏重视,许多实验课程、实习教学都没有落实,多数只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学生参与实验和实习前后的操作水平没有实质性地提升,考试只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低,考核机制不完善。此外,在学生就业方面没有相关政策支撑,多数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类学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电学相关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是对于中职高专类的学生,底子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本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此类学生,需要教师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通过具体例子分析,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大量的学者和专家对高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展开。根据个人授课经验总结,电工电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学习,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 建框架,学概念,打基础

好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就一股脑的开始讲授新课,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这门课究竟是讲什么的,好多学生都是不清楚的。所以开始上课的时候,没有必要第一堂课就开始讲课,教师可以利用一堂课或者更多的时间,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给学生一个大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先把建设大楼所需的图纸,材料,资金等必须物品准备好,这样盖起楼来,就可以得心应手。就像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可以细致的把这门课程先分为电工技术部分和电子技术部分。电工部分我们可以分为电工基础,电路分析,安全用电;电子技术部分可以分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新型电子技术部分。每个大的框架,结合具体生活的例子在给学生仔细剖析,使学生一开始就对电工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框架,要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下手,怎么样去学,怎么样才能学好,以消除学生在高中时期对物理的恐惧心理,更好的投入到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我们学习的知识很实用。

② 重实验,多实训,勤练习

电工电子技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技术比较强的课程,理实一体化,培养学习听、看、做、记、想的能力,更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彻底变革原来的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型”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在每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其中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使“教”,“学”,“做”同时互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做晶体管简单测试的试验中,要用到万用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等主要电工电子器件,教师可以要学生要对比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然后从里到外,从简单到复杂,要求学生通过万用表测出各个元件的特点,并作出总结,另外在测量方法上也可以要学生验证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特点。要学生体会到我们讲的理论和具体做的实验是一体的,更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从点到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知到无所不知。(作者单位:贵州省机电学校)

参考文献:

第5篇

1.转变思想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教”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学”,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高效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以便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自身仅仅是引导者。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其能够不断思考,并且对于相同的现象,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意见与见解,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主动展开学习与探索。例如在讲解“半导体二极管”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家用电器的电子线路展开分析与探究,进而激发学生学极管与半导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2.采取多媒体教学。

众所周知,电工电子学科当中涉及到许多概念与基本原理,且极为抽象,倘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甚至熟练掌握,进而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复杂、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形象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时,其中的重、难点为“电流的分配与放大作用”,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倘若教师向学生展示模拟电流在三极管输入回路中,是以微小的电流量流动,在输出回路中构成的电流量却比较大,这种电流流动方向与电流量必定会留给学生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电流的分配与放大进行说明,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在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之后,他们就能有效地总结出与其有关的规律。

3.加强实践教学。

(1)增加实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使中职生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与技能,以便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采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不断对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优化创新。传统的实验课内容,基本上都是为了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性和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而设定的,这种内容安排缺少实用性,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所以,在安排电工电子实验课内容时,应当强调电工电子的实际运用,多增设一些机床电气控制方面的实验,减少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内容。(2)成立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中职学校应当充分运用实验室内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种小实验,尤其是一些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实验,比如维修收音机、设计电子钟表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一些成绩比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进而通过他们有效地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实验室的教学形式,能够使中职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发散思维、开拓视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实施开放实验室的教学形式,是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渠道。当然,在中职学校实施开放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作支撑,即拥有实践教学丰富的教师队伍,实验设备齐全。因此,中职学校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打造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例如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或者是聘请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到校任教。另外,还应当加强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以建设出满足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室。

综上,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领域的自动化、电气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无疑对电工电子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机械专业一门极为关键的基础性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对加强中职生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具有极为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以便提升电工电子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作者:薛丹蓉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第6篇

1优化教学内容

1)实践课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构想。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课教学,应从课程内容设置实现整体优化。实践课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学生为主的理念,为学生盈造一个模拟企业现场的环境,我校将一些实验室改为实训室,把指导学生行为与行业标准搬到实训现场,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实验课的内容可分基本型实验、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三个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是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设计型实验是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具有各种功能的单元电路,并用实验方法进行分析、修正,使之达到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设计、安装与调试自成系统的、与工程实际接轨的、具有各种不同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线路装置,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毕业设计和从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有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确定好每一阶段的实践内容,才能为学生打牢基础和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教学保证。

2)三类实验课要求。基本型实验:我们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所学内容,按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要求、步骤、方法,独立完成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仪器仪表使用、实际操作、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设计型实验: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开拓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应用技术。设计型实验主要是针对单元电路而设,一般由教师拟定题目,不提供电路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课程设计:学生学完了电工电子技术全部课程后,集中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安装、调试一个实际的系统,实实在在感受一次“科研”、“开发”的基本过程,这对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使同学在读图能力、设计电路的能力、调试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及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2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一般主要是依赖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学生就很难完成实验,学生的实验构想和创新热情到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利用现代化的虚拟实验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院考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开展EDA仿真教学实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出现改变了电子线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比如使用仿真软件,将所有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组件全都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可打开各种工具栏和元件库,取出你所需要的元器件、组件,按线路图连接成电路图-在工具栏中打开仪表区,可以取出所需要的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接在线路中。点击开关,就可以通过电子模拟,以进行观测和调试。可见采用CAD技术,其实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虚拟实验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发挥,方便地进行各种设计,挖掘潜力,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设网络课堂,建成网上虚拟实验室。远程网络课堂教学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全民教育、终生教育等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学生自学和巩固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电工电子网络课堂和网上实验室,在网络课堂里放置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仿真教学软件,学生可按照网络课堂的提示,下载并安装虚拟实验软件,这样每个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实验室。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或问题和大家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作大量教学课件。电工电子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流动的电子图像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动画和仿真电路等课件的办法改进这一不足之处。通过这些课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1)加强实验室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三是开放实验室,尽量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条件。

2)加强网络课堂的管理。对网络课堂进行经常性专人管理,维护网络课堂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学生提交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更新、完善网络课堂内容。

3)加强教学管理。组织专家对实验教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认真把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做实验前必须要求预习,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7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的日益发展,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引入多种方式、手段来参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电教媒体,通过实物、模型、线条、色彩、形象、声音、画面以及动态影像等外在形式,突破文字障碍,具体、直观地再现被感知的对象,通过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课《东方之珠》,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就投影香港的有关图片,同时向学生描述课文内容,介绍香港繁荣美丽的环境以及曾经沧桑的历史。鲜明生动的表现方式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渴求,使学生如临其境、心旷神怡。

二、运用电教手段,增强主观感受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是用语言难以讲清的,也有些是不能用语言来讲的,也有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感受等等。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外界事物、间接而抽象的书本知识生动地再现,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分解、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充分感知。如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对教学泉水的声音那一段时,我采用录音的方式再现泉水的声音,让学生去聆听、去感受。在发表自己的感受时就容易多了。观看一段录像,学习一段课文,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当时作者的感受。这不仅仅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同时又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的反馈。采用电教媒体,如投影、多媒体软件等,能一下子出示大量的信息,使教师能专于精讲,学生精于多练。这是传统教育所不能及的。例如,数学的练习课,我运用电教媒体,一下子能出示很多题目,让学生有选择地、尽可能多的做题,让做题快的学生多检查,然后帮助其他同学,讲解题目时通过幻灯、投影出示学生作业答案,即时讲评。展示学生的解答,有针对性的指出要领和注意点,能节约一些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电教手段,发展学生能力

指导学生读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音、范读、领读等来引导学生朗读,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味,感知用词造句的准确精练,品味感彩的浓淡强弱。看画面、听录音后的描述、复述,则有利于学生的再造性想象。摄影、录音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审视自己的表演、演讲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朗读、想象、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发展,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培养并发展了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第8篇

建立柔性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验教学任务。

具体思路在柔性教学环境下上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先讲后做,边讲边做,或项目导入——先做后讲”等多种教学方式,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本实验(验证性)、提高型实验(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三种类型的实验项目,以全面培养学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做法实训基地承担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验+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D技术、单片机、射频、功率电子”实验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虚拟测试技术、电子创新实验”实验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小班化教学。

具体课程(以电子组装工艺为例)(1)在组建时先进行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重点培养适应企业一线技术岗位(测试技术员、SMT技术员、物料准备、QC、QA等)相关的工艺知识和工艺技能。(2)开发实验项目,具体确定的项目:静电防护系统的认识;穿孔元器件与表面安装元器件的识别与简易测试;手工焊接与焊点质量标准;通孔元器件的手工组装技术;表面安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与返修技术。(3)实验教材的开发,结合实验项目以自编为主,同时完成立体化电子教材建设。我们在建设中注重积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电子组装工艺》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电子组装工艺》一体化教学与实训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集成化管理体制

集成化管理体制主要思路对实训基地的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院实训基地作为学校一个独立的机构承担实践教学、企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各项工作。实训基地内配备有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设施。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日常管理——集成化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最小单元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基地主任、实验室负责人和学生志愿者构成管理团队,电子工程系主任兼任实验基地主任,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学生志愿者由优秀学生担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充分节约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向全院和社会开放实训基地的各个实验室。同时承担了职业技能训练、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等任务。

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具体的做法:(1)实训基地按学年由系主任召集各专业带头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2)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3)各专业带头人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实验设备管理——导入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学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目的,是对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控制,确保实践教学能正常有效地进行。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制定了《采购管理程序》、《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办法》、《设备操作说明书》、《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文件和相应的表单。这些文件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使用,实训基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耗材的使用,实训基地场地的安全、卫生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有力地保证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运行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我院电子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苏州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一条SMT线需要几百万,有的微电子设备需投资高达几千万。实验基地培养目标要符合企业需要,只有与企业共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院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NOKIA苏州公司共建而成。虚拟测试技术实验室是美国NI公司联合实验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共建。

“定向班培养”模式它是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教育模式。在“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我院与德国博世汽车公司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合作。首先,我们坚持互利互惠、双向互动原则,切实从双方利益出发,寻求合作的切入点与联系双方的纽带。其次,为满足企业的培训师资要求,我们和公司签订相关协议,送我院实验基地培训教师到德国培训,让师资质量保持先进性和符合企业的要求,实现双方的长期合作。最后,为保持设备的先进性,我们与公司共建实验室,为了体现双赢,我们让德国博世汽车公司优先挑选优质的生源,组成定向班,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智力、技术和人力支持与服务,在得到公司充分认可下,换取相应的先进设备。

企业是客户的理念从一些地方校企共建的情况来看,有时候,高职院校寻找伙伴并不太难,难的是实训基地建立后运转困难,无法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因此,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机制呢?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坚持企业是客户的理念,我们有句口号是“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合作中努力为企业服务,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形成良好的利益机制。其次,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和服务部门及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再次,校企合作中要注重交流。至于交流的形式,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1)校企高层定期互访,为双方合作建立总体框架,同时为双方职能部门高效工作打下基础。(2)文化交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教师与企业员工之间、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建立起友谊,让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交融。(3)激励机制。定期对参与实训基地工作的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的工作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并根据评估、评价的结果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与教师进行表彰。

我院在实训基地实践探索中,本着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等原则,按照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总体的规划实验项目、完善和优化配置实验设备,最终实现全面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9篇

对电工电子实习的改革实践

对教程内容的确定不仅综合考虑了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实训中心的设备条件,还尽量使不同专业的实习内容有所区别,比如电气专业、机械专业在实习项目的设计上就增加了与其专业相联系的一些内容,力求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得更加紧密。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对实践教学的要求,需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力度。为此,浙科院工程实践中心在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邀请企业工程人员授课,指导学生实习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及早了解企业工艺流程、装备特点,熟悉相关产品制造工艺及管理体系。这不仅使理论教学、实验环节、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达到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根据专业需求,实习内容分层次、分模块对实习内容分层次,采用模块化教学,是为了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电工电子实习划分为两个层次:工程认识实践与工程基础训练,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将实习项目模块化,根据实习教学大纲对理工科各专业的实习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班级的实习时间,选择完成相应层次的实习项目[3]。例如轻工、土木等非电专业只安排一周实习,主要在较低层次中选定实习模块;而电气、电信等电类专业安排两周实习时间,要求也较高,选择的实习模块层次相对高一些。实习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不同层次实习目标,从初级职业技能要求开始训练,逐步提高训练难度,最终使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中级工的技能训练水平,一部分基础好又能主动钻研的学生能完成高级工的技能训练。实习内容主要是:电工部分有常用配电系统用电器件的结构、功能,低压配电线路的安装调试,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排故操作等;电子部分有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分类、结构、用途,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使学生能根据电工电子原理图和工艺文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电路的装配、检测、调试,电路最后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个模块的难度不尽相同,完成时间需1~3d不等。整个过程由一人独立操作完成,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不搞同步走一刀切,对于理解较慢、动手能力较弱、出现差错多的学生,必须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而对那些各方面突出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尽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紧张辛苦,但都感到充实而快乐,觉得受益匪浅。通过一周或两周的实习操作训练,使学生对产品、质量及相应操作规范形成初步印象。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突出实习工程化实习效果的评价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实习效果的必要措施,合理的评价能强化学生的学习[4]。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单纯注重知识和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略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为此浙科院工程实践中心建立了具体的考评细则,如一项成绩包括了预习、操作演示、成品效果、实习报告及出勤情况等多个指标,各个指标占不同比例,最后得出综合得分。逐步改变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考评办法,力求使考评成绩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更多地将工艺技术和规范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技术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5]。针对电工电子实习的特点,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级,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且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完成对实习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综合利用多媒体CAI,采用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利用视频和动画把一些常用元器件的性能、结构、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体课件,产生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让学生在实习前观看,以加深对元器件、电路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还把学生需要预习的实习内容放在工程实践中心的网站上,学生可以随时提前预习,遇到不甚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对开放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开放型实验目前在高校已普遍开展,其主要内容就是开放实验场地、开放实验内容和开放实验仪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被公认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正在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正在努力探索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为此,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不断强化开放型实验随着浙科院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抓好常规实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师资大力开展开放型实验项目,加大实践教学场所的开放力度,切实改变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电子设计创新项目。开放型实验项目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准备的,具有应用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教师指导采用内容和时间开放、讲解和自学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初将开放型实验项目(包括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实验要求等)挂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学生选择,在网上报名后到指导教师那里确认,再灵活安排实验时间。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项目,也可以自己设计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专业及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实验过程中,对于电子产品制作来说,不仅要理解电路设计原理,参加电路板的制作,而且对每个原器件的参数、极性或集成块管脚都得自己辨别确认,然后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排版装接、检查调试,使用电工电子仪器设备对电子线路进行检测或故障分析排除,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最后完成实验总结和实验报告。在装接、调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少故障和困难,如元件参数不合理、虚焊漏焊、极性搞错、元件短路等情况都会导致“作品”达不到预期效果,只能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反复查找,直到逐个解决所有问题,在排查故障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参加开放型实验过程学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提高了他们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有学生在实验总结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双手成功制作出一样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尽管还不算完美,但是对我来说确实十分的可贵,这确实是一件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有信心,希望多参加一些这样的实践活动。”这说明开放型实验能为有钻研精神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满足自己兴趣爱好,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的学习。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参加开放型实验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与年级,程度也参差不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尽量创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与教师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如根据学生基础状况,在授课安排上要区别于同班实习的授课方式,采取分层次教学,对低年级基础薄弱的学生多讲、细讲,循序渐进,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少讲、略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不惧失败。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动态的文字、图像展示元器件及电路原理图,使用视频软件观看产品制作调试过程和方法。3.3完善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开放效果[6]。开放型实验内容丰富,实验室使用时间长,对仪器设备的种类、维修保障、完好率等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必须保证实验室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维护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开放型实验持续开展。

作者:付玉明 岑盈盈 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第10篇

转变源自感动

一到新岗位,就接到了拍摄全区第九届党代会专题片《在党旗的指引下前进》的任务。一开始,我以为这种专题片不过就是唱高调,制作时堆素材、对画面,再上个音响和字幕就算完活儿。但在真的开始制作时,我的老电教科长却以他执着的工作态度感染了我,让我认识到电教人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使我在感动中渐渐完成了身份转变后的再定位。

片子一开拍,老科长就带着我“较真”:从专题片脚本撰写到分镜头设计,从同期声采访到后期拍摄制作,从背景音乐选取到字幕特效运用,桩桩件件都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加班熬夜是常事。人手少,设备简陋,工作强度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老科长笑着说:“咱电教的活儿一般人儿还真干不了,要能写字儿,要会技术,还要有审美,拳打脚踢啥都得行。”

为了拍一组反映城区变化的全景镜头,老科长硬是忍着病痛,带我爬上了城区一处27楼的楼脊。站在楼脊上的老科长以身体为轴心,紧握摄像机一遍又一遍地找寻着摇拍的最佳视角。站在老科长身边,抬头仰视的那一刻,他那坚韧而执着、自信而认真的表情在蓦然间触动了我,这不就是电教人最朴实的写照吗?默默攀登信念的高峰,将心血汇成一条条胶片的洪流,却总将自己隐藏在聚光灯的背后,甘当一名平凡的守望者。

一个月后,《在党旗的指引下前进》在党代会上播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透过屏幕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全篇充满着正能量和催人奋进的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区委书记高兴地说:“这部专题片展示了咱们道里区的精神,做出了电视台的水准!”同年,这部片子在市级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拿到获奖证书的那一刻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在组织系统内,电教工作显得边缘化,电教人在别人眼里可能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庸庸碌碌。但就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电教人默默无闻地发散着光和热,就如天空中细微的星光,总能汇成指引心灵前进的光芒。

坚守源自心动

不久后,我又接到拍摄抚顺社区产党员王殿海的任务。王殿海年轻时因工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四十多年来,他拖着“半拉身子”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这部片子我断断续续地拍了两年多。王殿海的事迹平凡得如点滴微尘,琐碎得只有家长里短,让我感觉不知从何说起。

直到有一天,我听说王殿海老人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带着关切和遗憾来到老人家里。老人面色如常,不忧不惧,正披着外衣在做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笔记。社区干部告诉我,老人在生命的最后这段日子里仍然坚持带领大家参加社区治安巡逻、整治小区环境卫生、给社区党员上微型党课。交谈中,老人与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用一生有限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情。”

这一刻,我怦然心动,突然理解了老人那高尚的心灵世界。是的,老人是平凡的,老人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又有几人能像他那样,操心着别人生活中那微尘般的小事,并为之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老人也是一个守望者,以自己的平凡造就着这个城市的传奇。仿佛在刹那间,我触摸到了电教工作的精神殿堂,找到了电教人的心灵家园。那一刻,我由所谓的“无冕之王”真正变成一名普普通通的电教干部,心中有了纯净的信仰。

第11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确保一个教育项目满足由专业人员所定义的质量标准,而教育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此类专业人员”。最早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36年,由美国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CPD,工程师职业发展联合会)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在美国超过550个大学和学院中,认证了2700个教育项目。在国内于2006年开始试点认证,已有二十多所大学的十多个专业通过认证。

在国外学习工程的学生一般是按照下面的模式来从业的:

Accreditation—ertification—icense

认证——书——照

(工程专业教育)(专业培训)(注册工程师)

I——I——II

而工程专业教育是在大学进行的,也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是我们的目的,而怎样培养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正是我们对电工电子学教学探讨的意义之所在。在我国也已经开始实施注册工程师从业制度,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要为学生未来考取注册工程师服务,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做适当的调整。建立制度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二、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包含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机与测控技术。本课程面向的学生是建环、计算机以及网络专业的同学。根据各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以建环专业为例,同学们以后要考取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那么我们就把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做为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大纲如下:①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②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③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数、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④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⑤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⑥二级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⑦三级管及单管放大电路;⑧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⑨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RS、D、JK触发器,同样,对于计算机专业和网络专业,根据以后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不同,来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大纲,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面向工程教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面向工程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人类对工程的质量和功能的要求是不断改变的,知识是不停发展的。因此,知识的不断更新是对工程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满足工程发展的要求。十几年前的建筑功能单一,中小型建筑根本就没有电梯、空调以及通讯网络系统,而现代建筑正朝着智能建筑、节能建筑、绿色环保建筑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大学时代就要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知识。而计算机和网络专业的同学们更应如此,因为这更是快速发展的行业。

2.面向工程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这是我经常给学生们说的话。要让学生积极地学、高高兴兴地学,而不是只为了学分、为了毕业证学。在第一堂课上,就把本门课程和以后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环专业主要从事暖通空调的设计、施工,就曾经有部分同学认为本门课程与专业关联不大,那么要让学生明白暖通空调设备的电源以及控制都离不开电工电子学的内容,各专业之间要相互配合,特别是与电气专业方面的配合。这样学生对课程意义清楚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培养起来了,学生就会主动发现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甚至创新。当然,要做到这样对教师要求较高,必须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并且掌握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

3.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克服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启发、引导,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样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先进的工程软件、网络等。

4.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规范意识。工程规范是设计师应该遵守的法律。“科学家讲理,工程师守法”,这个“法”就是工程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一些工程规范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应用规范,为以后的工作树立起正确的规范意识。

5.面向工程教育,用多种方式的实验、实践巩固理论。面向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应用,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是我们的目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我们的认知规律,也是我们要践行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就要让学生有多种多样的实践渠道。应当通过基础实验、第二课堂和工程参观、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基础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必要实验,是所有学生都必须经过的实践环节,是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第二课堂是对于那些对电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中搞些小发明、小制作或参与开发控制系统和新产品,也可结合自己专业与电专业同学联合参与“希望杯”、“挑战杯”等活动。工程实践是结合专业利用假期等较长空闲时间参与工程实习,使同学们对工程有更实际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四、面向工程教育,形成完备的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对于学风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工电子学的考试要适当增加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根据工程认证要求,而又不仅限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一两次测验,以随时发现问题,并且督促学生学习。而期末考试精选内容,考试题中有1/3是基本题,1/3是较难的题,还有1/3是综合应用的题。实行教考分离,检验教学效果。

本文探讨了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全面论述了电工电子学课程面向工程教育的意义,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探讨,使学生能够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符合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为学生的工程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工程要求不断变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内才刚刚开始,所以课程教学探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叶挺秀,张伯尧.电工电子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凤祥,等.从未来工程教育看我校电工学课程改革[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6).

第12篇

1“.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研究教学,提供了重要思路。他在教学活动上非常重视“做”,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强调的知行统一的思想,与当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是非常吻合的。“教学做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了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基地,来完成某个教学项目。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融渐进,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与企业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相一致,“教学做”为一体。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条件

2.“1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已经不是单纯的实验室,必然是生产功能与实训基地的结合,即“实训与生产合一”的生成性实训基地。另外,学生创新设计区,黑板、多媒体设备等设置布局合理、有序。这样便于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即结合企业生产真实环境和教学实际建设一个不同于真实企业生产车间也不同于实验室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做”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

2.2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学与实践由同一位教师担任,保证教学与做的一体化,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知识,也将技术练在手上,既学会了怎样做,又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知识与技能也就实现了一体化。由同一教师担任教学与实训、实践指导工作,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和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备好理论课还要备好实践课,更重要的是要使两方面的教学有机结合,同时由同一教师担任教学与实训、实践指导工作,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理论或实践教学的进度及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

2.3项目化的课程改革

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完善、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型项目开发。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开发项目。项目要与岗位工作建立起联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电力电子“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3.1课程设计的背景

早期我院电力电子课程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且理论课是按章节,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课堂上学生感觉没有实际作用听得累,老师讲得很多,但是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实践时又反过来找理论,出现理论实践脱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实践交融渐进,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例如:对晶闸管的认识、选择与使用任务分析时,在实训基地引导学生,认识其三个电极,搭接电路总结通断条件;认识型号、进行额定电压电流分析;使用万用表进行好坏的判别、选取。这样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自己去学习晶闸管理论了。学生在用中学,老师在学中教,学生在应用中也掌握了需要的理论知识。

3.2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课程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围绕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所涉及的电力电子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能力等工作过程。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系统地训练学生对职业工作岗位上将从事电力电子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工作过程的实施能力。

3.3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内容以主要工作任务为依托、以维修电工(高级)资格证书为载体按项目在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完成,每个综合项目都完成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理论、实践交融渐进,通过若干个综合项目有机整合,完成课程教学。所有项目来源于生产实际,逐步引入到相关电力电子器件的功能知识和测试技能,再深入到其构成电路和对应的触发电路,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学做一体化”加强学生的技能水平,在课程实施上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成功地应用和推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渐进提高,使学生全面掌握某方面电力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作为工作者的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4课程教学情境设计

以电力电子教学项目“调光灯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为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学生做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也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主线来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