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9 10:3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国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入口阶段,实行严格标准下的开放式招生
德国在教师教育的招生方面向来给予学生相当的自由。它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但是对要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实行的是有一定标准和要求限制下的开放式招生。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13年一贯制完全中学毕业证书才可以申请进入自己所选择的大学机构,学习自己喜爱的学科,接受大学教育,之后才有资格接受教师教育。完全中学是代表德国中学教育最高水平的学校,它对学生的培养就是为学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作准备的。这样就保证在入口阶段控制住生源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开放式的招生能够将有意愿成为教师的学生纳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这个职业的,从而保证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因此,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很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德国教师质量是以严格标准下的开放式招生形式为前提条件的。
2.职前培养阶段,注重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教育的协调发展
职前培养阶段是德国教师培养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大学里进行学术性的教育。该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学术基础知识。在这期间,学生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在大学里接受学术教育的学习时间依据其培养的学生未来所任职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毕业后任职于基础学校、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学习时间为三年;毕业后任职于完全中学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四年。在注重学术教育的同时,德国文化教育部于2004年12月16日颁发了《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强调职前培养阶段进行职业能力的教育。新标准认为,教师的职业能力应该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出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在入职以后(第一年)自身慢慢形成的,强调获得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学科。可见,在职前培养阶段,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也突出培养学生运用专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协调发展。
3.职业准备教育阶段,对见习教师实行严格评价
在德国,人们认为教师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不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不可能胜任其工作。因此在职业准备教育阶段实施教育的时限相对来说比较长,最长要两年,短的也要16个月,一般情况下是18个月。可见德国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没有放松对理论学习的要求,职业准备教育阶段主要是在“见习教师研习班”和“实习学校”开展,它是德国教师培养的第二阶段,该阶段旨在养成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在这期间,学生不仅要在实习学校进行教学见习,同时还得在研修班里进行理论学习。学生通常上午在实习学校里进行见习,四周以后才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试教,然后下午参加研习班的理论学习。在研习班里,上课都采用研讨的方式进行,见习教师通常就某一个专题展开讨论并口头发言。这些专题通常都是实际教学中会碰到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用理论来反思实践。实习学校通常会对见习教师就其与教师职业有关法律的了解方面、教学技能方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方面以及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这份评价对见习教师最终能否成为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出口阶段,通过国家考试制度选拔教师
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行业的资质证明,是教师职业的准入证。在德国,要想获得这张准入证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国家考试,在教师培养的出口阶段,国家实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这两次考试分别在大学职前培养阶段和职业准备教育阶段进行。第一次考试内容包括论文、笔试与口试,论文以任教学科为范围,口试由两位教授和一名学校教师组成评委;第二次考试内容包括两篇分属两个任教专门学科教学的论文、两个专门科目的试教及口试。见习教师只有在顺利通过了第一次考试才能够参加第二次考试,并且只有两次考试都通过,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被聘为正式教师,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在这之后,就可以作为准教师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应聘了。这个过程漫长而又艰辛,尤其是两次国家考试对于想成为教师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5.职业后教育阶段,追求实效,形式多样,具有激励性
在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职业后教育备受人们广泛关注。在德国,教师的职业后教育也独具特色。首先,在职业后教育阶段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非常注重追求实效性。这表现在教师培训内容是根据教师的“客观的进修需要”和“主观的进修需要”来最后决定的,培训内容不强调系统性,而强调实际的应用性和教育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其次,继续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这种形式按其级别排下来依次是中央一级的、地区性教师进修、校内的在职教育,以及在大学进行的继续教育。最后,职业后教育阶段实施的教育对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激励性。教师继续教育有充裕的经费保障:进修院校尽管都不大,但办学设备现代化的程度却很高;学员的食宿、交通全部免费,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也很好。教师总体上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较高。
二、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过渡,我们正在不断地探讨教师培养的新模式,建构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对德国教师教育各个培养阶段特点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1.在教师教育的入口阶段,实行初次招生和再次招生相结合的招生制度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非师范类院校将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教育中来,我们也将逐步实现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鉴于德国在招生时实行严格标准下的开放式招生模式,从而保证了生源的高质量,把好了教师入口质量关,我们应该力求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在招生时,应该逐渐淡化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概念,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学生在接受完大学教育之后,若有志成为教师,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教师培训机构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招生。事实上,学生通常并不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对自己是否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我们在再次招生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因子分析来遴选生源。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我们在生源选择上不能仅仅凭学生的兴趣,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因素分析,从而在源头上确保教师的素质。
2.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大学生的实习比重
德国在教师培养的三个阶段中都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不放松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种培养不仅仅需要理论上的构建,更要让学生深入到中小学中去,要大大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习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同时,在职业后教育中,随着我国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的好转,我们要改变职业后教育等同于“学历补偿教育”的观念,一方面满足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客观实际需要,更多地将这种继续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在教师资格认证方面,建立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
在别人眼里,他像一个苦行僧,不远千里,不辞劳苦,来到土壤贫瘠的中国乡村,顽强执着地栽种一个教育的信仰。而他却认为自己是平凡甚至无能的,他只是在实现自我精神的修悟和救赎。
他是卢安克。
“驱逐”风波
2010年,已经在广西支教10年的卢安克突然关闭博客。更有人发帖称这位热心中国教育的老外,有可能因为“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而离开中国。一时间,关注教育的社会人士和网民舆论哗然。
卢安克对于关闭博客作出的说明则显得谦卑:
我不是本国人,还去管一些外来人不应该管的事情,使得本国人有些难受。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但如果我放弃,我的学生又很难过。
卢安克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关注,与2009年央视《面对面》的专访有关。这一具备高收视率的国家权威媒体的采访报道,让这一奇人奇事公之于众,也让人们大致了解了这个洋雷锋来贫苦落后的中国农村坚守教育的心路历程。
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卢安克,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隔阂。13岁的时候甚至想自杀。卢安克的父亲为救儿子,改行学教育,成了华德福小学的教师。
华德福教育是德国人鲁道夫・史代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强调从头、心、手整体出发,培养和谐完整的人。
在华德福学校里,卢安克得到了关爱、尊重和成长的自由。他在学校得到一个任务,负责礼堂灯光调试,这个任务使他找回自信,也让他找到了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和渠道。
因为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卢安克对华德福教育极为推崇,也对帮助弱势群体和儿童教育非常热心。
1990年夏天,卢安克来中国旅游,其间他了解了中国农村儿童教育的情况,并对此产生兴趣。可以说这一次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卢安克的一生,也从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中国农村教育体制。
“洋老师”进村
1992年夏天,卢安克来到中国东南大学留学,为了方便接触农村儿童教育,1993年2月转学到了广西农业大学。
1997以后,卢安克开始在广西的一些城镇开展教育活动。他在南宁一个残疾人学校教过德文,在阳朔一所中学教过英文,在溢洞镇中学教过地理和美术。
卢安克不愿意采用灌输式、题海式的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不想把学生的头脑“格式化”,在教学教法上注意灵活创新。然而,在被现行教育制度强势统治的城镇学校,这样另类的教育方式显然无法得到接受。卢安克觉得很孤立,只能离开。
2003年,卢安克来到了广西最穷的山区东兰县板烈村,他想在这个因为贫穷荒芜而不受应试教育管制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板烈村离县城需要走几公里的山路,遇到下大雨,村里几个星期都见不到外人。这里的孩子70%都是留守儿童,大多数从4岁起就开始独立生活,到离家很远的学校上学。“这是个什么烂仔,把头发染成这颜色!”从没见过外国人的村里老人第一次见到卢安克时说。“
但过了一段时间,卢安克和村民们成了好朋友。
在板烈村板烈小学,卢安克一边进行儿童教育研究,一边将他的研究理论应用于实践。
他认为,在14岁以前的小孩不需要知道结果和知识,而是要懂得感受和创造,因为固定的结果和知识会替代和排斥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失去了心理反应过程,进而限制孩子的创造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卢安克布置任务,学生按小组在外面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用笔和纸来记录一种植物从萌芽、生长、开花、凋谢和结果的不同阶段。如果找不到包括所有阶段的植物,他们要在观察的过程中靠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未来的阶段。
学校里喜欢戏水的学生想建一个游泳池,卢安克就让学生自己去考察,然后一起设计修建。参与修建的老师为卢安克对孩子动手能力的要求感叹不已。“我们是想着怎么快点做好,他是想着孩子的感受。”他希望培养的是孩子创造性地处理一件事情的能力,而不是完成一个任务的能力。
卢安克还叫来远在国外的摄影师哥哥,和孩子们一起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和平剑》,这也是他的一种教育方法。他发现村里的孩子接触的文化媒体很单一,很多孩子都迷恋崇拜电视里的古惑仔,并进行效仿,变得很粗鲁暴力。而《和平剑》的主题是宽容、和平和去功利性。电视剧拍完后,卢安克给每一个参与演出的孩子都刻了一张光盘,这张光盘从此成为孩子们娱乐文化的重要资源。孩子们看着电视里的自己,很兴奋,这是他们在童年经历里少有的“感到自己很厉害”的体验。
板烈村的孩子因为贫穷孤独、缺失关爱,大多缺乏自信,自尊感薄弱。卢安克像父亲一样去关心他们,抓住孩子的些微闪光点去鼓励他们,小心呵护培育他们的自尊自信和价值感。
告别卢安克
卢安克说板烈村里有他的命,离开了,他的命就没有了。但他的命运注定曲折。
2004年,卢安克在送哥哥回国的路上翻车并受伤,同行的另一个人当场死亡。他被送到附近的农家等待救治,不知情的主人请他看电视,他一动不动,腿上流着血,说:我不看,我的朋友刚才死了……
2006年,卢安克注册的德国鲁道夫・施泰纳教育友好协会驻中国办事处到期,他的中国居留证也到期了,为方便留在中国做研究,他打算加入中国国籍。但根据有关规定,他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
2007年4月份开始,卢安克获得了中国共青团国际志愿者的身份,成了广西惟一的国际志愿者。
在这期间,卢安克在板烈村过着一种近乎苦行的乡村教师生活。他不喝酒不吃肉,每年一两千元的生活费由父母资助。谈及自己的父母,卢安克说:以前,父母对于我也有一些期望和想象,就像大部分家长一样。他们当时也希望我能有自己的收入、自己的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甚至有自己的房子和自己的家。可是幸好有一天他们发现: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为了实现社会保险等目标,我会失去我的理想。
除了教书,卢安克也翻译一些德语教育书籍,如《超出私心的成长》,写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故事,如《是什么给我力量》。他还配合一些电视台拍摄了一些表现留守儿童教育生活的纪录片,如《留守娃》、《归属》。剩下的时间,他用来写博客,写他的教育思考,写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
卢安克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面对别人的“封神”膜拜或是恶意质疑,他很平静,我只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2010年以后,卢安克的去向一直不清晰,也引发很多人猜度。直到2012年,卢安克主动联系三年前采访过他的央视《面对面》主持人柴静,说他可能要离开了。于是有了一期节目《告别卢安克》。
原来卢安克结婚了,妻子也曾是一位留守儿童教育志愿者,是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共同理想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两人曾说要将一生奉献于此。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迫于各方压力,妻子及其家人要求卢安克离开农村,回到城市,找一份可以养家的工作。
卢安克曾说自己不适合婚姻恋爱,因为他不想有目的地去成为一个被社会捆绑的被期待的人,而只想跟着自己的心,去做“需要做的事”。然而他向妻子妥协了,因为他的软弱。
离开那天,学生都知道卢安克要走,但因为不知道卢老师的离开会是永久的,所以学生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卢安克上了车,送行的孩子和学校渐渐远去,终于看不见,卢安克突然哭了起来,“在嗓子很痛的哭之中起来了一首我再也脱不掉的旋律”,是他和孩子们一起拍的纪录片《归属》的片头曲。
卢安克花费长时间的陪伴、关爱以及共同学习生活为孩子们建立起来的归属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再次失去。
归去来
卢安克到了长沙,进入了让他倍感陌生和不适的社会。
他很理解妻子作为女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家,但他认为自己也需要一个家,“只不过不是属于我的家,而是我属于它。板烈村就是我的家”。
他一直都尝试回到这个家,当他以无欲无求,从心而行的人生哲学在板烈村生活了16年之后,山外面现实功利的社会对他来说无异于一种致命的困境。他的妻子曾努力地帮助他适应现实社会。她安排卢安克去企业上班,但卢安克没有能力“帮老板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率”,所以两个星期后只好辞职。这时候卢安克的居留许可证到期,除非继续在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组织工作,否则就不能留在中国。而卢安克的妻子不同意卢安克继续置身于农村教育工作而远离社会和家庭,于是卢安克无奈“流亡”到了越南。
卢安克知道妻子希望自己像一般中国男人那样,成为一个体面、有责任、有能力的权威和英雄,但自己做不到。他认为一个人只能从属于精神,即他的内心,否则他就是一个废物的身体。而他的精神就是板烈村,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越南,卢安克看不到任何出路,陷入了对于自我的痛苦省思,甚至患了时段性的精神分裂症。他觉得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超能”,正是自己的无能,他“无能争取利益,无能做判断,无能去策划目的,无能去要求别人,无法建立期待”,他羡慕那些可以行动的人。
最后在朋友和哥哥的帮助下,卢安克找到了重新行动的力量:家庭只是借口,其实我可以选择不这么做,可以选择去听自己的心。
通过旅游签证,卢安克重新回到了板烈村。“但除了与学生的关系之外,什么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他已经失去在那里从教的资格,然而从外面“流亡”归来的卢安克已经很知足:只要允许我呆在一个熟悉的小地方,一个不需要剥夺别人的地方,我就满足(在企业,外国人只能剥夺别人)。
近日,在湖南长沙梦创公益发展中心的官网上出现了关于聘任卢安克为专职顾问的公开声明,对卢安克的职位描述是负责乡村支教志愿者的培训及课堂教学指导工作。卢安克也开通了新浪微博,注册地点为湖南长沙,他在微博里比较寡言,多转发一些有关自己书的信息或是天使支教组织的活动。
【关键词】教案 启示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23-0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本文选取德国职业教育教案范本与我国教案样本进行比较,尝试分析中德教案设计的异同,比较优缺点,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院校的教案撰写提出有益的参考建议。
一、中德两国教案设计概况
中德两国教案设计概况具体可见表1。
(一)中国教案设计的概况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教案模板,但整体认识比较一致主要包括要素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信息。一般教案都包含有开课单位、授课教研室、课程名称、授课课题、授课形式、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教材、授课时间及时数等。此部分信息以表格式撰写为主要,层次清楚。
2.教学目标。根据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以陈述语句表达,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目标(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目标(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俗称三维目标。
3.教学重难点。通常是教师根据本节课(本单元、本主题)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重点,即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即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4.教学方法、手段及媒介。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可以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中用的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如教鞭、翻页笔,多媒体计算机,PPT课件等。
5.教学过程。本部分是教案的主体,教师需要详细描述教学实施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具体包括课程复习引入、课程新授、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本部分内容有些教案以文本式的结构表达,也有用表格式的结构表达。
6.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为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而设计,巩固加强的内容,作业布置分为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
7.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一方面帮助教师把握教学主体内容,另一方面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提供必须要参考。
8.教学反思。授课教师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后,对教学的具体过程,教学内容及自身的教学直接感受与学习的反馈进行反思,挖掘优点,指出缺点,以便进一点的改进。
9.参考资料。本节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所用的文字性材料。
总之,我国教案的撰写主要以教师个人编写为主,有部分属于集体备课,教研组或课题组共同撰写。
(二)德国教案设计的概况
据了解,德的教案有国家的法律进行相关的规定,提升到国家法律的层面,内容要求比较规范,由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框架。本文德国职业教育教案范本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学教授授课提供的翻译稿,笔者进行了相关整理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要求撰写授课教师的相关信息,主要有:教师姓名、学校名称、专业、本课时的主题、时间、年级与班级、教室、地点与日期等。
2.阐述本课时的主题意义。要求从教学大纲相关规定,与职业实践的相互联系两方面出发,阐述本课时选取的主题的当前意义,即为什么教学内容对“今天”而言是重要的;未来意义,即这节课对学生的未来有什么意义;典型性意义,即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内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本部分填写课时安排,安排中要求突出本节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必须列出具体的上课时间,主题及内容要点。
3.学情分析。对学生已有的基础进行全面分析,对学生的人数与性别、学习兴趣状态、家庭背景、居住环境、社会背景、年龄结构、学历背景等基本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对专业能力从四个纬度出发,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等,描述学生目前的能力状况。
4.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5.教学设计分析与说明。要求教师从教育学角度对教学设计内容进行深层次、剖析式的分析,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说明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重要性。二是说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教学流程。三是为什么使用主要阶段中的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与方法。四是主要的阶段有哪些,做出过程特征描述,设计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
6.教案设计表格。本表格细化落实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有基本信息,学习目标与前面的内容要对应,保持一致性。强调了上节课结束前布置的作业或上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描述中,从时间,行动阶段、教师活动、参与者活动、学习方法、学习媒体(材料、媒介)等方面着手,特别强调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语言行为。本部分是描述得最细致的部分,将直接做好课堂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还要进行总结,板书结构布局及家庭作业。
7.参考文献。列出本节课参考或者引用的文献。
8.附录。把本节课用到的材料都需要附上。
9.备注。
二、中德两国教案设计的异同
中德两国教案的异同可见图1。
(一)相同点
中德两国的教案从整体的结构上来说,结构清楚,层次清楚,有基本信息,学习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描述、参考文献等相同的结构点。透过整体的结构深入到具体的内容里分析,两国的教案课时安排包含的要素基本相同。
(二)不同点
通过深入内容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德两国教案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具体有以下方面的差异:
1.整体感受。比较中德两国教案的整体感受是中国教案比较概括精练,采用表格或者文本等表达方式呈现,内容比较偏理论、学科化比较严重。而德国教案倾向具体而有可操作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关系,采用表格方式呈现,内容要求细致,而且表述要求有理有据,必要时需指明出处。教学过程中从第一部分进入第二部分都必须要设计相应的过渡语言。
2.设计理念。从教案设计理念分析,中国教案侧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体现比较明显;而德国教案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学情分析还是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较多的细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可以学到的内容,而不是突出教要教的内容。对于教学内容选择,教师必须要说明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社会意义,情感意义等。
3.学情分析。中国教案的学情分析,在教案撰写的内容中涉及了一部分,更多是出现在说课稿,内容比较空泛,不够具体细致,这个方面与德国教案的差异比较大。德国教案对学情分析是细致入微,一是特别强调了数据统计重要性,对学生的基本信息都要求进行数据统计,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有助授课教师特别是代替教师迅速了解所教班级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二是学情分析深入学生的经验背景,这对于教师准备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切性方面大有裨益。三是突出能力分析,将能力细分为四种进行详细阐释,突出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四是分析的内容突显动态性,与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一致。
4.学习目标。关于学习目标,德国分成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我国教案将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其中最大区别在于,德国教案特别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说明,不仅要撰写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必须分析说明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重要性,必须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其理论的依据,不是教师想当然的确定目标,而是基于一定教育学理论才可以确定。在能力目标方面,中国教案内容更关注学生的学业能力,特别知识能力而非实践能力;但德国教案除了关注学业能力之外,更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与个人能力的发展。
5.教案设计。在教案中的主体部分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中国教案一般都是比较精练写出教师的活动,对于学生活动强调不如德国教案的细致。其区别在于,一是时间安排上,德国教案要求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必须明确标注。二是设置了行动阶段,这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特色之处;三是强调每个阶段的学生方法与学习媒体(材料、媒介)。四是注重每个阶段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行动,每个环节的细致点都考虑到,教案相当的具体且有可操作性。
6.评价方式。关于评价方式,其实是中国教育的弱点,因此在教案里也体现比较明显,几乎没有涉及,如果有也是比较笼统,没有具体化。而德国教案特别强调评价,对于教学目的是否实现,都有一定的评价,把评价细化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需要一一对应。
7.板书设计。中国教案的板书设计放在教学过程之后,而德国教案的板书设计置于教学设计表格之中完成。
8.附录与备注。中国的教案没有这两个部分,而德国教案有附录与备注,主要原因是与督导评估有关系,尽可能为督导提供更丰富的材料,以便于进行合理、恰切的评估。
三、启示与思考
经过两国教案的对比,发现了中德两国教案之间的差距,比较在于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更好的改造、完善自身。因引,我们从德国职业教育教案比较入手,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优秀经验。
(一)教师能力培养从细节入手
撰写教案是我们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案撰写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它是指导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比较发现我国教案存在的弱点,完全可以借鉴德国的优秀经验。
在撰写教案上,我们必须学习德国人对待教案的严谨、细致、务实等优秀品质。特别是对准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培养,必须从细节入手,加强教师教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性,每节课都要撰写详细的教案,对知识内容选择依据、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等,都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单纯在教案出现相关的文本而已,从理念入手改变对教案的表层,粗浅的认识。
在专业化日趋细致的时代,专业性的体现更注重于细节,教书育人不仅需要宏观理念的指导,更需要从细节中着手,能力培养才可以落实。
(二)教案设计凸显“以生为本”理念
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我国教案对“以生为本”理念体现不够,内容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出现在教案中基本上是被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而且答案都是单一的,学生的多元性、个别化完全被忽视,教师关注的是统一的进度,而不是学生能力的发展。
德国教案从多个方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本节课选题意义中从三个方面强调了选题对学生的价值与帮助。学情分析更是服务学生的又一例证。教学设计从教育学角度阐释教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教学设计表格别增加了参与者活动的描述。这些都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设计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进行。
对于我国教案的改进,可以借鉴德国的教学设计表格,不是学形式,关键是学生内在的实质。一是以“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来设计教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做好细节学情分析,需要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教案设计提供统计数据支撑。二是在设计选择教学内容时,问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学生学这个内容?”“这个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社会性意义与价值?”“学生如果不愿意学,我应该怎么办?”如果能给这三个问题以肯定的、满意的回答,教案的设计往往能体现“以生为本”。三是教学活动设计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而不是被动地听,关键在于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考虑学生的参与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
(三)教学设计强调有理有据
我国的教案撰写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对于教学设计从来没有在教案体现出设计的合理性,没有强调设计的依据理论。在德国教案中,从目标的确定,选题意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成果的检验方式、教学过程方式与方法等都有明确的阐述,强调是否有理论依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符合职业实践的要求。这可能与德国的教育相关文件都上升到国家法律制度有关系,但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有益于我们在撰写教案去掉主观性,能从更客观地角度审阅教案的合理性。
将“以教师为中心”现状改变,突出“以生为本”理念,需要我在撰写教案时,必须做到有理有据,不是教师的主观臆造,“这个学生可能喜欢?这个学生可能需要?”一切都要有事实依据,追究其合理性,撰写、设计教案时,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设计是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等,要有问题意识,让追求真理变成一个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当前的现状。
(四)教案设计注重集体智慧,强调团体协作
德国教案是按照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来撰写的,一个领域通常由3-5名教师来承担,教案设计都是小组合作完成,更加注重集体智慧,强调了团体协作,让每个人的特长尽可能发挥在他擅长的领域,进行优化组合,将团队建设到最佳的状态。我们的教案受到学科式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借鉴德国的经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不对称逐步被消除,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越来越难。我们更需要团队的力量,一起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借助互联网形成教研团队,参加教师实践社区,向他人学习,注重教育智慧的分享。同时,在学校里要学会依靠教研组,向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习,一起共同备课,共同协作,共享集体智慧,享受教学的乐趣。
(五)教案设计突出能力导向
我国的教案撰写也有能力目标,但不够细致,在德国教案中不仅对能力进行了细分,并且要求能力目标在教学设计哪些环节进行体现,强调对应的一致性,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突出能力培养的经验,给予我们诸多好的建议。
要做好突出能力导向,需要教师改变理念,不仅关注知识成长,还需要关注能力发展,找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结合学校的实际与学情分析,有步骤地改革,突显能力导向在教学应用。
教案的设计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时间,需要教师投入精力,明白一个道理容易,重要的是坚持不忘初心,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他人优秀经验,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身,改进教学,促进自身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佘雅斌.信息化环境下幼儿活动指导课程教与学的方法[J].广西教育,2014(15)
[2]曹周天.教案写作的概念、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念与实践,2014(29)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教师教育体制 课程设置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德国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力争继续领跑世界教师教育。中国的师范教育起步晚,发轫于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设立,仅仅走完了百余年历程。比较中德教师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而探讨和理解教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一、教师教育体制的比较
(一)教师教育管理制度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教师教育管理中,联邦政府只是负责制定教师培训和工资的框架性规定,各州政府负责教师的录用、安置、工资和督导,掌管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长期以来,德国中小学教师按公务员进行管理,校长没有解聘教师的权力,教师干好干坏全凭自觉。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一些州决定设立工资浮动制度,奖励做出优异成绩者,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
我国的教师教育以集权管理为主,师范教育机构多是国立的,少数私立师范学校也受国家的控制。在对师范教育集中管理的同时也下放一部分权力给各级教育委员会、教育局等部门。教师资格认定由国家实施,各地有关部门和学校对教师进行聘任。
(二)教师教育体系
德国由于初等学校讲授内容简单及经费原因,在18世纪没有制度化的教师教育,只出现了一批作为私立设施存在的教师培训机构和为数不多的国立教员养成所。进入19世纪以后,实现教师教育的制度化,教员养成所的培养方式逐步成为普遍的小学教师培养方式。到20世纪初,与这一时期中小学教育制度中的双轨制一致,德国采用双轨模式培养中小学教师,一轨重师范性,一轨强调学术性,前者先接受三年的预备教育再进入教员养成所接受三年的专业教育,后者直接进入大学学习,取得一个普通学术证书即可任教。
我国师范教育是伴随着近代学制的创建而建立起来的,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师资培养模式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定向型师范教育模式的确立和完善,非定向型师范教育模式的涌动和尝试,混合型师范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发展,定向型师范教育模式的复归与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师范教育模式又进一步凸显了由定向型向混合型过渡的改革与发展势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师范教育本身的发展和改革,师范教育和教师培养的实现形式和体制出现了多元化、统整化、一体化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我国的师资培养层次也在逐步提高:由中等师范院校、专科师范院校、高等师范院校三级向专科师范院校、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师范教育三级进而向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师范教育二级提高。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
(一)学科专业课程
德国现定以中等学校教师为专业的师范生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并且在改革建设中,要求大学在教授这两门学科时针对中小学教育实际和提高同边缘学科的联系,这就为师范生进入中学从事综合理科和综合文科教学打下基础。[2]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治再到统一的发展过程,而这一演变的实质是人们对师范教育课程是否应有特殊性的认识分歧。我国当前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上采用前苏联的设置模式,强调专业对口,课程以专业为中心,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设置。这种设置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对合格教师的要求。我国正在组织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课程规划或设计、实施与评价等课程研制或开发过程的维度,对课程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化改革。“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是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3]
(二)教育理论课程
德国教师教育课程十分强调教育科学课程,这对于提高教师教育和教学知识水平及能力是相当有力的。同时在改革中进一步强调要重视教育科学课程,增加了这部分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要求熟悉中小学教育和教学实际,使培养出来的教师能更深入地认识教育和教学规律,出色地驾驭教育和教学过程。
我国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标(意见征求稿)》,强调:“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的重要性,各专业的主要课程都要增加以上三门。”我国的教师培养模式变为:学生修完规定的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实践。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由于对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严格要求,以及对教育实习实践的轻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一般被摆在非常尴尬的地位,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为师范院校的其他学科开设教育类公共课,并不足以使其他学科的学生真正获得必要的教育理论和素养。
(三)教育见习与实习
德国实行两阶段教师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大学负责的修业阶段,一般安排学生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第二阶段是教师行政当局负责的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最短16个月,最长2.5年,一般为1.5年。从1990年开始,联邦政府根据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规定各州教育实习阶段期限统一为2年。第一年为了解和试教阶段,从实习开始四周以后,才在老师的指导下试教。通常上午见习或试教,下午在研修班学习讨论。到第二学期甚至第二年,才开始独立承担一个班的教学。两阶段教师培养模式中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实习阶段通过与第一阶段学习的学科建立联系,并将该阶段学习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教育见习,以此保持两阶段的连续性。
我国现行的高师教学大纲规定,包括一周见习在内,本科教育实习时间是六周,专科是四周,教育实习时间明显偏短,再加上作为实验对象的中小学迫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的压力,以及师范院校师生自身的原因,足额的教育实习难以正常实现,师范毕业生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思维模式陈旧、教学手段死板、流于形式等问题。
三、结语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德国教师教育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师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拥有一整套法律和制度保障,有力地保证了德国教师队伍质量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如教师任用缺乏灵活性、教师工作不受校长管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与德国相比,中国的教师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教师教育体制不够健全;课程设置轻“师范性”,盲目追求“学术性”,这两个方面还有待于完善。但也要看到我国的教师教育存在后发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是有力的证明。
参考文献:
[1]王定华.德国基础教育质量提高问题的考察与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1).
[2][3]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4]饶从满,满晶.德国教师教育的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1994,(5).
在德国,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认同度高。德国的第斯多惠,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由于其学术贡献和实践作为,为教师职业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认同,他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和相关的教育观,在今天的德国教育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德国现行的制度中,教师属于公职人员,职业稳定,无失业之虞,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很长的假期,普遍受人尊重。德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有非常不错的收入。据政府的相关统计,德国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为人均国民收入的两倍多。德国中学教师一般人均年税前收入超过4.5万欧元,与德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年税前收入相当,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收入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收入也有一定差异,但不会很大。放眼整个世界,德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仅次于瑞士、卢森堡等国家,位居世界前三。
我们走访洪堡大学教育学院,从学院录取生源情况来看,每年70个学额就有1750个中学毕业生来申请,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优秀学生把教师作为职业选择的方向之一。在对校长的访谈中,我们证实了教师中几乎没有主动放弃工作选择其他行业的现象,在学校我们同样发现不少男性教师活跃在课堂中,女教师生育子女后,可重新回到原教师工作岗位。这在企业界则是无法保障其职位的,教师也没有被辞退的现象发生,均能折射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柏林地区的小学教师主要来源于洪堡大学小学教育学院,这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学府,我们访问了教师培养方面的专家底特里西・佩西先生,他还兼任了学校哲学系主任。目前德国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平均需要7年,4~5年能毕业的人是少数。如果想当教师,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可以选读教育方面的专业,学习采用专业学习与实践并重的方式,共要修足180个学分。90学分为取得硕士学位的学分,一般学习5年之后取得硕士学位。教师方向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包括小学教育、小学数学、德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等,选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等,教师专业与技能60学分;教师实践为30学分,分见习与实习,时间为2年,分三个阶段。这期间要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通过后,还要去学校教育实践2年,再通过一次教师考试,方可成为正式教师,受聘上课。这样经过大学培养的教师确实具备了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教学技能以及良好的个人素养,到了学校之后,一般能胜任3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入职的起点高、质量优,为实施义务教育提供了优质师资,使优质教育成为可能。
自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的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教师职位空缺主要靠自然减员,而德国的制度设置则杜绝了“走后门”的陋习。单纯的德国人要想成为中小学教师,竞争和筛选十分激烈,只有那些真正热爱教育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成为教师。而一旦实现当教师的梦想时,年龄已在30岁上下。
德国学校有专任教师、辅助教师、秘书等,其中辅助教师、秘书等均为职员。教师工作量相对较大,一般教师周课时28节,较小的学校校长任课也有12节以上。教师上班时间几乎都和学生在一起。一二年级德语、数学课包班,但音乐、体育等学科由专科教师来教。男女教师拿全额退休金年龄是67岁。
学校不鼓励教师加班,但规定教师每月有义务加班3小时的规定,如果超过3小时,则必须获得批准,付加班费。这样保证了教师的自由时间,也保证了学校工作正常运转。德国教师培训不多,教师参加培训还可以算教学时间,常规的培训方式主要由教育局下设专业机构承担,一般每年3到5次,还是自愿选择的。学校也没有教研活动,只有因重要工作需要举行协商会,如对学生评价统一标准商讨等,有时一学期可能只有1次。
在德国,教师的工资分为15个档次,最低档次每月2400欧元,最高档的每月6000~7000欧元。工资一般由所教的学科数、从事中学还是小学教育、兼顾任教学科数量有关。如果教师工作已有年月,且深孚众望,那么,他和一般教师的差别在于有一个“资深教师”的头衔。对于一所有100来名教师的中学来说,每学科“资深教师”至多有那么两个,而有些学科甚至没有。因此,在同一学校,决定教师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及婚姻家庭状况。结婚、生孩子会使教师的收入增加,年龄越大,工资也越高,如果是“资深教师”,收入也会比其他教师高一点。
如果教师希望成为校长,还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进修相关的知识,获得专业委员会认定后,就有可能成为校长。这种自己决定发展方向的职业模式,使教师的职业发展基于自觉的状态。
德国教师热爱教师职业,敬业爱岗,心态平和。这里几乎没有学校对教师刻意评价,教师一般也不会接受什么检查与打分。当我们问及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时,所有校长的回答几乎一致:学生成长相关因素很多,很复杂,不能单方面从教师身上找原因,也不能用少数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分数去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在德国教育行政部门会每4~5年对教师进行一次巡视听课、访谈活动,重点是诊断和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德国没有职称评定,也没有各级的优秀教师评选,学校也不会实行考核奖励。每个教师只管全心地教学生,履行岗位职责。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对学生的快乐、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有了新的了解。有一位教师的表述让我们感动,当问到面对学生学得不好时他是如何想的,他是这样回答的:“学生没有好坏区别,即使今天学得不多,但总是在他原来基础上有了提高,建立了新的平衡”。
教师间关系单纯,讲求合作,相处和谐。我们在安娜琳特小学的六年级音乐课上就发现有4位教师(有外聘教师),课堂上按音乐特长,分别承担舞台剧、声乐、打击乐、弦乐指导。对全班24名学生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合作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生动性、趣味性、科学性。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出现2位教师执教的情况,他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别,“以自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这两堂课差不多就是德国课堂的基本状态,不光有教育理念,更是行动。
德国社会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而这种重视不会伤害到儿童天性,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胜于关心学业的成就,他们能按孩子的潜质创造条件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促进其自主发展。德国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成长问题时,往往比较冷静与辩证,不会一味指责学校教育的缺失,而是更多地理性分析家庭与孩子的原因,使教师在工作中少了一些干扰,少了一些不该有的顾虑,多了一分的安全感和信心。
在德国,支持学校,发展教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查阅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资料时,我们发现家长乐意为学校承担义务,主动参与学校建设,有的出工,有的出钱,或者拾遗补缺地资助一些实物。
在了解了德国教师队伍建设后,反观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教育机制,都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教师入职把关比后期培养更重要。德国教师职业发展与人才教育十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为期两年的教师实践实习阶段,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成长至关重要。我国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设计,拓展了教师的来源,但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环节,许多教师走上岗位出现不适应、不合格的状态。因此,提高教师入职要求、规划职业标准,科学制定师范教育机制、课程设置,推出严格的、高水平的教师招考制度应是当务之急。
德国中小学生没有作业和考试压力
在德国,小孩满六岁可以进入小学。小学6年级毕业后(个别联邦州为4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和成绩,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成绩好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相当于中国的初高中一贯制重点中学),高中会考通过者,可直接就读大学。成绩略差的学生进入普通中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少数经过补习,通过专门考试后,可就读应用技术大学。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姜锋长期从事德国教育问题研究,自己的孩子也在德国上中学。他用亲身体会向记者谈到德国学生的负担问题。
姜锋介绍说:在德国,小学生在1―3年级时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德国人认为,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场所,家庭是孩子娱乐和成长的摇篮,因此,学校严格区别两者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在小学的初级阶段,要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以自由成长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学是半日制,下午没有课,老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或到野外郊游。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校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开发小孩的想象力和创意。例如手工课就是德国小学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小学1―3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享受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
到了4年级,学生的课程增加,学习任务加重。因为小学4年级后学生就要面临着“小升初”问题。在德国,小学升中学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平时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语文、数学、常识这三门课成绩优良的学生,才可能被推荐到文理中学上学。经过从小学1年级到3年级寓教于乐的阶段,4年级的学生已经懂得应该认真、刻苦学习的道理,老师也开始布置家庭作业。但学校对家庭作业完成与否并不进行严格检查,有时是老师课堂统一讲评,有时只是抽查批阅。平时学校进行笔头测试的时间为,低年级不超过15分钟,高年级不超过30分钟。在小学生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轻,压力小,课余生活丰富,过得确实潇洒。姜锋的孩子有时在家额外多做些课外作业,但并不特别得到老师的嘉许。在德国人的育人观念中,孩子生长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做他相应的事。超前学习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有时间,应该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长身体阶段,必须要有强壮的体魄,因此,在课余生活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锻炼身体,作业要给体育锻炼让路,这在德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进入中学后学习课程大幅增加。通常学生要上德语、数学、英语、拉丁语、化学、生物、地理、宗教、历史、音乐和体育等课程。前四门是主课,老师会针对主课内容留部分家庭作业。一般学生会在30~40分钟内做完一门功课的作业。中学生每天大约用两个小时做作业。如果每门课的作业都想得高分的话,还要加上复习、预习以及整理老师讲课内容的时间,这样要花大约3小时。德国中学没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也没有中考和高考。老师根据每学期4次闭卷课堂书面作业成绩、平时课堂提问和测验的综合水平评定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死记硬背耗时而不实用
德国老师从来不给学生留过多、过繁的家庭作业,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假期和周末不留家庭作业,星期一不得安排考试。德国老师普遍认为,学生做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学会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一个概念或一种定律,学生懂了,会用就行。所以在测验时,如果学生解题思路正确,即使计算有误,老师也给予肯定。在德国的学生参加数学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参加物理考试可以带物理公式手册。大家觉得,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各项公式可以很方便地从网上或计算器等工具里获得,为什么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呢。很多德国家长都认为,与其让孩子花大量时间去背诵条文,不如让他们学习更多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懂得如何可以随时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因此,德国学生的作业虽不多,但他们阅读量很大。很少有德国家庭允许孩子晚上坐在电视机面前消磨时光,而是鼓励孩子们读书。姜锋认为,从表面上看,德国学生没有像中国学生有那么多作业要完成,也基本没有考试压力,但他们内在压力还是很大的。例如,德国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进行讨论。老师出题,学生要为此准备专题报告。这就促使学生须阅读大量书籍和资料,学会搜集、归纳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评价机制合理学生负担减轻
在德国孩子从小学入学到进入大学之前,只经历一次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考试,那就是高中结业的毕业考试。然而即便是这唯一的考试也并非是一考定终身。德国高中升大学的条件,除这次考试外,还要将两年内四个学期所有学科成绩计入毕业成绩的总评中,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学生在高中毕业考试中考砸了,只要他以前各门功课的测验和作业成绩不错,他也不至于功亏一篑。德国学生负担轻,压力小的另一个因素是,高中毕业考试的四门科目是由学生在规定课程内自己选定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强项,使自己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最佳水平。
相比中小学生,德国的老师十分辛苦。高中的老师每周授课时间为24小时,每位老师至少负责两门功课的教学,如语文兼社会学,拉丁文兼历史,数学兼物理,英文兼体育等等。因此德国老师要修两门主专业,并通过两个国家考试。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价值评析
一、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原著的翻译和出版,主要有《工作学校要义》(1935年)和《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1993年)等。
对凯兴斯泰纳较早的研究主要见于民国时期。凯兴斯泰纳的主要著作之一《工作学校要义》于1911年问世,很快,其著作中的教育理念就传到中国。20世纪初,国内著名教育学者樊炳清、钱歌川、姜琦、刘钧等就对他的教育理论做过介绍、研究和评说,有的还亲赴德国向他学习。其中,比较详细的相关研究见于民国时期姜琦所著的《现代西洋教育史》。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凯兴斯泰纳个人经历和著作介绍
《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目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两本主要著作《工作学校要义》和《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
2.凯兴斯泰纳总体思想内容介绍和价值评析
《外国教育管理史教程》中,作者在第五章近现代德国的教育管理中,从倡导公民教育、倡导劳作教育和创办补习学校三个方面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办学思想。《外国教育史教程》把凯兴斯泰纳视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新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介绍了其“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在《德国基础教育》中,作者将凯兴斯泰纳视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从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在职业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3.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思想介绍
马立志在《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里阐述了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目的、任务和具体改革措施,挖掘出了其中渗透的“大职业教育观”。在《外国教育实验史》中,作者具体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并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与费斯泰洛齐教育实验、杜威芝加哥教育实验作了比较。
4.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介绍
徐小洲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里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相关概念和实施公民教育的场所特点,最后评析了公民教育思想。李静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目的》中着重论述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与我国公民意识培养之间的联系。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凯兴斯泰纳的众多研究主要有两大类:
1.介绍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并对其思想价值和改革影响进行评析
在由摩洛哥教育家Zaghloul Morsy主编的《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二卷)中,作者结合凯兴斯泰纳的个人经历,介绍了凯兴斯泰纳个人主张背后的实践来源。ThomasAlexander 和Beryl Parker 所著The New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Republic中主要论述了他的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
2.结合作者所在国家和所处时代所遇到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对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有选择地进行了介绍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其主要著作之一《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中,谈到了凯兴斯泰纳用于国民教育的教学方法。Philipp Gonon在The quest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 Georg Kersch-ensteiner between Dewey, Weber and Simmel中,把凯兴斯泰纳与杜威、韦伯、西美尔联系起来,给普遍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关键词:双轨制;高考改革;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而技术岗位的人才缺口却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高考体制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借鉴德国教育体制,探索“双轨制”高考改革在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它既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也有助于高职教育的更好发展。
1.借鉴德国教育体制,探路高考改革双轨
《光明日报》就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发言进行过报道,鲁昕表示,我国将要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保证两类人才和两种模式高考的实现:一是技术型人才的高考,文化知识和技能是考试内容;二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现在的高考。将这两种高考区分开来是实施“双轨制”的主要目的。
德国是最早采用“双轨制”的国家之一。以德国学生为例,约有26%的人在中学毕业后选择读大学以继续学术研究,而其余的多数人则会选择职业学校或专科学校。有时这种双向分流也会出现交叉现象,例如有些学生读到高中后发现跟不上课程,他们就会转到职业学校就读。在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和职业教育发展中,这种灵活的体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双轨制”高考改革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1)有利于缓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低视”现象。我国职业教育的声誉长期以来都比较低,在高考招生上,高职院校一直处于末位的选择状态。在国家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双轨制”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在高考招生中的“末位”情况会由于独立招考模式的产生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在社会意识层面有利于改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看法,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
(2)有利于高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实施“双轨制”高考模式后,两类高等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进行就读。这使得不同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学生在两种不同的选拔和培养模式中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3)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高考招生体系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双轨制”的高考模式可以从高考招生制度这一层面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所建立的框架,形成并促进一种新的、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体系,同时丰富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双轨制”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对策
(1)实现自身完善,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前景。要想完善和提升自己,高职教育应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声誉,并提升服务学生和社会的能力。人们的选择是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体现,而高职教育中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预期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职业发展方面要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高职教育能为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要使他们对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有美好的憧憬,让他们感受到读高职院校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促进考生和家长的求学希冀同高职院校招生意愿共识的达成。从契合大众接受心理入手,唤起社会的认同,使其逐渐被大众接受,这可以使高职教育高考对学生和家长更具吸引力。
(2)响应高考改革政策,体现高职院校特色。要想让“双轨制”高考改革付诸行动而非流于形式,就需要具体规划和设计职业教育高考模式,在各方面对其加以改革,包括指导思想、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录取手段、科目设置、选拔标准及组织、评价、监督等,使这些方面能够适应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需要。打破传统高考制度所带来的强化知识记忆和应试技巧的怪圈,将高职教育选拔人才的特色体现出来,最终使“双轨制”高考改革在高职人才的选拔方面发挥真正的效能。
参考文献:
[1]詹嘉仪.“技能高考”:高职院校招生改革论述――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2(03):20―24.
关键词:个性化,关怀教育,班级管理
1.关怀教育的研究背景
1.1德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启示。笔者有一学生,分别已有20余年,今年从德国回来拜望我,期间他详尽地向我介绍了许多德国的教育状况,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感觉德国政府对学生正是关怀备至,学生心里应是熨帖之极。再观美国教育,也有许多关怀教育的内容,两国的关怀教育可谓各有千秋。在此不一一赘述。
1.2现代教师的时代要求。现代教师受学生欢迎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
1.3现阶段教师对学生关怀教育的开展现状。由于升学指挥棒的存在,大多数学生教师对学生个性尊重不够,理解不够,关怀不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让有的学生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为未来社会的稳定埋下了祸根。如有的老师以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唯由,动辄将学生赶出教室,或让他们罚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论文大全。报上曾载一学生因为班主任叫同学投票让其离开,导致该学生投河自尽,给我们留下了多么惨痛的教训。
2.个性化关怀教育的实施策略
1)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扬长避短,让他们获得充分的心理满足感。让他们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念,要让他们觉得我很重要,我并不是一个失败者。
2)利用个性互补优势,因势利导,建立若干个兴趣小组和学习互助小组,并积极开展活动,满足他们的内心心理需求和上进心要求。如我班从高一开始就按照学生自愿和学生个性互补的原则,建立了八个号称航母组合的学习兴趣小组,不但让我班学风一直保持稳定,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集体归属感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让我班三年来月月获得文明班级。论文大全。
3)打破学科壁垒,充分发挥学习尖子的作用,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走共同进步之路。首先要培养好尖子生的爱心,要让他们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同时也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上进心,还要注意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最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让他们充分品尝展示才华和分享知识的快乐。
4)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要有一颗宽容博大之心。不遗余力地帮扶各学科的学困生,避免厌学甚至辍学现象的发生。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中国也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古训,可见宽容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么重要。尤其要注意容忍某些学困生的一时行为失范之处,要以过来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5)积极发掘素质教育的内涵,从学生个性出发,通过访谈、通信、发短信等多种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排疑解惑。论文大全。同时,在学生出现困惑时,要耐心地帮教他们,开导他们,让他们及时解开心结,及时地把主要精力投入自己的学习中去。
3.实施关怀教育的意义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的多样性就始终存在,尊重了学生个性,就是尊重了学生人格,尊重现代素质教育的规律。是当代人文教育、人本主义的集中体现,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来尊重、来关怀始终是人文教育的核心。
实施个性化的关怀教育也是新课改形势下对教师的新的时代要求,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教学的五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是最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其教学成效肯定要大打折扣,反之则可弥补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的不足,这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因此实施个性化的关怀教育,能满足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终为提高教学成效服务。
实施个性化的关怀教育最关键的是能培养一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未来社会人才。让他们不至于像郑民生、徐立华一样走上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道路,让未来的社会肌体能健康发展。让中国的未来社会能长治久安。
居住在德国莱茵河畔科隆市的莱菲女士可没这胆量。她于2010年底圣诞节前夕的一个周日弥散,提前来到科隆大教堂,进行了她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告解。告解的缘由事关她那颇具叛逆性格的儿子坎贝的婚事。坎贝在幼童时期由其父母携至教堂进行了领洗圣事,然而,坎贝成年后几乎从未踏进过教堂。参加工作后,坎贝的周薪单上都会出现658欧元的教会税(Kirchesteuer),这或许是能够解释的惟一原因(不过坎贝家族还真不差钱),坎贝瞒着家人重新进行了户籍登记,声明自己是无神论者。由此,坎贝薪水单上再未出现教会税。
坎贝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坎贝的母亲不但是虔诚的教徒,而且还在天主教科隆大教区艺术基金会里担任重要职务。由于坎贝自动脱离了教会,也未缴税,他不可能厚着脸皮在教堂里搞什么婚礼,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莱菲女士认为,儿子的婚礼不能在教堂举行,不仅事涉儿子的个人信仰,而是整个家族的耻辱。接受莱菲女士告解的米高斯神父说:“对这只迷失的羔羊要有信心让其重拾信仰,盼早日回到主的身边来。”米高斯神父表示可以安排时间为其儿子坎贝领坚振圣事(覆手礼和傅油礼)。
2011年万圣节期间,坎贝的婚礼最终得以在科隆大教堂举行。据称,莱菲女士为在教堂成功举办儿子的这场婚礼,在近一年时间里向当地教会断断续续地捐出了她的全部积蓄。
教会税收入不菲
德国、丹麦、瑞典、瑞士、芬兰和冰岛是欧洲地区仍然保留教会税的几个国家。教会税在欧洲影响较大的首推德国。德国教会税的纳税人为罗马天主教会和福音新教的信徒,这两个教会的信友约占德国总人口的70%。德国教会税的税率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8%~9%,由雇主代扣代缴。教会税是附加税(类似中国的教育费附加),由财政部门收取后直接返还给教会,由教会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德国教会税每年大约可以收到七八十亿欧元左右。像德国天主教会主要教区中在册信徒人数最多的科隆大主教区,2011年的教会税收入预计超过5亿欧元。
教会税不属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不纳入国家常规预算报表中。在德国,除教会税外,宗教团体开办的学校、医院和养老院等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资助,政府补贴、免税收入、教友的奉献款大约占教会总收入的四成,其他的收入就是教会税。与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中国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没有固定的工薪收入,他们的日常开销主要靠教友奉献。而德国教会税支出的大头却是用于神职人员和事工的薪资。有资料可查的是2004年的一份官方统计资料,德国天主教教会神职人员和事工的薪酬大约占了教会税总支出的60%,日常管理费、教堂维护费、教育助学以及社会慈善项目各占了大约10%。
说起来,丹麦和瑞典的国民对教会税鲜有抱怨。税收和宗教在上述两个国家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税收与宗教组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丹麦和瑞典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均高达55%以上,这里的老百姓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教堂税已经失去感觉。丹麦和瑞典是经济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尽管税收很高,但福利无处不在,人人生活的似乎都很快乐,税收已经不是一个真问题,税收就是幸福,宗教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仰问题。
现在世界上固然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还在奉行政教合一政策,宗教之所以还能获得国家财政的鼎力资助,还是缘于中古欧洲时期宗教的国教痕迹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而且世代相传教徒甚多。如瑞典和芬兰的路德宗教会信徒约占两国总人口的近90%。再比如,福音路德教是冰岛的国教,超过90%的冰岛人是其在册成员。比较有趣的是,冰岛不但对福音路德教教徒征教会税,而且对非教徒或其它非主流宗教团体的成员课征一笔与教会税等额的文教捐(与教会税的计税方法相同),用之于国民教育。换言之,冰岛人不缴教会税,就纳文教捐,两者必取其一。
“什一捐”
欧洲的教会税是个“骨灰级”税种,由古老的“什一捐”演变而来。据《旧约・创世记》记载,以色列人的祖先亚巴郎将战利品的十分之一献给了当时的耶路撒冷王兼祭司的默基瑟德,此举受到天主的大加褒奖。后来,亚巴郎的后代约定俗威的将自己收入的1/10献给上帝以表虔诚。此后“什一捐”逐渐发展成为犹太的正式法律。在6世纪教会势力盛行于欧洲时期,“什一捐”开始被欧洲教会法所规范,“什一捐”的税收强制性特征由此发轫。这是宗教徒向教会捐献由自愿到强制征收的一个重大转折。后来“什一税”逐渐获得欧洲世俗法律的支持,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税收。到19世纪,理由各不相同,多数欧洲国家先后废除了“什一税”。
法国是欧洲最早废除“什一税”的国家,1789年的那场法国大革命起了关键作用。笔者曾多次与天主教里昂大学神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尤锡玖教授交流法国天主教教会的现状。尤锡玖教授称,法国教会目前主要靠信徒奉献和经营收入(出售圣物、旅游门票和其他服务收入等),政府也提供一定的财政援助,还有减免税等。不过,法国天主教教会确实比西欧其他国家的教会寒酸,没有教会税这项固定收入是一个很重要原因。尤教授戏言,不要以为这是天主对法国教会的惩罚,这是一种“神贫”,最高精神意义上的贫穷。
今年年初,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齐聚纽约希尔顿酒店,召开一场“如何提高教育水平”的非正式研讨会。会议长达十多小时,规模空前,来自香港、英国的教育部门负责人和各国的教师联盟代表热烈交换着自己在教育领域的经验教训。
上海代表团也来到纽约分享自己的教育经,这让坐在一旁用电脑记录的德国教育家安德里亚斯・施莱克尔很高兴。“我注意到,当来自上海的教育官员讲话时,底下的人都开始做笔记,抄录别人的经验。这简直难以置信――10年前,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教育系统是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上海人的自信是有原因的。2010年岁末,上海学生参加了以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ISA),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15岁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得分中均名列第一。这一消息震动国内外,也让国人开始得知这项全球盛行的教育效果测试。
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创立者,施莱克尔并不代表任何国家。他说自己代表了全世界的学生,至少代表他们的数据而来。
用数据衡量教育成果
如果没有施莱克尔,这场教育交流会就不会召开。一头白发的施莱克尔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工作,负责国际教育方面事务,近些年来,他正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
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曾多次就教育问题与施莱克尔进行协商,并在全国推广其教育理念和措施。“他深刻洞悉全球教育的重大议题和挑战,比我见过的任何专家都要好,”邓肯表示,“而且他很坦诚。”英国教育部长迈克尔・戈弗则称施莱克尔为“全球英语教育中最重要的专家”――尽管施莱克尔是个德国人,而且现在住在法国。
一个性格内向的德国科学家,转而为世界各地的学校进行评估、提供建议,这个故事听起来颇为离奇。
施莱克尔的父亲是一名教育学教授,在汉堡上学时,施莱克尔成绩平平。在高中阶段,施莱克尔对数学和科学展示出浓厚兴趣,老师也鼓励他在这些科目上有所发展,随后他的成绩得到提高,成了班里的尖子生,并获得了国家的科学奖。在汉堡大学,施莱克尔的专业是物理学,他对父亲的学科没有任何兴趣。
大学时,出于好奇心,他听了教育科学家托马斯・波斯尔斯维特的演讲,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这位教育家主张用实际的数据来衡量学校教育的优劣,在当时的1986年,教育机构还被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意识形态所占据统治着。施莱克尔决定与托马斯开展合作,研究一个国际通用的教育测试,那时,一些国家只会挑选极少数学生参加国际测试。“许多国家的教育者都说‘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对于习惯于数据思维的施克莱尔来说,这不现实,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是最好的?
1996年4月,施莱克尔和经合组织的同事们开始设计一种更合理的测试方法,经合组织由此开始考量各国教育的效果。
到2000年,来自32个国家的15岁中学生开始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其中多数国家为经合组织成员。比起从前的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涉及的同龄学生和参与国家最多,该项目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对事实的记忆力,而是他们严谨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种测试“国际通行”
第一次PISA测试的结果令人瞠目,国际媒体纷纷报道了排名结果:美国排在希腊之前、加拿大之后,表现中等,后来的每一次测试中大体如此;对于一直相信自己的教育系统领先世界的德国人,他们的排名甚至更低。
美国的教育官员为自己的学生辩护,认为他们糟糕的表现与大量的移民家庭和学生有关。但施莱克尔指出,美国本国学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移民背景的学生只会导致各国学生表现3%左右的差别。一个国家的财富水平也不直接意味着教育的成功,人均GDP指数只会导致各国学生成绩6%的差异。
在德国,PISA成了家喻户晓的考试,并催生了一档黄金时段的智力问答节目“The PISA Show”。施莱克尔走访了大量学校,观察各组数据。他的结论是,优秀的教育系统的形成,都经过了一系列的关键变革:师范学校在学生选拔上更严格;教育部门更重视发展高水平的教师和校长;将受过良好培训的人才置于合适的位置;允许在教育方式中的创新实践,而且在成功事例中最显著的是,学校为贫穷学生提供平等甚至更多的资源投入。
施莱克尔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也引来了连串的质疑和批评声。美国研究学会副主席马克・施耐德称施莱克尔是个“异常优秀的推销员”,并认为经合组织应当只收集教育数据,而不该越权提出建议。
德国美术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启发性的统一。开放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方法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指开放式的教学能够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美术教育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更具有艺术性特征,而在绘画技艺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要从绘画技巧上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线条的对应、明暗的配合、对象的比例、动态中的侧重点等;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上,更加注重师生的平等与和谐,课堂分组探讨与交流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对待艺术的认识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根据自我的认知畅所欲言,而这种对课堂互动的友好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发挥其想象力。课堂探讨只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观念的认识上,教师是课堂探讨的引导者,将问题作为探讨的中心,并依此来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学生不受过多的思想限制,可以依据自我的思考来形成对艺术的认知。对于探讨后存在的问题,教师并不作详细的规定,而是鼓励学生以自我的体验、自我的思考来把握课堂教学的主题。对于课后作品创作,多由学生自己与相关技术工作室建立合作,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技术,学生可以从技术工作室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创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则多由学生通过与工作室教师进行探讨来加以解决。其次,注重美术教育过程。从教育目标来看,德国的教育目标是明确的,即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增强民族文化艺术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增强艺术的社会功能。从艺术的发展来看,长久以来,对艺术的质疑是争论的焦点,但同时,在不断的否定与争论中也促进了艺术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德国美术教育尊重人的心理、生理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艺术创作的具体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德国教师往往尊重学生自己的艺术思想,鼓励其在绘画创作中去体验、去体会。再次,注重对教学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德国的多数学校都会从环境的营造上来促进对学生的艺术感化和影响。同时,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德国美术教育具有全民性,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艺术品位的提升上,既要体现求真、求异,又要突出创造性。对于德国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无论是民族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国际的,都能够从环境中见证统一与和谐。
二、德国美术教育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包豪斯美术教育理念为德国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对学生天真情趣的激发,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展现学生对美的认识,并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艺术来源于创新,更源自对审美态度的培养。德国美术教育关注学生的感受,倡导个性化的艺术教育,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更关注学生各自的体验和感受,鼓励其从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并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探讨,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能力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辅导课的方式,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小组,并在小组的学习与交流中明确教学内容,锻炼能力。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德国美术教育多融入项目教学法,无论是基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确立研究方向。需要强调的是,德国美术教育注重从美术这一基本概念上来构建美,并在对美的探讨中融入对人的综合性的培养。而我国美术教育往往忽视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与行业发展、企业融合上缺乏有效衔接,大多停留在素描、手绘、色彩上。因此,加大对实践环节的引入更是改善美术教育的关键点。
(二)注重艺术与技术的有效衔接
德国的美术教育理论大多源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德国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康德提出实物与图画能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借助于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席勒从审美理念上将艺术与感性、理性建立联系。我国道家创始人老子在构建自己的人生体系时,将婴儿状态与赤子之心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层次;明代思想家李贽也提出童心论思想,这些思想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为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术进步开启了创造的思想动力。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生与德国美术学院的学生相比,大多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在技巧的运用上更为娴熟,而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其技术只能成为艺术创意的工匠,缺乏个性与灵性。如对于线条的训练,西方绘画多注重基本元素的造型训练,德国美术教学中对于线条的运用更具特色,教师鼓励学生从线条的长、短、曲、直、交错中来体现出艺术化的节奏;而我国美术教育则限于对体系框架的学习,学科性太浓,难以从艺术与技术教育的协同上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对美术教育内容及学科范畴的延展
从美术教育的实践来看,作为艺术科学,应该在教育中体现渗透性。德国美术教育实施的是模块化教育,为了凸显学科综合素质,在课程开设上有绘画、素描、陶艺、影像、自由绘画、玻璃艺术、木刻艺术、摄影艺术、印刷艺术、雕刻艺术、拼贴艺术、木材教育、纺织教育、多媒体教育以及美学、教育学、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其课程范畴的广泛性与学科独立性并列,足见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科拓展课程上,还融入了音乐、美育、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从美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上建立融合。德国的美术教育环境也是丰富的,在艺术馆、美术馆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群来参观与学习,有拍摄的,有临摹的,有写生的,他们在对美的发现与体验中感受创造美的快乐。在课程设置宽度上,德国美术教育注重课程的广泛性;而我国美术课程则多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的认知结构来设定课程宽度。因此,在我国美术教育课程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美术延展课程,如金属艺术、木材知识、玻璃艺术、纺织课程及装饰画等知识;在艺术修养课程上,应加大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德国的探究式课堂,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