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员工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规范

时间:2022-10-13 00:5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员工行为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员工行为规范

第1篇

对照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一线员工的我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纪律、职业安全等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自我检查:

一、职业道德方面

我牢记《员工行为守则》职业道德提纲提出的七条要求牢记使命,忠于工行;履行职责,回报社会;胸怀整体,顾全大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服务为本,客户至上;稳健合规,防范风险

1、在日常工作中,未出现差错较多、任务完成不及时、敷衍、推诿等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扎实的行为;

2、未有经常迟到、旷工、早退等不遵守劳动纪律和情绪低落、工作消极的行为;

3、未有经常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集体活动的行为;

4、未有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客户红包、礼品、手续费,索取财物或借用通讯设备、交通工具、报销各种费用、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

二、职业素养方面

我深知一个人在工作上的优劣表现和成功与否往往与自身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密不可分,职业素养是一个人个人修养及内涵的综合反映。我在工作中创新争优,与同事团结协作,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和知识技能,在工行工作的几年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先后通过了助理会计师、经济师、金融理财师的考试,取得了AFP资格认证资格。

三、职业纪律方面

我遵守从业纪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各项业务,按照职业纪律的11条要求,严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从不泄露客户信息,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的回报客户,避免个人与客户、工行利益发生冲突。

1.未有参与洗钱与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的活动、从未充当资金交易中介或其他非法金融活动。

2.未有组织参与涉及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3.未有长期拖欠贷款、借款不还,或信用卡恶意透支,套现的行为;

4.未有签发虚假回单、对账单、虚假银行存款证明、变造、伪造虚假存单折、卡的行为;

5.未有自办业务的行为;

6.未有私自以客户名义或虚拟名称开立账户的行为。

7.办理电子银行严格执行本人办、本人签、交本人,执行双人核实签发的手续。

四、职业安全方面

第2篇

一、优雅清新的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能为客户带来愉悦轻松地心情。

信用社营业场所环境是客户对信用社的第一印象,因此营业环境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客户对信用社的第一印象。对信用社营业场所的改造,改变了客户对农村信用社脏乱差旧有观念认知,在客户心目中树立了环境优雅清新的新观念。

我们一直在强调优质服务,但是我们的服务质量真的好了吗?是否做到了《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中指导我们应该做的?

《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中“凡事都要站在客户的立场去思考,客户的满意高于一切”。有一种说法叫“换位思考”,我们是否做到了?是否会想到:假如我们是客户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在执行大额资金支取提前预约制度时,是否做到了区别对待?国有商业银行对黄金客户,提高大额提款的预约额度,例如农行大客户,20万元以内不用提前预约,为黄金客户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们是否也能做到?毕竟“客户想要的”与“认为客户想要的”有天壤之别。当有客户因家人住院急匆匆来取款时,我们优秀的员工会主动上前帮助客户优先办理业务;有的员工则视若未见,置之不理。当同样的情节发生在下班前结账后,我们是否给予客户以充分的帮助和解释,做到真正地为客户着想。“客户认知决定一切”。当我们解释、帮助不到位时,就会给客户造成不便,造成客户情绪激动甚至投诉,给我们的信合形象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从而影响到客户特别是优质大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度。

怎么做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我们的《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中有详细并且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有的员工得到《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不去看,放在一边等于摆设;有的看了不去记等于白看;有的记住了不去用等于没用,不是“知识就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曾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为了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发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收益,我们应认真学习《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并学以致用。

二、高素质员工的人格魅力,能为信用社带来更多的优质客户。

高素质员工的人格魅力,能给客户以信任和安全,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高素质的员工在国有商业银行少见,信用社更是不多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员工呢?《礼记·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就是“修身”。作为一个信合员工,只有提高自身的修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干好工作,才能为信用社创造更大的效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呢?《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中的“四四要诀”告诉我们该怎样端正我们的行为、养成我们的习惯、塑造我们的性格进而改变我们的命运。

在当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年代,当我们的思想为外物干扰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为腹不为目”吗?我们能做到“好德如好色”吗?如果我们经受不住考研时,就会养成不良的习惯,就会为欲望作恶事,只会为我们自己带来厄运。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们要从心开始、从修身开始,清理自己的思想,检视自己的行为,改进自己的习惯,雕塑自己的性格,改变我们的命运。

修心修身为塑造我们的人格魅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良好的沟通是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纽带

与同事交往需要沟通,与客户交往更需要沟通,因此沟通的效果决定了同事相处是否融洽,决定了客户经理和客户之间协议达成的成功率。《员工行为规范手册》明确了我们在与客户交往的各种场合中,所应遵循的礼仪、和客户沟通的方法、营销方法。只要我们去认真学习体会学以致用,与客户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以良好地沟通为纽带,向客户营销自己营销信用社。信用社不管怎么创新、经营、管理,最后都的落在两个字上——“营销”, 因为只有销售才能实现利润,其他都是成本。我们和客户沟通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营销结果。在与客户的沟通中,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及工作方式建立客户关系呢?通过对《员工行为规范手册》的学习,将我的所得分享给大家。

(一)我们应建立的心态

沟通效果基于我们员工是否拥有的良好心态,带着情绪和客户沟通只会事得其反,所以作为沟通的主动方,我们应建立良好的心态。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和客户沟通呢?

第一我们要建立喜悦心,当我们以开朗、快乐的心情去和客户沟通,我们就能做到“涣然冰释”。 第二我们要建立爱心,当我们以关爱、帮助、照顾客户为出发点时,说出的话是真诚的,作出的事是真实的,传递给客户的不是欺诈和猜忌,而是安全和信任。客户在我们用爱心制造的安全、信任的氛围中,才能静下心来听取我们的语言,接受我们的思想,接受我们的产品。第三我们要建立利他心,在与客户的沟通上,不是“客户能为我们做到什么”,而是“我们能帮助客户做到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给客户最好的服务。我们满足客户的需求,更有利于发展自己,帮助客户得到客户想要的,信用社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二)与客户沟通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沟通行为的主动性,和客户沟通我们应该是主动的,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贷款和走下去了解市场的需求,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同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世界首席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来北京讲销售,一上台把麦克风还给主持人,打开兜子不停地发名片,半个多小时过去后,上台说“销售的第一个秘诀讲完了”。在餐厅里吃饭,服务员上菜,乔吉·拉德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说:“小姐你好,我叫乔吉·拉德,卖雪福来汽车的”。服务员说:“谢谢你。”第二道菜,没换服务员,乔吉·拉德又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说:“小姐你好,我叫乔吉·拉德,卖雪福来汽车的”。服务员说:“您已经给我一张名片了,先生。”“这张名片给你妈妈带回去。”上第三道菜还是那个服务员,他又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说:“小姐你好,我叫乔吉·拉德,卖雪福来汽车的。”服务员说:“好,这张给我爸爸带回去。”乔吉·拉德在美国给孩子发名片,同行都笑他。孩子当时不会买汽车,长大后就有可能买汽车。乔吉·拉德培养潜在客户,从孩子就已经开始了。而我们的员工很少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让信用社失去了许多的潜在客户,也失去了潜在的市场!

第二、沟通对象的多样性,信用社发展的好坏,要看他有多少对公存款客户、储蓄客户以及优秀的贷款户,同时还要看该信用社发展新客户的能力。我们信用社的客户数量在同行业是最多的,这是我们的金矿,事实上我们的客户资料很少或根本没有被利用起来。很多的储户,很多的优质贷款户因为没有及时的沟通与关照,被其他金融机构拉走。

第三、沟通过程的互动性,表达能力说服能力是沟通的基本技能。讲话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有结果比有道理更有价值。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客户对员工的回应,沟通的品质、态度取决于员工对客户的回应。我们与客户沟通的态度、沟通的品质,取决于我对客户的回应。所以在和客户的沟通中应注意沟通五项基本动作的使用,即:点头、微笑、倾听、回应、记笔记。例如:有人问你一声“好”,应该积极回答一声“好”,这个“好”是你告诉别人,你很好你还健在;是告诉别人你的态度、你的状态、你想得到收获。

第3篇

摘 要 在本质型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中,探索并构建符合煤炭安全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零伤害、零三违、零事故”目标导向安全管理,通过构建员工安全行为管控体系,现场不规范行为同比下降8%,截止到4月底,实现安全生产1341天。

关键词 安全 行为 管控体系

安全稳定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前提。从当前煤炭企业而言,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仍是人的行为不规范问题。钱矿公司以加快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为目标,对构建员工安全行为控制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行为管控举措,并应用指导于安全生产实践,全面提升员工自我管控的意识和能力,实现本质型安全生产。

一、准确把握规范员工行为的重大意义

在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煤炭企业通过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在重大事故防范、员工行为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员工三违及不规范行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人、机、物、环四大要素中,员工行为始终是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从开滦集团煤业公司成立以来发生的死亡事故看,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就占34%,钱矿公司近十年来由于员工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精神不集中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4.2%。所以,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把员工行为管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安全管理以人为本、“自主保安是安全第一道关口、也是最后一道关口”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员工行为规范思想意识,加强员工行为管控,强化知行统一,提高安全可控度。

二、构建员工行为管控体系基本思路

1.建立公司、区科和班组“三级”行为管控体系。分线、分单位把安全行为控制体系涉及的内容,以量化目标、细化指标的形式,逐级逐层分解到人头,形成公司、区科、班组“三级”行为管控体系,实现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

2.建立区科员工行为控制体系。提升工作流程、劳动技能、环境设施的掌控能力,是构建安全行为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围绕员工行为控制,要全面实施班前精神状态确认,落实排队乘罐、排队乘车、排队打卡制度,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增强区科自主管理能力,调动员工自主管理和自主保安意识,促进员工行为规范意识的养成。

3.规范查处违章行为的管理流程。发生事故必须认真组织分析,找准原因所在,制定整改措施。区科管技干部和班长查出的违章行为由区科安全副职负责统计和整理,按区科安全机制进行考核,在每周的区科安全办公会上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各类事故的责任追究,由单位扩大到分管副总和有关职能部门。对“三违”及不规范行为的责任追究,由本人拓展到区科、点班、班组。

三、构建员工行为控制体系应把握的重点

1.强化安全思想教育。为促进员工良好行为养成,要发挥党群部门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多媒体宣传阵地,对员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员工重视安全、想要安全,进而规范操作、保证安全。同时,不断灌输安全文化、“三零”目标导向理念、事故案例教育等内容,增强员工的行为规范意识。

2.强化区科班组建设。为保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班队长队伍,带领员工规范操作、安全生产,要制定班队长建设实施意见,重点培养安全意识、技术水平、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同时,要严格审批,必须经过报人力资源部、安管部审查合格,再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3.强化操作岗位培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实物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阵地,推进教育培训的视频化、板块化、课件化。并针对不同岗位特点,采取订单预约式教培、交流研讨式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坚持将培训重心下移,把培训延伸到生产现场,采取技术绝活传培、现场指导送培等方式,组织高级技师、专业技术人才到现场传授技艺,提升员工岗位操作技能。

4.强化“五精”管理。以导入“五精”管理要素、领会“五精”管理内涵为重点,规范员工行为养成。通过开展整理整顿活动,推广编码定置、色彩管理及标识管理,逐步实现现场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带动员工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员工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4篇

关键词:规章制度 法律规范 理念 技术

早在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第一个三年目标中提出,将规章制度建设融入法制工作。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法制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国务院国资委更是将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企业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与评判标准,明确提出了强化规章制度法律审核与法律管理,形成全面有效的规章制度链条等要求。因此,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实现规章制度的法制化、系统化,从法制建设角度是尤为必要的。

一、规章制度与法律规范的相通性

从法律规范视角谈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目的在于从理念、技术、内容等方面,使规章制度体系内容更加向法律规范体系内容靠拢,实现规章制度的法制化与科学性。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任务是认清国家法律与企业规章制度有哪些相通性,这是本文研究的前提。

(一)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规范

国家法律与企业规章制度均指示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准则,国家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调整全体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与行为规范,调整企业员工的行为,总体说来,二者在其效力所及的时间与空间内范围普遍适用,并在其各自调整的领域内居于最高的规范地位。

(二)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企业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一样,以权利义务为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动机,指引员工以此开展工作。可以说,法律定义中的权利在企业规章制度中表现为“职权”,而义务则表现为“职责”。

(三)程序性、公开性的行为规范

无论国家法律,还是企业规章制度,从制定到施行都必须经历一定的程序,对程序的尊重,是对规范作用的保证,是公正、客观与科学的体现。同时,法律与规章制度还必须是明确而公开的,若要在某一范围内成为普遍行为准则,就必须以其在该范围的公开和被知悉为前提条件。

二、规章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规章制度是国有企业实施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与依据,作为“企业内部法律”,以规范性为其核心价值体现。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员工行为合规、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保障实现企业整体及局部业务运作的有序化、规范化。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规章制度呈现出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广泛存在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综合计划、财务管理、市场运营、后勤保障、检查监督等各个业务层面。一方面,规章制度设置员工权利义务及责任,明确其行为准则,使其能够预测、判断自己的行为及相应结果。另一方面,在规范企业管理方面,规章制度能够防止管理的任意性。如果暂且抛开管理行为不说,仅从法理学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关系以及员工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四个方面。

首先,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到普遍指引作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相比国家法律而言,规章制度调整企业内部关系,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二者均以一定范围内主体行为的规范规则为己任。具体说来,可将规章制度的内容划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即告诉企业员工可以做或不做什么,什么不该做,必须做或不做什么,而这样的规范内容正是指引作用的体现,是对企业范围内员工的普遍性指导。

其次,规章制度是对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评价尺度。它将一切员工行为纳入评价客体之中,针对已经实施的行为,判断何种行为被企业所允许,何种行为违反企业规定并应给予否定评价。

再次,规章制度预测企业员工相互之间将会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这种预测作用可以使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地开展工作,防止不可预见的后果出现。因此,这种作用在于提供给员工一种行为模式,使员工符合规定的从事工作,并使员工能够预测自己和他人将会如何行为,一旦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后,后果将会怎样。正是规章制度的预测作用,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一种稳定的运营模式。

最后,规章制度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强制力对违反规定的员工作出强制性要求。这一作用体现在后果与责任的设定上,若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的评价是否定的,那么,实施该种行为的员工则必须依照规章制度关于责任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当然,在行为后果可以挽回或补救的前提下,规章制度还对员工立即停止某种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有着强制性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仍然呈现出系统性不强、制定内容效力瑕疵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阻碍了规章制度规范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章制度数量多、质量低、系统性不够

国有企业机构多,主管部门多,许多管理人员认为一旦建立起规章制度,就是实现了管理,热衷于大而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因此,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规章制度建设时,仍停留在“有无”的层面,并未将更多精力放在其质量上,内容空泛、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忽略了制定规章制度的价值需求,造成规章制度数量多、内容交叉重叠严重,加之相关管理机构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整个制度体系缺乏统一规划,系统性较弱,逻辑结构不严谨,难以实现精简高效。

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行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得到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形象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行作为上市公司,面对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如何快速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物质文化层:鲜明的企业名称和企业象征物

中国建设银行原名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为了适应国有商业化的需要和淡化财政色彩,改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行徽和行标均为海蓝色,象征理性、包容、祥和、稳定,体现国有商业银行的大家风范,寓意中国建设银行象大海一样吸收容纳各方人才和资金。其中行徽是以古铜钱为基础的内方外圆图形,有着明确的银行属性,着重体现建设银行的“方圆”特性。方,体现着严格、规范、认真,圆,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图形右上角的变化,形成重叠立体的效果,代表“中国”与“建设”的英文缩写,即两个C字母的重叠,寓意积累为建设之本,象征中国建设银行在资金的积累过程中发展壮大,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二、行为文化层:管理者的行为与员工行为

中国建设银行的各级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教士和文化管理的实施者,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思想统一的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管理者的行为特点包括:

1、管理层的自身素养标准: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备现代金融企业家必备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敏锐的判断力和过人的胆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业绩标准: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管理知识、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

3、市场标准:勇于开拓,善于开拓。

只有具备上述行为特点的管理者,才能成为文化管理的有效实施者,而作为建设银行的各级员工的群体行为塑造,也是文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员工的行为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经常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员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强化劳动纪律,克服工作散漫、纪律松弛、作风拖沓、工作放任自流等现象。已形成较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行为。努力扩大职业道德教育成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规律、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活动载体,努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扎实有效。增强全体员工作为建行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员工将个人的前途与建设银行事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制度文化层:行为规范与违规处理办法

行为规范适用于中国建设银行的全行员工包括在职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以及从事本行工作的其它人员,是全行员工必须遵守的准则。行为规范是评价员工职业行为的标准,是规范中的员工内外行为的依据。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坚定正确的金融服务方向。

对于违反相关的金融法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订相应的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根据违规的性质,分别给予经济处罚、纪律处分及其它处理等。从具体内容上看,对各级负责人失职、违反法人授权、财务制度、各种内部管理规程、外汇管理制度、信贷政策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四、精神文化层:企业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一)企业精神: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创新是手段,卓越是目的。如果没有创新,建设银行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市场竞争的危机感驱使建设银行必须奉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宗旨。没有创新的观念,便没有创新的思维。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没有创新的方法。没有创新的方法,便不能解决新问题。建设银行近几年不断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加强观念创新,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一是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与现代国有商业银行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二是人才资源管理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产品与服务创新,适应市场发展,逐步满足客户需求;四是营销手段创新,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风险管理方式创新,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五是科技开发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创造新优势,通过多层面的创新,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较好地实现建设银行各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核心价值观:银行价值最大化

国有商业银行的价值最大化,也可以称为股东价值最大化,是不断实现银行价值的可持续性增值。因此,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是创建“企业精神”和构建经营管理理念的基础,是一切经营机制、经营手段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核心价值理念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建设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东是党、国家和人民,所有员工都应该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就是要为党、国家和人民创造利润。二是为债权人创造价值。精心经营,防范风险,维护债权人的价值。三是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四是为员工创造价值。员工是建设银行最宝贵的资源,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建行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要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企业理念:客户至上

围绕建设银行发展战略目标,按照“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和“人才、科技、产品、服务、市场、客户、风险、效益”八个基本要素的要求,构建并不断深化建设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体系,塑造建设银行先进的服务文化。建设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体系包括经营理念、服务理念、风险理念、人才理念等。通过构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构建建设银行的管理文化、信贷文化、产品文化、营销文化、形象文化等服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服务文化凝聚员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形象展示,渗透和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进一步扩大建设银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管理模式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文化管理建立在科学管理之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文化管理的宏观背景下,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充分发挥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观念层次上培育员工高度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行为层次上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在物质载体层次上,设计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发展前景等企业形象感官认知系统。

企业文化这三个层次的建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密切相关,然而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影响作为生产经营行为主体的员工来实现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良性互动,从而不被束之高阁。我们认为,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来实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互动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柔性路径,即在精神层次上通过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等的认同来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此路径以精神的自律来实现;另一种是刚性路径,即在制度层面上通过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的遵守来实现企业文化外践于行,此路径以制度的他律来实现。

一、强调“自律”的柔性路径

企业文化最初源于无意识的文化创造,是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它必须首先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的认同,而后经历有意识的塑造过程。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构建过程必须是逐步渗透到员工内心并得到广泛认同的过程,而后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作为企业灵魂的展现,每个企业文化体系都蕴含着自身特定的企业精神,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囊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企业使命等的价值体系。

企业文化体系,不管是物质层、行为层,还是制度层、精神层,只要得到员工认可并主动遵循便会内化为员工的思想观念并形成一种“自律”的导向作用。它通过员工不断凸显的主体自觉和主动性来实现,在员工行为上变“要”为“我要干”,达到员工对个体行为的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等,从而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一条重要路径。

这一路径的重点是企业文化必须占领员工的思想高地,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理念的认可和契合,不断的内化为其思想观念并演变成其主体自觉性,从而以一种“自律”的柔性路径来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

二、强调“他律”的刚性路径

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观念形态的集合,还是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的总和,发挥着制度监督的作用。制度层面的企业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更是要求员工务必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一旦违背便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企业制度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运转的有力保障。

作为对员工行为的硬性要求和外在监督力量,制度层企业文化的首要特质便是强制性和规定性,即不管员工内心是否认可都必须共同遵循,从而通过这种强制规定性达到对生产经营行为的“他律”。由此将员工行为置于特定的企业规章制度、个人行为规范等的监督中。在这个层面上,企业文化一方面减少了制度建设所需要付出的昂贵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这一路径通过对员工行为的约束性、规范性、程序性和强制性来实现。它使企业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准则成为塑造员工行为的强制性力量,强调员工必须遵守或者违背规则后会出现惩罚性后果,是以一种“他律”的刚性路径使企业成员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三、“刚柔并济”,构建企业文化的两大渠道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然而有形的企业文化建设投入怎样才能获得相应的产出从而不断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只有深刻理解并疏通企业文化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两大渠道,从“自律”的柔性路径上做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力度;从“他律”的刚性路径上做到企业文化外践于行,加强企业管理中的制度建设,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入眼、入脑、入心、入行,发挥其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作用。

(一)从观念上强化文化认同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坚持全员参与,保证员工参与的真实性和广泛性。这就要求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要时刻与员工互动,提升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一是在企业文化形成之初广泛征求员工意愿,以在企业内部广泛达成共识;二是在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契合和认同感;三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动态的企业文化系统衍生机制,强化员工的主体力量和主人翁精神,引导员工在企业文化母文化系统下,衍生出具体多样的子文化体系,不断丰富原有的企业文化系统。

(二)从行为上强化制度约束

企业制度一旦制定便具有普遍约束力,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人不得不遵循的行动准则和依据,企业文化发挥其导向作用必然要加强制度建设。企业制度体系一般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各岗位说明、企业组织结构划分及职责、值班考勤制度等岗位性制度;二是指专业性管理制度,如工作流程、管理报表、休假及报销制度等。这些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废旧立新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另一方面要陟罚臧否、奖惩分明,使制度具有执行力,发挥好其对生产经营行为的强制性、约束性和导向性。

四、结论

企业文化不仅靠其无形的文化力量影响员工行为,还通过强化制度管理约束员工行为。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致力于员工参与的广泛性和主动性,不断强化其对企业文化核心体系的认同,形成对生产经营行为的“自律”,发挥好企业文化影响无形、润物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企业制度的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普遍有效的约束力和导向作用,做到对生产经营行为的“他律”,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掷地有声。

“一年成功靠运气、十年成功靠经营、百年成功靠文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只有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路径,才能有效的避免“企业文化政治化”、“企业文化口号化”、“企业文化文体化”、“企业文化表象化”、“企业文化僵化”等误区,从而发挥企业文化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珍,程省文.企业文化[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第7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领导层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定位科学。20__年下半年,我公司开始启动文化兴企战略。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总经理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确立了“尊重历史、基于现实、在传承融合中创新未来”的总思路、“自主开发、贵在适用”的总方针、“打造优秀团队、构建和谐兴泰”的总目标和“高层带动、中层推动、全员发动”的总策略,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企业文化建设格局基本构建完成。20__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手册》;20__年4月19日,《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20__年9月,印发《企业文化宣贯手册》;20__年10月31日,《员工行为规范手册》;20__—20__年,全面梳理原有的370项制度、整合了66项《管理标准》;20__年7月至20__年底,公司完成1800多项综合治理项目。至此,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四层文化体系基本形成。

3、文化传播广泛深入、效果良好。企业文化宣贯采取“主题推动、多点联动,试点带动、全面推进”的传播模式,辅之以媒体阵地宣传、主题活动教育、座谈竞赛征文、群众文体活动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员工的认同度和归属感。20__年是文化理念内化年,宣贯主题为“打造优秀团队、构建和谐兴泰”;20__年是员工行为规范年,宣贯主题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20__年是诚信文化建设年,宣贯主题为“和谐家园,共享共建”;20__年是安全文化建设年,宣贯主题为“和谐共进、共建共享”。通过扎实有效的宣贯活动,提高了员工对理念认同度和践行率,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4、企业外部形象良好、美誉度高。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4年多来,内部党政团结、风正心齐,外部口碑良好、公认度较高,历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5、企业文化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建投的发展和公司的多元扩张,“大兴泰”这一文化概念和情感纽带应运而生。无论是国泰、沙河这些隶属建投又委托兴泰经营管理的国有企业,还是翔泰、天唯、天怡、隆尧热电这些人力资源关系隶属兴泰但由兴泰管理的民营企业,抑或定电项目部、沧电项目部、上安项目部这些代表兴泰与甲方履行检修合同的兴泰“外部军团”,它们皆深深植根于兴泰文化,同时又为兴泰文化注入着新鲜血液,因此也必将为企业文化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二)劣势分析

1、陈旧观念的长期影响。作为老国有企业,一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其消极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这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情境节点上与企业文化的要求背离,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阻力之一。

2、造就的企业文化楷模较少。公司注重先进人物的评选与宣传,树立了一定数量的劳动模范、先进党员典型。但在发掘、培养、宣传基层员工企业文化楷模方面,特别是在积累和传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小故事方面做得不够,使得企业文化楷模亲切感不够,影响性不深,带动性不强。

3、建设队伍力量相对偏弱,企业文化培训力度不够。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宣贯队伍均为兼职人员,因为没有专业背景,所以缺

乏专注的、系统的、理性的思考。另外,由于宣贯人手过少,一旦岗位变动,就出现企业文化建设断线的现象,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和进程。培训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力量的专业培训不够;另一方面是对员工的企业文化知识培训不到位,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速度和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4、理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融合不够。一是体现在还不是所有的理念系统都有制度支撑;二是体现在还不是所有制度都渗透彰显了理念文化;三是体现在理念对管理行为的指导作用、制度对个人行为的调控作用还不是十分到位。

5、企业经营形势欠佳、经济实力不足。严峻的电价瓶颈压力、市场竞争压力、经营成本压力和人员分流压力,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会影响对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视觉识别系统的充足投入,影响企业文化特别是视觉识别系统的传播效果。

二、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方略、目标和任务

总体方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和谐导航,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与时俱进、持续完善”为基本方针,以“自主创新与合理继承相结合、群众基础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紧密结合企业日常管理执行系统,构建充满活力、彰显个性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总体目标:以和谐文化为灵魂,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服务发展战略为宗旨,着力培育高忠诚度、高凝聚力、高创新力的“三高”员工队伍;以优化四层文化,改善员工心智模式、推进人本文治,优化工作环境、激发内在活力为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特有的培育忠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创新的作用。经过五年的持续努力,有效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和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奋斗目标的实现。

五项任务:

1、精神文化建设——使“和谐”内化于心

理念体系建设:通过积极、系统的审视,进一步完善理念体系框架,明确内部架构的层次与逻辑关系。

心智模式塑造:通过积极、有效的宣贯,形成主流意识与个性思维的有机统一,使员工自觉把个人幸福、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企业发展、企业愿景的实现中来,实现“和谐共进、共建共享”。

建立价值观管理机制:通过对核心价值观不断的培育、宣贯、内化、丰富,进一步发挥、巩固并优化精神文化的根基作用。

2、制度文化建设——使“和谐”固化于制

制度体系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法规,结合公司实际,以精神文化为指导,建立并不断完善“浸润承载理念、体现公平正义、保障管理执行、运行协调高效”制度体系。

制度运行管理:立足于操作和执行,明确制度的研讨制定、宣贯解读、落实执行和修订完善各个流程,增强制度的适宜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培育长效机制:将企业文化理念熔铸于制度体系中,促进文化“柔”性与制度“刚”性的相互融合与和谐统一,提升文治水平。

3、行为文化建设——使“和谐”外化于行

行为体系建设:以文化理念为指导,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管理人员、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和服务人员行为准则。

行为规范督查:根据不同时期的宣贯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行为规范督查活动,并及时通报,促进行为规范。

行为自觉培育:通过企业文化理念宣贯,企业文化楷模的表率作用及多种文化载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员工的自我管理与自我觉醒能力,形成文化自觉。

4、物质文化建设——使“和谐”体化于物

全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基本到位,形成特色鲜明、整体和谐的外在形象,使大兴泰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美观自然、文明和谐、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家园。

5、企业业绩提升——使“和谐”实化于效

企业效益稳中有进,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社会美誉度日趋良好。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框架体系

(一)我公司采用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架构

1、四层文化构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2、企业文化发展格局:以和谐为灵魂,以理念文化为核心,横向发展主题文化,纵向发展部门文化、班组文化。

(二)理念体系描述

1、企业视野

企业哲学:义利并重,和谐共赢

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效益至上

企业愿景:做电力精良头雁,创行业知名品牌

企业使命:提供优质电能,开创光明前景

发展战略:以电为主,热电联产,多元扩张,持续发展

2、企业人格

企业精神:忠诚 敬业 激情 超越

企业作风:严谨 务实 快捷 创新

企业道德: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企业形象:绿色家园,科学规范,勤俭诚信,自强伟岸

企业承诺:

对员工:关心爱护,实现价值。

对股东:资产增值,持续回报

对顾客:优良产品,优质服务

对合作伙伴: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对社会:不辱使命,真诚奉献。

企业风气:

工作风气: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把企业当作家来经营。

管理风气:把员工当作主人来尊重,把同事当作朋友来对待。

3、 经营理念

安全观:安全为天,幸福相伴

创新观:创新为魂,点石成金

发展观:发展就是希望,发展就在今天

质量观:质量是企业的形象,质量是企业的信誉

人才观: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

市场观:变化中抢机遇,竞争中求发展

行为观:行为无小节,自律顾大体

传播语:厚德载物,兴盛和泰

企业箴言:(略)

四、企业文化规划实施与控制

采用公司宏观指导与部门负责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项目突破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总体协调与责任部门自主实施相结合的方式,总体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横向以安全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和礼仪文化为主题,纵向以机关文化、部门文化和班组文化为重点,以提高理念认知率、文化认同率、行为规范率、制度完善率、标识规范率为标志,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纵深发展。

(一)精神文化建设(政治工作部负责)

以和谐文化为灵魂,重新审视、梳理原有文化理念体系,在补充、完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整体框架结构及其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体现时代精神、彰显企业特色、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和员工心理需求的精神文化体系。同时,增强文化理念宣贯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之深入人心进而指导行动,并通过有序渗入组织传播体系、制度文化体系、行为文化体系和物质文化体系,实现理念文化的落地扎根。

1、对理念体系进行充分解读与持续宣贯。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便于推广传播的宣贯解读脚本,通过层层宣贯讲解、各种座谈讨论和媒体宣传,使理念体系及其含义全体员工人人皆知、管理人员人人皆懂。(20__年完成)

2、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与升华提炼。以和谐、感恩、创新、奉献为红线,收集企业精神的代表——传奇人物、文化楷模和小故事并形成宣传手册,丰富企业文化载体。同时,建立并完善发现、培养、锻炼、宣传文化楷模的日常机制,促使精神文化影响直接化。(20__年完成)

3、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标准》并组织宣贯执行。(20__年完成

) 4、对理念体系进行过程验证与阶段审视。经常性地征求来自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积累日常的经验得失,促进理念体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每年组织调研,20__年全面回顾审视、修订完善)

(二)制度文化建设(总经理工作部负责)

以“承载并浸润精神文化理念、人文精神与重视执行相结合”为总原则,以“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简明实用、运行高效”为总要求,建立“责、权、利”相统一、“包、保、核”相结合的制度文化体系,并通过持续的改进完善,促使制度体系在“在传承中创新,在适宜中成长”,不断增强制度的生命力和适宜性。

1、管理标准的宣贯解读与修订完善。管理人员人人皆知相关标准,中层管理人员人人皆懂相关标准。(20__年完成)

2、营建创新文化。制定并完善鼓励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20__年完成)

3、强化员工行为规范督查,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深化管理督查,促进管理自觉,增强管理诚信。(20__-20__年)

4、全面审视制度体系,增强与理念体系的符合性。(20__年)

(三)行为文化建设及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政治工作部、总经理工作部配合)

按照代表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代表岗位的工作行为两个层次形成行为文化体系,以明确准则、积极宣贯、促进自觉执行为主线,通过入厂教育、岗位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评、评先选优与聘任合同的全流程管理,促使企业文化理念进入日常管理执行系统,促进员工文化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20__-20__年)

1、企业行为(经营管理)准则

企业行事准则:全局思维、整体设计,超前策划、择机实施

高层决策准则:民主集中,科学有效

中层管理准则:诚信履职,执行有力

问题与缺陷管理准则:

第一时间报告----所有的问题和缺陷都是能被发现的,发现不了的问题和缺陷是由于人的责任心或能力不够影响的;

第一时间分析----所有的问题和缺陷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问题和缺陷是不存在的;

第一时间消除----所有的问题和缺陷都是可以消除的,无法消除的问题和缺陷是几乎没有的;

第一时间改进----所有的问题和缺陷都是能够预防和改进的,无法预防和改进的问题和缺陷是不会有的。

2、员工行为准则(各部门负责)

所有员工行为准则:遵章守纪,文明自律。

机关人员行为准则:借口到此为止,执行从此开始。

运行人员行为准则:监控精心,操作认真。

检修人员行为准则:检修优质文明,维护及时到位。(精心维护设备、安全优质检修)

服务人员行为准则:视顾客为亲人,视满意为收益。

3、行为规范内容:中层管理人员履职承诺;员工自律承诺书;员工行为规范手册。

(四)物质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

1、视觉识别系统

完成企业道路名称、主要景观和建筑的命名与标识制作。(20__年完成,政治工作部与基建部负责)

完成车体系统规范工作。(20__年完成,车队负责)

规范企业办公用品系统。(20__年完成,总经理工作部负责)

完成宣传系统有关传播媒介的规范工作。主要包括宣传册、报纸刊头设计、电视片头设计、局域网宣传图站设计、建立图片音像资料信息库等相关工作。(20__年4月完成,政治工作部负责)

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视觉识别系统管理手册》(20__年基本到位,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

2、听觉识别系统(工会负责)

企业之歌:明确《兴泰之歌》使用规范,人人会唱《兴泰之歌》(20__年完成)。

企业推广歌曲、推广音乐:集思广益而定,体现主流文化,陶冶员工情操,营造和谐氛围。(20__年完成)

五、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实施与推进

各职能部门按照理念文化的内容,依据各自的职责权限,在自觉践行、担纲、发展相应理念的基础上,遵照自主制定计划方案、自主落实推进的“双自主”原则,积极开发安全、诚信、廉政、礼仪等主题文化,积极营建部门文化和班组文化,以丰富、发展我公司的核心理念文化,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1、安全文化:

安全监察部、设备技术部:生产安全

法规审计部(经营策划部、纪检监察部配合):经济安全

政治工作部:政治、企业形象、企业机密安全

总经理工作部:交通、医疗、食品、卫生、周边安全

2、诚信文化:法规审计部

3、廉政文化:纪检监察部

4、礼仪文化:工会

5、部门文化:机关职能部门

6、机关文化:机关总支制定指导意见,各部门制定各自实施方案并主动推进。

7、班组文化:部门指导,班组制定实施方案并主动推进。

六、企业文化传播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传播制度,以人和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本体传播和载体传播为基本途径,以有序、有力、有效为基本要求,促进文化落地管理,增强企业文化的约束力、感染力与自觉力。

(一) 本体途径传播

1、理念传播:

直接传播。采用书面与口头两种形式、组织与非组织两种途径,直接就企业文化理念的本来形态进行宣贯传播。

间接传播。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进制度、行为、视觉、听觉识别体系之中,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思维与处事方式。

2、制度传播:

组织传播。履行组织宣贯执行制度的职责,利用强制教育、反复强调、检查考核等方式,传播有关制度并要求予以遵守。使员工对制度入脑入心,进而自觉用制度指导与约束工作行为。

非组织传播。建立团队思维模式,员工同事之间相互告知、提醒,达到自保互保、遵章守纪的目的。

3、行为传播:

组织行为传播。个人代表组织时的礼仪行为、岗位行为、管理行为、服务行为。主要要求,一是努力做到不说错话、不做错事;二是高标准、严要求,不仅要说对话,还要恰如其分;不仅要做对事,还要精益求精。

个人行为传播。个人不代表组织时的所有行为,亦要体现企业文化的素养。主要要求,一是

不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给企业形象造成损害;二是努力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为企业形象增光。 4、视觉、听觉传播:

视觉传播:第一类为包含较多企业文化内涵的影像,主要指以企业标识为主的视觉识别体系,如企业标志等;第二类为间接体现企业文化的影像,如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

听觉传播:主要指《兴泰之歌》,在厂庆或重大活动中,播放《兴泰之歌》以唤醒内在精神、引发心理共鸣,增强企业凝聚力。同时也可播入经常运用的其他歌曲或音乐。

5、情感传播:

上级或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将体现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的人文关怀情感传播给员工。

(二)载体途径传播

主要包括会议、日常管理、绩效考核、督查、培训学习、各种媒介、各种会议等。要根据不同传播载体的特点与功能加以灵活运用。

1、会议传播:无论是党务还是行政会议,公司会议还是部门、班组会议,室内会议还是室外会议,都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组织途径。所以会风要体现以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为标志的企业文化。

2、日常管理传播:包括组织传播,也包括人际传播,还包括人内传播。要通过自主管理和强制管理两种方式,运用书面要求、口头、电话等传播手段,以企业文化理念来指导日常工作。

3、培训传播:主要指集中培训。一方面要有计划地直接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另一方面,要在对员工进行各种专业培训时,间接地传播企业文化。同时,要注意分清层次与重点,注意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媒介传播:一是对内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局域网、电视台、报纸、信息简报、室内外板报等;二是对外传播媒介,主要包括市级以上报刊台等媒体。

5、活动传播:组织开展体现文化理念、适合兴泰特点、富有兴泰特色、员工喜闻乐见的礼仪庆典活动、群众体育活动、文艺汇演活动、技能竞赛活动、座谈交流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评先选优及表彰活动等等。

七、企业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高度重视、全员参与、规划科学、落实有力。主要措施如下:

1、组织保障

公司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策划工作。

组长: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工作部,负责日常管理事务。办公室主任由公司副总政工师兼任,成员部门包括政治工作部、总经理工作部、工会、纪检监察部、人力资源部、法规审计部、经营策划部、基建部、设备技术部、安全监察部。

各部门要健全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相应组织。

2、制度保障

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纲要,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激励与评价体系。

3、物质保障

有计划地投入专项经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设施建设、人才工程建设、传播媒介建设。

4、过程控制保障

(1)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五同时(同策划、同布置、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

(2)日常考核结果纳入《公司目标控制计划书》,实行在线控制与考核。

(3)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绩效考核挂钩。

(4)及时召开通气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措施,并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新闻传媒,及时通报宣贯工作进度,适时推广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8篇

商场柜组主任的管理主要分为三部分。

1、对于人员方面的管理:每天日常的巡场,检查员工行为规范、商品物价质检、员工的业务知识能力及员工的销售工作状况等,及时指正员工不当的行为。对于不合规范的价格、产地、材质等相关标示和其他不合格的活动展示牌及时发现并整改,监督员工的出勤及柜台在岗率,避免漏失顾客及销售。

2、对于销售方面的管理:每月根据商场分配给柜组的销售细化到每个品牌,有需要时细化到品牌每天销售,随时跟进品牌及柜组任务完成情况,并对销售较差品牌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并跟品牌厂家进行沟通,在促销、货源、人员方面给出改进建议,销售淡季联系厂家进行特卖、反季货品促销活动。

3、对于货品方面的管理: 每月对各品牌库存架构及销售分类结构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类别货品的库存情况与之带来的销售收益情况,针对畅销款式及时沟通补货,滞销款式采取一定的促销方式拉动销售。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完善制度管理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成果,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是从两方面得以实现的,一,通过体现并承载员工共同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度的实施,是硬性的管理部分;二,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常常被忽视,其结果,一方面,只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因此,产生了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教育和灌输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成为主要手段的现象;另一方面,不考虑本企业管理的实际,想通过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完成企业落后管理的兑变;这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所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关系,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本单位经营管理、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利、缺乏指导员工的标准工作流程、没有形成规范的员工行为准则等管理薄弱现象,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理体制。

(二)在继承基础上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段论述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心在很多企业家都在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管理我们的企业,同时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来改进我们的企业文化。许多国有企业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没有对其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总结、提炼、概括和宣传贯彻、组织实践。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广泛发动职工,回顾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提炼本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宗旨等企业文化主要内容,并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宣传贯彻,组织践行,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强调以人为中心,激发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文化的实质决定了企业文化基础的一致性。但是,在外部,因国家、民族、地域、行业的不同,在内部,因发展历史、类型、性质、规模、心理背景、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经营准则、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因此,即便在企业文化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在管理实践中,它的独特性仍然会保留,在一定条件下独特性越明显,其内聚力越强。所以,文化建设重点是在共性的基础上要塑造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只有是自己的,才是社会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科学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上,不要盲目地模仿,更不能抓住老框框不放,要真正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以解决本企业问题为目的,提炼、概括出既体现企业领导班子的治企策略,又反映广大职工意志,既符合本企业实际,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真正形成“他是他,我是我,自我发展,自成一家”的企业文化。西欧的企业家普遍认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才是科学的、实用的、有效的,才能更好地内规员工行为,外树企业形象,而这种形象不只是企业的品牌、效益,更主要的是培养企业和员工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企业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展示给社会的是美好的东西。他们认为,由于各个企业不同,每个企业的文化必然有差异,关键是企业能否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提炼出更具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方面,他们着力追求企业独特的内在文化。宝马与奥迪同是汽车公司,但他们的企业文化有明显差异。宝马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只有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目标一致”。

二、结束语

企业文化就是决策层意志和行为在企业管理实际中和员工认识中的投影。建设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不是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而是要让领导们清醒和明白怎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和代价。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的行为规范,而这需要内在的约束力,企业文化就是员工的内在约束力,科学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行为规范,而且在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这一点。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来说,通过宣传媒介、强化教育等形式进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烘托固然是个办法,但实际上影响员工行为的却绝不是这些,而是决策者、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行为,所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是“文化促管理”,而是“管理促文化”――至少在未形成固有的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之前,管理行为的辐射力是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比如说企业倡导诚信,可在管理规定和经营实践中却处处以“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为行为准则,这样引导出的文化氛围势必是适得其反的。其实,企业文化是不需要特别去建设的,它与企业的制度建设、执行力建设、管理行为等同生同息,所谓的文化就是这些行为在企业人众中的反馈和折射。那些为了文化而文化的所谓宣传册、口号,其实不要也罢。

参考文献:

第10篇

企业文化形成过程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理念,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关于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也逐渐丰富多样。

一、共同的价值观是基础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在一个企业里得以存在和发展,必然得到了企业管理层的认同,即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理念和广大员工的价值观相一致,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把企业的价值观弘扬光大,起到示范的作用来塑造企业文化形象。

二、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环境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然需要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在我国,历史证明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它是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企业文化步入现代企业组织的根基。由此可见,要重视企业的个性发展和特色文化建设,需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在以上部分设计规划完成后,应该首先实施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的应用,通过视觉形象系统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形象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无疑会在社会中、行业中、该企业员工心理产生很大反响,员工对新的形象、新的理念、新的战略目标产生兴趣员工个人目标必然会与企业战略目标走向一致。企业文化也逐步走向强势文化。但同时要求企业内要有一支勇于变革的领导团队,能够不断更新和改变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的再定位),塑造尊重人才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执行、核心能力营造中始终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企业内部要组建企业文化战略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最好是企业最高领导),并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组建企业文化执行小组。

二、调查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要求。

三、科学性、艺术性归纳总结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

四、依据已提炼出的理念层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企业行为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服务规范、生产规范、危机处理规范、典礼、仪式等。

五、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规划,一般要请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以确保设计符合艺术性、国际化、高识别性、行业要求等。

企业文化运作管理

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在于把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全过程,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去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文化运作包括: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激励方式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强化激励、领导者言行激励;纪律约束机制:要有明确的规范,落实上不走样,将企业理念贯穿到制度、纪律与行为规范中;凝聚机制:确立广大职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确立企业目标、确立企业人际关系。

二、在企业文化管理上,一要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二要处理好用文化手段管理文化,坚持以文化引导人、培育人;三要处理好虚与实、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坚持内外双修、软硬管理相结合。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是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支柱。所以,先进的企业文化一旦同科学的经营管理相结合,并被广大员工所认可和接受,不仅可以成为企业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而且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基础

所谓企业物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物化成果,也就是产品。企业员工通过个人的知识和集体的智慧,生产出一个个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产品。 通过产品的内在质量、工艺水平、性能等,体现员工的精神状态、道德标准、文化修养、创造意识,产品的企业物质文化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通过员工在特定环境中经过辛苦劳动得来的。所以,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1、发展企业环境文化,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环境是员工创造产品的工作氛围,企业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因此,发展和改善企业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是企业重视人的需求、满足人的心理、激励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比如,实施一个工房一个标准的“一场一策”现场管理模式,就从工艺的适应性和物流的合理性来满足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在保证安全、整洁的基础上方便物资流转;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成为吸引员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手段。

2、加强企业容貌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在加强企业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企业容貌建设。企业容貌是企业环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象征,它包括企业的名称和企业的象征物。良好的企业容貌不仅能给企业员工一个舒适的工作条件,而且对外界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吸引,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如工房设计,现代化的数控设备,企业内外环境的硬化、绿化和美化等等。

3、营造企业生活环境,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留住人才充分发挥潜能努力工作。如企业为员工建房、建大学生公寓等等。

二、制度和行为文化建设是企业造就优秀人才的保证

员工良好行为形成,既要靠教育灌输引导,也要靠制度进行规范和s束。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先进的行为规范,才能真正约束和规范企业职工的意志和行为。

1、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员工行为。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制订的各项规定与条例,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是企业员工活动得以合理进行的有效约束。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一是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制订和完善全面检查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以竞聘上岗为主的用人机制,实行以“岗位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为主的劳动分配机制。三是按照利益驱动的原则制订企业科技进步奖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等实行重奖。四是健全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采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一对一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五是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如:元宵节灯展和大规模的社火活动等。六是建立帮扶救助基金会,开展送温暖活动。七是建立和完善文明和谐单位创建制度,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如:文明车间、文明班组,“好媳妇”、“好丈夫”等。

2、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先进的企业行为文化是员工德才水平、献身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所以,企业应当鼓励员工积极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新观念、新思维和新的价值取向,投入到创新行为中去,形成高尚的人格力量,如:建立《员工行为手册》,并通过员工军训、做广播操、着工装、厂内禁烟等具体细小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言行。

3、弘扬先进模范行为,增强企业内部吸引力。在具有先进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企业价值观的先进模范人物。正是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使企业的价值观得到“价格化”、“形象化”。他们的行为是企业员工效仿的行为规范,把他们树为企业员工学习的楷模,将对企业内部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为企业汇集成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思想和职业道德等,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培育企业精神,塑造员工灵魂。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的意志和思想境界。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态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标准、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一旦成为群体心理因素,员工就可以通过明显的意识支配个人行为,并将提高员工主动承担义务和改变不符合企业精神的个人行为的自觉性。

第12篇

关于“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基本实行 “2+1”或“2+0.5+0.5”的教学思路,即学生在前两学年完成专业知识的教学,从第五学期开始进入实战阶段,开始“工学结合”,第六学期完成试用与就业, 直到此时,才把学生的培养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培养计划中。这样的办学思路与传统的办学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校企合作存在“两张皮”的现状。为了真正实现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结合自身特点,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从学生入学即开始进行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同步进行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办法,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突出精细化管理,对学生在校期间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进行要求和管理,彻底打破了“工”与“学”按学年清晰分离的传统思路。

酒店管理学院实施“企业模式化管理”,不仅仅是模拟“企业化”,而是真正践行公司化运行,把实用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和企业规范等渗透到教学管理中。酒店管理学院的实训基地,即是教学场所,又是酒店经营企业;人员构成亦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和学生,又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企业模式化管理”在教育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强化职业意识,真正实现教育与实践、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的无缝对接。

二、 高职院校“企业模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主体缺乏协调性,精细化管理不够深入

在实际管理运作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因为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影响经营。高职学校教育以为企业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目标,缺少经营管理体系,运行不当很难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酒店管理学院兼顾双重职能,管理主体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单纯由学校教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由学校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领班)交替担任教育者。管理过程中缺乏协调性和制度性,学生(员工)面对与传统学校管理方式完全不同的企业模式化管理,将会经历一定阶段的适应期,这给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管理缺乏文化理念培养,学生抗挫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片面强调技能与实践锻炼,缺乏对学生(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仍然以学生自居,以学生的身份来逃避困难和面对挫折,并未将自己真正融入到企业中。

三、解决高职院校“企业模式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新举措

(一)做好企业文化理念培养,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职业素养

在“企业模式化管理”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完全受企业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约束。学生就像员工一样,正常上下班和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这样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主要靠教师(指导老师)从他的言传身教、示范性典型等实际问题出发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理念引导,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其作用远远大于课堂和校园的说教。

在“工学结合”教育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酒店管理学院还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人才素质培养的首要工作。酒店管理学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学校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还应在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合作企业也应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

(二)加强高职管理创新, 凸显“工学结合”办学特色

按照高职学生“企业模式化管理”要求,加强学生工作的系统化、业务办事程序化、结果标准化及人文关怀,以推动工作精确、高效、协同和可持续运行,在实践工作中体现为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必须根据“企业模式化管理”对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采取与行业岗位能力目标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改进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的高职管理机制。

以酒店管理学院为例,所学专业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学生要通过大量的岗位实践才能更准确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深入细致的开展工作。因此,加强高职管理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工作良性循环发展,真正实现管理机制创新。尤其在“企业模式化管理”中,学生的行为规范不仅需遵守学校基本规章制度,而且受企业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约束。学生从入学起就像企业员工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企业交给的工作,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采取绩效考评机制,拓展管理的时间和空间

为全面深入推行高职学生“企业模式化管理”,除了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外,还需要制定作为学校和企业双重身份共同认定的综合管理绩效考评机制。高职院校“企业模式化管理”使得职业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职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也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量化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对学生管理的评价内容,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考评机制,采取企业绩效管理方式,主要体现为考评机制时间和空间的扩展化。

高职院校“企业模式化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的全面的评价,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列入评价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果,还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过程,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在情感、动机、信念、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方面发展的评价。

总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高等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对于高职院校的创新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推行“企业模式化管理”,这就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