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会培训

财会培训

时间:2022-06-26 14:1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会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会培训

第1篇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无锡 214044)

摘 要:为适应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形势,对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突出的专业技能,以便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实用人才。本文揭示了当前职业技能训练的流程设计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了流程设计的五步走模式,进一步探索了技能比赛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流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213-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邵明珠(1985-),女,江苏无锡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财会教学研究。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已成为职业教育界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举办技能大赛,就是要引导广大中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通过大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在检验各学校的技能教学成果和选拔优秀学生的同时,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更新和育人理念的确立,确保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指引下,形成良性循环,保持健康发展。通过多层次、全覆盖地举办技能大赛,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师生齐参与,全国有大赛”的局面,覆盖到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名学生,从而快速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作为学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教练员,针对本校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对我们的专业技能培训流程设计模式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1、本校技能训练存在的不足与分析

学校为打响品牌,树立在广大师生和家长心中的良好形象,必然要求能在各方面有所建树。针对本专业,不仅要有较高的会计从业资格通过率,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技能大赛成绩,因此技能大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技能培训时采取了“三步”模式。(图1)

“三步”模式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大赛主办方下发参赛文件时,学校推送出来的名额较为仓促,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没有充分的选拔培训过程下,不能选出有代表性的选手;二是学校进行培训时没有充足的资源,对于主办方的各项用具都不是很清楚,信息滞后;三是教练员实施培训时都是单兵作战,由于平时还要兼顾上课,精力有限,学生的起点较低,与需要大量的集中性训练相矛盾。那么,开展技能培训应该采取怎样的流程设计模式,这是摆在我面前的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2、财会技能培训的流程设计模式

学校财会技能培训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包括:需要确认、培训计划、教学设计、实施培训和培训反馈等五个组成部分。(图2)

学校财会技能培训流程设计“五步”模式是建立在管理学基础理论之上的,因为管理“四要素”—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较多地体现在这一模式。具体细分及分析如下:

对应于管理第一要素的是学校财会技能培训需要进行培训需求确认和培训计划确定。学校财会技能培训需求确认主要包括:需求调查、需求分析、需求计划、需求确认。学校财会技能培训计划确定主要包括:需求计划(参赛人员)、确定培训项目、确定培训人员、确定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时间、核定培训费用、确认培训方式、选择培训的组织管理负责人、确定培训地点。

对应于管理第二要素的是学校财会技能培训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制定计划表或教学安排,对培训内容进行分析,对培训人员进行分析,购买教材和参赛用品,并确定培训方法。

对应于管理的第三要素的是学校财会技能培训需要实施培训,主要包括:对教练员的挑选,选拔选手,在建立教练团队的基础上按项目单独培训,并及时进行考勤登记及对学员成绩的动态记录。

对应于管理的第四要素的是学校财会技能培训需要培训反馈,包括通过大赛得到的成绩与其他院校对比之后对教练员、选手和学校各方面的考评,最后进行培训总结和资料的归档。

3、财会技能培训的流程设计模式的实证分析

按照财会技能培训的流程设计的“五步”模式,开展对本校学生技能培训的流程为:第一:需求确认:由学院带头,由班主任和专业任课教师报送训练学生名单,确定培训需求。第二:培训计划的落实:由主任负责拟出培训计划,再由五项训练内容的教练员各自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其他项目的练习共同研究确定方案。第三:教学设计,在日常教学中除了给予正常难度的教学之余,利用空余时间展开对技能比赛的专项练习,包括初级会计甚至是中级会计职称难度的教学。第四:实施培训,常规内容由本校专业技能突出的教师指点并进行一对一的指正和训练。更专业的内容,聘请外校的专家或是提供比赛软件的专业单位或是组织比赛的出卷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单项进阶训练。除了有日常的授课外,还要增加每日练习与每周测试,每周都有排名,让学生在训练中竞争,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并能时刻保持比赛的状态。第五:培训反馈,通过历年技能比赛的试卷,按照比赛设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将每一次测试的成绩都登记在册,做成曲线图,从直观的角度就能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变化和进步情况。

4、结论与启示

本文揭示了当前本校技能大赛培训的流程设计存在的不足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开展技能培训需要创新流程设计,提出了技能大赛培训的流程设计“五步”模式及其28项细化内容,并在后续的训练中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通过细分流程化以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有清楚的指标和监督以后,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技能,又训练了速度,还训练了心理,使他们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良好的水平和状态,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廖晓群.关于中职会计技能大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35).

[2] 王定育.提升财会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设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3).

[3] 刘文俊.对中职财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设置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11).

第2篇

山西省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从2007年3月21日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在太原市召开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工作座谈会后,开始启动的。在山西省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率先进行了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试点工作。他们广泛深入基层,制定了抓典型、树榜样、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探索了成功的做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出了候马市、交口县、阳泉市、右玉县等一批典型县市。通过财政支农政策宣讲、财会知识普及,提升了农村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农村基础组织的高度评价和广大农村财会人员的欢迎。

山西省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做法得到了财政部领导的关注和认可。为全面深入了解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试点单位的做法和经验,2008年9月16日至18日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红薇率领干部教育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预算司、人事教育司、会计司的领导专程来到山西省调研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并在候马市召开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参加的现场工作座谈会。刘红薇部长助理指出: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强化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山西的工作做得非常扎实、细致,走在了全国的先例,为全国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为此,财政部2008年12月29日下发了[2008]43号《财政部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启动了开展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随着财政部财办[2008]43号《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全面铺开,全国各地立足实际、大力探索、不断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1工作,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上访告状率明显下降,农村的发展环境得以改善。但尚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财务不公开、监督不力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工作的要求,全面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转和农村工作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夯实基础。将培训转化为成果,不为培训而培训,不流于形式

进一步从广度、深度夯实已开展培训l的基础,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农村财会人员能真正发挥管理和监督的职责,促进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财会人员培训达到:农村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实行民主决策程序。条件成熟时,出台《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和《农村财会人员管理办法》使培训工作真正从内容上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实现“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良好局面,为维护农村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二、从体制、机制上确立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的职责和地位

一要建立健全财政部、省、市、县四级培训组织,进一步明确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形成财政主抓、纪委、农经等相关部门支持参与,各级函校具体实施,齐抓共管的格局。二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财政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当成一项硬性任务纳入各级财政目标考核之中,使培训工作,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三、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是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

据2007年8月《山西省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农村刑事案件中,90%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混乱有关。而与之相对应的一组数据是:在山西省26860个村中,农村财务人员有36432名。其中95%的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知识培训,这些不是会计的“会计”和没有理清的财务制度,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所以要进一步提升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意义的认识,要把加强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做为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内容纳入各级财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随意更换会计、财务混乱、上访告状等混乱局面,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滋生蔓延,实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性好转。

四、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为农村的各项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不断创新工作,创新理念,在培训内容上、形式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管理方式上要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要把培训转化为效果,要真正让农村财会人员达到懂财务、会看账、成为能实施财务监审的行家里手。

五、对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实行远程网络管理

网络培训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农村财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依个人时间和农闲时间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学习方式要灵活多样,从网上可以随时答疑解难,可以有效解决务农和学习的矛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六、实现报名、培训、考核、档案全过程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研发一套远程网络管理软件,将培训的各个环节纳入其中,实行远程化、智能化管理,使部、省、市、县四级管理者在网上同时获得动态信息,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七、创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拓宽培训途径,夯实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成果,实施有效的农村财务管理,将各项培训落到实处

要采取上下结台的办法,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地进行培训,要研究培训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在培训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把面授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觉学习相结合,着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第3篇

【关键词】农业;财会人员;现状分析;专业素质;提高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各级政府在农业建设上的投入持续加大,做好各级农业财会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农业转型关键时期的当下,需要做好各级农业财会管理工作,保护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促进农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由此可见,各级农业财会人员面临着严峻的工作形势,为完成管好、用好各项资金这一艰巨任务,应当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岗位能力,以适应新时期财会工作需求。

一、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现状分析

我国作业大国向来注重农业发展,在农业财会队伍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各级农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某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如,财会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脱节,对农业生产特性和财务情况了解不深,不能将财会理论与农业财会工作实际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财会工作质量和效果。农业发展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而资金管理是促农业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农业资金管理上存在一些普遍常见问题。如,村干部在农村财务管理、集体土地征迁中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频发,上访不断,危害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此外,部分农业财会人员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安于现状,以至于专业素质始终停留在原有水平上,进步不大,这一点在计算机应用操作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很多农业财会人员年龄偏大,享受现状、安于现状,没有动力去学习,在会计核算上始终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这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农业财会工作质量和效率,限制农业财会工作水平提升,还阻碍了农业健康发展。为此,提高各级农业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工作。

二、农业各级财会人员必备的专业素质

根据农业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现状和农业财会工作需要,农业各级财会人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第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相关的会计规章制度,了解相关的农业方针政策,能够在工作中秉持职业操守,廉洁公正、秉公办事,履行自身职责;第二,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游刃有余的运用专业理论和计算机工具处理财会工作;第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创新、学习是财会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计算机电算化后,农业财会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相关软件、工具设备更新快速,要求财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第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农业财会人员不仅要与工商、财政等部门打交道,还要与部门内同事协调工作,需要财会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三、提高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有效措施

(一)业务培训

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要求对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名合格的财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此外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为提高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应结合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展开业务培训工作,让各级财会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电算化、统计、核算等方面内容,具备从事农业财会工作的基本素质。从工作角度看,应当加强收取款项、收支审批、收入监控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以上三个方面是财会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不仅能夯实财会人员的工作基础,还有利于防止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对财会人员进行收支审批方面的岗位培训,让财会人员掌握“确保收入可靠、支出留有余地”原则,并对其有深刻的解读,日常收支审批工作中严格贯彻这一工作原则。

(二)职称考核

总的来看,农业各级财会人员“半路出家”的情况较多,会计理论和基础知识有限,很难满足高质量工作要求。各级单位应鼓励农业财会人员参加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并将其作为岗位晋升和薪酬提升的主要凭据之一。

(三)后续教育

后续教育是提高农业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财会人员通过后续教育可以掌握会计领域的前沿知识,了解最新的方针政策,掌握先进的会计核算工具,在专业素质提高上有着重大作用。根据财政部规定,农业各级在职财会人员每年都要参加继续教育,如岗位培训、课程班等,及时跟新知识,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以防知识老化,减少自身的岗位工作能力。为此,农业各级财会人员除了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岗位培训活动外,还可以自己报名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如成人大学、计算机应用操作培训班等,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工作实际需求。

(四)工作监督

通过工作监督可以发现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根据问题表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消除问题,便于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为达到工作改进目的,农业各级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监督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工作监督体系,对财会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综合考察工作中的表现,发现不足、深究原因,以便进行工作考核,推进工作改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对农业各级财会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的高低有着重大影响,唯有提高了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各级农业财会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业资金利用率,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发展。为此,可以通过业务培训、职称考试、后续教育、工作监督等方式发展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伟莉.如何提高农业各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277-278.

第4篇

论文摘要:加强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财会核算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防止和杜绝结算事故、经济案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在财会工作中加强规范化管理。

引言

财会部门应该以质量管理实施为契机,进行财会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明确的岗位职责、量化的考核标准,以任务目标、责任目标、素质品德目标和学识能力目标,严格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把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绩效管理的“考核意识”与规范化管理的“结果管理”有机结合,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面对新的形式需求,财会规范化需要进步高效管理。

1当前财会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业务学习不深入,实际操作不认真。部分学习流于形式,有关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的问题仍然把握不准,以至在操作的时候造成差错。

1.2思想认识不到位,达标创优标准低。有的行对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认识不到位,思想没有压力,工作缺乏动力,不能按照“严、细、实”的要求操作业务,缺乏敬业爱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3有些人员在规章制度执行中不能一如既往、认真坚持,不能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每一笔业务,存在事后补办的现象,存有检查前突击整改的情况,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改进和加强财会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2.1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质量考核监督机制。合理分解目标,将任务量化并落实到人,使各尽其职,人尽其才;理顺工作关系,体现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程序和整体意识,克服各自为政的现象;落实质量考核责任制,树立正气,克服老好人的思想,建立包括出勤、学习、交接、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在内的各项考核制度。在工作实践中把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与每个人的工作效果统一起来,把贡献与报酬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与操作程序,以促进财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2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日常监督职能,明确坐班主任的职责和工作权限,重点理清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抓好组织纪律,岗位练兵工作,协助主管领导处理好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做好业务协调和重要业务的审核工作,主要应把握好微机操作、进出人凭证、人员业务交接、出库人库等“四个关口”,认真填写日志。强化坐班主任事前、事中检查监督,按月(季)开展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上级联社定期不定期地对下级联社进行检查辅导,帮助排疑解难,促进不断整改。四是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对照财会工作规范化标准逐条自查的方法,找出不足,尽快纠正。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杜绝违规操作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2.3加强学习,掌握规范化标准。因此,实现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熟练掌握规范化标准。财会人员要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学习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弄通标准与规章制度的内在联系,加强对问题的理解;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找出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个人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克服惰性和旧习,建立严格按标准、规范化运作的工作程序。

2.4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内容的业务培训活动。要围绕着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加大业务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全面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对现有从事会计出纳人员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弄清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类别和业务水平,然后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规划。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要求在培训内容、培训进度和培训时间上应有所区别。培训工作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干什么、学什么、懂什么、专什么,学以致用,立竿见影,以此尽快地适应本职岗位工作。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全面的业务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互查观摩学习活动,及时交流总结经验。要有组织、有目的的召集基层负责人和会计出纳业务骨干,围绕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主体进行互查,通过观摩学习,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加强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具体问题和工作难点、疑点,统一工作方法,达到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的目的。

2.5组织考核评比。由上级抽调县联社的会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织开展考评验收工作并实行奖励与处罚,通过此项工作,既考评了被查单位的工作,交流了经验,又培养壮大了考评队伍,使参加的人员进一步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从实践到理论上明白财会规范化管理的目的与要求,为促进财会工作上台阶、上等级打下基础。

2.6关心基层行会计出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基层信用社的会计出纳人员处在工作第一线,工作任务繁忙,责任重大。因此,各级联社领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作为基层行实现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单位领导要经常与财会人员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认真听取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成长进步,解决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广大会计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财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第5篇

EBITDA 是以队伍人员现状、提升组织学习发展资源为输入,以智力资本增值为输出,以赋能、构建、发展、使用等环节为链条的完整体系。其中赋能(Empower),是指通过有效培训培养活动,弥补财会队伍在职位胜任上的缺口,结构化提升团队能力水平;构建(Build),是指营造财会队伍学习发展环境,包括制度环境、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发展(Develop),是指保持人员能力与使用的匹配,形成人才梯次和库存,打造生涯发展路径;使用(Assign),是指对职位胜任水平的人员给予更大的施展舞台,或给予更重大意义的临时性工作。赋能、构建、发展、使用等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旨在为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持续增值。

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实践

某公司着力打造财会队伍建设,对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进行了以下探索。

( 1)明确目标要求,构建技术、管理双通道。结合财务技术性强、管理要求高的特点,公司分别构建了“财务执行层—管理层—财务高管”管理进阶通道和“业务专责—业务骨干—领军人才”技术进阶通道。按照“分层进阶、快速培养、梯次成长”的原则,建立人才发展目标定位和分级计划。

(2)创新学习方式,开展SMOF、OPL 培训。结合财务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创新开发SMOF培训模式,通过情景式、研讨式(Situation/Seminar)的展现方式,全过程、多维度(Multi-dimensional) 的学员评价方式,开放、互动(Open) 的培训方式,引入促动师(Facilitator) 的过程催化,加深对财务业务处理、会计执行要求的理解运用。

(3)管理者转型为培训师,培训师转型为“学习翻译”。发挥主任、处长等财会管理人员和财会专业领军人才的专业优势,增强财会队伍全员能力提升的师资力量。在制度层面,明确规定所有主任、处长等财务负责人必须成为兼职培训师,规定相应的授课课时目标;在平台方面,开设“领军人才讲坛”,由领军人才开讲自身专业课程,每位领军人才每年至少开讲一次;在能力方面,要求所有培训师发挥“学习翻译”作用,跳出“从制度到制度、从理论到理论”,在课件开发、授课准备环节,必须着手将课程内容、形式转化为最贴近实操的标准。

(4)创造跨专业交流机会,强化业财融合力度。为切实推动财务与业务的理解融合,公司建立双向挂职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到营销、基建等相关部门进行挂职,也接受其他业务选派非财人员到财会部门挂职。在挂职规划时,对各自业务的高峰低谷周期进行错峰配对,提升双边人员实际工作和挂职学习的综合效用。促进管理复合人才的发展。

(5)创新构建柔性团队机制,增强财务整体战斗力和应急性。建立财务柔性团队机制,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的财务骨干,组成精干的队伍,对突发性、集中性的工作事项的有效应对。具体分为应急型柔性团队和互助型柔性团队,应急型柔性团队主要针对公司突发性、集中性的财务工作事项,如重大事项及突发性事项等。互助型柔性团队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支撑指导,实现财务工作事项峰谷之间的调剂。提高财会团队的应急管理能力。

EBITDA 体系财会队伍建设成效

队伍建设系统创新,组合效应明显发挥。在EBITDA 体系框架内,落实分级能力建模、梯次人才培养等系统举措,创新实践SMOF、OPL 等新型学习培训方式,财会队伍学习意愿和工作能力大幅提高,财务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6篇

1公路养护行业财会深入队伍建设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公路建设等基础性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这也促使公路养护行业在公路建设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就公路养护行业自身而言,市场经济的理念已深入到行业的运营当中,不少组织部门都将公路养护作为获取巨大利益的途径,从而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在公路养护行业内部,财会工作对于降低组织领导腐败、减少豆腐渣工程出现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因此,提升公路养护行业财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财会工作水平势在必行,这对于公路养护行业的资金管理及资金运用的有效性而言,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当今社会,我国公路养护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制度都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公路养护行业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深入学习会计知识,扩展组织的经营业务,正确指引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公路养护行业财会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尽管公路养护行业财会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财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提升。

首先,财会人员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目前在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财会制度当中,财会人员的委派制仍是主要的员工任免方式。即公路管理部门直接向养护行业派遣财会职工,并对这些职工进行统一的人事管理。尽管委派制度对于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提升会计工作的高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却也容易出现会计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不均衡状况,而委派的财会人员通常对公路养护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工作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矛盾突出,委派的财会人员也容易被孤立。

其次,公路养护行业财会人员的激励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公路养护行业对于财会人员工作的激励制度方面仍不是很完善,存在着对于财会岗位的说明不明确,导致财会人员工作指标缺乏可衡量性的状况。由于财会激励制度存在漏洞,不少从业人员也会运用不合规的方式骗取领导的信任,尽管在工作上比较懈怠,但获得较为可观的报酬等。另外,在对财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环节上,也存在着较多的不公平状况,使得培训难以促使公路养护行业财会水平的总体提升。培训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也缺少与公路养护行业工作情况的融合,因此培训效果也难以体现[1]。

最后,公路养护行业财会工作者未能很好地掌握财会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当前公路养护行业对于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财会人员很少能够掌握财会信息化工具的运用方法。

3提升公路养护行业财会人员素质的对策

面对上述公路养护行业财会人员素质水平的不足,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这些不足进行修正,从而提升财会工作的效用。

第一,加强公路养护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有效性建设。针对财会人员道德水平的建设,公路养护行业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会计人员诚信培养活动,从而引导财会人员对自身工作形成有效的认识,忠于职守,在公路养护行业内部形成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并不断影响其他部门的工作状况,而这种诚信环境的形成也能够进一步影响财会人员的工作,恪守财会职业道德。

第二,公路养护行业应从多方面入手提升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财务会计人员在提升自身会计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也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保障自身业务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够为公路养护行业高效率工作运转提供足够的帮助[2]。

第7篇

关键词:财会人员 综合素质 提高 能力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会计工作是其核心内容,作为一个重要工具可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而在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又是执行者。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法性和准确性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正确的贯彻执行财经法律、法规规定的会计制度,也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建设会计队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在职会计加强教育,使会计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对会计人员加强教育

(一)在职业理想方面对会计人员加强教育

会计人员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把会计工作做好,会计应该树立职业理想,为了让社会尊重和信任会计工作应该出色的完成会计工作,做到敬业、乐业,让会计人员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会计工作中。

(二)在工作态度方面对会计人员加强教育

要想让会计人员正确履行工作义务和岗位职责其工作态度是基础,工作态度作为前提条件能确保会计工作的圆满完成。会计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必须要做到爱岗敬业,另外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还应该积极的动脑思考。

(三)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责任教育

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职业责任是其核心,职业责任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财务法规和制度,同时对经济秩序和经济发展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会计人员对于自己的职业职责应该自觉履行,对于党的财政政策和方针要积极认真的学习。

(四)工作纪律方面对会计人员加强教育

贯彻和维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保障就是会计人员的工作纪律。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有法可依,实事求是,确保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严格遵守财政法规。

二、对会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财会人员要想更好的从事会计职业就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会计人员加强技能培训,使财会人员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来满足会计工作的需求。会计工作需要进行预测在事前,还需要进行核算和控制在事中,需要进行分析和考核在事后,对于这些基本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要做好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因此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

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会计人员也应该通过参加培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满足改革的需要。对于国家关于财会的新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财会人员应该认真学习,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在新时期应该提高财会人员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财会人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创新意识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联想性等特征,人要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敢于打破传统的习惯和世俗的偏见而开辟新的思维境界。财会人员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提高财会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

当前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财会工作的条件、工具和手段也因此而产生了巨大变化,财会工作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网络应用、计算机应用及财务软件等操作都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必须要学会的,同时还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存储、数据录用、编制报表和财务分析等工作。这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财会的专业基本技能之一,要当好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五、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实施竞争择优上岗

对选人和用人制度要彻底进行改革,应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所有财会人员加强综合考核,为了增加财会人员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应该奖励优秀员工,严厉处罚行为恶劣的员工,使财会人员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应该对会计工作要重视起来,对优秀的财会人员应该定期安排其参加进修培训。通过培训来认可财务人员的工作可以不断的激励财会人员,为财会人员投入会计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使财会人员不断的提供自身的素质。

另外,应该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制定明确的责任目标为每个财会工作岗位,其中约束条件要明确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处罚那些违反约束条件和不能完成责任目标的财会人员,让全体财会人员以此为警示,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六、利用财务稽查制度来监督约束财会人员

企业财务内部一般会利用财务稽查制度来监督和约束财会人员,通过对财务收支活动的事中、事后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增强财会人员遵纪守法的观念,对存在于检查中的问题要及时的纠正和处理,为了促使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七、结束语

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时间长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做好就必须对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充分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财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财会人员从自身出发不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洁.信息技术环境下财会人员的适应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2]刘冬红.加强对学校财会人员的素质教育[J]. 成人教育,1993,Z2:39

第8篇

随着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一级法人的组建及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原来“两级法人”模式下的财会工作已不能满足新体制的需要,部分农村信用社基层会计工作不同程度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和执行财会基本制度、操作规程不严格的问题,导致事故、案件时有发生。同时,基层财会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也已很难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基层机构的财会监督管理已迫在眉睫。而县级联社财会辅导员岗位的设置,无疑对解决上述问题,防范财会业务风险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财会辅导员,其工作职责不仅体现在日常对财会工作的监管检查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财会业务操作规范的统一上,特别是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升级、会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对财会辅导员的管理,发挥其更大的职能作用,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选准人

作为财会辅导员的人选,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除了“政治思想好,法制观念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等基本要求外,最重要的是责任心问题。一个财会辅导员只有将责任心放在其工作首位,实事求是,秉公办事,敢于坚持原则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如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就会出现工作态度不严谨、工作作风不端正、监管辅导不负责的问题;在监管检查中就会出现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作为一名财会辅导员的首要因素就是有一颗“责任心”。

此外,作为一名财会辅导员还要有一定的综合业务素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经验的积累。作为一名财会辅导员,面对是全辖的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不仅有业务检查,更重要的还是业务辅导。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是很难胜任该项工作的。

2、理论知识的积累。除了工作经验的积累,理论知识也是相关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快速发展决定的。近年来,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执行,会计理念、工作模式、业务流程等都在不断变化更新;另外,电子银行、支票影像、现代支付等业务的也在全面拓展。这些都要求财会辅导员必须有一定理论水平。

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业务培训、会计辅导是财会辅导员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在业务培训辅导中,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准确、完整的表达出来,问题的严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4、执着的业务学习能力。现在业务知识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几年前的一项基本制度可能随着新规范、新流程的更新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如:综合柜员制的执行、财务综合管理系统的上线都引发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在制度上、流程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财会辅导员只有通过执着的业务学习能力,才能将业务弄懂、弄透、弄精,才能正确履行自身的职责。

二、定好责

做好财会辅导工作除了自身的主观因素外,良好的职责规范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会辅导员管理也不例外,必须定好职责,让其轻装上阵才能履行好工作职责,这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业务职责清晰。

财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无论从上级主管部门还是本机构都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往往会造成其具体职责不清的问题,这给财会监管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甚至出现自己监管自己工作的情况出现,形成了职责混乱、监管不清。只有通过明确其职责才能做到规范履职。

2、减少工作包袱。

减少工作包袱与分清业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职责清晰了,工作也就明确了。目前,不少县级联社的财会辅导员还有许多“兼职”情况,有的甚至形成了本末倒置,“兼职”成了主要工作职责,“本职”倒成了次要工作,严重影响了财会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因此减少财会辅导员的工作包袱也是很必要的。

三、做好“事”

强化对财会辅导员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和奖惩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定期培训机制。要想财会辅导员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对财会辅导员的业务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定期的给其进行业务“充电”,才能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2、业务实践机制。财会辅导员要想做好辅导就必须先懂业务,而进行具体业务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到一线业务岗位进行亲临实践,才能从懂到精,才能做好监管和辅导工作。否则,就像是空中楼阁,出现“只懂理论、不会业务;只会检查,不懂操作”的情况,财会监管工作只会流于形式和表面,很难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和隐患。

3、业务交流机制。做事情、想办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跳跃”思维。对于在本联社已经认为做的很好的工作,是不是其他兄弟联社做的更好。因此,要横项比较,要“跳”出本联社的狭隘空间,多向其他同行学习、交流、借鉴。必要时,上级主管部门可组织相关人员到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定期观摩学习,通过“跳出信合看信合”的思维来带动财会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升。

4、工作奖奖励机制。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较好、工作成绩突出的财会辅导员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热情。避免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出现。

第9篇

关键词: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财会专业作为我国高职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学生青睐,作为一门技术性与应用性都非常强的经济管理类学科,财会专业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凸显出来。长久以来,财会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科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相关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仅仅在于数量方面,更在于高质量财会专业人才的吸纳工作。因此,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将会对财会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高职院校中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学目标与定位不够准确

财会专业作为一项技术性与应用性都非常强的经济管理类学科,意在培养出高素质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因为教学目标与定位不够准确,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不利于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保证学生在对相关的财会理论知识与经管知识掌握的同时,可以熟练的对财会软件、办公软件等进行操作,满足社会上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及时性运用。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对于财会专业的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但是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速度较快,实际的财会教育发展已经赶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单一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善,不论是在教学计划还是教学内容与手段方面都过分单一,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无疑会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于财会工作及时性的要求。

1.3 会计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

经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实际培养的财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财会人才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已经存在了较大的脱节,过多的人才流入以及较少的人才需求,导致众多学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力争培养出优质的财会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1.4 缺乏实际操作

通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就职于众多基层的财务部门,例如收银、核算等部门。他们大多无法胜任更多技术含量较高的高位,这种情况发生的实际根源主要还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专业性技能训练,让他们无法满足更高的岗位需求,让学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缺乏竞争力。

1.5 教师专业素质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财会专业的指导老师大多属于理论派,他们有着充足的理论知识可以满足他们在日常教学中的需求,但是他们无法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做出更好的指导与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了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无法充分的保证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也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

2.1 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创办的目的就是为我国输送大量应用型以及技能型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此目标,保证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学生在对相关的财会理论知识与经管知识掌握的同时,熟练的对财会软件、办公软件等进行操作,增加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2.2 改善教学模式

抛弃原本单一的财会专业教学模式,从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丰富,与时俱进,以期培养高素质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3 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不应该在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应该着眼于现在社会对于财会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这样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

2.4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单一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财会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技术。对学生进行操作技术教育,让他们在校期间就可以对财会相关技术进行熟悉,可以更好的让他们在就业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2.5 积极吸引各方面投资

高职院校经费短缺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社会各界的投资、银行的支持与自身的运作。有效的利用这些资金的注入,对教学设施进行优化与改良,对教师定期组织培训,保证教师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优化的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育指导工作。

结束语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立足于教学的根本目标,保证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以及技能型的人才为前提,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学生得到了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操作训练,保证学生在实用的财会软件以及办公软件上面都能得到长期的培训。同时,高校还应发现自身的不足,与时俱进,切实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改善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对枯燥的财会专业学习增添趣味性,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积极鼓励学生在去考财会专业的相关证书,为其以后步入社会的就业方面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质量,切实的为我国提供高素质高质量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慧珍,邬庆莲.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时空.2010(05).

[2]刘云丽.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3]吴菊香.浅谈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社会教育.2012(09).

第10篇

关键词:财会管理;基础工作

一 、不断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

1.重视加强会计人员的财会管理工作

对会计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和完善,使得会计人员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这是内控体制健全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为经济工作的基础环节,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服务和支持的重要作用。因此,应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出发,对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以充分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自觉性,将这项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确保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够落实到处,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2.对会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进行建立健全

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再教育以及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在业务培训的过程中,一是应对教育培训的原则和目标进行明确;二是对教育培训内容加以确定;三是应对教育培训重点进行明确;四是对教育培训形式进行优化;五是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保证。通过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其会计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3.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在对财会人员职业进行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强化其政治的学习,努力提高财会人员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认识,教育财会人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自身的使命感;应创建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评估的科学系统,针对道德评估成果进行科学的奖罚、通过道德榜样展示、大众交流等方式,确保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能够一直接受群众的督导;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体制、内部审计制度等财务管理体系,避免损失会计诚信,通过对会计行为环境加以净化,为会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二、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加以强化

1.积极推进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促进会计信息基础工作,优化会计管理的信息水准,确保软件和计算机在会计资料形成、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方面与手工编制会计资料具有相同的效果,就应在会计的处理依据、原则、成效、方法、档案保管方面严格遵守相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的规定。在采用软件和计算机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的单位,在处理业务、设置岗位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以及内部制约的要求,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是决定的因素,只有财会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这项工作才能得到落实和推进。

2.创建协作体制促进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其要求权责明确,不断强化协作,以形成合力,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应规定好计划,对指导监管加以强化;大型的会计师事务应积极采用信息化的办法来对财务报告加以审计,并向财政部门进行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及时反馈,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高等院校应将会计信息化的培育纳入发展计划中,实现人才共建的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1.实现会计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归纳,会计是从满足投资人、债权人、国家等方面的要求出发,提出可靠的会计信息。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更是体现出了可靠性和统一性的原则,符合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只有确保会计法规的不断完善才能实现有法可依,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更好的规范。

2.对于会计治理体制应进行逐级的完善,以企业会计整治为中心的现代企业治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的治理基础和前提,其同时又是现代企业整治的根本方法和重要工具。采用与其他治理有机结合的模式,使得会计职责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确保会计整治作为企业整治的核心和关键。

3.对于综合部门的监督作用应予以强化,对会计在社会督导各级税务、财政、审计等政府部门的功能进行调和,依据财政法的相关规定发挥其督导、整治的作用,同时严格执行《会计法》,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应对企业整治制度加以完善,从宏观层面对企业进行调控,其中主要是管理企业在财经体制执行和缴税方面的状况,完全转变原先的以销售和产值收入为规划指标对企业进行考察的直接整治方法。

四、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进行强化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对会计的监督属于一种再监督,此外也是验证内部控制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和是否一贯遵守规章制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内部控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就算是最完备的内部控制也会因为管理者的不重视、粗心大意、执行者对控制指令错误理解、串通舞弊、内外勾结等原因而失去效力。而进行内部审计能够成功弥补这种缺陷,它能够通过协助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程序的监管来实现良好控制环境的成功建立,对于内部控制中的失控点和薄弱环节能够及时发现,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利于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及时进行体制的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在本质上属于经济效益的审计,其具体要求是审核企业以及各部门的财务收支状况。此外,内部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部门相互独立,并且能够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会计、财务信息,以向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直接报告。

参考文献:

[1]颜培珍.浅谈加强高校财会档案管理工作[J].上海档案,2009.8.

第11篇

林安宜,浙江宁波人,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原建筑工程部、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等中央部委工作,曾任国家建材局财务司司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财政部颁发的“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现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建材分会会长、《财会学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会计是一门紧随经济发展形势发展变化的学科,一直以来,先生主张对财会实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应常抓不懈,特别是财务负责人、财会干部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对财会干部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使其知识更新能紧跟经济的发展。早在初期,正常的生产、学习秩序受到冲击,大学纷纷停办,而企业亟需财会实务人才。1966年底,先生主持建工部在的一家水泥厂举办一个建材行业财会在职干部脱产培训班,为期一年,共有89人参加,培训内容集中于工业会计理论与核算、财务管理等,这批学员培训结束后,纷纷成为各自企业的财务骨干,为当时稳定与发展会计基础建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为适应会计的更新发展,1990~1991年,财务司、人才教育司与江苏常州建材职工大学合作举办了为期两年的在职干部脱产培训班,全国各地共有400多人参加,影响颇大,这批学员亦都成为行业骨干。

在组织大型脱产培训班的同时,先生也经常与部属学校,如上海建材学院(现已合并入同济大学)、洛阳建材工业学院、山东建材工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致力于关心财会干部的培训工作。同时,为满足教学培训的需要,先生编著了《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建材工业会计管理》、《水泥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等作为教材。

先生从事财会实务及管理工作数十载,对实务工作经验丰富且理解深刻,他认为会计信息必须对决策有用,企业财务人员不能只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低级层次上,必须熟悉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掌握成本分析、财务管理等,主动参与到预测、决策活动,从繁多的会计信息中筛选有用的财务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必须渗透进企业生产技术领域,这一观点给予建材行业会计人员的实务工作很好的指导作用。

离开充足资金的支持,企业就如同无源之水,经营成长必然受到制约。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聚财、用财、生财”的六字方针,这六个字在今日,似乎是那么普通平常或者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在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提出这六个字是需要前瞻眼光和魄力的。“聚财”,一是把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财政临时拨款、闲散资金包括闲置的专项拨款等集合起来,在控制风险的范围内投入到急需资金支持的企业或项目;二是建材局直属企业、地方建材局、国家建材局财务司、银行主要是建设银行等四方合作,各自投入一部分资金,建立建设生产发展基金,聚腋成裘,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用财”,秉承救急不救穷的原则,把聚起来的有限资金优先投入有效益急需资金的短平快项目,重点支持企业的技术开发等项目。“生财”,重节流更重开源,投入资金的项目迅速产生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观,效益是生财的最佳表现。“聚财、用财、生财”六字方针的实施,在当时受到地方各省市、各企业的普遍欢迎。

上世纪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大中型国营企业经营集团化,先生提出,资金一定要集中管理。企业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资金链是企业的命脉,集团公司在初建、成长、扩张不同阶段,经营情况必然不同,资金管理形式也应有所区别。在合并初期,对资金管理集团总部不宜放权,集中力量完成整合;而在成长阶段,可适当放权,保证下属企业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扩张期,部分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往往忽视风险的控制,盲目从事股票、外汇、期货等金融及衍生品高风险业务,而集团总部又缺乏有效监控机制,集团企业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经营投资决策程序,加大监控力度。

现在,先生早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休,但仍一心关注中国会计改革事业,继续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等提出宝贵建议,建立起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符合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的准则体系是先生一贯的观点。

林先生,一位儒雅长者,淡泊宁静,思维敏捷,虽岁至耄耋,然犹在体健智慧之年,尚可与学界同辈,带领晚辈为我国会计发展再做贡献!

第12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道德是职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规范与准则。对财会人员来说,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概述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一般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化,具体体现会计行业的特殊要求,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法严格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自觉把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努力坚持为民理财原则,廉洁公正原则,诚信为本原则。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义务。会计人员的义务感不断增强,能把实行科学管理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义务还可以驱使会计人员摆正对个人专业的兴趣、爱好、愿望等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之间的矛盾,把服从社会需要,工作需要视为自己的义务而放在首位;义务在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中,起到命令和趋使作用,使其自觉地服起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上,会计人员的责任不允许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会计工作的职业责任,对职业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会计工作的职业责任能够使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和影响作出评价。

二、财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个人利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为所欲为,以身试法。这虽然是财会队伍中的极少数人,但也充分反应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会队伍中部分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沦丧,道德修养严重缺失。

2.业务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漠。有的财会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对财会业务知之甚少,业务知识严重老化,不懂得法律法规,不去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意识化为乌有,为领导意图指向是从,只是被动机械的按照领导意图反应财务现状。

3.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违反者这些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为我所用,失去了财务管理工作本质上的真实意义。

4.缺少敬业精神,工作得过且过。这些人往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严重缺乏工作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很难胜任本职工作。

三、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1.外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对财会人员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包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科技因素等诸多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会计领域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相搏期。因此,各种各样受利益驱动的问题接踵而至,只要利益需要,财会人员无所不能。加强诚信教育和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这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是内部环境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影响。包括内控制度、单位,人事制度和内部组织机构、会计主体性质、内部审计情况等。内控制度是否健全,领导对会计管理工作是否重视以及整体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都会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2.财会人员自身内因的关系。按照事物的辩证规律,任何事情都是取决于内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取决于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准,以及自律意识、自觉能力、自省程度等诸多综合因素。一个道德意识淡漠,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没有职业自律能力,没有起码业务常识,没有普通法律知识的财会人员,很难具备财务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也很难真实的反映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所在。

四、如何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1.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把财会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把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作为硬性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让财务人员的一切业务行为,置于法律监督的规范之中。

2.有计划、有步骤、大张旗鼓的开展财务职业道德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坚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等财会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通过座谈会、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引导广大财会人员积极参与职业道德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大环境。

3.各级财会部门管理机构应该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的把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业务、职业道德培训,作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主要内容,累计培训学时,建立培训档案,颁发培训证书,提高财会人员的准入门槛,达不到标准一律不得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