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时间:2022-08-21 13:03: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第1篇

关键词:供水企业成本控制;承包经营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水是生命之源,其在市场上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供水企业欲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快速发展,就必须在管理上进行改革,如何通过最小的成本支出来获得一定的回报成为当下供水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成本控制的方法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对供水企业在成本节约上的一些反思。

一、供水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任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供水企业也不例外。供水企业通过成本会计的方法对本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实现低成本的投入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这样对于整个企业效益的改善会起到促进作用,这也是供水企业管理团队一直努力奋斗的事情。供水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可以进行一定的积累,为今后的大发展提供前提;同时实施企业的成本控制,通过不断的降低成本的消耗,企业的利润相比之下也会有所提升,这样也利于企业发展;再次,企业实施成本控制降低消耗,可以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总而言之,通过成本控制实现低投入,提高成本效率,增加企业利润,对于企业及员工都是极为有益的。

二、供水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供水企业实施成本控制对于企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而如何有效的进行成本管理上的控制就需要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总结出一套或者几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下几种方法应该值得借鉴和应用,以求实现供水行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1.成本节约意识的培养

意识影响着行动,供水企业成本节约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是百利无一害的。只有有效的节约和充分的利用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关注的焦点在成本上,而对于供水企业成本主要来自于水资源的成本、水处理的成本、企业运营的成本及税费的成本。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及需求的不断增加,在保障供水质量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要有节约的意识,培养成本节约意识使得在各项成本预算上能够发掘新的途径来降低消耗获得最大的回报。企业成本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针对管理团队,企业员工同样不可忽视,成本控制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相反使成本剧增。因而,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在岗的培训或者定期的考核等方面来培养企业上下人员的成本节约意识非常的重要。

2.引进新技术,改良工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形势比较恶劣,在进行对水资源工艺处理的过程中,原有的技术和工艺为获得合格的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是巨大的。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用水的需求,供水企业应该主动的引进新技术,改革新技术,将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良,改善材料用量的搭配,对用水进行科学的调度,优化机器设备,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消耗,减少变动成本,在保障水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和动力方面的消耗。这样通过技术的创新,运用最新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水加工过程中一些动态成本的使用,可以对成本控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实行科学化综合管理

成本控制需要从各个环节同时抓起,成本降低是企业全员的责任,因为通过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将各个环节有效的衔接起来,相互之间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保障成本有效的控制。实行科学化综合管理,在采购、生产、运输及销售各个角度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实证研究,通过相互的对比得出适合企业今后发展的有效方法才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同时,通过科学化管理对企业管理观念进行更新,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人员监督机制,通过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和制度规范对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标准进行制定,最终实现供水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

4.实施承包经营制度

现如今,承包经营制度在供水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中运用很广泛,实施该制度对于增加企业收入,优化财务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供水行业中实施该种制度需要对承包指标进行合理的规定,其中包括水厂成本指标和供水管理所成本指标。紧接着还需要对承包单位的承包经营指标的执行进行科学的规范;再次需要重点分析承包指标与经营效果之间的差异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必要的总结;最后根据考核指标考核经营的业绩进行结算,并进行下一阶段的完善。实行承包经营,供水企业成本控制将会有明显的效果,并能够对增加企业收入,改善经营状况产生良好的效果。

5.加强企业核算人员队伍建设

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水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尤其是核算人才的大力培养。供水企业在加强对核算人员队伍的建设中,通过不定期或者定期的人员培训,来逐步提升这些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具备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通过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企业成本控制工程的有序进行提供人力支持,保证企业成本得到有效的管控,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三、小结

总之,供水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在不断的提升,面对这样的环境欲获得新的发展和突破就必须在企业成本控制上下足功夫,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本文从成本节约意识的培养、引进新技术,改良工艺、实行科学化综合管理、实施承包经营制度及加强企业核算人员队伍建设这五个方面对如何进行供水企业成本控制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供水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浅显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付洪波.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2010,09(73).

[2]高立娜.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3]龙水清.关于供水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03).

第2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内容可以将工业企业的成本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及制造费用等;而广义的成本除了包括狭义的成本内容之外还包括质量成本和延期交货成本两个额外的方面。

生产成本控制是进行生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所在,如果能在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中,找出影响成本的各个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及时发现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所在,采取纠正措施将实际成本严格控制在目标数值范围内,就可以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据可依。具体表现在:

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为国家税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还是大型生产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不仅要保证企业既定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更要将成本控制渗透到企业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当中,要着眼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改善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因为进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起配套的控制制度和标准,还要加强各项管理,以保证成本控制有效进行。

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定价的灵活程度,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方法

1.降低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总成本

工业企业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即:总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所以要想节约总生产成本,必须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方面着手。

(1)降低固定成本的方法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是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的,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既包括为维持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必须支出的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财产税、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也包括新产品开发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等。

如下例所示,假设某生产企业2013年3月份A产品产量与成本关系已知:

如例所示,由于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所以生产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增加产量以降低固定成本。

(2)降低变动成本的方法

变动成本指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直接材料部分,包括原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原料、燃料、动力等直接材料在大多数生产企业的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约占到总成本的70%左右,所以这些直接材料的节约程度和利用水平则直接决定着生产成本的高低。

变动成本是成本总额与产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系的。如生产1件产品需要耗用原材料2公斤,生产10件产品需耗用20公斤,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就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则是不变的。所以要降低变动成本,必须从以下几点考虑:

⑴提高原料、燃料、动力等的利用率,以降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不同行业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性质大不相同,所以不同生产企业提高材料利用率也有不同的方法,但是不论企业性质如何,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生产方式,降低变动成本。

⑵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降低废品率。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工具等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废品损失。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决定一个企业成本与利润高低的根本性因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多寡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对职工进行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加大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的应用程度、合理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提高劳动者的分工协作等等途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3.降低延期交货成本

延期交货成本亦称缺货成本,是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企业的存货成本和缺货成本是反方向变动的。当出现存货不足即缺货时,如果客户选择延迟交货的话,就会产生延迟交货成本,该成本主要包括由于企业延迟交货所产生的额外成本和企业商誉损失这一无形成本。所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一定要权衡存货成本和缺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可能降低延期交货成本给生产企业造成的无谓损失。

三、结论

上述几点只是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几个主要途径,就不同的行业而言,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以尽可能多的降低生产成本,如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单位资金占用率,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利用机器设备以减少不必要的停工耗费;加强材料的保管力度以降低生产过程之外的无形损耗等等。总之,只要是有利于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做法,都应该受到重视并积极采用、发扬广大。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 成本控制 方法 措施

前言

成本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油田效益、管理水平的主要体现。石油企业应该通过控制重点项目支出、严格预算、科技创新、健全制度等成本控制策略降本增效,获得在危机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油田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措施,对于油田企业的经营管理意义重大。

一、我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一)我国石油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1、成本控制管理分工不明确,信息失真严重

传统的观念惯性影响着成本控制管理的主体认识问题。多数油企员工认为,成本的管理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领导和财务部门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负责,与车间、部门的技术工人等生产者无关,使技术与财务对立起来,影响了广大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无法调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成本控制管理的研究观念落后,缺乏系统性

在很多石油企业仍不能认识到全面管理的重要性,忽略其他相关企业、领域的成本管理。依然只是将成本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尽管目前有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探索,但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系统性。

机构管理成本过高

机构管理成本过高一方面是石油企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一方面是石油企业内部的分工精细化。这些必然要求石油企业进行高强度的协作管理,由此引发了较高的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另外由于石油企业精细的分工引致的企业管理复杂化,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浪费和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二)石油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1、成本否决法

实行成本否决制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成本指标在奖金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严格考核。基本内容是:如果成本指标完不成,其他经济指标完成得再好,也不能得奖。在考核中,成本考核不仅与奖金挂钩,而且与职工晋级挂钩,成本指标完不成,不仅不能得奖,同时也不能晋升。这样,促使各分厂把成本当作重点来抓,在降低成本上狠下功夫,从而把成本指标摆在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首位。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是指在较高效益下预计产品所耗费的原料、人工及制造费用发生的成本。标准成本是通过详细的调查、认真分析和精确计算来制定的,用于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标准成本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的情况加以修订。标准成本可以作为成本计划的依据。一般来说,原油生产的各项成本费用计划与实际相差10%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3、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是根据预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扣除目标利润计算出来的成本。目标成本的制定从企业的总目标开始,逐级分解成基层的具体目标。制定时强调执行人自己参与,专业人员协助,以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标成本管理法强调授权,给下级一定自,减少干预,在统一的目标下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效益成本法

效益成本法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从效益项目出发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如决策效益成本、挖潜效益成本和投资效益成本。第二、确定耗费效益系数,控制成本的发生。耗费效益系数是指每元耗费可取得多少可计量的经济效益。一般用成本效益分析、专家调查、历史数据测定等方法确定。耗费效益系数多用于决策效益成本、投资效益成本两种情况。第三、设置专门帐户,汇集各种效益成本,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支出途径进行结转。

5、档次成本法

档次成本法是将产品的目标成本分为几种档次,然后再将各种档次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制定出各种档次下的材料消耗、费用支出定额,并以各车间、管理部门为责任中心,核定各责任中心的考核标准,进行严格考核,以达到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

二、油田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措施

(一)实施科技降本、科技增效战略

实施科技降本、科技增效战略。技术进步是降低成本的最根本的途径,企业的核心问题是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的经营管理办法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十分重视技术的主导力量,充分发挥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因此,实现降本增效,必须从组织上实现以经营管理人员控制为主转化为以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为主,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成本控制,真正从成本源头上进行控制。

深化改革、转变观念

观念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以效益求生存、图发展,自担风险,参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所以石油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效益观念,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三)全面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1、成立预算委员会

成立以油田主要领导为主任,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算委员会,通过考察、研究和讨论,决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这与以往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统一“砍一刀”的预算方法相比,有了很大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油田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制度的管理,对于成本控制好的部门,要实行奖励措施,对于成本控制不达标的部门,实行一票否决的制度,否决全部的奖金,并且实行当期否决,后期不补的原则。同时,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分析,揭示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合理的成本考核与分析是成本管理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保证。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如为约束下级单位领导的行为,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为防止下属单位的短期行为,实行专项资金制度;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实行奖金与成本挂钩、工资与成本挂钩的制度等。

细化管理层次,实施全员成本控制

实施纵横多层次成本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成本目标责任体系,将审查批准后油气成本费用计划指标逐级分解,层层下达,落实到各责任单位,甚至可以进一步落实到每个岗位和职工。加强对员工的成本教育工作,力争让每位员工从思想上重视成本控制,把节约成本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并要求责任单位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明确每项成本指标控制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成本责任体系,实现成本压力的有效传递。

同时还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在非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岗位责任不明确,工资激励机制不合理,工人很难有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从人事制度改革做起,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总结

伴随全球化趋势,油田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国际化,产品价格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油田企业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把成本控制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成本管理 措施

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就必须对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强化控制。企业成本的高低,直接同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关联,加强成本管理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一、强化企业成本管理

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观念决定行动。企业的管理观念要换代、更新、升级,有利于企业紧跟时代脉搏,具有强大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助于真正理解“按需生产和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两个轮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协助调解好两者的关系,统筹兼顾,达到“双赢”状态。

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严格、细致地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改变企业常用的惩罚制度,惩罚和奖励双重使用,于此相适应的自主管理制度,培养人的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更正企业成本管理落后的观念,树立新型的成本观念。改变“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的错误认识,通过企业的宣传栏、报刊,悬挂横幅等各种途径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学习成本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使全体职工清楚地认识到,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各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成本竞争,在价格、市场需求、成本、个性需要、销量等影响的几大波动要素中,企业控制成本是最具有主观自主性。因此,成本控制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润和员工的自身利益,要树立新型的成本控制观念。

二、修订完善经营责任考核指标和成本控制约束机制

对于明显不符合考核指标的应废除;对于部分不符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改。成本控制体系能否得到很好落实,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考核。修订各类各种物资消耗额的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经营责任成本费用考核指标,完善成本费用支出控制的约束机制。把成本费用作为工资全捆挂的内容之一,在定额包干的基础上,按月逐级考核,每月不论什么原因,凡超支的部门、车间,对其设置工资的额度,核减工资。次月再进行分析,增强成本费用支出控制的刚性约束。

三、明确责任,划分责任,落实责任

责任意识是一种觉悟,一种认识,一种从根本利益出发的自觉性。人们的责任意识的养成,不能单纯靠培训,也不单纯靠制度,要从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人手,建立有利于人们树立责任心的利益体系,同时加强教育培训、训练,辅之以规章制度,形成一个人人必须尽职尽责的氛围。

以责任成本为中心,企业管理者首先做好领头作用,从部门到科室,从科室到车间,从车间到员工,层层落实成本控制责任,环环相扣,明确各小组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衡量责任目标考核范围,核算和记录实际报告的汇总,以便日后查询。责任成本按月进行核算计量,可采用成本计算法加强成本控制,这是一种新型成本计算方法,对于加强成本控制和经济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

梳理各员工、主任、科长、厂长为代表的小组,挑选出最出色的小组,给予嘉奖,并他们为榜样,不断激励着各小组之间竞争与进步。

四、加强内部审核制度,拓展成本控制空间

“内部信用卡”核算方式和准确测算“内部信用卡”上的有权支出数。前者是即一季度成本费用按照生产任务及设备维修工作量分配到各科目,再到各科室、车间、班 组、个人后,由计划员登记“内部信用卡”(类似银行的储蓄卡)交给科目负责人。这样做到由原来的“先花钱后算账”变为“先算账后花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费用过程控制。

后者是财务科与各职能部门对各小组深入细致的调查,编制明年的成本费用预算,上交上级部门,开会研究预算的可行性。第二年年初,根据下达的财务计划,在确保目标成本和节能降耗目标完成的情况下,结合总预算情况,把成本费用层层承包。层层分解到各科室、车间、班组及个人登记到各自的“内部信用卡”上,形成“千金重担大家挑,人人手里有指标”。

五、全方位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按照成本控制纵向管理到底,横向管理到边,全方位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控制的思路,无缝隙的成本控制。

六、协调管理,形成合力

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应同心协力,统筹兼顾,形成控制合'力。如果各部门之间有不同意见,及时沟通交流,不等“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消灭在萌芽状态下。因此,必须靠企业各部门协调统一,领导层齐心合力,上下达成共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财物浪费和降低消耗。

七、小结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是向生产过程要效益,在合理的生产中要成本。加强产品成本控制,增强企业生产力后劲,创造积累利润,实现其经营目标,加强企业的综合能力,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马静.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9).

[2]王庆彤.关于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商业研究,2012,(7).

第5篇

关键词:物流 物流成本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The enterprise flows the cost control method the discussion

Zhang Guoyi

(School of Economy Management;Weifang Institute)

Abstracts: Logistics activities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a corresponding logistics costs. But for the logistics cost control, our China has not yet to form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istics costs and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 for the problems described, the logistics cost control in response provided.

Key words : logistics; logistics costs ; cost control

一、物流成本的构成及特点

在物流过程中,企业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

1.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它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及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所有的成本。具体来讲,物流成本可以包括物流活动中的物资消耗、物资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合理耗损、企业为了开展物流活动的人力成本、用于保证物流系统运作顺畅的资金成本、研究设计重建与优化物流过程的费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从我国的财务管理过程看,由于处于社会再生产的不同领域,物流成本在具体核算时是分为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分别核算的。

2.物流成本的特点

要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应先明确企业物流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物流成本的特征。

在通常的企业会计报表中,物流成本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成本;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因而,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门完全无法掌握的成本很多,如保管费中过量进货、过量生产、销售残次品的在库维持及紧急输送等产生的费用都是纳入其中的,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物流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成本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对物流成本的计算与控制,各企业通常是分散进行的。也就是说,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这样就带来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完善的统一物流核算标准,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框架。企业不同,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也不同,各企业所计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对比的基础;企业内部计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时常改变,缺乏统一明确的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因此,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

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按职能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将物流系统诸环节隔离分解,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导致一些物流费用无法计量与控制,造成物流成本信息失真。

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厂商把经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为了寻求更多的效益,目前很多商家都十分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想方设法从这两个环节中找利润,却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企业也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会计的机构和人员,有的公司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专业人员或销售、生产部门)。

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

1.物流成本横向管理法

物流成本横向管理即对物流成本进行预测和编制计划。物流成本预测是在编制物流计划之前进行的。它是在对本年度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在充分挖掘降低物流成本潜力的基础上,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有关技术经济措施,以保证物流成本计划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物流成本纵向管理法

物流成本纵向管理即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使其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优化,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制定最优运输计划。物流过程中遇到最多的是运输问题。例如,某产品现由某几个企业生产,又需供应某几个客户,怎样才能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运到客户所在地时总运费最小?假定这种产品在企业中的生产成本为已知,从某企业到消费地的单位运费和运输距离,以及各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都已确定,则可用线性规划来解决;如果企业的生产数量发生变化,生产费用函数是非线性的,就应使用非线性规划来解决。

运用系统分析技术,选择货物最佳的配比和配送线路,实现货物配送优化。配送线路是指各送货车辆向各个客户送货时所要经过的路线,它的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车辆的利用效率和配送费用都有直接影响。目前较成熟的优化配送线路的方法是节约法,也称节约里程法。

运用存储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库存量,实现存储优化。存储是物流系统的中心环节。物资从生产到客户之间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几乎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存储,究竟在每个阶段库存量保持多少为合理?为了保证供给,需隔多长时间补充库存?一次进货多少才能达到费用最省的目的?这些都是确定库存量的问题,也都可以在存储论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方法是经济订购批量模型,即EOQ模型。

三、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建立综合性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在企业层面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上,可以采用国际通行的物流作业成本管理法,并且吸取日本多方位、多角度衡量物流成本的经验和做法,根据中国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成本计算。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要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具体说,第一阶段是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从而核算各活动环节所耗费的资源。第二阶段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顾客或部门,进而计算这些类别是如何消费活动资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

建立物流成本综合管理框架。物流综合成本控制的实现框架一般由横向控制、物流成本纵向控制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控制三部分组成。物流成本横向控制主要有物流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分析、信息反馈和控制、决策等步骤,物流成本控制与决策是以物流成本资料为依据,结合其它技术、经济因素等进行研究、分析,决定采取的行动方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后选择最佳方案。物流成本纵向控制也是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物流过程是具有创造时空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要达到最大的市场价值,就必须保证物流各环节的最佳配置。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对其进行纵向优化,需要借助适当的控制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其与横向控制交织进行。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作业成本管理法、数理分析方法和最优化原理来组织物流系统,实现最优组合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连接许多供货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客户的大系统。

构筑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采购成本的高低对物流总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设法降低物料采购的各项费用,强化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采用JIT(Just-In-Time)采购、供应链采购和网上采购、外包采购等现代采购技术,按照物项采购价值实施ABC技术分类管理,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有机地结合起来。物资采购应通过合理的价值分析(物资价值=功能/成本),选择质优价廉的物资,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调查、评审、遴选体系,建立和完善索赔制度。

总之,从企业发展的过程和所处的环境看,物流成本管理是其必须面对的课题。物流成本本身的属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相关成本管理时,必须树立新思想,创造新模式,以达到揭示成本来源、合理降低成本的目的。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资料:

[1]何明柯.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358.

第6篇

关键词:环境成本;控制方法;控制对策;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97—04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情况也日益加重。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更好的解决环境成本确认、计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双赢。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特点

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制造、销售、使用以及废弃回收)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约束化管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从产品的设计到废弃物处置的生产全过程,将环境成本降到最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事先控制;对企业而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应该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特点。与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性。首先,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改变了现行成本计算方法仅针对物质成本与人力资本加以计算的不足,使得成本计算的内容更加完善。其次,环境成本控制立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对产品设计、物资采购、仓储、生产、销售及回收等各个环节加以会计处理。(2)外向性。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仅仅立足于企业内部,还密切关注外部环境,例如关注国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得法律法规,把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放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加以考虑,因而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范围极其广泛。(3)竞争性。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一改传统成本管理仅将工作重点放在单纯降低成本上、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的不足之处,更多地注重发展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例如,企业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获得环境压力机构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的顾客……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1.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提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原则。产品的生命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原料获取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目前的环境管理大多只注重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而对产品的开发研制和使用过后的情况未加以重视,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完全的。因此,以生命周期为指导,实施以产品为龙头面向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2.多方利益相结合。 实际生产生活中,环境问题的发生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企业自身、政府机关、企业周围的相关利益者,例如企业附近的居民就会受到企业生产的多方面影响。因此,企业在控制环境成本时,要兼顾多方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三、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

1.强化企业管理者的环境风险意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是超出自然再生能力地向自然界掠夺资源,而且大量废弃物的排入也超过了自然界的净化能力,资源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2.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水平。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通过制定并实施预防为主的方法,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措施,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套同“依法治理”相辅相成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防护,降低之前成本,防止过后成本。防护成本法的最终支出金额是相对较小的,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从“后”转“前”,即在污染之前就做出相应处理准备,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而是控制污染破坏的过程,将环境成本支出提前进行分配并进入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核算。在环境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加强监控,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环节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最终的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的检测。企业如果未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环境处理标准,会因为环境污染而被处以罚款,而罚款同样是环境成本的支出,而且企业名誉声望也会受到影响,也将无形提高企业环境成本。

4.采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法,对环境成本实施全过程跟踪控制。(1)生命周期法的概念。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依次经过产品设计、原料获取、材料加工、产品生产、消费、再生利用、废弃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总和即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产品的需求从追求经久耐用转向标新立异,突出个性。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从而产品成本的构成也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所占比重下降,而制造过程以外的成本日益增加。(2)生命周期法在环境成本中的应用。企业产品各生命周期阶段的活动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各阶段的成本有的为企业的内部成本,有的则为外部成本,且各阶段在整个成本总和中的比例大不相同,可见下图。企业只有深入到产品各阶段界定环境成本,才能发现产品各个阶段成本发生的不合理之处,便于寻求改进方法,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7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各大产业也在向集约型产业的方向发展,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开采企业也开始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利益,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在建设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一、煤炭企业所处的环境

(一)市场环境

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企业就必须面临着市场上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取得一定的利益,获得一定的市场,煤炭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压力,国外的企业也将进入我国与我国的煤炭企业共同竞争市场,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他们在世界工业革命时,发展了本国的技术,拥有高技术设备,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在现在,很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的产品实行反倾销的经济战略,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煤炭企业的竞争都很激烈。

(二)经济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我国市场开始转型,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随着市场的改变,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也是随之而改变,通过市场上的竞争获得市场份额从而获得利益。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什么才能吸引顾客呢?不是煤炭的形状和造型,而是煤炭的价格,同种煤炭之间价格较低的价格会更加吸引顾客,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降低煤炭的成本以促进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煤炭企业的基本建设期的财务管理现状

现阶段的煤炭企业,其财务人员基本上都不参与项目的预算、审批、投标等工作,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就存在信息交流空白的问题,无法掌握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不能对煤炭企业开采的整个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尤其是对于基本建设期的成本控制,在实行信息化系统的办公化之后,财务人员在基本建设期对于成本控制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煤炭企业在基本建设期的成本控制上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煤炭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的情况了解不多,不能把握基本建设期的基本建设知识,造成对账簿的设置不合理,不规范,不能满足基本建设期的要求,最后对于基本建设期的核算不完整,不合理;二是财务人员不能按照审批的进度来支付工程款,造成对施工用电费的超额支付,不能及时的将这部分资金扣除,超额支付了工程进度款,由此造成了煤炭企业在基本建设期的成本提高;三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按照预算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严,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这也会造成煤炭企业在基本建设期成本提高的情况;四是煤炭工程可能存在工程上的程序混乱,结算程序混乱问题,不能严格按照工程既定工序施工,还会发生先施工而后才签订合同的情况,到了结算的时候才补加资料,这样就使得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把握工程在基本建设期的成本,很有可能会超出了基本预算,而在最后才发现,无法补救。

三、成本控制方法

(一)在煤炭企业建设初期的招投标阶段就加强财务的管理和监督

对于企业的招投标阶段控制成本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招投标是一个成本控制的初级阶段,加强此阶段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招投标阶段,财务人员要参与工程的审核,对于参加招标或竞标的企业要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比如,资金的流转情况、资金的实力,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诚信程度等,保证本企业的利益,如果达成一致,甲乙双方要签订正式的合同,包括工期的确定、资金的支付、付款的方式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在煤炭企业建设初期的招投标阶段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和监督。

(二)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的内控制度

建立内控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煤炭企业的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其他人员的分工等,使各部门之间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补助的模式,促进煤炭企业各部门的配合,保证企业的建设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监督,特别要注重对于财务和物资的管理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内的各项管理活动,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树立成本控制观念,此外还要促使企业内的财务管理人员深入到工程当中去,监督煤炭企业在基本建设期内的成本控制情况,对工程的进度、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资金管理要进行检查和控制,并且做出评价。

(三)将煤炭企业各项工程的支付制度规范化

对于现在煤炭企业存在的支付款项问题要加以规范化,对于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应该先对他们的费用做一个结算挂账,进行正规的账单核对,等账单完全核实之后,才能支付款项,形成支付款项流程制度,这样就不会造成超额支付工程款的现象,在支付前要验证各种费用是否合理,如工程预付款、设备进度款、土地征用补偿款、工程监理费、工程设计费等等,都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才可以,这是保证在基本建设期资金的合理应用,防范资金使用风险的关键环节。

(四)加强基本建设期的纳税筹划,适当的降低税收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土地纳税是一个比较大的成本,煤炭企业在基本建设期内涉及到的税收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这些税收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所以加强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间的税务管理,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减少不必要的税务开支,就可以降低基本建设期的成本,还可以降低在这期间的运用成本,在购置生产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时,可以对税金进行抵扣,还要确保企业基本建设期间购置的动产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进行抵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五)建立基本建设期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的财务管理制度,要结合煤炭企业工程的特点,合理的设置企业在基本建设期内的会计核算科目,结合本单位的需求,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具体的来说,要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各职员的责任,各司其职,严格对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内的成本进行控制。实现成本管理的组织化,就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以及成本控制体系等,保证煤炭工程的成本在预期的范围之内,构建完善的、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对于煤炭企业这种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大型企业,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国内和国外煤炭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所以煤炭企业必须加快对企业管理和技术的创新,在基本建设期阶段控制煤炭的成本,在市场上获得优先权,才能促进自身快速发展,对于当前的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期内的成本控制还不是很成熟,必须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使国内的煤炭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紫薇.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第8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产品成本;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157-02

1 企业产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企业要想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实就是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而投入就是产品的成本,所以说控制生产成本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产品成本控制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逐渐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首先,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所涉及范围、方式等方面的认识明显不足;其次,企业内部分工的精细化导致员工与企业利益的剥离,对企业资源的利用丧失节约意识,认为成本控制都应由企业负责人管理,员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等问题毫不关心,生产成本因此逐渐调高;最后,募集生产资金是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关键,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而资金募集会带来企业的财务费用的增加从而导致成本上涨,但很多中小企业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考虑资金成本及资金使用,而很少考虑资金的回报率,盲目扩张资金规模,造成企业财务支出上升。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除了要提高成本意识之外,还必须要弄明白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企业产品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场所、劳动力、管理投入、销售费用等等,虽然它们所占比重有所不同,但都会影响最终的产品成本是否实现最小化,下面笔者便结合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如何实现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

2 生产准备阶段的“开源节流”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如此,产品的生产准备阶段作为产品投产的开始,自然也是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的开始,所以要想能够合理控制产品成本,就必须在生产准备阶段打好基础,做好“开源节流”。

2.1 产品设计环节

首先要对市场环境和客户群体充分了解,应该保证自己设计的产品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而不是受到冷遇再“回炉”,提高设计的成功率;其次,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所选材料是否经济适用,除了价格之外,还应该考虑材料在购买的过程中是否会导致其他方面的成本增加,为其后期购买最好前期准备;最后便是产品的加工环节设计,许多企业只顾产品的最终效果却不顾及生产工艺,最终导致产品成本的大幅增加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在设计环节一定要兼顾生产工艺,打造节约成本的先进工艺流程。

2.2 原材料购买环节

原材料是企业产品成本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传统制造业中,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购买环节。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产品设计中的所选择的原材料与市场要求的适应度,选择价格最为合理的,并做好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应注意所购买的原材料是否会相对增加运输、存储等方面的额外费用,统筹考虑选择最低购买成本。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设立拥有充分市场经验的采购队伍,能够对采购价格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从而实现最终购买成本控制。

2.3 生产机器和场所的准备环节

生产机器和场所是进行原材料向产品转化的必备中介,所以说它们对产品的影响也丝毫不逊色原材料。所以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企业应该认清自己的生产特点,选择自己适合的机器,而不是只顾规模和品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避免造成机器闲置等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场地的选择,企业要根据产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来进行合理决策,兼顾两者,从而实现生产销售两不误。

3 生产制造阶段的协调管理

生产过程是企业产品最终成型的阶段,也是企业产品能否最终控制成本的关键阶段,尤其是更加注重产品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在该阶段,从设计方案的实施、原材料的运用、劳动力与机器的结合到生产时间的管理都牵涉到最终的成本控制,所以企业应该做好该阶段的统筹管理。

首先,企业要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加工工艺,对原材料的使用、机器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安排等进行管理监督;其次,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效率,不是通过增加工作时间来实现量的增加,而是通过激发劳动力的工作积极性来实现;最后,合理安排企业工作人员,精简不合理的机构,各司其职,避免岗位重叠导致人力资源浪费。

4 产品流通环节的最终控制

产品从生产车间走向市场是成本控制能否见效的最终环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流通阶段,需要直接和消费者进行接触交易,而最终交易的结果即是产品的价格。这个价格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博弈”的价格,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原则就是物有所值,如果企业背离商品的实际价值向消费者索取更高的价格,其结果便是产品的滞销,所以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通过产品成本的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包括在产品流通阶段的成本控制。

产品流通阶段包括产品的包装、运输、商品宣传、销售费用和售后服务等,所以涉及到产品成本的因素同样众多。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企业可以对销售部门实行多层次承包分销,也就是避免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通过转接销售的方式,让更善于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经销商负责基层销售,而生产企业主要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主业,这样企业就会减少在销售环节过多的消耗。而另一方面,企业应减少大量库存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过多的存货会占用大量生产的资金,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资金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存货占用资金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从而影响企业下一步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存货量越大,因此产生的库存成本也就越高,仓储损耗也逐渐加大,最终自然会增加产品成本,所以说控制成本一定要理顺流通环节。

5 结语

上文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成本控制的具体环节,但现实中涉及到控制成本的因素还有许多,比如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节约成本意识,这就需要企业从更广泛的意义层面进行思考,意识到产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企业要突破传统观念,创新成本控制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控制成本方式,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苟雪.浅析企业产品成本管理与控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6).

[2] 晋兆,奎刘凡.浅析“研、产、销、服”型企业产品成本控制[J].工作研究,2013,(4).

第9篇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

一、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铁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逐渐加强,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事业取得迅猛发展,铁路施工企业的施工产值不断攀升,但却面临高额成本、经济效益增长有限的困境。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铁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

第一,成本控制还没有得到部分铁路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仍是粗放式经营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铁路施工企业将精力放在工程投标竞标上,当争取到兴建工程项目的权利后,却又出现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责任成本管理流于形式。许多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落后,责任成本管理要求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领会责任成本管理的精髓,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预算安排与执行“两张皮”,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1]。

第三,责任部门范围太窄,认识上存在误区。大多数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员工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与他们没有关系,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技术、物资、安全、质量、经营开发和人力资源等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无法得到很好地发挥。铁路施工企业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而且不会自觉将其转化为日常工作中控制成本费用的行动。

第四,缺乏可操作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依据。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是实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许多铁路施工企业对其的制定过于表面化和简单化,他们无法科学地预见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的趋势,而且没有考虑到该工程项目的现场环境及施工条件等,甚至有些铁路施工企业仅仅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简单地确定了一个降低成本率和降低成本额。在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方面,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二、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源泉,也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方面。大多数铁路施工企业受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的影响,在成本控制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包括,他们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而仅仅是重视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他们忽视企业整个经营过程的成本控制,而仅仅关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等。

第二,组织管理方面。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铁路施工企业是委托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企业缺少拥有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控制管理部门,所以一旦发生成本失控,财务部门则无法负担起成本失控的重大责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使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承担起成本控制的主要责任,不断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已达到企业成本成本控制,不断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第三,施工方案方面。首先是许多铁路施工企业为了方便施工,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造成了成本的提高;其次是仅简单地套用以前的施工方案,不考虑适时调整成本预算与成本控制;第三是缺乏科技创新,继续使用以前使用过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对于项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方案是项目完成的基础,没有统一的筹划,任何一个项目都会是一盘散沙。

第四,成本控制的方法方面。许多铁路施工企业缺乏严谨的事前成本预算和严格的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只是在项目完工后进行简单的成本核算与分析。此外,许多成本管理人员并不具备合格的专业素养,而ABC管理法以及价值工程等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使用在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还未普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的效果[2]。

三、铁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的科学化

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施工成本,对铁路施工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因此,铁路施工企业要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还需在成本管理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推行价值工程优化施工方案。价值工程作为一门现代成本管理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铁路施工企业要达到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功能效应,同样可以利用价值分析等方法对施工项目做多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分析,从中选取最佳方案,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从管理效果来讲,组织措施如果使用得当,解决问题的程度和长效性都会好一些。首先要明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公司与项目部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对本项目成本控制全面负责,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过高、项目亏损、责任不明等问题。

第三,建立企业内部定额。企业内部定额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3]。要在同等条件下降低成本,要求企业知己知彼,了解本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和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的薄弱环节,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挖掘潜力,在各个管理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把企业定额控制在较低的成本水平上,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炜.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策略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现状

1.1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工作的重要目标。现阶段,很多公司的成本控制工作不够合理,对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重视力度不足,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没有符合实际状况的、合理的工作流程,导致施工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混乱。

1.2材料价格波动大

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外部影响因素较多。资金投入量加大,人力资源使用量增加,造成资金浪费。材料价格中所涉及的外部因素,又称为市场因素,主要是建筑原材料以及设备的价格变化,包括市场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据显示,大部分建筑工程中在设备以及原材料中投入的资金量占工程资金总量的3/4以上。一些公司在施工中没有对原材料的采购、保存和使用以及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实时、全面的管控;建设过程中对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和保养;材料的使用没有节制,浪费以及滥用现象严重,对预算价格估算不准确,导致成本超出预算范围。

1.3工作人员水平不高

由于工程成本控制的专业性较强,工作人员除了扎实掌握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施工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掌握施工流程。只有全面了解施工进度,才能更加合理的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文件。但是很多技术人员受到专业的局限,不能全面开展预算工作,预算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导致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不足。少数工作人员缺乏成本控制力度,能力较低,控制手段不合理,缺乏适当的工作方法,导致工作中错误频发,效率低;很多公司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的盲目性较强,无法平衡各方面的因素。

1.4工程质量较低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流程的控制与成本控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只有合理的施工流程,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方案或者工艺流程的某一环节合理性不足,将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这将会导致对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力度不足,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和技术,则为工程的稳定性留下隐患,导致工程在验收时出现问题,不能正常的交付使用。不仅导致工期的延误,返修工作还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超过正常的施工成本预算额度。

1.5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思想意识薄弱,没有对成本控制加以重视和关注造成的。

2、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必须注意的原则

2.1节省原则

在不降低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建筑工程成本的最小化。对施工中涉及到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优化施工环境、改进施工技术、提前情况预知等方式进行最大程度节省。这种节省是用科学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积极节省,不是限制支出式地消极节约

2.2目标原则

在建筑施工企业完成预算并核算出合理的目标成本后,严格按照目标成本,对施工进行督查。建筑施工企业拟定的项目成本费用计划应该明确而具体,把每一项成本目标任务和应承担责任落实到施工部门、班组和个人。这样有助于施工进行和日后的完工评估工作。

2.3全员、全程原则

一个工程项目不是通过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劳作来完成的,所以首先要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严格要求每一个员工从自身做起,节约成本,促使目标成本实现。

3、控制工程目成本的有效策略

3.1编制项目成本控制计划

项目成立初期,项目管理人员应依据公司颁布的项目目标成本书,在公司核算部门的建议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分解目标成本指标。

3.1.1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人员

应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核算出工程量。进而对项目工期、安全、现场及上交资金、利润等基本因素依据施工进度加以分解,以建立一个细致明确的目标责任体系和一个指标量化到人的指标承包体系。

3.1.2核算好必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施工企业项目现场活动经费最后综合计算各项费用将其定为基本的项目成本计划。

3.1.3严格有效地落实目标成本指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加快工具流通、缩短某一过程工期、采用新技艺等方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努力协调成本与工期之间的关系,以落实目标成本指标。

3.2科学推动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

3.2.1严格建立施工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制度

项目初期,应该依据公司的项目成本指标,确立一个针对性更强的成本管理体制,在实际实行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调整,以求其更加成熟完善,更好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

3.2.2具体明确分析项目资源配置

首先,在项目领导及其它主要人员的选配上,标准要高,要严,项目管理人员要思想认识一致,明确自始至终应承担的责任,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规范有效的项目责任书。其次选配好专业的施工队伍。为企业内部施工团队配备精明强干的管理人员和技艺精湛的技术人员,对外部劳务队进行公开招标选用,并在开工前依据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最后对机械设备、车辆和其他施工工具的配置要合理,既保证工程项目能顺利推进又要避免施工机械的过剩浪费

3.3对项目目标成本进行考评与奖惩

3.4合理编制流程

流程编制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依据施工现场的工作进度,完成理论成本的预算编制。在与实际相符的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公司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材料领用制度。加大调查工作力度,合理制定成本预算编制流程,在满足工程实际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控制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同时做好设备以及材料的审核与调查。工作人员在成本控制中,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预算中,适当加大计算的工作量,使其能够适应工程的实际发展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实现建筑工程成本全面、准确、合理的控制,才能依据设计方案开展施工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及时交付使用。管理人员需结合工程的进展和施工单位特点,采取适当的预算管理办法,通过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来保证施工单位利益的最大化。

第11篇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现代化设施都在加快,这样的市场环境就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越来越激烈,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成为了关键性因素,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就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并且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帮助企业更加快速高效的完成发展规划,还能推动企业的进步。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概念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成本控制管理,现今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是否能将成本资源利用到最大化,就能确定企业能不能接受残酷的考验。成本控制工作长久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人类开始利用商品进行交换之后,成本控制工作就随之产生。因为盈利与成本控制是相对应的,只有将成本控制的范围确定,才能够更好的对商品的盈利点进行计算。成本控制工作能否顺利完成,需要的正是成本和控制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成本做基础,控制则是方法,两者共同运作,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成本是指企业想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必然投入的费用。控制是指想要完成这个目标操作并整合不同资源的方法,要完成目标的实施,还要保证每个成本的利用价值都能够发挥到极致。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很多企业对月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重视起来,成本控制工作没办法满足预期的要求,也就无法实现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误区,粗浅的将成本控制工作归纳到生产或者采购等部门的管理工作,认为部门之间控制好成本即可,财务管理工作就是进行计算和统计的工作。这样传统的成本管理办法,容易导致财务部门无法正确的反映出监督反馈的内容,企业就无法准确的对成本控制进行管理,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

传统的成本控制工作只是负责对于直接人力,直接材料以及非制造费用方面的计算,都是简单的核算分摊,无法做到更细致的研究成本控制方法,很多项目没有达到要求却也被掩盖下来。大多?荡?统企业都侧重于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常常忽视了其他环节的成本控制,其实设计开发,销售,采购还有日常管理的成本控制也占据很重要的比重。这种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更简化,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无法提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2.延后的成本控制观念

多数企业对于成本控制工作都还保留传统的观念,认为成本控制就是设置好基本的成本控制标准,对于如何细化成本控制的问题则没有准确的工作方向,只单方面寻求更好的节约开支,很多成本消耗都很容易被忽略。没有几家企业能站在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成本控制的问题,没办法综合企业所需的发展战略去规范成本控制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资金成本投入的最大化利用,进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想要简单的运用降低成本的方法去占领市场竞争,这种方式会影响并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现代社会,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适应时代变化自身的成本控制理念,依据现有的时代背景,再次审查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地位。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看中的是对物质材料的单向的成本控制,忽略像销售或者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这样的传统方法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利用多种手段一起进行操纵,企业要加大对于财务分析,以及绩效考核等几个方面的投入,同时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增加前期的计划性控制措施的掌握,要重视非制造成本,例如营销和研发的成本控制,还要注意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方面的控制。要综合的监管各方面内容后,才能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工作,帮助企业做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3.不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制度建设方面明显不足,这样就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也很难做到想要的预期。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都要依靠成本会计系统进行操作,缺少对于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认识。成本控制知识单纯的进行数据的统计,成本结果的核算等等,无法做到全面的体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且不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也必然会引出不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这样就导致成本控制工作无法实现其职能。

4.缺少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

大多数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都是停留在减员,或者压缩经费等简单的成本控制方面,无法将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提高。企业也缺少对成本控制的合理规划,更是缺少对经营方面的全面分析,无法结合各种方法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工作常常体现在形式上,无法真正落实到位,也就无法体现其操作的可利用性。

四、改进措施

1.改革成本控制战略

对于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企业要更改成本控制的战略,要全方位的进行市场分析,还要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之间的财务信息的整合,更了解竞争对手,才能更好的做好战略决策工作。还有传统成本控制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设计,销售以及售后等环节所发生的成本消耗的资料进行整合和研究,具体分析其消耗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2.加强成本控制观念

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涵盖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这就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协调一致。企业的管理人员更要改正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员工进行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观念的再造工作,加强对于成本控制的观念,完善更加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让成本控制问题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还要落实更高效的成本控制办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帮助企业建立更加长远的目标。

3.丰富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体系能够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进行支持,企业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要综合分析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的环境,还要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财务循环系统,成本控制体系也要随着企业的情况变化而随时进行更改。成本控制操作要深化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身上,要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这样能够帮助成本控制工作更好的推行和实施。成本控制工作也只有企业各部门共同完成,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才能够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目标。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对生产经营的成本进行控制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做好对成本的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偏低,有些企业甚至被市场淘汰。鉴于此,加强对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当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成本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不够,意识淡薄,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模式都比较落后,并且很多企业都缺乏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导致成本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二是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或者是有些制度的可行性不够,导致成本控制工作难以真正的落到实处。三是成本控制方法落后是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在这些企业也往往比较容易忽略对日常成本的控制,导致浪费比较严重,日常成本支出超标。另外,有些企业为了短期的目标,不惜以降低产品的质量为代价,这种做法和成本控制的理论是完全相悖的[1]。

二、针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树立成本控制的新理念,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目前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之所以会存在那么多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模式。因此,需要加强对成本控制和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树立成本控制的新理念。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提高整个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认识在企业具有加大的成本控制潜力,并且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并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贯彻执行,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其次,企业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切实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成本控制的对象,认真研究成本控制的方法手段,明确成本控制的各个流程,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实现成本控制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最后,企业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相关文化的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独特的成本控制文化[2]。

2.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健全完善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企业成本控制的制度。首先,企业需要健全和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将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明确和细分,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以及各个工作人员具体的责任,以保证成本控制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定期对各个部门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或惩罚,从而促使工作人员端正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公司规定的各项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最后,企业还需要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成本控制的预测和评价机制,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制定企业成本控制的初级目标,完善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并且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对成本控制的方案进行调整,以便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另外,还需要建立成本控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及时找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质量[3]。3.改善成本控制的方法,重视对日常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成本控制的方法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成本控制的质量关键就是要改善成本控制的方法。首先,企业需要摒弃传统的单纯的依靠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优势的观念,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并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另外,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程度,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质量。最后,企业需要重视对日常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对日常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从小处着手,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费用,节省日常开支,如对一些办公用品需要统一发放,各部门的领取需要做好登记工作,尽量减少浪费,节约日常开支。另外,企业还需要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降低企业成本的做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否则将只会是昙花一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取得竞争成功,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提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成本控制的观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玲斌.试论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财经界,2014,(9):67,69.

[2]高志.市场经济下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商贸,2013,(3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