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

时间:2023-02-17 05:2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文化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如何开展好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是我们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由于地域和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差别很大。这就明显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内容已掌握,对上课毫无兴趣,觉得在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课堂内容不仅是新知识,而且要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这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形式多样,方法呆板目前,在许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大都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手段,既有黑板、投影仪,又可以板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但是教学方法仍显呆板。首先,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验效果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性质决定它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基础课程。现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普遍将课堂讲授与机房实验分开。一般上完一次或数次理论课后才上一次实验课,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实验时,一个实验指导教师有时要同时指导一两个班,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考试形式单一,成绩评定方法不科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全校统考的考核方式,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对于开卷笔试、实践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较少采用。总评成绩主要以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但从卷面成绩上不能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真实水平,理论成绩比例过重,因此总评成绩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建议

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针对新入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建议进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如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甚至部分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如《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使免修学生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分级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使学生共同达到一定的要求,还可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的更多、更深。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虽已采用了多媒体电子教学方式,但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计算机教学的重点应从“教”转向“学”,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全部在机房授课。这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边讲授、边练习、边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改革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学会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所以《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最佳考试方式就是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考试过程就是计算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无纸化考试,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能够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有效地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会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绩评定除了百分制外,可以采用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避免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操作的现象。利用网络设施,补充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补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

通过分级教学、新的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的试验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更明确了,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当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只有通过积极地研究、实践探索与完善,总结出一套适应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体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欣如,曾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分层设计 分组辅导 计算机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我们学校的学生入学都先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基础课,以确保学生具有该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最基本的运用计算机能力,并为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呢?

一、了解学生的基础是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障

摸清学生的底子,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接触也差别很大,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及上机实践计划,这将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09级,有的学生从小学就接触计算机,对基本操作应该没有问题。而有的学生只是会考时学过一些应考知识。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只有设计好每堂课的内容,才能让学过的有收获,没有学过的能跟上。所以提前摸底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

分层设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与接受能力,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的各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差异教学。其实质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课程的要求。分层教学就是在摸清学生差别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

三、分组辅导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一半以上的时间是上机实验,所以利用好实验课这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关键。我在实践中主要用分组辅导法进行辅导,一直以来课堂效果都不错。

分组辅导法,在许多学科中都有应用,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课堂的特点,进行分组辅导。

我也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组。分组的依据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观察所得: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更愿意先跟同学讨论和询问,而不是老师。有时他会反复地去求证,也不愿意问老师。根据这一点,学生上机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决定自己的座位,选择自己的邻居和前后同学。这样为学生的讨论和求助提供了前提。上课时我尽量地引导他们互相关注,每布置一个任务,我就要求做完的同学关注下周围的同学,并给予未完成的同学适当的提醒与帮助。如果普遍的困难,我会有针对性地给几个同学讲解,然后让他们去给周围的同学讲解。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提高了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意识,使得同学间学习气氛更浓厚了。

四、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学生学习目的就是能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总依赖课本和老师的讲解。所以作业应该是让学生思考后解答,而不是简单的课堂知识的重复。所以在作业的设置及要求上,既用到课堂所学内容,又不是练习的简单重复,而是知识的深化提高。这样学生在做作业时,既复习了课堂所学,又解决了实际问题,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获得证书证明能力

现在的学生就业时,招工单位为了了解学生的能力,都要验看学生的各种证书。而我们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在学完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后,可以参加教育部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是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组织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考试,获得相应的证书。

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通过考试一般没有问题,但为了更好地通过考试并取得优秀的成绩,我们一般考前也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这些认证网络上都有很多相关信息,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然后老师帮忙给过滤下,留下有用的信息,指导学生正确地面对这些考试,并能顺利通过。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般是每年的4月和9月各考一次。我们学校早就申请为考点,很方便学生参加考试。考试大纲和我们的教学大纲基本一致,所以我们在授课时,也将各模块对应的考试模拟题分阶段练习。这样先分后总地练习,对于学生参加考试效果更好,而且上课时学生也因为有了明确目标而练习干劲更足。

第3篇

【关键词】 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85%,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对的主体就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其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不仅耍培养理论性人才,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出既有理论有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适应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应该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在教学上要体现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适应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善于钻研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差。要服务、应用于社会,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不断积累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素质等特点使得独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

(1)学生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整体水平相对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学能力差,缺少明确个人目标等特点,学习热情相对不高,面对复杂的科目会消极对待,甚至自暴自弃,生活重心放在课外活动中。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初始热情很高,但慢慢认为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更乐于练习打字、游戏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中。此外,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许多有过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过于简单,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至于不求甚解,导致基础不牢。于此对应,部分完全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学因为自卑、害羞的不敢积极提问,加上练习机会不多,以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程度不大,赶不上课程进度。

(2)教师方面。计算机文化基础讲解的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计算机概念和操作,教师可以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知道了,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没有督促检查学生练习,可能有相当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在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就成了单方面的讲述,学生参与不到课程中,自然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课实际意义也就失去了。

(3)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使用与独立院校的统编教材,所用教材都是由教师挑选,选教材时教师习惯挑选更高层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导致独立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出现听不懂课,教师上课吃力的情况,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改革。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将课堂教授和上机操作分开,一般是上完一次理论才上一次实验课,对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课时过少,比例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学环境允许的话,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讲述理论之后,给学生演示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针对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讲课之前把需要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先演示。在讲课前示例几个有趣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如此基础好的学生注意到以前未留意的细节,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在明确课程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学习,从而达到兼顾两面的学生。

(2)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制定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察来让学生切实感知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和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目标,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将学生置身于贴近实战的环境中,面对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迫使学生综合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己学会探求和摸索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习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教学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组中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又能很快入门,同时也减轻了任课老师的辅导压力。实基础好的因为上机操作起来的速度比较快,所以会把需要问的难点都提前一步问到,教师可以统一解答,然后让其充当“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同学,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又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能够尽量多加辅导。针对计算机文化中OFFICE软件操作部分(如WORD等)准备综合案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调整等,让学生脱离课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对未来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了基础。同时进行班级内部的竞赛,在相互竞争中提高学生学习和操作的热情。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件对学生进行局部或统一解答。上机课的时候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抽查,一则督促组长,二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对重复的错误或难点统一讲解。

(3)网上教学。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应的网站,有详尽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演示、课后习题解答、以及模拟试题等,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水平,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4)科学考评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一的理论考核形式,相当不合适。考试分数由平时考勤成绩+上机操作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组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的比重。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并作为考试成绩的衡量标准。认证考试可以为就业添加砝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使自身能力供给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认证考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兼顾考试大纲的要求,学生应该学好计算机知识并接受社会的检验。如果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成功过级的话,算通过期末考试。对于学校的实验环境,希望开发对应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

(5)教材改革。编写出适合独立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高校相同专业使用一样的教材,谈不上是因材施教了。教材的趋同化对各自的教学都有不利的一面。明确了教学目的,组织编委会,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编写教材中来,让老师与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密切配合,就能编写出适合各自学校学生的教材。

参考文献

[1]杜萍,何月顺,刘光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J].2007(2):115

第4篇

关键词: 中职升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策略

笔者基于所在学校的中职升学教学情况,分析在中职升学最后一学年《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一、中职升学文化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试题分析

从考试题型分析,题型基本稳定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操作题四大类。题型与辽宁省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习题及实践操作任务相呼应。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对题型不会感到陌生。从试题内容分析,识记知识与实践操作两大类各有比例。从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试题难度适中,均为课程计划中讲授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二、中职升学文化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根据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并在教学方法建议中指出:在该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的图、文、音、视、动画等手段,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

按照学校课程计划,中职升学学生与非升学学生在第一学年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致的。教学紧贴各专业特色,采用主题引导,任务驱动实施模块化教学。各教学模块贴近职业工作生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实现“做中学”。根据课程要求,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计算机基础和硬件维护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网络模块、常用办公软件模块。每个模块细分为基础学习模块和拓展学习模块,选取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按照该学年总学时数,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课时分配比为2:1。第一学期学习计算机基础和硬件维护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第二学期学习网络模块、常用办公软件模块。合理划分教学模块,适当地分配学习时间,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整体保证理实一体教学效果。

在第三学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任务为贴近中职升学考试大纲,加深知识点的识记及运用。一般中职升学班单独组班在第三学年实施。在组班初期,学生因思想压力加大、知识点遗忘等原因出现虽然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积极性不强,畏难情绪较多等学情,阻碍学习效果的增强。同时,因整体课程设置为了应试,理论课讲述偏多,造成平时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水平偏差的中职学生记忆知识困难。

三、中职升学文化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三点教学策略

第一,确立正确的课程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第三学年开始,学生经过两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已基本具备符合各专业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但面对高考思想压力较大,考试自信心不强,畏难情绪较强。学习自信心是学习活动的精神支柱。在学习过程中,自信所迸发出来的勇气和毅力,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的学习已经对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点有总体识记和理解,第三学年只需通观全局,制订阶段性复习计划,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应知识点,这种自信应该建立起来。中职升学考试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所以我们在制订阶段性复习计划时,一定要务实,抓基础,重关键,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制定切合实际有效的复习策略。可以采用经典的三轮复习计划,每一阶段内都进行针对性和实用性设置。在第一轮复习时,要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将知识点穿线,形成知识体系。带领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熟记知识点,理解记忆。做到抓住教材知识点精髓,万变不离其宗。把厚书读薄,再由薄到厚,然后做题,以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为主,展开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锻炼。第二轮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复习,可以分单元设置知识专题和根据解题思路方法不同而设置方法专题。目的是巩固第一轮宏观系统地复习的成果,在第二轮实现各个突破,加强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第三轮则进行高考热点题型的复习,也可以加强学生薄弱环节的复习,这是最后的巩固基础和系统提升。

第三,注重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往往高考复习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训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中职升学考试中。从题型及相应分值分析,每年第四大题设为操作题,分值为15分占总分值四分之一。虽然是主观描述题,但需要有基本上机实践操作做支持,记忆才会深刻。所以,实践上机不能忽视,给予一定课时动手上机实践。

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可见“知识”与“技能”都为中职教学和升学的重点。不论考试如何变化,这两点都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曲彦玲.中职计算机专业对口升学的教学感悟[J].中国电子商务,2014(13).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化教材;设计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材现状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课。它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不外乎三种情况::即使用教育部或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教材、教师自编教材、选用第三方教材。从教材使用情况看师生普遍对教材的满意度较低,例如在对山西省全省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使用满意度调查后,对计算机教材满意度只达到 23.9%[1]。《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理论多,案例少; 第二是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 第三是缺少综合性项目;第四是教材内容应试倾向严重。由于教材的偏差使这门课程逐渐演变为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流行软件产品的使用。

二、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核心价值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工作、解决专业问题已经是普通职业人必备的素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不仅是高职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成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这也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的核心价值所在。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如同所有人都具备是非判断、文字读写和进行算术运算一样,计算思维也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培养的计算思维应具有如下的特征,基于通用计算平台的思维;从多门课程中凝练出的共性思维;将不同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所形成的贯通性的思维;可实现的,但非细节的思维;为各学科计算手段的研发或应用奠定基础的思维。[3]

三、项目课程与项目课程教材的概念

高等职业教育采用项目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所谓项目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教材是课程的物化。项目课程教材是以项目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工作任务要求来进行设计与开发的教材。项目课程教材既要以“适度,够用”为标准涵盖该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反映课程的特点,包括课程的目标、任务、课程的实施方法等。

四、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课程教材设计原则

在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设计中,要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计算思维的特征即典型计算思维为教材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内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随着计算思维的讲解而展开,计算思维随着知识与技能的贯通而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计算思维的理解和训练而提高。

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涉及面广,从基本的数制到复杂的数据抽象,从原理上的逻辑结构到具体的系统组成,从微观的芯片到宏观的网络,从独立的数据信息到整合的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其知识的构成极为庞杂。因此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我们要以能体现典型计算思维为切入点,遵循实用性原则、浅显性原则、广泛性原则‘生活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主要突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择教材内容,突出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例如如在介绍通用计算机平台的系统组成时可结合个人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装操作。

(2)浅显性原则。要求课程内容不宜偏深、偏难,许多知识只需要学生了解便可以,没有必要深究其学理渊源。例如在叙述磁盘数据存储时让学生了解存储的原理和工程过程,掌握格式化操作即可,而不必详细讲解磁道、扇区、柱面等数据存储更深层次的内容。

(3)广泛性原则。尽管教材内容不能过难、过深,但是在其知识点的覆盖面上要广泛。突破以往只是围绕计算机技术的学术框架,重视“计算的社会影响”即计算机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4)生活性原则。要求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敢于把一些非常实用而在以往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课程。例如大学新生面临的如何购置自己计算机的问题可纳入到微机系统组成和性能参数的知识中。

2、教材结构的设计

以项目方式来组织教材内容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材设计的重点,因此,项目的设计好坏对教材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材的项目设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知识的性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主要含两大类的知识一是计算思维及其牵引的相关知识,二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及其应用。项目设计时应将这两类知识进行整合,合理分配知识,将其均匀分散到各项目的学习中,避免教材中第一个项目就负载了课程的大部分知识使得整个教材头重脚轻。

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教材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一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历学习、转化、巩固、迁移及应用几个阶段,因此,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也应按照知识、实践模型、独立操作、技能形成几个阶段进行设计,教材的项目设计也要体现出这几个阶段。

教学便利性。项目应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设计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设计”, 把一些复杂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任务之间主要采用层进式递进的完成项目内容使教师更容易的组织好教学活动,学生的能力也会随着项目的推进得到不断的提升。

项目的开放性。所谓项目开放性是指需要学生自己确定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或查阅资料完成自己设计的目标。在项目中适当的体现开放性设计可以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计算机新知识和新技术需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五、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以项目为载体围绕典型计算思维组织具有实用性、广泛性、浅显性、生活性的计算机知识的计算机文化课教材可以避免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材中存在的不足。高职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面向实际问题的过程,只有将高职教育教学中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建设中,不断改进教材的设计与编写,才能完成这项任务,能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登上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郭思延.《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材情况调查及对策[J]

[2] 周以真.计算思维[J]

[3] 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

[4]彭国星,童启,刘强,朱艳辉,陈芳勤.围绕计算思维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4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且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高职高专院校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就是我们学校设立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计算机教学的三个层次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为了使我们的学生熟练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回顾与反思,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结合本校发展的客观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真正达到该课程设置的目标。

1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我们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近几年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来看,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的问题。

1.1 学生计算机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

我们学校近几年招生数量不断增多,生源非常广泛。由于不同地域的教学力量和教学设备不一样,学生家庭背景和自身的爱好等又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极不平衡。而且这种参差不齐现象随着入校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逐年提高,将更为严重。教学中我们难以平衡这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对于教学内容,基础好的学生认为简单,很好学。基础差的学生听起来很吃力,逐渐失去了兴趣。时间一长造成学生厌学这门课程的情绪。这给我们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课程设置不灵活,教学模式单一

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由于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理论课上,我们教师经常要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讲解大量理论。讲解的内容既多又快,课堂50分钟几乎全是老师“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完全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实践课上,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在计算机房按照老师讲的操作命令进行实践,但由于理论课上讲解的内容太多,学生遗忘得很快,所以操作时往往还要在教材上查找相关知识重新学习,再一步一步地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只重视软件操作的教学,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跟得上教师的节奏,基础差的学生通常完不成每节实践课的内容。这样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没有刺激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和开发性,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外,在实验时,往往仅一个实验指导教师要同时指导两个班,人数较多,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1.3 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还要讲授一些具体的软件应用甚至操作,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的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目前重点讲解windows xp)、office2003 Word文字处理、office2003 Excel电子表格、多媒体设计、互联网、电子邮件等。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生活、前沿信息、时尚应用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时代性,这样就使该课程显得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造成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改革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必须”。这就对我们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我们职业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兴趣和效果呢?我觉得,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切实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2.1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技术工程学校学生的职业特点是很强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指导者、参与者,而非说教者。改变教师过去的一言堂,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对于知识,不是简单地阐述讲授,而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讲解WORD2003时,在学生掌握打字和文本处理情况下,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XX朋友圈”或“共同兴趣小组”,请他们成员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出具有他们小组特色的简介,而且每个成员都要参与,都要有分工与合作。然后全班集体交流。这样,在学习与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开拓了他们的想象创造力,又充分挖掘了他们潜在的设计艺术能力,同时,通过合作也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人人有想法,人人有事做。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多种能力和情感得到了提升,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2.2 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探究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将知识很好地进行延续,与生活进行链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这样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会灵活多变地应用它。例如学习了Excel,在学生掌握了制表与各种计算公式知识时,引导学生亲自到各大超市和商场搜集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商品价格及人们消费水平、理念等资料,回来后自己制作调查表格,并将搜集的数据运用所学的Excel知识进行统计分析,撰写简要的分析报告。这样,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生活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将知识转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会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习互联网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基于网络的交流与通信方法,我给学生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等发表意见,同学之间互相发送学习资源等,真正将知识激活,让知识运用起来,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根据互联网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了环境、体育、战争等选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做一个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庞大资源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只是引导、参与,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搜索相关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怎么搜集资料更有利。同时启发他们如果遇到问题,该如何通过互联网去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查阅大量有关课题的信息资料。在感受所学知识的乐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

2.3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因此,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启发式、比喻式、任务驱动、案例等方法,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触类旁通,领悟本质。例如讲授Flash知识时,通过出示声情并茂的故事动画后,学生在所看所听的感受中,进行对作品制作的评价。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布置学生要根据所学展开想象,独立制作一个小广告,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竞争中就会主动把知识学好,运用好,事半功倍。这些教学方法,极大程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本课堂知识的理性认识,当然也就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了。

2.4 因材施教,采用分班或分组教学法

针对本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还应该遵循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针对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基础较好者可适当增加其专业关系较强的信息;对于基础较差者可以采用网络教学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精讲多练,实施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方针。针对基础水平不平衡的这种情况,采用分级分组教学。两人或三人一组,有基础的和没基础的互相搭配。上课时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把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内容布置下去,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完成过程中,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方法,但要独立完成,而且要求考虑到尽可能多的情况,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完成。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旨在以小组为单位,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信息处理能力、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当然,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通过积极的地不断研究、实践探索与完善,总结出一套适应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志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实施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

[2]方玉梅,陈晓晖.关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双主”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3(10).

[3]赵慧.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4]祝朝映.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3(10).

[5]王朝平.进一步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J].咸宁学院学报,2008,03.

第7篇

论文摘要:《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入门课程,授课的对象覆盖全校各个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与计算机技巧。该课程是大一新生的一门考试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旨在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巧,并灵活地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到本专业,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更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其课程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角色;针对该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基于小组事务驱动+动态演示的方法,用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其运用的能力。

0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在每个高校,该课程开设十分普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技能与技巧,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操作技能;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工具,应用到本专业之中,以解决某一问题或促进本专业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着眼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的,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同时,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因此,我们采用“任务驱动”为主体,“教师演示”为辅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

以下分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分析该课程教学特点;其次,依据计算机技术的知识特点,遵照基于“任务驱动”[1,2]为主,教师“动态演示”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出了适合我院生源情况的教学模式;最后,总结全文。

1 课程特点

1.1 课程自身的特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它要求学生学会巩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学会如何亲自动手操作,以独立完成各个实验。因此,该课程不像其他课程,要么侧重理论,要么侧重实践,而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二者兼顾。

另外,该课程对教师一定的要求,对于理论知识,教师要讲解的清楚,思路清晰;对于实践操作,教师要示范相应的操作,并辅以一定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演示什么例子,如何演示,演示过程中注意什么,有什么样的技巧,这些都需要重视。对于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动态演示与学生实践巧妙结合,才能够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1.2 生源特点

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当前形势下,放眼看去,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东西不平衡,这样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这种现状造成了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的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班上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从没接触过计算机。程度好的学生反映吃不饱,希望教师多讲、讲深;而程度差的学生对教师的正常授课都难以消化,师生双方都有怨言。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的现象明显的加大了教学难度。此外,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会用或用过计算机的新生比例也越来越大,如果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再次,高校内,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种现状势必越来越不适应各种专业的个性教学特点。如果不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难以实现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有所侧重。

2 任务驱动+动态演示教学

2.1 任务驱动教学(针对学生)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一个人以肯定开始,必须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先讲后练的授课习惯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去尝试、去探索、去创新,这将是未来授课的模式[3]。

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Learning)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具体任务,教学中以完成任务为主线,把知识点巧妙隐含在任务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3,4,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切人,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为主动,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候,首先,我们应该把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包含在各个上机实验的“具体”任务中,让学生在以完成具体“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应的理论知识。

其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以致用,通过几项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我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性,灵活地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来解决本专业中一序列的问题。因此,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我们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不同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

2.2 动态演示(针对教师)

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还应该强调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应该采用动态演示方法辅助教学,动态演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要设计相应的任务,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因此,任务与学生所学专业应该尽可能的吻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白“我为什么要学这么课程,它在我们专业课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样势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其次,针对每一个教学任务,教师应该从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法等几步一步步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它有什么样的解决思路,如何具体实施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相关问题时,学生应该如何寻找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

在实施动态演示方法的时候,应该注意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以自身如何解决此项任务为基础,一步步演示解决问题时各个步骤。如如何收集相应的资料,第一步应该如何做,第二步怎么做等等。演示过程中应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性。

再次,教师动态演示了如何解决相应的任务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由一个任务,通过教师的动态演示,加上学生自我的动手实践,学生应该可以深层次的掌握相应的知识。

3 实施过程

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制定各项具有针对性的任务。学生得到了老师所分配的学习任务后,应该尝试独立分析任务,尽可能地独自解决此项任务,并记录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点。

学生在观摩教师的动态演示之后,在电脑上进行操作。通过教师的指引,体验任务的成功与失败。这样对课堂的理论知识理解更深,更牢固;在遇到难点或疑惑不解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与同学寻求帮助,并尽可能独自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有些任务,虽然老师一个人可以动态演示,但是,学生独自解决可能会有些困难,这时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这种合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对于师生之间的合作比较简单,而且比较容易,因为老师在动态演示时就注意过此类问题,老师也知道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之间进行团体合作。

同学之间的团体合作,更能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在实施过程中,应该进行分组搭配,学习成绩好的搭配一些学习成绩中等或差的,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小组交流,小组辩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即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可以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开拓自己的思路,激发自我的灵感,从而完成任务,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大了学习的热情,

在任务完成之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还应周期性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一般而言,学生的成绩包括2部分:笔试成绩和机试成绩,而机试成绩=各个项目成绩之和/项目的个数。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任务驱动”+“动态演示”教学方法,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了他们的学习思路。因而该教学法的应用成功。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娄红.“一主三学”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新西部[J].2007(6):208-209.

[2] 谢小艳.浅谈公共计算机课中的协作式教学.中国校外教育[J].2007(4):158-160.

[3] 李海莲.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05(增刊), 88-89.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519-02

Fundament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QUAN Xin-na, GUO Ruo-fei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5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the role of computer-related courses in the future, develop their interests and test mission-driven and integrated the use of grouping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s proposed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to Reform Experiment.

Key words: fundament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experimental reform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质量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学科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社会的需求差距很大,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先进、实用可行的实验教学体系,缺乏对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实验环境,其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滞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但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课时较理论课时少,实验项目单一,教学内容局限于统一考试的命题范围,只强调学生的应试训练,并直接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计算机统一考试的考核目标仅停留在基本操作技能层次,上机考核方式也过于简单、片面,考试形式僵化,一般只能考核特定的几个知识点和简单的操作方法,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需要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进行必要的改革。

1 明确试验任务,分组实验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和部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应在中学阶段完成。但由于经济上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有的学校没有开设,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在设计任务之前有必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做一次摸底测验,把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好的挑选出来,然后在每个班进行分组,每组成员最多8人最少6人,每组有两名较好的同学带领。而教师在分小组实验,设计实验任务时,要给他们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方法,要强化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即是建立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适当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比如针对工科学生,在进行Word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时,可选取一个包含图、文、表及公式等内容的综合实验任务;在进行Excel电子表格实验时,要求创设的电子表格包含全班同学的姓名及各科高考成绩,使用函数公式计算总分,平均分并按总分进行排序,做出柱状图等,从而把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引导各小组学生互帮互助等方式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基础好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及责任感,又可以让基础差的同学随时能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做认真、细致、深入的研究。

2 创设实验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实验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组装具有浓厚的兴趣特点,给学生布置课外活动任务,到计算机专卖店去组装一台计算机,并提供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及性价比,以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初步认识,从而将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把教学的视野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课堂扩展到社会,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将小课堂与大社会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3 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知识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功能,多媒体网络成了辅助计算机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局域网和因特网,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因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进行在线测试,教师也可以开辟FTP资源,存放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容易出错情况的详细说明、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工具软件等内容,还可以把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录制制作成文件存放到FTP服务器中供学生参考,特别是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学生可以真正地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便利的网络通讯工具更有利于实施个别辅导、讨论及最具有网络特色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

4 实行多样化考评方式

合理利用考核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如果过分强调学生考试,注重结果性的评价,忽略了教与学的过程性评价,就不能如实地反映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一方面要便于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只是对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测评,这样有助于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教学效果,进一步对错误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具体情况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微调。首先,有必要进行实验课堂的评定,即对学生的每一次实验过程都进行测评。其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训练后,对他们进行一次综合测验,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总之应该采用笔试加机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评办法。

5 结论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表明,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理论,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相关课程课开设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在实验中运用综合测试和分组任务后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战德臣,孙大烈,张彦航.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43.

[2] 齐幼菊.网络教学中项目实训的设计与实施――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7,(04S):37-39.

第9篇

关键词:考核;课堂练习;模拟练习

一、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主要内容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针对全校范围内(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系统、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知识与概念,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二、考核评价内容

根遵义师范学院的具体情况,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如下:

[HT6][BG(BTXDF][BHDFG5,FK2,K6,K6,KF]序号[]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学时(课内教学安排)[]考核评价内容[BHDG4,FK2,K6,K6,KZQF]

1[]计算机基础知识[]4[]课堂练习:打字练习[BHG2]

2[]计算机系统[]2[]模块练习:模拟系统――选择题[BHG3]

3[]Windows基本操作[]2[]模块练习:模拟系统――基本操作[BHG12]

4[]Word字处理[]8[][HJ05mm]1课堂练习:基本文档的处理(字体大小、字形、颜色等;段落间距、行距、缩进等;页面设置:页眉页脚、页边距等)

2课堂练习:表格的使用(课程表与学生成绩表的制作)

3课堂练习:图文混排(手抄报的制作)

4[JP3]模块练习:模拟系统――字处理[HJ][BHG10]

5[]Excel电子表格[]8[][HJ05mm]1课堂练习:EXCEL的基本操作(个人简历的制作)

2课堂练习:公式与函数(学生成绩表的相关操作)

3课堂练习:图表和数据管理功能(对2的继续操作)

4模块练习:模拟系统――电子表格[HJ][BHG42]

6[]PowerPoint演示文稿[]4[]1课堂练习:交互式PPT的制作

2模块练习:模拟系统――演示文稿[BHG3]

7[]因特网基础[]2[]模块练习:模拟系统――上网(IE和Outlook)[BHG2]

8[]期末考查[]2[]模拟系统――模拟考试[BG)F]

对上表中的考核比例说明:期末总成绩=平时作业30%+技能操作20%+期末考查50%,其中,平时作业=多次课堂练习的平均值+出勤情况,技能操作=多次模块练习的平均值。

三、考核效果评价

由上可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课堂练习、模块练习和模拟考试。通过在一个学期中实施以上考核内容,发现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练习的次数与内容有待调整。由于本门课程现在已改革为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造成了教学时间相对紧张。而课堂练习又要求在课内进行完成,相对较少的教学时间又要进行压缩,大部分学生在仅有的练习时间内很难完成布置的课堂练习,致使课堂练习的考核效果并不理想。

2模块练习的难易程度较难控制。模块练习的内容主要取决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模拟软件。由于所获得的模拟软件存在更新速度慢、过于陈旧的现象,在考核过程中虽然有60%的学生在模块练习中获得满分,但与实际的考核要求脱节,仅从形式上满足了考核的目标。

3对模拟考试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模拟考试是期末考核,占所有考核内容的50%,在考核过程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重视模拟考试,仅仅看成一次练习,甚至在考试中有部分学生还想依赖教师去解决问题。

四、改进措施

1调整课堂练习的内容和方式。由于课内时间严重不足,课堂练习改成课后练习,要求授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考核要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练习内容,保证练习效果,还可以让教师的上课时间相对充裕,实现“一举三得”。

2模块练习要及时更新。由于获得的一级MS OFFICE模拟软件更新较慢,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教师也可以改变模块练习的考核内容。比如,不直接做模块练习,而是根据几大主题进行分层次考核,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3提高对模拟考试的认识。在第一堂课,将考核方式公布给学生,重点讲解模拟考试的重要性,并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避免依靠教师解决难题的现象。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课程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一)改革考试方式由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较大,学校可以在学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计算机水平考试,通过者可以免修该课程并可根据所学专业选修其他计算机应用课程,末通过者可以选修《计算机文化基础》。每年举行一次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参加考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计算机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二)科学、精心的组织实践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每次上机实践教师都要布置具体的实验项目,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可能遇到的办公实际问题出发,设计了12个项目,具体设计如下:(1)微机的组装与维护;(2)金山打字通的安装与使用;(3)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4)制作毕业生就业推荐表;(5)电子报纸的制作;(6)毕业论文设计与制作;(7)制作成绩表;(8)学生成绩的统计;(9)学院工资表的制作与编辑;(10)职业生涯规划演讲稿设计与制作;(11)电子邮件的收发;(12)设计介绍“古城台儿庄”网站。项目教学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在课前给学生安排好本教学内容的项目,让学生自己找资料,通过学生完成各自的项目熟悉课程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利用1.网络化教学平台概述。网络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主学习环境。一个高效运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可以放置教学计划、课程资料、课件等资源,也可以布置作业、上传实验结果、利用论坛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网络教学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各高校投入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造价高、不易于维护、应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而Moodle平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2.基于Moodle的交互式课程活动设计。Moodle的资源和活动的设计提供给学习者一个自由的空间和参与活动的互动平台,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不同。学生的活动有Moodle的资源提供保障,同时活动也生成服务变成了学生可用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Moodle平台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辅助材料直接上传到网站中供学生浏览和学习。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moodle提供的“作业”“、投票”“、测验”、“问卷调查”等功能在网页上添加活动生成互动性资源,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利用Moodle“问卷调查”,可以方便地设计问卷调查,可以采用单选、多选、填空、排序等多种题型,系统根据教师设计自动生成可视化分析。在Moodle的“测验”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形式的测验满足教学需要,如评分方法、答题次数、时间限制等非常灵活。Moodl“e作业”功能可以针对不同个体,采用因材施教,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方便处理。3.基于Moodle的协作式课程活动的设计。Moodle平台提供聊天室、讨论区、Wiki等活动进行协作式课程活动设计。“Wiki”功能进行对小组公开群体合作对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究。聊天室可以实现在网络上的师生互动,共同讨论教学问题。讨论区则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资源的建设者和共享者,丰富课程资源。

二、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技术更新较快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寻求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许太安单位:枣庄学院

第11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创新构建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文章在分析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当前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以及学习的方法以及要求。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很多活动如办公、教育、科研、学习等,均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对计算机教育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难点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

一、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困境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差异、学生学习的惰性以及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构成了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主要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前瞻性与基础性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极富创造性且具有明显时展性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必要的前瞻性,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该课程本身的属性——“基础”,导致了本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基本的基础内容的讲授,这就构成了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育的难点以及矛盾。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偏重前瞻性的内容,则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接受;偏重基础性的内容,则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惰性以及烦躁厌学的态度;如若课时平均分配则会由于课时的限制导致“两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二)教学模式传统性与多元性之间的矛盾

虽然目前大多高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提出了“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方法,但是从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其他的教学手段为辅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一,“多元”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一种应付教学改革的口号与手段。第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多元”的教学模式不能做到因人施教、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热情。

基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构成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以及学习环境、设定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教学、学习内容。协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过程。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由书本内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起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建构理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实现

虽然学生在学习时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却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起到策划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教学大纲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分层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将每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依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课题。第三,为各个情景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第四,协助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作业。第五,接收并检查学生的课题作业。第六,依据前一个课题作业设定并修改下一个课题情景。

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课题作业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课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化以及引申。第四,对课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对老师以及上课方式的意见反馈。

以上几点分别是从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角度讨论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实际创作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所侧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学生所已经掌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课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期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四、小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以及基础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以及传统型造成了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困境,文章以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以及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志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探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393-395.

第12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60-03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然而,修完“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后,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还比较弱,很多学生不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专业名称和主要技术参数,无法独立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软件,无法按照学术规范排版毕业论文等等。

实验教学是目前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途径。[1]培养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验证性实验内容比重过高,而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很少。[2]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大多数是要求学生完成理论课上由教师演示的操作步骤,或者一些简单的组合操作,缺少综合设计的实验内容。由此导致学生每次实验课完成的都是一个“小部件”,无法组装成完整的“作品”,学生难以体会其中的成就感;而且实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缺乏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此外,面向不同专业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实验内容都是“一刀切”,谈不上设计性和创新性。

如何改变这种实验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呢?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有感兴趣的事情可做,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事情,做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本文尝试从任务驱动的思路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

二、实验任务的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教学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任务,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或者小组协作来完成任务,从而掌握任务(或问题)所包含的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习惯与能力。

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将转变以往“验证性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专业学习、兴趣爱好出发,设计一系列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任务用于实验教学。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软件操作、数据库设计等相关知识巧妙地包含于各个任务当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这些任务来掌握知识,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实验任务的选择与设计是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任务的优劣是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性的关键,教师需要经过周密计划来选择与设计实验任务。

1.实验任务来自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学习、生活、社交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的任务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实验任务后的成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所使用。笔者根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应用需要,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实验任务。

大学生刚刚踏入校园时,学校开展的各种迎新活动以及各种社团招新都是宣传海报设计、竞聘演讲(电子讲稿)、个人简介的实际应用情景。把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移植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实验教学任务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而且,完成任务后所得到的作品立刻就可以派上用场,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促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实验任务,形成良性循环。

表1所列出来的实验任务案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因为这些任务所涉及的应用场景是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不同要求,设计一些提高性的实验任务。比如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图像处理、视音频编辑方面提高实验任务的要求。而对于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数据库技术应用方面设计提高性的实验任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以实地实践为主的实验教学任务设计

在以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有关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连接相关基础知识的实验教学很少有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计算机维修服务“活动、分批组织学生到学校计算机机房维修部门和校园网络管理部门进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实地实践的任务。具体的实验任务可以和这些维修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协商,根据实际维修工作灵活安排。这些实地实验任务适合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安排,最后的实验结果主要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包括硬件故障描述、问题诊断、处理过程、维修结果以及各成员的分工情况等内容。

三、实验任务的实施

由于新的实验任务不再是简单的验证性操作,而是需要学生根据任务目的去设计具体的作品形式,再根据作品效果去研究所需要的功能操作,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这些功能去完成任务。所以这是一个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尝试、修正的探索过程。同样的任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效果,而同一种设计效果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操作组合来实现。这种允许自由设计和灵活操作的形式往往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每个实验任务(如个人名片、个人简历、电子演说讲稿、宣传海报等)面向不同的学生就具有不同的个性化设计元素,所以每个学生所使用的操作工具和步骤都不尽相同,甚至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软件版本来实现所要的功能。因此,不同学生的实验任务的实施不再以完成指定的软件操作步骤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是以最后完成任务的质量(或作品效果)为考量标准。

在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上,由于实验任务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不再适合以往“一次理论课后紧跟一次上机课”的轮流循环模式。具体的课时安排可以根据实验任务要求,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完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比如计算机基本结构部分或者Word软件操作部分),然后再安排连续的一段实验教学时间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类似一次小型的课程设计。

在最后课程结束时,则要求学生把该课程所有的实验任务整合在一起,完成综合性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建立个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电子档案袋,整合和管理该课程所有的实验作品,既有效保存了各个学生的实验成果,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记录;或者收集学生所有的实验作品制作专题集,比如个人头像专辑、海报专辑、策划书专辑、名片专辑等。而在文字处理相关教学内容部分,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并在Word中原样编排这本书(包括封面、封底、目录、标题、正文、标注、附录、参考文献的排版),这项实验任务的实施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毕业论文排版与设计非常有用。

四、实验任务的评价

在完成了实验任务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同时提交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实验作品体现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最终效果,而实验报告则要求学生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工具、步骤、解决思路进行陈述。对于小组协作完成的实验任务,实验报告上还需要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在实验任务完成情况的成绩评定上,实验作品占60-70%,实验报告占30-40%。

由于实验任务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情景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对实验作品的评价应该同时考虑知识的丰富性和作品的实用性。不是使用的操作步骤越多、越复杂就越好,能够实现任务目的、简洁明了、快捷方便等与实际应用相关的要素也需加以考虑。比如个人名片设计,信息简明扼要、界面美观大方、有个人特色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背景图案、字体大小与颜色设置等相关操作要围绕这些标准“适量运用”,不能因为没有使用到哪一个操作步骤而降低成绩。

对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因为大学生在入学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完成的实验作品也会相差甚远。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对不理想的实验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或者通过搭配协作小组让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对于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进阶级的专题形式(比如网页设计高级应用、PowerPoint高级应用等)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此外,除了成绩评定,还可以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验作品,比如开展海报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个人名片秀、个人头像秀等活动,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五、相关保障措施

多数实验依附于各课程教学,实验课被当成理论课的附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3]当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4]无论是课时数量还是考核权重,实验教学都处于“附属”地位。要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实验教学模式,必须要转变这种“附属”关系。

1.增加实验教学课时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任务,并且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必须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数。考虑到当前大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技术平均水平在逐年提高,因此实验教学的课时可以提高到总课时的60-70%。在减少课时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只需要讲授重点和难点知识,而其它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操作则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上习题库、常见问题答疑系统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课余自学。这种方式也有利于避免以往理论教学的“一刀切”现象,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可以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

2.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

提高实验教学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是提高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主要动力。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课总成绩的考核对象包括平时的实验任务和期末的综合性实验任务两部分。而实验课成绩在该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也应该提高到60-70%。

3.改革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量评定标准

相比以往“验证性操作”的实验教学,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任务设计、任务评价两个阶段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工作量是不能简单以课时数来衡量的,而应该结合实验的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以及学生反馈与实验效果等方面对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改革当前以课时数为标准的教学工作量评定机制,注重考核教师对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工作、对学生的实验辅导以及学生实验作品质量等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伟,孟祥贵,安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2).